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写心理与行为矫正”个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紫文[1](2020)在《晚明草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探究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书体发展的研究型论文,即以“晚明”为时间限定,以“草书”为研究对象。其中,“晚明”是社会发展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转型期,“草书”是极具个性及表现力的书体。两者的交融,无论是形体还是审美,都形成了诸多极具特殊性的艺术现象。本文试以形体发展、审美风格、理论批评等问题为探究视角,根据史料文献及图版资料,在前贤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晚明社会变迁的迹象与草书发展的特性之间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深入晚明草书的表现形态及细节变化,阐释其嬗变与流变的规律。并试图深化对其发展特徵的认识,揭示影响这一时期草书发展的成因、变化及旨趣。文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对晚明草书发展的背景,及基于本体的诸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所涉内容为:绪论部分是对晚明草书领域的学术研究情况所进行的梳理。同时,对相关概念、范围、方法等进行简要的阐释;第一章总体论述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从社会生态、书体生态、承袭的观念及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的相关问题,从历代笔法流变中审视晚明草书家对笔法谱系的吸取情况,并探究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的细微构成,以及各位书家之间笔法理念的差异化。同时对笔法的实践条件、类型、特徵等进行阐释,并对“个性化线变”的利弊进行辩证分析;第三章是针对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的研究,从晚明之前的墨法运用及理论中,总结墨法流变的规律与规约,并阐释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突破与总结的特徵。以此考察墨法在晚明“泛化”的成因,并对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进行探索;第四章主要涉及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形体再草化的问题。在深入草书字法的发展内涵,及晚明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中,对符号草法和形体字法的改造予以细致探究,总结了晚明草书草法中的一些形变规律和特点;第五章以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梳理从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的流变,从单字、字组、长字组、纵向行形等角度,探讨草书结体空间的异变及奇异性;第六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通过设定参照系与测算参数的方式,对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问题进行寻绎。同时,对章法的欹正关系进行考察,通过“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的方式进行尝试性阐释,得出数据和相关结论以辅助论述。另,对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笔势、体势等进行探究;第七章是从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同步关系出发,结合明代前期、中後期,书学理论的变化与特徵,对晚明草书相关的理论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分析。下编是为配合正文研究所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收集了晚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以及傅山等书家的草书作品共420件,分为4100余个字头,共32220个草书字形。
苏静[2](2020)在《清代论词绝句研究》文中提出论词绝句是以诗歌绝句的形式对词人、词作及词体本身进行评述或议论。由于绝句自身的体量不大,其所能表达的内容也是比较有限的,因此论词绝句的主题集中而凝练,主要是评析鉴赏某位词人或某部词集,或者以读后感的形式,表达作者阅读词作后的感悟和所思,或者是批评者针对某个争议较大的词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目前已知最早的论词诗是南宋刘克庄的《自题长短句后》,刘诗反映了南宋时期词体观念的新变,开以诗论词的先河。然而金元明时期论词绝句创作屈指可数,仅有王中立《题裕之乐府后》,元好问《题山谷小艳诗》,元淮《读李易安文》等少数篇章,直至清代论词绝句创作异峰突起,渐成规模。这与清代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的发展有关。极力扩大韵语文学的表现范围,是清人在面对古典文学发展至清代已“无体不备”的发展现状时作出的选择,这种自觉求新的意识表面上看是对文学传统的屈服和退让,而选择通过其他领域开拓新境,但实际上已孕育了超越和突破文学传统的要求及可能。在“另辟町畦”思想的驱使下,清代士人一方面进入戏曲、小说等主流文体之外的领域进行创作,另一方面也不断尝试以其熟识的文体容纳新的内容,而清代论词绝句的兴起也正是以此为背景。“清代论词绝句研究”意在通过研究论词绝句这一兼具诗歌文本和词论载体双重性的诗歌形式,发掘其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理论价值,并对清代文人学者的词学观念和创作心理进行探察。本文绪论部分对论词绝句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概括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论诗绝句产生时代早于论词绝句,而且影响力也更大,论诗绝句从带偶然性的“戏为”“漫成”之作,转变为具有相对稳定形制的诗歌创作形式,并且从以诗论诗,延伸至以诗论画、论曲、论词等,因此可以说论词绝句是论诗绝句体式合乎逻辑的发展。第一章在对清代论词绝句发展进行历史分期的基础上,力图把握每一个历史阶段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形态和思想倾向,从而在清代文学和清代词学的大框架内实现对论词绝句发展历程的历史认知和建构。清初思想界仍以批判和反思明代王学空谈心性为主流,就词学而言,扫荡明词艳俗风气的同时也是新词风孕育成长的重要契机,相应地,清初论词绝句也以批评明词、评价清初词坛和反映对历代词的接受状况为主要内容;清代中后期的论词绝句创作与阳羡、浙西、常州诸词派的继起迭兴密切相关,这是因为不同时期词学派别对词坛的深远影响,已辐射到了论词绝句的创作内容和整体倾向;“词史”和“寄托”既是理解晚清词学的关键,也是理解晚清论词绝句的关键,一方面以地域词、闺阁词、国朝词为表现对象的论词绝句组诗创作渐成大观,另一方面晚清论词绝句创作逐渐显现出从词论向文学回归的趋势。第二章具体从创作主体身份和创作心理出发,探究在论词绝句发展过程中文学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作用。论词绝句的创作主体构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由于主体身份的差别,词派人物、文人雅士、词学名家和词选编者在进行论词绝句创作时,在诗歌内容和创作形式上也会各有侧重。从创作心理而言,以“戏题”“杂感”“偶成”为题的论词绝句创作,通过观点提出的非正式性,消解了正面批评当世人物的严肃感和紧张感;清代是一个博学重才的时代,而论词绝句以短小篇幅谈艺论道,能够彰显出创作者个体的诗歌技艺和知识学问;论词绝句还是作者读词、论词文学活动的产物,集中反映了清代文人尚雅避俗的文化心理。第三章侧重从个案分析的角度考察论词绝句的创作活动。厉鹗的论词绝句不仅集中反映了浙西词派的词学思想,而且厉鹗本人对论词绝句的运用有创制之功,因此可以说,厉鹗及其论词绝句创作在清代论词绝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宋翔凤论词绝句“缒幽凿险”的解词方式,不仅是常州词派以治今文经学方式解词的范本,而且是清代论词绝句从评词(对风格的评论)向解词(对词意的解读)转变的关键一环;在清代诸多论词绝句作者中,从数量和规模而言,谭莹的论词绝句组诗创作都堪称第一,而且谭莹、潘飞声以论词绝句组诗形式构建岭南词史,对于拓宽论词绝句的批评功能具有积极意义。第四章主要分析论词绝句的文学价值。清代论词绝句作者在借鉴诗歌传统艺术手法和批评手法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论词绝句独特的审美形式。论词绝句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借用主要体现为寻章摘句的语言形式,巧喻设譬的艺术构思,以及情理交融的审美特征。论词绝句的创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认为论词绝句因“以议论为诗”而欠缺文学性的观点。第五章主要分析论词绝句的理论价值。这部分主要从理论内容和文体观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就理论内容而言,词体起源、词体风格和批评鉴赏是论词绝句对清代词学贡献比较大的三个方面。此外,论词绝句的创作还反映了词学批评的“越界”问题,具体而言,可分为诗与论的结合,以及诗与词的结合。探讨论词绝句的“文体越界”问题,能够深化我们对清代词学批评“综合性”特征的理解。
