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治瘀血证验案举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雨琪[1](2021)在《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寻常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主要累及面部的慢性皮肤病,发病率高,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中医学虽无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属中医学中“粉刺”、“痤”等范畴。从古至今,中医学对寻常痤疮的认识,从病因病机到理法方药已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并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诊疗共识和大量各具特色的诊疗经验数据。既往研究多通过文献整理、经验总结、数据挖掘等方式,对个别医家、流派的寻常痤疮诊疗经验加以总结、对比。但限于诊疗经验的分散性,寻常痤疮相关中医药诊疗经验数据中的大量隐性知识难以被挖掘与利用。研究目的探索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以寻常痤疮中医药领域文献为数据源,复用中医药及相关领域的顶层知识分类标准与术语表,根据领域知识特点,构建包含理论、实践两部分知识的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借助知识图谱在关联、表达、利用知识上的优势,表达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间的关联,以期提升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的获取效果,实现寻常痤疮名医诊疗经验的整合和知识发现。研究方法(1)根据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构建目标,制定知识图谱涉及的知识层次。梳理寻常痤疮中医药诊疗知识体系,参考中医药领域现有知识分类标准,制定知识图谱的知识框架。(2)分析寻常痤疮中医药诊疗知识特点与侧重方向,根据领域本体构建的七步法,确定本体的覆盖范围与术语粒度,收集领域术语,复用、组合领域本体、中医药领域通用术语表、中医证候术语表以及中西医疾病、治法和药物术语表等,整合特色分类体系,构建本体的分类体系,定义满足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表达的特征性数据属性,完成领域本体构建。(3)选择高质量的寻常痤疮中医药事实知识,利用知识抽取技术结合人工审校标注的方法,获取结构化数据,进行事实知识之间、事实与本体知识之间的知识融合,构建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选择图数据库加以存储,实现语义搜索等应用示例。研究结果(1)构建了互操作性与名医经验知识表达良好的知识图谱知识结构。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以名医经验的表达和使用为目标,制定了包含模式和事实两部分的知识图谱知识层次。该知识层次支持理论知识与诊疗经验的表达,既能发挥领域本体的语义优势,又能促进医案中隐性知识的的完整保存与分析利用。通过对寻常痤疮中医药诊疗知识体系的梳理、对中医药领域现有知识分类标准的分析,制定了包含疾病、证候、分期与传变、生理特征、症状体征、治则治法、药物、机体形态、中医操作/方法、医家共10种语义类型,治疗、分析、使用、包含、进程、现象表达、特性、实例化、subClassOf共9种语义关系的知识图谱知识框架,能够支持领域协作的互操作需求。(2)构建了符合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表达特色的本体。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本体部分以单义术语为最小术语粒度,梳理核心概念的中西医正名“寻常痤疮”和“粉刺”,选择具有中医特色的术语定义,据此收集相关术语,着重构建了分类体系的疾病、证候、治则治法部分,定义了数据属性ID、名、异名、来源、来源文献、相关性、疾病诊断、专长、部位、频率、时长、时刻、次序、剂量、疗程、特殊煎法和诊疗经验,在protege中加以编辑,完成本体构建。(3)构建了提升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获取效果的的知识图谱。以专科医家的医案作为事实知识来源,通过基于规则的知识抽取和标准统一的人工审校标注,获得结构化数据。通过知识消歧,将知识图谱的本体部分与名医经验部分关联起来;通过知识对齐,融合医案知识。选择图数据库Neo4j,使用Py2neo导入数据,构建了包含5911个实体、15193条关系的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能够支持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的语义搜索和知识发现,提升了领域知识的可获取性。研究结论(1)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知识层次应当至少具有事实和模式2层,使得领域公认知识和医家个人经验都能够得到良好表达;知识框架中除中医药领域知识图谱通用的知识类型外,还需根据疾病知识的表达需求设置特色的知识类型。(2)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领域本体部分不应强调细粒度术语的构建。构建分类体系全面的本体结构,为临床应用提供拓展组合的空间,能够更好地支持寻常痤疮中医药个性化诊疗中,对术语的灵活组合使用。(3)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可按照知识结构、领域本体和事实知识的顺序加以构建,构建过程中需关注中医药领域对疾病中各类知识的描述侧重、知识图谱的应用目标以及领域现有工作的复用,重视领域专家的需求与指导。
张雨琪[2](2021)在《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寻常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主要累及面部的慢性皮肤病,发病率高,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中医学虽无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属中医学中“粉刺”、“痤”等范畴。从古至今,中医学对寻常痤疮的认识,从病因病机到理法方药已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并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诊疗共识和大量各具特色的诊疗经验数据。既往研究多通过文献整理、经验总结、数据挖掘等方式,对个别医家、流派的寻常痤疮诊疗经验加以总结、对比。但限于诊疗经验的分散性,寻常痤疮相关中医药诊疗经验数据中的大量隐性知识难以被挖掘与利用。研究目的探索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以寻常痤疮中医药领域文献为数据源,复用中医药及相关领域的顶层知识分类标准与术语表,根据领域知识特点,构建包含理论、实践两部分知识的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借助知识图谱在关联、表达、利用知识上的优势,表达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间的关联,以期提升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的获取效果,实现寻常痤疮名医诊疗经验的整合和知识发现。研究方法(1)根据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构建目标,制定知识图谱涉及的知识层次。梳理寻常痤疮中医药诊疗知识体系,参考中医药领域现有知识分类标准,制定知识图谱的知识框架。(2)分析寻常痤疮中医药诊疗知识特点与侧重方向,根据领域本体构建的七步法,确定本体的覆盖范围与术语粒度,收集领域术语,复用、组合领域本体、中医药领域通用术语表、中医证候术语表以及中西医疾病、治法和药物术语表等,整合特色分类体系,构建本体的分类体系,定义满足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表达的特征性数据属性,完成领域本体构建。(3)选择高质量的寻常痤疮中医药事实知识,利用知识抽取技术结合人工审校标注的方法,获取结构化数据,进行事实知识之间、事实与本体知识之间的知识融合,构建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选择图数据库加以存储,实现语义搜索等应用示例。研究结果(1)构建了互操作性与名医经验知识表达良好的知识图谱知识结构。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以名医经验的表达和使用为目标,制定了包含模式和事实两部分的知识图谱知识层次。该知识层次支持理论知识与诊疗经验的表达,既能发挥领域本体的语义优势,又能促进医案中隐性知识的的完整保存与分析利用。通过对寻常痤疮中医药诊疗知识体系的梳理、对中医药领域现有知识分类标准的分析,制定了包含疾病、证候、分期与传变、生理特征、症状体征、治则治法、药物、机体形态、中医操作/方法、医家共10种语义类型,治疗、分析、使用、包含、进程、现象表达、特性、实例化、subClassOf共9种语义关系的知识图谱知识框架,能够支持领域协作的互操作需求。(2)构建了符合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表达特色的本体。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本体部分以单义术语为最小术语粒度,梳理核心概念的中西医正名“寻常痤疮”和“粉刺”,选择具有中医特色的术语定义,据此收集相关术语,着重构建了分类体系的疾病、证候、治则治法部分,定义了数据属性ID、名、异名、来源、来源文献、相关性、疾病诊断、专长、部位、频率、时长、时刻、次序、剂量、疗程、特殊煎法和诊疗经验,在protege中加以编辑,完成本体构建。(3)构建了提升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获取效果的的知识图谱。以专科医家的医案作为事实知识来源,通过基于规则的知识抽取和标准统一的人工审校标注,获得结构化数据。通过知识消歧,将知识图谱的本体部分与名医经验部分关联起来;通过知识对齐,融合医案知识。选择图数据库Neo4j,使用Py2neo导入数据,构建了包含5911个实体、15193条关系的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能够支持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的语义搜索和知识发现,提升了领域知识的可获取性。研究结论(1)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知识层次应当至少具有事实和模式2层,使得领域公认知识和医家个人经验都能够得到良好表达;知识框架中除中医药领域知识图谱通用的知识类型外,还需根据疾病知识的表达需求设置特色的知识类型。(2)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领域本体部分不应强调细粒度术语的构建。构建分类体系全面的本体结构,为临床应用提供拓展组合的空间,能够更好地支持寻常痤疮中医药个性化诊疗中,对术语的灵活组合使用。(3)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可按照知识结构、领域本体和事实知识的顺序加以构建,构建过程中需关注中医药领域对疾病中各类知识的描述侧重、知识图谱的应用目标以及领域现有工作的复用,重视领域专家的需求与指导。
