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民兼营问题的新思考

日本农民兼营问题的新思考

一、对日本农户兼业化问题的新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顾冬冬[1](2021)在《基于土地经营规模的河南粮农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西华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许阳[2](2019)在《乡村文化变迁视角下的空间治理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但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目前,乡村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2017年,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指出这一轮乡村振兴,振兴的重点在于文明重塑,文化自信成为乡村规划和建设必须拥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本文引入文化变迁的视角,从时间维度的历史脉络,系统地解析了传统乡村文化和乡村空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建国后乡村文化变迁和乡村空间的演变过程梳理,归纳得出乡村文化变迁的趋势以及乡村建设的三种空间类型,包括乡土文化修复型、乡土文化重构型和乡土文化嵌入型。通过对应特色型村落的文化守护、集中型乡村层面的文化重构以及城乡融合区的文化融合三种类型,并且各自以案例佐证,分别总结出三种不同类型乡村空间治理的要点,以期为当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空间方法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本文的研究主要有四个部分内容:一是基于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分析;二是总结出乡村文化变迁和空间演化方向;三是分类型乡村文化发展的方向探索和实证分析;四是在文化变迁视角下重新辨析文化内涵、空间治理的原则和目的以及总结三种类型空间治理的经验。

韩欣宇[3](2018)在《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住区发展与空间重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正经历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阶段,城乡社会经济面临剧烈的发展转型。特别是在城乡统筹背景下,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乡村在城乡关系重塑中要素单向性外流,导致地域要素组织与功能结构演进出现诸多变动。乡村住区的发展与空间重构既是客观现实又是未来趋势,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增强本土理论的知识贡献和规划技术的实施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论文研究了城乡关系变迁与乡村住区发展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和阶段特征,借助理论透视厘清城乡关系驱动下乡村住区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城乡要素重组对地域空间结构与功能演进的作用机理。进而重点研究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要素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功能结构调整的影响,提出解决现阶段乡村住区发展困境的整体思路。其次,根据城乡关系重塑与乡村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建构了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理论框架,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明确空间重构的理论取向,研究空间重构的概念内涵和运行机制,以及组织实施的内容、要素和层次。第三,结合空间重构的组织框架,论文建构了乡村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基于乡村住区发展的复杂性和重构的差异性归纳住区空间重构的类型及特征,进而研究乡村住区空间重构模式,从建设过程、动力机制和影响意义等方面总结创新发展经验,最后提出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实现路径和支撑策略。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城乡关系重塑是一种影响乡村发展的最具渗透力的驱动因素,主要通过影响要素组织方式和功能结构调整推动住区空间重构;2)城乡统筹阶段,城乡要素流动和配置的方式显着变化,导致乡村住区出现人口流失加剧、土地利用低效、发展资本不足和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应通过重塑乡村的地位与价值、优化地域资源利用方式和推进地方性空间生产等思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转变;3)乡村住区空间重构是乡村发展的正向演进过程,应利用人为的空间干预与调控手段,优化系统的要素配置、空间演进和功能拓展,从而实现乡村自主发展能力和城乡协同发展水平的提升;4)在乡镇地域尺度下应用乡村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基于发展度和重构度识别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类型,发现不同类型住区呈圈层布局结构且重构需求差异显着;5)新时期乡村住区应采取“内外联动”的重构路径,通过提升存量供给水平、优化城乡产业分工和加强公众参与程度等方法,发挥空间规划的引导作用;采取加速资源整合、壮大集体经济和鼓励村社自治等手段,提升乡村自主发展能力。

张慧[4](2017)在《基于生态视角的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研究》文中认为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和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不同阶段,粮食安全所蕴含的内容和特质是不一样的。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趋紧,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保障粮食的可持续安全,成为了我国政府的重要政策着力点。在此背景下,全面厘清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内涵、合理评价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现实状况、科学分析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影响因素和国际经验,对于提出合理的粮食安全政策、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对已有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本文分别从投入、生产、供应、获取和利用5个环节阐释了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内涵,并基于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极限视角构建了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模型,从投入供应、粮食耗损、粮食需求三个方面模拟推演了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机制。粮食可持续安全是指一国(或地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拥有获得充足、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生活膳食所需及食物喜好所需的物质和经济条件,且这种物质和经济条件是具备跨代际持续性的。在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则更加强调在粮食的投入、生产、供应、获取和利用的各个环节应当与生态环境保持协同状态,即粮食安全是不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在投入环节,生态视角的粮食可持续安全体现在了耕地资源、水资源、劳动力、技术和制度安排的投入和供给五个方面;在生产环节,生态视角的粮食可持续安全主要面临来自生产污染和能源消耗两个方面的冲击:在供应环节,生态视角的粮食可持续安全应考虑供应相对均衡、国外粮食依赖、供应社会约束和供应自然约束四个方面;在获取环节,生态视角的粮食可持续安全主要体现在粮食的空间调度能力、相对购买能力、经济获利能力以及小农经济体制下粮食获取能力四个方面;在利用环节,生态视角的粮食可持续安全要求注重粮食加工利用环节的生态可持续,避免粮食污染,降低粮食耗损率。其次,在构建生态视角下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熵值法对生态视角下我国的粮食可持续安全进行评价,并就其现状、走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同时,以342个地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本文利用耕地压力指数、GDI指数、空间自相关、平均增长指数等方法分析了 2001-2013年我国的耕地压力空间分异格局,以考察生态视角下我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耕地资源约束。就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宏观状况而言,1997-2014年我国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状况在不断优化且呈现出了显着的阶段性,目前正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耕地趋紧、粮食价格上涨、粮食加工企业利润收窄、食品安全问题凸显等。就基于耕地压力视角的粮食安全地区状况考察而言,2001年以来中国耕地压力状况逐渐减轻,但空间分异程度扩大、空间集聚趋势增强;中国耕地压力格局总体稳定、局部变化,南北分化趋势显着;耕地质量是决定中国耕地压力的基础性因素。基于上述评价分析,本文进一步从投入、生产、供应、获取和利用5个环节遴选出了影响生态视角下我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主要因素,并就其影响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在进行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脉冲效应函数方法对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且具体分析了其影响路径的结构效应、分位数层次效应。