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物中间体噻吩(论文文献综述)
葛李薇,兰公剑,田晶[1](2022)在《GC法测定2-噻吩乙醇有关物质》文中认为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2-噻吩乙醇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柱温为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60℃;检测器温度为300℃;流速为每分钟2.4mL。结果:各杂质及主峰与相邻杂质分离良好;各已知杂质在限度质量分数20%~2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0,各已知杂质的回收率在95.0%~117.6%范围内,RSD均小于5.0%(n=9);溶液在16h内稳定;精密度和重复性RSD均小于5.0%。结论: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本品的有关物质检测。
白亚茹[2](2021)在《基于含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手性羧酸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手性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与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息息相关,同一物质不同的对映体在生物体内作用是不相同的。对于手性药物也是如此,同一化合物的不同对映体药性是不相同的,甚至有时候药性会完全相反。近年来对手性物质的识别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这些手性物质中手性羧酸在药物的开发和制作工程、天然产物与非对称物质的合成、精细化工等各个方面研究中有很大的联系,手性羧酸的对映体识别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手性识别的方法中因荧光技术内在灵敏度高、操作方法简单、检测的的成本低的优势,荧光探针被广泛应用,手性小分子荧光探针结构有的立体专一性的特征,可以与手性物质的对映体选择性地结合,通过观察荧光信号达到识别目的,并且容易合成。在本论文中致力于合成含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S-S23),对21种手性羧酸的对映体进行识别。本文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第一章:主要对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其一综述了本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主要内容;其二综述了荧光探针的结构、识别机制以及识别机理;其三综述了手性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在本论文中合成24种含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首先利用不同取代基的邻羟基苯乙酮与苯甲醛(或邻羟基苯乙酮与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醛)在室温下乙醇溶液进行反应,合成24种含有不同取代基的邻羟基查尔酮作为底物,产率为37%-93%。然后利用所合成的邻羟基查尔酮与2,5-二羟基-1,4-二噻烷在室温下的甲苯溶液中反应,加入催化剂C1,C2,C3,比较反应结果,加入催化剂C3所得探针S(((2R,3S,4S)-4-hydroxy-2-phenyltetrahydrothiophen-3-yl)(2-hydroxyphen-yl)methanone)产率最高为54%,用核磁共振光谱、单晶衍射技术以及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确认后,用相同的方法以C3为催化剂,其它含有不同取代基的23种邻羟基查尔酮作为底物,制备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产率为15-80%,通过核磁共振以及红外光谱对分子结构进行确认。第三章:本文以S作为荧光探针,通过检测其紫外吸收光谱,确定最大的吸收峰326 nm为荧光的激发波长,在此条件下分别检测S与21种手性羧酸对映体(L和D)和S在1:0.5,1:1,1:2,1:3不同摩尔比下的混合溶液,通过比较S与相同摩尔比下每一种羧酸混合溶液的荧光强度,发现均发生蓝移,但在摩尔比为1:0.5时,5(天冬氨酸)、6(谷氨酸)、7(谷氨酰胺)、8(甲硫氨酸)、9(色氨酸)、14(3-苯基乳酸)、15(扁桃酸)和16(酒石酸)对映体荧光强度变化明显,荧光强度比(IL/ID或ID/IL)分别为1.18,1.33,1.41,1.21,1.31,1.22,1.24和1.26;摩尔比为1:1时,3(丝氨酸)、4(丙氨酸)、5(天冬氨酸)、11(脯氨酸)、12(络氨酸)、14(3-苯基乳酸)、18(天冬酰胺)和21(精氨酸)对映体荧光强度变化明显,荧光强度比(IL/ID或ID/IL)分别为1.54,1.94,1.16,1.45,1.19,1.24,1.31和1.66;摩尔比为1:2时5(天冬氨酸)、6(谷氨酸)、12(络氨酸)、13(半胱氨酸)、14(3-苯基乳酸)、15(扁桃酸)、18(天冬酰胺)、19(组氨酸)、20(亮氨酸)和21(精氨酸)对映体荧光强度变化明显,荧光强度比(IL/ID或ID/IL)分别为1.18,1.29,1.19,1.18,1.20,1.13、1.18、1.16、1.18和1.49;摩尔比为1:3时3(丝氨酸)、4(丙氨酸)、5(天冬氨酸)、6(谷氨酸)、7(谷氨酰胺)、8(甲流氨酸)、13(半胱氨酸)、16(酒石酸)、17(苹果酸)、18(天冬酰胺)和21(精氨酸)对映体荧光强度变化明显,荧光强度比(ID/IL)为1.35,1.15,1.20,1.29,1.17,1.27,1.20,1.22,1.20,1.21和1.34,在不同摩尔比下,能够实现对一些手性羧酸的手性识别。在这其中S对5(天冬氨酸)对映体在4种不同摩尔比下都能识别,在摩尔比为1:3时,荧光强度比最大为1.20;S对4(丙氨酸)对映体在摩尔比为1:1时,识别效果最好,荧光强度比最大为1.94,基于此发现,利用S1-S23在摩尔比为1:1时,对4(丙氨酸)对映体进行手性识别,结果发现S4和S7识别效果较好,荧光强度比(ID/IL)为1.27和1.33。
何玲[3](2021)在《来源于Paraburkholderia phymatum STM815的酮还原酶基因的挖掘及其在(R)-2-氯-1-(3,4-二氟苯基)乙醇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手性药物市场的迅猛增长,手性醇作为手性药物的关键中间体,其合成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化学方法制备手性醇相比,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法催化效率高,立体选择性强,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成为合成手性醇的更有效途径。(R)-2-氯-1-(3,4-二氟苯基)乙醇[(R)-CFPL]是合成替卡格雷(一种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小分子抗凝血药物)的重要手性中间体;若将其苯环上的氟取代变为氯取代,则可以用于合成治疗抑郁症和强迫症的手性药物舍曲林。本研究通过新型的酮还原酶基因的挖掘与筛选,结合共表达技术和反应过程工程最终实现了(R)-CFPL的高效不对称合成工艺开发,并将获得的酮还原酶用于一系列手性醇的高效合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新型酮还原酶基因的挖掘及筛选。从课题组保存的Paraburkholderiaphymatum STM815中挖掘到52种潜在的酮还原酶基因,并成功对其进行了克隆和异源表达。利用来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葡萄糖脱氢酶构建辅酶循环系统,对底物2-氯-1-(3,4-二氟苯基)乙酮(CFPO)进行不对称还原。筛选得到一个在催化CFPO合成(R)-CFPL中表现出高活性、高立体选择性(ee>99.9%)的新酶PpKR8。多序列比对分析发现,PpKR8属于短链脱氢酶,且与已报导的对CFPO具有一定活性的短链脱氢酶的相似性较低(31-34%),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2)PpKR8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PpKR8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但在35℃下热稳定性更好;最适反应pH为pH 6.0的磷酸盐缓冲液,且在中性偏酸的环境中更稳定;5%(v/v)DMSO的添加促使底物的转化效率提高了 1倍;PpKR8对CFPO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以及催化效率,Km值和kcat/Km值分别为0.85 mM和1.9×102 mM-1 s-1;PpKR8具有广泛的底物谱,对35种α/β-酮酸酯,芳族酮和杂环酮都表现出催化活性,尤其对4-氯乙酰乙酸乙酯,3’-氯苯乙酮和N-boc-3-哌啶酮的活性较高,分别为290 U mg-1,253 Umg-1,以及215 U mg-1(对照 CFPO 为 229 U mg-1)。