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现场实用的施工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孙肖坤[1](2021)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形势的动态稳定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国内外均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国际工程项目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事关民生和经济效益,其开发建设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工程建设领域,许多投资主体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开发建设经验,并开始涉足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周期越来越长,参与建设的单位越来越多,不确定性带来的项目风险也愈发复杂。随着时代的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逐渐成为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效率低下、费用超支等现象屡见不鲜,项目执行情况在各层面上不尽如人意,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管理实践的需求。因此,从复杂性视角出发对项目管理领域进行研究就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如何对项目复杂性进行科学、系统以及深入的分析,如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动态、全面地掌握项目费用状态,如何判断工程费用实际状态与计划的偏差严重程度,如何对项目费用偏差做出科学的警报和预测,如何有依据地对工程项目的费用偏差进行有效纠偏控制,就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实施监控管理,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复杂性视角的建设项目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了项目费用偏差的警报及预测模型,梳理了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费用偏差程度下的纠偏流程,进而分析并设计了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费用监控模式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动力学相关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在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领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对项目建设各阶段内费用偏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识别,构建系统动力学反馈图模型,确定主要变量,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建立各变量之间方程关系;最后,通过Vensim软件模拟仿真,建立动态控制模型并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识别出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2)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及预测模型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不同阶段费用偏差计算的需求及特点进行分析,据此选取适用于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的方法模型;然后对K-Means聚类算法进行缺陷分析,引入贴近度概念,并将边界均值算子作为主要方法对经典K-means聚类进行改进,有效克服了主观随意性和警情区间不连续的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实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模型是偏差警报模型的后续研究。首先,全面论述了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关原理,对其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研究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仿生算法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优化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初始网络权值和阈值,并将历史数据输入模型中进行训练获得成熟模型;同时,将现阶段的费用偏差进行子目费用分析,将总偏差最终分摊至每一个子目费用的扰动因素,深度分析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中不同活动对费用偏差的影响,在当前费用偏差情况已知的情况下,研究其对未来费用偏差的影响程度并予以量化,判定即将发生的项目警情及其位置,有效辅助项目费用管理方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费用事前控制。(3)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研究。首先,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挖掘了流程再造和协同理论与之相适应的契合点,梳理了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和协同的目标和原则;其次,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前期决策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运维阶段所面临的不同费用偏差警情,明确各阶段责任方,梳理并总结出具体的纠偏操作流程和控制策略;为了增强该纠偏流程的适用性,本节首次提出了纠偏效果评价,从控制能力、控制效果、经济和社会效果等角度构建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支撑度理论的模糊群决策模型,对纠偏效果进行评价,给出反馈结果,推动纠偏策略的持续改进。(4)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把研究的理论和构建的模型拓展到实际的项目费用管理中,提出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设计。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进行了定义,对系统建设目标、系统用户和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和功能需求;然后构建费用偏差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结构,从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开发平台、系统功能模块、系统数据库四个角度对系统进行详细深入的设计;在涉及到系统关键的实施技术方面,对开发技术选型进行了结构性论述,并对数据仓库的核心设计理念进行了详细介绍,设计了系统模型管理模块的结构和重点功能。该系统包括费用偏差警报、费用偏差预测、费用偏差控制、纠偏效果评价等功能。
