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栗春季枝接有新法(论文文献综述)
滕莺莺[1](2016)在《抗战时期湖北省立农学院研究(1940-1945)》文中研究表明湖北省立农学院是在战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成立的,是战时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作用的产物。湖北政治中心的西迁带来了湖北教育中心的西迁,在“计划教育”政策的推动下,湖北省立农学院积极扩充师资队伍,改组组织机构,开展战时的农业教学。依据战时需要,湖北省立农学院设立了农艺系、园艺系、农业经济系以及植物病虫害四系,按照教育部课程标准安排各科系课程;公费体制下,学生享受免费教育;“耕读”的办学思想使学校采取自产自供的生产化教育;为加强训导教育,学院独创了“四育三化”的党化训导教育;在学生学有所成后,由湖北省政府和学院统筹分配工作,最终实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标。鄂西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湖北省立农学院农业研究的因地制宜性。学院各系分别设立研究学会,并有各自的研究领域。在实地考察和农场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与湖北农业改进所、农林部等农业机关的合作,对本省的作物改良、土壤改进以及植病防害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加强了鄂西的农业建设,推动了湖北农业改良。为了满足了战时农业推广的需要,农学院协助建立了战时初高级农业推广教育体系,并积极配合战时农民教育,从而建立了系统的农业推广体系。此外,农学院还采取了其他行之有效的推广方法,使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办学传统得以传承,为抗战建国培养了大批“知行合一”的农业建设人材,达到了“建教合一”的目的。
毕靖[2](2010)在《板栗丰产措施浅析》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板栗生产作为山区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的后继产业,规模逐年递增,但因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单位面积内的产量较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通过对寻甸县的板栗生产进行调查,结合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分析了低产的原因,提出了增加产量的有效措施。
叶济蓉[3](2007)在《龙眼文献计量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龙眼是重要的热带南亚热带果树。为了全面了解龙眼研究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以及给研究龙眼的专家、学者及决策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研究、决策依据,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9-2006年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的龙眼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本文采用回溯性文献检索方法,利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1989-2006年)为文献数据源,建立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利用《AGRIS》(粮农组织农业索引)(1989-2006年)及《CABI》(国际农业生物学文摘)(1989-2006年)数据库作为文献数据源,建立国际龙眼文献数掘库。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文献的年份分布、期刊分布、分类主题分布、作者分布等进行数据提取、计量分析;根据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确定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文献的核心期刊;根据洛特卡定律确定国内龙眼研究的核心作者。对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文献的年份分布、分类主题分布以及作者所属国家分布进行数据提取、计量分析。利用建立的国内、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统计分析出我国学者在国内外发表的龙眼研究文献在龙眼研究总文献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统计出我国学者在国内外发表的不同分类主题的龙眼文献量在相应分类主题总文献量中所占的比例。最后分别对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文献各分类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果树的计量分析结果相比,我国在龙眼研究方面年均发文量居中下水平,建议有关部门加大龙眼研究的人力、物力投入;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栽培管理技术和生物学特征及生理生化2个领域,龙眼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文献量相对较少;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生物学特征及生理生化和栽培管理技术2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较显着,而育种及生物技术2个领域的文献量相对较少;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生物技术、贮藏保鲜及加工这2个领域的文献量在数据库中所占比例与