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计算机病毒的防止(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1](2021)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也愈发普及,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虚拟网络技术可以从根本上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提供保障。虚拟网络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计算机的信息安全存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于建立安全的计算机网络也有很大的影响。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慧慧[3](2019)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标识,在教育领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社会领域学生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全社会对于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高中阶段是学生自主思维及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阶段,更需要学校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因其学科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适用性等特性,在其学科教学工作中渗透安全教育理念,有效地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对于提升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促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比分析、调查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依据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可行性策略和教学建议。从学生交通安全、日常防骗、计算机病毒及预防三个安全教育主题出发,设计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实际教学案例,应用设计的教学案例分实验班和对照班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实践成果展开后测。通过对后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班学生的安全意识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验证了渗透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王磊[4](2019)在《政府治理视角下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没有网络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已经被上升到了国家安全体系当中。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稳定、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网络信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大力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我国政府治理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和分析,从而提出更好的解决对策。我国政府治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受到外部环境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机器,它会受到各种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例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及震动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黑客的入侵、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和计算机病毒的隐患都会造成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当前,我国对网络信息的治理缺乏一些有效的措施,网络信息中存在大量的垃圾信息不能及时删除,造成了一定的信息污染。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公民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也较差。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也受到了很多境外不法组织的威胁,针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情报领域攻击越来越猖獗、针对我国政治安全领域发动的网络舆论攻击越来越疯狂、针对我国社会生活领域的网络信息违法犯罪活动日趋增多、针对我国青少年群体领域的网络信息“毒害”日趋严重,针对我国政治安全的IT企业商业纠纷政治化倾向日趋明显。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强国战略思想,针对我国政府治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以及客观制约因素,本人认为我国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我们应构建牢固的网络信息安全屏障、深入推进自主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制定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提高公民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坚持把依法保障信息安全纳入维护国家安全之中,从而促进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大力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建设添砖加瓦。
