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染小鼠组织中Q热立克次体的分子病理学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梁瑶,吴祥林,王晓川,郭志强,蓝健,温杰翔[1](2022)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辅助诊断Q热立克次体肺炎1例》文中指出Q热是由贝纳柯克斯体(又称Q热立克次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自然疫源地多见,广东地区报道较少。其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被漏诊误诊,且传统的培养方法难以明确诊断。本文报道1例表现为腹痛、发热、呼吸衰竭被误诊为腹腔感染的患者,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出贝纳柯克斯体序列而确诊Q热立克次体肺炎,为诊治该类疾病提供参考。
姚玉莹[2](2019)在《环磷酸腺苷活化的交换蛋白1抑制剂(NY0123)对乳腺癌肿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且患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肿瘤的生长离不开肿瘤细胞异常增殖、新生血管提供氧气及营养物质。目前针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靶向抑制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化疗药物联用,但是由于肿瘤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导致目前的治疗手段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寻找更多的靶向抑制剂将会有利于肿瘤的临床治疗。磷酸腺苷活化交换蛋白1(exchange proteins directly activated by cAMP,Epac1)是一种鸟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s,GEFs),在哺乳动物的各个组织中广泛表达,促进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抑制Epac1蛋白会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进而抑制血管新生;利用小分子抑制剂抑制Epac1可以抑制乳腺癌肿瘤转移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因此,Epac1可作为乳腺癌治疗靶点,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前针对Epac家族蛋白抑制剂主要有ESI-09和HJC0350,但是ESI-09对Epac1的选择性结合能力低于Epac2,而HJC0350为选择性Epac2抑制剂。因此,如果能设计并合成一种小分子化合物,高效的选择性抑制Epac1功能,将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治疗药物。本论文旨在设计并合成Epac1特异性结合抑制剂并研究其对乳腺癌肿瘤生长的影响。根据Epac1蛋白的空间构象,设计了能与其选择性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NY0123。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实验肿瘤模型、4T1细胞小鼠皮下种植瘤模型,确定NY0123对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通过血管新生模型,如鸡胚CAM模型、鸡胚YSM模型、小鼠皮下基质胶栓塞模型、大鼠动脉环血管新生模型、HUVECs管腔形成及迁移实验,确定NY0123对血管新生存在抑制作用。并且,NY0123对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显着高于ESI-09。NY0123也显着抑制乳腺癌肿瘤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凋亡,且其效果显着高于ESI-09。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Epac1蛋白选择性结合小分子抑制剂NY0123,确定其通过抑制Epac1蛋白的活性而影响肿瘤血管新生及肿瘤细胞生长并促进其凋亡,导致乳腺癌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
屈亚锦[3](2016)在《两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株致病特性的比较病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早期流行的ALV-J主要致肉鸡髓样细胞瘤,其靶细胞主要为骨髓细胞。而后来流行的致蛋鸡血管瘤型ALV-J则对髓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有亲嗜致瘤特性,引起多种组织肿瘤,常发生混合型肿瘤。致蛋鸡血管瘤型ALV-J与早期致肉鸡髓样细胞瘤型ALV-J感染肉鸡时是否表现相同的致病特性及致瘤机制?在感染肉鸡鸡胚成纤维细胞(R-CEF)时,病毒增殖及细胞分子病理学反应上有无明显差异?有待于试验验证。本研究将分离于不同年代、不同品种、不同致瘤表型及基因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的两株ALV-J(NX0101、HN10PY01)分别接种R-CEF建立细胞感染模型,比较研究病毒增殖及细胞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异同。再将两株ALV-J分别人工接种AA父母代肉鸡鸡胚,建立动物感染模型,定期剖杀试验鸡,比较研究试验鸡的病毒感染状态、致病性及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情况。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两毒株分别感染R-CEF后,细胞培养上清中ALV群特异性抗原p27均呈阳性,且HN10PY01感染组显着高于NX0101感染组(P<0.05)。HN10PY01感染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病毒TCID50显着高于NX0101感染组(P<0.05)。荧光定量结果表明,两毒株感染R-CEF后,抑癌基因p53、p16 mRNA转录水平显着升高,原癌基因c-myc、c-myb的表达均显着升高,感染后期凋亡基因Bcl-2显着高表达。两毒株相比,感染后在第1、2、7d,NX0101感染组p53 mRNA转录水平显着高于HN10PY01感染组(P<0.05);感染前期,NX0101感染组p16 mRNA转录水平显着高于HN10PY01感染组(P<0.05),感染后期,HN10PY01感染组显着高于NX0101感染组(P<0.0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两感染组c-myc、c-myb和Bcl-2基因mRNA转录水平差异不显着(P>0.05)。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两感染组泄殖腔拭子p27阳性率均为100%,NX0101感染组p27数值显着高于HN10PY01感染组(P<0.05);两感染组病毒血症均为阳性,5W后,NX0101感染组病毒血症数值显着高于HN10PY01感染组(P<0.05)。两感染组血清ALV-J抗体阴性,感染鸡免疫耐受。NX0101感染组死亡率30%,致瘤率45%,诱发髓样细胞瘤4例,淋巴细胞瘤1例,髓样细胞瘤与纤维肉瘤混合型肿瘤3例,髓样细胞瘤、血管瘤和纤维肉瘤混合型肿瘤1例;HN10PY01感染组死亡率20%,致瘤率35%,诱发血管瘤3例,髓样细胞瘤1例、髓样细胞瘤和纤维肉瘤混合瘤、淋巴肉瘤和纤维肉瘤混合型肿瘤各1例。两感染组ND和AIV-H9抗体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感染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感染鸡平均体重、胸腺、法氏囊发育指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感染组相比,感染后期NX0101感染组显着低于HN10PY01感染组(P<0.05)。荧光定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两感染组鸡只各器官组织中p53基因mRNA转录水平显着升高(P<0.05),两感染组相比,感染后期NX0101感染组骨髓、肝脏、肺脏组织中p53 mRNA转录水平显着高于HN10PY01感染组(P<0.05),经测序证实高表达的p53基因主要为突变型,多为点突变,感染后期血清p53蛋白及抗体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两感染组差异不显着(P>0.05);两感染组鸡只心脏p16基因低表达(P<0.05),感染前期肝脏低表达后期失表达,其他各器官组织失表达;原癌基因c-myc显着高表达(P<0.05),感染后期NX0101感染组肝脏c-myc mRNA转录水平显着高于HN10PY01感染组,在其他各器官组织中差异不显着(P>0.05);原癌基因c-myb未见明显变化(P>0.05);凋亡基因Bcl-2 mRNA转录水平显着升高(P<0.05),两感染组差异不显着(P>0.05);两感染组VEGF及其受体基因mRNA转录水平显着高表达(P<0.05),两感染组差异不显着(P>0.05);两感染组HSP70基因显着高表达(P<0.05),两感染组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中HSP60、HSP70抗体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两感染组相比,感染后期NX0101感染组显着高于HN10PY01感染组(P<0.05);感染前期,两感染组血清HSP90抗体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两感染组差异不显着(P>0.05)。