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接新世纪 更上一层楼——新年献词(论文文献综述)
甄智[1](2021)在《沦陷时期南京地区的日伪报刊研究(1938-1945)》文中研究说明
刘晓霞[2](2019)在《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传教士在上海建立第一所近代图书馆开始,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上海密切相关。以上海为中心传播近代公共图书馆思想,开始新式分类法、卡片目录、巡回文库、邮借服务等新式管理方法与服务方式的实践。本文在对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及其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按照时代发展的先后顺序,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阐释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历程,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公立图书馆和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多案例对比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研究从藏书楼到图书馆的变化。我国的藏书机构由来已久,但“图书馆”却是一个舶来品,它的产生伴随着古代藏书楼的衰落与近代西方图书馆思想在国内的传播。本章分析了清末战乱和封建社会解体致使藏书楼的衰落,而西方传教士对近代西方公共图书馆思想的传播及在国内的实践、早期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和创建图书馆的初步尝试所引发的近代图书馆的诞生。主要表现在由藏书楼的重藏轻用到图书馆的公开开放,馆藏也由四书五经的典籍收藏向通俗性、实用性等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内容转变。图书馆不仅保留了藏书楼的文献与文化保存功能,更注重公开、公用。第二章研究初创时期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这其中主要有外侨和上海文化精英及官商作为首批创建人的努力,外侨创建了上海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并在国内传播了西方近代公共图书思想,但其影响有限,仅在外侨社会。而文化精英和官商所创建的图书馆真正为国人服务,在上海产生了较大影响。初创时期的上海近代图书馆服务主要表现为对公众开放,变重藏为重用,从馆藏内容、规章制度、文献组织方式、服务方法等各方面体现图书馆的开放姿态;从藏书楼关注藏书本身转向关注读者,各个类型的图书馆开始从读者角度出发思考图书馆的运作与发展,与读者相关的服务在逐步发展。虽然存在服务内容单一,空间有限等不足,但整体而言,起点较高。第三章论述民国成立至“八·一三”之间上海近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这一阶段是上海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期。本文对这一时期的图书馆进行详细统计,得出期间先后创建图书馆330余所。并分阶段对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发展进行详细分析。重点研究了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是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全面展开,基础到馆借阅服务和延伸至馆外的邮借、巡回文库、分馆、送书上门、续借、预约、馆际互借等服务相互补充,构成图书馆服务网络,并利用馆藏和馆员的专业知识开始开展参考咨询和阅读推广服务。第二是公共文化展览成为图书馆界的主要文化活动之一,展览内容和主题多元化,充分显示展览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作用。第三是文化演讲服务成为图书馆的一种时尚,彰显图书馆的文化地位和图书馆为吸引读者、提升社会知名度而做的努力。第四章,抗战期间和战后上海近代图书馆艰难的公共文化服务。陈述“一·二八”事变对东方图书馆的毁灭,“八·一三”对上海近代图书馆的严重破坏。研究抗战期间图书馆界的抗日救亡及对文献的保护,分析其公共阅览服务与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并研究战后图书馆所形成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学术研究服务及为迎接上海解放所作的努力。第五章,对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研究,并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以公立图书馆中工部局公共图书馆和上海市图书馆为代表,私立图书馆中的上海通信图书馆和申报流通图书馆为代表,概述其创办和发展过程,详述其服务,并对服务成效作简要评述。最后对四个案例加以比较分析。最后的结语部分,总结上海近代图书馆百年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现今图书馆发展及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启示。本研究发现: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该过程融合了时代发展特色,具有较为典型的时代特征;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中公共图书馆缺失,以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为主。私立图书馆承担了主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直到20世纪30年代公共图书馆方才出现并发挥一定作用,战后才形成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社会公众对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始终发挥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从图书馆建设方式来看,社会捐助在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中产生了重要作用,伴随着上海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来看,上海近代图书馆均各有不同,总体上呈现出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加、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的发展趋势,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上海近代图书馆的诸多服务理念与服务举措较为先进,是上海图书馆事业繁荣发达的标志,也是图书馆人职业精神的体现和勇于追求的成果。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图书馆界正在热烈探讨图书馆的空间服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日渐凸显。在此背景下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研究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展现上海近代图书馆在百年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展示随着时代发展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变化与进展,总结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的经验教训,从中获取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相关启示,这对于当代如何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作用,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人们喜爱的公共文化空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此,与以往仅关注上海近代个别图书馆的研究不同,本研究首次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系统研究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力求全面展示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随时代变迁而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不但有助于了解和掌握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状况,弥补学术界对于上海近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从中获取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相关启示,指导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罗奥[3](2017)在《《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青团自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它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冲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前列,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在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都充分发挥其政治宣传功能。