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3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高宏昶[1](2021)在《青海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提出
王鸿波[2](2021)在《印度-青藏高原碰撞带地幔地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壳深度以下的地震往往与大洋俯冲相关,然而在大陆岩石圈下方也存在位于地幔的地震,我们统一称为地幔地震。作为大陆岩石圈下方地幔地震发生的一个典型区域,印度-青藏高原碰撞带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对该地区地幔地震的认识将有助于我们对地幔地震发震机理的了解并对青藏高原岩石圈演化特征提供更好的约束。本论文运用CAP方法对2000年以来发生在印度-青藏高原碰撞带的地幔地震进行了震源机制和发震深度的反演,同时讨论了不同地壳速度模型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对于一些与前人研究结果差异较大或震源深度正好在莫霍面附近的地震,我们计算了特定震源机制下不同深度的理论波形。通过和实际波形进行对比,我们进一步对地震是否位于地幔之中进行了判断。我们的结果表明,印度-青藏高原碰撞带下方的确存在地幔地震,而这些地幔地震以走滑型断层和正断层为主,且走滑型断层受到南北向的挤压,而正断层表现为东西向的拉张。从整体上看,这和青藏高原内部的应力情况:南北向的挤压和东西向的拉张一致。进一步结合该地区的地表结构和前人的岩石圈结构成像结果,我们发现这些地幔地震多位于裂谷、缝合带或者大型断层之下,在深度上对应俯冲的印度地幔岩石圈撕裂的边缘位置。而这种撕裂所产生的应力和地幔地震所反映的应力情况一致,因此我们认为该区域的地幔地震很有可能是由印度地幔岩石圈的撕裂而引起的。
张一杰[3](2020)在《黔西地区晚二叠世煤系高频层序格架内含菱铁矿岩层成岩演化》文中认为本文运用矿物岩石学、沉积学与岩相古地理学、沉积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黔西盘县地区20余口钻井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及含菱铁矿岩层发育较为齐全钻井内所采样品的各类实验测试分析结果,开展了黔西地区晚二叠世煤系的高频层序划分与沉积相研究工作,总结了其内发育的含菱铁矿岩层的岩石学、沉积学特征以及在高频层序格架内的发育规律,研究了各类含菱铁矿岩层的成岩特征,探讨了层序控制下的含菱铁矿岩层成岩演化模式。以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为指导,对黔西地区含菱铁矿岩层发育较为齐全的钻井进行高频层序划分,建立研究区晚二叠世煤系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并对层序内沉积相类型及展布特征进行分析。依据含菱铁矿岩层内菱铁矿的微观形态特征,及其在高频层序格架内的分布特征,将其划分为凝胶状(Ⅰ类)、微粉晶(Ⅱ类)及球粒状菱铁矿(Ⅲ类)3种类型,其中Ⅰ类发育于层序内最大海泛面附近;Ⅱ类在层序内分布多样,可细分为3个亚类,Ⅱ1类发育于海侵体系域海平面上升期、且距底部三级层序界面较近,Ⅱ2类发育于海侵体系域海平面上升期、但距下部三级层序界面较远,Ⅱ3类发育于高位体系域内;Ⅲ类在层序内未表现出明显发育规律。各类含菱铁矿岩层的沉积水介质性质及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其沉积期受海水作用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Ⅰ类受海水作用影响强烈,Ⅱ1类主要受海水作用影响,Ⅱ2类受海水与淡水共同作用,Ⅱ3类受淡水作用影响较大。基于含菱铁矿岩层的岩石学特征与地球化学特征,对含菱铁矿岩层的成岩特征开展研究,各类含菱铁矿岩层目前均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但成岩作用组合类型及成岩水介质性质存在差异,其中Ⅰ类的成岩水介质以沉积期海水为主,Ⅱ1类的成岩水介质为较活跃的偏淡水流体,可能来自压实作用产生的上覆或下伏岩层中的孔隙水或裂隙水,Ⅱ2类的成岩水介质性质与Ⅱ1类较为相似,Ⅱ3类的成岩水介质可能以原生孔隙水为主,Ⅲ类的成岩水介质是较活跃的多期次水体。总结得出层序控制下的各类含菱铁矿岩层成岩演化模式,并认为从Ⅰ类→Ⅱ3类→Ⅱ2类→Ⅱ1类→Ⅲ类,受成岩流体改造作用的强度逐渐增大,其内部菱铁矿最终形成的时期逐渐变晚,菱铁矿晶体形态也逐渐趋好。该论文有图54幅,表36个,参考文献129篇。
莘海亮[4](2020)在《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大陆及邻区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位于印度、太平洋和菲律宾板块之间。各个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中国大陆成为地球上构造背景最复杂、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建立高分辨率的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与获取准确的地震空间位置信息,对于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理解大陆强震机理,开展大陆动力学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大陆岩石圈速度结构与波速比结构进行了成像研究,对中国大陆固定台网记录的地震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工作。本文所获得的结果为进一步认识中国大陆孕震环境,深入理解岩石圈壳幔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开展了中国大陆岩石圈三维P波、S波速度结构成像工作我们利用中国大陆数字地震台网2013.01-2015.01两年期间记录的地震到时数据,采用区域尺度的双差地震层析成像算法基于多重网格反演策略构建了中国大陆下方岩石圈高分辨率(横向分辨可达0.5°网格)的三维Vp和Vs模型(USTClitho1.0)。整体而言,相比中国大陆已有的岩石圈速度模型,本文结果具有相对较高的分辨率,刻画了中国大陆岩石圈较为精细的三维速度结构特征。对于结果模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评价。首先棋盘分辨率测试方法显示本文的Vp和Vs模型在水平方向上可达1°的较高分辨率,在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甚至达到0.5°的分辨。另外,地震射线密度分布显示中国大陆除四周边缘地区外,整体具有较密的射线覆盖。其次,使用未用于反演的主动源的理论和观测走时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反演的Vp和Vs模型;接着,通过计算显示了反演的Vp和Vs模型同样也可以较好地拟合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数据;最后分别将Vp模型与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Vs模型垂直切片与前人Vs结果(Shenet al.,2016)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进行了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成像研究利用直接求取波速比的方法(Fang etal.,2019),使用相同的地震与台站数据,基于水平间距为2°的速度网格模型,获得了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三维图像。采用棋盘检测板测试了结果的分辨率,表明对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在深度5-100km范围能够得到较好的分辨率。