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与改革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檀[1](2021)在《内地西藏班美术教育研究 ——以A、B学校为个案》文中认为
李水英[2](2021)在《博物馆数字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云南省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教育”已逐渐成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比如故宫博物院、大都会博物馆、卢浮宫、云南省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纷纷设立了自己网站的教育专栏和专职服务于博物馆线下线上教育功能、社会培训、馆校合作的教育职能机构,如故宫博物院的教育培训中心、国家博物馆的社会培训、云南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部门等。数字化馆藏资源、数字化历史文化记忆成为近些年博物馆界的潮流,并通过互联网媒体将馆藏资源向全世界宣传丰富灿烂历史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起到了社会瞩目的宣传传播效果。另一方面,我国从国家到省市教育部门也通过行政文件、监督等多种手段,促使中小学校将博物馆资源融入学校美术美育教育教学中,为此中小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去博物馆进行文化艺术实践,但是鲜有中小学真正将丰富多样的线下博物馆、尤其是丰富便利的线上博物馆馆藏资源和熟悉亲切的本地博物馆线上与线下资源融入到日常美术课堂教学中。研究发现博物馆资源在美术教育中应用研究的文献大多是本土博物馆资源与美术课程相结合的探索,有以博物馆资源结合学生特点与校本课程相融合的研究,但是没有触及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如何在美术教学链中应用博物馆数字资源的问题。通过赵芳芳的硕士论文研究结果与调查研究表明,直至最近云南省博物馆与学校签订的“馆校共建”协议。但截至目前,该馆校合作还是局限于学生到博物馆实地的艺术学习层面,未涉及数字资源融合应用。因此本文尝试在馆校合作背景中,以云南省博物馆为例,借鉴前人对新媒体数字资源存在方式的梳理,以文本类、图片类、音频类、视频类、虚拟现实类和动画类将线上馆藏美术教育资源进行归类,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博物馆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将博物馆线下尤其是线上便利丰富的数字资源嵌入美术课堂的日常教学中,从“物境”“情境”“意境”三个维度阐析博物馆数字资源在教学链环中嵌入的节点,探索虚拟与实体博物馆资源在美术教学中深度结合的途径。为博物馆资源更好地融入美术教育,提高视觉培养的质量和效率积累经验;为宝贵的博物馆数字资源通过日常美术教学途径进行传播,提供借鉴。
阿卜杜凯尤木·麦麦提[3](2020)在《“丝绸之路”语境下当代新疆美术教育研究》文中认为
杨蕴希[4](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主导的“三权并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用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意志的授权下获得了相对的课程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组织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课程知识融入地方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而来的无形、活态流变的文化资源,是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见证,其内容涵盖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知识内容,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知识来源和开发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探索,还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地方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案例,运用文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循着“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亦即“田野前”的“应然”、“田野中”的“实然”、“田野后”的“使然”和“诚然”综合的研究思路,同时注重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社会学中身份自觉与社会认同,文化学中文化多元与文化交往等学科理论视角的引入与运用,意在逐步解答“何以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何以可行且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何以优化”等问题。为此,围绕主题从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概念澄清)、理论阐释、学科视角、研究对象与方法、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评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对策、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力图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综合研究特征。本研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意识的切入及其概念的阐释,并将之与主题密切紧扣,以突出研究旨趣,彰显研究目的。其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实证对象——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中丰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了流域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高度认知、自觉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实践成效;同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尚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够、课程目标缺失、文化环境蜕变、主体效能较低、评价反馈不足等“实践困境”,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情感价值剥落、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课程生态失衡等“困境归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高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课程内容的多重优选、课程主体的多效赋能、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等内容,就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对策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一定的学术见解。
