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芳香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田立云[1](2021)在《软包装复合用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中的初级芳香胺迁移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了聚氨酯胶粘剂中初级芳香胺问题,通过设计和合成不同配方软包装复合用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制备复合膜并完成熟化(固化),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初级芳香胺迁移量进行测试和跟踪,从原理上研究了初级芳香胺的生成和衰减,研究了初级芳香胺的衰减规律,研究了多种因素对初级芳香胺在软包装复合膜中迁移量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中,芳香族异氰酸酯的含量特别是游离的芳香族异氰酸酯的含量、芳香族异氰酸酯种类对初级芳香胺在软包装复合膜中的迁移量及其衰减有重大影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也对其有较大影响,胶粘剂的熟化条件、环境湿度、复合膜内层薄膜的厚度、种类,都对初级芳香胺的迁移量有较大影响。通过反应机理的研究,从源头上控制初级芳香胺的生成、尽量减少其生成、一旦生成后快速衰减,掌握初级芳香胺衰减的规律,可以避免初级芳香胺对食品和药品的污染,最大限度保证食品和药品安全。
周利琴[2](2021)在《β-环糊精及淀粉基聚合物吸附分离水中芳香类有机物》文中研究说明化工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分离是化工过程的重要研究方向。天然高分子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官能团丰富且易于修饰。构筑具有丰富孔隙结构和选择性功能基团的材料,为高效分离有机污染物提供可能。本论文基于β-环糊精(β-CD)和淀粉,采用不同单体和合成方法,分别设计和合成了多种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固体核磁、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N2吸附-脱附等方法研究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形貌及孔隙特征,掌握其制备工艺和孔径调控规律。探究聚合物对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分离过程,明确吸附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β-CD空腔分子识别作用和苯环对苯乙酮(AP)更强的π-π相互作用。以丁酮(MEK)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制备了两种异氰酸酯交联β-CD聚合物,分别为CTPM和CTPD,并吸附分离环氧丙烷-苯乙烯(PO/SM)联产工艺副产物中的AP和1-苯乙醇(PE)。结果表明,CTPM比CTPD对AP具有更优异的选择性吸附。CTPM对AP和PE的单组分饱和吸附量分别是3.55和2.16mmol·g-1,在等摩尔浓度(40 mmol·L-1)的AP/PE混合液中,对AP的分离因子达到7.01。通过量化计算模拟吸附过程,推断其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归因于CTPM的核壳结构协同作用。吸附过程中主要包括β-CD空腔主-客体包结作用、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CTPM对PO/SM副产物进行单次连续吸附-脱附后,AP的含量可从77.16%提高到93.80%。(2)β-CD分子识别的空腔和芳香环多异氰酸酯的苯环均可以成为吸附2,4-二氯苯酚(2,4-DCP)的位点。扩展β-CD聚氨酯材料的应用范围,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通过4,4’,4’’-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TTI)交联β-CD制备亚微米级β-CD基聚合物颗粒(CSPs)。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可提高CSPs中TTI的含量。CSPs展现出对2,4-DCP较好的吸附性能,溶液为微酸性和中性以及无机离子共存有利于2,4-DCP在CSPs上的吸附。此外,当水溶液中存在2-氯酚和苯酚时,CSPs对2,4-DCP具有特异性吸附。吸附实验数据和量化计算分析表明,β-CD空腔主-客体包结作用、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共同驱动2,4-DCP的吸附。(3)针对淀粉基材料的比表面积较低的缺点,以木薯淀粉接枝苯乙烯(st-g-ps)为前体、三氯化铁(Fe Cl3)为催化剂,使用二甲氧基甲烷(FDA)、对二氯苄(DCX)和联苯二氯苄(BCMBP)为外交联剂,采用傅克烷基化反应制备了具有丰富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的淀粉接枝苯乙烯超交联聚合物(SSHCPs)。考察了交联剂类型对材料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对AP/PE的吸附分离。结果表明,三种SSHCPs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22、791、818 m2·g-1。随着外交联剂中芳香环的增加,SSHCPs的比表面积增加,对AP/PE的吸附性能越好。以BCMBP为外交联剂制备的SSHCP-3能够吸附PO/SM废水中93.6%的AP和74.4%的PE,显示出SSHCP-3对含有AP和PE的废水吸附处理的应用前景。SSHCP-3对AP和PE的饱和吸附量分别是4.50和3.21 mmol·g-1,高于CTPM。光谱研究和理论计算表明,AP和PE通过和葡萄糖单元的范德华力、氢键,和芳香环的π-π相互作用共同驱动吸附过程。(4)结合SSHCPs对芳香类有机物的高吸附容量和CTPM的高选择性。将对甲苯异氰酸酯修饰的β-CD衍生物(CD-PTI-3)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负载到st-g-ps,得到β-CD修饰淀粉接枝苯乙烯多孔聚合物(CD-SSHCPs)。探究了交联剂的类型对CD-SSHCPs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对芳香类有机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交联剂DCX和BCMBP比FDA更容易使CD-PTI-3负载到st-g-ps。以FDA、DCX和BCMBP为交联剂制备CD-SSHCPs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39、280和538 m2·g-1。考察了以BCMBP为交联剂制备CD-SSHCP-3对酚类有机物的吸附,发现吸电子基团可以降低苯环上π电子密度,降低底物与吸附剂之间π-π斥力,加强π-π相互作用,提高吸附效果。(5)针对淀粉基多孔聚合物必须添加交联剂才能将CD-PTI-3负载到聚合物中,提出更简易的无交联剂制备工艺。首先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淀粉接枝对氯甲基苯乙烯聚合物(st-VBC),再通过氯甲基与CD-PTI-3苯环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将CD-PTI-3负载到st-VBC,得到多孔聚合物stVBC-CD,并探究了CD-PTI-3的加入量对多孔聚合物吸附性能及形貌结构的影响。CD-PTI-3加入量越大(与st-VBC摩尔数之比),聚合物比表面积越小,stVBC-CD-0.5、stVBC-CD-1.0和stVBC-CD-1.5的比表面积分别为733、574和462 m2·g-1。其中,stVBC-CD-1.0对2,4-DCP的饱和吸附量可以达到874 mg·g-1。
齐国闯[3](2021)在《聚氨酯/纳米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氨酯(PU)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兼具橡胶和塑料双重优点,其制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电、纺织、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然而,聚氨酯的合成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资源。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亦是国家战略物质,因此,发展以生物质材料为原料,制备高性能生物基聚氨酯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木质素是一种储量丰富且具有独特芳香结构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然而,大部分的木质素都是作为燃料或废料排放,这无疑是资源的一种浪费。木质素表面含有多种反应官能团(羟基、羧基等),可被用于各类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将木质素用于聚氨酯的合成,不仅可以降低化石资源的消耗,还可以提升产品的性能。鉴于此,本课题利用木质素作为生物基多元醇原料,部分替代石油基多元醇,通过反应改性制备得到木质素基聚氨酯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有望拓展木质素在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的高值化利用,也为聚氨酯材料的改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应用与研究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高反应活性纳米木质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利用酸解法制备了纳米木质素(LNP),并以研磨得到的微米木质素(LMP)作为对比,系统的研究了其酸解前后微观结构、形貌的变化,以及酸解过程对木质素反应活性的影响并从结构方面探讨了活性增效机理。结果如下:酸解的过程中,木质素芳香烃间的醚键断裂形成了新的酚羟基和醇羟基,同时芳香结构单元并没有改变。酸解之后,纳米木质素形成更加均匀的颗粒状,粒径为35 nm左右。由于比表面积的增大和表面酚羟基含量的增加,纳米木质素的抗氧化活性提高(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活性优于商业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清除海拉(He La)细胞中过氧化氢刺激产生活性氧的同时,还能保持细胞的完整性;此外,纳米木质素显示出更优异的抗菌性能,抗菌试验中菌落数量下降了83%。这证明酸解得到的纳米木质素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更加适合应用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合成之中。在此基础上,以聚乙二醇(PEG)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原料,使用纳米木质素作为交联剂和生物基多元醇,通过低温预聚合和高温固化的两步工艺法成功制备纳米木质素基聚氨酯复合薄膜。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纳米木质素含量对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微观相形态的影响,以及和对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疏水性能、介电性能、抗紫外性能和可再加工性能的优化作用。