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影响是“U”型的,生态环境治理、农业劳动力流失、技术进步对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影响是正向的,城乡收入差距对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影响是负向的。而且这些因素的影响路径呈现出了结构效应、分位数层次效应,结构效应表现为在粮食安全的投入、生产、供应、获取和利用环节,各主要因素的影响效应是各有差异的;分位数层次效应表现为随着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程度的提升,各主要因素的影响效应是各有差异的。然后,本文对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国际先进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美、日、德、韩等国在粮食的投入、生产、供应、获取与利用环节为本文提供了经验借鉴,美国重视生产要素的生态保护、生态补贴和粮食储备、价格支持与食品补贴;日本重视要素生态保护和资源国际利用、集约生产和粮食储备、食品安全;德国重视农业机械化和规模经营、农业生产补贴和生态技术利用;韩国重视土地流转和外向政策、生态化生产和创新补贴政策、保障粮食自给。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推进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政策建议。在投入环节,注重生态可持续视角下的耕地资源保护、生态可持续视角下的水资源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可持续性配置、生态可持续视角下的技术进步。在生产环节,优化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科学布局城乡功能区形成节能减排新格局,运用政策调控手段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在供应环节,应基于生态可持续角度优化粮食进出口战略、规范绿色粮食补贴策略、推进自然灾害防控机制、设计粮食均衡调控制度。在获取环节,提升粮食市场主体经济获利能力推进粮食获取可持续,维持粮食市场价格稳定推进粮食获取可持续,提高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推进粮食获取可持续。在利用环节,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加强粮食市场监督管理。

梁彩兴,段彩丽,刘冬蕾[5](2016)在《河北省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方式研究——基于农户兼业化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农户兼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大亮点。一直以来,农民在经营土地的同时也面临着就近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难题,而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方式的出现,既为农民提供了"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机会,也为小企业自身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农户兼业普遍存在的背景下,通过探寻河北省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方式的成因及其发展特点,为进一步改善河北省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方式提出有效对策建议。

余洁[6](2015)在《农户兼业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基于规模化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便在中国大陆农村实施开展,伴随着这项土地制度改革,农户兼业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农村之中。农户兼业经营模式影响了我国农民收入及农业发展,并且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关于农户兼业问题的讨论与关注,故对农户兼业问题以及从经营规模视角研究农户兼业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农户经济行为理性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地租理论和边际收益理论,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农户兼业与农业经营规模之间的理论机制和实证结果。第一章阐述农户兼业的理论,并对其中现实意义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西奥多·舒尔茨的农户经济行为的理论性来探讨农户具有和私人经济中的企业一样有着理性思考。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可以称为机会成本理论,阐述了通过对机会成本的高低进行比较来分析兼业化及分化产生的原因。地租理论利用土地自然资源供不应求的特点解释人们为何兼职非农产业可以获得高额收入却仍不肯放弃土地的现象。边际收益理论合理解释农户兼业问题。第二章阐述农户兼业的现状以及农业经营规模的现状。本文介绍了农户兼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形成农户兼业的原因,然后分析了农业经营规模当前在我国的现状以及当前农业经营规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另外又介绍了有关形成农业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第三章研究兼业化与农业规模经营实证分析,对规模化进行研究,得出农户兼业影响了农村土地的规模化和集中化。在规模经营这一部分,本文会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具体分析农户兼业与农业经营规模之间的关系,因为规模化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第四章介绍了国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户兼业的一些状况,主要介绍国外以美国、日本、欧洲为主的发达国家,从国外农户兼业发展的形式和状况中得到借鉴经验,为我国走上农业现代化道路起到引领作用。第五章阐述我国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政策建议。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农户兼业是不利于农业经营规模的发展,对农业存在着限制因素,则表现在农户兼业对规模化、产业化以及农业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阻碍作用,分工的专业化及其他方面劳动力水平和收入逐渐上涨的情况下,最后将使得兼业其自身的优点逐渐丧失。在当前农户兼业现象普遍存在的状态下,我国要走出符合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对策和建议。

徐龙军[7](2014)在《农业保险对农户兼业决策的影响研究 ——以烟草保险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户通过将劳动力等原本用于农业的生产要素投入到非农生产部门,从而提高收入水平的行为,亦即兼业,是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现象。近年来,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和推广是绿箱政策所允许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户兼业的制度环境,因而会影响到农户的兼业行为。本文在国内外文献梳理与综述的基础上,首次构建农业保险对农户兼业决策影响的理论模型,阐明农业保险对农户兼业决策的影响机理:农业保险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资源配置效用水平,而在非农生产预期效用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两部门资源配置的等效用原理,农户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不得不打破保险引入前的资源配置均衡,增加资源在农业部门的配置水平,降低非农部门的配置水平,亦即农业保险通过改变资源配置效用水平影响农户兼业决策过程。在上述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研究常用的MOTAD(总绝对偏差最小化)模型,结合实际构建实证模型,并以烟草保险为例,模拟分析农业保险对农户兼业决策的影响。首先,对实地调研的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和临沂市沂水县烟农的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烟农迫切需要烟草保险以分散种植风险,但烟草保险的推广却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保费支付水平过低以及保险公司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提供了现实基础;然后,基于上述数据,利用上述MOTAD模型模拟无保险条件下农户兼业决策均衡时的风险水平、收益水平、资源配置等互动关系,以及在不同险种情景下农户兼业决策均衡时的风险水平、收益水平、资源配置等互动关系,然后对保险前后以及不同险种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结论为:(1)风险条件下,农户在农业上的资源投入会比年景好投入少,比年景坏投入多,而在非农部门的资源投入会比好年景多,比坏年景好。(2)从单个农户层面来看,农业保险促使更多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生产,加速大户的形成;从整个农业层面上,农业保险将会成为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的推力之一,并加速农户的分化,形成新的农民群落。(3)不同保险品种对农户兼业影响不同,一般来说,费率更低,保障水平更高的农业保险对农户资源配置影响更大。(4)不同地区的农户因为种植习惯、风险来源、风险管理经验、成本、产量、价格等的差异,对于同样的保险设计反应不同。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保险公司(农业企业)、烟草公司、农户等四个层面提出有关农业保险发展以及优化农户资源配置方面的建议。在政府层面,应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加快土地流转以及带动科研结构、保险公司等建立数据开放平台、开创政府+烟草公司+农户的保费支付模式;在保险公司层面,设计出更多、更合理的险种满足市场需求、设立烟草种植风险基金;在烟草公司层面,继续发挥领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农户层面,应积极参与农业合作组织,融入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风险水平,充分利用现代风险管理手段。