成像结果显示在地壳浅层中东部的松辽盆地、华北盆地以及四川盆地等均呈现为明显的高Vp/Vs,西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也呈现局部的高Vp/Vs,与之相反的是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均表现为低Vp/Vs,反映了以上盆地具有不同的沉积时代与岩性物质。青藏高原下方整体显示地壳浅部具有较低的Vp/Vs结构,羌塘地块中北部与松潘-甘孜地块东南部中下地壳均显示存在着高Vp/Vs异常,反映了物质高温、部分熔融存在。中国大陆东部中下地壳普遍存在高Vp/Vs层,与低速、高导层位置相比大致一致或略深。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认为主要成因是中下地壳含水矿物发生脱水作用产生流体-水所导致,但是也存在局部部分熔融的可能。华北克拉通中东部与华南块体下方上地幔整体呈现高的Vp/Vs结构,表明为热的、软的软流圈物质的存在。另外,结果还显示了大同、腾冲、长白山等火山下方地壳中部具有局部高Vp/Vs异常,同时显示上地幔部分同样存在大面积的高Vp/Vs分布,表明这些火山下方存在着来自地幔上涌的热物质,可能与周缘的板块俯冲有一定关系。中国大陆40km以上地壳平均Vp/Vs接近于1.73(泊松比σ=0.249),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78(σ=0.27)的大陆地壳,可能表明中国大陆地壳最下层普遍缺乏镁铁质地壳。(3)中国大陆地震重新定位工作基于三维速度模型(USTClitho1.0)使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中国大陆数字地震台网2013.01-2016.12四年观测的91,583个地震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相比重新定位前垂直剖面显示的具有水平方向层状排列的假象,定位后地震的深度位置有了较大的改进。整体显示中国大陆震源分布具有西深东浅的特征,M1≥2.0的地震的平均震源深度为(11.2±6.6)km,相比初始的地震平均深度(9.3±5.4)km略深。比较不同地块内的地震重新定位前后震源深度的分布,结果显示西域地块震源平均深度最深,为(13.6±8.2)km,华北地块次之,华南地块震源平均深度最浅,为(7.7±3.8)km。选取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作为典型地震带进行分析,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地震主要沿着龙门山断裂带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分布宽度约20~40km,地震主要分布在0~20km以浅的上地壳。根据地震的分布特征刻画了断裂的深部展布轮廓,反映了龙门山构造带自新生代以来受到青藏高原深部物质东移,整体处于逆冲推覆的挤压状态。为了验证定位结果的相对可靠性,首先选取了 11个6级以上强震的重新定位结果与已有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前人的结果较为一致,只有其中的2016年10月17日青海杂多地震Ms6.2地震定位结果相差较大。其次,选取华北盆地下地壳27个地震事件与已有定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整体较为一致,差别较小。第三,重新定位后显示存在震源深度位于30km以下的地震,多分布于南北重力梯度带以西的中国大陆西部地区,特别是主要集中在天山地震带与塔里木地块西缘以及南北地震带三个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地块与拉萨地块交界带、东北兴蒙造山带下方也有零星存在。选取南北地震带进行了分析,发现南北地震带“震源较深地震”所对应波速比主要分布范围为1.68-1.82,其中84%的波速比大于1.73,6%的波速比大于1.80。将南北地震带54个“震源较深地震”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公布的重新定位目录进行比较。这些比较表明本文重新定位结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对下地壳存在的震源较深的地震成因进行了分析,推测成因可能分属于两个方面:对于中国大陆西部天山与藏南地区的震源较深地震而言,主要是由于下地壳干燥的无水麻粒岩相变质组合的存在,保持着亚稳态和机械强度;对于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震源较深地震成因可能主要是与下地壳含有高温流体的存在有关。
高瑞珍[5](2019)在《柴北缘早侏罗世古气候演化及对Toarcian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早侏罗世托阿尔阶海洋缺氧事件(Toarcian Oceanic Anoxic Event,简称“T-OAE”)可由海洋有机质的大量沉积及碳同位素明显负偏移(Carbon Isotope Excursion,简称“CIE”)进行揭示,在海相地层中研究已基本成熟,但T-OAE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响应特征探讨还很欠缺,对于,T-OAE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响应特征异同点和成因机制是否一致的研究仍很欠缺。论文应用沉积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以柴达木盆地北缘下侏罗统为例,实地踏勘和采集样品,利用古生物化石对比、常(微)量元素地化分析、锆石U-Pb定年、总有机碳(TOC)和有机碳稳定同位素(δ13C)测试,对比了柴北缘下侏罗统年代归属,恢复了早侏罗世古气候及古环境,识别出T-OAE在柴达木盆地陆相沉积中位置,与西特提斯海洋沉积记录中的T-OAE相应特征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和成因机制,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认识:(1)古生物地层对比:基于系统的古动植物化石数据整理,梳理出柴北缘早侏罗世沉积地层的年代归属。下侏罗统湖西山组对应赫唐阶,小煤沟组对应于辛涅缪尔阶,火烧山组和甜水沟组对应于普林斯巴赫阶,饮马沟组对应托阿尔阶。柴北缘早侏罗世缺少火山岩记录,采自柴北缘侏罗纪的碎屑锆石,最新的2组U-Pb定年年龄峰值为220±0.24 Ma,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柴北缘下侏罗统绝对年龄的限定。(2)古气候分析:利用元素地球化学资料和分析古环境地化替代指标变化特征,总结柴北缘早侏罗世古气候纵向演化规律,辛涅缪尔阶气候由潮湿逐渐干旱化,随后转变为潮湿气候,普林斯巴阶气候由潮湿逐渐干旱化,到托阿尔阶晚期转变为干旱气候。其中,在饮马沟组杂色岩段开始时,温度下降到一个最低值,此时,δ13C值为-30.22‰(深度:111.90 m)。随后温度上升,此时,δ13C值为-23.27‰(深度:103.01 m),δ13C值增加了约6.95‰,饮马沟组杂色岩段早期温度上升的事实与全球托阿尔阶早期存在气温升高事件一致。(3)T-OAE在柴北缘地层中的响应:本文从宏观岩石特征、古植物及TOC的垂向变化、地层沉积的特征、有机碳同位素的偏移和古气候分析的证据识别出T-OAE发生在柴北缘早侏罗世饮马沟组黑色泥岩段,跨越地层厚度为47.03 m(84.03-131.06 m),柴北缘下侏罗统大煤沟剖面的有机碳同位素具有明显的负偏移(-6.95‰),与西特提斯海相沉积和四川盆地同期地层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剖面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即两个正偏加一个大幅度的负偏模式,T-OAE发生时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变化的三个阶段在柴北缘的饮马沟组黑色泥岩段得到了明确的识别。(4)从柴北缘陆相沉积记录中得到的T-OAE成因启示:可能的成因机制为托阿尔阶早期全球大气CO2浓度升高、温度上升,陆地水循环和古风化作用加剧,引发陆相湖盆发生一系列沉积响应,并不断改变和调节全球碳循环。
