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治疗胃脘痛38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白兴龙[1](2021)在《胃息肉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形成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胃息肉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方证结合防治胃息肉形成及癌变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观察2019年-2020年山西省中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513例胃息肉患者,经两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中医专家评定中医证型,结合患者胃镜下表现及病理活检,通过数据汇总统计,探讨胃息肉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513例胃息肉患者的病理类型分布如下:胃底腺性息肉(286例)>增生性息肉(105例)>炎性息肉(81例)>腺瘤性息肉(41例);2.经过辨证分型得出,513例胃息肉患者中肝胃不和证191例,脾虚气滞证162例,脾胃虚寒证98例,湿热瘀阻62例。3.经观察统计得出,病理类型为炎性息肉的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如下:脾胃虚寒证(56例70%)>脾虚气滞证(15例19%)>肝胃不和证(8例10%)>湿热瘀阻(1例1%);增生性息肉患者中,肝胃不和证(60例)最多,脾虚气滞证(31例)次之,其他证型:脾胃虚寒证(15例),湿热瘀阻(3例);腺瘤性息肉中,湿热瘀阻证最多(37例88.1%)。4.经统计分析得出,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分布关系存在差异性,其中经过两两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在增生性息肉中,肝胃不和证与其他三证相比P<0.05;炎性息肉中,脾胃虚寒与其他三证相比,P<0.05;在腺瘤性息肉中,湿热瘀阻与其他三证相比,P<0.05;胃底腺息肉中,证型分布无显着性,P>0.05。结论:结合既往文献研究及本次研究结果认为,胃息肉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具有统计意义(P<O.05),其中胃增生性息肉以肝胃不和证多见,炎性息肉以脾胃虚寒证为主,腺瘤性息肉以湿热瘀阻证为主,胃底腺息肉可见于各证型。
陈金旭[2](2021)在《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发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对古代医籍中运用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出其主要治法,浅析名家运用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特点,并进行数据挖掘,结合中医学相关理论知识,分析组方用药规律,以此为现代临床治疗痛胀类脾胃病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 1.在查阅调研古代医籍中记载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相关文献基础上,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图书为资料来源,广泛收集清末(1911年)以前历代名家关于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着作,同时参阅大型文献类书《医案类聚》,选取以“胃脘痛”、“痞满”、“腹痛”、“腹胀”相关症状为主症的经方医案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传统的文献整理方法,研读古代医案资料,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评议,归纳总结其治法特色及经方应用特点。2.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处方作数据规范化处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系统,建立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经方处方数据库,运用该软件集成的频次统计法、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高频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等,借助数据挖掘的结果来分析探讨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用药规律及选方思路。结果 1.古代医籍中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治法可归纳为调和法、温补法、消导法、通下法、补益法、清宣法等六种。医家在辨证选方及运用经方配伍时各有其特点。2.符合纳入标准的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有323则,处方360首,涉及192味中药。3.通过数据统计显示,在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数据库中,排名前七的药物均超过100次,分别是甘草、茯苓、人参、半夏、桂枝、干姜、白术。按药物功效分类,最多的是补虚药,其次为温里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4.药物四气为温热为主,少用寒凉。五味以辛、甘、苦为主。药物归经以脾、胃为主,与肺关系密切。5.出现频数最高的药对是甘草-人参,12味核心药物中能组成理中丸、桂枝汤、五苓散、半夏泻心汤、苓桂术甘汤等经方和二陈汤、六君子汤等时方。结论 历代名家运用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治法多样,选方多用理中丸、半夏泻心汤、桂枝汤、五苓散等,用药各有特点,有保留原方使用,亦有化裁加减。同时,古代名家在治疗胃脘部和腹部的疼痛胀满症状时,治法用药选方有一些区别,值得现代临床学习借鉴。
张曼玲[3](2021)在《基于TLR4通路探讨健脾活血方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方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索其疗效机制;建立恶性转化胃上皮细胞模型,观察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其的影响,并探索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挖掘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新方法,为本病的临证用药提供参考及理论支撑。方法:1.搜索CNKI、WAN FANG、Sino Med、VIP、Cochrane、Pubmed、Embase数据库中近20年关于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临床文献并进行文献筛选,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录入方药证治数据,建立数据集。利用“数据统计”、“统计报表”等模块,运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统计手段,分别对所有胃癌前病变,注明肠上皮化生,注明不典型增生,注明异型增生的方药进行分析,包括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频次统计、治法统计、组方分析、新方分析。2.搜索CNKI、WAN FANG、Sino Med、VIP、Cochrane、Pubmed、Embase数据库中近20年关于健脾活血法依据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并进行文献筛选,利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Revman5.3软件对干预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胃镜改善率、病理缓解率、Hp根除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并记录不良反应。3.搜索GEO数据库(https://www.ncbi.nlm.nih.gov/geo/)中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慢性胃炎差异基因的相关芯片,提取基因数据集,利用PERL软件,R语言中的程辑包,提取差异基因及其交集,并绘制热图、火山图、韦恩图,利用R语言,对筛选出的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运用string数据库(https://www.string-db.org/),构建差异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PPI),并筛选出核心基因。4.临床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2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予以健脾活血方(摩罗丹配伍三七粉),对照组给予叶酸片,疗程均为24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主症/次症评分,症状总评分)、胃镜评分、病理评分,同时进行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安全性评估;免疫荧光法检测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中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P53、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分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5.体外实验。利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MNNG)刺激人胃上皮细胞(GES-1细胞),诱导其恶性转化,构建恶性转化的胃上皮细胞(T-GES-1)模型。以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叶酸片含药血清为干预药物,分六组:A组:GES-1细胞+正常大鼠含药血清;B组:GES-1细胞+MNNG+正常大鼠含药血清;C组:GES-1细胞+MNNG+叶酸片含药血清;D组:GES-1细胞+MNNG+健脾活血含药血清;E组:GES-1细胞+MNNG+健脾活血含药血清+TLR4激动剂;F组:GES-1细胞+MNNG+正常大鼠含药血清+TLR4激动剂。