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介入治疗二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赵光,崔云峰[1](2021)在《妊娠合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急性胰腺炎是很少发生但很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之一,孕早、中、晚期及产后均可发病,总发病率为1/12000~1/1000[1],不仅影响妊娠结局,也可导致多种新生儿疾病发生,具有高妊娠终止率和高围产期死亡率,其病因有胆源性、高脂血性、酒精性、创伤性、感染性、高钙血性、酒精性等,其中胆源性为最常见病因可占到50%以上[2-3]。如果急性胰腺炎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导致胰腺坏死、脓肿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导致母婴发病和死亡,
杜紫阳[2](2021)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及手术治疗妊娠期胆结石相关疾病的临床价值探讨》文中认为第一章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APIP)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疾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等,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策略。方法:选取2013至2018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APIP患者39例,作为妊娠组;同期住院的同年龄段非妊娠女性急性胰腺炎患者81例,作为非妊娠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间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在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总结APIP的疾病特点。结果:1.发病原因妊娠组发病原因包括:特发性19例(48.7%)、胆源性15例(38.5%)、脂源性4例(10.2%)、其他原因1例(2.6%)。非妊娠组发病原因包括:胆源性50例(61.7%)、特发性22例(27.2%)、脂源性4例(4.9%)、其他原因5例(6.2%)。两组患者发病原因存在统计学差异,妊娠组以特发性急性胰腺炎为主,非妊娠组以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为主(χ2=5.439,P=0.020;χ2=5.740,P=0.017)。2.临床特征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好发于妊娠晚期。其中妊娠早期2例(5.1%)、妊娠中期12例(30.8%)、妊娠晚期25例(64.1%)。妊娠组轻型急性胰腺炎26例(66.7%)、中重型急性胰腺炎7例(17.9%),重型急性胰腺炎6例(15.4%);非妊娠组轻型急性胰腺炎61例(75.3%)、中重型急性胰腺炎12例(14.8%),重型急性胰腺炎8例(9.9%),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轻型急性胰腺炎为主。两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胆道状态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皆以胆囊多发结石多见。3.辅助检查结果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RBC计数、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血红蛋白量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血清钙离子、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血淀粉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妊娠组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高于非妊娠组;非妊娠组RBC计数、血红蛋白量高于妊娠组。妊娠组急性胰腺炎B超阳性检出率为51.4%,非妊娠组急性胰腺炎B超阳性检出率为54.8%,无统计学差异(χ2=0.105,P=0.746)。4.治疗方法及结局妊娠组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仅1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后继续妊娠,非妊娠组23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妊娠组患者复发2例(5.1%),非妊娠组患者复发5例(6.2%),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组1患者治疗后发生严重胰瘘,非妊娠组1患者治疗无效死亡。APIP对胎儿预后有严重影响,其中早产4例(10.3%),胎儿丢失(流产、胎死宫内、引产等)11例(28.2%),活胎引产是胎儿丢失的主要原因(8例,72.7%)。结论:1.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好发于妊娠晚期,以特发性急性胰腺炎最常见。非妊娠女性急性胰腺炎以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最常见。2.两组患者以轻型急性胰腺炎为主,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发病症状不典型,结合辅助检查快速准确的诊断有利于防止病情进展。3.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严重威胁胎儿的生命安全,治疗后放弃胎儿是胎儿丢失的主要原因。第二章手术治疗妊娠期胆结石相关疾病的临床价值探讨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妊娠期胆结石相关疾病(Gallstone-related disease,GRD)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手术治疗妊娠期GRD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自数据库建库起至2020年8月9日,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遴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并由两名不同的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单独地进行质量评估及数据提取,最终提取的数据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共有2492名妊娠期患者,其中手术治疗组患者429人,保守治疗组患者2063人。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对胎儿早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OR=0.676,95%CI:0.453-1.009,P=0.055),但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疾病复发率、胎儿丢失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OR=0.044,95%CI:0.021-0.091,P<0.001;OR=0.379,95%CI:0.163-0.878,P=0.024<0.05)。结论:妊娠期GRD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疾病复发率及胎儿丢失率低,并且不增加胎儿早产的风险,手术可能是治疗妊娠期GRD的更优选择。
