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万用表市场扫描(论文文献综述)
曹嘉伟[1](2021)在《电动叉车电池管理系统和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测试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各类工业用车辆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去燃油化趋势,其中就包括工业生产作业中广泛使用的叉车。电动叉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搬运车辆,具有易操作、噪声小、安全环保等特点,相比传统的内燃叉车更适合于室内等小空间作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电动叉车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电动叉车以车内装载的动力电池组为动力源,动力电池的相关技术成为电动叉车性能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必须有一套针对电动叉车的电池管理系统,来实现对电池的监测和保护,延长电池寿命,最大程度地发挥电池的性能。本文以锂动力电池作为电动叉车的动力源和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对象,对电动叉车电池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设计了一款专门针对电动叉车的集单体电池和电池组参数检测、充电检测、充放电控制、SOC估算、电池均衡控制管理以及CAN通信等功能为一体的电池管理系统。本文重点从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设计。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封装独立的电路逻辑功能,深入研究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方式,将整个系统分为电源模块、主控模块、从控模块和单体电压采集模块四大部分。采用Freescale公司的16位汽车级微控制器MC9S12DG256和ST公司的STM8L151系列单片机分别作为主控和从控模块的MCU,电池电压采集芯片使用Linear公司的第三代多节电池的电池组监视器LTC6804,并辅以外围电路了搭建了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部分。通过编写软件实现了各硬件模块相应的功能,包括单体电压、组电压、温度和电流等电池特征信息的精确采集,电池均衡的智能化控制,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对SOC估算算法进行了修正,设计的故障切断和保护管理的功能让运行更具安全性,此外还制定了系统和上位机的CAN通信协议,实现了系统实时的数据上传和命令接收。本文还对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系统进行了研究,重点设计了一款可用于模拟真实电池的单体电池模拟器,并且组建了电池模拟器平台,解决了使用真实动力电池组测试管理系统部分功能所带来的效率和安全性问题。在最后,通过搭建测试平台,对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采集性能和部分功能进行验证和测试,实验结果论证了本文所设计电池管理系统的可用性。
刘惠[2](2020)在《极细二维纳米蛛网空气过滤材料的设计构筑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洁净空气既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亦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空气中的颗粒物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每况愈下。全球约91%的人口居住在没有达到世卫组织空气质量指南水准的地方,中国337个城市中有180个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超标。空气中大量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PM2.5)因其粒径小的结构特点,易于携带大量有毒物质,并且可以穿透人体器官沉积在肺部或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引发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大量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仅2016年全世界有近700万人因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此外,空气中高浓度的颗粒物引发的严重雾霾污染现象不仅大幅降低了大气的能见度,影响地球气候条件,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还会导致严重的农业减产。因而,亟需加强对空气中颗粒物污染现象的治理。现有空气污染整治手段主要有源头治理和终端治理两种。然而,基于我国污染范围广、程度大、人口多的现状,源头治理法实施难度大且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因此,如何开发高效空气过滤材料,采用终端过滤方式降低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纤维类空气过滤材料因性价比高、易于量产、可加工性好等特点而成为主流的空气过滤材料。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纤维类空气过滤材料主要有熔喷驻极微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和超细玻纤微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熔喷驻极空气过滤材料因其驻极电荷产生的强静电吸附作用,可在孔径较大时实现对超细颗粒物的积极捕获,从而具有高效低阻的特性。然而,其驻极电荷易受湿热环境的影响而迅速衰减,从而导致过滤效率急剧下降,引发安全问题。超细玻纤空气过滤材料具有直径细、孔径小的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PM2.5的物理拦截作用,但其纤维表面光滑,导致材料堆积致密,空气阻力较大。同时玻纤的模量大,使用过程中易脆断脱落,引发二次污染现象。与传统微米纤维相比,静电纺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具有直径细、孔径小、孔道连通性好等特点,使其对空气中PM2.5的过滤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然而,其亚微米/微米尺度的纤维直径(通常0.2μm~2μm)导致其对空气中具有最易穿透粒径约300nm的颗粒物(PM0.3)的过滤效率较低。纳米蛛网是一种具有纳米尺度纤维直径(<50nm)和加权斯坦纳树网络结构小孔径(100nm~500nm)的二维网状纤维材料,其纳米尺度的纤维直径可赋予材料显着增强的空气滑移效应,其亚微米尺度的孔径可实现对空气中颗粒物的有效筛分拦截,在空气过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当前所制备的纳米蛛网空气过滤材料在低纤维沉积量时蛛网覆盖率低,多层沉积后材料堆积致密,压阻急剧增大,仅依靠材料小孔径的物理筛分作用,面临过滤性能难以进一步提升的瓶颈。为此,本文通过对二维纳米蛛网空气过滤材料进行结构调控和表面性质设计,采用新型静电喷网技术,并将其与原位自聚合、原位驻极、静电纺丝等多元技术相结合,制备得到了蛛网覆盖率高、堆积蓬松且表面吸附性强的极细二维纳米蛛网空气过滤材料,拓展了纳米蛛网材料的种类,增强了其对空气中超细颗粒物的物理拦截与表面吸附作用,大幅提升了蛛网材料的综合过滤性能。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以高偶极矩、高介电性聚合物聚丙烯腈(PAN)为原料,基于“离子-偶极相互作用”的荷电增强机制,通过在低导电性PAN溶液中引入阳离子型四丁基氯化铵(TBAC)诱导剂,并利用湿度诱导静电喷网技术,首次制备出具有蓬松结构的PAN纳米蛛网空气过滤材料。其具有直径细(约20nm)、孔径小(约300nm)、蛛网覆盖率高、堆积密度低(0.18g cm–3)、表面极性吸附性强(偶极矩4.3D)的特点。分析了TBAC诱导剂及环境湿度作用下PAN纳米蛛网的液滴喷射-相分离成型机制,构建了相对湿度与PAN荷电液滴相分离间关系的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不同TBAC含量以及相对湿度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纳米蛛网膜的形貌以及孔结构和堆积结构,构建了不同结构纤维过滤膜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对其颗粒捕集过程和空气阻力分布状态进行了模拟,系统研究了蓬松PAN纳米蛛网膜的过滤性能以及实际应用性能。该兼具物理拦截与极性吸附作用的蓬松PAN纳米蛛网空气过滤材料可高效(>99.97%)低阻(95.5Pa)过滤超细颗粒物PM0.3,同时兼具PM2.5长效循环净化性能。