林亮吟[3](2020)在《基于文献统计探究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时辰用药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中医失眠医案的文献研究,探索患者失眠发生时辰与所使用中药的相关性,对其使用的药物进行归经分类、总结其使用规律并分析用药特点。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搜索自1919年以来至2019年7月已发表的与原发性失眠相关的中医医案,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文献进行频数分析,直观分析临床所用药的使用规律,探讨失眠发生不同时辰的用药特点及规律,为临床上中药的使用提供新的思路。结果:1.本次研究按检索方案检索出从1919年至2019年文献共963篇,通过阅读摘要排除文献510篇,阅读全文排除139篇。最终纳入研究文献314篇,共计纳入原发性失眠病案517例。2.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失眠病案多发生于亥时与子时,辰时发生失眠的情况相对较少。3.性别分布:研究纳入的失眠病案中,女性失眠患者占67.0%,男性患者占33.0%。总体失眠患者女性较男性居多。4.年龄分布:研究纳入的失眠病案患者年龄分布在17-81岁之间,平均失眠患者年龄为46岁左右。其中41-60岁年龄段的失眠患者最多,共计229例,占总数的44.3%,其次是21-40岁年龄段,共计188例,占总数的36.4%。在各时辰失眠患者年龄分布中,丑时(01:00-03:00)、寅时(03:00-05:00)患者相对年长,平均为62.56±10.24岁、62.00±10.39岁的中老年人,子时(23:00-01:00)患者相对年轻,平均为44.72±10.67岁的中青年人。小于20岁的患者失眠常发生于子时,在21-40岁年龄段的患者失眠常发生于亥时、子时、卯时、辰时,呈两极化分布,41-60岁年龄段的患者失眠可出现于各个时辰,61岁以上患者失眠较集中发生于丑时、寅时。5.药物使用:在排除甘草的使用频次后,药物频次最多的酸枣仁、茯苓、白芍、柴胡、生龙骨、远志、当归、夜交藤、生牡蛎、黄连、川芎,分别使用了 311、279、217、208、203、182、169、165、163、163、138、128 次,使用率分别为 60.2%、54.0%、42.0%、40.2%、39.3%、35.2%、32.7%、31.9%、31.5%、26.7%、24.8%。并在各时辰用药占比中,酸枣仁在寅时(03:00-05:00)使用占比最大,占66.7%,茯苓在卯时(05:00-07:00)使用占比最大,占51.5%,白芍在亥时(21:00-23:00)使用占比最大,占43.7%,柴胡在亥时(21:00-23:00)使用占比最大,占44.5%,生龙骨在丑时(01:00-03:00)用药占比最大,占39.3%,远志在寅时(03:00-05:00)使用占比最大,占41.7%,当归在丑时(01:00-03:00)使用占比最大,占44.3%,夜交藤在子时(23:00-01:00)使用占比最大,占38.1%,生牡蛎在寅时(07:00-09:00)用药占比最大,占41.7%,黄连在子时用药占比最大,占33.9%,川芎在亥时(21:00-23:00)用药占比最大,占27.8%。各时辰用药频次特点:在排除甘草的使用频次后,在亥时(21:00-23: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柴胡、白芍、茯苓,分别使用了 134次、109次、107 次、107 次,使用率分别为 54.7%、44.5%、43.7%、43.7%。在子时(23:00-01: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白芍、夜交藤、茯苓,分别使用了59次、50次、45次、45次,使用率分别为50%、42.4%、38.1%、38.1%。在丑时(01:00-03: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当归、茯苓,分别使用了34 次、27 次、25 次,使用率分别为 55.7%、44.3%、41%。在寅时(03:00-05: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远志、柴胡、白芍,分别使用了 24次、15 次、14 次、14 次,使用率分别为 66.7%、41.7%、38.9%、38.9%。在卯时(05:00-07: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茯苓、酸枣仁、当归,分别使用了 17次、14次、13次,使用率分别为51.5%、66.7%、39.4%。在辰时(07:00-09: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茯苓、柴胡,分别使用了 14次、12次、10次,使用率分别为58.3%、50%、41.7%。6.性味方面:药性方面:在亥时(21:00-23: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7.0%、23.0%、19.6%。在子时(23:00-01: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6.7%、25.5%、20.9%。在丑时(01:00-03: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5.5%、24.3%、18.3%。在寅时(03:0-05: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4.7%、23.0%、17.7%。在卯时(05:00-07: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平、寒、温,使用率分别为25.0%、23.9%、22.2%。在辰时(07:00-09: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5.3%、24.2%、21.9%。药味方面:在亥时(21:00-23: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1481 次、970 次、907 次,使用率分别为 38.8%、25.4%、23.7%。在子时(23:00-01: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724次、538次、494次,使用率分别为37.9%、28.2%、25.9%。在丑时(01:00-03: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378次、230次、230次,使用率分别为39.1%、23.8%、23.8%。在寅时(03:00-05: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224次、148次、146次,使用率分别为37.7%、24.9%、24.6%。在卯时(05:00-07: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苦、辛,分别使用了 203次、123次、113次,使用率分别为40.9%、25.0%、22.8%。在辰时(07:00-09: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140次、96次、82次,使用率分别为38.4%、26.4%、12.5%。7.归经方面:使用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脾三经,分别占全部病案归经数的17.8%、17.6%、14.6%。在亥时(21:00-23: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脾三经,分别占亥时失眠总归经的17.3%、15.0%、14.5%。在子时(23:00-01: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脾三经,分别占子时失眠总归经的17.7%、17.6%、15.6%。在丑时(01:00-03: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脾三经,分别占丑时失眠总归经的18.5%、17.5%、16.1%。在寅时(03:0-05: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肺三经,分别占寅时失眠总归经的17.6%、17.2%、14.7%。在卯时(05:00-07: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脾、心三经,分别占卯时失眠总归经的20.0%、15.2%、14.5%。在辰时(07:00-09: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脾、肺三经,分别占辰时失眠总归经的16.9%、15.7%、15.1%。在亥时、子时、丑时、卯时失眠中,使用药物多归于肝、心、脾经;在寅时失眠中,使用药物多归于肝、心、肺经;在辰时失眠中,使用药物多归于肝、脾、肺经。结论:1.使用药物方面:酸枣仁、茯苓、白芍、柴胡、生龙骨、远志、当归、夜交藤、生牡蛎、黄连、川芎药物总体使用率较高。各时辰失眠治疗使用的药物多为酸枣仁、茯苓、白芍等滋阴养血安神一类,不因时辰不同存在明显差别。通过将各失眠类型与结果得出的失眠时辰用药相对应结合,得出与时间相关类型的失眠用药规律:亥时入睡困难或易醒的患者,多使用白芍、柴胡、川芎;子时入睡困难或易醒的患者,多使用夜交藤、黄连;丑时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的患者,多使用当归、生龙骨;寅时易醒或早醒的患者,多使用酸枣仁、生牡蛎、远志;卯时易醒或早醒的患者,多使用茯苓。2.药物性味方面:失眠中用药多性寒、平、温,多味甘、辛、苦,在各时辰中无明显差别。3.药物归经方面:各时辰发生的失眠,使用药物大多归于肝、心、脾经,个别在寅时、辰时有些微不同(寅时失眠使用药物多归于肝、心、肺经,辰时失眠使用药物多归于肝、脾、肺经),总体上无明显差别。4.用药与时间关系:各时辰失眠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在总体上并无明显的区别,但与失眠发生的特定时辰气血运行衰弱之经可能存在相关(亥时、子时脾经、心经气血运行衰弱)。
