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缺位、错位到归位——10年来政府对证券市场认识的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冉丽娜[1](2021)在《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研究 ——基于公民社会权利视角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禹宁瑶[2](2020)在《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中国社会特有的“新事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从一定意义上说,大量农村地区已然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和幼儿园,其生产生活活动基本上就是围绕养老和抚幼两件事展开。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因农村改革政策而衍生,是经长期累积而成的复杂社会问题。留守老人经历了主动型安排、被动型接受和分工型选择的阶段性历史变化,这意味着中国留守老人问题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本研究紧紧围绕政府对留守老人“做过什么”、“做得如何”、“需要做什么”“如何做”的关键问题展开考察。从“一个村庄的中国养老”的田野调查着手,面对面感受老人的苦辣酸甜,从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口述故事和感受中,抽丝剥茧,寻找问题的由来、发展的轨迹、问题的症结、解决的良方,最终提出了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理论及其体系构架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对留守老人问题特性作了规律性考察。首次界定农村留守老人是与子女或其他赡养人、扶养人分开生活6个月以上,两者住所车程时间大于60分钟,独居在农村户籍所在地60岁以上的老人。提出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有子女但子女不在身边共同生活,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最突出的特征是家庭赡养功能临时性、部分性缺失,老人处于“准事实无人赡养”状态。留守老人养老保障难、健康难、关爱难、发展难的现实背后是农村养老价值文化的严重缺失,养老观念上的“三只无形的手”——全生命周期不平等照护观念、“孝文化”名义下的养老公共责任的缺失、无限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健全人”社会定位,将农村老人在家庭、社会、国家的角色定位中置于不利地位。留守老人养老的时间阶段性、身份流动性和安排的过渡性特征决定其养老的“过桥”性质,属于特例养老,与农村常态养老、兜底养老共同构成农村养老“三角”形态。本研究从纵向历史观察、横向事件比较的“十字”时空维度,考察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的历史过程和问题症结。指出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处于基于老人自食其力基础上的“急难补救”式支持的阶段,家庭具有托底养老保障功能,而非政府。政府责任与角色错位应予纠正,支持保障方向应调整,“保基本”制度功能设计应纠偏,政策工具空间待优化。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探索留守老人养老评价体系和方法,为政府支持提供导向。首次分析了中国社会养老“剩饭现象”,提出养老“剩饭指数”理论,构建了留守老人养老评价剩饭指数由通话指数、收入稳定指数、医疗照护指数、打牌指数“四维子指数”及16个具体指标组成的评估公式与模型,用以衡量需求与供给匹配程度,更加准确判断老人生活状态和照料情况,为政策制定和服务改善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和标准。本研究在元治理理论指导下探索发现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的直接理论基础,首次提出了“影子赡养人”理论。影子赡养人是指在法定赡养人因非主观故意造成赡养义务履行暂时性、部分性缺失时,为老人提供临时性养老帮助的责任主体。它是对法定赡养人角色和责任的临时性、部分性的替代,是在家庭赡养人功能失效时替代发生作用。影子赡养人准确定性了政府特例支持的属性,高度概括了政府特例支持的核心要义,为分析和解决留守老人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根据这一理论观点,政府对留守老人的支持,首要的理论依据是老人赡养实现程度,而不是谁是法定赡养人的问题,但凡有赡养缺失情形,“影子赡养人”就发挥“拾遗补缺”作用,为养老“剩饭现象”治理提供基本理论遵循。本研究依据“影子赡养人”理论,全新构架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体系。其最大特点在于坚持留守老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赡养”角度设定支持内容,从“过桥”性质选择支持路径,针对性、目的性强,较好解决了留守老人政府支持理论与实践“脱钩”的问题,探索了留守老人问题相对“闭环”的解决方案,是对养老社会支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当前农村养老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益参考。
吴国舫[3](2015)在《构建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法理逻辑》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资本市场确立了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本文运用宪法秩序理论,循着梳理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演进的法理逻辑,剖析存在问题的实质与成因,借鉴境外的立法与实践经验,提出了构建注册制的改革方案和实施方略,为制定注册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推进改革工作提供参考。除引言外,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形成的法理逻辑进行了梳理,对监管中的困局进行了总结,对注册制改革专家方案的误区进行了证伪。借鉴宪法秩序理论,从成文法律、观念法律和现实法律三种存在形态,对股票发行监管制度演进历程的法理逻辑进行了梳理。以现实法律形态为主要标准和客观依据,将股票发行监管制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地方试点开放股权融资时期(1984年—1992年)、全国试点政府分配规模时期(1993年—2000年)和转轨发展宏观调控供给时期(2001年至今)。改变了主流观点以成文法律为历史发展阶段划分依据,致使理论研究与客观实践脱节的做法。证监会施行核准制,严格审核、严防“炒新”、严格限售、严控风险、严厉打击,可谓“五严”并举。不过,发行监管仍然陷入了新股发行“暂停——重启”的循环怪圈,陷入了“政策市”、“圈钱市”和“投机市”等重重困局。其根源在于政府的越位、错位、缺位和本位问题。将专家学者们提出的注册制改革方案概括为三类,即行政许可改革方案、股票市场改革方案和证券发行监管制度整体重构方案,分别指出了各个方案的误区。提出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大命题,不能写成小文章,不能局限于行政许可这一个环节、证券交易所这一层市场和股票这一个品种,应当遵循市场化、法治化的价值目标进行顶层设计。第二部分对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施行的“政策市”、“圈钱市”和“投机市”困局的缘起与演进做出法理解析。“政策市”困局源于全国试点时期政府对股票发行规模进行宏观调控的试点风险防控思想。《证券法》取消《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规模管理后,申请公开发行股票成为了企业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没有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及时开展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拓宽企业股权融资渠道,反而反其道而行之,清理整顿关闭了全部场外市场。为了缓解两个交易所的市场容量压力,政府先后采取“通道制”和“保荐制”控制审核前端的申报数量,一直采取控制股票发行核准批文的发放节奏、新股发行的价格和配售方式等手段,平衡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矛盾,由此延续并固化了“宏观上供大于求与微观上供不应求的矛盾死结”。本质上,政府超越法律的规定,以宏观调控的方式实施行政许可具体行政行为,这种在法律之外反复推进的市场转轨、监管转型,背离了市场化、法治化的基本精神,不可能取得成功。转轨发展时期成文法律领先于观念法律和现实法律,“政策市”困局与市场化、法治化的客观发展规律的矛盾冲突日益尖锐。“圈钱市”困局还源于全国试点时期股票市场为国有企业脱困服务的原初价值目标,转轨发展时期国家减持国有股补充社保资金和股权分置改革后形成的“大小非”先后成为“圈钱”的新模式,政府推动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新目标又助推了“圈钱”,畸形的市场估值和畸形的利益格局,必然导致畸形的融资模式“圈钱市”。“投机市”困局是市场失灵的集中反映,发行人内部、外部和专业机构约束失灵,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内部约束失灵的总根源。投资者应对“政策市”和“圈钱市”困局,进一步固化“投机市”的困局。“政策市”困局中政府“有形之手”的强势导致市场“无形之手”的弱势,形成卖方“圈钱市”和买方“投机市”的困局,各个困局彼此强化、相互固化。第三部分对实行注册制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和实践进行了比较、借鉴。美国是股票发行注册制的鼻祖,《1933年证券法》奠定了以“披露型监管”为核心的发行审核制度。从美国、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注册制立法与运行来看,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注册制是法律授权机构审核信息披露文件的制度,具有行政许可的性质。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审核的目的是从满足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获取充分信息的需求出发,帮助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保障交易公开、公平和公正。以市场主体归位尽责为基础,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证券中介机构勤勉尽责、专业约束,发挥“看门人”功能,形成诚信约束,是实施注册制的前提。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强化投资者保护为根本保障。香港是城市经济体,其市场的发行人和投资者基本上两头在外,双重存档制度是历史上“(交易)所强(证监)会弱”长期博弈的结果。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是小版图经济体,经济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申请发行上市的新企业渐少,时常退市的公司比新上市的多,这些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由政府审核为主向交易所审核为主转变的演进过程。