迂狄童[2](2021)在《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关于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理论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建筑理论思想中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部分的专题研究。拉斯金以其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理论贡献者的身份为大众所熟知,拉斯金对建筑的精准论断,既直观地指导了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建筑设计,也持续地影响了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并仍然为当今的地域性、建筑遗产保护等建筑思想提供养分,具有历久弥新的学习和研究价值。本文以拉斯金着作及相关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理论背景、文献内容和影响意义三方面入手,对拉斯金理论中的建筑理论板块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拉斯金的主要建筑理论由三方面构成:其一是自然主义的形式审美原则;其二是功能主义思想;其三是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在对理论分析和研究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在更加宽广的建筑史视野中,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具有更丰富的启发意义——首先,这两种思想共同成为了欧洲先锋派注重功能、强调理性的主要思想来源。其次,“功能主义思想”唤起了关注环境、注重文脉之设计方法的出现。最后,“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启发了后现代时期设计方法的创新。可以确定,尽管距离今天已有一百多年,但拉斯金的建筑思想在整部近现代建筑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在后现代时期的今天仍保有强烈的启发价值和研究意义。拉斯金建筑理论研究的内容是向前看的,但其意义却是向后看的,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对当今建筑界找寻建筑发展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宫珏[3](2021)在《基于BIM-SHM的RC柱施工期温度监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针对大尺寸RC结构承载能力的探索一直都是受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课题;但作为工程质量把控重点,结构施工期水化热温度控制却并未结合新兴技术进行拓展性研究。大尺寸RC构件施工期由自身材料水化反应释放的热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影响成型质量,因此有必要对其在从浇筑开始到养护结束的过程开展结构健康监测工作,将水化热模拟分析趋势与监测结果实时反馈给现场施工人员,做好温度超限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在江西省某大型电子工业厂房施工推进过程中,随着工期要求趋紧,现浇结构需尽量缩短施工周期为之后的PC构件留出足够的工期余量,大批量RC柱的施工质量因此备受各方关注;施工现场因此亟需一套基于SHM(结构健康监测)与BIM技术等先进理论的结合的混凝土温升监控技术;鉴于目前的工程实际,该技术应以“信息管理”与“反馈控制”为两条监控工作实施主线,能使施工人员及时掌握RC柱温度监测数据,并由控制模块将控制结果直观反馈给施工管理人员。本文针对上述研究现状进行的重点工作如下:(1)通过RC柱施工期水化热反应特征,以及监测工作的必要性入手,归纳监测工作技术层面的需求;将温度监控作为施工期结构健康监测重要应用之一进行研究,确立监控工作的中心思想,梳理施工期监控工作五项基本任务,并以其中三点作为本文研究主题;(2)以SHM系统的子系统构成为依据,总结系统设计的标准,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研究BIM技术对SHM系统的拓展应用方向,构建BIM-SHM方法中的IEEF(Integrating-Evluation-Early warning-Feedback control)模块,介绍该模块的功能构成及实现思路;(3)提出一种基于BIM-SHM方法下的温度信息反馈控制技术,针对大尺寸RC柱水化热控制技术施作前后对比情况进行工况模拟,计算出RC柱内部温度场分布特征;基于技术措施施作前后的水化热模拟结果,验证了降温措施的有效性,并依据相关施工规范及设置监测预警阈值,以及Revit API中的“AVF(分析可视化框架)”技术,实现阈值的规定下水化热温度模拟结果提取;(4)总结BIM-SHM方法下IEEF模块实现的技术方法,归纳出了该模块的运行流程;即以BIM与数据库技术为依托,Dynamo软件可视化编程、Revit二次开发为主要方式实现监测信息集成化管理;将监测数据与BIM模型实时关联,实现监测值与控制预警值进行比对评估,并使构件通过参数修正方法达到可视化预警的效果;(5)梳理施工现场目前进行的监测流程,针对大尺寸RC柱的施工期水化热过程进行实际与BIM模型中的传感器布设;最后将BIM-SHM监控模式应用到厂房施工实际案例中,假设异常工况发生的情况下,验证了该监控模块的功能性,分析温控措施的应用价值。
孔繁盛[4](2021)在《施工危险区域信标传感器预警系统设计及测试分析》文中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市场环境和人民生活需要促使建筑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同时,许多施工安全事故也随之发生。由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建筑环境不断变化,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屡见不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数据显示我国建筑业的年收入增长率几乎和安全事故发生数量的年增长率相差无几,我国建筑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2020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应急管理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鼓励将新设备、新技术引入到安全生产领域,以求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频发的建筑安全生产事故,本文首先将施工现场所发生的典型事故进行了梳理和归类,讨论引发这些典型事故的不利环境因素。文章分析出基坑、洞口、临边、墙、脚手架、机械设备、塔吊及吊车和电线及电缆等几个因素是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识别出这些环境因素所在的区域,并根据现有规范讨论了定义施工现场不同危险区域的条件,确定出坠落区、落物区、碰撞区、坍塌区和触电区等五个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的危险区域。在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构建建筑安全预警系统可以降低安全管理对人的依赖,让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施工现场的信息要进行分类、储存、识别、处理后才能为安全预警系统提供有效的数据。预警系统利用无线通讯技术、信息传输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在信息处理方面系统要建立现场数据的数学模型,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最终识别风险,进行自主预警。为了实现针对现场危险区域的安全预警,本文利用了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可以将事物与网络相连接的优势提出了将不同危险区域连接入网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物联网的信标传感器预警系统。该系统将信标传感器作为锚点标记现场的各个危险区域,利用蓝牙低功耗信号将危险区域信息发送到接收器上,接收器与云计算平台相连接,经过计算后可以启动预警,将预警信息经过信息发送平台发送到个人的手机终端程序,最终实现对人的预警提醒。本文针对所设计的安全预警系统在西安市的某工地现场进行了测试,经过数据结果的采集与分析,该预警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能为安全预警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军辉[5](2021)在《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病害机理分析及处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铁路隧道的发展历程中,上世纪70~90年代建设的铁路隧道多为拱顶圆形、两侧直墙的直墙式隧道,受设计施工水平限制以及隧道运营年限的影响,隧道病害逐渐凸显,衬砌劣化率不断的增加,严重影响铁路运营的安全。本文基于襄渝线铁路79座服役直墙式隧道运营病害状态,通过现场调研对隧道衬砌病害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别对不同围岩级别条件下的衬砌背后空洞和衬砌裂缝等典型结构型病害特征及致害机理进行探讨,提出针对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结构型渗漏水、背后空洞、裂缝等病害的处治对策。(1)调研统计了襄渝线在役直墙式隧道衬砌病害特征。采用人工敲击、探地雷达检测等检测方法,结合近年秋检资料对襄渝线79座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病害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隧道衬砌渗漏水、裂缝、空洞的主要产生位置、病害类型、病害等级的分布占比。衬砌空洞产生位置主要位于拱部,拱顶空洞数量和尺寸均明显多于拱腰处空洞,边墙空洞较少;衬砌裂缝长度主要集中在2m~4m,缝宽主要集中在1mm~5mm;渗水和滴水在渗漏水病害类型中占比较大,滴水成线和淌水占比少,雨季均呈现加剧形势。(2)研究分析了直墙式铁路隧道典型结构型病害致害机理。采用Midas GTS NX软件,建立不同围岩级别条件下的衬砌背后空洞和衬砌裂缝典型病害特征数值模型,根据实际病害发生位置分工况进行衬砌结构强度及受力特征分析,通过应力、位移和弯矩等数据探讨了衬砌背后空洞和裂缝致害机理。空洞径向深度变化对拱顶以及拱腰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影响不大,但对边墙和隧底影响较大;空洞环向宽度对衬砌背后空洞处及其周边一定范围衬砌受力和变形影响最大,且随着宽度的增加,影响范围加大;空洞纵向长度对衬砌的影响不大。拱顶裂缝对衬砌仰拱影响较大,拱腰裂缝对拱部衬砌影响较大,且拱腰裂缝对衬砌的影响应给予高度重视。(3)提出了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结构病害处治对策。研究开发了可分解式轨道车一体化作业平台车,在隧道病害施工中进行了运用,降低了安全风险,提升了劳动效率。根据襄渝线隧道病害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回填注浆、锚网喷、注浆封堵+安装塑钢截水槽等方法治理衬砌结构性病害,为陈旧的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背后空洞、裂缝与渗漏水等病害治理提供建议和借鉴。