(2)将混合静电喷网技术和原位自聚合方法相结合,制备出了兼具小孔径与表面湿粘附性的仿生PAN/聚多巴胺(PDA)纳米蛛网空气过滤材料。通过在前驱体溶液中引入仿贻贝粘附分子多巴胺(DA),促进了荷电液滴的喷射和相分离,进而结合DA分子的自聚合反应,获得了兼具2D蜘蛛网状结构与优异湿粘附表面的纳米蛛网材料。该材料具有直径细(约27nm)、孔径小(0.28μm)、孔隙率高(>92%)、表面粘附性能优异、力学性能好等特点,在高湿条件下的颗粒物去除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重点研究了溶液中DA含量对纳米蛛网形貌结构的影响,探究了PDA湿粘附功能层在纤维表面的分布状态,分析了PAN/PDA纳米蛛网材料的物理结构、表面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系统研究了该仿生湿粘附纳米蛛网材料的过滤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在高湿条件下仍可实现对PM0.3的高效(99.996%)低阻(108Pa)过滤,同时具有高湿条件下的过滤性能稳定性和长效使用性。(3)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原料,利用原位驻极静电喷网技术制备出了一种高效自极化驻极纳米蛛网空气过滤材料。通过原位离子掺杂的前驱体溶液调控手段,实现了泰勒锥尖端荷电密度的有效控制和荷电液滴的喷射;同时利用静电喷网过程中高压电场的极化/牵伸作用,促进了PVDF分子中偶极子的取向排列,实现了其分子链晶相由非极性α型向极性β型的转变,提升了极化电荷的生成概率,获得了蛛网覆盖率高、表面电势强(6.8k V)、孔径小(0.26μm)的长效自极化驻极PVDF纳米蛛网空气过滤材料。重点对比了聚合物本体结构对其在高压电场中自极化能力的影响,探究了纳米蛛网结构与其分子晶相转变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了蛛网覆盖率对纤维膜理化结构及应用性能的影响,系统研究了过滤膜的过滤性能和透光性能。结果表明,该驻极纳米蛛网材料在仅为常规微米纤维滤材1/100的克重下即可实现99.998%的PM0.3去除效率,压阻仅为93Pa,同时兼具长效PM0.3去除能力和高透光性(透光率84%)。(4)通过静电纺丝和静电喷网技术,制备得到了具有梯度孔结构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纤维/PVDF蛛网复合过滤膜。利用静电纺丝过程中水分子簇和溶剂分子间的双扩散作用,增大了射流内外部固化速率的差异,获得了表面粗糙的褶皱PVDF-HFP亚微米纤维,实现了纤维膜中微纳多级多孔结构的可控构筑。在此基础上,利用静电喷网技术,基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引发作用,促进了荷电液滴的喷射与相分离,制备得到了具有纳米尺度直径(约20nm)与斯坦纳树结构小网孔(约300nm)的PVDF驻极纳米蛛网核心过滤层,获得了兼具多级梯度拦截与静电吸附作用的复合纳米蛛网空气过滤材料。研究了水分子簇和溶剂分子间的双扩散作用对褶皱纤维形貌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纳米蛛网结构的成型机制,制备得到了高蛛网覆盖率的纳米蛛网核心过滤层,系统研究了梯度复合过滤膜的过滤性能及辐射制冷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膜具有优异的综合过滤性能(品质因子:0.12Pa–1),且兼具辐射制冷功能。
孙奔奔[3](2020)在《新能源汽车用继电器电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发》文中提出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用继电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如何全面、稳定、高效地测试继电器的电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并提高测试效率,成了汽车厂商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本课题针对新能源汽车用继电器测试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下、集成自动化程度低、参与人数多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可靠性高、通用性强的新能源汽车用继电器自动测试系统,使继电器的各项电参数能够有效地测试并可追溯,从而保证了继电器的性能质量。本文针对厂商技术要求,分析继电器的各项电参数原理,确定了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硬件部分采用混合总线结构,并对硬件进行选型,设计了包括倍福PLC运动控制电路;DIO开关量卡构成的测试线路切换电路;工控机和程控仪器、PCI数据采集卡构成的电参数采集电路;开关量驱动模块构成的电源快速通断电路。软件部分对系统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包括PLC的运动控制模块、数据追溯模块、基于LabVIEW设计的交互式测试系统应用程序主模块和各电参数测试子模块,实现对各个电参数的测试,包括线圈电阻、吸合/释放时间、吸合/释放电压、耐压/阻抗、吸合次数、触点电阻。并且,主模块通过调用LabWindows/CVI生成的DLL程序,实现了对测试任务的统一下达和测试结果的后期追溯功能。经过离线设计、在线调试和运行实验,对系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且采用Butterworth滤波器对吸合/释放时间测试过程中的噪声进行处理,提出抗干扰措施,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参数测试可靠,完全满足企业的生产标准,实现了继电器电参数测试自动化。
李宽[4](2020)在《基于一维纺织纤维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天然气、石油、煤等资源日渐枯竭,同时,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也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因此,开发出环保、可再生的新能源来取代这些不可再生能源已经逐渐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一项艰巨的而又必须解决的困难。科学家们在锂离子电池(LIBs)和超级电容器(SCs)等领域广泛开展了研究,这些新型储能系统被广泛应用与电子产品与新能源汽车。但随着社会需求与消费升级,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逐渐被研究人员所重视。纤维状柔性超级电容器作为新型的储能器件,除了超级电容器本身的高功率密度,较长的循环寿命、优异的倍率性能以及绿色安全等优点外,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编织性强等特点,在便携式携带和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的研究进展迅速。在纤维状柔性超级电容器领域中,大部分研究集中于金属纤维、碳基纤维等,而对纺织物纤维的研究较少。众所周知,纺织物广泛应用于可穿戴的领域,因此本文选取了一维芳纶纱线柔性超级电容器作为研究对象,对一维纤维状芳纶纱线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及其性能进行了如下研究:采用化学沉积法在一维纺织纱线表面沉积一层导电性能良好的镍单质,用来提高纺织纱线的导电性,同时又可以以化学镀的镍层作为电极材料,通过对其导电性和电化学性能的研究,得出镀镍改善后的芳纶纤维单位长度电阻值在4.3Ω左右,在100m V/s的扫描速度下计算得到单根镀镍芳纶纱线的比电容为4.0 m F/cm,并通过将六根镀镍纱线并联测试,在同样的扫速下比容量增大到6.8 m F/cm,从而为纺织物基底材料在柔性穿戴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借鉴意义。在一维纤维状镀镍纱线上进行硫化处理并原位生长得到一维硫化镍电极材料的芳纶纱线,通过数显时万用表测得其单位长度下的电阻值为1.0Ω左右,极大的改善了绝缘芳纶纱线的导电性,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以纺织物为基底的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通过电化学测试得到,单根硫化镍芳纶纤维在100 m V/s扫速下的比电容为13.3 m F/cm,六根并联得到31.1 m F/cm的比电容。同时,一维NiS电极材料在1 m A/cm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500次的循环后,其比容量仍然保有86%。这一性能基本上可以满足其在柔性智能领域的应用。基于一维芳纶纱线硫化镍电极材料优异的导电性,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在其上包覆二硫化钼纳米片,得到了NiS@MoS2电极材料的一维芳纶纺织纤维。其单位长度电阻值约为1.5Ω,在100 m V/s的扫描速度下的比电容为18.5m F/cm。比镀镍芳纶纱线和硫化镍芳纶纱线的单位长度下的比电容要大。虽然使芳纶纤维的电阻值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该复合材料体系可以形成均匀的异质界面,这种特殊的异质界面和纳米纤维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协同作用,能确保活性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电化学活性的增强。形成的复合体系有效的增大了其电压窗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
