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电力信息化提供高科技支撑(论文文献综述)
周丽[1](2021)在《深圳市工业部门碳排放及减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不仅处于打好污染防治战的攻坚期,还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转型期。从国家、省到市、区各级党政都号召严格控制碳排放碳强度,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工业作为碳排放量最大的国民经济部门,为如期实现碳减排目标,对工业行业实行碳减排、发展低碳工业已然势在必行。如何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均衡,以达成工业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共赢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首先,本文分析深圳及其辖区工业发展、行业结构、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耗现状。碳排放测算方法方面,介绍了实测法、物料衡算法、模型法和IPCC测算法等几种方法,选取IPCC测算法测算工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还对碳排放结构分解主要方法STIRPAT模型、LMDI模型、SDA模型等进行比较。其次,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模型)分析深圳市工业行业结构与碳排放动态演进关系。运用stata14.0软件对模型数据先后进行描述性分析、平稳性检验,最优滞后阶数的确定、广义矩估计、稳定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相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析。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深圳市工业行业变化对碳排放的门槛效应。先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分析2010—2019年深圳市业行业变化对碳排放的门槛效应;再以深圳市各辖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深圳市各辖区门槛效应的异质性。基于对工业行业经济发展、碳排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深圳市工业碳排放结构分解分析。先构建碳排放驱动因素时间结构分解模型分析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再选取M-R模型构建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空间结构分解模型,分析深圳市各辖区工业碳排放空间结构的驱动因素。鉴于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行业变化与工业碳排放之间具有明显的动态关系,深圳市工业行业变化对碳排放具有门槛效应,在对工业部门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时空分解的基础上,构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行业碳排放碳减排潜力。最后结合工业行业碳排放潜力和碳排放时空差异驱动因素分解结果,分析深圳市及不同辖区的工业行业碳减排路径。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近十年来,深圳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发展道路。深圳市工业碳排放总量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由2010年的154.92万吨下降至2019年的81.81万吨,下降幅度高达73.12万吨,下降比例为47.20%。深圳市各辖区的工业碳排放总量在时间维度上也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在空间维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南山区的工业碳排放高于其他9个区,宝安区、龙华区、福田区和龙岗区的工业碳排放次之,罗湖区、盐田区、光明区、坪山区和大鹏新区的工业碳排放较低。从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强度看,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强度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由2010年的0.03吨/万元下降至2019年的0.01吨/万元,下降幅度高达70.19%。深圳的绿色能源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碳排放减排,同时城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日益增强的环境管制形成了“倒逼”机制,反作用于城市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从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驱动因素的结构分解结果看,能源强度效应和行业结构效应在大多数年份对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均具有较大程度的负向作用,是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较为重要的抑制因素;能源结构效应在大多数年份也具有负向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的抑制因素;经济产出效应则在大多数年份对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具有较大程度的正向作用,所以是拉动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从深圳市工业碳排放潜力看,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碳减排潜力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南山区、福田区、宝安区为工业碳减排潜力前三大区。从深圳市工业碳减排路径看,深圳市工业碳减排路径依次为: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减少工业经济产出、改善工业行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耗结构。结合本文主要结论,围绕深圳工业行业低碳发展提出调整工业行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降低碳排放强度、抓紧落实相关配套政策以及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等相关建议,各辖区需根据不同行业的碳排放特征和发展趋势制定针对性的协同减排策略和实施路径。
