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衍射时差法探伤和定量技术——焊缝超声检测最新欧洲标准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史亦韦,郭淼,陈虹,盖一冰[1](2021)在《超声波衍射时差法检测的实验室能力认可》文中指出分析了国内超声波衍射时差法(TOFD)检测能力的实验室认可现状,详细对比了国内外超声波衍射时差法相关标准中关于人员和设备的管理和技术要求,并根据超声波衍射时差法的技术特点和国内应用现状,从人员、设备、过程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关于实验室超声波衍射时差法检测能力认可的相关建议。
欧阳星峰,余焕伟,蒲建忠[2](2019)在《基于合成孔径聚焦成像的超声衍射时差法图像优化处理》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改善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检测图像品质,提高缺陷图像的横向分辨率,从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D扫和B扫TOFD图像的合成孔径聚焦成像模型,对提高合成孔径聚焦成像品质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实现了TOFD图像的合成孔径聚焦技术与匹配滤波、维纳滤波、旁瓣抑制等算法的综合集成。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合成孔径聚焦成像算法能有效改善TOFD图像质量,增强对缺陷尺寸的横向定量识别,有利于高分辨TOFD技术的实现。
孙豪明[3](2018)在《AP1000钢制安全壳TOFD检测方法替代RT检测方法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海阳核电站1、2号机组是采用先进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AP1000技术的核电机组。AP1000核电站的钢制安全壳(以下简称CV)的作用是,从安全壳移出足够的能量,保证在设计基准事故下,安全壳不会超压。CV由顶封头、底封头和筒体等组成。在筒体板材焊缝焊接完成后要对筒体对接焊缝进行100%射线检测(以下简称RT)。本文重点针对筒体板材在焊接后进行的RT检测进行分析,分析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优缺点;同时针对施工中RT检测的种种不足,采取衍射波传播时间技术的检测方法(以下简称TOFD)进行替代可行性分析。首先进行了现场RT工作的总结和前期TOFD的调研工作。后续实验过程中,进行了模拟件的焊接工作,并且在模拟件中预设多种人工缺陷。使用TOFD和RT等检测方法对模拟件进行了检测,并将两种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对缺陷的检出能力。最后通过对试板中人工缺陷的解剖,来验证之前的检测结果,进而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实验结果显示,在对缺陷的检出率,缺陷长度、深度和高度测量以及检测效率等几个方面来说,TOFD检测技术比RT检测技术有明显的优势。在后续CV施工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TOFD检测方法。目前,海阳核电站正在准备建设的二期工程以及三门核电站的二期工程以及后续的内陆核电站均为AP1000机组,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海阳核电站扩建工程以及其他新建核电工程现场无损检测质量的管理,将能够给予一些借鉴和指导。
宋绵[4](2017)在《基于超声TOFD的焊缝缺陷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焊接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保证焊接结构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对焊缝中可能出现的缺陷进行检测。超声TOFD(time-of-flight-diffraction,衍射时差法)技术由于具有缺陷检出率高、测量精度高、检测效率高、数据直观且可永久保存和设备轻便安全等显着优点,已成为了焊缝缺陷检测最有效的手段。但超声TOFD技术对焊缝缺陷定性评定困难且焊缝中横向裂纹缺陷容易漏检。