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 over WDM技术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曹原[1](2021)在《量子密钥分发组网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任务。量子密钥分发是量子通信的重要分支,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具有重要意义。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是一种以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网络形态,为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本论文以量子密钥分发组网与应用关键技术为中心,围绕“密钥存储、密钥中继、密钥提供、密钥服务”四个视角展开研究。针对量子密钥分发组网与应用的“灵活化、经济化、高效化、智能化”四个核心挑战,主要完成了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密钥池灵活化构建技术、中继部署成本优化技术、多租户高效率提供技术、软件定义智能服务技术”四项技术创新,攻克了“低码率密钥资源与多业务密钥需求的最优化适配”这一科学问题,为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可扩展、高灵活及低时延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弥补了该领域研究短板,提升了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智能化水平。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第一,针对“密钥存储”视角的技术挑战:如何进行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密钥池的灵活构建,以改进密钥存储灵活性和提升密钥池构建成功率?研究了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密钥池灵活化构建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调度的量子密钥池构建方法。通过切片化方式将波/纤信道资源划分为更加精细的时/波/纤信道资源,在光纤网络上实现了量子密钥池的灵活构建。设计了面向时间调度量子密钥池构建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和基于联合路径/链路的路由、波长与时隙分配算法,分析了固定/灵活密钥消耗、均匀/非均匀时隙分配等问题,挖掘了量子密钥池构建成功率与多参数相互影响的关联关系,实现了量子密钥池构建成功率的灵活提升,使其最高可达100%。第二,针对“密钥中继”视角的技术挑战:如何对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多中继部署进行成本优化,以降低密钥中继成本和提升网络安全级别?研究了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中继部署成本优化技术,提出了面向可信中继和混合中继部署成本优化的量子密钥分发组网方案。针对可信中继组网场景,通过构建可信中继组网成本模型以及设计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和启发式算法,提出了基于可信中继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成本优化策略,实现了可信中继的最优部署,相比基准算法(随机路由和信道分配)成本降低31%。针对混合中继组网场景,通过构建混合中继组网成本模型和安全模型以及设计启发式算法,提出了基于混合中继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成本优化策略,相比可信中继方案可使量子密钥分发网络部署成本降低25%、安全级别提升115%。第三,针对“密钥提供”视角的技术挑战:如何实现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多租户的高效提供,以提升密钥提供效率和降低租户请求阻塞率?研究了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多租户高效率提供技术,率先提出了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离线多租户和在线多租户高效提供策略。针对离线多租户场景,设计了离线多租户密钥生成率共享机制,提出了离线多租户密钥分配算法,揭示了离线租户请求成功率和全网密钥资源利用率的联合提升机理,实现了密钥资源供给与离线多租户密钥需求之间的高度均衡。针对在线多租户场景,设计了基于随机调度、匹配调度和最佳适配调度的在线多租户提供算法,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在线多租户高效提供方案,相比三种启发式算法可使在线租户请求阻塞率降低60%、全网密钥资源利用率提升8.96%。第四,针对“密钥服务”视角的技术挑战:如何完成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服务的按需定制,以增强密钥服务智能性和降低量子密钥分发服务控制时延?研究了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软件定义智能服务技术,提出了一种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即服务架构,具体构建了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即服务控制体系,从协议扩展、跨层交互流程、路由和密钥分配策略三个方面提出了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即服务实现方法。搭建了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即服务网络实验平台,测试并验证了软件定义控制技术有利于提升密钥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将量子密钥分发服务的控制时延从秒级降低至毫秒级。该工作利用软件定义控制技术实现了量子密钥分发服务的智能创建、修改和删除,为量子密钥分发智能化组网与低时延应用奠定了基础。
