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_2气体保护焊修补灰口铸铁的实际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飞[1](2021)在《铸铁同质焊接工艺设计》文中认为由于双重相变特性,灰铸铁同质焊接区易产生白口和淬硬组织。生产中常采用预热600℃~700℃的热态焊和预热350℃~400℃的半热态焊方法,其大多凭借经验制定热过程温度,往往造成预热不足或者能源浪费。本文在计算铸铁相变临界冷速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铸铁焊接温度场模型,对铸铁焊接热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运用温度场数值模拟与焊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焊接工艺主要参数对焊区冷速的影响规律,确定并优化焊接工艺参数,以达到节约铸件再制造成本的目的。计算结果表明:HT250不产生白口的临界冷速Vc为66.1℃/s,不产生淬硬组织的临界冷却时间为t8/5为30s;QT450-10不产生白口组织的临界冷速Vc为41.2℃/s,不产生淬硬组织的临界冷却时间为47s。数值分析与模拟结果表明:焊接区凝固冷速最大的部位在熔合区,连续固态相变冷速最大位置在过热区。焊件板厚、预热温度、焊接电流及后热温度对铸铁焊接温度场均有较大影响,焊件板厚越大、焊接区冷速越快,通过增大焊接电流、升高预热温度以及增大焊件预制缺陷尺寸等可以有效降低焊接区冷速。对于板厚小于15mm的薄壁灰铸铁件,如若焊接时间大于35s,无需焊前预热便可使熔合区冷速小于临界冷速;对于壁厚大于30mm的厚大铸铁件,焊接时间大于35s,需要预热到250℃以上才可避免白口组织的产生。球墨铸铁件无法在冷焊条件下实现同质焊接的修复,壁厚小于15mm的球铁件,需预热1 50℃以上且焊接持续时间大于35s;厚度大于等于30mm的球铁铸件,需热到480℃以上方可避免白口组织和淬硬组织产生。试验结果表明:对厚度为20mm、预制圆锥形缺陷尺寸为Φ20mm×8mm的灰铁HT250焊件,采用200℃预热、215A电流的焊接工艺连续焊接可避免焊接区出现白口组织和淬硬组织;提高预热温度至300℃、或增大焊接电流至250A、或增大焊件预制缺陷尺寸到Φ24mm×8mm,可使焊接区铁素体含量增加,硬度下降;空冷条件下无法避免热影响区马氏体的出现,配合焊后200℃的随炉缓冷,可使基体中铁素体含量增多,熔合区硬度降至246HBW。球铁的白口倾向大于灰铸铁,厚度为20mm、焊件预制缺陷尺寸为Φ20mm ×8mm的QT450-10球铁件在400℃预热、250A电流连续焊接条件下依然有莱氏体产生,熔合区硬度高达300HBW。继续增大预热温度至550℃,焊接区白口基本消失,熔合区硬度降至253HBW;随着焊后缓冷温度的增加,热影响区铁素体含量增多。
夏天一[2](2020)在《清江钢箱拱特大桥装配化建造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交通的要求日益提高,钢结构桥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大跨度钢结构拱桥以其独特的结构、优美的造型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广泛应用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在大跨度钢结构拱桥的建设中,预制件加工前的深化设计、焊接工艺、防腐工艺主要影响着钢结构拱桥的建造质量,如何选择合理的建造技术保证大跨度钢结构拱桥的质量值得探讨。本文针对装配化建造技术应用这一问题,对大跨度钢结构拱桥预制件深化设计、焊接、防腐三个装配化重点技术进行研究。以清江钢箱拱特大桥预制件工厂化生产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国内外近几年大跨度钢结构拱桥的建造技术的梳理,采用生产全程调研采集数据、模拟分析、专家评审等方法,以预制件加工前深化设计、焊接工艺、防腐工艺三大核心建造技术为重点,系统的研究了大跨度钢结构拱桥的建造技术应用。通过BIM技术对关键、复杂预制件的加工前模拟,确定了零件的精确尺寸,避免了组装空间受限,指导了后续的加工生产;通过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将焊接变形控制在合理范围,保证了全桥拼接板的通孔率;通过重防腐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预制件内壁防腐的可操作性和桥梁整体防腐体系的可靠性;通过节段预拼装,检验了工艺的合理性、预制件的加工精度。该论文有图54幅,表15个,参考文献54篇。