研究发现,PEG与HDI反应生成的纯PU为线型结构。而多羟基结构的纳米木质素参与反应后,聚氨酯复合材料形成了交联网络。交联网络与木质素的刚性增强形成协同作用,使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拉伸强度达到12.4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000%以上),同时热稳定性与疏水性能也得到改善(添加5 wt%的LNP后,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水接触角由46.4°提高到107.8°)。另一方面,通过反应增容使纳米木质素能够更好的分散在PU基体中,改善了PU复合材料的紫外屏蔽能力(含量5 wt%LNP的加入使PU复合材料可以屏蔽94%以上的紫外光线)。此外,聚氨酯分子链在纳米木质素的存在下会重排,使其在高频下展现出绝缘性。同时,高温下聚氨酯中的氨基甲酸酯会发生转氨基甲酰化反应,导致交联网络重排,因此纳米木质素基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可再加工性能。例如,在添加了7 wt%的纳米木质素后,重复加工后的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依然保持在83%,储能模量保持在51%。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可再加工性,通过使用2-氨基-4-羟基-6-甲基嘧啶(UPy)、HDI与纳米木质素反应制备了UPy改性的纳米木质素(LNP-UPy)。以聚四氢呋喃(PTMG)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预聚物,通过将双(4-羟基苯基)二硫醚(SS)和LNP-UPy分别作为扩链剂和交联剂与预聚物反应,制备了系列聚氨酯复合材料,并研究了LNP-UPy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可再加工能力的影响。由于UPy基团之间所形成的多重氢键与SS的动态二硫键的协同作用强化了聚氨酯交联网络的结构重排,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可再加工性能(重新热压后,添加3 wt%的UPy-LNP的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依然保持在93%)。由于SS结构中苯环的共轭作用以及LNP本征紫外屏蔽性,制备得到的聚氨酯薄膜具备良好的紫外屏蔽能力,屏蔽效率达到了99%以上,而加入木质素后会牺牲薄膜的透明度(添加1 wt%的UPy-LNP时,聚氨酯在550 nm处的透光率降低了21%)。综上所述,本课题以聚氨酯和木质素为研究对象,通过酸解法制备高反应活性的纳米木质素;通过使用纳米木质素替代部分多元醇合成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既可以提升其力学性能,又可以赋予特殊紫外屏蔽功能与可再加工性能;通过在聚氨酯/木质素体系中引入动态可逆的二硫键和多重氢键,聚氨酯复合材料最终获得了优异的可再加工性能。
崔胜恺[4](2021)在《基于PTMG体系的MPUE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MPUE)以其独特的使用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在聚氨酯弹性体领域迅速崛起壮大,其卓越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耐低温性能、阻尼性能、耐油性、耐化学腐蚀性、耐热氧老化性能使得MPUE在各行各业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例如汽车行业、油矿开采行业、军工领域、机械制造领域、日用产品领域等。然而,国内对MPUE的研究并不深入,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对MPUE各方面性能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基于PTMG体系的MPUE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从分子结构和凝聚态结构的角度分析影响MPUE各方面性能的因素,具体从软段结构、硬段结构、硬段含量、混炼配方体系这四个部分进行讨论,研究其对MPUE力学性能、耐低温性能、阻尼性能、耐压缩疲劳性能以及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1)改变软段多元醇的种类发现:聚酯型MPUE的力学强度和耐磨性能明显高于聚醚型的,但是回弹性和拉断伸长率远远不如聚醚型的;综合比较,PTMG型MPUE具有优秀的力学性能、卓越的耐低温性能、突出的耐压缩疲劳性能、良好的阻尼性能和不错的耐热氧老化性能。改变多元醇的相对分子量发现:聚酯型MPUE的力学强度随其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聚醚型MPUE的力学强度则随其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无论是聚酯型还是聚醚型MPUE,随着醇的分子量的增加,其耐低温性能增加,阻尼性能变差,耐压缩疲劳性能提高,耐热氧老化性能下降。总体来说,PTMG的分子量为1000时,MPUE的综合性能较高。(2)改变异氰酸酯的种类发现:不同的异氰酸酯对MPUE的耐低温性能影响甚微;综合比较,选用MDI-100合成的MPUE具有突出的力学性能、优秀的阻尼性能和良好的耐热氧老化性能,但耐压缩疲劳性能较差。改变扩链剂的种类发现:扩链剂的种类对MPUE耐低温性能的影响甚微;选用α-AGE合成的MPUE力学性能最高,阻尼性能最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压缩疲劳性能和耐热氧老化性能。(3)改变硬段含量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大,MPUE的硬度、拉伸和撕裂强度、耐磨性能以及定伸应力均逐渐升高,而回弹性和拉断伸长率逐渐下降,压缩永久变形逐渐变小;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大,MPUE的Tg逐渐升高,耐低温性能逐渐下降,tanδ的峰值逐渐降低,峰温逐渐升高,峰的温域范围逐渐加宽,阻尼性能增强,耐压缩疲劳性能逐渐下降,而耐热氧老化性能逐渐升高。(4)改变硫化体系发现:与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相比,采用硫黄硫化体系制备的MPUE拉伸和撕裂强度、拉断伸长率以及回弹性明显较高,但耐磨性能略逊一筹。在硫黄硫化体系中,当M、DM、NH-2和S的用量分别为2份、3份、2份、2份时,MPUE的力学性能最佳。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中,使用TAIC作为助交联剂时硫化的MPUE力学性能最高;当TAIC和DCP的用量均为1份时,MPUE的力学性能最佳。(5)改变补强体系发现:使用炭黑补强的MPUE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和回弹性较高,而使用白炭黑补强的MPUE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耐磨性较好。在炭黑补强体系中,N330的补强功效最佳,并且当其使用数量为30份时,MPUE的力学性能最佳。在白炭黑补强体系中,随着使用的白炭黑数量的增加,MPUE的拉伸强度、耐磨性能以及回弹性逐渐下降,而撕裂强度和拉断伸长率逐渐增大。(6)改变防老体系发现:使用喹啉类防老剂的MPUE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而使用对苯二胺类防老剂的MPUE具有较高的拉断伸长率和回弹性;对苯二胺类防老剂的老化防护效果明显优于喹啉类防老剂,使用对苯二胺类防老剂的MPUE具有更优异的耐热氧老化性能。
武浩浩[5](2021)在《光/热引发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可以在一定刺激下修复其受到的物理损伤,这不仅可以延长材料的寿命、使用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分子材料的生产成本。因此,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在保护涂层、柔性电子皮肤、医用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聚氨酯的结构具有可调控性,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制备自修复材料。而目前制备的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高分子材料的修复温度较高,而具有较低修复温度的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又较差。因此设计并制备出具有优异力学性能且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快速修复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对聚氨酯的结构进行设计,将动态二硫键引入到聚氨酯中,制备出具有较高力学性能且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快速修复的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然后通过溶液共混法,将聚吡咯(PPy)引入到制备的聚氨酯中制备聚氨酯/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由于PPy具有优异的光热作用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将其引入不仅可以提高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还赋予了聚氨酯在近红外光下的快速修复的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近体温引发自修复热塑性聚氨酯由于以单一异氰酸酯制备的聚氨酯难以实现力学性能和修复性能的同时提升,因此我们采用混合异氰酸酯来制备热塑性聚氨酯。研究发现,以混合异氰酸酯制备的聚氨酯的力学性能要优于单一异氰酸酯制备的聚氨酯。其中I-4-P-HM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韧性可以分别达到11.35 MPa、946%和64.1 MJ/m3,且在40℃下修复2 h即可快速修复其表面划痕并恢复至其原始拉伸强度。通过对与芳香二硫键连接的脲键进行分析,发现脲键形成氢键的含量越低越有利于二硫键的动态交换,促进修复。此外聚合物的链段运动能力也直接影响着聚合物的修复性能,流变测试表明聚合物的链段运动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聚合物进行修复。接着对合成的一系列热塑性聚氨酯进行对比,发现I-4-P-HM同时具有较快的高分子链段运动能力和较多的自由芳香二硫键,这使其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同时还具备优异的修复性能。2.硬而韧且可快速修复的热塑性聚氨酯目前制备的可以在温和条件下修复的热塑性聚氨酯的杨氏模量一般都较低。聚己内酯(PCL)不仅具有良好的结晶能力,还具有较好的柔顺性和再加工性。因此,我们以PCL作为软段,制备了含有混合异氰酸酯的热塑性聚氨酯。制备的热塑性聚氨酯(PCL-HM)不仅具有较高的杨氏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可以分别达到75.87 MPa,11.83 MPa和841%。而且在温和条件下具有优异的修复性能,在50℃下1 h即可恢复至其原始拉伸强度的92%。通过对形成氢键的脲键含量和高分子链的运动能力进行测试分析,发现自由芳香二硫键的含量越多且链段运动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聚氨酯的修复。此外由于PCL具有较强的结晶性能,使得PCL-HM不但具有较高的杨氏模量呈现硬而韧的特性,并在温和条件下具有优异的修复性能。3.