观察细胞形态,利用CCK-8检测经MNNG/含药血清干预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细胞的活力;利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率;流式凋亡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Vimentin、N-cadherin、E-cadherin m RNA的表达;WB检测各组细胞中TLR4、My D88、NF-κB、p-NF-κB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53、Ki67、Muc2的表达,并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经筛选,共纳入232篇文献,包括252首方剂,233味药。药性总体偏平,药味以多归于脾、胃、肝经,健脾活血治法运用最多;使用频次最高的治法为健脾活血法、化浊解毒法、滋养胃阴法、疏肝和胃法,不同病理类型各有侧重;治疗PLGC频次最高的药物是甘草、白术、莪术、黄芪、白花蛇舌草等,治疗PLGC的组方常用的是“白术、甘草”,“黄芪、甘草”,“黄芪、白术”,“莪术、黄芪”,“甘草、白芍”、“丹参、甘草”等,不同病理类型各有侧重,并形成常用组合网络图;提取治疗PLGC的核心组合16个,新方8个,提取治疗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的核心组合各8个,新方各4个,并形成新方网络图。2.最终纳入39篇RCT文献,共有3786名受试者,其中健脾活血法治疗组1994名,对照组1792名。文献质量评价显示:有21篇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18篇提及随机分组,但未阐述随机方法。2篇为双盲双模拟,1篇采用模拟药物单盲。有6篇在结局观测指标描述中的例数与原始例数不符,且未说明失访原因;meta分析显示:健脾活血法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5,95%CI(1.21,1.30)];胃镜改善率优于对照组[RR=1.39,95%CI(1.28,1.52)];病理改善率优于对照组[RR=1.48,95%CI(1.38,1.60)];中医症状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5,95%CI(1.13,1.38)];Hp根除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5,95%CI(1.14,1.37)],39篇文献中,有14篇文献描述了研究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其中12篇描述未出现不良反应,2篇中有出现不良反应,包括便秘6例(对照组2/60,观察组4/60)、腹痛1例(对照组1/60)、口干3例(对照组1/60,观察组2/60)、腹泻1例(对照组1/90)、头痛1例(对照组1/90)、皮疹1例(对照组1/90)。3.选取GSE55696、GS87666E数据集,筛选出差异基因121个,其中上调基因42个,下调基因79个。差异基因主要分布于细胞颗粒腔、细胞内小泡、高密度脂蛋白颗粒等中;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是激素代谢过程,白细胞趋化过程,c GMP的信号途径等;主要作用涉及有钾离子通道运转、氧化还原、模式识别受体活动等。差异基因参与的通路包括白介素17(IL17)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分泌通路。4.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经卡方检验分析,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卡方值=6.613,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主要症状胃脘疼痛、饱胀、痞满、嗳气、纳差评分均降低(P<0.01),其中饱胀、痞满、嗳气、纳差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次要症状疲乏、睡眠差、嘈杂、反酸评分降低(P<0.01),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镜评分中胃镜下黏膜色泽评分、血管透见度评分、黏膜隆起评分、红斑评分、胃镜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粘膜色泽评分、红斑评分、胃镜总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观察组治疗后病理评分中肠上皮化生评分、异型增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其中异型增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安全性监测,摩罗丹配伍三七粉安全性良好。观察组治疗后胃黏膜中TLR4、P53、Vimentin表达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胃黏膜中E-cadherin表达增高(P<0.01),且高于对照组(P<0.01)。5.体外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的GES-1贴壁生长,细胞呈梭形,形态规则,经MNNG处理后细胞形态逐渐不规则,呈现多边形。CCK-8检测显示,MNNG对GES-1细胞有一定细胞毒性,呈浓度依赖性,时间对其影响甚微,至MNNG浓度为40μmol/L时GES-1活性呈断崖式下降,20μmol/L时抑制率为30%左右,选择20μmol/L,24h造模,含药血清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呈浓度依赖型,无明显时间依赖,选择15%,24h干预。经MNNG处理后GES-1细胞的迁移率升高、凋亡率下降、EMT上升(P<0.05),P53、Ki67、Muc2表达上升(P<0.05),TLR4、My D88、NF-κB、p-NF-κB蛋白表达上升(P<0.05);给予健脾活血含药血清后,上诉情况缓解(P<0.05),且优于加入叶酸片含药血清组(P<0.05);在MNNG诱导的GES-1细胞中加入TLR4激活剂后,上述情况加重(P<0.05),同时加入TLR4激动剂及健脾活血含药血清,情况优于前者(P<0.05)。结论:1.健脾活血方治疗脾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显着,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2.健脾活血方可改善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患者胃黏膜P53、TLR4的表达,且可缓解EMT,这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3.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可抑制恶性转化胃上皮细胞的恶性特征,优于叶酸片含药血清,其机制为通过调控TLR4/My D88/NF-κB,抑制EMT而发挥疗效。
林存博[4](2020)在《一贯煎合失笑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运用中医传统方剂加味验证一贯煎合失笑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门诊,属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血瘀证)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一贯煎合失笑散加味治疗,对照组予三九胃泰颗粒治疗。以4周为1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胃黏膜疗效及病理积分变化情况,验证方案可行性。结果:依本方案进行试验,过程中脱落9例,最终本试验纳入有效病例共63例,其中试验组32例,对照组31例。(1)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疗效及胃黏膜疗效对比:治疗组及对照组对改善CAG患者中医症状及胃粘膜表现均有一定疗效,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 或P<0.05)。(2)症状积分对比:通过对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进行对比,两组方案对患者胃脘灼痛、痞满、饥不欲食、嘈杂及口干的症状积分均有改善,两组对以上症状的起效时间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大便干燥症状的改善两组均不明显。(3)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积分对比:治疗后两组胃黏膜情况均有改善,胃镜积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方面,治疗组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贯煎合失笑散加味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血瘀证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改善本病患者的一般症状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起效迅速,对胃黏膜萎缩及肠化亦具有良好效果,可适当延缓甚至改善患者病程进展,在适当用药剂量内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刘之义[5](2020)在《王氏连朴饮的方证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将梳理王氏连朴饮的方证信息,并且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现代临床所报道的医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来研究隐含在医案中的病、证、舌、脉、药等信息,研究发病区域、发病季节、患者性别、患者年龄等相关因素对王氏连朴饮使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借助网络药理学研究技术,进一步探讨王氏连朴饮方证的特点和临床使用的规律,特别是对连朴饮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对该方的研究提供相关参考,以期提高该方临床运用中的针对性。