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相比较小;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年文献量基本上呈逐年增长趋势,说明我国龙眼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总体上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年文献量逐年增多,近几年年文献量增长尤为显着;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年文献量的变化态势与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大体上一致;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文献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占30.0%),其次是泰国(占19.0%),美国第三,占16.3%;根据洛特卡定律确定国内龙眼研究的核心作者有38位;根据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确定国内龙眼研究的核心期刊有10种;我国科研人员在国内外发表的龙眼研究文献在龙眼研究总文献量中所占百分比为89.6%,我国科研人员在国内外发表的各分类主题的文献量在相应分类主题总文献量中所占百分比都超过80%,表明我国龙眼研究在国际上占领先地位;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6个龙眼分类主题的年文献量在近几年基本上均呈增长态势,说明这6个分类主题的研究成果在近几年不断增加,最后对这6个分类主题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进展分别进行综述。
沈志忠[4](2004)在《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因此,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也是其科技进步的过程。 鸦片战争的惨败使国人第一次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不再是“抚有四海”、“富甲天下”的“中央之国”,中国已经落后了。这直接促成了1860年的“洋务运动”和1911年的辛亥革命。从那时起,中国自觉不自觉地对外开放,开始了其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无疑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近代中外科技交流中,中美交流可说是后来居上。至民国时期这种交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占据重要地位,而近代中美科技交流最多且最有成就的领域之一就是农业。这是因为:第一,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第二,美国因特殊的资源优势和历史条件,18、19世纪一直以农立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科技。因此中美两国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一种客观需求。这也正是为什么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生物学和农学较其他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发展更为迅速的重要原因。 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始于19世纪末。初期工作主要限于图书文献的译介和农业知识的传播、生物资源的专项考察及不对称交流也是主要内容之一。较为正式且有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活动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5年金陵大学与康乃尔大学开展校际合作,订立中国作物改良合作计划,是为中美农业技术合作之正式开始;后来又有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中国农林部与美国万国农具公司农具改良合作、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等。 在中关中国作物改良合作结束不久,康大育种教授马雅思(C.H.Myers)回美国写成五年合作的总报告,详述合作经过与成就。1964年,康大农学院洛夫(H.H.Love)教授和原金大农学院院长芮思娄(J.H.Reisner)合着《康乃尔大学与金陵大学作物改良合作计划》(The Cornell-Nanking Story),也对这些交流与合作项目进行了评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着名育种专家沈宗瀚先生在台湾发表了带有回忆性质的论文集《沈宗瀚晚年文录》,其中有《中国农业科学化之开始》、《中美农业技术合作》等文章,对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状况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价。这些文章或论着既是当时的工作总结,也可以说是中美近代农业科技交流的初步研究。 本论文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虽然国内外对中美关系研究的着述很多,但以前的研究大多侧重政治、外交、商业及文化教育方面,对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进行系统研究者尚不多见。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研究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专着出版。因此,本研究的完成将有助于填补在这一认知方面的不足。古人云:“以史为鉴”。美国农科教三结合模式对中国近代农业教育体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样,对我国目前及今后的农业教育也有极大的借鉴作用。