李娜[6](2021)在《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施工现场塔吊布置规划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施工现场塔吊布置是施工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塔吊布置规划方案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及成本。然而,受技术因素限制施工现场塔吊布置常常是由项目管理人员依据工程经验进行布置,缺乏科学的技术支撑。因此,我们要在深入了解施工现场塔吊布置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为施工现场塔吊布置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布置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讨论了国内外关于BIM技术和智能算法的研究现状,总结塔吊布置规划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塔吊布置及使用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影响塔吊选型的主要因素和塔吊布置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提出了BIM和粒子群算法在塔吊布置规划方案中综合应用流程。(2)以某新媒体产业园项目为研究背景,利用BIM还原施工现场3D模型,提取施工场地信息需求,包括场地空间约束和平面几何信息、施工材料信息。计算所需工程量,确定所需塔吊的种类和数量,可布置范围。最后根据各项信息划分需求区和供应区。(3)塔吊布置数学模型的建立,首先对施工现场塔吊布置参数信息进行设定。然后,以塔吊使用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值确定数学模型。根据施工现场的空间限制、塔吊间的安全距离等实际约束情况确定约束条件。采用Matlab编程进行模型运算,计算出目标函数值,对输出结果分析,通过比较成本值确定塔机最优布置方案,得出塔吊规划坐标。(4)利用BIM对塔吊布置方案进行可视化表达,根据最终塔吊布置方案,结合某新媒体产业园项目,从施工空间冲突分析、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优化和塔吊施工过程可视化管理,安全技术交底及教育培训四方面进行应用。针对塔吊安全管控方面内容提出具体实施策略,更好验证塔吊布置规划方案在施工现场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提出了粒子群算法与BIM技术相结合在塔吊布局中的可行性,也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价值,以期为其他相似案例提供参考。
陈欣[7](2021)在《铝模板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铝模板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节能环保建材,其工程应用有助于推动建筑模板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大多数学者对铝模板工程的研究和评价多集中于基于施工单位视角下的施工阶段质量和技术经济性能研究,缺乏从模板工程自身发展角度的多阶段应用研究,导致铝模板工程应用的相关单位认识较片面。因此对铝模板工程进行综合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有助于加强各个参与方对铝模板工程的全面认识,完善铝模板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为相关企业单位的条例制定和国家政策调整提供参考。基于此,本文从社会角度即模板工程自身发展角度的出发,借助已有的研究分析和实地情况,探讨研究铝模板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AHP-云模型,结合指标的重要性和评价结果给出优化措施和改进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为:本文研究内容:首先,对铝模板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的含义进行概述,并对相关研究要素进行界定。第二,运用Note Express文献分析工具对以往研究者在铝模板工程相关评价研究中的成果进行文献分析,初步建立铝模板工程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集,再通过实地走访结合技术人员给出的相关建议,确定形成社会、经济、环境3个一级指标的18个二级指标的定性定量结合的铝模板工程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第三,通过查询统计年鉴、阅读已公开发表案例、实地走访项目以及专家问询的方式,对评价等级进行了划分和说明。第四,构建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选取的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确定各个指标权重。结合层次分析法的权重值,构建AHP-云模型,并确定云参数和云标尺。第五,以Y市为例运用构建的评价模型,对本市铝模板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水平进行评价。以本市不同地区的专家打分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显示,综合云的数字特征是(70.400,5.785,3.918),在分析图中Y市的结果云图更大占比处于“良好”水平区间,且3个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与实地调研结果互相验证,说明铝模板工程在Y市的应用表现良好,也证明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结合指标的重要性和评价结果,从不同层面对影响评价较大的指标提出了若干的对策建议。本文创新点:(1)评价体系创新:从模板工程本身发展角度出发,创立了包含多阶段的铝模板工程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使铝模板工程的各个参与方客观了解发展现状,并为以后铝模板工程的应用和评价提供参考。(2)结论应用创新:通过评价结果和指标重要性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现状,提出了可行性强的推广意见,为政府政策调整和相关企业单位管理改进提供一定参考。
丁俊[8](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郑立夫[9](2021)在《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优选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工地层冻结法最早起源于矿山立井施工,因其兼具“止水和加固”的特点,可有效解决注浆等常规手段不易克服的工程难题;作为立井施工穿越富水软弱地层的主要工法,一直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矿山建设领域。此后,这项特殊的地层加固技术被进一步引入到隧道掘进等土木工程领域,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施工效果。近30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在城市轨道交通等地下工程建设领域也遇到了与矿山建设领域类似的、甚至更为严重的工程问题,人工地层冻结法现已成为某些特定市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必然技术选择。与此同时,一系列新的技术难题与工程挑战也衍生出来。其中,水平冻结法施工冻结壁厚度的优化选定问题正是亟待解决的众多难题之一。本文以珠机城际轨道交通项目金融岛车站至3号工作井区间联络通道的冻结法施工为工程背景,对水平冻结壁厚度的优化选定以及厚度设计方案与地表冻胀和融沉变形之间的响应关系等展开了深入研究。