孙其山[5](2020)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民族地区教育的策略研究 ——以四川省A市对口帮扶阿坝州Z县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六大和十八大报告中都提到,我国在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宏伟目标。让不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没有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教育而言,就是人们日益增长的享受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区域内教育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扶贫先扶志,从思想上削除贫困意识;治贫先治愚,通过教育把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是扶贫的根本之策。教育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持续动力,能够让人获得能力而脱贫致富,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策略。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是民族地区人民之所期盼的,是实现民族地区根本脱贫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民族地区教育给予大力扶持,各省市也大力开展对口帮扶民族地区教育,社会层面的各类公益组织积极助力民族地区教育,对民族地区薄弱教育有了较大提高,扶持效果显着。教育上的对口帮扶,最先开始于我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帮扶西部地区学校和西部优质学校对口帮扶本地区薄弱学校。当前的对口帮扶,是由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结成“一对一”的对子,精准帮扶。自2010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就开始对阿坝州、甘孜州的全方位对口帮扶。2016年秋,成都市所辖的A市市、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新津县教育局分别与阿坝州的Z县、马尔康市、松潘县、九寨沟县、小金县教育行政部门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通过投入资金改变教学条件,选派支教教师到民族地区学校上课,派出管理干部参与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管理,指导被帮扶学校的教学教研,派出专家送教下乡、培训老师、接收教师跟岗实训等方式促进民族地区学校发展。虽然现在民族地区教育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与民族地区老百姓所期望的公平高质量教育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大量优质生源流失,教师职业尊严丧失,教育管理水平落后,都是在短时间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如何提升民族地区的教育管理水平;如何激励教师、培养适合民族地区教育的合格师资;如何使民族地区的优秀学生愿意留在本地而不是想方设法去外地读书也就成了解决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当务之急。对口帮扶民族地区教育是一种方式,如何通过对口帮扶民族地区教育,让民族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让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真正实现教育的公正与公平值得研究。本文就以对口帮扶民族地区教育的模式为研究对象,收集国内外、各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对口帮扶的实践探索,分析我国目前民族地区教育对口帮扶的模式与特点,结合四川省A市对口帮扶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Z县的实例,从民族地区教育管理、教师培养、生源保障、课程建设等几个方面分析当前对口帮扶民族地区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通过归因分析,找到更佳帮扶策略,以期能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持,为其他对口帮扶民族地区教育提供经验方法,最终改变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现状,促进民族地区教育蓬勃发展。
李晴敏[6](2020)在《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建设60年口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题依托新中国成立、特别是1959年云南艺术学院挂牌成立以来,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全省文化事业发展的轨迹为背景,在国家宏观历史叙事与学院微观历史讲述相叠置的视野中,立足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建设六十年筚路蓝缕的历程,特别是通过对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几代开创者与承继者现有文本资料与口述的有机结合,力求通过口述方法论的立场,以求回望六十年岁月云艺音乐学科建设阶段性发展的过程,兼及专业建设的状况,通过“集体叙事”和带有个体温度的口述,“再现”几代云艺音乐人艰苦创业、砥砺前行的历史步履,记录一个甲子云艺音乐学科发展的历史样本,以此考察作为“工作母机”的云艺音乐学科对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事业产生的影响,或许可以说,本选题的重点不在“音乐本体”的研究,而是借音乐现象打开一扇透视历史与当下的窗户,这样的工作,对于刚刚过去的云南艺术学院六十年的校庆而言,是有时代意义的。由于历史的局限,云艺音乐学科六十年学科发展中都积累了哪些值得书写的经验、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对云南、乃至对全国音乐文化建设产生了哪些值得书写的成就,这方面的文本成果所见不多,甚至许多坊间记忆与仅有的历史记录并不相符,因此,通过口述的视角或许是获得确证的另一种途径。首先,作为一种微观的研究,文本的写作以历史时间为顺序,立足学科建设要素的指向,就学科发展中许多具体的人和事进行纵时性多角度、多层面口述的访谈,将口述的内容与有限的历史资料开展多方位的求证,特别是文献记载与口述记录相抵牾的内容,努力在“不对等”信息中进行客观的分析与思辨,在“多重对应”中以求拉近与历史真相的距离,因此,文本写作不求历史事实的唯一性、但求历史记录的参考性;其次,作为一种宏观的考察立场,文本写作更以时代空间为剖面,历时性地探讨“大历史”的社会整体变革中,作为一个社会单元的缩影,60年间云艺音乐学科建设“小历史”在社会变迁大潮中经历的曲折坎坷与顺势而为的成就,更记录云艺音乐学科建设六十年、特别是在举国上下迎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如何搭乘时代快车,依托国家利好政策与本土文化优势,书写区域高等音乐办学模式、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的绚丽篇章,同时,作为一种学术反思或曰“问题意识”,作为后学,由此也思考云艺音乐学科建设在六十年办学历程中积累的学科优势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对如何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与主动吸纳前沿共性化学科观念的互动关系进行了钩沉,特别对六十年间与其发生关联众多的“人”进行的口述记录,由此获得了云艺音乐学科60年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进行的许多“富有温度”的第一手资料,无论对于文本的写作抑或历史的“定格”,都是一次难得的学术经历,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文本的写作过程,使笔者不单完成了学业的积累、更获得了对云南近现代音乐文化发展轨迹进行深入认知的一把钥匙,其为个人一笔宝贵的学术财富。全文的写作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依托文本史料与口述手段,通过整理,梳理了云艺音乐学科“前世”的经历及其口述者对“今生”的感悟,即,亲历者通过对云艺音乐学科建设逻辑历史背景的回溯及其社会生态基础的回顾,书写了过去时代云艺音乐学科筚路蓝缕的坎坷历程;第二章,回溯云艺音乐学科建设的历史记忆,即学科建设、团队建制的历时性梳理及标志性成果的取得,将学科的发展置于社会变迁的轨迹中进行了考察,更对其过程中“人”的历史性作用进行了描述,考察了历史与个人并行发展的互动关系;第三章,通过口述记录,回顾了云艺音乐学科的发展依托社会环境与物质条件,站在社会发展的格局中,考察了学科建设的制度保障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对社会发展拉动学术成就的取得进行了政策性的探讨;第四章,立足音乐学科当代办学观念变迁的大格局,讨论了云艺音乐学科60年的成就与不足,对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学术期待的宏观判断,指出,人才建设与特色发展是学科未来发展的关键。结语,历时地进行考察,作为边疆地区的高等音乐办学机构,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的历史沿革、办学历程,始终以捕捉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学术发展动态为己任,努力将培养目标与云南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60年办学的历史,为云南乃至全国都输送了人才,同时,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作为“工作母机”,也助推了整个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事业,并为全省文化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步伐。因而,笔者认为,应既立足纵向的角度,更在共时考察的基础上,以理性的目光去审视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走过的办学轨迹,以开放的心态顺应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尊重多元文化存在、结合跨学科的视角,实现“以文化理解为目标的音乐教育”这种观念的转换。