它团结青年,教育青年,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革命者和建设人才。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是处于不断调整、改进中。新世纪以来,社会更加开放,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共青团面临组织弱化的困境。于此,共青团亟须学习新的宣传理念,改进政治宣传工作,推动团的全面改革,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研究对共青团政治宣传演进过程进行了详实研究,其中: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海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等几方面内容。第一章研究了中国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的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回顾了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和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共青团政治宣传与中国革命、建设之间的关系,并从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创办过程与发展过程中梳理出其政治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社论总述:笔者梳理、统计并简要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总体情况。其主要包括对《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中国青年报》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和《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等的分析。第三章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笔者梳理、分析、比较了建国头十七年时期、极“左”时期、1978—2000年、2000—2013年四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分布特点、社论的内容特点和社论的语言风格特点等。第四章讨论了《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之间的关系。首先,本研究梳理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直接转载中央党报和地方党报的情况。具体包括转载社论的数量、话题和发表的时间等。其次,笔者对比研究了针对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和党报社论的异同,具体包括事件的话题、社论语言风格等。第五章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展望:总结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政治宣传理论滞后、宣传主题单调、服务意识淡薄、宣传载体单一等。根据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发展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推进共青团政治宣传大众化;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去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充分依托新媒体技术,广泛开辟宣传渠道。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结论作出概括。
李新廷[4](2015)在《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互动:新加坡政治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发展,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很大程度上遭遇了普遍性的危机。这需要我们重新反思政治发展理论与现实。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勃兴以来经历了发展主义到多元视角的范式演进,关注的主题主要集中于政治民主与政治制度。偏重于政治民主与制度的政治发展研究带来了忽略文化、价值差异与政治制度自身衰败的内在缺陷。西方发达国家在遭遇政治制度衰败的同时,后发展国家却面临着外来的现代政治价值、政治制度与本土的传统政治价值、政治制度互动的二元化状况。那么,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如何互动?后发展国家与地区如何处理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互动中存在的二元化问题?本文建立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互动的模式与视角,并以典型个案新加坡为案例具体分析和研究后发展国家政治发展问题。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政治价值是政治体系的“软件”,而政治制度是政治体系的“硬件”。政治价值是政治发展内在层面的政治观念本源,而政治制度则是政治发展外在层面的政治形式结构,二者相辅相成。东西方政治发展在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的一元化和二元化格局的处理上走向了分殊,形成了两种主要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模式,具体体现了两种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互动的关系模式。不同于西方国家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互动的一元化模式,后发展国家的政治发展深受西方国家影响,是在西方国家的冲击下而被迫展开的一种进程。后发展国家往往面临着政治发展的二元格局,即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同时又深受本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价值的影响。政治发展的顺利展开必须要认真处理这种二元化格局,努力实现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互动的一元化。在建立上述理论框架和案例选择之后,本文将新加坡的政治发展划分为李光耀时期和后李光耀时期两个时期,对这两个时期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互动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在李光耀时期,李光耀为了新加坡的发展与稳定,建构了生存主义、实用主义、精英主义和国家主义等发展导向型的政治价值。在这些价值的指导下,新加坡移植了议会民主制的形式,建构了一党独大体制和精英培养选拔制度,集中了权力,保证了新加坡的国家建构。但是,主导性的政治价值并非现代西方政治价值也非儒家传统政治价值,而是发展主导型的政治价值,从而导致政治制度的移植只能是形式上的。权力的集中与形式的民主造成了政治制度形式与实际过程的二元化。发展型政治价值虽然受着东西方政治价值的双重影响,但是更多地是偏向西方政治价值中的法治、精英、实用,强调的是发展与稳定,因而没有融合东西方政治价值之间冲突的能力,造成了政治价值的二元化。上述情况造成了李光耀时期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互动的复杂二元化格局。一系列国内外环境的变迁以及政治权力的代际更替促使新加坡从李光耀时期向后李光耀时期的转变。在后李光耀时期,新加坡感受了互动二元化带来的危机,开始逐渐调整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新加坡新建了非选区议员制、官委议员制、民选总统制、集选区制等,政治制度不断走向制度化。