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臭氧水制剂过程中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钱媛媛,王永杰,杨雪晶[1](2021)在《臭氧相关水处理工艺及其传质特征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通过对臭氧的性质和不同的反应机理介绍,回顾了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发展概况,并介绍了臭氧在实际处理应用中的设备的3个关键部分,包括臭氧发生器、臭氧接触反应系统和臭氧破坏装置。在工艺设计、活化及催化方法开发的基础上,臭氧在水中传质过程的优化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所以本文阐述了臭氧的传质速率影响因素,而臭氧接触器是改善传质的具体工程手段。基于人们对臭氧传质过程的理解,逐渐对臭氧接触器进行了设计和改进,本文对几种典型类型的接触器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且对其各自的传质特征研究进行对比与总结,结果得出大流量工况下静态混合器的体积传质系数KLa高达2s-1,而小流量工况下射流式接触器和微气泡反应器的KLa可分别达到216.15s-1和4000s-1,并且发现臭氧反应中仍有某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气泡直径等参数可以多加注意和臭氧体系中的界面反应的进一步研究。
董凯兵[2](2021)在《功能性臭氧冰的研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臭氧的高效杀菌消毒、无残留特点使得它在食品加工领域备受关注,但是臭氧的不稳定性决定了臭氧在常温下难以保存。臭氧冰由臭氧水在低温条件下冻结而成,不仅保留了臭氧的原有性能功效,还能为食品保鲜提供冷源,同时解决了臭氧的半衰期过短的问题。然而,在制备臭氧冰的过程中,存在臭氧水浓度低、冰中臭氧保存率低的缺点,不利于臭氧冰的推广应用。本课题在研究影响臭氧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臭氧冰的制备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臭氧冰的臭氧保存及释放特性,并通过试验探究臭氧冰的保鲜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曝气法制备高浓度臭氧水,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臭氧水浓度的影响。结合气液传质理论,通过理论与实验模型推导,得到臭氧水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以实验验证该曲线与实验结果较吻合,实现了曝气过程中臭氧水浓度的可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臭氧水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和pH值均能显着影响臭氧水的半衰期,水温越低,臭氧水的半衰期越长,同时适当调节pH值对延长臭氧水半衰期有促进作用。当水温为5℃、pH值为3时,臭氧水的半衰期为780.1 min。该部分工作为制备高浓度臭氧冰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2)针对制备臭氧冰的过程中,臭氧保存率低的问题,分别探究了水温、pH值、冻结温度以及制冰模具对冰中臭氧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和冻结温度越低,冰中臭氧保存率越高。通过臭氧冰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研究发现,其稳定性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强。不同条件下贮藏的臭氧冰在最初的两天均出现较大的衰减,其衰减率的范围为30%~40%。随后臭氧浓度缓慢下降,且下降过程中浓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此外,研究不同浓度、不同p H值的臭氧冰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浓度越高,单位时间内臭氧冰释放出的臭氧越多,但pH值对臭氧冰的释放过程没有影响。(3)以鳊鱼为试材,使用不同浓度的臭氧冰在1±0.5℃条件下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4.62 mg·L-1的臭氧冰的保鲜效果在色泽、气味、弹性上均优于对照组。有效延缓pH值、TVB-N的上升,降低了样品菌落总数1.77 lg CFU/g,延长鳊鱼的货架期4~5天。浓度为0.94 mg·L-1的臭氧冰对鳊鱼的保鲜效果不明显。本课题开发了一种在常规冷冻温度下制备高浓度臭氧冰的方案。通过试验优化了臭氧水和臭氧冰的制备工艺,减少了臭氧的损失,同时降低制造成本,为臭氧水及臭氧冰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苏倩[3](2021)在《臭氧预氧化控制超滤膜有机污染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滤工艺对颗粒物、微生物有优异的去除效果,且运行压力相对较低、占地面积较小,因此在饮用水处理、污水回用以及纳滤/反渗透预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水中普遍存在的天然有机物对超滤膜的污染是制约超滤工艺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臭氧预氧化能改变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在控制超滤膜有机污染方面受到广泛关注,但关于其组合方式和控制效能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在考察常用高分子超滤膜对臭氧耐受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原水离子组成、有机物性质、膜截留分子量三个因素对臭氧预氧化控制超滤膜有机污染效能的影响。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聚醚砜(PES)和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对臭氧的耐受性有显着差异。与饱和臭氧水(浓度为19.2±0.5 mg/L)接触2 h后,PES膜的透水率急剧增大至新膜的3倍以上,对腐殖酸(HA)的截留率降至0左右,过滤HA时膜通量无下降,结合膜表面组成和性质的分析,臭氧在氧化亲水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同时使PES分子也发生了分解,破坏了PES分离层的结构和功能。对于PVDF膜,与饱和臭氧水接触2 h后膜的透水率增大至新膜的1.4倍左右,对HA截留率由新膜的约60%降至40%左右,但与臭氧接触时间进一步延长时膜性能无进一步下降,对膜表面组成和性质的分析表明臭氧对PVDF膜的损伤主要是由于PVP的氧化和流失造成的,PVDF本身未发生分解。PVDF膜对臭氧的耐受性显着高于PES膜,有望用于臭氧预氧化-超滤组合工艺。(2)无pH缓冲(NaCl溶液)、碳酸盐缓冲(NaCl+Na HCO3)、磷酸盐缓冲(PBS溶液)以及钙离子+碳酸盐缓冲(NaCl+Na HCO3+Ca Cl2)四种离子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剂量臭氧预氧化对HA引起的超滤膜污染的影响。四种离子组成条件下,臭氧预氧化均能不同程度地减缓膜污染,且膜污染控制效果随臭氧剂量增加有所升高;NaCl溶液中臭氧预氧化使溶液p H降低,其膜污染控制效果部分被p H下降抵消;碳酸盐缓冲条件下的膜污染控制效果略好于磷酸盐缓冲,这应该是由于碳酸盐抑制了自由基的形成而促进了臭氧分子对HA的直接氧化,臭氧分子的直接氧化作用使更多的HA由大分子变为小分子,更有利于膜污染的减缓;Ca2+通过“架桥作用”明显加剧了HA在膜上的沉积和膜污染程度,臭氧预氧化分别使总污染指数(TFI)和不可逆污染指数(HIFI)下降74.6%和65.6%,膜污染控制效果明显。臭氧预氧化对超滤膜有机污染的控制效果受原水离子组成影响很大,因此分析总结相关文献及评价臭氧预氧化效能时应关注原水的离子组成。(3)有机物性质的不同使其膜污染行为差异明显,HA和海藻酸钠(SA)均造成膜通量的显着下降,臭氧预氧化对HA和SA造成的膜污染控制效果明显,膜表面SEM和FTIR分析也表明臭氧预氧化后HA和SA在膜上的不可逆积累明显减少;牛血清蛋白(BSA)的分子尺寸较小,造成的膜污染程度很轻但主要是不可逆污染,臭氧预氧化使BSA污染有所降低。(4)超滤膜污染随膜孔径减小而加剧,对于未经臭氧预处理的HA,50 k Da超滤膜的TFI和HIFI分别是150 k Da超滤膜的1.48和1.19倍;臭氧预氧化对孔径较大的超滤膜的污染控制效果好于孔径较小的超滤膜,这是由于臭氧预氧化使两种孔径的膜上截留的有机物的量均减少,其中孔径较大的150 k Da超滤膜上有机物截留量的下降更明显。