张弛[5](2019)在《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使传统的财产形式发生虚拟化、电子化、数据化的流变,催生了一大批网络化的新型财产,由此带来大量的实践难题,给刑法中“财产”、“财物”等基础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造成巨大冲击。本文主要就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新的财产类型和财产形式进行探讨,并对相关的司法疑难问题予以解答:第一章主要对“财产”和“财物”等概念的刑法含义进行深入解读,准确把握概念的特征与认定标准,并对两者的关系加以厘清。本章首先对“财产”概念的历史流变与域外立法情况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刑法学界围绕“财产”和“财物”等概念的理论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出刑法中财物(财产)概念的认定标准:具有客观的物质存在形式、具有能够以金钱衡量的客观经济价值、具有占有和转移的可能性。此外,本章还对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给刑法造成的冲击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财产概念边界的模糊、财产犯罪行为模式的异化、与罪名界限的纠葛、犯罪数额与既遂标准的认定困境等。第二章主要对与电子资金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以银行电子现金、第三方支付账户余额、具有支付功能的理财产品与比特币等“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为代表的电子资金均应当被视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侵害电子资金的案件按照行为模式可以被划分为“窃取型”、“复制型”、“套取型”等基本类型,前两者原则上应当以盗窃罪认定,而后者则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罪、高利转贷罪等罪名。在对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既遂标准进行把握时,应当坚持控制说的立场,以行为人取得对电子资金的控制和占有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节点和标志。此外,本章还对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中的罪名界分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三章以近年来出现的各类电子化的权利凭证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物品电子凭证、服务电子凭证与电子积分等三种典型的电子权利凭证的犯罪问题进行讨论。物品电子凭证无论获取途径免费与否均应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而服务电子凭证只有在同时满足有偿获取与能够独立兑换服务的情况下方可被认定为“财物”,至于电子积分,则应依据其实际功能具体判断。侵害电子权利凭证的案件可能涉嫌盗窃罪、诈骗罪以及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等罪名。仅具有打折或折抵功能、无法单独兑换物品或服务的电子权利凭证不属于“财物”。第四章主要涉及大数据与大数据财产的问题。“大数据”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集合而非一个单独的概念,只有那些满足刑法上“财物”认定标准的大数据表现形式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财产”。具体说来,“大数据财产”应当仅限于能够在大数据平台或者大数据交易市场上交易和出售的,经过收集的底层数据、清洗后的匿名化数据以及经过挖掘之后形成的大数据产品。大数据财产应当归属于大数据挖掘者和控制者所有,而非归属于产生数据的个人。对于侵害大数据财产的行为可以适用盗窃罪、合同诈骗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罪名,而对于那些无法被认定为“财物”的大数据表现形式则可以援引计算机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着作权罪等罪名加以保护。第五章对实践中争议颇多的“虚拟财产”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所谓的“虚拟财产”虽然被冠以“财产”之名,但其既不具有能够以货币加以衡量的客观经济价值,也不具有可以被玩家占有或转移的可能性,不能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在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娱乐服务的虚拟权利凭证。以技术手段从游戏运营商处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应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论处;对于以技术手段从其他游戏玩家处“窃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则应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认定。采取抢劫、诱骗、威胁等现实性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虚拟财产的行为不能被认定为犯罪。此外,利用互联网游戏外挂大量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在未使用破坏性程序、未对互联网游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破坏的情况下也不宜作为犯罪处理。仅以个人娱乐为目的而制作、使用游戏外挂程序或者以其他技术性手段非法获取虚拟财产,并未用于销售牟利的,无论如何也不应以犯罪论处。任何人不能仅仅因为打游戏而受到刑事追诉。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就互联网背景下刑法如何应对“财产”概念的流变所带来的冲击作出全面回应。