近红外光引发自修复聚氨酯/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相较于热引发自修复材料,光引发自修复材料具有空间和远程可控性。因此我们通过溶液共混法将具有优异光热性能的PPy引入到聚氨酯中,制备聚氨酯/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发现PPy的引入可以显着提高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当PPy的加入量是0.25wt%时,TPU/PPy-0.25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可以分别达到13.50 MPa和1650%。此外PPy的引入还赋予了复合材料优异的光热性能,使其在近红外光下可以快速升温。其中TPU/PPy-0.25在近红外光下照射30 s即可恢复至原始拉伸强度的80%。PPy的引入不但可以提高聚氨酯的力学性能,还加速了复合材料在近红外光下的修复性能,这不仅解决了自愈材料不能同时提高修复效率和力学性能的矛盾,还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 PPy在聚氨酯领域的应用。4.低强度近红外光引发自修复聚氨酯/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由于二硫键具有优异的动态交换性能,且PPy具有优异的光热性能和光稳定性。因此我们通过溶液共混法将聚吡咯纳米粒子引入到含动态二硫键的热塑性聚氨酯中,制备了 PCL-HM/PPy纳米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可以达到26.23 MPa。由于二硫键的存在使得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修复性能,在50℃下修复4 h后其拉伸强度可以恢复至20.27 MPa。此外PPy的引入还赋予复合材料优异的光热性能,在0.64 W/cm2的近红外光下照射10 min,其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7.05 MPa,这远远优于不含PPy的聚氨酯。这进一步证明了 PPy在制备自修复复合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李容[6](2021)在《含动态二硫键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氨酯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耐高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能等,在粘结剂材料、包装材料、密封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某些特定场合,如作为光伏模块的包装材料,由于长期暴露于外部,在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微裂纹,这些微裂纹难以肉眼检测和人工修复,这会降低聚氨酯的使用功能并容易引起安全问题。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聚合物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自主修复微裂纹,从而提高使用安全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因此,赋予聚氨酯自修复功能、同时又尽可能保持聚氨酯原有的优良性能的相关研究成为了化学、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动态二硫键聚氨酯-酰胺类聚合物,广泛研究了硬段结构即不对称脂环结构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线性脂肪族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不对称芳环结构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对称芳环结构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含二硫键扩链剂结构等对聚合物力学性能、热性能、自修复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还探讨了修复温度、修复时间与自修复效率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分别以IPDI、HDI、TDI、MDI为硬段,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为软段,3,3’-二硫代二丙酸DPA为扩链剂共合成了4种含动态二硫键聚氨酯-酰胺。研究结果表明,不对称脂环结构有利于提高自修复效率,芳环结构有利于提高拉伸强度。由IPDI,PBA以及DPA合成的PU1初始强度为8.380 MPa,在75℃条件下修复4 h,其拉伸强度的自修复效率能达到90.29%,由TDI、PBA、DPA合成的PU2,其强度达26.174 MPa,拉伸强度是PU1的3倍多,PU2在75℃条件下修复4 h,其拉伸强度的自修复效率为46.62%。由HDI、PBA、DPA合成的PU3的拉伸强度为8.323 MPa,在75oC条件下修复4 h,其拉伸强度的自修复效率为65.99%。由MDI、PBA、DPA合成的PU4拉伸强度达25.498 MPa,在75℃条件下修复4 h,其拉伸强度的自修复效率仅34.16%。(2)在软段、异氰酸酯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以2,2’-二硫代二苯甲酸DBA为扩链剂合成了4种含动态二硫键聚氨酯-酰胺。研究结果表明,扩链剂的结构对聚氨酯-酰胺的拉伸强度和自修复效率都有影响,尤其对自修复效率的影响特别显着。由IPDI、PBA、DBA合成的PU5拉伸强度为11.053 MPa,比PU1拉伸强度高2.673MPa,在75oC条件下修复4 h,其拉伸强度的自修复效率能达到63.33%,比PU1的自修复效率低26.96%。由IPDI、PBA、DBA合成的PU7拉伸强度为5.494 MPa,比PU3低2.829 MPa,在75oC条件下修复4 h,其拉伸强度的自修复效率能达到14.18%,比PU3低51.81%。(3)通过改变修复温度和修复时间探讨了修复工艺与修复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酰胺的拉伸强度的自修复效率与修复温度以及修复时间成正比。PU1在25oC、50oC、75oC条件下修复4 h,其拉伸强度的自修复效率分别为26.33%、82.00%、92.29%。PU1在75oC条件下修复1、2、3、4、5、6 h,拉伸强度的自修复效率分别为19.09%、45.22%、71.63%、90.29%、90.96%、91.02%。(4)以IPDI与TDI的混合物作为硬段合成了1种复合结构的聚氨酯-酰胺。研究结果表明,其初始拉伸强度为16.115 MPa,与单一结构PU1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近一倍。同时,自修复效率也明显提高,在75oC条件下修复4 h,拉伸强度的自修复效率达97.75%。
梁振华[7](2021)在《类玻璃高分子/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来替代日益枯竭的化石资源是当代化学研究的热点。木质素作为地球上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质资源,具有高碳含量、生物降解性、抗氧化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等优良特性。但木质素的分子结构复杂多变,与大多数高分子聚合物的相容性差,可再加工性差,使得目前超过95%的木质素被丢弃或仅作为燃料燃烧使用。因此,近年来对木质素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木质素的化学改性和新型木质素溶剂的开发,以期改善木质素的可加工性,促进其高效利用。针对这一研究现状,本论文利用高效原位聚合技术,无需对木质素进行复杂且耗时的化学改性,无需使用催化剂和高极性溶剂体系,即可实现木质素与类玻璃高分子材料的高效复合。基于此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系列新型类玻璃高分子/木质素复合材料,并对所制备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木质素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论文第二章节)以三乙醇胺(TEA)和双六元环碳酸酯(BCC)为反应起始物,在无溶剂、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型聚碳酸酯类玻璃高分子,进一步采用原位聚合技术实现了聚碳酸酯类玻璃高分子与酶解木质素高效复合,成功制备出一类性能优异的新型类玻璃高分子/木质素复合材料,木质素含量可高达25 wt%,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简单高效、绿色环保。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静态拉伸实验等测试方法对所得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得类玻璃高分子/木质素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可达7MPa,断裂伸长率可达60%),而且具有优异的热降解性能,聚碳酸酯类玻璃高分子基体在120℃下加热12h后可降解为双六元环碳酸酯的前驱体双(三羟甲基)丙烷(DTMP)与三乙醇胺(TEA),实现回收再利用。而木质素本身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因此,该复合材料可实现完全降解回收再利用,为木质素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第二部分(论文第三章节)在酶解木质素(EL)的存在下,利用双六元环碳酸酯(BCC)与生物质二聚脂肪二胺(Priamine 1074)的高效加成聚合反应,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聚氨酯类玻璃高分子/木质素(LPHU)复合材料。与传统的聚氨酯相比,新型聚氨酯类玻璃高分子基体的合成不使用有毒的异氰酸酯作为反应物,且不需要使用溶剂和催化剂。所制得的聚氨酯类玻璃高分子中因含有大量游离羟基,不仅可通过分子链间的酯交换反应形成动态共价键交联网络,而且可为木质素的复合提供良好的氢键环境,所得复合材料中木质素的含量可高达50 wt%,并且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热稳定性、出色的可再加工性(重复加工3次,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模量等均可保持80%以上)以及形状记忆、自愈合(10s内划痕可自愈合90%)等智能特性。应用研究表明,所得LPHU复合材料不仅可以用于水果、蔬菜、牛奶、药品等热敏商品的智能包装标签制造,还可以与天然纤维素纸热压复合实现高强度纸基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第三部分(论文第四章节)以双六元环碳酸酯(BCC)、生物质二聚脂肪二胺(Priamine 1074)、酶解木质素(EL)为反应起始物,分别以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和γ-戊内酯为反应溶剂,成功制得一系列聚氨酯类玻璃高分子/木质素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静态拉伸实验和热重分析法等测试方法对采用不同溶剂体系制备的聚氨酯类玻璃高分子/木质素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γ-戊内酯绿色溶剂体系制备的复合材料中木质素含量高达50 wt%,而且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良好,当木质素含量为30 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11 MPa,断裂伸长率为125%,初始降解温度为308℃,残碳量为19.8%。