可资借鉴的仍然是作为大国经济体的美国。与其相比,我国在监管的法理逻辑和监管理念、制度、实践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现行制度引进嫁接、脱胎于上述国家和地区,在监管组织与职责、审核制度与机制等方面,都与其大同小异,根本性的差距还是在于市场经济和法治政府的理念,诚信和自治的经济、社会基础,以及健全的法治保障。第四部分对我国法律理论和立法体系下的注册权进行了法理解析。立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基本的经济法学分析范式,将股票发行注册权定性为公权力,其目的是减少股票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公平交易。注册权在法律性质上,属于行政许可权,由政府机构或者法律授权的组织行使。注册权运行的基础是发行人的公司自治和市场主体的自治,尤其是证券中介机构“看门人”的专业约束不可或缺。股票上市审核权属于自律权利,由交易场所行使,两者之间是基于上市合同的契约关系。经过政府机构注册之后,方能公开发行股票,公开发行的股票发行人可以自行选择交易的场所,但是,无论在哪里交易,作为公众公司,都需要履行持续信息披露义务。注册权相对于有选拔性条件的核准权而言,只对申请人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行审核,主要关注其充分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由申请人负责。注册权运行的保障应当加强,增强其独立性和运行效率,满足投融资双方的需求。放松前端管制后,应当相应健全完善对投资者的民事救济和加强刑事打击的相关制度。第五部分提出了系统构建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方案与实施方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应当进行一场透彻灵魂深处的理念更新、通达市场体系的制度重构和遍及运行机制的实践革新,按照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维度进行全面规划,根据《证券法》修订的进程进行分步推进,重构市场体系,重塑行政理念,重造运行机制。确立“便利高效,保护有效”的“双效”价值目标,在制度设计方法论上“想投资者之所想,急发行人之所急”,在运行机制实现方式上“市场主导,政府管好”。确立三项基本原则,即契约自由、披露为本,注册督导、高效透明,执法公正、救济有效。明确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即构建功能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造高效安全的发行与交易运行机制,健全执法公正的行政与司法保护体制。为了平稳推进改革,在《证券法》修订之前与之后,分两步实施改革措施。在《证券法》修订实施前的过渡期间,按照注册制改革的基本精神,全面修订股票发行规章制度,消除商事规范行政化、立法导向以政府为本位的问题,准确阐释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便利资本形成增强包容性,完善市场约束增强自治性,优化审核机制增强公信力,改革监管执法增强权威性。在法律修订实施后,系统构建注册制度,全面重构资本市场体系与注册体制,健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推进监管转型,建立健全证券司法制度增强法治保障。改进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财富管理的根本功能。
刘影春[4](2013)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及养老基金的筹集、管理、发放方式区分,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分为社会保险型养老保险制度、国家福利型养老保险制度、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三大类型模式。这三种模式的差异实质上是制度顶层设计的责任基础与责任结构的差异,即作为保障责任主体的政府、市场、个人三者间不同组合的责任分配方案的差异。国家福利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张养老保险的国家责任,政府直接介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运行与调控,承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完全责任,以一般税收方式负责养老金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的供款,而个人所承担的缴费责任非常小;社会保险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倡导养老保险的责任共担,政府不直接承担所有的供款和管理等责任,而是间接介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运行,养老保险资金由政府、雇主、雇员三方共同分担;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险制度主张养老保险的个人责任和市场化运作,政府只以调控的方式介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主要由雇主和雇员或由独立劳动者个人缴费筹集,政府仅给予政策优惠。但在各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实践中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和不可融合的,多数国家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大多采用了几种制度模式,构建了既有国家提供又有市场提供,既发挥个人能动性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支柱多层次的混合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各国政府积极引入市场因素,弱化国家作用,政府责任承担呈现“淡出”趋势,即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功能角色由提供养老保险福利向管理和促进私人养老保险计划转移,政府不直接承担所有的供款和管理等责任,而是作为引导者通过调动雇主、个人、社会等多方面力量提供并维系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国家不完全放弃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而以严格监管市场运作方式行使政府责任。从制度构建与政府责任角度而言,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规律特征及可借鉴的国际经验主要为: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与发展滞后于城镇,但发达国家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大都得到适时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政府责任目标明确,且制度构建立法先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筹集渠道多元,基本养老保障国家财政发挥主导作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与农业结构调整及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相联系,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多支柱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构建成为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取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学位论文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机制选择与政府责任承担的视角考察国外三大类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与变迁,以启示我国目前正在施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实践。论文第一章简单交代了论题研究的缘起及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动态及研究成果,并明确界定了与该论题研究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二章论述分析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相关理论。该章先论述了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社会结构及制度文化等影响因素;然后阐述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理论渊源及共同影响着养老金制度演进和变迁的两种力量——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之后较详细地阐析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结构构成要素及其制度模式选择的路径取向;最后简单阐述了当今世界三大类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三、四、五章分别选取了三大类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较有代表性的典型国家——英国、巴西、德国、日本、智利等国,分别对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与变迁进行较深入研究分析,并总结归纳出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发展演变的规律特征及可借鉴的经验。第六章对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广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借鉴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殷明航[5](2011)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的根本问题。