冯文光[2](2020)在《光路与光树相结合的动态多播疏导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通信业务蓬勃快速的发展,在通信网络中,对通信网络的带宽或者信道容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光波分复用技术(WDM)相对于其他的复用技术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够提供更大的信道容量。然而每个请求的带宽仅仅只占波长带宽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对业务进行疏导是提高带宽利用率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在的多播业务疏导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路多播业务疏导方式,这种疏导方式有着很高的链路利用率以及相对较低的波长利用率,然而其是以消耗更多的端口作为代价,又有着较多的OEO(光电光)转换,因此存在巨大的能量消耗。另一种是光树的多播业务疏导方式,其使用了分光器,减少了OEO的转换以及端口的消耗,但是信号的信噪比会下降以及链路的利用率相比光路疏导有所降低。在总结了大量的文献之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播疏导算法来改进以上两种疏导方式的缺陷。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的前两章节总结了光网络技术的发展史,介绍了光网络中的多播技术和业务疏导,最后总结了WDM网络中多播业务疏导算法的研究现状。第三章节分别介绍并仿真出LPF(光路分割算法)和MTLG(基于泄露多播疏导算法),LPF在基于光路多播疏导算法中有着较好性能,MTLG在基于光树多播疏导算法中有着较好性能,因此这两个算法作为对比算法,通过对比两者能够发现,LPF算法不仅有着较高的链路利用率而且还有较低的阻塞率,MTLG算法使用了分光器可以节约大量的疏导端口,然而两者不能够同时满足低能耗和低阻塞率的要求。(2)为了使网络不仅有着较低阻塞率而且还能降低能耗,本文在第三章提出了LTCPG和LTCSG多播疏导算法,两种算法在多播树的上层进行光路疏导,在下层进行光树疏导,这样的疏导方式相对于单独的光树疏导能够提高链路的利用率和信号的信噪比,相对于单独的光路疏导能够减少端口的使用以及OEO转换,两种算法还引入了胖型多播树,能够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然而两种算法也有着不同之处,LTCPG算法着重解决了上层光路绕远的问题,减少了不必要的带宽浪费,进而降低了阻塞率。LTCSG算法着重解决上层长光路的问题,提高了链路的利用率。通过仿真发现,在不同的仿真环境中两者均能取得不错的效果。(3)对第三章的算法进行适当的改进来提高网络的性能。前面的算法要么提高链路的利用率要么减少带宽的浪费,在第四章提出的ILTCG算法不仅提高链路利用率而且还要减少带宽的浪费,该算法在LTCSG基础上引入了物理拓扑矫正来解决光路绕远问题,通过仿真发现,改进后的算法在网络性能上有一定的提什。以往的算法都是针对上层的光路层改进,第四章提出的LITCG算法则是在ILTCG基础上将针对光树层进行改进,在该算法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建立小光树的方法,通过建立合理的小光树来提高小光树的利用率,在前期根据业务驱动建立小光树并且统计小光树的利用率,在一定的时间后根据小光树的利用率来建立小光树,通过仿真发现,对比以上的算法,此种算法的性能最好。
涂昕[3](2020)在《电力通信网IP与光层融合模型及协同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网二次系统不断向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等系统均趋向IP化,IP业务呈现出种类日益繁多,流量快速增长的特点。在传统的分布式网络中,IP层和光层的控制分别独立运行,分别独立的控制层面使IP业务难以合理有效的利用传送网资源,这导致了网络传输质量低,运维效率低,运维成本高等问题,同时也提高了传送网的单位带宽成本。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课题组参与的国网总部科技项目“面向电力业务的‘IP+光’协同编排关键技术”的研究情况,设计了基于SDN技术的“IP+光”融合方案,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融合模型的网络虚拟映射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基于最大质量优先的节点映射算法和基于丢包率和可用带宽的多商品流链路映射算法,通过仿真表明可实现节点和链路的负载均衡,优化资源的配置。基于构建的“IP+光”融合方案通过对“IP+光”融合配电通信网生存性进行分析,对基于SDN的IP与光层的协同保护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基于风险度计算的链路保护策略以及基于节点故障风险的节点保护策略,并通过仿真表明本文对保护策略的研究能够实现对关键节点及链路的保护,提高网络中业务传输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提升“IP+光”融合网络运行的可靠性。最后,根据课题组参与的国网总部科技项目执行进度安排,参与了电力通信IP与光网络协同控制实验方案的设计,包括验证本文映射算法及协同保护的现场实验方案;总之,本文对“IP+光”融合模型、映射算法及协同保护策略的研究将为IP与光层协同控制的深入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郑燕滨[4](2017)在《光纤通信与IP传送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光纤作为重要的传输媒介,相比较铜电缆来说,其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并在应用中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也逐渐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光纤技术与IP传送技术具有不同,也具有一定的联系。基于此,文章对光纤通信和IP传送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期望可以为相关技术的优化和发展提供借鉴。
李洁[5](2012)在《IP over WDM光网络生存性路由机制的设计与仿真实现》文中指出近年来Internet业务的爆炸性增长给传统的传送网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推动着电信传送网络向高带宽、多业务方向发展。随着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 iplexing,WDM)技术的日益成熟,它所能提供巨大传输带宽己成为解决网络高带宽需求的有效解决途径。为了降低网络运营成本,.提高带宽资源利用率,将IP这种行之有效的、支持分组化业务的协议与WDM光网直接结合,即IP over WDM已成为光网络发展的趋势。这种高带宽,多层次的网络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大量数据的流失,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此外,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多个网络运营商的并存,使得实际的骨干光网络是由多个自治域互联而成。基于此背景,本文提出了IP over WDM光网络生存性路由机制。综合考虑业务请求对延迟的要求、保护等级的要求及网络在遭遇到人为攻击或自然灾害时产生的连续性故障,本文设计了IP over WDM光网络的生存性路由机制。首先,在每个域的边界点上引入边界列表,存放该域到目的域的K个下一跳域间链路,指导业务请求进行域间路由;其次,为各个域设计了多层辅助图,解决了域内P层与光层的路由计算与波长分配问题,根据业务请求的延迟要求,在多层辅助图上为其计算工作路由并分配波长实现域内路由及波长分配;然后,当域内无满足业务需求的路由时,根据域的边界点上存储的边界列表,对路由进行域内及域间回溯,直至为业务请求找到一条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满足要求的工作路径为止:最后,针对人为攻击或自然灾害发生时,周围链路可能不是全部失效的,引入PSRLG(Probabilistic Shared Risk Link Group)模型的概念到保护路径的计算中,根据边界列表为业务请求寻找域间路由,根据保护等级在各个域的多层辅助图上为其计算保护路由并分配波长。为了验证本文设计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仿真实现与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IP over WDM网路中的路由的生存性问题,具有良好的性能。