近代中美两国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对于今后的中美两国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对于我国今后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同样能够提供相当多的借鉴作用。 本论文力图从多个角度探讨影响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因素,对中美近代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脉络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六章: 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以及论文创新之处等。 第一章介绍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社会背景,包括近代中国所处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近代美国农业历史的发展和中国传统农业的成就及其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重点论述交流与合作的发展阶段和主要途径。按照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和规模可以划分为先导和深化两个阶段,先导阶段是主要是民间的、零星的引进和传播,深化阶段是有组织、有规模的交流与合作。主要途径有教会与传教士、外侨、官员和实业家、中国留美学生和美籍农科教师以及中美两国政府、研究机构和学校等。 第三章主要论述中美两国间作物品种改良及推广的交流与合作。我国近代的作物育种事业发端于19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中美两国在作物育种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大致经历了创始、奠基、发展三个阶段。本章以稻、麦、棉育种为代表,兼及其他作物,阐述我国的育种科学是在吸收外国近代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后诞生的,特别是一些美国育种专家的来华,不仅传播了先进的理论和方法,而且直接参与了我国育种的实践,这对我国近代育种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第四章主要论述中美两国间在农机具、土壤肥料和病虫害防治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农机具方面,其主要成绩表现在垦田农机具、排灌农机具、畜产机械、植保机械等农机具的引进与改良;农机具的教学与研究;农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等。在土壤肥料方面,成立了土壤肥料研究机构,培养了土壤肥料科学人才;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土壤调查;运用近代科学方法,进行了我国首次大范围的地力试验;开展肥料试验,促进中国化肥工业的发展。在病虫害防治科技方面,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病虫害防治研究机构;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水稻螟虫、棉
本刊资料室[5](2003)在《信息荟萃》文中研究指明 2003~2007年我国苹果区域布局规划今年元月,农业部提出了2003~2007年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准备通过5年的努力,优先培育小麦、柑橘、苹果等11种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形成35个具有鲜明特色、世界知名的优势产业化带。其中,对苹果的区域布局规划如下:基本情况:我国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0%和33%,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我国苹果汁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出口额占世界的1/4。目前鲜食苹果出口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40%左右,但由于优果率低、一致性差、产后处理能力弱等原因,出口量仅占国际贸易总量的6%。我国苹果生产集
霍晓兰,刘和,冀爱青[6](2003)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核桃上的应用》文中指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核桃生产上有着显着的作用。利用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控制核桃营养生长,促进或抑制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防止采前落果,疏花疏果,促进果实肥大,改变果实成熟期,提高果实品质,延长果实贮藏寿命,增强树体抗逆性,打破或延长休眠,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王天元,王昭新[7](2002)在《板栗春季枝接有新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板栗夏秋芽接不易成活,多用春季校接,枝接时比其它果树晚些,在砧木萌芽、展叶时进行为宜。北方果区多在5月上中旬至5月底,如果嫁接过早,气温低,砧木皮层不易剥离,接口愈合慢,不易成活;嫁接过晚,虽然气温高,接口愈合快,但砧木生长消耗了大量的养分,容易消弱树势;而且接后生长期缩短,越冬能力下降。
期俊光[8](2001)在《良种板栗栽培新法简介》文中研究表明
汪同林,桂香,明亮,温育岫[9](1992)在《低产栗树改造技术总结》文中认为 我国栽培板栗历史悠久,分布广,资源丰富。但因长期采用种子繁殖,造成结果晚、产量低而不稳。近20年来,我们对低产栗树利用良种进行高接换头试验,证明接后第二年便可大量结果,3~5年后其产量可提高几倍至十几倍。由此我们认为抓好对低产栗树的高接换头,是改造低产栗树的十分重要的措施。 1 改接的基本原则 1.1 摸清栗园的基本情况
