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妨碍了纳米科技产业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见武[1](2021)在《高效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调控及成膜工艺研究》文中认为低成本,可溶液加工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在应用中表现出许多卓越的光电特性,例如光吸收系数大,载流子寿命高且扩散长度长,带隙可调控,缺陷容忍度高等,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光伏材料之一。在过去短短的十年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从初期的3.8%迅速提高至25.5%,该效率足以媲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尽管如此,钙钛矿器件要实现商业化应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器件的非辐射复合造成的能量损失,使得目前器件效率离Shockley-Queisser极限还有一定差距。此外,目前高效率器件都是小面积器件,其中涉及的活性层制备方法难以应用于大面积器件制备。故本文基于三阳离子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做了以下研究:钙钛矿与载流子传输层之间的界面引起的非辐射复合损失占了器件非辐射复合总量的很大一部分,而表面钝化是抑制界面非辐射复合的有效方法。本文在空穴传输层聚[双(4-苯基)(2,4,6-三甲基苯基)胺](Poly[bis(4-phenyl)(2,4,6-trimethylphenyl)amine,PTAA)和钙钛矿层之间引入了 一层1-萘甲基溴化铵(1-Naphthylmethylaminebromide,NMABr)薄膜,实现了高效的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验发现,经过NMABr修饰后的PTAA表面对钙钛矿溶液的浸润性显着改善。此外,沉积在NMABr上的钙钛矿结晶性也得到提高,薄膜缺陷态密度明显降低,非辐射复合受到显着抑制。最终,将器件开路电压从1.00v升至1.05 v,效率从20.19%提高到了 21.41%。目前效率最高的钙钛矿光伏器件是由反溶剂法制备的。考虑到抽气法与反溶剂法的成核原理相似,而且抽气法具有适用于大面积器件制备的特点。所以客观地分析两种方法的应用前景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发现,将这两种工艺条件优化到最佳后,它们制备的太阳能电池效率相当。随着钙钛矿厚度增加,反溶剂法制备的器件各方面性能显着下降,而抽气法器件则保持较好。进一步研究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结晶过程中,抽气法可以诱导钙钛矿晶核单向生长,薄膜具有单层晶粒结构;而反溶剂法会导致晶核多向生长,在垂直方向上产生晶界,严重影响器件的性能和可重复性。
蔡彤旻[2](2020)在《新型阻燃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的设计及燃烧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面向国家能源战略的重大需求,顺应生物基原材料做为替代化石燃料碳来源材料的重大战略部署,着力于可再生资源的一体化应用开发。本论文在综述耐高温聚酰胺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的基础上,设计开发替代PA6T、PA9T等石油基聚酰胺,改善生物基聚酰胺存在的熔点低、加工易分解和阻燃性能差等问题,研究新型阻燃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工程化制备和阻燃功能化应用方案,制备具有优异表观硬度、高温尺寸稳定性和抗漏电性的阻燃生物基半芳香复合材料,探索其在航空航天和军械制造行业极大的应用潜力。为进一步提升材料的阻燃效率,选用表面功能化纳米材料制备生物基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显着提升了其火安全性能,开发系列具有良好加工性能的阻燃生物基耐高温半芳香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本文的研究内容具体如下:(1)通过调控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的结构设计改善其加工稳定性,基于PA10T均聚物,将部分对苯二甲酸单体替换成间苯二甲酸单体,为直链10T分子带来支链结构,进而影响其结晶、降低熔点,合成了一系列生物基含量相同、熔点不同的耐高温聚酰胺。使用IR、1H-NMR和13C-NMR对聚合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确认,并使用DSC和TGA等测试对聚合产物的各项性能进行了表征,得到了生物基含量大于50%、且熔点高于280℃的各项性能优良的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PA10T/10I)。(2)实现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工业化制备,采用悬浮预聚合+真空转鼓固相增粘相结合的工艺,进行了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树脂的工业化制备。采用螺带搅拌器,解决了反应体系的搅拌问题,得到均一、稳定的预聚物;采用多反应釜、分段低温聚合技术,解决了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通常由于高温熔融导致的变色、发黄等问题,得到能够满足LED支架等需求的高亮、高白度树脂;采用改造的桨叶干燥机接料装置,使物料迅速冷却、粉碎和输送,解决了预聚合出料后的物料结块问题;建立了废水循环利用设备,使项目符合环保要求;采用真空管道伴热保温系统,避免反应过量的二胺单体在真空管内壁凝固、堵塞真空管道,进一步将二胺在旋风分离器中冷却、凝固和回收,优化了制备工艺。(3)改善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的阻燃性能和机械性能,选用无卤(Alpi)和有卤(BrPS/ZB=3:1)阻燃体系制备阻燃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研究了阻燃剂和增强填料的种类和添加量对树脂阻燃和各项性能的影响。经过配方设计和工艺调整制备了 V-0级别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阻燃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具有较低吸水率、流动性好、回流焊处理不起泡、颜色稳定性好、可回收性好等优势。(4)探索阻燃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的燃烧行为和阻燃机制,选用Raman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炭渣的石墨化程度;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炭渣的成分;使用扫描电镜(SEM)分析炭渣的微观形貌,经过对比得出溴系阻燃剂体系和次膦酸盐阻燃剂体系改性的阻燃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在燃烧时的凝聚相机理。使用热重分析-红外光谱仪(TG-IR)和稳态管式炉平台(SSTF)技术手段对复合材料的气相产物随燃烧进行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揭示其气相阻燃机理。阐明了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凝聚相交联炭化和气相自由基捕获的协同阻燃机理。(5)进一步增强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效率,以BP纳米片为模板,选用强亲电性的叠氮苯甲酸对其进行表面羧基化,再结合催化体系通过-COOH与POSS-NH2的反应制备表面功能化改性BP制备BP-CO-POSS有机无机杂化的纳米协效剂。将BP-CO-POSS替代部分AlPi制备了 PA/AlPi/BP-CO-POSS复合材料。通过研究复合体系的热解和燃烧行为,揭示新型的2D材料黑磷的高效阻燃性以及BP、POSS和Alpi的高效协同阻燃和抗滴落功效。
李南[3](2020)在《基于MOFs构筑的钴基双功能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正在使用的化石能源在地球上储量有限,并且是不可再生的,人们基于对化石能源过度消耗以及环境污染加剧的担忧,已经开发了各种用于存储和转化能源的新技术。锌-空气电池和电解水制氢被认为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实用技术之一。然而,由于多电子转移过程以及氧还原反应(ORR),氧析出反应(OER)和氢析出反应(HER)的动力学缓慢,因此非常需要开发先进的电催化剂来减少反应的过电势,加快反应动力学和提高转换效率。当前最常用的ORR、HER和OER的电催化剂是Pt,Ir和Ru等贵金属及氧化物,但其高昂的成本和较差的稳定性妨碍了其实际应用,因此研发低成本的高效非贵金属电催化剂成为了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很多优点,如:大的比表面积,可定制的结构,高的电导率,低成本等,已被广泛用于制造纳米碳骨架。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基于MOFs的过渡金属(例如Co、Mo、Fe)氧化物和磷化物纳米碳材料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其表现出非凡的ORR、OER和HER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可以替代贵金属催化剂。