一、“人身攻击”及其“谬误”辨析——略论“不相干”谬误(论文文献综述)
金立,孙玥[1](2022)在《稻草人谬误的性质与类型探析》文中认为虽然,稻草人谬误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谬误之一,但是,一直以来国内外均缺乏深入的研究。文章借助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等理论和方法,揭示出稻草人谬误的四个重要性质:虚假性、弱相关性、强加性以及利己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定义与结构,从而回答了"什么是稻草人谬误"这一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探讨并甄别了"扭曲""捏造"和"选择"这三种主要的稻草人谬误,以促成快速准确地识别并反驳谬误,最终为达成正确思维与有效交际的理想目标做出积极努力。
盛作国[2](2018)在《不相干谬误的批判性审查——兼论“执柯以伐柯”式论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顾名思义,"不相干谬误"应该是一类因缺乏相干性而导致的谬误。但是,考察发现,不相干谬误并非总是缺乏相干性的。此外,一般而言,谬误性的论证在论辩中都应当避免被使用。然而,"执柯以伐柯"式论证的成功运用表明:谬误性的论证也可以被合理地运用于反驳。
黄金[3](2018)在《《论衡》的非形式谬误研究》文中提出王充《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依据“效验”并通过逻辑论证揭示了大量实例中的“虚妄”之处。据目前所能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学界对《论衡》一书中揭露和批驳的非形式谬误研究较为集中,对《论衡》在“疾虚妄”过程中所犯的非形式谬误研究则很少。与传统谬误理论不同,现代谬误理论在谬误分组和分类上取得不少突破。帕特里克·赫尔利在《简明逻辑学导论》中提出的非形式谬误是现代谬误的主要代表之一。利用其分组、分类方法对《论衡》“疾虚妄”过程中所犯的非形式谬误进行分析,通过整理和归类,发现《论衡》“疾虚妄”过程中犯了关联性谬误、弱归纳谬误、预先假设谬误和语法类比谬误等四组非形式谬误。围绕《论衡》“疾虚妄”所犯的四组非形式谬误,第一章研究了 3种关联性谬误,其中对错失主旨谬误着重研究,对人身攻击谬误和偶性谬误简单分析;第二章研究了5种弱归纳谬误,其中对轻率概括谬误、假因果谬误、滑坡谬误和弱类比谬误着重研究,对诉诸无知谬误简单分析;第三章着重研究了乞求论题谬误和遮盖论据谬误2种预先假设谬误;第四章简单分析了语法类比谬误中的分解谬误。分析《论衡》在“疾虚妄”过程中所犯的非形式谬误,为研究《论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拓宽了《论衡》的研究视野,推动了《论衡》全方位的研究;另外,还有助于还原王充逻辑论证的真相,正确判别《论衡》自身的逻辑错误;同时,这对其他经典相关主题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戎雪枫[4](2015)在《汉传因明论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传因明是以汉语为载体的佛家论辩逻辑。汉传因明的研究中有很多争议的问题,例如同品、异品的概念、除宗有法说、因明的逻辑性质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学术价值。在对汉传因明与逻辑的关系、汉传因明形式逻辑的研究简单概括和以形式逻辑进行研究、解释因明的方法提出批评的基础上,对当代因明研究中同异品定义的分歧进行全面剖析,诠释了历史上同异品的几种不同定义。本文以同品、异品的概念分析入手,引入因明量论中关于自相和共相的理论,试图探究解决同品异品概念上的论争及除宗有法问题上的争议之路径。在因明量论关于自相、共相理论基础上,本文认为关于上述问题的争论根源在于混淆了同异品在自相与共相层面的不同指谓。因明论式中自相指涉喻依与宗前陈,共相指涉宗法、因法及因三相、九句因中的同异品。本文主张以佛教“法”的概念来重新定义共相层面的同异品。在上述讨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除宗有法问题,本文认为同异品在自相层面的喻依须除宗有法,共相层面的同异品不须除宗有法,即宗法、因法、因三相、九句因不须除宗有法,我们认为有些学者所主张的全面除宗有法说是值得商榷的。国内学者割裂了因明与量论的关系,无论是全面除宗有法,还是部分除宗有法,似乎都没有关注到同异品概念的不同层面,他们仅仅在一个层面上讨论同异品的概念问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关于因三相、九句因等相关问题的论争。由于喻体显示宗法、因法不相离性,所以喻体亦不必除宗有法。喻体是作为公共知识的全称命题,而不是所谓的“除外命题”。喻依与宗前陈是类比性质的要素而不是归纳概括要素。即使从单纯的形式逻辑角度看,所谓因明逻辑性质的演绎说、演绎兼归纳说、最大限度类比说都存在理论上的漏洞。演绎说舍弃了喻依的类比因素,演绎兼归纳说把喻体视为由喻依归纳而来的命题,最大限度类比说则否定了由喻依到喻体的归纳性,认为喻体是“除外命题”。如果从单纯的形式逻辑来看,因明是具有演绎兼类比性质的推理,但这种演绎与类比推理都是与因明支分颠倒的形式。因明本质上是论辩的工具,属于非形式逻辑的范畴,因明与非形式逻辑的论证理论正相适应。利用图尔敏论证模式对因明论式的分析,本文认为图尔敏论证形式的或然性与因明三支的实际相符合,因明论证的合理性在非形式逻辑框架下正是通过因三相得以实现的。利用图尔敏模式分析因明论式不必舍弃其中的任何成分,是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有机联系的理想模式。学界在发现因明的非形式逻辑性之后主张拒斥形式逻辑分析的做法是可以商榷的。利用图尔敏的非形式谬误理论对因明过论进行分析,可以把因明过类划入相应的类型,但似宗中的部分过类在图尔敏非形式谬误中没有相应的类型,即图尔敏非形式谬误中缺乏与“主张”(Claim)相对应的谬误类型,在因明分析中须另外设立相应的非形式谬误类型。
