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重要珊瑚礁水域鱼类资源分布

南沙群岛重要珊瑚礁水域鱼类资源分布

一、南沙群岛重要珊瑚礁水域鱼类资源数量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李媛洁,陈作志,张俊,江艳娥,龚玉艳,洪小帆,杨玉滔[1](2021)在《南海珊瑚礁海域蜂巢石斑鱼生物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是南海珊瑚礁鱼类的代表种。文章以2018—2019年南沙群岛海域和中、西沙群岛海域采集的蜂巢石斑鱼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年龄和生长、体长和体质量、性比和性成熟度、摄食强度、肥满度等生物学特征,旨在深入了解该鱼的生长规律和种群特征。结果表明,南沙群岛海域蜂巢石斑鱼优势体长组为80~160 mm,体长和体质量关系异速生长因子(b)为2.783 5,平均肥满度为2.24,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生长参数中渐近体长(L∞)为183 mm,生长系数(k)为0.260,起始生长年龄(t0)为-1.268;中、西沙群岛海域蜂巢石斑鱼的优势体长组为110~160 mm,体长和体质量关系b为2.592 5,平均肥满度为2.02,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生长参数中L∞为260 mm,k为0.128,t0为-2.494。南沙、中、西沙群岛海域共计61个蜂巢石斑鱼耳石样本年龄介于1~6龄,优势年龄组为1~2龄。两海域性腺成熟度均以Ⅱ期为主,摄食等级均以1级为主。与中、西沙群岛海域相比,南沙群岛海域的蜂巢石斑鱼群体表现出体型较小、生长速度快等特征。

张俊,陈作志,蔡研聪,李媛洁,林昭进[2](2021)在《南海美济礁泻湖区鱼类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变化》文中指出珊瑚礁鱼类是诊断和修复退化珊瑚礁新方法的关键组分。为了解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胁迫下南海典型珊瑚礁鱼类组成和多样性的演变趋势,本研究根据1998—2018年美济礁泻湖区鱼类手钓和刺网调查数据,对南海美济礁泻湖区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长期变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1998—1999年相比,2012—2018年美济礁泻湖区鱼类组成和优势种更替明显,鹦嘴鱼科(Scaridae)、刺尾鱼科(Acanthuridae)、蓝子鱼科(Siganidae)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鱼类消失或明显减少;优势种数目下降,但其优势度显着增加,第1优势种的相对优势度和所有优势种的平均优势度均明显增加;1998—2018年采集单位鱼类种类数所需的捕捞努力量和样本量均明显稳定增加;手钓努力量增加对相应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有明显影响,刺网努力量增加对多样性指数增加影响不明显;刺网采样方式评估美济礁鱼类物种多样性比手钓采样方式更稳健;基于刺网鱼类样本,与1999年5月相比,2016—2018年美济礁泻湖区鱼类物种多样性极显着降低。本研究结论认为,人类捕捞和美济礁有效生境面积下降而导致的生态系统承载力下降是鱼类种类或丰度减少及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为促进南海美济礁鱼类资源恢复和保护,建议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其资源,改善栖息地质量。