然而,锌-空气电池和水分解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期研究阶段,原因是尚未开发出高效稳定的双功能电催化剂,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基于钴基纳米材料具有多功能的催化活性,低成本和易获得性等优点,可以作为ORR和OER(或HER和OER)的双功能电催化剂,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中,构筑了基于MOFs的钴基双功能电催化材料,并且应用于可充电锌-空气电池或水分解。具体实验内容如下:(1)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后装配方法,在定制Mo-MOFs的表面上生长双金属Co/Zn ZIF,以制备核-壳结构Mo-MOFs@BIMZIF,该结构高温热解后显示出空心的多孔Co-Mo O2多面体碳纳米笼结构(Co-Mo O2-NC)。该结构不仅覆盖了适当厚度的碳层保护活性部位免于浸出和聚集,而且还呈现出大的比表面积,高的电化学面积和丰富的中孔,这有利于提高该催化材料的ORR和OER电化学活性。作为ORR和OER的高效双功能电催化剂,Co-Mo O2-NC-900对ORR显示高半波电势(E1/2≈0.89V),对OER显示370 m V的低过电势。以Co-Mo O2-NC-900作为可再充电锌-空气电池阴极逆反应的催化剂,在≈217.1m A cm-2的电流密度下,具有176.5 m W cm-2的高功率密度,优于Pt/C+Ir/C作为电催化剂的锌-空气电池,并且在电流密度为5 m A cm-2的情况下,能够在1145 h内显示出较小的放电-充电过电势(0.85 V)。(2)通过原位生成策略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杂化纳米结构电催化剂(Fe Ox/Co/Co P-PNC),以增强ZIF衍生的中空Co/Co P-PNC在碱性介质中的ORR和OER电催化活性。该中空多孔钴基纳米笼表面具有保护性的Fe Ox薄层,有效地抑制了从活性表面向溶液中损失钴离子,保护活性部位免于浸出和腐蚀,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电化学面积显着提高了该催化剂的ORR和OER电催化活性。作为ORR和OER双功能高效稳定的催化剂,Fe Ox/Co/Co P-PNC-2对ORR显示高半波电势(E1/2≈0.9V),对OER显示344 m V的低过电势。以Fe Ox/Co/Co P-PNC-2作为可充电锌-空气电池空气阴极的双功能催化剂,在≈219.6m A cm-2的电流密度下,具有153.1 m W cm-2的高功率密度,性能优于商用Pt/C+Ir/C催化剂,并且在电流密度为5 m A cm-2的情况下,能够在700 h后仍然显示出较小的放电-充电过电势(0.95 V),更值得一提的是,持续2000次循环放电-充电过电势基本不变,具有超高的稳定性。(3)利用了一种新颖的后修饰合成策略,制备了N掺杂碳纳米球中嵌入Co2P和Mo P纳米颗粒(NPs)的杂化纳米结构电催化剂(Mo P/Co2P@NCNS-600)。通过设计钴氧化物纳米粒子的阴离子化学来调节Mo-MOFs的组成,形态和晶体学取向,然后进行热解-磷化,合成的Mo P/Co2P@NCNS-600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在10 m A cm-2时的OER和HER过电势分别为270 m V和72 m V。这得益于精心设计的结构以及高活性Co2P和Mo P之间的协同效应。此外,Mo P/Co2P@NCNS-600同时充当整个电解水装置的阳极和阴极催化剂,在10 m A cm-2的电流密度下,呈现出仅1.58 V的低电势,并且出色的稳定性。
王乐[4](2020)在《蛋白酶法羊毛连续快速防缩技术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羊毛防缩处理是毛纺加工的重要环节。现行的氯化防缩法污染严重,而已有的无氯防缩技术均未能产业化推广。蛋白酶法作为新型的绿色加工技术,是近年来羊毛防缩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现有蛋白酶法防缩技术普遍存在的耗时长、纤维损伤大等难以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技术问题而展开系统研究,最终实现蛋白酶法羊毛毛条快速防缩处理的产业化应用。基于蛋白酶与羊毛鳞片层的反应特性,本文创建了以活化剂和蛋白酶Savinase 16L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通过浸渍处理,该体系可有效剥除羊毛鳞片。研究发现,活化剂可打开羊毛鳞片中的二硫键,使羊毛纤维表面结晶指数降低、羊毛蛋白质链段中部分β-折叠和β-转角结构转变为α-螺旋结构和无规卷曲结构,使鳞片层变疏松,提高了酶对羊毛蛋白质底物反应位点的可及性,从而提高酶对羊毛鳞片的水解效率,进而由“点”及“面”式地剥除羊毛鳞片。通过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蛋白酶法羊毛剥鳞改性的高效催化理论和方法,为实现羊毛快速防缩加工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高效催化体系的快速反应机制为基础,创建了基于多次浸轧处理模式的蛋白酶法连续式快速防缩加工技术。研究发现,连续浸轧过程可促使“物理”剥鳞与“生化反应”剥鳞协同进行,可显着提高高效催化体系对羊毛鳞片的剥除效率。采用高效催化体系在温度50℃、p H值为8.0条件下连续浸轧处理2.5 min(连续浸轧5次,30秒/次)后,羊毛纤维表面鳞片即可被大量剥除,试样TM31 5×5A测试毡缩面积变化率为-1.65%,达到“可机洗”要求。突破了生物酶在纺织上应用时需要长时间处理的传统认知。通过连续化加工装备研制、工艺优化及过程控制研究,攻克了蛋白酶法羊毛连续式快速防缩加工技术产业化应用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研制了包括工作液循环系统、保温系统、喷淋系统、药剂补加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装备的连续化蛋白酶法防缩生产线,并形成了共九槽的产业化生产处理工艺。处理过程稳定,产品品质优良。实现了蛋白酶法连续快速防缩加工产业化技术应用的重大突破。
姚科敏[5](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认为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沈婕[6](2019)在《智慧专业化视域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一轮高新技术和产业革命持续演化,全球经济格局正面临新的变化,创新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区域经济发展在大国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区域情景和区域前提,立足区域特色,挖掘区域资源,利用区域基础,建设知识网络,通过优势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和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当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创新时,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区域分化就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如何将国际创新发展理论和创新发展潮流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对接,从中观层次解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理论需要,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智慧专业化作为一种国际新兴的创新理论,是欧洲当代区域创新政策的关键特征和重要指征,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智慧专业化开放性维度有效支撑区域资源集聚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相关性研究,从资源内存性和外向性、资源的技术和经济属性以及资源的支持程度三个方面论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来源以及动力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而解释区域创新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表现的影响作用。资源的内存性本身并不能直接转为动力,是对这些内存型资源的利用过程使得相关资源成为动力来源;资源的外向性主要依托于资源的交互性,这进一步取决于资源的区位分布和独特的历史条件;资源的经济技术属性则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来源的持续性提供依据;资源支持程度则从区域文化、区域政府信任和区域人才结构3方面进一步强化区域创新资源集聚的创新驱动作用。基于智慧专业化的非中立维度,区域创新发展需要有偏好性,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可以通过市场机会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价值链优势的“三角网络”结构识别区域优势,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智慧专业化创新优势识别结构,提供一个三种优势内在协同配合度测算公式,并尝试性提出“紧密协同配合型”、“带动支撑配合型”和“松散被动配合型”三种理想测算状态下的区域优势组合类型,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优势识别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现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缺乏内容清晰、层次明确和结构科学的目标体系,容易导致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导向不明、效果弱化等问题。