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当前我国农村由于历史、制度等方面的原因,至今未建立起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来保障低收入农民的基本生活,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最低生活保障、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的极不完善严重制约着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从而也制约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从社会保障与政府责任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梳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政府责任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造成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困境的影响因素,得出政府主体的错位和缺位是造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主要原因的结论,并针对我国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观念的错位以及制度供给、财政支持、法律体系、监管体系等方面的缺位,提出政府必须改变现有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发挥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克服认识误区,提高政府社会保障责任意识;完善制度设计,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建设及其配套制度改革;加强财政支持,拓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资渠道;推动保障立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体系;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管体系,最终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能够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依、病有所医、贫有所扶、残有所助、失业有保障、服务可满足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陈月生[6](2010)在《中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研究 ——基于制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证券市场是在新旧体制的摩擦和对抗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的。作为一种新的投融资制度,中国证券市场为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同时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证券市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金融危机后中国如何发展证券市场并解决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问题,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资源配置理论为指导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有效市场理论、效率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综合运用历史的、逻辑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法分析了证券市场的配置资源的内容、方式、特点、效率并提出了证券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标准。本文回顾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阐明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规律及其资源配置模式的变迁,并对中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客观评价。本文认为中国证券市场总体上是有效率的,为国有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微观上资源配置的效率不高,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制度的问题。新兴加转轨的中国证券市场在其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明显带有特定的制度安排,这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又成为了制约中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因素:如上市资源的行政化的配置导致的寻租行为,增加了上市成本和难度;股权分置造成了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国有企业改制不彻底导致产权不清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等;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虽然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发挥,但股权分置改革遗留下来的“大小非”和“大小限”仍需解决。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了冲击,但2008年中国证券市场剧烈震荡的根本原因仍然是其制度本身。鉴于上述问题,本文认为,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证券市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充分利用世界正在看好中国经济的这一大好机遇,同时要以美国金融危机作警戒,加强制度创新,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完善信用制度,建立金融创新与维护金融安全相结合的机制,按照市场性、效率性和竞争性的原则来推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建立健全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并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充分利用低碳经济这个契机,建立绿色证券市场;以培养证券市场的凝聚力来提高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宋玉臣[7](2006)在《股票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选择》文中认为本文重点研究股票市场失灵的政府行为选择。行为金融学运用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了市场并非有效的结论,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是股票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矫正市场失灵的主体就是政府,由于政府行为也不会实现绝对理性,在矫正过程中有时使市场失灵减少甚至消除,但有时可能会使市场变得更加糟糕。原因是政府决策的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和政府决策者的寻租行为等原因导致政府失灵现象的发生。政府在矫正股票市场失灵的同时也会出现政府失灵的问题,这就给政府行为选择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本文利用相关研究方法对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事件分析法检验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内幕交易及政府行为选择;运用自相关检验和方差比例数量方法检验股价指数是否呈均值回归,以此判断股票市场对宏观信息反应特性,得出了我国股票市场存在对宏观信息的过度反应的结论;运用博弈分析法研究了股票市场上政府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过程,并分析了如何规范股票市场的政府行为;把作为市场活动主体之一的政府的风险与其它风险作了严格区分,专门研究了股票市场的政府风险及防范。
潘力[8](2006)在《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高等教育投融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内容摘要: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人力资本投资是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基本途径。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作为人力资本投资载体的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面临人口规模的长期压力、人口高峰的巨大压力,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的强烈需求,面临进入WTO后我国基础脆弱的高等教育将与国际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发展高等教育始终是我国现阶段及今后一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05年已经达到2100万人,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但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有21%。在今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持续稳定推进,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历史性挑战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必然会在一个时点上跨越50%的门槛,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将一直保持在全球第一的高平台上,并伴随人口规模稳定向前的持续增长而继续稳步扩大。即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及增长的基本态势,连同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共同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增长、高位运行的基本格局。与此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始终是支撑能力有限的短缺财政,这就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增长、高位运行的基本态势将始终面临财政投入的困扰,必须推进和加快适应市场化背景和基本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的构建、改革和完善。另一方面,从高等教育内部分析,尽管处于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诸多重大改革和建设问题,最突出的核心问题仍然是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问题。办学经费问题的本质是高等教育的投融资体制问题。无论目前还是今后,现行的高等教育经费体制都难以支撑庞大的高等教育规模,这也是高等教育收费成为持续性的整个社会全面关