(3)共表达系统的构建。为了减少传质阻碍,降低反应的复杂性和成本,构建了醇脱氢酶基因ppkr8和葡萄糖脱氢酶基因bsgdh的共表达菌株,实现了 PpKR8和BsGDH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共表达。酶活测定结果表明,共表达PpKR8-BsGDH干菌具有216.9 U g-1的还原活性以及570.4 U g-1的氧化活性,分别是对应单表达干菌活性的92%和87%。与双菌耦合系统相比,共表达系统中的辅酶传递效率更高,反应时间仅为双菌耦合系统的一半(6h)。(4)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工艺的建立。为建立一条经济可行、高效制备(R)-CFPL的工艺路径,对CFPO不对称还原所需的底物浓度、生物催化剂负载量、和辅因子负载量进行了优化。最终达到,在干菌投量为15 g/L,NAD+为0.1 mM的条件下,1.57 M(300 g/L)CFPO在24 h内基本完全转化,ee值>99.9%,转换数高达15473,为目前生物催化转化法制备(R)-CFPL的最高值。(5)PpKR8在手性醇合成中的应用拓展。为了拓展PpKR8在手性醇合成中的工业应用范围,使用共表达PpKR8-BsGDH系统对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其他几种手性醇(重要药物中间体)(R)-4-氯-3羟基丁酸乙酯,(R)-2-氯-1-(2,4-二氯苯基)乙醇,以及(S)-3-羟基-1-boc-哌啶进行研究。在0.3 mMNAD+条件下,15 g/L共表达PpKR8-BsGDH冻干菌体可以在 10-18 h 内催化合成 333 g/L(2 M)(R)-CHBE,226 g/L(1 M)(R)-CPEO,以及151 g/L(0.75 M)(S)-NBHP,产物ee值均大于99.9%,表现出了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徐丽[4](2020)在《含多芳基和氟原子的聚硅氧烷类固定相的合成及气相色谱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气相色谱固定相作为气相色谱系统的核心部分对混合物的分离分析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分析领域对分离分析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聚硅氧烷类固定相已无法满足该需求。因此,研究出稳定性高、分离选择性强、使用寿命长的气相色谱固定相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聚硅氧烷类物质具有优异的稳定性、良好的成膜性和溶解性、较小的黏温系数和传质阻力、较高的柱效等特点,改性后是一种理想的气相色谱固定相材料。本论文在聚硅氧烷侧链引入了刚性共轭共平面的多苯基基团和极性氟原子,在提高固定相极化率的同时,增强了固定相和分析物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力,进而提高了固定相的分离选择性。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包括:(1)从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进展、气相色谱技术的发展、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对气相色谱进行系统论述和综合分析。(2)合成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聚合物。一定温度下,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4Vi)在四甲基氢氧化铵硅醇盐的催化下开环聚合生成长链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以六甲基二硅氧烷(MM)封端剂控制其分子量。(3)合成1,4-二苯基三亚苯接枝聚硅氧烷(1,4-diphenyltriphenylene-grafted polysiloxzne,DPTP)。9,10-菲醌与二苄基甲酮在强碱性条件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1,3-二(苯基)环戊[1]-菲蒽-2-酮中间体。高温下,利用Diels-Alder反应将其接枝到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侧链得到侧链接枝率为14.2%的DPTP气相色谱固定相。(4)合成2,5-二(4-氟苯基)-3,4-二(3,4,5-三氟苯基)接枝聚硅氧烷(2,5-bis(4-fluorophenyl)-3,4-bis(3,4,5-trifluorophenyl)graft polysiloxane,FTFP)。以3,4,5-三氟苯甲醛和对氟苯乙酸作为反应原料,利用缩合、氧化等反应合成2,5-二(4-氟苯基)-3,4-二(3,4,5-三氟苯基)环戊二烯酮,并在高温条件下通过Diels-Alder反应将其接枝到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侧链,成功合成极性较高、热稳定性较好的FTFP固定相,侧链接枝率为11.48%。(5)利用静态涂渍方法,制备DPTP和FTF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对两种色谱柱进行色谱性能评价,包括柱效、麦氏常数、溶剂化参数、惰性、耐温性等性能。对于30 m和10 m DPTP色谱柱,最佳线速度均为8~15 cm·s-1,柱效分别为3646块/米(30 m)和3125块/米(10 m)。对于FTFP色谱柱,最佳线速度为7~15 cm·s-1(30 m),9~17Cm·S-1(10 m),柱效为 3796 块/米(30 m),3335 块/米(10 m)。通过麦氏常数测定,DPTP和FTFP均属于中等极性柱。(6)DPTP和FTFP色谱柱分离选择性评价。通过两种色谱柱对实验室自制的混合物样品包括:芳烃异构体、脂肪酸酯、醚、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含氮杂环混合物、柴油、有机胺、芳香醛等样品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DPTP和FTFP色谱柱由于特殊的侧链基团的存在,与分析物之间产生较强的偶极诱导偶极、π-π堆积、色散力等相互作用力,具备较强的分离选择性。通过DPTP色谱柱对柴油样品的分离以及FTFP色谱柱对有机胺等环境污染物样品的分离,表明制备的两种气相色谱柱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何军[5](2020)在《镍催化烯烃的迁移氢酰化、远程氢胺化及不对称碳胺化反应》文中指出烯烃是一类容易制备、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非极性官能团,被广泛的用于各种有机合成中,如催化氢化反应、氢官能团化反应以及双官能团化反应。近几年来,从烯烃出发,利用金属氢催化的烯烃氢官能团化策略能快速地向分子中引入一系列的官能团而备受化学家们的关注。传统的氢官能团化反应大部分是发生在碳碳双键的原位,近年来利用金属氢化物诱导的对烯烃进行远程官能团化反应也逐渐发展起来。基于我们课题组已有的研究成果,我博士期间的课题主要是围绕镍催化的烯烃迁移氢酰化、远程氢胺化以及不对称碳胺化反应研究展开。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镍催化的烯烃及烷基溴与羧酸的远程氢酰基化反应、镍催化的烯烃及烷基溴与苯甲酰羟胺的远程氢胺化反应、镍催化的烯烃与苯甲酰羟胺的不对称碳胺化反应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使用镍氢催化体系,实现了烯烃及烷基溴和羧酸的远程氢酰基化反应。在该体系中我们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直接使用烷基酸对烷基溴或烯烃进行远程迁移氢酰基化反应,并且以较好产率及较高区域选择性得到苄位的脂肪族羰基化合物。第二部分,我们使用镍氢催化体系,实现了烯烃及烷基溴和苯甲酰羟胺的远程氢胺化反应。在该体系中我们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对不活泼的内烯进行远程氢胺化反应,并且以较好产率及较高区域选择性得到端位胺化产物。同时我们通过初步的机理实验,确定了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的决速步以及添加剂在反应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研究了镍催化对烯烃进行不对称的1,2-碳胺化反应。在该反应体系中我们通过一步简单的反应以较好的产率和较高的对映选择性得到β-手性胺类化合物。同时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机理实验,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屈浩然[6](2020)在《加味逍遥片及其处方中药材的农药多残留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近年来,不断增长的中药需求促使大部分常用中药材已转为人工规模化种植。