基于智慧专业化方向性维度,从结构目标层面,要以知识经济为发展核心,促进知识经济贡献率持续稳定增长;发展多元化创新参与主体,补充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内涵;创新孵化培育机制的完善与优化,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保障、推动和规范作用;功能目标是对结构目标在实践层面的详细阐释,具体从基本功能目标、经济功能目标、文化功能目标和政府功能目标四个方面展开;阶段目标层面引入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建议设定周期,以提高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创新驱动发展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在区域层面尤为突出。透过智慧专业化选择性维度,理性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应在本土化原则、差异化原则、包容发展原则和合作开放原则指导下,在一元产业主导、多元产业共存和产业互联网络三种路径中做出针对性的选择和努力。研究分析表明,一元产业主导路径适合创新落后地区和边缘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多元产业共存路径能较好的匹配处于追赶发展阶段的区域;产业互联网络路径则能与创新领航区域有效配适。结合区域创新驱动发展需要,进一步描述从路径变异到路径匹配再到路径留存或复制发展的全过程,解释和分析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选择的有效性。创新驱动并非只是一个理念问题,还需要具有强制力的机制和政策给予约束和支撑。整体上,智慧专业化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结构分析提供了一套新的政策制定逻辑,从政策组合、资本体系和监管模式3方面,构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支撑体系。灵活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组合是在区域特征的驱动下,推动“小区域”创新发展、支持“变革型”创新项目、借助“数字化”实现转型和培育“跨边界”合作治理;高效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资本体系是通过投融资组合的有机融合,评价工具的精准运用,解决投资“死亡之谷”和“雾化投资”问题,具体可根据“五步骤”设计方案开展实践;而清晰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监管模式,从明确划分创新主体权责范围、建立结果导向型评价体系和循环迭代的全过程监督,在结构上建设具有完备性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制度支撑体系。
郑丁[7](2019)在《高性能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界面工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过去的几年里,以体异质结(Bulk Heterojunction,BHJ)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OSC)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PSC)为代表的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由于其优异的光电特性,以及在大规模、低成本制造方面的独特优势,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为了提升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Power Conversation Efficiency,PCE)以使其应用于大规模量产,对于OSC及PS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材料的合成、器件结构的设计以及界面工程等方面。由于薄膜太阳能电池需要功能性的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和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HTL)进行载流子的收集与传输,并控制界面处的电荷分离。因此,界面工程对提高OSC及PSC器件的PCE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围绕着OSC和PSC的界面层材料的开发及修饰改性等方面,研究了界面工程对其器件性能的影响,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研究了原位热还原氧化石墨烯(In-situ Thermal Reduced Graphene Oxide,IT-RGO)掺杂和表面修饰ETL对OSC器件性能的影响首先,引入双喷头喷涂系统和简便的一步原位热还原方法,将氧化锌(Zinc Oxide,ZnO)与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组装,并同时将GO还原为IT-RGO。结果表明,ZnO:IT-RGO混合ETL具有较高的导电率、相互连接的纳米结构以及与BHJ匹配的能级。使用该ETL制备的基于PTB7:PC71BM及PTB7-Th:PC71BM的OSC器件的PCE分别从6.16%、8.02%提高到8.04%、9.49%。该方法制备的ZnO:IT-RGO混合ETL为OSC器件的大规模制造、快速生产以及产业化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同时,研究了使用IT-RGO与poly[(9,9-bis(30-(N,N-dimethylamion)propyl)-2,7-fluorene)-alt-2,7-(9,9-dioctyl)fluorene](PFN)制备的双层ETL对OSC器件性能的影响。该双层ETL同样通过喷涂方法进行制备,且表现出良好的电荷传输效率和较少的电荷复合。使用该ETL制备的基于PTB7:PC71BM的OSC器件的PCE从6.47%显着提高到8.34%,且稳定性得到了提升。结果表明,将IR-RGO与聚合物ETL材料复合形成双层ETL同样是实现高效、稳定OSC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二、研究了纳米洋葱碳(Carbon Nano-Onions,CNOs)掺杂HTL对PSC器件性能的影响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 sulphonate(PEDOT:PSS)是平面型PSC中使用最广泛的HTL,它具有出色的光学、电学性能,并与低温、溶液法制备工艺有着良好的兼容性。然而,PEDOT:PSS的酸性和吸湿性限制了其PSC器件的性能及稳定性。我们首次引入了CNOs和功能化的氧化纳米洋葱碳(Oxidized Carbon Nano-Onions,ox-CNOs)来修饰PEDOT:PSS,从而提高了HTL的导电率,修饰了其能级结构,并且使其显示出疏水的表面特性,从而为钙钛矿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结果表明,基于CNOs及ox-CNOs修饰的PSC器件的PCE从11.07%提高到15.26%,且稳定性同样得到了显着的提升。三、研究了燃烧法制备ZnO ETL对PSC器件性能的影响率先提出了一种利用低温燃烧法制备的ZnO(Combustion Synthesized ZnO,c-ZnO)ETL,并应用于PSC器件。由于其燃烧钝化效应,制备的c-ZnO薄膜结晶度高、杂质少且能与钙钛矿兼容。结果表明,使用该c-ZnO作为ETL的PSC器件展示出~20%的极高PCE以及大幅提升的稳定性,为ZnO在PSC器件中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四、研究了非共轭小分子电解质(Non-conjugated Small Molecule Electrolyte,NSE)修饰ETL对PSC器件性能的影响通过钝化钙钛矿的缺陷及离子空位,减少界面的能量损失是提升PSC器件效率最有效的策略之一。通过引入含有多重两性离子的NSE,不仅能够降低ETL的功函数,减少能量损失从而实现电子的无障碍传输,而且能够通过自底向上的协同钝化效应,同时钝化钙钛矿的界面以及体缺陷。结果表明,基于此NSE修饰后的器件PCE高达到21.18%,且具有较低的电流迟滞及极好的稳定性。本部分工作为PSC器件的缺陷钝化提出了一种新想法,且为PSC未来的产业化提出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本工作探索了制备载流子传输层的新工艺和新方法,研究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界面工程对其性能的影响,进而提高了器件的性能,为OSC和PSC的研发提供了新途径,为不久将来的新型薄膜光电子器件的产业化具有一定贡献。