张美玲[5](2014)在《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谬误问题是逻辑学的基本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在世界逻辑思想起源的三大体系中均有所体现。而在中国古代谬误思想中,尤以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贡献最大、成果最多、最具中国古代逻辑特色。因而,有必要以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为研究对象,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揭示其历史发展脉络;并通过与西方谬误思想及因明过论的比较分析,明确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特点;运用当代谬误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视角挖掘其合理的思想价值。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主要有两条基本线索:以名实关系为线索的关于名的谬误和在古代论辩中各派互訾而出现的关于辩的谬误,二者构成了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发展的核心。名的谬误是以名实是否相符为标准加以评判的,其实质是要求思想以及表达思想的语言要与存在相一致,三者中的任两者不一致都会造成谬误。辩的谬误则涉及到论辩过程中有关推理规则、论说内容、语言、道德等多方面的要求。它是先秦两汉思想家们为了维护自家学说的地位,从而试图掌握如何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如何找出对方论证的错误这一必要工具的需要而产生的。先秦两汉的谬误思想与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个人的哲学思想、社会政治追求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先秦时期,诸子思想呈现多元化特点,不同学派的思想分别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体现不同的价值观。百家争鸣实质上是诸子是己非异的批判与反批判过程。这使得诸子皆以自己学派的思想导向作为判别谬误与否的标准,它构成了先秦谬误思想的分类主线。秦汉时期的《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继承、发展了先秦时期的名辩谬误思想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但此时期百家争鸣局面消失,各思想交融过渡,逐渐转向定于一尊,名辩谬误思想发展逐渐缓慢。而且两汉时期神化儒学、谶纬迷信泛滥,社会政治腐败,这些都促使了谬误研究朝着与名辩谬误思想不同的方向推进,王充的虚妄论即为此时期谬误思想的代表。其特点是以效验与证验为标准,将与事实相悖、不合理性思考的言论看作谬误,显示出客观实际的检验和逻辑论证与反驳对谬误的批驳力量。东汉后期,谬误思想主要集中于对政治弊端的批判,因而逻辑意义相对较弱,这也使得之后的谬误思想发展益趋缓慢。现阶段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研究是以前人研究的成果为基础的。近代中国学者借助近代传入中国的西方谬误思想对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进行了初步研究,其成果主要表现为:梁启超首次运用西方谬误理论进行中国古代谬误思想研究的方法,阐述了墨家的谬误思想;胡适在运用中西比较方法的基础上,更注重历史分析的方法,因而他结合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各家的社会政治理想,考察并分析了先秦时期的谬误思想;章士钊以亚里士多德的谬误思想作为体系架构,将先秦两汉时期零散的谬误思想纳入一个整体的系统中加以研究。另外,当代西方学者立足西方文化视角,主要从语义学和语用学角度对先秦谬误思想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近代中国学者和当代西方学者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成果和局限,为现阶段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重新挖掘和整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重要的借鉴意义。先秦两汉作为我国谬误思想的初创时期,其对谬误的分析与研究相对浅显、零散,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为了使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更为系统,使我们能更为深入了解其特征,应该对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进行重新分类与现代分析。从重新分类上看,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虽然在范围上并不仅限于逻辑,而是涉及到传知达意的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但其对各种谬误的讨论,都是围绕着名、辞、说、辩的思维形式而展开的。因而我们以名、辞、说、辩这四种思维形式为线索,将先秦两汉的谬误思想分为名的谬误、辞的谬误、说的谬误和辩的谬误。从特点上看,先秦两汉的谬误思想主要不是关于语形的谬误,其更注重从语词的内涵而非外延方面分析名、辞、说、辩,而且有关名、辞、说、辩及其谬误的思想主要是一个关于语言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运用的问题。因此,它更多的是关于语义和语用的谬误。这跟当代非形式逻辑视角下的谬误研究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运用非形式逻辑视角下的谬误理论,对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进行现代分析,可以挖掘其现代价值,有利于实现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透彻理解和深入反思。
