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合木地板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刘雨晴[1](2019)在《家庭环境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暴露特征及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饰及化学品种类增加,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污染愈加严重,同时也被认为是影响室内人员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针对天津地区78户家庭卧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暴露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通过主观、客观两种方式在冬季对住户所在室内环境开展研究。从室内VOCs浓度水平、污染源、影响因素和健康效应四个方面进行分析。78户参与测试的住户室内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浓度的中位数为446.03μg/m3,平均值为526.85μg/m3;发现室内通风量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受室内温度与湿度影响。复合木地板、壁纸等装饰材料对VOCs贡献率较高,日用化学品的使用会增加住宅内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了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病态建筑综合症和气味感知等健康因素的影响。VOCs对SBS症状以及气味感知影响较大。己醛、丙酮对SBS的一般症状的危险性达到了显着性水平,癸醛和辛醛对SBS的皮肤症状的危险性也达到了显着性水平;在高浓度苯、二甲苯、乙酸丁酯和柠檬烯室内环境下,住户更能感觉到刺鼻/呛鼻的气味,且呈现显着性差异。利用美国EPA的健康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发现总计致癌风险已超过EPA规定的范围,贡献率最高的物质是萘;总计非致癌商值小于安全限值,但是最不利暴露情景下仍有超出安全限值的风险。
王瑞[2](2019)在《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是为客户提供上门测量、专业设计、生产制造、物流运输、上门安装、验收和维护等一系列木质家居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生产制造定制衣柜、定制厨柜、木门、木地板、木墙板、木楼梯、木吊顶等主要产品和消费品。定制木质家居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木材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明确要求“开展个性定制消费品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是保证消费品质量、推动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技术支撑,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缺乏,产业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重要标准缺失,现行标准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为加强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化工作,为推动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急需构建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本论文应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定制木质家居产业为研究对象,开展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构建研究,分析构建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框架,编制标准体系明细表,确定产业发展急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名录,提出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化工作对策建议。其主要结论及创新点如下:(1)通过对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发展基本现状研究发现,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已成为木材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原辅材料基本支撑产业发展需求,产业技术创新活跃度高;产业发展具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标准化要求高等4个主要特征,具有产业发展进入调整期、绿色环保是产业发展的主题等5个发展趋势。(2)以分析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系统环境为目标,研究了国内外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现状,搜集、整理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欧洲、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定制木质家居标准372项,中国定制木质家居现行标准303项。研究发现,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缺乏,单一产品标准较多,产业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重要标准缺失。分类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构成要素,发现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外部分发达国家重视定制木质家居产业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服务类标准,值得构建中国定制木质家居标准体系借鉴和参考。(3)以标准化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根据标准体系构建方法,结合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发展研究,借鉴国外先进标准,构建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为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化工作奠定技术基础。该体系框架可分为“基础与综合、测量与设计、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安装与验收、维护保养”等6个子体系,标准体系表由393项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组成,其中基础与综合143项、测量与设计9项、生产制造193项、物流运输6项、安装与验收25项、维护保养17项。提出发展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急需制定的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46项。(4)针对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化重点工作领域及其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政府主导和市场自主相结合的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等5项标准化工作建议,为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化决策提供技术参考。
徐刚[3](2018)在《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与绿色度动态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业导致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等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以绿色建筑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新热潮。建筑装饰工程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绿色建筑理念的引导下,建筑装饰绿色化逐渐成为装饰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但在建筑装饰工程项目中,由于其涉及信息量大,环境质量影响广、建筑性能难以直接表现,并且缺乏有效的绿色设计规范与标准引导等现状问题,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设计思路与评价方法,反馈建筑装饰的环境质量与效益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建筑装饰行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与不足,结合国内外绿色设计与评价方法,针对建筑装饰进行信息化系统设计方法、绿色度评估与预测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工程设计信息化水平低、建筑装饰阶段性能表现弱、相关评价体系研究不足等问题,通过采用理论分析、调查问卷、模型构建以及定量计算等方法,提出了建筑装饰信息化系统设计方法和基于建筑装饰设计信息化的绿色度动态评估与预测的思路与方法。