杨茂林[4](2021)在《光催化协同高浓度臭氧降解对氯苯酚及协同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氯酚类废水主要来源于石化、焦炭及染织等行业,排放量较大且毒性较高,处理不达标的氯酚类废水会持续污染水生生物甚至致人死亡。目前的氯酚类废水处理工艺存在降解效率有限、矿化率低、能耗高等问题。本课题以对氯苯酚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光催化协同高浓度臭氧工艺来提升降解效率。在中等规模废水降解实验中,光催化效应能够激发高浓度臭氧产生强氧化粒子,进而有效提升废水的降解及矿化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搭建气路循环降解装置来降低尾气排放。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对反应釜的臭氧曝气传质过程展开研究,结合Two-film理论及Maxwell-Stefan理论对气泡传质及分子扩散进行数值建模。考察传质时间、气液比、曝气面积、气泡平均直径对模型中臭氧浓度及气液传质效率的影响,并对反应釜的传质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气液传质实验来验证模型准确度,确定合适的传质工艺参数范围,确保后续的降解反应具有较高的传质效率。采用光催化协同高浓度臭氧工艺对中等规模的对氯苯酚废水进行降解。考察臭氧浓度、Ti O2投加量、循环气量和初始p H值下的降解和矿化能力,并分析各影响因素的显着性。选择降解时间、催化剂投加量、循环气量建立响应面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间的交互性。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GC-MS检测初期降解产物的生成趋势及种类,并分析对氯苯酚的降解路线。测定O3、O3/UV、O3/Ti O2/UV体系中臭氧水衰减曲线来推导臭氧半衰期,以表现各体系中臭氧间接氧化的能力。考察不同臭氧浓度、紫外线强度、初始p H值对不同体系中羟基自由基产率的影响,并分析碳酸根离子对羟基自由基产出的抑制效果。添加羟基自由基猝灭剂、光催化空穴捕获剂来推断光催化协同高浓度臭氧工艺的中间活性粒子,并确定该降解工艺的协同机理。本文通过搭建臭氧气路循环装置来减少尾气排放,结合气液传质数值模型与实验结果,对反应釜进行传质优化。在一定工艺参数下,O3/Ti O2/UV体系所激发的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够有效促进氯酚类废水的降解及深度矿化。该研究所涉及的工艺参数及机理分析可为后续氯酚类废水的工业化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范鑫[5](2021)在《基于臭氧水的履带式植保车研制与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化肥农药使用量显着减少,利用率明显提升。在此背景下,绿色防控技术和新型植保药械得到发展,而臭氧植保技术作为一种无污染、无药害、无残留的绿色防控技术,已在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控领域得到应用,背负式臭氧水喷雾器、固定式臭氧水制备设备等相关植保药械也得到研究与使用。其中,背负式臭氧水喷雾器受到重量的限制,不能配备高效率的臭氧发生器,导致臭氧水浓度低,影响病虫害防控效果;固定式臭氧水制备设备多应用于温室大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对臭氧水进行长距离输送,增加了浓度损耗,更加不利于面向果园等种植面积大的作物使用。因此本文将臭氧水制备系统与履带底盘相集成,并结合PLC控制技术和单片机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臭氧水的履带式植保车,主要针对果园病虫害进行绿色植保作业,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研制了一套可满足果园植保作业要求的臭氧水制备系统,首先为探究不同气源选择对臭氧水制备效率的影响,搭建了简易的臭氧水制备系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含量高于93%的氧气源制备臭氧水浓度为16.1ppm,使用空气源只能达到6.3ppm,且前者时间更短,使用空气源不能满足果园作业要求。之后对臭氧制备装置、气液混合装置和喷施装置进行了分析与选型,使本系统可在5min内将200L水的臭氧溶解度上升到20ppm,能够满足对细菌、真菌等农业有害微生物引起的常见主要病害的防控要求。(2)设计定制了用于集成臭氧水制备系统的履带底盘,其中动力系统主要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和锂电池,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直接与驱动轮连接控制履带底盘行走,行走系统采用“四轮一带”的形式,对轮系及张紧装置进行了设计和布局。整车接地比压为16.7k Pa,最大行驶阻力为3233N,所需驱动电机功率要大于3.8k W。对整车运动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可进行原地转向,纵向、横向作业坡度均大于30°。最后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机架进行静力学分析,最大变形量为0.92mm,最大应力为100.1MPa,满足许用应力条件。(3)开发了配套的电气控制系统和驱动电机控制系统,根据设计的臭氧水制备系统工作流程,使用PLC对各用电器工作顺序进行控制,各用电器启停的时间间隔均设置为5s,增加流量开关和液位开关作为对臭氧水制备系统的保护,且臭氧水制备系统在两者同时闭合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使用STM3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利用PWM技术控制双驱动电机的转向和转速,从而控制履带底盘的行走,履带底盘直行时利用PID算法稳定电机转速。(4)将研制的臭氧水制备系统与履带底盘进行集成设计,完成装备的试制并测试相关作业参数,对本装备的抑菌效果和田间防效进行初步验证。通过对镰刀菌和链格孢菌两种可引起多种作物病害的病原真菌进行抑菌试验,证明了10ppm浓度的臭氧水能够对镰刀菌起到有效抑制作用,6ppm浓度的臭氧水能够对链格孢菌起到有效的抑菌作用。使用本装备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显示,在霜霉病有爆发趋势时,使用20ppm浓度的臭氧水连续6d进行喷施作业,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可达74.8%,比喷施霜脲氰霜唑78.9%的防效略低,但无明显差异。