贾志远[5](2020)在《嵌入式软件安全检测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嵌入式软件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嵌入式软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层出不穷,因此软件测试的行业正在蓬勃发展,许多软件生产商为了节约时间与成本往往都会选择自动化测试来代替人工测试,目前许多测试人员都会把目光聚集在自动化测试上面,即保证了测试效率又节约了人力成本。本文将基于目前社会的现状设计了一台自动化测试平台,在保证测试效率的同时还要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并针对于此展开了详细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了解和学习自动化测试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里程,基于本文所要研究的测试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总结并提出自动化测试平台的需求,通过需求分析设计自动化测试框架,并以此框架为依据构造测试平台的搭建方案。(2)根据测试平台的需求,逐渐完善测试平台的搭建,首先需要设计测试平台的硬件,测试平台的硬件设计就是测试环境的建立过程,也是测试能够进行的基础,通过对被测件的深入了解才能知道被测件的运行条件,对于不能独立使用的被测件需要通过仿真模拟,因此下位机的硬件选型是至关重要的。依据测试的需要选择下位机的硬件,通过函数波形发生器对被测件的引脚注入仿真信号再通过NI公司的采集卡将得到的输出采集与存储,通过分析对比得到的输出从而实现被测件的测试过程。(3)对于已经选好的硬件,需要针对其接口和底层的定义来完成用户层的界面设计,开发本平台的界面选择LabVIEW软件。在软件编程过程中,依据测试平台的需求对平台用户界面软件的功能进行设计,针对设计好的界面功能进行逐一编程,最后将前面板中的显示内容进行整理排序就形成了整个测试平台的用户界面,为了体现用户界面的实用性,需将刚刚开发好的测试平台进行系统测试,保证测试平台能够完成被测件的测试任务。(4)对汽车油箱控制器软件进行自动化测试实验,通过加载测试用例发送给下位机,控制下位机发送仿真信号输入给被测件,再由板卡采集被测件的输出信号从而可以实现被测件的测试过程,本次测试实验也更加验证了测试平台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张洁[6](2020)在《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项目课程理念》文中研究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已步入了呼唤“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基于问卷与访谈所做的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使得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和相对应的工作岗位任务失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受到了制约,出现了教学质量无法响应时代呼唤的教学矛盾。因此,有必要对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教学现状受课程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影响,课程理念是选择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教学模式是一定的课程理念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故而,文章根据教学模式与课程理念及教学现状的关系,通过剖析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研究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内涵与教学理论,说明了构建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可行性。并通过分析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与汽车电气维修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的关系,构建了包含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教学评价、保障条件等内容的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接着,依托贵州某中职学校为实践基地,设计、进行了由“一个自变量(教学模式),两组被试(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种测评(实验过程测评及后测)”构成的教学实践,其中实验组采用了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对照组沿用了传统教学模式。研究发现,实验组学生在具体任务落实、项目产品达成、技能操作规范、基本素养养成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理论卷面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所设计的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实验组、任课教师及企业人员的认可,由此验证了所设计的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得出了研究结论——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能提升中职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水平和技能娴熟程度,能促进养成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及创新精神,能响应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呼唤、助力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及中职教育水平的提升。而要使所设计的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发挥更好效用,还需切实提升课程产品质量、依据职业分类情境重新确定专业结构,以实现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王志强[7](2020)在《基于磁分流结构的GMR电流传感器研究》文中认为高性能大量程电流传感器件在仪器仪表、汽车电子与智能电网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大量程电流传感器的技术主要有磁通门式、光纤式、霍尔式、分流器式等几类,磁通门式电流传感器具有检测精度较高、温度稳定性好的优点,但体积较大、带宽难以提高;光纤式电流传感器虽然精度较高,但易受环境干扰,引起测量误差;霍尔式电流传感器,虽然测量范围大,但由于其信噪比低,导致测量精度不足且温漂严重;分流器具有测量精度高的特点,但由于其直接接入被测回路中,对被测回路影响大,接触电阻和分流器本体电阻较大导致发热量大,且器件与被测回路的直接接触存在安全风险。上述几类电流传感器都难以满足高稳定大量程高精度的测量需求。本文提出的基于GMR技术的新型设计方案,利用软磁分流技术配合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测量信号电流磁场,技术先进、可行性强,具有抗干扰性强、温度稳定性好、功耗低、量程宽等的优势。本文具体内容与技术路线如下:研究GMR自旋传感技术,分析传感芯片的线性度、灵敏度、线性检测范围以及磁场检测极限;软磁分流结构的设计与仿真,通过Ansoft Maxwell软件对软磁分流结构建模仿真,通过结构优化,使得被测电流产生的磁场落入传感器的线性检测范围内;通过多传感器融合设计,提高整个传感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检测精度与稳定性。本文设计了两种电流传感器,一种是大量程的电流传感器,理论上可实现零到一万安培的测量范围,主要验证大量程电流传感器的可行性;一种是较小量程的电流传感器,可实现零到五安培范围测量,用于验证电流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与稳定性。由于大量程电流传感器正处于研制当中,本文主要以较小量程的电流传感器为主要论述对象。经过实验测量,较小量程的电流传感器的灵敏度为61.6m V/V/A,线性度为0.55%,精度约为0.6%。
