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荒漠、半荒漠地区公路沙害治理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邓友生,彭程谱,刘俊聪,付云博,李令涛[1](2021)在《沙漠公路灾害防治方法及其工程应用》文中认为针对沙漠地区公路遭受风沙危害问题,首先阐述了我国沙漠公路的建设分布情况,研究了风沙运动规律、流场特点与设计方法,然后分析了防风固沙的主要措施及其特点,即工程治沙、化学治沙和生物治沙等,最后指出防风治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可为在沙漠中修建高等级公路抵御风沙侵害提供参考。
邹苗[2](2019)在《4种沙障对毛乌素沙地流沙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在毛乌素沙地流动沙丘设置高立式方格沙柳沙障、半隐蔽式方格沙蒿沙障、带状沙柳生物沙障和沙地柏灌丛生物沙障,以裸沙丘为对照,对设障沙丘和裸沙丘不同部位风速变化、蚀积程度、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及植被恢复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沙障对植被恢复和流沙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沙障的设置增大了地表粗糙度,不同沙障措施下的风速在垂直方向上变化梯度均不明显,高立式沙障、半隐蔽式沙障、带状沙障和沙地柏沙障10cm处防风效能依次为:31.89%、23.31%、25.04%和42.36%。4种沙障整体防风效果大小顺序为:沙地柏沙障>高立式沙障>带状沙障>半隐蔽式沙障。(2)不同沙障措施均可有效减少地表沙物质蚀积,半隐蔽式沙障沙丘及裸沙丘土壤蚀积整体处于侵蚀状态,而高立式沙障、带状沙障及沙地柏沙障沙丘处于堆积状态。(3)沙障的设置使土壤机械组成粉粒和极细砂的体积分数较裸沙丘呈增大趋势,有效提高了地表0~10 cm 土壤层含水量,沙地柏沙障沙丘土壤pH值较裸沙丘差异显着(P<0.05)。设障沙丘的植物密度和植被盖度均高于裸沙丘,带状沙障沙丘的植物密度最大。设障沙丘不同部位的植被恢复情况有一定差异,沙丘顶部的植被恢复能力较差。(4)4种沙障均起到了固定流沙的作用,沙地柏沙障沙害防治效果明显。
崔徐甲[3](2018)在《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利用科学技术不断拓展其生存空间,同时,不断提高太阳光能利用效率的过程,而人地矛盾为实现这一过程中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关键的契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气候变化、食品安全、能源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严峻的挑战,且已做出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抉择。实现生态文明依赖于清洁的资源、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环境,而荒漠地区由于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全球最为丰富的太阳光能资源,必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如何开发和利用地球上荒漠,钱学森基于对未来社会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考,于1984年提出沙产业这一宏伟构想,即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通过发展农业型产业来充分利用沙漠戈壁地区丰富的太阳光能。沙产业构想自提出后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讨论,然而沙漠戈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多次对于我国北方沙漠考察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沙产业发展状况距钱老所设想的沙产业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沙产业的整体认识还有待提高以及沙产业理论尚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荒漠广泛分布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展开沙产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沙漠科学及相关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其更广泛的意义在于应对当前人类面对的地球环境危机,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新的生态文明。基于以上有关沙产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分析,本文在系统总结34年以来沙产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多次深入我国北方沙漠的野外考察,从沙产业的理论研究进展、沙产业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程、沙产业的理论基础、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沙产业系统、沙产业的科技支撑、国内外的沙产业实践等7个方面对沙产业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模式进行了研究。本文得出的初步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沙产业是人类利用荒漠地区(也包括半荒漠地区)的资源来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发展历程包括原始文明时期沙产业、农业文明时期沙产业、工业文明时期沙产业以及生态文明时期沙产业四个阶段,钱老所设想的沙产业大发展实际上代表着生态文明时期的沙产业。(2)沙产业以荒漠地区的太阳光能利用为核心内容,理论基础涉及太阳辐射基本理论和太阳辐射能生物与非生物转化两方面内容,其中,生物转化的基础是光合作用,非生物转化的基础是光电转化、光热转化和光化学转化。(3)荒漠地区拥有全球最为丰富的太阳光能资源,最高值出现在阿塔卡玛荒漠,介于2482-2792.8 KWh/m2a,我国除青藏高原荒漠区外,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位于阿拉善荒漠区,介于1700-1900 KWh/m2a,由此奠定了沙产业发展的辐射基础。(4)沙产业系统包括核心产业系统和辅助产业系统两个子系统,其中,前者可分为农业产业系统、微生物产业系统、太阳能产业系统和旅游业产业系统四个次级子系统,后者可分为矿产资源产业系统和服务业产业系统两个次级子系统,在系统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通过产业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5)沙产业的科技支撑包括科学支撑和工程技术支撑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前者主要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业科学、药学、经济学及其它相关学科,后者主要包括防沙治沙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水利工程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及其它相关工程技术。(6)目前,我国沙产业核心产业系统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产业系统的发展也只是集中在绿洲、荒漠草原等水分条件较好的区域;未来我国沙产业的发展应逐步扩大到沙漠和戈壁地区,在重点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生物质能源、生物制药、生物基材料、生物化工制品和光伏发电为主要方向,同时,①开展荒漠地区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建立荒漠地区资源环境数据库,②进行沙产业区划,确定各区具体发展方向,③不断加大沙产业的科技投入,重点展开提升光合生物光合效率和光伏材料光电效率方面的研究。