Han Wenbiao;Ai Zhangran;Liu Guangzhao;[6](2021)在《臭氧疗法马德里宣言(第2版)》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臭氧在临床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臭氧疗法马德里宣言2015年第2版对臭氧的治疗基础、基本原理、应用途径及适宜臭氧疗法治疗的病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本译文期望为今后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赵阳[7](2020)在《生湿面条褐变规律及预防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生湿面条制成后,通常需经过一定时间的存放,才会被煮制和食用。在存放过程中,生湿面条会发生褐变。生湿面条褐变主要有2种现象,(1)整体颜色变化:生湿面条颜色会由淡黄色、乳白色变成浅灰色、浅棕色甚至褐色;(2)生成黑点:生湿面条表面会有尺寸不等、形状不规则的黑点形成。褐变极大的影响了生湿面条的外观品质,可能会引起消费者对生湿面条食用品质和安全性的担忧。目前,国内主要通过抗坏血酸等还原剂和物理方法对面条进行护色,国外也有关于加碱生湿面条的颜色变化规律的研究,而对于生湿面条褐变化学机制及黑点的报道较少。为解决以上问题,本课题研究了生湿面条褐变的规律和预防机制。首先,探讨生湿面条颜色变化规律。从制粉粉路中的不同出粉点获取不同成分的小麦粉并制备生湿面条,制备不同加水量及添加10种金属离子的低灰分生湿面条,记录生湿面条的颜色参数变化,并进行方程拟合。结合低场核磁共振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结果,探讨小麦粉成分、水的结合状态和水中金属离子对生湿面条颜色变化速率和程度的影响。小麦粉中PPO活性和总酚含量增加,生湿面条颜色逐渐加深,ΔL01h先增加后减少。高灰分含量的小麦粉制成的生湿面条0~24 h内的颜色变化程度、ΔL424h和k3随灰分含量、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升高而增加。加水量增加,低灰分含量的生湿面条的颜色先加深后变浅,ΔL01h逐渐增加,ΔL424h和k3先增加后减少。金属离子影响生湿面条的褐变,改变ΔL424h和k3。水中Ca2+、Zn2+、Mn2+、Mg2+、Fe3+等金属离子的存在,可能是诱发或加快生湿面条褐变的因素。同时,探讨黑点的形成规律。一般认为,加工精度较低、灰分含量较高的小麦粉制成的生湿面条表面容易生成黑点。但在研究中发现,即使是低灰分小麦粉制成的生湿面条,在贮藏过程中也会生成黑点,而且黑点难以预防。以不同麸星含量的小麦粉为原料制备生湿面条,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证实了生湿面条上的黑点是由麸星引起的。对黑点的观测结果表明,黑点以麸星为中心逐渐形成。当小麦粉或生湿面条中麸星的粒度达到约50μm时,才能够被肉眼观察到。一些低灰分小麦粉中含有少量的、粒度较小的麸星,这些麸星也会引起黑点。多酚氧化酶(PPO)酶促褐变在植物性食品中时常发生。PPO催化酚类化合物脱氢反应生成醌类,醌类通过非酶聚合反应生成黑色物质。从PPO酶促褐变的角度,探讨生湿面条褐变的化学机制。制备不同p H的生湿面条,利用小麦粉PPO提取物和邻苯二酚试剂构建PPO-邻苯二酚体系,根据生湿面条褐变情况和PPO-邻苯二酚体系的UPLC-TOF-MS分析结果,探讨PPO酶促褐变在生湿面条褐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PPO酶促褐变是黑点形成关键。麸星中的酚类化合物在PPO的催化作用下脱氢,其最适p H约为7。当生湿面条中有酚类化合物的脱氢产物存在,即便PPO完全失活,黑色物质也会通过聚合反应继续生成。碱性条件有利于聚合反应的进行,因此在p H 9左右,黑色物质生成量最大,黑点形成最多。己糖氧化酶安全、高效,能够催化多种己糖及其寡聚糖氧化,生成酸或酯。向生湿面条和PPO-邻苯二酚体系中添加己糖氧化酶,在PPO-邻苯二酚体系的UPLC-TOF-MS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己糖氧化酶预防黑点形成的化学机制。结果表明,PPO酶促褐变的中间产物具有类似己糖或寡聚己糖的结构,可被己糖氧化酶催化氧化,因此己糖氧化酶减少黑色物质的生成。在4°C贮藏6 d的低灰分生湿面条中,40 ppm的己糖氧化酶将黑点总面积降低80%以上,60 ppm的己糖氧化酶几乎可以完全抑制黑点形成,并且能够耐受1.5%的Na Cl、0.03%的Na2CO3和其他9种金属离子。最后,通过臭氧水和面预防生湿面条褐变。臭氧水和面可以改善生湿面条颜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黑点总面积,其中物理因素和非共价键起到了关键作用。动态流变学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臭氧水和面加强面筋蛋白网络结构。低场核磁共振测试结果表明,臭氧水和面降低生湿面条中水分的自由程度。这是由于臭氧水具有适度的氧化性,有利于促进面团中二硫键交联,改善生湿面条面筋网络结构,同时改变生湿面条中水分存在状态。这能够使生湿面条结构更加紧密而均一,降低褐变速率。通过臭氧水和面结合己糖氧化酶制备生湿面条,能够有效预防生湿面条褐变。臭氧水中臭氧浓度达到2.35 mol/L,臭氧水添加量20%~32%时,己糖氧化酶液在和面开始后30~120 s内加入,能够有效预防褐变。与只添加己糖氧化酶相比,通过臭氧水和面结合己糖氧化酶预防黑点,可以将己糖氧化酶的添加量减少10~20 ppm。
陈余浩[8](2020)在《矿泉水系统中的臭氧水处理器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报道研制适合矿泉水厂特点的经济实用的臭氧水处理设备,水厂消毒设备必须具备作用迅速、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臭氧水处理器技术核心是产生高浓度抽象,根据水量变化投加到供水管。实验表明,臭氧浓度不低于0.2mg/L时,现场实验结果表明,采集水样细菌总数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说明臭氧水处理器对大肠杆菌群灭杀作用可靠。研究创新点是研制新型掺混技术,作用迅速,设备运行成本低,适合矿泉水系统生活饮用水处理系统应用。
李政洁[9](2020)在《基于3D打印模具的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成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质量高、成本低、周期短、批量小逐渐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传统机械加工工艺已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个性化需求。静态螺旋切割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复杂形状变螺距静态混合器,在富氧水制备、湿法烟气脱硫、气液传质强化等方面性能优异。目前,静态螺旋切割器以不锈钢为制造材料,以线切割为主要加工工艺,存在锈蚀粘连、加工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本文采用3D打印模具技术及陶瓷注凝成型技术,探究出一种低成本的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制造工艺,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制造的影响,并分析了实际运行过程中腔芯表面材料的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台阶清晰度、脱模难易度、强度方面,研究对比了可塑成型与注凝成型制件,结果表明:注凝成型工艺所制坯体更易脱模。分析对比了以SiC、Zr O2、黏土为原料的烧结件,研究表明:相同烧结温度下,黏土基烧结体表面台阶清晰,强度高。因此,以黏土为固相,选用注凝成型工艺制造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2)根据陶瓷注凝成型工艺及静态螺旋切割器结构的特点,设计了轴向8个分型面,径向4个分型面的切割器模具,并通过光固化成型技术打印成型。通过模具试用发现:切割器坯体脱模完整,表面台阶无缺损,光固化成型模具与陶瓷注凝成型技术结合可实现复杂形状陶瓷坯体的制备。(3)通过Zeta电位、粘度、SEM、XRD等表征方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陶瓷浆料性能、凝胶固化反应速率、烧结体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凝胶反应动力学,归纳出了浆料分散机理、凝胶反应机理。