马杨豹[8](2020)在《多异氰酸酯PAPI微囊的制备、表征及其在胶合板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因而使得木质家具及装饰材需求量逐渐增加,为满足对木质材料的需求,人造板行业逐渐得到发展。人造板是以小径木、枝丫材、速生材、木材加工下脚料等为主要原料,经过机械加工等工艺,在一定的条件下压制而成的板材或型材。胶黏剂作为人造板制备的必要原料之一,其性能决定人造板的性能。异氰酸酯胶黏剂由于具有良好的胶接性能、优异的耐水及化学品等性能而被逐渐应用。然而,异氰酸酯因含有高度不饱和的-NCO基团而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可以与任何含有活泼氢的物质反应,如水、醇、酸等,导致异氰酸酯在常见的水性木材胶黏剂体系中适用期减短。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化学封闭保护,而封闭异氰酸酯由于具有较高的解封闭温度、封闭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封闭剂在体系中易残留,因此限制了封闭异氰酸酯在木材加工行业的应用。本研究采用微囊技术保护高活性的-NCO基团,提高异氰酸酯的稳定性,从而延长异氰酸酯在水性木材胶黏剂的适用期。即采用不同的微囊制备方法制备芳香族异氰酸酯微囊,并根据各个方法的特点优化其制备工艺,然后通过一系列测试方法表征所制备的微囊,最后将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应用在以聚乙烯醇(PVA-1788)为主剂的水性木材胶黏剂中来制备胶合板,并通木材胶黏剂粘度及胶合板剪切强度研究异氰酸酯微囊在该体系中的适用期,其主要研究如下:(1)采用原位聚合法,在水包油乳液制备以脲醛树脂为囊壁以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为囊芯的异氰酸酯微囊。采用不同种类的乳化剂对异氰酸酯进行乳化分散,发现当乳化剂为Tween-80、阿拉伯树胶、PVA-1788及羧甲基纤维素钠时,所得乳液或悬浮液较为稳定并能成功制备异氰酸酯微囊。此外,以F/U=1.75制得的脲醛预聚体、制备温度为55℃、核壳比为3:1时制备异氰酸酯微囊所需时间较短,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活性含量也较高,约为23.5%。制备过程中发现,随着转速的增加,所制备异氰酸酯微囊粒径及分布逐渐变小及变窄。对所制备的微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呈现橘黄色球形或类球形,微囊外表面粗糙、内表面光滑且具有完整的壳层,为增加异氰酸的稳定性提供了基础;但是通过轻压,异氰酸酯微囊即可被破坏释放异氰酸酯,这也为微囊的释放提供了基础;热重分析表明异氰酸酯微囊的最快分解速率温度约为240℃,说明所制备微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微囊经过8周的储存,其含量从23.5%下降到20%,说明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将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应用到木材胶黏剂中制备胶合板,当异氰酸酯微囊添加量为15wt%时,所制备胶合板能满足国家Ⅱ类及Ⅰ类标准要求。由于囊壁的屏蔽作用,微囊化也将异氰酸酯适用期提高到近5小时,显着的提高了异氰酸酯的稳定性。(2)采用复凝聚法,在水包油乳液中制备以阿拉伯树胶/明胶为囊壁、以异氰酸酯为囊芯的异氰酸酯微囊,该方法以壁材原料阿拉伯树胶为乳化剂、囊芯异氰酸酯外层为交联剂。复凝聚法制备异氰酸酯微囊优化工艺表明,当明胶:阿拉伯树胶=1:1.2、pH约为4、壁材浓度为2%时能使得体系中具有等量相反的电荷且电荷密度也适宜,使得明胶和阿拉伯胶最大化凝聚包裹异氰酸酯;当反应温度为50℃异氰酸酯的交联固化及成囊速率较快,此时副反应也较少;当核壳比为3:1时,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活性基团含量及囊芯率较高;制备过程中发现微囊的粒径可通过转速控制。此外还探讨了该方法制备异氰酸酯微囊的原理,除了吸附在异氰酸酯小液滴表面的阿拉伯树胶与体系中明胶凝聚外,体系内分散的阿拉伯树胶与明胶凝聚后也可包裹异氰酸酯。对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进行测试分析发现,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呈半透明的橙黄色球形颗粒,其微囊表面略微粗糙;微囊在盖玻片轻压下,其液态的异氰酸酯即被释放,说明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的囊芯为液态,也为微囊的释放提供了基础;热重分析测试表明,异氰酸酯微囊初始分解温度为217℃,高于异氰酸酯的177℃,说明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具有的热稳定性。微囊经过8周的储存,微囊的活性含量仅下降不到4%,说明微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将所制备的异氰酸微囊应用在木材胶黏剂中制备胶合板,胶合板的耐水性明显提高,且异氰酸酯适用期经过该方法微囊化后也提高到5小时以上。(3)采用界面聚合法,在水包油乳液中制备了异氰酸酯微囊,该微囊以少部分异氰酸酯与扩链剂反应生成的聚氨酯/聚脲为囊壁,以未参与反应的异氰酸酯为囊芯。制备过程发现,当反应温度为60℃、pH=10、扩链剂为小分子的二醇或水时,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活性基团含量较高,约为25%。此外,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粒径可控,随着转速的增加粒径及其分布逐渐变小变窄。在最佳条件下,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呈现半透明状的橙黄色球形或类球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油水界面聚合生成的囊壁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微囊经过半年的储存,其活性基团仅下降了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囊壁的屏蔽作用也提高了异氰酸酯的热稳定性。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可通过轻压释放液态的囊芯-异氰酸酯。将异氰酸酯微囊与PVA溶液(15%)共混作为木材胶黏剂制备胶合板,为了使异氰酸酯微囊达到最佳胶接效果,研究了微囊粒径及添加对胶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异氰酸酯微囊添加量为15%、粒径为转速1200 rpm条件下时,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在热压时,异氰酸酯被释放并与体系的活性氢交联,制备的胶合板胶接强度最佳,且该方法也将异氰酸酯适用期提高至近6个小时。通过对胶接胶层观察,发现胶合板的胶接是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作用力、过渡区交织的网络结构、共价键、“胶钉”等作用的综合结果。(4)采用界面聚合/原位聚合,制备出以聚脲/脲醛树脂为复合囊壁的异氰酸酯微囊,并通过界面聚合反应时间控制界面聚合反应程度,进而控制两种壁材厚度的比例。结果表明,当界面聚合反应时间为90 min再进行原位聚合反应时,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稳定性最佳。红外及形貌分析表明,所制备的微囊具有两种不同成分的囊壁。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呈橘黄色的球型,囊芯为液态,其异氰酸酯基团含量约为25%,粒径约为200μm,经过8周的储存,活性基团含量仅下降3%,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将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作为交联剂应用于木材胶黏剂制备胶合板,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将异氰酸酯的适用期进一步提高,达到近7个小时,说明复合囊壁进一步提高异氰酸酯的稳定性。
曹其平[9](2020)在《木质素/纤维素基碳纤维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能源的消耗,而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替代日益减少的化石能源将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以木质素和纤维素为原材料制备全生物质基碳纤维,并将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实现能量的储存与转换,具有一定现实和深远意义。以杨木制浆预水解液木质素和醋酸纤维素作为原料,首先通过物理混纺制备出形貌结构良好的全生物质基碳纤维前驱体,通过控制不同的木质素/纤维素的添加比例确定了纺丝过程的最佳填料比。当木质素与纤维素的添加比例为1:1时,纺制出来的全生物质基碳纤维前驱体纤维形貌良好,直径较为均一。然而由于纤维素和木质素两种生物质成分热稳定性的差异,在经过热处理时,纤维出现明显的相分离现象导致其比表面积较小,电化学性能较差,其质量比电容仅为10.6 F/g。通过有机化学修饰的方法使纤维素和木质素两种生物质大分子间产生稳定的化学共价键,从而达到解决热处理分相问题的目的。使用异氰酸酯修饰和环氧修饰两种化学修饰手段,分别在前驱体纺丝和预氧化过程中解决了全生物质基碳纤维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热处理分相现象。结果表明,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改性剂,通过异氰酸酯基团与纤维素和木质素中的羟基发生反应,可以在纺丝阶段形成稳定的化学共价键,成功地将木质素与纤维素连接起来。随着共价键连接的形成,纺丝液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子量增大,具有分子量分布均匀、热稳定性好、可纺性好等特点。经预氧化和碳化处理后的碳纤维具有独立的丝状纤维形貌、直径均匀、表面积大、储能能力较好的特性。当异氰酸酯的添加量为6%时,碳纤维的电化学性能较好,其质量比电容可达到214.9 F/g。而以环氧氯丙烷(ECH)作为化学修饰剂时,也可以使木质素与纤维素在预氧化阶段形成稳定的化学键,当环氧氯丙烷添加量为10%时,碳纤维的质量比电容为320.3 F/g。虽然通过化学修饰方法可以制备获得性能良好的全生物质基碳纤维,然而在制备过程中依然存在制备效率低和制备成本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磷化方法处理木质素在解决分相现象的同时极大的缩小了热处理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制备效率并降低制备成本。同时,随着磷酸(H3PO4)添加量的增加,全生物质基碳纤维的纤维形态明显改善,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当磷酸添加量为木质素质量的40%时,碳纤维的最大比电容可达到346.6 F/g。针对木质素结构对碳纤维最终性能影响机制不明确的问题,本文使用分级和聚合分级的方式研究木质素的分子量、空间化学构型、基本结构单元之间比例、化学官能团数量和含氧量对全生物质基碳纤维最终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的空间构型越线性越容易纺制成丝,分子量越大热稳定性越好,通过有机溶剂分级提取的四氢呋喃相(TL)木质素和聚合分级提取的丙酮相(MAL)木质素均为制备生物质基碳纤维的理想材料。