霍贺[6](2014)在《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胡秋原是一位具有相当影响和极具研究价值的人物。他少年时期受新文化运动自由、民主和科学价值观的影响,奠定了思想上的自由主义底色。进而钟情于五四后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和其他激进革命学说,视其为救国救民之道,并一度投身于革命风潮之中。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由理念的痴迷,又让他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现实面前,陷入迷惘与困顿。为此,作为文化人的他,从文艺和史学理论方面的路径入手,对自己思想上的迷惘作一厘清。他首先参与“文艺自由论辩”,成为“人道主义文艺观”的主要提倡者;继而以《读书杂志》为阵地,组织开展了在民国思想史、学术史上颇具影响的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抗战爆发后又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在此期间,他从比较中西文化的视角探索抗战建国之道,提出了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走中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主张。因他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权抱有深刻的疑虑和不信任,1949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此后多年致力于文化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但仍不忘情政治,并以其特有的家国情怀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不懈的思索,也是台湾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大陆改革开放后,他也是最早来大陆探访的文化名人之一。可以说,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上,胡秋原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理应据有其一席之地。然而,尽管他在思想文化界颇为活跃,也有一定影响,但却是个不得志的“失败者”。他毕生对“超越之路”理想的求索,希望调和两个极端、谋求“中间道路”的愿景,一直处在不断碰壁之中。不过,也正因为这样,胡秋原的命运和遭遇,实际上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那个时代很多像他那样抱此理想的一代知识人命运的写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像胡秋原这样立场暖昧不明的“中间人士”,一个政治上的失意人和失败者,以往学界关注和研究都相当薄弱,对他们历史所起的作用和价值也缺少公正客观的评说,笔者主要为弥补此缺陷而作。对胡秋原及其思想的研究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考察的基本视角。本文对胡秋原思想的研究,以系统梳理其思想形成和发展演进的脉络为基线展开,重点考察他从“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演变过程,展现其对中国出路的思考和探索。他的历史哲学或探索中国出路的哲学视角:大体以1932年出版的《唯物史观艺术论》、1935年自立思想后撰写的《历史哲学概论》、1953年完成的《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为标志;经历了“先超越期”、“超越前期”、“超越后期”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文化史观”和“理论历史学和超越前进论”三种观念形态,其思想演进轨迹由折衷调和,逐渐转向“自立体系”。在“先超越期”,受新文化运动洗礼的胡秋原,崇尚自由民主,不满现状,与当时大多数具有挽救民族危亡情怀的热血青年一样,对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创的社会主义充满憧憬,被传播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吸引,成为社会主义的追随者,进而投身革命运动的洪流,以期实现救国理想。