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信运营商新的本地电话网建设及运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于峰[1](2019)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文中指出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次年,英国工程师毕晓普就将磁石式对讲电话带入上海租界。此后的六十多年,上海租界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磁石制、共电制和自动电话制三种制式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从许可证经营发展到特许专营,电话经营公司主体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转换。本文在全球电话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技术史和跨国史的视角,依托有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和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一手史料、同时期电信专业人士的专着和学术论文,以及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档案、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北华捷报等核心史料,探讨并重构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的历程,分析每一次技术升级和重大改造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其得失。研究发现,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演进过程中,发明专利、设备制造商、跨国公司以及租界当局行业监管等内外因素对其最终技术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海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研究中,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发现,1930年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的竞争中,以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代表的新兴跨国企业,依靠共电式电话向旋转式电话升级过程中对专利技术的垄断以及跨国资源整合优势,在租界“自治”行业规制下,通过干预本地工部局董事会选举和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政治,巧妙规避了英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战胜了遵从于传统投资型的英国企业,最终获得上海租界四十年电话特许经营权。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的海外飞地,无疑为这场东-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冲击与回应提供了一个竞技场,脱胎于朝贡体系的国民政府,沦为多元利益诉求中的一个“棋子”,无力改变租界自治下的政治走向与结局。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阐述选题的意义,引出论文的主线——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来考证上海租界电话史,进而探讨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在租界发展的历史遗存及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在梳理学界研究现状和成果的同时,重点介绍文献分布情况,新史料的发现以及考证方面所做的工作,明确本论文的目标及其研究方法。以中西交通史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次西学东进的过程,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下的一块“飞地”,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碰撞中无疑充当着“桥头堡”,发挥了示范效应。正因如此,租界电话史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史”,而应当将电话技术放在东西文明交汇的文化透镜下进行审视与反思。在第1章中,笔者用有限篇幅,简单介绍了上海租界形成与治理模式,探讨了上海租界与宗主国之间内在制度沿革与文化脉络,为后文探讨行业规制的发端、发展与演进提供了一个语境。其中,兰宁的遗着《上海史》让我们直接触碰到上海公共租界那段“隐蔽”的历史时空。作为上海租界电话史研究,论文将对电话技术的研究限定在1877-1943这66年时间跨度内,对其技术和行业规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和考证。但从历史沿革来看,电话技术脱胎于电报,早期的电话线路即为电报线路,监管制度同样脱胎于电报的管理方式,这使得研究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电话技术本身,而应将研究领域延展到电报,尤其是工部局电报公务网向电话网整体升级改造这一历史事件。在租界早期有关电话的报道中,电报工程师毕晓普是一个活跃人物,已有的研究对此着墨不多。笔者从史料出发,对其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引入、试验、应用推广及商业化运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同时,重点介绍了上海租界在电话早期与电报共生时期的发展状况,考证了上海租界磁石式电话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两种技术形态——“简式”磁石式与“复式”磁石式。这是第2章的主要内容。第3章探究的是上海租界电话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三十年的发展期。在这段时期,租界电话经历了从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种制式技术的演进。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成为了本章的重要工作。研究发现,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从磁石式向共电式演进中,华洋公司选择了一种由爱立信公司生产的“改进型”磁石与共电混合模式作为过渡。这一发现,颠覆了早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电话技术演进形态的认知。同时,对变局中自动式电话技术的梳理,使得华洋公司电话技术演进的脉络以及每一次路径选择变得更为清晰。尽管海外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关注并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内在运作机制,但在中国租界史的研究中,跨国公司这条“巨鳄”却一直处于“潜伏”的状态,鲜有学者关注。第4章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两大跨国公司,即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与爱立信公司的海外对决,及其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自动式升级中路径选择的影响做了探讨。《爱立信公司大事记》、《I.T.T.:The Management of Opportunity》等西方史料和外文专着,为本章的跨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材料。第5章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将整个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笔者从工部局董事会会议纪要一手史料出发,考证了不同时期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特点与得失。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依托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详细分析并再现了1930年租界电话特许权之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跨国公司的利益角逐以及工部局自治等多元利益的博弈,从制度上掀开了披在西方政治文明身上的神秘外衣。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海外贸易,仍然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是,由于租界自治的出现,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多元利益的博弈已经形成,最终资本的力量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6章是结语部分,通过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规制演进的历史研究,给出对租界电话发展史的总体评价。
连海霞[2](2015)在《转轨条件下电信业竞争政策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信业快速发展,在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逐步替代的进程下,2014年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2.8亿部。电信业由国民经济的“瓶颈产业”到与各部门共同协调发展,电信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同时,电信业又是垄断行业改革中改革力度最大的一个行业,从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到2000年前后的纵向和横向切分,再到2008年的重组,最终形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全业务运营商。但所有改革的进程都是政府一手包办,这与我国转轨经济的大环境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电子、通信、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国内电信业与广电、互联网等交叉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移动互联的趋势越来越强烈,同时WTO规定下外资的进入在不远的将来也将成为国内电信业的强劲对手。行政垄断制约着电信业的健康发展,三网融合的背景使电信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因此,对电信业在转轨条件下的竞争政策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该研究期望进一步提高中国电信业竞争水平、行业运营效率以及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和监管水平。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评估中国电信业市场势力,对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有一个总体了解,为电信业竞争政策设计提供依据,在评估移动通信企业市场势力部分辅助了某些案例;运用DEA方法测算了最新一次重组后电信业的运行效率;运用规范分析方法讨论了电信业作为网络型产业的接入定价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电信业竞争政策研究体系;从实证的角度对中国电信业移动通信业务领域运营商的市场势力进行评估;从运营商层面测算了中国电信业的运营效率。全文内容总体上包括三部分,共7章。第一部分是总结和提炼一般产业组织、竞争政策的相关理论,内容包括第1章绪论和第2章相关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第1章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实践价值,综述了电信业自改革以来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说明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本章概括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涉及的理论,最后给出论文章节间的逻辑体系、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点等。