杨玲[2](2021)在《国网供电公司电力调度配网抢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及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国网公司各类信息化系统越来越先进,在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引领下,国网公司对配电网的建设、运维、抢修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何高效组织抢修力量进行现场配网抢修指挥工作,提升配网抢修管理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如何精准的进行停送电信息对外公布,是当前配网抢修管理面临着的最需急迫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了研究电力调度配网抢修管理系统的需求。系统软件主要基于B/S架构,使用Windows系统,主要采用MVC设计模式及多种技术框架融合方式研发,合理的运用Hibernate技术以实现界面的完美友好建设。本论文中对电力调度配网抢修管理系统的研发设计及实际运用进行详细的阐述,主要是基于凉山特殊边远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的,通过对系统的总体需求分析、系统功能的设计、系统的开发及相关测试等一系列的实践程序,对配网抢修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及实现,主要设计了“基础数据管理、故障报修指挥、停送电信息管理及综合报表及展示”这四大功能模块。通过对该系统的4大功能模块的设计、测试,最终上线运行,主要解决了配网抢修管理业务流程长、抢修效率不高、信息滞后客户感知差等问题。实现了对配网抢修管理全过程的线上管控及停送电信息的快速传递,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配网抢修管理模式,极大地提升了配网抢修管理的效率。
赵汝龙[3](2020)在《金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战略驱动背景下,国家通过出台一系列自主创新战略规划和政策引导我国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支持中国自主创新企业发展。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继续存活并且发展的往往只能是战略体系健全、战略目标明确、核心竞争力极强的大型企业。以软件和信息科技服务为主营业务的金现代信息科技股份公司(本文简称金现代公司),作为民营中小型高科技创新企业的代表,面临着现阶段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即公司发展迅速且财务状况相对良好,在中小型行业领域存在一定的创新竞争优势,但是随之伴随的发展问题也较多,如战略管理能力存在一定不适,行业竞争力难以持续保持,财务管理逐步呈现出一定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呈现加快趋势,持续创新动力存在显着不足等。调查研究认为公司出现该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整套健全的战略管理体系,因此,新时期需要进行企业发展战略设计以保持企业发展活力,这也是公司当下急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在梳理战略管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民营科技企业为研究案例,融合同行业案例公司对比方法,对新时期民营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代表金现代公司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其研究主要内容为:一,利用PEST宏观环境分析、行业五力竞争模型以及SWOT分析工具对金现代公司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梳理,判定金现代公司对内外部因素反应良好,即作为科技型企业可以利用技术、经验、市场和产品等优势资源以及电子信息化、智能制造、大数据技术等优势,有效克服目前企业经营状况不利的劣势问题并规避企业发展的威胁,企业进行战略设计环境较好。二,根据EFE矩阵,计算金现代公司内部因素总分为2.75分,金现代公司外部因素总分为2.45,根据EFE矩阵计算结果金现代公司应该明确定位于增长型战略,具体描述为“1增长+2突破”战略,即核心业务增长为主战略,技术突破+市场营销突破为辅助保障战略,从而形成健全的战略指导方案。三,为保障公司增长型战略的发展,组织管理上要夯实公司治理机制,完善研发管理制度,健全品牌服务流程;财务方面要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拓展公司融资渠道,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构建人才地图发展计划、核心人才培育计划、培训和激励计划,增强人力资源的战略保障;最后还要打造凝聚企业发展的管理文化和具有创新活力的研发文化,为增长型战略实施奠定软环境基础。
张茜[4](2020)在《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济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更新换代,新兴产业、新发展模式不断涌现,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从而对电力服务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售电公司是电力体制化改革优化发展下的新兴产物,为我国电力企业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规划,是电力行业领域新的发展动力。面对电力领域的垄断逐渐向市场化推进,市场环境逐渐优化规范,市场监管严格,市场主体竞争激烈等多重压力和挑战,持续完善售电公司服务营销策略并有效地开展营销活动是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本论文以A售电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对相关文献充分查阅的基础上,以国际和国内售电市场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立足于广东省售电市场发展现状。应用7Ps服务营销组合、PEST环境分析、SWOT分析等现代市场营销理论,通过对A售电公司营销环境进行分析,结合企业服务营销管理实际情况,明确公司营销发展现状,指出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7Ps营销策略的基础上,提出A售电公司服务营销优化的策略。同时针对公司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和保障措施。A售电公司需从产品组合、价格、渠道、促销、人员、服务流程、有形展示七个方面制定、完善市场营销策略。其中,产品从产品的多样化和提供增值服务两个维度进行优化;价格策略应针对不同客户,分别采用保护定价、差别定价策略;从客户基础数据维护到建立“管家式”客户服务机制两个渠道提升渠道管理能力;从人员促销、企业形象促销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促销三个角度进行促销策略优化;人员优化策略包含建立复合型人才梯队,加强营销技能培训,提升营销队伍素质;完善考核激励,激发营销活力三个方面;有形展示从服务环境和服务内容展示优化两个方面展开;服务流程策略主要是从服务流程标准化、构建创新服务体系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希望能够找到更加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策略和建议,为公司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冼晋乾[5](2020)在《电力企业大数据运营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力智能化高科技设备层出不穷,出现了智能抄表系统、智能在线状态监测系统,智能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系统、智能运营分析系统以及电力全景可视化大数据平台等也在逐步建成与应用,智能电网数据的规模和种类快速增长。