价值上的危机导致“亚洲价值观”的兴起。亚洲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新加坡重建国家意识形态的一种努力。但是,新加坡并非将亚洲价值观“意识形态化”,而是作为“共同价值观”来凝聚多元种族和政治价值,来应对传统价值的衰落。共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新加坡试图融合东西政治价值冲突的努力。儒家伦理教育实验失败之后儒学在新加坡的发展,尤其是对儒学的深入挖掘和“瘦身”之后被转为对“共同体主义”的强调。新加坡试图通过共同体主义来融合东西方政治价值的冲突。共同体主义融合了东西方政治价值对新加坡所形成的“新加坡式的民主”即吴作栋所提的“托管式民主”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价值支撑。内含于共同价值观背后的共同体主义、民本主义在政治价值层面融合了东西方对共同体的重视、对民生的重视,同时又在政治制度层面与民主和精英政治对接起来,从而实现了东西方的融合,使二元化的冲突融合为一元化的趋同,开出了新加坡现代化而又不西化的政治发展道路。从李光耀到后李光耀时期的发展,新加坡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一元化互动的保持并非易事。进入新常态以来,新加坡在政治制度与政治价值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新加坡的政治精英必须调整国家发展的步伐,正视问题和发展的环境,以政治价值的巩固为切入点,着重处理政治制度、公民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参与等关系,来促进新加坡的政治发展。总的来看,政治发展是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不断互动的复杂和开放的持续过程。后发展国家与地区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互动的难题就在于如何化解二元化格局的困境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走何种民主化的道路实现民主的优良治理。新加坡案例带来的启示是:我们必须树立后发展国家的视角;后发展国家不应盲目照搬西方模式与民主体制,而是通过挖掘传统,走出一条既现代化又不西化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政治精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王鹏[5](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研究指明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孙绍君[6](2013)在《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近百年的宏观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图像案例分析,结合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观念、审美活动以及艺术设计发展状况等因素,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嬗变规律进行梳理,与此同时,也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特点和商业艺术设计的成果与问题加以论述,希望能够对丰富我国近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内容有所助益。绪论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百年历史发展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范式进行了介绍,并对相关概念做了进一步的解析和说明。第一章回溯了中国古代原始品牌意识的萌生以及古代至近代中国商业标记的诞生和发展,述清了中国近现代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源流关系。第二章概述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中国萌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采用了纵向的历史阶段划分和横向的设计形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民国时期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述评,突出其在中国近现代艺术设计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第三章主要从建国后在政治语境下对商业美术进行的改造入手,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国内的艺术设计转型对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影响,并着重以当时的标志设计为例进行了说明。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当代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状况,并着重对此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暴露的问题进行了肯定与反思。同时也尝试从品牌理念的更新以及国内专业品牌形象设计机构的发展等角度入手,挖掘品牌形象构建和视觉形象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从中寻找适合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路径。第五章则跳出历史发展的思路,在视觉文化发展的语境下对品牌构建和视觉形象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感悟中国百年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所带来的启示。结论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基于目前国内缺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整体、系统研究的现状,本文将研究的侧重点设置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通过梳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中国近百年的发展脉络,尝试分析和把握其中的发展规律,为我国当下与未来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同时也可藉此从一个侧面认识和了解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其次,以我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的变迁为背景,从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等因素对我国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切入,对自民国至今我国各历史阶段中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得失与意义加以思考。最后,站在视觉文化发展的高点,以整体性、多维度的视角来俯瞰视觉形象设计与品牌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视觉形象设计在现代品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总结出近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嬗变对于促进我国当代艺术设计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孙静[7](2013)在《群体性事件的情感社会学分析 ——以什邡钼铜项目事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社会转型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国在各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与发展,同时也致使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累积且呈现出日益尖锐化的趋势。近几年备受关注的群体性事件正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矛盾交织互动的结果。