谢春[8](2020)在《PCBA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5G(5th-Generation)技术、工业物联网、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及云计算项目的兴起和发展都离不开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技术的进步也是其发展的基础。本课题以PCBA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主要内容研究,并对其相关技术和测试方案进行分析。本文研究方向主要在PCBA的检测,其中ICT(In Circuit Tester)、FCT(Functional Circuit Test)测试就是PCBA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质量控制环节。而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受限于单型号产量少、测试项目多、工装制作成本高等原因,以及电子技术高速发展对PCBA检测仪器的通用性和集中性要求高,很多的公司无法对不同型号PCBA定制专用测试工装。针对以上开发要求,本文以强电220V测试为基础,综合电脑控制界面软件、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控制电路(含通信电路)和通用测试工装的结构等多个方面的成果,完成了 一整套可通过简单更换部件和连线在同一套单板测试工装上测试不同种类电路板的通用测试系统。系统硬件部分包含ARM芯片使用、TTL转串口(RS485通信电路),以及PLC-PCBA控制板的转换。软件部分包含了通信协议使用、单片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设计,通过测试命令编辑和执行,实现测试要求和数据采集分析。再通过气缸选用,箱体、载板和机构运动部分设计,实现整个测试机台的建立,并充分考量了产品的尺寸和测试要求。最后通过该平台完成了系统模块和功能测试,验证了相关设计理论和方法,检验了本文的设计成果。综上所述,本文设计实现了 PCBA电子板通用测试平台的软硬件和测试编程,完成了一套通用型PCBA电子板检测系统,并采购相关结构、硬件及系统安装调试了一个满足测试要求的实验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更换测试针脚,即可完成不同种类PCBA测试要求,解决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多型号,多尺寸PCBA电子板检测复杂性的实际困难,降低了测试工装的开发和维护难度,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该成果能够应用于中小企业自行设计/生产的PCBA板检测。
左瑞琳[9](2020)在《一种可实时监测的锂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近年来,环境和能源问题成为民生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绿色的出行方式越来越为人们所倡导,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能源交通工具,逐渐成为人们短程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共享”是一个近些年流行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类各样的共享产品,尤其是在交通工具方面,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本论文提出一种可面向共享电动单车的锂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该系统可以管理电池组,并和手机通过蓝牙连接。人们从手机端能够查看电动车目前的电量、电压等信息,方便用户的使用和管理人员维护电动车设备。本论文针对锂电池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结合锂电池的结构特点和性能优势,研究其充放电特性和实际应用时需要设计的保护措施。其次,针对锂电池管理系统的两大关键技术:均衡技术和荷电状态估计算法,结合目标应用场景,选择最适合本论文的均衡方法和荷电状态估算方案。最后深入学习了蓝牙通讯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技术,将其创新性地结合到本论文设计的锂电池管理系统中。基于前述理论研究,本论文制定了一套基于MCU的可实时监测的锂电池管理系统方案。硬件上:支持蓝牙BLE协议的MCU芯片,该芯片集成了2.4GHz射频发射器和ADC转换器等关键模块;两片PT6111模拟芯片管理12节锂电池,该芯片支持针对单节电池的均衡和电压监测;独立的电流、温度采集电路模块和充电器负载检测模块等;软件上:实现对电压、温度和电流的采样和转换,通过采样值监测硬件的工作状态,在出现异常时保护系统,实现蓝牙连接和发送功能。最终设计出一个可以管理8-15节(串)锂电池组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监测电池的实时电量、各节电池电压、充放电时工作电流、电池组表面温度,带有过欠压保护、过流保护和温度保护等功能,并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到手机,向手机发送各类监测消息和系统异常告警消息。本论文的后续内容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思路,对不同的硬件功能电路进行了电路仿真验证,将软件实现逻辑整理成流程框图展示出来。最终经过实物调试之后,样机的各项功能都达到了论文最初设计要求。BMS系统板对电池电压的采样误差在3%以内,对工作电流的采样误差也在3%以内,且恒流放电工况下,SOC的估算误差在5%以内。
何霞[10](2019)在《抗菌、防紫外、传感多功能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天然纤维纺织品因具有吸湿、透气等突出优点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功能的天然纤维纺织品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多功能天然纤维纺织品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论文将具有导电、抗菌和防紫外等性能的石墨烯与天然纤维织物(真丝、棉和亚麻纤维织物)有机复合,制备得到具有抗菌、防紫外和传感多功能天然纤维织物,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为考察石墨烯制备多功能织物的可行性,论文采用Hummers法成功制备氧化石墨烯(GO),再通过水合肼还原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与聚丙烯(PP)非织造布复合制得RGO复合非织造布。RGO复合非织造布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和抗紫外性能,其中5 wt%RGO复合非织造布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75.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78.9%,且PP非织造布原样的UPF从17.2提升到47.8,抗紫外性能显着提升。RGO复合非织造布通过表面的电荷转移对NO2气体表现出敏感的电阻响应脉冲曲线,且随着RGO的喷涂量增加,敏感性提高。(2)通过低浓度的氨水膨化真丝纤维,使用乙酸将纤维表面酯化得到蓬松的羧基化真丝纤维。选用N-甲基吡咯烷酮分散GO,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分散性理想的GO,将其喷涂在真丝织物上对其进行整理改性,得到具有抗菌和防紫外性能的真丝织物。经过GO整理的真丝织物对大肠杆菌的最高抗菌率为92.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高抗菌率为88.6%,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经GO整理的真丝织物拥有良好的防紫外性能,最优样品的紫外线防护系数从17上升到了39。GO整理液对真丝纤维改性的同时没有破坏真丝织物原始的优良性能,其透气性稍有下降,透湿性仍然接近原状,悬垂性有小幅下降,但力学性能得到大幅提升。通过在GO中掺杂聚苯胺(PANi)后提高了其导电性,将其涂敷在真丝织物表面可以用作柔性气体传感器件,GO-P/真丝织物对气体表现出敏感的电阻传感信号,并且在长时间放置或者洗涤后依然保持传感稳定性。(3)采用将棉纤维膨胀后枝接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制备得到GO复合棉织物。在保证棉织物原有的高透湿性特性前提下,GO-50/棉织物、GO-100/棉织物和GO-150/棉织物三个样品WVT都满足衣物的WVT入门级标准,不影响实际穿着。实验结果GO-50/棉织物、GO-100/棉织物和GO-150/棉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良好的抗菌效率,对大肠杆菌的最大抗菌率为95.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大抗菌率是87.6%。结果显示改性棉纤维可以抵抗细菌繁殖,从而避免棉纤维的发霉变质。同时,GO可以大幅提高棉织物的防紫外线能力,随着GO浓度的提高,复合织物的防紫外效果提升。最后,通过银浆掺杂GO提高其导电性能,然后与棉织物复合制备出柔性气体传感器件,其对NH3气体表现出敏感的传感性能,并且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水洗稳定性。