然而,大革命的种种挫折,让胡秋原对其一度追随的“主义”产生怀疑,他开始独立思考中国社会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并不冲突,试图对当时被认为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思潮——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进行折衷调和,提出了“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相结合,以求重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他以“自由人”相标榜,指出“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引发了“文艺自由论辩”。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他企图修正唯物史观,提出了从秦至清的中国是“专制主义”社会的观点。在“超越前期”,胡秋原的研究兴趣由文艺史转向社会史。1934—1937年间,通过对欧美和苏俄的四年考察,他认为无论是西方对外侵略的帝国主义,还是苏俄的武力革命和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模式,都不是中国立国的前途。基于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立场,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并自立文化史观,以构建其历史哲学。他从文化层面探索新中国建设的理论依据,痛感百年来的传统派、西化派、俄化派在立国问题上的各执一端,提出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既不是“旧文明的复活”,也不是“全盘西化或苏维埃的文明”,而是“由中国创造,为中国进步,表现中国特点的现代文明”。中国应当建立的是独立自由、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宪政国家。抗战胜利后,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堕入现实主义的倾向,胡秋原认为急需一种精神革命加以纠正,这也促使他在思想上再次转向。在综合前两期思想的基础上,他对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进行修正,构建“超越后期”的历史哲学,他称之为“普遍的历史哲学或理论历史学”。至此,胡秋原的思想基本成熟和定型。此后他又将该理论应用于考察中外历史,分析历史因革损益和兴衰成败,探求国家与社会出路,进而得出所谓文化上的“超越前进论”,即中国需要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而前进,这是他学术思想的归宿。胡秋原的历史哲学与文化思想,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但他立足民族文化,会通中西,发扬自尊精神,探索建设民主宪政国家的努力,则是后人应当重视的。
陈鑫泉[7](2014)在《约翰·伍兹的谬误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是逻辑学家约翰·伍兹的谬误理论。伍兹谬误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传统谬误的逻辑理论忽视了优先对人类推理者的特质的充分说明,因而过于理想化地提出判定谬误的标准,结果造成了许多理论困境,比如,最严重的是理论上认为是谬误的论证形式却被人们在实际的交互过程中予以承认和使用。一种合适的推理或论证理论必定扎根于对推理主体的说明之中。与机构主体相比,人类个体主体一般拥有相对不足的认知信息、时间和计算能力等资源,他们的认知目标更为低小。个人主体必须面对他所面临的资源局限性,将资源贫乏转换成一种有利条件。一个个体认知主体x犯了一个相对于他的认知目标T的错误M,仅当x没有满足达到T所要求的标准S。在大多数情境中,个体推理者的目标既非保真也非试验确证,所以一个推理是否是谬误并不完全以有效性和归纳强为标准,在很多情况下,传统上的“谬误”其实大都是不足资源补偿策略,体现了认知的经济性。但是,学术界尚未对这一颇具革命性的谬误新理论及其对逻辑发展的意义进行全面的探讨。本文尝试对这一状况有所改观。通过梳理谬误研究发展史,本文将伍兹的整个谬误理论定位为两个历史关节点:“伍兹—沃尔顿方法”(响应汉布林对谬误理论发起的挑战)和“认知经济的谬误理论”(顺应逻辑的实践转向或认知转向),着重评介后一种最新的谬误理论。同时,通过与当代两种主流谬误理论相比较,提出我自己对伍兹谬误理论的评价以及对谬误理论未来发展路向的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言”,主要介绍伍兹及其谬误研究,论述其认知经济框架下的谬误理论的重大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全文的结构和研究工作。第二章“谬误理论的伍兹—沃尔顿方法”,以考察谬误研究史,尤其是汉布林对传统谬误理论提出的挑战以及回应汉布林挑战的不同路向为背景,评介伍兹谬误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即伍兹—沃尔顿方法(WWA)。本文的分析表明,伍兹—沃尔顿方法体现了谬误理论的现代逻辑意味。第三章“伍兹谬误理论发展的转折点”,分析实践逻辑的一些重要概念,比如,认知系统,认知主体及其类型和位阶,实践推理行为,实践推理和理论推理的区别等。本文力图表明,伍兹结合认知科学的新成果和逻辑的新发展提出了一种新逻辑观;而且从这种新逻辑观出发对传统谬误清单进行全新的审视,为一种全新的谬误理论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章“伍兹的认知经济的谬误理论”,即“伍兹的新谬误观:谬误的认知经济理论”,探讨主体认知的经济性以及由此引发的谬误概念、推理评价标准等剧烈而影响深远的变化,对形式(演绎)逻辑在谬误理论中的作用予以定位,评介伍兹在认知经济架构下提出的关于谬误的一系列基本命题。第五章“伍兹谬误理论的优势与问题”,选择当代主流谬误理论,即范·爱默伦的语用—辩证的谬误理论、沃尔顿的语用谬误理论,与伍兹的新谬误理论进行比较,论证伍兹理论的优势所在。本文指出,与主流谬误理论相比,伍兹的谬误理论更加凸显谬误分析的逻辑视角、逻辑方法和逻辑标准,更与当代逻辑的最新发展相联系。它突破对话框架,突出推理行为;聚焦推理主体特性,强调谬误评估的理性标准;坚持多元主义,通过深化逻辑而深化谬误理论。根据以上研究,本文最后提出对谬误理论今后发展的认识:在伍兹认知经济谬误观的框架下,结合推理和论证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进一步与古代辩证推理或topoi理论相结合,与图尔敏论证“域”的理论相结合,与当代论证型式理论相结合。