作为一种当前显性的社会冲突现象,群体性事件可以折射出当下社会的国民面相和政治生态,是衡量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指标,因此令学者们在借鉴西方概念和范式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多本土化的理论尝试和经验解读,成为影响各级党政机关亟需研究和解决当前困境危机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群体性事件是一个利益诉求和情感宣泄不断相互交织的过程,情感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尽管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物质基础是急剧的社会变迁和复杂的制度结构,但是它背后真正的原因却是长久以来社会公众被积压的负面情感的累积爆发。因此,本文以情感社会学为研究视角,采取一种“事件—过程”的分析范式,以发生在2012年7月的四川什邡钼铜项目事件为例,通过访谈法辅之文献法对事件整体过程进行研究,从结构、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分析事件主体的认知过程、情感状态、互动逻辑及不同情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即剥夺与不公的社会结构产生焦虑与愤怒的社会情感,从而导致同质与卷入的群体行为。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的群体性事件有其必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成因,明显的经济差异对于人们的生活是极富破坏性的,利益受损群体遭受着长期的不公和分化,对现存状况感到日益失落和厌倦,产生了挫折感和愤懑,同时我国缺乏正常有效的利益诉求通道去消弭这种积郁已久的断裂,剥夺感随之产生并形成怨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内隐情感。什邡在08年的地震中受灾严重,当地民众的伤痛性情感加之重建过程中导致的生态破坏及资源分化造成了一种萦绕什邡的库存性情感,形成了一种群体的剥夺与不公感;在这样的客观物质背景下,论文紧接着以什邡群众对钼铜项目的情感认知为线索,对这一阶段的群体情感进行分析描述,产生经济、政治、体制和伦理四方面的社会感知。而当地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的表现不仅为什邡当地的民众树立了某种指引形像,也点燃了人们压抑已久的焦虑与怨恨,增加了社会公众对于这次事件的关注度;在不同群体的分类和情感差序格局下,从关系最为密切的中心群体到受其影响颇深的边界群体再到具有相同情感体验的外围群体,群体的同质与卷入客观地呈现为一个从“己”到“群”、从“自我”与“他者”的逻辑扩散开来的空间情感体系,即存在一种群体情感的分类叙事。中心群体由于利益受损从而激起本能的自我保护情绪并最先出现反抗行为;边界群体由于利益相关会成为诉求发起者的强烈拥护者或追随者,引发更广范围的连锁性、传染性反应,使政府难以应对,导致参与者扩大诉求,从“就事论事”呈现出扩展、延伸趋势,最后导致外围群体出于公平道义而参与到事件中,形成社会舆论一边倒的态势,而事件中的情感也由本能的生存情感上升为一种道义和价值情感。什邡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通过开放“对话”渠道,重视与民沟通,及时全面准确地汇集人民群众的心理情绪、心声来作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前提,避免群体性事件一碰到“合适”机会就卷土重来的尴尬境地。在对什邡事件的整体过程进行详尽分析后,本文用群体极化的概念进行提升和总结,归纳群体性事件的情感发生逻辑。偶发的公共事件作为一个导火索,将人们的怨恨唤醒,这种情感由于场景性和聚集性不断汇合和叠加,汇聚了一道强大的洪流迅速扩散蔓延,经过网络社会中信息传播的反复强化,怨恨性情感不断累积强化最终爆发成为愤怒的发泄。如果群体情感的极化过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极有可能造成群体规模、情感冲击性、行为破坏性不断扩大,甚至转换为一种不计后果的群体性攻击行为。论文的最后希望通过群体性事件的情感轨迹得出社会情感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指出目前我国的群体情感具有一种普遍化的公众反向情感以及主体化、自主化与流氓化的情感态势,并试图为中国转型社会的情感管理和建设寻找归宿,在社会治理中重情、合理、依法,以人为本构建社会情感文明。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日益频繁,有难以遏制之虞。本研究运用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及分析框架为现阶段中国群体性事件做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指出群体性事件是底层民众借由某一公共事件对积压已久的不满情绪的极端宣泄,并进一步讨论了群体性事件中所呈现出的情感逻辑关系。情感以浮世绘的形态勾勒出了一幅社会生活长卷,映现出了转型社会的人生百态,因此本文试图用一种具有理论体系的情感逻辑去解释瞬息万变的群体行为,探寻情感在其中的发生过程和机制,警示我们关注群体的情感变化以及可能引起情感波动和变化的因素。在此研究基础上,对群体性事件进行了新理解,进而为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共安全机构制定有关群体性事件情感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设定情感的“预警”和“宣泄”系统提供依据,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提出了新看法,为构建和谐社会另辟蹊径。
金美仙[8](2011)在《汉文版《延边日报》文学作品研究(创刊-1966年)》文中研究指明汉文版《延边日报》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对内、对外信息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之一。它以延边为主要舞台,多角度展示了美丽延边的风采。其上刊载了数目颇丰的、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受到报纸这种特殊载体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代表性、广博性、现实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它不仅对延边文学起到导向作用,而且为延边地域文学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极具社会影响力。《延边日报》文学为研究延边地域文学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如上所述,汉文版《延边日报》文学作品独具的、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和意义,但尚无人涉及此领域。因此,笔者试在本论文中,对1958年1月1日(汉文版创刊)至1966年12月31日(延边日报社被军事接管前),刊载在汉文版《延边日报》上的文学作品进行整理与文学研究。笔者共采集到2211篇文学作品,首先将其按照不同的文学样式,进行了分类与归整。然后,运用文体学、比较文学形象学、地域文学、报刊文学等研究方法,以社会学批评、意识形态批评方法为基础,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体验和理性分析。论文首先对《延边日报》进行了综合概述,并阐述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等;其次,从传统文体与特色文体两个视角出发,对不同文体文学作品的创作情况、文学风格、地域特点等,进行文学研究及评价。最后,从汉族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朝鲜族形象,及汉文版《延边日报》对地域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响,这两个主题框架出发,深入探究延边朝汉文化相互交融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价值。
