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环县近40年天然草地植被演化研究

甘肃省环县近40年天然草地植被演化研究

一、甘肃环县天然草地植被近40年演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向伟[1](2021)在《基于稳定同位素的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土壤蒸发和地下水补给研究》文中提出黄土高原属于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水资源相对匮乏,加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剧区域水资源危机,亟需深入认识黄土高原的水循环过程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黄土高原水循环过程具有独特的空间分布格局,对水循环过程的研究多关注降水、径流、土壤水分等环节或变量;然而,对土壤蒸发、地下水补给和植物蒸腾等环节的研究相对不足,特别是缺乏区域尺度宏观规律的认识。因此,本文以黄土高原水循环过程为切入点,采用区域和点位尺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降水、深剖面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进行系统、高空间分辨率的取样,借助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优势,重点探究了土壤蒸发和地下水补给两个水文过程。在区域尺度上,分析了黄土高原降水、深层(2~10m)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土壤蒸发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提出lc-excess方法对土壤蒸发损失率进行了定量评估;探究了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并提出lc-excess平衡方程对活塞流和优势流的相对贡献比例进行了划分。在点位尺度上(长武塬区),利用多种示踪技术(δ18O、δ2H、3H、Cl-和NO3-)结合水量平衡、端元分析、贝叶斯模型、配对实验等方法定量探究了水循环过程以及农地转换为苹果园后土壤蒸发和地下水补给的响应规律。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1.黄土高原降水δ18O值变化范围较小(-9.8‰~-5.8‰),东南部和西北部同位素值相对富集而中部偏贫化,但此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和气象等环境变量相关性较差。在现有的降水同位素数据产品中,仅降水同位素在线计算器(OIPC)能够模拟该区域降水δ18O值的空间分布,且模拟精度有待提高。黄土高原深层土壤水δ18O值变化较小(-10.1‰~-6.7‰),南部相对贫化而北部和西北部偏富集,此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年均降水量的影响。黄土高原浅层地下水δ18O值(-11.4‰~-5.9‰)无一致性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和气象等环境变量相关性较差,但不同流域之间浅层地下水δ18O值变化明显,受年均降水量的影响。2.黄土高原33个采样点深层土壤水lc-excess值均偏负(土壤深度和空间位置),表明深层土壤水同位素保留有因地表蒸发引起的同位素分馏信号。深层土壤水lc-excess值表明土壤蒸发从南到北、东南到西北均呈增大趋势,与纬度、年均降水量、年均潜在蒸散量和干旱指数相关关系明显,其中干旱指数能够解释64%的变异。以瑞利分馏模型为基础推导了计算土壤蒸发损失率的新方法—lc-excess方法,计算出所有样点的土壤蒸发损失率为11.3~23.9%,与全球其它相似气候区的结果相近,但其代表的时间尺度更长,反映了过去数十年地表蒸发的平均状况。3.黄土高原绝大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δ18O值较降水量加权平均值贫化,且贫化程度在不同流域存在明显差异,并与年均降水量呈显着相关,表明浅层地下水补给的季节性效应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受年均降水量影响。浅层地下水与降水的同位素关系表明浅层地下水接受当地降水补给但在补给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蒸发作用。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土壤水的lc-excess关系表明活塞流不是浅层地下水补给的唯一形式,可能存在降水以优势流方式的快速补给。以同位素质量平衡为基础推导了lc-excess平衡方程,成功对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中活塞流和优势流的相对贡献比例进行了划分。结果显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以活塞流补给为主,优势流补给仅在渭河和汾河流域部分地区较为明显。影响活塞流和优势流相对贡献比例的空间分布因素需要进一步分析。4.长武黄土塬区日尺度大气降水同位素值变化较大,同位素值贫化的降水通常发生在雨季(7~9月),且多为大降水事件(≥30 mm/day)。2~6 m土层土壤水示踪剂可以用于研究农地转化为苹果园后对土壤水分平衡组分的影响,深层(≥6 m)土壤水示踪剂反映了历史时期农地条件下的降水和蒸散发平衡关系,可以用于分析地下水补给机制。降水、深层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中的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氯离子和硝酸根共同表明地下水补给中活塞流和优势流方式并存,且活塞流和优势流补给量分别占总补给量的45~62%和38~55%。农地转变为苹果园后,土壤蒸发变化不显着,但深层土壤储水量明显降低、植被蒸腾增加、活塞流补给量明显减少,且当树龄超过15 yr时活塞流补给量基本为零。本文为后续利用水同位素技术解决黄土高原区域尺度水循环问题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将来刻画水量平衡方程在区域尺度上的定量分布模式,可服务于黄土高原地下水资源数量和水质的评估与可持续管理,并为眀析黄土高原植被变化背景下水循环过程的演变规律提供借鉴。