在中药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使用农药,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各国对中药材中农药残留陆续增加了严格的限量要求。因此全面了解农药残留的使用状况,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研究选取了 232种农药作为检测指标,选取加味逍遥片及其处方中的6种药材:当归、柴胡、白芍、白术、茯苓、甘草,两种提取物:当归、白术、甘草提取物和柴胡、白芍提取物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高效、准确的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并对上述制剂、药材、提取物进行样品筛查,以得到其农药残留情况,并探究残留农药在制成加味逍遥片过程中的转移情况。方法:1.残留农药指标选择:由于我国中药材进出口受农药残留检出的影响,且国际上很多国家使用《欧洲药典》规定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作为依据,结合我国农药实际使用情况和《欧洲药典》中的农药残留指标,确定了 232种需要检测的农药。2.建立三个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气相色谱(GC)法,其中GC法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专属检测方法。3.建立了 6种中药材,2种提取物,1种制剂共9种基质的4种前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基质,净化方法分别采用了不净化直接进样、不同种类与比例的分散粉末净化等方式,减少基质效应的干扰,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同时简化实验操作。4.本研究对上述中药材、提取物及制剂共36批次样品进行了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1.成功建立农药多残留的GC-MS/MS、LC-MS/MS和GC检测方法。其中GC-MS/MS和LC-MS/MS检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做三水平回收(0.01 mg·kg-1、0.1 mg·kg-1、0.5 mg·kg-1),回收率94%在70%-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基本≤7%。GC对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方法的线性关系为二次方程,r2=1.0000,回收率在99%-1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0%,均符合痕量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2.成功建立4种不同基质的前处理方法,消除基质效应对于实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3.对上述药材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后,共检出13种农药残留,占所有农药检测指标比例的5.60%。检出我国常用农药7种,均符合我国和《欧洲药典》限量标准,检出6种《欧洲药典》要求限量的农药,除一批白芍中检出的七氯超出限量以外,其余均符合限量标准的要求。整体上样品中仅少量批次检出低浓度农药残留,其中白术检出农药最多,但基本符合限量标准的要求。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高效、准确的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和前处理方法,可用于农药多残留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检测结果为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冯菊[7](2020)在《基于合成工艺对伊格列净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研究》文中指出伊格列净是一种新型、强效、高选择性的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Ⅱ抑制剂,可通过增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尿糖排泄改善空腹和餐后葡萄糖来达到优异的降血糖疗效,副作用小。于2014年在日本上市,目前未见本品的相关质量标准。本论文主要根据新药研发要求及相关原则,基于新的合成工艺,对其进行质量研究,确定质量控制方法,建立内控质量标准。首先主要基于实验室前期开发的伊格列净合成的新工艺方法,自制伊格列净,并对自制品进行外观、溶解度、熔点、晶型研究;确定鉴别方法;测定水分、炽灼残渣、重金属;建立残留溶剂检查方法,测定甲醇、乙醇、乙腈、异丙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正己烷、甲苯9种溶剂的残留量。其次,对本品的杂质进行研究,根据合成工艺及终产物检测确定了各杂质的归属,通过LC-MS法检测得出终产物中最大杂质为本品的异构体杂质(杂质h);通过梯度洗脱过硅胶柱,对副产物未知杂质f及杂质g分离、制备,采用NMR法、IR法、LC-MS法对未知杂质f、杂质g进行结构解析,得出杂质f为1-氟-9H-硫黄原-4-基4-乙烯基苯甲酸酯,杂质g为6-(3-(苯并噻吩-2-基甲基)-4-氟苯基)-2-甲基四氢-2H-吡喃-3,4-二醇;然后通过对已知杂质及未知杂质的分析追踪建立本品的杂质谱。并根据杂质性质、结构的差异,开发了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I和有关物质检测方法II,分别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经方法学验证两种方法专属、准确、可靠;并在本品有关物质和文献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标化伊格列净L-脯氨酸工作对照品,建立以乙腈与水等度洗脱的HPLC法对伊格列净L-脯氨酸进行含量测定。最后,选择乙醇、乙醇:水=10:1、甲醇作为重结晶溶剂,通过对三种样品的熔点、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结果得出三种溶剂重结晶样品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熔点及各衍射角处的特征峰一致,在衍射角2θ在8.93°、9.62°、12.33°、16.48°、17.44°、18.67°、20.53°、21.43°处有特征衍射峰。
宋浩[8](2019)在《F-C酰基化脱除和利用苯中噻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纯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石油苯和煤焦化过程中产生的焦化粗苯。焦化苯中的硫化物主要以噻吩形式存在,加工过程中会导致催化剂中毒、生产设备遭到腐蚀以及影响纯苯的质量。以噻吩作为基础原料生产的α-噻吩衍生物和β-噻吩衍生物在合成医药、农药、染料以及高分子助剂等领域充当着重要角色。因此,寻求一种既能高效率脱除焦化粗苯中的噻吩又能使噻吩得到充分利用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利用二甲氨基甲酰氯为酰基化试剂与模拟焦化粗苯中噻吩发生F-C酰基化取代反应得到医药中间体N,N-二甲基-2-噻吩甲酰胺。首先,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模拟焦化粗苯中噻吩含量的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确定了最佳检测波长,并对流动相的选择以及洗脱梯度进行了优化。同时利用质谱仪和核磁共振仪对柱分离法得到的目标产物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然后,通过控制变量法考察了ZnCl2催化剂、二甲氨基甲酰氯的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噻吩脱除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选择性以及收率。最后,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对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通过尝试法得到了该反应表观动力学级数并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不同温度下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进而采用阿伦尼乌斯方程得到了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实验结果表明:(1)噻吩,苯,甲苯,二甲苯分别在230 nm,240 nm,240 nm,240 nm有最大吸收峰,选择乙腈作为流动相比甲醇截至吸收波长小、分离效率高。最佳实验洗脱梯度为乙腈:水70:30(0 min)→90:10(9 min)→90:10(10 min),质谱、核磁碳谱和氢谱联合分析目标产物为N,N-二甲基-2-噻吩甲酰胺;(2)在反应时间一定条件下,噻吩脱除率随二甲氨基甲酰氯、催化剂加入量增加以及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则物料摩尔比n噻吩:n二甲氨基甲酰氯:n ZnCl2=1:12:10,搅拌强度300 r/min,反应温度318 k,反应2 h噻吩脱除率为98.14%。反应3 h噻吩基本完全脱除,反应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100%,98.54%,99.13%;(3)反应温度在303~323 k,模拟焦化粗苯中的噻吩酰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符合一级反应速率方程,其活化能为53.985 k J/mol,指前因子为1.4522×109 h-1。