蒯思远[7](2020)在《戏剧教育专业建设调查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戏剧教育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戏剧教育指的是由专业戏剧院校承担,意在培养专门的戏剧艺术从业人员的戏剧专业,例如戏剧影视文学、表演、导演等,狭义的戏剧教育指的是专门的艺术院校所开设的戏剧教育本科专业,本文主要就狭义层面的戏剧教育本科专业进行探讨。作为艺术学学科其下的新兴本科专业方向,目前在国内大陆地区仅有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和云南艺术学院三所高等院校开设戏剧教育专业,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三所院校的戏剧教育专业侧重点各有不同且极具特色。文章基于对国内外戏剧教育、应用戏剧行业内专家、学者的采访,整理、归纳国内大陆地区三校戏剧教育专业在校生、毕业生、专业教师、专业负责人的问卷调查反馈,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国内大陆地区三校戏剧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招生考试、师资队伍建设、毕业选题与创作、毕业生就业质量汇报六项专业建设基本内容,再深入分析国外拥有较长的戏剧教育专业办学历史的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伦敦大学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和国内台湾地区台南大学三校。尝试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与专业声誉”这四个方面为国内大陆地区未来戏剧教育专业建设发展给出可行性的建议。
郭玲玲[8](2020)在《我国小学阶段多语教育政策实施现状研究 ——以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聚居区为例》文中指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世界范围内各个方面的联系日益频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依存性越来越紧密,语言这个交流沟通的桥梁就显得尤为突出,因此一个国家语言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语言不仅是人类交际与学习的工具,也承载着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身份,因此,各国均重视语言教育。制定合理的语言教育政策是语言教育的关键,而各国的语言教育政策,取决于该国的国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中国一直非常重视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多语教育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国家发展以及融入全球化的洪流,依据中国的国情,对我国的语言教育政策做了一系列的调整与改革。在新时代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目标下,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中,我国对多语教育政策以及多语教育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本研究以“多元一体”理论和全球化理论为基础,对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聚居区小学教育阶段多语言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探究以下研究问题:(1)丽江小学教育阶段有哪些多语教育政策?(2)丽江小学教育阶段多语教育政策实施现状如何?有哪些优势和特点?(3)丽江多语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改进?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进行探究,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来收集数据和资料,深入了解该地区小学阶段多语教育政策实施现状,多语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调查发现:(1)丽江古城区、玉龙县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云南省的要求与实际,主要执行国家的外语教育政策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2)总体上看,该地区在多语教学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上级部门与学校领导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多语教育,为学校顺利开展和实施多语教育提供条件与便利。作为具有国际化特征的旅游城市,丽江的宗旨是面向世界学习外语、跟随全国学习通用语、立足民族学习纳西语。(3)在多语教育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各级教育管理及实施人员对多语教育的认识及政策解读;多语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是否统一、课程设置、师生评价等问题;社会需求及经费问题等都是影响多语教育政策实施的因素。多语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多语教学的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多语教育政策的实施不仅顺应了全球化的趋势,也很好地践行了多元一体理论,又保护了本民族的文化与特色,对于国家和民族都有重要的意义。
杨丽翠[9](2020)在《云南民族自治州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时代德育工作新格局。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遵循中小学生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和道德成长规律,统筹协调学校和社会各方面教育教学资源,构建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育人体系,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形成。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拥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和8个民族自治州。云南民族自治州中小学以少数民族学生居多,学校德育最能体现边疆民族地区德育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特殊性。加强云南民族自治州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培育国家认同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边疆地区民族团结与和谐稳定,提升边疆民族地区人才培养质量和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学校德育基础理论和“德育一体化”概念的理解,系统把握中小学德育工作以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及德育路径的一体化为基本内涵的逻辑框架。从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出发,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和实际,深入分析当前云南民族自治州中小学德育工作已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由此尝试提出优化云南民族自治州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对策性建议,构建以中小学德育新理念为引领,加强课程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注重发挥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功能以及完善学校德育的科学评价体系,形成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德育一体化机制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框架。
