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孙帅,王百新,孙璐[1](2022)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公路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有着强度高、抗渗性好、表面坚实的优势,是当前最为常用的基层形式,其对推动公路工程大规模机械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难度较大,技术水平要求严格,时常出现基层开裂、翻浆等质量通病,这会对公路路况与工程耐久性造成负面影响。鉴于此,为建设优质公路工程,本文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开展探讨,提出拌和、摊铺、碾压、养生阶段的质控措施,以供参考。
朱锦辉[2](2021)在《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文中研究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因具有抗渗性好、施工速度快、强度高及板体性良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市政道路工程。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组建质量管理小组、原材料、优化配合比、试验段施工和混合料关键工序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管理措施,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应全过程跟踪检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平整度等均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基层未发现干缩裂缝,取得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效果。
江玮[3](2021)在《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文中研究说明水泥稳定碎石有着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较为适用于公路路面基层部分。但水泥稳定碎石的整体施工过程相对较为复杂,涉及到繁琐的施工技术和多项施工要点。因此,为了确保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就必须全面掌握其性质和施工技术,依据其所具有的固有特性,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予以合理地严格控制,确保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提高公路路面基层的质量。本篇文章将针对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做出仔细分析,首先阐述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相关要求,再针对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对策做出简要讨论。
马俊琛[4](2021)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分析及压实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泥稳定碎石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基层建设中应用广泛,其使用性能和状态直接影响着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是保证其性能的重要环节之一,但与路面面层相比目前对基层施工的重视还不够,施工过程中往往生产工艺落后,混合料的均匀性差,缺少有效的施工控制和检测。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来说,确定施工方法和压实工艺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尚存在以下两点问题:一方面,当基层厚度较大时,通常会选择上下两层间断施工,即下基层施工完毕养生7d后铺筑上基层,这种施工方法会导致基层层间粘结性能减弱、整体性能降低;另一方面,现场压实工艺的选择不能结合混合料的实际受力状态,只能通过铺筑试验段进行检验对比,评价指标单一,但传统压实度检测方法主观因素大,对基层的破坏性大、精确性低,不能快速连续反映压实质量。本文依托于吉林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结合吉林省集双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力学分析的角度研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法,并对其压实进行快速检测分析和模拟仿真,为高等级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综合分析既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的优缺点,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路面结构分析模型,计算不同基层施工方法的路面结构力学响应,以剪应力、弯沉、弯拉应力作为分析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各施工方法对三个指标的综合影响,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进行力学分析与评价,用于指导试验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的选择。2.在试验路段基层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埋设加速度传感器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碾压压实过程进行实时和全过程测试,对测量得到的加速度信号进行滤波、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等处理,与常规灌砂法检测的压实度指标建立相关关系,寻求快速检测基层压实度的方法和手段。3.为进一步研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效果,结合施工现场压实机械的参数指标和水泥稳定碎石的本构关系,建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模型,基于动力学基本原理对压路机振动轮模型进行模态分析,采用DP弹塑性模型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本构模型,研究压实过程中不同压实模式的压实效果以及基层材料的应力应变规律。通过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从力学角度分析考虑不同施工方法的层间结合状态,建议采用整体式施工或双层连铺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法。埋设加速度传感器并通过其测试值可以有效预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通过对所采集的加速度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当碾压次数逐渐增加时,加速度极大值和有效值总体上呈现一种递增的趋势,可以与压实度建立了良好的相关关系。压实仿真结果表明压实过程中对于压路机振动轮下的基层特别是基层上部不同位置的应力分布有较大差异,基层在整个碾压过程中,从轮中心到轮边缘的应变逐渐衰减。