方法:第一章为王氏连朴饮的方证理论研究,对温病学家王孟英的生平、王氏连朴饮方证出处、王氏连朴饮功用主治、王连朴饮的有关条文进行总结梳理,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第二章为王氏连朴饮的现代医案研究,以“王氏连朴饮”为主题关键词,通过检索CNKI、VIP以及CBM等数据库,搜集所有运用王氏连朴饮治疗各类疾病的临床报道,并通过本文规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研究的病案,使用微软公司软件Microsoft Excel工作表格建立本次研究的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方法与聚类分析法,总结王氏连朴饮方证中、西医疾病谱、症状以及舌象和脉象的诊断标准、原方的药物及所加减药物的用药规律等。第三章为王氏连朴饮的王氏连朴饮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构建“王氏连朴饮-靶点-慢性胃炎”的网络结构,从理论角度诠释连朴饮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结果:(1)一般运用规律:王氏连朴饮使用最多季节为春季、秋季;使用范围包括儿、内、外、妇科等各科。用药年龄段主要为青年、中年,性别比例无较大差异,主要使用地区为华中地区。(2)核心脉症:王氏连朴饮运用的主要症状是口干、小便黄、腹胀、口苦、纳差便溏等,舌象以舌质红,苔黄腻为诊断标准;脉象则以滑脉作为主要诊断标准,复合脉象则以滑数、濡数、弦滑为主要诊断标准。(3)原方用药规律:60例王氏连朴饮在临床使用中黄连、厚朴、半夏栀子为本方使用的必备药,其余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有:石菖蒲、芦根、茯苓、枳壳、豆豉。(4)加减药物用药规律:纳入医案中加味药物共计139味药,总共使用次数为417次,出现频次排布前十名的加味药物分别为:茯苓、枳壳、甘草、薏苡仁、黄芩、陈皮、麦芽、藿香、杏仁、滑石。(5)中医疾病谱:王氏连朴饮主治中医病证广泛,医案中共涉及32个病种,以脾胃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为主,主要涉及的疾病有胃痛、痞满、便秘、泄泻、疟疾、反胃、呕吐等。(6)西医疾病谱:在所选病案中西医病种共计28种,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传染性疾病、耳鼻喉科、内分泌系统、妇科疾病、皮肤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骨科、口腔科疾病13类。主要涉及的疾病以急性、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神经官能症为主。(7)王氏连朴饮与慢性胃炎靶点连接度最高的活性成分分别是槲皮素(que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黄芩苷(baicalein)、谷固醇(beta-sitosterol)。其治疗慢性胃炎的核心靶点包括IL-1β、IL-2、VEGFA、JUN、RB1、CDKN1A、FOS、HSP90AA1、IL6、TP53、MYC*、MAPK1、MAPK14、CCND1、AKT1等,其作用的信号通路为: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上皮细胞信号转导等。结论:(1)王氏连朴饮的中医优势病种为脾胃病证,其中主要为胃痛、痞满。(2)王氏连朴饮西医优势病种为消化系统疾病疾病,其中主要为各类胃炎。(3)王氏连朴饮的临床运用指征为胃痞、胃痛、消化不良等表现,舌质多为红舌,舌苔多为黄腻。(4)王氏连朴饮具有多靶点、多途径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理学特点,从理论上看,该方对慢性胃炎复杂的病理机制有干预作用。
魏仁贤[6](2020)在《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拟对李家庚教授发表的论文、着作、临床病案研究,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数据挖掘,探讨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治疗脾胃病等疾病的经验,总结临床辨治思路、用药规律及特色,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方法搜集李家庚教授2011年至2018年的门诊医案(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等);研读李家庚教授公开发表的论文、着作;整理有关调摄、药物、方法宜忌、病症等方面的经验;举例分析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胃癌、胃食管反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脾胃病验案,以及内、外、妇、儿、五官科15种疑难杂病临床验案。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进行数据挖掘研究与分析:标准化后的病案数据录入Excel表格,数据清洗整理;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Weka3.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再通过Pajek2.0复杂网络软件对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展示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的临证用药规律等。结果李家庚教授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及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学术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具体如下。1.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贡献(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编着大量仲景相关的着作,从整体出发,以六经辨治为思想核心,融合寒温,师事百家,从理法方药等方面,宏观上阐发仲景思想;微观上考辨《伤寒论》中“复”、“消息”、“除中”内涵,考证王叔和生平,析辨小柴胡汤证非半表半里证(病位、定性、临床实践),探讨仲景所用虫类药、温燥药(附子、半夏)药物毒效及宜忌,体现学重伤寒,用药平稳,顾护脾胃及阴津,衷中参西等学术思想。(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指出三百九十七法是张仲景辨治精髓,亦是临证辨治的重要思想来源,推崇精研三百九十七法的奥旨,病脉证治为重点进行思考,该法划分标准乃凭仲景原条文。(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从易经角度阐述仲景学说,倡导医学时空数理观的独特思想,阐述生理、病理、症候、辨治、传变及预后等,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想及恒动观点,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六经辨治为根本,法随证立、药随症变、方因机变、辨病治疗等有机结合。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核心。(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随证论治主,将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等有机融合,多法联用。融寒温为一体,师事百家,灵活辨治。(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总结仲景试探法用于疾病诊断、试探性治疗、判断预后;因势利导法分随病情利导、随病位利导、随病性利导;运用救逆法逆转病因、优化治疗及预防传变的治未病思想。并利用这些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治疗鼻咽部恶性肿瘤溃烂、血肿等。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1)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急性热病:六经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与辨病治疗,方以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根据风热犯卫、少阳阳明合并气分热盛、三焦邪热壅盛随证加减;结合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肺炎、肿瘤、中耳炎、鼻炎、淋巴结炎等辨病治疗。(2)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或痰、水、瘀等停聚,或经络脏腑气血津液及阴阳失调为主要病机;提倡六经辨证为主,经、时方配合葛根、钩藤,随证加减。葛根20g、钩藤15g作为对药配合使用,通治诸多眩晕,安全有效。(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1)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内外因素交攻致精气血津液变化影响耳部;以气滞血瘀、精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病涉五脏;填精、调气、和血、和津液为主要治法;治疗以经验方随证加减,并根据随年龄、性别等适宜用药。(2)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发病与脏腑精气血津液密切相关,尤以脾肾肺三脏为甚。治以调理脾肾肺为本。方选六味地黄汤、右归丸加减填补肾精;八珍汤加减补益脾胃气血、健运中州;银翘散、麻黄汤等解表以散邪;配合疏肝理脾、补血养心、通利三焦和膀胱等法。(3)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外邪侵袭、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或阴虚阳亢络脉失养为主要病因病机;祛邪通络、调和气血阴阳为基本治法;柴胡疏肝散、四物汤合牵正散为常用方剂。(4)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病机与邪气外袭、脾胃虚弱、肾阳亏虚等脏腑气血不足关系密切;温补脾肾、升阳清热为主要治法;麻黄升麻汤配合六味地黄汤、八珍汤加减为主方。(5)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肝郁气滞、气血瘀阻,或寒凝血瘀,或因虚致瘀为主要病机;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为主要治法;当归芍药散、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主方。(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内外多种因素致热、湿、痰、瘀、郁互结为主要病机。发病以湿热、气郁为先;日久可致气虚、阴虚、血瘀、痰阻。