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新闻“包装”现象——兼论与新闻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吴凡[1](2021)在《“冀云”融媒体建设理念与实践维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以一体化平台为基础实现媒介技术与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融合,深刻地改变着媒体的传播方式,重塑媒体产业发展形态,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传播的主体结构变化、传播环境发生转变、传播方式多样化,传统媒体机构必须打破原有的传播形态,适应时代的发展,基于此媒介融合应运而生。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省级媒体处在县级媒体与中央媒体的中间,在连接县级媒体与中央媒体中发挥关键作用,省级媒体是县级媒体的支撑,是中央媒体的承接,省级媒体的融合改革影响着舆论环境的变化,甚至对于我国媒介结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冀云”融媒体积极适应时代发展,融媒体中心整合了新闻、政务、文化、服务、监管、电商等各类资讯,实现“新闻+政务+服务”功能。“冀云”融媒体平台努力打造成覆盖全省媒体资源共享平台,为各地开展党政工作、媒体工作等提供云支持。各市、县、区融媒体中心统一接入,在重大事件处理中,统一安排和部署省内新闻的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实现融媒体中心协调联动,联动的发展模式方式由单一向组合转变,形成一种“聚合式”的融媒体矩阵。作者采用个案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参与观察法,借助新闻学、传播学、管理学等学科视角,整体把握“冀云”融媒体中心建设背景、基本理念、实践维度从而分析“冀云”融媒体中的未来进路,以此探究省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规律。融合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多方合力的作用,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大众需求开启了媒介互通互联,政策从根本上进行着媒介融合的制度设计。“冀云”融媒体遵循融合、服务与引导的基本理念,在实践中坚持建构管理、内容与运营的三大维度,即构建“扁平化”现代管理体系,实现差异化、多样态融媒体内容生产,践行多角度的运营策略。然而“冀云”融媒体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障碍,如内部沟通的壁垒降低产业化程度,内容原创性不足,同质化严重,传播效果难以把控的问题,文章最后提出通过破壁、定制与跨界来深化“冀云”融媒体融合发展。
周静思[2](2020)在《新闻生产者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发展,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为融合新闻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切入口,但是各大媒体平台的融合新闻建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除了内容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同时部分融合新闻缺乏深度,浮于表面,未实现内容、形式和渠道的恰当融合,因此呼唤一套适宜的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标准的诞生。本文基于文献研究的基础,通过研究中外的新闻奖项评选标准和专家已有的指标研究体系,在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框架和5W新闻传播模式下,拟定出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通过专家打分与yaahp软件的权重计算,最终得出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权重体系。同时本研究将中央级主流媒体2019年建国70周年阅兵前后十四天的融合新闻报道作为研究主体,选定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新华每日电讯三个样本对象并打分、排序。本文认为,目前中央级主流媒体在融合新闻报道方面不乏先进经验,但是总体来看中央级主流媒体的融合报道仍是以文本和图表为主,在媒介呈现形式和技术创新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基于上述研究,本研究提出了一些融合新闻质量提升的建议,包括打造渠道生产模型、增强互文叙事能力、提升新闻策展能力以及释放受众主体性内涵等,希望能够为融合新闻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高可欣[3](2019)在《湖南交通频道新闻节目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媒体的加入以及广播的“窄”播化、四级办台等原因使得广播新闻生态圈的竞争环境更加剧烈。与此同时,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也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移动化、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成为了主流,互动参与行为较以往更加频繁,利用多种媒介获得新闻信息则成了一种新的趋势。这些变化都让广播新闻节目一时间难以应对,也导致了其承担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压力极具增大。因此,湖南交通频道新闻节目只有及时创新,才能够在这种困境中寻求到突破。而外部技术环境的高度发展也刚好给湖南交通频道提供了动力和条件。在此创新背景下,湖南交通频道新闻节目从节目生产、节目功能、传播形式和扩大节目品牌影响力这四个层面展开了创新。在创新节目生产上,其拓宽了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强化了深度报道,同时对节目编排方式进行了优化。在创新节目功能上,其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了节目的互动性和服务性;在创新传播形式上,其通过和新媒体进行融合,不仅使新闻节目内容可以通过在线音频软件以及其自主打造的融媒专属平台进行传播,还实现了将更丰富的新闻内容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发布;而在扩大节目品牌影响力上,通过培养名主持和开展线下活动也为其新闻节目打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这些创新举措的实施,给湖南交通频道带来了可观的市场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较高的业内评价。然而,湖南交通频道新闻节目的创新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媒介融合方面,其战略布局缺乏新意,与新媒体的融合程度不高。其次,在新闻内容方面,与其他频率的广播新闻节目相比缺乏“差异性”。最后,其仍需改进的新闻生产体制正束缚着其持续的创新。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湖南交通频道新闻节目寻求未来的创新方向也刻不容缓。从湖南交通频道当前拥有的创新条件来看可以设想其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中能运用车联网技术、“AI”人工智能等媒介技术创新广播新闻生产传播新模式,打造定制新闻和广播“智媒体”新闻中心。同时,也能通过发挥车联网优势、强化用户思维等广播新闻生产传播创新理念提升节目内容质量。最后,可以通过实现与本地都市媒体的“合作共享机制”、再造以媒介融合为中心的节目生产传播流程等广播新闻生产传播创新机制扩大节目社会影响。这些创新措施也或许会成为未来交通类广播新闻节目创新的新方向。