为此,本文针对超声TOFD焊缝缺陷检测中这两大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试验总结出不同焊缝缺陷TOFD图像的显示特征,实现焊缝缺陷的定性评定;改进了传统的TOFD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对边斜向非平行扫查方法来减少焊缝中横向裂纹的漏检,并进行试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制作不同类型焊缝缺陷的模拟试块,进行超声TOFD检测的同时,利用射线检测进行对比验证,结合TOFD检测D扫描图像和射线检测底片,分析总结出典型焊缝缺陷TOFD图像的显示特征。(2)通过研究TOFD检测中焊缝横向裂纹漏检的原因,改进了传统的TOFD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对边斜向非平行扫查方法。为了检验该方法的实用性,提高检测效率,设计了专用的多通道斜向扫查架。(3)制作横向裂纹缺陷模拟试块,利用CIVA软件模拟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探头发射声场,优化检测工艺参数。采用设计的多通道斜向扫查架对试块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多通道斜向扫查架的一个通道设计为非平行扫查,另一个通道设计为偏斜角在30°60°范围内的对边斜向非平行扫查,能够实现焊缝内纵向缺陷和横向缺陷的TOFD检测。研究中总结的典型焊缝缺陷显示特征为实际焊缝TOFD检测中缺陷类型的判断及定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所设计的多通道斜向扫查架不仅能有效减少焊缝中横向裂纹的漏检,使检测数据更准确,还能有效简化扫查工序,提高检测效率。
李卫[5](2015)在《钒改进钢再热裂纹超声对比试块及检测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氢反应器是现代炼油工业的重大关键设备,自20世纪60年代起加氢反应器广泛采用2.25Cr-1Mo钢进行制造。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煤液化新工艺的发展,人们开发了比传统Cr-Mo钢更具优势的钒改进钢。2007年,再热裂纹在欧洲的钒改进钢加氢反应器中被发现,经研究,再热裂纹是在消应力处理(ISR)或焊后热处理(PWHT)后产生,有一定的隐蔽性,因而由其引起的事故具有不可预见性,且危害性极大,故国内外科技人员对钒改进钢再热裂纹的预防、检测技术高度关注。目前厚壁加氢反应器多采用TOFD技术对焊缝进行检测,实现对再热裂纹的检测,将对钒改进钢加氢反应器的设计、制造及安全运行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本文在总结钒改进钢再热裂纹产生机理和形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TOFD检测所需条件,参考API标准,设计并制作了模拟再热裂纹的对比试块。通过TOFD检测、超声检测,实现了对模拟再热裂纹的检出和定量。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根据钒改进钢再热裂纹产生机理和形貌特征,设计制作了模拟再热裂纹的对比试块,研究适用于模拟埋藏小缺陷的试块加工方法。(2)TOFD试验发现:采用国内目前的NB/T 47013.10(JB/T 4730.10)标准推荐的检测通道数是可以检测到一定尺寸再热裂纹的。(3)和常规非平行扫查不同,采用特殊B扫描进行缺陷检测时,表面盲区较小,且TOFD图像中近表面缺陷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来,并且可以对缺陷位置和自身高度进行精确测量。(4)TOFD+UT检测工艺,即特殊B扫查方式的TOFD检测、手工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可以实现对钒改进钢再热裂纹的检出和定量;TOFD检测可以对缺陷定深定高,精度较高,UT也可以对缺陷定深及定高,两者检测结果可相互验证。
王滨[6](2015)在《国内外焊缝超声检测标准发展历程及最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超声检测技术是检测焊接接头缺陷并为焊接接头质量评价提供重要数据的主要无损检测方法之一。对国内外焊缝超声无损检测标准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检测标准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
