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工程投标中的信息处理与决策(论文文献综述)
赖莎[1](2021)在《公路工程电子招标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招标行业和社会各界充分利用网络一体化的优势,为招标行业的发展提供便利。在此背景下我国道路工程发展迅猛,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广电子招标和投标,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子招标打破了传统的在纸上记录信息的方法,具有精度高,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目前电子招投标技术在我国逐渐推广,由于环境、经济的变化和发展也给此新技术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风险要素。招标工作作为发放和获取道路工程项目的主要环节,所采用的电子招标模式及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会影响后续工作的展开。因此,在管理与使用电子招投标方法及处理相关风险时必须格外注意风险要素带来的影响。1、本文首先阐述了传统建设工程招投标和电子招投标的基本理论知识,对相关风险特定的理论知识通过初步的学习了解,确定电子招标风险要素类型及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合适的风险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2、以一段公路工程项目进行电子招投标为实例,根据公路工程特点,使用德尔菲及流程图法识别电子招标过程中每个产生风险的节点,通过建立风险要素清单,将清单归类为一级指标风险和二级指标风险并构建风险评价体系。3、使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离散型Hopfield反馈神经网络模型,从项目案例电子招标前期准备工作阶段、招投标阶段到最后合同签订阶段,对整个电子招标阶段进行综合分析。4、根据风险指标权重大小科学评估电子招标风险,结果表明,本项目的整体风险是可控的。并探讨了公路工程项目电子招投标风险应对策略。本文在研究公路工程电子招投标过程中,将风险问题定性研究定量化,确定风险指标权重。对于公路工程风险评价建立采用的研究方法较为科学、分析过程较为全面,列举政策性文件、社会因素、内部环境等各因素对电子招标项目的影响,构建风险评价体系,提出如何控制风险。同时基于该评价模型选择的风险应对方法,可保障电子招标工作安全、高效且有序进行,满足业主需求。
乔柱[2](2021)在《大数据驱动下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近年来,围绕交通强国建设目标,铁路工程建设规模庞大,施工招投标市场活跃,已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铁路工程施工招标项目均不同程度采用了电子招投标形式,传统招投标监管方式难以满足监管需求,监管方式亟需创新以提高监管效能。大数据技术作为创新监管方式的一个重要着力点,电子招投标过程中积累的海量数据奠定了数据基础,研究运用大数据技术实施招投标监管预警活动,对于实现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科学、精准、高效的智能化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大数据驱动下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框架的基础上,从招投标参与主体角度构建模型,预警招投标参与主体违法违规行为。首先,梳理了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现状,包括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流程与优势、监管环节与重难点、监管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接着,分析了大数据驱动下的招投标监管内涵、监管模式与监管内容;然后,研究了大数据技术在招投标监管中的应用路径,并构建了大数据驱动下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概念模型。根据招投标参与主体不同,从招标人倾向性、财务要求、最高投标限价等方面,基于网络关系和小概率原理等,构建了招标人倾向性与制性行为预警模型;从投标人串围标行为、投标报价、生产能力、财务状况等方面,运用社团结构、函数拟合等方法,构建了投标人不正当竞争行为预警模型;从评标专家异常评分、评分可靠性、评审能力等方面,运用决策熵值和logsig函数等方法,构建了评标专家评分质量与评审能力预警模型,分别实现了对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异常行为的预警,为招投标行政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活动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论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构建了大数据驱动下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概念模型,明确了运用大数据技术监管招投标活动的基本原理。结合大数据处理流程,从数据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研究了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中大数据技术应用路径,并在分析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要素的基础上,从监管主体、监管目标及原则、监管对象及内容、监管模式、监管平台、监管技术等维度,构建了大数据驱动下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概念模型。(2)构建了招标人倾向性与限制性行为预警模型,实现了对招标人异常行为的监管预警。在分析招标人倾向性与限制性行为监管内容的基础上,从关系网络视角分析测算招标人倾向度,同时引入投标人对招标人依赖度这一概念,构建了招标人倾向性行为预警模型;从招标人设置的财务要求和最高投标限价两方面分析招标人限制性行为内容,运用小概率法分析测算财务要求中营业收入与营运资金指标的预警阈值、最高投标限制中下浮率与节资率指标的预警阈值,以预警招标人设置的不合理限制条件。(3)构建了投标人不正当竞争行为预警模型,实现了对投标人异常行为的监管预警。在分析投标人不正当竞争行为表现形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社团网络结构和函数拟合法识别了投标人串围标行为;基于投标人报价排序分析了过低或过高报价,修正偏差值情况下分析了投标人不平衡报价,运用向量夹角余弦值分析了投标人间相似性报价;采用C-D生产函数法构建了投标人生产能力模型,基于功效系数法构建了投标人财务绩效评价模型,对投标人的生产能力与财务状况监测预警,以分析投标人履约能力状况。(4)构建了评标专家评分质量与评审能力预警模型,实现了对评标专家履职行为的监管预警。在分析评标专家履职行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评标专家的评分质量与评审能力,评分质量从异常评分和评分可靠性两方面分析,先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检测评标专家异常评分,分析争议性、习惯性、倾向性等影响评分偏差的因素,并设计了异常评分的预警路径;再运用决策熵值法构建了评分可靠性模型,以监测预警评标专家评分可靠性;最后利用评标专家评分可靠性分析结果,并结合评标专家参与评标次数,运用logsig函数构建了评审能力模型,以监测预警评标专家评审能力。