熊明辉[8](2013)在《基于论证评价的谬误分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谬误通常被分为形式谬误与非形式谬误。前者属形式逻辑考察的范围,后者主要是非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虽然"谬误"并不是一个专门的逻辑术语,但它通常又主要是在逻辑意义上使用的。在逻辑上,谬误被定义为看起来令人相信但实际上并不是逻辑上可靠的论证,因此,谬误分类与论证评价密切相关,换句话说,谬误是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好论证规则的结果。一个好论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或三条标准,评价论证也有六条基本规则。谬误可区分为前提谬误、不相干谬误和推不出谬误三大类,它们各有自己的子类型。
于运霞[9](2011)在《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文中研究说明自汉布林以来,谬误理论重新焕发出生机,本文以后汉布林时代的谬误研究为背景,以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为研究对象,系统、详尽地分析、评述了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的具体内容,并着重讨论了理性讨论者十戒。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从而发现这一理论的内在问题,并获得一种从语用学和论辩术的维度研究谬误的新视角。全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语用论辩术进行简单的介绍。说清楚语用论辩术的思想来源,即:巴特和克雷伯的形式论辩术、波普和阿尔伯特的批判理性主义、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格莱斯的会话准则理论。在了解了语用论辩术的思想来源之后,本文对语用论辩术的概貌也做了介绍,即语用论辩术的总体特征和基本内容。第二部分则着重介绍了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的主要内容。这部分主要分为三点。首先,本文通过介绍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的实质以及一些学者谬误理论,例如亚里士多德的谬误理论、标准谬误论以及汉布林的谬误理论,得出语用论辩术谬误的实质:谬误就是对规则的违反。其次,通过对理性讨论者十戒的逐条分析,全面考察了语用论辩术对各种具体谬误的研究。最后,探讨了理性讨论者十戒的意义。第三部分主要是对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的进一步研究。首先,根据批判性讨论规则和传统逻辑,本文介绍了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其次,本文通过图表对传统逻辑的谬误和语用论辩术的谬误进行比较;最后,介绍了沃尔顿的谬误理论以及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的影响。
王启[10](2010)在《诉诸人身与诉诸人身谬误》文中研究指明诉诸人身谬误是一种非常悠久也极为常见的谬误形式,它在实际论证中存在许多变体。究其实质,诉诸人身谬误是一种不相干谬误,是以攻击对方的人格、处境或与自身相矛盾的言行代替对观点的反驳。但是在实际论证中,并非所有的诉诸人身攻击都是逻辑谬误,随着具体语用条件的变化,其中有些人身攻击的论述是合理的,需要我们将其与人身攻击谬误区别开来。
二、“人身攻击”及其“谬误”辨析——略论“不相干”谬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身攻击”及其“谬误”辨析——略论“不相干”谬误(论文提纲范文)
(1)稻草人谬误的性质与类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什么是稻草人谬误 |
二 “捏造”:重新解释改变原意 |
三 “扭曲”:断章取义改动文本 |
四 “选择”:避重就轻利于攻击 |
五 结语 |
(3)《论衡》的非形式谬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关联性谬误 |
第一节 错失主旨谬误 |
一、“禹入裸国”段 |
二、“繁文之人,人之杰也”段 |
第二节 其他关联性谬误 |
一、“人食虫所食”段 |
二、“蒙伯夷之举”段 |
第二章 弱归纳谬误 |
第一节 轻率概括谬误 |
一、“鲁公牛哀病化为虎”段 |
二、“有扶壳者,宜皆恶之”段 |
第二节 假因果谬误 |
一、“周流不用,岂独有以乎”段 |
二、“有马于此,足行千里”段 |
三、其他实例 |
第三节 滑坡谬误 |
一、“夫有象箸,必有玉杯”段 |
二、“论死不悉则奢礼不绝”段 |
三、其他实例 |
第四节 弱类比谬误 |
一、“兔吮毫而怀子”段 |
二、“绝脉之变”段 |
三、其他实例 |
第五节 其他弱归纳谬误 |
“不死之民,亦在外国”段 |
第三章 预先假设谬误 |
第一节 乞求论题谬误 |
一、“发白齿落,非其致也”段 |
二、“麟有四足”段 |
三、其他实例 |
第二节 遮盖论据谬误 |