马佼佼[7](2013)在《油气输送螺旋缝埋弧焊钢管提高缺陷检测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SAW)是常见的油气输送管之一。随着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开展,己经攻克了螺旋缝埋弧焊管生产工艺中的诸多难点。但在焊管的实际生产中,由于设备配置不均衡、工艺落伍等原因,总是会产生一些缺陷。由于焊缝中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等面积型缺陷直接减小了焊缝截面,因此,这些缺陷是典型的危险型缺陷。本文针对螺旋缝埋弧焊管中常见的缺陷,釆用脉冲反射法和衍射时差法(Time of FlightDiffraction,简称TOFD)对SSAW钢管进行提高缺陷检测率的研究。首先,对SSAW焊管检测现状及工艺进行调研,分析了脉冲反射法和TOFD法的检测原理,对缺陷进行了定位、定量、定性的方法研究。然后制作了模拟SSAW焊管缺陷试块,用两种方法对这些缺陷进行深度和长度测量,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得知,对于坡口未熔合等方向性缺陷,TOFD检测精度远大于常规超声波检测精度。最后,用手动检测模拟SSAW自动检测,发现超声检测存在漏检现象,对焊缝中部的漏检缺陷可以采用TOFD法进行补充检测。TOFD法定量精度高,但不适合测定表面缺陷,两种方法结合对SSAW焊管进行缺陷检测,则获得了理想的检测效果。
路鹏程[8](2013)在《电站厚壁部件超声波检测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声TOFD检测技术(全称Time of F1ight Diffraction超声衍射时差技术)是一种利用缺陷端部产生的衍射信号的时间差来对缺陷进行定位和定量的无损检测方法。正是由于TOFD检测的这种原理,使得其在对厚壁部件的检测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TOFD检测技术具有检出率高、检测速度快、精度高、定位准确等优点,而且极易实现自动化,是当前国内外超声波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本项目研究的整体思路是:采用常规检测技术与TOFD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借鉴常规检测方法的优点,并针对其不足之处,充分利用TOFD纵波检测的特点,通过选择适宜的探头、楔块等,研究在厚壁及粗晶材料上进行检测的适用性及对缺陷尺寸的精确测量。充分利用电站带自然裂纹缺陷的实物和模拟试块,采用不同检测工艺分别进行试验测试,通过总结分析,实现预期的技术指标。经项目研究确定的检测工艺经过多次现场应用,证明能够满足对电站厚壁部件进行现场检测的需要。应用该工艺对多个电厂的厚壁部件进行了检测试验,实验结果表面该检测工艺可操作性强,适合现场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1.简要介绍本项目的概述、超声TOFD检测的原理、扫描方式与图像的形成。2.分析了厚壁部件中缺陷性质、方向、位置对部件安全的影响,不同厚度处缺陷检测方法的选择和常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厚壁部件存在的问题。随后给出TOFD检测典型图谱分析。3.设计加工含各种缺陷的厚壁缺陷模拟试块。采用常规超声波法及TOFD检测方法对上述试块和含实际裂纹缺陷的发电机护环分别进行检测。制定多种工艺对不同缺陷的检测灵敏度进行试验,分析不同工艺参数下缺陷检测的灵敏度,以确定最佳检测工艺,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发现当检测厚壁部件中下部缺陷时,选择20°的探头楔块能有效降低超声波的衰减、提高信噪比。4.超声TOFD检测盲区研究,主要包括:近表面和底面盲区的理论计算及理论解决方法。通过设计试块验证上述盲区理论。TOFD检测与其他无损检测相结合以达到减小甚至消除盲区的目的。
夏纪真[9](2011)在《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文中指出(2011年7月)无损检测资讯网www.ndtinfo.net一.概述(一)世界无损检测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无损检测技术是以物理现象为基础的,回顾一下世界无损检测技术的起源,都是一种物理现象被发现后,随之进行深入研究并投入应用