吕进锋[10](2020)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文中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大格局中,立足本土,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放眼全球,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力、文化适应力和文化实践力,开阔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悖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这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借鉴社会时空分析理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明确了教育空间概念和教育空间结构概念,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阐明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确立目标、内容、方法、形式、队伍、机构和成效七个教育空间要素,并依据其相互关系,提出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和教育综合空间三大类教育空间,以及64种教育空间结构组合,最终凝练成16种教育空间结构类型。基于教育空间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构建教育空间研究指标体系,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调查问卷(教师卷)》获取研究数据,以学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切入点,选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空间尺度,以县为解析尺度(13个县市)、年份(2014-2018年)为时间尺度,展开研究。研究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揭示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教育综合空间和教育空间结构的时间演进与空间格局。聚类划分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结构类型。总体而言,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水平不高,其教育空间从要素、类型到结构,均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研究还结合访谈和田野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空间类型和教育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发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受到地域因素、文化因素、主体因素、教育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同时,三种教育空间类型之间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也对教育空间具有重要影响。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本研究提出三个路径:第一,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整合与差异推进。要从目标、内容、思路、方法、教师队伍、机构联动和特色凝练等方面促进主流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整合,因地制宜地推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第二,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增强政府主体、各界主体和生命主体的参与意识、发展意识,强化各主体对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意识。第三,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努力形成政府、社区和学校的教育合力,发挥三位一体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本研究还从三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第一,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目标和内容,以及如何进行优化。第二,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必须明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教育回馈”,注意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权力意志,以及教育空间与“文化结构”的关系,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定位的影响,同时要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置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民族复兴和教育发展的大业中统筹考虑,从而准确定位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价值取向,促进文化传承、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第三,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必须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导向,培养“三力”青年;必须遵循突破观念束缚、坚定适宜理念、扎根教育实践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本路径;必须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将各尺度、各层次、各主体的教育空间统合为一个整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教育空间进行系统观照。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明确了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并以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例,进行了教育空间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分析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时空动态、问题、影响因素和优化路径,彰显了教育空间理论的价值和未来研究趋势。本研究在研究视角与方法、理论与实践上均有一定的创新,但展望未来,还应强化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化民族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儿童在场”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多视角、多主体、多方法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教育空间比较研究。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与改革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与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博物馆数字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云南省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三、研究问题及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云南省博物馆概况与数字博物馆利用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博物馆概况 |
第二节 数字博物馆艺术模块的应用案例分析 |
第四章 博物馆数字资源基于建构主义的馆校合作美术教学应用思路 |
第一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博物馆数字资源基于建构主义的美术教学应用思路 |
第五章 云南省博物馆数字资源在美术教学链中的设计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博物馆文物资源模块化分析 |
第二节 美术教学链的校外资源接入点分析 |
第三节 云南省博物馆文物资源在美术教学链中的教学方案设计 |
第四节 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