一、“物生也色青”段 |
二、“人臣犹得名王”段 |
第四章 其他组非形式谬误 |
“谓篇有所法”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汉传因明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国外研究现状 |
0.4 因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0.5 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 |
0.6 学术创新 |
第一章 因明的传入及汉传因明研究概况 |
1.1 因明之名 |
1.2 印度因明的传入与传承 |
1.3 玄奘与因明: 玄奘的因明成就与不足 |
1.4 汉传因明与汉传因明研究 |
1.5 汉传因明与逻辑 |
1.6 因明论辩与非形式逻辑 |
小结 |
第二章 关于同品、异品与“除宗有法”问题的论争 |
2.1 关于同品异品概念的当代论争 |
2.2 自相、共相与同异品 |
2.3 关于除宗有法的内涵及论争 |
2.4 除宗有法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关于“因三相”性质的论争 |
3.1 关于因三相内涵的论争 |
3.2 新因明论式在形式上的要求——三相具足 |
3.3 关于因三相性质的论争 |
3.4 因三相与因明三支 |
3.5 关于九句因与因三相关系的论争 |
小结 |
第四章 关于陈那新因明逻辑性质的论争 |
4.1 关于因明是否属于逻辑的论争 |
4.2 关于新因明逻辑性质的论争 |
小结 |
第五章 汉传因明的非形式逻辑研究 |
5.1 因明研究形式化的发展及其批评 |
5.2 大逻辑观及逻辑研究的转向 |
5.3 非形式逻辑的主要理论渊源 |
5.4 非形式逻辑论证模式与图尔敏模式 |
5.5 汉传因明研究的非形式逻辑初探 |
5.6 因明的非形式逻辑研究批评 |
5.7 深入把握因明研究中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的互动机理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英语文献 |
二、翻译文献 |
三、汉语文献 |
致谢 |
(5)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先秦时期谬误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 儒家的谬误思想 |
1.1.1 孔子的谬误思想 |
1.1.2 孟子的谬误思想 |
1.1.3 荀子的谬误思想 |
第二节 名家的谬误思想 |
1.2.1 邓析的谬误思想 |
1.2.2 公孙龙的谬误思想 |
第三节 墨家的谬误思想 |
1.3.1 墨子的谬误思想 |
1.3.2 后期墨家的谬误思想 |
第四节 其他学派的谬误思想 |
1.4.1 道家庄子的谬误思想 |
1.4.2 宋尹学派的谬误思想 |
1.4.3 法家韩非的谬误思想 |
1.4.4 纵横家鬼谷子的谬误思想 |
第二章 秦汉时期谬误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 《吕氏春秋》的谬误思想 |
2.1.1 《吕氏春秋》谬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倾向 |
2.1.2 《吕氏春秋》有关谬误的思想 |
2.1.3 《吕氏春秋》谬误思想的特点分析 |
2.1.4 《吕氏春秋》谬误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淮南子》的谬误思想 |
2.2.1 《淮南子》谬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倾向 |
2.2.2 《淮南子》有关谬误的思想 |
2.2.3 《淮南子》谬误思想的特点分析 |
2.2.4 《淮南子》谬误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王充的谬误思想 |
2.3.1 王充谬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倾向 |
2.3.2 王充有关谬误的思想 |
2.3.3 王充谬误思想的特点分析 |
2.3.4 王充谬误思想的影响 |
第四节 两汉时期其他学者的谬误思想 |
2.4.1 董仲舒的谬误思想 |
2.4.2 杨雄的谬误思想 |
2.4.3 王符的谬误思想 |
2.4.4 徐干的谬误思想 |
2.4.5 仲长统的谬误思想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研究与评价 |
第一节 西方谬误理论的传入 |
3.1.1 西方逻辑传入中国的过程 |
3.1.2 西方谬误理论的传播 |
第二节 借助西方逻辑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研究 |
3.2.1 梁启超的研究 |
3.2.2 胡适的研究 |
3.2.3 章士钊的研究 |
3.2.4 郭湛波的研究 |
3.2.5 其他学者的研究 |
第三节 对中国近代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评价 |
3.3.1 中国近代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成就 |
3.3.2 中国近代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局限 |
第四章 当代西方学者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研究与评价 |
第一节 西方中国逻辑研究的兴起 |
4.1.1 西方中国逻辑研究的基本状况 |
4.1.2 西方中国逻辑研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倾向 |