廖芝衡[3](2021)在《南海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底栖海藻是评价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其大量生长会妨碍珊瑚的生长、繁殖和恢复等过程,因此受到高度关注。南海珊瑚礁星罗棋布,但迄今对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以南海珊瑚礁区(含南海北部未成礁的大亚湾珊瑚群落,全文不再特别标注)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底栖海藻的生态影响开展深入研究。研究范围从南海南部南沙群岛到北部大亚湾共覆盖约13个纬度(9–22°N,相距约1500 km),包括南沙群岛(三角礁、仙娥礁和信义礁)、中沙群岛(黄岩岛)、西沙群岛(北礁、永兴岛、东岛、华光礁和浪花礁)、海南岛三亚鹿回头、广东雷州半岛、广西涠洲岛和广东大亚湾,对这7个珊瑚礁区的13个珊瑚礁开展生态调查的时间为2015–2019年。本研究具体瞄准以下科学问题:1)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2)南海珊瑚群落恢复力的空间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3)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控制因素;4)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海藻对珊瑚群落的生态影响。所研究的生态指标包括珊瑚覆盖度、珊瑚物种多样性、珊瑚补充量密度、珊瑚物种特征(生长形态和珊瑚直径)、珊瑚耐热性组成、底栖海藻覆盖度及其功能群组成、底栖海藻与珊瑚的竞争作用、海藻和珊瑚共生细菌群落组成等;主要分析的生态因子包括海表温度(SST)、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绿素-a(Chl-a)、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性活性磷(SRP)、颗粒有机碳(POC)、海水透明度、有效波高(SWH)、珊瑚礁鱼类种数和密度;人类活动影响的强度用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和珊瑚礁离岸距离(公里)衡量。主要结论如下:(1)南海活珊瑚覆盖度、珊瑚种类数和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并受区域生态因子所调控。南海整体的活珊瑚平均覆盖度为18.7%(基于调查珊瑚礁区的平均值)。从南海北部至南部,大亚湾、涠洲岛、雷州半岛、三亚鹿回头、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珊瑚礁区的活珊瑚覆盖度分别为25.9%、8.5%、10.2%、17.4%、20.3%、9.5%和22.2%,珊瑚种类数分别为33种、30种、18种、38种、158种、64种和160种。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中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eaner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珊瑚种类数相一致,而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分布规律较混乱。随机森林模型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海水透明度可能是调控珊瑚覆盖度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并与珊瑚覆盖度显着正相关;营养盐(SRP、DIN和Chl-a)和海水透明度是影响珊瑚种类数空间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并与珊瑚种类数分别呈显着负相关和显着负相关;海水透明度和SST则是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的最主要调控因素,并与所有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显着相关;而人类活动强度(人口密度和离岸距离量化)与海水透明度、营养盐均呈显着负相关。据此推测,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水透明度降低和营养盐升高可能是南海北部珊瑚礁区珊瑚覆盖度及其物种多样性降低的最主要原因,而高海水透明度和高SST是南海中部和南部珊瑚礁区能够维持较高的珊瑚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2)南海珊瑚补充量(直径0–5 cm的小珊瑚)密度和亚成体珊瑚(直径0–10 cm)优势属组成均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南海珊瑚补充量的平均密度为13.6 ind m-2。从南海北部到南部,珊瑚补充量密度呈递增趋势,其在大亚湾、涠洲岛、雷州半岛、三亚鹿回头、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珊瑚礁区分别为6.0 ind m-2、3.4 ind m-2、2.7 ind m-2、8.0 ind m-2、8.3 ind m-2、15.7 ind m-2和26.1 ind m-2。亚成体珊瑚的优势属在南海北部珊瑚礁区基本上为块状珊瑚,包括滨珊瑚属(Porites)、蜂巢珊瑚属(Favia)、角蜂巢珊瑚属(Favites)、牡丹珊瑚属(Pavona)和角孔珊瑚属(Goniopora),在南海中部和南部珊瑚礁区则为不同生长形状的珊瑚,包括枝状的杯形珊瑚属(Pocillopora)、鹿角珊瑚属(Acropora)以及块状的滨珊瑚属、蜂巢珊瑚属、角蜂巢珊瑚属和菊花珊瑚属(Goniastrea)。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的影响,环境压力耐受性更强的块状珊瑚属正逐渐成为南海珊瑚礁的优势类群。珊瑚直径、生长形态和耐热性组成分析表明,珊瑚群落在南海北部的三维结构简单且恢复力弱,而在南海中部和南部的三维结构复杂且恢复力更高,南海珊瑚群落在大空间尺度上具有较强的环境压力耐受性。(3)南海底栖海藻,包括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覆盖度均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并主要受生态因子的梯度变化所控制(除大型海藻外)。南海底栖海藻的平均覆盖度为29%(基于不同珊瑚礁区的平均值),其中草皮海藻和壳状珊瑚均占12%,大型海藻仅占5%。从南海北部到南部,随着珊瑚礁离岸距离的增加,草皮海藻覆盖度的空间分布逐渐递减(从22%减少到6%),壳状珊瑚藻覆盖度则逐渐递增(从2%增加到18%),但是大型海藻覆盖度的梯度变化不明显(其在西沙群岛和涠洲岛最高,分别为11%和8%)。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草皮海藻、壳状珊瑚藻与SST、PAR、Chl-a、DIN、SRP、POC、海水透明度、SWH、珊瑚礁鱼类种数和密度等10种生态因子都显着相关;而大型海藻(包括总的大型海藻、肉质大型海藻和仙掌藻)则与这10种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很弱。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表明,营养盐(DIN和SRP)、珊瑚礁鱼类密度和海水透明度是调控草皮海藻覆盖度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而SST、海水透明度、DIN和草食性鱼类种数是调控壳状珊瑚藻覆盖度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然而,生态因子已经不能准确地预测大型海藻的空间变化,因为草皮海藻的过度生长和营养盐补贴效应可能已经破坏了大型海藻与生态因子之间的自然关系。(4)底栖海藻(特别是草皮海藻)通过改变珊瑚共生微生物群落对健康珊瑚造成压力,继而影响海藻与珊瑚的竞争作用,并最终导致珊瑚群落覆盖度、珊瑚物种多样性和珊瑚恢复力的改变。对共生微生物的分析表明,草皮海藻通过促进珊瑚共生细菌群落大量增殖、增加潜在致病菌和减少珊瑚益生菌,导致珊瑚共生的细菌群落与其接触的海藻重组和同质化,进而危害珊瑚健康。底栖海藻中的草皮海藻覆盖度的增加对南海珊瑚群落的生态影响最为广泛,能降低珊瑚覆盖度;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对南海珊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恢复力都造成了显着负面影响,壳状珊瑚藻的影响则恰好相反。草皮海藻对南海珊瑚个体的竞争影响(接触或损害影响)是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的2–18倍。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包括竞争影响)因人类活动强度和珊瑚属、珊瑚生长形态、珊瑚直径、珊瑚虫直径的不同而异。(5)南海多数珊瑚礁区内珊瑚群落的优势地位已经被底栖海藻取代,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与海藻功能群类型及其覆盖度直接相关。底栖海藻的总覆盖度百分占比几乎在所有珊瑚礁区(除大亚湾外)均高于珊瑚及所有其它底栖生物。从南海北部到南部,草皮海藻覆盖度逐渐递减,此时,草皮海藻接触珊瑚边缘的比例呈梯度性减少,但是其损害珊瑚边缘的比例并没有显着减少。在大型海藻覆盖度更高的涠洲岛、西沙群岛,大型海藻接触、损害珊瑚边缘的比例均显着高于其他珊瑚礁区。壳状珊瑚藻覆盖度从南海北部向南部逐渐递增时,壳状珊瑚藻接触、损害珊瑚边缘比例均小幅度地增加。在南海中部和南部珊瑚礁区,低覆盖度的草皮海藻也能够对珊瑚造成最多的损害影响,而最高覆盖度的壳状珊瑚藻对珊瑚反而造成更少的影响,揭示了草皮海藻对南海珊瑚的生态影响更为广泛。随着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的加剧,珊瑚礁生态系统面临持续退化,底栖海藻的生态影响将会成为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和演变的关键因素。

