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吲哚美辛的临床新用途与不良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谨慧,刘萌,杜晓凤,史玉攀[1](2019)在《新型直肠给药系统及临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探究国内外直肠给药制剂的应用进展和前景,促进直肠给药制剂的开发利用。通过检索国内外新型直肠给药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整理总结。直肠给药制剂的剂型、种类和数量正日益增多,直肠给药制剂的临床新用途也正在逐步发展。新型直肠给药系统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传统的直肠给药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我国医药制剂开发人员重视。
宋炎博,赵贵山,汝晓飞,侯珂,林梦舟,李辛洁,孟庆蓉,王扞东[2](2019)在《吲哚美辛人工抗原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文中指出为了建立吲哚美辛(indomethacin,IDM)残留的免疫学检测方法,采用碳二亚胺法将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分别与IDM偶联,人工合成免疫原(IDM-BSA)和包被原(IDM-OV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SDS-PAGE、ELISA等方法鉴定人工抗原的合成效果;将IDM-BSA免疫小鼠,利用iELISA和icELISA来测定抗体血清效价。结果显示:IDM能与BSA和OVA成功偶联,通过免疫小鼠获得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6.4×104,半数抑制率为27.23 ng/mL。本研究结果为建立动物源性食品中IDM残留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费海平,李想,缪文[3](2018)在《百多邦联合新癀片对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指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等置入,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是患者输液治疗的可靠静脉通道[1]。PICC置管穿刺成功率高、置管时间长、并发症少,患者可避免因静脉重复穿刺的痛苦,防止因药物刺激局部组织而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2-3]。但PICC置管后也易
兰毅[4](2015)在《吲哚类非甾体抗炎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文中认为目的建立吲哚类非甾体抗炎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按欧洲药典EP8th版,对吲哚美辛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进行建立和验证实验。结果吲哚美辛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实验方法消除了其抑菌性对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影响。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且可靠、便于操作。
杜金锋,裴广德,甄希,杜军波[5](2014)在《新癀片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新癀片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2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72例)。两组患者晚上睡觉前均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1次;试验组加用新癀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3片;疗程共6周。治疗2、4、6周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21.51%和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周后,试验组有效率(54.43%,84.81%)均显着高于对照组(30.00%,5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刺激症状,两组发生率分别为29.11%、2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癀片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满意、安全。
刘梅,郭淑云,田亚珍,畅敏,王庆伟[6](2013)在《香附挥发油透皮特性及其对吲哚美辛促透皮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考察香附挥发油经透皮透过量及其对吲哚美辛体外经大鼠皮肤促渗透作用,为香附挥发油和吲哚美辛经皮渗透制剂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吲哚美辛和香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α-香附酮的HPLC法。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考察α-香附酮和吲哚美辛的体外经皮透过量。结果香附挥发油和吲哚美辛的皮肤渗透行为均符合Higuchi方程,累积渗透量Qn与时间t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香附挥发油皮肤渗透量随浓度增大而增大;5%、3%、1%香附挥发油对吲哚美辛的增渗倍数分别为0.943 1、0.621 1、0.195 9,相应浓度氮酮的增渗倍数分别为1.105 0、0.407 8、0.094 8。结论香附挥发油具有良好的皮肤渗透性,与氮酮的促渗效应相似,可以作为吲哚美辛的透皮促进剂。