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针对建筑装饰工程项目寿命周期过程,从项目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环境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梳理了建筑装饰对建筑环境影响需要考虑的因素;通过现有的国内外绿色建筑环境评价、室内指标和健康建筑标准对比,从能耗与能源资料、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场地与空间利用等方面构建了建筑装饰评价体系的框架构成,为建筑装饰绿色度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2)针对项目工程系统分析过程,通过串行过程设计模式、整合协同设计模式对比,首次提出了建筑装饰的信息化性能设计与决策思路;基于信息化性能设计与决策的特点与需求,分析了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的内容、工作流程与步骤,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以建筑信息化模型(BIM)和环境性能分析为支撑的装饰信息化设计手段和方法。(3)研究首次针对装饰设计信息数据,从空间、部位、构件、材料、产品等方面进行分类,明确了其数据信息的关联逻辑;基于设计信息数据构架关系,从设计信息(构件、材料、几何、属性以及设备等)和性能环境方面对数据信息表达方式进行描述,并结合信息模型数据结构与采集方法分析,提出了装饰模型信息数据的分类与存储方法。(4)针对装饰设计模型数据信息管理和评价与决策系统需求,首次梳理了设计信息数据与评价系统关系;在XML数据分析、IFC标准与JSON数据交换分析基础上,通过建立量化与数学计算关系,实现了将设计数据信息与评价数据信息两种半结构化数据进行属性中格式的统一交互和存储;通过信息数据流转模式系统设计与功能设计,并对设计数据缺失和变化进行有效制约,实现了设计信息与评价系统的时时有效互通。(5)基于国内外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对比、筛选,确定了装饰的绿色度评价模型,从环境质量(Q)和建筑负荷(L)方面建立了装饰绿色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调查问卷、层次分析等基础上,确定了绿色度评价的指标划分、体系权重与计算方法,提出了绿色度不同分级指标的计算结构,同时提出了绿色度的分级思路。(6)针对建筑绿色度评价体系内容,结合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了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筑装饰绿色度优化流程,并结合贝叶斯网络的逆概计算,提出了建筑装饰绿色度评价指标的动态预测方法与演变趋势;同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基于建筑装饰系统设计的绿色度评价与预测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建筑装饰设计、环境、材料、工艺与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建筑信息化与性能分析需求,提出了建筑装饰信息化性能设计的流程,构建了基于数据信息的设计数据与绿色度评价信息的转换手段和方法;基于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与调研,构建了建筑装饰的绿色度评价体系、指标与计算结构,同时结合贝叶斯网络模型提出了绿色度的动态预测方法,为建筑装饰绿色设计与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针对装饰系统设计与绿色度动态评价与预测进行了实证分析,为解决建筑装饰的绿色设计与评价问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具有理论创新和工程指导意义。
侯叶[4](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顾盼[5](2018)在《现行标准对装配式装修的适用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全球建筑产业都呈现出工业化或逐步向工业化靠拢的发展趋势。“十三五”计划对建筑产业的主要要求就是着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并明确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点任务之一是要推进装修装配化。在国家个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推动下,装配式装修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目前我国的装配式装修刚刚起步,关键技术标准缺失,相应的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制约了装配式的发展。现阶段如何完善装配式装修的标准体系、需要编制哪些关键技术标准亟待解决,首要任务就是对现阶段标准的适用性进行研究。为此,以现行装修标准对装配式装修适用性为题进行研究,指出现行标准对装配式装修适用和不适用之处,提出装配式装修相关标准编制的工作建议,以提高现行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有效性,促进装配式装修的有效实施,为构建一个完善、适用的标准体系奠定基础。文章对我国装饰装修标准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梳理了现行装饰装修标准及这些标准的发展程度,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案例,总结装配式装修的技术体系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现行标准的细节内容和标准体系,分析现行装饰装修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标准在装配式装修实际应用当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上标准适用性并得出综合适用性评价。为了补充说明现行标准的适用状况,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构建模型,通过定性的指标选取和定量的分值赋予、计算,得到现行装修标准对装配式装修的适用性等级。最后通过得出的适用性研究结论,展望装配式装修的未来发展,提出针对当前标准适用性水平的后续工作建议,并给出装配式装修相关标准的编制建议。
刘晴[6](2018)在《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木地板出口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我国木地板出口贸易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木地板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进而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主要影响因素,并指出我国木地板在未来出口中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分析我国木地板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对我国木地板出口现状进行研究,并重点阐述我国木地板出口过程中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主要特点。其次,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木地板的出口影响作用进行研究,从木地板出口成本增加、木地板出口数量减少、贸易条件恶化以及迫使我国木地板产业升级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然后,从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等两个方面对木地板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必要的分析。再次,通过对木地板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作用和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利用引力模型对木地板出口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最后,基于木地板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研究,对我国木地板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木地板出口企业在未来的出口贸易中提供一定的参照。
葛倍辰,李东徽,张敬丽,杜娟[7](2018)在《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中的模糊空间设计初探——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文中提出文章以创意产业园的主要使用者—创意阶层的心理需求及行为模式为出发点,运用模糊空间理论,对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设计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并通过对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的几个公共空间的实地调研分析,针对现有空间提出了一些改造意见。