潘元乐[5](2021)在《垂直振动压实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水稳层路基压实施工而言,达到压实强度标准和理想均匀度一直是多年来质量控制和验收的标准。一方面,无论是钻芯试验还是弯沉值试验,都是在施工后有限点进行的,其结果被用来判断整个碾压层是否到达了压实标准是说服力不足的;另一方面,压实质量检测手段复杂,耗时耗力,补救措施在施工已经结束的情况下要么无法完成,要么费用昂贵,因此水稳层路基施工整个过程质量控制尤为重要。通过水泥稳定碎石性能试验分析材料粒径级配、水泥剂量、养护龄期、养护温度等因素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干燥收缩、温度收缩的影响。研究4种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抗压性能、抗冻性能、干燥收缩性能和温度收缩性能,表明细集料含量越多,材料抗冻性能越差、干燥收缩越大、抗温度收缩性能越差;关键粒径比RC(Ratio of critical particle size)为50%~62%时,其大小与水泥稳定碎石的长期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增速逐渐减缓,水泥剂量在10%以内,水泥剂量每增加1%,强度增加2.0MPa左右;20℃养护温度范围内,材料强度的上升得益于养护温度的升高;低水泥用量(3%、4%)集料7d养护龄期的试件在养护温度10℃即可满足混合料基本强度的形成。基于节点荷载施加法计算压路机对碾压层的作用力;通过振弦式传感器对不同碾压遍数下碾压层内部不同深度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试验中强振第三遍后,压实度不再增加,三号、四号传感器应变减小,强振第五遍时沉降量“反弹上移”,土压力和应变均减小,碾压层表面部分被振松散,表明LSV220型单钢轮全液压双驱垂直振动压路机在水稳层碾压施工中采用“一静压、一弱振、三强振、一静压”碾压组合模式可有效提高碾压质量;试验中通过高强度透明钢化玻璃观察到距表层大约53cm处呈现一条碾压作用线,表明53cm范围内水稳层压实效果较好,松铺厚度不宜超过53cm。以雄安新区建材运输通道容城至易县公路建设工程为依托,运用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定位系统对压路机施工位置、压实轨迹、压实遍数、行进速度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拌合站和试验段的含水率测定,发现拌合站混合料含水率变异系数比现场混合料含水率变异系数小,试验段碾压材料含水率变异系数越大,压实度平均值越小,含水率变异系数对压实度的决定系数R2=0.9413,将含水率变异系数控制在9%以下时,可达到压实度规范值98%。通过密实度传感器测量圆的相切与相交关系研究其测量方法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表明5个圆相交时测量效果较好,并对两个断面的12个点进行压实度检测,与灌砂法检测差值不超过0.6%。
鲁子煜[6](2021)在《掺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机动车交通量不断增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成为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道路基层形式。其具有诸多优点,同时也存在刚度高、脆性大,易产生裂缝等缺陷,而纤维材料的加入可以在保证材料强度的同时减少裂缝,改善基层乃至整条道路的性能。玄武岩纤维自身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应用于基层可有效提高其力学性能与抗冻性能,但玄武岩纤维在水泥稳定碎石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较少,施工工艺尚不明确。为分析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建立具有参考性的强度模型,给出可供施工参考的强度推荐值,继而推广玄武岩纤维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室内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试验,使用灰色关联法及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数理统计分析,并于G331国道丹东—阿勒泰公路呼玛至十八站段A2标段修筑了 500m的掺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进行了 7d取芯抗压强度试验和后期跟踪观察,得出如下结论:玄武岩纤维能够与水泥稳定碎石有效结合,形成均质且性能优异的新型复合材料。水泥掺量、玄武岩纤维掺量和养护龄期三个影响因素均对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有显着影响,其影响因素的显着性排序均为水泥掺量>玄武岩纤维掺量>养护龄期。基于室内试验数据,对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与水泥掺量、玄武岩纤维掺量和养护龄期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线性回归与数理统计分析,建立了可靠的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强度预估模型,为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基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强度预估提供了有效参考。根据数理统计原理计算得出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推荐值和90天弯拉强度推荐值。对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在极重、特重交通荷载情况下的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推荐值为6.5~7.5MPa,重交通荷载情况下推荐值为5.5~6.5MPa;对弹性模量区间为14000~20000MPa的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材料90天弯拉强度建议值为1.2~1.8MPa。提出了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并通过试验路取芯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后期观察情况证明了工艺可行性,同时证明了玄武岩纤维应用于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中易拌和且分布均匀,用于施工效果良好。现场取芯强度试验结果也验证了室内强度性能试验结果和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预估模型的准确性。