陈白阳[3](2021)在《Fe-Al-C合金等离子熔覆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铸铁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广泛,铸铁铸造工序繁多,铸铁装备运行工况恶劣。长期在重载、疲劳和冲击载荷下,铸件表面容易开裂,若不及时修复可导致装备失效。在铸造过程中产生的原始缺陷,在运行中也会形成裂纹扩展,采用回炉重新铸造方式,成本较高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离子熔覆技术,作为绿色再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工件的修复与再制造。因此,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铸铁表面制备熔覆层,对铸铁工件进行修复与再制造,不仅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而且可以变废为宝实现绿色发展。本文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铸铁表面制备Fe-Al-C合金熔覆层,并对其组织、性能进行研究。首先进行等离子熔覆层制备工艺研究,优化单道熔覆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改变熔覆过程中冷却条件,研究冷却方式对于涂层形貌以及石墨析出形态的影响。随后采取多道熔覆方式,研究其对涂层组织性能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对于等离子熔覆Fe-Al-C合金层进行后热处理,研究热处理前后熔覆层内部石墨形态、分布特征的变化。在Fe-Al-C合金熔覆层加入不同含量的WC-Co,研究WC加入量对于熔覆层组织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单道熔覆Fe-Al-C合金涂层优化的工艺参数为:电流I=65A,熔覆速度V=2mm/min,送粉速12rad/min,稀释率为19.6%。当熔覆电流增加至140A,较大过冷度下,涂层内部无石墨析出,硬度较高在800-900HV之间。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熔覆层稀释率降低,碳原子扩散减慢,熔覆层中部、顶部的石墨形态,空冷条件下为弯曲长片状,风冷、CO2冷却条件下为团块状,而涂层底部石墨形态变化不大。多道次熔覆条件下,涂层与铸铁界面处出现球状石墨过渡带,涂层内部奥氏体枝晶内有碳化物分布,形成碳化物骨架。多道次熔覆电流45A条件下,涂层硬度最高为402HV。经过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熔覆电流50A条件下,熔覆层摩擦系数最低为0.45,磨损量最少为5.4mg,具有良好的耐磨性。热处理过程中,涂层中的渗碳体分解,碳原子扩散以石墨形式析出。900℃、980℃热处理下,马氏体、奥氏体、渗碳体组织消失,基体组织转变为铁素体。980℃下扩散系数最大为17.4 μm2/s。热处理后析出的石墨呈现小团状,分布于涂层中。700℃保温60min石墨析出量为6.52±0.54%,980℃保温60min石墨析出量最大为10.84±0.89%。FeAlC/WC-Co复合涂层内部有鱼骨状Fe3W3C析出,形成了抗磨骨架,且涂层底部均匀分散未熔WC颗粒。涂层主要由α-Fe、γ-Fe、WC、Fe3W3C组成。当加入的WC-Co含量为20%时,FeAlC/WC-Co复合涂层摩擦系数最低为0.45,磨损量最小为1.3mg,其耐磨性为基体的6倍。涂层磨损形貌以磨粒磨损作为主,表面犁沟较浅、粘着较少,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佳。
陈白阳,高培虎,贾涵,李建平,李晓航,王喜锋,杨忠,郭永春,李全平[4](2020)在《铸铁等离子焊接组织与性能》文中提出采用等离子熔焊,能量密度相对集中,焊接效率高,选用热收缩率较低的材料可显着提高铸铁的焊接强度。研究通过铸铁粉末等离子熔焊进行灰铸铁的焊接,探究不同电流对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焊缝组织,XRD表征焊缝相组成,显微硬度分析焊缝部分的硬度,拉伸试验测试焊接接头的拉强度。结果表明:焊缝区显微组织由马氏体、珠光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二次碳化物组成,电流的提高增加了焊缝区珠光体含量和结合区宽度,但稀释率也增加,当电流为110A时,稀释率达到最高值32.89%。焊接电流100A时,接头的抗拉强度最高213MPa,稀释率14.7%,较高的珠光体含量5.34%,是最优的工艺参数。