石彦君[10](2007)在《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研究(1644—1911)》文中认为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中国的森林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将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林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亦将有力的支撑和推动21世纪中华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认真研究和总结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的成就和成果,吸取和借鉴清代林业科学技术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当今的林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论文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从分析清代林业科学技术进展的历史背景入手,对清代撰刊的有关林业的书籍进行了汇总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清代的林业基本知识与理论、树木栽培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森林利用科学技术、造园技术等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同时对清代传统林业科学技术思想的演化和清代中外林业科学技术的交流与融汇进行了阐述和介绍,总结出了清代林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教训,提出了今后加强林业科学技术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清代林业科学技术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条件的背景下发展、成熟起来的,在中国古代林业科学技术发展史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它突出的表现是作为林业科学技术载体的农书的撰刊,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以前历代,而且在内容上也较前更为充实完善,以对中国传统林业科学技术进行较全面的总结和归纳而载入史册。特别是清代后期,实验科学的引入,促使经验科学面临变革的挑战和机遇,使中国传统林业科学技术的成就与局限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研究和分析清代林业科学技术进展的历史背景,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进程,进而分析清代林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为当代的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清代对农书的撰刊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反映出清代对林业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总结、归纳已经达到成熟时期。清代官修的历史上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和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是清代对中国历史史料记载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此外,地方性农书和专业性农书的大量涌现,都体现了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受到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和桎梏,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成果。赵学敏遗传变异学说的提出,吴其浚“实物制图”的进步和首次对云南边疆地区药用植物的记载,屈大均的秦岭和淮河为植物另一分界线的确定,屈大均和蒲松龄生态农业思想的进一步发展,陈淏子观赏植物栽培技术与理论的研究,登峰造极的造园技术,森林利用技术手段和水平的提高,机械造纸技术的掌握等,都展现了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的丰硕成果。清代,受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三才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农本思想”等的影响,秉承了中国传统的林业科学技术思想,同时也有所创新和发展。杨屾在继承“五行说”的基础上,提出了“阴阳五行”与“一元之气”相互为用的植物生理科学技术思想,张履祥、包世臣在继承传统“农本思想”的基础上,倡导“力农致富,治生唯农”、“本末皆富,庶为富基”的思想,促进了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清后期,随着西方商人和传教士等的不断东来,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植物资源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出版发行一系列有关中国林业科学技术的专着和文章。同时,我国也开始了对西方林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编辑出版了一批关于林业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推动了我国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和思考:(1)实验型创新,解决林业建设中的重大关键问题;(2)制度创新,促成环境和条件的形成;(3)调整结构,加强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研究;(4)建设生态文明,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同步并举;(5)强化开发和推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6)深化改革,增强林业科研机构活力;(7)遵循科学规律,加快生态农业建设。