连尚承[7](2021)在《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灰粉煤灰普通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后期强度高、稳定性性好的特点,是我国常用的路面基层材料之一,但是其早期强度较低,用作路面维修养护材料时不能快速开放交通。硫铝酸盐水泥(SAC)的早期强度较高,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具有抗渗、抗冻、耐腐蚀、碱度低等特点,已被成功用于道路快速施工、路面抢修等。为此,本文以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材料,并与石灰粉煤灰普通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UCS)、劈裂拉伸强度(STS)以及抗冻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为工程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根据泰波理论在规范推荐范围内确定碎石的级配,并根据分形理论计算了碎石的分形维数,然后确定了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最后对材料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击实试验确定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随着所用无机结合料掺量的增加而减小,而最佳含水率随之升高;当无机结合料的掺量相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随着碎石中粗集料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最大干密度随着粗集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2)将不同配合比和级配的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与石灰粉煤灰普通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试样分别养护1天、4天、7天、28天、90天,然后对不同龄期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UCT),探讨了养护龄期、水泥种类、水泥掺量、无机结合料的掺量、碎石级配对混合料UCS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和水泥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UCS也随之增加,石灰以及粉煤灰对材料的后期强度影响显着,硫铝酸盐水泥则对混合料的早期强度提升明显,且后期的UCS没有明显的降低,可以满足基层材料UCS的要求,达到快速开放交通的目的。(3)将不同配合比和级配的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与石灰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分别养护1天、4天、7天、28天、90天,然后对不同龄期的试样进行劈裂拉伸强度试验(STT),探讨了养护时间、水泥种类、水泥掺量、无机结合料掺量、碎石级配对混合料劈裂强度(STS)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硫铝酸盐水泥能够提高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早期的STS,随着水泥掺量和养护时间的增加,混合料的STS也随着增加,石灰粉煤灰对材料后期的STS提升起重要作用。(4)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养护28天时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冻融循环五次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损失(BDR)为指标,考察了水泥掺量、碎石级配、水泥种类,无机结合料的掺量对其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掺量和无机结合料掺量是影响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BDR的主要因素,相对来说水泥种类和碎石级配对BDR的影响较小,硫铝酸盐水泥类稳定碎石混合料相比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类稳定碎石混合料,其抗冻性能更好。可知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比石灰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早期强度更高,且后期强度没有明显降低,冻融性能良好,是一种良好的路面基层材料。用于道路的快速施工和维修养护时,可以达到较早开放交通的目的。
李娟[8](2021)在《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采用工程实例结合理论实践的方法,先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特点,接着探讨了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最后提出具体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结果表明,基层是公路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基层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公路工程的总体质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有保障、原材料来源广、工程造价低等优势,能够有效满足现代化公路施工的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李建荣[9](2021)在《柳南高速公路基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文中认为文章结合柳南高速公路工程实例,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准备、试验施工、正式施工三个方面分析基层施工技术,并提出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相关质量控制措施。
甘学超[10](2020)在《基于抗裂性能的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半刚性基层以板体性好、承载能力强、较好的经济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的承重层,目前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一般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为主。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实际公路工程项目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早期受到干燥收缩易产生干缩裂缝、通车后期受到温度应力的影响易形成温缩裂缝等。本文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裂性为目的,延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使用年限,减少后期路面维修成本。从级配细观骨架结构特征出发,建立离散元数值模型,研究不同级配的骨架结构效应并提出级配评价方法,优化级配组成,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补足水泥剂量使用过多而降低抗裂性的短板,同时通过不同成型方式、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等室内试验验证级配的可行性。最后结合实际工程铺筑试验段,采用本文推荐级配,并对比不同搅拌方式下的基层混合料摊铺效果。具体内容如下:(1)在级配优化方面,本文建立了三种典型级配的离散元模型,在不同宽度加载板的情况下,采用循环加载的方式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并监测追踪混合料内部接触应力、力链分布、应力传递图等监测项目,分析了加载过程中三种级配细观结构力学响应规律。