基于此,进一步地提出并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与本文研究对象同类型工程冻结壁厚度确定的完整设计流程。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鉴于传统冻结壁设计理论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深埋黏土地层直墙拱形冻结壁的实际受力特点,通过将黏土地层剪切破坏理论首次引入并应用于联络通道冻结壁的初选厚度设计,基于对冻结壁真实支护压力的合理计算,提出了一种有别于现行传统方法的、更适用于深埋黏土地层直墙拱形冻结壁厚度初选的优化方法。相较现行初选方法,本文方法可实现对冻结壁初选厚度的快速确定,且所得结果更为合理、优化。相关结论及成果已经实际工程验证,可为后续冻结壁厚度方案的比选及设计厚度的最终优选奠定良好基础。(2)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对富水地层联络通道冻结壁在真实施工环境中的力学响应及变形稳定性等进行数值计算研究。通过比较相同厚度冻结壁模型分别在单独应力场和流固耦合应力场作用下的力学响应情况,探明了“水的存在”对冻结壁整体力学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在对富水地层联络通道冻结壁进行受力分析和厚度设计时,“水的作用”不可忽略。基于此,通过对不同厚度冻结壁模型在相同施工环境下的力学响应、变形规律和破坏趋势等进行对比研究,实现了对前序环节所得冻结壁初选厚度方案的强度验算,并进而以其为基准开展进一步的厚度比选研究,必要时可对既得初选厚度进行修正。(3)针对现有冻胀和融沉变形预测方法大多难以兼顾预测准确性和工程实用性的问题,通过将室内试验方法与数值计算方法相结合,创立了一种可实现对冻结法施工全过程地表冻胀融沉变形进行有效模拟和预测的实用方法。基于此,进一步地研究并揭示了冻结壁厚度、土体冻结温度和冻融土特性等因素与地表冻胀融沉变形规律之间的响应关系,为人工地层冻结法施工地表冻胀和融沉变形的验算及控制,提供了有效评价途径及必要参考依据。(4)基于我国现行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设计流程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框架,通过进一步考虑埋置土层性质、冻结壁所处富水环境以及冻结法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等因素,拓展性地提出并构建了一套可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确定的完整设计流程。相较传统设计流程,由本文流程所得设计结果不再是某一仅满足承载力需要的冻结壁厚度设计值,而是一个既符合结构强度要求又满足环境变形要求的冻结壁厚度取值区间;工程技术人员可在此区间内,进一步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及具体需要,对最终的冻结壁设计厚度进行优选。经工程实例验证,依此所得冻结壁厚度设计方案更为合理、优化,可兼顾施工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上述研究成果已在珠机城际轨道交通项目金融岛车站至3号工作井区间4号联络通道的冻结法设计与施工中进行了成功应用。由现场监测以及巡查结果可知,总体施工顺利且效果良好。所得相关结论及成果,可为我国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的设计理论提供必要补充,亦可为日后同类型工程的冻结法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参考,有望进行推广应用。
李涛涛[10](2021)在《某狭窄场地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与施工过程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用地资源的紧张,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必然趋势,各种深大基坑工程也随之不断涌现,如:大型地下车库、地下管廊、人防工程等,基坑工程施工条件向着更复杂的方向发展。如今设计、施工、监测紧密配合成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与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基坑支护方案进行优选,并分析基坑施工过程支护结构的内力与变形为类似工程支护方案设计与施工提供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以某狭窄场地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首先依据工程条件及相关规范初选出三种备选基坑支护方案,再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三种方案进行优选。随后利用MIDAS/GTS软件模拟基坑工程施工过程的受力与变形,依据模拟数值对本工程施工提出建议,再依据现场监测结果结合数值模拟结果,研究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周边土体变形以及建筑物沉降变化规律,最后对类似狭窄场地深基坑工程的支护方案设计及施工提出指导意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概述常见深基坑支护形式的适用范围及特点,综合工程实际条件与相关规范,初选出三种备选基坑支护方案。选取与支护方案相关的4个重要因素作为准则层,再细分为11指标作为指标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三种备选方案综合评判,最终评选出“排桩+内支撑”支护为最优方案。(2)基于本工程采用的“排桩+内支撑”支护方案建立有限元三维模型,模拟基坑工程施工过程的受力与变形,分析模拟结果并针对本工程施工提出建议。综合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研究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周边土体变形及建筑物沉降的变化规律,对类似狭窄场地深基坑工程支护方案设计及施工提出指导意见。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水平位移逐渐增大,从顶部至底部位移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最大变形位置出现在开挖深度约三分之二处。在进行支护方案设计时应考虑围护结构变形特点与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方便,合理地布置内支撑竖向间距。同时应对开挖工况围护结构位移重点监测,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迅速施工内支撑。2)土方开挖过程中,内支撑轴力增长迅速,开挖至坑底时为开挖阶段最危险时刻。第二道内支撑拆除过程中,第一道内支撑轴力增长迅速。基坑开挖完成后,应迅速施工地下室主体结构及换撑块,避免内支撑长时间承受较大荷载。内支撑的拆除应尽量结合机械切割与静态爆破方式分区分段切割,最大程度均匀释放应力。3)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周边地表变形持续增长,最大变形位置出现在距离坑边约8m~10m处,距坑边30m外土体变形较小,说明基坑施工对周边土体变形影响具有空间限制。在地表沉降监测点布置时,坑边30m外监测点布置可适当减少。4)对本工程而言,基坑周边两栋建筑物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沉降不断增长,最大沉降位置均出现在建筑物的东南角。施工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化,必要时采取地基注浆等加固措施。5)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发现,地下室底板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实测值增加较大,而模拟值增加不明显,这是由于地下室底板施工过程有多道工序,坑底四周土一定程度暴露降低了土体强度,而有限元模拟无法考虑坑底四周土强度降低。在基坑开挖至坑底后应迅速完成地下室底板施工,并及时在地下室结构与围护结构间用土体回填密实,减少坑底四周土强度损失。(3)总体来看,有限元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虽有偏差,但模拟结果基本能够反映现场实测基坑变形的变化趋势,本工程模拟结果具有可靠性。图[60]表[22]参[53]
二、几种现场实用的施工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现场实用的施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研究现状 |
1.2.2 项目费用控制研究现状 |
1.2.3 预警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纠偏策略研究现状 |
1.2.5 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及费用控制分析 |
2.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分析 |