李永健[5](2019)在《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组织演变规律及性能控制》文中研究指明球墨铸铁具有较高的强韧性、优异的抗冲击性、减震性、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工程工业领域及国防领域中的重要构件中,如大型舰船发动机、车辆发动机以及大型曲轴等。然而球墨铸铁件在实际服役过程中,容易出现“砂眼”暴露、开裂、磨损、腐蚀及“掉块”等损伤缺陷,造成装备的失效。球墨铸铁件的再制造问题一直是行业内面临的巨大难题,传统的电弧焊接修复工艺复杂,成本高,操作环境差并且再制造质量很难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尤其是对于精密球墨铸铁件和高性能球墨铸铁件的再制造,传统的电弧焊接修复技术很难适用。激光再制造技术作为近些年新兴的技术手段,在控制稀释率、基体热损伤以及实现精密再制造等方面具有传统电弧焊接修复方法不具备的技术优势,因此激光再制造技术为高性能球墨铸铁件的高质量再制造提供了技术可行性。本文针对高性能球墨铸铁件的激光增材再制造,首先从激光增材再制造粉体材料出发,设计开发了在物性和力学性能等多方面和球铁件能够匹配并且适用于球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的合金粉末;探明了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特征和规律;采用多种工艺手段结合,实现了再制造过程中气孔和裂纹等缺陷的控制;建立了激光增材再制造过程中组织演变特征和热循环的对应关系;采用界面成分调控等手段实现了界面组织结构的优化;设计了预置-送粉复合等再制造方法,实现了界面白口化的消除;针对激光增材再制造球铁件,对硬度、抗拉强度等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考核,并在大型船舶发动机缸体上开展了实际再制造工程应用。为了探明球墨铸铁件激光再制造过程中复杂的组织结构演变机制,本文从单道熔覆、多层多道以及凹坑修复等多个角度研究球墨铸铁件激光再制造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行为。利用ANSYS有限元模拟,系统研究了激光增材再制造过程中的温度循环特征,建立了温度循环和组织结构演变的对应关系,探明了球墨铸铁件激光再制造过程中半熔化区及热影响区组织结构演变机理。针对球墨铸铁件体积损伤的再制造问题,本文结合有限元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球墨铸铁件激光再制造过程中不同坡口类型下的开裂行为和开裂机制,优化出了获得最小应力应变的工艺策略。同时设计制备了具备低膨胀特性的粉体材料,获得了镍铜合金+低膨胀合金的复合成形层,大大降低了球铁激光再制造出现的开裂倾向,实现了深度近7mm凹坑的激光增材再制造。针对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过程中的界面行为,本文对界面元素的分布特征和扩散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基于石墨球碳扩散的多种壳体结构模型。构建了激光再制造过程中石墨球碳扩散方程以及典型双壳结构和单壳结构的壳体生长方程,为界面白口化的预判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结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界面区域热损伤行为,并阐明了界面热损伤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热损伤和组织结构的对应关系。针对界面白口化的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界面成分调控方法,采用C、Al以及C/Al复合三种成分调控方式对界面组织状态进行改善,结果表明界面白口化的程度明显降低,石墨球周围的莱氏体壳最小平均厚度由30-50μm降低到10μm以内,界面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为了进一步消除界面白口组织,本文采用常规熔覆、预置粉末以及预置粉末+送粉复合等多种方法对球墨铸铁件进行激光增材再制造。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形成钎焊界面和微熔界面两类界面特征,界面的白口化可以完全消除,界面区域马氏体含量明显降低,由常规的粗大针状马氏体变为细小的板条马氏体,界面的平均硬度和最高硬度明显下降,单道成形的最高硬度可以控制在500HV以下。发现了预置粉末成形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典型界面特征,从热力学角度探明了各类界面特征形成的理论机制。为了研究激光增材再制造球墨铸铁件的实际效果,本文从硬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耐磨性及色差等方面对再制造的球墨铸铁件进行了综合评定,同时针对大型船舶球墨铸铁发动机缸体进行了激光增材再制造实际工程应用,成功对缸体多个部位出现的砂眼及磨损等多种缺陷进行了再制造。结果表明,激光增材再制造之后,无裂纹和明显气孔缺陷,各方面性能均不低于基体,完全实现了高性能球墨铸铁件的高质量再制造。