白艳[10](2011)在《基于TOFD法的钢结构焊缝超声无损检测研究》文中认为超声TOFD法(Time-of-flight-diffraction technique,超声波衍射时差)是一种通过测量缺陷端部产生的衍射回波信号的传播时间来确定缺陷的尺寸和位置的检测方法。超声TOFD法具有缺陷检出能力强,定位精度高,检测环境安全,数据易保存等优点,随着信号处理、电子、计算机、模式识别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该方法必将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焊接结构的无损检测领域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超声TOFD法在国内外各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了超声TOFD法在无损检测领域中的行业动态。文中详细阐述了超声TOFD法的检测原理和扫描方式,并着重针对检测中工件近表面存在盲区这一缺点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通过减小探头中心间距,变化探头晶片尺寸、中心频率、标称角度等方法来减小盲区。另外鉴于其他无损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到工件近表面盲区这一优势,提出来将这些方法与超声TOFD法结合起来使用,以达到减小甚至消除盲区的目的。以超声TOFD法的检测原理为基础,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设计了数据采集电路,包括接收限幅、信号放大、滤波、A/D转换、数据采集、嵌入式系统处理器、数据传输接口等功能,实现了超声TOFD信号准确、有效地采集。为了实现检测系统中的超声脉冲发射、数据采集延迟等时序控制,以及参数读写、数据存储等逻辑功能,运用VHDL(Very-High-Speed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语言编写设计了FPGA芯片EP3C10的逻辑功能,使整个检测系统在功能上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超声衍射时差法探伤和定量技术——焊缝超声检测最新欧洲标准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衍射时差法探伤和定量技术——焊缝超声检测最新欧洲标准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波衍射时差法检测的实验室能力认可(论文提纲范文)
1 TOFD检测的实验室能力认可现状 |
2 TOFD检测人员的能力要求 |
3 TOFD检测设备校准 |
3.1 TOFD检测标准中的校准与核查要求 |
(1) 新购置的TOFD仪器和(或)探头。 |
(2) 校准和核查。 |
(3) 运行核查。 |
(4) 检查。 |
3.2 TOFD检测系统性能测试标准 |
3.3 TOFD检测仪器设备认可要求建议 |
4 检测过程控制要点 |
4.1 检测区域覆盖 |
4.2 数据采样间距 |
4.3 仪器设置和验证 |
(1) 灵敏度。 |
(2) 深度校准。 |
4.4 结果的解释与评价 |
4.5 测量不确定度 |
5 质量控制要求 |
6 结语 |
(2)基于合成孔径聚焦成像的超声衍射时差法图像优化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SAFT成像算法原理 |
2 TOFD图像的信号处理及SAFT算法实现 |
2.1 SAFT的时移线性插值 |
2.2 SAFT的匹配滤波 |
2.3 超声波束旁瓣抑制 |
2.4 TOFD图像的维纳滤波 |
3 试验结果 |
4 结论 |
(3)AP1000钢制安全壳TOFD检测方法替代RT检测方法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和目的 |
1.3 该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AP1000 核电站介绍 |
1.3.2 AP1000CV介绍 |
1.3.3 AP1000CV主要部分介绍 |
1.3.4 AP1000CV施工 |
1.3.5 RT简介 |
1.3.6 TOFD技术简介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6 课题的创新性 |
第二章 RT检测现状和TOFD方法调研 |
2.1 AP1000 钢制安全壳RT检测现状 |
2.1.1 设计文件中对RT的技术要求 |
2.1.2 钢制安全壳RT检测工艺 |
2.1.3 最终RT检测结果 |
2.1.4 现场RT施工总结 |
2.2 TOFD工艺参数调研 |
2.2.1 调研内容 |
2.2.2 具体调研内容 |
2.3 试验前期准备 |
2.3.1 模拟件 |
2.3.2 TOFD试验需要的准备和检测标准 |
2.3.3 RT试验需要的设备和检测标准 |
2.3.4 UT试验需要的设备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2.4.1 RT结果分析 |
2.4.2 UT结果分析 |
2.4.3 TOFD结果分析 |
第三章 TOFD替代RT的可行性研究对比试验 |
3.1 PA01 试板的试验结果 |
3.1.1 PA01 试板缺陷位置布置 |
3.1.2 .PA01 试板参数 |