吴守峰[3](2020)在《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瑞清的书法艺术思想,在中国古代书品论的基础上继承并创新,开创了二十世纪中国书法理论中具有重大影响的“金石学派”。其书法远涉周秦,博综汉魏,正草隶篆,诸体皆备,晚年“纳碑入帖”,笔势雄健,气息苍古,是倡导碑帖相容的践行者。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李瑞清在书法实践中的探索给予很多关注,而其作为碑派发展的阶段性代表人物,其书法实践也受到一定的争议。本文在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历史、人文等语境基础上,从书法理论、书法史研究和实践修养的综合视角,系统地阐释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理论核心及架构。本文不以书法技术讨论为旨归,而是着重追溯李瑞清艺术思想的渊源,重点探析其书法理论思想的基本艺术观点以及发展递衍的脉络体系。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一百年来国内外关于李瑞清研究的重要文献与相关问题,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第一章梳理临川李氏谱系群体中既有的人文家学,检视家族文脉带给李瑞清知识架构的渊源;根据历史节点构建其书学分期;通过分析碑学思想的文化背景和尊孔复礼思想的历史环境,阐述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形成的外界影响。第二章主要阐述李瑞清以“气”为核心的审美格调,通过阐释书法审美的“气味”说,诠释李瑞清书法理论和实践中的“书卷气”的内涵与根源,并结合儒家思想道德观点阐述其“书学先贵立品”的书法艺术理论的思想衍递与传承,以及对其“人正笔正”论的历史解读,品察其正心立身的儒家气度与人格修养,丰满地还原李瑞清在社会体制鼎革后“逸”的风骨与境界及“遗”的气节与格调。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研讨李瑞清《玉梅花庵书断》中的三个重要思想依据,论述“以器分派”的形式美问题和它的书学史意义;探讨“求分于石、求篆于金”的发展演变及对后世书风的影响;从全局观的角度研究“胸有全纸、目无全字”的艺术箴规。第四章从语言规律的视角,结合形态结构和风格要素解析李瑞清的书法艺术,通过“似欹反正”、“雄浑”与“古厚”的语言要素,具体论证其书学理论的实践价值与创作特点。第五章分析民国早期,上海学界针对“纳碑入帖”的群体认同现象,并以曾煕、沈曾植二人的观点和建议为例,阐释这一书学主张的历史意义,包括其学术思想对弟子李健、胡小石、吕凤子、张大千等四位学者和艺术家的影响;客观揭示其教育改良的“启智”实践带来的进步性以及对南京大学今天书法风气的学术渍染。结语部分概括李瑞清在书学理论上的主要成就,综合评价其在书法史发展中的学术价值,试图从中国整个书学史的高度对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和实践的贡献与局限进行总结。
辛双倩[4](2020)在《心理日记对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干预研究》文中提出影响个体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主要变量之一是情绪调节效能感。大学生作为国之栋梁,其情绪调节效能感水平不仅关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还深切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幸福感指数。诸多学者将视角集中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因素之一的情绪调节效能感,相关研究多在情绪调节效能感的结构层级、相关量表的编制与本土化、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干预方式等角度研究。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干预方式多样,以表达性书写为基础的心理日记逐渐涌现,并在临床心理咨询中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在本研究中,心理日记指个体每日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当天的情绪、情感反应,以表达、控制、调节自身情绪。日记内容的私密性和写作者心理的安全感,成为帮助大学生提升其情绪调节效能感新的实现路径。为了解青海省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水平、情绪积极率的现有状态,研究一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与《PANAS》量表随机在青海省某高校调查了2664名学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书写心理日记对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干预作用。研究二筛选出符合实验要求的8名被试参与实验。被试在规格、大小统一的本子上书写心理日记,书写内容以被试每天的生活事件为依托,以情绪情感反应为主。研究结果如下:1.青海省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维度得分相对较高,管理生气/愤怒情绪效能感维度得分最低;情绪积极率处于中等水平,体验到积极情绪更多,体验到负性情绪更少。2.青海省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和情绪积极率分别在性别、生源地上有显着差异,而在年级和是否独生子女因子上无显着性差异。3.心理日记作为干预方式对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效能感及其各个维度的干预作用显着,能够显着提升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
陈新亚,栾金广,胡正良,施恩波,王大禾,谢少承,徐右冰,周剑初,漆钢,柯学刃,杨文浏,彭双龙,陈胜凯,王学岭,王忠勇,吴炜栋,洪厚甜,杨江帆,王军领,李双阳,葛蒲南,廖伟夫,马健中,王金泉,伍剑,朱睿,王志安,陈阳静,樊利杰,王怀罡,丁子同,方放,司马新义,赵月秋,卜庆中,岑岚,方建光,任学军,唐永平,吴永斌,许达,张红春,张胜伟,王颖军,邱朝剑,孙万民,杨科云,冯伟,李明,林志明,王琛,韦斯琴,张沧,张聪明,朱河山,李琪,张挥,张建才,林玉梅,吕金光,林景辉,娄红卫,钱玉清,林峰,汪敦银,刘月卯,王堂兵,周建旭,于恩东,欧阳荷庚,张东明,胡崇炜,胡紫桂,李炳筑,陈加林,谢启彬,张卫东,米闹,逄春伟,程志宏,张志庆[5](2019)在《溯源竞流与时代气象——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笔谈》文中研究指明非工夫无以致天然先说"源流"。此次"源流·时代"的临帖部分,先约拟临帖目,因我学草书,报了三种:传张芝《秋凉平善帖》,索靖《月仪帖》,王羲之《十七帖》。后确定我临《十七帖》。其实我更想临张草或索草。我想,此展以王氏为源,而王氏之源,锺(繇)张(芝)也。我不想仅师王羲之,还欲进一步:与王同师同门,甚至越辈上溯汉、秦、先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知王之所从来。这个道理,众所周知,溯源穷源。
沈潇[6](2018)在《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通过对桑德拉·吉尔伯特与苏珊·古芭提出的“作者身份焦虑”(anxiety ofauthorship)理论进行性别维度的阐释,详细分析了从中抽象而来的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并对其具体空间表现及女作家使用的修正策略之共性进行考察。女作家作者身份焦虑是基于亚文化地位的来自权威身份恐惧的焦虑,指向对女作家充斥着超越障碍的现实窘境的反思。它是文化中女性性别身份焦虑在文学领域中的变型表现,二者具有异质同构关系。在与现实相似的文学亚文化境遇中,书写成为反压制行为,而由于女作家性别身份与文学单一精神性别语境的格格不入,使女性书写与负面情绪为伴,与愤怒甚至疯狂境遇为友,呈现出复杂的病态化表现形式。其中,“疯女人”的出现使女作家的愤怒感受在文本中呈现出具象化的极致形态,暴露出“替身(double)策略”的存在,它可被看作是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文学产物。因此,对“疯女人”隐喻性的剖析是本论文核心部分的重点,她所具有的符号性可被当作女性争取自由与解放的面具或道具加以利用。为强调女作家精神痛苦、“疯女人”的隐喻性及普遍女性现实境遇间的关系,本论文将“作者身份焦虑”概念替换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提出者亦认为“替身策略”是女作家“第二性文化身份”焦虑的产物,而“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更近其实质内涵,它能够将女性性别身份对女作家造就的创作心理障碍更为直白地表述出来,也即它能够将“作者身份焦虑”最核心的内容指示出来,从而将造就女作家对权威身份恐惧的原因,用更直接的方式暴露出来。绪论部分阐释了概念替换问题的因由,以贴合此研现实情形的方式完成了对先期假设问题的概述与文献综述,并对各章节内容、研究范式、思路与方法进行说明。本论文经过对现实问题的抽象,结合对“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性别维度的把握,以期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专业表述,探讨更细化的问题并试图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首当其冲即是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焦虑理论的内涵着眼,探寻其中作为“作者身份焦虑”说的灵感来源部分,重点在于说清“作者身份焦虑”说的内核——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形成过程的始末情形,试图将吉尔伯特与古芭从中获得灵感的具体过程抽象并还原出来。由此,第一章提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论点凸显出来。通过对影响焦虑说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辨识来完成对后者的宏观释意。并从对影响焦虑说六个修正比具体内涵的阐释中,对女作家自我修正方式的类别进行假设与讨论。第二章经由对女性身体空间、现实文化空间、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及文学空间的分层研究,来完成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的综述。第三章回复到对女作家本身的关注上,抽象出女作家类别,将其与不同类型的女性进行对比,从而对女作家所代表的女性经验进行凸显,探寻她们心理经验层面的转变。第四章对女作家修正策略的表现方式做以宏观归纳,将意象按冷暖色调进行划分,并依修正策略的显隐特性将其概括为字面空间置码式表现与深层网状结构表现。结语则作为容括针对与论点有关的其他问题的追问部分而存在。本论文将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看作一种理论研究的前提,将其定性为建立在女性主义叙事学视域下的文本批评实践研究。本论文站在理论层面完成了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界说和二次抽象。由于吉尔伯特与古芭的研究掀起了英美妇女中心批评的高潮,本论文依托妇女中心批评的明确指向,以重建新型美学经验为目的来进行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的论述。本论文同时采取精神分析学的批评方法,将其在文学中的运用看作中性立场的分析方式,在对其借用与活用之余,结合具体论述内容,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做以女性主义式的修正和重释。本论文结论偏向于对女作家在复调式叙述与文本架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作技巧的肯定,并由此接近对男性化作者权威概念的改写可能。由于对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界定方式处在变动中,因此整个论文的论说均可看成是对这一概念所做的具有层级分析意识和递进关系的说明。