傅欣欣[8](2019)在《形貌可控单分散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纳米粒子因其新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区别于传统药物及媒介的独特生物医学效应,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发展金属纳米粒子的生物医学应用中,如何获得金属纳米粒子便是首要问题。目前,金属纳米粒子大多是通过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溶剂热法等自下而上的方法制备的。但是,自下而上的方法所制备的金属纳米粒子存在形状、尺寸和成分的多分散性,并且难以形成复杂的形状、不适合易氧化的材料纳米粒子制备。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金属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以微纳加工技术为代表的自上而下的方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根据其技术特点,利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有望能够对金属纳米粒子的形状、尺寸和成分进行精确控制,获得特定的形状、尺寸、成分,并能制备自下而上方法难以制备的特殊形状和材料的纳米粒子。在目前常见的自上而下的方法中,纳米压印技术因其超高分辨率、低成本、一致性高、易量产的技术优点,有望成为一种能应用于大批量生产金属纳米粒子的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存在产业化的可能、极具发展潜力。根据压印材料的不同,可将纳米压印分为热纳米压印和紫外光固化纳米压印两大类。为了高效率、高质量的制备金属纳米粒子,我们对现有的纳米压印工艺做出了一些改进:热纳米压印方面,我们对现有的模板和设备进行了改进,制备了一种低表面能的镍模板并搭建了一台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快速热压印设备,实现了快速且高质量的纳米图案制备。紫外纳米压印方面,我们发展了复合紫外纳米压印技术,该技术使用一种由弹性支撑层与刚性结构层构成的复合模板,在保持良好的共形能力的同时,提供了极高的分辨率,并且具备晶圆级的加工能力。我们还研究了压印参数对紫外压印效果的影响,并得出了一套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控残余层厚度的经验方法。基于工艺条件改进后的纳米压印技术,我们制定了三种具备可行性的制备金属纳米粒子的方案:热压印热塑性薄膜工艺、紫外压印双层胶工艺和紫外压印三层胶工艺。经过对比,在我们现有的实验条件下,紫外压印三层胶工艺能最好的制备金属纳米粒子。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切实可行的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实现对纳米粒子形状、尺寸、成分的精确调控。基于上述纳米压印方法,我们制备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金属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和铁纳米粒子,并开展了其性能和生物医学应用研究。金纳米粒子方面,我们成功制备了呈圆盘状、形态规整且形状、尺寸均高度一致的金纳米粒子。经过表面改性后,金纳米粒子表现出了良好的水溶液分散性及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所制备金纳米粒子因其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而带来的光学性质。从所测得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的吸收光谱来看,我们所制备的直径265纳米、厚度30纳米的金纳米圆盘的主要吸收波段在红外二区(1000-1400纳米),在1064纳米处的消光系数为22.9 Lg-1 cm-1,具有很强的消光能力,在生物医学成像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此外,我们所制备的金纳米圆盘在1064纳米波长激光器辐照下的光热转化效率为16.0%,表现出良好的光热转化效果。而且该金纳米圆盘激光辐照稳定性好,不会在激光辐照后出现因局部高温使金自组装而导致的粒子变形现象。因而能够在长期使用中发挥更好的光热转化效果,可应用于光热治疗中。铁纳米粒子方面,我们成功制备了呈圆盘状、形态规整且形状、尺寸均高度一致的铁纳米粒子。通过在铁圆盘表面分别覆盖二氧化硅及金作为保护层,对铁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使其在实际使用不易被氧化,提高了其在生物体内外环境中的稳定性。经过表面改性后,铁纳米粒子表现出了良好的水溶液分散性及稳定性。磁学性质方面,我们所制备的铁纳米粒子矫顽力Hc为20.1 Oe,基本无剩磁;饱和磁化强度Ms为197.7emu/g,表现出很强的磁性。此外,我们所制备的铁纳米粒子表现出了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合于后续生物体内的实际应用。在生物医学应用方面,我们测试了所制备的铁纳米粒子在磁共振成像中的表现。在磁共振成像中,我们所制备的铁纳米粒子的T2弛豫效能为75.998 mM-1 s-1,在体外及体内磁共振成像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造影效果,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磁共振成像T2造影剂。
李江华[9](2019)在《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策驱动与技术共性促进了科研与产业的聚合,催生出以政府为支撑,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共同参与的新型研发机构,并逐步成为吸引创新型人才、推动政产学研结合、加速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此类新型研发机构的合作与运行模式不仅打破了研发主体间的资源壁垒,也完善了多主体治理结构,推动了运行系统在共建有序的发展平台过程中,由独立自主的非平衡互嵌状态向协同互融的平衡状态转变。伴随着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各参与主体如何在明晰自身权责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协同合作,成为确保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率的关键要素,这也是保障不同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间实现良性与长效合作的难点所在。本文以高校地方政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后文统称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重点聚焦研发机构的不同主体在匹配与协作中的要素组合,探求政产学研的有效融合,旨在为新型研发机构中多主体的协同治理寻求高效适宜的路径,以此实现新型研发机构搭建技术创新体系的历史使命。在深度梳理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清晰界定了协同治理涉及的主体——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科研团队和企业主体,随后对协同治理主体间参与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及运作过程加以详细阐释,剖析出当前我国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在协同治理中存在政策导向功能缺失、协同环境矛盾突出、协同要素兼容不足以及内部治理效率低下等诸多症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结构与效益耦合亟需在政策引导、环境助推、要素匹配及效率提升的多方促进下实现组织构建初始的目标价值。同时,在归纳与阐述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困境之后,以协同主体、协同要素、协同效益、协同环境四个维度对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效果加以评估,通过分析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效果影响因素模型、企业用户参与协同创新效果影响因素模型以及“产学研”协同合作效果影响因素,精准识别影响组织协同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为评估体系构建提供了切入点和范式参考模型。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最大程度克服主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构建出一套多因素、多层次的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评估体系,更为科学系统地计算出不同指标治理效果要素的占比权重,以此验证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协同治理效果,为优化路径提供方向性指导,这也是文章的核心所在。此外,本文还以国内外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经验为鉴,提出协调与整合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首先,需要对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法规体系和制度流程予以构建及完善;其次,可以从机构融合、机构专业化发展及企业地位的凸显等方面全面营造良好的校地协同治理环境;第三,还应对校地协同治理的基础要素加以科学整合,统一校地协同的战略目标,强化机构的组织文化并增强科研人员的合作理念;最后,校地协同治理的互动机制还可以在常态化下的试运行过程中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机构的功能定位,加快完善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最终以提高校地间的互动效率与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能。