马鹏宇[3](2019)在《基于Hadoop与博弈论的投标供应商选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电子招投标系统的不断完善,传统招标投标模式已被逐渐取代。政企采购信息化给采购方带来了良好的采购质量,快捷的采购效率,低廉的采购成本和方便的用户体验。以大数据、云计算平台、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等介入电子招投标系统交易量呈海量式爆发。伴随着招标信息的广泛发布,供应商跨域投标的难度也在逐渐降低,参差不齐的供应商水平往往会给后期工程建设带来隐患,同时评标过程的不透明性也可能给人为操纵结果有了可乘之机。分布式云计算技术针对海量信息储存和处理都具备突出优势,是解决采购决策问题的良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通过文献阅读、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建设工程供应商中标的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及其影响权重。2.建立针对本课题的Hadoop框架,确定影响因素的数据来源、整合方式、存储方式、计算方式,并通过案例对投标影响因素识别清单进行检验。3.通过博弈论对供应商合谋中标行为进行建模分析以识别不良供应商,并为招标企业制定相应策略,最终选取优质而合理的供应商服务。通过上述工作建立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因素量化标准,并以Hadoop框架模拟真实生产环境构建可扩展的分布式计算环境对量化数据进行分类归集可以得到潜在投标人的综合静态评价数据,突破招标企业仅从投标文件对投标企业形成的主观认识。同时,以博弈论模型建立的投标供应商合谋分析模型可以清晰的获得供应商合谋利益分配形式,以便招标制定者以有效的防范措施反制供应商的不良谋标行为。综上研究,本文从静态信息到动态控制为招标企业设计并制定了一系列招标策略,目的在于优化现有招标决策准则,防范因某些利益方行为导致的招投标不公平现象,为规范招投标市场行为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苏鹏[4](2019)在《基于“大数据”的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建设研究和应用》文中指出建设工程招投标是工程建设领域主流的交易方式。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在招投标领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建设中应用“大数据”技术,保证招投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进行,提高招投标工作效率。大数据技术是当前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发展的一项革命性技术,特别是其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加工等,是科学预测的重要手段,引入招标投标中意义重大。针对当前招投标及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建设和应用展开。首先,针对大数据应用于招标投标活动的国内外现状及大数据技术的理论基础,提出大数据技术用于电子招标投标活动是可行的。其次,分析了目前招投标活动及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收集共享有用信息、改善招标评定标准、优化信息处理技术、加强在线监管活动等优化对策。然后,根据招标活动产生的数据,提出了大数据在投标活动中的应用,如:优化投标保证金的流程;科学制定评标定标办法;科学建立交易主体评价体系;标前、标中、标后的线上管理等,因此大数据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都起到重要的辅助与支持作用。第四,基于电子招标投标平台的基本框架、“大数据”嵌入电子招标投标平台方案,分析了基于“大数据”的电子招标投标平台使用效果,为各方提供客观公正的事前评价;为招投标过程提供技术支持;推动招投标监管方式的创新;招投标档案向多元化、复杂化、开放性和先进性发展。最后,通过具体的电子招标投标应用案例,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电子招标投标平台,进行了实证,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基于“大数据”的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建设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大数据”的推广和应用以及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方面仍然需要加强研究,进一步提高电子招标投标平台的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水平。今后,需要将大数据技术进一步产业化,深入挖掘数据背后潜藏的“财富”,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深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必将为招标投标行业的变革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李敏[5](2019)在《基于文本和社会网络分析的建筑工程电子投标企业信用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招投标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目前电子招投标的实施仍面临诸多失信问题。本文以建筑工程电子招投标中的主要相关方投标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电子投标企业的信用评价问题,通过建立严格的信用评价体系来遴选具有良好信用的投标企业,严惩招投标活动中的失信行为,有助于招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从三类来源的文本数据中提取有效的信用评价指标,建立适合电子投标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首先,在梳理建筑市场相关方信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并统计现有研究所采用的信用指标及建立的评价体系;其次,确定刻画电子投标企业信用的文本数据来源,运用网络爬虫技术从相关平台和网站提取文本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法获得信用评价指标;再次,汇总各来源指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确定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建立电子投标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最后,构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信用评价模型,并借助案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本文的研究可为政府及招标单位在评价投标企业信用状况时提供思路和方法,为招标企业在选择投标企业时提供了一定的决策支持,同时,也为政府在建设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平台选择指标时提供参考。