电力传统系统已无法应对多源的数据类型,包括异构的数据、非结构化的数据等,数据量由原来的GB级别向PB级别增加,传统数据处理平台已无法处理海量的数据,传统的技术无法实时处理海量的数据,无法实时动态展现电力运营的整体状况,不能满足电力企业高速发展的需求。电力企业大数据运营管控系统建设是以支撑电力企业业务发展与创新为目标,全面引入大数据技术,包括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建模、数据展现以及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应用电科院相关业务数据与外部数据,充分发挥电科院多专业的综合优势。数据资产是电力企业管理的核心,采用前沿大数据技术,包括引入Hadoop分布式框架,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HIVE数据库库、分布式离线计算、Spark实时计算以及Hbase列存储数据等大数据开源的组件,构建电力企业生态环境,为电力公司战略制定策略,为了提升电力企业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自动化、营销、配用电等领域的综合科研能力,充分利用大数据能力在电网日常设备运行以及电力企业的运营管理中进行创新,包括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首先,介绍了相关技术基础知识,包括电力大数据的基本内涵,资源与管理,并进行了论述分析。其次,结合行业需求,以现阶段电力行业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功能需求、数据需求,依赖这些需求构建了电力大数据运营管控系统,详细的梳理了电力数据资源,提出了系统的数据支撑体系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最后,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数据运营管控系统的功能设计、核心模块设计,主要模块包括大数据中心、数据治理、运营状况监控、运营分析、全面监测、协同解决共六大功能,该系统满足了电力部门的需求。该系统已上线一段时间,经过POC测试,本系统有比较好的可靠性、稳定性、实用性以及比较好的扩展性。
尹艳萍[6](2020)在《SG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力企业作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社会支柱性产业,承担着经济社会的重任,其中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这项基础性工作将直接地关系到电力企业的运行管理效率和其发展的成果。当今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有效提高了电力企业管理的智能性和效率,已成为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全面提高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率,加强SG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控制,已成为SG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和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史;然后对企业SG电力公司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概述。接下来结合当前SG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员工、人力资源部门、决策部门三个层面来对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同时对系统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梳理了 SG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出了 SG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其中包括了系统内部业务功能详述:组织机构、人员信息、薪酬、绩效等,结合ASAP方法论对系统实施流程做介绍。最后通过采用德尔菲调查法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综合分析法来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对SG电力公司的HRMIS系统进行了系统综合功能评价,证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有效的支撑SG电力公司的业务发展。建立起了一套涵盖组织管理、人员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干部管理的一体化信息体系,实现公司的全员的报表统计分析,提供了领导的辅助决策数据的分析。本文的研究为SG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后续的优化提升奠定基础,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杨艳宇[7](2020)在《电力企业营销项目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开展,以及我国电力方面的迅猛发展,电力企业营销项目在电力企业中逐渐占有愈加重要的地位。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电力市场管理机制,从而逐步打破垄断,使得电力市场更加开放,为电力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但也让企业面对更多的挑战。因此,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电力营销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标准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力企业在建设营销项目标准化管理时,应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创建出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本文基于电力体制改革和营销项目管理的现状为背景,对电力企业营销项目标准化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在研究的开始,先围绕着电力企业营销项目和标准化管理两大方面进行了国内外的文献阅读和研究,为后续的论文内容做了相关的铺垫。文章首先,介绍了电力企业营销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有关概念理论,还有相应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其次,结合理论概念,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并结合SWOT分析法对电力企业营销项目标准化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电力企业营销项目应加强规范标准管理的结论。再次,对电力企业营销项目从项目命名、营销项目管理组织构架职责分工以及营销项目管理的工作流程进行标准化模式的构建,并且从检查考核、领导监察、业务管理相融合的方面明确了管理模式的实施保障。最后,结合所构建的管理模式对Z电力企业营销项目标准化管理进行了实践,从Z电力企业的营销项目组织构架和营销项目工作过程的两方面进行了标准化管理实践,并在最后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对营销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实践进行评价,验证了本文构建的营销项目标准化管理在Z电力企业实践中的管理效果,从而证明了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可为电力企业营销项目提出合理的管理模式和实施保障信息,为相关规划、管理和运行人员提供相应的辅助性建议。这样既能够提高电力企业在营销项目中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更好的保障电力客户的利益,从而更加促进了电力营销项目的发展。