雷曙光[7](2011)在《兽用吲哚美辛注射液的临床前研究》文中提出(?)年由德国默克公司上市以来,己广泛用于人医临床,主要治疗人的非特异性发热、肾小球肾炎、先天性醛固酮增多症、痛经、腹绞痛、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其制剂有肠溶片、胶囊、栓剂、乳膏、贴剂等,未见注射液上市。本文研制的吲哚美辛注射液属国家三类新兽药,有望应用于猪、羊、牛等动物的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性疾患、风湿症等。作者按农业部《兽药注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44号令)要求,对该注射液处方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部分安全性和有效性等进行了临床前的部分研究,旨在为该注射液下一步的临床试验和新兽药注册积累资料。其主要内容如下:1.吲哚美辛注射液处方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丙二醇、聚乙二醇-400等有机溶剂及其用量进行了筛选。结果以30%二甲基甲酰胺、30%丙二醇和40%水为混合溶媒,无水亚硫酸钠为抗氧化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金属螯合剂,乙醇胺和乳酸为pH调节剂,制备出浓度为20 mg-mL/1且初步有效期可达2年以上的吲哚美辛注射液。2.吲哚美辛注射液质量标准研究。对制备的吲哚美辛注射液进行了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研究。结果,鉴别反应灵敏;装量差异、热原、澄明度、pH值等检查指标均符合注射液相关要求。吲哚美辛注射液含量测定采取HPLC方法,其色谱条件: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 (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 mol·L-1冰醋酸溶液-甲醇(20:8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8 nm,柱温为室温。结果,吲哚美辛注射液在20~100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2.3%(n=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3%;最低定量限为3 ng,最低检测限为0.9 ng;在该条件下测得吲哚美辛注射液的含量为18.648±0.295mg·mL-1。3.吲哚美辛注射液稳定性研究。光照试验(照度4500±500Lx)测定吲哚美辛注射液对光的敏感性,初均速法预测吲哚美辛注射液的有效期;加速试验条件为:温度40℃±2℃、相对湿度75%±5%;长期试验条件为: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结果,经10天光照试验,吲哚美辛注射液的性状、澄明度、含量、pH值等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初均速法预测吲哚美辛注射液的有效期为2.21年;加速试验6个月,吲哚美辛注射液的含量、pH值、性状、澄明度等变化甚微;长期试验12个月,吲哚美辛注射液的含量略有下降,但与对照0个月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4.吲哚美辛注射液部分安全性试验。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吲哚美辛注射的LD50,以剂量递增法测定其对小鼠的蓄积性和耐受性,常规法测定其对家兔的溶血性和肌肉刺激性。结果,吲哚美辛注射液LD50=50.2 mg·kg-1,该注射液对小鼠无蓄积性和耐受性,对家兔无明显的溶血性和肌肉刺激性。5.吲哚美辛注射液部分药效试验。用蛋白胨致热新西兰兔作解热试验,热刺痛和醋酸刺痛法作镇痛试验,大鼠足趾肿胀法作抗炎试验。结果,吲哚美辛注射液对蛋白胨致热的新西兰兔具有明显的解热效果,其解热作用与等体积的安乃近注射液相当:对小鼠的热刺痛和醋酸刺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鸡蛋清致炎大鼠的肿胀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凌伟[8](2011)在《吲哚美辛吗啉酯衍生物的系列合成及相关脂水分配系数和活性的测定》文中研究表明一、目的利用环氧合酶两种同工异构酶(即COX-1和COX-2)的结构差异设计合成对COX-2抑制选择性适当增强,同时抑制5-脂氧合酶(5-LOX)的系列吲哚美辛吗啉酯衍生物,其主要针对吲哚美辛结构中的羧基进行修饰,以期能寻求到同时减少胃肠道和心血管等方面不良反应的药物;以COX-2选择性抑制剂代表药物塞来昔布为参考对象,考察其对COX-1与COX-2活性的抑制作用,筛选对两种同工异构酶活性抑制更理想的吲哚美辛吗啉酯衍生物;模拟理想条件下的体内环境,测定系列吲哚美辛吗啉酯衍生物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下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预测其稳定性并为今后拟开展的相关性药动学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实验数据。二、方法以草酰氯为酰氯化试剂,干燥后的二氯甲烷作溶剂,将吲哚美辛的羧基改造成活性增强的酰氯基,再以极性非质子试剂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将吲哚美辛酰氯与不同取代基的吗啉醇发生酯化反应,获得吲哚美辛2-芳基吗啉乙酯类的系列化合物;以塞来昔布为对照品,测定系列吲哚美辛吗啉酯衍生物的优选化合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抑制率,考察其对COX-1与COX-2活性的抑制作用;在理想条件下模拟人体内的胃肠道环境,采用摇瓶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与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优选的吲哚美辛吗啉酯衍生物在不同pH值磷酸盐缓冲溶液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三、结果1讨论了9种吲哚美辛2-芳基吗啉乙酯系列衍生物及其盐的制备合成方法,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图确定了其结构。