张冉[8](2017)在《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文中提出在林产工业资源供给压力剧增、质量安全环保要求提升、节能减排要求提高以及企业利润空间缩小等压力的作用下,林产工业必须走绿色循环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是发展林产工业循环经济的基础性和统领性工作,也是林产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目前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技术标准散乱、关键技术标准缺乏、标准体系不健全,难以适应林产工业循环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本论文以林产工业循环经济为研究对象,开展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研究,对推动我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对比研究、系统工程、总结归纳等研究方法,在分析中国林产工业发展与林产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国外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现状的基础上,以国际先进标准为参照,构建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编制标准体系明细表,确定急需标准名录,提出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对策建议。其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林产工业发展现状分析。对中国林产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进出口情况、企业数量、企业资产、企业利润等分析发现,锯材、人造板、木竹地板、木浆、纸浆、纸和纸板、松香、松节油产量不断增加,而栲胶、紫胶产品主要受国际市场影响大,波动变化较大;原木产量不断下降,国内木材原料供应紧张的矛盾更加严峻;林产工业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总体保持增长;中国林产工业企业数量、资产总额、利润总额总体呈上涨趋势,但从2012年开始,单位企业利润和资产利润率开始不断下降,表明企业获利能力进入一个瓶颈期。加快发展林产工业循环经济,将成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重要选择。(2)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现状分析。对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的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资源化、再利用等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林产工业能源消耗逐年增加;2014年林产工业能耗总量占全国制造业能源消费总量的2.41%,总体能耗相对不高,其中纸浆和造纸对能源消耗相对较大。林产工业的能源结构不尽合理,煤炭消耗占比很大;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林产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增加,环境污染形势相对严峻,其中纸浆和造纸行业污染相对较严重;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资源化和再利用产业发展空间较大,亟需政府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3)国外林产工业循环经济相关标准分析。搜集、整理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欧洲、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269项,其中减量化标准204项,再利用标准1项,资源化标准64项。对林产工业循环经济ISO国际标准、欧洲标准与相关国家标准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际上高度重视有毒有害物质控制、木材防腐、软木产品和测试方法、能源管理、生物质固体燃料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分析研究为构建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4)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研究。以国家标准GB/T 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产业特征,参考国外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提出了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构建了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编制了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明细表。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划分为“基础与综合、节材、节水、节能、清洁生产、有害物质控制、再利用、废固资源化、废水及工业余热资源化”等9个子体系。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明细表中共计449项标准,其中基础与综合标准69项,节材标准111项,节水标准7项,节能标准76项,清洁生产标准24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68项,再利用标准6项,废固资源化标准83项,废水及工业余热资源化标准5项。提出了近期急需制定的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43项。(5)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对策建议研究。针对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制定协调机制,加大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的研制力度,发展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扩大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供给,适应标准化深化改革需要、提升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化服务能力,加强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等5条对策建议。
崔敏[9](2014)在《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木质林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林业产业取得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然而,当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中国木质林产品质量总体状况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客观需要还有较大差距。部分生产经营企业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政府监管力度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开展木质林产品质量提升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切实利益,创新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方法,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具体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开展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对于预防和控制中国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原木、锯材、人造板、木家具、木地板、结构用木材及防腐木材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风险及风险管理等相关理论,采用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开展了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控研究。主要内容及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对风险及风险管理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木质林产品本身的特性,对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相关定义进行了阐述,描述了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特性,明确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涵义、目的、意义和程序,形成了较完整的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框架。(2)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识别的研究。在搜集与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风险信息的基础上,针对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危害,从产品自身质量、企业生产环节及产品质量外部监管环节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影响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结合问卷调查,提出从产品自身属性、企业生产加工及政府外部监管三个方面确定风险识别因子,其中产品自身属性方面主要风险因子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性风险因子;企业生产加工方面主要有原辅材料、生产加工和出厂检验风险;政府外部监管包括监管主体、监管制度和监管依据风险。(3)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的研究。在风险因素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定性和半定量相结合的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方法。