最后得出工艺参数:单体浓度为15 wt%,单体-交联剂比例为14,pH为12,分散剂浓度为3.0 vol%,固相浓度为55 wt%,引发剂浓度为4 vol%,烧结温度为1200℃。采用以上工艺参数成功制造出台阶清晰,整体圆柱度较高的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腔芯。(4)通过SEM、FTIR及XRD等表征方法,研究分析了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在酸碱溶液冲蚀系统、臭氧水冲蚀系统运行168 h后,腔芯表面微观结构、官能团及物相的变化。15 wt%的Ca(OH)2溶液冲蚀对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腔芯表面的影响较小,微观上主要表现为轻微剥落,细小裂纹。0.429 wt%的H2SO4溶液冲蚀对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腔芯表面的影响较大,微观表面发生大面积剥落,主要因为H2SO4与陶瓷中的赤铁矿(Fe2O3),莫来石(3Al2O3·2SiO2)均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在臭氧水冲蚀系统中运行后,臭氧水的强氧化性对其微观表面基本无影响。本文提出的以黏土为固相,注凝成型工艺制造静态螺旋切割器的工艺流程,解决了静态螺旋切割器结构复杂难制造的问题,为静态螺旋切割器在工业领域的推广使用提供条件。
任东亮[10](2020)在《呕吐毒素臭氧降解机制及其安全性评价》文中认为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是最常见的单端孢霉烯毒素之一,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产生,具有急性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它主要存在于小麦、玉米、大麦等农作物中,尤其是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超标现象普遍,这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小麦加工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臭氧在真菌毒素降解方面研究较多,但多数研究仅关注于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效果。本研究探讨了影响小麦麸皮中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因素,并对呕吐毒素降解动力学进行分析;利用臭氧降解纯水体系中的呕吐毒素,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测定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产物,并对其降解途径进行推测。最后通过细胞毒理学试验对臭氧降解前后呕吐毒素的毒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为臭氧在小麦粉及其制品中的脱毒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影响小麦麸皮中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因素研究了小麦麸皮水分含量、臭氧浓度、臭氧处理时间、臭氧状态对臭氧降解呕吐毒素的影响。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优化处理条件为:小麦麸皮水分含量40%,臭氧气体浓度为14 g/m3,臭氧处理时间为180 min,在此条件下,小麦麸皮中呕吐毒素含量由对照组的2137.96μg/kg降低为508.13μg/kg,降解率为76.23%。小麦麸皮中呕吐毒素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水分含量、臭氧气体处理时间、臭氧浓度以及臭氧水处理时间对小麦麸皮中呕吐毒素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四个影响因素中,臭氧浓度对呕吐毒素降解速率常数最大,说明臭氧浓度对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效率影响最大。(2)纯水体系中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动力学臭氧能高效降解溶液中的呕吐毒素,在臭氧浓度为10.84 g/m3,流速为80 mL/min的条件下进行不同处理时间的呕吐毒素降解(0-9 min)。随着臭氧处理时间的延长,呕吐毒素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臭氧处理3 min后,呕吐毒素含量由51.11 mg/L迅速降低到14.97 mg/L,降解率为70.60%,臭氧处理6 min后,降解率达到92.64%,当臭氧处理9 min后,呕吐毒素降解率为98.30%。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y=0.456x-0.0664),R2值为0.9983。(3)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产物及机制在模式系统下,经臭氧处理的呕吐毒素(C15H20O6,m/z=297.1333)标准溶液,通过UPLC-QTOF/MS分离并分析得到4种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产物,即呕吐毒素降解产物1、2、3和4。4种降解产物的化学式与质荷比分别为C15H18O7(m/z=311.1129)、C13H14O10(m/z=331.1022)、C13H14O11(m/z=347.0611)、C13H14O12(m/z=363.0555)。4种降解产物的结构与呕吐毒素非常相似。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遵循Criegee反应机制,呕吐毒素(C15H20O6,m/z=297.1333)分子在臭氧处理下,C9-C10上的双键断裂,被氧化为1,2,3-trioxolane(C15H20O9),该产物自发转化为呕吐毒素羰基化合物,随后,呕吐毒素羰基化合物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形成1,2,4-trioxolane(C15H20O9)。1,2,4-trioxolane(C15H20O9)在臭氧的作用下形成呕吐毒素的醛酮化合物(C15H20O8)。呕吐毒素Criegee反应后,呕吐毒素的醛酮化合物(C15H20O8)上C7位-OH与C12-C13上环氧结构分别被臭氧氧化为羰基与双键,形成产物1(C15H18O7,m/z=311.1129),产物1在臭氧作用下,C10上醛基被氧化为羧基,形成过渡态中间产物C15H18O8,该产物失去HCOOH形成产物2(C13H14O10,m/z=331.1022),产物2(C13H14O10,m/z=331.1022)由过渡态产物(C13H14O10)形成产物3(C13H14O11,m/z=347.0611),在臭氧作用下,产物3 O1与C11上单键断裂,形成过渡态产物(C13H14O11),该产物继续被氧化为产物4(C13H14O12,m/z=363.0555)。(4)臭氧降解呕吐毒素后的安全性评价HepG2与Hela细胞分别生长于04.0 mg/L和03.0 mg/L不同浓度的呕吐毒素培养基中,处理48 h后,HepG2与Hela细胞IC50值分别为2.10 mg/L和1.33 mg/L,且呈现浓度依赖性。臭氧处理后,呕吐毒素对Hela和HepG2细胞的毒性显着降低(P<0.05),臭氧处理15 min后,HepG2细胞存活率由对照组的53.95%增加到96.75%(P<0.05)。Hela细胞存活率由对照组的37.86%提高到91.31%(P<0.05),臭氧处理20 min后,臭氧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与阴性对照组(100%)无显着性差异(P>0.05)。Hela与HepG2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随着臭氧处理时间的增加,Hela与HepG2细胞的形态和数量趋于正常,呕吐毒素对Hela与HepG2细胞的毒性降低,对其生长状态的影响显着降低。