范建军[6](2016)在《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文中提出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近东西向展布于青藏高原中部,夹持于羌南-保山板块和冈底斯板块之间,是国内外长期关注的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地段。近年来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和专题研究发现,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构造界线,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对它的深入研究,不但可以为恢复和反演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以及青藏高原早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还可以寻找更多储备矿产,服务国民经济。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前人已经对该条缝合带做了大量的研究,在蛇绿岩、地层和火山岩等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但由于缝合带本身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及藏北高原极端恶劣的气候和交通条件,有关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的许多关键地质问题尚处于争论之中,其中班公湖-怒江洋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是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想要恢复和重建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确定其闭合时限是关键。目前在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闭合时限上,争论较大,认识不统一,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如下两种观点:主流观点认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已经闭合,主要依据在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等地层与蛇绿岩等洋壳物质之间的沉积不整合以及一些具有增厚下地壳来源的花岗岩等证据;第二种观点依据少量的洋岛和蛇绿岩等资料认为班公湖-怒江洋至少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仍具有一定规模的洋盆,其闭合时限应晚于早白垩世中晚期。依据上述闭合时限的不同,不同学者提出了班公湖-怒江洋不同的汇聚消亡过程和模型。蛇绿岩、洋岛、复理石建造和放射虫硅质岩等作为古大洋洋盆的残留,赋含了丰富的古大洋动力学信息,是探讨古大洋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媒介。双峰式火山岩是一套特殊的岩浆岩组合,对于恢复古构造背景,反演古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沉积岩与沉积建造,尤其是沉积岩与洋壳物质(包括蛇绿岩、洋岛和次深海-深海复理石建造等)的沉积不整合等特殊接触关系,是大洋演化和汇聚消亡的直接物质记录。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及周缘已经报道的和我们近年来新发现的白垩纪洋岛、蛇绿岩、复理石建造、放射虫硅质岩和与俯冲相关的双峰式火山岩等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对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其两侧侏罗-白垩纪时期的沉积建造以及沉积建造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等开展研究,对它们进行宏观的时空联系和恢复,以期恢复和重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段西部改则县洞错乡一带的仲岗洋岛和中段东部双湖县多玛乡一带的塔仁本洋岛,均具备典型的玄武岩等岩浆岩基底与灰岩等远洋沉积物组成的洋岛型双层结构,其内玄武岩和辉长岩等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它们均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并具有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的富集,为典型的OIB型岩浆,从地球化学角度进一步支持了仲岗洋岛和塔仁本洋岛形成于以洋壳为基底的大洋洋岛环境。无论是仲岗洋岛,还是塔仁本洋岛,它们均主体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108-123Ma)。缝合带中段改则县洞错乡一带的洞错蛇绿岩和尼玛县中仓乡一带的康穷蛇绿岩,均由橄榄岩、堆晶岩、席状岩墙和枕状熔岩等岩石端元组成,与现今大洋岩石圈的岩石组合可以完全对比,代表了班公湖-怒江洋的古大洋洋壳残片。康穷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成因对应于俯冲带SSZ型蛇绿岩;洞错蛇绿岩是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时期多期次构造侵位的混杂体,其与仲岗洋岛一起可能是由洋中脊和地幔柱相互作用的产物。缝合带西段日土一带的曲囊蛇绿岩和班公湖蛇绿岩中,报道了大量的早白垩世中晚期的放射虫硅质岩,表明这些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缝合带中段改则县一带的扎嘎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112-118Ma),成因与洋脊俯冲相关。羌南-保山板块西部改则县物玛乡麦尔则一带的麦尔则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120-122Ma),成因与弧后盆地初始拉张有关。由此可以看出,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及周缘洋岛、蛇绿岩和与俯冲相关的双峰式火山岩并存,充分说明了至少在该时期,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仍具有一定规模的洋盆,其闭合时限应晚于早白垩世中晚期,而非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的其闭合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此外,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段的早白垩世晚期扎嘎岩组是从侏罗纪木嘎岗日岩群浊积相复理石建造中解体出来的,其碎屑岩岩石组合和沉积构造等均与木嘎岗日岩群浊积相复理石建造可以完全对比,反映了班公湖-怒江洋以木嘎岗日岩群为代表的次深海-深海复理石建造的时代可能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晚期是连续的,进一步证实了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晚期是连续演化的。通过区域综合对比,我们得出传统认为普遍分布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上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和东巧组等地层,它们主体的分布范围局限于缝合带的北缘,其与下伏蛇绿岩和复理石等洋壳物质之间的不整合不能代表班公湖-怒江洋的最终闭合,而可能仅仅是大洋北侧弧-弧、弧-陆闭合碰撞的沉积响应的认识。