杨勇[9](2019)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农药残留分析与吸附移除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世界各国在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农药过度和不合理使用现象,造成农药残留超标,不仅直接污染水源和环境,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评估和移除环境中的农药残留以确保公共安全至关重要。然而,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色谱法(如HPLC)存在着设备昂贵、灵敏度低等问题;在农药吸附移除领域,吸附剂存在着吸附能力弱等问题。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功能性强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MOFs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纳米合成技术、原位聚合法和后合成修饰(PSM)法等先进手段,对其进行功能化改造,在提高其吸附性能的基础上以期开发一种新型MOFs免疫传感器用于高灵敏度地同时检测多种农药,并开发多种新型MOFs吸附剂用于水体中农药的高效移除。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氨基功能化纳米MOFs(UiO-66-NH2)构建了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三唑磷和噻虫啉的同时检测: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83.6 nm的UiO-66-NH2纳米MOFs,具有大的比表面积(1018m2·g-1),能够吸附更多的Cd2+(230.1mg.g-1)和Pb2+(270.8mg.g-1)。将这些MOFs首先与抗原偶联作为信号探针,然后用固载到磁珠上的抗体识别,经磁分离后,通过方波伏安法(SWV)在-0.82V 和-0.56V(vs.Ag/AgCl)处可记录Cd2+和 Pb2+的 SWV信号,信号强度分别与三唑磷和噻虫啉的浓度呈正相关。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0.2~750ng·mL-1)和较低的检测限(三唑磷为0.07ng·mL-1,噻虫琳为0.1 ng·mL-1,S/N=3),并成功地用于实际大米样品的检测。通过自由选择金属离子和抗体的种类,该免疫传感器在同时检测其它农药或小分子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2)采用原位聚合法通过掺杂功能化材料构建了线性聚合物/Cr-MIL-101复合材料,用于吸附移除水中的除草剂:将含有苯磺酸(BSA)和甲氨基吡淀(MAP)吸附活性位点的乙烯基衍生物单体浸渍于Cr-MIL-101孔腔内,通过乙烯基偶联反应采用原位聚合技术制备出PBSA/Cr-MIL-101和PMAP/Cr-MIL-101两种掺杂线性聚合物(PBSA和PMAP)的MOFs复合材料用作吸附剂,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和吸附剂投加量对水中除草剂移除效果的影响。采用1H-NMR、LC-MS、PXRD、FT-IR和SEM等手段对吸附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BSA和PMAP成功地缠绕在MOFs孔道内。其中,BSA活性位点的含量为1.01 mmol·g-l,可提供π-π和酸碱作用位点,显着提高Cr-MIL-101对甲草胺、乙草胺和百草枯的吸附能力(吸附量分别提高1.4、0.9和1.8倍);MAP活性位点的含量为0.55mmol·g-1,可提供π-π和氢键作用位点,显着提高Cr-MIL-101对甲草胺、乙草胺和二甲四氯的吸附能力(吸附量分别提高1.1、0.8和1.6倍)。而且,这两种MOFs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水稳定性和再生能力,展现出作为吸附剂的潜力。(3)采用可见光诱导的后合成修饰(PSM)法通过功能化有机配体构建了呋喃/噻吩Cr-MIL-1O1s,用于吸附移除水中的除草剂:在无Pd等重金属污染物参与的条件下,通过可见光诱导的PSM技术,将具有π-π和氢键作用位点的呋喃或噻吩基团后修饰到Cr-MIL-101配体上,得到5种呋喃/噻吩功能化MOFs(Cr-MIL-101-Cl~C5)。经HPLC结果证实,修饰产率最高可达94%。将后修饰MOFs用作吸附剂,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和吸附剂投加量对水中除草剂移除效果的影响。采用NMR、HRMS、SEM和PXRD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引入的呋喃/噻吩及其衍生物可增加Cr-MIL-101的π-π和氢键作用位点,显着提高MOFs对敌草隆、甲草胺、特丁噻草隆和百草枯四种芳香性除草剂的吸附能力(吸附量分别提高了 1.2~2.8倍),在低浓度的除草剂水溶液(30 mg.L-1)中移除率最高可达96.9%。进一步的机理研究(XPS分析和吸附竞争实验)证实π-π和氢键作用贡献最大。综上所述,本论文制备的几种新型功能化MOFs的合成方法都比较快速、经济,而且相对绿色环保。在农药残留分析方面,首次利用纳米MOFs制备了可对2种农药进行同时定量分析的高灵敏度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农药吸附移除方面,通过新开发的基于乙烯基偶联反应的原位聚合技术和基于芳基重氮盐的可见光诱导PSM技术制备了多种对水中除草剂具有高吸附能力的吸附剂。通过合成一系列高性能的功能化MOFs,我们成功地拓宽了 MOFs在农药残留分析与吸附移除方面的应用。
肖纪超[10](2019)在《镍催化的烯烃与硝基芳烃的远程氢胺化反应及其不对称反应研究》文中认为芳胺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天然产物、农药和化工品中。许多畅销药物(如Lidoderm,Crestor,Abilify和Gleevec)中都含有芳胺骨架。传统的芳胺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亲核取代、胺和羰基化合物的还原胺化以及Buchwald-Hartwig和Ullman类型的C-N键偶联反应。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惰性sp3 C-H键的胺基化策略能直接引入C-N键而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传统的C-H键胺化策略大多需要预先安装极性导向基,并且一般局限于导向基附近发生反应,相比较,远程惰性sp3C-H直接胺化仍是一个十分挑战性的课题。烯烃是十分易得、容易制备的原料,近年来由金属氢诱导的烯烃远程官能团化逐渐发展起来,基于我们课题组前期发展的镍氢催化的烯烃远程氢芳基化策略,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利用烯烃作为远程的无痕导向基通过合适的胺基偶联试剂来实现烯烃的远程惰性sp3 C-H键胺基化。我博士期间的课题主要围绕镍催化的烯烃远程氢胺化反应研究展开,以工业上十分廉价易得的硝基芳烃作为胺源,实现了高选择性的烯烃远程苄位胺基化。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镍氢催化的烯烃与硝基芳烃的远程氢胺化反应和相关不对称反应研究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发展了镍氢催化的体系,实现了烯烃和硝基芳烃的远程氢胺化反应。该体系以NiI2为催化剂,6,6’-二甲基-2,2’-联吡啶(2-L1)为配体,Me(MeO)2SiH为氢源,DMPU/DMA为溶剂,温和条件下以较好收率和高区域选择性得到远程的苄位胺化产物,将工业上十分廉价易得的两种原料烯烃和硝基芳烃直接一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芳胺。该反应底物适用范围广、官能团兼容性好,为芳胺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通过放大实验和烯烃异构体混合物的汇聚式合成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合成策略的潜在应用价值。同时我们通过一系列控制实验、氘代实验和中间体实验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该反应可能的机理。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研究了镍催化的烯烃和硝基芳烃的不对称远程氢胺化反应,设计并合成了 100多个手性氮配体,通过系列配体筛选和条件优化,以高选择性、中等收率和对映选择性初步实现了该不对称转化。通过对系列配体的筛选,我们发现手性的Box和Pyrox结构类型的配体可以得到中等的不对称诱导效果,相比较Pyrox类型配体对映选择性更好。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了Pyrox配体的骨架结构与对映选择性两者之间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配体设计和改造提供了参考。