第2章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按照论文的逻辑思路对行政垄断、市场势力、接入定价以及竞争政策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阐述。第二部分分析电信业竞争的现状及对效率的影响,内容包括第3章移动通信市场企业市场势力评估和第4章电信业接入定价分析。第3章移动通信行业市场势力评估。论文选取通信业务中具有代表性占比较高的移动通信行业进行分析。首先从市场结构(structure)的角度考察三家运营商的市场势力,然后从企业行为(conduct)和运行绩效(performance)两个方面验证拥有市场势力的运营商在市场上是否运用市场实力。结果发现,三家营运商在移动业务领域的力量还有一定的悬殊,其中,中国移动力量最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旗鼓相当。第4章电信业接入定价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互联互通与接入定价的意义,然后从理论角度说明不同的接入定价方式以及接入价格的高低会影响电信业的互联互通,总结分析当前接入定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世界不同国家的接入定价方法进行横向比较,以期望为中国电信业找出合理科学的接入定价方法。第三部分是评估现有竞争政策下电信业运行效率并对电信业竞争政策的完善提出政策建议,内容包括第5章电信业效率分析、第6章电信业竞争政策的设计与实施,以及第7章结论与展望。第5章电信业运行效率分析,首先介绍效率测算理论,选取DEA非参数方法对电信业自2009年再次重组以来的运行效率进行测算,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前期处于频繁的波动之中,并没有呈现始终上升趋势。电信行业市场结构与运营商生产效率之间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这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是相符的。第6章转轨条件下电信业竞争政策设计与实施。从社会福利或消费者福利最大化、产业效率提高、社会目标和政治目标等方面分析竞争政策设计的目标,指出中国电信业竞争政策的设计既要适应中国国情,同时要考虑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在开放条件下政策的设计还需要注意国际协调问题,并从法律完善,机构健全独立等方面说明竞争政策设计。第7章本文的结论和展望。本章对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电信业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问题与方向。
武君[3](2015)在《互联互通比较法研究及热点问题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互联互通制度是电信管制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实现互联互通是现代电信管制制度的基本要求之一。随着电信市场自由竞争思想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立法者、电信管制机构的认同,互联互通制度得到各个国家的强化。其中,美国作为世界电信立法最为先进的国家,引领了世界互联互通立法趋势。本文将从互联互通立法进程、互联互通管制内容、运营商义务的规定以及互联争议的解决方法等几个方面,对世贸组织、欧盟、美国、台湾地区和我国电信立法中有关互联互通的条款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差异,得出对我国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针对互联互通热门问题—南北互联问题,结合最新的情况,从法律关系、监管的角度展开分析。
李开新[4](2013)在《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及其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电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电信企业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尤其是在以“动荡、变革”为特征的3G时代,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变得尤为突出,其素质水平对企业绩效的高低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电信业处于转型、转折的重大机遇期。3G时代电信业的迅猛发展创造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快速剧变的产业环境、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涌现的新知识,都需要管理者胜任素质与之适应。因此,管理者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胜任素质,以创造更佳绩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既是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又是行业发展和企业竞争的需要。探索管理者在变化的情境中如何表现优异、取得成功的胜任素质模型,已成为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论文从电信行业的特点和环境出发,运用行为事件访谈等方法,获取了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指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我国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该模型由品质维度、能力维度、素质维度、知识维度4个维度的14项胜任素质构成。根据我国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划分为:(1)北方电信+南方联通;(2)北方联通和南方电信;(3)中国移动三种市场类型。通过专家评析得出三类市场类型的电信企业管理人员对胜任素质四维度的具体要求有一定差异。论文选取BSC平衡计分卡与KPI关键绩效指标两种方法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电信企业绩效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并基于此,建立了电信企业关键绩效指标和电信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经过对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和个人绩效数据进行多层面数据加总检验得出,二者与企业绩效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因此,将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的4个维度要素与企业工作绩效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分析得出: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各维度与其绩效的4个指标存在显着相关,说明电信企业管理人员的胜任素质是影响其绩效的重要变量。此外,通过对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与企业绩效影响机理研究中得出: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与企业绩效在大部分维度上都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且个人绩效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胜任素质模型中的素质维度和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受到了市场类型的调节作用。论文最后基于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建立了电信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体系,包括电信企业管理人员的招聘甄选、考核、薪酬管理、培训和职业生涯设计,用于提升管理人员队伍素质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此外,围绕电信企业管理人员的胜任素质构成要素,提出了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提升的基本路径。
唐睿[5](2013)在《基于区域性垄断下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网络型产业而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区域性垄断实行规制已经成为了全国通讯产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固有的技术和经济特点,通讯网络有效竞争的前提条件是平等接入、实现互联互通。而通讯网络产业全程全网、连通作业、服务全社会的基本特性,又决定了运营商只有互联互通才能实现网络效率、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实践中,由于行业的自然垄断特性,往往某个主导运营商凭借技术优势、历史机遇、政策许可等因素控制着瓶颈资源,阻碍着产业有效竞争的发挥。因此,从资源配置效率、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如何建立-套兼顾通讯网络型产业互联互通接入运营商之间的利益的接入定价规制机制、方法与措施,已成为了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的问题。目前对通讯网络型产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以及规制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对象集中在电信网络、广播网络等,鲜有文献对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规制进行研究,缺乏对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方法、规制工具选择的系统研究。尽管和电信网络、广播网络产业同具自然垄断等特征,但互联网产业又具有自身固有的经济、技术特点。特别对于我国而言,互联网产业的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实践与改革正迫在眉睫,这亟待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指导。结合我国互联网接入市场发展的历史演变,本文在对发达国家互联网或电信产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规制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与梳理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规制进行了研究。具体来讲,本文基本框架如下:本文首先对区域性垄断、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价格规制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经济规制的基础理论和模型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在第三章对现阶段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的主要方式(互不结算方式、基于资费结算方式以及基于成本结算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互联互通的成本与收益、接入定价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第四章是一个动态博弈模型,考察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价格规制工具选择,研究了放松管制、基于成本的价格管制以及零售减成(retail-minus)规制三种政策工具的区别。接下来,本文对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依据进行了探析,从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展开,并探讨发达国家例如美国、英国和德国的进行互联网互联互通垄断定价规制的经验,以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中国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市场的现实情况,本文在第六章分析了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途径与障碍,分析了管制机构在互联网双向接入定价区域性垄断中的作用。