董屹[9](2006)在《中国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研究 ——基于股票融资制度缺陷的视角》文中指出本文从股票融资制度缺陷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我国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行为(以下简称“募资变更行为”),并理清公司变更行为相关当事方的实质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的形成机制,并检验变更行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为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研究搭建了一个分析框架和解读路径,并从中摸索了公司行为、法规制度和市场发展之间的互动链条,总结出了中国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行为规律。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在制度变迁中募资变更行为的特征。本章用多个统计指标、从不同侧面展示了1994年~2005年11年间中国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的全貌,并进一步在制度演变的动态背景下对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进行阶段研究。为了全面梳理和掌握中国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的行为,笔者查找、搜集了中国股市建市至今所有变更过募资投向的A股上市公司。本章首先考察了上市公司募资变更的总体情况;接下来从募资投向变更的次数、频率及幅度,变更过募资投向公司的行业特征,变更募资投向的公告原因,改变过募资投向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以及募资变更前后的投向等5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数量统计和分析。本文发现,从1994年~2005年的11年间来看,中国股市中的募资投向变更行为波及上市公司面广(包括公司数量、行业、地区),但涉及变更金额总量不大,变更幅度中等,变更频率较慢。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结论是长时间“摊薄”的结果。如果只观察高峰期(1999年~2003年)上市公司的募资变更行为,就呈现出了涉及面广、变更金额大等特点。本章最后对募资变更进行了分段研究。在多种内外部因素交错作用和制度演变的动态背景下,募资变更行为表现出强烈的阶段特征。笔者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变更募资行为在11年间总体呈现“抛物线”的趋势:从1994年开始到1998年的5年里,募资变更行为稳步上涨,涉及到的上市公司和变更行为逐年增加;这一趋势在1999年~2003
王岚[10](2005)在《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证券市场诞生于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之下,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改革的内在要求。本身就具有中国经济市场化转轨的先导意义。 中国股市上证综合指数从2001年6月2245点的历史高点到2005年6月的998点,跌幅超过50%。市场不仅损失了股指和大量财富,更损失了公平和发展机遇,投资者信心亦逐渐沦陷。股市何时能走出困境,成为焦点话题。 本文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证券决策部门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战略偏差和决策不当。 如今,股权分置改革正如火如茶进行。它将引发我国资本市场全局性、根本性的制度变革。改革成败紧系数亿投资人,关系民生。意义远超资本市场本身,渐而波及整个金融领域。因此,与其他部门相比,证券部门的管理决策尤为重要,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架构和社会稳定。 对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的研究,既具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股权分置改革及全流通将修复国内A股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并将为证券市场的制度和产品创新提供必要条件,证券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的证券市场将是一个全流通的新市场,同时又必然带有原市场的脱胎痕迹。追根溯源,找出市场困境的症结所在,才能使之健康发展。监管思路如何变革、市场结构如何变化、市场风险如何控制、制度如何创新、机遇和影响等,都需要深层次探讨。因而,对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的前瞻性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立意的宗旨是:基于制度和风险的视角,从战略决策的管理学范畴来研究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拟综合采用规范研究法、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辅以实证研究法等进行研究。运用系统分析法把证券市场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进行,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立足于整体,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有机地、综合地分析研究对象。通过最新数据实证分析,论证证券市场困境的制度根源——
二、从缺位、错位到归位——10年来政府对证券市场认识的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缺位、错位到归位——10年来政府对证券市场认识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2)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及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方法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留守老人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
2.1.2 赡养人与影子赡养人 |
2.1.3 常态养老、兜底养老和特例养老 |
2.1.4 政府养老支持与政府养老特例支持 |
2.1.5 养老价值文化与养老剩饭指数 |
2.2 理论方法基础 |
2.2.1 元治理理论 |
2.2.2 扎根理论 |
2.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检讨 |
2.3.2 抽样分析法的运用 |
2.3.3 古城村田野调查 |
2.3.4 特定研究任务的多元方法运用 |
2.3.5 主要数据构成及样本编码 |
第3章 基于古城村折射的留守老人问题历史脉络 |
3.1 古城村养老历史变迁 |
3.1.1 养老发展轨迹 |
3.1.2 养老历史状况 |
3.1.3 养老变化特征 |
3.2 古城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历史考察 |
3.2.1 留守老人现象的出现及演变过程 |
3.2.2 留守老人问题的出现及环境特征 |
3.2.3 留守老人问题的政策历史背景 |
3.2.4 留守老人问题产生的根源 |
3.3 小结 |
第4章 湘潭市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分析 |
4.1 湘潭市留守老人概况 |
4.2 数据来源 |
4.3 湘潭市留守老人整体情况分析 |
4.3.1 个体特征分析 |
4.3.2 经济状况 |
4.3.3 身体及生活情况 |
4.3.4 精神状况与社会交往情况 |
4.4 湘潭市留守与非留守老人差异性分析 |
4.5 湘潭市留守老人区域性特征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湘潭市农村留守老人政府支持现状分析 |
5.1 政策实施概述 |
5.1.1 农村老人社会保障政策 |
5.1.2 农村养老服务政策 |
5.1.3 农村留守老人专项政策 |
5.2 养老政策内容分析 |
5.2.1 分析对象与方法 |
5.2.2 分析维度 |
5.2.3 政策编码 |
5.2.4 分析结果 |
5.2.5 分析讨论 |
5.3 养老政策效应分析 |
5.3.1 分析对象及方法 |
5.3.2 分项评估结果 |
5.3.3 分析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评价“剩饭指数”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6.1 建模的研究背景 |
6.2 建模的目标任务 |
6.3 基于扎根理论的建模方法选择 |
6.4 数据编码与模型建构 |
6.4.1 开放式编码 |
6.4.2 轴心编码 |
6.4.3 选择性编码 |
6.5 养老评价剩饭指数构成分析 |
6.6 基于养老剩饭指数的评价分析 |
6.7 小结 |
第7章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需求及政府责任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
7.1.2 养老需求构成要素四维设定 |
7.2 农村老人常态养老需求分析 |
7.2.1 需求内容维度分析 |
7.2.2 供给主体维度需求分析 |
7.2.3 支持方式维度需求分析 |
7.2.4 历史变化维度需求分析 |
7.3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分析 |
7.3.1 需求内容维度分析 |
7.3.2 供给主体维度需求分析 |
7.3.3 支持方式维度需求分析 |
7.4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模型 |
7.4.1 农村常态养老与特例养老需求差异性分析 |
7.4.2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模型 |
7.5 基于需求侧的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责任分析 |
7.5.1 养老支持责任的理论基础 |
7.5.2 政府养老责任清单分析 |
7.5.3 政府特例养老支持的主要差距 |
7.6 小结 |
第8章 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构建及阐释 |
8.1 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理论的提出 |
8.1.1 理论背景 |
8.1.2 理论发现 |
8.1.3 理论内涵 |
8.1.4 理论意义 |
8.2 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构建 |
8.2.1 理论基础和方法 |
8.2.2 “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 |
8.3 基础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
8.3.1 农村养老价值文化 |
8.3.2 农村养老基础政策 |
8.3.3 养老服务标准 |
8.4 核心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
8.4.1 家庭主养支持 |
8.4.2 社会共养支持 |
8.4.3 政府公养支持 |
8.5 制度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
8.5.1 “安全屋”机制 |
8.5.2 “蓄水池”机制 |
8.5.3 “长博弈链”机制 |
8.6 小结 |
第9章 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建设对策 |
9.1 构建家庭主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
