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贝灵格,世界锯切技术的先驱(论文文献综述)
曹天缘[1](2020)在《光伏板边框自动锯切机设计及其关键部件力学特性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制造工业正朝着高精度、高效率以及经济性方向发展,铝型材的深加工产业化生产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人工及半自动化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生产等待时间长,导致大批量的订单、高精度的要求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都成为了各个企业所面临的较大难题,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我国工业现状的光伏板边框自动锯切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对光伏板边框自动锯切机进行结构设计。针对目前光伏板边框锯切存在的问题,参照目前现有的锯切机构,按照光伏板边框锯切机的设计要求,提出并确定锯切机整机结构和锯切方式,通过Solid Works对光伏板边框锯切机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关键部件进行分析计算与选型。对关键部件之一滚珠丝杠副的轴向接触变形与刚度进行分析。以赫兹点接触理论为基础,建立螺旋滚道数学模型以求得滚珠与滚道面接触点处的主曲率,并对滚珠与滚道面接触点处的受力与变形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滚珠丝杠副的轴向接触变形和轴向接触刚度理论模型,并分析接触角、螺旋升角等结构参数对滚珠丝杠副接触特性的影响。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滚珠丝杠副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建立丝杠副简化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合理的网格划分,得到滚珠丝杠副工作过程中的固有振动特性,对丝杠螺母在不同位置时的模态参数进行分析与对比,并对其进行谐响应分析,得到变形频率响应曲线,找出共振点处对应的频率值,为丝杠副的优化设计和实际生产奠定基础。对关键部件之一圆锯片进行动态特性分析。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夹盘半径、基体厚度、预应力对圆锯片动态特性的影响,得出其固有频率和各阶振型,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对比,选择最优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开径向槽数量、开槽长度、开槽宽度对圆锯片动态特性的影响,最终确定开槽方案。
黄操[2](2016)在《带锯床液压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金属带锯床在金属切削行业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带锯床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希望锯切效率能够提高,具体表现是对于一定厚度的金属材料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其锯切成两段。其二是希望由带锯床锯切后的金属材料的截面的表面粗糙度尽可能小,因为良好的锯切截面表面粗糙度能减少后续其他加工工序,甚至不用对锯切表面进行后续处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和带锯床工作时的进给速度密切相关。其三是对于不同的材料都有其最佳的锯切速度,而目前市面上的带锯床改变锯切速度都比较困难。我国带锯床企业生产的带锯床普遍以不可在锯切过程中进行进给速度调速的为主,锯切速度的调速也基本为皮带轮切换槽口调速,这些现象都表明带锯床的数字化程度较低。本文针对当前带锯床存在的这些问题,对锯切调速和进给调速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金属带锯床的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原理,提出了调速方案。具体是以PLC为控制器对于和机械传动相关的锯切速度调速给出了基于变频器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案,对于和液压传动相关的进给速度调速给出了基于电液比例方向阀、放大器和速度传感器的进给速度调速方案。其次,由于采用变频器进行调速的方案现阶段已经比较成熟,本文着重对液压系统进给调速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1)首先对所选用的各个液压元器件进行了数学建模,通过数学推导得出了系统的传递函数。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其动静态响应特性。同时,通过液压专用仿真软件AMESim对系统进行建模及仿真分析,并与MATLAB/Simulink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两款采用不同原理进行建模仿真的软件所得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进一步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仿真结果的可靠性。(2)在仿真模型的基础上,采用PID控制算法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性能优化。采用试凑法对PID参数进行整定,根据系统性能优化情况确定PID参数并对系统性能进行对比分析。(3)由于带锯床工作过程中,液压系统关键参数会随工况时刻发生变化,整定好的PID参数可能无法满足系统工作要求。因此,本文研究了基于继电反馈技术的PID参数整定,该整定方法可根据系统状况实时调整PID参数,让系统时刻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而且,这种方法易于与现代计算机相结合,实现带锯床的数字化。
李朋[3](2013)在《速度与精度打造贝灵格全新概念自动化带锯床——访德国贝灵格公司驻华首席代表陶冬东先生》文中研究说明创建于1919年的德国贝灵格公司(Behringer GmbH),是世界锯床行业的先驱,是世界上规模和实力都处于领先地位的锯切设备制造商,其系列产品有高端带锯床、圆盘锯床、弓形锯床及锯切成套设备和系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客户,贝灵格公司于2003年在中国沈阳成立了自己的驻华办事机构——德国贝灵格公司沈阳代表处,至今已有10年的时间。代表处的成立,使得贝灵格对中国客户的售后服务进一步提升,不仅避免了语言上沟通的麻烦、两国之间工