二、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物中间体噻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物中间体噻吩(论文提纲范文)
(1)GC法测定2-噻吩乙醇有关物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制备 |
2.3 专属性 |
2.4 线性关系 |
2.5 检测限与定量限 |
2.6 回收率 |
2.7 重复性 |
2.8 中间精密度 |
2.9 溶液稳定性 |
2.1 0 耐用性 |
3 讨论 |
4 结论 |
(2)基于含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手性羧酸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荧光探针的简介 |
1.3 荧光探针的结构 |
1.4 荧光探针识别机制 |
1.4.1 共价识别机制 |
1.4.2 非共价识别机制 |
1.5 荧光探针识别机理 |
1.5.1 光诱导电子转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简称 PET) |
1.5.2 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简称 ICT) |
1.5.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简称 FRET) |
1.5.4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简称 AIE) |
1.5.5 其它识别机理 |
1.6 手性识别的研究进展 |
1.6.1 基于光谱法手性识别研究进展 |
1.6.2 基于色谱法手性识别研究进展 |
1.6.3 基于电化学方法手性识别研究进展 |
1.7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荧光探针的高效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底物的制备 |
2.2.3 催化剂的制备 |
2.2.4 手性荧光探针的制备 |
2.3 分析与表征 |
2.4 结论 |
第三章 荧光探针用于识别手性羧酸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手性荧光探针分子S的紫外光谱 |
3.2.3 溶液配制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核磁谱图 |
附录2 红外谱图 |
附录3 荧光光谱 |
附录4 紫外光谱 |
附录5 荧光光谱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成果 |
(3)来源于Paraburkholderia phymatum STM815的酮还原酶基因的挖掘及其在(R)-2-氯-1-(3,4-二氟苯基)乙醇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手性药物与手性醇 |
1.1.1 手性药物 |
1.1.2 手性醇 |
1.2 手性醇的合成方法 |
1.2.1 化学合成法 |
1.2.2 生物催化法 |
1.3 醇脱氢酶 |
1.3.1 醇脱氢酶的分类 |
1.3.2 醇脱氢酶的催化机理 |
1.3.3 醇脱氢酶在手性醇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
1.3.4 醇脱氢酶的来源 |
1.4 辅因子再生 |
1.4.1 基于酶法的辅因子再生 |
1.4.2 全细胞作为生物催化剂 |
1.5 反应过程工程 |
1.5.1 溶剂工程 |
1.5.2 连续还原反应 |
1.5.3 级联反应 |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6.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酮还原酶基因的挖掘及筛选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种与质粒 |
2.2.2 生化试剂与试剂盒 |
2.2.3 培养基与缓冲液的配制 |
2.2.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酮还原酶基因的扩增 |
2.3.2 PCR产物的电泳鉴定及胶回收 |
2.3.3 质粒与目的基因的双酶切 |
2.3.4 质粒与目的基因的连接 |
2.3.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3.6 连接产物的转化 |
2.3.7 菌落PCR及保种测序 |
2.3.8 酮还原酶的异源表达 |
2.3.9 酮还原酶的筛选 |
2.3.10 分析方法的建立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酮还原酶基因的挖掘 |
2.4.2 目的基因的表达 |
2.4.3 新酶筛选结果 |
2.4.4 PpKR8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短链脱氢酶PpKR8的酶学性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试剂 |
3.2.2 缓冲液配制方法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目的蛋白的纯化 |
3.3.2 酶活测定 |
3.3.3 辅酶依赖性检测 |
3.3.4 最适反应温度与温度稳定性的探究 |
3.3.5 最适反应pH与pH稳定性的探究 |
3.3.6 最适助溶剂的探究 |
3.3.7 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3.3.8 底物谱的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短链脱氢酶PpKR8的纯化 |
3.4.2 PpKR8的蛋白浓度测定 |
3.4.3 辅酶依赖性检测 |
3.4.4 最适反应温度和温度稳定性的探究 |
3.4.5 最适反应pH和pH稳定性的探究 |
3.4.6 最适助溶剂的探究 |
3.4.7 PpKR8的动力学参数测定 |
3.4.8 PpKR8的底物谱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pKR8介导的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R)-CFPL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底物耐受性探究 |
4.3.2 共表达菌株的构建 |
4.3.3 共表达菌株的异源表达 |
4.3.4 共表达菌株的酶活测定 |
4.3.5 共表达与单表达菌体的制备 |
4.3.6 两种系统催化制备(R)-CFPL的比较 |
4.3.7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PpKR8的底物浓度耐受性 |
4.4.2 共表达菌株的构建与表达 |
4.4.3 两种系统催化制备(R)-CFPL的比较 |
4.4.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4.5 现存酶法制备(R)-CFPL的工艺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pKR8-BsGDH在其它手性醇合成中的应用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主要试剂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PpKR8-BsGDH对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不对称还原 |
5.3.2 PpKR8-BsGDH对2-氯-1-(2,4-二氯苯基)乙酮的不对称还原 |
5.3.3 PpKR8-BsGDH对N-boc-3-哌啶酮的不对称还原 |
5.3.4 分析方法的建立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PpKR8-BsGDH对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不对称还原 |
5.4.2 PpKR8-BsGDH对2-氯-1-(2,4-二氯苯基)乙酮的不对称还原 |
5.4.3 PpKR8-BsGDH对N-boc-3-哌啶酮的不对称还原 |