(4)借助于亚麻纤维的高透湿性和透气性能,通过膨松亚麻纤维,然后嵌入RGO片层的方法制备出一种柔性可穿戴的气体和压力传感器。制备的GO和改进的水合肼还原制备的RGO具有十分完整的片层结构,缺陷少而且分散好的RGO有利于与亚麻纤维织物良好结合,从而获得高的抗菌防紫外性能。喷涂RGO之后的亚麻织物抗菌和防紫外性能显着提升,其中,RGO150/亚麻织物的抗菌率达到85.5%(大肠杆菌)和88.9%(金黄色葡萄球菌),UPF从18.5上升到62.5。RGO的负载没有影响亚麻织物本身高的透湿性和透气性,可满足穿着要求。制备的RGO/亚麻织物作为甲烷气体和应变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可靠性和可行性。此外,RGO/亚麻织物柔性传感器表现出非常好的可洗性、透湿性和透气性。RGO/亚麻织物作为可穿戴智能设备具有巨大潜力。本研究制备了基于石墨烯改性的多功能化天然纤维织物,该复合纤维织物具有良好抗菌、防紫外以及传感功能,为进一步开发多功能化纺织品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二、汽车万用表市场扫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车万用表市场扫描(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动叉车电池管理系统和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测试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池管理系统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电池管理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3 BMS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动叉车电池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电池管理系统功能概述 |
2.2 电动叉车用电池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2.3 电动叉车用电池管理系统的系统需求及性能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动叉车电池管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3.1.1 主控电路5V供电电源 |
3.1.2 从控电路3.3V供电电源 |
3.2 主控模块电路设计 |
3.2.1 主控MCU的选型 |
3.2.2 实时时钟系统电路 |
3.2.3 继电器控制电路 |
3.2.4 充电检测电路 |
3.2.5 温度采集电路 |
3.2.6 通信模块电路 |
3.3 从控模块电路设计 |
3.3.1 从控MCU的选型和外围电路 |
3.3.2 组电压采集电路 |
3.3.3 电流采集电路 |
3.3.4 绝缘电阻检测电路 |
3.4 单体电压采集及均衡模块电路设计 |
3.4.1 单体电压采集和方案选择 |
3.4.2 均衡控制策略方案选择 |
3.4.3 LTC6804 介绍 |
3.4.4 单体电压采集电路及均衡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动叉车电池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设计开发环境介绍 |
4.1.1 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
4.1.2 上位机软件开发环境和语言简介 |
4.2 BMS嵌入式软件设计的架构 |
4.3 嵌入式软件主程序 |
4.4 基于LTC6804 的单体电压采集和均衡控制程序 |
4.4.1 单体电压采集程序 |
4.4.2 均衡控制程序 |
4.5 组电压、电流采集程序 |
4.5.1 ADC软件校准程序设计 |
4.5.2 程序设计 |
4.6 温度采集程序 |
4.6.1 分段线性拟合法 |
4.6.2 程序设计 |
4.7 继电器控制和状态迁移程序 |
4.7.1 保护控制程序 |
4.7.2 充电信号检测程序 |
4.8 SOC估算程序 |
4.8.1 SOC估算方法 |
4.8.2 本文给出的SOC估算方法和程序设计 |
4.9 CAN通信和上位机软件设计 |
4.9.1 CAN通信协议制定 |
4.9.2 CAN通信程序设计 |
4.9.3 基于CAN的上位机软件设计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电池模拟器的电池管理系统测试平台 |
5.1 BMS测试平台 |
5.2 电池模拟器的设计 |
5.2.1 电池模拟器的硬件设计 |
5.2.2 电池模拟器的软件设计 |
5.3 电池模拟器平台的搭建与测试 |
5.3.1 静态电压输出测试 |
5.3.2 充放电曲线模拟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动叉车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和验证 |
6.1 BMS测试环境搭建 |
6.2 参数采集测试 |
6.2.1 单体电压采集测试 |
6.2.2 温度采集测试 |
6.2.3 总电压、电流采集测试 |
6.3 系统功能测试 |
6.3.1 保护控制功能测试 |
6.3.2 均衡控制功能测试 |
6.3.3 SOC估算功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极细二维纳米蛛网空气过滤材料的设计构筑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3 空气过滤概述 |
1.3.1 空气过滤的原理 |
1.3.2 空气过滤性能的评价指标 |
1.3.3 空气过滤材料分类 |
1.4 纤维空气过滤材料 |
1.4.1 微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 |
1.4.2 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 |
1.5 静电纺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 |
1.5.1 高分子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 |
1.5.2 无机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 |
1.5.3 高分子-无机复合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 |
1.5.4 纳米蛛网空气过滤材料 |
1.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蓬松结构PAN纳米蛛网空气过滤膜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PAN纳米蛛网膜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AN蛛网膜的微观形貌及成型机制分析 |
2.3.2 PAN蛛网膜的孔结构及堆积结构分析 |
2.3.3 PAN蛛网膜的表面性能分析 |
2.3.4 PAN蛛网膜的过滤机制分析 |
2.3.5 PAN蛛网膜的过滤性能研究 |
2.3.6 PAN蛛网膜的实际应用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仿生粘附性PAN/PDA纳米蛛网空气过滤膜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仿生湿粘附纳米蛛网过滤膜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AN/DA纳米蛛网的成型机制分析及验证 |
3.3.2 仿生PAN/PDA蛛网膜的微观形貌研究 |
3.3.3 仿生PAN/PDA蛛网膜的物理结构及表面性能分析 |
3.3.4 仿生PAN/PDA蛛网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
3.3.5 仿生PAN/PDA蛛网膜的过滤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高效自极化驻极PVDF纳米蛛网空气过滤膜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自极化驻极PVDF蛛网膜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聚合物蛛网膜的极化性能筛选 |
4.3.2 自极化驻极PVDF蛛网膜的结构及表面性能分析 |
4.3.3 自极化驻极PVDF蛛网膜的过滤机制分析 |
4.3.4 自极化驻极PVDF蛛网膜的过滤性能研究 |
4.3.5 自极化驻极PVDF蛛网膜的透光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驻极梯度孔结构PVDF-HFP纤维/PVDF蛛网过滤膜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2.3 亚微米褶皱纤维层的制备 |
5.2.4 亚微米纤维/蛛网梯度复合膜的制备 |
5.2.5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环境湿度对PVDF-HFP亚微米褶皱纤维层的形貌结构影响 |
5.3.2 PVDF-HFP亚微米褶皱纤维层的过滤及辐射制冷性能研究 |