田欧南[8](2012)在《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因为土地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它还在很多情况下发挥着经济、社会组织和制度载体的作用。”(曲福田等,2010)我国的农村土地问题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现行土地制度下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这种土地使用权利的流转始于农业的不断发展对改变耕地分散细碎状况以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规模经营的客观需求,作用于农业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过程,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乡统筹发展等相互影响并相互促进。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和鼓励下,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进入规模不断加大、速度不断加快、流转主体日益多元化以及流转形式不断创新的时期。土地集中的高效率利用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绩效有目共睹,但土地因非农资本介入流转而普遍进行的非农化使用倾向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利益和社会稳定等带来的负面效应更不容忽视。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为例,通过对吉林省农村土地流出主体的成本效益和吉林省土地流入主体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深入探究农村土地流转的作用和存在问题及原因,对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明确土地流转的政策导向,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体系有重要作用。以吉林省为例研究农村土地流转问题,首先是基于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全国土地流转中的代表性作用,同时基于吉林省土地流转主体所表现的共性与特性,可能既是对全国总体情况的例证,又能为其他粮食主产省提供参照。本文的研究角度设置为对农村土地流转总体状况的把握、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对土地流转制度的政策评价和对解决部分问题的相关建议,力图从比较全面系统的角度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制定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共由8章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分别从土地流转动因、效果、问题、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的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对土地流转可能涉及的地租理论、产权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劳动力转移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描述,对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研究的概念与框架,研究的方法、理论依据等。第二章:现代农业与农村土地流转。本章首先对现代农业发展、现代产业发展与农村土地流转关系的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村土地流转,印度、智利、菲律宾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后工业化国家的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进行了介绍,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以上国家土地流转的经验而启示。第三章: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总体状况。主要分析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末,全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趋势及发展阶段,将我国各省市按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条件分为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经济区域,对经济区域之间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方式及流向等进行比较,总结分析出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基本问题。第四章: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与现状。本章以吉林省为例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吉林省土地流转进程的若干特点和主要流转形式,对土地流转的趋势做出预测。然后总结了制约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第五章:吉林省农村土地流出主体的实证分析。是论文的重点内容之一。农村土地流出主体即转出土地的农户。在吉林省农户调查样本基础上,首先对吉林省农村土地流出主体类型的划分依据及分布状况进行说明,然后根据样本数据拟把流出主体分为劳动力转移型、劳动力短缺型两种典型主体,并从主体成本收益角度对其流出行为进行计量分析,最后分析非经济成本收益对土地流出主体的影响。第六章:吉林省农村土地流入主体的分析。是论文的重点内容之二。土地的流入主体即流出土地的接纳者,或者说土地规模经营者,就现状论,主要包括:农户、工商企业、城市居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本章首先在土地流入主体调查样本基础上,对农村土地流入主体类型的划分依据和分布情况进行说明。运用Logistic模型对不同主体积极获取土地的内在动因进行计量分析,最后对非农主体尤其是工商企业进入土地经营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围绕对农民利益、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社会发展等的影响多个方面展开。第七章: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与政策评价。本章主要分析现有土地流转制度及政策对农民土地流转的影响。现有土地流转制度主要包括宪法、土地法、土地承包法等,和一些地方的土地流转条例。文章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演进过程和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最后从正负效应两方面针对现有农村土地制度对土地流转的影响进行政策效应评价。第八章: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政策建议。分别从土地法律体系健全、劳动力市场完善、规范的土地流转平台的培育、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及土地用途监管制度的强化等方面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出建议。

兰星天[9](2012)在《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可行性分析及政策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我国农地经营转为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农民生产积极性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农业生产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历程来看,农业规模化经营是一种普遍的趋势。因此,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更快速地向城市迁移,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现象的出现,我国农业的经营模式有必要逐步走向规模经营。虽然我国在制定了相关的土地流转政策之后,土地流转速度有所加快,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进程仍相对缓慢。因此,理清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面临的现状,现有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及制定有体系的农业政策,对稳步实现我国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从国内和国外两个层面对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作了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结构如下: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框架、国内外研究综述等。第三章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对我国农业发展状况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认为:(1)我国农村人口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占比仍然较高,农业经济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也仍稳定在超小规模的水平;而发达国家在较高人均耕地规模的基础上,仍呈现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2)我国农用机械使用量正在逐步提高,并且正处在快速增加的阶段;而发达国家则基本上处于机械使用量下降或下降后的平稳状态。也由此可知,发达国家的机械规模、机械利用效率已经处在较高的水平;相反,我国的农业机械的应用还可能仅处在量的增加上面。