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傣药雅解片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柯瑾,杨唯,金文彬,程欣,马云淑,侯安国[1](2021)在《傣药和拉祜族药资源、炮制与制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探讨傣药和拉祜族药的药用资源、炮制及制剂特点,促进民族药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文章对目前傣族和拉祜族传统药物的应用与研究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整理分析。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及实地考察,收集整理并归纳总结傣药、拉祜族药的药用资源、炮制和制剂研究应用。结果:初步总结出我国傣药、拉祜族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我国傣药、拉祜族药的药用资源、炮制及制剂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谢昌松[2](2021)在《基于傣医临床实践经筋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傣医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河流,是傣族人民与大自然及疾病的斗争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同时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成果,完善傣医学的理论有助于傣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傣医经筋理论是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的整理研究傣医经筋理论,这是对傣医学的进一步补充和丰富,其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傣医经筋理论广泛应用于傣医传统外治疗法,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法、关键人物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分析法等方法对傣医外治疗法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如对西双版纳傣医院、景洪市岩扁傣医馆、景洪市曼栋拢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使用录音、录像对呵莎(刮痧疗法)、沙雅(刺药疗法)、闭诺(推拿按摩疗法)、搽药疗法、拖擦药物疗法、捶筋疗法、红犁踏踩疗法及踩背等外治疗法的应用进行记录同时使用分析法进行总结;对老傣医进行访谈;最后结合文献法对傣医经筋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总结和阐述,进一步总结傣医经筋的内涵,如傣医经筋的分类、形态、功能、分布规律;傣医经筋与三盘、四塔之间的联系以及傣医经筋理论在临床中具有解释病理、指导诊断,预防养生,指导选方用药的作用。
杨莲,彭丽秋,台海川,张雪飞[3](2021)在《傣药傣百解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傣百解是傣医常用解药之一,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是西双版纳傣医医院多个院内制剂,如百解胶囊、雅解嘎罕、版纳凉剂等的主要组方药材,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开发应用前景。文章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傣百解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开发傣百解提供参考。
成瑞雪[4](2020)在《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文中研究指明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主要支撑,也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医院制剂及其调剂市场的存在满足了少数民族患者的用药需求。调剂市场的发展,对延长民族药产业价值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建设、对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市场,均有重要意义。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调剂了民族医医院之间制剂的余缺,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药安全、充分、公平和有效的使用,有利于缓解少数民族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本文运用系统抽象法,注重矛盾分析,结合田野调查材料全面考察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重要作用、市场结构、市场监管和市场发展趋势,为调剂市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民族药医院制剂是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主体涉及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医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由调出方、调入方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调剂价格等构成。拟调剂制剂具有商品化率低、可替代性弱、地域性强的特点。医院之间调剂制剂的程序、规则、范围都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制剂价格也由物价管理部门制定,由此形成了发育程度不同的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调剂市场进行了严格控制,从医院制剂注册、再注册和备案到管理制剂进入市场的数量、品种,再通过实施制剂调剂使用办法,管控着制剂市场的运行。药监部门对调剂程序的严格管控,缩减了制剂调剂规模、导致制剂市场调入调出不平衡、制剂调剂价格无法反映制剂供求关系、延长了制剂在调剂市场流通的时间、减少了医院利润,导致各民族医院内部出现大量的协定方剂以满足患者临床所需、增加民族医特色疗法提高医院收入,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在监管下具有显着的地方性和封闭性。