周君洪[6](2019)在《工程招投标中的横向合谋网络特征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建设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竞争逐渐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招投标作为工程建设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承载着市场竞争效益与资源配置效率有机统一的重大使命。但在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以投标人串通投标为特征的横向合谋投标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成为影响工程建设行业健康发展最大的阻碍。投标人之间的横向合谋行为具有非正当性、隐蔽性、复杂性、组织性,使得监管部门对合谋的识别、治理与防范的难度大。以往对于建设工程领域招投标中的横向合谋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合谋行为的识别、规制和防范的定性分析上,鲜有研究者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思考串通投标发生背后的合谋组织运作规律、网络结构特点等。因此,研究工程招投标中的横向合谋网络的内在特征,显得特别重要。本研究分析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横向合谋网络特征分布及网络类型,探索网络特征对合谋收益影响的关键因素,以理论研究结合实证分析和仿真建模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基于合谋理论界定招投标中的合谋内涵及合谋类型,借鉴社会网络理论引入工程招投标中的横向合谋网络概念,分析横向合谋网络中存在的个体角色和合谋关系。其次,通过对中国文书判决网上相关串通投标违法案例进行文本挖掘,实证分析了我国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横向合谋网络特征分布,对所获得的样本网络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三类网络结构类型,并与合谋组织的组织类型进行联系。然后,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采用多Agent仿真方法构建横向合谋网络的仿真模型,明确模型中的行为主体、变量设定和主体行为规则,模拟了工程招投标中的横向合谋网络,并对横向合谋网络在不同情境设定下的合谋收益分配进行了仿真。最后,根据仿真结果,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从网络特征的三个维度六个特征影响因素初步探索横向合谋网络特征对合谋收益分配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在横向合谋网络中主要包括组织者、中介者和协助者,不同类型参与主体的合谋关系在合谋网络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合谋关系根据合谋资源分配和关系的不可替代性两个层面可分为强弱关系。强弱关系或者关系的强度显着影响合谋行为。(2)横向合谋网络的整体网密度较低,呈现稀疏网络特性,网络内节点成员联系程度低,行为个体的异质性强。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低,网络中行为个体的距离较近,关系的连通性较好,信息传递和资源分配可以在网络中快速实现。(3)横向合谋网络主要存在三种结构类型和三种组织类型。(4)合谋组织的收益分配程度主要受到网络结构特征、规模特征、关系特征三个维度的四个关键影响因素影响:包括凝聚系数、组织者占比、平均路径长度、平均关系强度四个因素。本研究对于工程招投标中的横向合谋网络特征的研究,丰富了工程招投标合谋领域的理论研究。从合谋网络内部特征的视角展开研究,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观测市场不良行为的发展动态,维护公平竞争,理顺市场竞争机制。
刘颖[7](2019)在《建设工程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于200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标志着招投标市场正式走入法制阶段。近年来,随着全国基础建设投资的不断增大,招投标市场出现越来越多的合谋现象,这当中又以横向合谋为典型。横向合谋接二连三的出现,不仅对业主以及独立投标人产生权益伤害,更危及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识别合谋信号是治理合谋问题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只有正确的识别合谋信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合谋治理建议。在众多合谋信号中,投标报价是最明显且难以隐蔽的信号。因此,本文研究横向合谋投标报价的分布规律具有实质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选用招投标理论、横向合谋理论及系统工程相关理论,以G市3670个电子招投标项目为素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拟合得到独立投标人的投标价下浮率分布函数;提出基于报价规律的蒙特卡洛模拟报价方法,以独立投标人报价分布函数与蒙特卡洛模拟报价方法为基础,构建横向合谋投标报价仿真模型;以模型输出数据与独立投标人报价数据为基础,研究不同工程类别、不同投资规模、不同投标人数下的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规律。研究最后给出横向合谋现象的识别与治理建议。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合谋比例下,不同工程类别、投资规模、投标人数下的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规律存在显着差异,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与拟合函数。本研究提出的不同分类下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规律,可以为招投标市场中横向合谋现象的识别提供理论依据,可以帮助监管部门有针对性的制定合谋治理策略,确保建筑市场的健康运行。
孙思培[8](2019)在《基于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寿命周期成本作为一种科学的建筑成本管理理念,将其应用到房屋建筑工程中有助于降低各方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随着BIM技术的飞速发展,将这种信息化管理工具运用到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中,必将带来一场建筑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彻底变革。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法,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对各阶段成本管理理论做了归纳总结。现代项目管理中,各个阶段参与方不同,各相关方工作重点也不相同,各阶段主要使用的软件也不相同。各软件之间模型数据交换标准不一致,上下游之间模型数据断层是成本管理中造成各方重复性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BIM技术作为国家建筑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推广重点,在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中可以很容易的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投资决策阶段:精确的进行场地分析,快速且准确的出具投资估算;设计阶段:提供设计、业主沟通平台,减少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的发生,让设计概算编制更有依据;招投标阶段:帮助投标方高效决策投标策略,缩短招投标时间;施工阶段:便于设计变更管理、碰撞分析及管线排布优化;运营维护阶段:通过采集设备实时运行数据,并与BIM模型数据相比较,可以为决策者提供设备维修保养、报废准备等决策。通过BIM软件对复杂的工程项目信息加以收集、分析、处理,为项目全寿命周期不同相关方在不同阶段提供信息处理与共享平台,有利于整个建筑行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从而推动行业发展。