3.1.3 PA01 试板制作缺陷类型及测试结果 |
3.2 PA02 试板的试验结果 |
3.2.1 缺陷位置布置 |
3.2.2 试板参数 |
3.2.3 制作缺陷类型及测试结果 |
3.3 结果汇总 |
3.3.1 TOFD检测结果 |
3.3.2 射线检测结果 |
3.3.3 常规超声检测结果 |
3.3.4 缺陷试样解剖结果 |
3.4 结果分析 |
3.4.1 RT结果分析 |
3.4.2 TOFD结果分析 |
3.5 其他对比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研究开发与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基于超声TOFD的焊缝缺陷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超声TOFD无损检测技术 |
1.2.1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分类 |
1.2.2 超声检测 |
1.2.3 超声TOFD检测技术 |
1.2.4 超声TOFD技术的发展 |
1.3 TOFD技术焊缝缺陷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超声TOFD技术原理 |
2.1 TOFD检测原理 |
2.1.1 波的衍射现象 |
2.1.2 TOFD检测基本原理 |
2.2 TOFD检测设备配置 |
2.3 TOFD图像显示及扫查方式 |
2.3.1 TOFD图像显示 |
2.3.2 TOFD扫查方式 |
2.4 超声TOFD检测的特点 |
2.4.1 超声TOFD检测的优点 |
2.4.2 超声TOFD检测的局限性 |
2.5 本章小结 |
3 焊缝缺陷的TOFD检测图像分析 |
3.1 典型焊缝缺陷及其制备 |
3.1.1 常见焊缝缺陷的成因及危害 |
3.1.2 焊缝缺陷模拟试块制备 |
3.2 典型焊缝缺陷TOFD检测定性分析 |
3.2.1 表面开口型缺陷 |
3.2.2 气孔 |
3.2.3 夹渣 |
3.2.4 未焊透 |
3.2.5 未熔合 |
3.2.6 裂纹 |
3.3 焊缝缺陷TOFD检测定量分析 |
3.3.1 TOFD焊缝缺陷尺寸测量 |
3.3.2 典型焊缝缺陷TOFD检测定量分析 |
3.4 焊缝中倾斜裂纹TOFD检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焊缝横向裂纹TOFD检测研究 |
4.1 TOFD检测横向裂纹漏检的原因 |
4.2 对边斜向非平行扫查 |
4.3 TOFD多通道斜向扫查架设计 |
4.3.1 TOFD扫查装置改进的目的 |
4.3.2 多通道斜向扫查架设计 |
4.4 焊缝横向裂纹试块制备 |
4.5 TOFD声场CIVA仿真及关键工艺参数优化 |
4.5.1 CIVA仿真原理 |
4.5.2 TOFD检测关键工艺参数优化 |
4.5.3 TOFD声场与缺陷响应仿真 |
4.6 焊缝横向裂纹试验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钒改进钢再热裂纹超声对比试块及检测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钒改进钢再热裂纹研究现状 |
1.2.1 钒改进钢加氢反应器选材的发展史 |
1.2.2 钒改进钢加氢反应器的制造工艺 |
1.2.3 再热裂纹 |
1.2.4 钒改进钢再热裂纹 |
1.3 加氢反应器的焊缝检测技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钒改进钢再热裂纹的超声检测技术 |
2.1 前言 |
2.2 TOFD超声技术的基本原理 |
2.2.1 物理基础 |
2.2.2 检测原理 |
2.2.3 扫描方式 |
2.2.4 缺陷测量 |
2.3 TOFD超声检测中重要工艺参数选择 |
2.3.1 探头选择 |
2.3.2 探头中心间距设置 |
2.3.3 厚度分区 |
2.3.4 灵敏度设定 |
2.4 用TOFD方法检测再热裂纹的原因 |
2.4.1 与射线检测方法相比 |
2.4.2 与常规超声检测方法相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钒改进钢再热裂纹超声对比试块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对比试块的设计 |
3.2.1 试块材质的选择 |
3.2.2 试块厚度的选择 |
3.2.3 试块宽度的选择 |
3.2.4 试块长度的选择 |
3.2.5 试块内部模拟再热裂纹缺陷的尺寸 |
3.2.6 模拟缺陷加工的方位 |
3.2.7 对比试块设计图 |
3.3 对比试块的加工方法 |
3.3.1 常规TOFD对比试块的加工 |
3.3.2 国外TOFD对比试块的加工 |
3.3.3 本文研究的加工方法 |