王欣[9](2011)在《师陀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师陀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文化品格和艺术风致,是文学史上一个独特而坚实的存在。目前学界对于师陀的研究还未充分展开、深化。本论文即是对师陀宏观而全面的观照。它将师陀创作的整体纳入研究视野,并把它们放置于中国文学的大的语境中,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综合使用社会历史批评、文化批评、审美批评、生态批评、比较分析、精神分析、叙事学分析等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多专题地对师陀进行研究。在文学史的纵横坐标系中,凸显出师陀的个性化特征,是本论文的重点。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对“师陀研究八十年”进行反思与重估,叙述并评论师陀研究的发展脉络、思路方法变迁、现状与不足,为更深入的师陀研究作出充分而有益的铺垫,并传递中国百年文学观念及现代性诉求衍变的讯息。接着论述师陀研究提升的价值和意义,最后陈述本论文研究重点和主要思路。第一章从孤独心灵的造就和生命悲剧意识的养成,中原、北京、上海三个文化空间的经验在作家身上的会叙、砥砺、补充、交流对师陀创作个性的塑造,“五四”新文化的滋养特别是鲁迅“个性主义”的启迪下师陀主体意识的坚定几个方面探讨师陀特立独行的精神气质生成的心理、社会、文化语境。第二章论述师陀通过写作对时代精神所进行的极富个性色彩的言说。从“对时代精神的呼应与表现”和“对人的全面谛视与深度关注”两个方面动态而立体地论述师陀以作品艺术地切入时代而表现出的卓而不群。“时代”和“自我”在他作品中紧密地依存与扭结,呈现出和谐之态。第三章论述师陀的女性关怀和现代婚恋观。师陀女性关怀的独特性在于他能够真正站在女性的立场上,以自己的智慧和情感来拥抱女性的生命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命,并且超越现实,走向精神的彼岸,实现对女性乃至人类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统一。师陀的现代婚恋观表现为:一、理想的家庭生活,是以男女互爱为基础的。二、稳固的经济基础才能强大婚姻自身。三、理想的女性,应该是既有传统美德,又具备主体意识。第四章采用生态批评的方法来研究师陀及作品。论述师陀生态意识的生成背景和在其作品中的整体表现;特别通过对《果园城记》和《结婚》的细读,论述师陀对于乡土和都市生活非生态性的反思,彰显作家整体视野中的生态批判意识;研究师陀在乡土与都市的双重批判中对于理想生态家园的文化想象与构建困惑。结语部分进一步总结师陀独特的创作品格、审美个性、文品人品、对前代文学资源的继承和后世文学的影响。另外,将师陀放在现代文学的大环境中研究其局限性。并对师陀的文学史意义及价值作出简略的评估。在对师陀全面深入的考察中,一些颇具新意的论题被发掘出来。比如写作时空的迁徙对师陀特立独行气质生成的影响,师陀对鲁迅的承继,师陀乡土世界中的哲思与诗性,师陀的生态批判意识,师陀对时代文学主潮的感应与创作得失,师陀作品中时代与自我的依存和扭结,师陀的现代婚恋观、师陀作品对当代乡土文化小说的影响,包括师陀部分作品的新解等。全面、宏观、整体地研究师陀及作品,不仅可以深化对于作家作品丰厚意蕴和文学成就的理解,丰富文学史的内涵。而且透过师陀这一典型的现象,可以还原历史的现场,审视我们民族的文学在历史上真实的存在方式和前因后果。师陀的文学成就,文品人品的研究也为当代文学的发展,为当代作家精神的再塑提供有力的借鉴和坚实的依据。
罗执廷[10](2008)在《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在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当代性文学选刊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了它们对当代小说发展的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并分析总结了其运作的经验与作用的方式,揭示了其运行的逻辑根据。此外,本论文还分析反思了选刊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以此重构出较为理想的当代文选机制及运作模式,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论文共分三大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当代文学选刊的产生与发展,选刊在当代文坛的角色和地位,提出了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认为选刊兼具文学传播、文学评价、生产导引三重角色,是当代文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存在,一股重要的文学运作力量,对繁荣当代小说、促进其发展具有显着功绩。认为研究选刊可以对这种当代性文选(包括选刊、年选本、作品选等)的运作起到参考、指导作用。正文部分:第一章,考察了选刊在“扶植作家成长”、“推动创作潮流”、“文学导向”三个方面对当代小说的繁荣与发展起到的作用,认为选刊培植了一代中国作家的中坚,推动了“改革小说”、“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底层叙事”这些小说潮流,并引导了当代小说的现实诉求。第二章,归纳出了选刊作用于小说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发现模式、集结模式、倡导模式、炒作模式,认为选刊通过这些模式有效介入了当代小说的发展。第三章,分析了选刊运行及发挥作用的内在逻辑根据——信任问题,分析了信任的生成(公信力)、转化(权威与权力)以及选刊公信力与权威性的维护等问题。认为选刊运行和起作用的逻辑基础不是权力,而是信任及由此生成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信任主要产生于受众的需要和选刊自身品质、能力、表现的遇合,选刊应该从其内在品质入手维护和提升其公信力与权威性。余论:分析了选刊所存在的负面问题及问题的根源,从“谁来办”、“为谁办”、“怎样办”等方面重构出了理想的当代文选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当代选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问题。认为选刊的缺陷主要是文学性标准弱化、审美趣味单一,而这都是因选刊运作受制于政治场与经济场而缺乏文学自主性的结果;认为选刊应该加强其对严肃文学的身份认同,在功能定位上以选优为基础,适当注重发现、扶植、导向等功能。
二、迎接新世纪 更上一层楼——新年献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新世纪 更上一层楼——新年献词(论文提纲范文)
(2)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概念说明 |
第一章 从藏书楼向图书馆的变迁 |
第一节 藏书楼的衰落 |
一、战争对藏书楼的破坏 |
二、封建社会解体对藏书楼的冲击 |
第二节 近代图书馆的诞生 |
一、传教士对西方图书馆思想的传播与实践 |
二、早期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 |
三、国人创建近代图书馆的初期尝试 |
第三节 从重藏轻用到公开开放 |
一、重藏轻用 |
二、从封闭到开放 |
三、从服务精英到服务公众 |
第二章 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初创 |
第一节 外侨创立的图书馆 |
一、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
二、“上海图书馆” |
三、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 |
四、圣约翰大学图书馆 |
第二节 文化精英和官商创建的图书馆 |
一、文化精英创建的图书馆 |
二、官商创办的图书馆 |
第三节 近代图书馆的早期公共文化服务 |
一、面向公众 |
二、拓展服务 |
第三章 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 |
第一节 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
一、图书馆建设的有利条件 |
二、图书馆建设的内容 |
三、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
一、公共阅览的全面展开 |
二、公共文化展览遍地开花 |
三、文化演讲服务盛行 |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上海的图书馆事业 |
第一节 日军侵略对图书馆的破坏 |
一、“一·二八”事变与东方图书馆的损毁 |
二、抗日战争中图书馆的破产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 |
一、积极开展阅览服务 |
二、举办各种文化及学术活动 |
三、收集保存文献、保护传承文化 |
第三节 战后(1945-1949 年)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复兴 |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 |
二、学术研究服务 |
三、迎接服务新转型 |
第五章 图书馆服务特色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公立图书馆 |
一、专为英美外侨服务的工部局公共图书馆 |
二、为上海公众服务的上海市图书馆 |
第二节 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 |
一、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上海通信图书馆 |
二、为平民服务的申报流通图书馆 |
第三节 不同案例的比较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海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 |
第一节 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 |
一、政治宣传与革命运动 |
二、共青团与中国革命和建设 |
三、共青团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宣传 |
第二节 中国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 |
一、出版先进刊物与共青团机关刊物的创办 |
二、共青团机关刊的演进与发展 |
三、《中国青年报》的创刊与发展 |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简述 |