清热袪湿,化瘀除痰为主要治法。肺结节以清肺热为重,常以银翘散或五味消毒饮加减;乳房肿块以清中焦湿热为要,常以半夏泻心汤加减。随证配合化痰、温阳、散结、解郁、化瘀等法治疗。(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1)和调五脏法治疗基因缺陷等所致不孕不育:五脏六腑皆可致不孕不育,非独肾也;中药可以治愈部分基因缺陷、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所致的不孕不育。治疗上常根据患者体质灵活变通,各有侧重。或以治肾为主,或疏肝为要,或健运脾胃为核心,或肺肾同治、脾肾同治等。如解表散邪治肺;清热除湿、益气健脾、理气和胃以治脾;疏肝解郁、养血调经以治肝;补益阴阳治肾;补血、清火以治心等。(2)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冠心病以气血阴阳亏虚本,湿、热、寒、痰、郁瘀阻心脉为标;消补温三法为主要治法,分温心阳、补气阴、消痰瘀和郁气;随证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生脉饮、二陈汤、五苓散、血府逐瘀汤等加减。(3)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中气下陷、肝郁气滞或寒凝肝脉为主要病机;益气升阳,健脾养血为主要治法;补中益气丸合保和丸为主要方剂。(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1)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热毒瘀阻鼻咽为鼻咽部肿瘤等恶性病变的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灵活运用试探法、救逆法、因势利导法;“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乃自创验方,治疗鼻咽部恶性溃烂疗效较好。(2)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热、毒、湿、瘀、滞为主要病理因素;热毒湿瘀互结,气滞血瘀,肝失疏泄,胆汁分泌与排泄异常而发黄疸为主要病机;泄热、解毒、利湿、化瘀、行气为主要治法;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辨病治疗联合辨治;李氏退黄汤为有效经验方。(3)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热毒瘀阻肢体关节为根本病机;解毒化瘀,清热祛湿为主要治法;经验方“解毒化瘀汤”加减为主要处方,疗效明显。(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1)精选方剂,经时方合用,提高疗效。(2)用药当轻灵平稳,忌滥用温补,过补即毒,如人参等;也不要因噎废食,某些性烈或带毒性药物适量使用也能为补,如附子、细辛适量可以补阳。斟酌使用,增效减毒。(3)病症经验:小方专药适宜运用,增效减毒。(4)调摄适宜,减少疾病产生及复发。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经验举隅:(1)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气痰瘀毒互结为主要病机。早期肝经气郁、脾胃阳虚多见;中期湿浊内生、血瘀痰凝为多;晚期胃热津伤、气血双亏、瘀毒内阻为主。治疗扶正与袪邪同用,清热祛湿,解毒化瘀为主要治法,方选李氏退黄汤加减。(2)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辛开苦降为主要治法,方以半夏泻心汤合藿香正气散、丹参饮等加减。(3)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正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火郁为标;扶正祛邪为主要治法,随证(症)加减。(4)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阴虚液涸,气虚血亏,阳虚阴凝,胃肠燥热,气郁食滞通降受阻为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治分清虚热、清湿热、补阴、补阳、补气、补血、消瘀血、消食积、消郁气。(5)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湿热壅滞肠道,脾胃虚弱,瘀血内生形成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清热祛湿、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加减为主要方剂。(6)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初起热毒瘀滞肠道,日久正气亏虚,气血阴阳不足。清热解毒、化瘀祛湿为主要治法;配合调理脏腑气血津液阴阳等。常用方剂有乌梅丸、白头翁汤、十灰散等经时方结合。(7)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可由情志、饮食、劳倦、寒湿、湿热等导致肠道气机紊乱,传导失司;治疗以疏肝理脾、益气养血、除湿清热为常用治法;乌梅丸、藿香正气散、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等为常用方剂。(3)慢性胃炎数据挖掘结果(1)719例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2)脘胀、胃脘痛、反酸、嗳气等症为常见主诉;(3)舌红、苔黄、脉弦为主要舌脉;(4)气滞、血瘀、湿热、血虚、气虚等为主要病因证素;(5)核心证型分为六型,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证最多见。(6)常用方剂:半夏泻心汤,藿香正气散;二陈汤,黄连温胆汤;丹参饮;柴胡疏肝散,旋覆代赭汤;当归芍药散等。(7)常用中药:生甘草、茯苓、茯神、黄连、黄芩、藿香、佩兰、法半夏、丹参、赤芍、白芨、川芎、延胡索、海螵蛸等。(8)核心药对:佩兰→藿香、白芨→海螵蛸、炒麦芽→炒谷芽、香橼→佛手、白芍→赤芍、茯神→茯苓、黄连→法半夏、黄芩→黄连等。(9)核心药物聚类成6个新处方:如藿香-佩兰-法半夏-炒白术-茯苓-茯神;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海螵蛸-白芨;葛根-钩藤-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藿香-法半夏等。(10)证-症关系,证-方关系,证-药关系:如脾胃湿热为例,以胃脘痛、脘胀、嗳气、胃脘灼热等为主症;常以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佩兰等治疗;主要使用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等。(4)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与生活、饮食因素、生理规律影响、心理因素、疾病传变因素等有关。(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总结了脾胃病验方: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赤芍、白芍、丹参、川芎、白芨、海螵蛸、陈皮、佛手等。结论1.伤寒学术思想(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5)伤寒杂病,圆机活法;(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2.临证辨治思想(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要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验方加减,药随证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总结了李家庚教授将伤寒、易经结合的时空数理观;试探救逆,因势利导等伤寒学术思想。(2)多角度总结了临证辨治思想,及秘验方等临证经验。如“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李氏退黄汤”等,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李家庚教授辨治特色及用药特点。(3)总结了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注重粘膜修复等脾胃病辨治特点;(4)数据挖掘出慢性胃炎用药规律,如核心药物聚类的6个新处方;总结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以和助通,以消为补等辨治特点。
陈飞[7](2020)在《231例胃息肉中医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目前胃息肉在我国的检出率正在逐年升高,而此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被阐明,息肉切除术后易于复发且复发率高的问题日益凸显。鉴于此,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胃息肉患者中医证型及其相关因素分布的临床特点,以期在此病的中医防治上提供一些依据。研究方法:首先建立胃息肉信息记录表,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资料列入表中,包括患者一般信息、主诉、症状、相关辅检结果等,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频数法用于一般数据,卡方检验用于计数资料,运用SPSS23.0软件,以探究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临床特点。结果:1.本研究中,男女比为1:2.73(62:169),年龄集中在45-65岁间,平均年龄为52.38±11.98岁。病程集中在12个月内,平均值为27.43±56.29个月。2.所收集的资料中,HP阳性与阴性比值为1:3.56(9:32)。仅TC升高、仅TG升高、两者均升高、两者均未见升高分别占比23.53(4)、11.76(4)、17.65(4)、47.06(4)。其他诊断中,慢性糜烂性胃炎(152例)出现频次最高,其次为肠息肉(50例)。3.单发息肉与多发息肉(息肉数为2、3及3个以上分别为39、22和77例)的比值为1:1.48(1.77:1:3.50)。其最大直径以0.2-0.5cm最多,占比85.28(4)。对单发及有且仅有两个息肉的病例进行分析:生长部位为胃底(79)>胃体(73)>胃窦(19)。切除的方式以APC为主,其次是EMR。息肉的病理性质炎性(82.25(4))>胃底腺(12.12(4))>增生性(4.33(4))>腺瘤性(1.30(4))。4.主诉频次为上腹痛(66)>上腹痞满(46)>腹痛(28)>腹胀(23)>腹泻(22)>发现胃息肉(12)>便秘(10)。伴随症状频次为嗳气(106)>反酸(68)>口干=口苦(61)>烧心(53)>腹痛(52)>心慌胸闷(37)>腹胀(34)>胸骨后不适=恶心呕吐(26)。5.中医证型出现的频次为气滞痰阻证(102,44.16(4))>湿热阻胃证(78,33.77)>脾虚夹瘀证(44,19.05(4))>痰瘀互结证(7,3.03(4))。结论:1.胃息肉病,女性比男性好发,且多发于45-65岁,平均年龄为52.38±11.98岁。HP阳性率为21.95(4),血脂升高率为52.94(4);合并慢性糜烂性胃炎最多,占比65.80(4);其次为肠息肉,占比21.65(4)。2.多发息肉更常见,大小以0.2-0.5cm为主,好发于胃底和胃体。以炎性息肉最多,其次是胃底腺、增生性息肉。息肉处理以APC常见,其次是EMR。主诉以腹部症状为主,其次为大便异常。伴随症以嗳气反酸、口干口苦为主,其次为烧心、腹痛不适。3.该病中医证型出现的频次为:气滞痰阻证>湿热阻胃证>脾虚夹瘀证>痰瘀互结证。4.其证型分布与疾病病程具有相关性:病程在6-12个月者证型以气滞痰阻证为主,而病程在12-36个月者、大于36个月者分别以湿热阻胃证为主,以气滞痰阻证、湿热阻胃证及脾虚夹瘀证为主。5.其证型分布与合并疾病类型具有相关性:合并肠息肉者辨证以湿热阻胃证为主,而合并高血压者以气滞痰阻证为主。6.其证型分布与息肉最大直径具有相关性:其最大直径为0.2cm者证型以气滞痰阻证和湿热阻胃证为主,直径大于0.6cm者以湿热阻胃证为主。7.其证型分布与多发息肉处理方式具有相关性:行APC+APC者以气滞痰阻证为主,行其他方式者以非气滞痰阻证为主。8.其证型分布与症状具有相关性:主诉症状与伴随症状不同者,其中医证型均有不同侧重。9.胃息肉患者证型的分布与性别、年龄、HP、血脂、息肉数目、生长部位、单发息肉处理方式、住院时间及病理性质均无相关性。