(3)我国农地的产出效率较大规模经营的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也已经处在较高的中等水平,不过我国农业对化肥的依赖性却相当高;第四章对制约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两个主要制约条件——农村人口和土地流转,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且务农人员将有可能更快速地减少,以及土地流转速度加快等结论,说明制约农业走向规模化经营的因素正在逐步消解。第五章对国有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大户经营等我国现有的主要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认为现存的规模化经营模式较小农户经营有着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揭示出各种模式存在的限制和问题。第六章结合美国和日本两个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历程和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政策变化,来说明我国农业目前也将处在由小农经营向规模经营的快速发展阶段。结合以上分析,本论文希望通过建立综合全面的农业政策来稳步实现我国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进程。政策建议包括:(1)建立土地流转统计平台,对农地经营状况进行监测,并根据统计数据实施土地流转激励、规模经营补贴等政策;(2)制定立体有效的促进土地流转政策,如包括建立双向农地流转补贴制度,建立与促进土地流转相结合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建立农村土地与城市住房置换体系等;(3)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资本通过各种模式介入农业规模经营。

于凡[10](2012)在《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下,我国对服务业也高度重视,并通过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服务业是现代农业建设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农业基础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农业服务业的需求更为迫切。发展农业服务业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需要。吉林省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业仍然吸收着为数众多的劳动力,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时期。农业GDP比重下降,农业经济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调整和转型。发展农业服务业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大计。拉长农业服务业这块短板,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论文以吉林省农业服务业的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资料查阅与专家咨询相补充的方法,对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相关资料和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考察和调研问卷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整理与综合分析,并结合服务经济理论与经济原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等作出定量和定性的判断,并力求对吉林省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论文在分析吉林省农业的总整体发展状况及其对农业服务业发展的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实际情况,分别分析了农户、农业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不同需求主体的需求状态及特点,各不同需求主体对各项农业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考察分析了各需求主体对农业服务需求的认知情况,对农业服务需求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论文以农业服务业的内部构成为线索,分别分析了产前生产资料供应服务、产中农业生产作业服务、产后农产品销售服务的供给主体、发展现状及各主体的成长发育程度,同时就调研中各需求主体较为关注的内容,对贯穿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技术服务和农业金融服务进行了必要的分析。论文以吉林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为专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从农机服务体系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各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从业人员、体系运行情况、农机化投入与管理服务效率等方面考查分析了吉林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吉林省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了吉林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并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设,为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统筹农机服务资源,使农机服务机构由“空心”变“实心”;实行服务推广经费的制度化,加大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探索基层农机服务机构管理创新;加快公益性农机服务机构机制创新;培养和建立合格的现代农机服务人才队伍;鼓励和扶持各类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等推进措施。当前,在小规模农户分散经营的前提下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服务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通过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可以把各生产要素进行科学配置、重组和复合。目前吉林省的农业服务体系仍不健全,不能有效地把各种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家庭经营之中,制约了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的建设。论文提出吉林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分析了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框架和内容,分别分析了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市场主导的商业性农业服务体系和农民合作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机构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模式、体系成熟状况、吉林省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发展的要点;提出了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即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队伍建设和基本制度建设;提出了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即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生产服务体系、流通服务体系、质检服务体系和培训服务体系。目前,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农业生产经营仍更多地表现出传统农业的特征。农业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仍存在突出的矛盾。无论是农户,还是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其农业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整体上仍然较低且存在差异。在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农业服务供给主体的成长发育程度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且也存在差异。农业服务的潜在需求与现实需求以及各需求主体对农业服务的认知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发展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应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完善信息网络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农业组织制度创新,包括以发展合作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内部组织制度创新和以农业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外部组织制度创新;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市场流通效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对农民进行投资,加强教育和培训,从根本上为农业服务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创造内生动力。

二、对日本农户兼业化问题的新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日本农户兼业化问题的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乡村文化变迁视角下的空间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理论基础
        1.3.1 文化生态学理论
        1.3.2 文化变迁理论
        1.3.3 乡村建设理论
    1.4 论文框架和路线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概念解析