王维[8](2020)在《YF软件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已经广泛与国民经济的其他各行各业融合。特别是2014年以后,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人工智能的日渐成熟,促进传统产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等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级信息化服务和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对于提供企业管理信息化服务的软件公司,特别是创业型的中小型软件企业,如何找到适合的、有生命力的市场,如何面对具有深厚的技术实力、先进的管理手段、完善的营销机构的大型软件企业的竞争,如何能持续性发展是关键问题。创业型软件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来面对挑战、研发产品、争取客户、寻求发展,者是当今创业型软件企业生存、发展的最重要基础。本文以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评估了企业的行业水平,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了YF软件公司的当前经营状况,内部资源与能力,识别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和机遇,制定出YF软件公司的企业发展战略,指导企业在未来3~5年的发展方向,逐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定位公司的使命,确定战略目标,建立战略实施和控制措施,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形成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以YF软件公司的业务发展实践为基础,探讨了YF软件公司作为创业管理软件公司战略管理的全过程,将战略管理理论与公司管理实践相结合,为创业型软件公司的战略管理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段秀红[9](2020)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力供应链管理策略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电子商务的普及,曾经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不断被破解。近年来,高效、可靠的物流环节使电子商务活动迅猛发展,以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商务环境中,传统物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供应链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正在改变着经济发展模式。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发电企业为核心企业,涉及发电原材料采购-电力生产-电力输送-电力配送-电能销售等环节的电力供应链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燃煤发电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电力相关产业的资源管理比较分散,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电力供应链管理技术水平落后,传统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造成物资积压和供需双方责任不对等等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和飞速发展的科技进步,亟待提升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方面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阐述了电力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论述了 SWOT分析法、PESTEL方法、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法律六方面进行宏观环境分析,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电力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及如何利用优势、抓住机会、避免劣势和挑战威胁。探讨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力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再次,论述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的设计原则,通过发展绿色供应链、构建虚拟物流网络、运用精益六西格玛物流管理理念、开展逆向物流和实现协同物流提出理念策略;通过构建“闭环式”管理系统、采用精益供应链管理方法、运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实现价值链动态管理提出方法策略;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技术策略;通过采用推-拉式供应链模式和集成化供应链模式提出了模式策略。最后,构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策略为优。本文通过比较深入的论证研究,从理论、方法、技术和模式四方面提出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对于提升我国电力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10](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二、为电力信息化提供高科技支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电力信息化提供高科技支撑(论文提纲范文)
(1)深圳市工业部门碳排放及减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3.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5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 |