陈马可(Mark Chern)[4](2019)在《紫草地黄汤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应用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中医证治特点,提出中医药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思路及方法,为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的参考。方法:收集整理近代与激素依赖性湿疮有关的研究文献,总结激素依赖性湿疮的临床表现及血热证的辨证论治,结合个人临床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有效案例,提出该病的治疗策略及紫草地黄汤的应用方法。结果:激素依赖性湿疮为湿疮演变而成的病理情况。激素依赖性湿疮的产生取决于湿疮患者长期、反复性的激素使用,且必须有湿疮患者停用激素使用方出现戒断后的“反跳现象”,此为激素依赖性湿疮,即使度过急性期后亦可持续停留于皮炎发作状态。此病在临床表现上有广泛的特征,患者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皮炎症状,因此给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带来困难。激素依赖性湿疮的病因基于激素的使用,西医多使用激素治疗皮炎,对此治疗效果不佳。本文通过疾病辨证论治,展现了中医药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优势,应用中药帮助消退皮炎,不仅能缓解停用激素后的急性皮炎发作,亦可终止疾病的周期性复发,使疾病得以痊愈。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宜用凉血之法,在紫草地黄汤(紫草、生地、丹皮、赤芍)的基础上随症加减,可在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长期或过量外用激素软膏而停止使用是导致激素依赖性湿疮的主要因素。激素软膏导致邪气阻滞于肌肤,浸淫血脉,日久化热化毒,伏于血分。虽然激素软膏能明显改善皮疹症状,一旦停止使用则热毒释放于局部,散发至周围,甚至全身。血热证表现为皮色鲜红或暗红,散于局部或弥漫全身,皮下有灼热感,体内热盛兼有明显恶寒,皮肤瘙痒剧烈,夜间不能入眠,舌面多光滑,舌色偏紫,脉洪大有力或滑数而沉等症状。经51病例观察,其中40例表现为血热证,以紫草地黄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表明在治疗皮肤科疑难杂症方面,中医药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
王伟斌[5](2019)在《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郁证是以情志因素为主要致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一种中医疾病,常见于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现代医学疾病。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各方面压力逐渐增大,情志类疾病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传统中医药对于郁证的认识和治疗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且疗效明显。在中国医药数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里,历代医家将自己的诊疗过程记录,累积了大量宝贵的医案,其中也包括郁证的相关诊疗经验记载,中医医案研究是中医药学术研究和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古代郁证医案和现代郁证医案为数据基础,以数据挖掘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郁证的辨治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现代临床郁证诊疗和中医医案研究提供借鉴。1.研究目的收集整理古代、现代郁证医案,构建结构化的古代郁证医案数据库、现代郁证医案数据库;分析挖掘郁证辨治规律,发现古今郁证辨治规律变化,为现代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2.研究内容及方法(1)文献调研,确定疾病范围对10年内出版发表的相关教材、标准、专业书籍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现代郁证的概念、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以及鉴别诊断等内容,确定疾病筛选范围。(2)制定纳入、排除标准根据数据来源不同,结合古代医案特点、现代医案特点、现代医案文献特点,分别制定古代郁证医案纳入、排除标准,现代郁证医案纳入、排除标准,现代郁证医案文献纳入、排除标准。(3)数据整理建立数据库利用文本识别软件对古代医案和现代医案文献进行文本化处理,筛选医案,利用医案拆分软件等对纳入的古代郁证医案、现代郁证医案,进行医案结构化;填充数据、清洗数据、术语规范化,医案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处理主要参考《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古代汉语词典》《中医大辞典》等。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构建结构化的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4)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SPSS 22.0等软件对古代郁证医案和现代郁证医案分别进行数据挖掘,基于数理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分别对医案的病因、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信息进行分析,并解读结果。3.研究结果构建了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数据库包含结构化郁证医案共2348案,共4079诊次。其中古代郁证医案364案,共461诊次;现代郁证医案1984案,共3618诊次。古代郁证发病患者多为20-49岁之间的中青年女性;发病原因多为情志因素,忧、思致病最多;常见症状以失眠最多。常用治法以化痰、疏肝、解郁健脾为主;治疗使用的高频方剂有归脾汤(27次)、逍遥散(22次)、加味逍遥散(15次)等;高频中药包括茯苓(186次)、陈皮(115次)、甘草(113次)、人参(101次)、当归(98次)、白术(94次)、酸枣仁(80次)等;中药性味归经属性多为温性、平性、苦味、辛味,归脾经、肺经;常用中药组合有白术-茯苓、茯苓-甘草、茯苓-当归、白术-甘草等;常用核心方剂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加减。其中明代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包括:人参(50次)、甘草(49次)、茯苓(49次)、当归(47次)、白术(45次)、黄芪(32次)、柴胡(28次)、栀子(26次)、酸枣仁(26次)等;性味归经多为温性、平性,辛味、苦味,归脾经、肺经药物;常用药物组合有:白术-茯苓、白术-人参、当归-人参、甘草-人参等;核心方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其中清代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包括:茯苓(137次)、陈皮(89次)、茯神(68次)、白芍(67次)、甘草(64次)、郁金(63次)、牡丹皮(58次)、半夏(57次)、香附(55次)、酸枣仁(54次)等;性味归经多为温性、平性,甘味、苦味、辛味,归肺经、脾经为主;常用中药组合有:陈皮-茯苓、茯苓-甘草、白术-茯苓、当归-茯苓等;核心处方以丹栀逍遥散合归脾汤为基础加减。现代郁证发病患者集中在20-59岁,多为中青年女性。常见的症状有:失眠、纳呆、心烦、抑郁、胸部胀闷、乏力、咽喉部异物感、神疲、心悸等;舌脉以舌红、苔黄、脉弦最为常见。常用治法为疏肝理气、解郁、化痰、安神等;治疗使用的高频方剂有逍遥散(278次)、半夏厚朴汤(162次)、甘麦大枣汤(147次)、归脾汤(104次)、温胆汤(92次)、柴胡疏肝散(91次)等;高频中药包括柴胡(1546次)、茯苓(1210次)、当归(1167次)、白芍(1109次)、郁金(1091次)、甘草(939次)、炙甘草(752次)、香附(624次)、大枣(614次)、川芎(605次)、制半夏(577次)、石菖蒲(576次)、陈皮(558次)、厚朴(553次)、炒酸枣仁(535次)等;药物属性多为温性、平性,苦味、辛味,归脾经、肺经、肝经、心经;常用中药组合有:白芍-柴胡、当归-柴胡、柴胡-郁金、当归-白芍、当归-白芍-柴胡等;核心处方为酸枣仁汤、柴胡舒肝散、二陈汤加减。现代郁证医案中肝气郁结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299次)、当归(240次)、白芍(226次)、郁金(220次)、香附(175次)、茯苓(154次)、炒酸枣仁(115次)、川芎(114次)、甘草(113次)等;核心处方以柴胡舒肝散为基础加减。气郁化火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350次)、郁金(266次)、白芍(262次)、当归(221次)、茯苓(184次)、石菖蒲(167次)、甘草(162次)、川芎(140次)、合欢皮(127次)等;核心处方以逍遥散合定志丹为基础加减。痰气郁结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茯苓(260次)、厚朴(210次)、甘草(175次)、柴胡(131次)、陈皮(129次)、郁金(128次)、半夏(122次)、桔梗(97次)等;核心处方以半夏厚朴汤合二陈汤加减。心神失养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164次)、大枣(149次)、当归(143次)、甘草(114次)、白芍(108次)、郁金(107次)、炒酸枣仁(105次)、茯苓(103次)等;核心处方以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减。