9.1.1 制定全国统一的留守老人认定标准及具体办法 |
9.1.2 建立留守老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 |
9.1.3 建立留守老人养老环境支持系统 |
9.1.4 建立留守老人亲情陪护制度 |
9.1.5 试点建立农村以房养老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制度 |
9.1.6 建立留守老人法律援助制度 |
9.2 构建社会共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
9.2.1 建立留守老人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
9.2.2 建立邻里互助照料制度 |
9.2.3 完善为老公益创投制度 |
9.2.4 探索设立农村社区互助养老基金 |
9.2.5 推进农村养老价值文化建设 |
9.3 构建政府公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
9.3.1 建立定期探访制度 |
9.3.2 建立“双困”留守老人护理补贴制度 |
9.3.3 建立资助留守老人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制度 |
9.3.4 建立留守老年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 |
9.3.5 建立留守老人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
9.3.6 建立留守老人应急救援制度 |
9.4 优化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基础政策环境 |
9.4.1 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9.4.2 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
9.4.3 建立老年照护救助制度 |
9.4.4 建立养老征信制度 |
9.5 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
9.5.1 鼓励急需标准的优先研制 |
9.5.2 标准化建设的重点 |
9.6 探索农村留守老人多元化养老模式 |
9.6.1 多元养老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
9.6.2 医养结合介入实验启示 |
9.6.3 积极养老模式的植入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基本结论 |
10.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B 调查研究资料 |
附件1 湘潭市留守老人问卷调查表 |
附件2 湘潭市老人日常活动困难程度问卷调查表 |
附件3 湘潭县留守老人入户访谈提纲 |
附件4 湘潭市留守老人养老评价问卷调查表 |
附件5 湘潭市非留守老人问卷调查表 |
附件6 湘潭县古城村老人入户调查表 |
附件7 湘潭县古城村老人访谈提纲 |
附件8 湘潭县镇村干部访谈提纲 |
附件9 湘潭县农村养老调研座谈会纪要 |
附件10 湘潭县养老田野调查访谈样本编号及基本情况 |
附件11 访谈实录 |
(3)构建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法理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系统研究法 |
二、历史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案例研究法 |
第一章 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施行困局与注册制改革误区 |
第一节 股票发行核准制形成的法理逻辑 |
一、地方试点开放股权融资(1984年—1992年) |
二、全国试点政府分配规模(1993年—2000年) |
三、转轨发展宏观调控供给(2001年至今) |
第二节 股票发行核准制施行困局 |
一、股票发行监管“五严”并举 |
二、股票发行监管困局重重 |
第三节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及其误区 |
一、行政许可制度改革方案及其误区 |
二、交易所股票板块改革方案及其误区 |
三、证券发行监管制度整体重构方案及其误区 |
小结 |
第二章 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施行困局法理溯源 |
第一节 股票发行监管“政策市”困局法理溯源 |
一、政府越位管制造成股票发行市场体系失衡 |
二、政府错位监管造成股票发行供求矛盾“死结” |
三、政府执法缺位造成股票发行案件查处不力 |
第二节 股票发行监管“圈钱市”困局法理溯源 |
一、政府计划管理为国有企业脱困服务 |
二、政府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
三、政府推动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
第三节 股票发行监管“投机市”困局法理溯源 |
一、发行人内部约束失灵 |
二、发行人外部约束失灵 |
三、“看门人”专业约束失灵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与境外注册制之比较 |
第一节 美国证券发行注册制度 |
一、1933年证券法确立的证券发行注册制 |
二、美国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审核实践 |
三、美国证券发行注册制的最新发展 |
第二节 东亚国家和地区证券发行注册制度 |
一、日本证券发行注册制度 |
二、韩国证券发行注册制度 |
三、香港证券发行注册制度 |
四、台湾证券发行注册制度 |
第三节 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与境外注册制的比较 |
一、法理逻辑比较 |
二、监管方式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股票发行注册权的法理解析 |
第一节 股票发行注册权的概念、性质与权源 |
一、股票发行注册权的概念厘定 |
二、股票发行注册权的法律性质 |
三、股票发行注册权的权力来源 |
第二节 股票发行注册权的权力边界 |
一、股票发行注册权与公司自治、市场约束的边界 |
二、股票发行注册权与上市审核权的界分 |
三、股票发行注册权的行政边界 |
第三节 股票发行注册权的保障与监督 |
一、股票发行注册权的制度保障 |
二、股票发行注册权的监督机制 |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方案 |
第一节 构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 |
一、构建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价值目标 |
二、构建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基本原则 |
三、构建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主要任务 |
四、推进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实施方略 |
第二节 推进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过渡期措施 |
一、便利资本形成增强包容性 |
二、完善市场约束增强自治性 |
三、优化审核机制增强公信力 |
四、改进监管执法增强权威性 |
第三节 系统构建股票发行注册监管制度体系 |
一、全面重构资本市场体系与注册体制 |
二、健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推进监管转型 |
三、建立健全证券司法制度增强法治保障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外研究述评 |
(二)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内研究述评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理论分析 |
一、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基本因素 |
(一) 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社会结构因素 |
(二) 国外社会养老保险机制模式的制度文化基础 |
二、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理论渊源 |
(一) 生命周期消费储蓄理论 |
(二) 大数法则数理理论 |
(三) 世代叠交模型理论 |
(四) 市场失灵理论 |
(五) 制度变迁理论 |
(六) 公共产品理论 |
三、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关系 |
(一)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
(二)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
四、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成要素及制度运行机制模式 |
(一) 提供哪些制度产品?——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层次 |
(二) 谁有资格被供养?——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 |
(三) 谁来供养?——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责任主体及筹资模式 |
(四) 如何供养?——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机制模式 |
(五) 供养质量如何?——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及适度性 |
(六) 小结 |
五、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类型 |
(一) 社会保险型养老保险制度 |
(二) 国家福利型养老保险制度 |
(三) 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 |
第三章 国家福利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经验 |
一、英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一) 战后英国社会政策理念的演变 |
(二) 英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演进 |
(三) 英国私人部门职业养老金计划的监管 |
(四) 英国私人部门职业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 |
(五) 英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与评价 |
二、巴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一) 巴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 |
(二) 巴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评价 |
三、国家福利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
第四章 社会保险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经验 |
一、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一) 二战后德国社会保障政策理念 |
