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游”瑞士 亲近冰雪(论文文献综述)
尹茜锐[1](2019)在《在地坚守:孙云台风景写生油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取油画家孙云台为研究对象。孙云台长期在黑龙江工作和生活,早年曾追随俄罗斯油画家学习油画,建国后长期在边疆地区从事油画写生活动,在风景写生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由于历史条件尤其是政治环境的原因,侧重于写生绘画的孙云台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处于“边缘化”境地,以致长期不为外界所知,其卓绝的艺术才能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有公开显现。本文将孙云台的艺术创作活动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中,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以孙云台职业生涯为切入点,采用社会学、图像学、调查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他所经历的社会变迁、经济压力、写生活动、艺术创造等诸多层面,通过大量生活细节中去还原一位保有艺术初心、矛盾而真实的艺术家,探寻和展现其在长期艺术生涯中坚守在地性写生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信仰,从而加深我们对执着于艺术本体的新中国边疆地区艺术家的历史认知,并借此向一切有功于边疆地区美术发展但曾长期被埋没的新中国老一代艺术家致敬。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孙云台职业生涯研究,描述了艺术家成长过程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变迁,为后面的艺术与社会分析内容提供了史料基础。第二章是孙云台艺术创作的主题研究,包括纪念性肖像作品和风景主题,这是孙云台油画创作中的两个最主要方面,反映出艺术家所处时代的种种特征。第三章是对孙云台油画写生活动及作品的分析,包括写生作品的形式特征与语言表现。通过对大量风景写生的分析,阐释了孙云台油画写生艺术的语言特征——融合印象派与中国写意传统,这也是他在油画创作中取得的最高成就。第四章从艺术风格和文化属性角度分析孙云台写生作品的艺术特质,结合艺术家的社会经历讨论了艺术教养、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探究其特定艺术风格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与此同时,通过对孙云台在不同历史时期中能够始终如一地保持艺术初心和精神信仰的必然性的深入挖掘,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的美学价值也从中突显出来。第五章是从综合角度对孙云台艺术现象及其精神价值的肯定,指出无论是职业选择、人生历练还是经济压力,都不能改变艺术家坚定的艺术信念和职业习惯,能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默默坚守自己独特油画写生创作理念的孙云台,为新中国边疆地区的美术发展提供了有启发意义的艺术范本。
敬菲菲[2](2019)在《去瑞士看最美的冬日童话》文中研究指明被誉为"世界公园"的瑞士,得到过太多的赞誉,诸如"人间天堂""世外桃源"……或许只有真正去过瑞士,才能理解童话不都是骗人的,美好可以如此真实存在。这个面积只有40 000平方千米的小国,堆积了众多美景,几乎满足了每个人对于远方生活的想象……特别是在冬季,绵延不断的巍峨雪山,壮丽秀美的古老冰川,皑皑白雪映衬下的城市和村庄纯洁而静谧,宛如童话中的冰雪王国。
敬菲菲[3](2018)在《在瑞士看最美的冬日童话》文中指出被誉为"世界公园"的瑞士,得到过太多的赞誉,诸如"人间天堂""世外桃源"……或许只有真正走过瑞士,才能理解童话里不都是骗人的,美好可以如此真实存在。这个面积只有4万平方千米的小国,堆积了众多美景,几乎满足了每个人对于远方生活的