二、板栗春季枝接有新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板栗春季枝接有新法(论文提纲范文)
(1)抗战时期湖北省立农学院研究(194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学术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与认识 |
三、核心概念和时段界定 |
四、研究重点、难点以及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农业教育的兴起与湖北省立农学院的成立 |
一、近代农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一) 近代中国农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
(二) 近代湖北农业教育的兴起与演进 |
二、湖北省立农学院的成立 |
(一) 战时湖北农业经济的变动与战时农业政策的推行 |
(二) 战时湖北教育中心的西移与“计划教育”的出台 |
(三) 湖北省立农学院的成立 |
三、战时湖北省立农学院的师资与机构设置 |
(一) 多元与精专:农学院的师资力量 |
(二) 鄂籍主导:农学院学生的情况分析 |
(三) “教”“管”相长:农学院的组织运行机制 |
(四) “耕读”与“新农”:管泽良与湖北省立农学院的办学理念 |
第二章 计划与统筹:战时湖北省立农学院的农业教学 |
一、抗战与农教:战时湖北的计划农业教育 |
二、农学院的教学运行体制 |
(一) 战时需要下的学科设置 |
(二) 教部标准下的课程安排 |
(三) 学分制下的考试与成绩 |
三、农学院的教学特色 |
(一) 授教均等下的公费制教育 |
(二) 自产自供下的生产化教育 |
(三) “四自三化”下的特色训导教育 |
(四) 统筹安排下的学生升学与就业 |
第三章 战时湖北省立农学院的农学研究 |
一、战时鄂西农业的地域特征 |
二、农学院的主要研究领域 |
(一) 农艺系:农作与森林树木研究 |
(二) 园艺系:园艺与经济作物研究 |
(三) 农业经济系:农村与社会经济研究 |
(四) 植物病虫害系:植物病害与防治研究 |
三、农学院的特色研究 |
(一) 沙凤护与鄂西油桐、柑橘研究 |
(二) 李凤荪与棉田昆虫研究 |
(三) 王庆延与鄂西土壤研究 |
(四) 王一蛟与农村经济学研究 |
四、农学院农学研究的主要途径 |
(一) 知行合一:注重农场建设和实地调查 |
(二) 他山之石:与其他农业机构合作研究 |
第四章 战时湖北省立农学院的农业推广 |
一、农业推广教育体系的完善与拓展 |
(一) 农业推广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
(二) 协助建立战时初高级农推教育体系 |
(三) 配合战时需要的农民教育 |
二、行之有效的战时农业推广方法 |
(一) 恩施向家乡农业推广实验区 |
(二) 康乐委员会的农业推广宣传 |
(三) 特约农户之农田示范见习 |
(四) 农业刊物的媒介推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龙眼文献计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文献计量学简介 |
2 文献计量学在果树学领域中的应用 |
2.1 数据收集途径 |
2.2 作者信息的定量研究及核心作者的确定 |
2.3 主题词的统计分析 |
2.4 文献年份分布的统计分析 |
2.5 刊载文献期刊的定量研究及核心期刊的确定 |
2.6 文献计量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
2.7 龙眼文献研究现状 |
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目的 |
第二章 龙眼文献计量分析 |
1 研究方法与过程 |
1.1 研究对象 |
1.1.1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建立 |
1.1.2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建立 |
1.2 研究方法 |
1.2.1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文献的计量分析 |
1.2.2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文献的计量分析 |
1.2.3 国际、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比较研究 |
1.2.4 国内数据库龙眼不同分类主题文献的综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文献的计量分析 |
2.1.1 文献量的年份分布 |
2.1.2 文献的期刊分布以及核心期刊的确定 |
2.1.3 核心作者的统计分析 |
2.1.4 文献分类主题分析 |
2.2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文献的计量分析 |
2.2.1 龙眼文献的年份分布 |
2.2.2 不同国家文献量统计与比较 |
2.2.3 各分类主题文献量的统计分析 |
2.2.4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我国作者文献量的统计分析 |
2.2.5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我国各分类主题文献量的统计分析 |
2.2.6 我国学者在国内外发表的龙眼各分类主题文献量的统计分析 |
2.2.7 国内外发表的龙眼各主题类型文献量的统计分析 |
2.3 国际、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比较研究 |
2.3.1 龙眼年文献量的变化态势 |
2.3.2 龙眼不同分类主题文献在数据库中所占比重 |