王春媛[4](2017)在《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沙害综合治理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改变先开发后治理的传统做法,将内蒙古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的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发展协同进行、互为保障。研究区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阿拉善左旗黄河西岸巴音木仁苏木境内,总面积为1000km12,东临黄河与乌海市接壤,西接广袤的乌兰布和沙漠,南连阿拉善盟乌斯太经济开发区,北靠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论文在野外实地调查、地理信息资料分析、大量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掌握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水土流失等现状,结合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生态建设总体规划、阿拉善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示范区相关规划设计。对研究区进行系统诊断与分析,以防沙治沙和发展经济相结合为原则,对研究区进行规划。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研究区的植被,按其盖度可划分为高盖度(植被覆盖度大于50%)、中盖度(植被覆盖度在30%-50%之间)、低盖度(植被覆盖度在10%-30%之间)和极低盖度(植被覆盖度小于10%)四种植被类型区,其面积分别为5.74、78.81、234.64、680.81 km2。各类型区占总面积(1000 km2)比为0.6%、7.9%、23.4%、68.1%。对研究区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进行生态保护,中、低盖度植被区,植物集中连片,种类较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具有很好的固沙和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保护和健康经营,对于集中连片的原生植被,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必要时设置网围栏,进行封育保护。依照天然规律,遵循自然修复能力加速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进一步修复与完善。(2)研究区应采用“三纵多横”的防沙治沙治理模式,带线防护体系包括研究区西侧外缘沙漠前沿阻沙林带,这是研究区沙害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即要求“固”,同时又必须具备“阻”的功能,固阻兼备;磴-乌二级纵向穿沙公路沿线景观护路林带,打造成为贯穿整个研究区的护路景观廊道;研究区东侧沿黄景观护岸林带,保护黄河沿岸湿地和居民村落,兼有景观效果;横向护路护渠阻沙林带,沿支线道路布设防风固沙屏障,与三条纵向防护林带有机连接,可形成覆盖整个研究区的防护林框架;同时对研究区内的农田采取农田防护林网进行保护,分为普通农作物种植区和多年生经济植物种植区;对研究区内的高大流动沙丘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3)由于该区气候条件恶劣,很多在其他沙区已经成功的治理措施和模式,在这里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对一些有使用前景,但又没有实际应用的方法和技术,需进行一定规模的实验示范,以确定其可行性和操作方式。试验示范工程包括:植物活沙障试验示范工程、化学固沙试验示范工程、沙东青复壮更新试验示范工程、公路沙害防治试验示范工程、万亩梭梭林试验示范工程和抗性植物材料引种栽培试验示范工程。本研究改变先开发后治理的传统做法,使沙产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相互促进,互为保障,相得益彰,同时可以有效遏制乌兰布和沙漠的风沙和沙尘暴对当地和异地人居环境造成的危害,减少或消除泥沙对河套及下游平原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为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提供治理模式和经验。
董瑞杰[5](2013)在《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生态旅游的兴起,中国沙漠正在成为越来越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沙漠旅游资源已成为治理沙漠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组成方面。沙漠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对于北方沙漠化的治理具有积极的意义。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是沙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点区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论文围绕沙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展开讨论,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梳理和界定了沙漠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分析了沙漠旅游资源时空特征,对沙漠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提出了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的开发类别,评价了6省区沙漠旅游竞争力。并以敦煌雅丹地质公园和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景区为例,对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框架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实证分析,评价了敦煌雅丹地质公园美学价值,测算和分析了巴丹吉林沙漠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论文构建了沙漠旅游资源开发评价、风蚀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评价、沙漠旅游环境容量、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保护等理论;融合了风沙地貌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景观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分析方法,深化了沙漠旅游的相关研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充实沙漠旅游学及应用风沙地貌学的研究,并为干旱区半干旱区沙漠旅游景区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论文创新点体现在:(1)在研究内容上,揭示了沙漠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提出了沙漠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分析了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的开发类别,评价了沙漠旅游省区竞争力。首次提出并阐述了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概念,提出了风沙地貌地质公园的开发与保护模式。通过构建雅丹地貌美感度指标体系,对敦煌雅丹地质公园进行了定量评价。通过构建沙漠旅游环境容量体系,对巴丹吉林沙漠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全面科学的测算和分析研究。