黄权波[10](2019)在《纤维素基导电纸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纸张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进步。来源丰富、低成本、可再生的纤维素纸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极大地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传承与发展。纸张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纤维基多孔材料,不仅具有柔性、廉价、来源广、环境友好的突出优势,而且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和材料结构,可以与其他功能材料复合,在能源、分离、吸附等领域均有应用,大大提高了技术可持续性和产品的综合性能。近几十年来,现代电子产业的发展在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垃圾,给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发展廉价、柔性、可持续的纸基电子产品和器件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尤其是基于纤维素和纤维素纸的导电材料,由于在多个功能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本论文面向发展高性能导电纸和纸基导电材料的重要需求,基于纤维素纤维与活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传统造纸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纤维素基导电纸的规模化生产技术。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分别选用针叶木纤维和细菌纤维素纤维作为基体,通过银镜反应在纤维表面原位生成银纳米颗粒,获得导电纤维。初步探了银纳米颗粒在不同尺寸的纤维表面上的生长机理及其对纤维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了导电纳米银/纤维素纤维的应用。导电纤维可抽滤成纸,电阻最低可达2.6Ωsq-1。导电的细菌纤维素纤维可以作为强度添加剂和导电添加剂与丙烯酰胺混合,制备可以反复拉伸的复合导电水凝胶。导电水凝胶电阻随拉伸应变增大而增大,在拉伸应变传感方面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2)采用简单、有效、低成本和可规模化的方法来制备氧化石墨烯/纤维素纸。在复合纸的制备过程中,利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诱导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组装到纤维素纤维的表面。该方法有效地抑制了氧化石墨烯在复合纸中的团聚,使得氧化石墨烯在复合纸分布均匀,从而使复合纸获得了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此外,利用后续的抗坏血酸对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可以获得具有良好导电性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纤维素复合纸(143±21Ωsq-1)。随后探讨了不同的造纸方法对复合纸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石墨烯含量对复合纸机械性能、阻隔性能和导电性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导电纸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3)将纳米银/纤维素纤维与氧化石墨烯/纤维素纤维混合,通过湿法成纸的技术和抗坏血酸的还原,获得了纳米银/石墨烯/纤维素纸。石墨烯/纤维素纤维和纳米银/纤维素纤维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力和范德华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可制备成自独立无粘合剂电极,并应用于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在整个电极体系里,纳米银/纤维素纤维作为柔性三维集流体,确保了电容器的快速充电放电过程。石墨烯/纤维素纤维提供了电化学活性位点,同时增强整个电极的机械强度和导电稳定性。随后,对超级电容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别研究了纳米银,石墨烯和纤维素纤维对电容器柔性,机械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纤维素的干燥和快速吸水特性在超级电容器的轻质运输和使用上的影响进行了探索。(4)以聚丙烯薄膜和商业打印纸为原料,通过热压的方法制备了比纸和塑料具有更好表面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复合纸。该复合纸对水分和化学溶剂都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同时保留了普通纤维素纸的特点,例如重量轻,柔韧性好和可折叠性等。基于该复合纸,开发了一种旋涂式银镜反应的无电沉积方法。通过调控银镜反应的反应层厚度解决了在传统银镜反应中膜表面会产生大颗粒的问题,并最终得到高导电、表面粗糙度低和导电稳定的银纸基电极。随后对该银纸在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什么妨碍了纳米科技产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什么妨碍了纳米科技产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1)高效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调控及成膜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 |
1.2.1 工作原理 |
1.2.2 评价参数 |
1.3 钙钛矿材料简介 |
1.3.1 钙钛矿的晶体结构 |
1.3.2 钙钛矿的特性 |
1.4 钙钛矿材料的成膜过程 |
1.4.1 晶核生长理论 |
1.4.2 LaMer原理 |
1.4.3 钙钛矿薄膜常用制备方法 |
1.5 钙铁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调控 |
1.5.1 界面的重要性 |
1.5.2 表面浸润性对薄膜生长的影响 |
1.5.3 界面偶极矩 |
1.5.4 界面钝化 |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器件制备 |
2.2.1 配制钙钛矿溶液 |
2.2.2 准备ITO基片 |
2.2.3 空穴传输层的制备 |
2.2.4 空穴/钙钛矿界面修饰层制备 |
2.2.5 钙钛矿活性层的制备 |
2.2.6 电子传输层、界面层和金属电极的制备 |
2.3 材料与器件表征 |
2.3.1 钙钛矿薄膜表征 |
2.3.2 器件表征 |
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钝化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钙钛矿薄膜的晶体结构分析 |
3.2.2 钙钛矿薄膜的光学特性分析 |
3.2.3 器件性能讨论 |
3.2.4 缺陷态密度计算 |
3.2.5 载流子动力学特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抽气法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器件工艺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器件性能与钙钛矿层厚度的关系 |
4.2.2 抽气法制备钙钛矿厚膜 |
4.2.3 电压损耗分析 |
4.2.4 载流子动力学特性分析 |
4.2.5 钙钛矿薄膜的微观结构分析 |
4.2.6 钙钛矿生长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新型阻燃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的设计及燃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基塑料 |
1.2 生物基聚酰胺 |
1.3 耐高温聚酰胺 |
1.3.1 PA4X |
1.3.2 PA5T |
1.3.3 PA6T |
1.3.4 PA9T |
1.3.5 PA10T |
1.3.6 PA11T |
1.3.7 PA12T |
1.3.8 PAPXD10 |
1.3.9 PAXC |
1.4 聚酰胺的阻燃 |
1.4.1 卤系阻燃聚酰胺 |
1.4.2 磷系阻燃聚酰胺 |
1.4.3 氮系阻燃聚酰胺 |
1.4.4 无机金属化合物 |
1.4.5 无机纳米阻燃剂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装置 |
2.2.3 聚酰胺的合成 |
2.2.4 测试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材料评估 |
2.3.2 PA10T均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2.3.3 PA10T/10I的合成 |
2.3.4 PA10T/10I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树脂的工业化制备 |
3.1 前言 |
3.1.1 有机溶剂合成 |
3.1.2 两步法 |
3.1.3 常压熔融聚合 |
3.2 工艺流程 |
3.2.1 流程概况 |
3.2.2 预聚合工艺 |
3.2.3 固相增粘工艺 |
3.3 关键技术 |
3.3.1 两级反应釜技术 |
3.3.2 接料粉碎设备 |
3.3.3 固相增粘管道加热设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基阻燃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材料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样品制备 |
4.2.4 阻燃配方的设计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热稳定性研究 |
4.3.2 阻燃性能研究 |
4.3.3 机械性能 |
4.3.4 应用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基阻燃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的阻燃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A10T、PA10T/10I及其复合材料的热解气相产物分析 |
5.3.2 稳态管式炉平台(SSTF) |