心脾两虚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当归(177次)、柴胡(176次)、白芍(137次)、炙甘草(133次)、茯苓(131次)、黄芪(114次)、党参(101次)、郁金(95次)、白术(88次)等;核心处方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心肾阴虚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当归(106次)、柴胡(101次)、茯苓(78次)、白芍(68次)、郁金(65次)、炒酸枣仁(64次)、丹参(56次)、甘草(53次)、合欢皮(50次)、川芎(45次)、五味子(41次)、茯神(41次)、夜交藤(36次)、黄连(36次)、党参(31次)、黄芪(31次)、石菖蒲(29次)、山药(27次)、生地黄(27次)、熟地黄(25次)等;核心处方以天王补心丹合柴胡舒肝散加减。利用本研究所纳入的现代郁证医案训练的SVM分类模型,计算出郁证各证型诊断特征性症状;如肝气郁结证(嗳气,气短,胁胀等)、气郁化火证(大便干燥,口苦,易怒等)、痰气郁结证(咽喉部异物感,嗳气,胁胀等)、心神失养证(善忧好哭,胆怯,恐惧等)、心脾两虚证(嗳气,纳呆,入睡难等)的高权重症状,对于心肾阴虚证的高权重症状计算准确度较低。4.研究结论古代郁证发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病因以情志因素为主,忧思致病最多;发病首先影响心神,肝脾受病明显;治疗重视肝脾,以健脾为主;明代郁证治疗以补脾、疏肝为主;清代郁证治疗以健脾、疏肝为主。现代郁证发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发病涉及五脏,舌象脉象特征明显;治疗肝脾同治,重在疏肝,不忘安神。现代郁证的分型论治紧扣病机,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要治疗原则,其中肝气郁结证辅以安神;气郁化火证辅以清热、养血、安神;痰气郁结证辅以健脾、化痰;心神失养证辅以养心、安神、健脾;心脾两虚证辅以补益气血、健脾、养心;心肾阴虚证辅以养血、滋阴、清热、安神。基于SVM的分析方法可以较好的发现郁证的症状-证型关系。古代和现代郁证患者均以中青年女性为主要患病人群,现代郁证患者古代患者的年龄段增宽10岁。现代郁证医案的诊疗较古代更重视舌象。现代医家较古代医家在郁证辨证中,注重总结疾病的发展规律,按照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机变化将郁证分型论治,用药紧扣病机,更具有针对性。古今郁证治疗均注重调和肝脾、安神,但现代医家更重疏肝。
申丹[6](2017)在《基于临床数据的舒筋蠲痹汤处方发现及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生的诊疗经验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是关系中医继承、创新、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蕴含海量信息的His数据医院与日俱增,庞大的临床数据如何有效利用,对其蕴含的丰富临床资料和医生宝贵诊疗经验进行研究和总结,均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全文旨在以杨卫彬主任医师的临床His数据分析为范例,对中医临床数据的应用及医生诊疗规律总结进行方法学层面的探讨。提出应用“跟诊学习与医院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研究、模型动物机制验证”四位一体的模式来阐释中医临床诊疗规律,创新了中医诊疗规律总结方式和路径,为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重要参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展开:1.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核心处方筛选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以导师杨卫彬主任医师门诊His数据为例,研究其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组方用药规律,并为研究医师治疗疾病经验总结进行方法学层面的探讨。方法: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科杨卫彬主任4年来门诊His数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集成的熵方法、改进的互信息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对于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特色、配伍规律进行总结和挖掘,将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凝练成核心处方。结果:1423个病例中,通过挖掘得到常用药物50个,主要包括祛风湿、温阳气、化瘀通络、清热通络、强筋骨,如麻黄、桂枝、防风、忍冬藤、当归、附子、怀牛膝等药物,常用的核心药物组合56个,如芍药-甘草,蜈蚣-僵蚕,忍冬藤-玄参-当归-甘草等。最终得到导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核心方——舒筋蠲痹汤。该处方核心组成为《金匮要略》治疗历节病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与四妙勇安汤的合方的加减,舒筋蠲痹汤(桂枝、白芍、生甘草,麻黄,生姜,知母,防风,附子,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蜈蚣、僵蚕等)。本方较全面地照顾了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瘀、虚各个病理环节。对于数据挖掘方法获得的核心处方,需要处方医生本人基于专业判断进行评价。导师认为该数据挖掘结果与临床应用情况高度一致,此种方法,可以客观地反应其学术规律,并且通过挖掘,使得可使临床经验、规律更好地凝练、更直观地展现。同时,导师临床验案,表明挖掘结果与临床规律一致性。2.核心处方优化及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核心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目的:1.在数据挖掘所得结果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参合网络药理学和药物临床应用,进一步进行处方优化。2.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优化后的核心方(舒筋蠲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初步探讨。方法:1.分别获取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靶点和核心方汤药物潜在靶标。2.分别获取RA与核心方中单味药物重合基因,并依据重合基因的数量进行处方优化,最终确定优化的处方——舒筋蠲痹汤。3.对预测得到RA与舒筋蠲痹汤整体靶标,运用string软件构建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并将结果导入Cytoscape3.4.0进行拓扑结构值计算,获得核心的药物和靶点,并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4.筛选得到的药物-疾病靶标在用DAVID软件(https://david.ncifcrf.gov/)进行功能注释生物信息学分析,富集KEGG通路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5.对富集得到的 KEGG 通路(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http://www.kegg.jp/)。选择排名前8位的通路,对舒筋蠲痹汤治疗RA治疗机制做初步探讨。结果:预测得到与RA相关的基因共210个,与药物靶标963个。通过网络拓扑结构值计算,获得6个疾病-药物共同作用的核心蛋白:TNF-α,IFNG(IFN-y),IL1B(IL1-β),TP53,JUN,FOS。通过通路富集分析得到多条KEGG通路,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通路,破骨细胞分化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及NF-kappaB信号通路。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通路,破骨细胞分化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其与发育、信号转导、免疫调节等相关。选取基因富集较多的破骨细胞分化通路进行研究,从抑制破骨细胞分化角度,对中药舒筋蠲痹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进行阐释。在下文中,我们选取TNF-α,IFNG(IFN-γ),IL1B(IL1-β),在模型动物血清中测定含量,对模型动物病变局部蛋白表量进行测定,如核蛋白c-Fos,c-Jun。IL-1和TNF-α,研究早已证明这两种细胞因子与RA发病有密切关系。其与RA在通常在RA患者关节滑液中显着升高,刺激结缔组织细胞和多形核细胞产生前列腺素等小分子炎症介质,通过刺激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使破骨细胞减少糖蛋白合成,增加糖蛋白降解,并产生胶原酶和其他中性蛋白酶,释放骨钙等,从而导致骨和软骨的破坏。而RA患者的滑膜细胞培养和滑膜细胞标本中c-Jun、C-Fos也增高。这些超表达现象集中反映了滑膜间质细胞的失调控和原位活化,导致血管翳象肿瘤样浸润使关节严重损伤。除预测得到的6个靶标外,为了更清晰说明舒筋蠲痹汤与破骨细胞分化的关系,进一步选取本通路上的其他关键蛋白,如Rank1、Tranf2、P38及其磷酸化表达的P-p38同时进行研究,以更好地明晰舒筋蠲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实现骨保护的作用机制。3.基于模型动物的舒筋蠲痹汤治疗机制验证目的:1.通过模型动物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进行舒筋蠲痹汤的药效学研究。2.在药效学研究基础上,通过检测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通路上8个蛋白表达量变化,进行舒筋蠲痹汤作用机制探讨。方法:根据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选择基因富集较多的破骨细胞分化通路进行研究,并在动物模型上进行验证。选取国际研究RA公认模型,佐剂关节炎CIA大鼠模型,以中药舒筋蠲痹汤高、中、低三种剂量分别给予干预,以甲氨蝶呤为阳性对照药,主要药效学指标包括:踝关节肿胀度、关节评分、病理评分、特殊病理染色(针对破骨细胞特异性染色法,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法)、影像学(Micro-CT进行影像学角度进行骨破坏情况评估)等。