最后是本文的政策与措施部分,将从建立识别管制需求的有效方式、善定期回顾制度和管制制度评价机制、重构网间结算标准、加快互联网互联互通立法、建立第三方技术监督平台等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与措施。从研究方法来看,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方法、归纳演绎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理论模型研究法,对我国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区域性垄断的规制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属于一个探索性研究,目前此方面的相关资料、文献等都较少,因此这既是本文研究的难点也是可能的创新点之一。此外,本文建立了一个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的动态博弈模型,考察提供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的运营商、接入的运营商之间的博弈行为,并比较分析了三种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价格规制工具的差异,将为规制机构选择最有效的价格规制工具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本文建立了一个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的动态博弈模型,考察提供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的运营商、接入的运营商之间的博弈行为,并比较分析了不同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价格规制工具(基于成本的价格规制、零售减成价格规制、放松规制)的差异,为规制机构选择最有效的价格规制工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其次,在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互联管制经验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建立识别管制需求的有效方式、构建定期回顾制度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互联网互联互通规制政策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最后,本文对区域性垄断规制理论与模型、我国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区域性垄断历史演变与现状、发达国家互联网互联互通区域性垄断成功经验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特别的,对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规制研究,目前在国内仍然属于空白,本文的试探性研究将为此后的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受制于研究时间、调查数据、本文作者研究水平,本文存在较多不足:缺乏足够的数据来测算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以及价格规制,包括互联网接入运营商的成本、收入、利润等信息;缺乏足够的数据对模型结论进行实证检验,这些都有待后续深入研究。当然,对具有区域性自然垄断的基础性行业的双向接入定价理论进行一定的拓展,并对中国现阶段互联网行业互联互通双向接入的价格制定提供某些借鉴意义,这将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王晨奎[6](2013)在《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及其增长研究》文中认为过去几十年中,全球通信行业都保持了稳定高速发展态势,信息技术和电信产业的发展加快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卫星、光学纤维、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因特网和万维网的不断进步大大地改善了全球通信状况,降低通信成本,增进各地区交流合作,促进生产和市场全球化运作。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电信业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通过多次拆分重组引入竞争机制。2008年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6家基础电信企业重新拆分整合重组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这是继1994年成立中国联通以推动双寡头竞争格局,1999年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剥离和2001年南北拆分中国电信打破固网单一垄断后,更大规模的电信市场重组。重组之后全行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2011年,全行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11772亿元,实现电信业务收入9880亿元,全国电话用户净增1.18亿户,总数累计达到12.7亿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56亿户,新增3020万户。但是目前电信业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而且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给电信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对中国电信业生产率的实证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既扩展电信业理论研究的内涵,又对中国电信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阅读、梳理、整理的基础上,坚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将非参数测度方法引入到电信业生产率研究中,对中国电信业生产率与生产率增长进行研究。在数据的调研方面采取文献调查、社会调查和专家咨询的方式,在数据计算处理方面,综合运用Eviews5.1软件、Deap2.1软件、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辅助运算分析。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三个主体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研究及现状分析,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第三部分提出对策建议。第一部分,理论研究及现状分析。本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撑。1、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首先从生产率的定义入手,阐明本文研究的内容;其次对效率、生产率及其生产率增长的测量进行说明,最后简单归纳生产率的测度方法。2、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首先明确电信业的基本概念,从电信的定义入手,深入挖掘电信业的内涵,明确本文研究对象为狭义的电信业——电信运营服务业,在此基础上对电信业的经济特征和服务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将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分析,从电信运营商角度分析中国电信业的市场结构,并总结中国电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最后,从基础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电信网络能力、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效益、地域发展差异、省级电信业发展及基础电信运营商等角度对中国电信业的发展现状做深入剖析。第二部分,实证研究。本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内容,也是本文研究的难点所在,得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论文的核心部分。1、中国电信业资本存量及对国民经济贡献研究。首先运用永续盘存法对中国电信业资本存量进行测算,并给出1952—2010年的电信业资本存量序列,到2010年资本存量已经突破9千亿元。其次,从电信业的直接贡献率、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及电信业价格对CPI的下拉作用等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中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最后,运用菲德模型测算中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计算得到电信业每增加1个单位的产出,国民经济最终将增加3.007单位的产出。2、中国电信业生产率测度实证研究。使用DEA方法中的CCR和BCC模型对中国电信业生产率进行测度。首先,用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中国电信业在1983—2010年的28年间的生产率变化,看到这些年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在逐步提高,到2010年达到最佳效率水平,研究认为中国电信业改革卓有成效,并且证实引入竞争可以促进技术进步的论断。其次,用中国大陆的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电信业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中国省际电信业生产率,看到各省电信业发展不平衡,生产率高低不一,所以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电信业发展采取的措施应该不同。3、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增长率测度实证研究。使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来测度我国31个省电信业2003—2010年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从时间角度和地域角度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各省电信业生产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而且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构成中,技术进步对TFP增长的贡献更大,但是处于不同区域的各省电信业发展程度还是各不相同,进而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电信业进一步发展需要采取的措施应该不同。第三部分,对策建议。本文的最终落脚点,针对实证研究所得结论及存在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一方面从电信行业内部指出其发展重点,一是加快信息网络演进升级,统筹信息网络整体布局;二是全面深化信息服务应用,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态;三是推进三网融合全面展开,加快物联网产业化进程;四是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推进信息网络绿色发展。