一、中国青年报社的成立与发展 |
二、中国青年报社的领导体制简述 |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总述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一、社论总量统计 |
二、社论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中国青年报》转载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一、社论总转载量及其分布 |
二、转载《人民日报》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三、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 |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与分布 |
一、话题分类依据概述 |
二、社论话题与分布 |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 |
第一节 社论话题分布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二节 社论内容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三节 社论语言风格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 |
第一节 直接转载党报 |
一、转载中央党报 |
二、转载地方党报 |
第二节 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的比较研究 |
一、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话题比较 |
二、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语言风格比较 |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及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 |
第一节 政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
一、新形势下,共青团政治宣传理论滞后 |
二、多元价值观时代,宣传主题单调 |
三、服务青年意识淡薄 |
四、宣传载体单一,与青年互动缺失 |
第二节 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建议 |
一、积极开拓思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 |
二、贴近青年,推进《中国青年报》社论政治宣传的大众化 |
三、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引导共青团自身改革 |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广开政治宣传渠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2年—1966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
附录二:1979年—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互动:新加坡政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方法论说明 |
五、行文逻辑与结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政治发展阐释:政治价值、政治制度及其互动 |
一、引论: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范式演变及其内在的缺陷 |
二、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互动的关系模式:政治发展阐释的一个新视角 |
三、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类型与具体要素 |
四、作为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载体与能动者的政治精英 |
五、影响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互动的外在因素 |
六、系统论的内部解释:一个分析的框架 |
第二节 案例的选择:以新加坡个案为分析对象 |
一、作为个案研究的新加坡是否具有典型性? |
二、作为个案研究的新加坡在政治发展上的“独特性” |
第三节 东西方交融下的新加坡及其政治发展的历史时期划分 |
一、东西方交融下的新加坡 |
二、独立后的新加坡及其政治发展的历史时期划分 |
第二章 李光耀主政时期新加坡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互动 |
第一节 新加坡独立后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国家构建 |
一、政治制度移植与建构:英国政治遗产与本土政治实际的结合 |
二、制度现代化、自主性与二元化:李光耀时期政治制度发展的进程与特点 |
第二节 李光耀时期新加坡政治价值的建构 |
一、发展型政治价值的建构:李光耀时期新加坡形成的政治价值 |
二、政治价值的相互影响、优先性与疲软:李光耀时期新加坡政治价值的特点 |
第三节 发展型互动:李光耀时期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互动 |
一、生存主义、实用主义与政治制度的移植 |
二、国家主义、精英主义与精英政治的建立 |
三、严明的法治、精英的培养、权力的集中与政治价值的巩固 |
四、形式的移植与发展型互动背后的二元化 |
五、影响李光耀时期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互动的国内外环境 |
第三章 后李光耀时期新加坡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互动 |
第一节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环境的变迁与新加坡政治权力的交接 |
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
二、政治权力的代际交接 |
第二节 后李光耀时期新加坡政治制度的微调与制度化 |
一、政治制度的路径依赖、微调与制度化:后李光耀时期的政治制度 |
二、制度化与民主化:后李光耀时期新加坡的的政治发展 |
三、政治制度化、权力限制与治理风格转变:后李光耀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第三节 后李光耀时期新加坡政治价值的重构与融合 |
一、发展型政治价值的延续 |
二、反思与批判:亚洲价值观的兴起及其对西方人权与民主的挑战 |
三、共同体主义(Communitarianism) |
四、民本主义 |
五、东西政治价值的冲突与融合 |
第四节 一元化融合:后李光耀时期新加坡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互动 |
一、制度调整后政治制度对政治价值的影响 |
二、共同体主义与“托管式民主” |
三、民本主义、民主实践与好政府 |
四、从“亚洲价值观”到“贤能政治” |
五、价值的融合与互动的一元化 |
六、影响后李光耀时期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互动的国内外环境 |
第四章 新常态下新加坡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互动的挑战与展望 |
第一节 新常态:后李光耀时代演变中的新态势 |
一、社会转型时代的到来? |
二、演变中形成的新常态 |
第二节 新常态下新加坡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政治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二、政治价值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三、动态性与开放性:新常态下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互动 |
第三节 新常态下新加坡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互动的展望 |
一、儒学思想的现代解读与政治价值的自我调整 |
二、政治制度的调整与制度化 |
三、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
四、政治精英的决策与建设性政治的构建 |
五、政治稳定与政治参与的平衡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互动一元化与后发展国家的政治发展 |
第一节 李光耀时期VS后李光耀时期:比较与总结 |
一、新加坡的政治制度:从二元化到一元化的发展 |
二、新加坡的政治价值:从二元化到一元化的融合 |
三、新加坡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互动:从二元化向一元化的趋向 |
四、小结:新加坡式的政治发展道路 |