张敬禹[6](2011)在《IP over WDM光网络中基于博弈论的节能疏导算法设计与仿真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IP业务呈爆炸似增长态势并且业务粒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从而迫切地需要光网络能动态地分配网络带宽以满足业务需求。由于业务请求带宽往往远低于一整波长容量,如果为每个业务分配一个波长将会造成网络资源极大的浪费,为此业务量疏导技术应运而生。同时,网络的持续性扩张使得其能耗日益增加,这不仅限制了网络的发展,也与当前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理念格格不入,因此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建设绿色网络的概念。基于以上思路,本文研究IP over WDM光网络中可促进绿色节能的业务量疏导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具有光旁路功能的节点结构与网络模型,提出了网络中的功耗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两种节能疏导机制:单跳节能疏导机制和多跳节能疏导机制。考虑到用户和网络运营商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本文引入了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论”思想来解决用户和网络运营商双方之间非合作型的利益竞争关系,寻求双方能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能综合评价路径上的功耗及用户和网络运营商双方效益的适应度函数,并设计了两种节能疏导算法:基于博弈论的单跳节能疏导算法(Single-hop Energy-saving Grooming algorithm based on Game theory, SEGG)和基于博弈论的多跳节能疏导算法(Multi-hop Energy-saving Grooming algorithm based on Game theory, MEGG),来为每个业务请求选择综合评价值(适应度值)最优的路径。为验证算法性能,本文利用VC++6.0平台对所设计的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算法能明显地降低网络中的平均功耗和阻塞率,并能有效地平衡用户和网络运营商双方的利益,实现了“双赢”。
戴睿[7](2010)在《WDM光网络中基于软管模型的鲁棒选路及抗毁研究》文中指出在对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光网络进行规划设计时,传统的选路和抗毁方案都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业务量矩阵。然而近年来,随着Internet数据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以及新兴宽带业务的不断涌现,运行于光层之上的分组数据会出现大幅度变化的情况,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很难预测或估计出点到点之间具体的业务流量大小。因此,十分有必要研究带宽需求信息不确知情况下的鲁棒选路和抗毁问题,以适应其高速增长和动态变化。软管(Hose)不确定业务量模型最早出现在虚拟专用网(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研究中。该模型并未指定一个完整的业务量矩阵,仅对流入和流出各节点的合成业务量(即业务量矩阵的“行和”以及“列和”)的上限进行约束。由于不需要具体描述网络中的业务分布情况,因此软管模型大大降低了业务量估计的难度,同时也提高了设计的灵活性。本文研究Hose模型在WDM光网络中的优化问题,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基于Hose模型的鲁棒选路问题;(2)基于Hose模型的鲁棒抗毁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五点。第一,研究了Hose不确定业务量模型下的静态鲁棒选路问题。与以往解决方案的区别在于,本论文并不仅仅考虑如何减少链路开销,而是更为全面地对影响网络代价的主要因素(包括链路开销和节点交换开销)进行考查,提出了比现有解决方案更节约网络资源的启发式算法。第二,在Hose模型的框架下,作者研究了如何利用部分确知的点到点的业务需求信息来实现鲁棒优化选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选路策略,并给出了相应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有效解决了现有鲁棒选路方案时延和抖动较大的问题。第三,探讨了Hose模型下的动态QoS(Quality of Serive,服务质量)选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根据当前连接请求的服务等级、当前网络中业务的传输情况以及各条链路上空闲波长的数目动态地调整路由。与现有的动态鲁棒选路算法相比,本文所提算法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第四,研究了WDM网状网中的鲁棒单链路抗毁设计问题,并提出了两种共享保护启发式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在各自的应用范围内均具有比较明显的性能优势:相对于以前的鲁棒抗毁算法,它们在开销和恢复时间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第五,探讨了基于动态Hose模型的多失效生存性问题。最主要的思路有两点:(1)采用分级保护;(2)引入“危险程度”的概念,在为连接请求建立工作和保护路时避开危险程度高的网络部件。按照这两条思路,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启发式算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本文第二章从三个方面讨论WDM网状网在Hose业务量模型下的鲁棒选路问题:(1) Hose模型下的静态鲁棒选路问题;(2)业务量矩阵部分确知(指部分网络节点对之间的业务需求大小已知)情况下的鲁棒选路问题;(3)Hose模型下的动态鲁棒选路问题。