从调剂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它最终会走向衰落,但还需要条件,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按药监部门对调剂市场的过严控制,阻碍了市场发展,加剧了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矛盾,医院为保障患者用药与维持运营只能购入国准字成药和使用协定方剂。但根据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医保目录中所纳入的民族药品可报销的范围和比例来看,过快取缔调剂市场不可行,医院制剂“简、便、廉、效”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因此,应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规模,定期将部分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降低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在逐步发展中提高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和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为促进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最终消亡创造条件。
吕旸[5](2019)在《傣药猫须草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以傣医常用药猫须草作为干预药物,探讨傣药猫须草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模型的影响,在傣医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其使用原则,为我国民族药物的临床使用及民族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方法:选取SD大鼠103只,体重200±20g,设立6组。腺嘌呤作为造模药物以制作CRF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20只,尿毒清颗粒阳性组,猫须草高、中、低剂量组各17只。根据当周体重计算每日灌胃剂量。模型组,阳性组和猫须草高、中、低剂量组每日上午灌胃10ml/kg腺嘌呤(浓度0.015g/ml),正常对照组每日上午灌胃10ml/kg饮用水。每日下午,阳性组灌胃尿毒清20ml/kg(浓度0.3g/ml),猫须草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猫须草水提液20ml/kg(浓度0.6g/ml、0.3g/ml、0.15g/ml),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20ml/kg饮用水。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一般情况。经过30日的实验后,禁食12小时,称量最后一次的体重并记录,股动脉取血检测生化指标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解剖观察并称量肾重,记录并结合体重计算肾脏脏器系数,通过HE染色法制作肾脏病理组织切片,将右侧肾脏组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肾脏内HGF及Bcl-2的表达水平。收集上述数据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食少、大量饮水、毛色干枯、毛发脱落、耳廓苍白、眯眼不睁、倦缩拱背、精神萎顿、活动减少等情况。与模型组比较,猫须草高、中剂量组和阳性组大鼠,同样存在食少、大量饮水,其余不良情况明显改善。猫须草高、中剂量就一般情况改善程度优于猫须草低剂量组。2.体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重值下降,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体重值为296.5±23.23g,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猫须草高、中、低剂量组体重值分别为278.4±24.58g、286.5±20.91g、281.9±28.77g,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肾脏脏器系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肾脏脏器系数值上升,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肾脏脏器系数值下降,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猫须草高、中、低剂量组肾脏脏器系数值下降,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4.血尿素氮(BUN)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UN值上升,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BUN值下降,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猫须草高、中剂量组BUN值下降,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猫须草低剂量组BUN值为26.85±9.741mmol/L,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血清肌酐(Scr)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cr值上升,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Scr值下降,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猫须草高、中、低剂量组Scr值下降,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6.肾脏病理学观察:解剖并观察肉眼可见的肾组织,正常对照组的肾脏外观正常,颜色为红褐色,质地较为坚实且伴有较好光泽,没有肿大,髓质的切面分界清晰,髓质浅红色,包膜浅薄,不易进行剥脱。模型组的肾脏灰褐色,表面灰白色,质地柔软且无光泽,外形肿胀,髓质的切面分界模糊,皮质薄,肾内有大量的结晶状颗粒,包膜易剥脱。阳性组肾脏为红褐色和灰白色相间,较少的白色颗粒,质地稍坚实,轻度肿胀,稍欠光泽,髓质的切面清晰,皮质接近正常组的厚度,包膜紧密结合,不易剥脱。猫须草高、中剂量组肾脏为红褐色和灰白色相间,白色颗粒分布少,质地较软,肾脏稍有肿胀,缺乏光泽,髓质的切面清晰,皮质薄,结晶分布少,包膜紧密结合,不易剥脱。