另一方面从电信政策环境角度提出几点保障措施,第一,加强战略规划指导,优化行业发展环境;第二,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普遍服务机制;第三,强化电信资源管理,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第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由于研究时间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本文研究还是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研究方向、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进行反观思考,作者认为从中国电信业和其他国家电信业进行对比性研究,电信业投资、电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电信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化、技术轨道变迁等方面都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刘佳丽[7](2013)在《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电信、电力、民航、铁路等几大自然垄断行业密集展开政府监管改革,到本世纪初达到最高潮。此后,改革渐趋于平稳,并呈现出停滞的态势。到目前为止,经济学界对于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改革的相关研究基本上是遵循传统分析范式,即从监管主体、监管客体及监管手段的角度进行监管改革路径设计。据此,我国自然垄断监管改革在监管机构(主体)、监管对象(客体)、监管工具、手段及方法等几个方面均作出过大胆的改革与尝试。从2003年7月我国自然垄断产业中第一个专业性监管机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建立,到从“所有制结构调整”、“引入竞争机制”和“企业治理结构”等不同侧面对监管客体进行改革,再到城市水务等公用事业产业对特许经营权招投标等激励性监管机制的广泛运用,改革不可谓不系统。从表面上看,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似乎已经面面俱到、无“制”可改。但是,自然垄断行业事故频发、问题不止、争议不断的事实表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而造成目前进入“胶着”状态的原因可能就是“主体、客体、手段”的分析范式:一方面,片面地将政府监管体系简单地肢解为主体、客体及手段三个板块难免存在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之嫌;另一方面,主体、客体与手段之间的关联互动性很难在现有分析框架内得以体现与关注。因此,推进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当务之急是破除以往基于“主体、客体、手段”片面的、局限的、平面式分析思维框架,重建一种全方位的、系统的、多维的、动态研究框架与分析范式,即以界区更准确、涵义更广泛、关联更紧密且能全面覆盖以往研究对象及其相互之间互动关系为原则,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体系重新界区为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三个功能模块,并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宗旨,探索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问题,实现政府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本文的理论价值是:首先,在理论上提出围绕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的推进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新思路,即突破对监管主体、监管手段与监管客体的片面研究,建立在三者之间关系的适应性研究基础上进行关于监管制度、监管体制、监管机制相互匹配问题这样一个更高层次的研究。其次,在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学科进行综合运用的基础上,提出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论,为政府监管理论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最后,将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研究置于法经济学语境下,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研究的本土化,拓展政府监管理论的研究视野。本文的现实意义是:首先,进行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问题的创新研究,构建起适应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其次,触及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天花板,从监管改革的顶层设计高度把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改革通盘加以考量,深化我国转轨时期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再次,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入手,一方面,为转型期的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筛选更具本土适应性的个性化监管机制,另一方面,同步考虑监管体制搭建和监管制度匹配问题,实现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在更高层面上的推进。最后,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民营化、市场化进程,切实提高自然垄断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增加和公共利益提供现实保障。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创新性地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划分为监管迷信、监管质疑和监管重构三个阶段,继而提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改革应予关注的几个问题。其次,构建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的理论基础。在清晰界定监管机制、体制和制度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构建功能耦合模型,探讨在理论层面上如何建立自然垄断行业最优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以及如何实现三者的功能耦合。再次,分别以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改革历程、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内容展开论述,并提供国际经验借鉴。最后,综合上述研究,在系统阐述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目标及现存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新思路及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有四:首先,在文献资料的梳理方面,一改以往学者对国外有关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研究按照时间顺序的简单铺陈。遵循监管思想史和监管改革史梳理并重的原则,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发展与演变创新性地归结为三个阶段,即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监管迷信期、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监管质疑期和引入激励性监管的监管重构期。在充分咀嚼世界范围内监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准确定位。其次,在对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清晰界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用“耦合”这一物理学概念,积极探索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三个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在功能上的相互关联,并因此形成对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的“功能耦合”研究。再次,重塑监管理念,在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将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作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核心目标,并以此为基础通盘考量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功能耦合问题。最后,运用法经济学分析范式,解决新监管经经济学中理想化的最优监管机制设计向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管制度安排转换的难题,弥补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理论“供给”与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现实“需求”之间的缺口,同步做好与监管机制相适应的监管体制搭建、监管制度安排。
蔡晓平[8](2013)在《云南电信PSTN交换网络的运行维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信传统PSTN网的固定电话语音业务正在逐步向丰富的移动业务和宽带的数据业务转变;国际上一些厂家已经逐步停止了对PSTN交换机的生产及后续支持,庞大而陈旧的PSTN网络设备,结构复杂,机型各异,容量小,集成度低,老化严重,缺乏厂家的备件支撑,增加了网络运维压力和风险;难以提供新业务,导致用户忠诚度下降,固定电话网越来越暴露其固有的局限性。如何解决电信企业现有PSTN网络业务的乏力和网络设备存在的弊端,降低投资成本,挖掘PSTN网络的潜力及延长PSTN网的生命周期成为当前电信PSTN网络发展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以中国电信云南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电信)PSTN交换网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遵循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案的思路,以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成就需要理论为指导,以云南电信公司交换网络维护管理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对云南电信PSTN交换网络建设的情况进行介绍,重点分析了云南电信PSTN交换网络在目前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本论文能更好的保障云南电信用户的业务服务质量,同时能实现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公司效益,使云南电信的网络及业务服务向着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方卫红[9](2012)在《浙江铁通网间结算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文中提出2001年,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作为基础电信运营商,向公众提供基础电信业务。浙江铁通作为铁通集团的分公司,根据公司自身业务、运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尽可能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借鉴国内外先进电信运营企业的管理经验,建设符合浙江铁通切合实际的网间结算支撑系统并投入生产运用是浙江铁通的一项重点工作。本论文通过对国内电信运营企业网间结算系统运营模式及国际通信行业支撑系统建设思路的了解,从全省各地市与其他运营商开展业务互联互通的工作入手,分析公司业务的结构现状,结合工信部对网间结算业务规则管理,通过对数据源的分析,紧密围绕着如何建设浙江铁通网间结算支撑系统的需求,给出了浙江铁通网间结算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案。该设计实现方案对系统建设原则、系统设计总体结构及系统的业务设计流程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算系统的建设原则是全国-省分公司两级体制和三个原则(综合、集中、规范原则);系统设计的总体结构主要包括系统总控、后台业务处理及前台子系统。本文重点对其中后台业务处理运作的业务流程,包括采集业务流程、分拣业务流程、去重及异常处理业务流程、批价业务流程等做了详细介绍,结合前台业务处理子系统中的对结算资料、结算规则、异常错误处理的运营维护,实现浙江铁通网间结算系统从交换机结算话单采集到结算数据帐务的提供,实现运营商间网间结算报表的对帐及异常错误的分析处理、基本满足浙江铁通网间结算系统的功能。最后,本论文介绍了实际案例,通过浙江联通新建综合关口局,配合调整网间互联结构,引发结算系统业务处理调整,如何满足出帐要求使对其系统的维护应用有更切实的认识。同时结合多年的结算系统维护经验,给出了目前系统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改进的方向。并对网间结算系统更好服务支撑市场提出了工作展望。