王会龙[2](2020)在《六盘山贫困片区乡镇三生功能转变研究——以甘肃省环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六盘山贫困片区三生空间发生了显着变化,文章采用Landsat 5 TM卫星影像,运用ArcGIS对环县2000-2015三生空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环县生态用地的面积在波动上升,生产用地的面积有逐年减少的趋势,生活用地所占比例最少,其面积在逐年增加。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县各乡镇的生产功能有弱化的趋势,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状态;各乡镇的生活功能有增强的趋势,生活功能比较强的乡镇呈现插花型分布,呈现出东北强西南弱的分布格局;而乡镇的生态功能变化并不明显,呈现出西强东弱、连片分布的格局。

宋永永[3](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冯湘华[4](2019)在《西部典型牧区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生态需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部地区,区域水资源问题始终是约束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所以针对区域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要想实现牧区由传统畜牧业向生态型畜牧业的转变,就需平衡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耗水的关系。开展气候变化下天然草地植被生态需水研究,有助于弄清草原群落生态需水的变化规律,明确草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和水分平衡的规律,为区域草地灌溉、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规划建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次研究是在气候变化这一大背景下,结合西部典型牧区气候要素趋势演变特征,以肃南县为例计算不同站点代表区不同草地类型典型水文年生态需水量和生态缺水量;明确草地植被物候演变趋势,并结合气温、降水和物候期三个控制变量,分析了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肃南县草地植被生态需水量变化规律。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西部典型牧区各气候要素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从东南到西北,平均气温递减而日照时数增加;从南向北,降水量与相对湿度空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呈现阶梯型递减分布格局;西部典型牧区近60a年均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升温幅度为0.31℃/10a,发生显着突变年份为1 996年;各站点年均气温的变化率为-0.14~0.82℃/10a;平均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整体升温率分别为0.26℃/10a、0.39℃/10a;年均降水量变化总体呈现微弱增湿的趋向,增加幅度为2.12 mm/10a;各站点年均降水量的变化率为-31.18~21.34 mm/10a;年日照时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其倾向率为15.47 h/10a;平均相对湿度与平均风速也均呈现下降趋势,其倾向率分别为0.37%/10a、0.11m/s·10a-1。西部典型牧区近60a天然草地植被生长季各气候要素与全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其变幅与全年相比,气温、降水、日照都有所减小,风速和相对湿度基本保持不变。天然牧草关键生长期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的分析发现牧草抽穗-开花期所需的气温、降水均高于返青期,而所需太阳辐射差距不大。(2)西部典型牧区潜在蒸散发量空间分布自南向北呈增加趋势,自东北向西南呈减少趋势;年均参考作物蒸散量总体以0.95 mm/10a的速率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各站点年均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率在-3.7~3.18 mm/a之间;各气候要素对潜在蒸散量的敏感性依次为: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各气候要素相对变化依次为: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各气候因子中只有相对湿度对ET0表现为正贡献,贡献率最大为日照时数,且相对湿度对ET0的贡献率(正影响)不及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叠加之和(负影响)。(3)肃南县多年平均生长季ET0线性倾向率为6.7/10a,Mann-Kendall趋势检验表明,仅有高台站年生长季ET0呈下降趋势,且永昌、张掖、托勒站呈现显着增长的变化趋势。57年间肃南县年均生长季ET0由南向北逐步增加,从河西走廊平原区到祁连北麓中高山区随海拔高度增加生长季EE0逐步减小。同一代表区不同草地类型生态需水定额不同,有效降雨量差异不大;不同代表区同一草地类型的生态需水定额也存在一定差异,而有效降雨量差异较大。除明花乡外,其它各区域内温性草原类和高寒草甸类草地生态需水量占据了区域生态需水总量的大部分比例,且各区域草地生态缺水量主要表现为温性草原类草地缺水。(4)肃南县草地植被生长季长度呈延长趋势,仅有永昌站草地植被生长季长度出现缩短,全区平均气候倾向率约为10 d/10a。气温升高、降水增加对不同代表区不同草地类型生态缺水的影响不同,同一代表区不同草地类型生态缺水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就肃南县而言,气温增加0.5℃,草地植被生态缺水量增加1913.28万m3;降水增加10%,草地植被生态缺水量减少8686.43万m3。(5)在RCP4.5、RCP8.5两种情景下,区域草地生态系统逐步趋于稳定,且RCP4.5情景下更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就肃南县各乡镇草地植被生态缺水量变化量来看,在RCP4.5情景下,除明花乡和祁丰藏族乡以外,其余各乡镇草地植被生态缺水量相对于历史时期都有所减小,草地植被生态系统均趋于稳定发展;在RCP8.5情景下,肃南县草地植被生态缺水量整体都出现较大幅度增加,仅在2050s时期的部分乡镇草地植被生态缺水量减小;其中明花乡和祁丰藏族乡在未来两种气候情景下,各时期生态缺水量相对于历史时期都有所增加,生态环境可能出现恶化。