张兰[4](2019)在《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中形塑的、以自我为轴心展开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职业认同是认同在职业领域的反映。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社会,个体的职业认同危机问题日渐凸显。具体到我国的传媒行业,由于体制转轨和媒体转型以及技术赋权下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专业记者已经无法保持他们对这一职业的管辖权,新闻进入了“去专业化”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不少新闻从业者高调离职或转型,而在职的很多新闻从业者则自诩为“新闻民工”,职业认同危机严重。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不仅可能影响他们的新闻实践及报道风格,也可能影响媒体的社会功能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议题并进行系统研究。论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法国着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指导,分两大部分对这一议题进行研究。第一大部分由第2、3、4、5四章构成,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理论基础、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因缘与影响。第二大部分由第6、7、8三章构成。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开发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借助大样本数据分别对转型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的现状、影响效应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建议。第9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展望。新闻职业化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这是讨论职业认同的前提基础,论文从商业报刊的发展、专职记者的出现、职业团体的组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和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等五大方面考察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与孤立地关注职业团体、伦理规范等职业组织形态问题不同的是,职业社会学强调每一个职业在这一领域中对某些工作的“管辖权”,职业化是在不同职业对管辖权边界的冲突中得以实现的。从职业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新闻职业的特性,包括:专业化程度不高、辐射面很广、对技术和信源的依赖性强等。新闻业的不景气导致新闻从业者待遇下滑、个人发展空间受限,新闻业的危机引起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从“无冕之王”到“防火防盗防记者”的社会认同危机,多重角色冲突的个人认同危机以及从知识分子到“新闻民工”的自我认同危机。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论文主要从管理政策、经济、技术三个维度五个方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具体体现为:行业管理不断规范、专业技术更新迭代、传播主体日趋多元、经济压力难以纾解。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陷入重重危机,已有的新闻职业理念和新闻职业精神日益弱化,粗浅浮躁充斥着新闻生产过程,新闻品质下降:虚假新闻泛滥,新闻低俗化、娱乐化趋势明显;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失范现象严重,自诩为“新闻民工”的新闻记者受到商业化逻辑的侵蚀,职业道德和操守严重受到侵蚀,“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新闻寻租现象屡禁不止;从业者对新闻职业的满意度急剧下降,“离职潮”时现。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文本资料,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先后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编码方法,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相关条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编制《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经由预调研与正式调研,运用问卷调查获取一手研究数据,在SPSS与Amos软件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开发了信效度均良好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量表由23个题项组成,是一个二阶五因子构成结构维度,五个维度分别为:职业情感、角色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和职业信念。以此量表检验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状况,发现其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低(3.10)。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受到性别、年龄、从业年限、收入水平、职务、编制性质、媒体属性、媒体类型等个体背景变量的影响,工作压力对其职业认同具有显着负影响,自我效能感对职业认同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与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压力对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负影响,并通过职业认同间接影响离职意愿,职业认同是工作压力影响离职意愿的中介变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了如下建议:再造新闻采编流程,减轻工作压力;提高人职匹配度,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实施差异化管理,注重新闻从业者职业发展。本研究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第一,深化了新闻传播主体的研究领域,拓展了职业认同研究的职业领域;第二,首次开发了适合我国新闻从业者的符合测量学要求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第三,实证研究了媒体转型期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揭示了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在个体背景变量上的特点;第四,揭示了新闻从业者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初步构建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效应整合模型。
张学霞[5](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研究说明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尹健[6](2019)在《中国互联网信息的治理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步由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互联网信息力量不断冲击信息控制的旧模式,为政府的社会治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在5G时代来临的前夜,调整优化中国的互联网信息治理工作方向,以应对即将迎来革命性变化的网络信息传播形势,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从基本概念和定义出发,认为界定清楚互联网信息治理的主要概念是开展后续研究的基础。在概念界定之后,从认识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出发,通过多个研究视角梳理了我国互联网信息治理机制的形成路径。随后对我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回顾,提出互联网信息传播中出现的大量失范现象,不良信息泛滥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导致我国要加强互联网信息治理。并且从治理主体、治理措施、治理效果三个维度总结互联网信息治理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困境。发现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互联网信息治理模式;在治理主体上以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委员会为核心,私营部门、市民社会等多主体协同治理;通过立法规制、行政管理、自律调节、技术防范、国际合作等多种措施对互联网信息进行治理。此后,对主要发达国家互联网信息治理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在中外比较中,发现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主要存在非政府治理主体缺位、立法规制滞后、行政管理过度、自律调节不足、技术防范过严、国际话语权弱小等问题。最后,从以优质内容弘扬主流意识形态、以政府主导引领多元主体共治、以综合措施维系网络传播秩序、以中国方案推进网络共享共治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优化路径。最后,对本文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结合本文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与设想。