郭婉玲[4](2017)在《“劫”:吕碧城诗词创作的末世心态》文中提出对吕碧城文学作品的细读发现,她常用“劫”这个字眼,这一个字是她一生所处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和艰难辛酸的生存境遇的深刻体验。她在的诗词创作中,苦心孤诣营造了一系列遭受劫难的意象:凋零破旧的残缺意象、急速消逝的时间意象、天涯飘零的孤客意象。凡此种种,浓缩了清朝末年那个封建末世的亡国之忧、乱国之痛、去国之悲和人类生存的种种危机焦虑、苍凉幻灭,表现出了“最後一位女词人”复杂丰富的末世心态。
孟妮[5](2016)在《出境游开启“冬游季”》文中指出进入11月,我国北方地区正式进入冬季。随着圣诞节、元旦以及春节即将到来,一年一度的冬季出境游盛宴拉开帷幕。在签证政策放宽、航线增加、境外目的地加大力度推介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今年的出境冬游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节庆、冰雪、海岛、邮轮、购物等是今
李媛[6](2015)在《当我途经你的盛放——坐着火车游瑞士(续篇)》文中提出因特拉肯(Interlaken)因特拉肯,瑞士金色山口列车的重要一站,连接着布里恩茨湖与图恩湖,这个小城因为少女峰而热闹非凡,因特拉肯本身也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它有美丽的阿勒河,有可以遥望少女峰、俯瞰湖光山色的哈德山,有绿草如茵的荷黑马特,有独具特色的博彩中心,有商铺林立的何维克大街,还有老城。如果时间充裕,千万不要把因特拉肯看作匆匆而过的驿站,停下脚步,细细品味这座漂亮的小城,感受它的秀美。
李雪[7](2015)在《吉林冰雪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长白山万达滑雪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冰雪旅游在国内最近几年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富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可是在冰雪旅游的发展上黑龙江省始终领先于我省。“冰雪旅游强省”的称号早就已经归黑龙江省所拥有。吉林省虽然是冰雪旅游资源大省,但是由于吉林省一开始对冰雪旅游的重视不够,所以导致我省始终没有从冰雪旅游大省秉承冰雪旅游强省,甚至相差甚远。基于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迅速把握机遇,努力实现与国内多个冰雪资源丰富的省份进行竞争和挑战。长白山在我们中国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旅游圣地,而且知名度又高,长白山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我市的整体发展,该地区又有发达的旅游经济,这是其他地域很难赶超的。万达集团在同一时间投资了200亿人民币,将用来开发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目的是集滑雪、度假、休闲、娱乐及商务为一体的旅游圣地,这给与了滑雪场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冰雪旅游的冲击力最大。长白山万达滑雪场在吉林省的众多雪场中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滑雪场,所以它的发展现状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文章的研究对象是来长白山万达滑雪场,研究目的主要是使长白山地区甚至是吉林省的冰雪旅游与经济得到协调发展,将运用到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分析与冰雪旅游相关的概念,冰雪旅游在长白山的发展背景、发展近况、发展优势、劣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具体得出以下结论:(1)长白山万达滑雪场冰雪旅游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受着地方经济因素、经营理念、政府支持、教练员专业水平和消费者对滑雪的认识等因素的影响。(2)长白山万达滑雪场冰雪旅游资源丰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规模逐渐扩大,为吉林省的冰雪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3)滑雪场居民的冰雪旅游观念不够强,思想观念有偏差。