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柯勒律治《忽必烈汗》的主题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梅申友[1](2021)在《灵感的忽至与永逝——《离开科罗诺斯的路》主题新探》文中指出《离开科罗诺斯的路》是福斯特最有名的短篇小说之一,长期以来评论者认为同它互文的只有索福柯勒斯的《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实际上跟此短篇构成深层暗涉的乃是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探讨的都是灵感忽至继而被干扰,最终永逝的现象,在展现个体潜意识巨大力量的同时,又揭示了人际关系与灵感维系之间的关系。结合福斯特创作时的境况,此作品的自传成分不言而喻:作者在肯定灵感重要的同时,又担心身边因没有一个致力于连接的人而让灵感付之东流。
关晓茵[2](2020)在《19世纪中期英国文学的中国书写 ——以《瓷塔:九个中国故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关注19世纪中期英国文学的中国书写,以英国作家托马斯·亨利·西利的《瓷塔:九个中国故事》为主要论述对象,研究英国作家对中国题材的利用和改写。19世纪中叶,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结束和维多利亚时代的开启,中国逐渐成为了英国觊觎的对象,英国两个访华使团的失败以及成员充满恶评的着作影响了英国人对中国的看法,随之而来的鸦片战争则让中国成为更多作家的关注对象,英国文学的中国书写也由此发生转变,《瓷塔:九个中国故事》即是代表。作品收录了九个独立的中国故事,分别以诗歌和小说文体呈现,涉及中国茶叶、瓷器、皇帝、刑法、婚姻和节日等多种题材,涵括了清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部作品的中国书写与19世纪中期英国报刊的发展有密切联系,作品中的几个故事曾在英国杂志《本特利杂集》上刊载,与其同时代书写中国的报刊文学作品一起构建了转折时期的中国叙事和中国形象。分析这些作品可以发现,19世纪中叶英国作家对中国风俗文化的偏好,他们不仅关注清朝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关注西译的中国古典文学;塑造的人物表现为扁平化的形象,但对中国女性的命运表现出一定的关照;并且依托文学报刊这一媒介,创作了大量以中国为题材的故事,促进了中国书写在英国文学中的转变。论文第一章介绍《瓷塔:九个中国故事》及其成书的时代背景,勾勒西利的生平和创作以及作品的流传轨迹,解析维多利亚时代报刊文学中的“中国热”;第二章追溯《瓷塔:九个中国故事》的题材来源,解析作品对中国古典文学叙事的借鉴和对浪漫主义文学的承袭;第三章从形象学角度分析作品呈现的不同人物形象,并根据作品主题阐释作家对中国社会风俗文化的关注;最后,总结《瓷塔:九个中国故事》的流传和影响,并对19世纪中期英国报刊中刊载的书写中国的作品进行解读,探讨英国作家书写中国的意义和价值。
崔丹[3](2019)在《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英国第二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济慈虽生平遭际困顿、但却以独特的审美追求、深邃的诗评思想、别具一格的诗歌书写跻身于伟大诗人行列,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自省式诗人,济慈穷其一生,以诗铭志,但心中焦虑挥之不去。诗人对死亡、宗教、诗人身份、两性、阶级、与政治等皆充满焦虑之情,而这些焦虑归根结底反映出诗人对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刻思考,即其对自我身份认同、个体身份认同、集体身份认同中的性属身份认同和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持有深刻的焦虑之情。究其实质,济慈的身份认同焦虑产生在主体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从而体现出一体多面性、多层次性与交错性特点。诗歌书写成为济慈表达、展现与超越焦虑的方式。诗人不仅在与亲朋好友的鸿雁传书中表达身份认同焦虑,并且更以诗歌书写作为展现与超越身份认同焦虑的场域与实践,而对其深入地探讨是深刻理解济慈其人、其思与其诗的关键。相关文学批评理论与视角为此问题的剖析提供具体而坚实理论阐释与策略选择。笛卡尔有关主体意识,海德格尔有关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拉康、齐泽克等对“焦虑”等阐释可用于厘清身份认同焦虑问题;文艺复兴运动与浪漫主义思潮中有关死亡、生命、时空、宗教信仰等阐释可分析诗人的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阐释和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身份论可探讨诗人的个体身份认同焦虑;拉康、齐泽克、福柯、格林布拉特等有关“凝视”理论、黑格尔的主仆关系阐释、吉尔伯特、古芭等女性主义话语与福柯有关性属、疯癫、规训等权力话语体系可探索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琳达·考利与安德森有关民族主义与国家身份建构等理论可分别分析诗人集体身份认同焦虑中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诗人通过诗歌书写探讨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具体表现为对死亡的迫近与难以企及的宗教救赎持有焦虑之情。