郝雅立[7](2018)在《媒体新闻建构对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公共冲突是事关公共利益、涉及公共事务的冲突。在当前的公共冲突治理中,虽然意识到新闻议题对于冲突及其治理的重要性,但缺乏对新闻建构的认识,缺少对新闻建构层次的分析,对新闻议题框架的作用方式和条件要求缺乏深刻的理解,只采取简单的压制或强化方式,却往往强化了一些新闻议题框架的负面影响,弱化了一些新闻议题框架的正面影响,造成公共冲突治理中新闻建构功能发挥的不合理。在媒介化社会时代,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对新闻信息的依赖日显强烈。公共冲突的爆发、升级和扩散需要有能够引发公共冲突的信息,需要新闻信息在关键人群中传播,需要较迅速的传播速度,需要信息内容能够引发公众的对立和共鸣,还需要新闻信息的持续供给。公共冲突治理也需要有助于冲突平息、化解、转化的信息,需要新闻信息对关键人群产生影响,并能够被广泛接受,需要引发对抗的信息不断消减等。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了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强化了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对新闻信息的依赖。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对新闻信息的依赖要求发挥新闻建构的合理功能。新闻信息是媒体对社会事件的建构性产品,媒体的新闻建构多集中于公共领域中具有争议性、冲突性的社会事件。从结构分析来看,媒体的新闻建构包括表层建构和深层建构两个层次。新闻的表层建构主要是报道形式的建构,即新闻信息内容的主题选择、内容编排、叙述形式和态度倾向等;新闻的深层建构主要是议题框架的建构,即媒体新闻信息的提供方式及其为受众提供的看待问题的视角、思路和评判标准。媒体通过对社会事件的双层建构影响冲突主体对冲突事件的认知、情绪、评价和行动意向,从而左右公共冲突发展进程及其治理效果。根据新闻建构对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的功能,新闻建构方式可分为:“挑火式”“灭火式”“化解式”和“转化式”四种类型。它们分别对公共冲突的潜在期、爆发期、升级期和平息期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为公共冲突的治理设置障碍或提供机遇。新闻建构作用的发挥依赖于社会背景条件、媒体条件、受众条件和传受匹配条件。可以通过改变这些作用条件,使媒体新闻建构与公共冲突治理需要相契合,进而充分发挥新闻建构对公共冲突治理的正面功能,并使其负面功能受到相应的抑制和转化。
曾志勇[8](2018)在《选择行为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时代发展到今天,思想政治信息的多样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人们每天都在多种思想政治信息中做出选择,这些思想政治信息有些是互补的,有些是平行不相干的,有些是矛盾冲突的。在这样一种思想政治信息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灌输的思想政治信息只占受教育者思想信息选择空间的一部分,受教育者这部分被灌输的思想政治信息无时无刻不受到其他各类思想政治信息的抵消、侵蚀和干扰。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有针对性的“放大”自己的声音,有效的牢牢占领受教育者这块思想政治心灵阵地,是时代留给我们的重大课题。要解决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首先必须研究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信息的选择行为。目前,西方关于受教育者行为的研究在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个特殊分支,和西方国家的教育相比,明显具有中国特色,如果完全照搬西方教育行为理论,显然有“水土不服”的问题。我国学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行为研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受教育者如何被说服接受教育者传输的思想政治信息并内化为行为习惯这一方面,对于受教育者主动选择思想政治信息这一方面关注很少。学界较少关注受教育者的主动选择行为,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思想政治信息的个体价值关注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过去的大部分时间内思想政治信息没有像现在这么丰富和充足,人们对思想政治信息没有更多的选项。本研究认为,思想政治信息是一种产品,一种精神产品,它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所以思想政治信息有价值,对受教育个体来说有使用价值,也就是思想政治信息具有效用。受教育者因为思想政治信息的效用产生了主动选择行为。同时,人们为了获得这些思想政治信息的效用,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对受教育者来说都是稀缺资源:它们有时候是一定的金钱,比如购买书籍、订阅报纸、支付网络有线电视费用等;一般情况下是时间——人们了解或者理解一定的思想政治信息总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还有精力——人们学习掌握某一政治思想观点需要耗费精力。这样,和人们选择有形的物质产品(商品)一样,人们按照同一原理选择思想政治信息精神产品:在经济、时间、精力等的资源约束下,人们选择对自己效用最高的思想政治信息产品。受教育者的这一行为就是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经济学意义上的选择行为,它解释了人们为什么选择接受我们“灌输”的某一思想政治信息。根据以上对受教育者选择行为的分析,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取竞争性的营销模式。事实上,我们正在应用这一模式和方法。2016年8月中央电视台给中国共产党做的两则广告《我是谁》和《心跳篇》,第一次以一种广告的形式推广宣传中国共产党,就是很生动的例子。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受教育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全面接触社会各个方面,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全方位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形成合力。对于思想政治信息的生产者、教育者、推广者而言,营销的目的就是要让受教育者选择到他们“灌输”的思想政治信息。受教育者在哪里,我们就应该在哪里;受教育者的思想在哪里,我们就应该从哪里开始。营销模式的意义在于,它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比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不再仅仅依靠行政的力量而强制“填鸭”,而是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设计产品、为他们方便而建立相应传播渠道、为抓住他们的心灵而制定相应的推广策略和关切回应方案,从而发展出一种竞争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教育者在这种模式下将自觉主动的“选择”而不是被迫假装的“接受”。本研究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相关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矛盾分析方法,注重个人与社会相互统一。从研究思路上来说,本研究的特点是比较借鉴。其中受教育者选择行为分析借鉴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营销模式参考了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本文在技术上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数理方法、模型研究法、系统研究法等。