李晓敏[4](2021)在《南海西沙群岛珊瑚岛礁高分遥感监测与动态研究》文中指出珊瑚岛礁的动态变化既能反映其发育演变过程,也能体现珊瑚岛礁生态环境特征变化及其与珊瑚岛礁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体制的博弈关系。对珊瑚岛礁进行高精度监测与长时序动态分析,是进行珊瑚岛礁资源开发和可持续管理的基础。南海珊瑚岛礁中,西沙群岛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最具代表性,也是开发南海资源和保护南海环境的依托,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生态价值。本文将西沙群岛的珊瑚岛礁作为一个系统性整体,利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结合现场调查数据,发展珊瑚岛礁周边水深精细化反演算法和珊瑚暗礁高精度检测模型,查清西沙群岛珊瑚岛礁周边水深情况和珊瑚暗礁分布情况,阐明西沙群岛珊瑚礁沙洲和珊瑚岛在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影响下的变化情况,最终高效、准确地获取西沙群岛珊瑚岛礁的大范围时空动态信息。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西沙群岛珊瑚岛礁周边水深高精度遥感反演:珊瑚岛礁周边水深极不规则,精确的水深数据对于确保船只航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学习中的LSTM(Long-Short Term memory,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引入到多光谱遥感水深探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珊瑚岛礁周边水深遥感反演的LSTM神经网络模型。在5-25m深海域,LSTM水深反演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在7%~9%之间,最小为4.02%,最大为14.62%,不仅能清晰地反映出礁坪、礁前斜坡(向海坡)、点礁等较大的珊瑚礁地貌单元,还能精细地刻画礁坪表面和礁坪外缘沟谷系统等细微的地貌特征;同时,LSTM水深反演模型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和可扩展性,即使在控制点数量较少时,也显现出了极强的水深反演能力。2)西沙群岛珊瑚暗礁高分光学遥感检测:珊瑚暗礁与海洋的影像光谱特征极其相似,且珊瑚暗礁区光信号因在海水中的指数衰减而十分微弱,所以珊瑚暗礁精准检测较为困难。本文联合采用深度信念网络DBN和边缘检测算法GVF-Snake,构建了一种珊瑚暗礁高精度光学遥感检测方法,可实现珊瑚暗礁的高精度检测,且DBN联合GVF-Snake的珊瑚暗礁检测结果在暗礁轮廓的刻画上更精细,适当人工修正后可替代以往手工绘制的繁琐过程。综合多期遥感影像检测结果,银砾滩礁体面积约20 km2,呈西北-东南向分布;滨湄滩面积约130km2,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北边廊由三块礁体组成,总面积约5.1 km2;湛涵滩面积约6.4 km2,大致呈椭圆形分布;珊瑚东暗沙面积较小,仅0.05 km2,呈东北-西南向椭圆形分布;永南暗沙面积约2.4 km2,基本呈东西向半圆形分布。3)西沙群岛珊瑚礁沙洲稳定性评估:珊瑚礁沙洲大多无植被生长,易受气候条件和水文动力条件的影响,位置不稳定,形态多变。经评估,研究时段内北沙洲、中沙洲、盘石屿和筐仔北岛相对稳定,质心总位移都不到30 m;而西新沙洲、三峙仔、全富岛和银屿仔尚不稳定,质心总位移都超过100 m。珊瑚礁沙洲稳定性是沙洲沉积物供应、海洋动力环境条件和珊瑚礁地形地貌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相同的季风浪和台风浪作用下,由于各个沙洲在礁坪中所处位置和岸滩沉积物类型等不同,使得各个沙洲经受不同的水动力作用,形成了8个珊瑚礁沙洲各自不同的演变过程和稳定状态。4)西沙群岛典型珊瑚岛时空变化分析:2012年三沙市成立之后,西沙群岛社区建设和旅游、港口行业大力发展,主要珊瑚岛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本文按社区驻地海岛、领海基点所在海岛和自然保护区所在海岛三类典型珊瑚岛进行分析。社区驻地海岛变化普遍较大,特别是永兴岛、赵述岛、筐仔沙洲和银屿,主要是由吹沙填岛和岛上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多造成的;而领海基点所在海岛和自然保护区所在海岛相对较稳定,岛上地形、地貌及植被等基本保持原有的自然状态,变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各个海岛的端头沙嘴处。海滩岩对海岛起到了极大的保护作用,海滩岩发育较好的海岛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而没有海滩岩发育的海岛或海滩岩被破坏的岸段则变化较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西沙群岛珊瑚岛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提供支撑数据和技术方法,进而为南海和三沙市的海洋及相关部门的海洋管理和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邓传奇[5](2021)在《南海环境敏感型造礁珊瑚共生微生物应对温度改变的生态过程》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变暖以及人类活动加剧是导致全球珊瑚礁快速退化的主要原因。珊瑚如何应对未来环境的变化已成为焦点科学问题。除了珊瑚自身的适应性调节外,内共生微生物的协同调节也是宿主抵御环境变暖的关键。本研究以中国南海环境敏感型的鹿角珊瑚(Acropora spp.)和杯形珊瑚(Pocillopora spp.)为研究对象,以野外调查与室内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珊瑚共生体的生理特征与菌落动态变化,以深入揭示造礁珊瑚共生体如何协同响应环境的变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中国南海南沙群岛、西沙群岛、海南陵水和涠洲岛四个主要珊瑚礁区野外采集的鹿角珊瑚和杯形珊瑚共82个样品共生虫黄藻和细菌的生理特征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生虫黄藻和细菌的含量均随纬度的升高(年均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同个珊瑚礁区中不同属种的珊瑚,其共生虫黄藻的群落组成存在显着差异。南沙群岛珊瑚礁区中,鹿角珊瑚共生虫黄藻以C91、Cspc和C3w为主导亚系群;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杯形珊瑚均以D1、C1d和C42为主导亚系群。随着纬度升高,鹿角珊瑚虫黄藻主导亚系群由西沙群岛及陵水的C50变为涠洲岛的C1;陵水珊瑚礁区中,杯形珊瑚则以C1d和C42虫黄藻亚系群为主导系群,D1亚系群在此区域几乎消失。共生细菌组成方面,杯形珊瑚和鹿角珊瑚在门水平上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导,但其相对丰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鹿角:由南沙群岛的87.6%降到涠洲岛的52.0%;杯形:由南沙群岛的51.6%下降到海南陵水的42.5%)。然而,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蓝细菌(Cya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则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加(鹿角:由南沙群岛的0.2%升高到涠洲岛的4.1%;杯形:由南沙群岛的0.9%升高到海南陵水的8.2%),这跟平衡能量供给有极大的关系。相关性分析显示,海水表面温度、营养盐和光照强度是影响珊瑚共生体生态特征的重要环境因素。(2)在野外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选择其中代表性珊瑚种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进行室内模拟高温胁迫(26~34℃),以探究珊瑚共生体生理与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结果显示,珊瑚共生体的光合效率、光合色素含量、虫黄藻密度与细菌含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32~34℃)而迅速降低。当温度恢复之后(26℃),光合效率与光合色素得到迅速恢复,而虫黄藻的含量没有任何恢复的迹象仍处于极低含量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光合细菌的含量在珊瑚恢复阶段显着升高,由34℃时的0.25×1010 copies g-1上升到恢复期的1.13×1010 copies g-1。同时,在高温胁迫阶段,虫黄藻亚系群C1c.C45、C1和C1ca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因此,珊瑚在抵御高温胁迫的过程中,共生虫黄藻与光合细菌是通过联合响应的模式来保障整个珊瑚共生体的能量供应,从而提高珊瑚的高温耐受性与恢复力。本研究通过野外数据与室内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中国南海环境敏感型珊瑚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共生微生物的生理特征与菌落动态变化规律。珊瑚在适应或抵御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微生物存在明显的协同响应作用来平衡能量的供给,从而提高珊瑚整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本研究为珊瑚适应全球变暖提供了深入的见解,也为人工培养环境耐受型的珊瑚幼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思路。