2测定吲哚美辛吗啉酯衍生物优选化合物的COX-1与COX-2活性的抑制作用,并与塞来昔布的活性进行比较,发现吲哚美辛2-[2-(4-丁氧基苯基)吗啉基]乙酯盐酸盐和吲哚美辛2-[2-(2,4-二氯-5-氟苯基)吗啉基]乙酯盐酸盐IC50COX-1/COX-2的比值最接近塞来昔布的IC50 COX-1/COX-2的比值。3脂水分配系数测定实验发现系列吲哚美辛吗啉酯衍生物盐酸盐在pH为4时,其表观脂水分配系数为最大,当空间构型增大与引入的基团分子量增大时,吲哚美辛吗啉酯衍生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也随着增大。四、结论1通过吲哚美辛2-芳基吗啉乙酯系列合成实验,为其他吲哚美辛衍生物及其盐酸盐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2抑制COX-1和COX-2活性实验考察发现了接近塞来昔布IC50 COX-1/COX-2比值的吲哚美辛2-芳基吗啉乙酯衍生物,为后续筛选对两种同工异构酶活性抑制更理想的吲哚美辛吗啉酯衍生物提供了参考依据。3吲哚美辛2-芳基吗啉乙酯衍生物在正辛醇磷酸盐缓冲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显示其log p不仅取决于药物本身的分子结构,还与药物在不同pH条件下所处的分子型比例有关,并且与引入基团的空间构型和引入的基团分子量有关。
李璐,蔡丽娟,杨金荣,张庆伟[9](2011)在《吲哚美辛巴布剂小鼠离体皮肤透皮吸收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含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剂、不含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剂和市售乳膏剂体外透皮吸收特性。方法:以自制无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剂和市售吲哚美辛乳膏剂作为对照组(n=6),以自制含2%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剂作为试验组(n=6),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和小鼠离体皮肤进行体外渗透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接收液中吲哚美辛浓度进行测定,计算制剂中吲哚美辛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结果:吲哚美辛累计渗透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为零级动力学特征,3种制剂的渗透速率分别为71.3、47.8和50.7μg·cm-2·h-1。含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剂较其不含氮酮巴布剂及乳膏剂的体外透皮速率显着增大(q分别为7.6196、6.6780,P<0.01),不含氮酮巴布剂与乳膏剂的体外透皮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9416,P>0.05)。结论:含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剂体外透皮速率较快,具有应用价值。
周健鹏[10](2010)在《吲哚美辛贴片的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吲哚美辛贴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采用碟上桨法测定贴片的体外释放度,并利用SPSS软件估算相应的体外释放参数,确定药物体外释放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内药动学参数计算,进一步研究了吲哚美辛贴片的体内外相关性。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吲哚美辛贴片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的研究色谱条件:C18柱(150 mm×4.6 mm ID,5μm),以甲醇∶水∶磷酸(600∶400∶1,v/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为228 nm。吲哚美辛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200μg·mL-1和0.5~10μg·mL-1,最低可定量限为0.5 ng,平均回收率为99.6%,精密度良好,适用于吲哚美辛贴片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2.吲哚美辛贴片体外释放度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采用碟上桨装置,水9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色谱条件同含量测定项下。吲哚美辛的线性范围为1.0~20μg·mL-1,平均回收率为99.5%。利用SPSS软件拟合体外释放数据,选取多个模型进行计算,结果符合一级速率方程,R2值为0.9268。将体外释放数据带入方程,计算T50、Td等释放参数,结果满意。通过测定大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房室模型为一室模型一级吸收,R2值为0.9832,采用Wagner-Nelson法计算各时间点体内药物累积吸收百分数,以24h内体内药物累积吸收百分率(Fa)为因变量,以对应体外累积溶出百分率(Fd)为自变量,进行回归。测定结果的回归方程及回归系数通过显着性检验(P <0.01),表明Fa与Fd具有显着相关性。
二、吲哚美辛的临床新用途与不良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吲哚美辛的临床新用途与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直肠给药系统及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型直肠给药系统 |
1.1 中空栓剂 |
1.2 微囊栓剂 |
1.3 凝胶栓剂 |
1.4 缓控释栓剂 |