曹一铎[6](2019)在《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防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的生活给人类带来了便捷,同时也带来了互联网病毒。互联网病毒作为信息化时代最大的安全隐患,其利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迅速扩张,所以对于这个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我们需要有一套高效的检测病毒与防御病毒的方法。目前无论是技术领域还是模型领域,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检测与防御方法对于一些新型的病毒没有办法进行检测和防御,都是以治为主的,滞后性非常严重。本文形成了以防御为主,以治理为辅的模型主旨思想,建立了一种在局域网网络内部的病毒检测与防御模型,攻克了这个技术难题。最后达到的效果是趋近于零的网络感染率,在网络之外就把网络病毒控制住。病毒的防御厂商、服务器和客户端是这个模型的主要方面。现如今的网络隔离防治方法对网络流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比如针对不变的网络地址、维护特别指定的子网。本文在不隔离全部节点的基础上,对计算机节点的应用进行单独隔离,建立了一种基于应用类型的隔离方法,可以有效地排除现有隔离方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作为一种主动式传播的病毒,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网络病毒只要感染网络内的一个节点,其余的节点就会相继被感染。本文研究了一种网络病毒传播预警系,可以达到护卫整个网络的目的,这种护卫形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建立一个控制中心,第二部分通过这个全局控制中心对全盘网络进行跟踪记录,第三部分对跟踪到捕捉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协议确定具体处理方法。本文研究了一种主动的防御模型,建立了一种分布式的网络病毒预警系统,此模型针对于主机兑现了主动防御。该法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对所监控目标实时跟踪记录,分析得出其权值,针对所得出的权值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分别为:等待处理、程序停运、程序通过;第二步为了证实这种模型的可信度和切实性,需要经过实验来证明。在本文的最后为了更深入地完善这个预警体系,列出了互联网病毒的分级标准。
刘辰[7](2018)在《基于情绪态度的博弈逻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关于非传统博弈论及相应的博弈逻辑的探索性研究。非传统博弈论指的是不完全遵循EU效用理论的博弈论。传统博弈论假定博弈参与者时刻都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虽然也内嵌了博弈参与者的偏好,但其内嵌偏好的依据是EU理论。这种分析方式为现实博弈的抽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博弈论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博弈论的应用和相应的博弈逻辑建构中,传统博弈论的局限性也逐步得以凸显:这种抽象方式忽略了参与者的“情绪态度”问题。博弈参与者都是有限理性参与者,并不完全遵守EU理论。参与者置身于博弈中,会因各种原因而产生“情绪态度”,而“情绪态度”的变化会引起博弈参与者的偏好转变。以传统博弈论为背景建立的博弈逻辑,也携带了传统博弈论的局限性。因而,博弈论与博弈逻辑的进一步发展,亟待克服这种根本性缺陷。本文在梳理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博弈论的这种问题与局限做了以下工作:(1)本文根据心理学界普遍认可的态度定义,确定了博弈参与者所具备的态度因素满足三个维度:情绪、行为意向与认知,并借此明确了何为“基于情绪态度的博弈”,进而对博弈参与者在博弈中产生的三维态度进行分析。在指出传统博弈论与非传统博弈论的划分后,说明传统博弈论研究的重点局限在态度的第二、三维度。这是因为传统博弈论对参与者内嵌的偏好要求是基于EU理论的。偏好表示参与者对某些情况的倾向,这种倾向在博弈中与信息的认知方面也密切相关,这些都将传统博弈论的研究导向了博弈参与者的态度的后两个维度。本文表明博弈参与者的态度研究不应该忽略第一维度的作用,应该在动态博弈模型中引入“情绪态度”要素。(2)本文总结了传统博弈论的分析疑难,首先评述了非传统博弈论对博弈参与者情绪态度的首次尝试——基于前景理论的RDEU理论。通过此理论说明情绪态度对现实博弈现象分析的重要性。基于这层关系,笔者提出引起博弈参与者情绪态度的主要原因是“触发行动”的作用。在相似博弈情境中所出现的这一类行动可以被归在一个集合之中,该集合被称为“特殊行动集合”。特殊行动集合的产生与博弈参与者的经验无法分离,归纳博弈论所推崇的“经验”对参与者态度的研究也至关重要。在博弈进行中,博弈参与者情绪态度的产生会引起偏好的临时转变。某些情绪态度极大增加了参与者偏离某些偏好的概率。因此,行动、情绪态度与偏好之间构成了一种有机联系。笔者将这种有机联系用于具体博弈分析的方式称为“情绪态度偏好(Emotional Attitude Preference)”分析机制,简称为EAP分析机制。(3)本文解读了“派瑞克式”的传统博弈逻辑的性质以及局限性,在充分肯定其简便性的同时,指明了只单纯考虑两人零和博弈的逻辑实为不妥之举。之后讨论考虑参与者偏好与认知的偏好逻辑系统,指出偏好逻辑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现阶段部分人工智能学家对这项工作的推进,阐明了单人多偏好系统的问题并对该系统的各项性质以及偏好冲突进行了解释。这些解读以及对前人系统的推进,都建立在可能世界语义学与特殊的可能世界语义学——邻域语义学的基础之上。(4)本文分析解读了逻辑系统中“更新”的概念,说明了该概念对博弈参与者偏好转变的技术处理之重要性。说明更新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开宣告、公开建议以及可能世界重新排列三种方式。基于更新的思想描述了一类单一情绪态度(SEA/Simple Emotional Attitude)下的博弈逻辑,说明此博弈逻辑的优势以及其“内嵌式”规定的情绪态度所带来的局限性。