本研究的结论是:(1)人们选择某一思想政治信息是基于这些信息给他带来的效用。思想政治信息的效用有三个方面:验证个人经验、解释现实世界、提供行动指导。思想政治信息的效用越高,在人们时间精力、物质经济水平、智力水平的资源约束范围内越有可能被人们选中。(2)人们改变对某一政治思想的信仰,是因为另外一种思想政治信息给他提供了更高的效用,或者是由于另外一种思想政治信息的生产者或者推广者让他节省了资源——即节省了他的时间精力、经济花费、脑力损耗,但获得了同样甚至更高的效用。(3)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信息是一种组合选择,而不是一种单一选择。对普通的受教育者来说,不但两种相近的思想政治信息在他们的头脑里可以共存,而且两种性质完全相反的思想政治信息也可以共存。因此,受教育者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信息表,理论上可以用数理模型清楚的描述受教育者对各种思想政治信息的选择机制。(4)受教育者的选择行为并不否定教育引导的作用。受教育者作为社会人,必须维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对思想政治信息内在地具有方向性的需求,而教育引导正好为受教育者的选择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受教育者的选择行为给教育者提供了教育引导的方法:教育者可以通过改变受教育者面临的条件从而改变受教育者的选择。(5)具有选择行为的新型受教育者的特点是:有可塑性;面对多样性思想政治信息,在外部信息环境的作用下理性完成选择行为;主体地位越来越凸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被选择”和“选择”的关系。(6)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模式是一种以产品为核心、以人员为根本、以渠道为阵地、以回应关切为手段的政治思想营销。营销模式的四个控制要素是:产品(product)、人员(personnel)、渠道(channel)、关切(concern),简称PPCC(2P2C)工具。思想政治教育营销模式的应用主要是对2P2C工具的灵活组合运用。本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建立了一种竞争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营销模式。本文以思想政治信息选择行为研究为基础,提出建立包括思想政治信息产品、思想政治信息推广人员、思想政治信息传播渠道、受教育者的关切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发展出一种竞争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新时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发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理论宝库已经得到比较系统充分的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作为另一个巨大的理论宝库,还有待大力发掘。本文归纳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的三方面价值:验证个人经验、解释现实世界、提供行动指导。三个方面的个人价值完全从受教育者的个人直接需要出发,而不是从社会价值引申而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一次创新性发掘。三是发现受教育者的资源约束条件并将其纳入研究框架。以往的研究基本上忽略了受教育者的资源约束条件,以为受教育者是可以无限接受思想政治信息的“容器”。本研究发现受教育者事实上受到时间、精力、经济物质等稀缺资源的制约。在各种思想政治信息上分配自己的稀缺资源是受教育者面临的经济问题,这也是本文能从经济学意义上开拓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基础。四是探索研究了受教育者行为的微观基础。本研究探索受教育者的微观行为,在理论上初步建立了思想政治信息选择行为机制。选择行为研究以受教育者为研究对象,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主动对所面临的思想政治信息进行符合经济学要求的理性选择,探究人们从多样化的思想政治信息中做出最优选择的行为机制,这为受教育者的行为研究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奠定了微观基础。
赵少远[9](2016)在《数字化背景下报业的盈利模式研究 ——基于长尾理论的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的发展,报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给报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威胁,具体表现为纸质报纸发行量及广告收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环境的改变,使报业集团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大部分报业集团进行了数字化转型。但是传统报业集团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盈利模式缺失的问题,而传统报业的盈利模式不能适应发展环境的改变,这就使报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报业集团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需要对传统报业的盈利模式进行变革,使报业能在新环境下获得更好发展。在此背景下,将传统报业的优势和数字化转型中报业的发展相结合,探寻报业在新时期的盈利模式,是传统报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在文中将“长尾理论”运用到新时期报业盈利模式的探寻中,阐述了数字化背景下中国报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分析了网络和新媒体冲击下报业面临的挑战;本文阐释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报业的“二次售卖”和“三次售卖”以及“长尾理论”等盈利模式,同时分析了网络和新媒体冲击下传统报业盈利模式面临的问题。同时指出“长尾理论”不是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盈利模式的否定,是在新环境下对盈利模式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报业在发展中不仅要关注热门市场,也要关注以前不受重视的“长尾”市场。本文将“长尾理论”与报业盈利模式的探寻相结合,从报业内容开发、手机APP运营、品牌挖掘、广告运营等方面,对报业盈利模式探寻进行了阐述。在报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将“长尾理论”与报业盈利模式的探寻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时代数字化资源的优势,能够为数字化转型中的报业提供一种新盈利模式。随着发展环境的转变,报业进入数字化转型期,报业要以此为契机,抓住转型机遇,在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不断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才能应对网络和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威胁,使报业在转型期获得发展。