从地质公园条件及沙漠旅游资源特征的角度,构建了一套体现风沙地貌学与旅游学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模型,试图使研究更符合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2)在研究方法上,沙漠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旅游资源集合区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包括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省区竞争力、风蚀雅丹地貌美感度评价、旅游环境容量评价。首次从林柱状景观角度对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构建了雅丹地貌的美感度指标体系,是对风沙地貌遗产资源评价的创新尝试。对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和评价,提出了沙漠旅游景区合理发展的策略。(3)在研究视角上,深化了沙漠旅游的相关理论,凝练了沙漠生态旅游理论体系,如何与应用风沙地貌学研究内容进行衔接,也是一次创新意义的飞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充实沙漠旅游学及应用风沙地貌学的研究。把敦煌风蚀雅丹地貌与巴丹吉林沙漠沙水组合景观两类风沙地貌旅游进行创新结合,对比分析,探索以发展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旅游业开发和保护的产业模式,在干旱半干旱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中很具有代表性。
姚建斐[6](2012)在《沙漠地区公路路基合理填土高度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各地沙漠形成的环境、气候及风沙条件各有差异,地质、风积沙特征以及地表植被状况也有较大差别,但目前,在沙漠公路建设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尚不深入,存在一系列技术问题,有关的设计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亟待制定。这使得如何确保沙漠公路提高建设质量、降低造价、保证公路畅通是当前公路交通部门面临的重大技术课题,因此沙漠地区公路路基亟需一套针对合理填土高度的设计方法,以提高设计过程的科学性。本文基于内蒙古沙漠地区公路路基的应用实践,在对国内外沙漠地区公路使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针对路基高度与沙害关系研究。主要是通过调查结果及其分析统计,得出能够减轻沙漠公路沙害对路基的影响,通过现场观测,从风沙流影响因素入手,提出适应风沙流的路基填土高度。沙区路基合理填土高度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应从多角度、多方位,尽可能全面地考虑不同因素,这样得出的结果才具有可靠性。本文是根据路基沙害调查分析报告及风沙流场观测分析报告所提出的路基填土高度,结合路基稳定性分析、路基高度的经济性分析等方面的结果,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参照其他因素考虑公路使用要求,最终提出不同沙丘类型下不同公路等级的路基填土高度的推荐值。因为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沙区,较低的路基很难避免沙埋,为减轻病害影响,较低的路基不宜采用。在路基稳定性分析中给出了与路基高度相对应的路基边坡坡度,合适的路基高度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边坡坡度,这样才能保证风沙顺利通过路面。在水文地质不良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主要是考虑避免毛细水作用的影响。风沙试验报告所提供的路基填土高度也极具参考性。合理的路基填土高度加之适宜的边坡坡度及坡面型式能有效地保证风沙流顺利过路,避免风沙流遇阻灌路面造成路面沙埋,这种填土高度应与调查分析报告所提供的填土高度有机的结合起来。沙区路基合理填土高度应满足路基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这是路基强度、稳定性要求得到满足的基本保证。
赵阳[7](2012)在《集二铁路防风固沙植物防护措施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集二铁路防风固沙植物防护措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测试和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该防护措施对主要生态环境要素造成的影响。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总结了集二线沙害表现形式,主要有路基风蚀、线路沙埋和道床积沙三种,而以线路沙埋危害最为严重;分析了路基、路堑的积沙机理,得出了积沙危害大小顺序为:路基(3~6m)>路基(>6m)>路堑(3~6m)>路堑(>6m)>路堑(<3m)>路基(<3m)。进行了集二线积沙危害的分级,分为特级沙害、一级沙害、二级沙害、三级沙害。2、集二线沙害综合治理工程的造林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了优良水平。防护林取得显着的护路保畅通效果,防护体系的建设是成功的。3、林带结构科学合理,以草为主、草灌乔结合窄带多带的林带结构有效地发挥了自然植被的防护作用。已初步形成了由封育带、阻沙带、固沙带、防护林带组成的“四带一体”的铁路防沙治沙体系。实测结果表明,防护体系可以消弱风速80%4、集二铁路防护林建设成功的关键技术是滴灌造林技术。采用滴灌技术造林,4年后樟子松的保存率达到75%,家榆达到93.10%,沙枣达到80.25%,柠条达到92.2%。家榆、柠条的造林保存率比对照区分别提高了19.1%和33.2%。5、集二铁路防护林体系中,荒漠化草原、沙地和草原化荒漠三种立地类型上林木生长状况有差异。荒漠化草原立地区造林保存率为:家榆>柠条>樟子松>沙枣;沙地造林保存率为:柠条>家榆>沙枣>樟子松;草原化荒漠造林保存率为家榆>柠条>沙枣>山杏>樟子松。
程中秋[8](2012)在《半荒漠地区人工封育草场植被恢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宁夏盐池县位于半荒漠地区,是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本文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植物特征值、数量波动、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等角度出发,分析人工封育区的植被组成以及封育措施对该区植被恢复的效果,同时比较不同降雨条件和封育模式上的植物生长状况,得到如下结论:1)柳杨堡人工封育区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水分生态型为旱生和中生,同时又以完全封育区植被旱生化程度为最高。植物多数适口性较差,半封育区植物适口性相对较好。植被盖度和生物量以半封育区为最高,对照区次之,完全封育区最低。波动强度显示2007年、2010年和2011年植被生长状况良好,为正向波动,其中以2007年为最好。2008年和2009年,植被生长状况不佳,波动强度均小于0,以2008年为最差。完全封育区生态位宽度最大的均是旱生和强旱生植物,半封育区和对照区优势种为中生植物,长时间无干扰的围栏会导致旱生和强旱生植物逐渐成为该区的优势种,不利于半荒漠地区的草场建设。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半封育区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度整体水平不高,说明物种之间对资源的争夺较为平和,有限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2)3-5月的降雨量是影响半荒漠区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植被盖度、生物量和波动强度与3-5月降雨量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对完全封育区、半封育区和对照区的植被恢复比较发现,有效的适度干扰有利于植被恢复,符合中度干扰假说,长期的围栏封育是对草场资源的一种浪费。