高媛[10](2012)在《网间互联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大统一的电信市场局面破冰,经历了2008年电信业的重组风潮并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我国电信业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步,网间互联问题的实现是我国电信市场改革成功的关键。作为WTO的成员国,我国应该在WTO体制下加紧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网间互联法律制度,借鉴别国经验,解决我国网间互联所出现的问题。本文尝试着对网间互联的相关基本问题进行国别比较的初步研究,通过对每个基本问题的分析,对我国网间互联的立法完善提出笔者自己的建议。本文分八章,内容如下:第一章关于网间互联的法律关系。首先介绍了传统网间互联的含义及新发展,并区分了网间互联的种类,对网间互联的法律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网间互联的平等接入、适度透明、非歧视、关键设施、非捆绑网络元素五大原则,并从网络外部性要求和电信行业有效竞争保障两方面阐述了网间互联的重要性。第二章关于网间互联的法律根据。本章阐述了网间互联的国际法根据和国内法根据,一方面从国际法的角度,介绍了网间互联的国际立法,重点分析了WTO成员方网间互联的义务;另一方面,从国内法的角度,以典型国家为例介绍了网间互联的国内立法及相关规定。第三章关于网间互联的监管机构。本章论述了网间互联监管机构的定义及分类,对比了法人型和非法人型网间互联监管机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置网间互联监管机构应遵循的独立性、适度监管、合法性、融合性四大原则,最后阐述了网间互联监管机构不对称管制、监管手段及监管内容。第四章关于网间互联协议的法律问题。本章阐述了网间互联协议的订立与履行,提出网间互联协议的履行应依据全面履行原则,阐明了网间互联的内容和形式。第五章关于网间互联中的物权法律问题。本章提出了网间互联中物权法律问题主要涉及的通路权问题,就通路权的物权属性进行了分析,对私有财产和公共基础设施通路权的法律规定进行了比较研究。第六章关于网间互联争议的处理机制。本章介绍了网间互联争议的概念、特点和类型,提出了网间互联争议处理机制的目标,并就网间互联争议处理机构和程序的法律规定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七章关于网间互联的竞争法管制。本章阐述了电信法和竞争法共同规制网间互联的基础,分析了国内外网间互联竞争法管制的典型案例,对我国网间互联竞争法管制提出了建议。第八章关于完善我国网间互联的立法建议,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网间互联的发展的四个阶段和立法现状,在分析电信运营商网间互联纠纷典型案例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网间互联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和法律原因,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网间互联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
二、电信运营商新的本地电话网建设及运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信运营商新的本地电话网建设及运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由来 |
0.2 学界研究现状 |
0.2.1 晚清到民国电话史研究 |
0.2.2 当代中国电话史研究 |
0.2.3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
0.3 文献分布与订正 |
0.3.1 核心史料来源及文献出处 |
0.3.2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的订正 |
0.3.3 《上海邮电志》的订正 |
0.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0.4.1 拟实现的目标 |
0.4.2 方法与路径 |
第1章 租界的形成与治理模式 |
1.1 租界的设立与扩张 |
1.1.1 租界的形成 |
1.1.2 租界的扩张 |
1.2 上海租界的治理模式 |
1.2.1 英美公共租界 |
1.2.2 法租界 |
小结 |
第2章 毕晓普主导下的电话引入(1877-1900) |
2.1 电话发明与海外扩张 |
2.1.1 阶段性特征 |
2.1.2 欧美电话发展情况 |
2.2 毕晓普,上海租界电话第一人 |
2.2.1 租界早期报道 |
2.2.2 电报工程师 |
2.2.3 三次电话试验 |
2.3 两雄相争到东洋专营 |
2.3.1 单线简式磁石 |
2.3.2 单线复式磁石 |
2.3.3 一场有争议的招标 |
小结 |
第3章 欧洲势力扩张下的路径依赖(1900-1930) |
3.1 共电制交换技术 |
3.1.1 汉口路14号 |
3.1.2 远东最先进电话系统 |
3.1.3 多局制 |
3.2 变局中的自动交换技术 |
3.2.1 自动电话概况 |
3.2.2 上海第一个自动台 |
3.2.3 按次计费 |
3.2.4 升级五位号码 |
3.3 安森报告 |
3.3.1 上海电话的悲剧 |
3.3.2 十字路口 |
3.3.3 出售华洋公司 |
小结 |
第4章 美国力量成就技术终极变革(1930-1943) |
4.1 跨国公司的海外对决 |
4.1.1 贝恩与I.T.T. |
4.1.2 海外对决 |
4.2 美商旋转制一统天下 |
4.2.1 旋转制 |
4.2.2 改造工程 |
4.2.3 一市两制 |
4.3 技术演进的终极定格 |
4.3.1 跨国公司组织架构 |
4.3.2 寓管理于会计 |
4.3.3 全球一体化 |
小结 |
第5章 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 |
5.1 1877 -1883,混业竞争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1.1 电报管理模式 |
5.1.2 工部局的抉择 |
5.2 1883 -1908,自然垄断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2.1 改造公务电报网 |
5.2.2 取消电话许可费 |
5.2.3 引入最高限价规制 |
5.2.4 东洋公司最后的抉择 |
5.2.5 特许专营规制的诞生 |
5.3 1908 -1943,契约规制框架下的特许专营管理 |
5.3.1 行业规范 |
5.3.2 调整收费 |
5.3.3 规制中的重大决策 |
5.4 1930 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之争 |
5.4.1 迟到的改革 |
5.4.2 贝恩的警告 |
5.4.3 海外的博弈 |
5.4.4 最后的较量 |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附录1 :上海租界电话大事年表 |
附录2 :上海租界电话人物传略 |
附录3 :上海租界电话用户发展情况表 |
附录4 :上海租界电话公司历史沿革示意图 |
附录5 :中、英译名对照表 |
附录6 :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大事记(英文) |
附录7 :柯尔(P.H.Cole)报告(英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2)转轨条件下电信业竞争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实践与学术价值 |
1.1.1 本文研究的实践价值 |
1.1.2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3.1 论文基本框架 |
1.3.2 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2.1 制度背景-行政垄断 |
2.1.1 行政垄断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
2.1.2 行政垄断的危害 |
2.1.3 行政垄断一般理论及中国电信业行政垄断理论研究进展 |
2.2 市场势力评估理论综述 |
2.2.1 市场势力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市场势力评估方法 |
2.3 接入定价理论综述 |
2.4 竞争政策 |
2.4.1 竞争政策含义及国内研究现状 |
2.4.2 竞争政策发展过程 |
2.4.3 竞争政策内容构成 |
第3章 中国电信业市场势力评估 |
3.1 中国通信行业的现状 |
3.1.1 通信业改革与发展过程 |
3.1.2 移动通信业务的技术与经济特征 |
3.1.3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现状 |
3.2 厂商市场势力产生的原因及评估的理论依据 |
3.2.1 市场势力产生的原因 |
3.2.2 政府主导的经营者集中对电信业价格的影响分析 |
3.2.3 市场势力评估的理论依据 |
3.3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市场势力评估 |
3.3.1 反剩余需求函数的理论模型 |
3.3.2 反剩余需求弹性与市场势力 |
3.3.3 剩余需求弹性估计 |
3.3.4 行为分析 |
3.3.5 绩效方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信业接入定价研究 |
4.1 互联互通及接入定价的意义 |
4.1.1 互联互通 |
4.1.2 网络产业接入定价的意义 |
4.1.3 文献综述 |
4.2 接入定价问题的产生和接入定价的类型 |
4.2.1 接入定价问题的产生 |
4.2.2 接入定价的类型 |
4.2.3 基于成本的接入定价方法 |
4.3 接入价格标准变化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
4.3.1 目前接入定价方式 |
4.3.2 目前接入定价存在的问题 |
4.4 接入定价方式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4.4.1 电信业接入定价方式的国际比较 |
4.4.2 国际上接入定价方法的启示 |
4.5 电信业接入定价政策的目标 |
4.5.1 经济效益分配的有效性 |
4.5.2 促进竞争实现生产的有效性 |
4.5.3 平等与社会职责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信业运行效率分析 |
5.1 效率衡量标准 |
5.1.1 配置效率 |
5.1.2 生产效率 |
5.1.3 技术效率 |
5.2 电信业效率的测算 |
5.2.1 效率含义及分析工具 |
5.2.2 BCC理论模型 |
5.2.3 电信业效率测算 |
5.3 市场结构与运营商生产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信业竞争政策设计与实施 |
6.1 竞争政策设计的目标 |
6.1.1 社会或消费者福利最大化 |
6.1.2 提高产业效率 |
6.1.3 社会目标 |
6.1.4 政治目标 |
6.2 竞争政策设计的原则 |
6.2.1 电信业竞争政策要适应中国国情,坚决破除行政垄断 |
6.2.2 电信业竞争政策要与电信产业政策协调 |
6.2.3 电信业竞争政策要与政府规制和反垄断的协调 |
6.2.4 电信业竞争政策设计要注意国际协调问题 |
6.3 电信业竞争政策完善与实施 |
6.3.1 制定并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
6.3.2 竞争政策实施机构 |
6.3.3 电信业竞争政策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基本结论 |
7.1.1 中国电信业改革卓有成效 |
7.1.2 电信业实现有效竞争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
7.1.3 电信业竞争政策逐步完善将促进有效竞争目标的实现 |
7.2 本研究未尽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件 |
(3)互联互通比较法研究及热点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1.1 互联互通概念及本文研究范围 |