2.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参与主体 |
2.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控制复杂性分析 |
2.2 费用偏差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
2.2.1 费用偏差控制内涵 |
2.2.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分析 |
2.2.3 费用偏差控制基本原则 |
2.3 费用偏差控制模型及方法研究 |
2.3.1 偏差特征系统动力学理论 |
2.3.2 神经网络模型 |
2.3.3 费用偏差预警聚类方法 |
2.3.4 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评价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
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监控模式 |
3.1.1 费用监控模式特征分析 |
3.1.2 费用监控模式构建 |
3.1.3 费用监控模式运行流程 |
3.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3.2.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
3.2.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
3.2.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3.3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
3.3.1 系统动力学建模中涉及到的数学方法 |
3.3.2 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
3.4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控制方法研究 |
4.1 工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计算需求及特点分析 |
4.2 基于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警情计算模型研究 |
4.2.1 K-means聚类理论及缺陷分析 |
4.2.2 K-means聚类方法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
4.2.3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
4.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研究 |
4.3.1 神经网络模型原理分析 |
4.3.2 神经网络模型的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
4.3.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
4.4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流程再造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 |
5.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中的流程再造与协同 |
5.1.1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目标 |
5.1.2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原则 |
5.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各阶段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
5.2.1 前期决策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
5.2.2 中期实施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
5.2.3 后期运维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
5.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 |
5.3.1 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5.3.2 基于支撑度理论的纠偏控制效果评价群决策模型 |
5.3.3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复杂大型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
6.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分析 |
6.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定义 |
6.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建设目标 |
6.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用户分析 |
6.1.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需求分析 |
6.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设计 |
6.2.1 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及开发方法 |
6.2.2 系统的平台整体设计 |
6.2.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功能及模块设计 |
6.2.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库设计 |
6.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关键技术 |
6.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开发技术选型 |
6.3.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仓库设计 |
6.3.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模型管理模块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拉斯金生平的传记类研究 |
1.2.2 关于拉斯金艺术思想的研究 |
1.2.3 关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以拉斯金思想与影响为主题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2.约翰·拉斯金的工作生涯脉络剖析 |
2.1 拉斯金的工作生涯划分 |
2.1.1 拉斯金的工作生涯概述 |
2.1.2 工作生涯的阶段划分 |
2.2 拉斯金所处时代的背景综述 |
2.3 工业时代背景下社会剧变对拉斯金工作的影响 |
2.3.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
2.3.2 拉斯金工作的中期阶段(1842-1860 年) |
2.3.3 拉斯金工作的后期阶段(1860-1900 年) |
2.4 新旧时代交替背景下的艺术理论发展与拉斯金的艺术理论 |
2.4.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
2.4.2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中期阶段(1842-1860 年) |
2.4.3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后期阶段(1860-1900 年) |
2.5 19 世纪前后的建筑潮流及建筑理论发展 |
2.5.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
2.5.2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中期与后期阶段(1842-1860 年与1860-1900 年) |
2.6 本章小结 |
3.约翰·拉斯金的建筑思想 |
3.1 拉斯金建筑思想体系认知 |
3.1.1 拉斯金与普金建筑思想中对待宗教因素的异同 |
3.1.2 类比人之品德的道德说教建筑评价方式 |
3.1.3 自然主义的装饰方法与装饰主题 |
3.1.4 强调建筑中手工艺因素的价值 |
3.1.5 拉斯金“反修复”式的建筑遗产保护思想 |
3.2 对拉斯金功能主义思想的考察 |
3.2.1 对“功能主义”概念的界定 |
3.2.2 对建筑“功能”概念的肯定和拉斯金的建筑分类 |
3.2.3 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 |
3.2.4 好的建筑是健康社会关系的反映 |
3.2.5 辩证观点下的功能主义思想 |
3.3 对拉斯金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的考察 |