二、在臭氧水制剂过程中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臭氧水制剂过程中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臭氧相关水处理工艺及其传质特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1 臭氧的化学性质 |
1.2 臭氧的应用概况 |
1.2.1 臭氧化及臭氧消毒 |
1.2.2 臭氧高级氧化 |
1.3 臭氧水处理设备系统 |
1.3.1 臭氧发生器 |
1.3.2 臭氧接触反应系统 |
1.3.3 臭氧破坏装置 |
1.4 相关综述介绍 |
2 臭氧接触器的研究进展 |
2.1 臭氧的传质 |
2.2 臭氧曝气池 |
2.3 鼓泡扩散式接触器 |
2.4 静态混合器 |
2.5 射流式接触器 |
2.6 多孔膜接触器 |
2.7 臭氧微气泡反应器 |
2.8 接触器比较分析 |
3 结语 |
(2)功能性臭氧冰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臭氧的概述 |
1.2.1 臭氧的产生方法 |
1.2.2 臭氧的基本特性 |
1.2.3 臭氧的杀菌消毒作用 |
1.3 低温保鲜技术 |
1.3.1 冰藏保鲜 |
1.3.2 冰温保鲜 |
1.3.3 微冻保鲜 |
1.3.4 冻藏保鲜 |
1.4 臭氧结合低温保鲜技术 |
1.5 臭氧冰的制备方法 |
1.6 臭氧冰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
1.6.1 臭氧冰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
1.6.2 臭氧冰在果蔬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
1.6.3 臭氧冰在肉类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
1.7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臭氧在水中的传质与稳定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臭氧向水中的传质理论 |
2.2.1 双膜理论 |
2.2.2 渗透理论 |
2.2.3 表面更新理论 |
2.2.4 菲克定律 |
2.3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
2.4 臭氧在水中的自分解与传质模型 |
2.4.1 臭氧在水中的自分解 |
2.4.2 水中臭氧溶解模型 |
2.4.3 影响臭氧在水中饱和浓度的主要因素 |
2.5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实验 |
2.5.1 实验药剂 |
2.5.2 实验仪器 |
2.5.3 实验装置 |
2.5.4 臭氧水的浓度测定方法 |
2.6 水中臭氧溶解影响因素分析 |
2.6.1 曝气流量对臭氧水浓度的影响 |
2.6.2 水温对臭氧水浓度的影响 |
2.6.3 pH值对臭氧水浓度的影响 |
2.7 臭氧水的稳定性研究 |
2.7.1 不同水温臭氧水的衰减特性研究 |
2.7.2 低温下不同pH值臭氧水的衰减特性研究 |
2.8 传质系数与自分解系数的比较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臭氧冰的制备及其臭氧保存与释放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材料与设备 |
3.2.2 臭氧冰的制备 |
3.2.3 臭氧冰的浓度测定方法 |
3.2.4 冰中臭氧保存率的计算 |
3.3 高浓度臭氧冰的制备影响因素研究 |
3.3.1 臭氧水水温对臭氧冰保存率的影响 |
3.3.2 冻结温度对臭氧冰保存率的影响 |
3.3.3 制冰模具对臭氧冰浓度的影响 |
3.3.4 臭氧水pH值对臭氧冰保存率的影响 |
3.3.5 不同浓度臭氧水对臭氧冰保存率的影响 |
3.4 臭氧冰中臭氧衰减特性研究 |
3.4.1 不同贮藏温度下冰中臭氧含量随时间变化 |
3.4.2 不同初始浓度冰中臭氧含量随时间变化 |
3.4.3 不同pH值冰中臭氧含量随时间变化 |
3.5 臭氧冰的臭氧释放特性研究 |
3.5.1 不同温度下臭氧冰的释放特性 |
3.5.2 不同浓度臭氧冰的释放特性 |
3.5.3 不同pH值臭氧冰的释放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臭氧冰对鳊鱼保鲜效果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原料 |
4.2.2 实验药剂 |
4.2.3 实验仪器 |
4.3 处理方法 |
4.3.1 臭氧冰的制取 |
4.3.2 样品处理 |
4.3.3 保鲜实验 |
4.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4.1 感官评定 |
4.4.2 pH值的测定 |
4.4.3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
4.4.4 微生物检测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感官评定结果 |
4.5.2 pH值变化 |
4.5.3 挥发性盐基氮变化 |
4.5.4 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3)臭氧预氧化控制超滤膜有机污染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处理中的膜技术 |
1.1.1 膜技术在饮用水中的应用 |
1.1.2 超滤膜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
1.1.3 膜污染和控制概述 |
1.2 预处理对膜污染控制研究 |
1.2.1 常见的预处理工艺 |
1.2.2 常见的预氧化方式 |
1.3 臭氧氧化与超滤组合 |
1.3.1 臭氧预氧化对膜污染和出水水质的影响 |
1.3.2 影响臭氧对膜污染控制效果的因素 |
1.4 氧化剂对超滤膜材质性能和特性的影响 |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超滤膜 |
2.2 实验装置 |
2.2.1 臭氧与超滤膜接触反应装置 |
2.2.2 臭氧水制备装置 |
2.2.3 膜过滤实验装置 |
2.3 实验方法 |
2.3.1 臭氧与超滤膜接触反应实验 |
2.3.2 臭氧预氧化实验 |
2.3.3 膜过滤实验 |
2.4 分析方法 |
2.4.1 纯水通量 |
2.4.2 截留率测定 |
2.4.3 膜污染指数 |
2.4.4 膜比通量分析 |
2.5 表征方法 |
2.5.1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2.5.2 傅里叶反射红外光谱仪(ATR-FTIR) |
2.5.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5.4 纯水接触角 |
2.5.5 力学性能测量 |
2.5.6 固体Zeta电位 |
3 臭氧对聚醚砜和聚偏氟乙烯超滤膜性质和性能的影响 |
3.1 臭氧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
3.1.1 对膜透水性能的影响 |
3.1.2 对膜截留性能的影响 |
3.1.3 对膜抗污染性能的影响 |
3.1.4 力学性能变化 |
3.2 臭氧对超滤膜性质的影响 |
3.2.1 膜表面官能团 |
3.2.2 膜孔结构 |
3.2.3 膜界面性质 |
3.3 本章小结 |
4 原水离子组成对臭氧预氧化控制超滤膜有机污染的影响 |
4.1 不同离子组成下对溶液PH的影响 |
4.2 不同离子组成下臭氧预氧化的膜污染控制效能 |
4.2.1 通量下降 |
4.2.2 膜污染指数 |
4.3 不同离子组成下臭氧预氧化对有机物性质和截留率的影响 |
4.3.1 紫外吸收特性及截留率 |
4.3.2 荧光特性 |
4.4 不同离子组成下臭氧预氧化对膜面污染物积累的影响 |
4.4.1 膜表面污染物形貌分析 |