胡钰婧[10](2020)在《丁香酚基热固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面对环境污染和石油资源短缺的压力,以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制备高分子材料是节约石油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其中,对于高性能生物基热固性树脂的开发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课题针对目前生物基热固性树脂性能差的问题,以丁香酚为原料,通过硫醇-烯点击反应合成出一系列高转化率的多元醇,并根据其结构特点设计制备了两种高性能的丁香酚基热固性树脂(聚氨酯与环氧树脂)。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采用丁香酚(EU)与三种硫醇,包括2-巯基乙醇(MCH),3-巯基-1,2-丙二醇(MPD)、6-巯基己醇(HHT),经硫醇-烯点击反应合成出三种柔性链差异的丁香酚基多元醇EUMCH,EUMPD以及EUHHT。采用核磁分析计算每个体系的转化率。结果表明:丁香酚与硫醇按巯基和双键等化学计量比反应时,丁香酚中双键的转化率几乎达到100%。这项工作不仅提高了实验原料的原子利用率,而且简化了后处理步骤,完全符合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且探究了引发剂含量对最终产物转化率及样品的黄变程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其次,通过调控丁香酚基多元醇的分子结构及组分比例,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反应,制备了三种高性能透明的聚氨酯薄膜PU-MPD、PU-MCH和PU-HHT,并探究了这些聚氨酯薄膜的综合性能。采用DSC分析和DMA分析测试了聚氨酯薄膜的热性能及热机械性能,证明了它们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可达78.21℃),并且其交联密度可以通过组分配比设计调控。通过力学测试、UV-vis分析和抗黄变性能等测试证明了这些聚氨酯薄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高至54.88 MPa),良好的透光率及抗黄变性。这为丁香酚应用于聚氨酯提供了一种设计手段,并将拓宽丁香酚在聚氨酯工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最后,通过“一步法”合成出一种新型的三官能度生物基环氧树脂TFEP。并探究了 TFEP与胺类固化剂,包括聚醚胺(D230),脂环胺(H-DDM)以及芳香胺固化剂(DDM)的固化反应动力学。通过DSC分析的实验手段、采用模型拟合法与Malek判据研究了这三个体系的非等温固化动力学。发现三个体系均遵循SB(m,n)自催化模型,并据此建立了具有良好拟合效果的反应速率方程。此外,还通过DMA研究分析了 TFEP/D230,TFEP/H-DDM和TFEP/DDM体系的热机械性能。
二、芳香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芳香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软包装复合用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中的初级芳香胺迁移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1 聚氨酯胶粘剂中初级芳香胺反应原理 |
1.1 初级芳香胺生成 |
1.2 初级芳香胺衰减 |
2 食品接触材料中初级芳香胺限量以及检测方法 |
3 实验部分 |
3.1 主要原料和分析仪器 |
3.2 制备 |
3.2.1 A组分制备 |
3.2.2 B组分准备 |
3.2.3 复合膜制备 |
3.3 初级芳香胺检测 |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A组分的NCO%对初级芳香胺迁移量的影响 |
4.2 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A组分的游离单体种类对初级芳香胺迁移量的影响 |
4.3 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B组分对初级芳香胺迁移量的影响 |
4.4 初级芳香胺迁移量衰减研究 |
4.5 其他因素对初级芳香胺迁移量的影响 |
4.5.1 水对初级芳香胺迁移量的影响 |
4.5.2 薄膜的种类和厚度对初级芳香胺迁移量的影响 |
5 结论 |
(2)β-环糊精及淀粉基聚合物吸附分离水中芳香类有机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苯乙酮和1-苯乙醇的概况和处理方法 |
1.1.2 氯酚类污染物的概况和处理方法 |
1.2 β-环糊精 |
1.2.1 β-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 |
1.2.2 β-环糊精在吸附分离方面的应用 |
1.3 淀粉 |
1.3.1 淀粉的结构与性质 |
1.3.2 淀粉在吸附分离方面的应用 |
1.3.3 广西木薯淀粉 |
1.4 聚氨酯吸附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
1.5 有机多孔聚合物 |
1.6 计算化学在芳香类有机污染物吸附机制研究 |
1.7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β-环糊精聚氨酯聚合物选择性回收PO/SM副产物苯乙酮和1-苯乙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β-环糊精聚氨酯聚合物的制备 |
2.2.4 β-环糊精聚氨酯聚合物的表征 |
2.2.5 β-环糊精聚氨酯聚合物对AP/PE的吸附 |
2.2.6 吸附模拟计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的表征 |
2.3.2 β-环糊精聚氨酯聚合物对AP和PE的吸附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β-环糊精聚氨酯聚合物对2,4-二氯苯酚的选择性吸附分离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β-环糊精聚氨酯聚合物的制备 |
3.2.4 CSPs的表征 |
3.2.5 CSPs对2,4-DCP的吸附性能研究 |
3.2.6 理论模型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SPs聚合物的表征 |
3.3.2 吸附剂的筛选 |
3.3.3 CSPs对2,4-DCP的吸附动力学 |
3.3.4 CSPs对2,4-DCP的吸附等温性能 |
3.3.5 CSPs吸附2,4-DCP的热力学 |
3.3.6 溶液初始pH和离子强度对CSPs吸附2,4-DCP的影响 |
3.3.7 溶液共存有机物对CSPs吸附2,4-DCP的影响 |
3.3.8 CSPs竞争吸附2,4-DCP的机理 |
3.3.9 CSPs重复使用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木薯淀粉接枝苯乙烯超交联聚合物选择性吸附苯乙酮和1-苯乙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木薯淀粉接枝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 |
4.2.4 木薯淀粉苯乙烯超交联聚合物的制备 |
4.2.5 木薯淀粉接枝苯乙烯超交联聚合物的表征 |
4.2.6 木薯淀粉接枝苯乙烯超交联树脂对AP和PE吸附 |
4.2.7 吸附理论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SHCPs的表征分析 |
4.3.2 吸附剂的筛选 |
4.3.3 SSHCP-3对AP和 PE单组分溶液吸附动力学 |
4.3.4 SSHCP-3对AP和 PE单组分溶液等温吸附性能 |
4.3.5 SSHCP-3对AP和 PE单组分溶液吸附热力学 |
4.3.6 SSHCP-3对AP/PE混合液的竞争吸附 |
4.3.7 pH值对SSHCP-3 吸附AP/PE双组分的影响 |
4.3.8 SSHCP-3 与其他吸附剂对AP/PE吸附性能的比较 |
4.3.9 SSHCP-3 的间歇重复使用性能 |
4.3.10 SSHCP-3 吸附AP/PE机理 |
4.3.11 SSHCP-3对PO/SM废水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β-环糊精修饰淀粉基多孔聚合物吸附芳香类有机物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β-环糊精衍生物的制备 |
5.2.4 硅胶纯柱层析纯化环糊精衍生物 |
5.2.5 β-环糊精修饰淀粉基多孔聚合物的制备 |
5.2.6 β-环糊精衍生物的表征 |
5.2.7 β-环糊精修饰淀粉基多孔聚合物的表征 |
5.2.8 β-环糊精修饰淀粉基多孔聚合物的吸附性能 |
5.2.9 底物分子表面静电势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β-环糊精衍生物的制备 |
5.3.2 β-环糊精修饰淀粉基多孔聚合物的表征 |
5.3.3 β-环糊精修饰淀粉基多孔聚合物的吸附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β-环糊精修饰淀粉接枝对氯甲基苯乙烯多孔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2,4-二氯苯酚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2.3 β-环糊精修饰淀粉接枝对氯甲基苯乙烯的制备 |
6.2.4 stVBC-CD的表征图 |
6.2.5 stVBC-CD对2,4-DCP吸附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stVBC-CD的表征 |
6.3.2 stVBC-CD对2,4-DCP的吸附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聚氨酯/纳米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氨酯及其改性 |
1.2.1 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 |
1.2.2 聚氨酯的合成 |
1.2.3 聚氨酯的生物改性 |
1.3 木质素的简介 |
1.3.1 木质素的来源 |
1.3.2 木质素的结构与特性 |
1.3.3 木质素的改性 |
1.3.4 木质素在高分子改性中的应用 |
1.3.5 木质素在聚氨酯中的应用 |
1.4 可再加工聚氨酯简介 |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6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反应活性纳米木质素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步骤及表征方法 |
2.3.1 实验步骤 |
2.3.2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LMP与 LNP的形貌分析 |
2.4.2 LMP与 LNP的结构表征 |
2.4.3 LNP与 LMP的二维核磁谱图 |
2.4.4 LNP的溶解性 |
2.4.5 LNP的抗氧化能力 |
2.4.6 LNP清除细胞自由基的能力 |
2.4.7 LNP的抗菌性能 |
2.4.8 LNP的紫外屏蔽性能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纳米木质素基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步骤及表征方法 |
3.3.1 实验步骤 |
3.3.2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PU-LNP复合材料的FT-IR光谱 |
3.4.2 PU-LNP复合材料的分子量与溶解性 |
3.4.3 PU-LNP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3.4.4 PU-LN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4.5 PU-LNP复合材料的动态热机械分析 |