庄志浩[3](2021)在《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轻到中型胆源性胰腺炎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轻到中型胆源性胰腺炎需要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然而手术时机仍具有争议性。既往的认识是应该等待患者症状缓解,实验室指标好转后再行手术治疗,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为此类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结局。目的:评估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轻到中型胆源性胰腺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数据来源:以laparoscopes、cholecystectomy、Pancreatitis等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胰腺炎等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其从建库到2020年11月7日收录的文献,同时检索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linicaltrials.gov以及Isrctn.com,以寻找正在进行中的临床试验。文献筛选:所有比较早期与延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轻到中型胆源性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英文文献和中文文献。数据提取:主要结局指标为胆道相关事件发生人数(包括反复胆源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绞痛、胆总管结石)、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人数(胆漏、术后切口感染、出血),次要结局指标为总住院时长、手术时长、手术中转开腹率。数据合成与分析: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当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入院后72小时内进行时,早期组比延期组发生的胆道相关事件(包括反复胆源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绞痛、胆总管结石)更少(RR:0.21,95%CI:0.05 to 0.81),住院时长更短(MD:-3.46,95%CI:-6.02 to-0.91),而无论早期组手术在72小时内或72小时后进行,其与延期组在手术相关并发症(RR:1.38,95%CI:0.57 to 3.37)、手术时长(MD:0.21,95%CI:-8.52 to 8.94)、中转开腹率(RR:0.96,95%CI:0.37 to 2.53)上都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轻到中型胆源性胰腺炎,相比于延期手术,若手术时间在第一次入院72小时内,则能够有效减少胆道相关事件的发生,同时减少总住院时长;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长以及中转开腹率与延期手术相比无显着不同。
李红,黄树丽[4](2020)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首选治疗方案,可快速缓解病情并减少复发,本研究分析ERCP术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肝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8-01-01-2019-02-01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具有可比性的原则,选取其中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ERCP术的4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d后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7d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显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2.50%,χ2=7.429,P<0.001。治疗7d后,观察组AST为(46.57±4.12)U/L,低于对照组的(53.64±4.85)U/L,t=7.697,P<0.001;观察组ALT为(50.04±4.58)U/L,低于对照组的(61.10±5.22)U/L,t=11.034,P<0.001;观察组GGT为(62.67±4.85)U/L,低于对照组的(70.23±5.17)U/L,t=7.389,P<0.001。观察组CRP为(2.67±0.62)μg/L,低于对照组的(3.84±0.85)μg/L,t=7.705,P<0.001;观察组IL-6为(5.80±2.40)μg/L,低于对照组的(8.14±3.03)μg/L,t=4.194,P<0.001。观察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为(2.94±0.82)d,低于对照组的(4.42±0.80)d,t=8.951,P<0.001;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为(6.64±1.10)d,低于对照组的(8.48±1.31)d,t=7.452,P<0.001;观察组体温正常时间为(4.22±1.04)d,低于对照组的(6.17±1.25)d,t=8.308,P<0.001;观察组肠道通气时间为(4.11±1.18)d,低于对照组的(5.47±1.37)d,t=5.211,P<0.001。结论 ERCP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对患者肝功能损害较小,能够促进临床症状改善,降低炎症水平。
姜春晖[5](2020)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中度重症及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应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背景:急性胰腺炎是由胰酶激活、胰胆管结石嵌顿、胰液分泌障碍等多种诱因和发病机制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根据2012版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类标准,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急性期(<1-2周)因级联放大的全身炎症反应(SIRS)所释放的细胞因子、炎症介质、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等物质,导致急性肺损伤、急性肾损伤、凝血功能紊乱等并发症[1],死亡率可高达47%[2]。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急性期的病死率已下降至20~30%[3]。然而在有效控制SIRS方面仍存在难以突破的“瓶颈”。随着对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急性胰腺炎可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水平的上升,引起高细胞因子、SIRS、休克、体内动态平衡失衡和器官功能障碍等[4]。因此,预防和阻断SIRS的发生和发展成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关键。因单一靶向药物治疗效果的欠佳[5],部分研究中心针对SIRS级联反应机制,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包括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等模式,探索性的积极诊治MSAP/SAP。