早白垩世末期(100-107Ma)去申拉组陆相河湖相沉积在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上广泛出露,其与洋岛、蛇绿岩和复理石建造等洋壳物质之间的沉积不整合可能才真正标志着班公湖-怒江洋主体闭合消亡。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的汇聚消亡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通过对已有地质事实进行宏观的时空联系和重建,我们提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的消亡过程可能始于晚侏罗世,主体结束于早白垩世末期,期间经历了由北向南的“纵向穿时性”和由东向西的“横向穿时性”的双重叠加的观点。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模式可概述如下:晚侏罗世以前,班公湖-怒江洋处于正常俯冲消减阶段;晚侏罗世以后,由于雅鲁藏布江洋的俯冲消减等周边挤压环境的影响,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开始了其最终的消亡过程。首先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北侧的多岛弧盆系统率先进行弧-弧、弧-陆等的碰撞拼贴,造成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等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以及大洋北侧羌塘板块上羌塘盆地大面积的区域隆升和海陆变迁,但班公湖-怒江洋主洋盆并没有因为这次弧-弧、弧-陆等的闭合拼贴而最终消亡,直至早白垩世中期,其仍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南侧的冈底斯板块北缘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也延续了其侏罗纪的海相沉积环境。早白垩中晚期以后,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主洋盆开始了由东向西的穿时闭合;至早白垩世末期,班公湖-怒江洋主洋盆最终主体消亡,仅在西段局部地区存在少量的残余海盆。晚白垩世时期,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其周缘进入造山隆升阶段。
毛晓长[7](2016)在《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早古生代地质特征及特提斯构造演化》文中指出保山—镇康地块位于三江特提斯构造带西南部,夹持在潞西—三台山结合带与昌宁-孟连结合带相接之间,是研究特提斯演化关键地区。该区也是我国着名的铅锌铜金矿集区,被列入国家整装勘查区。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的时空结构和演化对于中国大地构造分区、多金属找矿以及特提斯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前人对该区研究主要侧重于晚古生代古生物、沉积古地理及岩浆岩演化等方面,研究区早古生代地质记录保存相对少且后期变质变形叠加影响强烈,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论文以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早古生代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以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动力学思想为指导,运用盆地分析和构造解析理论和方法,将沉积-岩浆-构造-年代学紧密结合,以承担的“云南大理至瑞丽基础地质综合调查”等项目为依托,综合22幅1:5万区调新资料,系统研究了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早古生代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通过沉积地层系统研究认为保山—镇康地块早古生代为西北澳大利亚冈瓦纳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一部分,新元古代末至中寒武世呈现“中间地垒两侧地堑”古地理格局;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裂谷活动发育,“堑、垒”古地理格局差异明显;中奥陶世晚期至志留纪保山-镇康地块东缘发育单斜地堑盆地,演变为“西台、东堑”构造古地理格局。新发现的蛇绿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认为,昌宁—孟连原特提斯大洋至少于早古生代早期已开始发育,经与龙木错—双湖结合带奥陶纪堆晶岩的对比研究,证实龙木错—双湖—怒江—昌宁—孟连是分隔泛华夏与冈瓦纳大陆的古特提斯大洋最终消亡的巨型结合带,形成时代从早古生代持续到中三叠世。研究区岩浆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中奥陶世昌宁-孟连洋由扩张转为向东俯冲消减,形成了早古生代中晚期西南三江陆缘弧盆系构造格局。在探讨了研究区区域构造演化基础上,提出了新元古代末至中寒武世昌宁-孟连原特提斯大洋开始扩张及冈瓦纳大陆北缘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发育、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昌宁-孟连洋向两侧快速扩张及冈瓦纳大陆北缘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发育、中奥陶世至志留纪昌宁-孟连洋向东俯冲消减形成西南三江陆缘弧盆系及冈瓦纳大陆北缘转变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三个阶段构造演化模式。
阙朝阳[8](2016)在《云南麻栗坡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研究》文中认为针对滇东南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运用成矿系统理论、岩石学及构造地质学等理论,研究了钨成矿系统主要物质组成、典型矿床特征、控矿构造及矿床形成机理、矿床变化及改造、矿化分布规律及找矿勘查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找矿方向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研究区主要地质体开展岩石学及构造地质学研究,指出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是在前寒武系变质基底的基础上,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及燕山期等多期次的成矿构造环境演变,其中中侏罗世以来由于板块聚合而导致的华南岩石圈持续挤压(170150Ma)及其后期伸展减薄(13080Ma)是钨成矿的重要构造背景。2、通过对南温河—洒西一带猛洞岩群变质岩、南捞片麻岩、老城坡及团田花岗片麻岩及老君山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系统研究,认为与钨成矿系统有关的变质建造及不同时期的花岗岩实质上是具有同一古老地壳来源的物质由于板块活动引起的多阶段深部融熔而产生循环改造。在此基础上提出“同源再造”是形成大规模钨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机理。3、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研究区钨成矿系统主要矿床成因类型为似层状矽卡岩型以及云英岩(长英质)脉型两种,分别形成于150Ma左右以及110Ma左右,与研究区晚中生代两个阶段的构造成矿背景吻合。