(二) 德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结构 |
(三) 德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四) 德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其改革 |
(五) 德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特点与评价 |
二、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及其经验 |
(一) 二战后日本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政策理念 |
(二) 日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结构 |
(三)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四)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评价 |
三、社会保险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维系力量与经验 |
第五章 智利的强制储蓄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一、智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内容 |
(一) 建立个人账户 |
(二) 养老金的缴纳与给付 |
(三) 民营机构的营运 |
二、智利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与监管 |
(一) 智利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严格限量监管模式 |
(二) 智利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监管内容 |
(三) 智利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成效 |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智利模式评价 |
第六章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一、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规律特征及经验 |
二、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政策理念及目标的启示 |
(一) 确立“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政策理念 |
(二) 明确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政策目标定向 |
(三)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应设定在适度的保障水平范围内 |
三、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模式选择的启示 |
(一) 改自愿缴费参保改为强制缴费参保 |
(二) 建立与地方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关联的比例制缴费机制 |
(三) 建立与国家财政收入水平相匹配的基础养老金给付机制 |
(四) 改革“多缴多补”缴费激励机制,设置缴费上限抑制利益转移非公平现象 |
(五) 建立与地方财政收入水平相匹配的指数补贴机制 |
(六) 建立“长缴多得”的财政补贴激励机制 |
(七) 设立不同群体类型的土地换保障的农地流转制度 |
四、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的启示 |
(一) 构建多支柱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二) 构筑多维度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
五、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法制化建设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外文部分 |
中文部分 |
博士论文 |
致谢 |
(5)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拟创新之处 |
第2章 农村社会保障与政府责任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分析 |
2.1 社会保障 |
2.2 农村社会保障 |
2.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2.4 政府责任 |
第3章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责任主体 |
3.1 政府责任主体的必然性 |
3.2 政府责任主体的可行性 |
3.3 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的责任定位 |
第4章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政府责任的历史演进 |
4.1 政府负责阶段(1949-1956) |
4.2 政府责任隐性化阶段(1956-1978) |
4.3 政府责任缺位阶段(1978—80 年代中后期) |
4.4 政府责任归位阶段(80 年代中后期至今) |
第5章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政府责任缺失及原因 |
5.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成就 |
5.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
5.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中政府责任的缺失 |
5.4 农村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 |
第6章 归位政府责任,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6.1 处理好农村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几个关系 |
6.2 正确选择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责任模式 |
6.3 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6)中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研究 ——基于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结构与体系 |
六、主要创新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资源配置 |
二、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 |
三、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
四、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及评价标准 |
第二节 资源配置理论 |
一、马克思关于资源配置的理论及评述 |
二、西方学者关于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及评述 |
第三节 制度变迁理论 |
一、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 |
二、西方经济学者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 |
三、制度变迁的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及制度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背景及规律 |
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背景 |
二、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规律 |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模式的变迁及其评价 |
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 |
二、中国证券市场上市资源配置模式的变迁 |
三、对中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 |
第三节 中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制度分析 |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体制缺陷 |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机制缺陷 |
三、中国证券市场的规则缺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市公司治理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第一节 公司治理的概述 |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 |
二、公司治理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一、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二、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第一节 证券市场信息和信息披露 |
一、证券市场产品的特性与信息 |
二、证券市场的价格、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 |
三、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原则 |
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意义 |
第二节 证券市场信息的理论分析 |
一、有效市场理论 |
二、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 |
第三节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行为取向对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 |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干预 |
一、政府对证券市场适度干预的必要性 |
二、中国政府对证券市场干预的作用 |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的政府失灵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一、政府失灵的表现形式 |
二、政府失灵给资源配置带来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危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
第一节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原因分析 |
一、金融危机的由来 |
二、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