3)建议当地政府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加强植被保护,大力推行封育特别是季节性封育和退耕还草政策,为生态恢复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当地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韩永光[9](2012)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是内蒙古规模最大的沙漠绿洲,其垦殖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现在绿洲面积仍在大幅度增长。关于乌兰布和沙漠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绿洲建设、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少,这些研究对乌兰布和沙漠绿洲的发展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但是近几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必要把绿洲沙产业的思想、科学理论和实践系统地进行梳理和总结。作者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工作20多年,对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源环境问题有深刻的了解,结合攻读博士期间学习的科学理论,本着联系实际对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进行阐述,运用发展绿洲沙产业的理论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总结切实可行的开发技术,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论文分7章:前言;乌兰布和沙漠(基本情况介绍);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结论与讨论。沙漠绿洲沙产业的概念是:利用沙漠绿洲自然及生物资源,采用高新技术,高效转化太阳能,延伸产业链,对接市场,实现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效益最大、高科技支持、光能利用最大化、资源开发的双项目标、资源开发适度利用、产业间多项互补等原则。乌兰布和沙漠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灾害,优势条件是水、土地和光能。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定量评价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面临自然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这三个层次的风险。该地区沙产业发展风险评级等级为良,也就是说在该地区发展沙产业风险较低。与自然环境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相比,由于企业内部风险的评价等级为差,因此该地区发展沙产业是要特别重视对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重点应该放在技术和管理上。用回归模型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结构,结果表明轻工业、养殖业和旅游业都对当地的经济有正向影响。其中对地方经济贡献最大的是轻工业(相关系数0.632),其次是养殖业(相关系数0.383),贡献最小的是旅游业(相关系数0.176)。利用Eviews软件建立非季节的Holt模型来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不同沙产业今后经济增长趋势,2011—2015年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林、中草药和旅游业的产值(收入)都呈增加的趋势,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其他3种产业类型。乌兰布和沙漠发展沙产业的基本模式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地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沙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一体化模式;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沙产业发展模式;林草种植结合的发展模式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主要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以肉苁蓉、甘草、苦豆子等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业;以果——粮模式、果一菜模式和果——草模式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产业;以奶牛和肉羊养殖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自然人文兼具,科技生态并重,历史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多功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六大产业。
孙彪[10](2012)在《西藏地区沙害对路基路面的影响及生态养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大部分受沙害侵扰的沙区公路主要是分布在沙漠地区,如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石油公路、横穿腾格里沙漠的“宁夏中卫至内蒙古公路”、从毛乌素沙地边缘通过的“陕西榆林至内蒙古公路”。在这些大量修筑的沙区公路,已经积累了部分初见成效的防风治沙枝术。但是在很多沙漠高原地区沙害对于公路的危害依然存在,本文以西藏自治区某公路为例,探讨沙害对公路的整体危害情况,并得出生态养护的相关对策。本文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收集分析已有工程实例,另一方面针对西藏自治区某公路的特点,对已有研究中较少涉及的或不甚明确的内容结合实体工程、通过室内外试验及测试、理论研究等方法开展研究。总体研究情况为:资料查询至各子专题文献调查至进行现场初步调查至形成试验研究大纲至现场详细调查及测试,建立理论分析方法开展试验,进行实体工程现场施作、试验及检测室内理论分析至编写研究报告。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成果:首先,通过对西藏自治区某公路沿线沙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同时实例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搜集,并在对沿线的整体地质、水文以及相关风沙分布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调查结论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该公路全线有可能会出现的沙害种类以及具体的分布情况,并且对本文所提出的生态养护方式的防治方案进行了相关评价。其次,在公路植被防治沙害原理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公路沿线沙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并根据西藏自治区某公路的具体生态环境针对性的提出了生态防护植被的具体选择,并根据相关的具体基础条件,提出了沿线公路生态养护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要求。经过实际研究和效益评估发现,对公路沿线进行整体性的生态养护对公路沙害的防治具有十分的重要作用。
二、荒漠、半荒漠地区公路沙害治理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荒漠、半荒漠地区公路沙害治理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沙漠公路灾害防治方法及其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风沙流动理论与防治方法 |