李发杰,惠文[5](2016)在《禁牧补助对环县天然草原生产力变化影响监测》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环县10个天然草原固定样地连续五年(20112015年)的监测,对其植被盖度、高度、植物种数和产草量进行分析,经过五年的修养生息,草原植被得到恢复,天然草原生产力得到提高,草原禁牧补助政策效果明显。

李金亚[6](2014)在《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荒漠化被认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是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且荒漠化多发生于发展落后、气候环境恶劣的草原区。作为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的国家,如何管理和利用好所拥有的全球面积第二大的草地资源,对中国来说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面对日益严重的荒漠化进程和草地退化形势,国家及各级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及恢复工程,这些政策、工程的实施效果如何以及是否需要调整等问题,迫切需要准确、及时地掌握我国各地区的荒漠化发展变化过程,尤其是治理工程实施前后荒漠化的发展变化差异。对荒漠化进行监测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科学、可操作的荒漠化评价体系,但是,目前的荒漠化评价体系仍然存在目的不明确、指标间信息交叉冗余,且多为定性或间接性指标,特别是针对草原沙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过少,忽略草原类型差异以及基于遥感技术的指标体系发展不足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充分收集、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应用、对比、分析,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各指标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以科尔沁沙地为例,结合研究区草原类型等特征,建立适合于研究区的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覆盖研究区的1985年、1992年、2001年以及2013年四期Landsat TM/ETM+/OLI影像进行草原沙化等信息提取,深入分析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化特征,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的提取及掩膜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角度对草原沙化进行研究,能够在获取草原沙化信息的同时,得出沙地的转入来源及转出方向,有利于分析草原沙化过程,研究其驱动因素。在对草原沙化信息提取之前,首先基于各种植被指数、穗帽变换、光谱混合分析、决策树等方法,对研究区其他主要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分层识别、提取、掩膜,在有效提高地物提取精度的同时,有利于突出研究重点,减少草原沙化信息提取的复杂性,提高解译精度。2.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指标的挑选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对目前常用的基于植被盖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应用,并与裸沙面积百分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基于植被盖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容易高估草原沙化程度较轻或未沙化区域,且高估程度与土壤面积百分比呈正比关系,总体精度仅59.38%,而基于裸沙面积百分比的草原沙化评价则可有效避免这种问题,总体精度达80.99%,两种指标只是在土壤面积百分比越接近0的区域才趋于一致。本研究以裸沙面积百分比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研究区沙化特征,建立了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并以像元分解法作为获取裸沙面积百分比的主要方法。3.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特征科尔沁沙地西南部集中了科尔沁主要中、重度沙化草地,行政区划上涉及翁牛特旗、奈曼旗、库伦旗、敖汉旗。特别是翁牛特旗五分地镇-乌兰镇以东、西拉木伦河以南以及教来河以西,三线构成的三角地带聚集了科尔沁沙地的大部分中、重度草原沙化草地,特别是重度沙化草地。轻度、中度及重度沙化草地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4%及3%,三者面积之和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在研究时段内,轻、中、重三级沙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总面积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轻度、中度沙化草地变化拐点在1992年,重度沙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总面积变化拐点在2001年。总体上,科尔沁草原沙化状况呈现先发展后逆转的趋势,19851992年间为发展(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年增长率达5.91%),19922013年间为逆转,且逆转速度在20012013年间最快(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年减少率在19922001年为0.51%,在20012013年为2.92%),时空变化上,翁牛特旗东北部、奈曼旗以及库伦旗北部是草原沙化动态变化最为活跃的区域;4.驱动力上,本文研究时段内,科尔沁沙地暖干化趋势明显,且科尔沁沙地年内降水分布极其不均,冬春两季风大水少,所以气候背景上不利于草地沙化的逆转。人为因素上,人口、耕地面积及牲畜数量不断增长,特别是20022011年间,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及牲畜存栏量增长迅速,但是,经本文监测显示,科尔沁沙地1992年2001年,已呈现逆转趋势,特别是在20012013年间,逆转面积及逆转速率均较大,说明一些生态保护及恢复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草原植被恢复及草地沙化逆转。另外,经因子分析可知,在19872000时段内,人为干扰是研究区草原沙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而在20012012年,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草原沙化影响相近,人为因素中,耕地面积的增加是主要影响因素。