        2.1.1 乡村
        2.1.2 乡村文化
        2.1.3 乡村空间
        2.1.4 空间治理
    2.3 研究综述
        2.3.1 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2.3.2 乡村文化变迁的相关研究
        2.3.3 乡村文化和空间的关系研究
        2.3.4 结合乡村文化的建设实践
第3章 乡村文化变迁和空间演变方向
    3.1 传统乡村文化在空间上的映射
        3.1.1 自然生态文化与生态空间
        3.1.2 农业生产文化和生产空间
        3.1.3 乡土聚落文化和生活空间
        3.1.4 小结
    3.2 乡村文化变迁和空间演变的历史脉络梳理
        3.2.1 1949年之前的“人生—村落秩序整合”时期
        3.2.2 1949-1978年之间的统一集体主义秩序时期
        3.2.3 1978年至今的市场经济秩序时期
        3.2.4 小结
    3.3 文化变迁视角下乡村空间的演变方向
        3.3.1 乡村空间演变方向
        3.3.2 乡村空间变迁的驱动力分析
第4章 分类型乡村发展的方向探索和实证分析
    4.1 乡土文化修复型: 以绩溪县尚村为例
        4.1.1 传统乡村文化和乡村空间系统的对应
        4.1.2 守护文化生态的空间治理经验总结
        4.1.3 类型总结
    4.2 乡土文化重构型:以宜兴市周铁镇为例
        4.2.1 传统乡村文化和空间系统结构
        4.2.2 文化重构型空间治理经验总结
        4.2.3 类型总结
    4.3 乡土文化嵌入型:以北京市兴寿镇下苑村为例
        4.3.1 文化变迁和空间适应性调整
        4.3.2 文化创新型空间治理总结
        4.3.3 类型总结
第5章 乡村文化变迁视角下的空间治理的逻辑和方法
    5.1 文化内涵的再辨析
    5.2 乡村文化变迁视角下空间治理的原则和目标
        5.2.1 顺应文化变迁方向,守护乡村文化多样性
        5.2.2 指向外部的文化吸引和指向内部的文化培育同步
        5.2.3 地域精神和公共文化建设,再造乡村社区
    5.3 基于文化变迁视角下的三种空间治理类型和驱动力量分析
第6章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3)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住区发展与空间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系统发展转型的时代背景
        1.1.2 乡村发展与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议题
        1.1.3 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借助空间规划落实国家乡村发展相关政策
        1.2.2 理论意义:城乡规划学科理论建设与完善的重要补充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基本概念
        1.3.2 研究范畴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与典型实践
    2.1 国内相关研究与典型实践
        2.1.1 针对乡村住区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
        2.1.2 新时期国内乡村住区建设典型实践
        2.1.3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评述
    2.2 国外相关研究与典型实践
        2.2.1 针对乡村住区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
        2.2.2 发达国家乡村住区建设的实践经验
        2.2.3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评述
    2.3 本章小节
第3章 城乡关系变迁下乡村住区发展演变及规律
    3.1 自然均衡阶段(1949 年以前):住区建设的历史基点
        3.1.1 早期均衡城乡关系
        3.1.2 住区系统基本形成
        3.1.3 住区单元稳步生长
        3.1.4 住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 二元隔离阶段(1949~1978 年):国家总体性支配住区发展
        3.2.1 二元结构下乡村封闭的发展环境
        3.2.2 社会经济功能变迁分化住区格局
        3.2.3 住区单元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3.3 城乡联系恢复(1978~2002 年):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影响
        3.3.1 城乡关系调整改变乡村发展环境
        3.3.2 居住改善的需求推进住区建设
        3.3.3 乡村工业化延续分散格局
        3.3.4 乡村城镇化促进均衡集中
        3.3.5 园区建设与土地供应紧张
        3.3.6 村镇规划的介入与引导
    3.4 城乡关系变迁下乡村住区的演变规律与机制
        3.4.1 城乡相互作用决定住区发展趋向
        3.4.2 要素重组驱动地域空间功能变迁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的问题与调整
    4.1 城乡关系进入反哺与统筹阶段
        4.1.1 加强要素供给,改善发展条件
        4.1.2 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4.1.3 创新经营体制,破除制度壁垒
    4.2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的限制因素
        4.2.1 乡村劳动力流动加剧
        4.2.2 农业基础地位降低
        4.2.3 自主发展资本不足
        4.2.4 自然生态本底恶化
    4.3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4.3.1 高流动性社会冲击生活基础
        4.3.2 土地利用方式限制生产发展
        4.3.3 外部冲击促成地域生境变迁
    4.4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的调整思路
        4.4.1 重塑乡村的地位与价值
        4.4.2 优化地域资源配置水平
        4.4.3 强化“地方性空间”生产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理论的提出
    5.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理论取向
        5.1.1 国外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相关理论
        5.1.2 国内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指导思想
    5.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概念内涵
        5.2.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概念
        5.2.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特征
    5.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运行机制
        5.3.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理论模型
        5.3.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目标规则
        5.3.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
    5.4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组织实施
        5.4.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层次
        5.4.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内容
        5.4.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要素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类型划分方法及特征识别
    6.1 基于“发展—重构”的乡村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建构
        6.1.1 评价分析流程与方法选择
        6.1.2 研究对象及相关资料来源
        6.1.3 乡村住区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及评测
        6.1.4 乡村住区重构水平评价方法及评测
        6.1.5 乡村住区“发展—重构”综合评价结果
    6.2 基于“发展—重构”的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特征分析
        6.2.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分布特征
        6.2.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类型的识别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创新模式与实现路径
    7.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创新模式
        7.1.1 基于生活空间优化城乡聚居格局
        7.1.2 基于生产空间激发产业经济活力
        7.1.3 基于生态空间盘活山水田园资源
    7.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实现路径
        7.2.1 外部拉力:空间规划的引导路径
        7.2.2 内部推力:自主发展的实施路径
    7.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支撑策略
        7.3.1 人:解除福利捆绑,培育职业农民
        7.3.2 村: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7.3.3 产:挖掘存量土地的综合效益
        7.3.4 景:人文自然开发与保护并举