(4)宣传力和市场影响力度不够大,知名度也不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固定参与人群,缺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旅游纪念品。(5)长白山万达滑雪场目前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整。根据以上研究反应的问题,为了能够使长白山万达滑雪场得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充分利用和保护好长白山万达滑雪场的自然资源,使冰雪旅游资源的发展做到具有科学性和长期性。(2)政府应建立有权威的机构,各部门之间要协调合作,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使滑雪业能够在规范、有序、科学的管理中健康发展。(3)尽快解决制约雪场发展的众多因素,定期对滑雪教练进行专门的培训,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管理质量。(4)要加强宣传力度,加大冰雪旅游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力度,通过媒体或者社会舆论来增加宣传的力度,拉近滑雪与大众的距离感。(5)积极承办国内外大中小型冰雪体育运动赛事,通过赛事来提高雪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冰雪旅游爱好者。
史亚维[8](2014)在《康有为诗歌研究》文中认为康有为是近代诗坛上的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写得壮美而有气魄,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一直以来学术界较少有全面研究康有为诗歌的论文和专着。本文在全面考察康有为的人生经历的基础上,结合其政治思想和时代背景,对康有为的诗歌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具体的作品分析,本文意在发掘康有为诗歌的深刻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全面把握其独到的诗学理论,并且将康有为最具特色的海外诗与海外游记进行比较,以揭示其海外诗的独特魅力。本文绪论部分概述康有为诗歌研究的历史现状及选题依据和意义。第一章叙述康有为的生平经历、交游的基本情况和诗文创作概况,意在为研究诗歌做背景的铺垫。第二章详细论述康有为的诗学观和诗歌的思想内容。其中诗学观共有三点:诗歌要反映现实和真情实感;元气说;力主创新。本文以戊戌政变为界,将康有为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诗歌创作可分为四类:讴歌理想、咏叹时事、爱国忧民和纪游写景。后期的诗歌创作分为海外诗歌创作时期和归国后的诗歌创作,海外诗歌又分为变法余音、海外风情、科技文明和家国情怀等四类。通过具体分析每一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对康有为诗歌进行整体上的把握。第三章具体分析康有为诗歌的艺术特征,以发现其诗歌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境界壮美、风格雄健,想象奇特、语言瑰丽,善于用典、意蕴丰厚和形式创新、“新声”“异境”等四个方面。第四章将康有为的海外诗歌和海外游记散文作细致对比,以发现二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其中第一节简要概括康有为海外游记的内容,分为自然景观、名胜古迹、民情风俗、文化艺术和科技之光五类。第二节进行海外诗文的对比,相同点表现在内容取向、思想情感、创新精神和风格特色四个方面;不同点则表现在表现手法、艺术风貌和结构形式三个方面。结语部分,简要评述康有为诗歌在近代诗坛上的地位和影响。