正常对照组的肾结构完整无异常,无尿酸盐结晶。模型组的肾结构出现病理性改变,大量尿酸盐结晶,肾小球的结构异常,肾小管腔明显扩大,部分轻度萎缩,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脏纤维化改变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减轻,尿酸盐结晶减少,伴一定数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腔略微扩大,部分轻度萎缩,肾纤维化程度低。与模型组比较,猫须草高剂量组大鼠的肾脏病理损伤减轻,肾脏结构相对完整,肾脏尿酸盐结晶减少,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肾小体的结构清晰,肾脏纤维化程度低。与模型组比较,猫须草中剂量组大鼠的肾脏病理损伤减轻,肾脏尿酸盐结晶减少,肾小体的结构清晰,炎性细胞浸润较多,肾脏纤维化改变较轻。7.肾脏中HGF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肾脏内HGF水平下降,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肾脏内HGF水平上升,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猫须草高、中剂量组肾脏内HGF水平上升,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8.肾脏中Bcl-2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肾脏内Bcl-2水平下降,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肾脏内Bcl-2水平上升,P<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猫须草高剂量组肾脏内Bcl-2水平上升,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猫须草中剂量组肾脏内Bcl-2水平上升,P<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结论:傣药猫须草剂量612g/kg对于腺嘌呤所致CRF大鼠模型存在降低其肾脏脏器系数、BUN、Scr、改善一般情况、保护肾功能、缓解肾脏病理损伤、减缓肾脏纤维化过程的作用,然而腺嘌呤诱导的CRF大鼠模型中的体重减轻没有改善。傣药猫须草剂量3g/kg对于腺嘌呤所致CRF大鼠模型存在降低其肾脏脏器系数、Scr、改善一般情况、保护肾功能、缓解肾脏病理损伤、减缓肾脏纤维化过程的作用,然而腺嘌呤诱导的CRF大鼠模型中的BUN升高和体重减轻没有改善。傣药猫须草对于腺嘌呤所致CRF大鼠模型影响可能与提高CRF大鼠模型肾脏内HGF及Bcl-2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肾细胞凋亡及成纤维细胞增殖有关。
张梦娜[6](2018)在《我国傣药资源研究开发概况》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概括整理我国傣族地区傣药资源的调研与应用情况,为其应用与开发提供相关基本信息。方法:通过广泛的文献查阅与考察,对我国云南省的傣药古籍中药物种类整理情况、傣药资源种类的现代调研情况、傣药质量标准控制及制剂开发等研究应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初步整理出我国傣药资源种类及其开发应用的基本情况。结论:本研究将为我国傣药资源种类的应用、保护和研究开发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基本信息。
罗丹丹,顾婷,李西文,段宝忠[7](2017)在《傣医学药用大戟科植物药材品种与标准的现状分析》文中指出整理傣医学中使用的大戟科药用植物品种,并对其质量标准收载情况进行分析整理,为大戟科傣药材质量标准制定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相关文献记载的傣医学大戟科药用植物共有28属51种,其中现行各级标准收载的药用植物有16种,占总数的31.37%,除巴豆、飞扬草、蓖麻、余甘子、卵叶巴豆等5个药材的质量标准较为完善外,其他多数品种仅有性状、鉴别等项规定。不同文献记载的大戟科各品种名称、基原、药用部位及功效等存在差异,品种不规范和质量标准不完善的情况较为普遍,已成为制约傣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文献考证、资源和使用现状调查,结合现代药学研究,进一步加强傣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工作。
段宝忠[8](2017)在《傣药资源品种整理与分子鉴定》文中研究表明傣药是我国四大民族药之一,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自然、历史条件以及历代傣医药本草文献记载不详等影响,傣药材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傣药的品种不清和使用混乱。为了澄清傣药资源的品种情况,建立傣药材鉴定体系,为推进傣药材的产业化进程提供科学参考。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民族植物学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傣药材开展了系统整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库构建和DNA条形码技术,建立了傣药材DNA条形码数据库;并探索了DNA条形码技术和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以及二者结合在傣药材鉴定和市场监管中的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本研究收集整理了前人近40年的研究成果,引用专着35本,期刊文献143篇,采用专业数据库查询验证,共收集到傣医学药物信息8590条。去除无拉丁名或拉丁名无法确认的药材信息97条,获得傣药材有效信息8493条。将上述物种拉丁名进行同异名处理后,以接受名(Accept name)作为唯一字段,对目前傣医学记载使用的1654种药物从从植/动/矿物名、傣文名、科、药材名、部位、拉丁名、功能主治、文献来源、标准收载等进行修订,编制了傣族药物资源编目信息集。2.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采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傣药材资源种类、传统利用特点、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2.1傣医学使用的药物种类丰富,目前已记载的使用的药物共有1654种,其中植物药1491种,分属于191科,836属,包括地衣类2科2属4种,真菌类7科9属9种,苔藓类1科1属1种,藻类2科2属2种,蕨类植物19科26属42种,裸子植物7科7属13种,被子植物153科789属1420种;动物药141种,分属于90科123属;矿物药22种。