詹益锦(Chan Yi-Chin)[10](2016)在《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研究》文中提出蕞尔小岛的台湾约有2300万的人口,却有多达七家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电视新闻台,堪称是全世界电视新闻台密度最高的国家。此一盛况源于1991年台湾开放有线电视的设立许可,遂打破了长期以来党政军垄断电视媒体及言论一言堂的局面,渠料数量多样的电视新闻台却因为恶性竞争等诸多原因反而造成电视新闻内容的同质化,内容多元化的期待落空,甚至引发社会大众对电视新闻媒体的高度不满,批评媒体是社会的乱源。日益严重的电视新闻同质化趋向,使得台湾受众接收的是“非多元化”的信息,此一同质化是一种偏向性的失实,排挤公共信息的能见度,将不利于民主社会对多元声音的基本需求,这种偏向是信息生态的失衡,势将导致台湾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失衡,进一步地引发社会生态系统的失衡和危机。本论文主要借助媒介生态学相关理论,结合电视新闻产制生态现象,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参与观察法与深度访谈法,对市场经济下的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进行考察和分析,解读电视新闻同质化对信息生态、媒介生态及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第一章针对媒介原生态,也就是从“组织层次”探究新闻同质化的关系,包括媒体生态位、媒介常规、市场导向等产业结构面向,如何影响电视新闻同质化。本研究的六家新闻台都是市场导向的商业电视台,在生态位的选定上,就已经确立了商业利益至上的趋向,此一趋向导引着新闻台竞相产制感官主义式的新闻为主流,排挤公共议题信息的露出机会,导致公共舆论的社会效益被牺牲,且逐渐形成媒介的新常规,久而久之,媒体组织从高层到底层的新闻工作者,皆耽溺在常规中而停滞,不但欠缺创新突破的企图心,更无暇坚守应有的社会责任第二章针对媒介内生态,从“职业层次”与新闻同质化的研究,包括一窝蜂的产制行为、记者间的互动与媒体博奕、记者间的会稿机制等产制环境面向,如何影响电视新闻同质化。一窝蜂的产制行为是新闻工作者的惰性使然,而一窝蜂产制行为存在于采访、编辑到播报的流程中,同时,不同媒体的记者和记者间的人际互动需求、会稿机制,都导致了烂独家充斥、无关紧要独家新闻等无用信息,使得台湾电视新闻毫无差异性的同质化,另外,新闻工作者对于消息来源的过度依赖,进而受制于消息来源,媒体监视环境的能力式微。第三章针对媒介外生态,从“制度层次”与新闻同质化的研究,包括收视率导向、新传播科技、异业媒体或第三方影音(tpv)等竞争市场与广告面向,如何影响电视新闻同质化。收视率做为电视新闻台的产制指标,引领着新闻台的市场导向与记者的产制行为,日新月异的新传播科技不断地影响产制行为、产制流程与常规,异业媒体的竞争白热化,更影响电视新闻内容取向,导致电视新闻追逐经济效益的极大化,而大量产制污染的、伪劣的、表相的信息,使得真相性、知识性、重要性、思想性等信息匮乏,这是电视新闻台对社会责任的弃守。第四章基于前三章的分析,台湾电视媒介新闻同质化的偏向,严重冲击台湾电视新闻的生态环境,且从原生态、内生态、外生态都产生了质变,使得台湾电视新闻台的信息失衡。从原生态就出现根源上的病征,使得在内生态上也一并出现产制面的问题,加上外生态的竞争环境、广告等因素对原生态与内生态的影响,使得台湾电视新闻产业出现全面性的生态失衡。第五章从电视新闻台的信息失衡,以媒介生态平衡观进一步探究媒介生态的危机,媒介做为社会公器和人民喉舌的角色,台湾电视新闻台不论在原生态、内生态或外生态上出现任何生态失控或失衡,势必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极大影响,对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关系造成破坏。本研究发现,台湾电视新闻生态有三大危机:(一)第四权力(thefourthestate)的退缩;(二)公共领域(publicsphere)的衰微;(三)电视新闻的弱智化。对于台湾电视新闻台所遭遇的生态危机,本研究也基于媒介生态平衡观,提出寻回生态平衡的出路与转机:(一)坚持平等—落实媒体“问责系统”机制的建构;(二)鼓励创新—跳脱收视率箝制,挖掘新的生态位;(三)倡导绿色—深化媒体识读教育与公民监督媒体机制;(四)提倡多元—实行生态位分离策略规避恶性竞争。过去针对电视新闻同质化的相关研究都是从单一层面切入,无法看到较为巨观的电视新闻同质化全貌,以及电视新闻同质化所导致的生态危机,本研究是第一个从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出发,探究电视新闻同质化所引发的信息生态失衡,以及信息生态失衡如何导致电视媒介生态的危机,是理论与实践交互验证的初探性研究,本研究从产制内容与市场竞争等结构面向进行媒介多元研究,有助于媒体多元理论的建构,同时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电视新闻产业界改善电视新闻同质化的偏向,以及所引发的电视媒介生态危机,对于健全台湾电视媒介的生态环境略尽棉薄之力。
二、浅析新闻“包装”现象——兼论与新闻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新闻“包装”现象——兼论与新闻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冀云”融媒体建设理念与实践维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点 |
2 技术、市场、国家战略:“冀云”融媒体建设背景 |
2.1 媒介技术的挑战与支撑 |
2.1.1 云计算大数据变革传统传播格局 |
2.1.2 公有云+私有云的架构 |
2.1.3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应用 |
2.2 建构网络秩序与回应受众需求 |
2.2.1 构建新型主流媒体的需要 |
2.2.2 受众多元化的信息服务需求 |
2.3 “国家战略”的直接推动 |
2.3.1 媒介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 |
2.3.2 省级媒体的融合改革 |
2.3.3 “冀云”融媒体的应运而生 |
3 融合、服务与引导:“冀云”融媒体建设基本理念 |
3.1 以“融合”重塑媒介生态 |
3.1.1 共享融合实现新闻资源增值 |
3.1.2 分众化定位实现内容整合协调 |
3.1.3 渠道融合叠加传播效果 |
3.2 以“服务”黏住用户 |
3.2.1 对接民生服务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
3.2.2 增设党政服务功能 |
3.2.3 区域性社交圈形成社区信息枢纽服务 |
3.3 重振“舆论引导”力 |
3.3.1 全网监测指挥调度打造舆论强势 |
3.3.2 融媒体矩阵形成传播集群效应 |
3.3.3 立足本地搭建地域小生态 |
4 管理、内容与运营:“冀云”融媒体实践三大维度 |
4.1 建构“扁平化“现代组织管理体系 |
4.1.1 指挥中心与功能区域划分 |
4.1.2 “模块化”人才培养与管理 |
4.1.3 打造立体化多元产业链 |
4.2 差异化、多样态融媒体内容生产 |
4.2.1 统分结合下的栏目定制 |
4.2.2 新闻选择应用大数据分析 |
4.2.3 多元化的呈现形式 |
4.3 多角度的运营新策略 |
4.3.1 整合资源,组织各类活动 |
4.3.2 网络直播破解“弱现场”难题 |
4.3.3 扩大现象级新闻产品的影响 |
5 破壁、定制与跨界:“冀云”融媒体深化融合的再思考 |
5.1 “冀云”融媒体实践进路的障碍 |
5.1.1 内部沟通的壁垒降低产业化程度 |
5.1.2 内容原创性不足,同质化严重 |
5.1.3 传播效果难以把控 |
5.2 “冀云”融媒体深化融合的策略 |
5.2.1 打破部门壁垒,逼仄资源潜在效益 |
5.2.2 “精准画像”下的内容差异化定制 |
5.2.3 构建跨媒、跨屏的传播新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冀云”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访谈记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新闻生产者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融合新闻研究综述 |
2.2 新闻质量研究综述 |
3 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 |
3.1 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 |
3.2 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3 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建立的方法 |
3.4 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 |
3.5 融合新闻质量指标划分依据 |
4 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的评价 |
4.1 确定融合新闻评价指标的权重的相关方法 |
4.2 层次模型结构的建立 |
4.3 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5 建国70周年阅兵中央级主流媒体融合新闻质量分析 |
5.1 样本主体的选择与打分标准的制定 |
5.2 整体内容分析 |
5.3 三个主流传播平台分析 |
5.4 经验与反思 |
6 融合新闻质量的提升策略 |
6.1 加强内容整合,提升新闻策展能力 |
6.2 拓宽呈现形式,增强互文叙事能力 |
6.3 延展分发路径,打造渠道生产模型 |
6.4 嵌入互动参与,释放受众主体性内涵 |
7 总结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 |
注释 |
附录 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专家打分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3)湖南交通频道新闻节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 |
0.4 研究方法 |
0.5 创新之处 |
第1章 湖南交通频道新闻节目创新的必要性 |
1.1 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 |
1.1.1 新媒体对广播新闻核心竞争力的冲击 |
1.1.2 广播频率细分所带来的业内竞争 |