体外试验比较研究表明,两毒株感染R-CEF后病毒的复制能力及毒力有明显差异,肿瘤相关基因表达上有所不同,但基本表达一致;体内试验结果表明两毒株的感染状态、致病性、致瘤表型及致瘤机制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评价HN10PY01毒株在R-CEF上的感染复制能力强于NX0101毒株,而AA父母代肉鸡对NX0101毒株更为易感,NX0101感染组死亡率及致瘤率更高,以髓样细胞瘤为主,而HN10PY01感染组以血管瘤为主。两毒株体内外感染复制能力不同,致瘤表型存在明显差异,但肿瘤相关基因异常表达上基本一致。本研究为探讨宿主遗传背景对ALV-J感染致瘤作用的影响、ALV-J宿主范围扩大以及致瘤表型演变的分子病理学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曹承楼[4](2014)在《Ax1调控树突状细胞凋亡在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茵陈蒿汤对Ax I调控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树突状细胞凋亡的作用目的:研究茵陈蒿汤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肝内树突状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Axl信号的关系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致敏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然后用D-氨基半乳糖加脂多糖腹腔注射急性攻击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同时用中药茵陈蒿汤进行灌胃治疗,泼尼松灌胃治疗进行对照。检测急性攻击前及攻击后1小时、12小时血清肝功能、Axl水平,肝脏病理检测采用HE染色、CD11c/CD123+TUNEL凋亡双染色、CD11c/CD123+Axl-mRNA原位杂交双染色检测肝脏纤维化及坏死变化、树突状细胞的凋亡及树突状细胞Axl的基因表达。结果:模型大鼠有明显的肝纤维化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损伤,泼尼松和中药组大鼠炎症反应减轻,茵陈蒿组更明显。茵陈蒿汤在急性攻击后1小时、12小时均显示有抑制树突状细胞凋亡的作用。在正常组树突状细胞的Axl-mRNA表达水平较高,而随着肝纤维化、肝衰竭的发展,Axl表达水平下降明显。泼尼松早期有抑制Axl表达的作用,但在急性攻击后12小时这种作用已不明显。而中药茵陈蒿汤则具有上调DC的Axl表达的作用。将DC凋亡指数与相应切片上Axl-mRNA原位杂交的平均光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呈线性负相关。第二部分茵陈蒿汤对Ax控培养树突状细胞凋亡的影响目的:研究茵陈蒿汤对培养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和肝源性树突状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Axl信号的关系方法:分别提取正常大鼠和ACLF大鼠骨髓及肝脏来源的DC培养,一周后分别加入空白血清、泼尼松血清、茵陈蒿汤血清进行干预,并采用?入Axl抑制剂BMS777607进行对照观察。检测培养上清的Gas6、Axl水平。Annexin V FITC/PI去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C的Axl-mRNA的表达。结果:骨髓来源DC模型大鼠凋亡低于正常大鼠,泼尼松可提高其凋亡率,但中药血清对模型大鼠DC凋亡作用不明显。肝脏来源DC模型大鼠凋亡显着高于正常大鼠,泼尼松对正常大鼠的凋亡有促进作用,但对模型大鼠则促进作用不明显,茵陈蒿汤血清在正常大鼠调节凋亡作用并不明显,而对模型大鼠则可显着下调凋亡水平。在加入Axl抑制剂BMS777607后,各组凋亡率均有明显升高,经配对t检验显示,凋亡率的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检测显示,骨髓源性DC中,模型大鼠Axl-mRNA表达增多,并可被泼尼松血清和中药血清下调。在肝脏源性DC,模型大鼠的Axl-mRNA表达下降,泼尼松血清可下调模型大鼠肝脏源性DC的Axl-mRNA表达,中药血清则显示了上调作用。在未添加Axl抑制剂BMS777607的各组中,凋亡率与CT值具有正相关。而在加入BMS777607后,这种线性相关性消失。结论:(1)肝内树突状细胞在由慢性肝病发展为ACLF进程中,其细胞凋亡增加可能是炎症活动不能控制,免疫修复障碍的重要原因。(2)Gas6/Axl通道是调控DC凋亡的重要机制。Axl信号可抑制DC凋亡。(3)泼尼松通过下调Axl表达而促进DC凋亡,但这种作用在ACLF病程中减弱。(4)茵陈蒿汤可上调Axl表达,抑制DC凋亡,这可能是其调节ACLF的免疫强度的重要机制。(5)血清Gas6、Axl的水平与炎症活动密切相关,是可能的炎症活动性指标。
纳仁高娃[5](2013)在《蒙药复方特润舒都乐石油醚提取物及其主要单体抗炎信号通路的研究》文中指出炎症(inflammation)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普遍发生于机体各个部位。蒙医药是内蒙古特色医药。前期研究已经确立了蒙药复方特润舒都乐“Terunsodolol”,具有很好的抗炎和提高免疫作用,在动物模型以及临床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中取得了显着疗效,但尚存在用药剂量过大、作用机理不清楚等问题,故进一步研究其抗炎作用显着的石油醚提取物及主要单体的抗炎信号转导途径,旨在细胞分子水平上为其二次开发奠定理论基础。为此,应用天然药物化学、有机化学等知识,利用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鉴定有效活性成分,结合文献指导,确立了石油醚提取物有效单体成分,利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体外建立炎症模型,观察石油醚提取物、单体及单体复合物抗炎作用及LPS-TLR4-cytokines/NF-κB信号转导途径。蒙药复方“Terun sodolol”石油醚提取物体外抗炎作用的研究试验如下:设置不同的LPS浓度(浓度设置为0.5、1、2、5、10、25μg/mL),干预RAW264.7巨噬细胞24h后,收集细胞上清进行ELISA检测,检测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得出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含量,根据结果确定最显着的LPS作用浓度为25μg/mL。蒙药复方“Terunsodolol”石油醚提取物1、5、10、25、50mg/mL作用于RAW264.7巨噬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能力(CCK-8法),结果显示50mg/mL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余各组均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对细胞生长无影响。故后期试验选择5mg/mL、10mg/mL、25mg/mL浓度梯度进行,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炎症模型组,炎症模型+阳性对照组,炎症模型+药物处理组。ELISA检测TNF-α、IL-6、IL-1β含量,Real-time方法检测TNF-α、IL-6、IL-1βmRNA表达,结果显示:LPS模型组比空白对照组TNF-α、IL-6、IL-1β蛋白分泌及mRNA表达均显着升高(P<0.05),炎症模型+药物处理组TNF-α、IL-6、IL-1β蛋白分泌及mRNA表达与LPS模型组比较显着性降低(P<0.05),呈现剂量依赖性。说明蒙药复方“Terun sodolol”石油醚提取物有抗炎和细胞保护效应,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蒙药复方“Terun sodolol”石油醚提取物主要单体及其单体复合物对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作用的有效浓度及时间:蒙药复方“Terun sodolol”主要单体及单体复合物作为试验药物,作用于RAW264.7巨噬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增殖能力检测实验(CCK-8)结果显示:蒙药复方主要单体成分胡黄连苷Ⅱ、姜黄素、大黄素、大黄酸,高、中、低剂量组在不同时间点(0、6、12、24、48h)作用于RAW264.7细胞,并没有明显影响细胞生存活力。显示在各单体高浓度组作用时间48h显着地降低了细胞生存率,并发现单体复合物的保护效应较单体略微大一些。因此,根据不同浓度下保护效应明显的原则和药物组合的原则选择了高浓度单体组和中等浓度单体复合物组,作用时间点为24h。蒙药复方“Terun sodolol”石油醚提取物主要单体及单体复合物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实验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炎症模型组、炎症模型+各单体给药组、炎症模型+单体复合物组、炎症模型+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组(PDTC;20μM)、炎症模型+PDTC+单体复合物组、炎症模型+地塞米松组(Dex;10μg/mL)。结果显示:与正常细胞对照组比较,LPS的刺激显着降低了巨噬细胞活力,而单体及单体复合物试验药物及PDTC、地塞米松阳性对照药减轻该细胞的死亡,不同程度地恢复了细胞的存活率。