在傣医使用1491种傣药植物中,为我国特有分布的药用植物有159种,分属于70科133属;被列入濒危珍稀名录保护的有152种,分属62科133属;动物药中,列入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种数有68种,占动物类傣药总数的48.22%。2.2从使用特点来看,傣族植物药的药用部位以根及根茎类入药频次最高,其次为全草类和叶类。主治疾病方面,植物药中主治疾病最多的是消化系统疾病,其次分别是针对各种体征、损伤、循环系统、皮肤、呼吸以及泌尿系统等疾病;动物药则以皮肤、体征和循环系统疾病为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传染病;矿物药主要为皮肤和循环系统疾病。从使用方法来看,植物药以汤剂用法最多,其次是各种贴剂(外敷或外搽);动物药多以粉剂形式使用,其次是贴剂;矿物药则多为外用,以贴剂(涂抹敷患处)方式为主。2.3傣药材质量标准整理结果表明,目前共有785个傣药材被各级标准收载,占傣药材总数的47.46%,其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药材品种有327个。以豆科和大戟科为例,从药材名称、品种和基原、部位、功效、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分析表明,目前傣药材的“品种-名称-基原”不规范的情况普遍存在,在其药用部位和功效表述上仍有待规范;傣药材的质量标准极不完善,阻碍了傣药的产业化进程。应进一步加强傣药的本草考证、资源与使用现状调查,并结合现代药物研究技术开展系统研究,推动傣药材的品种整理和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工作。3.采用试剂盒法提取傣药材的基原植物总DNA,通过PCR扩增其ITS2序列或psb A-trn H序列并双向测序。应用Codon Code Aligner 5.1.5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去除低质量序列及引物区,获得傣药材ITS2序列或psb A-trn H序列,建立了300种常见傣药材的DNA标准序列;在此基础上,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和数据库技术,结合分析Gen Bank序列,采用BLAST分析防错、系统树分析防错等方法核验序列的可靠性,建立了傣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该库由样品数据库、序列数据库组成,包含1000余种傣药材和大量混伪品及密切相关物种。4.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哈宾蒿”、“芽杆庄”、“芽灵捂”、“贺帕举雷”4种傣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别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在傣药材鉴别中的应用。结果表明DNA条形码和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可有效用于傣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别,其操作易于流程化,标准化,为傣药的临床用药安全和市场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4.1基于大青属(Clerodendrum)12种植物共48份样品和Gen Bank下载序列,构建大青属ITS2和psb A-trn H条形码数据库。应用该数据库对27份购自市场的“哈宾蒿”药材及饮片进行鉴定,结果表明,ITS2序列种间最小变异大于种内最大变异,而psb A-trn H序列种间最小变异则小于种内最大变异。因此,ITS2序列作为条形码能稳定、准确鉴别“哈宾蒿”药材及其混伪品。市场药材调查研究表明,市售哈宾蒿基原物种来源复杂,27份药材中仅有一份为C.japonicum(Thunb.)Sweet,应用DNA条形码技术能对流通市场进行有效监管。4.2基于重楼属(Paris)及其易混品9种植物共30份实验样本,构建“芽杆庄”及其易混品的高分辨熔解曲线鉴别模型。应用该模型对10份购自市场的“芽杆庄”药材进行鉴定,全部药材能够归属到相应的物种类群,进一步的DNA测序比对结果与高分辨熔解曲线分型一致,表明高分辨熔解曲线用于药材市场流通监管是可行的。4.3基于耳草属Hedyotis 16个物种共70条ITS2序列构建“芽灵捂”(H.diffusa Willd.)及近缘物种DNA条形码数据库,结果表明基于ITS2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以及比对法和最小距离法均能够明显区分耳草属16个物种。应用该数据库对市场收集的15份“芽灵捂”药材进行鉴定,比对结果显示7份药材与白花蛇舌草相似度最高,聚为一支,3份药材与纤花耳草具有高度相似性,聚为一支,余者为其他物种。而后根据DNA条形码研究结果,选择已知基原的“芽灵捂”(H.diffusa Willd.)及其混伪品,利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对其进行鉴别,结果显示高分辨熔解曲线能有效鉴别“芽灵捂”(H.diffusa Willd.)及其混伪品。4.4基于ITS2序列,对42份收集于市场的贺帕举雷(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rucz.)Schischk.)药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份药材与防风相似度最高,15份与竹叶防风相似度最高,5份与杏叶防风相似度最高,8份与华山前胡相似度最高,1份与葛缕子相似度最高,1份与白花前胡相似度最高。基于ITS2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NJ树以及比对法(BLASTl)和最小距离法(Nearest distance)均能够明显区分上述六个物种。利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对4种已知基原的“贺帕举雷”及其混伪品药材进行鉴别,结果显示高分辨熔解曲线能有效鉴别“贺帕举雷”及其混伪品。本研究表明市售贺帕举雷(S.divaricata(Trucz.)Schischk.)药材基原物种来源复杂,应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和高分辨熔解曲线法能够对药材流通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地对傣药材资源品种进行了整理,首次澄清了傣药材的资源品种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傣药材DNA条形码数据库,并建立了300种常用傣药材DNA标准序列。同时将DNA条形码以及结合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成功的用于几种常见傣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定,为其他民族药材的分子鉴定研究提供了参考。本研究对傣药材的鉴定、临床用药安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濒危物种保护均有重要意义。