陶冬东[4](2003)在《贝灵格,世界锯切技术的先驱》文中研究指明
二、贝灵格,世界锯切技术的先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贝灵格,世界锯切技术的先驱(论文提纲范文)
(1)光伏板边框自动锯切机设计及其关键部件力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锯切机发展现状 |
1.2.2 国内锯切机发展现状 |
1.2.3 锯切机理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光伏板边框自动锯切机结构设计 |
2.1 光伏板边框自动锯切机设计要求 |
2.2 光伏板边框自动锯切机结构设计 |
2.2.1 锯切机的整体结构设计及工作过程 |
2.2.2 旋转机构设计 |
2.2.3 定位机构设计 |
2.2.4 压紧机构设计 |
2.3 光伏板边框自动锯切机关键部件分析与计算 |
2.3.1 锯切过程中锯切力的分析与计算 |
2.3.2 滚珠丝杠设计 |
2.3.3 导轨选型计算与性能校核 |
2.3.4 伺服电机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滚珠丝杠副轴向接触变形与刚度分析 |
3.1 赫兹点接触理论 |
3.1.1 基本假设 |
3.1.2 赫兹点接触理论模型 |
3.1.3 赫兹点接触理论的求解 |
3.2 滚珠丝杠副接触点处的主曲率计算 |
3.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2 接触点主曲率方程 |
3.3 滚珠丝杠副轴向接触变形与刚度求解 |
3.3.1 滚珠与滚道面接触点处的受力分析 |
3.3.2 轴向接触变形与轴向接触刚度的计算 |
3.4 滚珠丝杠副轴向变形与刚度影响因素 |
3.4.1 轴向载荷的影响 |
3.4.2 螺旋升角的影响 |
3.4.3 接触角的影响 |
3.4.4 工作滚珠数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滚珠丝杠副有限元分析 |
4.1 滚珠丝杠副模态分析 |
4.1.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4.1.2 ANSYS Workbench分析流程 |
4.1.3 滚珠丝杠副三维模型建立 |
4.1.4 滚珠丝杠模态分析步骤及结果 |
4.1.5 滚珠丝杠副模态分析结果 |
4.1.6 模态分析结果对比 |
4.2 滚珠丝杠副谐响应分析 |
4.2.1 谐响应分析理论基础 |
4.2.2 滚珠丝杠副谐响应分析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圆锯片动态特性分析 |
5.1 未开槽圆锯片动态特性分析 |
5.1.1 模型简化及网格划分 |
5.1.2 结果分析 |
5.2 影响圆锯片动态特性的因素 |
5.2.1 夹盘半径对圆锯片动态特性的影响 |
5.2.2 基体厚度对圆锯片动态特性的影响 |
5.2.3 预应力对圆锯片动态特性的影响 |
5.3 开槽对圆锯片动态特性的影响 |
5.3.1 径向槽数对圆锯片动态特性的影响 |
5.3.2 径向槽长度对圆锯片动态特性的影响 |
5.3.3 径向槽宽度对圆锯片动态特性的影响 |
5.3.4 组合槽对圆锯片动态特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2)带锯床液压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带锯床及其发展历史 |
1.1.1 带锯床的简介 |
1.1.2 带锯床的起源 |
1.1.3 数控带锯床的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电液比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电液比例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
1.3.2 电液比例控制的特点 |
1.3.3 常用的电液比例控制策略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方案 |
第2章 带锯床传动系统分析 |
2.1 带锯床传动机构的基本构成 |
2.1.1 机械传动机构 |
2.1.2 液压传动机构 |
2.2 带锯床锯切速度和进给速度的分析 |
2.2.1 带锯床锯切速度调节 |
2.2.2 带锯床进给速度调节 |
2.3 锯床相关参数的确定 |
2.3.1 已知技术参数 |
2.3.2 液压系统所需流量的计算 |
2.4 液压元器件的选型 |
2.4.1 液压泵的选型 |
2.4.2 电机的选取 |
2.4.3 比例阀的选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 |
3.1 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简介 |
3.2 系统数学建模 |
3.2.1 液压缸-负载系统固有频率的估算 |
3.2.2 系统重要参数的计算 |
3.2.3 比例阀数学模型 |
3.2.4 进给油缸传递函数的确定 |
3.2.5 进给油缸速度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
3.3 液压系统的性能分析 |
3.3.1 液压系统性能分析指标 |
3.3.2 稳定性分析 |
3.3.3 系统的阶跃响应 |
3.4 带锯床液压系统在AMESim中的建模与分析 |
3.4.1 AMESim的特点 |
3.4.2 AMESim的组成模块 |
3.4.3 AMESim的使用方法 |
3.4.4 液压系统在AMESIM中的模型与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制策略的研究 |
4.1 PID控制 |
4.1.1 PID控制原理 |
4.1.2 PID各种控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3 PID参数整定概述 |
4.1.4 PID参数整定方法 |
4.1.5 PID作用下的系统性能 |
4.2 基于PID的继电反馈控制 |
4.2.1 继电反馈自整定简介 |
4.2.2 继电反馈整定原理 |
4.2.3 改进型的继电反馈 |
4.2.4 基于改进型继电反馈的PID参数整定与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贝灵格,世界锯切技术的先驱(论文参考文献)
- [1]光伏板边框自动锯切机设计及其关键部件力学特性分析[D]. 曹天缘.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2]带锯床液压系统研究与设计[D]. 黄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6(04)
- [3]速度与精度打造贝灵格全新概念自动化带锯床——访德国贝灵格公司驻华首席代表陶冬东先生[J]. 李朋. 现代零部件, 2013(12)
- [4]贝灵格,世界锯切技术的先驱[J]. 陶冬东.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