赵丽霞[9](2014)在《初盛唐旅游诗歌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初盛唐旅游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在理清初盛唐旅游诗歌的发展脉络和相关特征的前提下,试图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全文内容主要包括:(1)相关概念的阐释界定;(2)初盛唐旅游诗歌创作动因;(3)初盛唐旅游诗歌流变(4)初盛唐旅游诗歌类型特征;(5)初盛唐旅游诗歌情感特征(6)初盛唐旅游诗歌对象特征(7)初盛唐旅游诗歌时空特征。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首先对“旅游”、“旅游文学”和“旅游诗歌”的概念加以界定,并通过对比古今旅游、古今旅游文学,发掘古代与现代不同概念的内涵和异同,从而更清晰地对研究对象有明确的认知,并确定判断初盛唐旅游诗歌的三要素标准。其次归纳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并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其中意义、创新点和难点的共同处在于以现代旅游学的理论探索古代旅游诗歌的内涵特征,进而挖掘与现代旅游对接的价值意义。第一章.探讨初盛唐旅游诗歌创作动因。初盛唐旅游诗歌辉煌成果的造就,除了旅游诗歌自身发展内因外,初盛唐的盛世气象、丰富的旅游资源、士人阶层旅游风气的兴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章通过论述以上三要素在初盛唐的基本情况,总结了三者对初盛唐旅游诗歌的兴盛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第二章.探讨初盛唐旅游诗歌流变。初至盛唐旅游诗歌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艺术特征的规律性演化既有一脉相承的连续性,又因不同时期政治、文化、诗人群体变动等因素,造就了各个时期诗歌的特异性。本章以皇帝更替为时段纵轴,并依照诗歌不同阶段的艺术特征,将初盛唐旅游诗歌划分为贞观、龙朔、景龙、开元四个时段。通过对每个时段宫廷内外诗歌艺术特征及诗人群体的系统分析,文章认为初唐旅游诗歌总体上形成以应制旅游诗为主要诗歌形式、以皇帝及文学侍臣为主要创作群体、以皇帝贵族主导诗风的发展倾向;盛唐旅游诗歌题材则更为丰富多样,内容由宫廷池苑扩大至江山塞漠,创作主体也由文学侍臣为主转为士人阶层为主。第三章.总结归纳初盛唐旅游诗歌类型特征。旅游诗歌发展至唐代形成了诗体完备、类目庞多的兴盛局面。本章依照诗人旅游距离远近及旅游动机差别,将旅游诗歌分为仕宦游、观光游、休闲游三大类别。每一大类所属的次类别则采用数据分析和统计归纳的方法,对其进行各个次类别的特征分析,进而对初盛唐旅游诗歌的类别特征做总揽全局的把握。第四章.探讨初盛唐旅游诗歌情感特征。旅游者的情感心态会随着旅游类型不同呈现不同特征。本章通过分析旅游者在各类旅游活动中的情感差异,总结出功利仕宦游类诗歌体现为功利进取情怀和漂泊羁旅情怀;主动山水游类诗歌表现为畅怀遣兴情怀和忘俗消忧情怀;任适闲居游类诗歌表现为闲适游乐情怀和逍遥隐逸情怀。第五章.探讨初盛唐旅游诗歌对象特征。本章首先从山水诗美的演进和较典型的山水景观分析了初盛唐旅游诗歌中自然景观的对象特征;其次,从园林宅邸、寺庙道观、曲江景区三方面总结初盛唐旅游诗歌人文景观对象特征;最后,从节日民俗、游乐民俗和佛教仪俗三方面展现了初盛唐旅游诗歌的民俗风情。本章还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初盛唐旅游诗歌篇目最多为人文景观,其次是自然山水和民俗风情,并通过对各类景观的具体分析推理出隐藏在表象下的深层原因。第六章.探讨旅游诗歌的时空特征。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社会消费活动,必须以一定的时间、空间做保障。本章首先在时间上,论述旅游活动及旅游诗歌创作与一日早晚、四季、休假时间的密切关系,进而判断时间对旅游活动的各种影响;其次在地域空间上,借鉴现代地域学、文化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从地域性特征简述、地域分布统计、地域分布因缘三方面总结归纳初盛唐旅游诗歌地域分布的规律特征。结语.总结初盛唐旅游诗歌的价值意义,并概括本文取得的成果及不足。
笑若红汐[10](2013)在《冬游瑞士你要做6件事》文中研究指明每年冬季,全世界有两百多万人来到瑞士阿尔卑斯度假,都是为了全方位体验无与伦比的冰雪魅力。宜人的气候、丰富的天然地貌、世界顶级的先进设施,天然纯净的唯美气息、美好浪漫的圣诞氛围,酣畅淋漓的冰雪欢乐,让瑞士拥有数不胜数、闻名世界的冬季度假胜地。从适合滑雪初学者的牧场小村庄,到高手云集的山地滑雪场;从英国皇室喜爱的达沃斯、克洛斯特,
二、“冬游”瑞士 亲近冰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游”瑞士 亲近冰雪(论文提纲范文)
(1)在地坚守:孙云台风景写生油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点与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孙云台职业生涯的三个阶段 |