姚国召[8](2020)在《李志红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证用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为消化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其中伴发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者属于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目前西医治疗有一定局限性,中医中药治疗CAG有一定优势;李志红主任医师诊疗CAG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CAG的常见病因包括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虚弱等;诊疗CAG要注重舌象,以扶正为要、从肝论治、辨病用药、既病防变、处方精炼为其特点。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对李志红主任医师运用中医中药治疗CAG的临证用药进行分析处理,总结治疗CAG的用药特点和用药规律;为其学术思想、用药经验传承积累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采集李志红主任医师诊疗CAG的门诊病例信息,整理纳入病例的基本资料、诊断、中医证型、方药,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作为统计分析工具,将原始资料、处方文本转化为可分析的电子数据,从证型、中药、方剂多角度对这些电子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包括用药频数统计,中药关联、聚类及复杂网络分析等;探讨治疗CAG的常用药物、药对、自拟方用药及常用方剂的加减应用;结合跟师学习体会,对治疗CAG用药及临证诊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本次研究纳入患者128人,男性72人、女性56人。采集病例处方600张,其中属PLGC的用药处方404张,占比为67.33%。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如下:1.中医证型频次和所占百分比从高到低分别为:脾胃湿热证(188、31.33%)、肝胃郁热(181、30.17%)、肝胃气滞证(89、14.83%)、肝胃阴虚证(62、10.33%)、气阴两虚证(47、7.83%)、脾胃虚弱证(18、3.00%)、肝郁脾虚证(15、2.50%)。2.通过中药频次分析,频次及所占百分比从高到低的前20味中药统计如下:白花蛇舌草(542,90.33%)、太子参(530,88.33%)、百合(470,78.33%)、紫苏梗(426,71.00%)、蛇莓(426,71.00%)、薏苡仁(402,67.00%)、蒲公英(373,62.17%)、乌药(346,57.67%)、莪术(340,56.67%)、牵牛子(274,45.67%)、海螵蛸(265,44.17%)、石斛(256,42.67%)、青蒿(251,41.83%)、浙贝母(247,41.17%)、连翘(238,39.67%)、柴胡(205,34.17%)、丹参(201,33.50%)、三七粉(189,31.50%)、松花粉(169,28.00%)、白芍(154,25.67%)。通过中药复杂网络分析发现:上述药物中的太子参、白花蛇舌草、百合、紫苏梗、蛇莓、薏苡仁、蒲公英、乌药、海螵蛸、青蒿、石斛及牵牛子共12味药为治疗CAG高频药物;而核心中药包括太子参、白花蛇舌草、百合、紫苏梗、蛇莓、薏苡仁6味药。3.通过中药关联分析得到高频药对(频次>300次)如下:太子参-白花蛇舌草、百合-白花蛇舌草、百合-太子参、白花蛇舌草-蛇莓、白花蛇舌草-紫苏梗、太子参-蛇莓、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太子参-紫苏梗、薏苡仁-太子参、紫苏梗-薏苡仁、紫苏梗-百合、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蛇莓-紫苏梗、百合-乌药、百合-蛇莓、蛇莓-薏苡仁、薏苡仁-百合、蒲公英-太子参、莪术-太子参、莪术-白花蛇舌草、乌药-太子参、乌药-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紫苏梗、蒲公英-百合。4.通过中药聚类分析获得6个中药核心群,分别是:(1)太子参、白花蛇舌草、苏梗、薏苡仁、蛇莓;(2)百合、乌药;(3)连翘、蒲公英、海螵蛸、浙贝母、牵牛子;(4)柴胡、莪术、石斛、三七粉;(5)丹参、松花粉、白芍;(6)青蒿。5.治疗CAG选用自拟方或常用方组合加减统计如下:(1)自拟方:频次在前15味中药频次和所占百分比统计如下:白花蛇舌草(328、97.04%)、紫苏梗(321、94.97%)、薏苡仁(309、91.42%)、太子参(306、90.53%)、百合(289、85.50%)、蛇莓(283、83.73%)、蒲公英(247、73.08%)、莪术(199、58.88%)、青蒿(178、52.66%)、连翘(173、51.18%)、牵牛子(170、50.30%)、石斛(157、46.45%)、柴胡(141、41.72%)、丹参(118、34.91%)、三七粉(107、31.66%)等。(2)常用方:理气消胀方、四逆散、香苏散、化肝煎、蒿芩清胆汤、黄芩滑石汤、逍遥散、参苓白术散、一贯煎及生脉散、乌贝散及百合乌药汤等单方加减或合方治疗。同时也多在选用常用方时依据病情加入白花蛇舌草、紫苏梗、太子参、蛇莓、薏苡仁及百合等高频、核心药物。结论1.本研究中CAG属PLGC的用药处方频次占比为67.33%,中医证型主要以脾胃湿热、肝胃郁热及肝胃气滞为多,而肝胃阴虚、气阴两虚、脾胃虚弱、肝郁脾虚相对较少。2.治疗CAG的核心中药有太子参、白花蛇舌草、百合、紫苏梗、蛇莓、薏苡仁等6味药;加蒲公英、乌药、海螵蛸、青蒿、石斛及牵牛子共12味药形成高频药物;高频药物加莪术、浙贝母、连翘、柴胡、丹参、三七粉、松花粉、白芍则为频次前20味的常用中药。3.频次前20味的常用中药通过不同组合形成常用的24组药对及6个核心群,可根据个体病情选用。4.自拟方多由常用的白花蛇舌草、紫苏梗、薏苡仁、太子参、百合、蛇莓、蒲公英、莪术、青蒿、连翘、牵牛子、石斛、柴胡、丹参、三七粉等高频药物或核心群药物加减而成。5.常用方剂有理气消胀方、四逆散、香苏散、化肝煎、蒿芩清胆汤、黄芩滑石汤、逍遥散、参苓白术散、一贯煎、生脉散、乌贝散及百合乌药汤等,常为上述单方加减或合方治疗。
薛文轩[9](2020)在《周仲瑛辨治慢性结肠炎数据挖掘及基础方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周仲瑛教授辨治慢性结肠炎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对相关治疗的常用基础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讨其作用机制,以阐释常用方的科学性、合理性。通过以上研究,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1)收集1989年10月至2014年12月间周仲瑛教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门诊医案,选取其中176例617诊次医案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方法,对医案中四诊信息、病机、方药进行数据挖掘,结合周仲瑛教授相关医案、论着进行文本研读,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从中提炼辨治经验、学术思想与基础处方。(2)选取周仲瑛教授辨治慢性结肠炎基础方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选取基础方活性成分和调控靶点,通过GeneCard数据库筛选慢性结肠炎相关靶点,构建基础方成分-靶点网络图;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基础方治疗慢性结肠炎靶点互作网络图,根据参数确定核心靶点;利用Bioconductor数据库联合R软件对慢性结肠炎与基础方交集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与KEGG(KEGG pathway analysis)富集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176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中,男女比例未见明显差异,女性稍多于男性,分别为男性82例(占46.59%),共276诊次(占44.73%),女性94例(占53.41%),共 341 诊次(55.27%)。(2)四诊信息:在所有诊次医案中,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42.30%)、便溏(38.57%)、肠鸣(28.36%)、大便夹粘液(26.09%)、腹胀(25.61%)、便次多(25.28%)、矢气(22.53%)、口干(17.34%)、肛坠(8.91%)、便干(5.19%);苔薄黄腻(38.74%)、质暗(23.82%)、质红(20.91%)、苔黄(18.80%)、质暗红(17.67%)、苔薄黄(13.61%)、苔黄腻(13.45%);细脉(66.77%)、弦脉(51.54%)、滑脉(27.39%)、小脉(18.48%)。(3)病机情况:在617诊次医案中,以复合病机为主,单独病机只占77诊次,复合病机占540诊次,占比87.5%。主要病机频次由高到低排序为肝脾不调(24.31%)、肠腑湿热(23.01%)、腑气不调(19.29%)、肝木乘脾(16.21%)、脾虚胃弱(12.97%)、湿热中阻(10.21%);主要病位为脾(78.28%)、肝(58.35%)、肠(53.81%)、胃(33.87%)、肾(8.91%)、肝+脾(50.08%)、脾+肾(8.43%);主要病理因素为热(56.89%)、湿(54.62%)、气滞(31.12%)、气乘(20.75%)、寒(10.37%)、湿热(49.11%)、寒热(9.40%);也多见病理性质虚(50.73%)。