提出了应力传递率、主骨架应力分布率等骨架结构优良性评价标准。结果表明:GK骨架空隙级配与GM骨架密实级配的骨架结构效应优于XF悬浮密实级配。(2)级配设计采用了粗细集料分开设计方法,粗集料分级掺配、细集料i法级配设计,确定了分级掺配振实试验所得ZD-1的级配组与其他13组不同掺配比的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组,并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对不同级配进行了骨架结构评价,推荐了四组级配JS-5、7、9、ZD-1可以作为具有优良骨架结构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使用。(3)在室内试验方面,通过不同击实方式试验、不同成型方式的混合料力学性能试验和收缩性能试验对比。试验表明:重型击实造成的颗粒级配变化比振动击实级配变化程度高,是振动击实破碎程度2.4倍;振动成型试件在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试验结果是静压成型的1.14倍、1.53倍;相比静压成型,振动成型干缩应变降低了8%,且在试验监测的前7d,采用振动成型方式的试件平均干缩系数降低18.5%,说明了振动成型方式在早期可以有效减少混合料的干燥收缩。(4)以不同水泥剂量、级配、龄期作为研究要素,通过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室内试验,综合分析了力学性能与收缩性能随着水泥剂量和龄期的增长变化规律。并采用抗裂性评价方法对不同级配组成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了设计级配在各个性能方面均优于规范级配。(5)依托实体工程修筑了试验段,对比振动搅拌与静力搅拌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效果。通过现场取芯强度试验、水泥剂量检测以及裂缝观测等手段,得出振动搅拌技术优于静力搅拌技术,并验证了本文级配设计方法所得的相关结论。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拌和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1.1 原材料选材 |
1.2 材料性能测试与配合比优化 |
1.3 拌和质量控制 |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摊铺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2.1 摊铺机械配置 |
2.2 下承层准备 |
2.3 确定摊铺基准 |
2.4 应用宽幅超厚一次摊铺工艺 |
2.5 摊铺过程平整度、粗铺密实度与离析控制 |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碾压与养生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3.1 压实机械配置 |
3.2 碾压过程质量控制 |
3.3 接缝处理 |
3.4 厚度、平整度与压实度的变异控制 |
3.5 合理选择养生工艺 |
3.6 基层裂缝防治处理 |
4 结语 |
(2)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管理 |
2.1 组建质量管理小组 |
2.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原材料质量管理 |
(1)水泥 |
(2)集料 |
2.3 优化配合比设计 |
2.4 试验段施工质量管理 |
2.5 拌和质量管理 |
2.6 运输质量管理 |
2.7 摊铺质量管理 |
2.8 碾压质量管理 |
2.9 养生质量管理 |
3 结束语 |
(3)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要求 |
1.1 材料要求 |
1.2 人员要求 |
1.3 机械要求 |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对策 |
2.1 材料选择 |
2.2 摊铺 |
2.3 碾压 |
2.4 接缝 |
2.5 养护 |
3 结束语 |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分析及压实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层间结合状态的研究现状 |
1.2.3 压实度动态检测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力学研究 |
2.1 路面结构模型基本假定 |
2.2 路面结构力学模型建立 |
2.2.1 路面模型 |
2.2.2 荷载施加与边界条件 |
2.2.3 基层分层连铺参数的计算 |
2.3 结构层模量路面模型计算结果 |
2.3.1 剪应力 |
2.3.2 弯沉 |
2.3.3 层底弯拉应力 |
2.3.4 灰色关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路基层施工技术 |
3.1 试验路设计概况 |
3.1.1 集双高速公路概况 |
3.1.2 试验路路面结构 |
3.2 试验路配合比及施工方法 |
3.2.1 生产配合比 |
3.2.2 施工机械配备及施工方法 |
3.3 试验路施工控制要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动态压实测试 |
4.1 采集系统布设方案 |
4.2 振动加速度信号的分析方法 |
4.2.1 傅里叶变换 |
4.2.2 滤波处理和小波分析 |
4.3 振动加速度与压实度相关关系 |
4.3.1 信号采样频率的设置 |
4.3.2 现场振动加速度信号的采集 |
4.3.3 信号采集结果 |
4.3.4 信号的小波分解 |
4.3.5 信号的滤波和去噪 |
4.3.6 加速度信号和压实度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仿真 |
5.1 模型分析与建立 |
5.1.1 振动轮模型的建立 |
5.1.2 基层模型分析与建立 |
5.2 压实过程有限元分析 |
5.2.1 静压和振压的压实效果分析 |
5.2.2 基层压实受力状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1.作者简介 |
2.科研成果 |
致谢 |
(5)垂直振动压实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垂直振动压实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泥稳定碎石性能试验研究 |
2.1 原材料技术要求 |
2.2 粒径级配对水泥稳定碎石质量的影响 |
2.2.1 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设计 |
2.2.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2.3 冻融循环试验 |
2.2.4 干燥收缩试验 |
2.2.5 温度收缩试验 |
2.2.6 回弹模量试验 |
2.3 水泥剂量对水泥稳定碎石质量的影响 |
2.4 养护龄期对水泥稳定碎石质量的影响 |
2.5 养护温度对水泥稳定碎石质量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稳层在垂直振动压实下的动力响应研究 |
3.1 振弦式传感器介绍 |
3.1.1 振弦式传感器基本原理 |
3.1.2 振弦式传感器出厂参数 |
3.2 垂直振动压实原理 |
3.2.1 垂直振动压路机原理 |
3.2.2 垂直振动压路机参数 |
3.2.3 水稳层压实过程及强度形成原理 |
3.3 基于节点荷载施加法计算压路机对碾压层的作用力 |
3.4 碾压层内部动力响应试验 |
3.4.1 试验材料 |
3.4.2 试验过程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3.5.1 土压力计数值变化 |