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作用效果方面,研究显示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以通过对流、弥散、吸附等作用方式,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素、炎症因子等物质,调节体液平衡,降低腹内压[6,7],有效缓解多器官功能障碍、降低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8]。然而,2013年Joanne-Boyau等发表的多中心研究(IVOIRE trial)显示没有证据提示血液净化可以降低重症患者28天死亡率或有利于血流动力学参数或器官功能的早期改善[9]。考虑到血液净化本身即可引起如出血、电解质失衡、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10],因而CBP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尚不肯定。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时机选择方面,研究显示急性胰腺炎的急性炎症反应达到最高峰前有48-72小时的“治疗时间窗”,从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开始,有效治疗的时间不超过60小时[11,12]。然而,有些研究显示采取适当治疗(参考点是治疗的开始时间,而不是疾病发作的开始时间)的第三天CRP值才达到最高峰而后逐渐下降[13]。因而,国内众多中心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胰腺炎相关的SIRS的时机和疗程均不确定。同时,国际指南对CBP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应用方面也没有推荐[14]。基于以上多种因素,设计了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二、目的:主要目的:分析CBP措施对MSAP/SAP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影响,以及具体的CBP方案的作用。次要目的:分析住院日均费用、CBP治疗下的APACHEII评分波动的变化和预后(生存与死亡)因素分析(年龄、性别、诱因、入院APACHEII评分、器官衰竭数目等因素)。三、方法:1.在第一部分CBP对MSAP/SAP治疗效果的单中心研究中,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至2019年3月MSAP和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和分组。根据不同分组及其亚组【对照组68例和CBP组56例、CBP短时组(4h≤T<8h,38例)和CBP长时组(8h≤T≤12h,18例)】,比较分析不同组之间的一般资料、生命体征、检验指标(血肌酐、尿素氮BUN、乳酸、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酶LDH、CRP、降钙素原PCT等)、SIRS持续时间、APACHEII评分变化(入院时、1天、2天、3天、4天、7天、14天)、对BUN改善的情况、病死率、出血情况(包括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感染率、需进一步微创或转外科手术率、器官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日均费用、预后结局和危险因素等临床结果的差异。2.在第二部分CBP对MSAP/SAP治疗效果的全国多个中心急性胰腺炎大数据研究中,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急性胰腺炎数据库中录入的MSAP和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和分组。根据分组(对照组327例和CBP组75例),比较不同组之间的一般资料、生命体征、SIRS持续时间、入院APACHEII评分、住院日均费用、感染率、病死率、预后因素分析等临床结果的差异。3.在血液净化与非血液净化相比能否降低MSAP/SAP患者死亡风险的Meta分析中,从Medline,Pubmed,Russian 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 ELO Citation Index,Web of Science,KCI-Korea Journal Database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根据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文献。对纳入的文献提取基本信息(第一作者、发表时间、研究时期、研究类型、血液净化模式、血液净化组和对照组的样本量、研究对象的年龄和性别),生存结局,治疗前、治疗后24h、48h、72h的APACHEII评分,治疗后72h的血肌酐、BUN、WBC、TNFa、CRP等进行Meta分析。四、结果:(一)第一部分CBP对MSAP/SAP治疗效果的单中心研究1、对照组与CBP组的比较分析(1)SIRS持续时间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诱因及入院APACHEII评分上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CBP组SIRS中位持续时间分别为12(7,16)vs 5(3,9)天,提示CBP可以明显缩短SIRS持续时间(HR=0.19,95%CI 0.11~0.35,P<0.0001)。(2)CBP清除代谢产物分析:CBP开始时与CBP结束时在血肌酐、总胆红素、PCT、CRP等的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BP在降低MSAP/SAP体内蓄积的代谢产物、缓解急性肾损伤、减少炎症产物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3)感染率分析:对照组感染率为17.65%(12例/68例),CBP组感染率为30.36%(17例/56例),提示CBP有增加感染的趋势。虽两组的感染率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2.769,P=0.096),但P值接近临界值,需慎重对待。(4)出血情况分析:对照组出血率为10.29%(7例/68例),CBP组出血率为17.86%(10例/56例),两组的感染率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1.485,P=0.223)。(5)病死率分析:对照组病死率为36.76%(25例/68例),CBP组病死率为33.93%(19例/56例),两组的死亡率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0.108,P=0.743)。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2天。(6)需微创介入或转外科手术率的分析:对照组和CBP组的患者经初期治疗,病情进展仍需进一步行阶梯式微创介入或转外科手术的分析显示,无需进一步操作【50例(73.5%)vs 35例(62.5%)】、经皮/经胃等自然腔道穿刺引流术【17例(25.0%)vs 18例(32.1%)】、腹腔镜下胰周坏死物质清除术【1例(1.5%)vs 2例(3.6%)】和转外科手术【0例vs 1例(1.8%)】等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3.253,=0.354)。(7)器官功能恢复情况分析:CBP组经CBP治疗结束后48h内器官衰竭恢复的患者为好转,器官衰竭未恢复的患者为未好转;对照组经2周保守治疗后48h内器官衰竭恢复的患者为好转,器官衰竭未恢复的患者为未好转。对照组(好转15例,未好转53例)与CBP组(好转20例,未好转36例)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2.827,P=0.093)。(8)对照组与CBP组住院日均费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19.78±2588.61元/日,5724.16±4120.79元/日,P=0.050),提示CBP会增加治疗费用。2、CBP短时组与CBP长时组的比较分析(1)改善BUN的有效性分析:短时组(有效22例,无效16例)与长时组(有效5例,无效13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4,P=0.035)。