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链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轻链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一、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晏显明,王明琼[1](2022)在《骨髓涂片联合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骨髓涂片联合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31例经骨髓活检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骨髓涂片、免疫分型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阳性率。结果在31例患者的骨髓涂片检测中,检出骨髓瘤细胞占比≥30%的患者26例,≥10%~<30%的患者4例,<10%的患者1例;骨髓瘤细胞形态为成熟浆细胞型16例,幼稚浆细胞型11例,原始浆细胞型4例。在31例患者的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检测中,检出IgG型19例,IgA型7例,IgM型2例,游离轻链型2例,而且所有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测定阳性的病例均有κ亚型表达。骨髓涂片+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检测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阳性率显着高于骨髓涂片检测(P<0.05)。结论骨髓涂片对骨髓瘤细胞定量检测效果较好,免疫固定电泳分型可定性分析骨髓瘤细胞,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相互补充,弥补各自不足,进而有助于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准确率,避免漏诊。

苏军华,陶朝欣,孙洁,何天乐[2](2021)在《轻链型骨髓瘤不典型形态2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轻链型骨髓瘤为一种特殊类型骨髓瘤(lightchain multiple myeloma, LCMM),约占骨髓瘤患者的15%,该型瘤细胞仅合成单克隆轻链,不合成相应重链[1,2]。临床特征及细胞形态学与其他类型骨髓瘤有所不同。轻链型骨髓瘤,细胞形态学不典型,有的似单核样细胞,有的似淋巴样细胞,很难与骨髓瘤联系在一起,给诊断造成了困难。轻链型骨髓瘤诊断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流式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测CD38、CD138、

王洪玲,李莉,张春玲,蔺丽慧,丁静,李会丹,魏道林,白萍[3](2021)在《浆细胞胞浆含明显颗粒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回顾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胞浆中的常见包涵体,为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形态学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瑞-吉染色法,查找1例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细胞涂片中极罕见的浆细胞,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类似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形态学检查发现可能为嗜天青颗粒的大小不等、较不规则、紫红色的包涵体样颗粒。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多发性骨髓瘤的浆细胞胞浆常见包涵体样颗粒包括Russell小体、Mott细胞、Dutcher小体、类Auer小体等,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结论罕见异常浆细胞的形态学诊断对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和浆细胞中出现包涵体的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乔晗[4](2021)在《血清唾液酸水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分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清唾液酸(sialic acid,S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17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且不合并近期炎症及感染性疾病、糖尿病、冠心病、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尿毒症、风湿免疫性疾病、其他恶性肿瘤及血压控制欠佳。根据《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进行疗效评估,评估为完全缓解、非常好的部分缓解、部分缓解及疾病复发。利用我院门诊复查记录及电话随访方式对患者随访至2020年6月8日,记录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时间。同时随机抽取该院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体检健康、无基础疾病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7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60岁患者与≥60岁患者之间、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之间血清S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说明血清SA水平不受年龄及性别影响(P>0.05);将全部MM患者按不同DS分期及ISS分期进行分组,各组之间的血清S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将175例MM患者与50例健康对照组之间的血清SA值比较,MM患者的血清SA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将MM患者按不同分型进行分组,IgA型MM组、轻链型MM组患者血清S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而Ig G型MM组患者血清SA水平与健康组未见差异(P>0.05),同时IgA型MM组患者血清SA水平高于轻链型M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IgA型及轻链型不同染色体核型及相关基因的MM患者之间血清S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血清SA水平与是否伴有髓外浸润无关(P>0.05)。4.IgA型及轻链型MM患者各实验室指标最终构建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IgA型:F=8.971,P<0.05;轻链型:F=15.593,P<0.05),对于两种类型的MM患者中,对SA具有显着影响的因素都是血沉和球蛋白(P<0.05),与血清SA呈正相关。5.在IgA型及轻链型MM患者中血清SA水平随疾病的不同阶段动态变化,当疾病缓解时SA水平可降低,疾病进展时SA水平升高(P<0.05)。6.将健康对照组与MM患者的血清SA值做ROC曲线得到最佳界值(cutoff值)为736.81(AUC=0.694,敏感度为0.423,特异度为1),在MM整体患者中,高SA组与低SA组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SA组有更短的总生存期(55.06个月[95%CI:46.29-63.72]vs 73.56个月[95%CI:66.88-80.24];P<0.05)及无进展生存期(22.63个月[95%CI:18.14-27.12]vs 39.01个月[95%CI:32.95-45.08];P<0.05)。7.多因素分析表明血清SA是轻链型MM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在轻链型MM患者中,高SA组与低SA组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SA组有更短的总生存期(40.06个月[95%CI:25.59-54.54]vs 60.16个月[95%CI:49.89-70.44];P<0.05)及无进展生存期(16.96个月[95%CI:10.03-23.87]vs 34.07个月[95%CI:27.00-41.14];P<0.05)。结论:1.IgA型及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唾液酸值明显高于健康组,Ig G型患者与健康组血清唾液酸水平相当;2.血清唾液酸可作为反映IgA型及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肿瘤负荷的良好指标;3.血清唾液酸是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初诊时高唾液酸往往提示预后不良。