陈芳淼[7](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张希彪,上官周平,王金成,毛宁[8](2013)在《陇东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过程中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定量分析》文中认为以农牧交错带南部的甘肃省环县为研究对象,以1949—2009年16组自然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因子与人为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在环县土地荒漠化发展过程中,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贡献率为49.64%,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为21.79%,人为因素的贡献率为10.89%。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的作用导致了环县荒漠化的发展,单独的人为因子和自然因素均处于较低水平;(2)在环县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活动,气候条件对于荒漠化的发展只起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其中自然因子的影响主要是气温持续升高,降雨量减少,空气相对湿度下降,蒸发量增大导致干旱和土壤干层的发育,抑制了植物的生长,降低了植被覆盖度及土壤的抗冲蚀能力,而较强的风力及暴雨量的增加加速了土壤侵蚀;人为因子的影响主要是人口急剧增长,农业人口过大,大面积垦殖导致土地利用不合理,超载放牧引起草场大面积退化直接导致了土地荒漠化扩展。

张希彪,王东[9](2013)在《陇东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驱动因子的定量分析》文中认为以农牧交错带南部的甘肃省环县为研究对象,以19492010年共61年的16个自然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因子与人为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在环县土地荒漠化发展过程中,人为因素的贡献率为53.77%,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为21.79%,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贡献率为6.76%。在环县60年的荒漠化发展过程中,人为因子的影响处于较高水平,单独的自然因素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的作用强度较低;(2)在环县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活动,气候条件对于荒漠化的发展只起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其中自然因子的影响主要是气温持续升高、降雨量减少、空气相对湿度下降、蒸发量增大导致干旱和土壤干层的发育,抑制了植物的生长,降低了植被覆盖度及土壤的抗冲蚀能力。而较强的风力及暴雨量的增加加速了土壤侵蚀;人为因子的影响主要是人口急剧增长、农业人口过大、大面积垦殖导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以及超载放牧引起草场大面积退化直接导致了环县土地荒漠化扩展。

李龙波,涂成龙,赵志琦,崔丽峰,刘文景[10](2011)在《黄土高原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同位素组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其δ13 C值随深度变化的趋势可以反映植物残体的输入及其在土壤中分解累积特征,有助于揭示SOC循环过程及规律。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覆盖条件下的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属性、SOC含量和植物优势种、枯枝落叶、土壤有机质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对该区域SOC深度分布和有机质δ13 C值组成差异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SOC含量变化范围在1.1~31.2g/kg之间,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SOC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其含量变化规律为阔叶林地>针叶林地>灌木林地>草地>荒地。但各剖面SOC在不同土壤层次处出现急剧下降。其中,阔叶林地和针叶林地在10cm深度处、灌木林地和草地在20cm深度处和荒地在5cm深度处,SOC含量急剧减少。但60cm深度以下各剖面SOC含量变化均较小。在枯枝落叶转化为表层土壤有机质的过程中,δ13 Csoc值升高了0.5‰~3.2‰,与其它地区相比13 C富集更大。剖面δ13 Csoc值在-26.3‰~-20.8‰之间变化,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增加。但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变化幅度各不相同,这反映了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效应的强弱程度。剖面有机质碳同位素分馏程度的变化规律为阔叶林地>针叶林地>草地>灌木林地>荒地。这可能是由于阔叶林地上生物量大及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强,有机质来源较多且组成、结构不同所致。而荒地剖面坡度很大,地上植被来源较单一,表层枯枝落叶很少,故导致其剖面土壤有机质的分馏效应最低。对比研究表明:不同植被类型覆盖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的深度分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土壤有机质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具有地域性特征。