5.3.3 半芳香聚酰胺树脂和阻燃改性料的炭渣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OSS功能化黑磷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中的阻燃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BP-Bulk的制备 |
6.2.3 叠氮苯甲酸官能化BP的制备(BP-COOH) |
6.2.4 杂化物BP-CO-POSS的制备 |
6.2.5 PA10T/10I-Al&BPCP复合材料的制备 |
6.2.6 测试方法 |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6.3.1 BP-CO-POSS表征 |
6.3.2 PA10T/10I-Al&BPCP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6.3.3 PA10T/10I-Al&BPC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
6.3.4 PA10T/10I-Al&BPCP复合材料的阻燃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创新之处及进一步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3 下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3)基于MOFs构筑的钴基双功能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锌-空气电池的简介 |
1.2.1 锌-空气电池的构成 |
1.2.2 锌-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 |
1.3 水分解装置的简介 |
1.3.1 水分解装置的构成 |
1.3.2 水分解装置的工作原理 |
1.4 电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碳材料机遇与挑战 |
1.4.2 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电催化材料 |
1.4.3 基于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电催化材料 |
1.5 电催化材料的常见合成方法 |
1.5.1 水热法 |
1.5.2 溶剂热法 |
1.5.3 高温煅烧法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6.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方法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材料的分析与表征 |
2.2.1 粉末X射线衍射(PXRD) |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2.2.3 拉曼光谱(Raman) |
2.2.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6 能谱仪(EDS) |
2.3 电极的制备 |
2.4 锌-空气电池与水分解装置的组装 |
2.4.1 锌-空气电池的组装 |
2.4.2 水分解装置的组装 |
2.5 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
2.5.1 ORR、OER和 HER电催化性能测试 |
2.5.2 锌-空气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 |
2.5.3 水分解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三章 核-壳结构的Mo-MOFs@ BIMZIF衍生Co-MoO_2空心多孔多面体纳米笼双功能电催化剂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Mo-MOFs的合成: |
3.2.2 Mo-MOFs@ BIMZIF的合成: |
3.2.3 Co-MoO_2-NC产品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
3.3.2 复合材料的TEM分析 |
3.3.3 材料的XRD、BET、XPS图谱分析 |
3.3.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评估 |
3.3.5 Co/Zn不同比例对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 一次锌-空气电池的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嵌入FeO_x纳米颗粒的ZIF-67 衍生的FeO_x/Co/Co P-PNC纳米催化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ZIF-67制备 |
4.2.2 Co/Co P-NC制备 |
4.2.3 FeO_x/Co/Co P-PNC制备 |
4.3 材料结构及形貌分析 |
4.3.1 材料的SEM图谱分析 |
4.3.2 材料的TEM图谱分析 |
4.3.3 材料的XRD、BET分析 |
4.3.4 材料的XPS元素分布分析 |
4.3.5 材料的Raman分析 |
4.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4.5 一次锌-空气电池的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阴离子化学调控MOFs组件派生的MoP/ Co_2P@NCNS电催化剂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Mo-MOFs的合成 |
5.2.2 Mo-MOFs/ Co_3O_4 的合成 |
5.2.3 MoO_3/ Co_3O_4@ NCNS产品的合成 |
5.2.4 MoP/ Co_2P@NCNS产品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的SEM分析 |
5.3.2 材料的TEM分析 |
5.3.3 材料的PXRD、XPS图谱分析 |
5.3.4 材料的BET分析 |
5.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5.4.1 HER的电催化性能 |
5.4.2 OER的电催化性能 |
5.5 Co的含量对催化剂的性能的影响 |
5.6 MoP/ Co_2P@ NCNS-600 催化剂的总水分解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术评语 |
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蛋白酶法羊毛连续快速防缩技术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羊毛纤维概述 |
1.2.1 羊毛结构特征 |
1.2.2 羊毛纤维蛋白质结构及组成 |
1.2.3 羊毛纤维的化学特性 |
1.3 蛋白酶概述 |
1.3.1 蛋白酶的来源及分类 |
1.3.2 酶催化理论 |
1.3.3 酶催化特点及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
1.3.4 蛋白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
1.4 羊毛毡缩及防缩机理 |
1.4.1 羊毛毡缩机理 |
1.4.2 羊毛防缩机理 |
1.5 羊毛防缩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
1.5.1 传统氯化处理 |
1.5.2 蛋白酶法防缩方法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3 其他主要无氯羊毛防缩处理方法 |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羊毛鳞片的蛋白酶高效催化降解体系设计及作用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蛋白酶高效催化体系的设计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2.3.2 实验方法及工艺 |
2.3.3 测试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高效催化体系的优化 |
2.4.2 活化剂对羊毛作用机制 |
2.4.3 活化剂与蛋白酶16L的协同作用 |
2.4.4 高效催化体系与羊毛作用机理分析 |
2.5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蛋白酶法羊毛连续快速防缩工艺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蛋白酶高效催化体系快速连续防缩处理加工方法设计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3.3.2 实验方法及工艺 |
3.3.3 测试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高效催化体系与羊毛纤维快速作用分析 |
3.4.2 浸轧过程对高效催化体系处理羊毛纤维的影响 |
3.4.3 蛋白酶法羊毛连续式快速防缩处理工艺研究 |
3.4.4 蛋白酶法羊毛连续式快速防缩过程分析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蛋白酶法羊毛毛条连续快速防缩技术产业化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法及工艺 |
4.2.3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蛋白酶法羊毛毛条连续式快速防缩加工设备研制 |
4.3.2 蛋白酶法羊毛毛条连续式快速防缩产业化工艺研究 |
4.3.3 产业化生产稳定性及产品品质 |
4.3.4 蛋白酶法防缩技术在精纺毛织物加工中的拓展应用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
2.1.1 科技的含义 |
2.1.2 科技观的含义 |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
3.2.1 创新性 |
3.2.2 人民性 |
