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连市海岛渔民与相关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刘颖[1](2008)在《我国艾滋病防控政府干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艾滋病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政府的组织领导则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根本保证。我国政府虽然对该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干预,但在干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和干预困境。本项研究旨在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和研究政府干预存在的困境,力图发掘造成这些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思考。首先,艾滋病防控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进行干预。艾滋病防控的市场运行存在着控制高危行为的外部性、艾滋病防控信息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以及公共卫生环境的搭便车等现象,正是这些现象的存在,使政府对艾滋病防控问题的干预成为必需。其次,尽管我国政府在艾滋病防控的问题上做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干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我国当前艾滋病防控政府干预的困境主要是公共政策的“时滞”困境、公共决策的制定与执行困境和行为干预的道德困境。最后,针对我国艾滋病防控政府干预的现存问题和干预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尤其在针对干预困境方面,建立适宜的艾滋病防控的社区支持模式,发挥非政府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控的优势,从而构建社会干预模式。
张倩文,佟伟,夏丽波,孙秀娥,赵志杰[2](2002)在《大连市海岛渔民与相关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了解大连市海岛渔民与相关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态度 ,为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 1 999年4~ 6月 ,选择大连市沿海 7个海岛的渔民及其家属与驻岛官兵合计 2 2 0 0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 92 99%的人听说过艾滋病 ,2 1 87%的人知道艾滋病的全称 ;对艾滋病病毒 (HIV) 3种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 72 47%~ 75 89% ;52 39%的人担心感染HIV ,78 58%的人希望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知识。 [结论 ]海岛渔民与相关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较低 ,应加强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刘丹,佟伟,徐平,李德均,司晓明,刘桂贤,孙玉娥,夏江南,孙秀敏,吴忠禄,张建[3](2002)在《沿海渔民HIV感染现状调查及高危行为干预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
曾武灵[4](2011)在《滨海生态旅游区游客重游意愿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大众消费逐渐从满足日常需要的基础性消费向文化、休闲、旅游等享受性消费过渡,国内旅游市场连续快速增长。滨海地带凭借海水、沙滩、阳光等自然资源优势历来就是旅游度假的圣地。同时,为了在旅游地环境承载力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界和实务界纷纷提倡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但是自生态旅游概念提出以来,学术界至今没能达成对生态旅游含义的共识,具体到滨海地区这一特定地域的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尽管视角很广,但不成体系,同时相关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见,缺少实践支持的理论研究难免存在缺憾。研究以中国滨海生态旅游区为背景,在对现有意愿决定理论、顾客满意理论和滨海生态旅游相关研究细致而深入的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滨海生态旅游游客重游意愿模型,并验证了相关影响因素对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为了保证研究准确、深入和具有创新性,全文主要开展了如下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文本分词技术,通过对国内外近10~15年的“生态旅游”和“滨海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6个生态旅游概念关键指标和4个滨海旅游概念关键指标,对这10个指标进行整合作为滨海生态旅游概念的指标基础,进而提出滨海生态旅游的定义及其特点。其次,以计划行为理论、顾客满意理论为基础,整合相关的滨海生态旅游研究,提出以景区形象、服务品质、过去行为、滨海生态旅游认知为前因变量,游客满意、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为中间变量,重游意愿为结果变量的滨海生态旅游区游客重游意愿模型,并针对各变量开发了相应的测量量表。最后,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并修正了原模型,得到了游客满意、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景区形象、过去行为是影响游客重游意愿的主要因素,同时景区形象、过去行为、服务品质和滨海生态旅游认知又通过游客满意和态度间接影响游客重游意愿的结论。研究的主要贡献有:(1)在界定滨海生态旅游概念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顾客满意理论构建了完整的滨海生态旅游区游客重游意愿的实证研究模型。(2)引入“滨海生态旅游认知”作为前因变量,并验证了滨海生态旅游认知对态度的正向影响作用。(3)验证了初游者与重游者的重游意愿形成内部机理的差异性。