全秋梅,王腾,刘永,郭家彤,谢雨芳,李纯然,李纯厚[6](2021)在《南海典型岛礁的鹦嘴鱼群落结构组成》文中研究说明明确人类活动对鹦嘴鱼群落结构的扰动作用,可为鹦嘴鱼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20年7月在南海典型岛礁的调查数据显示,共发现鹦嘴鱼4属20种,其中,美济礁和晋卿岛均为14种,海南陵水9种。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均呈现美济礁(3.09、0.81、2.50)>晋卿岛(2.32、0.61、2.27)>海南陵水(1.66、0.52、1.44)的变化趋势。远海岛礁到近岸人口密度增加和生物多样性指数降低,表明美济礁、晋卿岛和海南陵水受到捕捞强度依次增强。另外,摄食功能群中易受到人类干扰的生物侵蚀类(excavators)鹦嘴鱼的数量和重量百分比依次为美济礁(28.96%、26.27%)>晋卿岛(15.86%、10.60%)>海南陵水(1.15%、0.51%);同样,对过度捕捞敏感的牧食类(browsers)也表现为美济礁(1.64%、0.82%)>晋卿岛(1.29%、0.76%)>海南陵水(0、0),摄食功能群结构组成的空间变化也反映了各区域捕捞压力的差异。进一步将各摄食功能群的鹦嘴鱼体长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即体长与Fishbase数据库中对应物种的最大体长的比值),发现晋卿岛>美济礁>海南陵水(P<0.05),该结果符合中度干扰假说,中度捕捞能降低物种的种内竞争,有利于晋卿岛的鹦嘴鱼获取更多的空间和食物资源,但长期的过度捕捞容易导致鹦嘴鱼个体减小。

黄丁勇,王建佳,陈甘霖,郑新庆[7](2021)在《亚龙湾珊瑚礁大型礁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生态警示》文中研究指明鱼类和大型底栖生物等礁栖生物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信息是全面评价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必要基础数据。基于录像样带法,分析了2018年12月底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珊瑚礁区17个站位礁栖鱼类和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数量分布及相似性,揭示了其中的生态警示,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旨在保护和恢复亚龙湾的珊瑚礁。结果表明:亚龙湾西岸及东排、西排共发现鱼类8科21属35种,以雀鲷科、隆头鱼科为主,平均密度为0.20尾·m-2,金尾雀鲷、斑棘眶锯雀鲷和细鳞光鳃鱼为优势种;最近15年来,亚龙湾的鱼类资源持续衰退,目前已近于枯竭。另一方面,调查区的大型底栖生物以软珊瑚、大型底栖藻类、海百合和海胆为主,各类群的数量分布有所不同;造礁珊瑚的敌害生物小核果螺和长棘海星密度皆很低,目前尚不会对珊瑚礁构成威胁;整体而言,大型礁栖生物群落在亚龙湾西岸与东排、西排有较大的差异,间接反映出岛礁与岸礁环境存在差别,不过亚龙湾西岸湾口段的环境条件可能更接近岛礁;由于部分海区大型底栖藻类较多及可能存在的富营养化趋势,维持金尾雀鲷或其他植食性鱼类与藻类规模两者间的平衡,对恢复和保持亚龙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尤为重要;同时,管控来自青梅河等的陆源污染,也是控制亚龙湾大型海藻增殖的关键;相比于海参,海百合对大型底栖藻类的依赖程度较低。调查区造礁珊瑚覆盖率与礁栖生物数量之间没有显着相关,可能与亚龙湾珊瑚礁退化严重及现存的种类以团块状造礁珊瑚为主,其构建的珊瑚礁生境空间异质性相对较低有关。为更好地保护亚龙湾的珊瑚礁,建议关注亚龙湾的水质,加强对捕鱼、潜水观光等旅游活动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应该立即实施长时间的渔业禁捕来恢复亚龙湾的渔业资源,并定期监控关键种群的数量变动。