提示CBP每次持续4-8h可能更有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改善。(2)SIRS持续时间分析:CBP短时组的SIRS持续时间为5(3,11)d,CBP长时组的SIRS持续时间为7(3,9)d,两组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Z=0.440,P=0.660)。(3)感染率分析:短时组感染率为26.32%(10例/38例),长时组感染率为38.89%(7例/18例),两组的感染率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0.913,P=0.339)。(4)出血情况分析:短时组出血率为13.16%(5例/38例),CBP组出血率为27.78%(5例/18例),两组的感染率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0.923,P=0.337)。(5)病死率分析:短时组病死率为28.95%(11例/38例),长时组病死率为44.44%(8例/18例),两组的病死率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1.309,P=0.253)。(6)需微创介入或转外科手术率的分析:对照组和CBP组的患者经初期治疗,病情进展仍需进一步行阶梯式微创介入或转外科手术的分析显示,无需进一步操作【24例(63.2%)vs 11例(61.1%)】、经皮/经胃等自然腔道穿刺引流术【12例(31.6%)vs 6例(33.3%)】、腹腔镜下胰周坏死物质清除术【1例(2.6%)vs 1例(5.6%)】和转外科手术【1例(2.6%)vs 0例】等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1.068,=0.785)。3、CBP治疗下的患者病情波动及预后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对CBP治疗下MSAP/SAP的预后结局(生存与死亡)进行分析,可知入院时APACHEII评分(OR=1.326,95%CI 1.087~1.617,P=0.005)及器官衰竭数目(OR=3.445,95%CI 1.426~8.323,P=0.006)是CBP治疗下影响MSAP/SAP预后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二)第二部分CBP对MSAP/SAP治疗效果的全国多个中心急性胰腺炎的大数据研究1、对照组与CBP组的比较分析(1)SIRS持续时间分析:对照组和CBP组的SIRS中位持续时间分别为8(5,12)天、5(3,10)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59,95%CI 0.39~0.89,P=0.012)。在年龄<50岁亚组中,对照组和CBP组的SIRS中位持续时间分别为7(4,15)天、5(3,7)天,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在男性亚组中,对照组和CBP组的SIRS中位持续时间分别为7(5,14)天、5(3,8)天,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提示CBP对年龄<50岁的男性这一群体缓解SIRS持续时间的效果更显着。(2)对照组与CBP组住院日均费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07.09±4639.86元/日,6268.06±4666.78元/日,P=0.001)。(3)感染率分析:对照组感染率为14.98%(49例/327例),CBP组感染率为38.67%(29例/75例),两组的感染率的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21.88,P<0.001)。提示CBP可能会增加MSAP/SAP的感染风险。(4)病死率分析:对照组病死率为21.41%(70例/327例),CBP组病死率为32.00%(24例/75例),两组的死亡率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3.821,P=0.051),但P值接近临界值,此结果需谨慎判断。CBP组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的病死率,可能与增加的感染风险有关。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天。2、CBP治疗下的预后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对CBP治疗下的MSAP/SAP的预后结局(生存与死亡)进行分析,显示入院APACHEII评分(OR=1.169,95%CI 1.021~1.338,P=0.024)和器官衰竭数目(OR=3.634,95%CI 1.611~8.198,P=0.002)是CBP治疗下影响MSAP/SAP预后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三)第三部分血液净化与非血液净化相比能否降低MSAP/SAP患者死亡风险的Meta分析1、包含预后结局的13篇文献的Meta分析显示,血液净化能显着降低MSAP/SAP的死亡率(RR=0.51,95%CI 0.38~0.67,P<0.001),其中9篇随机对照或前瞻性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及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均能降低MSAP/SAP的死亡率(HVHF组vs对照组RR=0.57,95%CI0.37~0.87,P=0.010;CVVH组vs对照组RR=0.29,95%CI 0.15~0.53,P<0.001),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健。因此,血液净化不论是HVHF或CVVH模式均等改善MSAP/SAP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风险。2、血液净化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72h APACHEII评分的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MD=-3.06,95%CI-4.61~-1.51,P=0.0001),且HVHF和CVVH模式的血液净化均能显着降低治疗后72h APACHEII评分(P<0.05),敏感性分析示治疗后72h APACHEII评分结果稳健。因此,HVHF或CVVH模式的血液净化在治疗72h后更能凸显其治疗效果。五、结论:本研究第一部分单中心研究结果显示,CBP在有效降低急性期体内蓄积的代谢产物、缓解急性肾损伤、减少炎症产物等作用外,还能明显缩短SIRS持续时间,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住院治疗费用。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2天。CBP短时组(4h≤T<8h)较CBP长时组(8h≤T≤12h)在改善BUN有效性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4,P=0.035),显示每次持续4-8小时CBP可能更有利于改善疾病严重程度。对照组与CBP组的出血情况(对照组10.29%vs CBP组17.86%,P=0.223)、感染率(对照组17.65%vs CBP组30.36%,P=0.096)及病死率(对照组36.76%vs CBP组33.93%,P=0.743)等方面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CBP组经初期积极治疗,但仍需微创介入或转外科手术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0.354)。经CBP治疗或保守治疗后器官功能恢复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2.827,P=0.093)。在CBP治疗下的生存与死亡患者的APACHEII评分波动提示对于预后极差的患者,CBP仍较难逆转病情趋势及预后结局。入院时APACHEII评分(OR=1.326,95%CI1.087~1.617,P=0.005)及器官衰竭数目(OR=3.445,95%CI 1.426~8.323,P=0.006)是CBP治疗下影响MSAP/SAP预后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全国多个中心急性胰腺炎的大数据研究结果显示,CBP能明显缩短SIRS持续时间,且CBP对年龄<50岁的男性这一群体缓解SIRS持续时间的效果明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天。