陈婉琴[5](2021)在《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light-chain type multiple myeloma)患者的临床表现、对不同治疗方案的反应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从2015年6月1日~2020年6月31日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共553例,其中轻链型MM患者101例,占18.44%。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16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IMWG)诊断标准[8]。所有患者的分期根据 Durie-Salmon(DS)分期[9]和国际分期体系(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10]进行临床分期。对101例轻链型MM患者的基线资料、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异常、疗效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收集的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如临床特征、FCM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异常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对计数资料如实验室检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X±SD及中位数表示,对不同治疗方案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OS、PFS,采用Log-rank法对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101例轻链型MM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5:1,中位年龄为63岁(27~84 岁),κ型轻链 44.6%(45/101),λ型轻链 55.4%(56/101)。根据 DS标准进行分期、分组,101例轻链型MM患者确诊时Ⅰ期19.8%(20/101),Ⅱ期16.9%(17/101),Ⅲ 期 63.3%(64/101);A 组 53.5%(54/101),B 组 46.5%(47/101)。93 例轻链型 MM 患者确诊时 ISS Ⅰ 期 19.8%(20/93),ISS Ⅱ期 13.9%(14/93),ISS Ⅲ期58.4%(59/93)。101例轻链型MM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有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感染等。其中表现为骨痛者58.4%(59/101),贫血者 42.6%(43/101),肾功能不全症状者 34.7%(35/101),感染者 22.8%(23/101)。在检验的101例轻链型患者中白细胞减少10.89%(11/101),贫血50.5%(51/101),血小板减少15.84%(16/101),其中中度贫血(60g/L~89g/L)66.67%,重度贫血(30g/L~59g/L)15.69%,1例血小板小于30*10^9/L,有出血倾向。低蛋白血症(ALB<35 g/L)10.9%(11/101),β2MG 升高(≥3.5 mg/L)72.3%(73/101),其中 β2MG≥5.5mg/L57.4%(58/101),LDH 升高 32.7%(33/101),肾功能不全(Cr≥177umol/L)者 53.5%(54/101),血清钙升高 23.8%(24/101)。骨髓细胞学中浆细胞比例<10%者 28.7%(29/101),10%-30%者32.7%(33/101),>30%者38.6%(39/101)。进行骨髓活检63例,显示浆细胞骨髓瘤82.5%(52/63),未发现浆细胞瘤 17.5%(11/63)。49 例患者进行了 FCM,CD38、CD138、CD56、CD117、CD27 阳性率分别为 5.9%(47/49)、95.9%(47/49)、57.4%(27/47)、51.1%(23/45)、83.3%(20/24)。53例患者进行了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84.9%(45/53)染色体未见克隆异常,其中15.1%(8/53)出现染色体异常。61例患者行FISH检查,54.1%(33/61)存在细胞遗传学异常,筛查指标的发生率为 IgH 易位 27.7%(13/47)、p53 缺失 13.3%(8/60)、D13S319 缺失 34.1%(15/44)、1q21 扩增 34.5%(20/58)、RB1 缺失 33.3%(18/54)、CDKN2C 12%(3/12)、CCND1 66.7%(4/6),大部分同时存在多种细胞遗传学异常。2.80例患者于我院接受治疗,在接受≥4疗程后,达到CR、VGPR、PR、PD分别为 51.25%(41/80)、16.25%(13/80)、21.25%(17/80)、3.75%(3/80),ORR为88.75%。68例患者接受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治疗方案,达到CR、VGPR、PR 分别为 54.41%(37/68)、17.65%(12/68)、16.18%(11/68),ORR 为 72.06%。其中6例接受≤2周期治疗后由于严重肺部感染或肠道感染死亡。接受以不含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的患者11例,达到CR、VGPR、PR分别为27.27%(3/11)、VGPR9.09%(1/11)、63.6%(7/11)。接受 ASCT 的 9 例患者,移植前接受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治疗≥4周期,达到CR,ACST后3例接受硼替佐米、6例接受以来那度胺/沙利度胺为基础的巩固治疗,2例患者在ASCT后分别于13.7月、14.1月复发。3.单因素分析发现血小板减少、CD27阴性和13号染色体缺失与轻链型MM的OS相关。结论:101例轻链型MM患者男女比例为1.15:1,中位年龄为63岁,就诊时大多数患者临床分期处于Ⅲ期,主要临床表现为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感染、高钙血症等。含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的疗效较不含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好。含硼替佐米治疗方案和ASCT的生存期较传统化疗方案长。