3.5.2 应变计数值变化 |
3.5.3 压实遍数与沉降量、压实度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密实度传感器对水稳层压实质量的控制研究 |
4.1 密实度传感器测试原理 |
4.2 密实度传感器的标定 |
4.3 密实度传感器测量方法与测量精度研究 |
4.3.1 密实度传感器推荐测量方法 |
4.3.2 测量方法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 |
4.4 灌砂法与密实度传感器组合式测量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
5.1 工程介绍 |
5.2 原材料质量标准及项目技术标准 |
5.2.1 原材料质量标准 |
5.2.2 .项目主要技术标准 |
5.3 基于GNSS系统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5.3.1 GNSS定位系统工作原理 |
5.3.2 GNSS定位系统参数说明 |
5.3.3 GNSS定位系统APP操作 |
5.4 碾压材料供给与运输的控制 |
5.4.1 混合料拌合供给量 |
5.4.2 混合料的运输 |
5.5 碾压中水稳层含水率的控制 |
5.5.1 试验段含水率测试分析 |
5.5.2 含水率与压实度的关系 |
5.6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
5.7 压实度检测与评价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掺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半刚性基层研究现状 |
1.2.2 纤维半刚性基层的研究现状 |
1.2.3 玄武岩纤维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性质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玄武岩纤维 |
2.1.3 集料 |
2.2 试验方案与试验方法 |
2.2.1 试验方案 |
2.2.2 击实试验 |
2.2.3 试件成型及养生 |
2.2.4 无侧限抗压强度 |
2.2.5 劈裂强度 |
2.2.6 弯拉强度 |
2.2.7 抗冻性能 |
2.3 本章小结 |
3 混合料力学性能分析 |
3.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3.1.1 纤维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1.2 水泥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1.3 养护龄期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 劈裂强度 |
3.2.1 纤维掺量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3.2.2 水泥掺量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3.2.3 养护龄期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3.3 弯拉强度 |
3.3.1 纤维掺量对弯拉强度的影响 |
3.3.2 水泥掺量对弯拉强度的影响 |
3.3.3 养护龄期对弯拉强度的影响 |
3.4 抗冻性能 |
3.4.1 玄武岩纤维掺量对抗冻性能的影响 |
3.4.2 水泥剂量对抗冻性能的影响 |
3.5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影响因素评级 |
3.5.1 抗压强度影响因素评级 |
3.5.2 劈裂强度影响因素评级 |
3.5.3 弯拉强度影响因素评级 |
3.6 本章小结 |
4 混合料强度预估模型与施工工艺 |
4.1 强度值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1.1 抗压强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1.2 劈裂强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1.3 弯拉强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2 强度推荐值 |
4.2.1 无侧限抗压强度推荐值 |
4.2.2 弯拉强度推荐值 |
4.3 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 |
4.3.1 概况 |
4.3.2 原材料 |
4.3.3 施工工艺流程 |
4.3.4 现场检测及后期调查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7)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试验介绍及强度形成机理 |
2.1 原材料性质 |
2.1.1 水泥的性质 |
2.1.2 石灰的性质 |
2.1.3 碎石的性质 |
2.1.4 粉煤灰的性质 |
2.2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的确定 |
2.2.1 无机结合料与碎石比例的确定 |
2.2.2 石灰粉煤灰比例的确定 |
2.2.3 碎石级配的确定 |
2.2.4 水泥掺量的确定 |
2.3 试验介绍 |
2.3.1 击实试验介绍 |
2.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3 劈裂拉伸强度试验 |
2.3.4 冻融试验 |
2.4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 |
2.5 强度形成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UCS |
3.1 试验方案 |
3.1.1 试验方案设计 |
3.1.2 试样的制备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养护龄期与UCS的关系 |
3.2.2 水泥掺量与UCS的关系 |
3.2.3 不同水泥类型与UCS的关系 |
3.2.4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UCS随养护龄期的增长模型 |
3.2.5 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UCS的预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STS |
4.1 试验方案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养护龄期与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STS的关系 |
4.2.2 水泥掺量与综合稳定碎石混合料STS的关系 |
4.2.3 水泥类型与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STS的关系 |
4.2.4 STS随养护龄期增长的模型 |
4.3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摩尔-库伦破坏包络线探讨 |
4.3.1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STS与 UCS之间的关系 |
4.3.2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摩尔-库伦破坏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冻性能 |
5.1 试验条件及方法 |
5.2 试验方案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直观性分析 |