4、根据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数据、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分析,与钨成矿作用相关的流体主要为深部岩浆,部分与大气降水或海水有关。成矿流体在平面上以老君山岩体为中心向外围运移,并伴随着温度及盐度逐渐变低;垂向上自下而上运移过程中由于大气降水的不断混入,盐度成分也发生相应的变化。5、南温河—洒西一带构造变形解析表明,中生代以来强烈的自SE向NW方向的多层次推覆构造变形造成洒西岩组、老城坡及团田花岗片麻岩、南秧田岩组、南捞黑云二长片麻岩自上而下的空间叠置关系,并使赋矿围岩产生的剪切裂隙成为中生代晚期岩浆热液运移的通道,并对含钙质的泥灰岩等赋矿地层发生接触交代,形成顺层稳定延伸的含矿矽卡岩带。6、根据南温河—洒西一带钨矿成矿作用特征,明确了该区形成于110Ma左右的脉状白钨矿床对似层状矽卡岩矿床进行了较强的叠加改造,使矿床变富,成矿系统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成矿系统的变化机理与右旋剪切应力场作用下NW向及近EW向断裂旁侧发育的羽状裂隙被后期热液充填相关。7、老君山花岗岩体锆石与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老君山岩体自形成后经历了4次次构造热事件:(6374)Ma、(4250)Ma、(3728)Ma、(2517)Ma。其中后3个阶段与岩体抬升相关,且与青藏高原隆升阶段基本对应。据此提出南温河—洒西一带保存条件相对较差,而在岩体南北两侧都龙、长田一带深层次矿床保存条件相对良好。在构造变形解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区发育的新生代NW向左旋走滑兼正断层性质断裂是破坏钨成矿系统中矿带、矿床及矿体的主要因素。8、建立了以中生代推覆构造为主导的构造控矿模型及老君山矿集区“三位四层二带一体”的区域找矿模型。结合成矿地质条件,提出南温河矿区深部及外围钨锡多金属矿床找矿方向。其中南温河矿床外围花岗片麻岩下寻找深部似层状矿体的找矿建议得到了深部钻孔验证。
龚大兴[9](2016)在《四川盆地三叠纪成盐环境、成钾条件及成因机制》文中提出钾盐是保障国家经济稳定、战略安全的重要紧缺资源,我国已探明钾盐资源相对13亿人口大国需求而言乃杯水车薪。中国大陆是由多个小陆块及其间的造山带镶嵌而成,且经历了多期离散、拼合构造旋回。这种由相对不稳定的小陆块组成的构造背景决定了我国古代蒸发盆地成盐、成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找钾难度较大,也给成盐聚钾成因模式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随着现代地质学的发展,有必要将层序地层学、沉积地球化学、盐类地球化学、旋回地层学等领域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引入到钾盐矿床的研究中。四川盆地是具有三维空间的地貌盆地,也是具有“四维空间”即包括地质历史时间概念和沉积建造在内的沉积盆地,是在扬子克拉通台地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复合型或叠合型盆地。盆内中、下三叠统是一套浅海台地—蒸发岩台地沉积,一直都是中国找钾的重要层位。长期以来,由于油气、富钾卤水、石膏、杂卤石和盐矿等资源的勘探开发,关于四川盆地三叠系含盐层的研究取得了较深入的认识,涉及蒸发岩的生成模式和成盐机理、古地理环境、盐盆地的分布、岩系剖面地球化学特征、盐类矿物组合及富钾卤水成因等多个方面。但盆内尚未发现固态钾盐矿床,基础资料虽多,但不同的资料,不同的区块,层位划分体系不同,对象及目的层位不一致,成盐期次划分紊乱。富钾卤水及杂卤石是否能作为三叠系成钾的指示,以及是否存在海相固态钾盐沉积等方面仍然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主要含盐构造野外勘查、采样分析;室内大量钻井资料的对比整理;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方法综合研究,得到了如下几点认识:1、在详细研究盆地三叠系基干剖面(合川沥鼻峡剖面,渠县农乐剖面)及钻井剖面(长平3井,广参2井)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对比找钾老井,盆内最新的盐/钾井、油/气井资料,统一了不同资料、不同区块的层位划分。认为四川盆地三叠纪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6个成盐期:嘉陵江组二段第二亚段沉积期(T1j2-2),嘉陵江组四段第二亚段沉积期(T1j4-2),嘉陵江组五段第二亚段沉积期(T1j5-2)雷口坡组一段第一亚段沉积期(T2l1-1)(川东地区雷口坡组名为巴东组),雷口坡组一段第三亚段沉积期(T2l1-3),雷口坡组三段第二亚段沉积期(T2l3-2)以及雷口坡组四段第二亚段沉积期(T2l4-2)。空间上可以划分为五个成盐区:川东成盐区,川北成盐区,川西成盐区,川西南成盐区及川中成盐区,19个次级含盐构造(盐盆地)。受四川盆地及周缘古陆构造活动的影响,成盐盆地表现出逐渐向西迁移的演化过程。2、通过对四川盆地典型剖面的野外观察,根据岩相组合特征、沉积构造、室内薄片鉴定等研究,建立了沉积相识别标志,划分了典型盐、钾钻井的沉积相类型。认为四川盆地早中三叠世整体属于浅水碳酸盐岩—蒸发岩台地。根据典型剖面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岩性组合,可划分为18种成因类型,分别形成于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蒸发台地相等3种主要的沉积相,6种沉积亚相及13种沉积微相。进一步通过四川盆地含盐层的时空分布特点,侧重于蒸发成盐过程中亚相及成盐微相的分布,编制了主要成盐期的岩相古地理图件,认为沉积相带多具有环状分布特征,盐湖微相通常处于核心位置,属于典型的“牛眼式”成盐模型,各成盐期均具有一个或多个咸化中心,古地理特征有利于成钾。3、本文将旋回地层学领域的最新进展:碳酸盐岩台地高频沉积旋回的识别方法及古相对海平面变化趋势重建,运用于四川盆地含盐剖面进行实践。利用保留在自然伽玛测井数据中的旋回响应特征,模拟了台地高频沉积旋回叠加样式,反演了四川盆地早中三叠世古海平面变化趋势,讨论了典型含盐剖面的咸化过程,提出碳酸盐岩台地在海平面快速下降期或海退初期,一般不会形成盐类矿产;持续振荡的水体环境往往只能形成白云岩+石膏+少量岩盐层的组合;只有在海退的中晚期,台地长期处于低水位环境,才有可能出现石膏+岩盐+含钾矿物的组合,具备成钾潜力。并认为,蒸发岩台地含盐剖面中的富钾层段在地层沉积记录中保留着某些响应特征,研究这些旋回响应机制,可以快速锁定有利的成盐聚钾期,聚焦富钾层段,丰富了地球物理方法找钾的手段。4、在四川盆地含盐层时空分布,空间演化过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含盐层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古地理条件、古气候背景,对四川盆地主要含盐构造,不同成盐期的成钾条件进行了评价。认为四川盆地具有3个有利的成钾时期,包括嘉四2(T1j4-2),嘉五2雷一1(T1j5-2T2l1-1)及雷四2(T2l4-2)。4个有利的成钾构造,长寿双龙构造、宣汉盐盆黄金口构造、南充构造及邛崃平落坝构造。成盐聚钾过程与海平面长时期处于较低水平,卤水在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持续咸化浓缩有关。沉积相带多呈环带状分布,以盐湖微相为核心,成因模式属于“潮上带牛眼式干化小型盐盆(湖)成盐聚钾”。以事件成钾的观点讨论了四川盆地出现成钾事件的可能,认为:嘉四2(T1j4-2)时期的长寿双龙构造、嘉五2雷一1(T1j5-2T2l1-1)时期的宣汉盐盆黄金口构造、南充盐盆及雷四2(T2l4-2)时期的成都盐盆平落坝构造具备出现成钾事件的条件。
龚一鸣,冯庆来[10](2012)在《序言》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是中国地质大学60甲子年,在这个值得纪念和庆贺的年度里,我们迎来了尊敬的刘本培教授80华诞和从事地质科学与地质教育60周年.60年来,刘本培教授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经历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地质大学所走过的光辉历程.