对于问题(1),作者以全网代价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两种分别基于单路径选路(Single Path Routing, SPR)路由结构以及Valiant负载平衡(Valiant Load-balancing, VLB)路由结构的数学规划(MP,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求解,可以获知波长、光收发器以及波长转换器等资源的最佳配备。由于WDM网络中的鲁棒优化选路问题是NP-完全(NP-complete, NPC)问题,因此作者又提出了两种基于SPR和VLB的启发式算法——IBFS(Iterative Breadth-first Search)算法和MNC(Maximizing Network Capability)算法。计算机仿真表明,两种算法都具有良好的性能,而MNC算法则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在大规模网络中性能明显优于以往的方案。对于问题(2),根据对业务量变化的观察,作者在VLB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性负载平衡(Adaptive Load-balancing, ALB)机制,并给出了相应的启发式算法——ADT(Adding Direct Traffic)算法。适应性负载平衡机制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已知的点到点业务量信息,尽可能少地调整VLB所建立起来的两跳虚拓扑,使更多业务通过一跳路由的方式进行传输,从而达到降低时延和抖动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ALB在具有高吞吐量的同时能提供比VLB更好的服务质量。对于问题(3),作者考虑全连接逻辑拓扑的情况,提出了DDALB(Differentiated Dynamic Adaptive Load-balancing)启发式算法。本文第三章到第五章研究WDM网状网在Hose不确定模型下的鲁棒抗毁问题。其中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研究单链路失效(Single-link Failure)和相关链路失效(Correlated-link Failure)情况下的抗毁设计问题,而第五章则对多网络部件失效(Multiple Failures)时的抗毁问题进行探讨。为解决单链路失效,作者提出了两种分别基于VPN树路由和Valiant负载平衡机制的共享分段保护(Shared Segment Protection, SSP)启发式算法——TSSP (Tree-based Shared-segment Protection)算法和VLB-SSP (VLB-based Shared-segment Protection)算法。在资源配置方面,TSSP算法通过降低工作树的叶子节点(即树型拓扑中度为1的节点)数来减小工作路径(Work Path, WP)和保护路径(Backup Path, BP)的数目,从而有效地利用资源;而VLB-SSP则通过最小化全网代价配置工作和保护波长,以达到减小开销的目的。在故障恢复方面,两种算法均采用了分段保护机制,因此恢复速度也较快。对于相关链路抗毁,本文的研究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针对双链路失效的抗毁设计问题,作者提出了启发式保护算法——DVLBSP(Differentiated VLB Shared Protection)算法。该算法遵循分级保护(Differentiated Protection)的思想计算保护路径,只为不满足给定可靠性要求的工作路径寻找保护路径;同时还考虑到了业务模型与网络拓扑对全网代价的影响,并结合共享保护的思想配置保护波长。仿真结果表明,DVLBSP算法实现了开销与可靠性之间的较好折衷。(2)针对共享风险链路组(Shared Risk Link Group, SRLG)的抗毁问题,作者提出了PSPPKT(Partial SRLG-disjoint Protection with Partially Known Traffic)启发式算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论证了其有效性。对于多网络部件失效的情况,作者将保护和恢复(Restoration)两种抗毁方案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适应性负载平衡机制的CAL(Criticality Avoidance Load-balancing)启发式算法。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CAL算法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基于动态Hose业务量模型的多网络部件抗毁方案。为验证、评估本文所提各种算法的性能,作者开发了相关仿真平台。第六章对这一仿真平台做了介绍,并给出了重要伪码。第七章是全文总结。
赵鑫[8](2010)在《高速公路通信网络技术的现状和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光纤技术、IP技术、图像编码技术和异步传输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网络发展的4大技术,目前适应高速公路通信领域的网络技术有SDH、ATM、WDM、IP等技术。IP overWDM技术将最终取代IP over SDH,更适用于大型骨干网的核心汇接和大容量普通IP业务和广域网。
饶鑫伟[9](2009)在《城域网中IP over WDM的应用及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IP业务的迅速增长说明了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引出了当前IP over WDM的技术,简单说明了IP over WDM的概念及工作原理,系统地阐述了其运用的关键技术,比较其他技术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IP over WDM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介绍,最后点明了四个发展阶段。