家门罹难、久病之躯、先辈与同仁的英年早逝等系列不幸令济慈感慨阳寿渐殁,诗名难酬,而其对生之渴望、死之恐惧凸显焦虑,死亡氛围、肺痨症状等遂成为诗歌书写中心,诗人通过书写向死而生、化死为生、以生蕴死、物我相生、物我两生来实现其对死亡焦虑超越的书写。济慈宗教态度的形成与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生长环境、文人挚友影响密不可分,诗人在诗歌中以“复魅”与“祛魅”的方式对宗教进行书写,期间尽透诗人的焦虑之情。但诗人并非园囿其中,而是在保存宗教积极元素基础上,融合希腊神学、凯尔特泛神论等凸显世俗人文主义精神元素来超越宗教身份认同焦虑,以此实现超越自我身份认同焦虑的夙愿。济慈虽集百家众长,但却致力于克服“影响的焦虑”,从而体现出个体身份认同焦虑。诗人在诗歌形式、风格、技巧、人物、情节等方面继承前驱与同侪诗人的诗歌精华基础上,剑走偏锋,形成独特的济慈式诗歌风格,实现克服前驱与同侪诗人“影响的焦虑”。具体表现在:诗人摒弃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坚持人文主义精神;摒弃莎士比亚的“宿命论”,凸显人文主义精神的“主体选择”;深化诗画越界、彰显基督教与泛神论博弈、升华人道主义精神等方面超越弥尔顿;弥补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再现济慈式“崇高自然”;通过济慈式“想象自然”实现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摒弃柯勒律治理性哥特式想象,实现济慈式瑰丽幻想;摒弃拜伦的“现实书写”,实现济慈式“想象书写”;以“人道主义”精神升华雪莱的“英雄主义”思想。在性属关系书写中,济慈对男女两性皆充满浓郁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就诗歌对异性身份认同焦虑书写而言,济慈通过塑造代表摄政晚期父权制文化认同下的男性“凝视”中的“家中的天使”来表达自我对集体身份认同。但同时,诗人用通过刻画“淑女”充满性欲诱惑般的“反凝视”来展现女性对代表社会“大他者”的男性反抗,彰显诗人对传统社会意识形态中异性性属的不认同,也间接展现诗人的异性性属身份焦虑。同样,诗人刻画出“邪恶”女性的“反凝视”来展现对社会规约的反抗,其中又不乏刻画社会主导体制对其进行的规训与惩罚,由此,再次彰显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最终诗人将“美好”与“邪恶”同时赋予理想女性形象,以此实现其对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就同性身份认同焦虑而言,诗人一方面书写男性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集体的对峙,以此展现济慈个体在社会集体身份认同中存有的焦虑之情。同时,诗人从个体、年龄与群体性方面展现出男性之间的亲密协同关系,深刻地展现出诗人在男性话语与国家权力背景下超越同性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实践。在超越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书写中,济慈内心充满浓郁的焦虑之情。家庭熏陶、志友论政、同侪影响、前辈指引、政治时论皆对其影响深刻。反观诗歌,诗人不仅书写其对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而且展现出其致力于与英格兰民族为核心的不列颠国家身份相认同。诗人对诸如美洲、非洲与印度等大英帝国殖民地持有深刻焦虑之情,因受东方主义思想浸润,诗人一方面不自觉地将殖民地视为“他者”,但另一方面,作为知识分子的诗人以其秉承的人道主义思想渴望与殖民地相认同,以争取全人类的解放来实现对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彼得·霍恩,谭君强[4](2018)在《柯勒律治《忽必烈汗:或梦中幻景断片》:抒情诗的叙事学分析》文中指出柯勒律治的诗歌《忽必烈汗》,通过具有不同主人公和叙述者的三个连续的叙述序列,巧妙地表现出艺术创造(诗歌的主题框架)的不确定过程。抒情人(将自己界定为作者)首先记录了灵感来自梦中幻象的有关忽必烈汗的诗歌写作被打断。接着,一个客观的抒情人叙说了忽必烈汗建造欢乐宫的故事。最后,抒情人表达了他尚未实现的渴望,即在诗歌中重新创造宫殿,以此作为他被接受为真正诗人的前提。三个序列之间的相互连接可以作为一种策略,以潜在地克服浪漫主义诗人艺术创造力的问题。艺术创造的三个叙述,其结束相对于事件性各有不同。第一个叙述无法触及事件,第三个叙述只能设想未来的事件,第二个叙述则涉及在过去取得的重要成就。诗歌赋予诸事件在两个层次上以特色,一是在被叙述的故事层次上,二是在三个故事的系列层次上,作为对有意识的创造性问题的灵巧解决和对灵感来源的确认。
梅申友[5](2017)在《“诗是理性化的梦”——《忽必烈汗》1816年序言刍议》文中研究指明对于柯勒律治《忽必烈汗》一诗,国内学界长期以来都聚焦于诗歌正文的解读,而对其1816年序言未予重视。本文采用史料考辨和文本细读的方法,首先对序言与"克鲁手稿"的附言进行比照,质疑序言所述事实的真实性,并寻绎措辞变动的理由;然后比照序言与诗歌正文,阐释两个文本在人物形象和主题上的诸多暗合以及潜在的龃龉。鉴于浪漫主义时期"断章"体大为盛行,本文结合柯勒律治对灵感与想象力的看法,指出诗人迟迟未将此诗发表的缘由并不是其结构上的不完整,而是诗人并不认同纯灵感写作的方法。1816年序言创造了一个从灵感中清醒过来的反思者形象,目的是要跟诗歌正文中那个狂热躁动的诗魔形象形成对比。