1.2 互联互通的内容 |
1.3 互联互通的重要性 |
1.4 互联互通管制的必要性 |
1.5 本文引用法律文件名称缩写 第二章 互联互通立法演进比较研究 |
2.1 各国、地区立法进程简析 |
2.1.1 WTO |
2.1.2 欧盟 |
2.1.3 美国 |
2.1.4 中国大陆 |
2.1.5 中国台湾地区 |
2.2 比较分析 |
2.2.1 电信立法速度比较分析 |
2.2.2 电信立法层级比较分析 |
2.2.3 世界各国、组织之间立法的相互影响 |
2.3 对我国互联互通立法的启示、借鉴 第三章 互联互通监管范围比较分析 |
3.1 互联互通定义及监管范围简析 |
3.1.1 WTO |
3.1.2 欧盟 |
3.1.3 美国 |
3.1.4 中国大陆 |
3.1.5 中国台湾地区 |
3.2 比较分析 |
3.2.1 关于适用网络 |
3.2.2 关于适用业务范围 |
3.3 对我国立法建议 第四章 运营商义务比较分析 |
4.1 互联互通立法中运营商义务总体分析 |
4.2 各国、地区运营商义务简析 |
4.2.1 WTO |
4.2.2 欧盟 |
4.2.3 美国 |
4.2.4 中国大陆 |
4.2.5 中国台湾地区 |
4.3 比较分析 |
4.3.1 互联互通强制性义务比较 |
4.3.2 非歧视原则立法比较 |
4.3.3 透明公开原则立法比较 |
4.3.4 互联协议达成时间比较 |
4.3.5 号码可携带义务 |
4.4 对我国立法借鉴及建议 |
4.4.1 通过立法明确运营商义务 |
4.4.2 变革管制思维 第五章 互联互通争议解决比较分析 |
5.1 各国争议解决立法简析 |
5.1.1 WTO |
5.1.2 欧盟 |
5.1.3 美国 |
5.1.4 中国大陆 |
5.1.5 中国台湾地区 |
5.2 比较分析 |
5.2.1 争议解决流程及时限比较分析 |
5.2.2 行政决定的司法前置性对比及评析 第六章 “南北互联”法律问题探析 |
6.1 “南北互联”问题简述 |
6.1.1 概念及背景 |
6.1.2 南北互联问题产生的影响 |
6.2 原因分析 |
6.2.1 技术障碍 |
6.2.2 垄断市场格局 |
6.2.3 监管难度大 |
6.2.4 司法管辖权不明确 |
6.3 解决思路 |
6.3.1 增加骨干互联点 |
6.3.2 增加运营商数量 |
6.3.3 互联互通举证责任分配探讨 |
6.3.4 明确司法管辖权 |
6.3.5 监管方式改革 |
6.4 小结 |
6.5 续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及其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2.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胜任素质理论及相关研究 |
2.1.1 胜任素质概念的界定 |
2.1.2 胜任素质模型理论研究 |
2.1.3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 |
2.1.4 胜任素质模型相关研究成果 |
2.2 绩效理论 |
2.2.1 绩效的概念 |
2.2.2 绩效的结构 |
2.3 个人绩效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2.3.1 个人绩效 |
2.3.2 团队或部门绩效 |
2.3.3 企业绩效 |
2.3.4 个人绩效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2.4 管理人员胜任素质对绩效的影响研究综述 |
2.5 相关研究评述 |
3.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理论分析 |
3.1 3G时代电信企业发展分析 |
3.1.1 3G时代电信产业发展趋势简要分析 |
3.1.2 3G时代电信企业竞争市场特征分析 |
3.1.3 3G时代移动通信服务消费特点 |
3.2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工作分析 |
3.2.1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工作分析过程 |
3.2.2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分析 |
3.2.3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工作特点分析 |
3.3 3G时代对电信企业管理人员的新要求 |
3.3.1 管理更加强调以人为本 |
3.3.2 管理者需要更有预见性 |
3.3.3 管理者要有更强的社会责任 |
3.3.4 管理者要有更强的人才观念 |
3.3.5 管理者要有更强的客户观念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过程 |
4.4 研究工具的选取 |
4.4.1 胜任素质调查问卷 |
4.4.2 胜任素质评价表 |
4.4.3 企业绩效调查问卷 |
4.4.4 企业绩效评价表 |
4.4.5 个人绩效评价表 |
5.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研究 |
5.1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意义 |
5.2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流程 |
5.2.1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原则 |
5.2.2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模式 |
5.2.3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思路 |
5.3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调研 |
5.3.1 行为事件访谈 |
5.3.2 胜任素质问卷调查 |
5.4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构建 |
5.4.1 因素分析 |
5.4.2 验证性因素分析 |
5.4.3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的特殊性 |
5.5 本章小节 |
6. 不同市场类型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差异分析 |
6.1 市场类型划分 |
6.2 不同市场类型管理人员素质差异性 |
6.3 不同市场类型管理人员素质模型对比分析 |
6.3.1 不同市场类型电信企业管理人员品质要求比较分析 |
6.3.2 不同市场类型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能力要求比较分析 |
6.3.3 不同市场类型电信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要求比较分析 |
6.3.4 不同市场类型电信企业管理人员知识要求比较分析 |
6.4 不同市场类型管理人员素质差异原因分析 |
7.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
7.1 电信企业绩效指标选取方法的选择 |
7.1.1 平衡计分卡选取方法 |
7.1.2 关键绩效指标选取方法 |
7.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指标选取 |
7.3 目标分解制定关键绩效指标 |
7.3.1 电信企业关键绩效指标的选取 |
7.3.2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关键绩效指标的选取 |
7.4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7.4.1 数据来源 |
7.4.2 相关分析 |
7.4.3 回归分析 |
7.5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对企业绩效影响机理研究 |
7.5.1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个人绩效中介效应研究 |
7.5.2 电信企业市场类型调节效应研究 |
8. 基于胜任素质的电信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体系构建 |
8.1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提升研究 |
8.1.1 提升思路 |
8.1.2 提升方法 |
8.2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绩效提升研究 |
8.3 电信企业绩效提升研究 |
8.4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提升对其绩效的促进 |
8.4.1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提升对其绩效促进机理分析 |
8.4.2 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提升对其绩效促进作用测评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区域性垄断下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学者政府规制的观点总结 |
1.2.2 国内外学者对网络定价的研究现状与评价 |
1.3 本文研究方法、结构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2. 概念辨析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辨析 |
2.1.1 垄断、区域性垄断与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的区域性垄断行为 |
2.1.2 互联互通及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界定 |
2.1.3 规制与定价规制 |
2.2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区域性垄断行为的基础理论 |
2.2.1 公共利益理论 |
2.2.2 规制俘虏理论 |
2.2.3 斯蒂格勒模型 |
2.2.4 佩尔兹曼最优规制政策模型 |
2.2.5 贝克尔政治均衡模型 |
2.2.6 规制博弈理论 |
2.2.7 激励性规制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形成原理 |
3.1 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方式 |
3.1.1 互不结算方式 |
3.1.2 基于资费结算方式 |
3.1.3 基于成本结算方式 |
3.2 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影响因素 |
3.2.1 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的成本 |
3.2.2 互联网终端价格规制 |
3.2.3 市场需求 |
3.2.4 接入定价的制定者 |
3.3 互联网互联互通成本与收益分析 |
3.3.1 互联互通的成本分析 |
3.3.2 互联互通的收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依据 |
4.1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现实依据 |
4.1.1 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本质发生变化 |
4.1.2 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具有危害性 |
4.2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理论依据 |
4.2.1 经济学依据 |
4.2.2 国内法律依据 |
4.2.3 国际法依据 |
4.3 发达国家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垄断定价的经验:他山之石 |
4.3.1 美国经验 |
4.3.2 英国经验 |
4.3.3 德国经验 |
4.3.4 经验对比——来自英美两国的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价格规制工具选择的博弈模型 |
5.1 基本模型 |
5.1.1 基本假设 |
5.1.2 斯塔克伯格下的零售价格和企业产量 |
5.1.3 情形A——放松管制(Deregulation) |
5.1.4 情形B——基于成本的价格管制 |
5.1.5 情形C——零售减成规制(Retail-minus regulation) |
5.2 规制工具的结果比较 |
5.2.1 破坏性(Foreclosure) |
5.2.2 投资水平 |
5.2.3 消费者剩余 |
5.3 本章小结 |
6.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障碍与途径 |
6.1 发挥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障碍 |
6.1.1 利益协调 |
6.1.2 企业运行机制 |
6.1.3 利益集团 |
6.2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区域性垄断中的途径 |