3.3.1 对“材料理性主义”的概念界定 |
3.3.2 建筑的两种美德:力与美 |
3.3.3 建筑结构中的三种欺诈 |
3.3.4 以材料和真实性为评判标准的建筑评判方式 |
3.3.5 基于材料理性主义的哥特复兴建筑思想 |
3.4 本章小结 |
4. “功能主义思想”与“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4.1 拉斯金建筑思想在现代建筑理论发展中的影响 |
4.1.1 现代建筑理论发展中的代表思想举例 |
4.1.2 对“功能主义”和“材料理性主义”的再认识 |
4.1.3 对单纯的“功能主义”或“理性主义”的批判 |
4.1.4 拉斯金建筑理论对“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融合 |
4.1.5 拉斯金“材料理性主义”之于巴黎美术学院建筑理性精神的“承上”关系 |
4.1.6 拉斯金“功能主义”之于新艺术、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启下”关系 |
4.2 拉斯金建筑思想在现代建筑实践发展中的影响 |
4.2.1 指导与启发 |
4.2.2 萃取与整合 |
4.2.3 批判与延伸 |
5.结论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图表目录及出处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3)基于BIM-SHM的RC柱施工期温度监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
1.2.2 RC结构温度监控技术研究现状 |
1.2.3 BIM技术在监测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相关研究理论 |
2.1 RC柱施工期监控内容分析 |
2.1.1 RC柱施工期监控需求 |
2.1.2 RC柱施工期监控任务 |
2.2 SHM系统的应用与扩展方法分析 |
2.2.1 SHM系统的组成 |
2.2.2 SHM系统设计标准及应用 |
2.2.3 BIM技术在监测中的应用方向 |
2.2.4 BIM技术与SHM系统结合方式 |
2.3 BIM-SHM方法的监控模块构建方法 |
2.3.1 BIM-SHM监测信息管理方式 |
2.3.2 BIM可视化编程技术 |
2.3.3 构建BIM-SHM的 IEEF监控模块 |
本章小结 |
3 IEEF模块下的RC柱施工期温控技术研究 |
3.1 BIM-SHM方法中的反馈温控技术 |
3.1.1 反馈温控工作流程 |
3.1.2 温控方法总体设计 |
3.2 新型降温技术及温控理念 |
3.3 温控效果模拟验证 |
3.3.1 水化热分析验证内容 |
3.3.2 相关材料热学计算 |
3.3.3 新型降温技术温控效果验证 |
3.4 BIM环境下水化热分析数据集成 |
3.4.1 各级温度阈值总结设定 |
3.4.2 BIM环境下的水化热分级表达与提取 |
本章小结 |
4 IEEF模块下的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
4.1 BIM-SHM施工期数据库设计 |
4.1.1 施工期数据库需求 |
4.1.2 施工期静态信息管理 |
4.1.3 施工期动态信息存储设计 |
4.1.4 传感器、BIM与数据库交互 |
4.2 BIM-SHM方法下监测信息集成管理 |
4.2.1 Revit API与二次开发技术 |
4.2.2 Ribbon栏及功能设定 |
4.2.3 数据更新录入 |
4.2.4 信息查询功能 |
4.2.5 日志记录功能 |
4.2.6 邮件发送功能 |
4.3 DYNAMO驱动下的可视化编程 |
4.3.1 目标设计及实现说明 |
4.3.2 评估及预警编程实现 |
4.3.3 自定义节点封装 |
4.4 监测数据管理技术方法总结 |
本章小结 |
5 实例应用 |
5.1 应用工程背景介绍 |
5.2 监测方案设计 |
5.2.1 监测程序及方案设计 |
5.2.2 BIM模型中传感器三维布置 |
5.3 基于BIM-SHM的 IEEF模块主要功能验证 |
5.3.1 IEEF模块总体运行流程总结 |
5.3.2 IEEF模块应用效果 |
5.4 IEEF模块在BIM-SHM方法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本人已获得专利、软件着作权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4)施工危险区域信标传感器预警系统设计及测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施工危险源及危险区域的研究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外基于传感器的预警管理的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施工现场危险区域的识别及划分 |
2.1 施工现场典型事故 |
2.2 引发施工典型事故的环境因素 |
2.3 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划分 |
2.3.1 危险源基本理论和相关辨识规定 |
2.3.2 坠落区的划分 |
2.3.3 落物区的划分 |
2.3.4 碰撞区的划分 |
2.3.5 坍塌区的划分 |
2.3.6 触电区的划分 |
2.3.7 施工人员在危险区的危险判定 |
2.4 本章小结 |
3.建筑施工阶段安全预警系统理论 |
3.1 建设智慧工地的智能预警需求及应用 |
3.1.1 智慧工地的基本概念 |
3.1.2 智慧工地的智能预警需求及应用 |
3.2 安全实时预警的需求及预警的方式 |
3.2.1 安全实时预警的需求 |
3.2.2 安全预警的方式 |
3.3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预警技术体系 |
3.4 建筑施工区域安全实时预警的过程解析 |
3.5 实时预警系统的理论构建 |
3.5.1 实时预警系统的功能 |
3.5.2 预警系统的基本特点 |
3.5.3 预警系统的技术基础 |
3.5.4 预警系统的功能实现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4.基于物联网(IoT)的信标传感器预警系统设计 |
4.1 预警系统的物联网(IoT)技术基础 |
4.1.1 物联网(IoT)的网络架构分析 |
4.1.2 传感器技术特点与选择 |
4.2 信标传感器预警系统的设计原理 |
4.2.1 数据的生成(后端) |
4.2.2 服务平台 |
4.2.3 设备端(前端) |
4.3 预警系统的组成细节及终端成果 |
4.3.1 LTE信标传感器的物联网程序 |
4.3.2 FCM及云端物联网应用程序 |
4.3.3 Android应用程序 |
4.4 本章小结 |
5.信标传感器预警系统的测试分析 |
5.1 基于信标传感器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 |
5.1.1 预警系统布置的前期参数准备及校验 |
5.1.2 预警系统的测试研究过程及结果 |
5.1.3 预警系统的结果分析 |
5.2 测试结论及效果评价 |
5.2.1 测试结论 |
5.2.2 测试效果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病害机理分析及处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病害仿真分析现状 |
1.2.2 隧道病害检测现状 |
1.2.3 隧道病害评定现状 |
1.2.4 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直墙式铁路隧道病害特征及成因分析 |
2.1 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病害现场调研 |
2.1.1 项目概况 |
2.1.2 隧道日常养护维修 |
2.1.3 检查方法 |
2.2 现场调研病害统计分析 |
2.2.1 隧道空洞数据分析 |
2.2.2 隧道裂缝数据分析 |
2.2.3 隧道渗漏水数据分析 |
2.3 衬砌病害危害及成因分析 |
2.3.1 衬砌背后空洞 |
2.3.2 衬砌裂缝 |
2.3.3 衬砌渗漏水 |
2.4 本章小结 |
3 直墙式铁路隧道典型结构型病害致害机理分析 |
3.1 计算模型 |
3.2 计算工况 |
3.3 含空洞缺陷的衬砌受力特征分析 |
3.3.1 Ⅳ级围岩条件下的衬砌变形特征分析 |
3.3.2 Ⅴ级围岩条件下的衬砌变形特征分析 |
3.4 含裂缝缺陷的衬砌受力特征分析 |
3.4.1 Ⅳ级围岩条件下裂缝对其结构受力变形影响 |
3.4.2 Ⅴ级围岩条件下裂缝对其结构受力变形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病害处治对策研究 |
4.1 隧道衬砌病害状态评定 |
4.1.1 隧道状态评定流程 |
4.1.2 劣化等级评定 |
4.1.3 襄渝线直墙式隧道的劣化评级 |
4.2 处治原则 |
4.3 背后空洞处治对策 |
4.3.1 背后空洞的处治方案 |
4.3.2 典型工程案例 |
4.4 衬砌裂缝处治对策 |
4.4.1 衬砌裂缝的处治方案 |
4.4.2 典型工程案例 |
4.5 渗漏水处治对策 |
4.5.1 渗漏水处治方案 |
4.5.2 典型工程案例 |
4.6 移动式动力作业台车 |
4.6.1 结构组成 |
4.6.2 作业流程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施工现场塔吊布置规划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智能优化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塔吊位置规划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塔吊位置规划研究理论与方法 |