洪小帆,陈作志,江艳娥,张俊,王欢欢,李媛洁,李纲[8](2021)在《南海珊瑚礁海域黑缘尾九棘鲈生物学特征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2018—2019年在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采集的礁栖鱼类黑缘尾九棘鲈(Cephalopholisspiloparaea)样本,对其群体结构、性腺成熟度、摄食强度、肥满度、年龄与生长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了南海这两个珊瑚礁海域中黑缘尾九棘鲈生物学特征的地理差异。结果表明:在南沙海域和西沙海域中黑缘尾九棘鲈的平均体长分别为105.5±10.5mm和110.4±13.1mm,两海域间的体长和体质量分布均具有极显着的差异(P<0.01);南沙海域与西沙海域样本体长和体质量关系的异速生长因子b值分别为2.881与2.797;耳石样本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范围为0.58~1.44a,两个海域间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由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计算所得的生长参数显示,南沙海域的黑缘尾九棘鲈比西沙海域的体型相对较小、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两海域黑缘尾九棘鲈的性腺成熟度均以Ⅱ期为主,且西沙海域样本性腺成熟比例高于南沙海域;摄食等级以1级为主,两个海域间的摄食等级分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西沙群岛海域相比,南沙群岛海域的黑缘尾九棘鲈群体表现出肝体比较低的特征。

冯佶[9](2020)在《基于灯光罩网的南海中南部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主要优势种的时空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南海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而中南部海域拥有储量较多的游泳动物资源,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是,有关该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优势种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资料相对较少。为此,本研究根据2012年秋季和2013年春季在南海中南部海域开展的游泳动物调查所获取的数据,系统整理了该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并在此基础上对游泳动物的数量分布、优势种组成、多样性特征及其各自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此外,研究中还结合环境数据初步探讨了游泳动物主要优势种类的时空分布与环境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包括:(1)两次游泳动物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125种,隶属于14目51科97属。其中鱼类12目46科91属118种(软骨鱼类2目2科2属2种,硬骨鱼类10目44科89属116种),占游泳动物种类总数的94.40%;头足类7种,隶属于2目5科6属,占5.60%。在所有鱼类中,依次以鲈形目(Perciformes)、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s)和颌针鱼目(Beloniformes)种类数最多。不同季节间游泳动物种类数目差异不大,秋季捕获游泳动物86种,其中鱼类82种,头足类4种;春季捕获游泳动物85种,其中鱼类80种,头足类5种。秋、春两季均捕获的鱼类43种,头足类2种,包括扁舵鲣(Auxis thazard)、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 macracanthus)、黄鳍马面鲀(Navodon tessellates)以及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和菱鳍乌贼(Thysanoteuthis rhombus)等。该海域秋、春两季游泳动物种类组成的季节更替率为64.29%,表明研究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有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2)秋、春两季游泳动物重量渔获率均值分别为95.46 kg/h和174.89 kg/h,尾数渔获率均值分别为748 ind./h和2234 ind./h,春季的平均重量和尾数渔获率均高于秋季。总体上,不同季节游泳动物的数量分布趋势略有不同,秋季12°00′N以北各站位的重量和尾数渔获率高于12°00′N以南的站位,其中渔获率高值出现在13°00′N及15°00′N断面;春季各站位间分布较均匀,并无明显的纬度变化趋势。12°00′N以北的西中沙海域由于上升流以及岛礁效应使得海域附近游泳动物浓密集聚,而南海海域有效实施的伏季休渔政策使得海域内游泳动物资源进一步恢复增加,这两方面因素可能是导致秋季调查海域游泳动物数量分布存在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3)研究海域游泳动物优势种较为集中,季节间略有差异;少见种在所有种类中占比最大。春季优势种包括鸢乌贼、双鳍舵鲣(Auxis rochei)以及颌圆鲹(Decapterus macarellus)3个种类,其余种类均为一般种和少见种;秋季优势种仅为鸢乌贼和鲣(Katsuwonus pelamis),常见种有6种,一般种有7种,其余为少见种。根据科属进一步划分渔获类群,所有种类中鸢乌贼占绝对优势,金枪鱼类及圆鲹属鱼类也居前列。两个季节出现的少见种大多是秋季或春季独有的种类,而IRI数值较高的种类则在秋、春两季均有出现,表明尽管海域内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季节间存在更替变动,但优势程度较高的种类始终维持着群落的稳定。(4)海域内游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均值为1.39,种类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0.38,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17,总体上2012年秋季的各指数值均高于2013年春季。在不同纬度上,各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主要以12°00′N断面附近为界线,普遍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其中秋季物种丰富度指数(D)和种类多样性指数(H’)的趋势特征尤为明显。推测海域间生境差异可能是游泳动物多样性呈现南北差异的原因之一。鱼类的分类学多样性方面,研究海域与西中沙群岛海域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值最为接近,可能是由于研究中捕获量较多的站位处于西中沙群岛附近,使得两者具有相似的种类组成。与附近的陆架海域相比,研究海域鱼类△+值更低。与陆架海域相比,研究海域常年水温、盐度梯度变化较小,由此可能使得海域内栖息分布的鱼类种类形态及亲缘关系较为接近。(5)不同季节鸢乌贼在各调查站位出现频率均较高,说明鸢乌贼在海域内广泛分布。春季各站位鸢乌贼生物量及尾数均普遍高于秋季,可能是由于秋季鸢乌贼繁殖后亲体死亡,而春季形成了大规模的补充群体所致。秋季鸢乌贼渔获率高值主要集中于110°00′E~114°00′E之间、11°00′N以北的站位,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春季各站位的渔获率相对均匀,其分布整体有向南移动的趋势。GAM模型结果显示,空间效应对鸢乌贼的数量分布影响较大,其他水文环境因子的作用不明显。调查海域内鲣的数量分布并不均匀,数量分布随季节变化比较明显。秋季主要分布在112°00′E~114°00′E之间、11°00′N以北的调查区域内,11°00′N以南几乎未捕获;春季调查时11°00′N以南站位出现鲣的零星分布,表明不同季节海域内鲣存在南北分布差异的现象。鲣的渔获率高值两季均出现在13°00′N和15°00′N两条断面。GAM拟合结果表明鲣的数量分布一定程度上受月份的影响,且集中分布在33.0~34.0的盐度范围内,较为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8.5℃~29.5℃。从调查结果看,双鳍舵鲣在调查海域内的分布较为分散,除个别站位外,渔获率在秋、春两季均不高。由GAM拟合结果可知,主要影响双鳍舵鲣数量分布的环境因子包括水温、叶绿素a浓度以及经度,其数量分布多集中在水温29.0℃、叶绿素浓度为0.10mg/m3左右的调查区域内,并呈现随经度升高而减少的趋势。研究海域颌圆鲹的数量分布季节间差异较明显,秋、春季颌圆鲹的捕获数量呈现量级增加,且其主要分布从调查海域北部15°00′N向南部5°00′N转移。GAM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纬度对海域内颌圆鲹数量分布影响较大。研究认为,秋季整个调查海域水温大致相当,海域内上述种类分布多集中于13°00′N~15°00′N附近海域,该处靠近西中沙上升流区,营养物质丰富;而待完成迁徙准备后,在外界条件刺激下,春季上述种类便通过洄游集中至南部低纬度水温较高的海域。