6.2.1 制定互联互通具体指导细则 |
6.2.2 设置网间互联互通默认安排 |
6.2.3 协调运营商互联互通谈判 |
6.2.4 激励运营商实施网间互联互通 |
6.3 本章小结 |
7.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措施 |
7.1 建立识别管制需求的有效方式 |
7.2 完善定期回顾制度与管制制度评价机制 |
7.3 重构网间结算标准 |
7.4 加快互联网互联互通立法 |
7.5 建立第三方技术监督平台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及其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产率研究现状 |
1.2.2 电信业生产率研究现状 |
1.2.3 电信业生产率研究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生产率的内涵 |
2.1.1 生产率的定义 |
2.1.2 生产率定义的发展 |
2.1.3 生产率的分类 |
2.2 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测量 |
2.2.1 生产率水平的测量和比较 |
2.2.2 技术效率、配置效率、成本效率 |
2.2.3 规模效率 |
2.2.4 生产率增长和 TFP 指数的测量 |
2.3 生产率测度方法 |
2.3.1 参数方法 |
2.3.2 非参数方法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电信业概述 |
3.1.1 电信的定义 |
3.1.2 电信业的内涵 |
3.1.3 电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3.1.4 电信业的功能 |
3.2 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 |
3.2.1 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 |
3.2.2 中国电信业的市场结构 |
3.2.3 中国电信业发展主要特点 |
3.3 中国电信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基础电信业务发展分析 |
3.3.2 增值电信业务发展分析 |
3.3.3 电信网络能力分析 |
3.3.4 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
3.3.5 电信业经营效益分析 |
3.3.6 电信业地域发展差异分析 |
3.3.7 省级电信业发展情况分析 |
3.3.8 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情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电信业资本存量及对国民经济贡献研究 |
4.1 中国电信业资本存量的估算 |
4.1.1 关键变量说明 |
4.1.2 电信业资本存量的计算 |
4.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 中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 |
4.2.1 电信业的直接贡献率 |
4.2.2 电信业的拉动作用 |
4.2.3 电信业价格对 CPI 的下拉作用 |
4.3 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
4.3.1 模型设计 |
4.3.2 指标选择说明 |
4.3.3 实证研究结果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电信业生产率测度实证研究 |
5.1 生产率测度模型 |
5.1.1 CCR 模型 |
5.1.2 BCC 模型 |
5.2 中国电信业生产率研究 |
5.2.1 指标选择说明 |
5.2.2 实证研究结果 |
5.2.3 研究结论 |
5.3 中国省际电信业生产率研究 |
5.3.1 指标选择说明 |
5.3.2 实证研究结果 |
5.3.3 研究结论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增长测度实证研究 |
6.1 生产率增长测度模型 |
6.1.1 距离函数 |
6.1.2 Malmquist 指数测度 |
6.1.3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的分解 |
6.2 指标选择说明 |
6.3 实证研究 |
6.3.1 时间角度分析 |
6.3.2 地域角度分析 |
6.3.3 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电信业生产率提升对策研究 |
7.1 电信业重点发展方向 |
7.1.1 加快信息网络演进升级,统筹信息网络整体布局 |
7.1.2 全面深化信息服务应用,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态 |
7.1.3 推进三网融合全面展开,加快物联网产业化进程 |
7.1.4 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推进信息网络绿色发展 |
7.2 电信政策保障措施 |
7.2.1 加强战略规划指导,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
7.2.2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普遍服务机制 |
7.2.3 强化电信资源管理,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
7.2.4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
(7)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0.2.1 理论价值 |
0.2.2 现实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0.3.1 归纳与演绎分析 |
0.3.2 比较研究 |
0.3.3 案例分析 |
0.3.4 博弈分析 |
0.3.5 法经济学分析 |
0.3.6 耦合分析 |
0.4 研究内容和创新 |
0.4.1 研究内容 |
0.4.2 创新 |
第1章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文献综述 |
1.1 国外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 |
1.1.1 监管迷信: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
1.1.2 监管质疑: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
1.1.3 监管重构:激励性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
1.2 国内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 |
1.2.1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手段的研究 |
1.2.2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主体的研究 |
1.2.3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的研究 |
1.3 文献综述简评 |
第2章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分析 |
2.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内涵与外延 |
2.1.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内涵 |
2.1.2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外延 |
2.2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 |
2.2.1 耦合的涵义 |
2.2.2 耦合的理论模型 |
2.2.3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理论分析框架 |
2.3 法经济学语境下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体制与制度关系 |
2.3.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法经济学解释 |
2.3.2 法经济学语境下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 |
第3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分析 |
3.1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 |
3.1.1 自然垄断的动态性 |
3.1.2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的嬗变 |
3.2 主要发达国家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的适用性分析 |
3.2.1 “全方位、立体式”放松监管改革 |
3.2.2 垂直分解和剥离重组结合,引入竞争机制 |
3.2.3 放开市场准入,为竞争开辟通道 |
3.2.4 实行非对称监管,维护、保证公平竞争 |
3.2.5 激励性监管机制的运用 |
3.2.6 放松监管的成效 |
3.2.7 关于自然垄断产业监管机制适用性的若干思考 |
3.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分析 |
3.3.1 价格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
3.3.2 市场准入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
3.3.3 激励性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
3.3.4 非对称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
第4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分析 |
4.1 中国主要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改革实践 |
4.1.1 电信产业:逐步走向监管下的竞争 |
4.1.2 电力产业:弱监管下的强垄断 |
4.1.3 铁路运输产业:政企双重角色缺位下的业内垄断 |
4.1.4 航空运输产业:竞争下的过度监管 |
4.1.5 邮政产业:垄断经营模式下的体制改革滞后 |
4.1.6 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缺失下的公益性矛盾 |
4.2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的基本类型、问题及成因 |
4.2.1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的基本类型 |
4.2.2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4.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问题的成因 |
4.3.1 行政体制缺陷 |
4.3.2 监管体制自身的缺陷 |
4.4 国外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经验借鉴 |
4.4.1 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
4.4.2 监管机构的权力配置与协调 |
4.4.3 监管机构的动态调整 |
4.4.4 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督体系 |
4.4.5 对中国的启示 |
第5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研究 |
5.1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的法律制度框架 |
5.1.1 针对监管主体考量的法律制度安排 |
5.1.2 针对监管客体考量的法律制度安排 |
5.2 自然垄断行业价格听证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5.2.1 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监管制度与价格听证制度 |
5.2.2 价格听证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5.2.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价格听证制度的改进 |
5.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的若干缺陷 |