二、《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3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3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2)印度-青藏高原碰撞带地幔地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全球大陆地幔地震研究概况 |
1.2.1 兴都库什-帕米尔碰撞带 |
1.2.2 喀尔巴阡山脉的弗朗塞地区 |
1.2.3 东非大裂谷 |
1.2.4 北美地区 |
1.3 印度-青藏高原碰撞带构造背景和地震 |
1.3.1 岩石圈浅表结构与构造演化 |
1.3.2 岩石圈深部结构 |
1.3.3 深部地震分布和构造的关系 |
1.4 印度-青藏高原碰撞带地幔地震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震源机制和CAP方法原理 |
2.1 震源机制 |
2.2 CAP方法原理 |
第3章 CAP反演震源参数结果 |
3.1 地震数据选取和处理 |
3.2 Crust1.0模型反演结果和分析 |
3.2.1 深度大于70千米的地震 |
3.2.2 深度大于50千米小于70千米的地震 |
3.2.3 深度小于10千米的地震 |
3.3 震源机制解释和分析 |
3.4 讨论 |
3.4.1 不同模型对震源机制反演结果的影响 |
3.4.2 发震深度比较 |
3.4.3 速度模型与实际路径的比较 |
3.5 小结 |
第4章 利用波形约束发震深度 |
4.1 发震深度对波形影响的理论测试 |
4.1.1 地壳地震和地幔地震的震相分析 |
4.1.2 不同深度的理论波形图的比较 |
4.2 初步利用波形对青藏高原深部地震深度的约束 |
4.3 讨论 |
4.3.1 S波的波形特征约束 |
4.3.2 波形特征约束的局限性 |
4.4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第4章补充材料 |
致谢 |
(3)黔西地区晚二叠世煤系高频层序格架内含菱铁矿岩层成岩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地层特征 |
2.3 区域构造及演化 |
2.4 岩浆活动 |
3 层序格架内含菱铁矿岩层发育特征 |
3.1 煤系高频层序地层格架 |
3.2 晚二叠世煤系沉积相特征及展布 |
3.3 含菱铁矿岩层岩石学特征 |
3.4 高频层序格架内含菱铁矿岩层分布特征 |
3.5 小结 |
4 含菱铁矿岩层沉积特征 |
4.1 含菱铁矿岩层的典型沉积序列 |
4.2 含菱铁矿岩层物源分析 |
4.3 含菱铁矿岩层的沉积环境恢复 |
4.4 小结 |
5 层序内含菱铁矿岩层成岩演化 |
5.1 成岩作用阶段 |
5.2 含菱铁矿岩层的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5.3 层序内含菱铁矿岩层成岩演化模式 |
5.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总体特征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震体波成像与地震定位 |
2.1 地震体波成像 |
2.2 地震定位 |
2.3 双差地震定位和成像方法 |
2.3.1 双差地震定位法 |
2.3.2 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
2.3.3 波速比求解方法 |
第三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体波层析成像研究 |
3.1 引言 |
3.2 地震数据 |
3.3 数据处理及计算 |
3.4 体波层析成像结果 |
3.4.1 不同深度水平切片速度分布 |
3.4.2 不同位置垂直切片速度分布 |
3.5 模型分辨率分析 |
3.5.1 棋盘格检测板测试分析 |
3.5.2 不同深度层射线分布 |
3.6 结果模型验证 |
3.6.1 与深地震测深剖面相比较 |
3.6.2 与S波速度剖面相比较 |
3.6.3 与主动源走时数据相比较 |
3.6.4 与面波相速度频散数据相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研究 |
4.1 引言 |
4.2 地震数据与处理 |
4.3 反演结果评价 |
4.4 结果及分析 |
4.4.1 不同深度Vp/Vs水平切片 |
4.4.2 沿着不同纬度和经度方向的Vp/Vs垂直剖面 |
4.4.3 结果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陆地震重新定位分析及讨论 |
5.1 引言 |
5.2 数据 |
5.3 基于三维速度模型重新定位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1 误差分析 |
5.4.2 震源分布特征 |
5.4.3 震源较深地震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柴北缘早侏罗世古气候演化及对Toarcian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及依据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早侏罗世古气候及柴北缘研究现状 |
1.2.2 托阿尔阶大洋缺氧事件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总体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研究成果和创新 |
1.5.1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2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侏罗纪地层及其沉积特征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岩石地层沉积特征 |
3 柴北缘侏罗系地层对比与野外实测结果 |
3.1 柴北缘侏罗系古植物与地层对比结果 |
3.1.1 植物群和化石 |
3.1.2 孢粉植物 |
3.1.3 早侏罗世托阿尔阶的化石年代标定 |
3.1.4 锆石U-Pb年龄佐证 |
3.2 柴北缘早侏罗世野外实测结果与样品采集 |
3.2.1 大煤沟剖面野外实测结果 |
3.2.2 样品采集 |
3.3 本章小结 |
4 柴北缘早侏罗世元素地化特征与古气候演化 |
4.1 微量元素变化特征 |
4.2 古氧化还原条件 |
4.3 CIA指数对气候变化的指示 |
4.4 古气候 |
4.4.1 古温度 |
4.4.2 古生产力 |
4.4.3 古盐度和古湿度 |
4.5 小结 |
5 柴北缘陆相沉积中T-OAE的识别及其响应特征 |
5.1 柴北缘陆相沉积中T-OAE的识别 |
5.1.1 地层沉积的证据 |
5.1.2 有机碳同位素和TOC证据 |
5.1.3 古气候研究的证据 |
5.2 柴北缘T-OAE与海相地层对比结果 |
5.3 柴北缘T-OAE成因探讨 |
5.3.1 碳同位素发生负向偏移影响因素 |
5.3.2 碳循环机制 |
5.3.3 成因解释 |
5.3.4 T-OAE中轻碳来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已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及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 |
2.2 羌塘板块 |
2.3 冈底斯板块 |
第3章 白垩纪洋岛型岩石组合 |
3.1 仲岗洋岛 |
3.1.1 仲岗洋岛的岩石学特征 |
3.1.2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1.3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源区特征及成因 |
3.1.4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演化关系 |
3.1.5 仲岗洋岛的形成时代 |
3.2 塔仁本洋岛 |
3.2.1 塔仁本洋岛的岩石学特征 |
3.2.2 塔仁本洋岛玄武岩和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2.3 塔仁本洋岛玄武岩和辉绿岩的成因 |
3.2.4 塔仁本洋岛的形成时代 |
3.3 白垩纪洋岛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
第4章 白垩纪蛇绿岩 |
4.1 康穷蛇绿岩 |
