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治安宣传工作

浅谈高校治安宣传工作

一、简论高校治安保卫的宣传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白柏[1](2021)在《高校治安管理优化研究 ——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高校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国家人才与社会精英培育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却安全事故频发。我国高校目前“以墙为界”的安全防控模式,在日益复杂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已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保障校园安全。本文对国内外高校治安管理研究进行充分回顾梳理后,立足于协同治理理论与治安领域相关基础理论,构建了以治安管理原则、治安管理主体、治安管理措施和治安管理评估等四大基础要素为核心的高校治安管理体系框架;并依托于个人工作经验,对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治安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对其治安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治安工作特殊性、工作现状进行梳理后,发现其校园治安管理所面临的主要工作问题与成因有:一是外部环境制约方面,包括国内外政治因素与网络环境、社会治安环境复杂、法律法规不健全;二是协同治理建设不足方面,包括协同治理理念滞后、协同治理机制欠缺和整体治安防范薄弱;三是治安工作宣传教育缺失方面,包括高校治安保障各主体对治安工作宣传教育认识不足、高校缺乏专业安全教育的宣传队伍和教职工与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强。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本文高校治安管理体系框架,深入研究讨论了高校治安管理相关举措,具体包括:一是完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二是构建高校多元责任主体协同治理体系,包括培育引导高校治安保障多元责任主体,建立健全高校与地方公安机关协同治理机制;三是构建高校多校区治安管理长效对策,具体包括运行保障对策、安全教育对策、预警分析对策以及工作考核对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学生是年轻有活力的一代,是国家人才力量储备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保障高校校园安全,满足大学生的基本安全需求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工作开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

邱浩[2](2020)在《“平安校园”建设视角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安全稳定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平安校园”建设,以维护高校安全稳定为目标,迎合了创新社会治理的需要,也是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平安校园”内涵与外延的不断丰富与发展,高校安全管理体系也取得了显着成效,巩固了校园长治久安的局面,增强了师生主体的安全感与满意度。但是与“平安校园”建设的新要求相比,与党和国家的新期待相比,还存在差距,亟待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因此,探索“平安校园”视角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既是应对当前安全形势新问题、新挑战的应有之义,也是服务于“平安校园”建设目标的要求。为保障校园环境和谐稳定,打造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本文以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并与高校保卫部门与师生员工进行访谈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掌握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治理理论、协同理论等前沿理论对高校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更好的提升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整体效能。本文首先考察了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界定、构成要素以及构建原则,深刻了解到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由主体、内容、对象、手段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从而划定了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范围。其次,阐述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是建设与完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原因。再次,基于“平安校园”的视角,分析了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组织结构不顺、队伍建设滞后、信息协同不强、考核评价不力、科技水平不高等具体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为完善体系提供现实依据。最后,提出了完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通过健全运行机制、提高科技水平、加快队伍建设等措施,针对性的解决体系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跨越式发展。