与此同时对破骨细胞分化通路上通过预测得到的5个蛋白c-FOS,c-JUN,TNF-α,IFN-y,IL1-B进行验证,并在破骨细胞分化通路上另选多个关键蛋白,如Rank1、Traf2,P38等同时研究,运用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研究局部组织和血液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通过动物实验以验证舒筋蠲痹汤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舒筋蠲痹汤低、中剂量能有效减轻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的关节肿胀程度及踝关节病理损坏程度。初步探讨了舒筋蠲痹汤对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通路的调节作用,实验表明该方能够下调该通路上游的细胞因子IL1-1,TNF-α和IFN-y及中游的Traf2、p-p38,及下游核蛋白c-Jun,c-Fos的表达水平,从而控制炎症的发展及抑制破骨细胞分坏从而减少骨破坏的形成,为舒筋蠲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验证,运用网络药理学与模型动物结合,为中药复方处方机理研究提供了新参考。创新点:本研究提出“跟诊学习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研究、模型动物机制验证”四位一体的模式来阐释中医诊疗规律,将跟诊高年资医生与基于数据挖掘的医院His数据临床规律总结、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作用机制探讨与模型动物的机制验证等方式有机结合,创新了中医临床数据应用模式和诊疗规律研究模式。旨在通过传统中医临床经验总结方式与现代科研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为中医临床数据的利用从方法学层面进行探讨。从临床到科研,从宏观到微观,传统到新型,为临床数据利用和医生诊疗规律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结论:“跟诊学习与His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研究、模型动物机制验证”四位一体的模式,利于将宏观层面大数据背景下医师诊疗用药规律研究,与微观层面中药复方分子作用机理进行结合,立体地、多角度看待临床数据,对中医临床数据应用及诊疗规律的研究模式的探讨,便于更好地提炼临床医生诊疗特色、用药规律,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有参考意义。
杨舒淳[7](2016)在《李玉贤内科学术思想总结及“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背景:李玉贤主任医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和学术传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在治疗内科等疑难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擅长脾胃病、肺系疾病、心系疾病、肝胆病及肾系疾病等多学科疾病诊治。李老师学验具丰,因此,其独特的学术思想观点和临床诊疗经验需要学生去整理挖掘,借助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去揭示其机理,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二、研究目的:(一)通过理论学习和跟师实践,追溯整理李老师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李师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特别侧重于整理李师对脾胃理论研究的新观点和内科某些专病的特色诊疗经验,较为全面的继承李老师在内科疾病诊疗方面经验和学术思想精华。(二)为了能更好的学习和继承李玉贤老师治疗消化系统疑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经验,选用李师在临床治疗CAG中应用最多,且有效的经验方“和胃汤”,通过多因素的统计学分析,科学评价“和胃汤”治疗CAG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索和揭示“和胃汤”治疗CAG的作用机理。三、研究方法:(一)理论研究部分1采用整理分析归纳法和访谈法,学习归纳李师曾经深入研究过的中医经典和历代医家着作及医案等中的精华,追溯李师学术思想的成长过程和形成的源流,总结梳理出李玉贤老师的学术思想渊源。2采用总结提炼法和访谈法,将跟师学习、李师授课、李师着作和访谈交流等内容进行整理挖掘,提炼出李师诊治内科疾病的诊疗思路和理论特色体系,总结形成李师的内科疾病诊疗学术思想体系。(二)临床研究部分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开展“和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CAG的临床疗效研究。将100例符合寒热错杂型CAG属胃脘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和胃汤”免煎剂口服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胃复春片口服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应用治疗前后积分(临床证候、胃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试验室评估指标(胃蛋白酶Ⅰ和Ⅱ、胃泌素-17等)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评价“和胃汤”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和胃汤”治疗CAG的作用机理。四、研究结果:(一)李玉贤老师学术思想渊源李师学术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名师教诲,以及对中医经典和历代医家着作的不断研究学习。其中,对其学术思想形成最有影响力的名家有三位;《内经》的学术理论体系对其诊疗思维框架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之功;《伤寒杂病论》中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和治疗内伤杂病的专病专方用药体系是指导其临床实践的指南;历代名家着作思想精华丰富了其学术思想的内涵。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最终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内科杂病诊疗思想体系。(二)李玉贤老师内科学术思想概述及临床经验总结针对内科杂病诊治,李师首重脾胃在疾病演变和转归中的养正作用,重视对“脾胃学说”的理论研究等,对临床诊治慢性病和疑难杂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李师对内科各系统疾病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内科病以系统分类,总结各自的发病特点、病情演变规律、诊疗特色和重点等,对临证实践中疾病鉴别和诊断用药等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1)治脾胃肠病,提倡分治和合治的诊疗思路。(2)治肝胆系疾病,主张从肝胆脏腑病、肝胆之经络病、肝胆与其他脏相互传变之病、情志病等四大类分类论治。(3)治肺系疾病,善用辛凉复辛温法治外感热病的寒包热证;用金水相生法治内伤肺系疾病。(4)治肾系疾病,主张根据病因病机不同按照专病分而论治。(5)治疗心系疾病,重视“心脉以通为用”之法的应用。李师诊治内科系统疾病注重脏腑之间的阴阳平衡,病机演变和后天脾胃的养正作用,将各系统疾病以系统分类和专病分治为主线,每种病均从辨病机-立治法-选主方-论用药加减等入手,李师创立的各种治法及验方,即可单法单方使用,又可合法合方加减用之。其擅治内科疑难杂病,对胸痹、心悸、心衰、肺癌、肾癌、肝癌、胃脘痛等诊治均有其独到见解。(1)胸痹以虚实夹杂证多见,是因心阳本虚,又兼各种病理因素交互作用,导致痰浊瘀血阻滞心络而发病,李师临证善用化痰宽胸,益气通脉之法治疗。(2)心悸的发生与心中阳气不主令等关系密切,其中以心阳不足兼血虚血瘀最难治。李师临证善用温阳通脉,补血宁心之法治疗。(3)根据本地区风眩发病的地域特色,以阴虚阳亢兼痰瘀互结之证为多,李师临证善用滋肾平肝、化痰通脉配合健脾泄浊之法治疗。(4)心衰成因复杂,以心肺两虚为本,痰、瘀、水饮等病理因素交互作用为标,李师临证善用益气强心、化痰通脉配合温阳利水之法治疗。(5)治中风重视本气自病与夹邪,主张分期论治,李师善用益气通脉,化痰开窍之法治疗中风病失语。(6)治疗肺病久咳之症,多从肺肾论治。李师善用金水相生、化痰止咳之法治疗。(7)治肺癌,从久病阴损导致肺肾两虚兼毒邪内蕴辨证。李师善用金水相生兼解毒消症之法治疗。(8)治肾病水肿,主张分期论治,从肺脾肾三藏俱病,水阻气滞辨证。李师善用健脾理气,温肾利水法治疗。(9)治肾癌,从脾肾两虚、浊毒凝滞辨证,善用健脾益肾兼解毒泄浊消症之法治疗。(10)治肝癌,擅长从肝郁脾虚、湿阻毒凝辨证,拟疏肝健脾兼解毒消症之法治疗。(11)治CAG,擅长从寒热错杂辨证,善用辛开苦降兼解毒生肌等法治疗。(三)学生对李玉贤老师多学科杂病临床诊治经验的继承与创新学生通过对李师临床经验的整理挖掘,在总结提炼李师学术思想的过程中,受益颇深,达到了学用相长,并使其中医理论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大增。在临证中应用李师的诊疗思路和验方大胆灵活,并能加以创新,使学生在诊治某些肺系疾病等多学科杂病方面,初步形成自己较为完善的创新性诊疗思路,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四)临床研究部分:应用“和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在改善临床证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胃镜积分等级评估,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根据病理组织学疗效评估:单变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对CAG胃粘膜炎性改变、萎缩等疗效略优于对照组,对肠化的疗效评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学指标评估,PGI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PGⅠ/Ⅱ、G17比较,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由试验室结果观察分析发现,患者的病理组织学改善与PGⅠ、PGⅠ/Ⅱ、G17增幅相关密切。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五、研究结论:(1)李玉贤主任医师的核心学术思想是“治病必求于本”的“三观”诊疗思维体系:①阴阳为本的平衡观;②病机为本的衡动观;③后天为本的脾胃观。重视脾胃在疑难杂病演变和转归中的养正作用。(2)诊治内科各系统疾病以系统分类和专病分治为主线,每种病均从辨病机-立治法-选主方-论用药加减等入手是其临床经验特色。(3)李师认为,本地区CAG患者以寒热错杂证为多,临证以辛开苦降为大法兼用解毒生肌等法治疗,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这一学术观点得到了临床研究结果的证实。