4.1.1 康穷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
4.1.2 康穷蛇绿岩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3 康穷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
4.1.4 康穷蛇绿岩的成因 |
4.2 洞错蛇绿岩 |
4.2.1 洞错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
4.2.2 洞错蛇绿岩玄武岩和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洞错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
4.2.4 洞错蛇绿岩的成因 |
4.3 白垩纪放射虫硅质岩 |
4.4 白垩纪蛇绿岩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
第5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北侧与俯冲相关的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 |
5.1 洋脊俯冲成因的早白垩世扎嘎岩组双峰式火山岩 |
5.1.1 扎嘎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 |
5.1.2 扎嘎岩组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洋脊俯冲? |
5.2 弧后盆地成因的早白垩世麦尔则岩组双峰式火山岩 |
5.2.1 麦尔则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 |
5.2.2 麦尔则岩组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弧后初始拉张? |
5.3 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
第6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与大洋演化 |
6.1 缝合带内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
6.1.1 木嘎岗日岩群复理石建造及其时代探讨 |
6.1.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 |
6.1.3 早白垩世末期去申拉组 |
6.2 缝合带北侧羌塘盆地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
6.2.1 羌塘盆地侏罗纪沉积建造 |
6.2.2 羌塘盆地白垩纪沉积建造 |
6.2.3 缝合带北侧羌塘盆地侏罗-白垩纪沉积演化 |
6.3 缝合带南侧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
6.3.1 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纪沉积建造 |
6.3.2 冈底斯板块北缘白垩纪沉积建造 |
6.3.3 缝合带南侧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白垩纪沉积演化 |
6.4 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与大洋演化 |
第7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不整合与洋盆闭合消亡 |
7.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等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 |
7.2 早白垩世末期去申拉组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 |
7.3 早白垩世末期-晚白垩世阿布山组和晚白垩世竟柱山组等与洋壳物质和古老地层的沉积不整合 |
第8章 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 |
8.1 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过程中北早南晚的纵向穿时性 |
8.2 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过程中东早西晚的横向穿时性 |
8.3 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7)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早古生代地质特征及特提斯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区范围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第2章 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 |
2.1 区域构造格架 |
2.2 潞西—三台山结合带 |
2.3 保山—镇康地块 |
2.4 昌宁—孟连结合带 |
2.5 临沧—勐海岩浆弧 |
2.6 澜沧江结合带 |
2.7 云县—景谷火山弧 |
2.8 昌都—思茅地块 |
2.9 深部地质特征 |
第3章 保山—镇康地块早古生代盆地性质 |
3.1 保山—镇康地块中部早古生代充填序列及沉积环境 |
3.2 保山—镇康地块西缘早古生代充填序列及沉积环境 |
3.3 保山—镇康地块东缘早古生代充填序列及沉积环境 |
3.4 保山—镇康地块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及盆地演化 |
第4章 保山—镇康地块早古生代岩浆岩性质 |
4.1 保山—镇康地块中部寒武纪火山岩时代和性质 |
4.2 保山—镇康地块西缘蒲满哨群火山岩时代和性质 |
4.3 保山—镇康地块东缘勐统群火山岩时代和性质 |
4.4 保山—镇康地块寒武纪—奥陶纪花岗岩时代和性质 |
第5章 昌宁-孟连早古生代蛇绿岩及岩浆弧记录 |
5.1 南汀河堆晶辉长岩时代和性质 |
5.2 临沧—勐海岩浆弧槽涧花岗岩时代和性质 |
5.3 云县-景谷火山弧大中河火山岩时代和性质 |
5.4 早古生代昌宁—孟连特提斯大洋形成演化 |
第6章 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早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 |
6.1 新元古代末至中寒武世:昌宁—孟连洋扩张及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发育 |
6.2 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昌宁—孟连洋快速扩张及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发育 |
6.3 中奥陶世至志留纪:昌宁—孟连洋向东俯冲消减形成西南三江陆缘弧盆系及冈瓦纳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发育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尚存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8)云南麻栗坡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科学问题 |
1.2.1 成矿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南温河—洒西及外围矿床研究程度 |
1.2.3 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区域构造格局 |
2.4.2 研究区构造变形特征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2.6 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 |
2.6.1 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2.6.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3 成矿系统的变质地层要素 |
3.1 猛洞岩群变质岩基本组成 |
3.2 南秧田岩组变质岩 |