3.4 对比试块制作工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钒改进钢再热裂纹的超声检测工艺试验研究 |
4.1 前言 |
4.2 TOFD检测系统 |
4.3 TOFD检测的探头参数设置 |
4.4 检测设备及检测步骤 |
4.5 TOFD检测结果与分析 |
4.5.1 第一检测厚度分区(通道 1)检测结果 |
4.5.2 第二检测厚度分区(通道 2)检测结果 |
4.5.3 第三检测厚度分区(通道 3)检测结果 |
4.5.4 第四检测厚度分区(通道 4)检测结果 |
4.5.6 检测分析及讨论 |
4.6 常规脉冲反射法的超声检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钒改进钢加氢反应器再热裂纹的检测 |
5.1 前言 |
5.2 钒改进钢加氢反应器再热裂纹的检测工艺 |
5.2.1 检测策略与时机 |
5.2.2 TOFD超声检测 |
5.2.3 手工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 |
5.2.4 其它补充检测方法 |
5.3 实际产品焊缝的TOFD检测 |
5.3.1 TOFD检测图像 |
5.3.2 图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6)国内外焊缝超声检测标准发展历程及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焊缝超声检测标准发展历程 |
2 中国焊缝超声检测标准发展历程 |
3 焊缝超声检测标准的最新进展 |
(7)油气输送螺旋缝埋弧焊钢管提高缺陷检测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内外螺旋缝埋弧焊钢管制造现状 |
1.2.2 国内外螺旋缝埋弧焊钢管检测现状 |
1.2.3 国内外钢管检测新技术 |
1.3 螺旋缝埋弧焊钢管检测工艺 |
1.3.1 自动超声检测 |
1.3.2 手动超声检测 |
1.3.3 X 射线工业电视检测 |
1.3.4 X 射线拍片检测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超声波检测的物理基础 |
2.1 超声波检测工作原理 |
2.2 超声波的分类 |
2.3 波的干涉衍射 |
2.4 波的反射和折射 |
2.4.1 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单一平面时的反射和折射 |
2.4.2 超声波倾斜入射到界面时的反射和折射与波型转换 |
2.4.3 超声波在曲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
2.5 超声波在固体介质中的的衰减 |
2.5.1 引起衰减的原因 |
2.5.2 衰减的规律 |
2.5.3 衰减系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螺旋缝埋弧焊管超声波脉冲反射法检测技术及方法 |
3.1 SSAW 焊管常见缺陷 |
3.2 脉冲反射法检测原理 |
3.3 钢管缺陷超声检测技术 |
3.3.1 纵向缺陷的检测 |
3.3.2 横向缺陷的检测 |
3.4 焊缝缺陷常规超声检测技术及方法 |
3.4.1 探伤前准备工作 |
3.4.2 横波斜探头检测方法 |
3.5 缺陷的定位、定量、定性 |
3.5.1 缺陷的定位 |
3.5.2 缺陷的定量 |
3.5.3 缺陷的定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SAW 焊管 TOFD 检测技术及方法 |
4.1 超声波 TOFD 检测概述 |
4.1.1 超声波 TOFD 检测原理 |
4.1.2 超声波 TOFD 检测特点 |
4.2 超声波 TOFD 检测方法 |
4.2.1 检测装置和耦合剂 |
4.2.2 探头选择和布置 |
4.2.3 检测试块 |
4.2.4 检测灵敏度的调节 |
4.2.5 超声波 TOFD 法扫描方式 |
4.3 超声波 TOFD 法对缺陷的定位、定量及图像显示 |
4.3.1 缺陷的高度和深度 |
4.3.2 缺陷检测的盲区 |
4.3.3 TOFD 缺陷的图像显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SAW 焊管超声检测试验研究 |
5.1 仪器、探头、试块的选择 |
5.1.1 检测仪器的选择 |
5.1.2 实验使用的探头 |
5.1.3 实验使用的试块 |
5.2 探头性能测定 |
5.2.1 探测面和折射角的选择 |
5.2.2 探头前沿长度和 K 值的测定 |
5.3 脉冲反射法的实验研究 |
5.3.1 焊缝检测的定位分析 |
5.3.2 焊缝检测的定量实验 |
5.4 TOFD 法的实验研究 |
5.4.1 TOFD 检测仪器、探头、试块的选用 |
5.4.2 TOFD 法对缺陷的定位定量研究 |
5.5 TOFD 检测结果与常规超声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