方善熙[7](2018)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父亲形象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符号,它既是一种血缘、生命、生存系统的支撑和维持,也反映了特定的道德、礼仪、行为规范的系统存在,还蕴藉着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秩序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和意义。虽然中韩两国在国家体制与文化理念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两国同处于东方历史文化背景下,比较研究两国小说中父亲形象的同根同生、丰富厚载及其太多的同构或异质,可以引发我们诸多的深思。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韩两国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中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韩国则在独裁政权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民主化运动。同处在重大历史转型期的中韩两国文坛,既要对以往的文学历史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批判,也要开启后来的文学发展历史的新篇章。而八九十年代中韩两国小说的审父意识和父亲形象或颠覆或重构的书写便应运而生。或者说,正是这一历史汇通的机遇、正是八九十年代中韩社会历史、思想文化、文学审美的历史转型,造成了中韩两国作家在文学立场、审美理念、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历史性转型或价值重构,从而也造成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审父意识的诞生,造成了中韩小说父亲形象书写的诸多共鸣、共谋,或不同异质中的诸多同构。首先,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文学理念,在主观自我的存在、人与人性的拷问、内在心理的真实等方面的理论建构是相通的,甚至是共鸣的。他们共同强调作家主观自我的主体性探索,强调主观自我的非理性思考和潜意识书写;他们共同关注人、关注人性以及人生困境的思考;他们也共同去探究内在心理的真实,如“虚伪的真实”、“心理的创伤”等心理活动的精神真实。当然,这些精神同构之中也存在着主观自我探询的高度、人性拷问的深度、创伤体验的程度等诸多同中之异。其次,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关于父亲形象的性格塑造,表现出了异曲同工的相近性审父母题,他们共同书写了父亲的暴虐、猥琐、愚昧乃至野蛮、无能、痛苦,共同批判了父亲形象的道德沦丧、父亲价值的丧失、父亲权利的尴尬以及父亲形象的坍塌、父亲责任的推卸、父亲资质的悲哀等性格特征,并在这或渎父或丑父的并置陈列的审判中展示了各自不同的批判力度。再次,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叙事的艺术形式,虽然在心理的主观性和体验的真实性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和不同视角的书写,但是他们像同谋一样共同青睐于心理的主观性和体验的真实性,共同选择了主观性与心理性的形式手法。他们或从人物“精神真实”出发,写出了人物性格中的主观性的虚伪真实、情节结构中的感觉性的心理变奏、审美体验中的非理性的荒诞戏谑,或“依存记忆”来写作,写出了人物在记忆的自发无意识中的心理性表现、在记忆的真实体验中的心理事实性和心理模式。然后,表现在文学理念、审父母题、审父艺术等方面的父亲形象的审判,合拢凝聚、共同汇集成一种博大的审父意识。在80年代初的历史转型期,中韩小说的审父意识大多以弑父为主导,他们热切地以先锋审问、现实控诉去进行颠覆性、丑化性的父亲形象批判;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极端性的亢奋渐趋冷静,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呈现出寻父的渴望,转而以民间化立场、民众化倾向去表现父亲形象的现实性转型和精神性回归。当然,无论是弑父还是寻父,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旨归都是一种相通的同构,他们共同围绕着“我与父亲”的核心而展开关乎“人本”与“人性”、精神性与现实性等方面的批判,其批判立场既相通又互异,其批判方式既对峙又互补,从而形成了一种既相反相成又相辅相成的、相对而立之中的异质亲和。对于中韩小说父亲形象的比较而言,父亲形象是一种镜像。一方面,八九十代年中韩小说的“审父”书写,是一种共同的主动性选择,他们以思想启蒙的旗帜在中韩两国文学现代性的追求和发展的历史上完成了某种意义的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使命,同时他们也以先锋叙事的艺术形式使中韩作家的主体经验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历史性高扬。当然,他们的审父意识既是积极的、彻底的,又携带着一些极端性、局限性乃至一些他们自己也无法逾越的悖论。另一方面,对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书写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自觉的批判。对于中韩两国而言,父亲形象是一种情结,也是一种镜像,其影响无所不在、如影相随。在东、西方文化比较视域下或在中韩两国传统文化心理比较下进行父亲形象的审视,既可以深入地揭示中韩两国民族的记忆,引发相关的思考,也可以广阔地展开东亚文化圈中属于自己的期待视域中的理想与追问。
豆理云[8](2018)在《书法特色学校建设路径的叙事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A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办出各自的特色。”学校进行特色化建设改革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路径,而书法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特色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书法特色学校必须以书法文化来引领,书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书法特色学校的创建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陶冶其道德情操,培养其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及民族精神;而且能推动学校自身发展、平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由此可见,研究书法特色学校建设路径,为书法特色学校建设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对乌鲁木齐市A书法特色学校进行研究,注重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描述书法特色学校创建的历程和具体路径。通过倾听学校发展故事,以理解性的方式呈现书法特色学校的建设路径。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具体阐述了研究问题的提出缘由和研究意义,概述了特色学校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及书法特色学校的相关理论研究,并解释了本研究采用的教育叙事研究的思路。第二部分,历程与现状:A书法特色学校的发展。对于A学校建设书法特色学校的横向历程进行梳理,主要从A学校描述、起点、行程及A学校目前的建设现状几个方面叙事。第三部分,剖析:A书法特色学校的结构。从校长、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及学生素养几个方面对A书法特色学校进行结构分析。第四部分,A书法特色学校的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学校内部与学校外部两个方面对A校建设书法特色学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书法特色学校的发展之道,得出书法特色学校的建设路径。结论,根据A书法特色学校的教育叙事得出A书法特色学校的建设路径为:提升校长素养,对学校老师进行书法培训、学校发展与教育政策相契合、营造社会文化氛围、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李丹丹[9](2018)在《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毫无疑问,《红楼梦》是一部大书,200多年,卷帙浩繁的各类研究,已经成功的推动“红学”以学科之名跻身20世纪三大显学行列。本论题采用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试图建立一种跨学科的超越红学内、外部研究的新理论范式,本论题首先将《红楼梦》视为特定历史语境中各种社会文化因素、性别意识、思想价值流通、交汇、融合、辩论的张力场,在这个张力场中,家族意识与虚构话语共生,父权规范与性别反抗并举,对伦理秩序的眷恋和反抗共在,儒家正统意识与异己边缘话语交错,价值认同危机与救赎意识并存,使文本呈现出各种文化结构因子与不同思想价值取向之间的交错扭结和相互牵制。