第二节 金融危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
二、金融危机对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 |
三、金融危机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的机遇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启示 |
一、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 |
二、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
三、改革监管体制 |
四、完善信用制度 |
五、确保金融创新与维护金融安全的统一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金融危机后中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制度创新 |
一、推进市场化发行制度 |
二、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价格稳定机制 |
三、建立多元化的流通体制 |
四、稳妥解决国有股减持和流通问题 |
五、通过股指期货引入卖空机制 |
第二节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一、完善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
二、保持公司财产和经营的独立性 |
三、建立劣质公司的退出机制 |
第三节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一、建立强制性和自愿性的信息披露机制 |
二、建立股票价格机制以监控和筛选上市公司 |
三、严格信息披露的监管与执法 |
第四节 调整政府行为取向 |
一、明确政府的行为和角色定位 |
二、减少政府过度干预 |
三、建立科学化和透明化的政府决策机制 |
第五节 建立低碳经济下的绿色证券市场 |
一、绿色证券市场的含义 |
二、建立绿色证券市场的必要性 |
三、中国绿色证券市场形成的过程 |
四、建立低碳经济下绿色证券市场的措施 |
第六节 培养证券市场的凝聚力 |
一、影响证券市场的凝聚力的因素 |
二、证券市场凝聚力形成的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股票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股票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研究现状 |
第一节 股票市场失灵问题研究现状 |
第二节 股票市场政府行为问题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股票市场的政府失灵 |
第三章 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与政府行为选择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三节 矫正股票市场失灵的政府行为 |
第四章 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与内幕交易的政府行为选择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与内幕交易的理论研究 |
第三节 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内幕交易的实证研究 |
第四节 信息不对称与内幕交易的政府行为选择 |
第五章 股票市场对信息反应偏差实证研究与政府行为选择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宏观信息反应偏差分析方法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第四节 提高股票市场有效性的政府行为选择 |
第六章 股票市场政府失灵实证分析与风险防范 |
第一节 股票价格短期波动风险与政府行为 |
第二节 股票价格偏离内在价值风险与政府行为 |
第三节 防范股票市场风险的政府监管行为 |
第四节 股票市场突发事件的政府应对机制 |
第七章 政策博弈与减少政府失灵的对策选择 |
第一节 运用博弈论研究股票市场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政府与投资者的博弈分析 |
第三节 减少政府失灵的公共选择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它成果发表论文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后记 |
(8)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高等教育投融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篇--人力资本投资: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化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结构和方法 |
第二章:中国人口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中国人口资源的现状分析 |
第二节 中国人口资源发展变动的趋势分析 |
第三章、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经验和结论 |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教育的投资分析 |
第四章、高等教育: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与结构演进考察 |
第一节 专业化分工及人力资本专业化生产的结构效应 |
第二节 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 |
第五章、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与问题、发展中国家普遍缺陷和一般阶段性制约和人口大国转变特殊障碍的制度性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与问题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
第二部分:理论与实证篇——高等教育投融资制度的理论分析及其制度创新 |
第六章、高等教育投资制度的理论和公共政策考察 |
第一节 公共服务的一般理论 |
第二节 准公共服务的一般理论与事业支出 |
第三节 事业产品的公共政策与高等教育产品的公共政策考察 |
第七章、公共财政支出理论与我国现行公共教育财政支出状况考察 |
第一节:关于公共财政支出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经费总体状况考察 |
第三节 我国公共教育财政预算内与预算外支出考察 |
第八章、公共教育财政制度:问题、改进及重构讨论 |
第一节 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生成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现行公共教育财政中的制度性问题的分析与改革预期 |
第九章、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分级办学制度和分级财政体制的相关考察及改进 |
第一节 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的供给体制探讨 |
第二节 建立高等教育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实施民办高校公共财政补贴制度的思考 |
第十章、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选择 |
第一节 我国一般准公共服务的体制选择 |
第二节 我国的非义务教育服务体制选择 |
第三节 产权、收费:关于民办高等教育几个问题的探讨 |
第十一章、我国高等教育产权制度多元化改革探讨 |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的现状分析与模式选择 |
第十二章、探索建立高等教育融资制度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关于融资的几个基本问题 |
第二节 现代融资理论的发展以及对高等教育融资的启示 |
第三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融资理念 |
第十三章、高等教育融资体系构建 |
第一节 高等教育融资体系之一:间接融资 |
第二节 高等教育融资体系之二:直接融资 |
第三节 高等教育融资体系之三:信用担保 |
第四节 高等教育融资体系之四:其他融资方式 |
后记 |
(9)中国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研究 ——基于股票融资制度缺陷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0.4 具体研究路径 |
0.5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 中国上市公司在制度变迁中募资变更行为的特征 |
1.1 募资变更行为的认定及搜集 |
1.2 中国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行为的总体情况(1994 年~2005年) |
1.3 中国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行为的阶段性研究 |
1.4 本章小结 |
2. “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的制度根源 |
2.1 中国股市特殊的“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 |
2.2 “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下三重基本矛盾——募资变更的制度根源 |
2.3 本章小结 |
3. “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在募资变更中的缺陷(一)——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关系问题 |
3.1 “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下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关系从“公司中心”变为了“项目中心” |
3.2 “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下投资者投入回报、风险收益不对称 |
3.3 由“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在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上的缺陷产生的必然辅助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4. “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在募资变更中的缺陷(二)——监管的两难处境 |
4.1 管理层对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监管的定位与制度 |
4.2 我国监管当局监管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
4.3 美国股市中对上市公司变更募资行为的监管:规定与世通公司案例 |
4.4 本章小结 |
5. 股票融资制度线索下的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行为机制 |