第一节 早期的艺术学习 |
第二节 职业生涯第一个阶段——职业画家期(1953-1958) |
第三节 职业生涯第二个阶段——官方画家期(1958-1985) |
一、作品绘制的经历与成果 |
二、待遇、写生和其它职业经历 |
第四节 职业生涯第三个阶段——自由画家期(1985-2005) |
一、创作与写生 |
二、展览与收藏 |
小结 |
第二章 孙云台油画写生的主题类别 |
第一节 对森林景色的描绘 |
一、北疆林区系列 |
二、北疆山区系列 |
三、北疆极地系列 |
第二节 滨江与湿地 |
一、在地江畔风景 |
二、南方滨江风景 |
三、北方湿地风景 |
第三节 人文景观 |
一、在地人文景观 |
二、南方人文景观 |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主题 |
小结 |
第三章 孙云台油画写生的形式语言 |
第一节 表现性的笔法 |
一、动感的笔触 |
二、斑驳的用笔 |
第二节 沉郁丰盈的色彩 |
一、醇厚的色相 |
二、鲜明的对比 |
第三节 粗犷浑厚的形体 |
一、粗放的造型 |
二、厚密的结构 |
第四节 有崇高感的构图 |
一、纵横式构图 |
二、纪念碑式构图 |
小结 |
第四章 孙云台油画写生的风格创造与文化属性 |
第一节 孙云台油画写生的地域性写意风格 |
一、对地域风景题材的拓宽 |
二、注重形式语言的探求 |
三、重视主题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孙云台油画写生的文化意趣 |
一、对地域自然生态壮美特征的挖掘 |
二、对地域城市景观欧式风情的关照 |
三、黑龙江同时期油画风景家的群体特征 |
小结 |
第五章 在动荡社会条件下坚持艺术探索的启迪意义 |
第一节 职业创作与自由创作 |
第二节 孙云台风景画的社会性与审美价值 |
第三节 坚守艺术信念的当代启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劫”:吕碧城诗词创作的末世心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地转天旋千万劫”:吕碧城历劫的一生 |
第一节“无穷劫火照尘寰”:末世的动乱 |
第二节“小劫人间”:坎坷的人生 |
1、“空记藐孤家难日”:家门不幸 |
2、“一身多病苦淹留”:体弱多病 |
3、“礼法之士疾之如仇”:处世之苦 |
第三节“劫换情天谱”:无爱的体验 |
1、“萁豆煎催”:姐妹失和 |
2、“我将安托”:爱情缺失 |
3、“飘零旧侣”:友人流散 |
第二章“多少罡风吹尘劫”:吕碧城诗词的“劫”意象群 |
第一节“又为残红赋劫灰”:残缺意象群 |
1、“残红腥溅落花泪”:落花意象 |
2、“一片斜阳惨不开”:落日意象 |
3、“年来万事都灰烬”:其他残缺意象 |
第二节“小劫匆匆”:时间意象群 |
1、“穠华苦短”:时不我待 |
2、“劫换人间”:时间压迫 |
第三节“零落天涯劫後身”:天涯孤客意象群 |
1、“休道年年飘泊惯”:漂泊之吟 |
2、“回首乡园歌哭地”:乡关之思 |
3、“回首神州似天远”:天涯之隔 |
第三章“断肠无限尘劫”:吕碧城创作的末世心态 |
第一节“我已无家”:无根漂泊感 |
1、“归也归何处”:家的缺失 |
2、“风尘驰骋都倦”:旅途疲倦 |
3、“孤零身世净於僧”:无根身世 |
第二节“别有奇哀”:忧患悲哀感 |
1、“入世原知身是患”:存在焦灼 |
2、“风雨关山杜宇哀”:忧国忧民 |
3、“羣生忧患百恨长”:心戚众生 |
第三节“此生休矣”:悲观幻灭感 |
1、“浮生原是游戏”:生活虚幻 |
2、“一霎繁华都息”:历史沧桑 |
3、“慧眼观来只大悲”:人生悲剧 |
第四章“为问沧桑几劫消”:於末世的探索和超脱 |
第一节“到处咸推吕碧城”:积极入世 |
1、“北洋女学界之哥伦布”:兴办女学 |
2、“黑闇社会之导线”:倡导女权 |
3、“今日女界中之墨子”:废屠戒杀 |
4、“补天端仗女娲才”:慷慨救国 |
5、“女中豪杰”:参政经商 |
第二节“与天相近与人离”:超然出世 |
第三节“历劫谁修罗汉果”:佛法救世 |
结语“近三百年来最後一位女词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出境游开启“冬游季”(论文提纲范文)
节庆 |
冰雪 |
海岛 |
邮轮 |
购物 |
(6)当我途经你的盛放——坐着火车游瑞士(续篇)(论文提纲范文)
因特拉肯(Interlaken) |
少女峰(Jungfrau) |
洛伊克巴德(Leukerbad) |
日内瓦(Geneva) |
尾声 |