宋建欣[10](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指出“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二、南沙群岛重要珊瑚礁水域鱼类资源数量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沙群岛重要珊瑚礁水域鱼类资源数量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南海珊瑚礁海域蜂巢石斑鱼生物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
    1.2 生物学测定
    1.3 年龄与生长分析
    1.4 体长与体质量关系
    1.5 性比与性腺成熟度
    1.6 肥满度
2 结果
    2.1 群体组成
    2.2 性比与性成熟度
    2.3 摄食强度
    2.4 年龄与生长
    2.5 肥满度
3 讨论
    3.1 异速生长因子b
    3.2 生长发育
    3.3 摄食强度和肥满度

(2)南海美济礁泻湖区鱼类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1.2 数据来源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2.2 种类组成
        2.2.1 基于刺网鱼类样本的种类组成
        2.2.2 基于手钓鱼类样本的种类组成
    2.3 种类优势度
    2.4 1998年以来再未出现的鱼类
    2.5 多样性指数
3 讨论

(3)南海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珊瑚礁生态系统及其生态功能
    1.2 珊瑚礁生态系统现状
        1.2.1 全球珊瑚礁的生态现状
        1.2.2 南海珊瑚礁的生态现状
    1.3 珊瑚的生物学结构
    1.4 珊瑚群落的恢复力
    1.5 底栖海藻的功能群划分及其生态功能
        1.5.1 物种多样性特征
        1.5.2 功能群划分
        1.5.3 生态功能
    1.6 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
        1.6.1 影响珊瑚的生长过程
        1.6.2 影响珊瑚的繁殖与恢复力
    1.7 底栖海藻与珊瑚的竞争作用机制
        1.7.1 物理机制
        1.7.2 化学机制
        1.7.3 微生物机制
    1.8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技术路线
        1.8.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8.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9 围绕科学问题所具体开展的工作
第二章 南海珊瑚礁的分布及其生态、环境特征
    2.1 广东大亚湾珊瑚群落
    2.2 广西涠洲岛珊瑚礁
    2.3 广东雷州半岛珊瑚礁
    2.4 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礁
    2.5 西沙群岛珊瑚礁
    2.6 中沙群岛珊瑚礁
    2.7 南沙群岛珊瑚礁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统计分析方法
    3.1 南海珊瑚礁区生态因子(海水环境因子和珊瑚礁鱼类)数据的获取方法
    3.2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结构的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3.2.1 研究地点
        3.2.2 珊瑚群落结构的样带调查法
        3.2.3 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标的测定方法
        3.2.4 数据分析方法
    3.3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补充量、珊瑚物种特征和珊瑚耐热性组成的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3.3.1 珊瑚补充量的样方调查法
        3.3.2 亚成体珊瑚物种组成调查方法
        3.3.3 珊瑚物种特征(珊瑚直径、生长形态)和珊瑚耐热性的调查方法
        3.3.4 数据分析方法
    3.4 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海藻功能群组成的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3.4.1 底栖海藻功能群组成的样方调查法
        3.4.2 数据分析方法
    3.5 底栖海藻与珊瑚竞争作用的宏观调查、微观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
        3.5.1 底栖海藻与珊瑚竞争作用的大空间尺度变化调查
        3.5.2 底栖海藻与珊瑚竞争作用的季节性(时间尺度)动态变化调查
        3.5.3 草皮海藻竞争珊瑚的微生物机制调查
        3.5.4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素
    4.1 南海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4.1.1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覆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4.1.2 南海各珊瑚礁区的珊瑚种类组成和优势类群
        4.1.3 南海珊瑚礁区的珊瑚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4.1.4 南海珊瑚物种多样性、覆盖度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4.1.5 调控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标的生态因子的重要性排序
    4.2 南海珊瑚覆盖度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调控因素
    4.3 南海珊瑚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调控因素
    4.4 低透明度和高营养盐可能是南海北部珊瑚礁区避难所功能正常发挥的主要障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的恢复力及其群落结构演变预测
    5.1 珊瑚亚成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物种组成、物种特征和耐热性
        5.1.1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补充量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5.1.2 南海珊瑚礁区亚成体珊瑚的物种组成
        5.1.3 南海珊瑚礁区的珊瑚直径、生长形态组成
        5.1.4 亚成体和成体珊瑚的耐热性类型组成
    5.2 人类活动影响珊瑚群落的恢复力
    5.3 人类活动影响珊瑚群落组合的演变方向