刘洋[10](2010)在《IP over WDM适配技术的研究、实现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从全球范围来看,信息产业已经度过了高速增长期,业务增长呈现出日益平缓的趋势,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越来越强。随着3G牌照的下发,各运营商将在全业务领域展开竞争。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格局,运营商积极调整战略,寻一求企业转型的成功之道。运营商转型以业务转型为核心,而拓展新型业务则是保证业务增长的关键。同时,业务转型将推动网络变革,业务发展要求网络能够开展更多、更有竞争力的智能业务。在此环境下,3G. NGN. IPTV等新型网络模型成为了运营商关注研究和投资建设的重点。本文在阐述了IP宽带网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承载IP业务的几种承载技术如ATM, SDH, WDM从传输效率、带宽管理、服务质量、维护管理、保护与恢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总结出采用IP over WDM技术具有减少SDH/SONET, ATM, IP等各层之间的功能重叠;减少设备操作、维护和管理费用;带宽利用率高等优点,是下一代IP骨干网络的首选技术。本文对IP over WDM中的几个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IP层与光层的适配、物理接口规范、层间管理、保护恢复、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保证等,其中对IP层与光层适配技术的研究,是本文的一个重点。结合上述理论研究,对IP与光网融合设备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通用成帧协议实现高效适配和网络管理的设计方案,设计实现了一种新型的用于IP与光网融合的动态适配单元。文中着重对该新型适配设备的硬件设计和实现加以介绍,阐述了整体硬件原理图的设计思路,给出了各部分的设计框图和实现方式,并对其中的高速电路PCB设计技术加以介绍。本文的最后,对该新型的适配设备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其用于千兆以太网业务接入到光网的高效适配功能,以及高效的链路管理和信令控制功能。文中最后进一步说明了该设备的应用,提出了其在城域宽带网以及城域CWDM网中的应用方案。
二、IP over WDM技术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P over WDM技术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量子密钥分发组网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技术背景 |
1.1.1 量子信息时代网络安全挑战 |
1.1.2 量子密钥分发基本概念和原理 |
1.1.3 量子密钥分发实现方式和协议 |
1.1.4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定义和分类 |
1.2 量子密钥分发组网与应用核心挑战 |
1.2.1 密钥存储的灵活化 |
1.2.2 密钥中继的经济化 |
1.2.3 密钥提供的高效化 |
1.2.4 密钥服务的智能化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外标准动态 |
1.4 本论文组成和主要工作 |
1.4.1 论文组成 |
1.4.2 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密钥池灵活化构建技术 |
2.1 研究背景 |
2.2 量子密钥池构建基本原理和体系架构 |
2.3 基于时间调度的量子密钥池构建问题描述 |
2.3.1 固定/灵活密钥消耗问题 |
2.3.2 均匀/非均匀时隙分配问题 |
2.3.3 时隙连续/离散量子密钥池构建问题 |
2.4 面向时间调度量子密钥池构建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
2.5 面向时间调度量子密钥池构建的启发式算法 |
2.6 仿真及案例分析 |
2.6.1 固定/灵活密钥消耗案例分析 |
2.6.2 均匀/非均匀时隙分配案例分析 |
2.6.3 时隙连续/离散量子密钥池构建案例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中继部署成本优化技术 |
3.1 研究背景 |
3.2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可信中继部署成本优化技术 |
3.2.1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可信中继基本结构 |
3.2.2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可信中继部署体系架构 |
3.2.3 基于可信中继的量子密钥分发组网模型 |
3.2.4 基于可信中继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成本优化策略 |
3.2.5 仿真及案例分析 |
3.3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混合中继部署成本优化技术 |
3.3.1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混合中继基本结构 |
3.3.2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混合中继部署体系架构 |
3.3.3 基于混合中继的量子密钥分发组网模型 |
3.3.4 基于混合中继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成本优化策略 |
3.3.5 仿真及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多租户高效率提供技术 |
4.1 研究背景 |
4.2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离线多租户高效率提供技术 |
4.2.1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离线多租户提供架构 |
4.2.2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离线多租户密钥生成率共享机制 |
4.2.3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离线多租户提供模型 |
4.2.4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离线多租户密钥分配算法 |
4.2.5 仿真及案例分析 |
4.3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在线多租户高效率提供技术 |
4.3.1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在线多租户提供架构 |
4.3.2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在线多租户提供模型 |
4.3.3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在线多租户提供算法 |
4.3.4 基于强化学习的在线多租户高效提供方案 |
4.3.5 仿真及案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软件定义智能服务技术 |
5.1 研究背景 |
5.2 量子密钥分发即服务基本原理和功能 |
5.3 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即服务控制体系 |
5.4 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即服务实现方法 |