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一个关于行动、情绪态度与偏好变化的最小博弈逻辑系统——EAP逻辑系统。此系统依据可能世界语义学以及EAP分析机制而建立,说明博弈参与者的情绪态度会因为行动产生变化,进而引起偏好的改变。逻辑系统的建立说明这种改变所导向的博弈结果并不一定满足传统理论的要求,进而也说明此系统相对于内嵌式系统更加丰富。(5)本文运用EAP分析机制与EAP逻辑对一些应用科学中博弈参与者的情绪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有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讨论,通过病毒传播模型的EAP分析以及对新型反病毒技术——“网络诱骗/陷阱技术”的EAP解读,从而说明EAP的实际应用价值。运用EAP分析对“阿莱悖论”进行了重新阐释,并与RDEU理论进行了比对。最后,运用心理学中斯金纳学派的“强化理论”对EAP分析机制进行了辩护,使得论点从心理学出发,连接多种学科再回归心理学,形成了一个递归性的过程。通过以上研究工作,可以得到三个基本结论:(1)传统博弈论中的效用理论存在很多问题。态度概念的确定以及博弈参与者情绪态度要素的引入对传统博弈论的缺陷有着弥补的作用。(2)EAP分析机制不能与传统博弈论以及传统博弈逻辑脱节,传统理论的众多的研究成果对EAP的推进都有重要意义。如,传统博弈论中的“经验”概念以及偏好逻辑中提出的“更新”概念。(3)EAP分析机制不局限在博弈论、博弈逻辑方面,其功效性可以延伸到应用科学的众多领域,因此这一方面研究的应用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刘环[8](2018)在《医疗设备配置的计算机的病毒防范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逐渐到来,计算机被越来越多的领域广泛应用。医疗设备的配置也应用了现代化信息手段,结合了计算机相关技术。近年来,医疗设备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计算机能够对医疗信息的诊疗数据进行信息数据处理和传送打印,但病毒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其相关问题也日益突出,这给计算机技术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我们有必要明确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原因和传播过程,对医疗设备配置中的计算机病毒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胡源泉[9](2018)在《计算机安全面临常见问题及防御对策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果。计算机网络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同时计算机网络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安全面临的常见问题,以此为基础,介绍了计算机安全防御对策,希望可以为高中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提供参考。
魏楚雯[10](2018)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其次,总结了一些比较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最后,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相关措施,包含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加大防火墙技术的推广、升级、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加大计算机加密技术的研究等,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质量。
二、浅议计算机病毒的防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计算机病毒的防止(论文提纲范文)
(1)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虚拟网络技术特点 |
2 虚拟网络技术的主要类型 |
2.1 隧道安全技术 |
2.2 身份认证技术 |
2.3 信息安全加密技术 |
2.4 密钥安全技术 |
3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
3.1 非法授权访问 |
3.2 计算机病毒 |
3.3 木马程序和后门 |
4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具体应用 |
4.1 在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应用 |
4.2 在企业部门与远程部门中的应用 |
5 结论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对比分析法 |
1.3.3 调查研究法 |
1.3.4 跨学科研究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安全概述 |
2.1.2 中学生安全教育、学科渗透概述 |
2.2 学科渗透理论支撑 |
2.2.1 结构主义课程论 |
2.2.2 建构主义学理论 |
2.2.3 行为主义理论 |
2.2.4 思维三元理论 |
2.3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2.3.1 国内外研究提供成熟经验 |
2.3.2 对安全教育的重视为学科渗透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2.3.3 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安全教育资源 |
2.3.4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渗透提供了需求市场 |
第三章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 |
3.1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安全教育的研究目标 |
3.1.1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总目标 |