CBP可能会增加MSAP/SAP的感染风险(对照组14.98%vs CBP组38.67%,P<0.001)。CBP组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的病死率(对照组21.41%vs CBP组32.00%,P=0.051),可能与增加的感染风险有关。入院APACHEII评分(OR=1.169,95%CI 1.021~1.338,P=0.024)和器官衰竭数目(OR=3.634,95%CI 1.611~8.198,P=0.002)是CBP治疗下影响MSAP/SAP预后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的第三部分血液净化影响MSAP/SAP预后结局的Meta分析显示血液净化能显着降低MSAP/SAP的死亡率,HVHF及CVVH均能降低MSAP/SAP的死亡率。HVHF和CVVH模式的血液净化均能显着降低治疗后72h APACHEII评分,提示HVHF或CVVH模式的血液净化在治疗72h后更能凸显其治疗效果。本研究层次递进的从单中心研究到多个中心大数据研究,再通过循证医学论证连续血液净化在治疗MSAP/SAP的效果和意义。研究结果显示CBP在治疗MSAP/SAP中能有效降低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代谢产物等物质的体内蓄积,缩短SIRS持续时间。入院APACHEII评分和器官衰竭数目是CBP治疗下影响MSAP/SAP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每次持续4-8小时CBP可能更有利于改善疾病严重程度。CVVH或HVHF在结合患者病情下均可应用于治疗中,并起到治疗效果和改善临床预后。
吴瑕[6](2020)在《清解化攻法对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清解化攻法对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通过观察MAP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炎症指标、肠屏障功能指标变化趋势,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了解清解化攻法治疗MAP的临床疗效及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清解化攻法治疗M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MAP患者,结合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予抑酸、抑酶及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解化攻法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体征(肠鸣音)变化情况;分别在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对炎症指标、肠屏障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1)综合疗效方面比较,依据评定本病的疗效标准,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病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同(P>0.05)。(2)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腹胀、腹痛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均较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改善症状、体征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3)炎症指标方面,两组间同期相比,两组间炎症指标在入院1周内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观察组第3天、第7天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数值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提示观察组对炎症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4)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浓度同期相比,两组入院1周变内化趋势大致相同,观察组第3天、第7天的血清DAO浓度数值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提示观察组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优于对照组。(5)血清D-乳酸浓度同期相比,两组入院1周内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观察组第3天血清D-乳酸浓度数值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第7天时,两组患者血清D-乳酸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组经1周治疗后均可有效保护肠屏障功能。(6)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较对照组显着缩短(P<0.05),提示观察组在缩短治疗周期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1)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上联合清解化攻法的应用可有效改善MAP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更好的控制炎症反应,保护肠屏障功能。(2)清解化攻法治疗MA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有效控制炎症反应,促进肠蠕动,保护肠黏膜,调节肠道菌群有关。(3)清解化攻法对MAP中医治疗方案的处方用药、药物剂量及给药方式加以明确,保证了中药治疗的有效性,可推广性强,有利于扩大中医药的影响范围,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急危重症疾病中的重大协同作用。
刘德[7](2020)在《235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调查本地区近5年来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病因分布,年龄,性别,及复发率情况。本文通过2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诊疗工作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2013年6月-2018年6月共235例患者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性140例,女性95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总结临床诊疗过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对其进行统计学比较,运用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定性资料用卡方检验(a=0.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2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胆源性胰腺炎是主要病因,为94例,占40.0%,酒精性胰腺炎17例,占7.2%,高脂血性胰腺炎为50例,占21.2%,饮食不当为9例,占3.0%,特发性37例,占15.7%,其他少见病因28例,占11.9%。