二、甘肃环县天然草地植被近40年演变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环县天然草地植被近40年演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稳定同位素的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土壤蒸发和地下水补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及优势
        1.2.2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土壤蒸发研究中的应用
        1.2.3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地下水补给研究中的应用
        1.2.4 同位素景观图谱法
        1.2.5 黄土高原同位素水文学研究进展
        1.2.6 黄土高原地下水补给研究进展
    1.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黄土高原
        2.1.2 黄土塬区
    2.2 研究方法
        2.2.1 气象数据处理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3 氢氧稳定同位素测定
        2.2.4 放射性氚同位素测定
        2.2.5 水化学特征测定
        2.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黄土高原不同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引言
    3.2 采样点布设
        3.2.1 大气降水
        3.2.2 土壤水
        3.2.3 浅层地下水
    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
        3.4.2 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
        3.4.3 浅层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土壤蒸发的空间格局及定量评估
    4.1 引言
    4.2 采样点布设
    4.3 土壤蒸发损失率评估方法
        4.3.1 lc-excess法
        4.3.2 Craig-Gordon模型
        4.3.3 平衡分馏和瑞利分馏参数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土壤水lc-excess剖面分布及水分运移机制
        4.4.2 黄土高原土壤蒸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4.3 黄土高原土壤蒸发损失率的评估及不确定性
        4.4.4 土壤水lc-excess剖面的时间尺度及潜在应用
        4.4.5 lc-excess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区域尺度浅层地下水补给特征分析
    5.1 引言
    5.2 采样点布设
    5.3 数据分析
        5.3.1 降水与地下水同位素的比较
        5.3.2 lc-excess平衡方程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黄土高原浅层地下水的基本理化性质
        5.4.2 黄土高原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及季节性效应
        5.4.3 黄土高原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方式及相对贡献率
        5.4.4 对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武塬区水循环过程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6.1 引言
    6.2 研究区域概况
    6.3 采样点布设
    6.4 数据分析
        6.4.1 补给方式定性分析
        6.4.2 氯离子质量平衡法
        6.4.3 贝叶斯同位素混合模型
        6.4.4 深根植被下地下水补给量
    6.5 结果与讨论
        6.5.1 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6.5.2 土壤示踪剂剖面分布及土层划分
        6.5.3 农田和苹果园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比较
        6.5.4 地下水补给方式的多种示踪剂证据
        6.5.5 地下水补给量及补给方式的相对贡献
        6.5.6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及潜在地下水补给的影响
        6.5.7 长武塬区水循环过程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六盘山贫困片区乡镇三生功能转变研究——以甘肃省环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研究进展
3 研究区概况
4 研究方法
    4.1 环县2000-2015年土地功能变化
        4.1.1 环县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4.1.2 环县2000-2015年土地功能变化
    4.2 环县2000-2015年各土地功能转换矩阵
    4.3 2000-2015年各村镇三生功能变化
        4.3.1 2000-2015年各乡镇生产功能变化
        4.3.2 2000-2015年各乡镇生活功能变化
        4.3.3 2000-2015年各乡镇生态功能变化
5 结论