一是根据风险评价准则,对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进行赋值,分别取1、2、3、4、5;二是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按照赋值标准,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各类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分极高、高、中等、低和极低风险等级,最终实现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评价。(4)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研究。在对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理论基础和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点的概念。结合前面风险识别及评价结果,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所对应的风险控制点等级进行评价,根据风险控制点等级,确定具体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的优先顺序。(5)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微观方面:一是企业要加强产品生产加工过程质量控制,从原材料质量、生产加工环节及出厂检验环节进行控制;建立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召回制度。二是政府监管部门转变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构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真正实现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高效监管。宏观方面:国家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认证管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鼓励企业、消费者、行业协会及网络媒体等多主体积极参与监管,提高安全认识和实现信息共享等有效措施,建立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多方面确保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
张玉萍[10](2012)在《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木制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木家具、木门、木地板的年产量分别达2.48亿件、1.2亿樘和3.97亿m2,居世界首位,木家具、木玩具的出口量世界第一。然而,我国木制品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标准体系不完善,存在标准交叉重复、关键标准缺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木制品行业的发展。因此,开展木制品标准体系构建研究,对有效地推动我国木制品标准化工作,进而促进我国木制品行业规范化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界定标准体系适用范围、确定体系目标、分析体系环境、分析体系结构与构成要素、提出构建方案及模型化的标准体系构建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截止2012年2月底,我国已颁布并实施木制品标准255项(不包括已废止的标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标准体系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零散地分布在家具、人造板、木材、包装、玩具等标准体系中,由56个部门或单位归口管理;(二)户外木家具标准、木地板功能性能测试等关键标准缺失;(三)部分标准复审不及时,有49.8%的标准标龄超过5年;(四)有20多项标准存在交叉重复现象;(五)个别标准存在语言不规范、技术内容设置不全或不当,起草小组代表性不强等问题。(2)截止2012年2月底,ISO、欧洲、美国和日本各有86项、197项、132项和80项木制品标准。与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相比,ISO标准均按程序进行了复审和修订;欧洲木制品标准之间,基本无交叉重复现象;美国标准,在制修订过程中,企业参与度高;日本标准重视标准的前期研究。另外,ISO、欧洲、美国和日本木制品标准中,有26项标准可供我国木制品标准采用或参考。(3)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的结构分为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序列结构和类别结构。根据层次结构,可将木制品标准体系划分为行业通用标准、专业通用标准、子专业通用标准和个性标准四个层次。根据专业结构,可将木制品专业标准体系分为木家具、木门窗、木地板、木包装、木玩具和其他木制品共六个子标准体系。对各子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表明,木制品行业通用标准子体系由9项标准组成,木家具、木门窗、木地板、木包装、木玩具和其他木制品子标准体系分别由102项、39项、46项、24项、16项和54项标准组成。(4)提出了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构建方案,编制了标准体系表。新构建的木制品标准体系,由290项标准组成。其中,国家强制性标准10项,国家推荐性标准125项,轻工业、林业、商检和其他行业标准各有44项、42项、23项和43项,地方标准3项。
二、复合木地板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木地板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家庭环境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暴露特征及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健康危害 |
1.1.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源及分类 |
1.1.3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采样方法 |
1.1.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相关标准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样本的选择 |
2.2 入户测试 |
2.2.1 问卷调查 |
2.2.2 通风量测试及计算方法 |
2.2.3 挥发性有机物采样及计算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家庭中VOCs暴露特征 |
3.1 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分布 |
3.1.1 家庭中VOCs的检出率及分类 |
3.1.2 家庭中VOCs的浓度水平 |
3.2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研究 |
3.2.1 家庭背景信息及住宅特征 |
3.2.2 家居日用化学品的使用情况 |
3.2.3 VOCs污染源分析 |
3.3 卧室内微环境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影响 |
3.3.1 某住户温湿度、通风量举例 |
3.3.2 温度、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 |
3.3.3 通风量 |
3.3.4 卧室内微环境对VOCs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住户病态建筑综合症与气味感知 |
4.1 数据处理方法 |
4.2 住户SBS及气味感知 |
4.2.1 住户病态建筑综合症调查统计 |
4.2.2 住户对室内气味感知情况统计 |
4.3 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住户的影响 |
4.3.1 室内VOCs对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影响 |
4.3.2 室内VOCs对气味感知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健康风险评价 |
5.1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
5.2 相关参数选取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定制木质家居基本概念 |
1.1.2 定制木质家居产业范围界定 |
1.1.3 研究背景 |
1.1.4 研究意义 |
1.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6 研究发展趋势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的理论和构建方法 |
2.1 标准体系基础理论 |
2.1.1 标准化基本概念 |
2.1.2 标准体系的定义和内涵 |
2.1.3 标准体系的类型 |
2.1.4 标准化系统工程理论 |
2.2 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构建方法 |
2.2.1 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定义、属性和范围 |
2.2.2 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构建目标 |
2.2.3 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系统环境分析 |
2.2.4 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结构分析 |
2.2.5 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表编制 |
2.2.6 急需制定的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发展基本现状研究 |