5.4.1 协议扩展 |
5.4.2 跨层交互流程 |
5.4.3 路由和密钥分配策略 |
5.5 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即服务实验演示 |
5.5.1 网络实验平台 |
5.5.2 实验演示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2)光路与光树相结合的动态多播疏导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网络技术的概述 |
1.2 WDM技术的概述 |
1.2.1 WDM光网络形成的历史 |
1.2.2 WDM的基本原理 |
1.3 文章的主要的内容与工作安排 |
第二章 WDM光网络中多播业务疏导的基础研究 |
2.1 光网络中的多播技术 |
2.1.1 多播技术概述 |
2.1.2 多播技术实现的几种方式 |
2.2 业务疏导的探究 |
2.2.1 业务疏导的意义 |
2.2.2 光网络中的光学器件 |
2.3 光网络中的辅助图 |
2.3.1 几种网络拓扑介绍 |
2.3.2 辅助图的引入 |
2.4 WDM网络中多播业务疏导算法研究现状 |
2.4.1 已有基于光路与光树多播业务疏导算法介绍 |
2.4.2 光路与光树多播疏导算法的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DM网络中业务疏导算法的研究 |
3.1 基于光路的多播业务疏导算法 |
3.1.1 传统的光路疏导算法的基本思想 |
3.1.2 LPF算法的基本思想 |
3.1.3 LPF算法的步骤 |
3.2 基于光树的多播业务疏导算法 |
3.2.1 MTLG算法的基本思想 |
3.2.2 MTLG算法中的光树 |
3.2.3 MTLG算法的步骤 |
3.2.4 仿真环境的介绍 |
3.2.5 仿真结果与适用性分析 |
3.3 LTCPG算法原理与仿真分析 |
3.3.1 算法理论性分析 |
3.3.2 LTCPG算法的基本思想 |
3.3.3 LTCPG算法步骤 |
3.3.4 算法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 LTCSG算法原理与仿真分析 |
3.4.1 LTCSG算法的基本思想 |
3.4.2 LTCSG算法步骤 |
3.4.3 算法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4 本章的小结 |
第四章 改进型光路与光树相结合多播疏导算法 |
4.1 算法改进的原理 |
4.1.1 ILTCG算法的原理 |
4.1.2 LITCG算法的原理 |
4.2 基于光路方面改进后的算法ILTCG |
4.2.1 ILTCG算法的步骤 |
4.2.2 ILTCG算法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 基于光树方面改进后的算法LITCG |
4.3.1 LITCG算法的步骤 |
4.3.2 LITCG算法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基本情况 |
2. 教育背景 |
(3)电力通信网IP与光层融合模型及协同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电力通信网IP与光层协同控制技术 |
2.1 IP网络与光网络在电力通信领域的应用情况 |
2.1.1 电力通信业务数据的IP化情况 |
2.1.2 电力光网络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
2.2 IP层与光层协同控制对于建设电力物联网的支撑优势 |
2.3 IP与光网络融合技术的选择与基本思路 |
2.3.1 网络虚拟化技术 |
2.3.2 SDN核心技术 |
2.3.3 IP-over-WDM技术 |
2.3.4 基于SDN技术实现IP与光协同控制的基本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DN的IP与光网融合模型与资源协同研究 |
3.1 基于SDN技术的“IP+光”方案与相关技术分析 |
3.1.1 基于SDN控制的“IP+光”融合方案 |
3.1.2 电力业务识别与光网络虚拟映射方案 |
3.1.3 基于网络虚拟化的“IP+光”协同路由策略与智能编排 |
3.1.4 基于业务性能IP+光运维协同与保护 |
3.2 基于网络虚拟化的节点融合算法 |
3.2.1 面向多业务场景的网络虚拟化问题分析 |
3.2.2 虚拟网络节点映射算法现状分析 |
3.2.3 基于最大质量优先的节点映射改进算法设计 |
3.3 基于网络虚拟化的链路融合研究 |
3.3.1 虚拟网络链路映射算法的选择 |
3.3.2 基于丢包率和可用带宽的多商品流算法 |
3.4 基于“IP+光”融合模型的电力通信网映射算法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DN控制架构下的“IP+光”协同与保护 |
4.1 “IP+光”融合配电通信网生存性分析与策略选择 |
4.1.1 电力光网络的故障处理机制 |
4.1.2 电力“IP+光”融合网络的生存性策略选择标准 |
4.1.3 电力“IP+光”融合网络的生存性策略选择 |
4.2 集中控制架构下IP与光协同保护机制的构建 |
4.2.1 基于SDN的IP路由保护机制 |
4.2.2 基于SDN的光传输层路径保护机制 |
4.2.3 “IP+光”融合网络中IP与光层的协同保护 |
4.3 电力“IP+光”网络风险感知的保护策略研究与仿真 |
4.3.1 基于风险度计算的链路保护策略 |
4.3.2 基于节点故障风险的节点保护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力通信网IP与光层协同控制实验方案设计 |
5.1 冀北电网业务数据网与光网络建设现状 |
5.2 电力通信IP与光网络协同控制实验系统方案设计 |
5.2.1 面向冀北电力数据通信网场景的“IP+光”网络部署方案设计 |
5.2.2 基于“IP+光”融合网络的相关技术测试流程规划 |
5.2.3 基于“IP+光”融合网络的资源配置优化与保护协同测试方案 |
5.3 远景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IP over WDM光网络生存性路由机制的设计与仿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IP over WDM光网络概述 |
1.1.1 WDM技术 |
1.1.2 IP over WDM |
1.2 IP over WDM光网络生存性 |
1.2.1 IP over WDM光网络的生存性技术 |
1.2.2 多域光网络的生存机制 |
1.2.3 IP over WDM的多层生存机制 |
1.3 课题来源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与理论 |
2.1 路由与波长分配 |
2.1.1 路由选择 |
2.1.2 波长分配 |
2.1.3 波长分层图 |
2.2 PSRLG |
2.3 业务量疏导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IP over WDM光网络生存性路由机制设计 |
3.1 网络模型 |
3.1.1 网络节点 |
3.1.2 物理链路 |
3.1.3 参数定义 |
3.2 多层辅助图 |
3.3 单域多层的路由机制 |
3.3.1 低延迟要求业务的路由机制 |
3.3.2 中延迟要求业务的路由机制 |