2.1 相关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库兹涅茨理论 |
2.1.3 低碳经济理论 |
2.1.4 路径依赖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2.1 碳排放测算方法 |
2.2.2 碳排放结构分解分析方法 |
第3章 深圳市工业行业发展和碳排放现状 |
3.1 深圳市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1 深圳市工业主要指标分析 |
3.1.2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增加值总量分析 |
3.1.3 深圳市工业行业结构分析 |
3.1.4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行业结构分析 |
3.2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
3.2.1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总量分析 |
3.2.2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强度分析 |
3.2.3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能源结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圳市工业行业结构与碳排放动态演进关系分析 |
4.1 PVAR模型的构建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描述性分析 |
4.2.2 平稳性检验 |
4.2.3 最优滞后阶数的确定 |
4.2.4 广义矩估计(GMM)结果 |
4.2.5 稳定性检验 |
4.2.6 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 |
4.2.7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4.2.8 方差分解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圳市工业行业变化对碳排放的门槛效应分析 |
5.1 面板门槛模型的构建 |
5.2 工业碳排放门槛效应实证分析 |
5.2.1 模型变量描述性分析 |
5.2.2 平稳性检验 |
5.2.3 门槛效应检验 |
5.2.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5.3 深圳市各辖区门槛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5.3.1 门槛效应检验 |
5.3.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结构分解 |
6.1 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理论分析 |
6.2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时序结构分析 |
6.2.1 碳排放时间结构驱动因素分解模型构建 |
6.2.2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时序结构分解 |
6.2.3 深圳市各工业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时序结构分解 |
6.3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空间结构分解 |
6.3.1 空间结构分解模型的比较与构建 |
6.3.2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空间结构分解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深圳市工业部门碳减排潜力及路径分析 |
7.1 深圳市工业行业碳减排潜力分析 |
7.1.1 超效率SBM模型的构建 |
7.1.2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选取 |
7.1.3 深圳市工业行业碳减排潜力分析 |
7.2 深圳市工业行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
7.2.1 深圳市工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
7.2.2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
7.2.3 深圳市各工业行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
8.2 相关对策建议 |
8.2.1 调整工业产业结构 |
8.2.2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
8.2.3 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开发,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 |
8.2.4 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 |
8.2.5 抓紧落实相关配套政策 |
8.2.6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 |
附录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2)国网供电公司电力调度配网抢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研究结构 |
第二章 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 |
2.1 B/S网络模式 |
2.2 MVC设计模式 |
2.3 Hibernate |
2.4 Oracle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引言 |
3.2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3.3 系统功能性需求 |
3.3.1 基础数据管理需求分析 |
3.3.2 故障报修指挥管理需求分析 |
3.3.3 停送电信息管理分析 |
3.3.4 综合报表及展现需求分析 |
3.4 非功能性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
4.3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3.1 功能结构设计 |
4.3.2 系统信息交互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系统功能体系结构 |
4.4.2 技术架构 |
4.4.3 系统技术路线 |
4.4.4 系统逻辑结构 |
4.4.5 软硬件配置方案 |
4.5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
4.6 故障报修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
4.7 停送电信息管理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8 综合报表及展现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引言 |
5.2 系统开发配置 |
5.3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实现 |
5.4 故障报修指挥模块实现 |
5.5 停送电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