蒙药复方“Terun sodolol”石油醚提取物主要单体及单体复合物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实验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炎症模型组、炎症模型+各单体给药组、炎症模型+单体复合物组、炎症模型+PDTC、炎症模型+PDTC+单体复合物组、炎症模型+地塞米松组。ELISA结果显示LPS模型组较正常细胞对照组TNF-α、IL-6、IL-1β分泌显着升高;各单体及单体复合物试验药物、阳性对照药与模型组比较均显着降低了TNF-α、IL-6、IL-1β分泌。蒙药复方石油醚提取物主要单体及单体复合物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的研究:实验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炎症模型组、炎症模型+各单体给药组、炎症模型+单体复合物组、炎症模型+PDTC、炎症模型+PDTC+单体复合物组、炎症模型+地塞米松组。蛋白质水平,用Western blot分析各单体及单体复合物试验药物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检测了磷酸化IκBα(P-IκBα)、P65、P-P65(磷酸化P65)、TLR-4蛋白,结果显示LPS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LR-4、P-IκB、NF-κBP-P65蛋白表达显着,说明LPS刺激激活了TLR-4/NF-κB信号通路,而蒙药复方“Terun sodolol”石油醚提取物单体及单体复合物试验药拮抗内毒素LPS的作用显着降低了TLR-4、P-IκB、NF-κBP-P65蛋白的表达;real-time检测TLR-4、NF-κBP65,结果显示在转录水平LPS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LR-4、NF-κB-P65mRNA表达显着,而蒙药复方石油醚提取物单体及单体复合物试验药拮抗内毒素LPS的作用显着降低TLR-4、NF-κBP65蛋白的mRNA表达。采用凝胶迁移实验(EMSA)检测DNA结合能力,检测NF-κBP65(核蛋白)活性,结果LPS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NF-κBP65(核蛋白)活性及含量增加,而蒙药复方石油醚提取物单体及单体复合物试验药削弱内毒素LPS的作用,显着降低了NF-κBP65(核蛋白)活性及含量。以上结果说明蒙药复方石油醚提取物、单体及其单体复合物试验药拮抗内毒素LPS的作用,是通过LPS-TLR4cytokines/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
黄丽[6](2013)在《柑橘黄龙病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病原菌亚洲种种群分化研究》文中指出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 HLB)是世界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是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目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近5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19个柑橘生产省(市、自治区)中已有11个受到该病为害,严重制约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其病原物暂定为α-变形菌纲韧皮部杆菌属(Candidatus Liberibacter)细菌,包括亚洲种(’Ca. L. asiaticus’)、非洲种(’Ca. L. africanus’)和美洲种(’Ca. L. americanus’),在我国该病害由亚洲种引起。田间症状表现为病树的黄梢和叶片的斑驳型黄化,果实小,畸形,严重影响柑橘的品质与产量。由于目前尚无有效药剂和抗病品种,主要采取挖除病树、防治木虱和种植无病苗木等防控措施,因此加强柑橘黄龙病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对柑橘黄龙病菌遗传多态性的评估有助于了解病菌分类、种群结构和发生动态,同时也为病害诊断、病菌检测及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灵敏、特异的方法,因此区分’Ca. L. asiaticus’的不同株系对柑橘黄龙病的生物学和流行学研究是十分重要的。鉴于国内尚无柑橘黄龙病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以及中国高海拔地区种群分化研究不足的背景下,本学位论文在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04-06;201003067-02)和教育部创新团队(IRT0976)的资助下,基于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omp基因的保守位点,建立了柑橘黄龙病LAMP快速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田间黄龙病疑似样品的批量检测中,旨在对早期黄龙病作出快速诊断。同时,通过在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Ca.L.asiaticus’全基因组上报道的CLIBASIA05640-CLIBASIA05660位点对中国不同地理来源的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态性评估,进一步探索高海拔地区种群分化情况,以期为黄龙病的起源及流行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本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利用PrimerExplorer V4在线软件,针对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omp基因的种属特异保守区域设计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了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田间柑橘样品进行LAMP扩增,仅HLB阳性样品的扩增产物经电泳呈特征性梯状条带。产物通过浊度观察和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显色,可直接判读检测结果。该方法和实时定量PCR最低检出量均为3.9×101拷贝,灵敏度比常规PCR高100倍。在对120份田间黄龙病疑似样品检测中,LAMP检出65份阳性,阳性率为54.2%,PCR检出47份阳性,阳性率为39.2%,PCR检测为阳性的样品,LAMP检测亦为阳性。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快速检测柑橘黄龙病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2、选用已报道的CLIBASIA05640-CLIBASIA05660位点,对采自中国8省(市、区)的222份’Ca. L. asiaticus’阳性样品进行了种群分化评估,发现来自云南和四川的部分株系产生了一条缺失约1033bp的核苷酸序列,即缺失了2个完整的ORF (CLIBASIA05650和CLIBASIA05655)以及1个ORP (CLIBASIA05645)的部分序列,这些株系除该小片段外,还有预期大小的DNA片段,而其它地区的株系只出现大片段。在其侧翼设计下游引物,发现在CLIBASIA05660(P4噬菌体/质粒引发酶)位置上株系间序列变异很大,在该位点这些株系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继续在其侧翼设计上游引物TR1220342R1222657r, PCR扩增结果发现云南和四川部分株系也产生两条扩增片段,小片段与原噬菌体SC2、FP2序列更为接近,有类似重组的现象,可能是另一种原噬菌体序列。差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序列的插入、缺失或重组所致,亦存在多个SNPs,这些均表明云南、四川等高海拔地区种群较广东、广西等低海拔地区种群有更大的基因组可塑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LAMP技术,建立了简便、特异、灵敏的柑橘黄龙病LAMP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田间样品的大规模检测。另外,利用CLIBASIA05625-CLIBASIA05660位点进一步对不同地理来源的’Ca. L. asiaticus’进行了种群分化研究,在已有的基础上重点评估了高海拔地区的典型株系,有望为黄龙病起源、生物学及流行学研究提供分子依据。