    7.4 本章小节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基于生态视角的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粮食安全基本要义的相关研究
        1.2.2 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相关研究
        1.2.3 生态经济与粮食安全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思路与结构
    1.4 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第2章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内涵界定
        2.1.1 粮食安全的基本定义
        2.1.2 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内涵
        2.1.3 基于生态视角的粮食可持续安全界定
    2.2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内涵
        2.2.1 投入环节粮食安全的生态可持续
        2.2.2 生产环节粮食安全的生态可持续
        2.2.3 供应环节粮食安全的生态可持续
        2.2.4 获取环节粮食安全的生态可持续
        2.2.5 利用环节粮食安全的生态可持续
    2.3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模型
        2.3.1 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生态特性
        2.3.2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视角下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评价和现状分析
    3.1 生态视角下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评价设计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2 生态视角下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现状与走势
        3.2.1 生态视角下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现状分析
        3.2.2 生态视角下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走势分析
        3.2.3 生态视角下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存在的问题
    3.3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耕地资源约束
        3.3.1 耕地资源约束与粮食可持续安全
        3.3.2 耕地压力的评价设计
        3.3.3 耕地压力的空间分异状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视角下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4.1.1 城镇化发展的影响路径分析
        4.1.2 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路径分析
        4.1.3 生态环境治理的影响路径分析
        4.1.4 生产要素流动的影响路径分析
        4.1.5 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路径分析
        4.1.6 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分析
    4.2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和数据检验
        4.2.1 指标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4.2.2 ADF平稳性检验
        4.2.3 Johansen协整检验
        4.2.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3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1 计量模型设计
        4.3.2 基于分位数回归和脉冲效应函数的实证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美国经验阐释
        5.1.1 投入环节:生产要素的生态保护
        5.1.2 生产和供应环节:生态补贴和粮食储备
        5.1.3 获取和利用环节:价格支持与食品安全
    5.2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日本经验阐释
        5.2.1 投入环节:要素生态保护和资源国际利用
        5.2.2 生产和供应环节:集约生产和粮食储备
        5.2.3 获取和利用环节:食品安全
    5.3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德国经验阐释
        5.3.1 投入环节:农业机械化和规模经营
        5.3.2 生产和供应环节:农业生产补贴和生态技术利用
    5.4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韩国经验阐释
        5.4.1 投入环节:土地流转和外向政策
        5.4.2 生产和供应环节:生态化生产和创新补贴政策
        5.4.3 获取和利用环节:保障粮食自给
    5.5 国际经验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路启示
第6章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政策建议
    6.1 投入环节粮食生态可持续的政策建议
        6.1.1 生态可持续视角下的耕地资源保护
        6.1.2 生态可持续视角下的水资源保护
        6.1.3 农村劳动力的可持续性配置
        6.1.4 生态可持续视角下的技术进步
    6.2 生产环节粮食生态可持续的政策建议
        6.2.1 优化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
        6.2.2 科学布局城乡功能区,形成节能减排新格局
        6.2.3 运用政策调控手段,积极发展低碳农业
    6.3 供应环节粮食生态可持续的政策建议
        6.3.1 基于生态可持续角度的粮食进出口战略
        6.3.2 基于生态可持续角度的绿色粮食补贴策略
        6.3.3 基于生态可持续角度的自然灾害防控机制
        6.3.4 基于生态可持续角度的粮食均衡调控制度
    6.4 获取环节粮食生态可持续的政策建议
        6.4.1 提升粮食市场主体经济获利能力
        6.4.2 维持粮食市场价格稳定
        6.4.3 提高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水平
    6.5 利用环节粮食生态可持续的政策建议
        6.5.1 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6.5.2 加强粮食市场监督管理
研究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相关成果

(5)河北省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方式研究——基于农户兼业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河北省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方式成因分析
    (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导致劳动时间的间歇性
    (二)农业生产技术与设备的改进为企业提供了劳动力准备
    (三)非典型雇佣带来企业与农民的双赢
三、非典型雇佣在河北省农村小企业管理中的特点
    (一)特殊的人情关系
    (二)吸纳就业弱势群体
    (三)保险制度的双重难题
四、进一步改善河北省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方式的对策建议
    (一)制度吸纳人情
    (二)改善劳动力结构
    (三)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融合

(6)农户兼业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基于规模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五、本文的主要内容
    六、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农户兼业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第一节 农户兼业的含义及类型
        一、农户兼业化基本概念
        二、兼业农户划分标准
    第二节 农户兼业的相关理论
        一、农户经济行为理性理论
        二、机会成本理论
        三、地租理论
        四、边际收益理论
第二章 我国农户兼业与农业经营规模的现状
    第一节 农户兼业化现状分析
        一、农户兼业化的发展现状
        二、农户兼业形成的原因
    第二节 我国农业经营规模的相关概况
        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现状
        二、我国农业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三、有关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 我国农户兼业与农业经营规模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农户兼业有关实证研究综述
        一、学者关于农户兼业实证方法的不同
        二、学者关于农户兼业实证数据的不同
        三、学者关于农户兼业实证模型的不同
    第二节 关于农户兼业与农业规模二者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及处理
        二、数据和变量说明
        三、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第四章 国外农户兼业与农业经营规模的状况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户兼业的状况
        一、国外农户兼业的相关概况
        二、国外农户兼业化的主要道路
    第二节 国外农业规模化的相关概况