(4)处方用药:所有诊次中,药物出现频次大于100的有32味,排在前10味的是黄连(79.90%)、白术(71.47%)、白芍(69.37%)、吴茱萸(63.21%)、陈皮(55.92%)、甘草(47.33%)、木香(43.76%)、炮姜(43.44%)、党参(40.36%)、防风(38.57%)。常用药物组合有:黄连+吴茱萸+白芍;神曲+山楂+鸡内金;白术+芍药+防风+陈皮;甘草+党参+炮姜+山药;五味子+肉豆蔻+补骨脂+肉桂+附子;冬瓜子+薏苡仁+椿根白皮+桔梗+败酱草;蒲黄+五灵脂+川楝子+九香虫+延胡索;枳实+全瓜萎+槟榔+莱菔子+大黄+郁李仁。(5)网络药理学研究:经过筛选,肝脾不调、肠腑湿热型肠炎基础方(白术,防风,白芍,陈皮,黄连,吴茱萸,玫瑰花,冬瓜子,薏苡仁,败酱草,桔梗)中71个活性成分可作用于慢性结肠炎165个靶点,核心靶点涉及AKT1、IL6、PTGS2等,GO富集分析得到条目145个,KEGG富集分析得到通路163条。结论:(1)传承研究:慢性结肠炎病因复杂,脾虚常为发病之本;肝脾不调,肠腑湿热为常见病机;病位在肠,与脾、胃、肝皆有关联,日久及肾;本病多虚实夹杂,病理因素以湿热、气滞为主,日久夹瘀。本病的治疗以治脾、治肝、治肠为主,治脾包括运脾、补脾、温脾等,治肝包括缓肝、疏肝,并注重调和肝脾,治肠包括清肠化湿、增液通腑、涩肠止泻等。本病的治疗还需注重调整人体气机,对腹泻患者避免滥用收涩,以防闭门留寇。此外,还要重视对粘液便、严重腹痛的“对症”处理。(2)网络药理学研究:基础方中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修复肠粘膜等功能,并可调控慢性结肠炎相关的165个靶点,通过影响核受体的活性、转录因子的活性、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蛋白质异二聚化活性、转录辅助因子的结合等发挥生物学功能。对炎症相关通路,如PI3K/AKT、IL-17、TNF信等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基础方缓解肠道炎症的作用机制。
黄鑫[10](2019)在《柴香连胆方促进胃息肉内镜下APC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柴香连胆方促进胃息肉内镜下APC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形成促进胃息肉APC术后恢复的专方专药奠定基础。方法:将满足纳入及排除标准的78例胃息肉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39例。均先在内镜下行APC术,术后试验组予以柴香连胆方加雷贝拉唑口服,对照组仅口服雷贝拉唑,均治4周。观察记录各组用药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改善、镜下创面修复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即用药4周后)及用药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试验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镜下创面修复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试验组在修复术后创面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症状及证中医候积分改善情况:(1)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各症状均明显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胃脘痛、脘痞腹胀、嗳气呃逆、反酸、压痛、口中黏腻、大便溏泻症状明显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心呕吐、纳呆少食、倦怠乏力、胸闷叹息、胸胁胀满症状改善效果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比较:试验组改善嗳气呃逆、纳呆食少、胸闷叹息、胸胁胀满、倦怠乏力、口中黏腻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改善胃脘痛、脘痞腹胀、反酸、恶心呕吐、压痛、大便溏泻六个症状方面疗效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显着低于对照组(3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香连胆方是促进胃息肉APC术后恢复的有效方剂。西药雷贝拉唑联合中药柴香连胆方能快速缓解症状、加速创面修复,缩短疗程,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二、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治疗胃脘痛38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治疗胃脘痛38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胃息肉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研究内容与方法 |
3.统计方法 |
4.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胃息肉患者信息采集表 |
附录:综述胃息肉的中医药治疗及“方-证-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发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治法及特点分析 |
(一) 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治法举要 |
1. 调和法 |
2. 温补法 |
3. 消导法 |
4. 通下法 |
5. 补益法 |
6. 清宣法 |
(二) 古代医籍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特点 |
1. 胃脘痛 |
2. 痞满 |
3. 腹痛 |
4. 腹胀 |
二、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用药规律研究 |
(一) 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方药数据库的规范及建立 |
1. 数据来源 |
2. 数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数据处理 |
(二) 处方用药数据统计结果 |
1. 高频药物统计结果 |
2. 高频药物类别频数统计 |
3. 药物四气分布 |
4. 药物五味分布 |
5. 药物归经分布 |
6. 基于关联规则的处方组方规律分析 |
(三) 数据分析 |
1. 胃脘痛、痞满、腹痛、腹胀高频药物分析 |
2. 痛胀类脾胃病高频药物分析 |
3. 43味高频药物属性和功效分类及其体现治法 |
4.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结果探讨 |
5. 用药模式及关联规则分析 |
6. 核心药物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基于TLR4通路探讨健脾活血方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现代医学研究 |
2.TLR4 通路在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
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中医理论研究 |
4.健脾活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1.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当代医家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2.健脾活血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小结 |
参考文献 |
3.基于GEO数据库的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一健脾活血方治疗脾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结论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临床研究二健脾活血方治疗对脾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胃黏膜P53、TLR4、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结论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体外研究健脾活血含药血清对恶性转化胃上皮细胞的机制研究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结论 |
5.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附录 综述 胃癌前病变信号通路及相关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4)一贯煎合失笑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病名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中医药相关治疗研究 |
二、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1 流行病学资料 |
2 发病机制 |
3 西医治疗 |
实验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CAG发病与阴虚血瘀证 |
2 一贯煎合失笑散加味方药分析 |
3 研究结果与疗效评价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王氏连朴饮的方证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汇表 |
前言 |
第一章 王氏连朴饮的方证理论研究 |
1 温病学家王孟英与王氏连朴饮 |
1.1 王孟英简介 |
1.2 王氏连朴饮方证出处 |
1.3 《霍乱论》所载王氏连朴饮条文 |
2 王氏连朴饮方证理论研究 |
2.1 王氏连朴饮的组成 |
2.2 王氏连朴饮的古今临床应用 |
第二章 王氏连朴饮现代医案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资料收集标准 |
2.3 资料整理规范 |
2.4 医案录入 |
2.5 数据统计方法 |
3 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