5.3.1 监管体制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
5.3.2 监管客体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
5.3.3 监管机制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
5.4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 |
5.4.1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变迁 |
5.4.2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分析 |
5.4.3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特点 |
5.4.4 对中国的启示 |
第6章 完善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政策建议 |
6.1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目标 |
6.1.1 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目标 |
6.1.2 公平与效率的博弈与协调 |
6.1.3 监管改革与城镇化步伐的同步 |
6.1.4 消费者话语权的制度保障 |
6.1.5 垄断一般和特殊的权衡 |
6.1.6 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开阔的研究视角 |
6.2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制约因素 |
6.2.1 监管理念及理论发展的滞后 |
6.2.2 并未真正破除的原有垄断格局和垄断利益 |
6.2.3 “俘获”现象严重,监管执行不力 |
6.2.4 政府职能转变迟缓 |
6.2.5 法治的薄弱 |
6.2.6 改革的参差不齐、互不配套 |
6.2.7 转轨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压力 |
6.2.8 国际竞争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压力 |
6.2.9 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相背离 |
6.2.10 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改革的不匹配 |
6.3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新思路 |
6.3.1 监管主体和监管客体的转化 |
6.3.2 监管机制调整要求监管体制、监管制度的适应性变化 |
6.2.3 监管制度、监管体制改革需要监管机制支撑 |
6.3.4 监管体制传动、整合监管机制和监管制度 |
6.3.5 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路径 |
6.4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实施路径 |
6.4.1 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通盘考量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与制度功能耦合问题 |
6.4.2 完善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设计,同步考虑监管体制搭建和监管制度匹配问题 |
6.4.3 搭建合理的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衔接监管机制的实施与监管制度安排 |
6.4.4 进一步健全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充分考量其与监管体制、机制的匹配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8)云南电信PSTN交换网络的运行维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来源 |
1.3 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说明 |
2 相关理论介绍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波士顿矩阵 |
2.3 成本管理理论 |
2.4 激励理论 |
3 云南电信PSTN现状介绍及分析 |
3.1 我国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的情况介绍 |
3.2 云南电信PSTN网络现状及环境分析 |
3.3 云南电信PSTN运维组织及人才现状分析 |
4 云南电信PSTN交换网络的定位 |
5 云南电信PSTN运行维护改进方案 |
5.1 以技术革新推进网络演进 |
5.2 强化节能降耗对降低运维成本的作用 |
5.3 优化网络结构减少资源空置 |
5.4 加强对PSTN维护队伍的结构调整和激励管理 |
5.5 加强备品备件管理,减少库存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浙江铁通网间结算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理论基础 |
1.2.1 互联互通及网间结算的定义 |
1.2.2 网间结算的发展历史 |
1.3 课题任务及论文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浙江铁通网间结算系统需求分析 |
2.1 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及结算范围 |
2.2 电信运营商业务网间结算规则需求 |
2.2.1 结算规则及结算时间单位 |
2.2.2 电信运营商业务结算费率及业务路由结构 |
2.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3.1 全省关汇局建设情况 |
2.3.2 话单采集 |
2.3.3 标准化与分拣 |
2.3.4 去重及异常处理 |
2.3.5 批价处理 |
2.3.6 入库帐务 |
第三章 浙江铁通网间结算系统的设计 |
3.1 浙江铁通网间结算系统设计建设原则 |
3.2 网间结算系统在BOSS系统中的定位 |
3.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4 系统总体流程 |
3.4.1 采集处理的设计 |
3.4.2 话单分拣处理的设计 |
3.4.3 话单去重及异常处理的设计 |
3.4.4 数据批价处理设计 |
3.4.5 入库帐务统计处理设计 |
第四章 浙江铁通网间结算系统的实现和应用 |
4.1 浙江联通新建综合关口局互联结构及网间业务分群方案 |
4.2 网间结算系统应用 |
4.2.1 结算参数资料管理 |
4.2.2 结算资料维护 |
4.2.3 结算规则管理 |
4.2.4 结算帐务处理与统计 |
4.2.5 结算异常处理维护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向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网间互联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网间互联法律关系 |
1.1 网间互联的含义 |
1.1.1 传统网间互联的含义 |
1.1.2 网间互联含义的新发展 |
1.2 网间互联的种类 |
1.2.1 网络互联和业务互通 |
1.2.2 同种网间互联和不同种网间互联 |
1.3 网间互联的法律关系 |
1.3.1 网间互联法律关系的主体 |
1.3.2 网间互联法律关系的客体 |
1.3.3 网间互联法律关系的内容 |
1.4 网间互联的原则 |
1.4.1 平等接入原则 |
1.4.2 适度透明原则 |
1.4.3 非歧视原则 |
1.4.4 关键设施原则 |
1.4.5 非捆绑网络元素原则 |
1.5 网间互联的重要性 |
1.5.1 网络外部性的要求 |
1.5.2 电信行业有效竞争的保障 |
2 网间互联的法律根据 |
2.1 网间互联的国际法根据 |
2.1.1 网间互联的国际立法 |
2.1.2 WTO 成员方对网间互联的义务 |
2.2 网间互联的国内法根据 |
2.2.1 日本和新加坡的有关立法 |
2.2.2 德国和英国的有关立法 |
2.2.3 美国的有关立法 |
3 网间互联的监管机构 |
3.1 网间互联监管机构的定义及分类 |
3.1.1 网间互联监管机构的定义 |
3.1.2 网间互联监管机构的分类 |
3.2 网间互联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 |
3.2.1 法人型监管机构 |
3.2.2 非法人型监管机构 |
3.3 设置网间互联的监管机构的基本原则 |
3.3.1 独立性原则 |
3.3.2 适度监管原则 |
3.3.3 合法性原则 |
3.3.4 融合性原则 |
3.4 网间互联监管机构的不对称管制和监管手段 |
3.4.1 网间互联监管机构的不对称管制 |
3.4.2 网间互联监管机构的监管工具 |
3.5 网间互联监管机构的监管内容 |
3.5.1 主导运营商的认定 |
3.5.2 网间互联费率监管 |
3.5.3 网间互联的质量监管 |
4 网间互联协议的法律问题 |
4.1 网间互联协议的订立和履行 |
4.1.1 网间互联协议订立的特殊性 |
4.1.2 网间互联协议的履行 |
4.2 网间互联协议的内容与形式 |
4.2.1 网间互联协议的内容 |
4.2.2 网间互联协议的形式 |
5 网间互联中的物权法律问题 |
5.1 通路权的物权属性分析 |
5.1.1 通路权是物权 |
5.1.2 通路权是用益物权 |
5.1.3 通路权的法理分析 |
5.2 对私有财产的通路权 |
5.2.1 对私有财产通路权的规定 |
5.2.2 对私有财产的通路权的限制 |
5.3 对公共基础设施的通路权 |
5.3.1 对公共基础设施的通路权的规定 |
5.3.2 对公共基础设施通路权的限制 |
6 网间互联争议处理机制 |
6.1 网间互联争议的概述 |
6.1.1 网间互联争议的概念 |
6.1.2 网间互联争议的特点 |
6.1.3 网间互联争议的的类型 |
6.2 网间互联争议处理机制的目标 |
6.3 网间互联争议处理的机构和程序 |
6.3.1 网间互联争议处理的机构 |
6.3.2 网间互联争议处理的程序 |
7 网间互联的竞争法管制 |
7.1 竞争法与电信法共同规制网间互联行为的基础 |
7.2 网间互联竞争法管制案例 |
7.2.1 国际案例——美墨电信案 |
7.2.2 国内案例 |
7.2.3 小结 |
7.3 我国电信网间互联竞争法管制的完善 |
7.3.1 完善与监管部门的协调机制 |
7.3.2 确立“关键设施原则” |
8 完善我国网间互联的立法建议 |
8.1 我国网间互联的发展及立法现状 |
8.1.1 我国网间互联的发展 |
8.1.2 我国网间互联的立法现状 |
8.2 我国网间互联存在的问题分析 |
8.2.1 我国运营商网间互联纠纷案例分析 |
8.2.2 我国网间互联存在的问题 |
8.2.3 我国网间互联问题产生的根源 |
8.3 我国网间互联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
8.3.1 完善主导运营商的界定 |
8.3.2 完善主导运营商的义务 |
8.3.3 明确网间互联协议的签署方式 |
8.3.4 完善网间互联结算体系 |
8.3.5 增加网络元素非绑定的规定 |
8.3.6 完善网间互联纠纷的解决 |
8.3.7 建立通路权制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件 |
四、电信运营商新的本地电话网建设及运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D]. 于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转轨条件下电信业竞争政策研究[D]. 连海霞. 山东大学, 2015(12)
- [3]互联互通比较法研究及热点问题探析[D]. 武君. 北京邮电大学, 2015(08)
- [4]电信企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及其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 李开新. 北京交通大学, 2013(05)
- [5]基于区域性垄断下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规制研究[D]. 唐睿.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6]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及其增长研究[D]. 王晨奎. 吉林大学, 2013(08)
- [7]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D]. 刘佳丽. 吉林大学, 2013(08)
- [8]云南电信PSTN交换网络的运行维护研究[D]. 蔡晓平. 云南大学, 2013(S2)
- [9]浙江铁通网间结算系统的设计及应用[D]. 方卫红.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10]网间互联法律问题研究[D]. 高媛. 武汉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