概括地说,在这个文本构成的张力场中,一边是来自社会现实语境固化的规范性力量,一边是曹雪芹试图拒绝、对抗并完成救赎的本真性力量。这两种力量具体呈现为男性/女儿、现实/理想、污浊/真纯、礼/情(欲)、儒/道、虚无/存在等方面的对抗,小说一方面展开了这种反抗,但更重要的是呈现了这些力量之间的争斗、拉锯与妥协。这反映了曹雪芹在各种价值规范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而此正是其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故而,本论题选择“身份认同”的视角切入,一方面是纵向的贯穿,试图用“身份认同”统领上述各个话题,使之在“身份”的问题上呈现一定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是横向的追问,旨在具体考察曹雪芹如何体感上述互相矛盾的重重“意义”/“价值”?如何在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中确定自我的“身份”和“立场”?并继续追问为何《红楼梦》能够容纳多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又为何能同时并存于精细繁复的叙述之中?其对于繁复多样的叙事策略的调用,是否源自于他对各种身份价值选择的犹疑和徘徊?同时,小说文本显现出来的多重复调特征(包括美学与价值)是否也正来自于曹雪芹在各种身份立场之间保持的张力?本论题正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从学界关于“何为红学、红学为何”的论争和红学当前纷繁复杂的学术场域现状出发,清理不同论争话语背后的理论立场和思维模式,具体阐释“身份认同”问题如何卷入红学的语境、作者、文本与意义阐释之综合研究中,进而提出并阐释在红学中启用新方法论(文化诗学的研究范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阐释。第一章: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重点考察曹雪芹满汉的双重身份(既是贵族世家又是包衣仆人)和曹家在清代政治上的独特恩宠/失宠的兴衰经历,如何构成曹雪芹创伤心理的来源和书写的动机。另外,家族史实在文本中的进入,如何造成了《红楼梦》研究中独特的文学、历史(自传说)分殊对立的研究立场?从小说虚构理论的视角来看,自传说为何不能成立?又该如何认识《红楼梦》作为小说虚构的本质?虚构叙事的技巧是如何将具有自传性的经验转化为普遍性的经验?从自传说向自传性小说的生成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第二章:从性别身份的视角来考察曹雪芹如何调用各种性别配置和符号来安排和展示清代的性别规则。在《红楼梦》中,性别不仅仅是一种区分生物性男女的简单范畴,而是作为一种文化想象的符号,一种展示性别特权的方式,一种“纯洁”美学的修辞,一种对伦理秩序的颠覆力量,以及一种对明清“情欲”叙事传统的承接方式而存在。本章也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具体清理《红楼梦》对性别话语以及性别认同的复杂呈现。一方面展示微妙的性别配置如何成为作者型塑小说文本结构、主题内容和情欲复杂的诸多技巧之一?另一方面也考察小说中所用的多重性别符码同伦理秩序的建构/颠覆之间有何复杂关联?第三章:从思想价值认同方面,也即是将《红楼梦》放置在清中叶儒、佛、道文化的发展脉络中,一方面清理儒学发展至理学,原本具有思想活力的儒家文化如何陷入僵化的危机,曹雪芹对待儒家的矛盾态度,是否形象的反映了清初儒学内部从程朱理学开始的内在性裂变?另一方面清理儒学的制度化与皇权的高涨造成了士人怎样的心理创伤?学而优必须仕,但当入仕无途时,士人该如何选择?《红楼梦》如何反应了其在儒道佛各家思想认同之间的矛盾和徘徊?隐入佛道为何不能?与此同时,回到小说文本中,具体考察“补天石被弃”的神话如何隐喻了贾宝玉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失败,在抛“母”入“父”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双重背叛(一是对母性代表的混沌天然性灵的背叛,一是对父系代表的“象征秩序”的背叛)。进而考察因这种背叛产生的自我忏悔、矛盾、犹疑、痛苦能否与中国精神思想演变史中“士”阶层(知识分子)的身份困惑进行连接?而贾宝玉在文化取向上选择的女儿纯洁论或者说审美诗意,如何被文本赋予“形而上”的意味?这是否能够成为一种新的思想救赎的尝试?第四章:将身份认同上升至“终极关怀”的层面,分别从叙述策略、乌托邦叙事动机几个层面,来探讨《红楼梦》对人的存在终极价值的思考和追索。一方面,借助叙事学分析小说的神话结构、谶纬模式铺叙出的“宿命论”如何与小说主体、人物角色的自主意识构成叙事张力?另一方面,通过将《红楼梦》放置在中国精神史的流变中,去考察《红楼梦》提出了怎样的终极价值认同难题,其对大观园乌托邦式的设计能否成为在价值虚无中确定价值的一种尝试?最后,借助昆德拉对小说存在意义的解读,认为《红楼梦》在终极价值认同上的贡献,即是以回忆书写本身完成对自我、读者创伤的疗治,完成对荒诞虚无的对抗,完成对诗性价值的肯定。
倪玲颖[10](2017)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艺术技巧和美学观念已经成为当代台湾文坛的通行符码和主要文学标准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主题不断深化,写作路向不断拓宽,小说艺术日臻成熟,现代主义的内涵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化,对台湾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切的影响。本文第一章梳理了现代主义小说在台湾的基本发展脉络。20世纪30年代是其萌芽时期,其思想来源主要是日本的“新感觉派”,是为光复前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白先勇等《现代文学》杂志同人重新推动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他们在形式技巧和小说观念上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而在小说美学尤其是语言方面则或隐或显地保留和发扬了中国特色。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他们不断打破传统叙事模式,使得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得到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精英现代主义、抒情传统的诗意现代主义以及本土现代主义等不同的发展路向。第二章主要从主体身份的追寻与彰显、边缘处境与自我放逐、创伤记忆与历史叙事、精神困境的突破与救赎四个部分来阐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精神空间。本章第一节梳理长期以来台湾社会主体的各种精神危机所发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梳理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中所呈现的离散者、知识分子以及边缘群体的诸种身份迷思。第三节主要关注在八十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的“放逐”/“自我放逐”主题和在“河流”意象中体现出来的漂泊主题以及它们所呈现的人类边缘处境。第四节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家的“小”历史叙事。第五节从疯癫、女体/母性救赎、暴力、逃离与回归等方面解读八十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的精神救赎之道。第三章探讨现代主义小说家的书写策略。第一节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追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寓言化书写策略如何建构不同面向的寓言。第二节从情欲与暴力的结合、情欲化书写与历史病体的结合、情欲化书写对于主体性建构的参与等几个方面探析八十年代以来现代主义文本中大量出现的情欲化书写。第三节追寻梦境书写策略在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体现并探讨八十年代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时间观的变迁。第四章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家的语言实验。第一节考察“纯化中文”语言实验。“纯化的中文”接续了七十年代余光中、白先勇一脉的“中国性—现代主义”,其语言实验背后所蕴含的强烈传统取向和民族意识体现了现代主义作家拯救“中国性”的新一轮努力。第二节考察王文兴与王祯和小说中文字“混杂”的语言实验。王文兴小说中“杂化”的语言符码和王祯和的“多语混杂”书写都完全摒弃了现代汉语的理性语言规范,并试图以字形、字音、字义来构筑其自在的艺术世界。第三节考察舞鹤小说中大量的变异文法和修辞文本,其作品中标点符号的撤退和猥琐的语言体现了现代主义小说家对标准汉语写作规范的挑战和反叛。第四节考察郭松棻、李渝的“诗化”语言实验。他们以融会了中国传统审美价值的诗化语言形式构筑起印象主义式的文学空间。结语部分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历史位置给予重新定位,并对其在东亚文学场域的影响与地位予以展望。
二、“书写心理与行为矫正”个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书写心理与行为矫正”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晚明草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上编:专题研究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晚明草书的特质需要多维探索与系统研究 |
(二) 晚明草书的深入研究需要“书体”与“字体”理论相结合 |
(三) 研究中的“过誉”与“误读”需要以批评的视域重新思考 |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 书法史论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