彭盈盈[3](2020)在《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安全治理作为国家安全治理的重要一环,其传统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高校安全治安防控体系在应对日常高校安全治理工作中显得捉襟见肘。单一孤立的高校安全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有效适应当前高校治安形势的转变。高校校园安全工作应当转变治理思维,反思传统高校安全治理思维和手段的不足,建立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系统,以提高高校安全治理的效能。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系统的构建是以维护高校安全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具有一套自我调整、自我平衡的运行机制。高校安全生态系统的构建是立足于动态、整体、联系的系统思维,打破传统高校安全分析思路模式的束缚,创新性地对系统内部不和谐因素进行生态性的反思,在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子系统中寻找出路。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系统涵盖了人的系统、支持系统、交换系统、防御系统,通过在各子系统间建立一套自我预警、自我消解风险因素的机制,通过寻找安全与风险因素博弈的平衡点,保证高校校园安全系统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能力。本文结合当前高校校园安全现状,提出了构建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构想,通过探讨“安全生态”与“生态安全”的异同,剖析“安全生态”的特点,寻找高校安全与生态系统的契合点,证实构建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系统的可行性。借助生态思维对高校安全生态现状进行剖析,从“生物”与非生物系统投入不均衡、外部风险抵抗力薄弱、安全信息交换机制存在不足、安全文化建设薄弱四个方面进行生态性的反思,力求从高校校园安全系统内部找出症结弊端所在。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系统的构建思路参照生态学、系统理论的思维模式,立足整体、系统的角度,从构建高校安全生态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风险识别机制着手,提出相对应的构建策略,以提升各系统联合预防风险的能力,寻求高校安全生态系统自我调整、自我平衡的运行模式。为了更生动地阐释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笔者以高校“校园贷”犯罪为例对安全生态系统识别风险过程进行了说明。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系统的构建应着眼于安全风险的事前预防,这对于高校校园安全治理和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徐放[4](2019)在《高校保卫部门的治安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校区数量的增多、校园面积的扩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且在校人员成份复杂多样,给本身就存在权责不明的校园治安管理部门带来了更多校园治安管理的行政法争议。通过对无讼网司法案例数据库中的相关案例进行检索和遴选,发现治安管理规范在校园中的适用还存在争议,校内保卫部门职责法律依据不明,以及校园治安管理被动等问题。对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校园安全管理领域立法的比较与借鉴,并结合保卫工作中涉及治安管理的实际情况,探究高校保卫部门在校园治安管理中的作用。回顾校内安保部门建制的历程并提出《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具体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针对实践中警校合作的不同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尝试探寻新的高校治安管理方面的警校合作机制,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治安管理制度提供建议。

韦宇[5](2019)在《高等学校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提出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建立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以维护校园内部安全稳定在高等学校管理过程中首当其冲。本文以S大学为例,结合学校网站发布的安全事件简报及笔者自编问卷,梳理出近六年S大学内部发生频率较高的安全事件类型、每类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与发生原因以及S大学学生的安全意识等信息,试图对S大学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全面的认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选取美国和日本作为国外高校代表,罗列了两国政府、社会、学校等方面针对高校校园安全采取的相关措施,希望对进一步提升我国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一些借鉴与经验。综上,笔者提出了改善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措施及建议:(一)从制度层面上,要完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建设、加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队伍层级制度建设以及高校校园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建设;(二)在物质和技术层面上,要完善物理防范和物质保障,加强视频监控、门禁管理、消防报警三大系统及安全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三)在人力层面上,以学校安全委员会及二级部门为抓手,以治安保卫队伍和辅导员队伍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安全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以及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袁鹏歌[6](2019)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对社会治安稳定意义重大,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性的影响。探索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既是保障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社会长期和谐稳定的应有之义。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日益成熟给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创新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大数据应用成为新时代高校治安防控形态演进的必然趋势,为治安防控工作高效化、科学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成为促进高校治安防控工作战斗力模式转换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高校面临的治安形势日益严峻,各种传统治安问题突出、新型犯罪手段增多、网络防控压力增大、治安灾害事故频发,但是由于高校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组织体系不合理、建设规划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和平台软件开发滞后以及保卫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导致治安防控体系的整合度不高、运行体系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虚拟空间防控不到位、预测预警预防能力较弱等缺陷,严重制约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整体效能的发挥。探索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需要在治理理论、系统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第三方警务理论指导下,以高校治安秩序和师生安全感良好、满意度提升为建设目标,以高校党委、保卫部门、公安机关、校属其他单位和师生员工以及社会力量为建设主体,建立“1+6+5”的治安防控格局,即以一个信息化指挥中心为龙头,以校园边界与门禁防控网、重点地域防控网、背街小巷巡逻防控网、学校周边联合防控网、校园网络空间防控网、视频巡查防控网等六张网为骨架,以信息共享与预警机制、联动协作机制、应急指挥机制、运维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五项机制为保障,并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可视化应用平台,全面提升高校治安防控体系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因此,针对目前高校面临的治安形势以及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存在缺陷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当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树立大数据思维,养成大数据意识,并且要统筹顶层设计,完善防控体系相关机制,同时要落实高校宏观指导,全面推进高校的大数据建设,使高校治安防控体系的信息化、立体化和社会化水平不断提升,治安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使得校园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稳中有降,可防性、多发性案件得到有效遏制,治安灾害事故得到有效防范,师生员工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戴吴浩博[7](2018)在《高校治安防范信息化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模式日趋开放、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但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普及,也给高校带来了网络诈骗、恶性网贷、网络黄赌毒等治安新问题。在高校传统治安防范中往往存在部分领导缺乏治安防范信息化意识、师生防范网络不良信息的意识不强、缺少信息化保障、信息化技术不足、信息安全防范不牢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构建高校治安防范信息化体系,需要提高高校领导信息化防范意识,提高广大师生网络信息防范意识,加强高校网络信息的安全监管,加强高校治安防范中的信息化建设,加强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和建立高校网络信息安全联动平台。