第二节 一元化与二元化: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互动和后发展国家的政治发展 |
一、政治发展: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互动的持续性与开放性 |
二、从二元化向一元化的发展:后发展国家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互动的难题 |
三、何种民主化以及如何治理:后发展国家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互动的重点 |
第三节 新加坡政治发展对后发展国家的启示 |
一、新加坡政治发展对儒家文化圈国家和地区的启示 |
二、后发展国家视角的重要性 |
三、从二元化到一元化:政治价值重构与政治制度变革 |
四、共同体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
五、对自由民主普适性的质疑 |
六、政治精英的重要能动作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选题研究的意义 |
三、 选题研究的现状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相关概念的厘定 |
六、 对于研究资料的说明 |
第一章 中国古代标记设计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标记意识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商业标记设计与视觉传达体系 |
一、 古代商业标记的设计 |
三、 古代商业活动中的标记视觉传达体系 |
第三节 近代西方商标与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萌生 |
一、 近代西方商标与中国传统商业标记的比较 |
二、 “洋货”的渗透与近代中国商标、广告的萌生 |
三、 商业文化背景下的图像传媒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国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第一节 品牌视觉形象构建的外部环境逐渐成熟 |
一、 近代商业城市的崛起和品牌传播媒介的发展 |
二、 商标管理的法制化和广告行业的发展 |
三、 民族工商业的勃兴与民族企业品牌意识的建立 |
第二节 民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初期 |
二、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繁盛期 |
三、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衰败期 |
第三节 民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分析 |
一、 多样化的内容题材 |
二、 中西融通背景下的多元设计风格 |
三、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形式分析 |
四、 设计机构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的支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第一节 政治语境下的商业美术改造 |
一、 从月份牌画到新年画的改造 |
二、 宣传画的创作与流行 |
第二节 倍受抑制的广告业与产品品牌的缩减 |
一、 广告业的衰退 |
二、 品牌数量的缩减 |
第三节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产品标志设计 |
一、 产品标志设计的内容题材 |
二、 产品标志设计的风格形式 |
三、 代表性产品标志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第一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恢复与探索 |
一、 政策方针的革新、实施与社会经济的起飞 |
二、 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复兴 |
第二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与成长 |
一、 稳定社会环境下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浪潮 |
二、 企业 CI 战略下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三、 国内品牌形象构建的要素与问题 |
第三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走向成熟 |
一、 数字、信息时代的设计变革 |
二、 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成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思考 |
第一节 视觉文化演变对审美趋向的影响 |
一、 视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释读 |
二、 视觉文化的发展对审美需求的满足 |
三、 视觉文化的繁盛对审美趋向的影响 |
四、 视觉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审美趋向转变 |
第二节 品牌形象的视觉化构建 |
一、 商业社会中的视觉消费与品牌形象 |
二、 品牌形象视觉化构建的必然性 |
第三节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反思 |
一、 对中国品牌文化的思考 |
二、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历程的思考 |
三、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影响力的归纳与思考 |
四、 对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
结论 |
征引书目 |
图片来源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项目 |
附录 |
附录一·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相关大事(1912——2012) |
附录二·民国至今中国品牌标志设计演变典型案例图汇 |
致谢 |
(7)群体性事件的情感社会学分析 ——以什邡钼铜项目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和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现状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1.3 情感社会学及其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西方社会运动理论 |
2.2.2 社会学中的情感理论 |
2.2.3 群体行为研究的情感理论模式 |
2.3 本文的理论分析视角 |
第3章 什邡生存困境及利益偏差下的剥夺与不公 |
3.1 四川什邡钼铜项目事件始末 |
3.2 什邡的社会情境:宏观与微观环境的再现 |
3.2.1 群体性事件的宏观结构背景 |
3.2.2 钼铜事件产生的微观情境 |
3.3 生存困境:地方生态恶化与生活的挫折性境遇 |
3.3.1 公众的环境与权利意识觉醒 |
3.3.2 当地环境的日益污染和破坏 |
3.3.3 生活方式的失衡:消失的安逸 |
3.4 利益偏差:矛盾化解机制的缺失和不健全 |
3.4.1 援建物资分配导致的失望与愤懑 |
3.4.2 治理的错位:公众不参与 |
3.5 小结:社会结构下的情感嵌入与渗透 |
第4章 什邡群众之于钼铜诠释下的情感焦虑与愤怒 |
4.1 钼铜忧思——什邡群众的社会感知 |
4.1.1 什邡人的纠结:发展理性与生存理性的对撞 |
4.1.2 流于形式的审批程序:缺乏知情权与参与权 |
4.1.3 囧囧无声:利益表达机制的名与实 |
4.1.4 生存伦理观:我们的健康和我们的家园 |
4.2 什邡90后的奋起——群体对立情感的点燃 |
4.2.1 颠覆与震撼:“首因效应”的领袖与动员 |
4.2.2 癫狂少年背后的“邻避”情节 |
4.2.3 掳获人心的口号——“我们可以牺牲,我们是90后” |
4.2.4 其志可嘉其情可悯:学生组织力量下的情感延展 |
4.3 小结:群体认知过程中的情感联想与组合 |
第5章 社会公众情感聚集宣泄下的同质与卷入 |
5.1 什邡中学生——生存伦理与利益维护的本能情感 |
5.1.1 安全与利益:为家园倾巢而出 |
5.1.2 曲解的发展:粗放经济的政府发展还是生存权利? |
5.1.3 公开信的挑衅:冷静是我们幸福的需要? |
5.2 什邡市民——为承认而斗争的道义情感 |
5.2.1 承认与尊严:情在囧途下的情境应激 |
5.2.2 情感把脉:亚健康政治下的信任缺失 |
5.2.3 从抑郁到亢奋:“破釜沉舟式”的行为摩擦与碰撞 |
5.2.4 警棍、催泪瓦斯、震爆弹:“维稳”激起千层浪 |
5.3 社会公众——公共正义与大众同情的价值情感 |
5.3.1 互联网催生的公共领域:新媒体时代的唇枪舌战 |
5.3.2 寻求“真相”的热情:“网络江湖”下的围观与情感认同 |
5.3.3 什邡的吸引力:“左派五毛”和“右派公知”的微博约架 |
5.3.4 偃旗息鼓:项目叫停及流产的公祭 |
5.4 小结:情感差序格局与什邡轨迹的启示 |