(7)吉林冰雪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长白山万达滑雪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概念界定 |
1.5.1 冰雪旅游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研究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逻辑分析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1 吉林省冰雪旅游发展概况 |
3.2 吉林省滑雪场地理分布特征和规模分析 |
3.2.1 滑雪场地理分布 |
3.2.2 代表性滑雪场场地规模 |
3.3 长白山万达滑雪场冰雪旅游发展现状 |
3.3.1 雪道概况 |
3.3.2 雪场设施和滑雪比赛 |
3.3.3 雪场的娱乐活动 |
3.4 长白山万达滑雪场消费者的整体特点 |
3.4.1 性别以及年龄 |
3.4.2 职业情况 |
3.4.3 工资收入 |
3.4.4 消费动机 |
3.4.5 参加滑雪的组织形式 |
3.4.6 参加滑雪的次数 |
3.5 长白山万达滑雪场滑雪消费市场现状分析 |
3.5.1 滑雪消费市场开发潜力的现状分析 |
3.5.2 大型滑雪比赛之前宣传力度分析 |
3.5.3 地方政府对滑雪市场重视程度分析 |
3.5.4 滑雪市场开发中最大的障碍分析 |
3.6 长白山万达滑雪场冰雪旅游的 SWOT 分析 |
3.6.1 长白山万达滑雪场冰雪旅游发展的优势 |
3.6.2 长白山万达滑雪场冰雪旅游发展的劣势 |
3.6.3 长白山万达滑雪场冰雪旅游发展的机遇 |
3.6.4 长白山万达滑雪场冰雪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
3.7 长白山万达滑雪场冰雪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7.1 滑雪价格偏高,消费缺乏可持续性 |
3.7.2 滑雪场地较远,交通制约消费人群 |
3.7.3 滑雪场缺乏高素质人才 |
3.7.4 本地客源不足 |
3.7.5 宣传力度不够 |
3.8 长白山万达滑雪场冰雪旅游的经营对策 |
3.8.1 建立机构,协调合作 |
3.8.2 确定理念,形成特色 |
3.8.3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 |
3.8.4 加强宣传,培育市场 |
3.8.5 培育本地客源和市民的冰雪素养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8)康有为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康有为诗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二、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康有为的生平、交游和创作 |
第一节 生平简述 |
第二节 交游考略 |
一、 康有为与朱次琦 |
二、 康有为与梁铁君 |
三、 康有为与张鼎华 |
四、 康有为与梁鼎芬 |
五、 康有为与沈曾植 |
六、 康有为与梁启超 |
七、 康有为与黄遵宪 |
八、 康有为与邱菽园 |
第三节 创作概况 |
第二章 康有为的诗学观和诗歌的思想内容 |
第一节 康有为的诗学观 |
一、 时代性 |
二、 元气说 |
三、 创新论 |
第二节 康有为诗歌的思想内容 |
一、 前期的诗歌创作 |
(一) 讴歌理想 |
(二) 咏叹时事 |
(三) 爱国忧民 |
(四) 纪游写景 |
二、 后期的诗歌创作 |
(一) 流亡海外时期的诗歌创作 |
1.变法余音 |
2.海外风情 |
3.科技文明 |
4.家国情怀 |
(二) 回国后的诗歌创作 |
第三章 康有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一、 境界壮美,风格雄健 |
二、 想象奇特,语言瑰丽 |
三、 善于用典,意蕴丰厚 |
四、 形式创新,“新声”“异境” |
第四章 康有为海外诗文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康有为海外游记简述 |
一、 自然景观 |
二、 名胜古迹 |
三、 民情风俗 |
四、 文化艺术 |
五、 科技之光 |
第二节 海外诗文异同比较 |
一、 相同之处 |
(一) 内容取向 |
(二) 思想情感 |
(三) 创新精神 |
(四) 风格特色 |
二、 不同之点 |
(一) 表现手法 |
(二) 艺术风貌 |