陈健一,孙雪梅[8](2014)在《恶性淋巴瘤的中医治疗》文中指出恶性淋巴瘤目前尚无统一中医病名,多按照中医"恶核(痰核)"、"症积"和"虚劳"等病进行论治。关于"症积"病因《灵枢·百病始生》篇指出"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中藏经·积聚症瘕杀虫论第十八》提出"真气失而邪气并"的发病观。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散结攻逐法。《素问·六元正记大论》对"积证"的治疗又指出"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提出"虚劳(干血劳)"用大黄蟅虫丸治疗,《备急千金要方》提出采用内服外治综合治法,《医宗必读·积聚》把攻补两大法与"积聚"病程初中末三期结合起来,"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治疗应"屡攻屡补,以平为期。"后期出现"虚劳"证候,《圣济总录·虚劳统论》提出治法皆以补养为宜,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目前临证治疗淋巴瘤常用化痰散结、化瘀消症、清热解毒、虫类攻毒剔络、泻下通瘀、凉血解毒、利水逐饮、补气养血、滋补肝肾等治法,且常诸法合用,攻补兼施。文中并举临证验案二则。
陈刚[9](2009)在《吴茱萸治疗大鼠寒凝血瘀型心痛的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根据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认识,采用温通散寒的治疗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吴茱萸(选用疏毛吴茱萸符合《药典》标准,以下同)水煎液对寒凝血瘀型心痛大鼠血液流变学、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指标的影响,探索辛热药物吴茱萸以温散寒,以辛助血行脉通疗效产生的原理,为中药辛热药性理论疗效机制的原始再创新作科学探索。方法:用肾上腺素造SD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冠心苏合丸组)、吴茱萸水煎液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组,观察不同剂量吴茱萸水煎液对寒凝血瘀型心痛大鼠血液流变学、TNF-α、NO指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吴茱萸对各指标的影响,并作出全面评价。探索吴茱萸调节寒凝血瘀型心痛大鼠模型药效与剂量关系,确认吴茱萸具有温通散寒作用。结果:1.肾上腺素造模之后,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升高,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2.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吴茱萸水煎液中剂量组可以显着降低全血粘度低切值(p<0.05),吴茱萸水煎液小剂量组可以显着降低全血粘度中切值(p<0.05),阳性对照组和吴茱萸水煎液中剂量组可以极显着降低全血粘度中切值和高切值(p<0.01),阳性对照组、吴茱萸水煎液小剂量组、吴茱萸水煎液中剂量组、吴茱萸水煎液大剂量组可以极显着降低血浆粘度值(p<0.01)。3.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吴茱萸水煎液小、中剂量组均可以极显着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p<0.01)。4.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吴茱萸水煎液中剂量组可以显着升高一氧化氮(NO)水平(p<0.05)。结论:实验研究表明吴茱萸水煎液能降低寒凝血瘀型心痛大鼠血液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值。同时还能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升高血液中一氧化氮含量,前者对于保护心肌,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有着重要的理论依据和临床意义。后者对于调节血管张力、抗氧化、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李奇今,李靖,李雷[10](2002)在《外治瘀血证验案举例》文中研究说明
二、外治瘀血证验案举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治瘀血证验案举例(论文提纲范文)
(1)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文献综述 |
1.1 寻常痤疮的中医药认识与研究 |
1.1.1 寻常痤疮的基本内涵 |
1.1.2 寻常痤疮的中医诊疗进展 |
1.1.3 寻常痤疮的中医药信息学研究 |
1.2 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
1.2.1 中医药知识图谱的基本内涵 |
1.2.2 中医药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 |
1.2.3 小结 |
2 前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知识结构构建技术研究 |
3.1 以名医经验的表达和使用为目标制定知识层次 |
3.2 知识体系结合领域知识分类标准制定知识框架 |
3.2.1 寻常痤疮中医药诊疗知识体系分析 |
3.2.2 中医药领域知识分类标准对比分析 |
3.2.3 制定知识框架 |
3.3 小结 |
4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本体部分构建技术研究 |
4.1 确定本体的覆盖范围与术语粒度 |
4.2 梳理领域重要术语 |
4.2.1 梳理核心概念寻常痤疮的定义及中西医病名 |
4.2.2 收集领域各类别术语 |
4.3 调查、复用已有本体、术语表 |
4.3.1 领域现有本体的优势与不足 |
4.3.2 复用领域术语表的选择与介绍 |
4.4 构建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本体部分的分类体系 |
4.4.1 构建疾病分类体系 |
4.4.2 构建证候、治则治法分类体系 |
4.4.3 构建其他概念分类体系 |
4.5 定义本体中的数据属性 |
4.6 编辑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本体部分 |
4.7 小结 |
5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名医经验部分构建技术研究 |
5.1 寻常痤疮中医医案知识分析 |
5.1.1 医案知识框架是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知识框架的子集 |
5.1.2 事实知识可通过医案按语加工或知识补齐加以丰富 |
5.2 原始数据向知识图谱的转换过程与技术路线概述 |
5.3 医案数据收集 |
5.3.1 根据疾病诊断筛选医案 |
5.3.2 根据施治医家筛选医案 |
5.4 数据清洗 |
5.5 医案知识抽取 |
5.5.1 基于规则的医案实体抽取 |
5.5.2 人工审校标注 |
5.5.3 根据实体属性与医案结构抽取关系 |
5.6 医案知识融合 |
5.6.1 区分医案知识中的实体与概念 |
5.6.2 知识消歧 |
5.6.3 知识对齐 |
5.7 基于图数据库Neo4j的知识图谱数据存储 |
5.8 小结 |
6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应用示例 |
6.1 通过语义搜索获得寻常痤疮相似证候的诊疗经验 |
6.2 获取知识关联获取寻常痤疮同病异治的诊疗经验 |
6.3 通过实体属性获取药物加减经验 |
6.4 小结 |
7 研究结果与讨论 |
7.1 研究结果 |
7.1.1 构建了互操作性与名医经验知识表达良好的知识图谱知识结构 |
7.1.2 构建了符合寻常痤疮中医药表达特色的本体 |
7.1.3 构建了提升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获取效果的的知识图谱 |
7.2 讨论 |
7.2.1 事实知识是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中名医经验的重要部分 |
7.2.2 本体知识是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实现知识关联的重要途径 |
7.2.3 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具有特色分类层次:病证结合的证候和类方 |
7.2.4 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的构建需要领域专家的参与 |
8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
8.1 研究结论 |
8.1.1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知识层次与知识框架 |
8.1.2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本体特征 |
8.1.3 形成了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的构建流程 |
8.2 不足与展望 |
8.2.1 缺少知识图谱的质量控制与评估环节 |
8.2.2 领域理论知识中缺少关系部分 |
8.2.3 知识图谱中知识种类和数据量有待进一步扩充 |
8.2.4 缺少规则知识,限制知识图谱的智能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图表索引 |
附录2 医家列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文献综述 |
1.1 寻常痤疮的中医药认识与研究 |
1.1.1 寻常痤疮的基本内涵 |
1.1.2 寻常痤疮的中医诊疗进展 |
1.1.3 寻常痤疮的中医药信息学研究 |