李成应[7](2008)在《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分离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筛选出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复方制剂秦公散,并对该制剂开展了药效学、临床疗效及部分药学研究,旨在为兽医临床开发一种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的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复方中药制剂的筛选研究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30种中药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强度、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了部分敏感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药物间协同指数(FIC);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连翘、诃子、秦皮、千里光、地锦草、半枝莲、乌梅、白芍极度敏感;对漏芦、凤尾草、野菊花、黄柏、十大功劳、丹参高度敏感;对金银花、大青叶、败酱草、蒲公英、皂角刺、紫花地丁、川芎、青皮、苦参、红花敏感;大肠杆菌对乌梅高度敏感;对诃子、秦皮、地锦草敏感;乌梅、金银花、连翘等药物之间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秦皮、蒲公英、皂角刺之间有较好的协同作用。以中兽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设计了两种方案,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其开展了中药组方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组方Ⅰ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MIC为0.25g/mL),组方Ⅰ加味后(秦公散),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菌活性(MIC为0.25g/mL;对感染小鼠的保护率达60%);组方Ⅱ(金乌散)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MIC为0.25g/mL),但无体内抗菌活性。采用剂量递增法测定了小鼠对秦公散灌服给药的最大耐受量。结果表明,秦公散水煎剂经口灌服的最大耐受量大于60000mg/kg·b·w,属于基本无毒者。秦公散的稳定性和剂型研究采用加速试验和留样观察法研究了秦公散散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秦公散采用塑料袋包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耐受一定强度的光照和温湿;在自然储存条件下不易变质,疗效稳定,保质期可达2年。开展了剂型改进研究,结果表明,药粉中添加30%的玉米粉就可将秦公散散剂研制成颗粒;秦公散颗粒的适口性较好,可直接饲喂奶牛,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变质,但易受潮。秦公散的药效学研究采用体表面积折算法,换算了秦公散的用药剂量;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大鼠足肿胀模型、小鼠肉芽肿模型、化学物所致小鼠腹腔炎症模型,研究了秦公散对急慢性炎症模型的影响;采用ELISA法测定了秦公散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E-selectin)含量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秦公散及其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和E-selectin的影响;采用小鼠试验性乳房炎模型,观察了秦公散水煎剂灌服小鼠后对小鼠发炎乳腺病理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秦公散可显着抑制小鼠二甲苯所致耳壳肿胀,蛋清和甲醛所致的大鼠足趾肿胀,显着降低大鼠足趾组织中PGE2含量,显着抑制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以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可显着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中ICAM-1和E-selectin的含量,可显着抑制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和E-selectin。表明秦公散对急慢性炎症均有较好的对对抗作用,尤其是对炎性血瘀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给小鼠灌服秦公散水煎剂后,能够显着降低乳腺的炎性损伤,缩短发炎乳腺的恢复时间。秦公散的临床药理学研究选用呼和浩特周边地区具有典型乳房炎症状的奶牛,用秦公散进行治疗,观察了秦公散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疗效。试验结果表明,秦公散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具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率可达75%,效果与乳房内灌注环丙沙星相当。选用呼和浩特市蒙荷牧场的100头泌乳期高产奶牛,采用BMT法调查了其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并将阳性病例用秦公散进行了治疗。实验结果表明,该牧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48%;给阳性病例用药5d后,各患病乳区乳中体细胞数显着下降,高剂量组乳区发病率由29%下降到8.3%,且强阳性乳区全部转阴,低剂量组乳区发病率由23%下降到10%,且强阳性乳区全部转阴;各乳样乳清中NAGase活力、LDH活力显着下降,表明秦公散能够有效减轻乳腺的炎性损伤,对于奶牛隐性乳房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于佐安[8](2008)在《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垂直传播途径的研究》文中提出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tic Virus; AVNV)已被证实为是一种对养殖栉孔扇贝危害极大的病原体,开展其垂直传播途径的探索对于养殖生产中的该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健康养殖模式的建立和健康苗种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鉴于目前栉孔扇贝苗种主要来源于养殖海区半人工采苗的野生苗,仅凭栉孔扇贝繁殖季节对产卵场AVNV的调查检测,难以辨别亲贝、卵、幼体、稚贝的一一对应关系。于是,本文通过室内人工育苗的方法人为控制亲本和下一代的对应关系,同时,应用建立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通过室内人工育苗得到的样品和贝类人工育苗场收集的样品进行大批量的定性检测,应用电镜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栉孔扇贝的亲贝卵巢、卵、受精卵和发育各期的幼体进行定位检测,从这两方面验证该病毒是否存在垂直传播途径。2006年10月和2007年5月开展了2个批次的室内人工育苗,将亲贝各放在一独立育苗水体内产卵、孵化,并进行幼体培育。从40个独立育苗水体中,采获亲贝、卵各23个家系样品,受精卵、D形幼虫、壳顶幼虫各12个家系样品,眼点幼虫2个家系样品。2007年4月3日至20日,从贝类人工育苗场内成功采集到栉孔扇贝亲贝、卵、受精卵等各期幼体。利用已建立的AVNV间接ELISA法检测体系,对采集到的栉孔扇贝亲贝、卵和各期幼体进行检测,探讨其是否存在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检测结果显示:亲贝家系样品的性腺中可以检测到病毒,而卵、受精卵、D形幼虫、壳顶幼虫、眼点幼虫的家系样品中均未检测到病毒。由此可以判断,栉孔扇贝AVNV垂直传播途径的可能性不大。为了进一步证实AVNV间接ELISA法的检测结果,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攻毒后栉孔扇贝的亲贝卵巢进行检测。同时利用电镜技术对发病疫区的栉孔扇贝亲贝卵巢和室内人工育苗的亲贝卵巢以及各期幼体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在栉孔扇贝的生殖腺内发现了病毒,但是病毒的感染部位主要分布在生殖腺小管的外膜中,而卵原细胞是由生殖小管的内生殖上皮产生的。由此可以判断,病毒粒子并不能感染卵细胞。而且在扇贝的各期幼体电镜超薄切片中也未发现病毒。这三种不同的检测技术的检测结果可以证明:AVNV可以感染宿主生殖腺结缔组织的间质细胞,但不能通过生殖活动感染卵细胞,由此推断AVNV不存在垂直传播途径的可能性。
刘怡芳,张颖[9](2008)在《Q热、埃立克体病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立克次体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历史上曾经造成重大灾难,现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疾病,但我国立克次体方面的相关报道较少。近年来,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立克次体所致疾病,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新课题。立克次体疾病复杂多样,且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现对Q热及埃立克体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朱渝[10](2007)在《小儿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断方法的探讨》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散发性、急性婴幼儿HuNVs性肠炎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资料,通过对临床大便标本的检测,探讨RT-PCR、ELISA法对儿童HuNVs性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收集1年中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门、急诊就诊及输液观察和住院的婴幼儿中急性非细菌性肠炎的大便标本,并且通过问卷调查采集临床、流行病学资料。