李晓花,李海涛,金玲钰,牛迎凤,张丽霞[9](2017)在《傣百解提取物对人肺癌A549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傣百解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fraction,EFA)诱导人肺癌A549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EFA高、中、低剂量(200,100,50 mg·kg-1)组,环磷酰胺组和消癌平组,每组6只。给药3周后剥离瘤组织,比较各组肿瘤质量,计算抑制率;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immun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检测瘤组织中p53,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FA高、中、低剂量组对肿瘤组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EFA给药处理后,与模型组比较,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移植瘤p53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Bcl-2表达降低。结论:EFA对人肺癌A549裸鼠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53和Bax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相关。
张丽霞,李海涛,张忠廉,林艳芳,岩罕单,何开仁,张绍云,马小军[10](2016)在《典籍未收录傣药资源的增补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丰富我国的傣药资源,为傣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查阅、野外调查访谈、标本采集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傣药资源进行调查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增补典籍未收录的傣药资源。结果:新增典籍未收录的傣药植物272种,隶属于107科,228属。从地理分布看,这些种大部分分布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从药用部位来看,根及根茎类植物比例最高;从性味入塔来看,平性、苦味,入土塔和入风塔类药物较多;从治疗疾病情况看,治疗风湿类、跌打损伤、感冒、腹痛腹泻、皮肤类、胃痛胃炎、妇科类、肝病等药物较多。解药是傣医用药治病的一大突出特色,经统计新增272种傣药中有144种解药,占全部种类的52.94%。结论:我国有丰富的傣药资源,本研究明显增加了傣药的数量,提升了傣药记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但在傣药的收集和整理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建议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设立民族药调查专项。
二、傣药雅解片质量标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傣药雅解片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傣药和拉祜族药资源、炮制与制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用资源 |
1.1 傣药资源 |
1.1.1 倒心盾翅藤 |
1.1.2 紫色姜 |
1.1.3 珠子草 |
1.1.4 榼藤子 |
1.2 拉祜族药资源 |
1.2.1 山菅兰 |
1.2.2 藤子茶 |
1.2.3“那此鲁马兜” |
1.2.4 大白解 |
2 炮制方法 |
2.1 炮制用材料 |
2.1.1 液体辅料 |
2.1.1. 1 尿 |
2.1.1. 2 醋 |
2.1.1. 3 酒 |
2.1.1. 4 蜜 |
2.1.1. 5 盐水 |
2.1.1. 6 动植物油 |
2.1.2 固体辅料 |
2.1.2. 1 蛤粉 |
2.1.2. 2 糖 |
2.2 傣药的炮制方法 |
2.3 拉祜族药的炮制方法 |
3 制剂 |
3.1 傣药制剂 |
3.2 拉祜族药制剂 |
4 展望 |
(2)基于傣医临床实践经筋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课题研究方法 |
四、调研及收集文献 |
第一章 傣医经筋理论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傣医经筋的文化背景 |
一、贝叶经对经筋的影响 |
二、南传佛教对傣医经筋的影响 |
三、雨林文化(自然环境)对傣医经筋理论的影响 |
四、酒文化对傣医经筋的影响 |
第二节 傣医经筋的内涵 |
一、分类、形态、功能 |
二、分布规律 |
三、循行路线 |
四、经筋的功能 |
第三节 傣医筋经与四塔的关系 |
一、风塔—推动经筋气血的能量 |
二、水塔—滋养人体经筋气血的元素 |
三、火塔—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人体气血盛衰的元素 |
四、土塔—人体经筋气血能量之源 |
五、三盘学说经筋气血的联系密切 |
六、傣医三盘学说与经筋循行的比较 |
第二章 傣医经筋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
第一节 解释病理 |
第二节 指导诊断 |
一、辨证归经 |
二、摸脉诊断 |
第二节 预防养生 |
一、天人相应 |
二、正气为本 |
三、协调为本 |
四、畅通经筋 |
第三节 指导选方用药 |
一、稳牙档三 |
二、肤色、血性及胆汁论 |
第四节 傣医传统疗法在傣医经筋中的应用与案例 |
一、果雅(包药疗法) |
二、呵莎(刮痧疗法) |
三、沙雅(刺药疗法) |
四、闭诺(推拿按摩疗法) |
五、咱雅(拖擦药物疗法) |
六、过(拔罐疗法) |
七、剁(捶筋疗法) |
八、暖雅(睡药) |
九、烘雅(熏蒸疗法) |
十、咱乎(滚热蛋除痧疗法) |
第五节 傣医经筋理论在内外科疾病的运用及案例 |
一、感冒 |
二、失眠 |
三、腹痛 |
四、偏头痛 |
五、便秘 |
六、腰痛 |
七、骨折 |
八、胆囊炎 |
第三章 讨论、问题、展望 |
第一节 讨论 |
一、傣医经筋理论指导诊断疾病广泛 |
二、傣医经筋理论在传统外治疗中广泛应用 |
三、傣医经筋理论促进傣医学的完善和发展 |
四、完善傣医筋经理论有利于民间傣医的传承和发展 |
五、完善傣医筋经理论有助于促进多文化的交融 |
第二节 问题 |
一、理论研究尚不足 |
二、实地调研困难 |
第三节 展望 |
一、为构建傣医筋经理论形成奠定一定基础 |