2.4 我国龙眼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
第三章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各分类主题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进展 |
1 "栽培管理技术"主题研究进展 |
1.1 育苗方法 |
1.1.1 扦插育苗 |
1.1.2 高压育苗 |
1.1.3 嫁接育苗 |
1.2 龙眼高接换种技术应用 |
1.3 矮化密植栽培 |
1.4 疏花疏果 |
1.4.1 疏花疏果的时间 |
1.4.2 疏除花果的数量 |
1.4.3 疏除花果的方法 |
1.4.4 疏花疏果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
1.5 施肥技术 |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 |
1.7 环剥和螺旋环剥技术的应用 |
1.8 无公害栽培 |
1.9 克服低产问题的探讨 |
1.10 龙眼栽培上出现的问题 |
1.11 对策 |
2 "育种"主题研究进展 |
2.1 龙眼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保存 |
2.1.1 野生资源调查 |
2.1.2 品种的收集与保存 |
2.2 品种选育的基础研究 |
2.2.1 种质资源的形态学研究 |
2.2.2 种质资源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
2.3 选育种目标及品种区划 |
2.3.1 选育种目标 |
2.3.2 品种区划 |
2.4 品种选育途径 |
2.4.1 实生选种 |
2.4.2 芽变选种 |
2.4.3 引种试验与利用 |
2.4.4 杂交育种途径 |
2.4.5 生物技术育种途径 |
2.4.6 其他育种途径 |
2.5 对龙眼种质资源进一步开展研究利用的建议 |
3 "病虫害防治"主题研究进展 |
3.1 农业防治方法 |
3.2 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
3.3 生物防治方法 |
3.4 化学防治方法 |
3.5 存在问题及展望 |
4 "生物技术"主题研究进展 |
4.1 龙眼离体培养研究 |
4.1.1 龙眼茎尖离体培养 |
4.1.2 龙眼叶片离体培养 |
4.1.3 龙眼花粉植株的诱导 |
4.1.4 龙眼焦核胚胎挽救 |
4.1.5 龙眼幼胚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及保持 |
4.1.6 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
4.1.7 龙眼原生质体操作研究 |
4.1.8 龙眼单细胞培养及体胚发生再生植株 |
4.1.9 龙眼离体种质保存研究 |
4.2 龙眼基因工程研究 |
4.2.1 龙眼相关基因克隆 |
4.2.2 龙眼遗传转化研究 |
4.3 龙眼分子标记研究 |
4.3.1 龙眼DNA的提取 |
4.3.2 龙眼分子标记 |
4.4 龙眼蛋白质组学研究 |
4.4.1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的蛋白质组学 |
4.4.2 龙眼果皮POD的纯化分离 |
4.4.3 龙眼胚胎乙醇脱氢酶的分离纯化、鉴定 |
4.4.4 龙眼合子胚胎发育过程的蛋白质组分析 |
4.5 前景展望 |
4.5.1 龙眼脱毒快繁 |
4.5.2 离体诱变的研究 |
4.5.3 龙眼体胚发生的机理研究 |
4.5.4 体细胞杂交育种 |
4.5.5 龙眼自身基因的分离 |
4.5.6 单倍体育种 |
4.5.7 龙眼"冲梢"的机理研究 |
4.5.8 遗传转化的研究 |
5 "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化"主题的研究进展 |
5.1 龙眼生物学特性 |
5.1.1 龙眼花形态学研究 |
5.1.2 龙眼叶片组织结构 |
5.2 龙眼生理生化 |
5.2.1 龙眼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
5.2.2 酸雨,铝胁迫对龙眼生理变化的影响 |
5.2.3 KClO_3对龙眼花芽分化的促进作用 |
5.2.4 矿质元素对龙眼叶片和果实的影响 |
5.2.5 龙眼体细胞胚胎的生理生化变化 |
5.3 展望 |
6 "贮藏保鲜及加工"主题的研究进展 |
6.1 龙眼采后贮藏保鲜 |
6.1.1 龙眼采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
6.1.2 龙眼的采后病理 |
6.1.3 龙眼贮藏保鲜的方法 |
6.2 龙眼加工 |
6.3 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1 不同果树研究文献的年均发文量比较 |
2 国内、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6个分类主题的文献量比较 |
3 国内、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文献的年份分布 |
4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各分类主题文献的年份分布 |
5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各国龙眼文献量的比较 |
6 国内龙眼研究核心期刊的确定 |
7 国内龙眼研究核心作者的确定 |
8 我国龙眼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
9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各分类主题文献的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 |
附录Ⅱ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 |
致谢 |
(4)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第五节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所处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 |