首先使用ELISA试剂盒对大便标本进行A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阴性者纳入研究;对纳入标本提取病毒RNA,用特异性p280∶290引物、RT-PCR方法检测HuNVs。同时对纳入标本使用特异性抗体、pan-ELISA方法进行HuNVs抗原检测。最后用SPSS10.0对其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从2005年6月到2006年12月共收集到婴幼儿急性非细菌性肠炎并且A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为阴性的病例149份,有46例扩增出HuNVs条带,检出率30.9%。HuNVs感染患儿年龄13.59±9.66月;发病时间集中在每年9-11月份,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泻、呕吐、发热、不同程度脱水,与RT-PCR方法相比pan-ELISAHuNVs抗原检测共有18例阳性标本,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39%和100%。结论:HuNVs仅次于轮状病毒,是引起散发性、急性婴幼儿肠炎的第二位的病毒。引物p280∶290是HuNVs检测中一种高效的引物,RT-PCR方法是检测HuNVs的较好方法但比较复杂,pan-ELISA抗原检测方法的效果目前还不能满足临床灵敏高效筛查HuNVs的需要,但其简便快捷的方法是HuNVs临床检测的最终发展方向。
二、感染小鼠组织中Q热立克次体的分子病理学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染小鼠组织中Q热立克次体的分子病理学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辅助诊断Q热立克次体肺炎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2)环磷酸腺苷活化的交换蛋白1抑制剂(NY0123)对乳腺癌肿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Epac1 与乳腺癌研究现状 |
1.1.1 乳腺癌的研究现状 |
1.1.2 Epac1 与乳腺癌 |
1.2 Epac1 与肿瘤血管新生的研究现状 |
1.2.1 血管新生与肿瘤生长 |
1.2.2 Epac1 与肿瘤血管新生 |
1.3 Epac1 小分子抑制剂研究现状 |
1.3.1 小分子抑制剂与乳腺癌的研究现状 |
1.3.2 Epac1 蛋白结构域 |
1.3.3 Epac1 蛋白功能的研究现状 |
1.3.4 Epac1 抑制剂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材料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本课题所用药物 |
2.1.3 细胞系 |
2.1.4 实验所用的种蛋 |
2.1.5 所用实验动物 |
2.1.6 所用试剂与耗材 |
2.1.7 常用试剂配方 |
2.2 实验方法 |
2.2.1 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实验模型建立及治疗 |
2.2.2 鸡胚卵黄囊膜(YSM)实验模型及治疗 |
2.2.3 鸡胚种植瘤实验模型的建立及治疗 |
2.2.4 BALB/c小鼠皮下基质胶栓塞实验 |
2.2.5 实验动物的饲养 |
2.2.6 大鼠主动脉血管环实验 |
2.2.7 石蜡切片的制作 |
2.2.8 苏木素伊红染色(H&E) |
2.2.9 免疫荧光(IF) |
2.2.10 免疫组化(IHC) |
2.2.11 细胞冻存 |
2.2.12 细胞复苏 |
2.2.13 CCK-8 实验 |
2.2.14 内皮细胞成管实验(Tube Formation Assay) |
2.2.15 内皮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 Migration Assay) |
2.2.16 伤口愈合实验 |
2.2.17 细胞凋亡实验 |
2.2.18 细胞周期实验 |
2.2.19 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
2.2.20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Epac1 蛋白抑制剂(NY0123)的设计 |
3.2 NY0123 对乳腺癌肿瘤生长的影响 |
3.2.1 NY0123对4T1 皮下移植瘤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 |
3.2.2 NY0123 对鸡胚实验肿瘤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 |
3.3 NY0123 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
3.3.1 NY0123 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
3.3.2 NY0123 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
3.4 NY0123 对血管新生的影响 |
3.4.1 NY0123对CAM模型血管新生的作用 |
3.4.2 NY0123对YSM模型血管新生的作用 |
3.4.3 NY0123 对小鼠皮下基质胶栓塞的影响 |
3.4.4 NY0123 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成新生血管能力的影响 |
3.4.4.1 NY0123 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管腔形成与迁移能力影响 |
3.4.4.2 NY0123对SD大鼠动脉环血管生成的影响 |
3.5 NY0123对Epac1 蛋白表达及信号通路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两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株致病特性的比较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禽白血病 |
1.1.1 禽白血病病毒及其亚群分类 |
1.1.2 禽白血病病毒的形态与理化特性 |
1.1.3 ALV的培养特性 |
1.1.4 禽白血病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蛋白组成 |
1.1.5 禽白血病病毒的复制周期 |
1.1.6 禽白血病的感染传播特点 |
1.1.7 感染鸡的免疫反应 |
1.1.8 J亚群禽白血病 |
1.1.9 ALV-J流行情况 |
1.2 肿瘤相关基因 |
1.2.1 抑癌基因 |
1.2.2 癌基因 |
1.2.3 凋亡基因Bcl-2 |
1.2.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 |
1.2.5 热应激蛋白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病毒 |
2.1.2 细胞 |
2.1.3 试验动物 |
2.1.4 主要试剂耗材 |
2.1.5 主要仪器 |
2.2 病毒的准备 |
2.2.1 ALV-J扩增 |
2.2.2 病毒TCID_(50)测定 |
2.3 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1 引物准备 |
2.3.2 制作标准曲线 |
2.4 体外试验设计与方法 |
2.4.1 体外实验设计 |
2.4.2 细胞感染ALV-J病毒 |
2.4.3 收集细胞培养上清及细胞 |
2.4.4 ALV-J感染细胞培养上清群特异性抗原p27检测 |
2.4.5 ALV-J感染细胞培养上清TC ID_(50)检测 |
2.4.6 R-CEF感染ALV-J后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
2.5 体内试验设计与方法 |
2.5.1 体内实验设计 |
2.5.2 鸡胚卵黄囊接种 |
2.5.3 新流灭活疫苗疫苗免疫及抗体效价检测 |
2.5.4 免疫器官发育指数 |
2.5.5 ALV-J感染鸡血清中HSPs检测 |
2.5.6 ALV-J感染鸡血清中p53抗原检测 |
2.5.7 ALV-J感染鸡血清中p53抗体检测 |
2.5.8 ALV-J感染鸡临床症状观察 |
2.5.9 ALV-J感染鸡病理组织学观察 |
2.5.10 ALV-J感染鸡泄殖腔棉拭子p27抗原检测 |
2.5.11 ALV-J感染鸡病毒血症检测 |
2.5.12 ALV-J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
2.5.13 ALV-J感染鸡组织中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 |
2.5.14 ALV-J感染鸡p53蛋白突变检测 |
2.5.15 ALV-J感染鸡只p53基因突变检测 |
2.6 分析及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NX0101和HN10PY1毒株TCID_(50)的测定 |
3.2 肿瘤相关基因REAL-TIME 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3.3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R-CEF后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 |
3.3.1 NX0101和HN10PY01毒株分别感染R-CEF后p27检测结果与分析 |
3.3.2 NX0101和HN10PY01毒株分别感染R-CEF后TCID_(50)检测结果与分析 |
3.3.3 NX0101和HN10PY01毒株分别感染R-CEF后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
3.4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父母代肉鸡鸡胚后感染状态检测结果 |