崔丹,李增[6](2017)在《中国新诗对英国浪漫主义的借鉴与“文化的国家主义”践行——以新诗诗人朱湘的诗学思想与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新诗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影响颇深。其中,新诗诗人朱湘的诗学思想与诗歌实践借鉴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哲理之思、苏格兰民谣、效法自然、奇幻想象、感觉之美等,颇具代表性。朱湘秉承"中外古今"理念,妙用中国汉字独特形声特点,化用中国古典诗歌与神话典故,并辅以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借鉴,最终铸就具有"文化的国家主义"风格的中国新诗。朱湘对英国浪漫主义借鉴、融合及其独立诗风形成的个案,可在"西学东渐"过程中加以研究体察,揭示出以朱湘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如何保持自身的民族性与文化独立性,以此抵抗过度的西化与欧化。
胡玉明[7](2016)在《柯勒律治诗歌与姬子“墨道山水”的跨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与姬子的"墨道山水"虽属不同艺术门类,却给读者留下了相似的感官体验。通过进一步的对比研究,发现两位艺术家在诗画艺理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如艺术的模仿对象,艺术的整体性,艺术家反身观照自然的视角和途径,等。柯勒律治的文艺理论与中国古典绘画对"澄怀观道"的审美定位极为相似,都为了实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然而由于缺乏对中国道教的深刻认识,柯勒律治在问津艺术的道路上最终转向柏拉图的"理念",进而遁入"太一"的宗教窠臼。因而,柯勒律治的文艺理论神学色彩要大于哲学思辨,从而大大降低了其艺术理论的审美高度。
李佩纹[8](2016)在《柯勒律治《忽必烈汗》的诗歌意象与诗歌主题——女性主义双性同体视角》文中认为双性同体是女性主义众多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批评之中。而柯勒律治早于伍尔夫提出了这一思想的雏形,即"伟大的思想应该是双性同体的",同时,在其作品中实践了这一思想。本文选取了柯勒律治的代表作《忽必烈汗》,试图从诗歌意象和诗歌主题两个层面对全诗所体现的双性同体思想进行分析,并从中进一步挖掘柯勒律治对两性关系、文学创作和诗人身份的理解。
金永平[9](2015)在《论艾布拉姆斯的学术贡献——兼论其对中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艾布拉姆斯是英美文学理论批评界的大师级人物,国内学者对于他的着作《镜与灯》与《文学术语汇编》有一定的了解。前者是浪漫主义文论研究的经典着作,书中提出的文艺理论"四要素",即"宇宙""受众""作品""艺术家",在国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者则对文学理论术语作了精确的解释,是文学研究者案头的必备书。但令人遗憾的是,国内多数学者对艾氏在其他领域取得的学术成绩很少涉及。事实上,艾氏在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人文主义批评理论的建构与实践以及英国文学经典的重构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英美学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对艾氏的学术贡献作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以此勾勒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艾氏"学术历程。
萨日娜[10](2016)在《英俄浪漫主义诗歌中的鞑靼人形象》文中研究表明西方文学通常将东方元素定义为“遥远的、浪漫的、极富吸引力的”,尤其在西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大动荡时期,文人思想家们通常将东方的一切与自身所处的环境作为相对立的“他者”概念进行想象与描述,以达到建立内心所积蓄情感得以宣泄的场域、对自我进行重新认识、思辨与批判的主要目的。本文以“鞑靼人”的形象在十九世纪英俄浪漫主义诗歌中的书写为线索,整理并分析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历史与文化范畴的“鞑靼人”具体指什么?2、十九世纪英俄浪漫主义诗歌中是怎样描述“鞑靼人”的?为什么?3、“鞑靼人”的形象研究无论对于历史还是今天有什么样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从第一章起,主要根据历史材料串述“鞑靼”的起源、鞑靼与突厥及后来的蒙古之间的关系,从时间顺序来看,鞑靼与突厥基本属于同一时代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北方游牧民族,公元前三世纪直至十三世纪成吉思汗时期的漫长时间里突厥与鞑靼各部落一直处于不断争霸格局,直到十三世纪鞑靼人统一了北方草原为止,北方各民族均被鞑靼人招至麾下统一称为“鞑靼人”,并以这一称呼远征到了东欧。第二章主要以英国最伟大的三位浪漫主义诗人即拜伦、雪莱和柯勒律治的作品为主探索了作品中出现的关于“鞑靼”的元素及形象。从拜伦的“东方故事诗”为出发点讨论了西方人对“东方”的模糊概念;以分析雪莱的《伊斯兰的起义》看到当时西方人对鞑靼人的态度主要是陌生、排斥与恐惧的;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借鞑靼可汗之名描写了梦境中的“乌托邦”。据此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鞑靼人形象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整理。第三章主要以“俄国诗歌的太阳”普希金的诗歌作品为代表探讨俄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鞑靼人形象,以《高加索的俘虏》、《给卡尔梅克女郎》以及《给巴赫奇萨拉伊宫的喷泉》三部重要诗歌为代表分析诗歌中的“鞑靼人”形象。第四章主要以形象学方法论为主总结浪漫主义诗歌中鞑靼人的形象特征,探微浪漫主义诗歌中将“鞑靼人”作为“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实质,并得出通过对这一形象在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追溯形成比较文学全球化语境的意义。