2 直肠给药系统的临床新用途 |
2.1 抗疟疾 |
2.2 调节血糖 |
2.3 降血压 |
2.4 抗癫痫 |
3 结语 |
(2)吲哚美辛人工抗原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与试剂 |
1.2 人工抗原的制备 |
1.3 免疫程序 |
1.4 人工抗原的鉴定 |
1.4.1 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定和偶联比的测定 |
1.4.2 SDS-PAGE鉴定 |
1.4.3 间接ELISA测抗体效价 |
1.4.4 间接竞争ELISA测抗体抑制率 |
1.5 抗体特异性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定 |
2.2 SDS-PAGE鉴定 |
2.3 间接ELISA方法测抗体效价 |
2.4 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抗体抑制率 |
2.5 抗体特异性鉴定 |
3 讨论 |
(3)百多邦联合新癀片对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机械性静脉炎判断标准 |
1.2.3 疗效评价标准 |
1.2.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
2.2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3.1 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
3.2 百多邦的作用机制 |
3.3 新癀片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 |
3.4 百多邦联合新癀片的疗效评价 |
4 小结 |
(4)吲哚类非甾体抗炎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 |
1.2 菌种 |
1.3 培养基 |
1.4 样品 |
1.5 方法 |
1.5.1 菌液的制备 |
1.5.2 供试品的制备 |
1.5.3 稀释液和冲洗液的制备 |
1.5.4 总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学的建立 |
1.5.4. 1 试验组 |
1.5.4. 2 菌液对照组 |
1.5.4. 3 供试品对照组 |
1.5.4. 4 稀释剂对照组 |
1.5.5 回收率测定 |
2 结果 |
2.1 总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选择试验结果 |
2.2 吲哚美辛胶囊微生物计数方法学适用性验证 |
3 讨论 |
(5)新癀片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1.1 入选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1.3 剔除标准 |
1.1.4 皮损分级标准 |
1.1.5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用药方法与疗程 |
1.2.2 观察指标 |
1.2.3疗效判定标准[2]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6)香附挥发油透皮特性及其对吲哚美辛促透皮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药品及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及结果 |
2.1 α-香附酮及吲哚美辛含量测定 |
2.1.1 色谱条件 |
2.1.1. 1 α-香附酮色谱条件 |
2.1.1. 2 吲哚美辛色谱条件 |
2.1.2 方法专属性 |
2.1.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1.4 精密度考察 |
2.1.5 稳定性试验 |
2.1.6 加样回收率 |
2.2 溶液的制备 |
2.3 透皮吸收实验 |
3 讨论 |
(7)兽用吲哚美辛注射液的临床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药理作用及应用 |
1.2 制剂研究进展 |
1.3 不良反应 |
1.4 兽医临床应用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兽用吲哚美辛注射液的处方工艺研究 |
3.1 材料 |
3.1.1 仪器 |
3.1.2 试药 |
3.2 方法与结果 |
3.2.1 处方筛选 |
3.2.2 制备工艺 |
3.3 讨论 |
第4章 兽用吲哚美辛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
4.1 材料 |
4.1.1 仪器 |
4.1.2 试药 |
4.1.3 实验动物 |
4.2 方法与结果 |
4.2.1 性状 |
4.2.2 鉴别 |
4.2.3 检查 |
4.2.5 含量测定 |
4.2.6 有关物质检查 |
4.3 讨论 |
第5章 兽用吲哚美辛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
5.1 材料 |
5.1.1 仪器 |
5.1.2 试药 |
5.2 方法与结果 |
5.2.1 光照试验 |
5.2.2 初均速法 |
5.2.3 加速试验 |
5.2.4 长期试验 |
5.3 讨论 |
第6章 兽用吲哚美辛注射液的部分安全性试验 |
6.1 材料 |
6.1.1 仪器 |
6.1.2 试药 |
6.1.3 实验动物 |
6.2 方法与结果 |
6.2.1 急性毒性试验 |
6.2.2 蓄积性试验 |
6.2.3 耐受性试验 |
6.2.4 刺激性试验 |
6.2.5 溶血性试验 |
6.2.6 对小鼠一般行为表现的影响 |
6.2.7 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6.2.8 对小鼠协调机能的影响 |
6.3 讨论 |
第7章 兽用吲哚美辛注射液的部分药效试验 |
7.1 材料 |
7.1.1 仪器 |
7.1.2 试药 |
7.1.3 实验动物 |
7.2 方法与结果 |
7.2.1 解热试验 |
7.2.2 镇痛试验 |
7.2.3 抗炎试验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8)吲哚美辛吗啉酯衍生物的系列合成及相关脂水分配系数和活性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缩略词一览表 |