3.4.1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泄殖腔排毒动态检测结果 |
3.4.2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病毒血症动态检测结果 |
3.4.3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ALV-J抗体动态检测结果 |
3.5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父母代肉鸡鸡胚后致病性检测结果 |
3.5.1 致死率 |
3.5.2 肿瘤发生率 |
3.5.3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临床症状与剖检病变 |
3.5.4 ALV-J感染鸡病理组织学观察 |
3.5.5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对疫苗免疫的影响 |
3.5.6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对体重的影响 |
3.5.7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对鸡免疫器官发育指数的影响 |
3.6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肿瘤相关基因检测结果 |
3.6.1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p53基因相关检测 |
3.6.2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组织中p16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 |
3.6.3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组织中c- myb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 |
3.6.4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组织中c- myc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 |
3.6.5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组织中Bcl-2 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 |
3.6.6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应激蛋白检测结果 |
3.6.7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鸡组织中VEGF及受体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NX0101毒株和HN10PY01毒株细胞感染模型的建立及检测指标分析 |
4.1.1 细胞感染模型的成功建立及毒株复制能力的差异性比较 |
4.1.2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R-CEF后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 |
4.2 NX0101和HN10PY01毒株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及检测指标分析 |
4.2.1 动物感染模型的成功建立及毒株感染状态的差异性比较 |
4.2.2 NX0101毒株和HN10PY01毒株对AA父母代肉鸡致病性研究 |
4.2.3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AA父母代肉鸡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 |
4.2.4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AA父母代肉鸡HSPs表达的比较研究 |
4.2.5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AA父母代肉鸡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比较研究 |
4.2.6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AA父母代肉鸡血清中p53蛋白及抗体检测 |
4.2.7 NX0101和HN10PY1毒株感染AA父母代肉鸡p53基因突变研究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待发表论文 |
获奖情况 |
(4)Ax1调控树突状细胞凋亡在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茵陈蒿汤对Ax1调控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树突状细胞凋亡的作用 |
1 动物饲育 |
1.1 实验材料 |
1.2 饲育环境 |
1.3 实验步骤 |
1.4 采样 |
2. 血清学检测 |
2.1 试剂 |
2.2 仪器 |
2.3 步骤 |
3. 病理学检测 |
3.1 主要试剂 |
3.2 仪器 |
3.3 原位杂交探针 |
3.4 步骤 |
3.5 观察与计算 |
4. 统计方法 |
5. 结果 |
5.1 动物实验 |
5.2 血清检测 |
5.3 病理学检测 |
6. 小结 |
6.1 慢加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的建立 |
6.2 Ax1可调控树突状细胞凋亡,药物干预则可影响其作用 |
第二部分 茵陈蒿汤对Ax1调控培养树突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
1. 主要试剂 |
2. 主要仪器 |
3. 实验步骤 |
3.1 药物血清的制备 |
3.2 树突状细胞的提取与鉴定 |
3.3 细胞培养与干预 |
3.4 培养上清中Gas6和Ax1测定 |
3.5 细胞凋亡的检测 |
3.6 Ax1-mRNA检测 |
4. 统计与分析方法 |
5. 结果 |
5.1 培养细胞情况及鉴定 |
5.2 培养上清检测 |
5.3 细胞凋亡检测 |
5.4 Ax1-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6. 小结 |
6.1 树突状细胞的提取与培养 |
6.2 树突状细胞在病理情况下有不同的凋亡变化 |
6.3 Ax1信号是树突状细胞数量和功能的重要调控因素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免疫病理机制是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 |
1.1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概念 |
1.2 免疫机制是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 |
1.3 树突状细胞凋亡调控着机体的免疫强度变化 |
2. Ax1信号可能是树突状细胞凋亡的重要调控机制 |
2.1 Gas6通道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
2.2 Gas6/Ax1通道活化抑制树突状细胞凋亡 |
3. 茵陈蒿汤具有调控树突状细胞Ax1信号以影响其凋亡的作用 |
3.1 中医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有独特优势 |
3.2 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有较好疗效 |
3.3 茵陈蒿汤调控Ax1信号,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凋亡 |
3.4 血清Gas6、Ax1水平与炎症活动的密切相关 |
4. 结论 |
5. 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5)蒙药复方特润舒都乐石油醚提取物及其主要单体抗炎信号通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蒙医药研究进展 |
1.2.1 蒙医药基本理论及其现状 |
1.2.2 蒙医药与抗炎免疫 |
1.3 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 |
1.3.1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 |
1.3.2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 |
1.3.3 奶牛乳房炎分类 |
1.3.4 奶牛乳房炎的治疗 |
1.4 炎症研究进展 |
1.4.1 炎症的原因 |
1.4.2 炎症的病理变化 |
1.4.3 炎症的临床分型 |
1.4.4 炎症介质 |
1.5 经 TLR-4 受体复合物的内毒素信号转导通路 |
1.5.1 Toll 样受体 4 |
1.5.2 NF-κb 信号转导通路 |
2 脂多糖(LPS)致 RAW264.7 巨噬细胞损伤造成体外炎性模型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 |
2.2.1 IL1β检测结果 |
2.2.2 IL-6 检测结果 |
2.2.3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检测结果 |
2.3 讨论 |
3 蒙药复方特润舒都乐石油醚提取物体外抗炎作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细胞增殖实验结果 |
3.2.2 细胞炎症模型提取物干预结果 |
3.3 讨论 |
4 蒙药复方石油醚提取物主要单体及其单体复合物对巨噬细胞 RAW264.7 细胞作用的有效浓度及时间的确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蒙药复方主要单体对巨噬细胞 264.7 细胞作用的有效浓度及时间 |