5.4.4 PpKR8-BsGDH对4种酮类底物的不对称还原情况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论文专利发表情况 |
(4)含多芳基和氟原子的聚硅氧烷类固定相的合成及气相色谱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
1.1.1 改性聚硅氧烷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
1.1.1.1 聚二甲基硅氧烷 |
1.1.1.2 聚苯基硅氧烷 |
1.1.1.3 含氟聚硅氧烷 |
1.1.1.4 多环芳烃接枝聚硅氧烷 |
1.1.2 手性气相色谱固定相 |
1.1.2.1 环糊精类固定相 |
1.1.2.2 冠醚类固定相 |
1.1.2.3 纤维素类固定相 |
1.1.3 新型气相色谱固定相 |
1.1.3.1 离子液体固定相 |
1.1.3.2 金属有机框架固定相 |
1.1.3.3 碳纳米材料固定相 |
1.2 气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2.1 顶空气相色谱(HS-GC) |
1.2.2 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 |
1.2.3 快速气相色谱(Hgh-speed GC) |
1.2.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
1.2.5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SPME-GC)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DPTP和FTFP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表征方法 |
2.2.1 产物熔点测定 |
2.2.2 产物热重分析 |
2.2.3 红外光谱 |
2.2.4 核磁共振氢谱 |
2.2.5 电喷雾电离质谱 |
2.2.6 凝胶渗透色谱 |
2.3 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的合成 |
2.4 1,4-二苯基三亚苯接枝聚硅氧烷(DPTP)的合成及表征 |
2.4.1 1,3-二(苯基)环戊[1]-菲葱-2-酮的合成 |
2.4.2 DPTP的合成 |
2.5 2,5-二(4-氟苯基)-3,4-二(3,4,5-三氟苯基)接枝聚硅氧烷(FTFP)的合成及表征 |
2.5.1 2,5-二(4-氟苯基)-3,4-二(3,4,5-三氟苯基)环戊二烯酮的合成 |
2.5.2 FTFP的合成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DPTP固定相的色谱性能研究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 DPT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制备 |
3.2.1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制备 |
3.2.2 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的去活 |
3.2.3 气相色谱固定相的涂渍 |
3.2.4 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的老化 |
3.2.5 固定相的液膜厚度 |
3.3 DPTP色谱柱性能评价 |
3.3.1 热重分析 |
3.3.2 柱效和速率理论曲线 |
3.3.3 涂渍效率 |
3.3.4 McReynolds常数 |
3.3.5 溶剂化参数模型 |
3.3.6 色谱柱惰性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DPTP色谱柱的耐温性 |
3.4.2 DPTP色谱柱的柱效和Van Deemter曲线 |
3.4.3 DPTP色谱柱的极性 |
3.4.4 DPTP色谱柱的溶剂化参数 |
3.4.5 DPTP色谱柱的惰性 |
3.5 DPTP色谱柱对实际样品的分离分析 |
3.5.1 DPTP色谱柱分离取代苯和芳烃异构体 |
3.5.2 DPTP色谱柱分离脂肪酸酯混合物 |
3.5.3 DPTP色谱柱分离醚类物质 |
3.5.4 DPTP色谱柱分离多环芳烃 |
3.5.5 DPTP色谱柱分离含氮杂环混合物 |
3.5.6 DPTP色谱柱分离实际样品柴油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FTFP色谱柱的性能研究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 FTFP色谱柱的制备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FTFP色谱柱的耐温性 |
4.3.2 FTFP色谱柱的柱效和Van Deemter曲线 |
4.3.3 FTFP色谱柱的极性 |
4.3.4 FTFP色谱柱的溶剂化参数 |
4.3.5 FTFP色谱柱的惰性 |
4.4 FTFP色谱柱对实际样品的分离分析 |
4.4.1 FTFP色谱柱分离有机胺类混合物 |
4.4.2 FTFP色谱柱分离异构体 |
4.4.3 FTFP色谱柱分离多环芳烃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本论文创新点 |
5.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镍催化烯烃的迁移氢酰化、远程氢胺化及不对称碳胺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烯烃异构化的机理 |
1.2 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通过异构化进行的远程官能团化反应 |
1.3 过渡金属催化的使用苯甲酰羟胺为胺源的亲电胺化反应 |
1.4 过渡金属催化的酰基化反应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镍氢催化的烷基溴和烯烃的迁移酰基化反应 |
2.1 引言 |
2.2 反应条件优化 |
2.3 反应适用性和放大实验 |
2.4 机理探究 |
2.5 本章小结 |
2.6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镍氢催化的烯烃迁移胺化反应 |
3.1 引言 |
3.2 反应条件优化 |
3.3 氢胺化反应底物拓展 |
3.4 放大量的烯烃混合物归一远程氢胺化实验 |
3.5 机理探究 |
3.6 本章小结 |
3.7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镍催化的烯烃不对称碳胺化反应 |
4.1 引言 |
4.2 反应条件优化 |
4.3 反应的适用性探究 |
4.4 机理探究 |
4.5 本章小结 |
4.6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一 未知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附录二 代表性化合物核磁及HPLC谱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论文情况 |
致谢 |
(6)加味逍遥片及其处方中药材的农药多残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加味逍遥片及其处方中药材的农药残留概况 |
第一节 加味逍遥片及其处方中药材的常见病虫害与防治 |
1 加味逍遥片及其处方中药材常见病虫害 |
2 农药残留 |
第二节 各国中药中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对比分析 |
1 各国药典限量标准 |
2 各国标准对比分析 |
第二章 中药中农药多残留实验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第一节 中药中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
1 固相萃取法(SPE) |
2 QuEChERS (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法 |
3 凝胶渗透色谱法(GCP) |
4 基质固相分散技术(MSPD) |
第二节 中药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 气相色谱法 |
2 GC-MS/MS法 |
3 LC-MS法及HPLC-MS/MS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
第一章 加味逍遥片及其处方中药材农药残留实验方法的建立 |
第一节 实验材料及指标选取 |
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 实验样品信息 |
3 农药残留指标的选取 |
第二节 GC-MS/MS和LC-MS/MS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
1 溶液配制 |
2 GC-MS/MS检测方法研究 |
3 LC-MS/MS检测方法研究 |
4 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5 方法学考察 |
6 小结 |