1.1 风沙流理论 |
1.2 沙漠公路设计方法 |
2 公路风沙防治方法 |
2.1 工程治沙 |
2.2 化学治沙 |
2.3 生物治沙 |
3 结语 |
(2)4种沙障对毛乌素沙地流沙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毛乌素沙地沙害情况 |
1.2.1 毛乌素沙地沙害成因分析 |
1.2.2 毛乌素沙地沙害表现形式 |
1.2.3 发展趋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荒漠化治理的研究进展 |
1.3.2 机械沙障研究现状 |
1.3.3 生物沙障研究现状 |
1.3.4 带状沙障研究现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与地貌 |
2.3 气候与水文 |
2.4 土壤与植被 |
2.5 社会经济现状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实验区风速特征 |
3.1.2 不同类型沙障对沙丘的防治效果 |
3.2 研究方法 |
3.2.1 沙障的设置 |
3.2.2 植被调查 |
3.2.3 土壤物理特性 |
3.2.4 风速的测定 |
3.2.5 防风效能计算 |
3.2.6 粗糙度的确定 |
3.2.7 地表蚀积测定 |
3.2.8 数据处理 |
3.3 技术路线图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区风速的变化特征 |
4.2 沙障的防风效果 |
4.2.1 风速廓线特征 |
4.2.2 防风效能 |
4.2.3 地表粗糙度 |
4.3 沙障对地表蚀积的影响 |
4.3.1 沙障蚀积总体变化 |
4.3.2 不同沙丘部位蚀积变化 |
4.4 沙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4.1 土壤机械组成 |
4.4.2 土壤水分特征 |
4.4.3 土壤pH的变化 |
4.5 沙障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
4.5.1 沙障对植物密度的影响 |
4.5.2 沙障对植被盖度的影响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沙产业构想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人地关系与太阳光能 |
1.2.2 当前人类面临的挑战 |
1.3 研究意义 |
1.3.1 沙产业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
1.3.2 沙产业为沙漠科学及相关科学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
1.4 沙产业理论研究进展 |
1.4.1 沙产业的提出背景 |
1.4.2 20世纪末期沙产业理论进展 |
1.4.3 21世纪初期沙产业理论进展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沙产业的概念辨析与发展历程 |
2.1 沙产业概念回顾 |
2.2 沙产业概念界定 |
2.2.1 沙产业的发展区域 |
2.2.2 沙产业的资源基础 |
2.2.3 沙产业的产业类型 |
2.2.4 沙产业的科技基础 |
2.3 沙产业的概念内涵 |
2.4 沙产业的发展历程 |
2.4.1 原始文明时期沙产业 |
2.4.2 农业文明时期沙产业 |
2.4.3 工业文明时期沙产业 |
2.4.4 生态文明时期沙产业 |
第三章 沙产业的理论基础 |
3.1 太阳辐射基本理论 |
3.2 光合作用基本理论 |
3.2.1 植物型光合作用 |
3.2.2 细菌型光合作用 |
3.2.3 光合作用的光能转化率 |
3.2.4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径 |
3.3 光电转化 |
3.3.1 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 |
3.3.2 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
3.4 光热转化 |
3.5 光化学转化 |
第四章 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 |
4.1 世界荒漠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4.2 世界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 |
4.3 中国荒漠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4.4 中国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 |
4.5 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潜力 |
第五章 沙产业系统 |
5.1 沙产业系统总体结构 |
5.2 沙产业核心产业系统 |
5.2.1 农业产业系统 |
5.2.2 微生物产业系统 |
5.2.3 太阳能产业系统 |
5.2.4 旅游业产业系统 |
5.3 沙产业辅助产业系统 |
第六章 沙产业的科技支撑 |
6.1 沙产业的科学支撑 |
6.1.1 沙产业与自然科学 |
6.1.2 沙产业与农业科学 |
6.1.3 沙产业与经济学 |
6.1.4 沙产业与药学 |
6.1.5 沙产业与其他科学 |
6.2 沙产业的技术支撑 |
6.2.1 沙产业与防沙治沙工程技术 |
6.2.2 沙产业与生物工程技术 |
6.2.3 沙产业与农业工程技术 |
6.2.4 沙产业与信息工程技术 |
6.2.5 沙产业与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 |
6.2.6 沙产业与水利工程技术 |
6.2.7 沙产业与清洁生产技术 |
6.2.8 沙产业与其他工程技术 |
第七章 国内外的沙产业实践 |
7.1 国内的沙产业实践 |
7.1.1 绿洲农业模式 |
7.1.2 荒漠草原农业模式 |
7.1.3 沙生植物综合利用模式 |
7.1.4 微藻产业模式 |
7.1.5 旅游业模式 |
7.1.6 新能源产业模式 |
7.1.7 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模式 |
7.1.8 综合模式 |
7.2 国内沙产业实践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
7.3 国外的沙产业实践 |
7.3.1 以色列高科技农业 |
7.3.2 其他国家的沙产业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4)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沙害综合治理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沙害综合治理 |
1.2.2 国内沙害综合治理 |
1.2.3 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2.1 气候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植被 |
2.2.4 土壤 |
2.2.5 水文 |
2.3 社会经济 |
2.4 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资源条件分析 |
4.1 自然条件分析 |
4.1.1 气候资源 |
4.1.2 土地资源 |
4.1.3 水资源 |
4.1.4 植被资源 |
4.2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4.2.1 交通 |
4.2.2 电力通讯 |
4.2.3 人口现状 |
5 措施布局与方案设计 |
5.1 原有植被生态保护布局与健康经营 |
5.2 研究区带状防护体系框架布局与设计 |
5.2.1 研究区西侧外缘沙漠前沿阻沙固沙林带 |
5.2.2 磴-乌二级纵向穿沙公路沿线景观护路林带 |
5.2.3 研究区东侧沿黄景观护岸林带 |
5.2.4 横向护路护渠阻沙林带 |
5.3 农田防护林网结构与配置设计 |
5.4 高大流动沙丘区综合治理措施设计 |
6 防沙治沙技术典型工程 |
6.1 植物活沙障典型工程 |
6.2 化学固沙典型工程 |
6.3 沙冬青复壮更新典型工程 |
6.4 公路沙害防治典型工程 |
6.5 万亩梭梭林典型工程 |
6.6 抗性植物材料引种栽培典型工程 |
7 投资估算、效益分析 |
7.1 投资估算 |
7.2 效益分析 |
7.2.1 生态效益 |
7.2.2 经济效益 |