4.2.2 蒙药复方主要单体复合物对巨噬细胞 264.7 细胞作用的有效浓度及时间 |
4.3 讨论 |
5 蒙药复方石油醚部位各主要成分对 LPS 诱导巨噬细胞 RAW264.7 细胞的保护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 |
5.2.1 蒙药复方石油醚提取物主要单体及单体复合物对 LPS 诱导 RAW264,7 细胞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5.2.2 蒙药复方石油醚提取物主要单体及单体复合物对 LPS 诱导 RAW264.7 细胞细胞因子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蒙药复方石油醚提取物主要单体及单体复合物对 LPS 诱导 RAW264.7 细胞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5.3.2 蒙药特润舒都乐(Terun sodolol)石油醚提取物主要单体及单体复合物抑制 LPS 诱导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效应 |
6 蒙药复方石油醚提取物主要单体及单体复合物对 LPS 诱导 RAW264,7 细胞TLR-4/NF-κB 信号通路的研究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 |
6.2.1 Western blot 结果 |
6.2.2 Real-time(qRT-PCR)结果 |
6.2.3 Chemiluminescent Reaction 化学发光以及图像显示 |
6.3 讨论 |
7 总体讨论 |
8 结论 |
9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课题相关论文 |
(6)柑橘黄龙病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病原菌亚洲种种群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柑橘黄龙病的分布与危害 |
1.1.1 黄龙病的分布 |
1.1.2 黄龙病的危害 |
1.2 寄主范围 |
1.3 病原研究 |
1.3.1 病原认识历程 |
1.3.2 病原菌分类 |
1.3.3 病原分离培养 |
1.3.4 病原菌遗传多态性 |
1.4 诊断与检测技术 |
1.4.1 田间诊断 |
1.4.2 指示植物鉴定 |
1.4.3 实验室鉴定 |
1.5 防控 |
1.5.1 防控策略 |
1.5.2 防控技术研究 |
1.5.3 综合防控措施 |
第二章 引言 |
第三章 柑橘黄龙病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主要试剂(盒)与仪器 |
3.1.3 常用储备液及培养基配制 |
3.1.4 总核酸提取 |
3.1.5 LAMP引物设计 |
3.1.6 病原菌PCR检测体系 |
3.1.7 LAMP反应 |
3.1.8 PCR产物纯化、克隆与测序 |
3.1.9 序列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2 LAMP扩增产物的分析 |
3.2.3 LAMP特异性检测及其产物内切酶鉴定 |
3.2.4 LAMP与实时定量PCR和常规PCR灵敏度的比较 |
3.2.5 田间样品的应用检测 |
3.3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原噬菌体基因位点的柑橘黄龙病菌多态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主要试剂(盒)与仪器 |
4.1.3 常用储备液及培养基配制 |
4.1.4 总核酸提取 |
4.1.5 引物 |
4.1.6 病原菌多态性位点PCR反应体系 |
4.1.7 PCR产物纯化、克隆与测序 |
4.1.8 序列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柑橘黄龙病疑似样品中韧皮部杆菌检测 |
4.2.2 TR1222620f/TR1224201r引物扩增及序列分析 |
4.2.3 TR1222620f/TR1224201r引物扩增区域的侧翼位点扩增及序列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建立了柑橘黄龙病LAMP快速检测方法 |
5.1.2 利用CLIBASIA_05625-CLIBASIA_05660位点评估了中国‘Ca.L.asiaticus’种群分化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7)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炎症研究进展 |
1.1 概述 |
1.2 炎症的分类及病理过程 |
1.2.1 炎症的分类 |
1.2.2 炎症的基本病理过程 |
1.3 炎症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
1.3.1 炎症的原因 |
1.3.2 影响炎症的因素 |
1.4 核因子-KB 和炎症 |
2. 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 |
2.1 概述 |
2.2 奶牛乳房炎的分类 |
2.3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 |
2.3.1 病原微生物 |
2.3.2 饲养管理 |
2.3.3 营养因素 |
2.3.4 环境因素 |
2.3.5 疾病继发 |
2.3.6 遗传因素 |
2.3.7 其它原因 |
2.4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 |
2.4.1 微生物入侵 |
2.4.2 乳房免疫功能低下 |
2.4.3 发炎乳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
2.5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 |
2.5.1 临床型乳房炎的诊断 |
2.5.2 隐性乳房炎的诊断 |
2.6 奶牛乳房炎的预防 |
2.6.1 加强饲养管理 |
2.6.2 注意挤奶卫生 |
2.6.3 开发应用奶牛乳房炎疫苗 |
2.7 奶牛乳房炎的治疗 |
2.7.1 抗菌药物治疗 |
2.7.2 中药治疗 |
2.7.3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 |
2.7.4 中草药治疗乳房炎的作用机理 |
3. 复方中药制剂的药理学研究方法进展 |
3.1 中药复方研究概况 |
3.2 常用的复方药理学研究方法 |
3.2.1 体外细胞培养 |
3.2.2 中药血清药理学 |
3.2.3 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
3.2.4 建立“病”与“证”的动物模型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治疗奶牛乳房炎中药组方的筛选 |
1. 材料 |
1.1 菌种 |
1.2 动物 |
1.3 药物 |
1.4 试剂与培养基 |
1.5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
2.2 奶牛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敏感中草药筛选 |
2.3 抗菌中药组方的筛选 |
2.3.1 抗菌中药组方的初步筛选 |
2.3.2 抗菌中药组方的确定 |
2.4 抗菌中药组方的加味试验 |
2.4.1 致病菌 MLD 的测定 |
2.4.2 抗菌中药组方的加味试验 |
2.5 中药组方(秦公散)最大耐受量的测定 |
2.6 中药组方(秦公散)对混合菌液 MIC 及其感染小鼠保护率的测定 |
2.6.1 混合菌液制备 |
2.6.2 复方中药(秦公散)的制备 |
2.6.3 秦公散对混合菌液 MIC 的测定 |
2.6.4 秦公散对感染小鼠保护率的测定 |
3. 结果 |
3.1 奶牛乳房炎分离鉴定结果 |
3.1.1 分离结果 |
3.1.2 鉴定结果 |
3.2 中草药的敏感性测定结果 |
3.3 抗菌中药组方的筛选 |
3.3.1 抗菌中药组方的初步筛选 |
3.3.2 抗菌中药组方的确定 |
3.4 抗菌中药组方的加味试验 |
3.4.1 致病菌 MLD 的测定结果 |
3.4.2 中药抗菌基础组方的加味试验结果 |
3.5 复方中药制剂秦公散的最大耐受量测定 |
3.6 秦公散对混合菌液的 MIC 及其感染小鼠保护率的测定 |
3.6.1 秦公散对混合菌液的 MIC 测定结果 |
3.6.2 秦公散对混合菌液感染小鼠保护率的测定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秦公散的剂型及稳定性研究 |
1. 秦公散散剂的稳定性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1.1 药物 |
1.1.2 药物的生产工艺 |
1.1.3 主要设备 |
1.1.4 实验动物 |
1.2 时间和地点 |
1.2.1 时间:2006 年3 月至2008 年3 月 |
1.2.2 地点:呼和浩特市碾格图乡 |
1.3 实验方法 |
1.3.1 加速试验 |
1.3.2 长期留样质量检验 |
1.3.3 留样观察试验 |
1.4 实验结果 |
1.4.1 加速试验结果 |
1.4.2 长期留样质量检验结果 |
1.4.3 留样观察试验结果 |
1.5 小结与讨论 |
2. 秦公散的剂型改进试验研究 |
2.1 材料 |
2.2 实验时间 |
2.3 方法 |
2.3.1 秦公散颗粒的制作 |
2.3.2 采食情况观察 |
2.3.3 秦公散颗粒的稳定性观察 |
2.4 实验结果 |
2.4.1 秦公散颗粒的外观状态 |
2.4.2 不同饲喂方式秦公散的采食情况比较 |
2.4.3 秦公散颗粒的稳定性 |
2.5 小结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中药复方制剂的药效学研究 |
1. 秦公散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方法 |