詹伟峰[8](2018)在《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师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高校安全问题影响广泛,受到社会和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政府与高校都积极采取了各种提升高校安全管理的措施,但涉及师生的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环境、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之外,也暴露了高校师生安全素质缺失这一根本问题。安全素质缺失的根源还在于高校安全教育不够系统、深入、有效。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的要素、特征与动力三个角度对高校安全教育进行分解,通过对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和缺陷的分析,对境外高校安全教育先进经验进行阐释和借鉴,以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从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局面可谓复杂。尽管各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付出较多,也在不断改进,但从整体性、开放性、协同性、层次性各方面来审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改进空间。本研究基于丰富细致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境外四所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对国内六所高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调研访谈,在此基础上获取大量数据和有效信息,对国内外高校安全教育有一个总体把握与评估,进一步提炼出有益经验做法及不足之处。从系统角度来看,境外高校则在安全教育方面先于我们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如在整体性上,教育内容完善,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协同性上,内部协调顺畅,构建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在开放性上,教育形式多样,形成了有力的校内外联动机制;在层次性上,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丰富的探索。这些探索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供国内高校参考与借鉴,可根据我国及各高校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借鉴,去粗取精、博采众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高瑞江[9](2017)在《提升高校治安水平浅析》文中提出随着高校制度化建设,科技化管理手段的提高,高校治安有了非常大的改善。这为建立和谐社会和良好校园环境,促进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前高校治安问题,已经从校内转到校外环境对学校治安环境的影响。因此加强学生自身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治安体系建设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任成新[10](2017)在《高校治安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治安局势是否稳定,不仅对高校自身而言十分重要,甚至对其所在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定而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如何维护高校治安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个人在高校治安管理工作上的实践经验与相关参考文献,对如何加强高校治安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二、简论高校治安保卫的宣传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高校治安保卫的宣传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治安管理优化研究 ——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高校治安管理体系
        (一)概念界定
        (二)构成要素
    二、协同治理理论
    三、治安基础理论
第三章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治安管理现状
    一、兰州大学榆中校区高校治安管理情况感知测量
        (一)学生高校治安管理情况感知测量
        (二)教职工高校治安管理情况感知测量
        (三)学生、教职工高校治安管理感知比较分析
    二、兰州大学榆中校区高校治安管理协同现状
        (一)高校方面治安管理协同现状
        (二)政府方面治安管理协同现状
        (三)社会方面治安管理协同现状
        (四)协同方面治安管理协同现状
第四章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治安管理问题与成因
    一、校区治安客观环境欠佳
        (一)校区地理位置孤立
        (二)治安环境复杂
        (三)分校区办学和师生分离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
    二、治安管理协同建设不足
        (一)协同治理理念滞后
        (二)治理主体建设缓慢
        (三)治理主体权责不明
        (四)整体治理防范薄弱
    三、治安管理宣传教育缺失
        (一)主体认识不足
        (二)专业宣传队伍缺乏
        (三)部分主体作用发挥不足
第五章 高校治安管理优化完善的对策
    一、高校治安外部协同治理对策
        (一)完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二)培育构建高校治安保障多元责任主体
        (三)建立健全高校与地方公安机关协同治理机制
    二、高校治安内部协同治理对策
        (一)治安协同治理预警分析对策
        (二)治安协同治理主体工作考核对策
        (三)治安协同治理运行保障对策
        (四)治安协同治理主体安全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2)“平安校园”建设视角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国内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
        1.2.2 关于国外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
        1.2.3 关于“平安校园”建设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3.1 治理理论
        1.3.2 协同理论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高校安全
        2.1.2 高校安全管理体系
    2.2 构建原则
        2.2.1 统一指挥原则
        2.2.2 协调联动原则
        2.2.3 预防为主原则
        2.2.4 服务师生原则
    2.3 构成要素
        2.3.1 安全管理主体
        2.3.2 安全管理对象
        2.3.3 安全管理手段
        2.3.4 安全管理内容
        2.3.4.1 安全政策
        2.3.4.2 安全风险管理
        2.3.4.3 安全保证
3 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3.1 基于高校内部管理层面分析
        3.1.1 校园安全形势整体严峻
        3.1.2 大学生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3.2 基于高校外部安全形势分析
        3.2.1 传统校园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3.2.2 高校意识形态问题严重
        3.2.3 高校失泄密事件频发多发
        3.2.4 高校网络舆情防控难度加大
4 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及困境-基于“平安校园”的视角分析
    4.1 “平安校园”实践探索
        4.1.1 指导思想
        4.1.2 建设历程
        4.1.3 工作内容
    4.2 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4.2.1 安全管理理念不断更新
        4.2.2 安全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4.2.3 校园安全文化稳步发展
        4.2.4 安全防范措施逐渐完善
    4.3 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4.3.1 组织体系结构不畅
        4.3.2 队伍建设水平滞后
        4.3.3 信息沟通效率低下