5.6 综合报表及展现模块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引言 |
6.2 性能测试 |
6.2.1 测试分析 |
6.2.2 系统统性能保证 |
6.3 功能模块测试 |
6.4 系统压力测试 |
6.5 系统安全测试 |
6.5.1 物理安全测试 |
6.5.2 网络安全测试 |
6.5.3 主机安全测试 |
6.5.4 应用系统安全测试 |
6.6 数据存储完整性测试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金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综述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第2章 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方法概述 |
2.1 企业战略管理内涵 |
2.1.1 战略及战略管理 |
2.1.2 战略管理框架及层次 |
2.2 企业战略管理的一般流程 |
2.3 企业战略管理分析工具及方法 |
2.3.1 PEST宏观环境分析法 |
2.3.2 行业竞争五力模型 |
2.3.3 SWOT分析方法 |
第3章 金现代公司战略发展现状分析 |
3.1 金现代公司概述 |
3.1.1 公司发展历程 |
3.1.2 公司主营业务及收入构成 |
3.2 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
3.2.1 财务资源 |
3.2.2 人力资源 |
3.2.3 市场资源 |
3.3 金现代公司战略发展困境及表现 |
3.3.1 战略管理体系缺失 |
3.3.2 行业竞争力难以持续保持 |
3.3.3 财务管理呈现出一定风险 |
3.3.4 人员流失呈现加快趋势 |
3.3.5 持续创新动力存在显着不足 |
第4章 金现代公司战略发展环境分析 |
4.1 金现代公司PEST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因素 |
4.1.3 社会因素 |
4.1.4 技术因素 |
4.2 金现代公司行业竞争能力分析 |
4.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2.3 替代品的威胁 |
4.2.4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4.2.5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4.3 金现代公司SWOT分析 |
4.3.1 内部优势 |
4.3.2 内部劣势 |
4.3.3 外部机遇 |
4.3.4 外部威胁 |
第5章 金现代公司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 |
5.1 金现代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5.2 金现代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
5.2.1 战略发展愿景 |
5.2.2 战略发展规划及目标 |
5.2.3 战略实施原则 |
5.3 金现代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
5.3.1 业务增长战略实施 |
5.3.2 技术突破战略实施 |
5.3.3 营销突破战略实施 |
第6章 金现代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组织管理保障 |
6.1.1 夯实公司治理机制 |
6.1.2 完善研发管理制度 |
6.1.3 健全品牌服务流程 |
6.2 财务及资金保障 |
6.2.1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
6.2.2 拓展公司融资渠道 |
6.2.3 加大研发资金投入 |
6.3 人力资源保障 |
6.3.1 人才地图发展计划 |
6.3.2 核心人才培育计划 |
6.3.3 培训和激励计划 |
6.4 企业文化保障 |
6.4.1 打造凝聚企业发展的管理文化 |
6.4.2 形成具有创新活力的研发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关于电力市场服务营销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比较分析法 |
1.4.3 归纳演绎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电力服务营销概念及特征 |
2.2 服务营销组合策略 |
2.3 PEST分析理论 |
2.4 SWOT分析 |
第三章 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A售电公司概况 |
3.1.1 A售电公司的组织结构 |
3.1.2 A售电公司的主营业务现状 |
3.2 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策略现状 |
3.2.1 A售电公司产品现状 |
3.2.2 A售电公司价格现状 |
3.2.3 A售电公司渠道现状 |
3.2.4 A售电公司促销现状 |
3.2.5 A售电公司人员现状 |
3.2.6 A售电公司流程现状 |
3.2.7 A售电公司有形展示现状 |
3.3 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战略现状 |
3.4 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3.4.2 价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3 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3.4.4 促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3.4.5 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3.4.6 流程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3.4.7 有形展示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四章 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环境分析 |
4.1 A售电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策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技术环境分析 |
4.1.4 社会环境分析 |
4.2 广东售电市场状况与竞争行业分析 |
4.2.1 广东售电市场状况分析 |
4.2.2 竞争行业分析 |
4.3 A售电公司的微观环境分析 |
4.3.1 企业资源分析 |
4.3.2 企业能力分析 |
4.3.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4.3.4 用户需求分析 |
4.4 SWOT矩阵战略选择分析 |
第五章 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策略的优化 |
5.1 提供多元化的电力产品及增值服务 |
5.2 制定灵活完善的价格策略体系 |
5.3 提升渠道管理能力 |
5.4 健全多元化的促销手段 |
5.5 打造复合型服务人才梯队 |
5.6 建立完善的服务流程体系 |
5.7 优化有形展示服务方式 |
第六章 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
6.1 树立全新营销理念 |
6.2 建立专业营销团队 |
6.3 加强售电公司信息化管理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电力企业大数据运营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现状研究 |