5.6 TOFD 检测与常规超声检测结合提高缺陷检测率的实验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8)电站厚壁部件超声波检测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概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主要内容和实践依据 |
1.1.3 课题预期目标 |
1.2 超声 TOFD 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
1.2.1 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技术简介 |
1.2.5 TOFD 技术发展概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TOFD 法超声探伤的基本原理 |
2.1 衍射现象 |
2.2 TOFD 技术检测原理 |
2.2.1 TOFD 法探伤示意图 |
2.2.2 超声 TOFD 扫查图像的形成 |
2.2.3 超声 TOFD 扫描方式 |
2.2.4 TOFD 检测的数学模型 |
2.3 TOFD 检测系统的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厚壁部件中缺陷分析和常规超声波检测存在的问题 |
3.1 厚壁部件中缺陷种类、方向、位置等参数对部件安全的影响分析 |
3.1.1 缺陷性质的影响 |
3.1.2 缺陷方向的影响 |
3.1.3 缺陷位置的影响 |
3.2 常规超声波检测大厚壁部件存在的问题 |
3.2.1 常规超声波检测中探头角度的影响 |
3.2.2 常规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检测中探头灵敏度的影响 |
3.2.3 常规超声检测缺陷尺寸的精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深度缺陷的检测方法与 TOFD 典型缺陷定性图谱分析 |
4.1 厚壁部件中不同深度缺陷检测方法的选择 |
4.1.1 表面开口及近表面埋藏缺陷检测方法的选择 |
4.1.2 中上部缺陷检测方法的选择 |
4.1.3 中下部缺陷检测方法的选择 |
4.1.4 内壁开口缺陷检测方法的选择 |
4.2 几种典型缺陷定型图谱分析 |
4.2.1 表面开口型缺陷 |
4.2.2 埋藏型缺陷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厚壁部件模拟试块设计与制作 |
5.1 模拟试块的材质规格选择 |
5.2 厚壁焊接缺陷试块 1 和试块 2 的设计与制作 |
5.2.1 厚壁焊接缺陷试块的坡口型式选择 |
5.2.2 厚壁焊接缺陷试块中缺陷种类及尺寸的确定 |
5.3 试块 3 和试块 4 的结构 |
第6章 厚壁部件模拟试块的检测试验与结果分析 |
6.1 80mm 厚壁焊接缺陷试块检测试验 |
6.1.1 常规脉冲反射法检测 |
6.1.2 脉冲反射法检测试验数据分析 |
6.1.3 超声 TOFD 检测试验 |
6.1.4 TOFD 检测试验数据分析 |
6.2 大厚壁部件内壁微小缺陷检测工艺参数优化试验 |
6.2.1 试块 3(厚 120mm)底面切槽扫查对比 |
6.2.2 试块 4(厚 160mm)底面切槽扫查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超声 TOFD 法检测盲区研究 |
7.1 盲区问题的提出 |
7.2 盲区问题的理论研究 |
7.2.1 近表面盲区的理论计算 |
7.2.2 底面盲区的理论计算 |
7.3 理论解决的方法 |
7.4 实际应用中 TOFD 法检测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减小盲区 |
7.4.1 超声 TOFD 法与脉冲回波法相结合 |
7.4.2 多通道 TOFD 法检测 |
7.4.3 超声 TOFD 法与近表面检测方法相结合 |
7.5 盲区理论分析试验验证 |
7.5.1 试验试块的制备 |
7.5.2 试验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发电机护环的 TOFD 检测试验和厚壁部件 TOFD 检测工艺 |
8.1 发电机护环的 TOFD 检测 |
8.1.1 护环内壁自然缺陷的 TOFD 检测 |
8.1.2 护环底面模拟缺陷的 TOFD 检测 |
8.1.3 护环类厚壁部件 TOFD 检测注意事项 |
8.2 厚壁部件 TOFD 检测工艺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基于TOFD法的钢结构焊缝超声无损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超声TOFD法的发展和应用 |