3.1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主要原辅材料概况 |
3.1.1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表面装饰材料 |
3.1.2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基材 |
3.2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概况 |
3.2.1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主要产品 |
3.2.2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总体情况 |
3.3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技术现状 |
3.3.1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科技创新平台 |
3.3.2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专利情况分析 |
3.4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发展主要特征与趋势分析 |
3.4.1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发展主要特征 |
3.4.2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发展主要趋势 |
3.5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现状分析 |
4.1 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类型划分 |
4.2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现状 |
4.2.1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现状 |
4.2.2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重要标准 |
4.2.3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特征 |
4.2.4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
4.3 国外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现状 |
4.3.1 国际标准体系 |
4.3.2 欧洲标准体系 |
4.3.3 法国标准体系 |
4.3.4 德国标准体系 |
4.3.5 英国标准体系 |
4.3.6 日本标准体系 |
4.4 国内外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对比分析 |
4.4.1 国内外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统计分析 |
4.4.2 借鉴和启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构建 |
5.1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构建依据 |
5.2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
5.2.1 总体原则 |
5.2.2 具体原则 |
5.3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结构分析 |
5.3.1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 |
5.3.2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的序列结构 |
5.3.3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的专业结构 |
5.3.4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的结构间关系 |
5.3.5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结构模型(框架) |
5.3.6 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子体系构成要素 |
5.4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明细表和编制说明 |
5.4.1 基础与综合子体系 |
5.4.2 测量与设计子体系 |
5.4.3 生产制造子体系 |
5.4.4 物流运输子体系 |
5.4.5 安装与验收子体系 |
5.4.6 维护保养子体系 |
5.5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表统计 |
5.6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急需的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名录 |
5.7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化发展对策建议 |
6.1 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化重点领域 |
6.1.1 加强全屋定制总体要求标准化工作 |
6.1.2 加强绿色发展领域标准化工作 |
6.1.3 加强智能制造领域标准化工作 |
6.1.4 加强产业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 |
6.2 推进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化发展对策建议 |
6.2.1 构建政府主导和市场自主相结合的产业标准体系 |
6.2.2 加强产业基础共性、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 |
6.2.3 建立高效的产业标准化协调机制 |
6.2.4 加大产业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 |
6.2.5 加强产业标准化宣传培训和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3)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与绿色度动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背景 |
1.1.2 建筑装饰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 |
1.2.1 绿色建筑研究 |
1.2.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建筑装饰 |
1.2.3 建筑装饰设计与评价研究 |
1.2.4 绿色建筑信息设计与管理研究 |
1.2.5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界定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绿色建筑装饰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2.1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影响 |
2.2 建筑装饰设计影响 |
2.2.1 绿色装饰设计影响 |
2.2.2 装饰环境影响 |
2.2.3 装饰材料影响 |
2.2.4 绿色设计的引导 |
2.3 绿色建筑装饰施工与工艺影响 |
2.4 绿色建筑评价影响 |
2.5 绿色建筑装饰评价体系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信息化系统分析 |
3.1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现状分析 |
3.1.1 串行过程设计模式 |
3.1.2 绿色建筑整合协同设计 |
3.1.3 信息化设计与决策 |
3.2 绿色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思路与原则 |
3.2.1 设计思路 |
3.2.2 装饰信息化设计原则 |
3.3 绿色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模型分析 |
3.3.1 设计模型特征 |
3.3.2 设计模型要求 |
3.3.3 设计模型内容 |
3.3.4 工作流程与步骤 |
3.4 绿色建筑信息数字化性能设计软件分析 |
3.4.1 建筑信息化模型(BIM) |
3.4.2 建筑环境性能模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信息数据集成与管理 |
4.1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信息数据分类与选取 |
4.1.1 设计信息数据分类与关联逻辑 |
4.1.2 BIM设计信息数据构架 |
4.2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数据信息表达 |
4.2.1 设计信息构件关系表达 |
4.2.2 建筑构件材料信息表达 |
4.2.3 建筑构件几何信息表达 |
4.2.4 建筑构件属性信息表达 |
4.2.5 建筑设备与信息构件表达 |
4.3 绿色建筑性能环境影响信息表达 |
4.4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信息采集与存储 |
4.4.1 信息模型数据结构分析 |
4.4.2 设计模型信息数据采集方法 |
4.4.3 模型信息数据分类与存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设计信息与评价系统的信息转换分析 |
5.1 模型数据信息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对接 |
5.2 设计数据、性能分析数据的中间层数据现状分析 |
5.2.1 XML分析 |
5.2.2 IFC标准 |
5.2.3 JSON数据交换 |
5.3 双向数据流转基础数据分析 |
5.3.1 建筑BIM设计数据结构分析 |
5.3.2 建筑性能评价数据结构分析 |
5.4 双向数据转换分析 |
5.4.1 中间层数据结构设计 |
5.4.2 基于中间层数据的转换技术方案 |
5.5 信息数据转换模式设计 |