第五节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框架与拟创新点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阐释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立论依据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 |
二、地方课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课程属性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整体相关性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概念解析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本质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特征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释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自我”与“他者”表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自我”与“他者”整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社会认同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同化”“多元”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基于教育民族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田野”的代表性 |
二、研究“现象”的合理性 |
三、研究“行为”的持续性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使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经验总结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
一、研究筹备阶段 |
二、行动计划阶段 |
三、实地调查阶段 |
四、总结反思阶段 |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澄清 |
一、研究资料真实有效 |
二、研究对象知情合作 |
三、研究行为合规合理 |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
一、政策条件 |
二、环境保障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资源概况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 |
第四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二、学校少数民族专职教师 |
三、流域内的相关社会人员 |
第五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使用 |
第六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评价途径 |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效评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
一、拓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渠道 |
二、促进了教师角色研究性转变 |
三、打造了整体性实践示范案例 |
四、搭建了地方及学校联动平台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困境 |
一、条件性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
二、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
三、内容原生文化空间的蜕变 |
四、主体参与及投入效能低下 |
五、实践评价体系的反馈不足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践困境的归因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精神情感价值剥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文化空间生态失衡 |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目标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依据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分析 |
第二节 内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多样优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 |
第三节 主体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主体的多重效能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中“教师”主体的构成及效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及方式 |
第四节 实施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生态取向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生态实施的途径 |
第五节 评价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优化策略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探讨与分析非遗文化课程开发的应然可能 |
二、以地方实践经验为依据,反思与探索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
三、以多重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与完善非遗文化地方课程的优化策略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思路如何深化 |
二、研究过程如何系统 |
三、研究结论如何全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民族地区教育的策略研究 ——以四川省A市对口帮扶阿坝州Z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1.对口帮扶 |
2.民族地区教育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民族地区教育的研究 |
2.关于对口帮扶民族地区教育的研究 |
3.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一、教育对口帮扶的涵义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对口帮扶的涵义 |
1.教育对口帮扶的内容 |
2.教育对口帮扶的意义 |
(二)教育对口帮扶的理论基础 |
1.精准扶贫理论 |
2.多元文化教育 |
二、A市与Z县教育对口帮扶工作的现状考察 |
(一)阿坝州Z县教育的历史演进 |
1.Z县县域社会概况 |
2.Z县教育的历史发展 |
3.Z县教育的当代发展 |
(二)A市对口帮扶Z县教育的工作 |
1.强化领导,健全机制,统筹谋划帮扶工作 |
2.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激活Z教育内动力 |
3.市县对口,校校结对,引领Z县教育新发展 |
(三)对口帮扶阿坝藏羌Z县教育的成效 |
1.有力地改善了帮扶对象的办学条件 |
2.大力地促进了民汉教育交流合作 |
3.快速地提高了民族地区教师的素质 |
4.明显地提高了民族地区的教育管理水平 |
5.有效地提高了民族地区教育的质量水平 |
三、A市与Z县教育对口帮扶工作的问题及归因 |
(一)A市对口帮扶Z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
1.被帮扶方面:教育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
2.被帮扶方面: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
3.被帮扶方面:生源流失现象难以遏制 |
4.主帮扶方面:对帮扶对象的调研不充分 |
5.主帮扶方面:“校对校”帮扶工作开展不一致 |
6.主帮扶方面:尚未形成可持续性帮扶机制 |
(二)A市对口帮扶Z县教育工作问题的归因 |
1.发展不充分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帮扶工作的起点 |
2.整体偏低的师资水平决定了帮扶工作的效果 |
3.相对偏低的生源质量影响了帮扶工作的效果 |
4.对口帮扶认知的不统一制约了帮扶工作成效 |
5.薄弱的前期帮扶工作研究局限了帮扶工作效能 |