二、傣医经筋理论的发展充实传统医药宝库 |
三、傣医经筋理论发展能探讨疾病规律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傣医经筋学说初步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人物访谈提纲 |
二、问卷调查表 |
三、调研报告 |
四、部分图文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发展情况 |
致谢 |
(3)傣药傣百解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特征及分布 |
2 化学成分 |
2.1 C21甾体化合物 |
2.2 有机酸类化合物 |
2.3 其他类化合物 |
3 药理活性 |
3.1 抗肿瘤活性 |
3.2 护肝作用 |
3.3 其他活性 |
4 临床应用 |
4.1 解毒 |
4.2 治疗痤疮 |
4.3 治疗胃脘痛 |
4.4 治疗过敏疾病 |
4.5 其他 |
5 总结与展望 |
(4)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政府控制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 |
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研究的新领域 |
三、系统抽象法在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中的运用 |
第一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市场调剂的重要性 |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及其地位 |
一、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医院制剂 |
二、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品种 |
三、民族药医院制剂在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主体地位 |
第二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支撑 |
一、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
二、医院制剂在各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发挥的作用 |
三、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的用药范围 |
第三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保障 |
一、民族医医院的结构及其分布 |
二、民族医医院调剂使用制剂的原因 |
三、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调剂制剂所占比重 |
第四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重要保障 |
一、少数民族患者大多愿意接受民族医治疗 |
二、民族地区常发病、多发病民族药有独特疗效 |
三、少数民族患者使用民族药医院制剂药费低 |
第五节 医院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的发展 |
一、能增加制剂调出医院的收入 |
二、有利于提高民族药医院制剂的生产质量和水平 |
三、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特色的形成 |
第二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结构 |
第一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调出方和调入方 |
一、调出方(卖方) |
二、调入方(买方) |
三、调入方和调出方买卖制剂的特点 |
第二节 调入方与调出方的调剂协议与批准 |
一、买卖双方协议的达成 |
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
三、制剂调剂是一个有严格监管的市场 |
第三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价格 |
一、制剂的调剂价格由物价部门制定执行 |
二、医院制剂调剂价格的评价 |
三、民族药品市场内部价格变化对调剂市场产生的影响 |
第四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一、调剂市场主要涉及藏、蒙、维吾尔族药医院制剂 |
二、五藏区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三、八蒙区蒙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四、维傣彝苗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第三章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注册与再注册 |
一、对民族药医院制剂注册的要求 |
二、有效期与再注册 |
三、高昂的注册与再注册成本阻碍民族药医院制剂发展 |
四、注册困难限制了市场调剂制剂的品种与结构 |
第二节 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
一、对每一笔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的批准 |
二、调剂市场监管阻碍市场正常运行 |
三、大量院内协定方剂产生和民族医特色疗法产生 |
四、制剂调剂市场行政控制地方性和封闭性突出 |
第三节 从注册制到备案制的转变缩小了制剂调剂市场规模 |
一、备案制的出台及其主要内容 |
二、备案制必将导致调剂市场规模缩减 |
第四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发展的趋势 |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消亡的条件 |
一、中药医院制剂所走过的道路 |
二、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必须增加 |
三、医疗保险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提高 |
第二节 现阶段必须扩大民族药医院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 |
一、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有限 |
二、市场是民族医医院之间调剂制剂余缺的唯一途径 |
三、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满足少数民族患者用药需求 |