3.1.2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安全教育的目标 |
3.2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 |
3.2.1 系统性原则 |
3.2.2 信息技术性原则 |
3.2.3 科学性原则 |
3.2.4 主题性原则 |
3.3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安全教育的可行策略 |
3.3.1 知识渗透,科学合理 |
3.3.2 思维培养,加强迁移 |
3.3.3 教学方法,注重创新 |
3.3.4 课后反馈,重视渗透 |
3.4 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安全教育的教学建议 |
3.4.1 以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内容为主,安全教育内容为辅 |
3.4.2 注意教学的“点面结合” |
3.4.3 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3.4.4 形成持续性的渗透机制 |
3.4.5 进行教学活动及教学形式的持续创新 |
第四章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实践过程及结果 |
4.1 实践案例 |
4.1.1 《日常防骗》的教学案例 |
4.1.2 《交通安全知识》的教学案例 |
4.1.3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的教学案例 |
4.2 设计和应用调查问卷 |
4.3 对比分析数据采集 |
4.4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渗透安全教育的实践结果数据统计 |
4.4.1 实验班安全教育的实践结果数据对比 |
4.4.2 对照班安全教育的实践结果数据对比 |
4.4.3 实验班、对照班安全教育的实践结果数据对比 |
4.5 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安全教育的实践结果分析 |
4.5.1 实验班学生的安全意识高于对照班学生 |
4.5.2 学生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
4.5.3 安全教育内容需要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 |
4.5.4 信息技术课程可以作为高中生安全教育的载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果总结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学生安全教育开展情况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政府治理视角下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意义 |
三、既往研究评述 |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
一、网络信息安全的内涵 |
二、网络信息安全的外延 |
第三章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
一、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隐患 |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 |
(二)黑客的入侵 |
(三)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
(四)计算机病毒的隐患 |
(五)信息污染的威胁 |
(六)公民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较差 |
(七)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 |
二、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挑战与威胁 |
(一)针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情报领域攻击越来越猖獗 |
(二)针对我国政治安全领域发动的网络舆论攻击越来越疯狂 |
(三)针对我国社会生活领域的网络信息违法犯罪活动日趋增多 |
(四)针对我国青少年群体领域的网络信息“毒害”日趋严重 |
(五)针对我国政治安全的IT企业商业纠纷政治化倾向日趋明显 |
第四章 政府的网络信息安全治理职能 |
一、我国政府治理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现状 |
二、我国政府治理网络信息安全所取得的成就 |
(一)我国政府对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力度加强 |
(二)我国网络信息安全能力得到提升 |
(三)网络信息安全屏障不断增强 |
三、转变政府的网络信息安全治理职能 |
(一)转变管理观念 |
(二)转变常规治理 |
(三)整合相关机构职能 |
(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
第五章 政府治理视角下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
一、多措并举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
(一)构建牢固的网络信息安全屏障 |
(二)制定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二、创新开辟网络信息安全新路径 |
(一)深入推进自主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 |
(二)构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
(三)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
(四)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网络信息安全治理体系 |
三、全民共筑网络信息安全防线 |
(一)提高公民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意识 |
(二)坚持把依法保障信息安全纳入维护国家安全之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5)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刑法中的财产概念 |