        一、发达国家的农业规模化
        二、国外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有关政策
    第三节 国外农户兼业化对我国的启示
        一、小规模兼业农户在农户中将占主导地位
        二、适度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农业向现代化转型
        三、专业农户与兼业农户并存
第五章 我国农户兼业及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户兼业相关制度体系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二、改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三、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节 推动农业高效发展的科技政策
        一、农业现代化科技研发和推广
        二、深化农业现代化科技应用
    第三节 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效用
        一、政府应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二、建立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农业保险对农户兼业决策的影响研究 ——以烟草保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概念界定及相关假说
        1.2.1 概念界定:兼业
        1.2.2 相关假说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数据来源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预期效用理论
        2.1.2 保险理论
        2.1.3 局部均衡理论
    2.2 有关农户兼业的文献综述
        2.2.1 探索农户兼业在我国长期存在性问题
        2.2.2 对国外农户兼业发展的经验研究
        2.2.3 对农户兼业行为动机的理论探索
        2.2.4 针对国内特定区域农户兼业行为研究
    2.3 基于农户风险管理视角的农户兼业决策研究综述
    2.4 有关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5 小结
3 农业保险对农户兼业决策的影响机理及理论模型
    3.1 影响机理
    3.2 理论模型
4 烟草种植风险来源、认知及管理情况
    4.1 烟草生产特点
    4.2 烟草种植风险的风险来源与认知情况
        4.2.1 产量风险
        4.2.2 价格风险
        4.2.3 成本压力
    4.3 烟草生产经营风险管理情况
        4.3.1 农户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
        4.3.2 烟草公司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4.3.3 烟草种植合作组织在风险管理中作用
        4.3.4 烟草保险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及局限
    4.4 小结
5 农业保险对农户兼业决策影响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5.1 MOTAD 模型简介
    5.2 调研地的基本情况与典型农户构建
        5.2.1 调研地的基本情况
        5.2.2 典型农户的构建
    5.3 实证建模步骤
        5.3.1 约束条件的说明
        5.3.2 保险情景假定
    5.4 沂水县典型农户模拟结果及分析
        5.4.1 无保险情境下农户的兼业决策模拟结果分析
        5.4.2 农业保险引入前后农户兼业决策变化分析
    5.5 岚山区典型农户模拟结果与分析
        5.5.1 现实情境下农户兼业决策情况分析
        5.5.2 农业保险引入前后岚山区农户兼业决策变化分析
    5.6 小结
6 主要结论及对策启示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启示
        6.2.1 政府层面
        6.2.2 保险公司层面
        6.2.3 烟草公司(农业企业)方面
        6.2.4 烟农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烟草种植户生产经营情况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评述
        1.2.1 关于土地流转动因的研究
        1.2.2 关于土地流转作用和效果的研究
        1.2.3 关于土地流转存在问题的研究
        1.2.4 关于土地流转制约因素的研究
        1.2.5 关于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的研究
        1.2.6 对既存研究文献的简要评述
    1.3 理论依据
        1.3.1 地租理论
        1.3.2 科斯的产权理论
        1.3.3 资源配置理论
        1.3.4 制度变迁理论
        1.3.5 配第—克拉克定理
        1.3.6 农户行为理论
    1.4 研究目标
        1.4.1 总目标
        1.4.2 具体目标
    1.5 论文内容框架与可能的创新点
        1.5.1 论文内容框架
        1.5.2 可能的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路径
        1.6.3 样本选择
        1.6.4 资料与数据来源
        1.6.5 经验检验
第二章 现代农业与农村土地流转
    2.1 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分析
        2.1.1 农业规模经营与农村土地流转
        2.1.2 现代产业发展与农村土地流转
    2.2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村土地流转
        2.2.1 美国农村土地流转
        2.2.2 日本农村土地流转
        2.2.3 经验与启示
    2.3 发展中国家、后工业化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村土地流转
        2.3.1 印度土地流转
        2.3.2 智利农村土地流转
        2.3.3 菲律宾农村土地流转
        2.3.4 经验与启示
第三章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总体状况
    3.1 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阶段分析
        3.1.1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特点
        3.1.2 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和组织形式
        3.1.3 农村土地流转的阶段特征
        3.1.4 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趋势
    3.2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比较
        3.2.1 土地流转规模差异比较
        3.2.2 土地流转形式差异比较
        3.2.3 土地流向差异比较
        3.2.4 土地流转行为规范性差异比较
    3.3 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基本问题
        3.3.1 土地流转期限偏短,投机行为普遍
        3.3.2 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行政干预过度
        3.3.3 土地流转市场机制缺失,合理有序流转受阻
        3.3.4 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流转双方融资困难
第四章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与现状
    4.1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4.1.1 基本特点
        4.1.2 主要形式
        4.1.3 流转趋势
    4.2 吉林省土地流转与粮食主产区的省际间比较
        4.2.1 流转规模
        4.2.2 流转形式
        4.2.3 流转主体
        4.2.4 土地用途
        4.2.5 土地流转合同
    4.3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制约因素
        4.3.1 农户对土地保障功能过于依赖
        4.3.2 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低
        4.3.3 农户流转意愿不强烈
第五章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出主体的实证分析
    5.1 引言
    5.2 土地流出主体流转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5.2.1 农户流出土地的成本
        5.2.2 农户流出土地的预期收益
    5.3 基于土地流出主体收入模型的构建
        5.3.1 前提假设
        5.3.2 流出主体流转收益变化模型
        5.3.3 模型评述
    5.4 基于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抽样调查的实证分析
        5.4.1 数据来源
        5.4.2 样本资料描述
        5.4.3 样本区农户流出土地后收入变化分析
        5.4.4 样本中典型农户的土地流出前后收益比较
        5.4.5 抽样分析结论
    5.5 非经济性成本收益对土地流出主体的影响
        5.5.1 非经济性成本
        5.5.2 非经济性收益
        5.5.3 非经济成本收益对土地流出主体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入主体的实证分析
    6.1 引言
    6.2 基于流入主体抽样调查的驱动因素分析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6.3 LOGISTIC计量模型构建与分析
        6.3.1 变量选择及操作性定义
        6.3.2 模型检验与结果
        6.3.3 结果分析
    6.4 模型结论与相关建议