张畅[9](2019)在《政府投资工程招标人与投标人合谋博弈均衡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政府投资工程中,招标人与投标人的合谋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竞争市场的良好秩序,也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如何防范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与投标人合谋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以政府投资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合谋博弈均衡条件研究,以期为政府防范合谋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首先,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招投标合谋的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政府投资工程、招标人与投标人合谋等含义,为后文政府投资工程招标人与投标人合谋博弈均衡条件分析提供基础。然后,在考虑心理因素对决策者感知价值和决策权重存在影响的前提下,基于前景理论构建出招标人与投标人在单次招投标情形下的静态博弈模型,求解得到使招标人与投标人达到不合谋状态下的静态博弈均衡条件。通过对静态博弈均衡条件的深入分析,得出:投标人支付租金的降低、投标人合谋获得的额外收入的减少与招标人合谋被查处前景值的增大等能够提高招标人不合谋的可能性。其次,基于前景理论构建招标人与投标人在重复招投标情形下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形成考虑心理因素收益矩阵以及复制动态方程,通过求解得出促进招标人与投标人稳定于不合谋状态下的动态博弈均衡条件。利用Python语言对均衡条件中的参数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可得:投标人合谋获得的额外收入减少、损失厌恶程度系数的增大等能够对博弈双方的策略产生较大影响,促进招标人与投标人稳定于不合谋的状态。最后,在梳理理论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相关法规政策与市场环境等实际情况,提出了防范招标人与投标人合谋的建议:识别损失厌恶程度系数、优化市场环境、提高监督效率、压缩投标人寻利空间、提高招标人与投标人举报合谋的意愿。通过对单次招标情形、重复招标情形下的招标人与投标人合谋博弈及均衡条件进行建模与求解,得到了招标人与投标人处于不合谋状态的均衡条件,为政府投资工程中招投标纵向合谋的防范提出一些具有借鉴参考意义的建议与措施。
李琏波[10](2019)在《S写字楼物业服务费投标价格定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不断火热,给物业管理行业带来了大量的市场机遇和资源,在这样的机遇面前,给物业服务企业争夺市场、赢得物业投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物业管理行业近似于公共服务的行业特殊性,使得过分新颖的定价方法会偏离物业服务的定价基础和服务本质,不太具备实际意义上的实操性质。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和研究的方向是基于现有市场条件和法律体系下,企业能够实际采用的,对投标价格进行测算和调整的定价方法。在招投标的过程中,招标人通过招标机制的设计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投标人则需要依照招标人公布的招标方式及评标规则来决定本企业的投标定价。因此,招投标中定价过程的本质就是博弈。本文在借鉴前人对于物业服务费成本测算的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成本加成法下物业服务费用的测算办法,再将博弈论应用到最终物业服务费投标定价当中去,研究了在两种常见招标机制条件下,企业确定投标定价的办法和模型。同时以S写字楼项目前期物业服务管理投标为案例,实际应用了文中的所述的成本测算方法和定价模型,通过该方法和模型得到了企业对于该物业项目服务费用的定价,并且针对该定价同测算成本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后期经营决策提供意见。本文研究了物业服务费测算和定价模型,对于企业物业服务费用测算和投标价格的优化,以及中标后指导项目经营管理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浅论工程投标中的信息处理与决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工程投标中的信息处理与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1)公路工程电子招标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子招投标相关理论及现状分析 |
§2.1 电子招投标理论研究 |
§2.1.1 公路工程项目电子招投标 |
§2.1.2 推行电子招投标的意义 |
§2.1.3 电子招投标的主要优势 |
§2.1.4 公路工程电子招投标与传统招投标的差异 |
§2.1.5 公路工程电子招标中存在的问题 |
§2.2 电子招标风险识别研究 |
§2.2.1 风险识别理论 |
§2.2.2 风险识别的原则 |
§2.2.3 基于Delphi和Flow-chart的风险识别 |
§2.2.4 风险识别流程 |
§2.3 电子招标风险评价方法 |
§2.3.1 网络层次分析法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3.3 离散型Hopfield神经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招标风险体系构建及风险评价 |
§3.1 构建电子招标风险体系 |
§3.1.1 构建的原则 |
§3.1.2 构建的方法 |
§3.1.3 构建的步骤 |
§3.1.4 招标风险体系的建立 |
§3.2 风险评价的方法介绍和选择 |
§3.2.1 风险权重的确定 |
§3.2.2 风险等级的确定 |
§3.2.3 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数据处理 |
§3.3 风险评价指标的优化 |
§3.3.1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
§3.4 电子招标风险评价模型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路工程电子招标风险控制 |
§4.1 风险控制方法 |
§4.2 技术风险的应对 |
§4.3 管理风险的应对 |
§4.4 环境风险的应对 |
§4.5 经济风险的应对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用案例 |
§5.1 项目案例 |
§5.2 风险数据收集与处理 |
§5.2.1 风险数据收集 |
§5.2.2 风险数据处理 |
§5.3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计算风险因素指标权重 |
§5.4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A |
附录B |
(2)大数据驱动下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电子招投标研究 |
1.2.2 招投标监管研究 |
1.2.3 大数据技术在招投标中的应用研究 |
1.3 论文内容与结构 |
1.3.1 论文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 |
2.1 基础理论 |
2.1.1 政府监管理论 |
2.1.2 协同管理理论 |
2.2 基础技术与方法 |
2.2.1 大数据技术 |
2.2.2 预测方法 |
2.2.3 预警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数据驱动下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框架 |
3.1 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现状 |
3.1.1 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流程及优势 |
3.1.2 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环节与重难点分析 |
3.1.3 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存在问题 |
3.1.4 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发展趋势 |
3.2 大数据驱动下招投标监管内涵与模式 |