        4.3.4 考评激励效果薄弱
        4.3.5 应急处置工作乏力
        4.3.6 科技支撑保障不足
5 完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路径选择
    5.1 打造高校安全治理共同体
        5.1.1 培育多元主体,促进合作治理
        5.1.2 完善机构设置,加强组织保障
        5.1.3 理顺组织结构,明确管理责任
    5.2 健全高校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机制
        5.2.1 信息共享机制
        5.2.2 联防联动机制
        5.2.3 考核评价机制
    5.3 提高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科技水平
        5.3.1 引进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
        5.3.2 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
        5.3.3 推进技防系统集成与联动
    5.4 加强高校安全管理体系队伍建设
        5.4.1 拓宽培养渠道
        5.4.2 注重教育培训
        5.4.3 完善准入标准
    5.5 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5.5.1 加强预案制定与演练
        5.5.2 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5.5.3 重视舆情干预引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访谈提纲
    一、 保卫处工作人员
    二、 校属其他单位
    三、 高校师生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2 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相关概念探究
    2.1 “安全生态”与“生态安全”之比较
    2.2 “安全生态”的特点及其在高校安全中的应用
        2.2.1 以人为中心
        2.2.2 目的明确性
        2.2.3 开放互动性
3 当前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反思
    3.1 “生物”与“非生物”系统投入不均衡
    3.2 外部风险入侵抵抗力薄弱
    3.3 高校安全信息机制存在不足
    3.4 高校安全文化意识建设薄弱
4 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构建
    4.1 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构建思路
    4.2 高校校园安全生态构建的路径
        4.2.1 人的系统
        4.2.2 支持系统
        4.2.3 交换系统
        4.2.4 防御系统
        4.2.5 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系统的构建—以识别“校园贷”犯罪为例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高校保卫部门的治安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高校治安管理的特殊性
    第一节 高校治安案件的特殊性
        一、法律依据的特殊性
        二、行为人的特殊性
        三、违法行为后果的特殊性
    第二节 高校治安管辖的特殊性
        一、文保分局下辖高校派出所的管辖模式
        二、文保分局与属地公安机关相结合的管辖模式
        三、属地公安机关的管辖模式
第二章 从诉讼角度看高校治安管理中保卫部门的角色
    第一节 高校中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引发的诉讼
        一、高校治安诉讼案件的检索和遴选
        二、遴选诉讼案件的分类对比
    第二节 治安处罚构成校规校纪处分的要件
        一、基于治安处罚的处分
        二、基于违反治安行为的处分
    第三节 司法裁判中所确认的保卫部门的职责
        一、高校保卫部门的辅助角色
        二、高校保卫部门的主要角色
第三章 高校保卫部门的职权职责法律渊源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作为职权职责依据的校纪校规
        一、介入性校规和自主性校规
        二、介入性校规与上位法相抵触
        三、自主性校规自治空间较大
    第二节 现存法律对高校保卫部门的职权规定不明
        一、高校保卫部门及职权的演变
        二、高校保卫部门的法律性质和职能
        三、高校保卫部门的权责不匹配
    第三节 实际工作中高校保卫部门行使职权的被动处境
        一、日益严峻的校园安全形势
        二、存在警力不足的情况
        三、校园安防建设不到位
第四章 高校治安管理制度的完善建议
    第一节 高校治安管理领域的立法
        一、高校治安管理领域立法的现状
        二、国外高校治安管理立法
        三、我国高校治安立法的思路
    第二节 明确高校保卫部门的权责范围
        一、高校保卫部门的职责
        二、高校保卫部门的权责应匹配
        三、高校校园治安管理的管辖
    第三节 高校治安管理的警校合作新机制
        一、国外警校合作概述
        二、我国的警校合作机制
        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警校合作模式
    第四节 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高等学校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现状
        二、国内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基础
第一章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高等学校
        二、安全
        三、安全管理
        四、高校安全管理
        五、高校事件
    第二节 高校安全管理的特征
        一、管理对象的差异性
        二、管理方法的多样性
        三、管理范围的动态性
        四、管理手段的强制性
    第三节 高校校园安全事件的特征
        一、可预防性
        二、复杂性
        三、敏感性
    第四节 加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二、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三、是完善高校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 S大学校园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第一节 S大学简介
    第二节 S大学安全情况概述
    第三节 S大学安全事件发生类型
        一、盗窃事件
        二、诈骗事件
        三、交通事件
        四、火灾事件
        五、非正常死亡事件
    第四节 S大学安全管理情况综述
        一、安全管理队伍情况
        二、技防物防情况
        三、安全信息公开情况
第三章 国外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措施——以美国、日本为例
    第一节 美国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措施
        一、政府方面
        二、学校方面
        三、社会方面
    第二节 日本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措施
        一、政府方面
        二、警察方面
        三、学校方面
第四章 改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第一节 从制度层面加强和改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
        一、完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建设
        二、加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队伍层级制度建设
        三、完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建设
    第二节 从物质和技术层面加强和改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
        一、物质层面
        二、技术层面
    第三节 从人力层面加强和改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
        一、加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领导队伍建设
        二、加强高校治安保卫队伍建设
        三、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第五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的不足
    第二节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致谢