第二节 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发展 |
第三节 近代时期美国农业历史的发展 |
第四节 中国传统农业的成就及其面临的挑战 |
第二章 交流与合作的发展阶段和主要途径 |
第一节 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主要途径 |
第三章 作物品种改良与推广的交流与合作 |
第一节 水稻 |
第二节 小麦 |
第三节 棉花 |
第四节 玉米 |
第五节 烟草 |
第六节 其它作物 |
第四章 农机具、土壤肥料和病虫害防治的交流与合作 |
第一节 农机具 |
第二节 土壤肥料 |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五章 园艺科技、林业科技、畜牧兽医的交流与合作 |
第一节 园艺科技 |
第二节 林业科技 |
第三节 畜牧兽医科技 |
第六章 交流与合作的动因分析和历史评价 |
第一节 动因分析 |
第二节 历史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近代时期美国引进中国的物资品种一览 |
2: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主要项目一览 |
3:近代中国留美学农人员主要情况一览 |
4:近代美国来华农业专家情况一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核桃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控制核桃营养生长, 促进结实上的作用 |
1.1 PP333的应用 |
1.2 乙烯的应用 |
1.3 B9的应用 |
1.4 GA3 (赤霉素) 的应用 |
1.5 青鲜素的应用 |
1.6 矮壮素的应用 |
1.7 已酮呋喃酸钠盐的应用 |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控制芽的发育, 调节成花上的作用 |
3 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核桃坐果率的作用 |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辅助采收, 脱去青皮上的作用 |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促进愈合, 提高嫁接成活率上的作用 |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核桃组织培养中的作用 |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去除核桃休眠, 促进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
(10)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研究(1644—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路径 |
2 清代林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 |
2.1 社会政治特点 |
2.1.1 “农本论”政治思想 |
2.1.2 国家政权对林业生产的干预 |
2.1.3 某些政治需要与清代林业科学技术 |
2.2 社会经济特点 |
2.2.1 社会经济改革和农林生产现状与清代林业科学技术 |
2.2.2 社会需要与清代林业科学技术 |
2.2.3 农业生产商品化与清代林业科学技术 |
2.3 社会自然环境特点 |
2.4 林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文化背景 |
2.4.1 “天人合一”思想在农林生产实践中的继续深化 |
2.4.2 理学之衰落与实学的兴起 |
2.4.3 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与形成 |
2.4.4 文化、技术交流 |
3 清代撰刊的相关林业书籍 |
3.1 《四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 |
3.1.1 《四库全书》 |
3.1.2 《古今图书集成》 |
3.2 清代有关林业书籍的编纂与刊刻流传 |
3.3 清代的林业科学技术文献及林业科学技术思想 |
3.3.1 《钦定授时通考》 |
3.3.2 《广群芳谱》 |
3.3.3 《三农纪》 |
3.3.4 《花镜》 |
3.3.5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 |
3.3.6 《豳风广义》 |
3.3.7 《农桑经》 |
3.3.8 《农圃便览》 |
3.3.9 《宝训》 |
3.3.10 《郡县农政》 |
3.3.11 《岭南荔支(枝)谱》 |
3.3.12 《广东新语》 |
4 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
4.1 林业基本知识与理论 |
4.1.1 关于森林植物和野生动物的基本知识与理论 |
4.1.1.1 《本草纲目拾遗》 |
4.1.1.2 《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
4.1.2 关于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的基本知识与理论 |
4.1.3 关于林木保持水土和森林保护环境的基本知识与理论 |
4.1.3.1 对林木保持水土的作用普遍有了明确的认识 |
4.1.3.2 对森林涵养水源作用的认识与思想 |
4.1.3.3 对森林减少江湖淤塞和水旱之灾的认识与思想 |
4.1.3.4 对森林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认识与思想 |
4.1.3.5 对林木护堤固沙、防风御寒的认识与思想 |
4.1.3.6 对森林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认识与思想 |
4.1.4 关于“生态农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 |
4.2 林木栽培科学技术 |
4.2.1 林木培育技术 |
4.2.1.1 林木插条培育技术 |
4.2.1.2 林木嫁接培育技术 |
4.2.3.2 林木嫁接砧木和接穗的选择 |
4.2.1.3 林木压条培育技术 |
4.2.1.4 林木良种选育技术 |