张文莉[6](2018)在《高镍球铁焊条的焊接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铸铁的焊接性较差,其焊接效果受焊接材料影响较大。现用铸铁焊条或因焊缝金属抗裂性差、颜色发亮如镍基冷焊焊材,或因能耗大、成本高如热态焊铸铁同质焊材,均无法满足高性能铸铁件的焊接(补)要求。本文依据镍元素在焊接冶金过程中既促进石墨化又扩大奥氏体相区的作用原理,设计制造了高镍球铁芯铸铁同质电焊条。研究了Ni含量对焊芯组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探索了药皮组分对熔渣物化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了高镍球铁电焊条药皮组分,研究了焊接工艺对高镍球铁同质电焊条焊缝组织及接头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采用的CaO-CaF2-SiO2型碱性药皮渣系具有合金元素过渡系数大且工艺性能好的优点。其中,萤石及大理石对熔渣熔点具有显着的影响,随着萤石和大理石含量的增加,熔渣熔点降低;熔渣碱度随着75#硅铁含量的增大而降低,而随着大理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熔渣表面张力主要取决于75#硅铁和大理石含量,随着75#硅铁和大理石含量的增大,熔渣表面张力趋于增大。以熔渣性能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优药皮配方为:大理石25%、萤石18%、碳酸钡28%、75#硅铁8%、泥石墨6%、鳞石墨11%、85#锰铁1.6%、铝粉1.6%、球化剂0.8%。自行研制的高镍球铁同质电焊条稳弧性好且无药皮发红现象产生,飞溅率仅为4.9%~8.1%,脱渣率高达98%,焊缝成形性好,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能。当铸铁焊芯中Ni含量从30%增大到35%时,其有益效果是,一方面,焊缝金属石墨球化率升高,石墨析出量增大,石墨球数量增多且分布均匀,晶间碳化物数量减少,熔合区宽度减小;另一方面,接头硬度降低,与母材一致性好,抗拉强度升高,接头平均抗拉强度达387MPa。采用WNi=35%的高镍球铁焊芯压涂最优药皮涂料制备的高镍球铁电焊条,焊接电流选用I=200A,在室温下施焊所形成的焊接区焊缝石墨球化率高达88.3%,石墨析出数量为8.7%,石墨球分布均匀,数量为124个/mm2。焊缝微观组织由奥氏体和少量晶间碳化物及石墨球组成,熔合区组织与焊缝组织保持一致。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达421MPa,硬度在HB189~HB236范围,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用高镍球铁同质电焊条,在冷焊条件下,获得的同质焊缝基体组织由细小的奥氏体枝晶+石墨球+少量晶间碳化物组成。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焊缝中石墨球化率升高,焊缝性能与母材趋于一致。在焊接电流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预热温度的升高,焊缝中石墨球化率显着降低,畸变石墨数量和碳化物数量增多,接头抗拉强度降低而硬度升高。因此,采用大电流不预热焊接工艺,可以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高镍球铁同质焊缝。
陈道森[7](2018)在《冲压焊接成型新式锚垫板优化设计及其锚固区应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国内外的预应力锚垫板主要采用一体化铸铁铸造成型,因铸铁为脆性材料,且在铸造过程中结构内部易存在沙眼等缺陷,在锚垫板搬运过程中以及预应力梁张拉施工过程中因锚下混凝土震捣不密实时,出现锚垫板损坏、甚至炸裂的现象,导致工程延期,甚至质量隐患,给施工带来较大的困扰。本文经过材料选比分析,提出以塑性较好的钢板为母材,并结合冲压、焊接成型的工艺制造新型锚垫板,由此研究锚垫板结构、锚下应力和荷载传递等方面内容,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总结了国内外知名预应力公司包括Freyssinet、VSL、DSI等的后张法预应力锚固系统结构,分析了传统铸造式锚垫板内部存在的缺陷问题和国内外研究学者对铸造式锚垫板的改良方案,寻找出了以钢板为母材,结合冲压、焊接成型工艺研制新型锚垫板的方法,提出了第一代新式锚垫板结构形式,总结了国内外对预应力锚下应力分析的计算分析方法。