(6)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之处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大数据
        1.4.2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1.4.3 高校治安防控体系
    1.5 研究现状
        1.5.1 关于国内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研究
        1.5.2 关于国外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研究
        1.5.3 关于大数据的研究
2 大数据对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价值分析
    2.1 大数据应用是新时代高校治安防控形态演进的必然趋势
        2.1.1 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
        2.1.2 高校复杂治安形势的必然选择
    2.2 大数据是促进高校治安防控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技术保障
        2.2.1 拓展了信息来源渠道
        2.2.2 提高了数据存储能力
        2.2.3 提高了数据挖掘技术
    2.3 大数据是促进高校治安防控工作战斗力模式转变的重要动力
        2.3.1 促进高校治安防控决策科学化
        2.3.2 推动高校治安防控工作高效化
3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及其启示
    3.1 系统理论及其启示
    3.2 治理理论及其启示
    3.3 社会控制理论及其启示
    3.4 第三方警务理论及其启示
4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4.1 高校治安防控面临的挑战
        4.1.1 传统治安问题依然突出
        4.1.2 新型犯罪手段增多,加大了治安防控难度
        4.1.3 人员流动性增大,治安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4.1.4 网络、自媒体日益发达,增加了高校虚拟空间防控压力
        4.1.5 高校治安灾害事故频发
    4.2 当前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存在的缺陷
        4.2.1 防控体系整合度不高,运行体系不健全
        4.2.2 常态化运行机制不完善
        4.2.3 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4.2.4 网络虚拟空间防控不到位
        4.2.5 预测预警预防能力较弱
    4.3 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3.1 建设组织体系不合理
        4.3.2 建设规划不到位,资源整合困难
        4.3.3 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滞后
        4.3.4 保卫队伍信息化建设不足
5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目标、建设主体和架构设想
    5.1 高校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目标
    5.2 高校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主体
        5.2.1 高校党委
        5.2.2 高校保卫部门
        5.2.3 公安机关
        5.2.4 校属其他单位和师生员工
        5.2.5 社会力量
    5.3 高校治安防控体系的系统架构
        5.3.1 信息化指挥中心
        5.3.2 六张防控网络
        5.3.3 五项运行机制
    5.4 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平台技术架构
        5.4.1 架构原理
        5.4.2 系统平台构成
        5.4.3 特色功能设想
6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6.1 转变传统工作理念,树立大数据高校治安防控思维
        6.1.1 树立数据化治安思维
        6.1.2 形成整体性治安思维
        6.1.3 建立关联性治安思维
    6.2 完善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制度安排
        6.2.1 完善组织领导,明确建设主体责任
        6.2.2 健全法律规章制度,促进大数据建设工作规范化
        6.2.3 规范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建设工作可持续发展
        6.2.4 健全协作机制,整合校内外防控力量
    6.3 加大高校宏观指导,全面推进大数据建设
        6.3.1 升级网络、设备,满足大数据防控需求
        6.3.2 整合各系统数据资源,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6.3.3 加强平台建设与维护,实现智慧防控
        6.3.4 常规培训与人才引进相结合,提高保卫人员信息化技能
    6.4 依托大数据技术,提高高校治安防控整体能力
        6.4.1 加强数据挖掘,提高数据预测预警能力
        6.4.2 加强校情监控,提高矛盾纠纷排查能力
        6.4.3 坚持合成指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4.4 强化信息研判,提高精确打击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高校治安防范信息化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时代下的高校发展状态
    (一) 高校的办学规模扩大
    (二) 高校的管理模式更加开放
    (三) 网络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高校
二、网络信息引发的高校治安新问题
    (一) 敌对势力借网络信息对高校进行思想渗透
    (二) 针对高校师生的网络诈骗
    (三) 针对在校生的恶性网贷
    (四) 高校中的网络“黄、赌、毒”
三、信息时代下高校传统治安防范的不足
    (一) 部分高校领导缺乏治安防范信息化意识
    (二) 高校师生防范网络不良信息的意识还不强
    (三) 传统治安防范模式缺少信息化防范
    (四) 治安防范信息化技术有待提高
    (五) 高校信息安全防范不足
四、高校治安防范信息化的实现路径
    (一) 提高高校管理者治安防范的信息化意识
    (二) 提高高校师生对不良网络信息的防范意识
    (三) 加强高校网络安全监管
    (四) 加强高校治安防范中的信息化建设
    (五) 加强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建设
    (六) 建立高校网络信息安全联动平台