    5.4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组合的地理分布模式转变—来自珊瑚物种特征和耐热性组成的证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梯度性生态因子的响应
    6.1 南海底栖海藻功能群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6.1.1 南海各珊瑚礁区固着底栖生物的组成
        6.1.2 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在南海珊瑚礁区的空间变化和组成
        6.1.3 底栖海藻与海水环境因子、珊瑚礁鱼类的关系
        6.1.4 调控底栖海藻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6.1.5 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相互之间的关系
    6.2 海水水质和草食性鱼类可以有效地调控草皮海藻和壳状珊瑚藻的空间分布
    6.3 草皮海藻的过度生长和营养盐补贴效应可能破坏了生态因子对大型海藻空间分布的有效调控
    6.4 底栖海藻增加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底栖海藻对南海珊瑚群落的生态影响
    7.1 底栖海藻覆盖度的增加对南海珊瑚群落的潜在生态影响
        7.1.1 草皮海藻对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珊瑚补充量的潜在影响
        7.1.2 大型海藻对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珊瑚补充量的潜在影响
        7.1.3 壳状珊瑚藻对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珊瑚补充量的潜在影响
        7.1.4 底栖海藻对珊瑚礁退化的响应及其对珊瑚群落的潜在生态影响
    7.2 底栖海藻与珊瑚个体竞争作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7.2.1 珊瑚–海藻竞争作用的大空间尺度变化特征
        7.2.2 不同底栖海藻与珊瑚竞争作用的季节性(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7.2.3 人类活动、珊瑚物种特征对珊瑚–海藻竞争作用的影响
        7.2.4 草皮海藻的接触竞争是南海珊瑚的最主要的海藻竞争压力源
    7.3 底栖海藻竞争珊瑚的微生物机制—以草皮海藻为例
        7.3.1 草皮海藻的接触竞争导致珊瑚共生细菌的α、β多样性改变
        7.3.2 草皮海藻的接触竞争干扰了珊瑚共生细菌群落的组成
        7.3.3 草皮海藻的接触竞争潜在地增加了珊瑚致病和死亡风险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南海调查珊瑚礁区的不同食性的鱼类种数
    附表2 各珊瑚礁区调查站位的样带数量、样方数量和站位特征
    附表3 南海珊瑚礁珊瑚种类组成(2015~2018年)
    附表4 各珊瑚礁的珊瑚种类数量
    附表5 各珊瑚礁优势度排序前10名的珊瑚种类
    附表6 南海各个珊瑚礁的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
    附表7 季节变化对涠洲岛底栖生物分类群覆盖度变化的影响
    附表8 涠洲岛珊瑚礁水肺潜水所采集的珊瑚和海藻样本信息
    附表9 在属水平上对珊瑚和海藻样品的共生细菌组成进行了ANOSIM分析
附图
    附图1 珊瑚覆盖度在南海珊瑚礁的空间分布
    附图2 珊瑚补充量在南海珊瑚礁的空间分布
    附图3 南海珊瑚礁区滨珊瑚直径等级的组成
    附图4 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的覆盖度在南海各珊瑚礁的空间分布
    附图5 珊瑚群落恢复力及其物种多样性应对珊瑚覆盖度变化时的响应趋势
    附图7 珊瑚-海藻竞争作用在南海不同离岸距离的空间分布特征
    附图8 涠洲岛珊瑚礁底栖生物功能群的季节性变化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南海西沙群岛珊瑚岛礁高分遥感监测与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珊瑚礁水深遥感研究进展
        1.2.2 珊瑚礁检测与分类遥感研究进展
        1.2.3 珊瑚岛动态遥感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数据
        2.2.1 数据源
        2.2.2 数据处理
    2.3 珊瑚岛礁分类体系和遥感解译标志
        2.3.1 珊瑚岛礁分类体系
        2.3.2 珊瑚岛礁遥感解译标志
第三章 西沙群岛珊瑚岛礁周边水深高精度遥感反演研究
    3.1 引言
    3.2 水深遥感反演LSTM神经网络模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LSTM模型参数对水深反演精度的影响
        3.3.2 LSTM水深反演模型评价
        3.3.3 东岛周边水深遥感反演
    3.4 讨论
        3.4.1 LSTM水深反演模型的可扩展性分析
        3.4.2 LSTM水深反演模型输入数据的探讨
    3.5 小结
第四章 西沙群岛珊瑚暗礁高分光学遥感检测研究
    4.1 引言
    4.2 DBN联合GVF-Snake的珊瑚暗礁光学遥感检测方法
        4.2.1 珊瑚暗礁DBN分类模型
        4.2.2 珊瑚暗礁边缘检测方法GVF-Snake
        4.2.3 珊瑚暗礁光学遥感检测流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滤波窗口尺度的选择
        4.3.2 GVF-Snake与传统检测算子的边缘检测结果比较
        4.3.3 DBN联合GVF-Snake的银砾滩检测结果及精度评价
        4.3.4 DBN与 Maximum Likelihood、SVM和 ANN的珊瑚暗礁检测结果比较
        4.3.5 西沙群岛珊瑚暗礁检测结果分析
    4.4 讨论
        4.4.1 光学影像空间和光谱分辨率对珊瑚暗礁检测结果的影响
        4.4.2 珊瑚暗礁高分辨率SAR检测的可行性
    4.5 小结
第五章 西沙群岛珊瑚礁沙洲稳定性评估
    5.1 引言
    5.2 珊瑚礁沙洲信息提取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沙洲大小和形状变化
        5.3.2 沙洲平面位置移动
        5.3.3 沙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探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西沙群岛典型珊瑚岛时空动态分析
    6.1 引言
    6.2 珊瑚岛信息提取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社区驻地海岛时空变化特征
        6.3.2 领海基点所在海岛时空变化特征
        6.3.3 自然保护区所在海岛时空变化特征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不足与展望
        7.2.1 特色与创新
        7.2.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目录
论文资助项目