1.2.2 国外现状研究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
2.1 Hadoop技术 |
2.2 数据仓库 |
2.3 采集技术ETL |
2.4 分布式计算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数据运营管控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1 系统总体用例分析 |
3.1.2 大数据中心模块需求分析 |
3.1.3 数据治理模块需求分析 |
3.1.4 运营状况监控模块需求分析 |
3.1.5 运营分析模块需求分析 |
3.1.6 全面监测模块需求分析 |
3.1.7 协同解决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
3.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响应性能 |
3.2.2 可运维性 |
3.2.3 安全性能 |
3.2.4 平台性能 |
3.2.5 接入性能 |
3.2.6 查询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数据运营管控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1.1 技术架构 |
4.1.2 数据架构 |
4.1.3 物理部署架构 |
4.2 物理数据库设计 |
4.3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与实现 |
4.3.1 大数据中心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2 数据治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3 运营状况监控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4 运营分析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5 全面监测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6 协同解决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测试概述 |
5.3 测试通过标准 |
5.4 测试策略 |
5.5 缺陷严重度描述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SG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e-HR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新模式 |
1.2.2 HRMIS系统建设项目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1.3.1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现状及动态 |
1.3.2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变化动态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2章 理论基础概述 |
2.1 企业信息化概述 |
2.2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概念 |
2.3 项目质量控制 |
2.4 德尔菲法介绍 |
2.5 层次分析法介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SG电力公司HRMIS系统分析 |
3.1 SG电力公司信息化现状分析 |
3.2 SG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
3.2.1 组织机构管理现状分析 |
3.2.2 岗位管理现状分析 |
3.2.3 薪酬管理现状分析 |
3.2.4 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
3.2.5 人事管理现状分析 |
3.3 SG电力公司HRMIS系统需求分析 |
3.4 SG电力公司HRMIS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G电力公司HRMIS系统设计及实施 |
4.1 方案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
4.2 系统功能概述 |
4.2.1 组织机构管理 |
4.2.2 人员信息管理 |
4.2.3 薪酬管理 |
4.2.4 绩效管理 |
4.2.5 干部管理 |
4.2.6 报表管理 |
4.2.7 员工自助 |
4.2.8 辅助决策 |
4.3 实施方法与流程 |
4.3.1 项目准备工作分析 |
4.3.2 蓝图设计 |
4.3.3 系统实现分析 |
4.3.4 系统验收 |
4.3.5 系统培训 |
4.4 SG电力公司HRMIS系统的实施成果 |
4.4.1 项目总体目标 |
4.4.2 使用HRMIS系统的优势 |
4.4.3 使用HRMIS系统存在的问题 |
4.4.4 上线后问题的解决方案建议 |
4.4.5 HRMIS系统实施工作成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HRMIS系统应用效果评价 |
5.1 HRMIS系统评价的意义 |
5.2 HRMIS系统评价原则 |
5.3 德尔菲法应用 |
5.4 层次分析法应用 |
5.5 系统使用情况评价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电力企业营销项目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电力企业营销项目标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 |
2.1 标准化管理相关概念 |
2.1.1 标准化 |
2.1.2 企业标准化管理 |
2.2 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相关概念 |
2.2.1 电力企业管理 |
2.2.2 营销项目管理 |
2.2.3 电力企业营销项目管理概述 |
2.3 研究方法理论分析 |
2.3.1 SWOT分析法 |
2.3.2 问卷调查 |
2.3.3 层析分析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力企业的营销项目标准化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
3.1 问卷调研 |
3.2 电力企业营销项目标准化调研数据分析 |
3.2.1 接受调研人员情况 |
3.2.2 问卷调查内容情况 |
3.2.3 调查结论分析总结 |
3.3 电力企业营销项目标准化现状的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风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力企业营销项目标准化管理模式构建及保障 |
4.1 电力企业营销项目命名标准化 |
4.1.1 用电营业 |
4.1.2 电能计量 |
4.1.3 市场与能效 |
4.1.4 智能用电 |
4.1.5 供电服务 |
4.2 电力企业营销项目管理组织构架及职责分工标准化 |
4.2.1 组织构架设计 |
4.2.2 总体岗位职责 |
4.2.3 营销项目管理各阶段的具体职责 |
4.3 电力企业营销项目管理工作流程标准化 |
4.3.1 立项储备管理标准化 |
4.3.2 需求验证管理标准化 |
4.3.3 收资管理标准化 |
4.3.4 开展过程管理标准化 |
4.3.5 评审管理标准化 |
4.3.6 总结归档标准化管理 |