3.4.6 PU-LNP复合材料的润湿性 |
3.4.7 PU-LNP复合材料的紫外屏蔽性能 |
3.4.8 PU-LNP复合材料的介电行为 |
3.4.9 PU-LNP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3.4.10 PU-LNP的可再加工性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多重氢键改性纳米木质素基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步骤及表征方法 |
4.3.1 实验步骤 |
4.3.2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聚氨酯/多重氢键改性纳米木质素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4.4.2 聚氨酯/多重氢键改性纳米木质素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
4.4.3 聚氨酯/多重氢键改性纳米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动态热机械性能 |
4.4.4 聚氨酯/多重氢键改性纳米木质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4.4.5 聚氨酯/多重氢键改性纳米木质素复合材料的紫外屏蔽性能 |
4.5 本章总结 |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基于PTMG体系的MPUE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概况 |
1.2 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加工 |
1.2.1 原材料 |
1.2.1.1 低聚物多元醇 |
1.2.1.2 异氰酸酯 |
1.2.1.3 扩链剂 |
1.2.2 合成机理 |
1.2.3 合成工艺 |
1.2.3.1 一步法 |
1.2.3.2 预聚物法 |
1.2.3.3 半预聚物法 |
1.2.4 加工助剂 |
1.2.4.1 硫化剂 |
1.2.4.2 促进剂 |
1.2.4.3 补强填充剂 |
1.2.4.4 防老剂 |
1.2.4.5 增塑剂 |
1.3 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 |
1.3.1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1.3.2 主链的分子结构 |
1.3.3 侧基和交联密度 |
1.3.4 氢键 |
1.3.5 凝聚态结构 |
1.4 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 |
1.4.1 力学性能 |
1.4.2 耐低温性能 |
1.4.3 耐高温性能 |
1.4.4 耐水解性能 |
1.4.5 回弹性能与阻尼性能 |
1.4.6 耐磨性能 |
1.5 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应用 |
1.5.1 汽车领域 |
1.5.2 油矿作业领域 |
1.5.3 军工领域 |
1.5.4 机械制造领域 |
1.6 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分析测试方法 |
1.6.1 FTIR分析 |
1.6.2 耐低温性能测试 |
1.6.3 动态力学分析 |
1.6.4 力学性能测试 |
1.6.5 压缩疲劳生热测试 |
1.6.6 热氧老化测试 |
1.7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软段结构对MPUE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助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MPUE的合成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软段多元醇的种类对MPUE性能的影响 |
2.4.1.1 不同种类的软段多元醇合成的MPUE的分子结构 |
2.4.1.2 软段多元醇的种类对MPUE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1.3 软段多元醇的种类对MPUE耐低温性能的影响 |
2.4.1.4 软段多元醇的种类对MPUE阻尼性能的影响 |
2.4.1.5 软段多元醇的种类对MPUE耐压缩疲劳性能的影响 |
2.4.1.6 软段多元醇的种类对MPUE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2.4.2 软段多元醇的相对分子量对MPUE性能的影响 |
2.4.2.1 多元醇的相对分子量对MPUE分子结构的影响 |
2.4.2.2 多元醇的相对分子量对MPUE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2.3 多元醇的相对分子量对MPUE耐低温性能的影响 |
2.4.2.4 多元醇的相对分子量对MPUE阻尼性能的影响 |
2.4.2.5 多元醇的相对分子量对MPUE耐压缩疲劳性能的影响 |
2.4.2.6 多元醇的相对分子量对MPUE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段结构对MPUE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助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MPUE的合成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异氰酸酯的种类对MPUE性能的影响 |
3.4.1.1 异氰酸酯的种类对MPUE分子结构的影响 |
3.4.1.2 异氰酸酯的种类对MPUE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1.3 异氰酸酯的种类对MPUE耐低温性能的影响 |
3.4.1.4 异氰酸酯的种类对MPUE阻尼性能的影响 |
3.4.1.5 异氰酸酯的种类对MPUE耐压缩疲劳性能的影响 |
3.4.1.6 异氰酸酯的种类对MPUE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3.4.2 扩链剂的种类对MPUE性能的影响 |
3.4.2.1 扩链剂的种类对MPUE分子结构的影响 |
3.4.2.2 扩链剂的种类对MPUE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2.3 扩链剂的种类对MPUE耐低温性能的影响 |
3.4.2.4 扩链剂的种类对MPUE阻尼性能的影响 |
3.4.2.5 扩链剂的种类对MPUE耐压缩疲劳性能的影响 |
3.4.2.6 扩链剂的种类对MPUE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硬段含量对MPUE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助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MPUE的合成制备 |
4.3 测试与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硬段含量对MPUE性能的影响 |
4.4.1.1 硬段含量对MPUE分子结构的影响 |
4.4.1.2 硬段含量对MPUE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1.3 硬段含量对MPUE耐低温性能的影响 |
4.4.1.4 硬段含量对MPUE阻尼性能的影响 |
4.4.1.5 硬段含量对MPUE耐压缩疲劳性能的影响 |
4.4.1.6 硬段含量对MPUE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混炼配方体系对MPUE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助剂 |
5.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2.3 MPUE的合成制备 |
5.3 测试与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硫化体系对MPUE性能的影响 |
5.4.1.1 硫黄硫化体系对MPUE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1.2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对MPUE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2 补强体系对MPUE性能的影响 |
5.4.2.1 炭黑补强体系对MPUE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2.2 白炭黑补强体系对MPUE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3 防老体系对MPUE性能的影响 |
5.4.3.1 防老剂的种类对MPUE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3.2 防老剂的种类对MPUE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光/热引发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自修复材料的分类 |
1.2.1 外援型自修复材料 |
1.2.2 本征型自修复材料 |
1.3 不同刺激响应型自修复材料 |
1.3.1 热引发自修复材料 |
1.3.2 光引发自修复材料 |
1.3.3 电引发自修复材料 |
1.3.4 微波引发自修复材料 |
1.4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近体温引发自修复热塑性聚氨酯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热塑性聚氨酯的制备 |
2.2.3 测试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构表征 |
2.3.2 热性能表征 |
2.3.3 修复性能表征 |
2.3.4 流变性能表征 |
2.3.5 二硫键和氢键对修复过程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硬而韧且可快速修复的热塑性聚氨酯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热塑性聚氨酯的制备 |
3.2.3 测试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表征 |
3.3.2 热性能表征 |
3.3.3 修复性能表征 |
3.3.4 二硫键和氢键对修复过程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红外光引发自修复聚氨酯/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热塑性聚氨酯的制备 |
4.2.3 聚吡咯纳米粒子的制备 |
4.2.4 聚氨酯/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5 测试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热塑性聚氨酯的表征 |
4.3.2 聚氨酯/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强度近红外引发自修复聚氨酯/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热塑性聚氨酯的制备 |
5.2.3 聚吡咯纳米粒子的制备 |
5.2.4 聚氨酯/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5 测试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结构表征 |
5.3.2 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表征 |