(3)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2.4.1 研究评述
        2.4.2 主要启示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3.2.2 人口迁移理论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3.5.1 理论渊源
        3.5.2 理论基础
        3.5.3 理论涵义
        3.5.4 供需规律
        3.5.5 数学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4.2 自然地理基础
        4.2.1 地形地貌
        4.2.2 气候特征
        4.2.3 土壤植被
    4.3 自然资源基础
        4.3.1 水资源
        4.3.2 土地资源
        4.3.3 矿产资源
        4.3.4 农产品资源
    4.4 生态环境状况
        4.4.1 生态环境特征
        4.4.2 生态环境问题
    4.5 社会经济基础
        4.5.1 人口分布特征
        4.5.2 经济发展水平
        4.5.3 社会事业概况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西部典型牧区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生态需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候变化对需水的影响
        1.2.2 气候变化对物候的影响
        1.2.3 植被生态需水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域的选择
    2.2 各区概况
        2.2.1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内陆干旱草原区)
        2.2.2 乌兰县(高寒荒漠草原区)
        2.2.3 鄂托克旗(干旱风沙草原区)
3 西部典型牧区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及其特征分析
    3.1 资料收集及数据处理
        3.1.1 数据来源及站点基本情况
        3.1.2 气象数据处理方法
    3.2 西部典型牧区气候要素的时间变化趋势
        3.2.1 近60a气候变化趋势
        3.2.2 天然草地植被生长季气候变化趋势
        3.2.3 天然牧草关键生长期气候变化趋势
    3.3 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3.4 小结
4 西部典型牧区潜在蒸散发时空分布特征及归因性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Penman-Monteith公式
        4.1.2 潜在蒸散发敏感系数
        4.1.3 气象因子对参考作物蒸散(ET_0)的贡献
    4.2 潜在蒸散发变化趋势及其特征分析
        4.2.1 潜在蒸散发的空间分布
        4.2.2 潜在蒸散发的多年变化
    4.3 潜在蒸散发的变化原因分析
        4.3.1 潜在蒸散发对气候要素的敏感性分析
        4.3.2 潜在蒸散发变化的归因性分析
    4.4 小结
5 西部典型牧区草地植被生态需水量与生态缺水量计算-以典型代表县域肃南县为例
    5.1 水文年型确定
    5.2 植被生态需水量与生态缺水量计算方法
        5.2.1 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5.2.2 植被生态缺水量计算方法
        5.2.3 水分盈亏指数
    5.3 计算参数确定
        5.3.1 肃南县植被生长季ET_0 时空变化特征
        5.3.2 植被生长期各阶段植被系数K_c
        5.3.3 植被面积A_p
    5.4 肃南县天然草地生态需水量分析计算
        5.4.1 天然草地生态需水定额和有效降雨量分析
        5.4.2 天然草地生态需水量与生态缺水量分析
    5.5 小结
6 气候变化背景下典型代表县域天然草地植被生态需水变化及预测
    6.1 气候变化下肃南县草地植被物候演变特征
    6.2 气候变化对肃南县植被生态需水量的影响
        6.2.1 研究方法
        6.2.2 气候变化对肃南县植被生态需水量和生态缺水量的影响
    6.3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肃南县天然草地植被生态需水量与生态缺水量预测
        6.3.1 未来气候情景设定
        6.3.2 未来气候情境下肃南县天然草地植被生态需水量与生态缺水量预测
    6.4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禁牧补助对环县天然草原生产力变化影响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 监测内容与方法
    1.1 样地设置
    1.2 监测时间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草原植被盖度变化分析
    2.2 草原植被高度变化分析
    2.3 草原植物种数变化分析
    2.4 草原产草量变化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6)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的概念及其演变
        1.2.2 荒漠化的评价指标发展
        1.2.3 荒漠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荒漠化评价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资源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与民族
        2.2.2 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数据收集及其预处理
    3.1 遥感数据的收集及其预处理
        3.1.1 数据源的选择
        3.1.2 遥感数据预处理
    3.2 其他辅助资料的收集及其预处理
第四章 草原沙化指标的选取及分类体系的建立
    4.1 科尔沁草原沙化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4.1.1 野外考察
        4.1.2 建立解译标志
    4.2 科尔沁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的建立
        4.2.1 草原沙化评价指标的选择
        4.2.2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分类系统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五章 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5.1 非草地类别的提取及掩膜
        5.1.1 耕地的提取
        5.1.2 林地的提取
        5.1.3 水体的提取
        5.1.4 盐渍化的提取
        5.1.5 掩膜
    5.2 基于裸沙面积百分比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
        5.2.1 LSMM 简介
        5.2.2 LSMM 端元的选取
        5.2.3 LSMM 技术流程
        5.2.4 LSMM 分类结果
        5.2.5 LSMM 精度评价
    5.3 基于植被盖度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
    5.4 对比分析与总结
第六章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6.1 科尔沁沙地总体状况分析
        6.1.1 空间分布特征
        6.1.2 面积统计特征
        6.1.3 空间动态变化特征
        6.1.4 转移矩阵
    6.2 典型旗县草原沙化动态变化分析
        6.2.1 奈曼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2 翁牛特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3 科尔沁左翼后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4 彰武县、康平县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5 通榆县、双辽县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6 总结
第七章 科尔沁沙地典型区草原沙化驱动力分析
    7.1 科尔沁沙地的形成时期
    7.2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的自然成因
        7.2.1 物质基础
        7.2.2 气候变化
    7.3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的人为因素
        7.3.1 人口增长及草地开垦
        7.3.2 过渡放牧
        7.3.3 政策因素
    7.4 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7.5 小结及讨论
第八章 结论及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划分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2.1 耕地系统演变
    2.2 草地系统演变
    2.3 林地系统演变
    2.4 湿地-水系演变
    2.5 沙地系统演变
    2.6 社区系统演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3.1.1 基本背景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3.1.3 生态环境结果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2.1 基本背景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3.2.3 生态环境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1 耕地系统演变
        4.1.2 草地系统演变
        4.1.3 林地系统演变
        4.1.4 湿地-水系演变
        4.1.5 沙地系统演变
        4.1.6 社区系统演变
        4.1.7 基本认识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2.1 耕地系统演变
        4.2.2 草地系统演变
        4.2.3 林地系统演变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4.2.5 沙地系统演变
        4.2.6 社区系统演变
        4.2.7 基本认识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3.1 耕地系统演变
        4.3.2 草地系统演变
        4.3.3 林地系统演变
        4.3.4 湿地-水系演变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4.3.6 社区系统演变
        4.3.7 基本认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5.1 耕地系统演变
    5.2 草地系统演变
    5.3 林地系统演变
    5.4 湿地-水系演变
    5.5 沙地系统演变
    5.6 社区系统演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6.1.1 耕地系统演变
        6.1.2 草地系统演变
        6.1.3 林地系统演变
        6.1.4 湿地-水系演变
        6.1.5 沙地系统演变
        6.1.6 社区系统演变
    6.2 综合评价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6.4.1 自然原因
        6.4.2 根本原因
        6.4.3 直接因素
        6.4.4 综合分析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附表