第二节 西方学者对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研究 |
4.2.1 西方学者论先秦各家的正名思想 |
4.2.2 西方学者论中国古代有关“悖”的思想 |
4.2.3 西方学者论后期墨家有关推理谬误的思想 |
4.2.4 西方学者论道家有关谬误的相对性的思想 |
第三节 对西方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研究的评价 |
4.3.1 西方学者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特点和成就 |
4.3.2 西方学者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局限 |
第五章 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重新分类与现代分析 |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重新分类 |
5.1.1 西方历史上对谬误的分类 |
5.1.2 因明对谬误的分类 |
5.1.3 对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重新分类 |
第二节 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非形式逻辑思考 |
5.2.1 非形式逻辑视角下的谬误理论 |
5.2.2 对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非形式逻辑分析 |
第三节 正名问题中谬误思想的社会文化性思考 |
5.3.1 制名原则中逻辑性与社会文化性的统一 |
5.3.2 “三惑”说中逻辑批判与政治批判的统一 |
5.3.3 正名思想中求真和求善功能的统一 |
第四节 对名家因“独特”而遭非议的所谓谬误的辩证思考 |
5.4.1 名家“独特”思想被视为谬误的原因分析 |
5.4.2 名家“独特”思想中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
一、大陆地区 |
二、港台地区 |
第三节 当前的不足与本文的创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青年时代的问学与求索 |
第一节 少年志向 |
一、家世与家学 |
二、明道救世 |
三、科学报国 |
第二节 追溯与调适:青年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
一、初识马克思主义 |
二、普列汉诺夫的信徒 |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阐述 |
一、“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背景 |
二、“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
小结 |
第二章 “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自由人”的文艺思想 |
第一节 “人性论”与“阶级论”之间:胡秋原与“普罗文学运动” |
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艺自由论辩”的背景 |
二、“文艺自由论”的先声:“革命文学运动”中人道主义的诉求 |
第二节 错位的文学对抗:“自由人”与“文艺自由论辩” |
一、艺术正确与历史困境:“自由人”的文艺观 |
二、话语夹缝中的思与辩:“自由人”与“左联”的“战争与和平” |
小结 |
第三章 超越左右的尝试及其理论探讨——以“读书杂志派”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读书杂志》的创办、宗旨与社会影响 |
一、《读书杂志》的筹办和发行 |
二、“读书杂志派”及其思想倾向分析 |
三、道不同不相为谋——“读书杂志派”与“左联”的分歧 |
第二节 超越左右的理论探讨——“读书杂志派”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
一、“中国社会史论战”缘起 |
二、“读书杂志派”的社会史观 |
第三节 书生问政——“读书杂志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
一、“读书杂志派”与“闽变” |
二、和而不同——“读书杂志派”与“第三党”在“闽变”中的思想分歧 |
三、对中国出路的初步思考 |
小结 |
第四章 比较中西文化——自创“文化史观” |
第一节 比较中西文化思考中国出路 |
一、基于民族主义的立场辨析西方文化的价值 |
二、对苏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批判 |
三、对中国近代文化危机的思考 |
第二节 对“新自由主义”的诠释和“文化史观”的构建 |
一、为何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 |
二、“文化史观”的构建 |
第三节 践行书生问政 |
一、全民抗日的主张 |
二、抗战建国的诉求 |
小结 |
第五章 “超越前进论”——思想的归宿 |
第一节 观望与选择 |
一、武汉观望与离开大陆的心态 |
二、婉拒中共邀请北上的原因 |
三、栖身香港对中国前途的再思考 |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的再诠释 |
一、思想核心:理论历史学 |
二、思想归宿:超越前进论 |
小结 |
结论: 独立人格与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再评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约翰·伍兹的谬误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伍兹及其学术研究 |