1.2 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
1.2.1 中医药知识图谱的基本内涵 |
1.2.2 中医药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 |
1.2.3 小结 |
2 前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知识结构构建技术研究 |
3.1 以名医经验的表达和使用为目标制定知识层次 |
3.2 知识体系结合领域知识分类标准制定知识框架 |
3.2.1 寻常痤疮中医药诊疗知识体系分析 |
3.2.2 中医药领域知识分类标准对比分析 |
3.2.3 制定知识框架 |
3.3 小结 |
4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本体部分构建技术研究 |
4.1 确定本体的覆盖范围与术语粒度 |
4.2 梳理领域重要术语 |
4.2.1 梳理核心概念寻常痤疮的定义及中西医病名 |
4.2.2 收集领域各类别术语 |
4.3 调查、复用已有本体、术语表 |
4.3.1 领域现有本体的优势与不足 |
4.3.2 复用领域术语表的选择与介绍 |
4.4 构建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本体部分的分类体系 |
4.4.1 构建疾病分类体系 |
4.4.2 构建证候、治则治法分类体系 |
4.4.3 构建其他概念分类体系 |
4.5 定义本体中的数据属性 |
4.6 编辑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本体部分 |
4.7 小结 |
5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名医经验部分构建技术研究 |
5.1 寻常痤疮中医医案知识分析 |
5.1.1 医案知识框架是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知识框架的子集 |
5.1.2 事实知识可通过医案按语加工或知识补齐加以丰富 |
5.2 原始数据向知识图谱的转换过程与技术路线概述 |
5.3 医案数据收集 |
5.3.1 根据疾病诊断筛选医案 |
5.3.2 根据施治医家筛选医案 |
5.4 数据清洗 |
5.5 医案知识抽取 |
5.5.1 基于规则的医案实体抽取 |
5.5.2 人工审校标注 |
5.5.3 根据实体属性与医案结构抽取关系 |
5.6 医案知识融合 |
5.6.1 区分医案知识中的实体与概念 |
5.6.2 知识消歧 |
5.6.3 知识对齐 |
5.7 基于图数据库Neo4j的知识图谱数据存储 |
5.8 小结 |
6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应用示例 |
6.1 通过语义搜索获得寻常痤疮相似证候的诊疗经验 |
6.2 获取知识关联获取寻常痤疮同病异治的诊疗经验 |
6.3 通过实体属性获取药物加减经验 |
6.4 小结 |
7 研究结果与讨论 |
7.1 研究结果 |
7.1.1 构建了互操作性与名医经验知识表达良好的知识图谱知识结构 |
7.1.2 构建了符合寻常痤疮中医药表达特色的本体 |
7.1.3 构建了提升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获取效果的的知识图谱 |
7.2 讨论 |
7.2.1 事实知识是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中名医经验的重要部分 |
7.2.2 本体知识是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实现知识关联的重要途径 |
7.2.3 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具有特色分类层次:病证结合的证候和类方 |
7.2.4 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的构建需要领域专家的参与 |
8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
8.1 研究结论 |
8.1.1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知识层次与知识框架 |
8.1.2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本体特征 |
8.1.3 形成了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的构建流程 |
8.2 不足与展望 |
8.2.1 缺少知识图谱的质量控制与评估环节 |
8.2.2 领域理论知识中缺少关系部分 |
8.2.3 知识图谱中知识种类和数据量有待进一步扩充 |
8.2.4 缺少规则知识,限制知识图谱的智能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图表索引 |
附录2 医家列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基于文献统计探究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时辰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失眠时间相关研究 |
综述二 西医学失眠时间相关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对象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流程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时辰与用药特点 |
小结 |
讨论 |
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2. 失眠时辰与用药分析 |
3. 失眠时辰与用药性味分析 |
4. 失眠时辰与用药归经分析 |
第三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4)紫草地黄汤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湿疮的基本概念 |
1.1 病因病机 |
1.2 临床表现 |
1.3 西医的治疗对策 |
1.4 中医的治疗对策 |
1.6 总结 |
2. 激素依赖性湿疮的基本概念 |
2.1 发病机制 |
2.2 临床表现 |
2.3 诊断标准 |
2.4 治疗方法 |
2.5 存在问题 |
3. 中医对激素依赖性湿疮的认识 |
3.1 病因病机 |
3.2 证候类型 |
3.3 治病对策 |
3.4 常用方药 |
4. 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治探析 |
4.1 病机特征 |
4.2 辨证要点 |
4.3 局部辨证 |
4.4 全身辨证 |
4.5 治法撷要 |
4.6 紫草地黄汤方解 |
4.7 紫草地黄汤临床化裁 |
4.8 临床注意 |
5. 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验案举例 |
6.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病例汇总表 |
附录2: 近19年有关激素依赖性湿疮中药治疗的研究 |
附录3: 不同皮肤病之血热证治 |
参考文献(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古代医案数据来源 |
3.1.2 现代医案数据来源 |
3.1.3 文献调研 |
3.1.4 数据检索 |
3.2 数据纳入排除标准 |
3.2.1 现代医案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3.2.2 医案纳入及排除标准 |
3.3.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的构建 |
3.4. 数据规范 |
3.4.1 古代医案名词术语规范 |
3.4.2 现代医案名词术语规范 |
3.5 数据挖掘方法及工具 |
3.5.1 数据挖掘方法 |
3.5.2. 数据挖掘工具 |
4 研究结果及结果分析 |
4.1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构建结果 |
4.1.1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数据情况 |
4.1.2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功能 |
4.2 古代医案研究结果及分析 |
4.2.1 古代(明、清)医案综合分析结果 |
4.2.1.1 医案数据概况 |
4.2.1.2 患者一般情况 |
4.2.1.3 辨证信息分析结果 |
4.2.1.4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2.2 明代医案分析结果 |
4.2.2.1 医案数据概况 |
4.2.2.2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2.3 清代医案分析结果 |
4.2.3.1 医案数据情况 |
4.2.3.2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3 现代医案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1 现代医案综合分析结果 |
4.3.1.1 医案数据情况 |
4.3.1.2 患者一般情况 |
4.3.1.3 辨证信息分析结果 |
4.3.1.4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3.2 现代医案分型治疗分析结果 |
4.3.2.1 肝气郁结证 |
4.3.2.2 气郁化火证 |
4.3.2.3 痰气郁结证 |
4.3.2.4 心神失养证 |
4.3.2.5 心脾两虚证 |
4.3.2.6 心肾阴虚证 |
4.3.3 症状-证型关系分析结果 |
4.3.3.1 各证型医案数据情况 |
4.3.3.2 症状-证型权重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郁证医案数据库构建探讨 |
5.2 古代郁证辨治规律探讨 |
5.3 现代郁证辨治规律探讨 |
5.4 古今郁证辨治规律对比探讨 |
6.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基于临床数据的舒筋蠲痹汤处方发现及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一) 中医临床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进展 |
1.临床数据研究重要性 |
2.临床诊疗数据研究的艰巨性 |
3.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临床数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4.临床数据应用领域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进展 |