(8)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溯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安全
    一、何谓安全?
    二、安全的内涵与外延
    三、安全的特征
第二节 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的含义
    二、安全教育的特征
    三、安全教育的功能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四、高校安全教育的形式
    五、高校安全教育的特征 第二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理论视角——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基础
    二、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任务和方法
    三、系统理论与教育
第二节 系统理论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一、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
    二、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第三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之一:多案例比较
第一节 实证分析的实施
    一、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过程
    二、问卷与访谈提纲的内容框架
    三、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实施
第二节 高校安全系统要素的分析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分析
    二、高校安全教育形式的分析
    三、高校安全教育组织机构的分析
    四、高校安全教育人员的分析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特征分析
    一、整体性特征分析
    二、开放性特征分析
    三、层次性特征分析
    四、协同性特征分析
第四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动力分析
    一、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的构建
    二、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要素的分析 第四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二:单案例透析
第一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优化过程
    一、安全教育内容的扩展
    二、安全教育方式的创新
    三、安全教育组织的变革
    四、安全教育人员的培养
第二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特征的完善过程
    一、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
    二、开放性:校内外联动机制
    三、层次性:教育目标分层
    四、协同性:部门间密切合作
第三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强化过程
    一、体制机制的建立
    二、科学技术的引进
    三、资金和设施的投入
第四节 E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成效
    一、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
    三、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
第五节 E高校未来安全教育体系的展望
    一、强化全局意识,加强薄弱环节
    二、拓宽宣传教育途径,构建立体式宣传教育模式
    三、深化“警校联动”,提升安全教育开放性
    四、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协同合作
    五、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开展 第五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缺陷及其成因分析
第一节 整体性:忽视安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一、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
    二、教育对象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三、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第二节 开放性:低估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一、社会环境风险
    二、网络环境复杂
    三、周边环境混乱
    四、教育理念不当
    五、其他不良因素侵蚀
    六、资源尚未有机整合
第三节 协同性: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其影响
    一、问题家庭教育不健全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三、家长的不良示范
第四节 层次性:高校安全教育观念与保障偏差
    一、高校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理念缺失
    三、安全教育法律法规缺位
    四、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
    五、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 第六章 境外高校安全教育的相关经验启示
第一节 整体性:内容、人员、制度机制完善
    一、内容全面且有针对性
    二、人员专业且充足
    三、制度机制科学完备
第二节 开放性:教育形式多样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
    二、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第三节 协同性:组织完备与协调
    一、纽卡斯尔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二、香港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三、台湾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四、东京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第四节 层次性:多层面的安全文化建设
    一、物质层面
    二、制度层面
    三、精神层面 第七章 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优化路径及措施
第一节 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
    一、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安全教育内容
    二、丰富多元、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方式
    三、专业过硬、力量充足的安全教育队伍
第二节 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
    一、整体性:把握安全教育的理念
    二、层次性:健全安全教育的组织机构
    三、协同性:提升安全教育各层面的协作
    四、开放性:促进高校内外的合作与共享
第三节 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
    一、制度建设
    二、机制建设
    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
    四、经费投入与设施保障
第四节 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
    一、安全文化与高校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三、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二: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三: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问卷
附录四: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指标问卷
附录五: 高校安全教育访谈提纲 后记