(三) 结构形式 |
结语 康有为诗歌在近代诗坛上的地位和影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初盛唐旅游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旅游”的概念 |
二. “旅游文学”的概念 |
第二节 现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的契合与转型 |
一. 现代旅游与古代旅游 |
二. 现代旅游文学与古代旅游文学 |
三. 初盛唐旅游诗歌范畴界定 |
第三节 初盛唐旅游诗歌研究现状与意义 |
一.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二. 本选题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三. 本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本选题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初盛唐旅游诗歌创作成因 |
第一节 初盛唐盛世气象 |
一. 政治因素 |
二. 经济因素 |
三. 文化因素 |
第二节 初盛唐丰富旅游资源 |
一. 初盛唐自然旅游资源 |
二. 初盛唐人文旅游资源 |
第三节 初盛唐诗人旅游活动 |
一. 李白之游 |
二. 杜甫之游 |
三. 田园诗人之游 |
四. 边塞诗人之游 |
第二章 初盛唐旅游诗歌流变 |
第一节 贞观时期旅游诗歌 |
一. 宫廷旅游诗歌 |
二. 宫廷外旅游诗歌 |
第二节 龙朔时期旅游诗歌 |
一. 宫廷旅游诗歌 |
二. 宫廷外旅游诗歌 |
第三节 景龙时期旅游诗歌 |
一. 宫廷旅游诗歌 |
二. 宫廷外旅游诗歌 |
第四节 开元时期旅游诗歌 |
一. 宫廷旅游诗歌 |
二. 宫廷外旅游诗歌 |
第三章 初盛唐旅游诗歌类型特点 |
第一节 仕宦类旅游诗歌 |
一. 行役游诗歌 |
二. 贬谪游诗歌 |
三. 边塞游诗歌 |
第二节 观光类旅游诗歌 |
一. 漫游山水诗歌 |
二. 游玩山水诗歌 |
第三节 闲居类旅游诗歌 |
一. 闲居田园旅游诗歌 |
二. 闲居宴赏游诗歌 |
第四章 初盛唐旅游诗歌情感特征 |
第一节 仕宦游情感特征 |
一. 功利进取情怀 |
二. 漂泊羁旅情怀 |
第二节 观光游情感特征 |
一. 畅怀遣兴情怀 |
二. 忘俗消忧情怀 |
第三节 闲居游情感特征 |
一. 任意闲适情怀 |
二. 逍遥隐逸情怀 |
第五章 初盛唐旅游诗歌对象特征 |
第一节 自然山水 |
一. 山水诗美的演进 |
二. 山水景观 |
第二节 人文景观 |
一. 园林宅邸 |
二. 寺庙道观 |
三.曲江景区 |
第三节 民俗风情 |
一. 节日民俗 |
二. 游戏民俗 |
三. 佛教仪俗 |
第六章 初盛唐旅游诗歌的时空特征 |
第一节 初盛唐旅游诗歌的时间特征 |
一. 旅游诗歌的“晨”、“夜”时间特征 |
二. 旅游诗歌的季节时间特征 |
三. 旅游诗歌的闲暇时间特征 |
第二节 旅游诗歌的地域性特征 |
一. 地域性特征简述 |
二. 初盛唐旅游诗歌地域分布统计 |
三. 初盛唐旅游诗歌地域分布因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冬游”瑞士 亲近冰雪(论文参考文献)
- [1]在地坚守:孙云台风景写生油画研究[D]. 尹茜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2]去瑞士看最美的冬日童话[J]. 敬菲菲. 科学之友(上半月), 2019(02)
- [3]在瑞士看最美的冬日童话[J]. 敬菲菲. 百科知识, 2018(24)
- [4]“劫”:吕碧城诗词创作的末世心态[D]. 郭婉玲. 苏州大学, 2017(04)
- [5]出境游开启“冬游季”[N]. 孟妮. 国际商报, 2016
- [6]当我途经你的盛放——坐着火车游瑞士(续篇)[J]. 李媛. 海洋世界, 2015(12)
- [7]吉林冰雪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长白山万达滑雪场为例[D]. 李雪. 首都体育学院, 2015(07)
- [8]康有为诗歌研究[D]. 史亚维.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9]初盛唐旅游诗歌研究[D]. 赵丽霞. 武汉大学, 2014(06)
- [10]冬游瑞士你要做6件事[J]. 笑若红汐. 旅游世界,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