1.1.3 外部媒介技术的高度发展 |
1.2 受众接收信息方式的变化 |
1.2.1 移动化、碎片化接收方式成为主流 |
1.2.2 互动参与行为频繁 |
1.2.3 多种媒介渠道获取新闻信息 |
1.3 湖南交通频道新闻节目自身发展的需要 |
1.3.1 广播新闻的舆论引导责任 |
1.3.2 广播新闻的经济效益压力 |
第2章 湖南交通频道新闻节目的创新举措 |
2.1 改革新闻节目生产方式 |
2.1.1 寻求多渠道新闻来源 |
2.1.2 强化深度报道,彰显自身公信力 |
2.1.3 优化节目编排 |
2.2 提升新闻节目服务功能 |
2.2.1 加强新闻节目的互动性 |
2.2.2 做好新闻内容的贴近性解读 |
2.3 拓宽新闻节目传播渠道 |
2.3.1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传播 |
2.3.2 与在线音频软件融合 |
2.3.3 打造专属平台 |
2.4 打造新闻节目品牌影响 |
2.4.1 培养“名主持” |
2.4.2 开展线下活动 |
第3章 湖南交通频道新闻节目创新的效果和不足 |
3.1 湖南交通频道新闻节目创新的效果 |
3.1.1 可观的市场效益 |
3.1.2 良好的社会效益 |
3.1.3 较高的受众评价 |
3.2 湖南交通频道新闻节目创新中的不足 |
3.2.1 融媒布局雷同,融合程度不高 |
3.2.2 新闻内容缺乏“差异化” |
3.2.3 新闻生产体制仍需改进 |
第4章 湖南交通频道及全国交通类广播新闻节目未来创新发展的建议 |
4.1 运用媒介技术创新广播新闻节目生产与传播新模式 |
4.1.1 跟踪车联网发展,探索广播新闻定制新模式 |
4.1.2 运用“AI”技术打造广播“智媒体”新闻中心 |
4.2 创新新闻节目生产理念提升内容质量 |
4.2.1 发挥场景优势精制新闻内容 |
4.2.2 强化用户思维服务受众多样需求 |
4.3 创新生产传播机制扩大节目社会影响 |
4.3.1 实现与本地都市媒体的“合作共享机制” |
4.3.2 再造以媒介融合为中心的节目生产传播流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湖南交通频道新闻节目收听调查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
1.4.1 可能遇到的困难 |
1.4.2 解决措施 |
1.5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
2.2 研究相关理论阐释 |
2.2.1 场域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3章 新闻职业化的建构 |
3.1 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 |
3.1.1 商业报刊的发展 |
3.1.2 专职记者的出现 |
3.1.3 职业团体的组建 |
3.1.4 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 |
3.1.5 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 |
3.2 职业社会学视角下的新闻职业化 |
3.2.1 职业的概念与职业化 |
3.2.2 新闻职业的特性 |
第4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 |
4.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
4.1.1 “认同”的概念 |
4.1.2 “职业认同”的内涵 |
4.1.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
4.2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 |
4.2.1 职业认同危机的界定 |
4.2.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症候 |
第5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与影响 |
5.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 |
5.1.1 行业管理不断规范 |
5.1.2 专业技术更新迭代 |
5.1.3 传播主体日趋多元 |
5.1.4 经济压力难以纾解 |
5.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影响 |
5.2.1 新闻品质下降 |
5.2.2 职业失范频发 |
5.2.3 “离职潮”时现 |
第6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结构维度研究与量表开发 |
6.1 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 |
6.2 预备性研究 |
6.2.1 深度访谈法 |
6.2.2 扎根理论 |
6.3 实证检验 |
6.3.1 被试及样本特征 |
6.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7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
7.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
7.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7.1.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作用效应 |
7.1.3 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
7.2 变量的测量 |
7.2.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测量 |
7.2.2 职业认同前因变量的测量 |
7.2.3 离职意愿的测量 |
7.2.4 控制变量的设置 |
第8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检验 |
8.1 数据分析 |
8.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 |
8.1.2 人口学变量和媒体变量的影响 |
8.2 研究假设检验 |
8.2.1 相关分析 |
8.2.2 影响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式分析 |
8.3 管理建议 |
8.3.1 再造新闻采编流程 |
8.3.2 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
8.3.3 实施差异化管理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期刊论文 |
二、中文着作(含译作) |
三、学位论文 |
四、外文文献 |
五、其他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一、对新闻从业者的访谈 |
二、对专家的访谈 |
附录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 |
附录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正式问卷 |
附录4 工作压力量表 |
附录5 自我效能感量表 |
附录6 离职意愿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当代启示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清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中国互联网信息的治理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价值及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2 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机制形成 |
2.1 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特殊性与必要性 |
2.2 多部门治理视角下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主体的结构与演化 |
2.3 网络安全视角下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措施的结构与演化 |
2.4 内容生态视角下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目标的演化 |
3 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现状考察 |
3.1 互联网信息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互联网信息治理的关键挑战 |
3.3 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现状评价 |
3.4 互联网信息治理的国际镜鉴 |
4 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路径优化 |