5.5.1 总体设计 |
5.5.2 功能设计 |
5.5.3 数据信息映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绿色建筑装饰绿色度评价分析 |
6.1 绿色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6.2 绿色度评价模型与指标分析 |
6.2.1 现有评价体系对比 |
6.2.2 本研究评价模型选取 |
6.2.3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6.2.4 本研究指标体系划分 |
6.3 指标体系权重分析 |
6.3.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6.3.2 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
6.4 绿色度不同指标计算与结构分析 |
6.4.1 分级指标计算结构 |
6.4.2 不同指标结构计算 |
6.5 绿色度评价分级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性能指标影响的绿色度变化趋势预测研究 |
7.1 贝叶斯网络优化流程 |
7.1.1 贝叶斯网络概念 |
7.1.2 影响因素参数化 |
7.1.3 评价指标分析流程 |
7.2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绿色度评价指标分析 |
7.3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绿色度指标概率计算 |
7.3.1 建筑环境质量Q(负荷L)的全概率计算 |
7.3.2 各级指标的逆概计算 |
7.3.3 绿色度评价的动态预测与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绿色度评价与预测应用分析 |
8.1 项目概况——孝感市市民之家 |
8.2 建筑装饰性能设计信息分析 |
8.2.1 基于绿色度评价的性能设计模型构件分析 |
8.2.2 设计模型信息管理 |
8.2.3 设计模型材料信息分析 |
8.2.4 模型设备信息分析 |
8.2.5 建筑性能设计与环境影响分析 |
8.3 项目绿色度计算评价 |
8.3.1 指标评价计算分析 |
8.3.2 绿色度评价计算分析 |
8.3.3 基于贝叶斯概率的绿色度指标计算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一 装饰信息化设计模型构件命名及材料代码 |
附录二 绿色建筑装饰评价体系权重系统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绿色建筑装饰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四 标准数据下绿色度质量(Q)与负荷(L)概率计算表 |
附录五 工程案例绿色度质量(Q)与负荷(L)概率计算表 |
(4)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现行标准对装配式装修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2.1 国内现状研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及基础性研究 |
2.1 标准及标准适用性 |
2.1.1 标准的概念 |
2.1.2 标准的特性 |
2.1.3 现行标准对装配式装修的适用性 |
2.2 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标准发展现状 |
2.3 装配式装修的行业概况 |
2.3.1 概念界定 |
2.3.2 装配式装修的全寿命周期 |
2.3.3 国内外装配式装修的发展历程 |
2.3.4 装配式装修标准的编制情况 |
2.4 装配式装修的技术体系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标准细节的适用性研究 |
3.1 标准内容对标准适用性的影响 |
3.2 现行标准的分类 |
3.2.1 标准分类的必要性 |
3.2.2 标准的分类 |
3.3 各类标准内容的适用性研究 |
3.3.1 设计类标准适用性分析 |
3.3.2 施工类标准适用性分析 |
3.3.3 产品类标准的适用性分析 |
3.3.4 验收类标准适用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标准体系的适用性研究 |
4.1 标准体系的引入 |
4.2 标准之间的结构合理性 |
4.2.1 标准结构合理性对标准适用性的影响 |
4.2.2 现行标准间结构合理性分析 |
4.3 现行标准的实施效益 |
4.3.1 标准实施效益对标准适用性的影响 |
4.3.2 现行标准的实施效益分析 |
4.4 现行标准技术水平的适用性 |
4.5 本章小结 |
5 现行标准对装配式装修适用性综合评析及建议 |
5.1 现行标准对装配式装修适用性的研究成果 |
5.1.1 对标准适用性的总结 |
5.1.2 现行标准对装配式装修适用性的量化分析 |
5.1.3 对装配式装修的展望 |
5.2 策略和建议 |
5.2.1 针对适用性现状的工作策略 |
5.2.2 装配式装修相关标准编制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木地板出口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5 主要创新之处 |
2 主要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界定 |
2.2 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及特点 |
2.3 理论基础 |
3 我国木地板出口贸易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与成因分析 |
3.1 绿色贸易壁垒影响我国木地板出口的主要表现形式 |
3.2 我国木地板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
3.3 我国木地板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 |
4 中国木地板出口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 我国木地板产业的发展现状 |
4.2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PEST) |
4.3 行业环境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
5 中国木地板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木地板出口的影响作用 |
5.2 基于引力模型的木地板出口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3 木地板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7)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中的模糊空间设计初探——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创意产业园模糊空间设计的背景 |
2 创意产业园模糊空间设计研究 |
2.1 模糊空间的界定 |
2.2 模糊空间设计方法 |
2.2.1 模糊空间界限增强空间流动性 |
2.2.2 强化空间的多义性设计 |
2.2.3 丰富空间体验 |
3 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模糊空间设计分析 |
3.1 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 |
3.2 空间一现状及改进意见 |
3.2.1 空间一现状 |
3.2.2 空间一改进意见 |
3.3 空间二现状及改进意见 |
3.3.1 空间二现状 |
3.3.2 空间二改进意见 |
4 结语 |
(8)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现状 |
1.1.3 国内外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项目来源 |
第二章 中国林产工业发展现状 |
2.1 林产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
2.1.1 木材加工 |
2.1.2 木家具制造 |
2.1.3 纸浆和造纸 |
2.1.4 林产化工 |
2.2 林产工业主要产品进出口情况 |
2.2.1 木材加工 |
2.2.2 木家具制造 |
2.2.3 纸浆和造纸 |
2.2.4 林产化工 |
2.3 林产工业企业数量 |
2.4 林产工业企业资产情况 |
2.5 林产工业企业利润情况 |
2.6 中国林产工业产业发展特征 |
2.7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国林产工业产业能源消耗现状分析 |
3.1.1 2014 年林产工业能源消耗分析 |
3.1.2 2004 年-2014 年林产工业能源消耗分析 |
3.2 中国林产工业主要产品污染物产污和排污现状分析 |
3.2.1 锯材生产主要污染物产污量和排污量 |
3.2.2 人造板生产主要污染物产污量和排污量 |
3.2.3 纸浆和造纸主要污染物产污量和排污量 |
3.2.4 木质活性炭生产主要污染物产污量和排污量 |
3.2.5 中国林产工业主要产品污染物产污总量和排污总量 |
3.3 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资源化现状分析 |
3.4 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再利用现状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国外林产工业循环经济相关标准分析 |
4.1 林产工业循环经济相关标准类型划分 |
4.2 国外林产工业循环相关标准 |
4.2.1 国际标准 |
4.2.2 欧洲标准 |
4.2.3 英国标准 |
4.2.4 法国标准 |
4.2.5 美国标准 |
4.2.6 日本标准 |
4.3 国外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 |
5.1 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依据 |
5.2 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
5.2.1 坚持目标明确原则 |
5.2.2 坚持系统性原则 |
5.2.3 坚持兼容性和开放性原则 |
5.2.4 坚持重点突出原则 |