第三节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GC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3 水解条件的优化 |
4 溶液的配制 |
5 检测方法 |
6 方法学考察 |
7 小结 |
第二章 加味逍遥片及其处方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样品筛查 |
1 仪器设备与实验材料 |
2 样品收集及样品信息 |
3 溶液的制备 |
4 供试品溶液的测定 |
5 测定结果 |
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基于合成工艺对伊格列净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糖尿病概况 |
1.2 糖尿病的治疗 |
1.3 伊格列净简介 |
1.4 伊格列净杂质的研究 |
1.4.1 杂质谱分析 |
1.4.2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 |
1.5 晶型的研究 |
1.6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伊格列净的合成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药 |
2.1.3 试剂 |
2.2 合成工艺 |
第三章 理化性质及鉴别 |
3.1 仪器试剂 |
3.1.1 仪器 |
3.1.2 试药 |
3.1.3 试剂 |
3.2 外观 |
3.3 溶解度 |
3.4 熔点 |
3.5 晶型 |
3.6 鉴别 |
3.6.1 化学鉴别 |
3.6.2 红外光谱鉴别 |
3.7 小结 |
第四章 伊格列净的一般检查 |
4.1 仪器试剂 |
4.1.1 仪器 |
4.1.2 试药 |
4.1.3 试剂 |
4.2 水分测定 |
4.3 炽灼残渣检查 |
4.4 重金属 |
4.5 残留溶剂检查 |
4.5.1 条件筛选 |
4.5.2 方法验证 |
4.5.3 伊格列净L-脯氨酸样品残留溶剂的测定 |
4.6 小结 |
第五章 伊格列净的有关物质检查 |
5.1 仪器及试剂 |
5.1.1 仪器 |
5.1.2 试药 |
5.1.3 试剂 |
5.2 有关物质的分析与确定 |
5.2.1 根据其合成路线分析 |
5.2.2 根据原料药实际测定情况分析 |
5.3 杂质的结构解析 |
5.3.1 杂质f的结构解析 |
5.3.2 杂质g的结构解析 |
5.3.3 杂质h的解析 |
5.4 有关物质测定 |
5.4.1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I |
5.4.2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II |
5.5 小结 |
第六章 伊格列净的含量测定 |
6.1 仪器及试剂 |
6.1.1 仪器 |
6.1.2 试药 |
6.1.3 试剂 |
6.2 工作对照品标化 |
6.2.1 工作对照品结构确证 |
6.2.2 自制对照含量计算 |
6.3 含量测定方法 |
6.3.1 方法学验证 |
6.3.2 含量测定结果 |
6.4 小结 |
第七章 影响因素试验 |
7.1 仪器及试剂 |
7.2 高温试验 |
7.3 高湿试验 |
7.4 光照试验 |
7.5 小结 |
第八章 伊格列净的晶型研究 |
8.1 仪器及试剂 |
8.1.1 仪器 |
8.1.2 试药 |
8.1.3 试剂 |
8.2 晶体的制备 |
8.2.1 乙醇重结晶样品的制备 |
8.2.2 乙醇:水10:1 重结晶样品的制备 |
8.2.3 甲醇重结晶样品的制备 |
8.3 熔点分析 |
8.4 红外检测 |
8.5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8.6 晶型的确证 |
8.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伊格列净L-脯氨酸质量标准草案 |
附录B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F-C酰基化脱除和利用苯中噻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焦化粗苯处理概况 |
1.1.1 焦化粗苯的来源及组成 |
1.1.2 焦化粗苯中噻吩对苯质量的影响 |
1.2 脱除焦化粗苯中噻吩的主要方法 |
1.2.1 吸附法 |
1.2.2 共沸精馏法 |
1.2.3 萃取精馏法 |
1.2.4 冷冻结晶法 |
1.2.5 催化加氢法 |
1.2.6 催化裂解法 |
1.2.7 硫酸精制法 |
1.2.8 氧化法 |
1.2.9 微生物法 |
1.2.10 膜分离法 |
1.2.11 氯甲基化法 |
1.3 F-C反应脱除焦化粗苯中的噻吩 |
1.3.1 F-C烷基化法 |
1.3.2 F-C酰基化法 |
1.4 论文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论文的意义 |
1.4.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F-C酰基化脱除模拟焦化粗苯中噻吩的实验研究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案的研究 |
2.2.1 目标产物的选择 |
2.2.2 酰基化试剂的选择 |
2.2.3 催化剂的选择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步骤 |
2.3.2 实验分析方法 |
2.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4 目标产物的分离与提纯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目标产物的质谱谱图 |
2.4.2 目标产物的核磁氢谱谱图 |
2.4.3 目标产物的核磁碳谱谱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F-C酰基化脱除模拟焦化粗苯中噻吩工艺条件的优化 |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二甲氨基甲酰氯加入量对噻吩脱除率的影响 |
3.3.2 催化剂加入量对噻吩脱除率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对噻吩脱除率的影响 |
3.3.4 最优工艺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F-C酰基化脱除模拟焦化粗苯中噻吩动力学的研究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3 F-C酰基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4.3.1 反应速率 |
4.3.2 基元反应及其速率方程 |
4.3.3 反应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和反应级数 |
4.3.4 反应速率的测定 |
4.3.5 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农药残留分析与吸附移除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概述 |
1.2.1 MOFs材料的简介 |
1.2.2 MOFs材料的分类 |
1.2.3 MOFs材料的特点 |
1.2.4 MOFs材料的应用 |
1.3 MOFs材料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
1.3.1 传统的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
1.3.2 新型的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
1.3.3 MOFs材料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
1.4 MOFs材料在农药吸附移除中的研究进展 |
1.4.1 农药移除方法简介 |
1.4.2 MOFs材料在农药吸附移除中的研究进展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附件 |
2 新型MOFs(UiO-66-NH_2)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三唑磷和噻虫啉的同时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偶联抗原的MOFs信号探针的制备 |
2.2.3.1 UiO-66-NH_2纳米MOFs的合成 |
2.2.3.2 负载金属离子的MOFs信号源的制备 |
2.2.3.3 三唑磷抗原的合成 |
2.2.3.4 噻虫啉抗原的合成 |
2.2.3.5 信号探针的构建 |
2.2.4 偶联抗体的磁珠捕获探针的制备 |
2.2.5 信号探针/捕获探针生物复合体的制备 |
2.2.6 电化学分析方法 |
2.2.7 样品制备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UiO-66-NH_2纳米MOFs的表征 |
2.3.2 偶联抗原的MOFs信号探针的表征 |
2.3.3 偶联抗体的磁珠捕获探针的表征 |
2.3.4 三唑磷和噻虫啉测定条件的优化 |
2.3.5 标准曲线与检出限 |
2.3.6 选择性、精密度、重现性与稳定性 |