第二、详细地介绍了ANSYS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所选取的单元类型、网格划分、接触分析、破坏准则和失效准则等。通过对本文所设计的YJYM15-7DHJ型锚垫板和已经成熟的M15E-7DTB型锚垫板建立有限元结构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对两者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应力相差不大,但重量减少了44.7%,并且提取焊缝应力,校核验算了焊缝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第三、采用国内外规范标准对冲压、焊接成型新式锚垫板进行循环荷载传递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对试件不断采集得到的裂缝宽度、发展程度和应变情况与ANSYS有限元计算结果相互验证,结果相差无几,均符合规范要求,进一步地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同时也对ANSYS有限元软件用于锚固体系的设计研究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第四、对比了第一代冲压、焊接成型新式锚垫板及锚固区在有限元分析和循环荷载传递试验中的应力分布情况,总结了国内外锚垫板优化设计经验,分析了锚垫板结构对试件应力分布的影响因素,重新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优化出了第二代冲压、焊接成型新式锚垫板结构形式。本课题完成后,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一条新型预应力锚垫板的优化设计新方向,可进一步地提升国内锚固体系的发展水平。
陈兵兵[8](2017)在《输电线路用新型球铁GMAW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球墨铸铁属于高强材料,具有接近于钢材的综合性能,且其生产成本较低,已用于制造对强度、韧性和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部件,在油气管道、交通运输、农机、船舶制造、矿石开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社会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材料的发展日益倡导轻重量、高效率和低成本,球墨铸铁的优异特性使其有望取代灰铸铁和可锻铸铁等工程材料,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球墨铸铁的焊接性较差,成为限制其进一步推广应用的首要因素。本课题采用ER50-6低合金钢焊丝作为填充材料,在预热150℃条件下,对新型铁素体基球墨铸铁的CO2气体保护焊(GMAW)展开研究。试验使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维氏硬度计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手段研究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并分析焊接工艺参数、显微组织、裂纹形态以及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双面焊成形和单面焊双面成形两种方式焊接球墨铸铁,获得的接头焊缝中均出现明显的气孔,气孔直径一般小于0.5mm,试验表明,焊接速度是影响气孔产生的重要因素,适当降低焊接速度可以有效的减少气孔数量。接头的宏观裂纹一般出现在双面焊成形的熔合区,裂纹启裂于焊趾部位,并沿着熔合区扩展。裂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接头组织差异较大而产生过大的残余应力,并且熔合区主要为淬硬的莱氏体,对应力的松弛能力较差。针对焊接热输入对焊缝、熔合区组织以及接头显微硬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淬硬组织一般出现在双面焊接头的后焊焊道,焊缝组织完全由竹叶状的高碳马氏体和少量的残余奥氏体构成,显微硬度达到600~650HV500g。由于热输入较小,接头冷却速度快,在其热影响区还会形成较窄的淬硬区。