5.3.2 方差分析 |
5.3.3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冻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述 |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特点分析 |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 |
3.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3.2 混合料配比和拌和 |
3.3 摊铺 |
3.4 碾压 |
3.5 接缝处理 |
3.6 养生和交通管制 |
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4.1 加强集料的质量控制 |
4.2 水泥剂量的控制 |
4.3 混合料拌和控制 |
4.4 摊铺和碾压控制 |
5 结束语 |
(9)柳南高速公路基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项目概况 |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准备技术 |
2.1 基层材料的技术指标 |
2.2 混料配比设计试验 |
2.3 混料组成的技术控制 |
2.4 确定生产配合比 |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试验施工技术 |
3.1 机械组合 |
3.2 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 |
3.3 松铺厚度、松铺系数和压实遍数 |
4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正式施工技术 |
4.1 施工技术要求 |
4.2 拌和站相关技术要求 |
4.3 摊铺技术要求 |
4.4 压实技术要求 |
4.5 养护技术要求 |
4.6 检测技术要求 |
5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
5.1 控制水泥剂量 |
5.2 控制混料拌和 |
5.3 控制水分含量 |
5.4 控制集料级配 |
5.5 控制摊铺作业 |
5.6 控制压实作业 |
6 结语 |
(10)基于抗裂性能的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基于离散元的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细观结构稳定性评价 |
2.1 离散元原理 |
2.1.1 离散元基本原理 |
2.2 离散元在道路中的应用 |
2.3 离散元模型建立 |
2.3.1 离散元建模 |
2.3.2 离散元主要参数选择 |
2.4 骨架结构稳定性分析 |
2.4.1 变形循环加载对混合料内部力学响应变化规律 |
2.4.2 不同级配的应力传递图 |
2.4.3 不同级配的应力传递分析 |
2.4.4 不同级配的有效传递分布区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
3.1 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设计 |
3.1.1 级配理论 |
3.1.2 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分级掺配设计方法 |
3.2 骨架结构优良性比选 |
3.2.1 级配设计组的应力传递率与主骨架应力分布率比选 |
3.3 抗裂性稳定骨架结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设计 |
3.3.1 原材料 |
3.3.2 水泥剂量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振动成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研究 |
4.1 振动成型原理 |
4.1.1 成型设备以及力学模型 |
4.1.2 振动成型参数确定 |
4.2 不同成型方式对混合料的影响 |
4.2.1 试验方案 |
4.2.2 不同击实方式的级配衰变规律 |
4.2.3 不同成型方式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的影响 |
4.3 不同成型方式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4.3.1 不同成型方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2 不同成型方式对收缩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研究 |
5.1 试验方法 |
5.1.1 试验方案 |
5.1.2 室内试验方法 |
5.2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力学特性研究 |
5.2.1 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研究 |
5.2.2 间接抗拉强度特性研究 |
5.2.3 抗压回弹模量特性研究 |
5.3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收缩性能研究 |
5.3.1 干缩试验 |
5.3.2 温缩试验 |
5.4 抗裂性评价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工程应用 |
6.1 振动搅拌技术原理及优势 |
6.1.1 振动搅拌原理 |
6.2 依托工程 |
6.2.1 试验段铺筑 |
6.2.2 基层配合比设计 |
6.2.3 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 |
6.3 试验段铺筑检验 |
6.3.1 摊铺效果 |
6.3.2 取芯情况 |
6.3.3 试验段裂缝情况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J]. 刘鹏,孙帅,王百新,孙璐. 居舍, 2022(01)
- [2]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J]. 朱锦辉. 四川水泥, 2021(11)
- [3]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 江玮. 四川水泥, 2021(10)
-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分析及压实数值模拟[D]. 马俊琛. 吉林大学, 2021(01)
- [5]垂直振动压实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研究[D]. 潘元乐. 河北大学, 2021(09)
- [6]掺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应用技术研究[D]. 鲁子煜.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7]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连尚承.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8]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 李娟. 居舍, 2021(08)
- [9]柳南高速公路基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 李建荣. 西部交通科技, 2021(02)
- [10]基于抗裂性能的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研究[D]. 甘学超.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