2.3.7 加标回收实验与实际样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新型线性聚合物/MOFs(Cr-MIL-101)复合材料用于水中除草剂的吸附移除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PBSA线性聚合物(作为对照)的制备 |
3.2.4 PMAP线性聚合物(作为对照)的制备 |
3.2.5 Cr-MIL-101的制备 |
3.2.6 PBSA/Cr-MIL-101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7 PMAP/Cr-MIL-101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7.1 N-甲基-N-(4-苯乙烯基)吡啶-4-胺(S3)的制备 |
3.2.7.2 PMAP/Cr-MIL-101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8 PBSA/Cr-MIL-101和PMAP/Cr-MIL-1O1中线性聚合物的提取(用于NMR和GPC分析) |
3.2.8.1 PBSA/Cr-MIL-101中线性聚合物PBSA的提取 |
3.2.8.2 PMAP/Cr-MIL-101中线性聚合物PMAP的提取 |
3.2.9 HPLC测定方法 |
3.2.9.1 甲草胺测定色谱条件 |
3.2.9.2 乙草胺测定色谱条件 |
3.2.9.3 百草枯测定色谱条件 |
3.2.9.4 二甲四氯测定色谱条件 |
3.2.10 吸附实验设计 |
3.2.10.1 吸附时间对MOFs复合材料吸附除草剂的影响 |
3.2.10.2 pH值对MOFs复合材料吸附除草剂的影响 |
3.2.10.3 MOFs复合材料对除草剂的移除率 |
3.2.10.4 移除率与吸附量的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OFs复合材料合成方法的设计 |
3.3.2 MOFs复合材料的表征 |
3.3.2.1 核磁氢谱(~1H-NMR)表征 |
3.3.2.2 红外光谱(FI-IR)表征 |
3.3.2.3 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 |
3.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 |
3.3.2.5 BET表征 |
3.3.2.6 粉末X射线衍射(PXRD)和热重分析(TGA)表征 |
3.3.2.7 MOFs复合材料中活性吸附位点的定量 |
3.3.3 MOFs复合材料对水中除草剂的吸附移除性能 |
3.3.3.1 PBSA/Cr-MIL-101对水中除草剂的吸附移除性能 |
3.3.3.2 PMAP/Cr-MIL-101对水中除草剂的吸附移除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新型呋喃/噻吩功能化MOFs (Cr-MIL-101)用于水中除草剂的吸附移除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2-呋喃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S3)的制备 |
4.2.4 新型呋喃/噻吩功能化Cr-MIL-101s的制备 |
4.2.4.1 中间体Cr-MIL-101-N_2~+BF_4~-的制备 |
4.2.4.2 Cr-MIL-101-C1~C4的制备 |
4.2.4.3 Cr-MIL-101-C5的制备 |
4.2.5 MOFs消解方法 |
4.2.6 HPLC测定方法 |
4.2.6.1 Cr-MIL-101-C1~C5收率测定色谱条件 |
4.2.6.2 敌草隆测定色谱条件 |
4.2.6.3 甲草胺测定色谱条件 |
4.2.6.4 特丁噻草隆测定色谱条件 |
4.2.6.5 百草枯测定色谱条件 |
4.2.7 吸附实验设计 |
4.2.7.1 吸附时间对Cr-MIL-101和Cr-MIL-101-C1吸附除草剂的影响 |
4.2.7.2 pH值对Cr-MIL-101和Cr-MIL-101-C1吸附除草剂的影响 |
4.2.7.3 Cr-MIL-101-C1~C5对除草剂的移除率 |
4.2.7.4 移除率与吸附量的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呋喃/噻吩MOFs合成条件的优化 |
4.3.2 呋喃/噻吩MOFs的表征 |
4.3.2.1 核磁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表征 |
4.3.2.2 高分辨质谱(HRMS)表征 |
4.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 |
4.3.2.4 粉末X射线衍射(PXRD)和热重分析(TGA)表征 |
4.3.2.5 BET表征 |
4.3.3 呋喃/噻吩MOFs对水中除草剂的吸附移除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 |
5.1 全文总结 |
5.2 全文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10)镍催化的烯烃与硝基芳烃的远程氢胺化反应及其不对称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烯烃异构化的机制 |
2 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
2.1 锆催化的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
2.2 铑和铱催化的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
2.3 钌催化的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
2.4 铁催化的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
2.5 钴催化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
2.6 银催化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
2.7 钯催化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
2.8 镍催化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
3 芳胺的合成方法 |
3.1 胺的直接烷基化 |
3.2 还原胺化 |
3.3 Buchwald-Hartwig & Ullmann类化 |
3.4 亚硝基作为胺源的胺化反应 |
3.5 羟胺作为胺源的胺基化反应 |
3.6 硝基作为胺源的胺基化反应 |
4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镍催化的烯烃与硝基芳烃的远程氢胺化反应 |
1 引言 |
2 反应条件优化 |
3 反应的适用性和应用 |
4 机理研究 |
5 本章小结 |
6 实验部分 |
7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镍催化的烯烃与硝基芳烃的远程不对称氢胺化反应研究 |
1 引言 |
2 反应条件优化 |
3 本章小结 |
4 实验部分 |
5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一 未知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附录二 代表性化合物核磁谱图 |
附录三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物中间体噻吩(论文参考文献)
- [1]GC法测定2-噻吩乙醇有关物质[J]. 葛李薇,兰公剑,田晶. 辽宁化工, 2022(02)
- [2]基于含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手性羧酸识别研究[D]. 白亚茹. 延安大学, 2021(11)
- [3]来源于Paraburkholderia phymatum STM815的酮还原酶基因的挖掘及其在(R)-2-氯-1-(3,4-二氟苯基)乙醇合成中的应用研究[D]. 何玲.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含多芳基和氟原子的聚硅氧烷类固定相的合成及气相色谱性能研究[D]. 徐丽. 山东大学, 2020(12)
- [5]镍催化烯烃的迁移氢酰化、远程氢胺化及不对称碳胺化反应[D]. 何军. 南京大学, 2020(02)
- [6]加味逍遥片及其处方中药材的农药多残留研究[D]. 屈浩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基于合成工艺对伊格列净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研究[D]. 冯菊. 成都大学, 2020(08)
- [8]F-C酰基化脱除和利用苯中噻吩的研究[D]. 宋浩.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 [9]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农药残留分析与吸附移除中的研究[D]. 杨勇. 浙江大学, 2019(01)
- [10]镍催化的烯烃与硝基芳烃的远程氢胺化反应及其不对称反应研究[D]. 肖纪超. 南京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