5.4.1 差序格局下的情感层次与群体关系分类 |
5.4.2 情感加压、非理性释放与什邡轨迹的启示 |
第6章 情感极化: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与机制 |
6.1 压抑与隐忍:群体极化之前的情感状态 |
6.1.1 情感记忆下的认知原型 |
6.1.2 道德震撼与怨恨唤起 |
6.1.3 我群与他群的二元对立 |
6.1.4 群体聚集与怨恨动员 |
6.2 冲突与对抗:群体极化过程中的情感失范 |
6.2.1 话语权的争夺:弱者身份的武器化和媒介化 |
6.2.2 舆论炒作与集体情感的塑造 |
6.2.3 情感的激化与燃烧 |
6.3 唏嘘与猜忌:群体极化之后的情感残留 |
6.3.1 老百姓成“老不信:公众的习惯性质疑 |
6.3.2 谩骂与偏见:伤害一次也嫌多 |
6.4 小结:群体极化的内在逻辑 |
第7章 社会情感面临的风险挑战及疏导 |
7.1 现代社会的情感困境 |
7.1.1 塔西佗陷阱下的公众反向情感 |
7.1.2 主体化、自主化与流氓化的情感态势 |
7.2 寻找归宿:中国转型社会的情感疏导和管理 |
7.2.1 政府过度管理症 |
7.2.2 重情、合理、依法 |
7.2.3 政府价值的人文取向:以人为本构建情感文明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卷内备考表 |
(8)汉文版《延边日报》文学作品研究(创刊-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延边日报》综述 |
1.1.1 《延边日报》概述 |
1.1.2 朝文版《延边日报》概述 |
1.1.3 汉文版《延边日报》概述 |
1.2 《延边日报》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考察对象的界定、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概述 |
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2.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3 汉文版《延边日报》文学作品的采集与整理 |
2.4 汉文版《延边日报》文学作品的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汉文版《延边日报》一般文体文学作品研究 |
3.1 小说 |
3.1.1 文体及创作情况概述 |
3.1.2 小说文体受到"冷落"的原因 |
3.1.3 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 |
3.1.4 充满地域色彩的典型环境 |
3.1.5 小说情节的概念化、意识化 |
3.2 散文 |
3.2.1 文体及创作情况概述 |
3.2.2 "延边全景图"式的叙事散文 |
3.2.3 洋溢着政治热情的抒情散文 |
3.3 诗歌 |
3.3.1 文体及创作情况概述 |
3.3.2 功利性极强的审美意识形态 |
3.3.3 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
3.3.4 诗歌语言的世俗化、平民化 |
3.4 通讯 |
3.4.1 文体及创作情况概述 |
3.4.2 异彩纷呈的通讯样式 |
3.4.3 真实再现延边人文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 |
3.4.4 充满政治教育、鼓动气息的通讯文体 |
3.5 评论 |
3.5.1 文体及创作情况概述 |
3.5.2 评论受到高度重视 |
3.5.3 评论种类的百花齐放 #(30) |
3.5.4 文质兼优的评论文学 |
第四章 汉文版《延边日报》特色文体文学作品研究 |
4.1 民间传说 |
4.1.1 文体及创作情况概述 |
4.1.2 完整、动人的故事情节及鲜活的人物形象 |
4.1.3 朴实、欢快、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 |
4.1.4 生活现实与艺术虚构的完美结合 |
4.1.5 朝鲜族民族品格的体现 |
4.2 二人转 |
4.2.1 文体及创作情况概述 |
4.2.2 独具魅力的二人转语言 |
4.2.3 个性化的文本特色 |
4.2.4 独具特色的文体特征 |
4.3 歌谣 |
4.3.1 文体及创作情况概述 |
4.3.2 创作主题的广博性特征 |
4.3.3 充满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
4.3.4 异彩纷呈的语言风格 |
4.4 其他特色文体 |
第五章 汉文版《延边日报》的地域文化价值 |
5.1 汉文版《延边日报》文学作品中的"朝鲜族形象" |
5.1.1 朝鲜族女性外柔内刚的形象 |
5.1.2 朝鲜族男性形象 |
5.1.3 朝鲜族的民族性格 |
5.1.4 朝鲜族的祖国情怀 |
5.2 汉文版《延边日报》对延边地域文学的影响 |
5.2.1 文学导向作用 |
5.2.2 创造良好的群众环境 |
5.2.3 文学创作队伍的发展、壮大 |
5.2.4 为朝汉文学的沟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5.2.5 为延边文学与作家创造平台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汉文版《延边日报》文学作品目录(创刊至1966) |
(9)师陀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反思与重估:师陀研究八十年 |
第二节 师陀研究提升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重点和主要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特立独行气质生成的心理与文化含蕴 |
第一节 旷野上生长的孤独心灵 |
第二节 文化空间迁徙中创作个性的形成 |
第三节 “个性主义”的启迪与主体意识的坚定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时代精神的个性言说 |
第一节 文学主潮中创作主体的进退激荡 |
第二节 时代精神的呼应与表现 |
第三节 对于“人”的全面谛视与深度关注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女性关怀及婚恋观 |
第一节 女性生命关怀的独特性 |
第二节 现代婚恋观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理想生态家园的文化想象与建构困惑 |
第一节 作为“自然之子”的师陀 |
第二节 果园城—并非生态的乌托邦 |
第三节 《结婚》—都市生态恶化的寓言 |
第四节 乡土与都市双重批判中的建构困惑 |
参考文献 |
结语 |
本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文学选刊的出现与繁荣 |
第二节 选刊在当代文学场中的角色与地位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文学选刊作用下的当代小说发展 |
第一节 扶植:选刊与当代作家的成长 |
第二节 助推:选刊与小说创作潮流 |
第三节 导向:选刊与当代小说的现实诉求 |
小结 |
第二章 文学选刊的作用模式 |
第一节 发现模式 |
第二节 倡导模式 |
第三节 集结模式 |
第四节 炒作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选刊运行的文化逻辑 |
第一节 信任的生成:公信力 |
第二节 公信力的转化:权威与权力 |
第三节 公信力与权威性的维护 |
小结 |
余论 反思与重构:当代选学 |
一 反思:选刊的问题及其根源 |
二 重构:理想的选刊运行机制 |
三 “当代选学”:必要与可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四、迎接新世纪 更上一层楼——新年献词(论文参考文献)
- [1]沦陷时期南京地区的日伪报刊研究(1938-1945)[D]. 甄智.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D]. 刘晓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3]《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D]. 罗奥.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4]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互动:新加坡政治发展研究[D]. 李新廷.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1)
- [5]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6]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D]. 孙绍君. 苏州大学, 2013(10)
- [7]群体性事件的情感社会学分析 ——以什邡钼铜项目事件为例[D]. 孙静. 华东理工大学, 2013(10)
- [8]汉文版《延边日报》文学作品研究(创刊-1966年)[D]. 金美仙. 延边大学, 2011(04)
- [9]师陀论[D]. 王欣. 兰州大学, 2011(10)
- [10]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D]. 罗执廷. 暨南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