1.1.2.1 秦公散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的影响 |
1.1.2.2 秦公散对甲醛和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 |
1.1.2.3 秦公散对甲醛和蛋清致大鼠肿胀足中 PGE2含量的影响 |
1.1.2.4 秦公散对小鼠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的影响 |
1.1.2.5 秦公散对小鼠棉球所致肉芽肿的影响 |
1.1.2.6 秦公散对小鼠血清中 E 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 含量的影响 |
1.1.2.7 秦公散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 E 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
1.1.2.8 秦公散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表达的影响 |
1.1.2.9 秦公散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 NO 生成的影响 |
1.2 数据处理 |
1.3 实验结果 |
1.3.1 秦公散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壳肿胀的影响 |
1.3.2 秦公散对甲醛和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 |
1.3.3 秦公散对甲醛和蛋清所致大鼠肿胀足中 PGE2含量的影响 |
1.3.4 秦公散对小鼠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的影响 |
1.3.5 秦公散对小鼠棉球所致肉芽肿的影响 |
1.3.6 秦公散对小鼠血清中 E 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 含量的影响. |
1.3.7 秦公散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E 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表达的影响 |
1.3.8 秦公散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 NO 生成的影响 |
1.4 小结与讨论 |
2. 秦公散对实验性小鼠乳房炎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菌株 |
2.1.3 药物 |
2.1.4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 方法 |
2.2.1 受试菌株活化 |
2.2.2 实验性鼠乳房炎模型的制作 |
2.2.3 患鼠乳腺组织病理变化观察 |
2.2.4 秦公散对小鼠实验性乳房炎的治疗作用 |
2.3 实验结果 |
2.3.1 模型小鼠乳腺眼观病理变化 |
2.3.2 模型小鼠乳腺镜检变化 |
2.3.3 模型大鼠乳腺眼观病理变化 |
2.3.4 模型大鼠乳腺镜检变化 |
2.3.5 秦公散对小鼠实验性乳房炎的治疗作用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秦公散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
1. 秦公散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案 |
1.3 观察项目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1.5 不良反应 |
1.6 实验结果 |
2. 秦公散对隐性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
2.1 隐性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 |
2.2 秦公散对隐性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作用 |
2.2.1 秦公散对患牛乳汁中体细胞数的影响 |
2.2.2 秦公散对患牛乳汁中 NAGase 和 LDH 活力的影响 |
2.3 实验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全文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图 |
(8)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垂直传播途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病原—AVNV 的研究进展 |
2. 栉孔扇贝的生物学习性 |
第二章 栉孔扇贝室内人工单独繁育和样品采集 |
1. 材料及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结果讨论 |
第三章 AVNV 垂直传播途径的研究1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感染试验用扇贝及日常管理 |
1.2 毒种处理 |
1.3 毒种注射感染 |
1.4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的制备 |
1.5 电镜超薄切片的制备 |
1.6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 |
2. 实验结果 |
2.1 透投射电镜显微观察 |
2.2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
3. 实验讨论 |
第四章 AVNV 垂直传播途径的研究2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3. 实验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Q热、埃立克体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Q热相关内容 |
1.1 病原学 |
1.2 流行病学 |
1.2.1 传染源 |
1.2.2 传播途径 |
1.2.3 流行情况 |
1.3 临床表现 |
1.4 诊断 |
1.5 治疗与预防 抗生素治疗对Q热有效, 以四环素及其类似药物为首选。 |
2 埃立克体相关内容 |
2.1 流行病学 |
2.1.1 动物宿主 |
2.1.2 传染源 |
2.1.3 传播途径 |
2.1.4 易感人群 |
2.2 临床表现 |
2.2.1 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
2.2.2 腺热埃立克体病 |
2.3 诊断 |
2.4 治疗 |
3 展 望 |
(10)小儿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断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第一部分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综述二 |
综述参考文献 |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
在读期间主要工作 |
致谢 |
附件 |
四、感染小鼠组织中Q热立克次体的分子病理学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辅助诊断Q热立克次体肺炎1例[J]. 梁瑶,吴祥林,王晓川,郭志强,蓝健,温杰翔.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01)
- [2]环磷酸腺苷活化的交换蛋白1抑制剂(NY0123)对乳腺癌肿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姚玉莹.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2)
- [3]两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株致病特性的比较病理学研究[D]. 屈亚锦.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8)
- [4]Ax1调控树突状细胞凋亡在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作用[D]. 曹承楼.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4(01)
- [5]蒙药复方特润舒都乐石油醚提取物及其主要单体抗炎信号通路的研究[D]. 纳仁高娃.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10)
- [6]柑橘黄龙病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病原菌亚洲种种群分化研究[D]. 黄丽. 西南大学, 2013(12)
- [7]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开发研究[D]. 李成应.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11)
- [8]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垂直传播途径的研究[D]. 于佐安.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2)
- [9]Q热、埃立克体病的研究进展[J]. 刘怡芳,张颖. 医学综述, 2008(06)
- [10]小儿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断方法的探讨[D]. 朱渝. 四川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