5.3.3 PVDF纳米蛛网核心过滤层的形貌结构分析 |
5.3.4 PVDF纳米蛛网核心过滤层的过滤性能研究 |
5.3.5 亚微米纤维/纳米蛛网梯度复合膜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获奖等情况 |
致谢 |
(3)新能源汽车用继电器电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能源汽车用继电器电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1.3.1 课题任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继电器电参数测试方法与测试系统方案设计 |
2.1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
2.2 继电器的电参数 |
2.3 继电器电参数测试原理 |
2.3.1 线圈电阻测量方法 |
2.3.2 时间参数测试方法 |
2.3.3 吸合/释放电压测量方法 |
2.3.4 耐压/阻抗测试方法 |
2.3.5 吸合次数测试方法 |
2.3.6 触点电阻测量方法 |
2.4 测试系统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结构 |
3.1 测试系统的硬件总体结构 |
3.2 硬件电路 |
3.2.1 硬件设备的选用 |
3.2.2 硬件电路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结构和测试流程 |
4.2 PLC运动控制程序设计 |
4.3 追溯模块设计 |
4.4 应用程序设计 |
4.4.1 应用程序总体结构 |
4.4.2 系统管理模块 |
4.4.3 数据管理模块 |
4.4.4 参数测试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测试系统稳定性分析(MSA) |
5.2 测试结果 |
5.3 系统噪声与处理 |
5.4 测试系统的抗干扰和安全性措施 |
5.4.1 抗干扰设计 |
5.4.2 安全性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PCI1756内部原理 |
附录二 :开关量驱动电路原理图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一维纺织纤维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级电容器概述 |
1.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 超级电容器分类及工作原理 |
1.4.1 超级电容器分类 |
1.4.2 双电层超级电容器 |
1.4.3 赝电容超级电容器 |
1.4.4 混合超级电容器 |
1.5 柔性超级电容器 |
1.5.1 柔性超级电容器概述 |
1.5.2 纤维状柔性超级电容器结构研究概况 |
1.6 电极材料常用的制备方法 |
1.7 超级电容器主要的性能指标 |
1.8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一维纺织纱线的镀镍改性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测试方法 |
2.3 一维芳纶线化学镀Ni的实验制备方法 |
2.3.1 不同影响因素下的一维芳纶纱线化学镀Ni实验 |
2.4 芳纶线表面生长二硫化钼的实验制备 |
2.4.1 不同影响因素下一维芳纶纱线生长MoS_2的制备 |
2.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1 SEM表征 |
2.5.2 导电性表征 |
2.5.3 芳纶线上化学镀镍的XRD表征分析 |
2.5.4 三电极电化学表征 |
2.6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一维镀镍纱线硫化镍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3 材料的表征方法 |
3.3.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3.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表征 |
3.3.3 电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SEM)表征 |
3.3.4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
3.4 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电极材料的制备 |
3.4.1 探究不同影响因素下的Ni_3S_2纳米材料的制备实验 |
3.4.2 探究不同影响因素下的NiS纳米材料的制备实验 |
3.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1 Ni_3S_2纳米材料电极的合成与表征 |
3.5.2 NiS纳米材料电极的合成与表征 |
3.6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一维镀镍纱线NiS@MoS_2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NiS@MoS_2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4.4 NiS@MoS_2电极材料的表征与结果分析 |
4.4.1 NiS@MoS_2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表征 |
4.4.2 电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SEM)表征与结果分析 |
4.4.3 电极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与结果分析 |
4.4.4 X射线衍射(XRD)表征与结果分析 |
4.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表征与结果分析 |
4.4.6 一维NiS@MoS_2电极材料的电化学表征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嵌入式软件安全检测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2章 自动化测试平台的需求分析 |
2.1 嵌入式软件的测试技术 |
2.2 测试环境 |
2.3 自动化测试平台的CAN总线通讯 |
2.4 自动化测试平台的需求分析 |
2.4.1 自动化测试平台的需求 |
2.4.2 自动化测试平台需求分析 |
2.5 软件测试Z模型的建立 |
2.6 自动化测试的框架设计 |
2.7 测试平台的搭建方案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测试平台的硬件设计 |
3.1 PXI硬件平台 |
3.2 测试平台系统结构及硬件配置 |
3.3 PXI箱的实现 |
3.4 其他硬件的实现 |
3.5 万用表接地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测试平台的软件设计 |
4.1 虚拟仪器LABVIEW |
4.2 测试平台的软件界面功能 |
4.3 界面功能设计与实现 |
4.3.1 测试用例界面 |
4.3.2 通讯界面 |
4.3.3 测试结果界面 |
4.3.4 日志界面 |
4.3.5 数据采集界面 |
4.4 测试平台的功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箱控制器软件的测试实验 |
5.1 油箱控制器在发动机ECU中的作用 |
5.2 测试环境的搭建 |
5.3 油箱控制器软件的测试实验 |
5.3.1 燃油区域控制模块的功能测试 |
5.3.2 燃油区域控制模块中的油泵检测 |
5.3.3 油泵在电阻负载下的电压测试 |
5.3.4 PCB电路板温度传感器测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6)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项目课程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时代背景:新时代职业教育当有新作为 |
1.1.2 基于现实教学需求:破解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难题 |
1.1.3 基于对教学模式与课程理念及教学现状关系的思考:融课程理念于实际教学模式,改观教学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 |
1.3.2 关于主流职教课程理念的研究 |
1.3.3 关于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的研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教学模式 |
1.4.2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 |
1.4.3 项目课程理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 |
第2章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成因分析 |
2.1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