3.2.3 时代性 |
3.2.4 前瞻性 |
3.2.5 开放性 |
3.2.6 保障性 |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
4.1 科技创新观 |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4.3 科技战略观 |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4.4 科技人才观 |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
4.5 科技伦理观 |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智慧专业化视域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论文创新点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逻辑分析框架 |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 研究的逻辑分析框架 |
4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集聚 |
4.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内存性和外向性 |
4.2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经济技术属性 |
4.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支持程度 |
4.4 本章小结 |
5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势识别 |
5.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机会优势识别 |
5.2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产业基础优势识别 |
5.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价值链优势识别 |
5.4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综合优势识别 |
5.5 本章小结 |
6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定位 |
6.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目标 |
6.2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功能目标 |
6.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目标 |
6.4 本章小结 |
7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
7.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原则 |
7.2 三种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分类 |
7.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选择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支撑 |
8.1 构建灵活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组合 |
8.2 构建高效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资本体系 |
8.3 构建清晰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监管模式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科研成果 |
(7)高性能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界面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薄膜太阳能电池基础 |
1.2.1 有机太阳能电池基本原理 |
1.2.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基本原理 |
1.2.3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参数 |
1.2.4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 |
1.2.5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 |
1.3 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工程的发展概况与热点分析 |
1.3.1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层的发展概况及研究热点 |
1.3.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的发展概况及研究热点 |
1.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工程的发展概况与热点分析 |
1.4.1 n-i-p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材料及界面修饰 |
1.4.2 p-i-n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材料及界面修饰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6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电子传输层表面修饰及掺杂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 |
2.1 氧化石墨烯掺杂氧化锌混合电子传输层的高性能有机太阳能电池 |
2.1.1 实验部分 |
2.1.2 混合电子传输层的特性与表征 |
2.1.3 混合电子传输层对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的影响及讨论 |
2.2 石墨烯修饰聚合物双层电子传输层的高性能有机太阳能电池 |
2.2.1 实验部分 |
2.2.2 双层电子传输层的特性与表征 |
2.2.3 双层电子传输层对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的影响及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洋葱碳掺杂空穴传输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纳米洋葱碳及氧化纳米洋葱碳的制备 |
3.1.2 器件的制备 |
3.1.3 表征与测试 |
3.2 洋葱碳掺杂空穴传输层的特性及表征 |
3.3 洋葱碳掺杂空穴传输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的影响及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烧法制备氧化锌电子传输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材料及溶液配制 |
4.1.2 器件的制备 |
4.1.3 表征及测试 |
4.2 燃烧法制备氧化锌电子传输层的特性及表征 |
4.3 钙钛矿层在不同氧化锌衬底上的薄膜形貌研究及结构分析 |
4.4 氧化锌电子传输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的影响及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共轭两性离子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2 非共轭两性离子修饰层的特性及表征 |
5.3 钙钛矿的界面以及体缺陷的钝化效果的研究和讨论 |
5.4 非共轭两性离子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及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形貌可控单分散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纳米粒子简介 |
1.1.1 纳米粒子概述 |
1.1.2 金属纳米粒子的生物医学应用 |
1.1.3 生物医学应用中金属纳米粒子的关键特性 |
1.2 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 |
1.2.1 金属纳米粒子制备方法概览 |
1.2.2 金属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的评比 |
1.3 自上而下制备金属纳米粒子的技术 |
1.3.1 纳米图形的实现手段 |
1.3.2 适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粒子制备工艺 |
1.4 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结构 |
第二章 金属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热纳米压印工艺 |
2.2.1 低表面能镍模板的制备 |
2.2.2 电磁感应加热式快速热压印设备 |
2.2.3 基于热纳米压印技术制备金属纳米粒子 |
2.3 紫外光固化纳米压印工艺 |
2.3.1 复合紫外纳米压印技术 |
2.3.2 基于双层胶工艺制备金属纳米粒子 |
2.3.3 基于三层胶工艺制备金属纳米粒子 |
2.4 具有通用性的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
3.2.1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面改性 |
3.2.2 金纳米粒子的形貌表征 |
3.2.3 金纳米粒子的产量计算 |