四、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策略 |
(一)保证前提:制定合理的教育帮扶工作目标 |
1.把握政策导向,明确教育帮扶工作的意义 |
2.开展科学研究,制定教育帮扶可行性目标 |
(二)改善大脑:提升管理水平,变“输血”为“造血” |
1.提前规划,确保对口帮扶工作开展的有序化 |
2.积极引导,化对口帮扶外力为自身发展内力 |
3.变革管理,促进民族地区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
(三)把握关键:助力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
1.规模建设:组建一支合格稳定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 |
2.过程展现: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
3.助力提升:根据民族地区需求组建高素质的教育帮扶团队 |
(四)稳住基础:采取措施确保帮扶对象生源规模 |
1.改善教学设备,优化整合各类教育资源 |
2.加大资助力度,建立健全优生奖励机制 |
3.丰富学生活动,注重民族文化持续传承 |
4.转变育人观念,营造良好学校育人氛围 |
(五)抓住核心:强化民族地区课程开发帮扶 |
1.成立专家课程小组,开发民族地区校本课程 |
2.开发利用网络课程,创设开放式的教学平台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建设60年口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来源与依据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本课题的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预期结果 |
第一章 云艺音乐学科的“前世”口述与“今生”感悟 |
第一节 云艺音乐学科建设的历史背景与口述记录 |
一、概念的呈现 |
二、听前辈讲那过去的故事 |
三、历史逻辑的顺应 |
第二节 云艺音乐学科建设的生态基础 |
一、多民族的文化构成 |
二、潜在的办学基础 |
第三节 云艺音乐学科的坎坷经历 |
一、社会前行步伐的产物 |
二、社会转折的投射 |
第二章 云艺音乐学科建设的历史记忆 |
第一节 音乐学科建设的历时梳理 |
一、“前麻园”时代的口述史(1959 年~1962 年) |
二、“后麻园”时代的口述史(改革开放后至2011 年) |
三、呈贡办学时代的口述表达与笔者的亲历感受 |
第二节 音乐学科团队建设的历时梳理 |
一、“前麻园”时代的团队构成 |
二、“麻园”时代的团队构成 |
三、呈贡办学时代的团队构成 |
第三节 标志性学科建设项目 |
一、省级重点学科“音乐学”的建设 |
二、国家级特色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建设 |
三、特色专业“音乐学”(民族音乐理论)的建设 |
四、省级特色精品课程的建设 |
第三章 云艺音乐学科发展的基础条件 |
第一节 云艺音乐学科建设的制度保障 |
一、国家政策的扶持及顶层设计的制度保障 |
二、学科建设的价值定位 |
三、加强团队打造与规划的具体措施 |
第二节 云艺音乐学科人才培养的口述记忆 |
一、地方文化人才的培养与输出 |
二、特色人才培养的价值定位 |
三、研究生培养对学科建设的推动 |
第三节 云艺音乐学科学术成果举要 |
一、学术研究的肇始期 |
二、学术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
三、存在的短板与差距 |
第四章 云艺音乐学科60年的宿命与超越 |
第一节 嬗变历程的文化审思 |
一、转折期——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模式化 |
二、稳步前行——学科建设特色化方向的逐渐明确 |
第二节 学科建构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
一、面临的机遇 |
二、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人才建设是发展的关键 |
一、以人为核心的团队打造 |
二、依托地方文化资源拓展教学科研创作展演的价值定位 |
三、多学科相互融合的素养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 |
(7)戏剧教育专业建设调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大陆地区戏剧教育专业建设对照分析 |
(一)人才培养目标 |
(二)专业课程设置 |
(三)招生考试 |
(四)师资队伍建设 |
(五)毕业选题与创作 |
(六)毕业生就业质量汇报 |
二、国外及国内台湾地区戏剧教育专业建设经验借鉴 |
(一)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 |
(二)伦敦大学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 |
(三)台南大学 |
三、针对国内大陆地区戏剧教育专业建设的启示 |
(一)夯实课程设置,推进人才培养发展创新 |
(二)建设专业内涵,提升师资队伍整体实力 |
(三)制定研究策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
(四)强化社会服务,发展专业声誉建设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会议论文类 |
附录 |
表一 高等艺术院校戏剧教育专业负责人调查问卷 |
表二 高等艺术院校戏剧教育专业教师调查问卷 |
表三 高等艺术院校戏剧教育/应用戏剧在校生(3、4年级)问卷调查 |
表四 高等艺术院校戏剧教育专业毕业生问卷调查 |
表五 专业观测指标体系 |
专家采访:马里丘·贝拉米诺·卡里诺(Marichu Belarmino-Carino) |
专家采访:赛琳娜·巴斯比(Selina Busby) |
专家采访:托尼·古德(Tony Goode) |
专家采访:赖舒雅 |
专家采访:黄婉萍 |
(8)我国小学阶段多语教育政策实施现状研究 ——以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聚居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访谈相关人员身份及编码信息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选题创新性 |
1.3 研究背景 |
1.3.1 民族地区多语教育及语言使用现状概述 |
1.3.2 丽江概况 |
1.3.3 纳西族简介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政策梳理与文献综述 |
2.1 政策梳理 |
2.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历程 |
2.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阶段外语教育政策发展历程 |
2.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历程 |
2.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小学阶段双语教育政策发展历程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外学者对语言教育政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2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语教育政策相关研究综述 |
2.3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全球化理论 |
3.1.1 全球化理论的背景 |
3.1.2 全球化理论概述 |
3.1.3 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语教育及相关综述 |
3.2 多元一体理论 |
3.2.1 多元一体理论的背景 |
3.2.2 多元一体理论概述 |
3.2.3 多元一体理论的相关研究综述 |
3.2.4 多元一体理论与民汉双语教育 |
3.3 小结 |
第4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
4.1 样本地区和学校概况 |
4.1.1 样本地区概况 |
4.1.2 样本学校简介 |
4.2 研究问题 |
4.3 研究方法 |
4.4 田野调查研究过程 |
4.5 研究对象 |
4.6 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1 丽江小学阶段的多语教育政策 |
5.2 丽江小学阶段多语教育政策实施现状 |
5.2.1 丽江小学阶段外语教育政策实施现状 |
5.2.2 丽江小学阶段纳汉双语教育政策实施现状 |
5.2.3 丽江小学阶段国家通用语(普通话)教育现状 |
5.2.4 丽江市多语教师培训现状 |
5.3 丽江市小学阶段多语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5.3.1 丽江市纳西族聚居区多语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3.2 改进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发现 |
6.2 启示和建议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丽江古城区、玉龙县小学阶段多语教育政策实施状况调查 |