二、柯勒律治《忽必烈汗》的主题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柯勒律治《忽必烈汗》的主题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1)灵感的忽至与永逝——《离开科罗诺斯的路》主题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柯勒律治:惺惺相惜的前辈 |
二、《忽必烈汗》的启示:被忽略的互文 |
三、灵感的忽至:“底层个性”的潜力 |
四、灵感的永逝:无人连接 |
五、作者的变形:隐秘的心声 |
(2)19世纪中期英国文学的中国书写 ——以《瓷塔:九个中国故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瓷塔:九个中国故事》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托马斯·亨利·西利与其《瓷塔:九个中国故事》 |
第二节 “小作家”与维多利亚时代报刊文学的中国热 |
第二章 中国故事的题材和叙事变化 |
第一节 故事来源及浪漫主义变形 |
一 异国情调的故事和题材来源 |
二 中国题材的浪漫主义变形 |
第二节 作品的叙事变化和艺术特色 |
一 戏仿中国古典小说叙事 |
二 戏剧性的对话和讽刺性双关手法 |
第三章 中国书写的形象建构和文化解读 |
第一节 作品折射出的社会集体想象 |
一 统治者勤政开明和荒淫残暴的矛盾形象 |
二 士绅阶层扭曲狰狞的形象 |
三 中国女性自由抗争的形象 |
第二节 从崇拜中国器物到探寻中国文化 |
一 中国物质的拟人化表达 |
二 “开明皇帝”的传说式表达 |
三 中国社会风俗的漫画式表达 |
第四章 《瓷塔:九个中国故事》的流传和英国报刊文学的影响 |
第一节 《瓷塔:九个中国故事》的流传和影响 |
第二节 19世纪中期英国报刊文学的中国书写及其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托马斯·亨利·西利创作年表 |
致谢 |
(3)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肉体与灵魂——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
一、自我身份认同中死亡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
二、自我身份认同中宗教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
第二节 死亡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死亡焦虑的书写 |
二、死亡焦虑的超越 |
第三节 济慈诗歌对宗教焦虑与超越的书写 |
一、宗教思想“复魅”与焦虑书写 |
二、宗教思想“祛魅”与焦虑书写 |
第四节 宗教多融共生书写与焦虑的超越 |
一、希腊神学 |
二、凯尔特泛神论思想 |
第二章 生前身后名——个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个体身份认同焦虑产生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
第二节 前辈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与济慈的人文主义精神 |
二、莎士比亚的“宿命论”与济慈的“主体选择” |
三、弥尔顿的“人文主义”与济慈的“人道主义” |
第三节 浪漫主义先驱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与济慈式“崇高自然”的再现 |
二、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与济慈式“想象自然” |
三、柯勒律治的哥特式“想象”与济慈式瑰丽“幻想” |
第四节 浪漫主义同侪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拜伦的“现实书写”与济慈式“想象书写” |
二、雪莱式“英雄主义”与济慈式“人道主义” |
第三章 凝视与反凝视——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
一、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男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二节 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一、理想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邪恶女性的“他者”性属焦虑与超越 |
第三节 同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一、男性对峙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男性协同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四章 政治的“逃逸”——族性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
一、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 |
二、族性身份认同焦虑的概念界定、内涵与超越 |