3.2.1 大数据驱动下招投标监管内涵 |
3.2.2 招投标监管模式变革方向 |
3.3 大数据驱动下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内容 |
3.3.1 招标人倾向性与限制性行为 |
3.3.2 投标人不正当竞争行为 |
3.3.3 评标专家履职行为 |
3.4 大数据驱动下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概念模型 |
3.4.1 大数据技术应用路径分析 |
3.4.2 监管概念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路工程招标人倾向性与限制性行为监管研究 |
4.1 招标人倾向性与限制性行为监管内容分析 |
4.1.1 招标人倾向性 |
4.1.2 资格要求条件 |
4.1.3 最高投标限价 |
4.2 关系网络视角下的招标人倾向性预警 |
4.2.1 基于关系网络的招标倾向度测算方法 |
4.2.2 招标人倾向性预警模型 |
4.3 基于小概率法的限制性条件预警 |
4.3.1 小概率法基本原理 |
4.3.2 财务要求监测指标分析及预警模型 |
4.3.3 最高投标限价监测指标分析及预警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铁路工程投标人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管研究 |
5.1 投标人不正当竞争行为表现形式 |
5.1.1 合谋形式竞标 |
5.1.2 不合理报价形式竞标 |
5.1.3 履约能力不足情形下竞标 |
5.2 投标人串围标行为预警 |
5.2.1 串围标行为预警方法分析 |
5.2.2 基于SNA的投标人社团结构分析 |
5.2.3 投标人中标次数与投标次数函数拟合分析 |
5.2.4 投标人串围标行为综合预警模型 |
5.3 投标人异常报价预警 |
5.3.1 基于排序的投标报价过低或过高监测预警模型 |
5.3.2 偏差值修正情况下的不平衡报价预警模型 |
5.3.3 基于向量夹角余弦的相似性报价预警模型 |
5.4 投标人生产能力预警 |
5.4.1 生产能力测度方法分析 |
5.4.2 基于C-D生产函数的投标人生产能力测算模型 |
5.4.3 投标人实际剩余生产能力分析及产能不足预警 |
5.5 投标人财务状况预警 |
5.5.1 财务状况预警方法分析 |
5.5.2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财务绩效评价模型 |
5.5.3 投标人财务状况监测预警阈值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铁路工程评标专家履职行为监管研究 |
6.1 评标专家履职行为分析 |
6.1.1 外在行为分析 |
6.1.2 内在行为分析 |
6.2 评标专家异常评分预警 |
6.2.1 评标专家异常评分检测 |
6.2.2 评标专家评分偏差影响因素分析 |
6.2.3 评标专家异常评分预警路径 |
6.3 评标专家评分可靠性预警 |
6.3.1 评标专家评分可靠性分析方法 |
6.3.2 基于决策熵值的评分可靠性模型及预警阈值 |
6.4 评标专家评审能力预警 |
6.4.1 评标专家评审能力分析方法 |
6.4.2 基于logsig函数的评审能力模型及预警阈值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Hadoop与博弈论的投标供应商选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电子招标应用现状 |
1.2.2 云平台Hadoop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3 Hadoop技术在招投标领域的研究与文献综述 |
1.2.4 博弈论在招投标领域的研究与文献综述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电子招投标系统工作原理介绍 |
2.2 Hadoop大数据框架及其核心软件介绍 |
2.2.1 分布式计算平台Hadoop |
2.2.2 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 |
2.2.3 分布式计算框架MapReduce |
2.3 博弈理论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设工程供应商中标影响因素分析 |
3.1 建设工程供应商中标影响因素的识别 |
3.1.1 研究对象为投标企业通用要求的文献 |
3.1.2 研究对象为工程建设施工类企业通用要求的文献 |
3.2 建设工程供应商中标影响因素初始影响集合分类 |
3.3 建设工程供应商中标影响因素初始影响集合优化 |
3.4 建设工程供应商中标影响因素量化标准 |
3.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设工程供应商中标影响因素权重确定 |
3.5.1 层次分析法简介与应用方法 |
3.5.2 建设工程供应商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
3.5.3 问卷调查回收基本情况统计 |
3.5.4 问卷调查的信度检查 |
3.5.5 建设工程供应商影响因素权重的确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Hadoop的供应商决策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供应商决策分析系统需求分析 |
4.1.1 数据源系统工作流程现状及数据获取方式 |
4.1.2 供应商决策分析系统综合分析 |
4.2 供应商决策分析系统总体构架设计 |
4.2.1 决策分析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
4.2.2 决策分析系统数据流架构设计 |
4.2.3 决策分析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
4.3 供应商决策分析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决策分析系统数据库表分类设计 |
4.3.2 数据库访问驱动JDBC的设计 |
4.4 供应商决策分析系统Hadoop运算逻辑设计 |
4.4.1 供应商中标影响因素最终评价标准设计 |
4.4.2 Hadoop访问数据库设计 |
4.4.3 基于MapReduce的供应商中标因素排序算法设计 |
4.5 供应商决策分析系统按安全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Hadoop的供应商决策分析系统搭建与实例测试 |
5.1 供应商决策分析系统的搭建 |
5.1.1 系统环境的搭建 |
5.1.2 Hadoop框架安装与系统搭建 |
5.2 供应商决策分析系统的实例测试与分析 |
5.2.1 测试项目介绍 |
5.2.2 潜在参投供应商的选择 |
5.2.3 供应商决策因素信息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博弈理论的供应商合谋分析 |
6.1 建设工程招投标博弈分析 |
6.1.1 招投标决策过程的参与方的博弈关系 |
6.1.2 博弈模型中的要素分类 |
6.1.3 博弈模型中博弈利益关系分析 |
6.1.4 招投标活动中合谋现象分析 |
6.2 基于博弈理论的招投标合谋行为模型分析 |
6.2.1 招标项目制定人与投标人的纵向合谋(腐败问题)模型分析 |
6.2.2 投标人之间的横向合谋(卡特尔问题)模型分析 |
6.3 建设工程招投标合谋行为的防范措施与调整策略分析 |
6.3.1 建设工程招投标纵向合谋行为防范措施调整策略分析 |
6.3.2 建设工程招投标横向合谋行为防范措施调整策略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与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建设工程施工供应商中标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C MapReduce过程设计 |
附录D 企业敏感信息声明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基于“大数据”的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建设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和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可行性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及法律法规 |