(二) 草书体研究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
(三) 以晚明草书家为研究对象的成果 |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一) “晚明”的界定及研究书家的范围 |
(二) “草书”的界定及研究材料的范围 |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框架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 |
第一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社会生态 |
一、繁荣与衰飒——经济结构变化下的社会转型 |
二、僭越与世俗——政治力量失衡下的士人行为转变 |
三、彰异与抒发——文艺思想与美学观念下的草书“抒情化”倾向 |
四、递传与趣尚——文人圈层对刻帖及草书鉴藏的关注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书体发展背景 |
一、草书形体潦草化的滥觞阶段 |
二、草书的发生与形成阶段 |
三、草书的形定与调整阶段 |
四、草书的标准确立与突破阶段 |
五、草书风格的延展与探索阶段 |
第三节 晚明草书继承的观念及途径 |
一、法崇魏晋独宗羲献——晚明草书继承的理想观念 |
二、融合汉唐延扩宋元——晚明草书继承的实践途径 |
三、汲取同代承延为继——晚明草书对明前中期草书特徵的汲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 |
第一节 古法再造:草书笔法的流传及明代对笔法谱系的接受 |
一、草书笔法的流变述略 |
二、明代对草书笔法谱系的接受 |
第二节 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及其构成 |
一、董其昌、邢侗草书笔法正统意识的构建及坚守 |
二、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构建 |
三、王铎、傅山的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多维构成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家个体笔法理念的差异化 |
一、“平淡”与“雄强”——董其昌与王铎草书笔法理念的比较 |
二、董其昌的“疑问”——董其昌对张瑞图新型笔法的态度 |
三、“遒”“媚”之间——倪元璐与黄道周笔法理念的侧重 |
四、“用笔”与“信笔”——关于王铎与傅山草书笔法理念中“随意性”的探讨 |
第四节 晚明草书笔法的实践延展 |
一、晚明草书实践条件与笔法的关联性 |
二、晚明草书笔法实践的类型及特徵 |
三、晚明草书笔法“个性化线变”的价值与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 |
第一节 聚墨成形:魏晋至晚明时期墨法理念流变的阶段性 |
一、魏晋至唐对墨法观念的基础构建 |
二、唐代墨法的整体渐变 |
三、元至明前中期的自觉反思与调试 |
四、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的突变及总结 |
第二节 晚明草书墨法在实践中“泛化”的成因 |
一、物体条件方面的因素 |
二、草书家主观能动方面的作用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 |
一、“淡墨”非“淡” |
二、“浓重焦渴”施以“力感” |
三、“涨墨”与“破墨”的利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再草化 |
第一节 美草法之最奇:草书字法的内涵及晚明字法的特徵 |
一、晚明之前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 |
二、晚明草书字法意识及特徵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符号草法的择用与改造 |
一、主要符号 |
二、其他符号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形体字法再草化的类型 |
一、极简草化 |
二、极繁草化及楷行化 |
三、异写形变及奇异草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 |
第一节 因时相传: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演化规律述略 |
一、从“简炼组合”到“缭绕连绵” |
二、从“衡匀合度”到“矛盾对冲” |
三、从“点线结合”到“点线成面” |
第二节 晚明草书单字结体的形变与奇异性 |
一、字形:展大与形扩 |
二、部件:位移与逾越 |
三、结体:缭绕与支离 |
四、空间:疏密与缩放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字组结体的构成类型及特徵 |
一、均称平衡类 |
二、动态变化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 |
第一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构成问题寻绎 |
一、设定参照系与参数的测算方法 |
二、以参数视角考察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情况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欹正关系探微 |
一、“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 |
二、从横向律动角度看晚明草书的欹正对立 |
第三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 |
一、区域平衡的逐步突破 |
二、微观与宏观空白的营造 |
第四节 晚明草书势的嬗变与审美视域的拓宽 |
一、晚明草书势的类型及特徵 |
二、晚明草书审美视域拓宽的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晚明草书理论形态的构建及其历史地位 |
第一节 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关系 |
一、文艺思想对明代书学理论的影响 |
二、明代前期及中後期书学理论的特徵 |
第二节 承袭与转化:晚明草书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古两极:徐渭、项穆 |
二、遵古纳新:董其昌、邢侗、赵宦光、李日华 |
三、依古反思:王铎、黄道周、傅山 |
第三节 推崇与思索: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 |
本章小结 |
附表:《本文研究所见晚明草书作品表》 |
参考文献 |
一、图版资料 |
二、古代文献 |
三、现代着作 |
四、学位论文 |
五、期刊文章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後记 |
下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 |
一、介绍 |
二、凡例 |
三、索引 |
四、正文 |
(2)清代论词绝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清代论词绝句研究文献综述 |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
三、从论诗绝句到论词绝句 |
第一章 清代论词绝句的历史嬗变 |
第一节 清代论词绝句的研究背景 |
一、清代之前的论词绝句 |
二、清代论词绝句的历史分期问题 |
第二节 清初词坛:词学复兴带动论词绝句的兴起 |
一、对明词的批评 |
二、对清初词坛的评价 |
三、对历代词的接受 |
第三节 清中后期词坛:词派论争推进论词绝句的发展 |
一、阳羡词派:髯陈端不让髯苏,跌宕沉雄绝代无 |
二、浙西词派:秀骨清魂画亦难,千秋白石压词坛 |
三、常州词派:千载春花与秋月,一经寄托便遥深 |
第四节 晚清词坛:多元并立拓展论词绝句的创作 |
一、评点本朝词人 |
二、聚焦地域词学 |
三、评点闺阁词人 |
四、“主寄托”带来文学性的回归 |
第二章 清代论词绝句作者的主体身份与创作心理 |
第一节 主体身份 |
一、词派人物 |
二、文人雅士 |
三、词学名家 |
四、词选编者 |
第二节 创作心理 |
一、“戏为”滥觞:“戏题”“杂感”与“偶成”的非正式批评 |
二、才学为诗:作为以学问解词、注词的产物 |
三、标举风雅:诗词创作的日常化 |
第三章 清代论词绝句名家综论 |
第一节 厉鹗的论词绝句 |
一、厉鹗作论词绝句的时代背景 |
二、论词绝句与浙西词学 |
三、厉鹗对浙派美学思想的发展 |
第二节 宋翔凤的论词绝句 |
一、宋翔凤作论词绝句的时代背景 |
二、从“论词”到“解词” |
三、宋翔凤“缒幽凿险”的解词方式 |
第三节 谭莹的论词绝句 |
一、谭莹作论词绝句的缘由 |
二、谭莹论词绝句中的词学思想 |
三、谭莹与潘飞声论岭南词人异同 |
四、论词绝句创作与岭南词史构建 |
第四章 论词绝句的文学价值 |
第一节 论词绝句的艺术手法和审美特征 |
一、诗与词的结合:寻章摘句,檃栝成文 |
二、象与喻的结合:巧喻设譬,形象生动 |
三、情与理的结合:亦情亦理,情理兼胜 |
第二节 作为文学样式的论词绝句 |
一、论词绝句题前小序略论 |
二、论词绝句对词本事的索解 |
三、论词绝句的文学性问题 |
第五章 论词绝句的理论价值 |
第一节 论词绝句的理论内容 |
一、词体起源说:从“辨体”转向“尊体” |
二、词体风格论:从“对立”走向“多元” |
三、批评方法论:从“鉴赏”到“感悟” |
第二节 论词绝句的“文体越界”问题 |
一、诗与论,诗歌题材内容的开拓 |
二、诗与词,“以高行卑”文体互参观念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3)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思想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三 本文研究框架 |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家世荣光:临川李氏在学界的影响 |
一、李秉绶与岭南画派 |
二、李宗瀚与临川四宝 |
三、李联琇与钟山书院 |
第二节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发展分期 |
一、书法酣饫期(1867——1895 问学登科) |
二、书法风格形成期(1895——1911 游宦滇宁) |
三、艺术思想的成熟期(1912——1920 鬻书沪上) |
第三节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来源 |
一、清代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
二、晚清尊孔复礼的人文思潮 |