5.3 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方法 |
5.4 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 |
5.4.1 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 |
5.4.2 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明细表 |
5.5 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编制说明 |
5.6 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统计 |
5.7 发展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急需制定的关键技术标准 |
5.8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对策建议 |
6.1 建立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制定协调机制 |
6.2 加大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的研制力度 |
6.3 发展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扩大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供给 |
6.4 适应标准化深化改革需要,提升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化服务能力 |
6.5 加强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致谢 |
(9)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木质林产品范围界定 |
1.1.2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
1.1.3 国家高度重视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
1.1.4 风险评估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 |
1.1.5 风险评估技术是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课题的经费来源 |
第二章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2.1 风险及风险管理概述 |
2.1.1 风险的概念及风险分类 |
2.1.2 风险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
2.1.3 风险管理的目标及程序 |
2.2 风险识别及方法 |
2.2.1 风险识别概念 |
2.2.2 风险识别方法 |
2.2.3 风险识别内容及过程 |
2.2.4 风险识别程序 |
2.3 风险评估及方法 |
2.3.1 风险分析 |
2.3.2 风险评价 |
2.4 风险控制方法 |
2.4.1 风险处置措施 |
2.4.2 风险控制原则 |
2.4.3 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
3.1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
3.1.1 木质林产品生产概况 |
3.1.2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及其管理现状 |
3.2 木质林产品安全性能要求 |
3.2.1 国外技术法规标准要求 |
3.2.2 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
3.2.3 安全性能项目与检验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识别研究 |
4.1 相关概念界定 |
4.1.1 产品、产品质量及安全 |
4.1.2 产品质量安全及其风险 |
4.1.3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及其风险 |
4.2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 |
4.2.1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定义 |
4.2.2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特征 |
4.2.3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过程 |
4.2.4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对象 |
4.2.5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范围 |
4.2.6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目标 |
4.3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
4.3.1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识别途径 |
4.3.2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识别方法 |
4.4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及识别结果 |
4.4.1 各类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
4.4.2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风险 |
4.4.3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识别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研究 |
5.1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方法 |
5.2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问卷调查情况 |
5.3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准则 |
5.3.1 风险可能性准则 |
5.3.2 风险后果准则 |
5.3.3 风险矩阵图 |
5.3.4 调查问卷数据处理 |
5.4 原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
5.4.1 风险评价指标 |
5.4.2 风险分析结果 |
5.4.3 绘制风险矩阵图 |
5.5 锯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
5.5.1 风险评价指标 |
5.5.2 风险分析结果 |
5.5.3 绘制风险矩阵图 |
5.6 人造板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
5.6.1 风险评价指标 |
5.6.2 风险分析结果 |
5.6.3 绘制风险矩阵图 |
5.7 木家具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
5.7.1 风险评价指标 |
5.7.2 风险分析结果 |
5.7.3 绘制风险矩阵图 |
5.8 木地板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
5.8.1 实木地板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
5.8.2 实木复合地板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
5.8.3 强化木地板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
5.9 木结构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
5.9.1 风险评价指标 |
5.9.2 风险分析结果 |
5.9.3 绘制风险矩阵图 |
5.10 防腐木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
5.10.1 风险评价指标 |
5.10.2 风险分析结果 |
5.10.3 绘制风险矩阵图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
6.1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划分及评价标准 |
6.1.1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 |
6.1.2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标准 |
6.2 原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
6.3 锯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
6.4 人造板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
6.5 木家具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
6.6 木地板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
6.6.1 实木地板 |
6.6.2 实木复合地板 |
6.6.3 强化木地板 |
6.7 木结构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
6.8 防腐用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研究 |
7.1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点及控制流程 |
7.1.1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点分析 |
7.1.2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流程 |
7.2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具体措施 |