2.1 大数据相关理论 |
2.1.1 大数据的相关概念 |
2.1.2 大数据特点 |
2.1.3 大数据应用 |
2.2 大数据处理工具 |
2.2.1 开源大数据生态圈 |
2.2.2 商用大数据生态圈 |
2.2.3 前端展现 |
2.3 电子招标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
2.3.1 电子招标投标办法 |
2.3.2 关于做好《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贯彻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
2.3.3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
第3章 当前招标投标及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3.1 传统的招标投标方式存在的问题 |
3.1.1 招标投标工作的公开方面 |
3.1.2 招标投标工作的公平方面 |
3.1.3 招标投标工作的公正方面 |
3.1.4 招标投标工作的诚实守信方面 |
3.2 传统的招投标平台建设存在的不足 |
3.2.1 地域行业平台互联互通 |
3.2.2 远程投标加解密技术 |
3.2.3 异地评标监控技术 |
3.2.4 投标保证金等费用管理 |
3.3 电子招标投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电子招标投标的政策和管理 |
3.3.2 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的安全管理 |
3.3.3 电子招标投标制度健全和完善 |
3.3.4 电子招标投标主体责任落实 |
3.4 电子招标投标存在问题的对策 |
3.4.1 充分利用交易平台,加强信息收集 |
3.4.2 改善招标评定标准,限制不良行为 |
3.4.3 规范招标投标行为,优化信息处理 |
第4章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建设方案 |
4.1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招标投标平台总体设计 |
4.1.1 建设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2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招标投标平台架构设计 |
4.2.1 总体架构设计 |
4.2.2 系统架构设计 |
4.2.3 数据分析架构设计 |
4.3 “大数据”应用电子招标投标平台方案 |
4.3.1 “大数据”应用平台基础信息系统 |
4.3.2 “大数据”应用平台项目信息系统 |
4.3.3 “大数据”应用平台诚信信息系统 |
4.3.4 “大数据”应用平台电子监督系统 |
第5章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应用效果 |
5.1 招标投标“大数据”的收集和梳理 |
5.1.1 招标投标数据收集 |
5.1.2 招标投标数据处理 |
5.1.3 招标投标数据分析 |
5.1.4 招标投标数据解释 |
5.2 “大数据”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辅助与支持作用 |
5.2.1 优化投标保证金的工作流程 |
5.2.2 科学制定评标定标办法 |
5.2.3 科学建立交易主体评价体系 |
5.2.4 线上管理标前、标中、标后 |
5.2.5 打击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
5.3 基于“大数据”的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应用案例 |
5.4 基于“大数据”的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应用前景 |
5.4.1 为各方提供客观公正的事前评价 |
5.4.2 为招标投标过程提供技术支持 |
5.4.3 推动招投标监管方式的创新 |
5.4.4 招投标档案向多元化、复杂化、开放性和先进性发展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5)基于文本和社会网络分析的建筑工程电子投标企业信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招投标企业信用的必要性 |
1.1.2 建筑工程中电子投标企业面临的信用问题 |
1.1.3 建筑工程中电子投标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1 电子招投标相关研究 |
2.1.1 电子招投标系统 |
2.1.2 电子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
2.1.3 电子招投标风险 |
2.2 建筑业市场信用研究 |
2.2.1 建筑工程中失信行为研究 |
2.2.2 建筑市场信用理论研究 |
2.2.3 建筑市场执业人员信用研究 |
2.2.4 招标代理机构信用评价 |
2.2.5 建筑施工企业信用评价 |
2.3 信用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 |
2.3.1 信用的概念 |
2.3.2 信用评价方法 |
2.3.3 信用评价指标及体系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基于文本分析的信用评价指标选择 |
3.1 文本数据来源 |
3.2 文本数据的获取 |
3.2.1 网络爬虫的概念 |
3.2.2 文本收集 |
3.3 文本数据的分析 |
3.3.1 自定义词典 |
3.3.2 文本切分 |
3.3.3 文本清洗 |
3.3.4 词性标注 |
3.3.5 高频指标词汇的提取 |
3.3.6 信用指标选择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建筑工程电子投标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
4.1 信用评价指标选择和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信用指标的筛选 |
4.2.1 信用评价指标优化方法分析 |
4.2.2 一级指标的网络分析 |
4.2.3 二级指标的网络分析 |
4.3 建立建筑工程电子投标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
4.4 建筑工程电子投标企业信用评价 |
4.4.1 信用评价的步骤 |
4.4.2 信用评价指标总关系矩阵的计算 |
4.4.3 评价对象信用的排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样本选择 |
5.2 企业信用指标关系矩阵的构造 |
5.2.1 单个信用指标关系矩阵的计算 |
5.2.2 信用评价指标总关系矩阵的计算 |
5.2.3 评价对象信用网络中心性计算 |
5.3 信用评价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6)工程招投标中的横向合谋网络特征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有关工程招投标合谋的文献分析 |
1.2.2 工程招投标合谋的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合谋理论 |
2.1.1 合谋的内涵 |
2.1.2 合谋的类型 |
2.2 社会网络理论 |
2.2.1 社会网络的概念 |
2.2.2 社会网络的基本要素 |
2.2.3 招投标中的的社会网络 |
2.3 招投标中的横向合谋网络 |
2.3.1 横向合谋网络的概念 |
2.3.2 横向合谋网络中的个体角色 |
2.3.3 横向合谋网络中的合谋关系 |
2.3.4 横向合谋网络的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招投标中的横向合谋网络特征分析 |
3.1 横向合谋网络数据收集处理 |
3.1.1 样本数据来源 |
3.1.2 样本数据处理 |
3.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 横向合谋网络特征参数分析 |
3.2.1 整体网分析 |