第二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以气为核心的审美观 |
第一节 书法审美的“气味”说 |
一、气与味的书法渗透 |
二、书卷气的品格诠释 |
第二节 正心立身的儒家气度 |
一、“品”的格局与操守 |
二、“心正笔正”的人格气脉 |
第三节 “遗”与“逸”的士人气格 |
一、“遗”的气节与格调 |
二、“逸”的风骨与气韵 |
第三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三个重要理论阐释 |
第一节 “以器分派”的书学方法论 |
一、“以器分派”的内容解析 |
二、“方”“圆”笔法与形式的体认 |
三、结体韵律与形质研究 |
第二节 “求分于石、求篆于金”的思想内涵 |
一、书法与金石学的关联 |
二、清代金石气的篆分古意 |
三、金石的物性之美 |
第三节 “胸有全纸、目无全字”的整体观照 |
一、章法的全局观 |
二、布白的完形心理 |
第四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对艺术风格的影响 |
第一节 “欹正得体”的形式之美 |
一、形学有势 |
二、“似欹反正”的结体之妙 |
三、“似欹反正”的语言价值 |
第二节 韵味隽永的风格追求 |
一、李瑞清书法风格的形成要素 |
二、“雄浑”风格的精神诉求 |
三、“古厚”书风的文化自觉 |
第五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时代影响与成就 |
第一节 “纳碑入帖”的书学现象 |
一、交游群体的社会图谱 |
二、曾熙的碑帖融合论 |
三、沈曾植“南北会通”的书学观 |
第二节 书法思想的后世传播与影响 |
一、书学亲承:李健 |
二、思想承续:胡小石 |
三、“以书入画”的开新:吕凤子、张大千 |
第三节 启智思想的进步性体现 |
一、中体西用思想下的教育改良实践 |
二、南大文人书风的先导 |
结语 |
一 学术评价 |
二 思想贡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重要科研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心理日记对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心理日记的研究综述 |
(一)心理日记的定义 |
(二)心理日记的相关研究 |
二、情绪调节效能感的研究综述 |
(一)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定义 |
(二)情绪调节效能感模型的建立 |
(三)情绪调节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四)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
三、情绪积极率的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情感压抑理论 |
(二)认知加工理论 |
(三)暴露理论 |
(四)自我调控理论 |
(五)存在主义团体咨询理念 |
五、前人研究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法 |
(三)实验法 |
(四)访谈法 |
三、研究工具 |
(一)《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 |
(二)《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 |
(三)访谈提纲 |
四、研究假设 |
五、研究的技术路线 |
六、实验设计及步骤 |
(一)实验结构设计 |
(二)研究变量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一、青海省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及情绪积极率的现状调查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研究程序 |
(五)数据处理 |
(六)研究结果 |
二、心理日记对高校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对象 |
(四)数据处理 |
(五)研究结果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一、青海省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及情绪积极率总体情况 |
二、青海省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及情绪积极率在人口变量学信息上的差异分析 |
三、心理日记对青海省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干预作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
一、结论 |
二、对策 |
(一)心理咨询中心高效运作 |
(二)建立心理委员联动机制 |
(三)针对年级差异开展服务 |
(四)书写自我日记助人助己 |
第七章 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一)研究样本 |
(二)研究方法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溯源竞流与时代气象——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非工夫无以致天然 |
书写我们这个时代 |
学王众多, 如何跳出? |
以楹联诠释『兰亭精神』 |
直接晋人古法 |
书法当求『技进乎道』 |
以追求文心为第一要义 |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变与发展 |
文墨并举 |
审美趣味与时代相关联 |
笔墨寄性 |
找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历史坐标 |
重审和超越 |
『艺文兼备』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
培养自然书写的好习惯 |
检验自己的创作理念 |
以书写心 |
先文后墨 |
重拾文心正当时 |
古为今用 |
书与文 |
娱己动人 |
追寻自然书写 |
己书己说 |
追溯源流, 书写时代 |
变在内质, 方为正途 |
钝学累功 |
对话『经典』, 传承『二王』 |
书写属于我们的时代 |
让书法更贴近生活 |
书意造应有法 |
寄情魏晋 |
率意当溯『源流』而上 |
《书谱》研习管见 |
文质兼美 |
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变 |
得见理法、性情、文心 |
我写我心 |
对文化修养进行的考量 |
带着问题去创作 |
题材与形式应突显时代性 |
文为心迹 |
寻回书法本有的崇高与尊严 |
将学书经历当创作文本 |
力求呈现宋人意态 |
学养厚度决定书艺高度 |
融入宋人手札意趣 |
博采众长 |
古不乖时, 今不同弊 |
以古为则自抒性情 |
溯其源而顺其流 |
以笔墨为时代留痕 |
踵事增华 |
回归文心 |
回归传统, 重塑文心 |
在自然书写中兼顾形质 |
情感流露与技道双修 |
古薄今与薄古厚今都不可取 |
继承是守, 创新是攻 |
建树新的书法堂庑 |
贵能『古不乖时, 今不同弊』 |
扬长避短, 追源导流 |
不重复自己 |
对王铎书风的新认识 |
自书自心是件很惬意的事 |
传统性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 |
融入时代之书写 |
文墨同修, 相映生辉 |
呼唤正大气象的主流书风 |
学苏隐苏 |
关注书法本体研究 |
自然之美, 正大气象 |
追寻属于这个特定时期的书风 |
『文』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
对『二王』书风的再认知 |
用更高古的元素去涵养自身 |
愉悦美是书法的根本所在 |
学习米芾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
呈现新时代正大中和气象 |
以文化的回归为导向 |
以『文心』畅情时代 |
(6)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
1、概念的提出与转换 |
2、先期问题假设 |
3、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本文思路、架构与研究方法 |
1、本文思路与架构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影响焦虑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 |
第一节 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界定 |
1、性别身份焦虑与影响焦虑的关系 |
2、两种焦虑:不同倒错中的共同精神博弈 |
第二节 影响焦虑说中的性别色彩 |
1、六个修正比的内涵对女作家自我修正的启发 |
2、诗歌替换原则的修辞意义与两种类别的在场 |
小结 |
第二章 性别身份焦虑的空间表现 |
第一节 女性身体空间 |
1、子宫的隐喻与生育恐慌:母性激情 |
2、女性身体疼痛与女作家的书写治愈 |
第二节 现实文化空间 |
1、文化因素对文学的介入:女性气质与男子气 |
2、女性时间性存在与自恋的形成 |
3、家庭空间与婚姻的形式:烹饪术与化妆术 |
第三节 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 |
1、女作家思想变化空间图示:超越的障碍 |
2、疯女人的隐喻及其策略价值 |
3、策略意识的生成:Y型修正格局 |
第四节 文学空间 |
1、文学父性特征与女性写作的张力关系 |
2、失真女性形象的塑造传统与另类女性形象的出现 |
3、文本空间分层:字面空间和意义空间 |
4、迷狂书写与小说叙事 |
小结 |
第三章 性别身份焦虑下的女性类型与生存模式 |
第一节 女艺术家的产生以及女作家类型 |
1、女艺术家类型特征 |
2、非克制型与克制—激情型女作家 |
第二节 文学女性人物类别 |
1、文学女性人物的分裂与弥合:女作家的影子与替身 |
2、女作家认知逻辑的转变:走向内在圆融 |
小结 |
第四章 女作家的修正策略 |
第一节 屈从策略与显在置码 |
1、暖色调意象:母性传统 |
2、冷色调意象:哥特式鬼魅 |
第二节 屈从策略与隐性颠覆 |
1、戏拟效应:假想的人与作者返场 |
2、碎片化编织:网状结构与女性权威的空间形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父亲形象的内涵与价值:一种传统、模式与网络 |
1.1.2 中韩八九十年代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研究的基点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国八九十年代小说父亲形象研究现状 |