4.1 内容层面:以优质内容弘扬主流意识形态 |
4.2 主体层面:以政府主导引领多元主体共治 |
4.3 措施层面:以综合措施维系网络传播秩序 |
4.4 对外层面:以中国方案推进网络共享共治 |
5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7)媒体新闻建构对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关于新闻建构的研究 |
二、关于媒体管理的研究 |
三、关于公共冲突与冲突治理的研究 |
四、关于新闻建构与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的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文献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支撑 |
一、核心概念阐析 |
二、研究理论支撑 |
第四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思路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思路设计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对新闻信息的依赖 |
第一节 公共冲突发展对新闻信息的依赖 |
一、冲突产生依赖引发冲突的信息 |
二、冲突发展依赖信息在关键人群中扩散 |
三、冲突升级依赖信息引发公众的对立和共鸣 |
四、冲突扩散依赖信息的快速传播 |
五、冲突持续依赖信息不间断传播 |
第二节 公共冲突治理对新闻信息的依赖 |
一、依赖有助于弱化对立的信息 |
二、依赖能影响关键人群的信息 |
三、依赖能被广泛接受的信息 |
四、依赖引发对抗的信息不断减少 |
第三节 现代媒体强化了公共冲突对新闻的依赖 |
一、信息提供海量化 |
二、信息提供精准化 |
三、突破信息时空约束 |
四、信息多对多自主交互功能 |
五、利用的便捷性 |
第二章 媒体新闻的建构性 |
第一节 新闻建构的层次与特点 |
一、媒体与受众对社会事实的双重建构 |
二、媒体新闻的表层建构与深层建构 |
三、媒体新闻建构的特点与风格 |
第二节 影响媒体新闻建构的主要因素 |
一、媒体自身因素的影响 |
二、媒体外部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新闻建构的八种话语策略 |
一、变换背景 |
二、引导想象 |
三、渲染情节 |
四、凸显后果 |
五、贴注标签 |
六、隐性评价 |
七、归因定位 |
八、行动倡议 |
第三章 新闻表层建构对冲突主体意识建构的影响 |
第一节 公共冲突主体意识结构四要素 |
一、事实认知 |
二、情绪波动 |
三、价值判断 |
四、行动意向 |
五、公共冲突主体意识结构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新闻的表层建构:报道形式建构 |
一、新闻报道的主题 |
二、新闻报道的文本形式 |
三、新闻报道的信息内容 |
第三节 新闻表层建构影响冲突主体意识建构的话语策略 |
一、影响事实认知的话语策略 |
二、引发情绪波动的话语策略 |
三、引导价值判断的话语策略 |
四、影响行动意向的话语策略 |
第四节 新闻表层建构影响冲突主体意识建构的作用机制 |
一、博取普遍关注 |
二、引导偏差认知 |
三、激发对立情感 |
四、强化群体共识 |
第四章 新闻深层建构对冲突主体意识建构的影响 |
第一节 新闻深层建构:议题框架建构 |
一、新闻的议题框架及其作用 |
二、新闻议题框架与报道形式的联系和区别 |
第二节 与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相关的四类新闻议题框架 |
一、刺激冲突爆发和升级的新闻议题框架 |
二、有助冲突平息的新闻议题框架 |
三、促进冲突化解的新闻议题框架 |
四、引导冲突转化的新闻议题框架 |
第三节 新闻议题框架的引导机制 |
一、引导冲突爆发和升级的机制 |
二、引导冲突平息的机制 |
三、引导冲突化解的机制 |
四、引导冲突转化的机制 |
第五章 新闻建构影响冲突主体意识建构的条件 |
第一节 媒体条件 |
一、媒体数量与多元化程度 |
二、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
三、新闻发布规制的合功能性 |
四、新闻传播与冲突事件时差 |
第二节 受众条件 |
一、新闻信息需求 |
二、新闻信息的获得能力 |
三、对媒体及其信息的信任程度 |
第三节 传受匹配条件 |
一、媒体关注与受众兴趣的契合 |
二、新闻信息需求与有效供给间的不平衡 |
三、新闻价值倾向与受众价值偏好的一致 |
四、新闻信息内容与受众预期相吻合 |
五、受众经验的欠缺与新闻建构的弥补 |
第六章 新闻建构方式对公共冲突及其治理过程的影响 |
第一节 影响公共冲突及其治理进程的新闻建构方式 |
一、挑火式新闻建构方式 |
二、灭火式新闻建构方式 |
三、化解式新闻建构方式 |
四、转化式新闻建构方式 |
第二节 四类新闻建构在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各阶段的影响 |
一、在公共冲突潜在期的影响 |
二、在公共冲突爆发期的影响 |
三、在公共冲突升级期的影响 |
四、在公共冲突平息期的影响 |
第三节 新闻建构影响公共冲突发展进程的单案例分析 |
一、案例陈述与新闻报道呈现 |
二、新闻报道数量结构对公共冲突发展进程的影响 |
三、议题框架结构对公共冲突发展进程的影响 |
四、案例研究的发现与讨论 |
第四节 新闻建构影响公共冲突治理效果的两案例比较 |
一、两则案例的陈述与新闻议题呈现 |
二、新闻议题框架比较与公共冲突发展进程分析 |
三、新闻议题框架比较与公共冲突治理效果分析 |
四、案例研究的发现与讨论 |
第五节 案例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一、利用潜在期的新闻议题抑制和转化冲突的负面功能 |
二、冲突治理从跨阶段性的新闻议题中寻求治理依据 |
三、根据新闻议题的区分度预见冲突平息后的发展趋势 |
四、以整体观、全局观的新闻议题促成冲突转化的实现 |
第七章 新闻建构在公共冲突治理中作用的合理发挥 |
第一节 新闻建构在公共冲突治理中的作用 |
一、判断新闻建构作用性质的标准:是否与冲突治理需要相契合 |
二、新闻建构在公共冲突治理的正负作用 |
第二节 以框架识别预判新闻建构对冲突治理可能发挥的作用 |
一、意识到新闻建构中议题框架的存在 |
二、识别不同的新闻议题框架 |
三、预判议题框架对冲突治理可能发挥的作用 |
第三节 以条件管理发挥新闻建构在冲突治理中的合理作用 |
一、改变新闻建构发挥负面作用的条件 |
二、强化新闻建构发挥正面作用的条件 |
结语:研究结论与展望 |
附录 A |
附录 B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选择行为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 |
1.2.1 本文研究思路 |
1.2.2 本文的理论框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概念界定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重要概念界定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6 论文框架与篇章构成 |
2 文献述评 |
2.1 与受教育者选择行为相关的文献述评 |
2.1.1 马克思主义选择论 |
2.1.2 思想政治受教育者行为理论 |
2.2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述评 |
2.2.1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 |
2.2.2 国内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选择行为的理论分析及其存在条件 |
3.1 选择行为的理论分析 |
3.1.1 选择行为以马克思主义选择论为指导 |
3.1.2 选择行为在经济学和行为科学意义上的考量 |
3.1.3 选择行为的人性假设 |
3.1.4 思想政治信息满足个人需求是选择行为发生的前提 |
3.1.5 选择行为的框架性内容 |
3.2 选择行为的存在条件 |
3.2.1 选择行为的思想政治信息环境条件 |
3.2.2 选择行为的思想政治信息内容限制 |
3.2.3 选择行为的个体条件和时空条件 |
3.3 本章小结 |
4 选择行为的直观透视——以大学生为例 |
4.1 西安8所高校思想政治问卷调查情况说明 |
4.2 受教育者为什么选择 |
4.3 受教育者如何选择 |
4.4 受教育者怎样改变选择 |
4.5 受教育者选择行为的基本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5 选择行为的微观机制模型解释 |
5.1 机制模型的总体框架、假设前提、依据和工具 |
5.1.1 机制模型的总体框架 |
5.1.2 假设前提 |
5.1.3 机制模型的依据和工具:个人需求及效用 |
5.2 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信息的偏好 |
5.3 受教育者的无差异曲线 |
5.4 受教育者的资源约束条件 |
5.5 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信息的选择行为机制 |
5.6 受教育者的路径依赖 |
5.7 受教育者自我选择行为与教育者教育引导的关系 |
5.8 本章小结 |
6 具有选择行为的新型受教育者 |