3.2.2 网络中心性分析 |
3.2.3 凝聚性分析 |
3.3 横向合谋网络结构类型 |
3.4 本章小结 |
4 横向合谋网络合谋收益分配仿真模型构建 |
4.1 多Agent仿真建模理论基础 |
4.1.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4.1.2 复杂适应系统的仿真研究 |
4.1.3 多Agent仿真建模的适用性分析 |
4.2 横向合谋网络合谋收益分配理论模型 |
4.2.1 网络结构特征对合谋收益分配的影响 |
4.2.2 网络规模特征对合谋收益分配的影响 |
4.2.3 网络关系特征对合谋收益分配的影响 |
4.3 横向合谋网络合谋收益分配模型构建 |
4.3.1 多Agent仿真平台选择 |
4.3.2 多Agent仿真建模步骤 |
4.3.3 合谋网络收益分配模型建模思路和假定 |
4.3.4 合谋网络仿真模型主体描述 |
4.3.5 仿真例程设定 |
4.4 横向合谋网络合谋收益分配仿真结果输出 |
4.4.1 合谋网络情境设定 |
4.4.2 仿真结果输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横向合谋网络特征对合谋收益分配的影响研究 |
5.1 网络特征对合谋收益分配影响的研究假设 |
5.2 横向合谋网络特征相关性分析 |
5.3 网络特征对合谋收益分配影响的回归模型计算 |
5.4 网络特征对合谋收益分配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横向合谋网络特征参数表 |
B 合谋收益分配模拟仿真输出结果表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建设工程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合谋研究 |
1.2.2 投标报价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招投标中合谋的定义 |
2.1.2 横向合谋概念界定 |
2.1.3 横向合谋表现形式界定 |
2.1.4 不同投标主体的概念界定 |
2.1.5 横向合谋认定标准 |
2.2 建设工程招投标基本内涵 |
2.2.1 建设工程招投标基本定义 |
2.2.2 建设工程招投标发展历程 |
2.2.3 建设工程招投标流程 |
2.3 系统工程理论 |
2.3.1 系统的概念 |
2.3.2 系统仿真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独立投标人报价分布研究 |
3.1 独立投标人报价分布研究思路 |
3.2 数据来源与分类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分类 |
3.3 指标设计与研究前提 |
3.3.1 指标设计 |
3.3.2 研究前提 |
3.4 数据拟合原理与拟合效果评价 |
3.4.1 拟合原理——最小二乘法 |
3.4.2 拟合效果评价——拟合优度检验 |
3.5 独立投标人报价分布 |
3.5.1 按工程类别划分的投标报价分布 |
3.5.2 按投资规模划分的投标报价分布 |
3.5.3 按投标人数划分的投标报价分布 |
3.6 本章小结 |
4 横向合谋投标报价仿真模型构建 |
4.1 蒙特卡罗模拟的理论概述 |
4.2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投标报价方法 |
4.2.1 蒙特卡罗模拟报价的基本思想 |
4.2.2 蒙特卡罗模拟报价的基本步骤 |
4.3 基于横向合谋的投标报价仿真模型构建 |
4.3.1 模型构建思路 |
4.3.2 建模基础 |
4.3.3 独立投标人报价分布函数 |
4.3.4 建模过程及模型实现 |
4.4 模型输出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研究 |
5.1 不同工程类别的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研究 |
5.1.1 土建类工程的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 |
5.1.2 市政类工程的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 |
5.1.3 咨询类工程的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 |
5.1.4 不同工程类别的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规律探讨 |
5.2 不同投资规模的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研究 |
5.2.1 小规模工程的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 |
5.2.2 中规模工程的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 |
5.2.3 大规模工程的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 |
5.2.4 不同投资规模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规律探讨 |
5.3 不同投标人数的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规律研究 |
30 的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5.3.3 投标人数n>30 的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 |
5.3.4 不同投标人数的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规律探讨 |
5.4 面向治理的其他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规律研究 |
5.4.1 合谋投标人报价分布情况 |
5.4.2 关于投标人数与合谋比例的探讨 |
5.4.3 横向合谋识别与治理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部分案例项目的独立投标人投标报价 |
B 归一化处理后的独立投标人投标价下浮率及其频率 |
C MATLAB程序 |
D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专着 |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基于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BIM研究现状 |
1.2.4 国外BIM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及BIM技术理论 |
2.1 项目全寿命周期划分 |
2.2 本文关于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阶段划分 |
2.3 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概念 |
2.3.1 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含义 |
2.3.2 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构成 |
2.4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理论 |
2.4.1 工程项目成本的构成 |
2.4.2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 |
2.4.3 成本控制措施 |
2.5 BIM相关理论 |
2.5.1 BIM概念和特点 |
2.5.2 IFC标准 |
2.5.3 IFC标准在BIM中应用 |
2.5.4 常用BIM模型软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项目(安徽省立医院南区二期)管理现状 |
3.1 项目简介 |
3.1.1 本项目单项工程划分 |
3.1.2 本项目分类 |
3.1.3 本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 |
3.1.4 本项目各参与方主要工作内容 |
3.2 投资决策阶段管理现状 |
3.3 设计阶段管理现状 |
3.3.1 设计师主要工作 |