(9)提升高校治安水平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西北工业大学安全防范现状调查
三、加强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的培养
    (一) 利用学校社团体系普及安全防范知识
    (二) 利用现行选修课制度进行系统化教育
    (三) 在学生集中地区长期设置宣传栏
四、加强高校安全保卫部门人员职责
    (一)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保卫部门人员的任务
    (二) 高校安全保卫部门人员业务水平提升
五、结束语

(10)高校治安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高校治安稳定的几点因素
2 做好高校治安管理工作的几点个人建议
3 结语

四、简论高校治安保卫的宣传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治安管理优化研究 ——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为例[D]. 白柏. 兰州大学, 2021(02)
  • [2]“平安校园”建设视角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 邱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02)
  • [3]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构建[D]. 彭盈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0)
  • [4]高校保卫部门的治安功能研究[D]. 徐放.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5]高等学校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韦宇. 苏州大学, 2019(04)
  • [6]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D]. 袁鹏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9)
  • [7]高校治安防范信息化的路径研究[J]. 戴吴浩博.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4)
  • [8]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D]. 詹伟峰. 厦门大学, 2018(12)
  • [9]提升高校治安水平浅析[J]. 高瑞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0]高校治安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任成新. 黑龙江科学, 2017(11)

标签:;  ;  ;  ;  ;  

浅谈高校治安宣传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