7.2.1 木质林产品生产加工过程控制措施 |
7.2.2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召回 |
7.2.3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 |
7.3 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建议 |
7.3.1 完善体系建设,构建安全保障 |
7.3.2 实施认证管理,加强质量管理 |
7.3.3 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公众参与 |
7.3.4 提高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基本结论——主要研究成果 |
8.2 创新之处 |
8.3 讨论及展望——有待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标准体系及相关概念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
1.1.1 标准的含义及意义 |
1.1.2 标准化的含义及意义 |
1.1.3 标准体系的含义及意义 |
1.2 开展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1 木制品标准体系研究是我国木制品行业发展的需要 |
1.2.2 木制品标准体系研究是我国木制品标准化建设的需要 |
1.2.3 木制品标准体系研究是规范和促进木制品贸易发展的需要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标准体系构建理论研究 |
1.3.2 我国木制品标准化现状研究 |
1.3.3 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 |
1.4 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第二章 木制品标准体系的理论与构建方法 |
2.1 标准体系理论 |
2.1.1 系统论 |
2.1.2 标准体系的系统论 |
2.2 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论 |
2.2.1 系统工程方法论 |
2.2.2 标准体系构建的系统工程方法论 |
2.3 木制品标准体系构建的方法 |
2.3.1 木制品标准体系的适用范围分析 |
2.3.2 木制品标准体系的系统目标分析 |
2.3.3 木制品标准体系的系统环境分析 |
2.3.4 木制品标准体系的结构与构成要素分析 |
2.3.5 木制品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案及模型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木制品的行业发展与标准体系现状 |
3.1 我国木制品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3.1.1 我国木家具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3.1.2 我国木门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3.1.3 我国木地板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3.1.4 我国木包装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3.1.5 我国木玩具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3.1.6 我国其他木制品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3.2 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的标准化体制现状 |
3.2.1 我国的标准体制 |
3.2.2 我国的标准化管理体制 |
3.2.3 我国的标准制定运行机制 |
3.2.4 我国的标准化相关组织机构 |
3.3 我国现行木制品标准体系现状 |
3.3.1 我国现行的木制品标准概况 |
3.3.2 我国现行木制品标准的归口情况 |
3.3.3 我国现行木制品标准的标龄情况 |
3.3.4 我国现行木制品标准的采标情况 |
3.3.5 我国现行木制品标准体系的其他情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国外木制品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 |
4.1 国际木制品标准体系现状 |
4.1.1 国际标准体制简介 |
4.1.2 国际木制品标准的概况 |
4.2 欧洲木制品标准体系现状 |
4.2.1 欧洲标准体制简介 |
4.2.2 欧洲木制品标准的概况 |
4.3 美国木制品标准现状 |
4.3.1 美国标准体制简介 |
4.3.2 美国木制品标准的概况 |
4.4 日本木制品标准体系现状 |
4.4.1 日本标准体制简介 |
4.4.2 日本木制品标准的概况 |
4.5 我国与国外木制品标准体系差异分析 |
4.5.1 我国与 ISO 木制品标准体系间的差异分析 |
4.5.2 我国与欧洲木制品标准体系间的差异分析 |
4.5.3 我国与美国木制品标准体系间的差异分析 |
4.5.4 我国与日本木制品标准体系间的差异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的结构与构成要素分析 |
5.1 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的结构分析 |
5.1.1 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 |
5.1.2 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的专业结构 |
5.1.3 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的序列结构 |
5.1.4 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的类别结构 |
5.1.5 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的各种结构之间的关系 |
5.2 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5.2.1 我国木制品行业通用标准子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5.2.2 我国木家具子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5.2.3 我国木门窗子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5.2.4 我国木地板子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5.2.5 我国木包装子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5.2.6 我国木玩具子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5.2.7 我国其它木制品子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构建方案及模型化研究 |
6.1 标准体系模型化的基本方法 |
6.1.1 标准体系模型化与标准体系表之间的关系 |
6.1.2 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 |
6.1.3 标准体系表的组成 |
6.2 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构建方案及模型化 |
6.2.1 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图 |
6.2.2 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的标准明细表 |
6.2.3 木制品标准体系表的统计分析 |
6.2.4 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表的编制说明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复合木地板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庭环境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暴露特征及风险评估[D]. 刘雨晴. 天津大学, 2019(01)
- [2]中国定制木质家居产业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 王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 [3]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与绿色度动态评价研究[D]. 徐刚. 武汉大学, 2018(06)
- [4]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现行标准对装配式装修的适用性研究[D]. 顾盼.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1)
- [6]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木地板出口的影响研究[D]. 刘晴. 暨南大学, 2018(01)
- [7]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中的模糊空间设计初探——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J]. 葛倍辰,李东徽,张敬丽,杜娟. 建材发展导向, 2018(04)
- [8]中国林产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D]. 张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1)
- [9]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 崔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1)
- [10]我国木制品标准体系的研究[D]. 张玉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