一、丽江小学阶段外语教育政策实施状况 |
二、丽江小学阶段民、汉双语教育政策实施状况 |
三、丽江小学阶段国家通用语(普通话)教育及使用状况 |
四、对学生的采访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
附录 B 田野调查部分照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云南民族自治州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一)关于德育基础理论及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 |
(二)关于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三)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 |
三、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意义和价值 |
(二)创新之处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第一章 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基本内涵概述 |
一、“德育一体化”的概念解读 |
(一)德育及学校德育的基本意涵 |
(二)“德育一体化”的概念 |
二、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及其基本内涵 |
(一)中小学德育思想的一体化 |
(二)中小学德育目标的一体化 |
(三)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一体化 |
(四)中小学德育路径的一体化 |
第二章 云南民族自治州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现状 |
一、云南民族自治州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
(一)有利于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养水平,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教育现代化进程 |
(二)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教育,筑牢边疆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三)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系统整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和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特色,增强中小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二、云南民族自治州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现状 |
(一)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
(二)中小学生基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取得初步成效 |
(四)各中小学多渠道开展德育工作 |
三、云南民族自治州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德育理念方面:“知识本位”意识突出 |
(二)德育目标方面:各学段衔接脱节 |
(三)德育内容方面:缺乏民族文化特色 |
(四)德育路径方面:缺失协同德育合力 |
(五)德育评价方面:评价方式单一和过分注重结果 |
第三章 云南民族自治州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树立中小学德育新理念 |
(一)生本德育理念 |
(二)生活德育理念 |
(三)“四全育人”理念 |
二、发挥课程育人的主体功能 |
(一)加强德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 |
(二)发挥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 |
三、注重文化育人功能 |
(一)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二)发掘和整合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教育资源 |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四、注重实践育人功能 |
(一)加强组织主题德育活动 |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
五、注重管理育人功能 |
(一)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 |
(二)注重家庭、社会的协同管理 |
六、加强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
(一)德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
(二)德育评价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1.1.3 研究的可行性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
1.2.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研究 |
1.2.3 国内外教育空间的研究 |
1.2.4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假设、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区域 |
1.4.1 红河州地理概况 |
1.4.2 红河州学校教育概况 |
1.4.3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况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少数民族文化 |
2.1.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
2.1.3 空间 |
2.1.4 教育空间 |
2.1.5 教育空间结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社会时空分析理论 |
2.2.3 文化功能论 |
2.2.4 空间生产理论 |
2.2.5 地理科学研究综合范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教育空间理论探索 |
3.1 空间思想史回顾 |
3.1.1 空间观念的演变 |
3.1.2 空间生产理论 |
3.2 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 |
3.2.1 教育空间生态 |
3.2.2 教育空间的要素 |
3.2.3 教育空间的类型 |
3.2.4 教育空间的功能 |
3.2.5 教育空间的生产 |
3.3 教育空间结构分析 |
3.3.1 教育空间结构的内涵 |
3.3.2 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
3.3.3 教育空间结构运作的机制 |
3.3.4 教育空间结构优化的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建构 |
4.1 指标体系的建构 |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
4.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1.3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
4.1.4 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指标解释及算法 |
4.3.1 教育空间目标指数 |
4.3.2 教育空间内容指数 |
4.3.3 教育空间方法指数 |
4.3.4 教育空间形式指数 |
4.3.5 教育空间队伍指数 |
4.3.6 教育空间机构指数 |
4.3.7 教育空间成效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演变 |
5.1 教育空间要素发展水平概况 |
5.2 目标与内容要素的演变 |
5.2.1 目标要素的时空动态 |
5.2.2 内容要素的时空动态 |
5.3 方法与形式要素的演变 |
5.3.1 方法要素的时空动态 |
5.3.2 形式要素的时空动态 |
5.4 队伍与机构要素的演变 |
5.4.1 队伍要素的时空动态 |
5.4.2 机构要素的时空动态 |
5.5 成效要素的演变 |
5.5.1 成效要素的时间演进 |
5.5.2 成效要素的空间格局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与空间结构演变 |
6.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演变 |
6.1.1 教育人文空间的时空动态 |
6.1.2 教育物理空间的时空动态 |
6.1.3 教育综合空间的时空动态 |