1.2.2 韩国八九十年代小说父亲形象研究现状 |
1.2.3 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理论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思路 |
1.4 创新、原创性与不足 |
第2章 父亲形象:中韩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的考察与对话 |
2.1 父亲身份的图腾:中韩两国的文化传统记忆 |
2.1.1 父亲形象的原始记忆与中韩两国的文化之根 |
2.1.2 父亲身份的理论解读与中韩文化的共融共通 |
2.2 东方儒教的传承:中韩古代小说父亲形象相遇的土壤 |
2.2.1“仁政”“礼治”:中国古代小说父亲形象的权威指向 |
2.2.2“忠”“孝”:韩国古代小说父亲形象的儒学载体和中国影响 |
2.2.3“独尊儒术”:中韩古代小说父亲形象的同根同生 |
2.3 反封建的呐喊:中韩现当代小说父亲形象发展历程中的共鸣 |
2.3.1 从“五四”到“十七年”:中国现当代小说父亲形象的叛逆与拘囿 |
2.3.2 从“3·1”到“分断文学”:韩国近现代小说父亲形象的质疑与桎梏 |
2.3.3 父亲形象的批判: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发展的同步历程 |
2.4 对话与积淀:中韩小说中两国父亲形象比较的可能与厚载 |
2.4.1 父亲形象的传承: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批判的共同所指 |
2.4.2 父权秩序的怪圈: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塑造的同步困惑 |
2.4.3 互异与互通的魅力:中韩小说父亲形象的共生与并存 |
第3章 文化语境: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中审父意识发生的机遇与选择 |
3.1 历史汇通:八九十年代中韩文坛转型中的机遇与异同 |
3.1.1 改革开放与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坛的思想解放浪潮 |
3.1.2 产业化发展与八九十年代韩国文坛的民主化运动 |
3.1.3 思想启蒙:八九十年代中韩文坛转型的历史选择与共谋 |
3.2 文学立场: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勃兴中的共识 |
3.2.1“无根的焦虑”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审父意识的诞生 |
3.2.2“民主的追求”与八九十年代韩国小说审父意识的诞生 |
3.2.3 人道主义: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文学立场与共识 |
3.3 艺术资源: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艺术手法的共性选择 |
3.3.1 先锋派艺术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父亲形象的极致性颠覆 |
3.3.2 现代派手法与八九十年代韩国小说父亲形象的无奈式批判 |
3.3.3 现代主义资源: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艺术的形式性借鉴与选择 |
第4章 文学理念: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中审父意识理论的共鸣与异质 |
4.1 主观自我的存在: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主体性探索 |
4.1.1“我是一个先锋派”与中国作家主观自我的非理性思考 |
4.1.2“我更依靠记忆来写作”与韩国作家主体自我的潜意识书写 |
4.2 人与人性的拷问: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焦点性批判 |
4.2.1“内心之死”与中国小说审父意识的人生困境之思 |
4.2.2“记忆—原体验”与韩国小说审父意识的人性关怀 |
4.3 内在心理的真实: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内在性视角 |
4.3.1 ―虚伪的真实‖与中国小说审父意识中精神真实的追求 |
4.3.2“心理创伤”与韩国小说审父意识中心理活动的关注 |
4.4 精神同构的对比: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理论建构的同中之异 |
4.4.1 主观自我探询:探询高度的差异 |
4.4.2 人性的拷问:拷问深度的差异 |
4.4.3 创伤的体验:体验程度的差异 |
第5章 审父母题: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中父亲形象性格的并置与对照 |
5.1 渎父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中父亲形象性格的审判 |
5.1.1 暴虐的父亲:凶恶暴虐、丑陋颓废与人性道德的沦丧 |
5.1.2 猥琐的父亲:唯利是图、怯懦自卑与父亲价值的丧失 |
5.1.3 愚昧的父亲:朴实善良、矛盾困惑与父亲权利的尴尬 |
5.1.4 空缺的父亲:悲怆失败、无奈缺席与父亲理想的消解 |
5.2 丑父与八九十年代韩国小说中父亲形象性格的审判 |
5.2.1 野蛮的父亲:偷盗暴力、食肉动物与父亲形象的坍塌 |
5.2.2 无能的父亲:苟且偷生、理念绝望与父亲责任的推卸 |
5.2.3 痛苦的父亲:卑微无助、虚伪脆弱与父亲资质的悲哀 |
5.3 父亲性格比较: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性格审判的异曲同工 |
5.3.1 渎父与丑化的并置: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本质审判的共同所指 |
5.3.2 渎父与丑父的异质: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审判的不同力度解析 |
第6章 审父艺术: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叙事的同谋与差异 |
6.1“精神真实”的艺术: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父亲形象叙事的主观性表现 |
6.1.1 人物塑造的主观性与中国小说父亲形象的虚伪真实 |
6.1.2 情节结构的感觉性与中国小说父亲形象的心理变奏 |
6.1.3 审美体验的非理性与中国小说父亲形象的荒诞戏谑 |
6.2“依存记忆”的写作:八九十年代韩国小说父亲形象叙事的心理性表现 |
6.2.1 记忆的自发无意识与韩国小说父亲形象的心理性探索 |
6.2.2 记忆的真实体验与韩国小说父亲形象的事实性描述 |
6.3 主观性与心理性的青睐:八十九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叙事艺术的同谋与异形 |
6.3.1 心理的主观性:中韩小说父亲叙事艺术的不同程度表现 |
6.3.2 体验的真实性:中韩小说父亲叙事艺术的不同视角书写 |
第7章 审父意识: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审判旨归的同构与对峙 |
7.1 弑父: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指向的共识与差异 |
7.1.1 先锋的审问与中国小说审父意识的颠覆性批判 |
7.1.2 现实的控诉与韩国小说审父意识的丑化性批判 |
7.2 寻父: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转型的并现与区别 |
7.2.1 民间化与中国小说审父意识的现实性转型 |
7.2.2 民众化与韩国小说审父意识的精神性回归 |
7.3“我”与父亲: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立场的异质亲和与相对而立 |
7.3.1“人本”与“人性”:中韩小说审父意识批判立场的相通与互异 |
7.3.2 精神性与现实性:中韩小说审父意识批判方式的对峙与互补 |
第8章 父亲镜像与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的价值意义 |
8.1 ―审父‖的选择:思想启蒙与中韩现代性追求的承前启后 |
8.1.1 审父的批判意识与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思想启蒙的里程碑 |
8.1.2 审父的先锋叙事与八九十年代中韩作家主体经验高扬的殊途同归 |
8.1.3 审父的矛盾困惑与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书写的张力与悖论 |
8.2 比较的自觉:父亲记忆与中韩传统文化发展的共存共荣 |
8.2.1 父亲情结:东西方文化比较视域下中韩民族的记忆与思考 |
8.2.2 父亲审判:中韩传统文化心理比较中的思辨与怪圈 |
8.2.3 父亲镜像:东亚文化圈期待视域下的理想与追问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书法特色学校建设路径的叙事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A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选题的主观缘由 |
1.1.2 选题的客观缘由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
1.3 研究的对象、内容 |
1.3.1 研究的对象 |
1.3.2 研究的内容 |
1.4 核心概念 |
1.4.1 特色学校 |
1.4.2 书法 |
1.4.3 书法特色学校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1.5.3 书法特色学校研究综述 |
1.5.4 述评 |
1.6 研究方法的选择 |
1.6.1 教育叙事概述 |
1.6.2 教育叙事研究思路 |
1.6.3 教育叙事的资料收集 |
2.历程与现状:A书法特色学校的发展 |
2.1 描述:关于A小学 |
2.2 起点:困惑与定向 |
2.3 行程: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
2.3.1 从“一颗蒲公英种子”谈起 |
2.3.2 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胜利” |
2.3.3 他人眼中的A校 |
2.4 A书法特色学校建设的现状分析 |
2.4.1 书法课上的“特殊学生” |
2.4.2 一位“书法家”进小学 |
2.4.3 一节书法课实录 |