    6.5 不同流入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6.5.1 土地流入主体的成本
        6.5.2 土地流入主体的预期收益
        6.5.3 样本中不同主体流入土地后的收益比较
    6.6 以工商企业为主的非农主体介入农地经营的风险分析
        6.6.1 工商企业介入农地经营的现状
        6.6.2 工商企业介入农地经营的效应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与政策评价
    7.1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主要内容
        7.1.1 法律关于土地流转的主要内容
        7.1.2 中央文件关于土地流转的主要内容
        7.1.3 地方条例关于土地流转的主要内容
    7.2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与流转的历史演进
        7.2.1 第一个时期:历史追溯与封建土地制度时期
        7.2.2 第二个时期:土地改革与农村土地私有制时期
        7.2.3 第三个时期:互助合作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时期
        7.2.4 第四个时期:改革开放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时期
    7.3 现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政策评价
        7.3.1 现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正面效应
        7.3.2 现行土地流转制度漏洞和缺陷
第八章 促进土地合理有序流转的政策建议
    8.1 健全农村土地法律体系
    8.2 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
    8.3 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平台
    8.4 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
    8.5 强化土地用途监管制度
    8.6 坚持农户是农地流入的唯一主体
    8.7 明确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领域和方式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参考文献

(9)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可行性分析及政策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流转政策的效果明显
        1.1.2 从事农业经济人口减少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与不足
2 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地
        2.1.2 农地产权
        2.1.3 农业规模经营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学者相关文献综述
        2.2.2 国内学者相关文献综述
3 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国际比较
    3.1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产出分析
        3.1.1 农业生产要素的横向比较
        3.1.2 农业生产要素的纵向比较
    3.2 农地生产效率的比较
    3.3 总结
4 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条件分析
    4.1 农村人口结构分析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分析
    4.2 土地流转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农户经营规模分析
        4.2.3 农户土地流转分析
    4.3 总结
5 我国现有农业规模经营模式及案例分析
    5.1 国营农场模式
        5.1.1 国营农场的现状
        5.1.2 国营农场的效率分析
        5.1.3 典型案例分析—水家湖农场的发展历程
        5.1.4 国营农场的发展优势及问题
    5.2 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
        5.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及作用
        5.2.2 合作社的主要模式
        5.2.3 合作社的发展优势和局限
    5.3 农业经营大户模式
        5.3.1 农业经营大户的形成
        5.3.2 农业经营大户案例分析
        5.3.3 农业经营大户问题分析
    5.4 其他经营模式
    5.5 总结
6 促进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路径选择
    6.1 国外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政策效果借鉴
        6.1.1 美国农业规模经营政策效果分析
        6.1.2 日本农业规模经营政策效果分析
    6.2 促进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政策建议
        6.2.1 建立土地流转统计平台
        6.2.2 制定立体有效的促进土地流转政策
        6.2.3 鼓励资本进入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结构
    1.4 理论依据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业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建设
    2.1 农业服务业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2.2 农业服务业的特征
    2.3 农业服务业及其内部构成
第三章 国内外农业服务业发展概述
    3.1 发达国家的农业服务业
    3.2 后工业化国家的农业服务业
    3.3 中国农业服务业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第四章 吉林省农业服务业需求分析
    4.1 发展农业服务业是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4.2 各需求主体的农业服务需求与满足程度
    4.3 需求主体对农业服务需求的认知与变动趋势
第五章 吉林省农业服务业供给分析
    5.1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
    5.2 农业生产作业服务
    5.3 农产品销售服务
    5.4 农业金融服务
    5.5 农业技术服务
第六章 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专题分析——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6.1 吉林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6.2 吉林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
    6.3 吉林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推进措施
第七章 吉林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7.1 吉林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和原则
    7.2 吉林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框架和内容
    7.3 吉林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和主要任务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论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8.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对日本农户兼业化问题的新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土地经营规模的河南粮农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西华县为例[D]. 顾冬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1
  • [2]乡村文化变迁视角下的空间治理研究[D]. 许阳.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9(06)
  • [3]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住区发展与空间重构研究[D]. 韩欣宇. 天津大学, 2018
  • [4]基于生态视角的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研究[D]. 张慧. 湖南大学, 2017(06)
  • [5]河北省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方式研究——基于农户兼业化视角[J]. 梁彩兴,段彩丽,刘冬蕾.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 [6]农户兼业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基于规模化视角[D]. 余洁. 中南民族大学, 2015(03)
  • [7]农业保险对农户兼业决策的影响研究 ——以烟草保险为例[D]. 徐龙军. 浙江理工大学, 2014(08)
  • [8]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 田欧南.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4)
  • [9]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可行性分析及政策路径选择[D]. 兰星天.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6)
  • [10]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D]. 于凡.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日本农民兼营问题的新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