4.4 电力企业营销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保障 |
4.4.1 设定明确检查考核机制 |
4.4.2 领导监察保障标准化管理 |
4.4.3 业务和标准化管理相融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Z电力企业的营销项目标准化管理模式实践 |
5.1 Z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组织构架标准化管理 |
5.2 Z电力企业营销项目工作标准化管理 |
5.2.1 营销项目初步设计标准化管理 |
5.2.2 营销项目招标标准化管理 |
5.2.3 营销项目合同标准化管理 |
5.2.4 营销项目物资标准化管理 |
5.2.5 营销项目开展标准化管理 |
5.2.6 营销项目验收标准化管理 |
5.2.7 营销项目结算归档标准化管理 |
5.3 层次分析法评价Z电力企业营销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实践 |
5.3.1 Z电力企业营销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
5.3.2 判断矩阵的构造与计算 |
5.3.3 评价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电力企业营销项目标准化管理调查问卷 |
致谢 |
(8)YF软件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
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公司发展战略理论与工具 |
第三章 YF软件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宏观环境的分析 |
第二节 行业趋势的分析 |
第三节 行业竞争的分析 |
第四章 YF软件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YF软件公司的经营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市场营销资源与能力分析 |
第二节 产品技术资源与能力分析 |
第三节 组织管理资源与能力分析 |
第四节 公司的价值链分析 |
第五章 YF软件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第一节 YF软件公司的使命和未来愿景 |
第二节 YF软件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位 |
第三节 YF软件公司的发展战略措施 |
第四节 YF软件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力供应链管理策略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框架 |
1.3.1 主要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电子商务相关理论 |
2.1.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2.1.2 电子商务的特点 |
2.2 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 |
2.2.1 供应链管理内涵 |
2.2.2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
2.2.3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的关系 |
2.2.4 电力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 |
2.3 常用分析评价方法 |
2.3.1 PESTEL方法 |
2.3.2 SWOT分析法 |
2.3.3 层次分析法(AHP) |
2.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力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 |
3.1 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力供应链管理的PESTEL分析 |
3.1.1 政治因素 |
3.1.2 经济因素 |
3.1.3 社会因素 |
3.1.4 技术因素 |
3.1.5 环境因素 |
3.1.6 法律因素 |
3.2 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力供应链管理的SWOT分析 |
3.3 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力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
3.4 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力供应链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 |
4.1 电力供应链管理策略的设计原则 |
4.2 电力供应链管理的理念策略 |
4.3 电力供应链管理的方法策略 |
4.4 电力供应链管理的技术策略 |
4.5 电力供应链管理的模式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力供应链管理策略评价 |
5.1 电力供应链管理策略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5.3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四、为电力信息化提供高科技支撑(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圳市工业部门碳排放及减排路径研究[D]. 周丽.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国网供电公司电力调度配网抢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杨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金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赵汝龙.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
- [4]A售电公司广东市场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张茜. 广西大学, 2020(07)
- [5]电力企业大数据运营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冼晋乾.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6]SG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研究[D]. 尹艳萍.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电力企业营销项目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D]. 杨艳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8]YF软件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D]. 王维. 南京大学, 2020(04)
- [9]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力供应链管理策略及评价研究[D]. 段秀红.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