(5)南海环境敏感型造礁珊瑚共生微生物应对温度改变的生态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珊瑚礁生态系统概述
        1.1.1 珊瑚礁的生态价值
        1.1.2 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造礁石珊瑚
        1.1.3 珊瑚礁的退化与全球变暖
    1.2 珊瑚共生微生物与宿主环境适应性
        1.2.1 珊瑚共生虫黄藻及环境适应性
        1.2.2 珊瑚共生细菌及环境适应性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 南海两种环境敏感型珊瑚共生微生物的地理分布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
        2.2.2 样品收集
        2.2.3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2.2.4 实验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
        2.4.1 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和亚系群群落结构研究
        2.4.2 珊瑚共生菌的物种分类学及其多样性分析
        2.4.3 珊瑚共生细菌的群落组成和绝对数量的种间与空间差异性
        2.4.4 环境因子、采样区域和珊瑚共生微生物生理参数的关系
    2.5 讨论
        2.5.1 温度和营养盐是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和细菌生态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
        2.5.2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的属间和空间差异性及高温环境适应性
        2.5.3 高温环境对珊瑚共生虫黄藻系群组成的影响
        2.5.4 珊瑚共生蓝细菌在环境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2.5.5 珊瑚共生菌绝对含量与环境适应性关系
    2.6 本章小节
第三章 鹿角杯形珊瑚共生体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模式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珊瑚样品采集和室内适应
        3.2.2 珊瑚样品高温胁迫实验
        3.2.3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4 实验方法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
        3.4.1 不同温度下珊瑚表观形态和颜色变化
        3.4.2 高温胁迫下珊瑚共生体的光合效率
        3.4.3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3.4.4 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和系群结构
        3.4.5 光合细菌的群落组成和绝对含量
    3.5 讨论
        3.5.1 高温胁迫下Fv/Fm的变化与共生虫黄藻密度和亚系群组成间的差异性
        3.5.2 珊瑚共生细菌在热胁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5.3 热胁迫下珊瑚共生体的协同响应模型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主要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和论文发表情况
附表

(6)南海典型岛礁的鹦嘴鱼群落结构组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调查区域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
    2.2 生物学特征
    2.3 生物多样性变化
3 讨论
    3.1 物种组成差异
    3.2 群落结构差异

(7)亚龙湾珊瑚礁大型礁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生态警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站位与样品采集
    1.2 调查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鱼类
    2.2 大型底栖生物
        2.2.1 大型底栖生物的覆盖率
        2.2.2 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
3 讨论
    3.1 鱼类群落
    3.2 大型底栖生物群落
        3.2.1 大型底栖藻类
        3.2.2 棘皮动物
        3.2.3 软珊瑚
    3.3 大型礁栖生物的群落相似性
    3.4 大型礁栖生物与造礁珊瑚的相关性
4 结论与建议

(8)南海珊瑚礁海域黑缘尾九棘鲈生物学特征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
    1.2 生物学测定
    1.3 体长和体质量关系
    1.4 性比与性腺成熟度
    1.5 摄食等级、肥满度与肝体比
    1.6 年龄和生长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结构
    2.2 体长与体质量关系
    2.3 性比与性腺成熟度
    2.4 摄食等级
    2.5 肥满度和肝体比
    2.6 年龄与生长
3 讨论
    3.1 南海海域黑缘尾九棘鲈的生长特征
    3.2 南海海域黑缘尾九棘鲈的性成熟发育
    3.3 生长发育
    3.4 摄食等级肥满度与肝体比
4 结论

(9)基于灯光罩网的南海中南部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主要优势种的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概况
        1.2.1 研究海域游泳动物的研究概况
        1.2.2 生物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南海中南部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季节变化
    2.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1.1 调查海域及站位设置
        2.1.2 样品采集及实验室分析
        2.1.3 分析方法
    2.2 研究结果
        2.2.1 种类组成
        2.2.2 数量分布
        2.2.3 优势种组成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南海中南部海域游泳动物多样性特征
    3.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3.1.1 调查海域及站位设置
        3.1.2 样品采集及实验室分析
        3.1.3 分析方法
    3.2 研究结果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主要优势种的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4.1.1 调查海域及站位设置
        4.1.2 样品采集及实验室分析
        4.1.3 分析方法
    4.2 研究结果
        4.2.1 优势种的数量分布
        4.2.2 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果
    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经历及成果
致谢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2.1.1 历史因素
        2.1.2 经济因素
        2.1.3 地缘因素
        2.1.4 法律因素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2.2.1 岛屿主权问题
        2.2.2 海域划界问题
        2.2.3 海洋资源问题
        2.2.4 “航行自由”问题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3.1 历史依据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3.2 法理依据
        3.2.1 相关国际法律
        3.2.2 相关中国法律
    3.3 理论基础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3.4 实践基础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四、南沙群岛重要珊瑚礁水域鱼类资源数量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海珊瑚礁海域蜂巢石斑鱼生物学特征研究[J]. 李媛洁,陈作志,张俊,江艳娥,龚玉艳,洪小帆,杨玉滔. 南方水产科学, 2021
  • [2]南海美济礁泻湖区鱼类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变化[J]. 张俊,陈作志,蔡研聪,李媛洁,林昭进. 中国水产科学, 2021(11)
  • [3]南海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影响[D]. 廖芝衡. 广西大学, 2021
  • [4]南海西沙群岛珊瑚岛礁高分遥感监测与动态研究[D]. 李晓敏. 内蒙古大学, 2021
  • [5]南海环境敏感型造礁珊瑚共生微生物应对温度改变的生态过程[D]. 邓传奇. 广西大学, 2021
  • [6]南海典型岛礁的鹦嘴鱼群落结构组成[J]. 全秋梅,王腾,刘永,郭家彤,谢雨芳,李纯然,李纯厚. 生态学杂志, 2021(07)
  • [7]亚龙湾珊瑚礁大型礁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生态警示[J]. 黄丁勇,王建佳,陈甘霖,郑新庆. 生态学杂志, 2021(02)
  • [8]南海珊瑚礁海域黑缘尾九棘鲈生物学特征初步研究[J]. 洪小帆,陈作志,江艳娥,张俊,王欢欢,李媛洁,李纲. 热带海洋学报, 2021(04)
  • [9]基于灯光罩网的南海中南部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主要优势种的时空分布特征[D]. 冯佶.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2020(01)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南沙群岛重要珊瑚礁水域鱼类资源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