2.1.1 基于学生视角的调查 |
2.1.2 基于教师视角的调查 |
2.2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现状的成因分析 |
2.2.1 教学模式层面 |
2.2.2 教学支持层面 |
2.2.3 学生学习兴趣层面 |
2.3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思索 |
2.3.1 切实提升课程产品质量 |
2.3.2 增大实训教学方面的财政投入 |
2.3.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2.3.4 弥补现行教学模式之欠缺 |
第3章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概述 |
3.1 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动作学习理论之图式理论 |
3.1.2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 |
3.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1.4 情境性教学理论 |
3.2 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内涵 |
3.3 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理论 |
第4章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
4.1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
4.2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构建 |
4.2.1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
4.2.2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
4.2.3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 |
4.2.4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保障条件 |
第5章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实践 |
5.1 实践设计 |
5.2 实践过程:典型教学案例 |
5.2.1 教学设计 |
5.2.2 教学实施 |
5.3 实践结果及结论 |
5.3.1 数据收集整理 |
5.3.2 实践结果 |
5.3.3 实践结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Ⅰ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Ⅱ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之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Ⅲ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之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Ⅳ 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之设计与实施反馈访谈提纲 |
附录 Ⅴ 教学设计方案 |
附录 Ⅵ 工作计划及任务工作单 |
(7)基于磁分流结构的GMR电流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流传感器技术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电流传感器技术研究 |
1.2.2 国内外电流传感器研究现状概述 |
1.3 巨磁阻电流传感器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工作安排 |
2 磁分流结构的电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
2.1 电流传感器的整体设计 |
2.1.1 电流传感器的系统设计 |
2.1.2 电流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2.2 磁芯材料选择与特性 |
2.3 磁分流结构的磁路特性分析 |
2.4 自旋传感芯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4.1 自旋阀材料的介绍 |
2.4.2 自旋传感芯片的电桥结构 |
2.4.3 自旋传感芯片电流测量原理 |
2.4.4 本文使用的自旋传感芯片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3 电流传感器的仿真与设计 |
3.1 磁分流结构建模 |
3.1.1 有限元仿真平台介绍 |
3.1.2 大量程磁分流结构的仿真设计 |
3.1.3 较小量程的磁分流结构的仿真设计 |
3.2 电流传感器的硬件设计 |
3.2.1 大量程电流传感器探头设计 |
3.2.2 大量程电流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3.2.3 较小量程电流传感器的探头电路设计 |
3.2.4 较小量程电流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多传感器融合设计 |
4.1 STM32芯片介绍 |
4.2 ADC模块介绍及参数设置 |
4.3 多传感器均值补偿设计及功能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 磁分流结构的分流效果测试及分析 |
5.2 传感器探头的电流测试及分析 |
5.2.1 无屏蔽条件下传感器探头的性能测试 |
5.2.2 有屏蔽条件下传感器探头的性能测试 |
5.3 电流传感器的电流测试及分析 |
5.3.1 室温测量条件下电流传感器的测试 |
5.3.2 电流传感器的温度稳定性测试 |
5.4 多传感器均值补偿测试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PCBA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工作的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方案设计和关键技术 |
2.1 系统方案设计评估 |
2.1.1 用户需求及设计分析 |
2.1.2 设计理论基础 |
2.1.3 测试工装功能模块规划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试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ARM芯片基本电路 |
3.2 继电器控制原理图 |
3.3 TTL转RS485通讯板原理 |
3.4 PLC_PCBA控制板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通信协议 |
4.1.1 通讯接口 |
4.1.2 控制命令 |
4.2 ARM软件设计与实现 |
4.2.1 ARM软件设计 |
4.2.2 软件的实现 |
4.3 PC后台软件设计与实现 |
4.3.1 PC后台软件设计 |
4.3.2 PC后台软件的实现 |
4.4 数据库及测试程序编程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动控制单元和机械结构设计与实现 |
5.1 气动控制单元设计与实现 |
5.2 机械结构设计与实现 |
5.2.1 测试系统主箱体设计与实现 |
5.2.2 测试系统压板设计与实现 |
5.2.3 测试系统载板设计与实现 |
5.2.4 测试系统针床设计与实现 |
5.2.5 测试系统的组装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系统综合验证 |
6.1 测试方案 |
6.2 测试准备 |
6.3 调试验收 |
6.4 验收测试及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9)一种可实时监测的锂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3.2 本论文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研究 |
2.1 锂电池 |
2.1.1 锂电池的发展历程 |
2.1.2 锂电池反应原理 |
2.1.3 锂电池特性 |
2.2 均衡技术 |
2.2.1 不一致性 |
2.2.2 均衡技术 |
2.3 荷电状态估计算法 |
2.3.1 荷电状态定义 |
2.3.2 荷电状态估计算法 |
2.4 蓝牙通信技术 |
2.4.1 蓝牙技术发展历程 |
2.4.2 低功耗蓝牙BLE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方案设计 |
3.1 本论文的系统架构 |
3.1.1 均衡功能 |
3.1.2 电量估计 |
3.1.3 模拟量采集 |
3.1.4 充放电管理 |
3.1.5 与上位机通信 |
3.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
4.1 硬件总体设计 |
4.2 硬件模块设计 |
4.2.1 MCU 控制单元 |
4.2.2 电压采集及电池均衡 |
4.2.3 高压隔离模块 |
4.2.4 电流、温度采集 |