4.4.2 膜表面官能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有机物性质和膜孔径对臭氧预氧化控制超滤膜有机污染的影响 |
5.1 臭氧预氧化对不同有机物引起的超滤膜污染的控制效能 |
5.1.1 膜通量下降 |
5.1.2 膜污染指数 |
5.1.3 有机物荧光特性 |
5.1.4 膜表面污染物形貌分析 |
5.1.5 膜表面官能团分析 |
5.2 臭氧预氧化对不同孔径超滤膜有机污染的控制效能 |
5.2.1 膜通量下降 |
5.2.2 膜污染指数 |
5.2.3 有机物的紫外和荧光特性 |
5.2.4 膜表面污染物形貌分析 |
5.2.5 膜表面官能团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4)光催化协同高浓度臭氧降解对氯苯酚及协同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氯酚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1.2 氯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臭氧联用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臭氧联合物理场处理有机废水 |
1.3.2 臭氧联合催化法处理有机废水 |
1.4 臭氧联合光催化处理有机废水研究现状 |
1.4.1 臭氧直接氧化原理 |
1.4.2 光催化直接氧化原理 |
1.4.3 臭氧联合光催化处理有机废水 |
1.4.4 臭氧及光催化降解体系的优缺点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装置设计及传质优化 |
2.1 降解装置设计 |
2.1.1 整体装置搭建方案 |
2.1.2 同轴式臭氧发生器 |
2.1.3 气路循环装置设计 |
2.1.4 紫外分光水质检测装置 |
2.2 反应釜气液传质数值模型 |
2.2.1 气液传质模型假设及控制方程 |
2.2.2 基于Two-film理论的传质模型 |
2.2.3 基于Maxwell-Stefan理论的扩散模型 |
2.2.4 边界条件及网格无关化验证 |
2.3 数值模拟因素分析及传质优化 |
2.3.1 传质时间对臭氧传质的影响 |
2.3.2 气液比对臭氧传质的影响 |
2.3.3 曝气面积对臭氧传质的影响 |
2.3.4 气泡直径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2.3.5 反应釜设计参数选取 |
2.4 传质实验验证及误差分析 |
2.4.1 传质实验验证 |
2.4.2 气泡运动学行为对传质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催化协同臭氧降解对氯苯酚及产物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装置及操作 |
3.1.3 降解过程表征及分析方法 |
3.2 单因素降解结果与讨论 |
3.2.1 臭氧浓度对4-CP降解的影响 |
3.2.2 降解工艺对4-CP降解的影响 |
3.2.3 催化剂浓度对4-CP降解的影响 |
3.2.4 循环流量对4-CP降解的影响 |
3.2.5 初始p H值对4-CP降解的影响 |
3.3 多因素降解响应面实验 |
3.3.1 响应面实验设计及结果 |
3.3.2 模型显着性及交互性分析 |
3.3.3 双因素交互影响及模型验证 |
3.4 4-CP的中间产物及降解路线 |
3.4.1 反应溶液吸光度分析 |
3.4.2 中间产物及含量分析 |
3.5 4-CP的降解路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催化协同臭氧降解工艺的反应机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2 实验装置及操作 |
4.1.3 降解过程表征以及分析方法 |
4.2 光催化协同臭氧体系的反应原理 |
4.2.1 臭氧间接氧化降解机理 |
4.2.2 臭氧联合紫外降解机理 |
4.2.3 臭氧联合紫外光催化降解机理 |
4.3 臭氧衰减特性分析 |
4.3.1 O_3及O_3/UV体系的臭氧衰减 |
4.3.2 O_3/TiO_2/UV体系的臭氧衰减 |
4.4 臭氧联合工艺中羟基自由基产出影响 |
4.4.1 臭氧浓度对羟基自由基浓度的影响 |
4.4.2 紫外强度对羟基自由基浓度的影响 |
4.4.3 初始p H对羟基自由基浓度的影响 |
4.4.4 碳酸根离子对羟基自由基浓度的影响 |
4.5 臭氧联合工艺中活性粒子判定 |
4.5.1 羟基自由基猝灭剂实验 |
4.5.2 光催化空穴捕获剂实验 |
4.6 光催化协同高浓度臭氧降解机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基于臭氧水的履带式植保车研制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臭氧概述 |
1.3 臭氧技术及臭氧植保机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臭氧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2 臭氧植保药械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臭氧水的履带式植保车臭氧水制备系统设计 |
2.1 臭氧水制备系统总体设计 |
2.1.1 系统组成 |
2.1.2 设计指标 |
2.2 臭氧气体制取装置选型与设计 |
2.2.1 气源选择 |
2.2.2 臭氧制备方式选择 |
2.2.3 臭氧发生器选型 |
2.3 气液混合装置选型 |
2.3.1 气液混合方式选择 |
2.3.2 气液混合泵选型 |
2.4 臭氧水喷施装置设计与选型 |
2.4.1 水箱设计与加工 |
2.4.2 喷施泵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臭氧水的履带式植保车底盘设计 |
3.1 总体设计 |
3.1.1 设计要求 |
3.1.2 总体结构设计 |
3.1.3 接地比压计算 |
3.1.4 驱动电机选择 |
3.2 行走系统关键部件设计 |
3.2.1 驱动轮设计 |
3.2.2 支重轮设计 |
3.2.3 其他相关参数的确定 |
3.3 运动性能分析 |
3.3.1 原地转向性能分析 |
3.3.2 稳定性能分析 |
3.4 车架静力学分析 |
3.4.1 静力学分析原理 |
3.4.2 分析过程 |
3.4.3 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臭氧水的履带式植保车控制部分设计 |
4.1 臭氧水制备系统控制设计 |
4.1.1 控制流程 |
4.1.2 软件编程 |
4.1.3 硬件连接 |
4.2 驱动电机控制设计 |
4.2.1 控制流程与方法 |
4.2.2 软件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臭氧水的履带式植保车试制与试验 |
5.1 植保车试制 |
5.2 植保车性能测试 |
5.2.1 测试准备 |
5.2.2 测试方法与内容 |
5.2.3 测试结果 |
5.3 室内验证试验 |
5.3.1 试验准备 |
5.3.2 试验过程与方法 |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田间验证试验 |
5.4.1 试验准备 |
5.4.2 试验过程与方法 |
5.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7)生湿面条褐变规律及预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湿面条褐变研究进展 |
1.2.1 生湿面条褐变 |
1.2.2 生湿面条褐变的途径和影响因素 |
1.2.3 生湿面条褐变的研究方法 |
1.3 小麦粉多酚氧化酶 |
1.3.1 多酚氧化酶 |
1.3.2 小麦粉中的多酚氧化酶底物 |
1.3.3 小麦籽粒结构和多酚氧化酶分布 |
1.3.4 制粉工艺与小麦粉多酚氧化酶活性 |
1.3.5 小麦粉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 |
1.4 预防生湿面条褐变的方法 |
1.4.1 直接抑制生湿面条褐变 |
1.4.2 间接减缓生湿面条褐变速率 |
1.5 己糖氧化酶和臭氧在面制品中的应用 |