7.2.3 社会效益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介 |
校内导师简介 |
校外导师简介 |
致谢 |
(5)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内沙漠旅游研究特点 |
1.2.4 国内外沙漠旅游研究对比 |
1.2.5 沙漠旅游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
1.3 国内外沙漠旅游景区开发进程与现状 |
1.3.1 国外沙漠旅游景区 |
1.3.2 国内沙漠旅游景区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与沙漠有关的概念 |
2.1.1 沙漠词源考 |
2.1.2 荒漠、沙漠、沙地、沙漠化土地、风沙地貌 |
2.2 沙漠旅游 |
2.2.1 沙漠旅游、荒漠旅游、风沙地貌旅游 |
2.2.2 沙漠旅游的内涵及概念界定 |
2.3 沙漠旅游资源 |
2.4 沙漠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 |
第3章 沙漠旅游资源类别及时空特征 |
3.1 沙漠旅游资源的环境背景 |
3.1.1 中国沙漠分布特征 |
3.1.2 风沙地貌特征 |
3.2 沙漠旅游资源类别 |
3.2.1 自然旅游资源 |
3.2.2 人文旅游资源 |
3.2.3 沙漠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
3.3 沙漠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 |
3.3.1 从空间层面 |
3.3.2 从时间层面 |
3.4 沙漠旅游资源分区 |
第4章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省区竞争力评价 |
4.1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特点 |
4.1.1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 |
4.1.2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 |
4.1.3 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开发的类别 |
4.2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省区竞争力评价 |
4.2.1 数据获取 |
4.2.2 评价及计算 |
4.2.3 结果与分析 |
4.2.4 小结 |
第5章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 |
5.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及旅游环境影响要素 |
5.1.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 |
5.1.2 沙漠旅游环境影响要素 |
5.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模式 |
5.2.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模式 |
5.2.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保护模式 |
5.3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规划设计 |
5.4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理念和措施 |
5.4.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基本理念 |
5.4.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措施 |
第6章 敦煌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评价及开发与保护 |
6.1 敦煌雅丹地质公园概况 |
6.2 雅丹地貌美学价值分析 |
6.2.1 传统山水美学分析 |
6.2.2 景观单元要素分析 |
6.2.3 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
6.3 雅丹地貌美感度定量评价 |
6.3.1 确定评价因子及权重值 |
6.3.2 评分及计算 |
6.3.3 结果与分析 |
6.3.4 小结 |
6.5 雅丹地貌开发与保护 |
6.5.1 雅丹地貌旅游现状 |
6.5.2 雅丹地貌旅游面临的威胁 |
6.5.3 雅丹地貌旅游开发与保护措施 |
第7章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开发与保护 |
7.1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概述 |
7.2 旅游环境容量模型(静态模型)及测算 |
7.2.1 旅游空间容量 |
7.2.2 旅游生态容量 |
7.2.3 旅游经济容量 |
7.2.4 旅游心理容量 |
7.3 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调控 |
7.3.1 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因子分析与确定 |
7.3.2 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措施 |
7.4 旅游环境容量的的动态变化 |
7.5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开发与保护 |
7.5.1 丹吉林沙漠景区现状和问题 |
7.5.2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开发与保护策略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沙漠地区公路路基合理填土高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沙漠地区的自然概况 |
1.2 沙漠地区的地形地貌 |
1.3 沙漠公路路基合理填土高度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公路产生沙害的形式和原因 |
1.4.1 公路风蚀特征 |
1.4.2 公路沙埋类型 |
1.4.3 公路沙埋原因 |
1.5 影响公路沙埋的主要因素 |
1.5.1 风速 |
1.5.2 路线走向与风向之间的夹角 |
1.5.3 防护 |
1.5.4 沙丘类型 |
1.5.5 沙丘走向 |
1.5.6 沙丘距离、沙丘高度 |
1.5.7 路基高度 |
第二章 沙漠地区路基合理填土高度单因素分析 |
2.1 沙埋与路基填土高度统计分析 |
2.2 风沙流试验与路基填土高度 |
2.2.1 零路基(路基高度为 0m) |
2.2.2 低路基(路基高度为 0.6m) |
2.2.3 中低路基(高度为 1.0 米)的风速流场 |
2.2.4 中高路基(路基高度为 1.7m)的风速流场 |
2.2.5 高路基(路基高度为 2.5m)的风速流场 |
2.2.6 高速公路的流场特征 |
2.3 风洞实验结果参考分析 |
2.3.1 不同路基高度的风速流场的特征 |
2.3.2 依据风速流场资料对路基高度合理性的分析 |
2.4 路基稳定性与路基高度 |
2.4.1 沙漠路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2.4.2 稳定性验算 |
2.4.3 水文地质不良地区沙漠公路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 |
2.4.4 路基填土高度与边坡坡度的关系 |
2.4.5 结论 |
2.5 沙漠公路经济性分析 |
2.6 交通事故分析 |
第三章 沙漠地区公路基合理填土高度综合分析 |
3.1 多因素综合分析 |
3.1.1 路基过高或过低对公路的影响 |
3.2 路基合理填土高度的确定方法 |
3.2.1 路基沙埋调查分析提出的路基填土高度 |
3.2.2 路基稳定性分析所提出的路基填土高度 |
3.2.3 路基经济性分析结果 |
3.2.4 交通事故分析所提出的路基填土高度 |
3.2.5 风沙流场观测分析所提出的路基填土高度 |
3.3 路基合理高度推荐值 |
3.3.1 权重分析 |
3.3.2 路基合理填土高度推荐值 |
第四章 路基填土高度的设计方法 |
4.1 路基高度 |
4.2 沙区公路选线原则 |
4.3 路基设计 |
4.3.1 沙区路基设计一般要求 |
4.3.2 路基横断面设计 |
4.3.3 路基防护 |
4.4 沙漠地区公路设计工程实例 |