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以老年人多见,急性酒精性胰腺炎及急性高血脂性胰腺炎以非老年人居多(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胆源性胰腺炎老年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脂血症胰腺炎及酒精性胰腺炎以男性为主,胆源性胰腺炎以女性为主,酒精性男女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酒精性胰腺炎较胆源性胰腺炎复发率明显增高(P<0.05),统计显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P<0.05)和酒精性意义复发率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发现各个病因与AP的轻重程度,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相比较其他病因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病例中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胆道疾患是本地区急性胰腺炎发病的首要病因,胆源性胰腺炎中老年人较非老年人多见,酒精性及高脂血性胰腺炎多见于非老年患者,且更易复发,酒精性胰腺炎男性患者比例较大。本研究发现各个病因与AP的轻重程度,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相比较其他病因有统计学意义。
程阳洋[8](2020)在《急诊内科32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病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328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临床病例,分析AP病因以及病因与发病年龄、病人性别、发病季节等因素的相关性,总结AP发病规律,指导临床上AP治疗、改善预后以及预防复发。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09月-2019年09月期间急诊内科收治的328例AP患者,选取患者均符合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时间、发病原因、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合并症等相关资料。采用SPSS 22.0软件计算相关数据,计量资料将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比较;采取(%)作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开展χ2检验,Fish确切概率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若得到结果P<0.05为提示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结果:共纳入328例AP,其中男性有178人(54.3%),女性有150人(45.7%),男女比为1.18:1。年龄范围15-92岁,平均年龄为54.14±17.11岁,≤60岁的有202人(61.6%),>60岁有126人(占38.4%).分析职业,自由职业有121人(36.9%),农民81人(24.7%),工人44人(13.4%),个体25人(7.6%),退休30人(9.2%),职员19人(5.8%),学生8人(2.4%)。按病因可分为胆源性、脂源性、酒精性、肿瘤相关性、其他病因(药物、感染、手术等)和病因不明。其中胆源性179例(54.57%),脂源性52例(15.85%),酒精性50例(15.24%),肿瘤相关性15例(4.57%),其他病因(药物、感染、手术等)6例(1.8%),病因不明有26例(7.9%)。病因与性别关系:男性178例,其中胆源性有84例(47.2%),脂源性有31例(17.4%),酒精性有36例(20.3%),肿瘤性有10例(5.6%),其他13例(7.3%),病因不明4例(2.2%).女性150例,其中胆源性有95例(63.4%),脂源性有31例(14%),酒精性有14例(9.4%),肿瘤性有5例(3.3%),其他13例(8.6%),病因不明2例(1.3%).胆源性、酒精性胰腺性在男女性别间分布有统计学差异(x2=8.556,p<0.01;x2=7.474,p<0.001)。病因与年龄关系:老年组202例,其中胆源性有88例(43.6%),脂源性有50例(24.8%),酒精性有41例(20.3%),肿瘤性有6例(3%),病因不明1例(0.5%),其他16例(7.9%).非老年组126例,其中胆源性有91例(72.2%),脂源性有2例(1.59%),酒精性有9例(7.1%),肿瘤性有9例(7.1%),病因不明5例(4.0%),其他10例(8%).老年组胆源性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但在脂源性和酒精性上,明显低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5.707,p<0.01;x2=31.214,p<0.001;x2=10.372,p<0.001)。病因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非重症有273例,重症有55例,胆源性非重症组的比例明显高于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1.068,p<0.01),其他病因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病因与季节、住院时间无相关性。328例有137例有合并症,占41.8%,其中有1种合并症有103例(31.4%),2种合并症有30例(9.1%),3种合并症有4例(1.3%)。328例中有57例出现并发症,占17.4%,其中1种并发症有47例(14.3%),2种并发症有10例(3%)。结论:1、胆道疾病仍是临床上急性胰腺炎的首位病因,高脂血症和酒精相关因素所占比重有所增加。2、胆源性胰腺炎更好发于年老者,脂源性和酒精性胰腺炎更好发于年轻者;女性发病以胆源性胰腺炎为主,男性酒精性胰腺炎发病较女性高。3、胆源性胰腺炎可多为轻-中型。
司琳琳[9](2020)在《早期内镜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在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早期内镜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在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内镜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1个月治疗后对重症患者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血清各项评分、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VAS评分以及QOL评分炎性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各项评分无差异,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各项评分高于治疗前,也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6、IL-8、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食欲、精神及体力、睡眠、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内镜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治疗效果,有效的缓解患者机体的炎性反应情况,还可改善其睡眠质量以及疼痛情况,缩短患者治疗周期,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陈建宏[10](2020)在《通胰利胆汤合推按运经仪在胆源性胰腺炎ERCP术后的作用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通胰利胆汤联合推按运经仪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的作用,探索两者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价值,为胆源性胰腺炎ERCP术后的延伸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60例肝胆湿热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ERC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口服通胰利胆汤联合推按运经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痛、腹胀、上腹部压痛、肠蠕动、恶心呕吐、发热积分和血清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淀粉酶(AMY)水平并进行疾病综合疗效评价。