4.1 数据挖掘技术简介 |
4.2 数据挖掘在临床数据研究中的应用范围 |
4.3 中医药领域数据挖掘的主要方法 |
5.临床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技术结合的必要性 |
文献综述(二) 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中医病因、病机 |
1.1 外感六淫之邪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之外因 |
1.2 正气不足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之本 |
1.3 痰、瘀、湿邪气内外相合,为类风湿关节炎致病重要病理环节 |
2.中医治疗原则 |
2.1 外来之邪,随其所在而祛之 |
2.2 正气不足,视气血阴阳所亏之处而调之 |
2.3 内生之邪,祛湿、化痰、逐瘀随症治之 |
3.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前言 |
第一章:基于临床数据挖掘的类风湿关节炎用药规律分析及核心处方发现 |
1.1 研究目的 |
1.2 材料及方法 |
1.3 研究结果 |
1.3.1 常用药物频次分析 |
1.3.2 药性分析 |
1.3.3 基于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组方规律分析 |
1.4 分析及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处方优化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
2.1 研究目的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数据及软件来源 |
2.2.2 核心算法-靶标预测方法 |
2.2.3 核心算法-靶标分析方法 |
2.2.4 分析流程 |
2.3 结果 |
2.3.1 RA疾病相关基因 |
2.3.2 RA与预测核心方中单味药物重叠基因 |
2.3.3 药物相关基因 |
2.3.4 关键基因筛选 |
2.3.5 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基于动物实验的复方作用机制研究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材料 |
3.2.1 动物及药物 |
3.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胶原诱导关节炎(CIA)模型的建立 |
3.3.2 舒筋蠲痹汤水提物制备 |
3.3.3 分组及给药 |
3.3.4 取材 |
3.3.5 检测 |
3.4 结果 |
3.4.1 体重及体重变化率 |
3.4.2 关节炎评分 |
3.4.3 关节肿胀度 |
3.4.4 Micro-CT结果 |
3.4.5 病理结果 |
3.4.6 Elisa结果 |
3.4.7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3.5 小结与讨论 |
技术路线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供本院博士论文盲审用) |
(7)李玉贤内科学术思想总结及“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引言 |
一、李玉贤主任医师学术思想渊源 |
1 李玉贤主任医师简介 |
2 李玉贤主任医师的学术思想渊源述要 |
2.1 中医经典构建了李老师学术思想的总体框架 |
2.2 历代名家着作精华丰富了李老师的学术思想内涵 |
2.3 受当代名家教诲,临证活用经旨 |
2.4 受名家影响,临证重视医案风格和内涵 |
2.5 师古通今,融汇新知 |
3 小结 |
二、李玉贤主任医师内科系统学术思想概述及临床经验总结 |
1 李玉贤主任医师内科学术思想概述 |
1.1 学术思想 |
1.2 内科疾病诊治经验概述 |
2 李玉贤主任医师内科疾病诊治临床经验总结 |
2.1 胸痹的辨治经验 |
2.2 心悸辨治经验 |
2.3 从滋肾平肝、化痰通络配合健脾泄浊法治疗风眩的辨治经验 |
2.4 心衰辨治经验 |
2.5 中风病辨治经验 |
2.6 从金水相生法论治内伤久咳经验 |
2.7 从金水相生兼解毒散结法治肺癌经验 |
2.8 慢性肾炎水肿辨治经验 |
2.9 从健脾益肾兼解毒泄浊消瘸法辨治肾癌经验 |
2.10 从健脾疏肝兼解毒消瘸法辨治肝癌的经验 |
2.11 应用辛开苦降兼解毒生肌等法治疗寒热错杂型CAG辨治经验 |
三、学生对李玉贤老师临床经验的继承与创新 |
1 经方验方合用治疗肺系疾病 |
1.1 从三阳合病论治小儿感冒高热不退 |
1.2 化痰通络与透邪出表法并用治鼻渊 |
1.3 内外合法根治哮病 |
2 活用名师诊疗思路治杂病 |
2.1 根据年龄辨治汗证 |
2.2 疏肝理气与解毒散结法合用治疗不明原因胸胁疼痛 |
2.3 从三焦气血津液失和论治不寐 |
3 活用李师诊疗思路治怪病验案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 |
1 CAG的西医病名定义 |
2 CAG的中医病名及症状学术渊源 |
2.1 胃脘痛中医病名论述 |
2.2 胃痞(痞满)中医病名论述 |
2.3 CAG的中医相似症状论述 |
3 CAG的中西医病因病机 |
3.1 历代医家对胃脘痛和胃痞的中医病因病机的主要认识 |
3.2 现代医家对CAG的中西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
4 CAG的中医辨证分型 |
4.1 中虚气滞证 |
4.2 脾虚痰瘀证 |
4.3 脾虚湿阻兼瘀证 |
4.4 寒热错杂证 |
4.5 阴虚血瘀证 |
5 CAG的中医治疗 |
5.1 历代医家对胃脘痛及胃痞的治法论述 |
5.2 “共识意见”中CAG的中医治法 |
5.3 CAG的中医治疗的合法及选方用药 |
5.4 CAG的治疗周期 |
6 CAG的中成药及西医治法 |
7 CAG相关性试验研究 |
8 本研究用药相关内容综述 |
8.1 对照组药物选择依据 |
8.2 治疗组和胃汤部分用药的药理学研究分析 |
9 CAG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0 本课题主攻方向 |
参考文献 |
“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1.1 诊断标准 |
1.2 病例纳入标准 |
1.3 排除病例标准 |
1.4 剔除、脱落以及中止试验的标准 |
1.5 安全性观察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流程 |
2.2 观测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2.3 质量控制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基线资料均衡性检验 |
3.2 两组临床疗效及试验室血清学指标评定对比 |
3.3 安全性指标评价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吴茱萸治疗大鼠寒凝血瘀型心痛的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1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学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1 对寒证的认识 |
1.2.2 中医对血瘀证的认识 |
1.2.3 寒邪与血瘀形成的关系 |
1.3 寒凝血瘀证胸痹心痛的治法 |
1.4 选方用药 |
1.5 吴茱萸的研究概况 |
1.5.1 来源 |
1.5.2 品种考证 |
1.5.3 采收 |
1.5.4 分布、道地产区 |
1.5.5 栽培 |
1.5.6 传统认识 |
1.5.7 现代研究 |
2 实验研究 |
实验1 吴茱萸对寒凝血瘀型心痛大鼠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值的观察 |
实验 2 吴茱萸对寒凝血瘀型心痛大鼠血清 TNF-α、NO 指标的观察分析 |
3 讨论 |
3.1 吴茱萸对寒凝血瘀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值的观察 |
3.2 吴茱萸对寒凝血瘀型大鼠TNF-α的观察 |
3.3 吴茱萸对寒凝血瘀大鼠NO的观察 |
结语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缩略语表 |
附录二 综述 |
附录三 图片 |
附录四 致谢 |
附录五 个人简介 |
(10)外治瘀血证验案举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下颌关节韧带损伤 |
2 伤后受寒 |
3 胸部外伤 |
四、外治瘀血证验案举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D]. 张雨琪.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D]. 张雨琪.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3]基于文献统计探究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时辰用药规律[D]. 林亮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紫草地黄汤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应用探讨[D]. 陈马可(Mark Cher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5]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D]. 王伟斌.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6]基于临床数据的舒筋蠲痹汤处方发现及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D]. 申丹.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11)
- [7]李玉贤内科学术思想总结及“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杨舒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3)
- [8]恶性淋巴瘤的中医治疗[A]. 陈健一,孙雪梅.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论文集, 2014
- [9]吴茱萸治疗大鼠寒凝血瘀型心痛的药效学研究[D]. 陈刚. 贵阳中医学院, 2009(07)
- [10]外治瘀血证验案举例[J]. 李奇今,李靖,李雷. 中医外治杂志,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