1.5.1 己糖氧化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 |
1.5.2 臭氧及臭氧水在面制品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生湿面条颜色变化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小麦粉成分和理化特性分析 |
2.3.2 生湿面条的制作 |
2.3.3 生湿面条颜色测定和方程拟合 |
2.3.4 生湿面条的低场核磁共振分析 |
2.3.5 金属离子-多酚氧化酶-邻苯二酚体系的RP-HPLC分析 |
2.3.6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小麦粉成分对生湿面条颜色变化规律的影响 |
2.4.2 加水量对生湿面条颜色变化规律的影响 |
2.4.3 加水量影响生湿面条颜色变化机制 |
2.4.4 水中金属离子对生湿面条颜色变化规律的影响 |
2.4.5 水中金属离子影响生湿面条颜色变化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麸星对生湿面条黑点形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小麦粉和麸皮的成分和理化特性分析 |
3.3.2 生湿面条的制作 |
3.3.3 黑点生成量的测定 |
3.3.4 生湿面条的显微镜观察 |
3.3.5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麸星含量的小麦粉和生湿面条中麸星的粒度 |
3.4.2 麸星的粒度与含量对生湿面条黑点的影响 |
3.4.3 低灰分小麦粉中的麸星对生湿面条黑点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麦粉多酚氧化酶对生湿面条褐变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生湿面条的制作 |
4.3.2 生湿面条颜色和黑点的测定 |
4.3.3 多酚氧化酶-邻苯二酚体系的构建 |
4.3.4 多酚氧化酶-邻苯二酚体系中褐变产物的测定 |
4.3.5 数据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多酚氧化酶活性对生湿面条褐变程度的影响 |
4.4.2 生湿面条中的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机制 |
4.4.3 pH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和生湿面条褐变程度的影响 |
4.4.4 贮藏温度与光照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和生湿面条褐变程度的影响 |
4.4.5 多酚氧化酶在生湿面条颜色变化和黑点中的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己糖氧化酶预防生湿面条褐变效果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原料成分测定及生湿面条的制作 |
5.3.2 生湿面条颜色和黑点的测定 |
5.3.3 多酚氧化酶-邻苯二酚体系中褐变产物的UPLC-TOF-MS测定 |
5.3.4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己糖氧化酶预防低灰分生湿面条褐变效果 |
5.4.2 己糖氧化酶预防生湿面条褐变机制 |
5.4.3 己糖氧化酶预防不同麸星含量生湿面条褐变效果 |
5.4.4 己糖氧化酶对全麦、荞麦、燕麦生湿面条褐变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臭氧水和面预防生湿面条褐变效果与机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3 试验方法 |
6.3.1 臭氧水和面制作生湿面条 |
6.3.2 生湿面条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游离巯基含量测定 |
6.3.3 生湿面条中的水分存在状态分析 |
6.3.4 生湿面条中面筋蛋白的凝胶排阻色谱分析 |
6.3.5 生湿面条的流变学性质测定 |
6.3.6 生湿面条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 |
6.3.7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臭氧水和面预防生湿面条褐变效果 |
6.4.2 臭氧水和面对生湿面条中水分存在状态的影响 |
6.4.3 臭氧水和面对生湿面条成分和蛋白质可提取率的影响 |
6.4.4 臭氧水和面对生湿面条动态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6.4.5 臭氧水和面对生湿面条微观结构的影响 |
6.4.6 臭氧水和面结合己糖氧化酶预防生湿面条褐变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8)矿泉水系统中的臭氧水处理器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臭氧水处理的原理 |
2 臭氧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
3 矿泉水系统中臭氧水处理器的应用 |
4 结语 |
(9)基于3D打印模具的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成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静态螺旋切割器介绍 |
1.2.1 静态混合器分类 |
1.2.2 静态混合器的加工工艺 |
1.2.3 静态变螺距螺旋切割器简介 |
1.3 3D打印模具及其在陶瓷成型方面的应用 |
1.3.1 3D打印技术简介 |
1.3.2 3D打印模具研究现状 |
1.3.3 3D打印技术在陶瓷产品成型方面的应用 |
1.4 陶瓷成型方式 |
1.4.1 陶瓷成型工艺的分类 |
1.4.2 陶瓷注凝成型工艺简介 |
1.4.3 陶瓷注凝成型工艺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模具的3D打印成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成型方式及材料的确定 |
2.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 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模具的设计 |
2.3.1 设计依据 |
2.3.2 模具主体设计 |
2.3.3 模具轴向分型设计 |
2.3.4 模具径向分型设计 |
2.4 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模具的建模方式 |
2.5 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模具的3D打印成型 |
2.5.1 成型材料与设备 |
2.5.2 成型方法 |
2.6 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模具的试用 |
2.6.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6.2 实验方法 |
2.6.3 模具使用可行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的注凝成型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静电稳定机制 |
3.2.1 双电层理论 |
3.2.2 DLVO理论 |
3.3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4 实验方法 |
3.4.1 陶瓷浆料的制备 |
3.4.2 陶瓷凝胶固化实验 |
3.4.3 陶瓷烧结体的制备 |
3.4.4 性能表征 |
3.5 陶瓷浆料配方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单体浓度对浆料性能的影响 |
3.5.2 单体-交联剂比例对浆料性能的影响 |