主要研究结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集二铁路防风固沙植物防护措施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评价依据 |
1.4.3 评价基准 |
1.4.4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
2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土壤特征 |
2.4 植被特征 |
2.5 水资源特征 |
2.6 野生动植物及矿产资源 |
3 集二铁路沙害及综合治理工程评价 |
3.1 集二铁路沙害成因及治理对策 |
3.1.1 铁路防护体系建设前沙害状况 |
3.1.2 集二线沙害表现形式 |
3.1.3 沙害形成成因 |
3.1.4 铁路自身结构的障碍作用 |
3.1.5 路基、路堑积沙机理分析 |
3.1.6 集二铁路沿线积沙危害分级 |
3.1.7 集二线沙害的特征 |
3.2 集二线沙害的分布类型 |
3.3 集二线沙害综合治理工程 |
3.4 防护体系建设技术 |
3.4.1 集二线沙害综合防治原则 |
3.4.2 集二线沙害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
4 植树造林与滴灌技术应用的评价 |
4.1 造林树种选择 |
4.2 林带结构与树种配置 |
4.2.1 集二线干旱草原人工林带结构 |
4.2.2 集二线半荒漠草原人工林带结构 |
4.2.3 集二线沙漠地带人工林带结构 |
4.2.4 集二线荒漠草原人工林带结构 |
4.3 滴灌技术在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
4.3.1 长距离管路滴灌系统及节水灌溉技术 |
4.3.2 滴灌远程集中控制系统 |
4.4 小结 |
5 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的评价 |
5.1 人工林建设生态效益 |
5.1.1 造林保存率调查 |
5.1.2 不同配置下树种生长状况调查 |
5.2 封育恢复天然植被效果 |
5.2.1 三种类型样地植被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
5.2.2 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的差异性 |
5.3 小结 |
6. 防风固沙植物防护措施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 |
6.1 治理工程典型地段的选择 |
6.2. 观测指标及方法 |
6.2.1 风速等气象数据采集与处理 |
6.2.2 土样采集与处理 |
6.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3 防护体系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 |
6.3.1 防护体系概述 |
6.3.2 防风效益分析 |
6.3.3 对粗糙度的影响 |
6.3.4 防护带内温湿度变化 |
6.3.5 防护带内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
6.4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问题探讨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公众参与 |
附录二、集二铁路沿线生态环境变化调查表 |
附件三、集二铁路线路图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半荒漠地区人工封育草场植被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人工封育 |
1.2.2 生物多样性 |
1.2.3 生态位 |
1.3 技术路线及文章结构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 |
2.1.3 土壤 |
2.1.4 植被 |
2.1.5 水资源 |
2.2 社会经济情况 |
2.2.1 人口 |
2.2.2 土地利用情况 |
2.2.3 土地荒漠化概况 |
2.2.4 荒漠化治理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基础资料收集 |
3.2 外业调查 |
3.2.1 固定样地的布设 |
3.2.2 植被调查 |
3.3 数据处理 |
3.3.1 重要值测度 |
3.3.2 植被数量波动的测度 |
3.3.3 多样性测度 |
3.3.4 生态位测度 |
4 植物种组成、生活型、适口性分析 |
4.1 植物种组成 |
4.2 植物生活型 |
4.3 植物水分生态型 |
4.4 植物适口性 |
4.5 本章小结 |
5 植被特征值及数量波动分析 |
5.1 植被盖度分析 |
5.2 植被生物量分析 |
5.3 植被数量波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物种多样性及生态位分析 |
6.1 物种多样性分析 |
6.2 生态位分析 |
6.2.1 生态位宽度分析 |
6.2.2 生态位重叠度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人工封育区植被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降雨量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
7.2 干扰对封育区植被恢复的影响 |
8 草场人工封育效益分析 |
8.1 生态效益 |
8.1.1 植被盖度变化 |
8.1.2 原因分析 |
8.2 经济效益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9)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对绿洲和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绿洲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对沙产业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乌兰布和沙漠的基本情况 |
2.1 乌兰布和沙漠现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水文水资源状况 |
2.1.7 社会经济条件 |
2.2 乌兰布和沙漠的危害及治理 |
2.2.1 乌兰布和沙漠危害 |
2.2.2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 |
2.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历史 |
2.3.1 古绿洲历史与乌兰布和沙漠成因 |
2.3.2 旧绿洲发展过程 |
2.3.3 新绿洲的现代发展过程 |
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 |
3.1 沙漠绿洲沙产业概念 |
3.2 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
3.3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4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 |
3.4.1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原则 |
3.4.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建设 |
3.4.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
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沙产业的资源优势 |
4.1.1 自然地理特征及区位优势 |
4.1.2 光热资源优势 |
4.1.3 水资源优势 |
4.1.4 土地资源优势 |
4.1.5 植被资源优势 |
4.1.6 农业基础优势 |
4.2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
4.2.1 风沙灾害 |
4.2.2 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 |
4.2.3 灌溉设施滞后,运行不合理 |
4.2.4 自然灾害频繁 |
4.2.5 人口压力过大 |
4.2.6 农业结构不合理 |
4.2.7 科技相对落后 |
4.2.8 产业结构不合理 |
4.3 沙产业发展态势 |
4.3.1 沙漠绿洲沙产业开发的自然及社会条件具备 |