(8)陇东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过程中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资料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资料
        2.1.1 荒漠化数据及统计数据
        2.1.2 影响因子选取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主成分分析结果
    3.2 环县土地荒漠化的驱动机制分析
        3.2.1 自然因素对土地荒漠化的驱动分析
        3.2.2 人为因素对土地荒漠化的驱动分析
4 结 论

(10)黄土高原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同位素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采样及分析方法
        1.2.1 土壤pH值测定
        1.2.2 土壤有机碳含量和C/N比值测定
        1.2.3 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土壤C/N、pH值和土壤有机碳
    2.2 植物优势种、枯枝落叶和表层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
    2.3 土壤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3 结论

四、甘肃环县天然草地植被近40年演变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稳定同位素的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土壤蒸发和地下水补给研究[D]. 向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六盘山贫困片区乡镇三生功能转变研究——以甘肃省环县为例[J]. 王会龙. 甘肃科技, 2020(05)
  • [3]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4]西部典型牧区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生态需水研究[D]. 冯湘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5]禁牧补助对环县天然草原生产力变化影响监测[J]. 李发杰,惠文. 畜牧兽医杂志, 2016(06)
  • [6]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D]. 李金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7]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8]陇东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过程中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定量分析[J]. 张希彪,上官周平,王金成,毛宁. 水土保持通报, 2013(02)
  • [9]陇东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驱动因子的定量分析[J]. 张希彪,王东. 土壤通报, 2013(02)
  • [10]黄土高原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同位素组成研究[J]. 李龙波,涂成龙,赵志琦,崔丽峰,刘文景. 地球与环境, 2011(04)

标签:;  ;  ;  ;  ;  

甘肃省环县近40年天然草地植被演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