4.2.5 充电和负载识别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从机软件设计 |
5.1.1 协议栈实现原理 |
5.1.2 任务事件表设计 |
5.1.3 任务事件处理函数 |
5.2 主机软件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成果及实验数据记录 |
6.1 BMS实物展示 |
6.2 功能测试实验 |
6.2.1 电压、电流、温度测量实验 |
6.2.2 恒流放电 SOC 监测实验 |
6.2.3 异常保护功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抗菌、防紫外、传感多功能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功能化纺织品 |
1.2.1 抗菌纺织品 |
1.2.1.1 抗菌整理剂的作用方式 |
1.2.1.2 用于纺织品的抗菌剂 |
1.2.2 防紫外纺织品 |
1.2.2.1 紫外线防护系数(UPF) |
1.2.2.2 纤维织物对UPF的影响 |
1.2.2.3 防紫外整理剂 |
1.2.3 传感纺织品 |
1.2.3.1 传感纺织品的织造 |
1.2.3.2 传感纺织品的应用 |
1.3 真丝、棉和亚麻纤维织物复合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
1.3.1 真丝纤维织物与石墨烯 |
1.3.2 棉纤维织物与石墨烯 |
1.3.3 亚麻纤维织物与石墨烯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4.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创新性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1 本论文的创新性 |
1.5.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石墨烯及衍生物的制备与抗菌防紫外传感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GO和RGO的制备 |
2.2.4 组装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无纺布 |
2.2.5 石墨,GO和RGO的表征 |
2.2.6 石墨烯复合无纺布抗菌性能测试 |
2.2.7 石墨烯复合无纺布防紫外性能测试 |
2.2.8 石墨烯复合无纺布水蒸气透过率性能测试 |
2.2.9 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无纺布的NO_2传感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O和RGO的表征 |
2.3.2 GO和RGO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3 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非织造布的抗菌和抗紫外性能 |
2.3.4 石墨烯复合无纺布的水蒸气透过率性能 |
2.3.5 石墨烯复合无纺布的传感性能测试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石墨烯的抗菌防紫外真丝织物制备及柔性传感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GO的制备 |
3.2.4 真丝纤维的膨胀处理和表面羟基的酯化 |
3.2.5 GO片层与真丝纤维织物的枝接制备 |
3.2.6 GO片层的表征 |
3.2.7 GO/真丝纤维织物水蒸气透过率性能和透气性测试 |
3.2.8 GO/真丝纤维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
3.2.9 GO/真丝纤维织物防紫外性能测试 |
3.2.10 GO/真丝纤维织物风格和力学性能测试 |
3.2.11 制备GO/聚苯胺(PANi)复合涂层基表征 |
3.2.12 PANi/GO复合真丝纤维织物及其传感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石墨、GO和良好分散的GO片层的扫描电镜分析 |
3.3.2 GO和负载了GO的真丝的拉曼光谱分析 |
3.3.3 GO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3.4 GO/真丝纤维织物的抗菌性能 |
3.3.5 GO/真丝纤维织物的防紫外性能 |
3.3.6 GO/真丝纤维织物的透气性和透湿性 |
3.3.7 GO/真丝纤维织物的力学性能和悬垂性能 |
3.3.8 GO-P的表征 |
3.3.9 GO-P/真丝纤维织物的传感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石墨烯的抗菌防紫外棉织物制备及柔性气体传感器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GO的制备 |
4.2.4 棉纤维的前处理 |
4.2.5 GO和 Ag-GO复合棉纤维 |
4.2.6 GO和 Ag-GO的表征 |
4.2.7 GO/棉纤维织物水蒸气透过率性能测试 |
4.2.8 GO/棉纤维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
4.2.9 GO/棉纤维织物防紫外性能测试 |
4.2.10 Ag-GO/棉纤维织物的气体传感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O的分子结构和形貌 |
4.3.2 GO的拉曼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 |
4.3.3 GO/棉纤维织物的水蒸气透过率性能 |
4.3.4 GO/棉纤维织物的抗菌性能 |
4.3.5 GO/棉纤维织物的的防紫外性能 |
4.3.6 Ag-GO/棉纤维织物的表征 |
4.3.7 Ag-GO/棉纤维织物的气体传感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石墨烯的抗菌防紫外亚麻织物制备及柔性传感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药品 |
5.2.2 实验仪器 |
5.2.3 GO和RGO的制备 |
5.2.4 RGO/亚麻织物的制备 |
5.2.5 RGO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5.2.6 RGO/亚麻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
5.2.7 RGO/亚麻织物防紫外性能测试 |
5.2.8 RGO/亚麻织物的水蒸气透过率和透气性能表征 |
5.2.9 RGO/亚麻织物的传感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GO和RGO的制备和表征 |
5.3.2 RGO/亚麻织物的制备和表征 |
5.3.3 RGO/亚麻织物的抗菌性能 |
5.3.4 RGO/亚麻织物的防紫外性能 |
5.3.5 RGO/亚麻织物的水蒸气透过率和透气性性能 |
5.3.6 RGO/亚麻织物柔性传感器的传感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汽车万用表市场扫描(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动叉车电池管理系统和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测试系统设计[D]. 曹嘉伟. 浙江大学, 2021(08)
- [2]极细二维纳米蛛网空气过滤材料的设计构筑及性能研究[D]. 刘惠. 东华大学, 2020(01)
- [3]新能源汽车用继电器电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发[D]. 孙奔奔. 江苏理工学院, 2020(01)
- [4]基于一维纺织纤维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D]. 李宽.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嵌入式软件安全检测的关键技术研究[D]. 贾志远.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6]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项目课程理念[D]. 张洁.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8)
- [7]基于磁分流结构的GMR电流传感器研究[D]. 王志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8]PCBA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D]. 谢春.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9]一种可实时监测的锂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左瑞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10]抗菌、防紫外、传感多功能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何霞.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