5.3.3 热引发修复性能表征 |
5.3.4 复合材料的光热性能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含动态二硫键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氨酯材料 |
1.2.1 聚氨酯的概念及性能 |
1.2.2 合成聚氨酯的原料和助剂 |
1.2.3 异氰酸酯反应原理以及主要化学反应 |
1.3 二硫键自修复体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氧化还原类二硫键的自修复体系 |
1.3.2 二硫交换的自修复体系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1.4.1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药品、仪器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预处理 |
2.3 测试方法 |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2.3.2 拉曼光谱技术 |
2.3.3 热学性能分析 |
2.3.4 力学性能 |
2.3.5 凝胶渗透色谱 |
2.3.6 紫外可见光光谱 |
2.3.7 X射线衍射测试 |
2.3.8 动态热力学测试 |
2.3.9 自修复性能测试 |
2.4 温度以及溶剂对二硫键的影响 |
第三章 脂肪族二硫二羧酸扩链剂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不同硬段结构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 |
3.2.1 合成聚氨酯预聚物 |
3.2.2 二正丁胺法测量异氰酸根含量 |
3.2.3 合成聚氨酯弹性体 |
3.3 聚氨酯弹性体的测试与表征 |
3.3.1 凝胶渗透色谱 |
3.3.2 聚氨酯的红外表征 |
3.3.3 聚氨酯的拉曼表征 |
3.3.4 聚氨酯的热分析 |
3.4 不同硬段结构聚氨酯自修复性能 |
3.5 修复时间对聚氨酯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
3.6 修复温度对聚氨酯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芳香族二硫二羧酸扩链剂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含动态二硫键不同硬段结构的聚氨酯的合成 |
4.3 聚氨酯的表征 |
4.3.1 凝胶渗透色谱 |
4.3.2 聚氨酯的红外表征 |
4.3.3 聚氨酯的拉曼表征 |
4.3.4 聚氨酯的XRD分析和热分析 |
4.4 不同硬段结构聚氨酯的自修复性能 |
4.5 修复温度对聚氨酯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
4.6 不同扩链剂聚氨酯的自修复性能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结构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过程 |
5.2.1 合成PU预聚物的步骤 |
5.2.2 二正丁胺法测量异氰酸根含量 |
5.2.3 PU1 的合成 |
5.2.4 PU2 的合成 |
5.2.5 PU3 的合成 |
5.3 聚氨酯的自修复机理 |
5.4 基于二硫交换自修复聚氨酯体系的表征 |
5.4.1 凝胶渗透色谱 |
5.4.2 聚氨酯的红外以及拉曼表征 |
5.4.3 自修复聚氨酯的热性能和XRD分析 |
5.4.4 紫外-可见光谱 |
5.4.5 动态热力学分析 |
5.4.6 热失重分析 |
5.4.7 聚氨酯的自愈性能 |
5.5 不同修复温度的聚氨酯的自修复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7)类玻璃高分子/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木质素简介 |
1.1.1 木质素的结构特性 |
1.1.2 木质素的化学改性 |
1.1.3 木质素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2 类玻璃高分子(Vitrimer)材料简介 |
1.2.1 Vitrimer材料的性能特点 |
1.2.2 Vitrimer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3 Vitrimer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2 聚碳酸酯类玻璃高分子/木质素(LP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双六元环碳酸酯(BCC)单体的制备 |
2.2.3 聚碳酸酯(PC)的制备 |
2.2.4 聚碳酸酯(PC)的热降解 |
2.2.5 聚碳酸酯类玻璃高分子/木质素(LP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降解回收 |
2.2.6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C的合成与降解 |
2.3.2 LPC复合材料的合成与降解回收 |
2.3.3 LPC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 |
2.3.4 LPC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2.3.5 LPC复合材料的粘接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无溶剂法制备聚氨酯类玻璃高分子/木质素(LPHU)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双六元环碳酸酯(BCC)单体的制备 |
3.2.3 无溶剂法制备聚氨酯类玻璃高分子/木质素(LPHU)复合材料 |
3.2.4 聚氨酯基木质素智能标签的制备 |
3.2.5 聚氨酯基木质素/纤维素纸张(LPHU/Paper)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6 聚氨酯基木质素/纤维素纸张(LPHU/Paper)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 |
3.2.7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LPHU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3.2 LPHU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 |
3.3.3 LPHU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3.3.4 LPHU复合材料的可再加工性 |
3.3.5 LPHU复合材料的自愈合性 |
3.3.6 LPHU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 |
3.3.7 LPHU复合材料的应用之一: 智能包装标签 |
3.3.8 LPHU复合材料的应用之二: 高性能纸基层压板 |
3.3.9 LPHU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 |
3.4 本章小结 |
4 溶剂法制备聚氨酯类玻璃高分子/木质素(LPHU)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双六元环碳酸酯(BCC)单体的制备 |
4.2.3 溶剂法制备聚氨酯类玻璃高分子/木质素(LPHU)复合材料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溶剂法制备LPHU复合材料及红外表征 |
4.3.2 不同溶剂法所制备LPHU的静态力学性能 |
4.3.3 不同溶剂法所制备LPHU的热稳定性 |
4.3.4 GVL溶剂法与无溶剂法所制备LPHU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多异氰酸酯PAPI微囊的制备、表征及其在胶合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资源、环境 |
1.2 异氰酸酯概述 |
1.2.1 异氰酸酯种类 |
1.2.2 异氰酸酯活性机理 |
1.2.3 异氰酸酯结构对-NCO活性的影响 |
1.2.4 异氰酸酯的化学性质 |
1.2.5 异氰酸酯在木材胶黏剂的应用 |
1.3 微囊概述 |
1.3.1 微囊组成及其结构 |
1.3.2 微囊的制备方法 |
1.3.3 微囊的理化特性 |
1.3.4 微囊的功能 |
1.3.5 微囊的释放 |
1.3.6 微囊在胶黏剂的应用 |
1.4 异氰酸酯微囊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创新点 |
2 原位聚合法制备异氰酸酯微囊及其在胶合板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异氰酸酯的乳化 |
2.2.3 脲醛树脂预聚体的合成 |
2.2.4 异氰酸酯微囊的制备及其原理 |
2.2.5 胶合板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粒径及其分布 |
2.3.2 囊芯率含量测定 |
2.3.3 活性基团含量测定 |
2.3.4 形貌观察 |
2.3.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
2.3.6 热稳定测试 |
2.3.7 力学测试 |
2.4 异氰酸酯微囊制备工艺优化 |
2.4.1 乳化剂的影响 |
2.4.2 甲醛与尿素比(F/U)的影响 |
2.4.3 搅拌速率的影响 |
2.4.4 温度的影响 |
2.4.5 核壳比的影响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异氰酸酯微囊形貌分析 |
2.5.2 异氰酸酯微囊FTIR分析 |
2.5.3 异氰酸酯微囊TGA分析 |
2.5.4 异氰酸酯微囊的稳定性分析 |
2.6 原位聚合法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在胶合板中的应用 |
2.6.1 异氰酸酯微囊添加量对胶合板强度的影响 |
2.6.2 异氰酸酯微囊的适用期测试分析 |
2.7 小结 |
3 复凝聚法制备异氰酸酯微囊及其在胶合板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异氰酸酯微囊的制备及其原理探索 |
3.2.3 胶合板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4 异氰酸酯微囊制备工艺优化 |
3.4.1 明胶/阿拉伯树胶比例的影响 |
3.4.2 pH的影响 |
3.4.3 温度的影响 |
3.4.4 壁材浓度的影响 |
3.4.5 核壳比的影响 |
3.4.6 搅拌速度的影响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异氰酸酯微囊形貌分析 |
3.5.2 异氰酸酯微囊FTIR分析 |
3.5.3 异氰酸酯微囊TGA分析 |
3.5.4 异氰酸酯微囊的稳定性分析 |
3.6 复凝聚法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在胶合板中的应用 |
3.6.1 异氰酸酯微囊添加量对胶合板强度的影响 |
3.6.2 异氰酸酯微囊的适用期测试分析 |
3.7 小结 |
4 界面聚合法制备异氰酸酯微囊及其在胶合板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异氰酸酯微囊的制备及其原理 |
4.2.3 胶合板的制备 |
4.3 测试与表征 |
4.4 异氰酸酯微囊制备工艺优化 |
4.4.1 温度的影响 |
4.4.2 pH的影响 |
4.4.3 乳化搅拌速度的影响 |
4.4.4 扩链剂的影响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异氰酸酯微囊形貌分析 |
4.5.2 异氰酸酯微囊FTIR分析 |
4.5.3 异氰酸酯微囊TGA分析 |
4.5.4 异氰酸酯微囊的稳定性分析 |
4.6 界面聚合法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囊在胶合板中的应用 |