严冰[6](2021)在《常规临床检验项目对IgD型和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分型鉴别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对IgD型和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分型鉴别中,采用常规临床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100例研究对象,均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中50例患者为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另50例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常规临床检验项目差异。结果 IgD型患者的κ型明显低于轻链型患者,λ型明显高于轻链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D型患者的白蛋白(ALB)、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区带(SPE-ALB)、血清蛋白电泳α2区带(SPE-α2)和IgG明显低于轻链型患者,血清白蛋白电泳γ区带(SPE-γ)明显高于轻链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gD型和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分型鉴别中,ALB、SPE-ALB、SPE-α2、IgG、SPE-γ指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刘咏[7](2020)在《合并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合并(AL)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初诊有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收治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组织病理活检结果是否合并淀粉样变性分为两组,即合并AL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多发性骨髓瘤(MM+AL)组和单纯的多发性骨髓瘤(MM)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1、本研究总共纳入病例160例,其中MM+AL组患者42例(阳性率26.5%)。2、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与患者的分型、临床分期、重或轻链类型、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肌酐、血钙、乳酸脱氢酶、24h尿蛋白、NT-proBNP和β2-MG等没有相关性。3、在受累轻链与非受累轻链差值(dFLC)上,MM+AL组明显高于MM组(P<0.05)。4、诱导结束后,MM+AL组较MM组有着更高的总缓解率(ORR)(85.7%VS 79.7%,P<0.05)、更高的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VGPR)(76.2%VS 55.1%,P<0.05)。5、MM+AL组患者中位PFS为26个月,MM组中位PFS为32个月,P>0.05;两组患者中位OS均未达到,P>0.05。6、在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上,两组PFS和OS也无差异,P>0.05;但与未移植组患者相比,自体干细胞移植均可以改善两组患者的OS,P=0.0009;在ISS分期Ⅲ期和R-ISS分期Ⅲ期上,两组患者的中位PFS和OS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7、心脏受累的MM+AL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MM组和无心脏受累的MM+AL组患者(P<0.0001)。结论:MM+AL组患者相较于MM组诱导后更容易缓解,自体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两组患者的预后,心脏受累的MM+AL组患者预后最差。