5.1 中国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行为的动机 |
5.2 中国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行为的环境因素 |
5.3 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生成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募资变更行为与上市公司绩效——以高科技板块为例 |
6.1 实证研究设计 |
6.2 实证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附录 |
附录一 中美股市中上市公司募资变更监管相关法规 |
附录二 实证结果 |
一、截至 2001 年底我国主板高科技上市公司名单 |
二、主板高科技公司的确定办法 |
三、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四、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10)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架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架构安排 |
1.4 本文的创新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框架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2.1.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2.1.3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理论分析 |
2.2.2 制度变迁理论分析 |
2.2.3 风险理论分析 |
2.2.4 风险管理理论分析 |
2.2.5 决策理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证券市场分析:形成及概况 |
3.1 中国证券市场概述 |
3.1.1 股份制、股票、股票市场:中国证券市场由来 |
3.1.2 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中国证券市场新阶段 |
3.1.3 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
3.2 证券市场制度变迁 |
3.2.1 世界股票市场产生及制度变迁 |
3.2.2 新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 |
3.2.3 新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特殊性分析 |
3.3 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的阶段论 |
3.3.1 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发展规律 |
3.3.2 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阶段论划分之综述 |
3.3.3 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阶段论划分之我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证券市场困境根源:制度变迁中的制度缺陷 |
4.1 证券市场制度分析:制度梳理及比较 |
4.1.1 筹资者约束制度 |
4.1.2 投资者约束制度 |
4.1.3 中介者约束制度 |
4.2 证券市场制度分析之:制度缺陷分析 |
4.2.1 证券市场制度缺陷分析:制度缺陷的生成机理 |
4.2.2 股票发行制度缺陷分析:定价制度缺陷及变革追踪 |
4.2.3 证券市场制度缺陷表征:政策市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证券市场对策研究:风险演进中的风险管理 |
5.1 证券市场风险管理:总体分析 |
5.1.1 中国证券市场主要风险特征 |
5.1.2 中国证券市场主要风险分析 |
5.2 证券市场风险管理:券商风险分析 |
5.2.1 券商风险主要表现 |
5.2.2 券商风险案例分析 |
5.2.3 风险券商处置模式 |
5.3 证券市场风险管理:比较研究(1)总括比较 |
5.3.1 国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
5.3.2 国外金融机构风险分类及管理实践 |
5.3.3 国内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现状及结论 |
5.3.4 国内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借鉴 |
5.4 证券市场风险管理:比较研究(2)实务比较 |
5.4.1 台湾券商保证金存管经验借鉴 |
5.4.2 目前国内券商保证金存管模式 |
5.5 证券市场风险管理:整体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实务 |
5.5.1 证券公司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
5.5.2 证券公司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的实现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证券市场对策研究:股权分置改革理论与实务 |
6.1 股权分置历史回顾与分析 |
6.1.1 关键词辨析 |
6.1.2 股权分置的成因、弊端、现状 |
6.2 股票分置改革理论:政策背景与影响分析 |
6.2.1 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背景 |
6.2.2 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意义 |
6.2.3 股权分置改革对相关各方的影响分析 |
6.3 股权分置改革实务:改革概貌 |
6.3.1 股权分置改革的总体情况 |
6.3.2 股权分置改革的相关法律法规 |
6.4 股权分置改革实务:方案评析 |
6.4.1 第一批试点企业案例分析 |
6.4.2 第二批试点企业案例分析 |
6.4.3 第一批试点与第二批试点方案比较 |
6.5 股权分置改革实务:方案设计 |
6.5.1 对价方式分析及实例 |
6.5.2 测算理论模型与参数选取 |
6.6 股权分置改革实务:一个公司范例(南方航空整体设计方案) |
6.6.1 南方航空股权分置改革的可行性 |
6.6.2 南方航空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原则 |
6.6.3 南方航空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前提 |
6.6.4 南方航空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底线 |
6.6.5 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
6.6.6 南方航空股权分置改方案的特殊性 |
6.6.7 基本方案——非流通股股东向A股流通股股东无偿送股 |
6.6.8 其他软性支付条件 |
6.6.9 方案对流通股的对价补偿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证券市场对策研究:困境中的对策思考 |
7.1 演化趋势 |
7.1.1 趋势一:股权结构有望得到改善 |
7.1.2 趋势二:公司治理趋于市场化、规范化 |
7.1.3 趋势三:机构投资者治理模式逐渐形成 |
7.1.4 趋势四:上市公司监管面临新挑战 |
7.1.5 趋势五:资源配置功能、价值发现功能得到优化 |
7.1.6 趋势六:扩容预期悲观、市场风险迟滞 |
7.2 现实困境 |
7.2.1 融资功能的市场定位,带来市场发展阻滞 |
7.2.2 稳定低效的股权结构,造成治理机制缺陷 |
7.2.3 上市公司业绩低下,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
7.2.4 社会诚信缺失,市场走势与宏观经济背离 |
7.2.5 市场规模偏小,投资者结构限制股市发展 |
7.2.6 股市过分投机,换手率高波动性大 |
7.2.7 风险结构失衡,系统性风险凝聚 |
7.3 对策研究 |
7.3.1 完善发行制度,发挥活血功能,尽快恢复新股发行 |
7.3.2 完善退市制度,发挥换血功能,真正实现优胜劣汰 |
7.3.3 完善再融资制度,简化核准程序,严格控制融资规模 |
7.3.4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障要素生命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
7.3.5 完善投资主体结构,规范行为,加快机构投资者发展 |
7.3.6 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直面新问题,保护投资者利益 |
7.3.7 完善证券市场环境,注重标本兼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
7.3.8 完善政府角色定位,解除隐性担保,倡导决策科学透明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课题 |
附录: 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
附录: 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 |
致谢 |
四、从缺位、错位到归位——10年来政府对证券市场认识的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研究 ——基于公民社会权利视角的分析[D]. 冉丽娜. 西南大学, 2021
- [2]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D]. 禹宁瑶. 湘潭大学, 2020(12)
- [3]构建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法理逻辑[D]. 吴国舫. 武汉大学, 2015(07)
- [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D]. 刘影春.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5)
- [5]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 殷明航.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6]中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研究 ——基于制度分析[D]. 陈月生.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7)
- [7]股票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选择[D]. 宋玉臣. 吉林大学, 2006(05)
- [8]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高等教育投融资问题研究[D]. 潘力.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9]中国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研究 ——基于股票融资制度缺陷的视角[D]. 董屹.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10]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困境与对策研究[D]. 王岚. 暨南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