2.1 施工现场管理主要问题 |
2.1.1 施工现场及塔吊布置问题 |
2.1.2 塔吊使用的问题 |
2.2 塔吊的选型 |
2.2.1 工作幅度 |
2.2.2 起升高度 |
2.2.3 起升速度 |
2.2.4 起升重量 |
2.3 塔吊的布置原则 |
2.3.1 单塔的布置原则 |
2.3.2 群塔的布置原则 |
2.4 基于BIM技术的塔吊布置与安全管理优势 |
2.5 智能算法的选择 |
2.5.1 模型求解算法的确定 |
2.5.2 粒子群算法流程 |
2.5.3 粒子群算法的应用研究 |
2.6 BIM和智能算法综合应用方案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IM的塔吊布置方案设计 |
3.1 工程案例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工程特点 |
3.2 BIM建模及相关信息提取 |
3.2.1 施工进度安排 |
3.2.2 建筑结构模型 |
3.2.3 施工场地信息需求 |
3.2.4 工程量的确定 |
3.2.5 塔吊选型 |
3.3 塔吊位置的初步确定 |
3.4 施工现场需求区和供应区的规划 |
3.4.1 需求区的规划 |
3.4.2 供应区的规划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塔吊布置方案计算 |
4.1 数学模型建立 |
4.1.1 问题分析 |
4.1.2 目标函数 |
4.1.3 约束条件 |
4.2 数学模型计算 |
4.2.1 MATLAB简介 |
4.2.2 数学模型运算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BIM技术在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5.1 施工空间冲突分析 |
5.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优化 |
5.3 塔吊施工过程可视化管理 |
5.4 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培训 |
5.5 塔吊安全管控实施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铝模板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铝模板工程的研究现状 |
1.3.2 社会经济效益的研究现状 |
1.3.3 云模型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要素概述及界定 |
2.1 研究含义-社会经济效益 |
2.2 研究对象-模板工程 |
2.2.1 钢模板工程概述 |
2.2.2 木质模板工程概述 |
2.2.3 铝模板工程概述 |
2.2.4 铝模板工程与普通模板工程差异 |
2.3 研究要素界定 |
2.3.1 评价节点-事后评价 |
2.3.2 指标筛选工具-Note Express |
2.3.3 研究阶段-设计、施工、回收阶段 |
2.4 本章小结 |
3 铝模板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3.1 铝模板工程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3.2 铝模板工程评价指标筛选过程 |
3.2.1 文献初步筛选 |
3.2.2 项目专家访谈调研 |
3.3 铝模板工程评价的社会指标 |
3.3.1 铝模板工程的社会指标内容描述 |
3.3.2 铝模板工程的社会指标等级划分 |
3.4 铝模板工程评价的经济指标 |
3.4.1 铝模板工程的经济指标内容描述 |
3.4.2 铝模板工程的经济指标等级划分 |
3.5 铝模板工程评价的环境指标 |
3.5.1 铝模板工程的环境指标内容描述 |
3.5.2 铝模板工程的环境指标等级划分 |
3.6 本章小结 |
4 铝模板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指标赋权方法的选择 |
4.2 确定指标权重方法-层次分析法 |
4.2.1 专家基本情况 |
4.2.2 层次分析法权重确定流程 |
4.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4 云模型评价原理及过程 |
4.4.1 云模型起源及原理 |
4.4.2 云模型的评价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5 铝模板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应用 |
5.1 Y市铝模板工程应用基本情况 |
5.2 运用AHP-云模型进行评价 |
5.2.1 专家基本情况 |
5.2.2 评价模型应用过程 |
5.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3.0 Y市铝模板工程应用评价结果 |
5.3.1 Y市评价结果之社会指标分析 |
5.3.2 Y市评价结果之经济指标分析 |
5.3.3 Y市评价结果之环境指标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6 铝模板工程发展建议 |
6.1 正确认识铝模板生产价格 |
6.1.1 国家做好监管、出口审批及补助措施 |
6.1.2 相关企业创新、完善工作平台和方法 |
6.1.3 社会各方做好服务,落地国家政策 |
6.2 保障项目和人员安全 |
6.2.1 国家支持铝模板工程技术科学研究 |
6.2.2 企业完善立项考评制度,提高责任意识 |
6.2.3 社会各方探索工程项目及人员双重保险制度 |
6.3 参与各方标准规划化 |
6.3.1 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和体系规格标准化 |
6.3.2 相关企业专项施工方案及设计标准化 |
6.3.3 施工现场管理严格化 |
6.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6.4.1 国家加大投入,鼓励企业多元化 |
6.4.2 铝模板企业拓展业务结构 |
6.4.3 社会各方协同发力,加大宣传广度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云发生器MATLAB程序部分编码 |
附录 B:初步评价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
附录 C:铝模板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 D:实地调研和专家问询部分照片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优选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 本文章节构成 |
2 文献综述与研究内容 |
2.1 人工地层冻结法概述 |
2.1.1 人工地层冻结法的基本原理 |
2.1.2 人工地层冻结法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
2.1.3 人工地层冻结法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
2.1.4 人工地层冻结法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 |
2.2 冻结壁厚度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2.2.1 矿山立井竖直冻结壁设计方法 |
2.2.2 城市轨道交通水平冻结壁设计方法 |
2.3 冻结法施工地表冻胀和融沉变形研究现状 |
2.3.1 土体冻胀变形机理研究 |
2.3.2 土体融沉变形机理研究 |
2.3.3 冻胀和融沉变形预测研究 |
2.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2.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5.1 研究内容 |
2.5.2 技术路线 |
3 依托工程背景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地质条件 |
3.2.1 地层岩性特征 |
3.2.2 不良地质情况 |
3.2.3 特殊岩土分布 |
3.3 水文地质条件 |
3.3.1 地表水 |
3.3.2 地下水 |
3.3.3 补给条件 |
3.4 周边环境及气候 |
3.5 冻结加固方案 |
3.5.1 冻结壁设计 |
3.5.2 冻结孔布置 |
3.5.3 测温孔布置 |
3.5.4 泄压孔布置 |
3.5.5 其他施工设计参数 |
3.6 施工效果评价 |
3.7 本章小结 |
4 黏土地层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初选方法研究 |
4.1 前言 |
4.2 黏土地层剪切破坏理论概述 |
4.2.1 深埋直墙拱形隧道破裂区理论模型 |
4.2.2 深埋直墙拱形隧道支护压力理论解 |
4.2.3 理论差异分析 |
4.2.4 适用性说明 |
4.3 基于黏土地层剪切破坏理论直墙拱形冻结壁厚度初选 |
4.3.1 冻结壁支护压力确定 |
4.3.2 冻结壁结构内力分析 |
4.3.3 冻结壁设计厚度初选 |
4.4 模型计算及合理性验证 |
4.4.1 工程实例计算 |
4.4.2 围岩破坏模式验证 |
4.4.3 冻结壁支护压力验证 |
4.4.4 冻结壁初选方案验证 |
4.5 比较与分析 |
4.5.1 与传统设计方法计算结果比较 |
4.5.2 不同地层黏聚力计算结果比较 |