3.3.3 高延迟要求业务的路由机制 |
3.4 单域多层的保护机制 |
3.4.1 高等级保护机制 |
3.4.2 中等级保护机制 |
3.4.3 低等级保护机制 |
3.5 多域多层路由机制 |
3.5.1 域间路由 |
3.5.2 回溯机制 |
3.5.3 多域路由 |
3.6 多域多层保护机制 |
3.6.1 多域多层保护 |
3.6.2 多域恢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仿真实现与性能评价 |
4.1 仿真环境 |
4.2 仿真实现 |
4.2.1 仿真程序的总体框架 |
4.2.2 重要数据结构与函数 |
4.3 性能评价 |
4.3.1 拓扑用例 |
4.3.2 基准算法 |
4.3.3 性能评价指标 |
4.3.4 生存性路由机制的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IP over WDM光网络中基于博弈论的节能疏导算法设计与仿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光网络概述 |
1.1.1 光纤通信与波分复用技术 |
1.1.2 IP over WDM光网络模型 |
1.1.3 GMPLS技术 |
1.2 绿色网络概述 |
1.2.1 绿色网络的提出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1.4 课题来源 |
第2章 节能疏导技术与博弈论概述 |
2.1 节能疏导技术 |
2.1.1 业务量疏导定义 |
2.1.2 节能疏导研究现状 |
2.2 博弈论 |
2.2.1 纳什均衡 |
2.2.2 帕累托最优 |
2.2.3 博弈定价 |
2.2.4 博弈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IP over WDM光网络中节能疏导机制 |
3.1 研究背景 |
3.2 模型定义 |
3.2.1 节点结构 |
3.2.2 网络模型 |
3.2.3 IP over WDM网络结构 |
3.2.4 功耗模型 |
3.2.5 节能疏导技术的优势分析 |
3.2.6 辅助图模型 |
3.3 节能疏导机制 |
3.3.1 节能疏导策略与机制 |
3.3.2 节能疏导机制的举例说明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博弈模型与算法设计 |
4.1 研究背景 |
4.2 用户请求与网络资源定价 |
4.2.1 用户请求 |
4.2.2 网络资源定价 |
4.3 博弈模型设计 |
4.3.1 链路评价机制 |
4.3.2 博弈分析 |
4.3.3 模型定义 |
4.4 算法设计 |
4.4.1 K路由算法描述 |
4.4.2 基于博弈论的单跳节能疏导算法(SEGG) |
4.4.3 基于博弈论的多跳节能疏导算法(MEGG)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算法仿真实现与性能分析 |
5.1 仿真平台模块与主要数据结构 |
5.1.1 主要数据结构 |
5.1.2 仿真平台模块 |
5.2 仿真拓扑 |
5.3 业务模型与参数设置 |
5.4 性能指标 |
5.5 性能评价 |
5.5.1 SEGG算法和MEGG算法阻塞率对比分析 |
5.5.2 SEGG算法和MEGG算法功耗对比分析 |
5.5.3 SEGG算法和MEGG算法用户和网络运营商双方效用分析 |
5.5.4 SEGG算法和MEGG算法的平均适应度值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WDM光网络中基于软管模型的鲁棒选路及抗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WDM 光网络概述 |
1.1.1 WDM 技术的发展 |
1.1.1.1 演进:从点到点传输系统到WDM 智能光网络 |
1.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WDM光网络结构 |
1.1.3 光网络的控制和管理:GMPLS 技术 |
1.2 WDM 网络的鲁棒选路问题 |
1.2.1 路由选择与波长分配技术 |
1.2.2 鲁棒选路技术 |
1.2.3 基于软管模型的鲁棒选路算法 |
1.2.3.1 Hose 模型的数学描述 |
1.2.3.2 基于Hose 模型的单路径选路算法 |
1.2.3.3 基于Hose 模型的多路径选路算法 |
1.3 WDM 网络中的鲁棒抗毁问题 |
1.3.1 光网络生存性技术概述 |
1.3.2 WDM 光网络生存性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3 基于软管模型的鲁棒抗毁研究 |
1.4 全文主要贡献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WDM 网状网中基于软管模型的鲁棒选路算法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1.1 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构筑下一代骨干网络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
2.1.2 Hose 不确定业务量模型在WDM 网状网中的选路问题 |
2.1.3 本章工作安排 |
2.2 WDM 网状网在Hose 模型下的静态鲁棒选路算法研究 |
2.2.1 问题描述 |
2.2.2 ILP 模型 |
2.2.2.1 连接请求的粒度为波长粒度情况下的ILP 描述 |
2.2.2.2 连接请求的粒度为细粒度情况下的ILP 描述 |
2.2.3 IBFS 启发式算法 |
2.2.4 MNC 启发式算法 |
2.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3 适应性负载平衡机制(Adaptive Load-balancing, ALB) |
2.3.1 问题描述 |
2.3.2 ALB 选路机制 |
2.3.3 ADT 启发式算法 |
2.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3.4.1 时延与抖动性能分析 |
2.3.4.2 吞吐量性能分析 |
2.4 动态Hose 模型下的QoS 选路问题研究 |
2.4.1 问题描述 |
2.4.2 DDALB 启发式算法 |
2.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链路失效情况下基于软管业务量模型的WDM 抗毁算法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启发式算法研究 |
3.2.1 问题描述 |
3.2.2 VLB-SSP 启发式算法 |
3.2.2.1 计算负载平衡向量 |
3.2.2.2 分割保护环 |
3.2.3 TSSP 启发式算法 |
3.3 仿真与分析 |
3.3.1 全网代价的比较 |
3.3.2 恢复速度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DM 网状网在相关链路失效情况下基于 Valiant 负载平衡的鲁棒抗毁算法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1.1 问题概述 |
4.1.2 本章工作安排 |
4.2 双链路失效的鲁棒抗毁算法 |
4.2.1 问题描述 |
4.2.2 启发式算法 |
4.2.2.1 UCDLFP 算法 |