汪逍逍[8](2020)在《单中心13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相关预后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由于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发生恶变,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导致体内多器官或组织受损的血液恶性肿瘤。MM好发于中老年人,且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逐年增加。MM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患者预后差异明显,因此积极开展研究探索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和指标,在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效预测患者预后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目的 分析初发MM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一般情况和细胞遗传学改变,以及分析影响MM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今后提高MM临床诊断率和预后评估及治疗方式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通过纳入和排出标准筛选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37例初发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各项临床实验室指标和细胞遗传学改变,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描述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各项临床指标及细胞遗传学改变对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探究影响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一般临床特征:1)137例MM患者中男性75例,女性62例,男性略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1。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发病年龄高峰为60-69岁。MM分型中以IgG型最为常见,约占46.7%;2)实验室检查发现约有77.4%的MM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中度贫血发生率最高,约为41.6%;本研究中多数MM患者肾功能正常,仅有13.9%出现肾功能不全;MM患者血钙大多正常,仅有19%的患者出现高钙血症,但出现骨质破坏的较多,约为73%;大多数患者诊断不及时,根据D-S分期和ISS分期,分别有78.1%和51.1%的MM患者确诊时即处于III期。2.细胞遗传学分析:1)染色体核型分析:接受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患者多数显示正常核型,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36.8%;2)FISH检查:接受FISH检查的患者绝大多数出现不同情况的异常,其总异常检出率为79.4%;大于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异常检出率;针对1q+、13q-、17p-、IGH重排这四种常见的异常遗传学改变,同时出现1种异常者占33.1%,2种异常22.1%,3种异常19.1%,4种异常1.5%;3)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13q-异常检出率为8.5%,FISH检测13q-异常检出率为46.3%;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1q+异常检出率为1.7%,FISH检测1q+异常检出率为50%。3.预后因素分析:1)单因素预后分析:年龄、ISS分期、血红蛋白、肌酐、白蛋白、LDH、血β2-MG、血钙、治疗方式、1q+、13q-、17p-、IGH重排、染色体核型检出异常、染色体检出大于3个染色体异常及染色体易位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2)Cox多因素预后分析:年龄≥65岁、血钙>2.65mmol/L、传统用药治疗方式、染色体检出大于3个染色体异常为影响MM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且相对危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血钙、年龄、治疗方式、大于3个染色体异常。结论1、一般临床资料显示,MM患者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发病高峰年龄为60-69岁,以IgG型最为常见。多数MM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和骨质破坏,仅有少数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和高钙血症,MM患者发病时症状不典型,临床工作中应对贫血,骨质破坏,肾功能受损和高钙血症的中老年患者提高警惕,避免误诊和漏诊。2、MM患者分期结果显示,多数MM患者确诊时即处于Ⅲ期。3、MM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较低,约为36.8%,FISH检查的异常检出率较高,约为79.4%,表明FISH 比传统染色体检查更敏感可靠。4.对MM患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多种因素影响患者预后,年龄≥65岁、血钙>2.65 mmol/L、传统用药治疗方式、染色体检出大于3个染色体异常为MM患者独立不良预后因素,且血钙>2.65 mmol/L的相对危险度最高。