3.1 病名统计分析 |
3.2 症状统计分析 |
3.3 舌象与脉象统计分析 |
3.4 方药统计分析 |
3.5 加味药物统计分析 |
3.6 合方统计分析 |
3.7 发病所在地区统计分析 |
3.8 病例采集时间统计分析 |
3.9 性别统计分析 |
3.10 年龄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论及分析 |
第三章 王氏连朴饮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药物活性成分筛选 |
1.2 药物及慢性胃炎靶点筛选 |
1.3 中药-化合物-靶点、PPI网络构建 |
1.4 基因本体生物论(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连朴饮活性成分筛选 |
2.2 连朴饮活性成分对应靶点筛选 |
2.3 核心组方-疾病网络构建 |
2.4 GO富集 |
2.5 KEGG富集通路分析 |
3 讨论 |
3.1 主要活性成分 |
3.2 核心靶点分析 |
3.3 通路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1 王氏连朴饮临床应用概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2 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李家庚教授伤寒学术思想及贡献 |
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 |
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 |
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 |
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 |
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 |
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 |
第二章 李家庚教授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
1.重六经及脏腑,广经方应用 |
1.1 小柴胡汤加减六经辨治为主治疗急性热病 |
1.2 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 |
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 |
2.1 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 |
2.2 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 |
2.3 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 |
2.4 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
2.5 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 |
3.内外合邪理论经时方复用辨治肺结节、乳腺肿块 |
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 |
4.1 和调五脏法辨治基因缺陷等不孕不育 |
4.2 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 |
4.3 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 |
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 |
5.1 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 |
5.2 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 |
5.3 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 |
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 |
6.1 方法宜忌 |
6.2 药物运用 |
6.3 病症治验 |
6.4 关于调摄 |
第三章 李家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
1.李家庚教授辨治脾胃病的理论渊源 |
1.1 宗《内经》以脾胃为本,保护脾胃是治未病关键 |
1.2 遵仲景六经辨治,重视脾胃调理 |
1.3 从《金匮要略》杂病辨治,顾护脾胃 |
1.4 融后世百家学说,多维辨治脾胃病 |
1.5 参考现代诸论,衷中参西 |
2.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传承中的运用 |
2.1 频数分析 |
2.2 聚类分析 |
2.3 关联规则 |
2.4 贝叶斯网络 |
3.李家庚教授脾胃病辨治思路及特点 |
3.1 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 |
3.2 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 |
3.3 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 |
3.4 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 |
3.5 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 |
4.脾胃病经验举隅 |
4.1 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 |
4.2 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 |
4.3 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 |
4.4 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 |
4.5 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 |
4.6 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
4.7 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 |
第四章 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经验的数据挖掘 |
1.资料来源 |
2.资料筛选 |
3.诊断标准 |
4.纳入标准 |
5.排除标准 |
6.疗效评价标准 |
7.研究方法 |
7.1 病案资料筛选和整理 |
7.2 病案术语的标准化 |
7.3 数据录入 |
7.4 数据清洗 |
7.5 数据挖掘和分析 |
8.研究结果 |
8.1 慢性胃炎分类及伴发疾病频数分析 |
8.2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8.3 主症频数分析 |
8.4 刻下症状频数分析 |
8.5 舌诊、脉诊频数分析 |
8.6 中医病因证素频数分析 |
8.7 患者证型分布 |
8.8 方剂使用频数统计 |
8.9 药物频数分析 |
8.10 慢性胃炎病案核心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
8.11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症关系分析 |
8.12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药关系分析 |
8.13 基于聚类分析的慢性胃炎新处方分析 |
8.14 慢性胃炎高频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
8.15 李家庚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规律 |
9.讨论 |
9.1 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 |
9.2 病位在胃,涉及诸脏 |
9.3 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 |
9.4 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 |
9.5 以和助通,以消为补 |
9.6 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 |
9.7 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 |
9.8 验方加减,药随证变 |
10.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验案举隅 |
结语 |
1.伤寒学术思想 |
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
3.脾胃病辨治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脾胃病的中医辨治及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三 李家庚教授撰写着作大要 |
致谢 |
(7)231例胃息肉中医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临床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2.1 胃息肉的诊断标准 |
1.2.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 |
1.2.3 血脂范围的界定 |
1.3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资料的收集整理 |
2.2 数据的分析整理 |
第二部分:研究结果及分析 |
1.一般临床资料的分析 |
1.1 性别组成的分析 |
1.2 年龄组成的分析 |
1.3 病程组成的分析 |
1.4 HP感染情况的分析 |
1.5 血脂升高情况的分析 |
1.6 其他疾病组成的分析 |
1.7 息肉数目组成的分析 |
1.8 息肉大小情况的分析 |
1.9 息肉生长部位情况的分析 |
1.10 息肉切除方式组成的分析 |
1.11 胃息肉患者住院天数情况的分析 |
1.12 息肉病理类型分布情况的分析 |
1.13 主诉组成的分析 |
1.14 伴随症状组成的分析 |
1.15 中医证型分布的情况分析 |
2.一般临床资料与中医证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 |