4.2.2.2 DVLBSP 算法 |
4.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 基于SRLG 的鲁棒抗毁算法 |
4.3.1 问题描述 |
4.3.2 启发式算法 |
4.3.2.1 UCSP 算法 |
4.3.2.2 PSPPKT 算法 |
4.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失效情况下基于Hose 模型的WDM 抗毁算法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给定失效场景的鲁棒抗毁设计 |
5.2.1 问题描述 |
5.2.2 SMEN 算法 |
5.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 动态业务环境下的多失效鲁棒抗毁算法 |
5.3.1 问题描述 |
5.3.2 CAL 启发式算法 |
5.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本文研究的仿真平台 |
6.1 概述 |
6.2 仿真平台的总体框架 |
6.3 仿真软件的实现 |
6.3.1 主要模块 |
6.3.2 重要伪码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本文作者在读博期间发表、录用和投出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高速公路通信网络技术的现状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SDH传输技术 |
2 ATM传输技术 |
3 IP网络技术 |
4 骨干网络建设新技术——WDM技术 |
5 SDH、ATM、IP、WDM等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 |
5.1 基于SDH的ATM网 (ATM over SDH) |
5.2 基于ATM的IP网 (IP over ATM) |
5.3 基于SDH的IP网 (IP over SDH) |
5.4 基于WDM的IP网 (IP over WDM) |
6 建议 |
(10)IP over WDM适配技术的研究、实现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IP宽带网络概述 |
2.1 IP宽带网基本特征 |
2.1.1 IP协议 |
2.1.2 IP宽带网的特点 |
2.2 IP over ATM/SDH/WDM技术的比较 |
2.2.1 传输效率 |
2.2.2 带宽管理 |
2.2.3 服务质量 |
2.2.4 维护管理 |
2.2.5 保护与恢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IP over WDM的关键技术 |
3.1 IP over WDM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
3.1.1 数据网络层与光网络层的适配 |
3.1.2 网络接口的规范 |
3.1.3 层间管理功能 |
3.1.4 网络保护恢复 |
3.1.5 网络管理问题 |
3.2 传输链路管理问题 |
3.3 IP优化光网络采用的帧封装格式 |
3.3.1 采用SDH帧格式 |
3.3.2 采用千兆比以太网帧格式 |
3.4 IP over WDM的综合自愈 |
3.4.1 网络层的自愈保护 |
3.4.2 传统的IP自愈恢复技术 |
3.4.3 MPLS快速自愈恢复技术 |
3.4.4 Fast Rerouting自愈恢复技术 |
3.4.5 传输层的自愈保护 |
3.4.6 多层网络的自愈互操作 |
3.4.7 IP over WDM的综合自愈 |
3.5 网络的服务质量保证 |
3.5.1 IP QoS体系结构 |
3.5.2 集成业务体系结构 |
3.5.3 IP QoS的实现机制 |
3.6 利用MPLS来提供QoS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IP与光网融合动态适配单元设计与实现 |
4.1 IP与光网融合的设备的需求分析 |
4.2 IP与光网融合设备的功能分析 |
4.2.1 IP业务接入通道 |
4.2.2 光传送通道 |
4.2.3 高效适配功能模块 |
4.2.4 信令通道 |
4.2.5 本地网管监控信道 |
4.3 各功能模块的硬件实现以及结构框图 |
4.4 模块的硬件实现 |
4.4.1 核心处理模块 |
4.4.2 以太网业务接入模块 |
4.4.3 光传送通道模块 |
4.4.4 接口模块 |
4.4.5 控制管理模块 |
4.5 硬件设计框图 |
4.6 结构设计描述 |
4.7 系统的供电设计 |
4.7.1 FPGA的电源要求和设计 |
4.7.2 FPGA电源解决方案 |
4.8 系统的印刷电路板(PCB)设计 |
4.8.1 电源和地平面系统 |
4.8.2 信号线和传输线及其影响 |
4.8.3 串扰及其影响 |
4.8.4 电磁干扰及其影响 |
4.9 初步硬件调试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以及应用方案 |
5.1 系统硬件稳定性测试 |
5.1.1 测试指标 |
5.1.2 测试所需仪器 |
5.1.3 测试环境 |
5.1.4 各指标测试 |
5.1.5 测试结论 |
5.2 系统的应用 |
5.2.1 简单点到点应用 |
5.2.2 DWDM点到点应用 |
5.2.3 单板点到点CWDM应用 |
5.2.4 多板CWDM应用 |
5.2.5 CWDM城域应用的方案说明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IP over WDM技术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量子密钥分发组网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 曹原.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2]光路与光树相结合的动态多播疏导算法研究[D]. 冯文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电力通信网IP与光层融合模型及协同控制技术研究[D]. 涂昕.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光纤通信与IP传送技术[J]. 郑燕滨. 信息通信, 2017(02)
- [5]IP over WDM光网络生存性路由机制的设计与仿真实现[D]. 李洁. 东北大学, 2012(05)
- [6]IP over WDM光网络中基于博弈论的节能疏导算法设计与仿真实现[D]. 张敬禹. 东北大学, 2011(07)
- [7]WDM光网络中基于软管模型的鲁棒选路及抗毁研究[D]. 戴睿. 电子科技大学, 2010(12)
- [8]高速公路通信网络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 赵鑫. 山西科技, 2010(01)
- [9]城域网中IP over WDM的应用及发展[A]. 饶鑫伟. 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 2009
- [10]IP over WDM适配技术的研究、实现及应用[D]. 刘洋. 东北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