第一节 “财产”概念的历史流变 |
一、早期:“物”与“财产”的具体化列举 |
二、发展:作为法律术语的“物”与“财产”概念的成型 |
三、成熟:无体物概念的提出 |
四、流变:财产概念外延的不断扩张 |
第二节 “财产”概念的域外考察 |
一、德国 |
二、日本 |
三、英国 |
四、美国 |
五、苏联 |
六、评析 |
第三节 我国刑法中的“财产”概念及认定标准 |
一、刑法中“财产”和“财物”概念的关系 |
二、关于“财物”属性的理论争讼 |
三、互联网背景下“财物”(财产)的认定标准 |
第四节 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的冲击 |
一、财产形式的流变对“财物”概念边界的冲击 |
二、行为模式的异变对犯罪认定和罪名界限的冲击 |
三、财产的数据化带来的数额认定的困境与既遂标准的漂移 |
小结 |
第二章 电子资金犯罪的刑法应对 |
第一节 电子资金概述 |
一、电子资金的概念范畴 |
二、电子资金的本质与财产性根基 |
三、电子资金的出现给刑事司法认定带来的冲击 |
第二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基本类型与行为认定 |
一、窃取型电子资金犯罪 |
二、复制型电子资金犯罪 |
三、套取型电子资金犯罪 |
第三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罪名界分 |
一、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罪名纠葛 |
二、电子资金案件罪名界分的理论聚讼及评析 |
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罪名界分步骤 |
第四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既遂标准 |
一、电子资金犯罪案件既遂标准的漂移 |
二、财产犯罪既遂标准的理论聚讼 |
三、侵害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既遂标准 |
小结 |
第三章 涉电子权利凭证案件的刑事司法认定 |
第一节 电子权利凭证概述:分类、财产性与刑法研究现状 |
一、刑法视域下电子权利凭证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二、电子权利凭证的种类 |
三、电子权利凭证的财产性辨析 |
第二节 涉物品电子凭证案件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窃取他人物品电子凭证的行为定性 |
二、侵入系统生成物品电子凭证后倒卖行为的认定 |
第三节 侵害服务电子凭证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记名的服务电子凭证 |
二、不记名的服务电子凭证 |
第四节 电子积分犯罪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侵入系统后虚增电子积分行为的罪名适用 |
二、利用系统漏洞刷取电子积分案件的定性 |
三、利用规则漏洞刷取电子积分行为的认定 |
四、复制电子资金系统后伪卡盗刷案件的处理 |
小结 |
第四章 大数据财产的刑法保护 |
第一节 大数据的概念界定与本质析正 |
一、大数据的定义与本质 |
二、大数据挖掘 |
三、“大数据”与“大数据财产”之概念勘正 |
第二节 大数据的财产性分析与大数据财产的权利归属 |
一、大数据的财产性分析 |
二、“大数据财产”的认定标准与范围界定 |
三、大数据财产的权利归属 |
第三节 大数据财产的刑法保护路径 |
一、大数据财产的保护路径之争 |
二、大数据财产的刑事司法保护 |
三、其他大数据侵害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
小结 |
第五章 虚拟财产犯罪的刑事司法认定 |
第一节 虚拟财产的概念界定 |
一、关于“虚拟财产”概念范围的学理争讼 |
二、虚拟财产的内涵厘清 |
三、虚拟财产的外延 |
第二节 虚拟财产的财产性分析 |
一、虚拟财产的客观价值性分析 |
二、虚拟财产是否具有占有和转移的可能性 |
三、虚拟财产的本质 |
第三节 侵犯虚拟财产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以技术手段侵害虚拟财产行为的认定 |
二、以现实手段侵害虚拟财产行为的处理 |
三、制售、使用外挂行为的定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防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进程 |
1.1.2 计算机病毒产生和黑客的关系 |
1.1.3 基于新型网络病毒的传播特点分析 |
1.2 当今防病毒技术的发展情况研究 |
1.3 本文研究意义及其主要内容概况 |
第二章 网络传播病毒的专题研究 |
2.1 蠕虫病毒的历史根源及定义 |
2.1.1 尼姆达病毒 |
2.1.2 震荡波蠕虫病 |
2.2 木马程序的发展 |
2.3 恶意代码的发展史及研究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式研究 |
3.1 病毒通过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分析 |
3.1.1 通过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传播 |
3.1.2 通过主动扫描传播 |
3.2 网络病毒模型的构建 |
3.2.1 生物学中典型病毒的传播模型 |
3.2.2 网络病毒传播的数学模型 |
3.2.3 模型的仿真结果 |
3.2.4 模型归纳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防御策略研究 |
4.1 当今网络安全技术发展概况 |
4.1.1 防火墙技术 |
4.1.2 入侵检测技术 |
4.1.3 安全评价技术 |
4.2 病毒检测机理 |
4.2.1 特征代码技术 |
4.2.2 文件校验技术 |
4.2.3 病毒行为检测 |
4.2.4 软件模拟技术与预扫描技术 |
4.3 网络病毒防御策略 |
4.3.1 单机病毒防御策略 |
4.3.2 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病毒防御策略 |
4.3.3 局域网病毒防御策略 |
4.3.4 邮件网关的病毒防御策略 |
4.3.5 防火墙联动防御策略 |
4.4 分布式网络病毒报警系统模型研究 |
4.4.1 网络病毒报警检测的机理 |
4.4.2 网络病毒报警系统的整体架构 |
4.4.3 可扩展的子网划分模型 |
4.4.4 可扩展的探测模型 |
4.5 病毒疫情的评价标准 |
4.5.1 病毒波及范围的评价指数 |
4.5.2 病毒破坏程度评价指数 |
4.5.3 病毒传播能力评价指数 |