3.3 金纳米粒子的光热效应研究 |
3.3.1 金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 |
3.3.2 金纳米粒子的光热转化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
4.2.1 铁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面改性 |
4.2.2 铁纳米粒子的形貌表征 |
4.2.3 铁纳米粒子的元素分析 |
4.2.4 铁纳米粒子的磁学性质表征 |
4.3 铁纳米粒子的生物医学成像研究 |
4.3.1 细胞毒性 |
4.3.2 磁共振成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2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相关理论基础 |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 博弈理论 |
2.3 绩效管理理论 |
2.4 协同治理理论 |
2.5 理论述评及应用 |
3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动力机制 |
3.1 协同治理主体概况与动因 |
3.2 协同治理的外部动力机制 |
3.3 协同治理的内部动力机制 |
3.4 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运作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4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 |
4.1 科技创新平台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模型回顾 |
4.2 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初识别 |
4.3 协同治理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取 |
4.4 本章小结 |
5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评估 |
5.1 构建协同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5.2 协同治理效果评价对象选择 |
5.3 评价方法及思路 |
5.4 协同治理效果综合评价及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困境分析 |
6.1 多元政策供给缺位与制度建设迟滞 |
6.2 内外协同环境失衡及目标导向偏差 |
6.3 协同要素兼容不足与利益取向错位 |
6.4 运行机制不畅与内部治理效率低下 |
6.5 本章小结 |
7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经验借鉴 |
7.1 国内:推行多主体协作的企业化治理 |
7.2 国外:依托多类平台的主体协同创新 |
7.3 典型协同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8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优化路径 |
8.1 构建校地协同法规体系和制度流程 |
8.2 全面营造良好的校地协同治理环境 |
8.3 科学整合校地协同治理的基础要素 |
8.4 试行常态化校地协同治理互动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调查问卷 |
附录4 专家判断矩阵打分表 |
附录5 调查问卷数据(主体部分) |
(10)纤维素基导电纸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纤维素概述 |
1.1.1 纤维素的结构 |
1.1.2 纤维素纤维的物理性质 |
1.1.3 纤维素纤维的电学性质 |
1.2 导电纸的发展 |
1.2.1 纸作为导电基底的特点 |
1.2.2 导电纸的制备方法 |
1.3 导电纸在柔性电子中的应用 |
1.3.1 超级电容器 |
1.3.2 生物燃料电池 |
1.3.3 锂离子电池 |
1.3.4 压力传感器 |
1.3.5 纳米发电机 |
1.3.6 光电器件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柔性导电纳米银/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和试剂 |
2.2.2 纳米银/纤维素导电纸的制备及表征 |
2.2.3 纳米银/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银在纤维素纤维表面的生长 |
2.3.2 纳米银/纤维素导电纸的结构和形貌 |
2.3.3 纳米银对纤维素纸张性能的影响 |
2.3.4 纳米银/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在拉伸应变传感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还原氧化石墨烯纤维素复合纸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和试剂 |
3.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和表征 |
3.2.3 GO/纤维素复合纸的制备和表征 |
3.2.4 RGO/纤维素复合纸的制备和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3.3.2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诱导静电组装作用 |
3.3.3 GO纤维素复合纸的形貌和结构 |
3.3.4 GO对复合纸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5 RGO/纤维素复合纸的表征 |
3.3.6 RGO/纤维素复合纸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 |
3.3.7 RGO/纤维素复合纸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银/还原氧化石墨烯/纤维素复合纸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0 原料和试剂 |
4.2.1 RGO/纳米银/纤维素复合纸的制备和表征 |
4.2.2 纸基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RGO/纳米银/纤维素复合纸的形貌和结构 |
4.3.2 纳米银和RGO对复合纸强度的影响 |
4.3.3 纳米银/纤维素纤维集流体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3.4 纳米银和RGO对复合纸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3.5 纳米银/RGO/纤维素复合纸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丙烯复合纸基银膜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光伏器件中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和试剂 |
5.2.2 聚丙烯复合纸的制备和表征 |
5.2.3 银纸的制备和表征 |
5.2.4 OSC和 OLED的制备和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聚丙烯复合纸的表面形貌和机械性能 |
5.3.2 聚丙烯复合纸的阻隔性能 |
5.3.3 旋涂法银镜反应制备低粗糙度银膜 |
5.3.4 复合纸导电银膜的柔性和稳定性 |
5.3.5 复合纸基银膜在有机薄膜光电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什么妨碍了纳米科技产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效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调控及成膜工艺研究[D]. 陈见武. 浙江大学, 2021(09)
- [2]新型阻燃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的设计及燃烧机理研究[D]. 蔡彤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3]基于MOFs构筑的钴基双功能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 李南. 深圳大学, 2020
- [4]蛋白酶法羊毛连续快速防缩技术及机制研究[D]. 王乐.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1)
- [5]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6]智慧专业化视域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研究[D]. 沈婕.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高性能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界面工程研究[D]. 郑丁.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形貌可控单分散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研究[D]. 傅欣欣. 南京大学, 2019(01)
- [9]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D]. 李江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9)
- [10]纤维素基导电纸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黄权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