3.3.2 造价师主要工作 |
3.4 招投标阶段管理现状 |
3.4.1 设置招标方式 |
3.4.2 确定合同类型 |
3.5 施工阶段管理现状 |
3.5.1 成本管理 |
3.5.2 技术管理 |
3.6 运营阶段管理现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
4.1 投资决策阶段 |
4.2 设计阶段 |
4.2.1 不同专业间协调性差 |
4.2.2 阶段性设计容易出现错漏 |
4.3 招投标阶段 |
4.4 施工阶段 |
4.4.1 施工阶段中设计方与施工现场脱节 |
4.4.2 各相关方数据不交换 |
4.4.3 施工总承包企业现场施工管理能力有限 |
4.4.4 施工总承包企业对项目成本管控能力有限 |
4.4.5 施工阶段各参建方人力资源保障性差 |
4.5 运营维护阶段 |
4.5.1 未纳入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范畴 |
4.5.2 竣工结算周期漫长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
5.1 投资决策阶段成本管理 |
5.1.1 投资决策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 |
5.1.2 BIM技术在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应用 |
5.2 设计阶段成本管理 |
5.2.1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成本管理的应用 |
5.3 招投标阶段成本管理 |
5.3.1 传统招投标阶段成本管理 |
5.3.2 BIM技术在招投标阶段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
5.4 施工阶段成本管理 |
5.4.1 施工阶段成本管理 |
5.4.2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
5.5 运营维护阶段成本管理 |
5.5.1 运营维护阶段成本管理 |
5.5.2 BIM技术在运营维护阶段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
5.6 基于BIM技术的的信息数据库-BIM技术实现 |
5.6.1 标准化构件库 |
5.6.2 材料价格信息库 |
5.6.3 企业定额库 |
5.6.4 案例工程库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3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9)政府投资工程招标人与投标人合谋博弈均衡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前景理论的研究 |
1.2.2 工程招投标合谋行为类型的研究 |
1.2.3 招投标中合谋防范措施的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政府投资工程概念 |
2.1.2 工程招投标相关概念 |
2.1.3 政府投资工程招标人与投标人合谋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博弈论相关理论 |
2.2.2 前景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次招投标情形下招标人与投标人合谋博弈均衡条件分析 |
3.1 问题描述 |
3.2 前景理论下的静态博弈模型 |
3.2.1 模型假设 |
3.2.2 模型构建 |
3.2.3 模型求解 |
3.3 静态博弈均衡条件分析 |
3.3.1 招标人不寻求合谋的条件分析 |
3.3.2 投标人不寻求合谋的条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复招投标情形下招标人与投标人合谋博弈均衡条件分析 |
4.1 问题描述 |
4.2 前景理论下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 |
4.2.1 模型假设 |
4.2.2 模型构建 |
4.2.3 模型求解 |
4.3 动态博弈均衡条件分析 |
4.4 Python语言环境下均衡条件数值仿真 |
4.4.1 初值选取 |
4.4.2 仿真分析 |
4.4.3 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范政府投资工程招标人与投标人合谋的建议 |
5.1 识别损失厌恶程度系数与优化市场环境 |
5.1.1 建立全国统一信息平台 |
5.1.2 营造良好招投标市场环境 |
5.2 提高监督效率 |
5.2.1 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督制度 |
5.2.2 优化监督机构人才队伍 |
5.3 压缩投标人寻利空间 |
5.3.1 制定合理招标控制价 |
5.3.2 加强工程质量监督 |
5.4 提高招投标人举报意愿 |
5.4.1 加大对举报人奖励力度以及被举报人惩罚力度 |
5.4.2 加大对举报人的保护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S写字楼物业服务费投标价格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物业服务市场化及招投标制度 |
2.1.1 物业服务的市场化发展 |
2.1.2 物业服务的招投标制度 |
2.2 物业服务费定价方法理论综述 |
2.3 博弈论在招投标领域的应用 |
2.3.1 基本概念 |
2.3.2 博弈论用于招投标的适用性分析 |
3.物业服务费价格测算及定价模型 |
3.1 物业服务费的测算 |
3.1.1 测算原则 |
3.1.2 测算依据 |
3.1.3 物业服务费的构成和计算 |
3.2 基于博弈论的物业服务费投标定价分析 |
3.2.1 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的投标定价分析 |
3.2.2 设有复合标底时的投标定价分析 |
4.S写字楼物业服务费成本测算及定价应用实例 |
4.1 S写字楼物业项目和招标概况 |
4.1.1 物业项目情况 |
4.1.2 招标情况 |
4.2 S写字楼物业服务成本测算 |
4.3 S写字楼物业服务费定价分析 |
4.4 S写字楼物业服务费投标价格最终定价经营建议 |
5.研究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的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浅论工程投标中的信息处理与决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公路工程电子招标风险评价研究[D]. 赖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2]大数据驱动下铁路工程施工电子招投标监管研究[D]. 乔柱.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Hadoop与博弈论的投标供应商选取研究[D]. 马鹏宇. 天津大学, 2019(01)
- [4]基于“大数据”的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建设研究和应用[D]. 苏鹏.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5]基于文本和社会网络分析的建筑工程电子投标企业信用评价[D]. 李敏.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工程招投标中的横向合谋网络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 周君洪. 重庆大学, 2019(01)
- [7]建设工程横向合谋投标报价分布研究[D]. 刘颖. 重庆大学, 2019(01)
- [8]基于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研究[D]. 孙思培.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政府投资工程招标人与投标人合谋博弈均衡条件研究[D]. 张畅.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10]S写字楼物业服务费投标价格定价研究[D]. 李琏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