4.2.1.5 植物的引种栽培与驯化 |
4.2.2 林木移植、栽植技术 |
4.2.3 林木管理技术 |
4.2.4 竹类栽培科学技术 |
4.2.4.1 竹子的栽培技术 |
4.2.4.2 竹的加工和利用 |
4.2.4.3 竹的防护作用 |
4.2.4.4 竹子造园技术 |
4.3 林木病虫害防治科学技术 |
4.3.1 林木病虫害的药物防治技术 |
4.3.2 林木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 |
4.3.3 林木病虫害的人工防治技术 |
4.4 森林利用科学技术 |
4.4.1 竹木采伐与运输 |
4.4.1.1 对竹木采伐年龄和季节的技术掌握 |
4.4.1.2 竹木采伐运输技术和方法 |
4.4.2 木材的性质与利用 |
4.4.2.1 对木材性质和用途的认识与论述 |
4.4.2.2 家具制造工艺和技术 |
4.4.3 树脂树液的加工与利用 |
4.4.4 造纸技术 |
4.4.5 柞蚕的饲养技术 |
4.5 林业的专业化经营与管理 |
4.5.1 林木果树经济树种的专业化经营与管理 |
4.5.1.1 桑 |
4.5.1.2 茶 |
4.5.1.3 油桐与乌桕 |
4.5.2 果树的专业化经营与管理 |
4.5.3 花卉的专业化经营与管理 |
4.5.4 林果花卉专业化经营管理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4.6 造园技术 |
4.6.1 清代(1644年)以前各朝代造园技术的特点及成就 |
4.6.1.1 秦汉两代(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
4.6.1.2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 |
4.6.1.3 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年~960年) |
4.6.1.4 宋元金辽时期(960年~1368年) |
4.6.1.5 明代(1368~1644年) |
4.6.2 清代造园技术的特点及成就 |
4.6.2.1 颐和园(Summer Palace) |
4.6.2.2 圆明园(Garden of Perfection and Brighthess) |
4.6.2.3 承德避暑山庄(The Mountain Resort Of Chengde) |
4.6.2.4 苏州古典园林(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
5 清代传统林业科学技术思想的演化 |
5.1 清前期的林业科学技术思想 |
5.1.1 对传统林业科学技术思想的继承 |
5.1.1.1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科学技术思想 |
5.1.1.2 时、土、物“三宜”的造林科学技术思想 |
5.1.1.3 “阴阳五行”与“一元之气”相互为用的植物生理科学技术思想 |
5.1.1.4 农本思想在林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扩展与运用 |
5.2 晚清的林业科学技术思想 |
5.2.1 魏源的林业科学技术思想 |
5.2.2 张之洞的林业科学技术思想 |
5.2.3 康有为的林业科学技术思想 |
5.2.4 华煇(辉)和赵炳麟的林业科学技术思想 |
5.2.5 袁世凯的林业科学技术思想 |
6 清代中外森林植物科学的交流与融汇 |
6.1 西方森林植物科学的传播 |
6.2 清代森林植物科学与西方森林植物科学的交流 |
6.2.1 近代西方对我国森林植物科学的研究 |
6.2.1.1 俄国对我国森林植物科学的研究 |
6.2.1.2 英国对我国森林植物科学的研究 |
6.2.1.3 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森林植物的研究 |
6.2.2 清代森林植物科学与西方森林植物科学的交流 |
6.2.2.1 西方国家对中国森林植物科学的引进与摄取 |
6.2.2.2 国人对西方森林植物科学的介绍和引进 |
7 结论和讨论 |
一、实验型创新,解决林业建设中的重大关键问题 |
二、制度创新,促成环境和条件的形成 |
三、调整结构,加强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研究 |
四、建设生态文明,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同步并举 |
五、强化开发和推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
六、深化改革,增强林业科研机构活力 |
七、遵循科学规律,加快生态农业建设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板栗春季枝接有新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战时期湖北省立农学院研究(1940-1945)[D]. 滕莺莺.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2]板栗丰产措施浅析[J]. 毕靖.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0(03)
- [3]龙眼文献计量学研究[D]. 叶济蓉. 福建农林大学, 2007(03)
- [4]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D]. 沈志忠. 南京农业大学, 2004(02)
- [5]信息荟萃[J]. 本刊资料室. 西北园艺(果树专刊), 2003(02)
- [6]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核桃上的应用[J]. 霍晓兰,刘和,冀爱青. 山西农业科学, 2003(01)
- [7]板栗春季枝接有新法[J]. 王天元,王昭新.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2(01)
- [8]良种板栗栽培新法简介[J]. 期俊光. 云南林业, 2001(03)
- [9]低产栗树改造技术总结[J]. 汪同林,桂香,明亮,温育岫. 山东林业科技, 1992(04)
- [10]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研究(1644—1911)[D]. 石彦君.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