3.5.3 固相浓度对浆料性能的影响 |
3.5.4 pH对浆料性能的影响 |
3.5.5 分散剂浓度对浆料性能的影响 |
3.5.6 陶瓷浆料分散机理 |
3.6 陶瓷凝胶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1 凝胶反应动力学分析 |
3.6.2 凝胶反应机理 |
3.7 陶瓷烧结实验结果与分析 |
3.7.1 不同温度对烧结体微观结构及物理性能的影响 |
3.7.2 不同温度下烧结体的物相分析 |
3.7.3 不同温度对烧结体收缩率的影响 |
3.8 陶瓷静态变螺距螺旋切割器腔芯成品尺寸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冲蚀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装置 |
4.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2 酸碱溶液冲蚀实验装置 |
4.2.3 臭氧水冲蚀实验装置 |
4.3 实验方法 |
4.3.1 酸碱溶液冲蚀实验 |
4.3.2 臭氧水冲蚀实验 |
4.3.3 性能表征 |
4.3.4 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流固耦合仿真条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流固耦合仿真分析 |
4.4.2 Ca(OH)_2冲蚀前后对比分析 |
4.4.3 H_2SO_4冲蚀前后对比分析 |
4.4.4 臭氧水冲蚀前后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呕吐毒素臭氧降解机制及其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呕吐毒素及其毒性 |
1.1.1 细胞毒性 |
1.1.2 免疫毒性 |
1.1.3 神经毒性 |
1.1.4 “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
1.2 国内外食品中呕吐毒素污染现状 |
1.3 呕吐毒素的限量标准 |
1.4 小麦中呕吐毒素控制技术 |
1.4.1 呕吐毒素污染的预防 |
1.4.2 呕吐毒素脱除技术研究 |
1.4.2.1 物理脱毒法 |
1.4.2.2 化学脱毒法 |
1.4.2.3 生物脱毒法 |
1.5 臭氧在呕吐毒素降解中的应用 |
1.6 呕吐毒素降解产物及其安全性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小麦麸皮样品的制备与臭氧处理 |
2.4.2 小麦麸皮中呕吐毒素的提取 |
2.4.3 影响小麦麸皮中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因素 |
2.4.3.1 麸皮水分含量的影响 |
2.4.3.2 臭氧处理时间的影响 |
2.4.3.3 臭氧浓度的影响 |
2.4.3.4 臭氧状态的影响 |
2.4.3.5 降解工艺选择及降解效果验证 |
2.4.4 一级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4.5 呕吐毒素储备液与标准溶液的配制 |
2.4.6 呕吐毒素标准溶液的臭氧处理 |
2.4.7 呕吐毒素及其臭氧降解产物的检测 |
2.4.8 细胞毒理学试验 |
2.4.8.1 试剂溶液配制 |
2.4.8.2 细胞培养 |
2.4.8.3 MTT法测定呕吐毒素IC_(50) |
2.4.8.4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 |
2.4.8.5 细胞形态观察 |
2.4.9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影响小麦麸皮中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因素 |
3.1.1 水分含量对小麦麸皮中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的影响 |
3.1.2 臭氧处理时间对小麦麸皮中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的影响 |
3.1.3 臭氧浓度对小麦麸皮中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的影响 |
3.1.4 臭氧状态对小麦麸皮中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的影响 |
3.1.5 小麦麸皮中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条件选择 |
3.1.6 小麦麸皮中呕吐毒素-臭氧降解动力学 |
3.2 模式系统下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产物及其降解路径 |
3.2.1 呕吐毒素色谱图和标准曲线 |
3.2.2 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效果 |
3.2.3 标准溶液中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动力学研究 |
3.2.4 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产物分析 |
3.2.5 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产物的识别 |
3.2.6 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路径 |
3.3 臭氧降解呕吐毒素后的安全性评价 |
3.3.1 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效果 |
3.3.2 呕吐毒素对Hela与 HepG2 细胞形态的影响 |
3.3.3 呕吐毒素IC_(50) 值测定 |
3.3.4 臭氧处理对Hela与 HepG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3.5 臭氧处理对Hela与 HepG2 细胞形态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影响小麦麸皮中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因素 |
4.2 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机理 |
4.3 臭氧降解呕吐毒素后的安全性评价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在臭氧水制剂过程中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臭氧相关水处理工艺及其传质特征研究进展[J]. 钱媛媛,王永杰,杨雪晶. 化工进展, 2021(S1)
- [2]功能性臭氧冰的研制与应用[D]. 董凯兵. 江南大学, 2021(01)
- [3]臭氧预氧化控制超滤膜有机污染的影响因素研究[D]. 苏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4]光催化协同高浓度臭氧降解对氯苯酚及协同机理的研究[D]. 杨茂林. 江南大学, 2021(01)
- [5]基于臭氧水的履带式植保车研制与试验[D]. 范鑫.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6]臭氧疗法马德里宣言(第2版)[J]. Han Wenbiao;Ai Zhangran;Liu Guangzhao;.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1(01)
- [7]生湿面条褐变规律及预防机制研究[D]. 赵阳. 江南大学, 2020(03)
- [8]矿泉水系统中的臭氧水处理器应用分析[J]. 陈余浩. 中国设备工程, 2020(18)
- [9]基于3D打印模具的陶瓷静态螺旋切割器成型研究[D]. 李政洁. 江南大学, 2020(01)
- [10]呕吐毒素臭氧降解机制及其安全性评价[D]. 任东亮.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