6.1 受教育者有可塑性 |
6.2 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凸显 |
6.3 受教育者在外部信息环境的作用下完成选择行为 |
6.4 受教育者理智理性的作用不可否认 |
6.5 合理吸收西方教育理论关于受教育者的认知成果 |
6.6 本章小结 |
7 对新型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
7.1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 |
7.2 产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必然性 |
7.2.1 受教育者从接受者变成了选择者 |
7.2.2 思想政治信息的传导变得丰富多彩 |
7.2.3 思想政治信息产品竞争者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
7.2.4 思想政治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教育者)很难区分 |
7.2.5 激励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
7.2.6 思想政治教育现有模式及其局限性 |
7.3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营销模式的意义 |
7.3.1 营销模式有更加完整的逻辑结构 |
7.3.2 营销模式从方法论的角度给出了一套方案 |
7.3.3 营销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开放性的分析框架 |
7.4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选择行为图式分析 |
7.4.1 受教育者以其能接触到的思想政治信息为选择基础 |
7.4.2 受教育者是信息传播渠道的终端 |
7.4.3 思想政治信息传播渠道都有一定的控制者 |
7.4.4 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信息的选择行为内核 |
7.5 思想政治教育营销模式的主要内容 |
7.5.1 思想政治信息传导链 |
7.5.2 教育营销组合的PPCC(2P2C) |
7.6 本章小结 |
8 思想政治教育营销模式的策略运用 |
8.1 生产者必须提供有效用的思想政治信息产品 |
8.1.1 不断改进思想政治信息产品 |
8.1.2 开发思想政治信息新产品 |
8.1.3 包装改造思想政治信息产品 |
8.2 抓好政治思想推广队伍建设 |
8.2.1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 |
8.2.2 政工干部 |
8.2.3 宣传工作队伍 |
8.3 经营好思想政治信息传播渠道 |
8.3.1 家庭 |
8.3.2 学校 |
8.3.3 社区 |
8.3.4 机关企事业单位 |
8.3.5 社会团体 |
8.3.6 大众传媒 |
8.4 回应受教育者的关切 |
9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大学生思想政治调查问卷 |
附录2 大学生思想政治调查问卷数据结果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数字化背景下报业的盈利模式研究 ——基于长尾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报业数字化文献综述 |
1.2.2 报业盈利模式文献综述 |
1.2.3 长尾理论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数字化背景下报业的发展现状 |
2.1 报业数字化 |
2.2 报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
2.2.1 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报网融合阶段 |
2.2.2 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全媒体阶段 |
2.3 数字化背景下报业所面临的困境 |
2.3.1 报纸发行量与广告收入下滑 |
2.3.2 报纸读者的大量流失 |
3 传统报业盈利模式及长尾理论的提出 |
3.1 盈利模式及其构成 |
3.1.1 盈利模式 |
3.1.2 盈利模式的构成 |
3.2 传统报业盈利模式的相关理论 |
3.2.1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 |
3.2.2“二次售卖”和“三次售卖”理论 |
3.3 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报业盈利模式的问题 |
3.3.1 传统报业盈利模式背离了报业发展的新环境 |
3.3.2 传统报业盈利模式降低了报社抵抗风险能力 |
3.3.3 传统报业盈利模式境影响了报社的形象 |
3.4 长尾理论的提出 |
3.4.1 长尾理论概念解读 |
3.4.2 长尾理论的应用范围 |
3.4.3 长尾理论应用于探寻报业盈利模式的可行性 |
4 基于长尾理论探寻数字化背景下报业的盈利模式 |
4.1 基于长尾理论的报业内容营销 |
4.1.1 开发“长尾”新闻产品 |
4.1.2 读者参与内容资源的创作 |
4.1.3 实施内容差异化战略盈利 |
4.1.4 开展精准化信息传递 |
4.2 基于长尾理论的报业手机APP运营 |
4.2.1 以个性化内容吸引受众 |
4.2.2 建立手机APP分类数据库 |
4.2.3 开展手机APP增值服务 |
4.2.4 提高手机APP广告投放的精准性 |
4.3 基于长尾理论的报业品牌价值挖掘 |
4.3.1 明确报业的品牌定位 |
4.3.2 利用报社品牌开展活动营销 |
4.3.3 利用报社品牌开展电子商务营销 |
4.4 基于长尾理论的报业广告营销 |
4.4.1 丰富广告制作内容和形式 |
4.4.2 推出精准广告营销 |
4.4.3 做好本地分类广告营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一章 媒介原生态中的同质化探究 |
第一节 媒体生态位(Niche)相似的影响 |
第二节 媒介常规的束缚与影响 |
第三节 市场导向(Market-Driven )下商品化的影响 |
第二章 媒介内生态中的同质化探究 |
第一节 一窝蜂(Pack Journalism)的新闻产制行为 |
第二节 人际互动关系与媒体博弈行为 |
第三节 记者间之会稿机制与行为 |
第三章 媒介外生态中的同质化探究 |
第一节 收视率导向的制约与影响 |
第二节 新传播科技的运用与影响 |
第三节 异业媒体与第三方影音之影响 |
第四章 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引发信息失衡 |
第一节 原生态的信息失衡 |
第二节 内生态的信息失衡 |
第三节 外生态的信息失衡 |
第五章 台湾电视新闻的媒介生态危机与转机 |
第一节 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失衡 |
第二节 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危机 |
第三节 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转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后记 |
四、浅析新闻“包装”现象——兼论与新闻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冀云”融媒体建设理念与实践维度研究[D]. 吴凡.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2]新闻生产者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周静思. 暨南大学, 2020(04)
- [3]湖南交通频道新闻节目创新研究[D]. 高可欣. 湘潭大学, 2019(12)
- [4]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D]. 张兰. 南昌大学, 2019(01)
- [5]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中国互联网信息的治理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D]. 尹健. 暨南大学, 2019(02)
- [7]媒体新闻建构对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的影响研究[D]. 郝雅立. 南开大学, 2018(03)
- [8]选择行为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 曾志勇.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9]数字化背景下报业的盈利模式研究 ——基于长尾理论的分析[D]. 赵少远. 河北经贸大学, 2016(01)
- [10]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研究[D]. 詹益锦(Chan Yi-Chin). 苏州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