第二节 英伦三岛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一、英格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
二、苏格兰与爱尔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
三、英国性建构与苏爱民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
第三节 殖民地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美洲殖民者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东方殖民地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结论 |
文献目录 |
附录 《致济慈》献诗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诗是理性化的梦”——《忽必烈汗》1816年序言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作缘起:梦中得诗 |
二、作品体式:另类断章 |
三、诗人自评:无甚价值 |
(6)中国新诗对英国浪漫主义的借鉴与“文化的国家主义”践行——以新诗诗人朱湘的诗学思想与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朱湘对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的借鉴 |
二、朱湘对第二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借鉴 |
三、“文化的国家主义”践行 |
结论 |
(7)柯勒律治诗歌与姬子“墨道山水”的跨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忽必烈汗》与“墨道山水” |
二、诗画互文、艺理同归 |
三、诗画的哲学观照:“道”与“太一” |
(9)论艾布拉姆斯的学术贡献——兼论其对中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浪漫主义文学研究的集大成者 |
二、当代西方最后一位人文主义批评家 |
三、文学选集的编写及经典的形成 |
四、世界文论的建构 |
五、艾布拉姆斯与中国 |
六、结语 |
(10)英俄浪漫主义诗歌中的鞑靼人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形象学的起源 |
二、关于西方人眼中鞑靼人形象的研究 |
第一章 历史与文化范畴中的鞑靼人 |
第一节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鞑靼人与突厥人 |
第二节 鞑靼人基本等同于蒙古人 |
第三节 作为文化概念的鞑靼人 |
第二章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鞑靼人形象 |
第一节 两代浪漫主义诗人笔下的鞑靼人 |
一、拜伦诗歌中的鞑靼人 |
二、雪莱诗歌中鞑靼人的黑骏马 |
三、柯勒律治诗歌中富丽堂皇的逍遥宫 |
第二节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鞑靼人形象特征及原因与意义 |
第三章 俄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鞑靼人形象 |
第一节 普希金诗歌中的鞑靼人 |
一、普希金与拜伦 |
二、《高加索的俘虏》中的拔都汗 |
三、《给卡尔梅克女郎》中的鞑靼女性 |
四、《给巴赫奇萨拉伊宫的喷泉》的传奇爱情故事 |
第二节 俄国浪漫主义诗歌中鞑靼人形象特征及原因与意义 |
一、特殊的历史背景及心理因素 |
二、不在场的在场 |
结语 |
一、英俄浪漫主义诗歌中的鞑靼人形象分类总结 |
二、作为“社会集体想象物”的鞑靼人形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柯勒律治《忽必烈汗》的主题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灵感的忽至与永逝——《离开科罗诺斯的路》主题新探[J]. 梅申友.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1(04)
- [2]19世纪中期英国文学的中国书写 ——以《瓷塔:九个中国故事》为例[D]. 关晓茵.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D]. 崔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柯勒律治《忽必烈汗:或梦中幻景断片》:抒情诗的叙事学分析[J]. 彼得·霍恩,谭君强.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 [5]“诗是理性化的梦”——《忽必烈汗》1816年序言刍议[J]. 梅申友.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2)
- [6]中国新诗对英国浪漫主义的借鉴与“文化的国家主义”践行——以新诗诗人朱湘的诗学思想与实践为例[J]. 崔丹,李增. 中国比较文学, 2017(01)
- [7]柯勒律治诗歌与姬子“墨道山水”的跨界研究[J]. 胡玉明.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6(05)
- [8]柯勒律治《忽必烈汗》的诗歌意象与诗歌主题——女性主义双性同体视角[J]. 李佩纹. 北方文学, 2016(10)
- [9]论艾布拉姆斯的学术贡献——兼论其对中国的影响[J]. 金永平. 文学理论前沿, 2015(02)
- [10]英俄浪漫主义诗歌中的鞑靼人形象[D]. 萨日娜. 天津师范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