4.5.4 病毒疫情的综合评估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计算机病毒防御策略研究成果概括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情绪态度的博弈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 国外研究概况 |
(二) 国内研究概况 |
(三) 博弈逻辑研究的层面划分 |
第三节 本文的致思路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 致思路径 |
(二) 主要内容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传统博弈论疑难与EAP分析机制的引入 |
第一节 传统博弈论的分析疑难与“情绪态度”的刻画 |
(一) 传统博弈论对现实博弈的分析与疑难 |
(二) RDEU理论及其基本模型 |
第二节 博弈中的“情绪态度”与归纳博弈中“经验”的关联 |
(一) “乒乓球序贯博弈”的再解读 |
(二) 引入“情绪态度”的博弈理论 |
(三) 归纳博弈论与RDEU理论、EAP分析机制的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传统博弈逻辑的局限与EAP分析机制的联系 |
第一节 传统博弈逻辑的作用与局限性 |
(一) 传统博弈逻辑系统的解读 |
(二) 传统博弈逻辑的作用与局限 |
第二节 偏好逻辑的作用与局限 |
(一) 冯·赖特偏好逻辑系统 |
(二) 博弈逻辑中参与者态度第二、三维度的推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EAP分析机制的逻辑系统 |
第一节 模型的更新、升级与博弈描述 |
(一) 认知偏好逻辑与模型的升级、更新 |
(二) 关系变化、产品更新以及完美参与者的更新 |
第二节 基于“内嵌型”情绪态度的博弈逻辑系统——SEA系统 |
(一) “乐观者”博弈逻辑的语法与语义 |
(二) “乐观者”博弈的公理系统 |
第三节 基于情绪态度的博弈逻辑系统——EAP系统的构建 |
(一) 博弈中带有情绪态度的信息加权模型EAP-O |
(二) 行动、情绪态度与偏好的关系以及EAP系统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AP分析机制的应用、解题功能及其辩护 |
第一节 EAP分析机制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关联 |
(一) EAP与计算机病毒感染博弈模型的联系 |
(二) EAP与“网络诱骗”技术的联系 |
第二节 阿莱悖论的解读与EAP分析机制的关联 |
(一) 阿莱实验与阿莱悖论 |
(二) 前景理论及EAP对阿莱悖论的解释 |
(三) EAP与“类”阿莱悖论下的具体实例 |
第三节 EAP分析机制的心理学辩护与展望 |
(一) EAP中行动的心理学解释 |
(二) “强化理论”对“触发行动”的细化解释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医疗设备配置的计算机的病毒防范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过程及定义基本阐述 |
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 |
2)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及传播过程 |
2 医疗配置中计算机产生病毒的原因 |
1) 网络环境 |
2) 存储媒介 |
3 医疗设备配置的计算机的病毒防范措施探讨 |
1)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 |
2) 明确计算机病毒症状 |
3) 制定科学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 |
(1) 备用系统的准备 |
(2) 使用正版系统和软件 |
(3) 养成良好上网习惯 |
(4) 不随意下载无关网络软件 |
(5) 购买正版杀毒软件 |
(6) 定期备份 |
(7) 对计算机系统及时检查 |
4 浅析杀毒软件的选择 |
5 结论 |
(10)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网络安全影响因素 |
1.1 计算机网络系统因素 |
1.2 计算机病毒因素 |
1.3 非法入侵因素 |
1.4 电子邮件因素 |
2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
3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
3.1 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 |
3.2 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 |
3.3 加大防火墙技术的推广升级 |
3.4 加大计算机加密技术的研究 |
4 结论 |
四、浅议计算机病毒的防止(论文参考文献)
- [1]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J]. 王建. 通信电源技术, 2021(04)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研究[D]. 刘慧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
- [4]政府治理视角下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研究[D]. 王磊. 安庆师范大学, 2019(01)
- [5]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D]. 张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防御策略研究[D]. 曹一铎.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7)
- [7]基于情绪态度的博弈逻辑研究[D]. 刘辰. 南京大学, 2018(12)
- [8]医疗设备配置的计算机的病毒防范措施[J]. 刘环.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17)
- [9]计算机安全面临常见问题及防御对策探讨[J]. 胡源泉. 智富时代, 2018(02)
- [10]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J]. 魏楚雯. 科技传播,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