结果:(1)两组术后第5天腹痛、腹胀、上腹压痛、肠蠕动、恶心呕吐、发热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而治疗组术后第5天腹痛、腹胀、肠蠕动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着(P<0.05),但两组术后第5天上腹压痛、恶心呕吐、发热积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术后第5天血清WBC、hs-CRP、TBIL、ALT、GGT、AMY水平均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0.01),而治疗组术后第5天血清WBC、TBIL、ALT、AMY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着(P<0.05),但两组术后第5天血清hs-CRP、GGT水平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组疾病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通胰利胆汤联合推按运经仪治疗肝胆湿热证胆源性胰腺炎ERCP术后患者有助于促进胰腺炎症消除及消化道功能恢复,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ERCP术后治疗效果。
二、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介入治疗二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介入治疗二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妊娠合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制 |
2 妊娠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 |
2.1 诊断依据 |
2.2 临床症状及体征 |
2.3 实验室检查 |
2.4 影像学检查 |
2.4.1 B超 |
2.4.2 核磁 |
2.4.3 CT |
3 妊娠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 |
3.1 一般(保守)治疗 |
3.2 产科治疗 |
3.3 外科治疗 |
3.3.1 介入治疗 |
3.3.2 外科手术治疗 |
(2)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及手术治疗妊娠期胆结石相关疾病的临床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一般资料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手术治疗妊娠期胆结石相关疾病的临床价值探讨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一般资料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轻到中型胆源性胰腺炎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筛选 |
1.3 主要与次要结局指标 |
1.4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 |
1.5 数据合成与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基本信息与特征 |
2.2 文献质量评价 |
2.3 结局指标分析结果 |
2.4 发表偏倚分析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5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肝功能 |
2.3 炎性因子 |
2.4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
3 讨论 |
(5)连续性血液净化在中度重症及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应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CBP对MSAP/SAP治疗效果的单中心研究 |
前言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第一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CBP对MSAP/SAP治疗效果的全国多个中心急性胰腺炎的大数据研究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第二部分小结 |
第三部分 血液净化与非血液净化相比能否降低MSAP/SAP患者死亡风险的Meta分析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第三部分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重度/重度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6)清解化攻法对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AP的研究概况 |
1.1 中医对AP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对AP病因、病机的探讨 |
1.3 AP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
1.4 AP的中医治疗方法 |
1.4.1 AP的中医疗法的有效性 |
1.4.2 中药内服法 |
1.4.3 中医外治法 |
1.4.4 中医综合疗法 |
2 现代医学对AP的研究进展 |
2.1 AP的历史沿革及流行病学研究 |
2.2 AP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
2.2.1 AP的定义 |
2.2.2 AP诊断标准 |
2.2.3 AP的评分系统 |
2.3 AP的病因 |
2.4 AP的发病机制 |
2.4.1 胰腺自身消化学说 |
2.4.2 炎症介质释放 |
2.4.3 肠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 |
2.4.4 其他 |
2.5 AP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病因分型方法 |
2.2.1 .胆源性 |
2.2.2 酒精性 |
2.2.3 高脂血症性 |
2.2.4 其他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2.4.1 临床症状及体征 |
2.4.2 炎症指标 |
2.4.3 肠屏障功能指标 |
2.4.4 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 |
2.4.5 疗效评价标准 |
2.4.6 安全性观察 |
3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性别、年龄比较 |
4.2 病因比较 |
4.3 脱落病例 |
4.4 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
4.5 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 |
4.6 炎症指标比较 |
4.7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比较 |
4.7.1 血清DAO浓度变化情况 |
4.7.2 血清D-乳酸浓度变化情况 |