4.3.2 沙区开发的技术条件成熟 |
4.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 |
4.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分析 |
4.4.2 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4.3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绿洲沙产业风险定量评价模型 |
4.4.4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发展风险程度定量评价结果分析 |
5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 |
5.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5.1.1 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
5.1.2 沙产业与生态经济建设一体化发展模式 |
5.1.3 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
5.1.4 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
5.1.5 林草种植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5.1.6 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 |
5.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的发展 |
5.2.1 绿洲沙产业适合发展类型 |
5.2.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现状 |
5.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5.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预测模型 |
6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 |
6.1 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节水农业技术 |
6.1.1 水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承载潜力 |
6.1.2 节水农业的具体措施 |
6.2 增加林草植被,完善防护林体系 |
6.2.1 绿洲外围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
6.2.2 营造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 |
6.2.3 完善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建设 |
6.2.4 严禁乱砍滥伐,合理利用沙区野生植物资源 |
6.3 合理开发光热土地资源 |
6.3.1 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分析 |
6.3.2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
6.3.3 提高农产品转化效益 |
6.4 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布局 |
6.5 发展循环经济,扶持龙头企业,完善产业体系 |
6.6 制定优惠的政策 |
6.6.1 制定优惠政策,对政府的推动和引导机制进行完善 |
6.6.2 制定沙产业发展政策及配套相关政策 |
6.6.3 形成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决策机制 |
6.7 资金与法律政策支持 |
6.7.1 法律支持 |
6.7.2 资金支持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西藏地区沙害对路基路面的影响及生态养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公路沙害基本现状 |
1.2.2 公路沙害危害方式 |
1.2.3 公路沙害的成因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藏自治区某公路沙害调查情况 |
2.1 调查地区情况 |
2.1.1 调查地区地理环境 |
2.1.2 调查地区气候状况 |
2.1.3 调查地区土质状况 |
2.1.4 调查地区植被现状 |
2.2 调查地区沙害成因分析 |
2.3 调查地区沙害现状 |
2.3.1 公路沿线沙地的类型与特点 |
2.3.2 公路沿线沙地对公路的危害和沙害等级划分 |
2.4 沙害的主要特点 |
2.5 调查地区沙害表现形式 |
2.5.1 片状积沙 |
2.5.2 舌状积沙 |
2.5.3 堆状积沙 |
2.5.4 风蚀路基 |
第三章 植被在防治沙害中的应用及技术研究 |
3.1 植被防治沙害基本原理 |
3.1.1 防风效应 |
3.1.2 防风蚀效应 |
3.1.3 改良沙地的土质效应 |
3.2 植被防治沙害基本原则 |
3.2.1 防沙植被的存活形式 |
3.2.2 有针对性布置植被带 |
3.2.3 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
3.3 适生防沙植物研究 |
3.3.1 公路沿线条件分析 |
3.3.2 适生的植物种 |
3.3.3 沙地植被的演替规律 |
3.4 植被覆盖度的确定 |
3.5 植被的防沙效果风洞实验 |
3.5.1 实验设计 |
3.5.2 实验相似性说明 |
3.5.3 实验准备 |
3.5.4 实验详细情况 |
3.5.5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3.5.6 植被的风洞试验 |
3.6 生态养护布置的基本方法 |
第四章 工程实例 |
4.1 工程概况 |
4.2 研究的主要思路 |
4.3 实验的方法 |
4.4 结果及其分析 |
4.4.1 植被防风治沙效果分析 |
4.4.2 植被的防风蚀效益分析 |
4.5 研究得出的结论 |
4.6 西藏自治区某公路生态养护技术及措施研究 |
4.6.1 养护管理情况 |
4.6.2 平茬复壮 |
4.6.3 补栽与更换 |
4.6.4 沙障维修与更新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荒漠、半荒漠地区公路沙害治理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沙漠公路灾害防治方法及其工程应用[J]. 邓友生,彭程谱,刘俊聪,付云博,李令涛. 公路, 2021(06)
- [2]4种沙障对毛乌素沙地流沙环境的影响研究[D]. 邹苗.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3]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D]. 崔徐甲.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4]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沙害综合治理规划研究[D]. 王春媛.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5]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D]. 董瑞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6]沙漠地区公路路基合理填土高度研究[D]. 姚建斐. 长安大学, 2012(07)
- [7]集二铁路防风固沙植物防护措施对环境影响的评价[D]. 赵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12(05)
- [8]半荒漠地区人工封育草场植被恢复研究[D]. 程中秋.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1)
- [9]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韩永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10]西藏地区沙害对路基路面的影响及生态养护技术研究[D]. 孙彪. 重庆交通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