魏驰[9](2021)在《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150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研究MM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21年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住院的150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初诊时患者的血肌酐值是否小于177umol/L,将MM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损害组;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运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运用t检验,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M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50例初诊MM患者中肾功能正常者有110例(73.33%),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有40例(26.67%),男性患者103例(68.67%),女性患者47例(31.33%),平均年龄(61.45±9.71)岁,男女发病率比2.19:1。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清钙、血清磷、校正血清钙、血尿酸、血清胱抑素C以及血β2微球蛋白在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损害组中进行组间比较,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尿酸、血清钙、校正血清钙、血清磷、血清胱抑素C和血β2微球蛋白是MM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将单因素分析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带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β2微球蛋白是MM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1.40例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前三位依次是腰背部疼痛、下肢水肿及头晕乏力。2.150例初诊MM患者分期中Ⅲ期最多,分型中Ig G患者最多;40例肾功能损害患者分期中Ⅲ期最多,分型中轻链型最多。3.血β2微球蛋白是初诊MM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玉玮[10](2019)在《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除血液系统损害外,肾损害(Renal Impariment,RI)是其重要特点之一。如果合并有肾脏损害,则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存。本文通过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病例进行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及对MM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提高对初诊时MM伴肾损害的发病特点的认识,增强临床医生对于MM伴肾损害的综合诊治水平,改善MM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18年9月1日期间收治的,经由临床、实验室检查如免疫球蛋白定量、蛋白电泳、骨髓穿刺及活检、细胞染色体检测等项目确诊的MM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分组比较MM合并肾损害和无肾损害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并分析肾功能与其临床分型、各临床分期及免疫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共收集初治的MM患者255例,其中MM伴肾损害患者65例,初诊年龄为59.7±9.1岁,51-65岁患者分布最多,临床症状多样,其中以乏力、腰背痛症状多见。2、65例肾损害患者中有28例为肾功能轻度损害,15例为肾功能中度损害,22例为肾功能重度损害,有92.3%的患者合并贫血。3、与肾功能正常组患者相比MM伴肾损害患者组的年龄、ISS分期、R-ISS分期、临床表现(乏力、骨痛症状)、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尿素氮、血尿酸、血钙、乳酸脱氢酶、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血λ游离轻链定量、尿蛋白、24h尿蛋白定量、骨髓浆细胞比例均有显着差异(P<0.05)。4、与肾功能正常组患者相比MM伴肾损害患者的性别、临床分型、DS分期、血白蛋白水平、血球蛋白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M蛋白定量、血κ游离轻链蛋白定量、尿λ、κ游离轻链蛋白定量、有无骨损、流式细胞学检查(CD19、CD117、CD38、CD56、CD45、CD138、CD137L、CD81 等)、荧光原位杂交(1q21、13q14、Rb1、P53等)、染色体检测及体液免疫中如IgG、IgM、IgA等免疫球蛋白含量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M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血小板、血尿素氮、血钙、血尿酸、乳酸脱氢酶、血β2微球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及骨髓形态浆细胞比例与MM患者肾损害的发生呈负相关,而ISS分期、R-ISS分期与MM肾损害的发生呈正相关。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素氮可能是降低MM患者发生肾损害的保护因素。7、经过治疗后有53例初诊MM伴肾损害患者出院时复查了血肌酐,这部分患者初诊时的血肌酐平均水平为321.23±213.64μmol/L,治疗后复查的血肌酐水平为225.76±162.53 μmol/L,有44例患者的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有20例患者的肾功能恢复到了正常水平[GFR>60 ml/(min·1.73 m2)]。结论:1、MM肾损害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患者,临床症状多样,以乏力、腰背痛症状起病为主,MM患者就诊时间晚,大部分就诊时已处于临床分期晚期。2、ISS分期及R-ISS分期对MM肾损害的相关性优于DS分期,更能反映MM肾损害的病情。3、与肾功能正常组患者相比MM伴肾损害患者的年龄、ISS分期、R-ISS分期、临床表现(乏力、骨痛等症状)、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尿素氮、血尿酸、血钙、乳酸脱氢酶、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血λ游离轻链定量、尿蛋白、24h尿蛋白定量、骨髓浆细胞比例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4、MM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尿素氮、血钙、血尿酸、乳酸脱氢酶、血β2微球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及骨髓形态浆细胞比例与MM患者肾损害的发生呈负相关,而ISS分期、R-ISS分期与MM肾损害的发生呈正相关。5、血尿素氮的升高可能对于MM患者发生肾损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6、MM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对于初诊伴肾损害患者的肾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二、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骨髓涂片联合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仪器和试剂。
        1.2.2 骨髓涂片检测。
        1.2.3 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检测。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骨髓涂片的检测结果分析
    2.2 免疫固定电泳分型的检测结果分析
    2.3 骨髓涂片、免疫固定电泳分型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2)轻链型骨髓瘤不典型形态2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病例1,男,56岁。
        1.1.2 病例2(外院会诊病例),女,71岁。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1.2.2 检测方法:
2 结果
    2.1 病例1
    2.2 病例2
3 讨论