4.6.1 异氰酸酯微囊在胶合板中应用工艺优化 |
4.6.2 异氰酸酯微囊的适用期测试分析 |
4.7 胶接机理讨论与分析 |
4.7.1 胶接过程讨论与分析 |
4.7.2 异氰酸酯微囊胶合板中的作用 |
4.7.3 胶接强度分析 |
4.8 小结 |
5 界面聚合/原位聚合制备复合囊壁异氰酸酯微囊及其在胶合板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脲醛预聚体的制备 |
5.2.3 异氰酸酯微囊的制备 |
5.2.4 异氰酸酯微囊的制备原理及其过程 |
5.2.5 胶合板的制备 |
5.3 测试与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异氰酸酯微囊粒径及其分布 |
5.4.2 异氰酸酯微囊稳定性分析 |
5.4.3 异氰酸酯微囊热TGA分析 |
5.4.4 异氰酸酯微囊的FTIR分析 |
5.4.5 异氰酸酯微囊形貌 |
5.5 界面聚合/原位聚合所制备的复合囊壁异氰酸酯微囊在胶合板中的应用 |
5.5.1 异氰酸酯微囊对胶合板胶接强度的影响 |
5.5.2 异氰酸酯微囊的适用期测试分析 |
5.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木质素/纤维素基碳纤维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级电容器概述 |
1.1.1 超级电容器的起源及发展 |
1.1.2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
1.1.3 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2 碳纳米纤维材料 |
1.2.1 聚丙烯腈(PAN)基碳纳米纤维 |
1.2.2 黏胶基碳纳米纤维 |
1.2.3 沥青基碳纳米纤维 |
1.2.4 木质素基碳纳米纤维 |
1.3 木质素 |
1.3.1 木质素的结构组成 |
1.3.2 木质素的化学反应活性 |
1.3.3 木质素的应用 |
1.4 木质素在碳纳米纤维中的应用 |
1.4.1 影响木质素基碳纳米纤维性能的因素 |
1.4.2 木质素基碳纳米纤维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选题意义、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和目的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物理混纺木质素/纤维素制备全生物质基碳纳米纤维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方法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实验仪器 |
2.2.4 碳纳米纤维的制备 |
2.2.5 木质素性能检测 |
2.2.6 碳纳米纤维分析表征 |
2.2.7 电化学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木质素结构与性能分析 |
2.3.2 碳纤维结构与性能分析 |
2.3.3 碳纤维的电化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化学修饰制备全生物质基碳纤维及其电化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及方法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药品 |
3.2.3 实验仪器 |
3.2.4 全生物质基碳纳米纤维的制备 |
3.2.5 碳纳米纤维分析表征 |
3.2.6 电化学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异氰酸酯(IPDI)化学修饰制备全生物质基碳纤维 |
3.3.2 环氧氯丙烷(ECH)化学修饰制备全生物质基碳纤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磷化处理木质素制备全生物质基碳纤维及其电化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方法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药品 |
4.2.3 实验仪器 |
4.2.4 全生物质基碳纳米纤维的制备 |
4.2.5 碳纳米纤维分析表征 |
4.2.6 电化学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磷化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能分析 |
4.3.2 磷化处理制备全生物质基碳纤维的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级提取木质素制备高性能全生物质基碳纤维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料及方法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药品 |
5.2.3 实验仪器 |
5.2.4 木质素的分级提取 |
5.2.5 全生物质基碳纤维的制备 |
5.2.6 全生物质基碳纤维的表征 |
5.2.7 电化学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分级提取木质素的结构与性能 |
5.3.2 分级提取木质素制备生物质基碳纤维的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聚合分级木质素制备O-N-P共掺杂全生物质基碳纤维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原料及方法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药品 |
6.2.3 实验仪器 |
6.2.4 木质素的聚合分级方法 |
6.2.5 全生物质基碳纤维的制备 |
6.2.6 全生物质基碳纤维的表征 |
6.2.7 电化学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聚合分级木质素的结构与性能 |
6.3.2 聚合分级木质素制备生物质基碳纤维的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之处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丁香酚基热固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基热固性树脂概述 |
1.1.1 生物基聚氨酯 |
1.1.1.1 环氧化及开环法 |
1.1.1.2 加氢甲酰化法 |
1.1.1.3 酯交换法 |
1.1.1.4 臭氧分解法 |
1.1.1.5 硫醇-烯点击反应 |
1.1.2 生物基环氧树脂 |
1.2 丁香酚概述 |
1.2.1 丁香酚结构及特点 |
1.2.2 丁香酚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
1.2.2.1 丁香酚基环氧树脂 |
1.2.2.2 丁香酚基丙烯酸酯 |
1.2.2.3 丁香酚基苯并恶嗪树脂 |
1.2.2.4 丁香酚在其他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
1.3 环氧树脂的固化 |
1.3.1 环氧树脂固化剂 |
1.3.1.1 胺类固化剂 |
1.3.1.2 酸酐类固化剂 |
1.3.1.3 其他类型固化剂 |
1.3.2 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研究 |
1.3.2.1 模型拟合法 |
1.3.2.2 等转化率法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硫醇-烯点击反应合成丁香酚基多元醇及高性能热固性聚氨酯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丁香酚基多元醇的合成 |
2.2.3 丁香酚基热固性聚氨酯薄膜的制备 |
2.2.4 仪器与测试方法 |
2.2.4.1 FTIR分析 |
2.2.4.2 ~1H NMR和~(13)C NMR分析 |
2.2.4.3 DSC测试 |
2.2.4.4 DMA测试 |
2.2.4.5 TG测试 |
2.2.4.6 拉伸测试 |
2.2.4.7 SEM分析 |
2.2.4.8 抗黄变性能测试 |
2.2.4.9 紫外透过率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EUMCH、EUMPD和EUHHT的结构表征 |
2.3.2 丁香酚基聚氨酯的性能表征 |
2.3.2.1 DSC分析 |
2.3.2.2 DMA分析 |
2.3.2.3 TG分析 |
2.3.2.4 力学性能 |
2.3.2.5 SEM分析 |
2.3.2.6 UV-vis分析 |
2.3.2.7 抗黄变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丁香酚基三官能度环氧树脂的制备与固化行为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TFEP的制备 |
3.2.3 TFEP的固化 |
3.2.4 实验仪器 |
3.2.4.1 红外分析 |
3.2.4.2 核磁分析 |
3.2.4.3 DSC测试 |
3.2.4.4 DMA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FEP的结构表征 |
3.3.2 TFEP和胺类固化剂的非等温固化动力学 |
3.3.3 DMA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四、芳香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软包装复合用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中的初级芳香胺迁移量研究[A]. 田立云. 北京粘接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暨绿色建筑胶粘剂论坛暨第五届京津冀粘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1
- [2]β-环糊精及淀粉基聚合物吸附分离水中芳香类有机物[D]. 周利琴. 广西大学, 2021
- [3]聚氨酯/纳米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齐国闯. 江南大学, 2021(01)
- [4]基于PTMG体系的MPUE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崔胜恺.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5]光/热引发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武浩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含动态二硫键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李容.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类玻璃高分子/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梁振华.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8]多异氰酸酯PAPI微囊的制备、表征及其在胶合板中的应用[D]. 马杨豹.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9]木质素/纤维素基碳纤维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D]. 曹其平.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10]丁香酚基热固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胡钰婧.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