前言 |
第一章 一系列吲哚美辛吗啉酯衍生物的合成 |
1 合成的背景及方法 |
2 实验部分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二章 优选吲哚美辛吗啉酯衍生物对COX-1与COX-2活性抑制的测定 |
1 实验部分 |
2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盐酸吲哚美辛吗啉酯衍生物脂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1 目的与方法 |
2 仪器与试剂 |
3 HPLC法-盐酸吲哚美辛2-[2-(6-甲氧基-2-萘基)吗啉基]乙酯的脂水分配系数测定 |
4 紫外分光光度法-系列盐酸吲哚美辛吗啉酯衍生物脂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5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环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得的奖励 |
(9)吲哚美辛巴布剂小鼠离体皮肤透皮吸收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建立吲哚美辛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测定方法 |
1.2.2 鼠皮制备 |
1.2.3 透皮吸收试验测定 |
1.2.4 分组及测定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线性关系 |
2.2 各组制剂中吲哚美辛的渗透速率比较 |
3 讨论 |
(10)吲哚美辛贴片的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透皮贴剂的开发与应用 |
1.3 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透皮贴剂研究应用现状 |
1.3.2 国内透皮贴剂研究应用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吲哚美辛介绍 |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吲哚美辛贴片的有关物质 |
2.1 概述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流动相的选择 |
2.2.3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2.4 有关物质测定法 |
2.2.5 主峰纯度分析 |
2.2.6 专属性试验 |
2.2.7 线性试验 |
2.2.8 响应因子的考察 |
2.2.9 精密度试验 |
2.2.9.1 系统精密度 |
2.2.9.2 方法精密度 |
2.2.10 定量限和检测限 |
2.2.11 溶液的稳定性试验 |
2.2.12 粗放度试验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吲哚美辛贴片的含量 |
3.1 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含量测定法 |
3.2.3 线性试验 |
3.2.4 精密度试验 |
3.2.4.1 系统精密度 |
3.2.4.2 方法精密度 |
3.2.5 加样回收率试验 |
3.2.6 溶液的稳定性试验 |
3.2.7 粗放度试验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吲哚美辛贴片释放度的研究 |
4.1 概述 |
4.2 仪器与试药 |
4.3 溶出度检查方法的研究 |
4.3.1 溶出介质的选择 |
4.3.2 转速的比较 |
4.3.3 滤膜影响试验 |
4.3.4 线性试验 |
4.3.5 回收率试验 |
4.3.6 溶液的稳定性试验 |
4.3.7 均一性试验 |
4.3.8 测定法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SPSS 软件拟合药物体外释放参数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
5.1 概述 |
5.2 释放参数的拟合 |
5.3 溶出数据的拟合结果 |
5.4 体内外相关性的研究 |
5.4.1 体内实验 |
5.4.2 数据处理方法 |
5.4.3 数据处理结果 |
5.5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吲哚美辛的临床新用途与不良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直肠给药系统及临床应用进展[J]. 王谨慧,刘萌,杜晓凤,史玉攀. 甘肃科技, 2019(23)
- [2]吲哚美辛人工抗原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 宋炎博,赵贵山,汝晓飞,侯珂,林梦舟,李辛洁,孟庆蓉,王扞东. 畜牧与兽医, 2019(10)
- [3]百多邦联合新癀片对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 费海平,李想,缪文. 上海护理, 2018(05)
- [4]吲哚类非甾体抗炎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J]. 兰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10)
- [5]新癀片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观察[J]. 杜金锋,裴广德,甄希,杜军波.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04)
- [6]香附挥发油透皮特性及其对吲哚美辛促透皮作用的研究[J]. 刘梅,郭淑云,田亚珍,畅敏,王庆伟. 中国医药导报, 2013(03)
- [7]兽用吲哚美辛注射液的临床前研究[D]. 雷曙光. 西南大学, 2011(09)
- [8]吲哚美辛吗啉酯衍生物的系列合成及相关脂水分配系数和活性的测定[D]. 凌伟. 中南大学, 2011(04)
- [9]吲哚美辛巴布剂小鼠离体皮肤透皮吸收实验研究[J]. 李璐,蔡丽娟,杨金荣,张庆伟. 天津医药, 2011(02)
- [10]吲哚美辛贴片的质量研究[D]. 周健鹏. 天津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