(3)浆细胞胞浆含明显颗粒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回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血常规、生物化学项目检测结果
        2.1.1 血常规
        2.1.2 凝血项目
        2.1.3 血清生化项目
        2.1.4 血清蛋白电泳
        2.1.5 尿液检测结果
        2.1.6 血清轻链检测
    2.2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
    2.3 免疫分型结果
    2.4 基因检测结果
    2.5 染色体分析结果
3 讨论

(4)血清唾液酸水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 病例资料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 收集指标及检测方法
    4 疗效评估
    5 随访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MM患者临床资料
    2 不同类型MM患者血清SA检测结果
    3 血清SA与常见化验指标之间相关性
    4 血清SA在MM不同疗效中的变化
    5 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5.1 单因素分析
        5.2 多因素分析
        5.3 血清SA对生存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与骨髓微环境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5)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介绍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常规临床检验项目对IgD型和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分型鉴别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κ型和λ型构成差异
    2.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常规临床检验指标差异
3 讨论

(7)合并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参考文献
背景
方法和病人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细胞遗传学
    4 疗效评估标准
    5 随访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1 一般资料
    2 病理资料
    3 实验室检查
    4 细胞遗传学
    5 疗效评估与预后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相关的AL型淀粉样变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词汇表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文章
致谢

(8)单中心13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相关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4 随访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临床特征
    2 预后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对照
致谢

(9)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1 病例资料
        1.1.1 患者资料
        1.1.2 观察指标
    1.2 纳排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分组标准
    1.4 相关诊断标准
        1.4.1 贫血诊断标准
        1.4.2 血清磷
        1.4.3 血清钙
        1.4.4 血尿酸
        1.4.5 校正血清钙
        1.4.6 指标计算
    1.5 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研究结果
    2.1 150 例MM患者的一般情况
    2.2 150 例MM患者一般情况组间分析
    2.3 150 例MM患者检验指标组间分析
        2.3.1 外周血细胞计数组间分析
        2.3.2 贫血分度组间分析
        2.3.3 生化指标组间分析
    2.4 150 例初诊MM患者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
        2.4.1 初诊MM患者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
        2.4.2 初诊MM患者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病例资料搜集
结果
    1. 临床资料
    2. 实验室检查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对本课题的进一步设想
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致谢

四、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骨髓涂片联合免疫固定电泳分型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晏显明,王明琼.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03)
  • [2]轻链型骨髓瘤不典型形态2例[J]. 苏军华,陶朝欣,孙洁,何天乐. 河北医药, 2021(21)
  • [3]浆细胞胞浆含明显颗粒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回顾分析[J]. 王洪玲,李莉,张春玲,蔺丽慧,丁静,李会丹,魏道林,白萍. 检验医学, 2021(08)
  • [4]血清唾液酸水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 乔晗. 青岛大学, 2021
  • [5]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观察[D]. 陈婉琴. 山东大学, 2021(12)
  • [6]常规临床检验项目对IgD型和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分型鉴别的效果研究[J]. 严冰. 黑龙江中医药, 2021(01)
  • [7]合并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D]. 刘咏. 苏州大学, 2020(02)
  • [8]单中心13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相关预后因素分析[D]. 汪逍逍. 苏州大学, 2020(02)
  • [9]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D]. 魏驰.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D]. 李玉玮. 苏州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轻链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