第二节 伍兹谬误理论及其重要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本文结构和贡献 |
第二章 谬误理论的伍兹—沃尔顿方法 |
第一节 谬误研究的历史演变 |
一、从亚里士多德到穆勒 |
二、现代标准谬误论 |
第二节 汉布林对标准谬误论的挑战 |
一、汉布林对标准谬误论的批评 |
二、谬误分析新路径的开创 |
第三节 回应挑战的一种路向:伍兹—沃尔顿方法 |
一、谬误的多元逻辑分析 |
二、谬误的形式分析 |
三、WWA之批评 |
第三章 伍兹谬误理论发展的转折点 |
第一节 认知主体或推理主体 |
一、推理主体回归逻辑学 |
二、主体及其位阶 |
第二节 实践逻辑 |
一、实践推理的含义 |
二、实践推理与理论推理 |
三、实践逻辑的基本主题 |
第三节 从实践逻辑看谬误18帮 |
一、人的基本理性技能 |
二、理性技能与18帮谬误 |
第四章 伍兹的认知经济的谬误理论 |
第一节 主体认知的经济性 |
一、认知经济学 |
二、实践推理的认知经济 |
第二节 认知经济的补偿或调节策略 |
一、仓促概括推理与概称概括 |
二、回溯推论 |
三、根据他人所言 |
第三节 认知经济视角的谬误分析 |
一、判定谬误的规范性源自推理实际 |
二、谬误分析的实例:诉诸无知与针对人身 |
三、澄清逻辑错误 |
四、低于标准的参量 |
五、认知经济视角下的谬误 |
第五章 伍兹谬误理论的优势与问题 |
第一节 谬误理论概观 |
一、古代谬误理论评价 |
二、现代谬误研究的若干方案 |
第二节 当代两种主流谬误理论 |
一、语用—辩证的谬误理论 |
二、新辩证法的谬误理论 |
第三节 伍兹谬误理论的比较优势 |
一、突出超越对话框架的推理行为 |
二、推理主体特性制约谬误评估的理性标准 |
三、用多元逻辑深化谬误理论 |
第四节 伍兹谬误理论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基于论证评价的谬误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一、谬误的定义 |
二、前提谬误 |
三、相干谬误 |
四、支持谬误 |
五、结语 |
(9)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 |
二、本文的任务和思路 |
第一章 语用论辩术简介 |
第一节 语用论辩术的创立 |
第二节 语用论辩术的概貌 |
一、语用论辩术的总体特征 |
二、语用论辩术中"论辩"的概念 |
三、"批判性讨论"的理想模式 |
四、理性讨论者十戒 |
第三节 语用论辩术的理论来源 |
一、巴特和克雷伯的形式论辩术 |
二、波普和阿尔伯特的批判理性主义 |
三、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
四、格莱斯的会话准则理论 |
第二章 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 |
第一节 谬误的实质 |
一、前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研究 |
二、谬误:对批判性讨论规则的违背 |
第二节 具体谬误的研究 |
第三节 谬误的识别 |
第三章 对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
第一节 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的局限与价值 |
一、从批判性讨论及其规则看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的局限性 |
二、从与传统逻辑谬误理论的对比中看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的价值 |
第二节 沃尔顿对语用论辩术的发展 |
一、沃尔顿的谬误理论对语用论辩术的继承 |
二、沃尔顿对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的批判 |
三、沃尔顿的语用的谬误理论对语用论辩术的发展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诉诸人身与诉诸人身谬误(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诉诸人身谬误的理解及几种变体 |
二、诉诸人身与诉诸人身谬误 |
四、“人身攻击”及其“谬误”辨析——略论“不相干”谬误(论文参考文献)
- [1]稻草人谬误的性质与类型探析[J]. 金立,孙玥.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22(01)
- [2]不相干谬误的批判性审查——兼论“执柯以伐柯”式论证[J]. 盛作国. 思想与文化, 2018(01)
- [3]《论衡》的非形式谬误研究[D]. 黄金. 厦门大学, 2018(12)
- [4]汉传因明论争研究[D]. 戎雪枫. 南京大学, 2015
- [5]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研究[D]. 张美玲. 南开大学, 2014(04)
- [6]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D]. 霍贺. 南京大学, 2014(05)
- [7]约翰·伍兹的谬误理论研究[D]. 陈鑫泉. 南京大学, 2014(05)
- [8]基于论证评价的谬误分类[J]. 熊明辉. 河南社会科学, 2013(05)
- [9]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D]. 于运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2)
- [10]诉诸人身与诉诸人身谬误[J]. 王启.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