6.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演变 |
6.2.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
6.2.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格局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
7.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 |
7.1.1 教育空间要素问题 |
7.1.2 教育人文空间问题 |
7.1.3 教育物理空间问题 |
7.1.4 教育综合空间问题 |
7.1.5 教育空间结构问题 |
7.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影响因素 |
7.2.1 地域因素:保护与阻隔 |
7.2.2 文化因素:融合与冲突 |
7.2.3 主体因素:共识与异念 |
7.2.4 教育因素:整合与相斥 |
7.2.5 经济因素:促进与限制 |
7.3 红河州教育空间因果反馈关系 |
7.3.1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物理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
7.3.2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
7.3.3 教育物理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
7.3.4 教育空间内部因果反馈关系 |
7.4 本章小结 |
7.4.1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 |
7.4.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 |
第8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路径分析 |
8.1 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 |
8.1.1 清晰具体: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和内容 |
8.1.2 传承创新: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新思路和新方法 |
8.1.3 画龙点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
8.1.4 内外交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机构联动 |
8.1.5 量而有器: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评估体系 |
8.1.6 差异推进:打造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特色 |
8.2 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 |
8.2.1 政府主体:加强导向牵引 |
8.2.2 各界主体:实现综合集成 |
8.2.3 生命主体:走向参与“自觉” |
8.3 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 |
8.3.1 政府:构建以“资本”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支持系统 |
8.3.2 社区:搭建以“联动”为目的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平台 |
8.3.3 学校:筑牢以“发展”为落点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实施模式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理性思考 |
9.1 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 |
9.1.1 为什么要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
9.1.2 为什么要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 |
9.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是什么 |
9.1.4 如何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 |
9.2 明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 |
9.2.1 把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 |
9.2.2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权力意志 |
9.2.3 勾连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与“教育空间” |
9.3 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 |
9.3.1 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目标导向 |
9.3.2 遵循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路径 |
9.3.3 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生态支持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1.1 教育空间理论框架初构 |
10.1.2 教育空间理论价值初验 |
10.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思索 |
10.2 研究创新 |
10.3 研究不足 |
10.4 研究展望 |
10.4.1 发展与完善教育空间理论 |
10.4.2 深化与充实空间视角的教育研究 |
10.4.3 加强和拓展教育空间的比较研究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英文类 |
附录 |
附录A 云南省红河州区位图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件C 地理社会调查法 |
附件D 调查问卷 |
附录E 指标体系 |
附录F 民族文化教育空间指标权重赋分表 |
附件G 调研计划 |
附录H 屏边玉屏中心校(半坡希望小学)芦笙队概况 |
附录I 前期田野调查图片(部分) |
附录J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与改革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内地西藏班美术教育研究 ——以A、B学校为个案[D]. 李金檀. 西南大学, 2021
- [2]博物馆数字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云南省博物馆为例[D]. 李水英. 云南艺术学院, 2021(02)
- [3]“丝绸之路”语境下当代新疆美术教育研究[D]. 阿卜杜凯尤木·麦麦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4]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D]. 杨蕴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5]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民族地区教育的策略研究 ——以四川省A市对口帮扶阿坝州Z县为例[D]. 孙其山. 西南大学, 2020(05)
- [6]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建设60年口述研究[D]. 李晴敏.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7]戏剧教育专业建设调查比较研究[D]. 蒯思远.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8]我国小学阶段多语教育政策实施现状研究 ——以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聚居区为例[D]. 郭玲玲.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9]云南民族自治州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研究[D]. 杨丽翠.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D]. 吕进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标签:教育政策论文; 贵州民族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贵州论文; 课程开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