2.4.4 走廊里的展板 |
2.4.5 A校发展现状总结 |
3.剖析:A书法特色学校的结构 |
3.1 不“循规蹈矩”的校长 |
3.2 习字时光:书法教学多样化 |
3.3 书香校园、翰墨文化 |
3.4 德艺双馨的书法“小明星” |
4.A书法特色学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内部因素 |
4.1.1 A校校长个性 |
4.1.2 A校存在的问题 |
4.1.3 A校书法特色学校建设的主动性 |
4.1.4 A校教师的书法培训 |
4.2 外部因素 |
4.2.1 教育政策的导向 |
4.2.2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
4.2.3 教育管理的影响 |
5.书法特色学校的发展之道 |
5.1 书法特色学校的发展过程 |
5.2 书法特色学校的建设路径 |
5.2.1 提升校长素养 |
5.2.2 对学校老师进行书法培训 |
5.2.3 学校发展与教育政策相契合 |
5.2.4 营造社会文化氛围 |
5.2.5 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9)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红学——一个聚讼纷纭的学科场域 |
第一节 走向文化诗学的阐释 |
第二节 对“文献、文本、文化”融合路径的可能性探索 |
第三节 学界研究现状分析和论文研究思路 |
一、有关红学方法论的现状分析与文献综述 |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
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化身份的弥散——“身份”与作为一个叙述文本的生产 |
第一节 双重身份与小说文本的历史性 |
一、文化归属上的旗人身份与贵族世家的形成 |
二、贵族的“世家”意识与《红楼梦》的美学品味 |
三、包衣身份与抄家带来的心理创伤 |
第二节 文本与历史的互动——旗人生计与小说的再叙述 |
一、贾府的经济收入与清代经济体制 |
二、贾府的经济支出与危机凸显 |
三、旗人生计问题之艰与贾府之衰败 |
第三节 虚构与真实——作为一部小说的《红楼梦》 |
一、究竟何为“虚构”?文学的虚构如何可能? |
二、梦的立意与小说的写法:《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一 |
三、真、假辩证法与小说的写作策略:《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二 |
四、文学虚构的本质与必要 |
第四节 从史学范畴的“自传说”到小说领域的“自传性小说” |
一、自传?还是自传性小说? |
二、从自传到自传性小说如何可能? |
三、自我、经验与文学的重构——自传性文学的发生机制 |
四、叙述分层:叙事学理论对自传性小说的支持 |
第二章 性别认同的安排——性别规则与叙事形式 |
第一节 方法与背景 |
一、《红楼梦》性别研究的方法 |
二、历史语境中的女性话语 |
第二节 性别·美学·修辞——《红楼梦》安排与展示清代性别的方式 |
一、性别空间的流动:从闺房到大观园 |
二、有“个性”的领地——建筑样式、房屋分配、摆设与布景 |
三、作为“纯洁”象征的艺术——用“诗词”驱逐男性 |
四、“大观园图”作为“玷污”的入口:当大观园“入画”时 |
第三节 性别·情/礼·秩序——情/礼兼备与对伦理/道德秩序的审视 |
一、贾府秩序的建构——礼法的悖论性与情/理的流转 |
二、皇权与省亲别墅——大观园的政治结构与秩序 |
三、“情/礼”兼备——皇家行宫与女儿乐园的相互流转 |
四、母权与花园闺阁——女儿国的内在形式与法度 |
五、大观园礼法秩序的必要与“情/礼”兼备的尝试 |
第四节 权力流动与性别倒置——裙钗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
一、地陷东南/贾府末世、女娲补天/裙钗治家的同构关系 |
二、流血不止(疾病)与家族血脉的渐枯——秦可卿、王熙凤的齐家症候 |
三、从女儿乐园到货利田庄——大观园性质的改变与探春的改革 |
四、女儿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
第五节 性别·欲望·叙事——《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与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 |
一、从《金瓶梅》到才子佳人小说的书写轨迹——明末清初小说从欲到情的主题转换 |
二、从《风月宝鉴》到《红楼梦》——去欲化的表现策略与书写困境 |
三、救赎与毁灭——对情之二重性力量的再思考 |
四、礼、欲夹攻中的情的双重困境 |
五、“礼”的重建与困境的解决 |
第三章 精神思想角色认同的失落——《红楼梦》对儒、道危机的阐释 |
第一节 儒的困境与曹雪芹文化认同危机的生产 |
一、政统、道统的合谋与文人的普遍性失语 |
二、皇权的高涨与文人的进退难题 |
三、《红楼梦》提出的思想难题 |
四、读书何为?——当儒学进入权力中心 |
五、进入仕途么?——贾雨村的启示 |
第二节 “归隐”是否可行?——文人能否脱离社会角色的扮演? |
一、中国文人儒道互补的超稳定心理结构 |
二、《红楼梦》对佛、道的反思和批判 |
三、走向审美和诗意:《红楼梦》的家园意识与乡愁 |
四、情与悟的辩证与启示 |
第三节 进入“象征秩序”——贾宝玉的自我认同危机 |
一、从“女娲弃石”到进入“象征秩序”的心路历程 |
二、“爱”和“温柔”的名义:逃离象征秩序的双重艰难 |
三、叛离的痛苦与对真实存在的发现 |
第四节 “女儿”——能否成为文化危机的救赎? |
一、“女性气质”作为形而上(道德纯洁、政治干净)的象征 |
二、宝玉的女儿崇拜与对女性生命形态的限缩 |
三、宝玉偏至的人生视角与对女儿气质的偏至选择 |
四、终将长大的“女儿”与终将逝去的“诗情” |
第四章 存在与虚无——终极关怀的认同延宕 |
第一节 叙述分层、叙述主体的意图转移与价值多元的表达 |
一、叙事套盒与《警世阴阳梦》、《姑妄言》 |
二、叙述分层的出现与《红楼梦》价值意义的多元性 |
三、叙述责任的转移与《红楼梦》亦真亦假虚构叙事效果的形成:从超超叙述层的“作者自云”——超叙述层的石头、空空道人、曹雪芹 |
四、叙述跨层与价值多元的辩难:从超叙述层的一僧一道到主叙述层的红尘众生 |
第二节 时间·宿命感·主体性 |
一、时间与小说叙述艺术 |
二、命、力与《红楼梦》的叙述张力 |
三、前五回情节安排中体现出的命与力 |
四、林黛玉的命/力挣扎与生命诗意美感的诞生 |
五、贾宝玉的抗争意识与死亡美学 |
第三节 乌托邦冲动——桃花源、后花园、大观园的“存在”方式和意义探寻 |
一、政治乌托邦的隐喻——桃花源的出现 |
二、情欲世界的开启——后花园的象征谱系 |
三、本真存在的叩问——大观园的乌托邦意涵 |
四、“自然”:作为乌托邦批判现实的力量 |
五、再解读:敞开“终极存在”中的乌托邦力量 |
第四节 意义追寻与人的存生本质——《红楼梦》作为精神史的线索 |
一、刘小枫的价值追问——意义追寻为何是人的存在本质? |
二、《红楼梦》精神史索隐——面对历史(世界)之恶,诗人何为? |
三、“赤子之心”的讨论与宝玉“出家”的再解读 |
第五节 对抗虚无与重建自我的方式——《红楼梦》的回忆书写 |
一、回忆:生命的形式与美学的形式 |
二、回忆书写的心理治疗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前行研究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学谱系 |
第一节 光复前台湾现代主义小说 |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主义小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精神空间 |
第一节 台湾现代社会精神危机溯源 |
第二节 主体身份的追寻与彰显 |
第三节 边缘处境与精神漂泊 |
第四节 历史叙事与创伤记忆 |
第五节 精神困境的突破与救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书写策略 |
第一节 寓言化书写 |
第二节 情欲化书写 |
第三节 梦境书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语言实验 |
第一节 纯化的中文 |
第二节 混杂错乱的语符 |
第三节 变异的“胡言乱语” |
第四节 诗化的语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成果 |
致谢 |
四、“书写心理与行为矫正”个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明草书研究[D]. 赵紫文. 吉林大学, 2020(04)
- [2]清代论词绝句研究[D]. 苏静. 吉林大学, 2020(01)
- [3]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D]. 吴守峰. 南京大学, 2020(10)
- [4]心理日记对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干预研究[D]. 辛双倩.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5]溯源竞流与时代气象——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笔谈[J]. 陈新亚,栾金广,胡正良,施恩波,王大禾,谢少承,徐右冰,周剑初,漆钢,柯学刃,杨文浏,彭双龙,陈胜凯,王学岭,王忠勇,吴炜栋,洪厚甜,杨江帆,王军领,李双阳,葛蒲南,廖伟夫,马健中,王金泉,伍剑,朱睿,王志安,陈阳静,樊利杰,王怀罡,丁子同,方放,司马新义,赵月秋,卜庆中,岑岚,方建光,任学军,唐永平,吴永斌,许达,张红春,张胜伟,王颖军,邱朝剑,孙万民,杨科云,冯伟,李明,林志明,王琛,韦斯琴,张沧,张聪明,朱河山,李琪,张挥,张建才,林玉梅,吕金光,林景辉,娄红卫,钱玉清,林峰,汪敦银,刘月卯,王堂兵,周建旭,于恩东,欧阳荷庚,张东明,胡崇炜,胡紫桂,李炳筑,陈加林,谢启彬,张卫东,米闹,逄春伟,程志宏,张志庆. 中国书法, 2019(11)
- [6]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D]. 沈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研究[D]. 方善熙. 辽宁大学, 2018(02)
- [8]书法特色学校建设路径的叙事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A小学为例[D]. 豆理云. 新疆师范大学, 2018(08)
- [9]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D]. 李丹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倪玲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