1.2.1 超声TOFD法在压力容器检测方面的应用 |
1.2.2 超声TOFD法在工业管道检测方面的应用 |
1.2.3 超声TOFD法在水电行业的应用 |
1.2.4 超声TOFD法在其他相关技术方面的应用 |
1.2.5 超声TOFD法的标准化 |
1.3 超声TOFD法的发展前景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钢结构焊缝缺陷及超声TOFD法检测机理 |
2.1 钢结构焊缝的常见缺陷 |
2.1.1 缺陷的种类及形成原因 |
2.1.2 焊缝的超声波检测 |
2.2 超声TOFD法的检测原理 |
2.2.1 超声波的衍射原理 |
2.2.2 超声TOFD法的基本原理 |
2.2.3 超声TOFD法的数学模型 |
2.3 超声TOFD法的扫描方式及图像显示 |
2.3.1 超声TOFD法的扫描方式 |
2.3.2 超声TOFD法的图像显示 |
2.4 超声TOFD法中缺陷性质的判定 |
2.4.1 表面开口型缺陷 |
2.4.2 埋藏型缺陷 |
2.5 超声TOFD法的优缺点 |
2.5.1 超声TOFD法的优点 |
2.5.2 超声TOFD法的局限性 |
2.6 本章小结 |
3 超声TOFD法检测盲区的研究 |
3.1 盲区问题的提出 |
3.2 盲区问题的理论研究 |
3.2.1 近表面盲区的理论计算 |
3.2.2 底面盲区的理论计算 |
3.3 理论的解决方法 |
3.4 超声TOFD法与其他方法的结合 |
3.4.1 超声TOFD法与脉冲回波法 |
3.4.2 DUAL-TOFD法 |
3.4.3 TOFD法与近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
3.4.4 TOFD法与超声相控阵 |
3.5 试验验证 |
3.5.1 试块的制备 |
3.5.2 参数的选择 |
3.5.3 试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超声TOFD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4.1 超声探头的选择 |
4.2 超声波发射电路 |
4.3 回波限幅电路 |
4.4 缓冲电路 |
4.5 动态可调高频增益放大电路 |
4.6 采集信号数字化电路 |
4.6.1 单端信号差分化 |
4.6.2 模数转换 |
4.7 系统控制电路 |
4.7.1 FPGA-EP3C16-SOPC-NIOS控制器 |
4.7.2 时序逻辑控制FPGA芯片EP3C10 |
4.7.3 FPGA配置片 |
4.8 USB接口设计 |
4.9 FPGA逻辑功能的实现 |
4.9.1 FPGA的基本结构 |
4.9.2 FPGA的特点 |
4.9.3 FPGA与ASIC、CPLD的比较 |
4.9.4 FPGA的设计流程 |
4.10 SOPC系统的构建 |
4.11 PCB板设计 |
4.1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超声衍射时差法探伤和定量技术——焊缝超声检测最新欧洲标准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波衍射时差法检测的实验室能力认可[J]. 史亦韦,郭淼,陈虹,盖一冰. 无损检测, 2021(09)
- [2]基于合成孔径聚焦成像的超声衍射时差法图像优化处理[J]. 欧阳星峰,余焕伟,蒲建忠. 无损检测, 2019(03)
- [3]AP1000钢制安全壳TOFD检测方法替代RT检测方法可行性研究[D]. 孙豪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4]基于超声TOFD的焊缝缺陷分析与研究[D]. 宋绵.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3)
- [5]钒改进钢再热裂纹超声对比试块及检测工艺研究[D]. 李卫.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6)
- [6]国内外焊缝超声检测标准发展历程及最新进展[J]. 王滨. 无损检测, 2015(06)
- [7]油气输送螺旋缝埋弧焊钢管提高缺陷检测率的研究[D]. 马佼佼.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7)
- [8]电站厚壁部件超声波检测新技术研究[D]. 路鹏程. 华北电力大学, 2013(S2)
- [9]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A]. 夏纪真. 西南地区第十一次无损检测学术年会暨2011年(昆明)国际无损检测仪器展览会论文集, 2011
- [10]基于TOFD法的钢结构焊缝超声无损检测研究[D]. 白艳.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