4.5.3 不同埋置深度计算结果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5 富水地层联络通道冻结壁力学响应及厚度比选方法研究 |
5.1 前言 |
5.2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冻结壁力学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
5.2.1 数值计算模型构建 |
5.2.2 边界及初始条件生成 |
5.2.3 材料模型及参数选取 |
5.2.4 模拟流程说明 |
5.2.5 计算结果分析 |
5.3 富水地层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比选方法研究 |
5.3.1 冻结壁力学响应分析 |
5.3.2 冻结壁变形规律分析 |
5.3.3 冻结壁破坏趋势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冻结法施工全过程地表冻胀融沉变形预测方法研究 |
6.1 前言 |
6.2 原状土及人工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6.2.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6.2.2 试样采集及制备 |
6.2.3 试验方法及结果 |
6.3 基于室内试验与数值计算的地表冻胀融沉变形预测方法 |
6.3.1 数值模型构建 |
6.3.2 模型参数确定 |
6.3.3 计算流程说明 |
6.3.4 预测结果验证 |
6.4 地表冻胀融沉变形影响因素研究 |
6.4.1 冻结壁厚度的影响 |
6.4.2 土体冻结温度的影响 |
6.4.3 冻融土特性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设计流程研究 |
7.1 前言 |
7.2 直墙拱形冻结壁厚度确定的完整设计流程构建 |
7.2.1 地层压力计算 |
7.2.2 支护压力确定 |
7.2.3 设计控制层选取 |
7.2.4 冻结壁平均温度 |
7.2.5 原状土及冻土材料参数 |
7.2.6 冻结壁厚度初选 |
7.2.7 初选厚度验算与方案比选 |
7.2.8 地表冻胀融沉变形预测与验算 |
7.2.9 冻结壁厚度的优化选定 |
7.3 工程实例应用与现场监测研究 |
7.3.1 工程概况 |
7.3.2 地层分布 |
7.3.3 冻结壁厚度优选 |
7.3.4 监测内容与方案 |
7.3.5 监测结果与分析 |
7.3.6 总体施工效果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某狭窄场地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与施工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坑支护变形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研究现状 |
1.2.3 基坑工程有限元模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深基坑支护常见类型及支护方案优选理论 |
2.1 深基坑支护常见类型 |
2.1.1 放坡开挖 |
2.1.2 排桩支护结构 |
2.1.3 内支撑支护结构 |
2.1.4 拉锚式支护结构 |
2.1.5 土钉墙支护结构 |
2.1.6 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 |
2.1.7 重力式水泥土挡墙支护结构 |
2.1.8 复合型支护结构 |
2.2 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理论 |
2.2.1 概述 |
2.2.2 本文优选思路 |
2.2.3 层次分析法 |
2.2.4 模糊综合评判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某狭窄场地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简介 |
3.1.2 工程地质条件 |
3.1.3 水文地质条件 |
3.1.4 气象条件 |
3.2 深基坑支护方案初选 |
3.2.1 深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 |
3.2.2 确定备选基坑支护方案 |
3.3 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
3.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3.3.2 确定评价因素权重集及一致性检验 |
3.3.3 模糊综合评判 |
3.4 本工程支护方案 |
3.4.1 支护方案概述 |
3.4.2 支护方案施工重难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施工过程支护结构有限元模拟分析 |
4.1 MIDAS/GTS软件介绍 |
4.2 模型建立 |
4.2.1 基本假定与土体本构模型选取 |
4.2.2 土体、材料参数确定 |
4.2.3 模型尺寸确定与网格划分 |
4.2.4 荷载定义与边界约束设置 |
4.2.5 施工工况定义 |
4.3 基坑开挖阶段数值模拟分析 |
4.3.1 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分析 |
4.3.2 内支撑轴力分析 |
4.3.3 周边地表沉降分析 |
4.3.4 周边建筑物沉降分析 |
4.4 换撑阶段数值模拟分析 |
4.4.1 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分析 |
4.4.2 内支撑轴力分析 |
4.4.3 周边地表沉降分析 |
4.4.4 周边建筑物沉降分析 |
4.5 模拟分析对本基坑工程施工的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工过程监测分析 |
5.1 监测方案 |
5.1.1 监测内容 |
5.1.2 监测报警值 |
5.1.3 监测点布置 |
5.2 基坑开挖阶段监测分析 |
5.2.1 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分析 |
5.2.2 内支撑轴力监测分析 |
5.2.3 周边地表沉降监测分析 |
5.2.4 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分析 |
5.3 换撑阶段监测分析 |
5.3.1 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分析 |
5.3.2 内支撑轴力监测分析 |
5.3.3 周边地表沉降监测分析 |
5.3.4 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分析 |
5.4 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5.4.1 基坑开挖阶段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5.4.2 换撑阶段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5.5 对类似工程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与现场施工的指导意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几种现场实用的施工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D]. 孙肖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D]. 迂狄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BIM-SHM的RC柱施工期温度监控技术研究[D]. 宫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施工危险区域信标传感器预警系统设计及测试分析[D]. 孔繁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病害机理分析及处治对策研究[D]. 王军辉.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6]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施工现场塔吊布置规划及应用研究[D]. 李娜.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7]铝模板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 陈欣. 烟台大学, 2021(09)
- [8]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9]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优选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D]. 郑立夫.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10]某狭窄场地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与施工过程分析[D]. 李涛涛.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