2.1 性别组成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2 年龄组成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3 病程组成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4 HP感染情况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5 血脂升高情况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6 其他疾病组成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7 息肉数目组成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8 息肉大小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9 息肉生长部位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10 息肉处理方式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11 胃息肉患者住院天数与中医证型的分析 |
2.12 息肉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13 主诉组成分布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14 伴随症状组成分布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第三部分:讨论 |
1.西医对胃息肉发病机制的认识 |
1.1 HP感染 |
1.2 胆汁反流 |
1.3 精神心理的不良变化 |
1.4 PPIs的长期使用 |
1.5 其他 |
2.西医对胃息肉治疗的认识 |
2.1 一般治疗 |
2.2 药物治疗 |
2.3 内镜下治疗 |
2.4 手术治疗 |
3.中医对胃息肉的认识 |
3.1 病名 |
3.2 病因病机 |
3.3 辨证论治 |
4.本实验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一般临床资料的分析 |
4.2 一般临床资料与证型间联系的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李志红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证用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西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现状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 |
4. 诊断 |
5. 治疗 |
6. 预后和转归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现状 |
1. 历史沿革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型 |
4. 中医治疗 |
5. 导师经验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处方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采集 |
2.2 质量控制与核查 |
2.3 数据提取及处理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一般资料 |
3.2 证型分布 |
3.3 各证型方药分布 |
3.4 整体方药分析 |
4. 讨论 |
4.1 导师对CAG的认识 |
4.2 导师诊疗特点 |
4.3 导师用药分析 |
4.4 导师组方特点 |
5. 验案举隅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周仲瑛辨治慢性结肠炎数据挖掘及基础方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1. 研究现状 |
1.1 慢性结肠炎中医辨治 |
1.2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研究 |
1.3 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 |
2.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2.1 存在问题 |
2.2 解决方法 |
第二部分 周仲瑛教授辨治慢性结肠炎的病案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信息采集 |
2.2 病案预处理 |
2.3 数据挖掘方法 |
3. 结果 |
3.1 入选病案基本特征 |
3.2 整体医案集内数据 |
3.3 整体医案集外数据 |
3.4 便秘相关医案数据 |
4. 讨论 |
4.1 病因病机特色 |
4.2 诊断辨证特色 |
4.3 治法组方特色 |
4.4 相关医案解析 |
第三部分 周仲瑛教授治疗慢性结肠炎基础方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有效成分筛选 |
1.2 靶点筛选及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
1.3 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及核心靶点筛选 |
1.4 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基础方活性成分 |
2.2 慢性结肠炎治疗相关靶点 |
2.3 基础方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 |
2.4 蛋白关系互作网络及关键靶点 |
2.5 靶点功能及通路注释 |
3. 讨论 |
结语 |
1. 研究小结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柴香连胆方促进胃息肉内镜下APC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 |
1.病例来源 |
2.病例筛选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中止试验标准 |
2.8 剔除、脱落与中止病例的处理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样本设计 |
1.1 样本量 |
1.2 随机分组 |
1.3 盲法 |
2.治疗方法 |
2.1 镜下手术治疗 |
2.2 术后药物治疗 |
3.观察方法及内容 |
3.1 观察方法 |
3.2 观察周期 |
3.3 观察指标 |
4.疗效评定 |
4.1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4.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4.3 胃镜疗效判定标准 |
5.安全性评价 |
5.1 不良事件观察及处理措施 |
5.2 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分级 |
5.3 安全性评价标准 |
6.依从性评价 |
7.伦理学原则 |
8.统计学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入组情况 |
2.一般资料分析 |
2.1 两组性别分布情况 |
2.2 两组年龄分布情况 |
2.3 两组病程比较 |
2.4 两组息肉数目比较 |
2.5 两组息肉形态比较 |
2.6 两组息肉部位比较 |
2.7 两组病理分型比较 |
2.8 两组舌象比较 |
2.9 两组脉象比较 |
3.疗效指标基线比较 |
3.1 两组术后创面比较 |
3.2 两组初始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4.疗效分析 |
4.1 总体疗效分析(治疗结束后) |
4.2 中期疗效分析(治疗2周后) |
5.安全性分析 |
5.1 安全性评价 |
5.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1.选题意义 |
1.1 胃息肉的西医治疗现状 |
1.2 西医治疗本病的优缺点 |
1.3 中医药干预胃息肉的研究现状 |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 |
2.胃息肉的发病特点分析 |
3.镜下治疗方式选择依据 |
4.对照组药物选择依据 |
4.1 药物成分及作用机制 |
4.2 术后常规用药 |
4.3 使用多年、安全高效 |
4.4 服用方便、依从性好 |
5.试验组选方依据 |
6.方义分析 |
6.1 组方思路 |
6.2 方解 |
7.疗效评价 |
7.1 总体疗效评价 |
7.2 各症改善情况分析 |
7.3 柴香连胆方疗效的作用机制探讨 |
8.不良反应评价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
附录三 不良事件报告表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治疗胃脘痛38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胃息肉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 白兴龙.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发掘研究[D]. 陈金旭.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
- [3]基于TLR4通路探讨健脾活血方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张曼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一贯煎合失笑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 林存博.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王氏连朴饮的方证相关研究[D]. 刘之义.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6]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D]. 魏仁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231例胃息肉中医临床特点分析[D]. 陈飞.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8]李志红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证用药研究[D]. 姚国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周仲瑛辨治慢性结肠炎数据挖掘及基础方网络药理学研究[D]. 薛文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柴香连胆方促进胃息肉内镜下APC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鑫.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