第三节 为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消亡创造条件 |
一、定期将部分民族药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 |
二、降低医院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 |
三、逐步增加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国药比重 |
四、提高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傣药猫须草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思路与立题依据 |
1 研究思路 |
2 立题依据 |
2.1 傣药猫须草的前期研究 |
2.2 研究条件 |
2.3 傣药猫须草的药理作用 |
2.3.1 利尿 |
2.3.2 排石 |
2.3.3 抗菌 |
2.3.4 抗炎 |
2.3.5 免疫调节 |
2.3.6 改善血循环 |
2.4 傣药猫须草的临床应用 |
2.4.1 尿路感染 |
2.4.2 尿路结石 |
2.4.3 慢性肾炎 |
2.4.4 肾病综合征 |
3 实验方案设计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环境 |
1.3 实验设备 |
1.4 实验试剂 |
1.5 实验药物 |
1.6 药物制备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实验流程 |
2.2 实验分组 |
2.3 给药方法 |
2.4 灌胃周期 |
2.5 灌胃剂量调整 |
2.6 一般情况 |
2.7 体重 |
2.8 肾脏脏器系数 |
2.9 生化指标 |
2.10 肾脏病理学观察 |
2.11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肾脏内HGF及 Bcl-2 表达水平 |
2.12 对比分析 |
2.13 统计学处理 |
2.14 实验结果 |
2.14.1 猫须草对腺嘌呤致CRF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2.14.2 猫须草对腺嘌呤致CRF大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
2.14.3 猫须草对腺嘌呤致CRF大鼠肾脏脏器系数变化的影响 |
2.14.4 猫须草对腺嘌呤致CRF大鼠BUN变化的影响 |
2.14.5 猫须草对腺嘌呤致CRF大鼠Scr变化的影响 |
2.14.6 猫须草对腺嘌呤致CRF大鼠肾脏病理学观察 |
2.14.7 猫须草对腺嘌呤致CRF大鼠肾脏内HGF水平的影响 |
2.14.8 猫须草对腺嘌呤致CRF大鼠肾脏内Bcl-2 水平的影响 |
2.15 结论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傣药资源研究开发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傣药资源调查与研究整理 |
2 傣药标准化研究及傣药的应用开发 |
2.1 傣药标准化研究 |
2.2 傣药资源的开发应用 |
3 结语 |
(7)傣医学药用大戟科植物药材品种与标准的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整理方法 |
2 结果 |
2.1 大戟科傣药的种类及资源特点 |
2.2 傣医学大戟科常用药用品种 |
3 讨论 |
3.1 大戟科傣药的名称 |
3.2大戟科傣药材的品种与基原 |
3.3 大戟科傣药药用部位及功效 |
3.4大戟科傣药材的质量标准 |
4 结语 |
(8)傣药资源品种整理与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傣药品种整理研究现状 |
1.2.2 傣药材的鉴定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傣族药物资源信息数据集研究 |
1 引言 |
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文献资料的筛选 |
2.3 编目数据的录入 |
2.4 传统利用信息的规范化处理 |
2.4.1 动植物、矿物名录的验证与修订 |
2.4.2 传统利用信息的整合 |
2.4.3 药材傣文名的修订 |
3 数据样本描述 |
4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
第二章 中国傣药资源品种整理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数据采集方法 |
1.2 底层数据库来源 |
1.2.1 药材资源科、属及名称底层数据库 |
1.2.2 濒危物种底层数据库 |
1.2.3 中国特有种底层数据库 |
1.2.4 药材质量标准底层数据库 |
1.2.5 主治疾病底层数据库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傣药学本草着作现状 |
2.2 傣药资源的种类 |
2.2.1 傣药植物资源 |
2.2.2 傣药动物资源 |
2.2.3 傣药矿物资源 |
2.3 傣药资源传统利用特点 |
2.3.1 傣医植物药的药用部位 |
2.3.2 傣药的主治疾病 |
2.3.3 傣药的使用方法 |
2.4 傣药材的质量标准 |
2.4.1 傣医植物药质量标准 |
2.4.2 傣医动物药质量标准 |
2.4.3 傣医矿物药质量标准 |
2.5 傣医学药用植物品种整理与标准分析研究实例 |
2.5.1 豆科傣药品种整理与标准分析研究 |
2.5.2 大戟科傣药品种整理与标准分析研究 |
3 结论 |
3.1 傣药材的品种整理与傣医药的传承发展 |
3.2 傣药材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 |
3.3 傣药材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傣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和标准系列 |
1 仪器、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数据库构成 |
2.2 物种鉴定系统 |
2.3 傣药DNA条形码标准序列 |
2.3.1 菩提树 |
2.3.2 玫瑰茄 |
2.3.3 佛肚树 |
2.3.4 马缨丹 |
2.3.5 木豆 |
2.3.6 腊肠树 |
2.3.7 白花蛇舌草 |
2.3.8 大叶千斤拔 |
2.3.9 美登木 |
2.3.10 三对节 |
2.3.11 桢桐 |
2.3.12 南山藤 |
2.3.13 糖胶树 |
2.3.14 古山龙 |
2.3.15 波罗蜜 |
2.3.16 云南斑籽 |
2.3.17 木棉 |
2.3.18 长春花 |
2.3.19 灯油藤 |
2.3.20 臭牡丹 |
2.3.21 地涌金莲 |
2.3.22 叶下珠 |
2.3.23 黄花夹竹桃 |
2.3.24 垂序商陆 |
2.3.25 地胆头 |
2.3.26 马莲鞍 |
2.3.27 铁刀木 |
3 小结 |
第四章 傣药材DNA分子鉴定应用研究实例 |
1 总论 |
1.1 仪器,材料与方法 |
1.1.1 仪器与试剂 |