4.8 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
4.9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导师对急性胰腺炎的病机总结 |
2 清解化攻法简介 |
2.1 清解化攻方 |
2.2 芒硝散组成 |
2.3 清解化攻方制作工艺 |
2.4 清解化攻法的特点 |
3 本研究各项结果分析 |
3.1 清解化攻法对MAP症状改善分析 |
3.2 清解化攻法对MAP体征改善分析 |
3.3 清解化攻法对MAP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
3.4 清解化攻法对MAP炎症指标的影响 |
3.5 清解化攻法对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影响 |
4 清解化攻法改善轻症AP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机制探讨 |
5 清解化攻法优势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知情同意书 |
缩略词表或索引 |
综述 急性胰腺炎中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235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 235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因,年龄,性别,复发率回顾性分析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对象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 |
1.1.4 分组标准 |
1.1.5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病因构成 |
1.2.2 不同病因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
1.2.3 病因与性别情况 |
1.2.4 病因与复发率情况 |
1.2.5 轻症与重症胰腺炎病因比较 |
1.3 讨论 |
1.3.1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构成 |
1.3.2 病因与年龄、性别分布关系 |
1.3.3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病因构成 |
1.4 小结 |
二 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对象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 重症胰腺炎诊疗回顾性分析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对象 |
3.1.2 诊断标准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胰腺炎病因及复发因素分析的目前研究进展情况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急诊内科32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1.研究资料 |
2.选择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病因分类 |
3.2 研究分组 |
3.3 治疗内容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早期内镜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在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各项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2.4 炎症因子比对 |
2.5 VAS评分对比 |
2.6 QOL评分对比 |
3 讨 论 |
(10)通胰利胆汤合推按运经仪在胆源性胰腺炎ERCP术后的作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一、定义与流行病学 |
二、病因 |
三、发病机制 |
四、西医诊断 |
五、严重程度分级 |
六、西医治疗 |
七、内镜治疗后的相关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
第二节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中医临床研究现状 |
一、对胰腺解剖的认识 |
二、病名 |
三、病因病机 |
四、辨证分型 |
五、中医治疗 |
第三节 中西医对推按运经仪的认识 |
一、机理 |
二、临床应用进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病例选择标准 |
二、研究方案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二、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
三、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
四、两组疾病综合疗效比较 |
第三节 讨论 |
一、结果分析 |
二、机制探讨 |
三、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论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病例报告表 |
附录2 样本量估计 |
附录3 随机抽样表 |
附录4 随机数字表 |
附录5 推按运经仪治疗图片 |
附录6 ERCP治疗图片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介入治疗二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妊娠合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J]. 赵光,崔云峰. 肝胆外科杂志, 2021(02)
- [2]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及手术治疗妊娠期胆结石相关疾病的临床价值探讨[D]. 杜紫阳. 兰州大学, 2021(12)
- [3]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轻到中型胆源性胰腺炎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D]. 庄志浩.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观察[J]. 李红,黄树丽. 社区医学杂志, 2020(21)
- [5]连续性血液净化在中度重症及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应用性研究[D]. 姜春晖.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6]清解化攻法对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D]. 吴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235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回顾性分析[D]. 刘德.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8]急诊内科32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病例分析[D]. 程阳洋.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9]早期内镜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在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作用[J]. 司琳琳. 医药论坛杂志, 2020(04)
- [10]通胰利胆汤合推按运经仪在胆源性胰腺炎ERCP术后的作用观察[D]. 陈建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