杨发祥[5](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提出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二、大连市海岛渔民与相关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连市海岛渔民与相关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艾滋病防控政府干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认知欠缺论 |
1.2.2 "市场失灵"论 |
1.2.3 政策研究论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艾滋病防控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分析 |
2.1 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 |
2.1.1 艾滋病目前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
2.1.2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阶段及特点 |
2.1.3 艾滋病防控办法及国际经验 |
2.2 艾滋病防控政府干预的现实依据 |
2.2.1 艾滋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
2.2.2 艾滋病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
2.3 艾滋病防控政府干预的理论依据 |
2.3.1 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公共属性 |
2.3.2 艾滋病防控的外部性问题 |
2.3.3 公共卫生的"搭便车"现象 |
2.3.4 艾滋病防控信息供给和需求的不对称性 |
2.4 我国艾滋病防控政府干预已取得的成就 |
2.4.1 我国防控艾滋病政策的发展过程 |
2.4.2 目前我国艾滋病政府防控采取的基本策略 |
2.4.3 我国艾滋病防控政府干预的效果 |
第3章 我国艾滋病防控政府干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1 当前艾滋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
3.1.1 政策制定和现实情况不协调 |
3.1.2 缺乏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
3.1.3 政府各部门组织协调力量薄弱 |
3.1.4 综合预防和干预措施不力 |
3.1.5 政府与社会志愿组织、民间力量协调不够 |
3.2 艾滋病防控工作干预困境的原因 |
3.2.1 政策制定的时滞性 |
3.2.2 公共决策的制定与执行困境 |
3.2.3 地方官员存在认识欠缺和误区 |
3.2.4 政府干预行为的道德困境 |
3.2.5 艾滋病自身防控问题的复杂性 |
第4章 我国艾滋病防控政府干预的改进对策 |
4.1 进一步完善并建立切实可行的防控政策 |
4.2 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态度 |
4.3 完善地方官员的激励机制 |
4.3.1 建立艾滋病防控官员问责制 |
4.3.2 将公共卫生服务纳入绩效评估 |
4.4 强化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
4.5 提高综合预防和行为干预能力 |
4.6 加强多部门协作,突出部门优势 |
4.7 加强政府督导,构建社会干预模式 |
4.7.1 探索建立适宜的艾滋病防控的社区支持模式 |
4.7.2 鼓励非政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
第5章 实证研究——以大连长海县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防控工作为例 |
5.1 示范区防控工作的基本情况 |
5.2 示范区防控工作取得的进展 |
5.2.1 强化组织领导,保证示范区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
5.2.2 强化宣传教育,努力做好公众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的普及工作 |
5.2.3 强化部门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氛围 |
5.2.4 强化基线调查,合理确定综合防治优先领域 |
5.2.5 强化重点,积极探索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模式 |
5.3 当地防控工作重点介绍 |
5.3.1 "防艾"知识海上行活动 |
5.3.2 开展"面对面"宣传活动 |
5.3.3 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
5.4 目前防控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5.5 示范区防控工作的改进 |
5.5.1 强化人员培训,加强能力建设 |
5.5.2 强化依法防治,加大对公共场所等行业监管力度 |
5.5.3 强化督导工作,保证各项综合防治措施逐一落实 |
5.5.4 强化经费管理,保证项目经费专款专用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沿海渔民HIV感染现状调查及高危行为干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及方法 |
1.1 调查人群 |
1.2 调查方法 |
1.3 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方法 |
1.4 干预措施 |
1.5 检测方法 |
2 结果 |
2.1 HIV检出情况 |
2.2 影响渔民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