1.1.2 DNA提取 |
1.1.3 PCR扩增 |
1.1.4 数据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样本材料 |
2.1.2 药材样本 |
2.1.3 仪器,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及分析 |
2.2.1 扩增及测序效率 |
2.2.2 DNA条形码标准数据库的建立 |
2.2.3 种间/种内遗传距离分析 |
2.2.4 DNA条形码序列分析 |
2.2.5 不同序列Barcoding gap检验 |
2.2.6 ITS2的物种识别能力和NJ树 |
2.3.讨论 |
2.3.1 根类药材DNA提取方法改进 |
2.3.2 DNA片段筛选 |
2.3.3 DNA条形码在民族药物学应用的意义 |
2.4 结论 |
3 Bar-HRM技术鉴定“芽杆庄”及其混伪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高分辨熔解曲线模型的建立 |
3.2.2 HRM-PCR测序结果分析 |
3.2.3“芽杆庄”商品药材的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 |
3.3 结论 |
4 傣药“芽灵捂”及其混伪品DNA分子鉴定研究 |
4.1 材料 |
4.1.1 材料来源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参考数据库建立 |
4.2.2 市场药材DNA条形码鉴定 |
4.2.3 传统熔解曲线分析 |
4.2.4 HRM分析 |
4.3 结论 |
5 基于Bar-HRM技术鉴定“贺帕举雷”及其混伪品 |
5.1 材料 |
5.1.1 材料来源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NJ树聚类分析 |
5.2.2 ITS2序列变异分析 |
5.2.3 传统熔解曲线分析 |
5.2.4 HRM分析 |
5.3 讨论 |
6 小结 |
结语与创新 |
第五章 文献综述 |
1 傣药资源概况 |
1.1 傣药资源的分布特点及生态环境 |
1.2 傣药资源特色 |
2 傣药材品种整理研究状况 |
2.1 傣药材本草整理现状 |
2.2 傣药种类整理情况 |
2.3 傣药材的基原鉴定与考证研究现状 |
2.4 傣药材标准研究现状 |
2.5 傣药材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 |
3 傣药材鉴定研究现状 |
3.1 傣药材传统鉴定研究现状 |
3.2 傣药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或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9)傣百解提取物对人肺癌A549裸鼠移植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药物与试剂 |
1.2 动物与细胞 |
1.3 仪器 |
2 方法 |
2.1 傣百解提取物的制备 |
2.2 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分组及给药[9] |
2.3 肿瘤质量抑制率测定[9] |
2.4 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10-11] |
2.5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53,Bax和Bcl-2蛋白表达[12-13]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EFA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
3.2 EFA对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
3.3 EFA对移植瘤组织中p53,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10)典籍未收录傣药资源的增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方法 |
1. 1文献资料研究 |
1. 2野外调查和访谈 |
1. 3室内数据整理、标本鉴定和分析研究 |
2结果与分析 |
2. 1新增傣药植物的种类 |
2. 2新增傣药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 |
2. 3新增傣药植物的药用特点 |
3结论与讨论 |
3. 1本研究明显增加了傣药的数量,丰富了我国的傣药资源 |
3. 2本研究提升了傣药记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
3. 3在傣药的收集和整理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有必要设立民族药调查专项 |
四、傣药雅解片质量标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傣药和拉祜族药资源、炮制与制剂研究进展[J]. 柯瑾,杨唯,金文彬,程欣,马云淑,侯安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14)
- [2]基于傣医临床实践经筋理论研究[D]. 谢昌松.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3]傣药傣百解的研究进展[J]. 杨莲,彭丽秋,台海川,张雪飞.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1(03)
- [4]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D]. 成瑞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傣药猫须草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影响[D]. 吕旸.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19(09)
- [6]我国傣药资源研究开发概况[J]. 张梦娜. 亚太传统医药, 2018(07)
- [7]傣医学药用大戟科植物药材品种与标准的现状分析[J]. 罗丹丹,顾婷,李西文,段宝忠.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7(05)
- [8]傣药资源品种整理与分子鉴定[D]. 段宝忠.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11)
- [9]傣百解提取物对人肺癌A549裸鼠移植瘤的影响[J]. 李晓花,李海涛,金玲钰,牛迎凤,张丽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02)
- [10]典籍未收录傣药资源的增补与研究[J]. 张丽霞,李海涛,张忠廉,林艳芳,岩罕单,何开仁,张绍云,马小军. 中国现代中药,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