3.2.1 岩相学特征 |
3.2.2 地球化学特征 |
3.2.3 原岩恢复 |
3.2.4 变质程度 |
3.2.5 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特征 |
3.2.6 南秧田岩组变质岩与成矿的关系 |
3.3 洒西岩组变质岩 |
3.3.1 洒西岩组(Pt_1s)片岩 |
3.3.2 洒西岩组(Pt_1s)变粒岩 4 成矿系统的岩浆岩要素 |
4.1 南捞片麻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
4.1.1 空间分布及基本组成 |
4.1.2 片麻岩原岩恢复 |
4.1.3 岩相学特征 |
4.1.4 地球化学特征 |
4.1.5 岩石类型及形成环境 |
4.1.6 南捞片麻岩与成矿的关系 |
4.2 团田及老城坡花岗片麻岩及其与成矿关系 |
4.2.1 岩相学特征 |
4.2.2 地球化学特征 |
4.2.3 花岗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 |
4.2.4 花岗片麻岩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
4.3 老君山晚中生代花岗岩及其与成矿关系 |
4.3.1 老君山花岗岩岩相学特征 |
4.3.2 老君山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3 老君山花岗岩年代学及Hf同位素 |
4.3.4 老君山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4.3.5 花岗片麻岩与成矿的关系 |
4.3.6 老君山花岗岩与南温河钨成矿的关系 5 成矿系统构造—流体特征 |
5.1 构造控矿要素 |
5.1.1 新寨—大坪一带伸展拆离构造变形(D_1) |
5.1.2 南温河—洒西一带推覆构造变形(D_2) |
5.1.3 南温河—洒西一带推覆构造控矿模式 |
5.1.4 南温河—洒西一带成矿期构造应力场模拟 |
5.2 成矿系统流体特征 |
5.2.1 南温河矿床流体特征 |
5.2.2 南温河矿床稳定同位素特征 |
5.2.3 洒西矿床流体特征 6 成矿系统典型矿床特征 |
6.1 南温河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
6.1.1 矿床地质特征 |
6.1.2 白钨矿赋存形式 |
6.1.3 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阶段 |
6.1.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6.1.5 成矿年代学 |
6.1.6 矿床成因及形成演化过程讨论 |
6.2 洒西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
6.2.1 矿床地质特征 |
6.2.2 成矿期次划分 |
6.2.3 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 |
6.3 老君山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
6.3.1 矿床地质特征 |
6.3.2 矿床成因 7 成矿系统变化与保存特征 |
7.1 南温河白钨矿床变化特征 |
7.1.1 似层状矽卡岩矿体展布特征 |
7.1.2 脉状白钨矿体展布特征 |
7.1.3 脉状矿体对似层状矿体的叠加特征 |
7.1.4 脉状矿体形成机理 |
7.2 南温河—洒西一带钨矿床保存条件 |
7.2.1 老君山岩体锆石与磷灰石裂变迹径特征 |
7.2.2 南温河—洒西一带NW向走滑构造对矿体的破坏 |
7.3 区域成矿模型 |
7.4 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综述 8 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8.1 老君山一带矿床成矿规律 |
8.1.1 矿床时间分布规律 |
8.1.2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
8.2 找矿模型 |
8.3 找矿方向 |
8.3.1 南温河矿区深部及外围成矿预测 |
8.3.2 洒西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 |
8.3.3 老君山岩体钨矿找矿方向 |
8.3.4 老君山岩体外围找矿预测区 9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
(9)四川盆地三叠纪成盐环境、成钾条件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四川盆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性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地层 第3章 含盐层的时空分布 |
3.1 次级含盐构造 |
3.1.1 含盐构造的划分 |
3.1.2 典型含盐构造 |
3.2 成盐时间序列 |
3.3 岩盐空间分布 |
3.4 含盐构造的演化过程 第4章 含盐层盐类矿物类型 |
4.1 岩盐类型及特征 |
4.2 杂卤石类型及特征 |
4.3 硬石膏类型及特征 第5章 含盐层沉积环境 |
5.1 典型剖面概述 |
5.1.1 合川沥鼻峡剖面(PM-1) |
5.1.2 渠县农乐剖面(PM-2) |
5.1.3 广安广参2井剖面 |
5.2 含盐剖面类型 |
5.2.1 韵律结构 |
5.2.2 含盐剖面类型 |
5.3 沉积相类型 |
5.3.1 开阔台地相 |
5.3.2 局限台地相 |
5.3.3 蒸发台地相 |
5.4 古地理特征 |
5.4.1 古纬度与古气候 |
5.4.2 古地理特征 |
5.4.3 成盐期岩相古地理 第6章 含盐层地球化学特征 |
6.1 卤水地球化学特征 |
6.1.1 含盐构造盐溶卤水 |
6.1.2 地表盐泉水 |
6.2 岩盐地球化学特征 |
6.3 岩盐氯同位素特征 第7章 含盐层地球物理特征 |
7.1 测井识别标志 |
7.2 富钾层段的测井响应 |
7.2.1 原理和方法 |
7.2.2 高频沉积旋回的识别 |
7.2.3 古海平面变化趋势及富钾层段的响应 第8章 成盐模式、成钾条件及成因机制 |
8.1 成钾条件分析 |
8.1.1 典型杂卤石剖面的成钾指示 |
8.1.2 有利成钾时期 |
8.1.3 有利成钾位置 |
8.2 蒸发成盐模式与成钾事件 |
8.2.1 成盐聚钾模式及成因机制 |
8.2.2 成钾事件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图 |
四、《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3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高宏昶. 吉林大学, 2021
- [2]印度-青藏高原碰撞带地幔地震的研究[D]. 王鸿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3]黔西地区晚二叠世煤系高频层序格架内含菱铁矿岩层成岩演化[D]. 张一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D]. 莘海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5]柴北缘早侏罗世古气候演化及对Toarcian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D]. 高瑞珍.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6]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D]. 范建军. 吉林大学, 2016(08)
- [7]保山—镇康地块及邻区早古生代地质特征及特提斯构造演化[D]. 毛晓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8]云南麻栗坡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研究[D]. 阙朝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9]四川盆地三叠纪成盐环境、成钾条件及成因机制[D]. 龚大兴.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1)
- [10]序言[J]. 龚一鸣,冯庆来.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