2.2.1 渔民的职业特征 |
2.2.2 众多服务场所的存在 |
2.2.3 渔民与性服务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相互交叉HIV的关系 |
2.2.4 渔民已成为传播HIV的高危人群 |
2.2.5 渔民及性服务者为高发人群 |
2.2.6 渔民受教育的机会少 |
3 干预效果评价 |
3.1 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情况 (表1) |
3.2 干预前后对艾滋病有关问题的态度调查情况 |
3.3 干预前后对艾滋病知识需求情况 |
4 建议 |
(4)滨海生态旅游区游客重游意愿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流程 |
1.4 研究的结构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理性行为理论 |
2.1.2 计划行为理论 |
2.1.3 顾客满意的相关理论 |
2.2 重游意愿的文献研究评述 |
2.3 滨海生态旅游的现有研究及不足 |
3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3.1 滨海生态旅游标准识别及概念架构研究 |
3.1.1 滨海生态旅游概念指标获取方法 |
3.1.2 生态旅游概念指标获取过程 |
3.1.3 滨海旅游概念指标获取过程 |
3.1.4 滨海生态旅游概念指标获取过程 |
3.2 模型的构建 |
3.3 变量的可操作性定义 |
3.3.1 前因变量 |
3.3.2 中间变量 |
3.3.3 结果变量——重游意愿 |
3.4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4.1 景区形象与满意的关系假设 |
3.4.2 服务品质与满意的关系假设 |
3.4.3 过去行为与满意、意愿的关系假设 |
3.4.4 滨海生态旅游认知与满意的关系假设 |
3.4.5 景区形象、服务品质、过去行为、滨海生态旅游认知与态度的关系假设 |
3.4.6 满意与意愿的关系假设 |
3.4.7 态度与意愿的关系假设 |
3.4.8 主观规范与意愿的关系假设 |
3.4.9 感知行为控制与意愿的关系假设 |
3.4.10 满意与态度的关系假设 |
3.4.11 景区形象与意愿的关系假设 |
3.4.12 控制变量 |
3.5 假设小结 |
4 研究方法与量表开发 |
4.1 研究方法 |
4.1.1 预测试的研究方法 |
4.1.2 大样本测试的研究方法 |
4.2 测量量表的开发与设计 |
4.2.1 前因变量的题项设置 |
4.2.2 中间变量的题项设置 |
4.2.3 结果变量的题项设置 |
4.3 预测试结果分析 |
4.3.1 定性测试 |
4.3.2 定量测试 |
4.4 测量量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1 调查对象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调查题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3 数据质量的检验 |
5 研究模型与假设检验 |
5.1 相关性分析 |
5.2 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
5.2.1 关于性别的方差分析 |
5.2.2 关于年龄的方差分析 |
5.2.3 关于职业的方差分析 |
5.2.4 关于文化程度的方差分析 |
5.2.5 关于收入的方差分析 |
5.3 研究模型的检验 |
5.3.1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部分模型检验 |
5.3.2 基于顾客满意理论的部分模型检验 |
5.3.3 影响因素部分的模型检验 |
5.3.4 研究整体模型的检验 |
5.4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5.4.1 计划行为理论部分的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5.4.2 顾客满意理论部分的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5.4.3 影响因素部分的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5.4.4 研究整体模型的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5.5 游客初游与重游的差异分析 |
5.5.1 游客初游与游客重游的模型检验 |
5.5.2 初游与重游模型路径系数的差异比较及结论分析 |
6 结论 |
6.1 主要创新点与贡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创新点 |
6.2 研究的理论进展与实践启示 |
6.2.1 研究的理论进展 |
6.2.2 研究的实践启示 |
6.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滨海生态旅游区游客重游意愿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
二、 农村:村级自治 |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
一、 生育政策比较 |
二、 生育现状比较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
一、 国际舆论 |
二、 国际人口奖 |
结语 |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后记 |
四、大连市海岛渔民与相关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艾滋病防控政府干预的研究[D]. 刘颖. 东北大学, 2008(03)
- [2]大连市海岛渔民与相关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J]. 张倩文,佟伟,夏丽波,孙秀娥,赵志杰.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2(06)
- [3]沿海渔民HIV感染现状调查及高危行为干预的探讨[J]. 刘丹,佟伟,徐平,李德均,司晓明,刘桂贤,孙玉娥,夏江南,孙秀敏,吴忠禄,张建. 中国公共卫生, 2002(09)
- [4]滨海生态旅游区游客重游意愿形成机制研究[D]. 曾武灵.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7)
- [5]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