对于单面焊双面成形接头,焊缝组织主要为细小片层状的托氏体,将热输入由8.6kJ/cm增加到18.2kJ/cm,可以看出托氏体的数量增加,片层间距也逐渐增大,焊缝的硬度由508HV500g降低到444HV500g。熔合区的莱氏体组织对热输入变化并不敏感,但增加热输入会使白口区宽度增大,因而从接头的强韧性考虑要合理的控制焊接热输入。研究球墨铸铁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断裂主要出现在熔合区,单面焊双面成形接头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262MPa。使用扫描电镜(SEM)对断口形貌进行观察,无韧窝产生,断口完全为脆性解理断裂,裂纹沿着熔合区扩展,并形成高低不平的解理台阶。
梁清枝[9](2017)在《手弧冷焊焊补车床床头箱轴承座裂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机械系实习车间经常会遇到一些机械设备损坏而需要焊补维修的工作。针对一台C630型车床床头箱轴承座出现裂纹情况,经过综合分析、试焊实验,采用了手工电弧冷焊焊补的工艺方法,取得了满意补焊质量效果,节约了成本,成功地恢复了该车床的正常运行。
王浩,李天赐,张乐乐[10](2017)在《焊接技术在金属结构修复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焊接是现代制造业中最为重要的结构修复技术之一,焊接修复技术的发展对提高金属结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论述了应用于金属结构修复中的钎焊、激光焊、摩擦搅拌焊等焊接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工艺的优缺点及应用领域;焊接工艺参数设计、性能检测和过程控制技术对焊接质量有重要影响,对应用于焊接过程的最新技术进行研究,为深入理解焊接过程中的复杂物理化学变化以及开发更高质量的焊接修复技术提供参考;系统梳理了焊后残余应力及变形的检测、数值模拟及控制方法,展望了焊接修复方法在金属结构中的应用前景。
二、CO_2气体保护焊修补灰口铸铁的实际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_2气体保护焊修补灰口铸铁的实际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铸铁同质焊接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铸铁焊接性 |
1.2.1 灰铸铁的焊接性 |
1.2.2 球墨铸铁的焊接性 |
1.3 铸铁焊接方法与工艺 |
1.4 铸铁焊接应用与研究现状 |
1.4.1 铸铁焊接国外研究进展 |
1.4.2 铸铁焊接国内研究进展 |
1.5 焊接过程数值模拟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条件及方法 |
2.1 铸铁同质焊接临界冷速确定 |
2.2 铸铁焊接温度场的数值计算 |
2.3 铸铁同质焊接工艺试验 |
2.3.1 焊接材料及设备 |
2.3.2 焊接操作要点 |
2.4 铸铁同质焊接工艺参数及规范 |
2.5 焊接时间的确定 |
2.6 焊接区组织及硬度分析 |
2.6.1 组织分析 |
2.6.2 硬度测试 |
2.7 研究方案 |
3.铸铁焊接区临界冷却速率理论计算 |
3.1 铸铁凝固转变石墨化条件 |
3.2 铸铁熔池凝固临界冷速计算 |
3.2.1 焊接熔合区硅含量的计算 |
3.2.2 稳定系转变临界过冷度计算 |
3.2.3 铸铁稳定系凝固转变临界冷速计算 |
3.3 铸铁固态淬硬相变临界冷速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铸铁同质焊接工艺设计 |
4.1 铸铁焊接温度场的建立 |
4.1.1 焊接热传导方程差分计算 |
4.1.2 热源模型的选择 |
4.1.3 差分格式的稳定性及时间步长的确定 |
4.1.4 相变潜热的处理 |
4.2 铸铁焊接区温度场模拟与计算流程 |
4.2.1 焊接温度场计算流程 |
4.2.2 焊接区的温度场模拟结果 |
4.2.3 焊区冷速最大位置确定 |
4.2.4 温度场计算 |
4.3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区冷却速率的影响 |
4.3.1 预热温度对焊区冷速影响 |
4.3.2 焊接电流对焊区冷速影响 |
4.3.3 焊件厚度对焊区冷速影响 |
4.3.4 预制缺陷尺寸对焊区冷速影响 |
4.4 铸铁焊接工艺及参数优化 |
4.4.1 灰铸铁焊接工艺及参数优化 |
4.4.2 球墨铸铁焊接工艺及参数优化 |
4.4.3 试验条件下工艺参数制定 |
4.5 本章小结 |
5.铸铁同质焊接区组织及硬度分布 |
5.1 预热温度与焊接区组织及硬度的关系 |
5.1.1 预热温度与灰铁焊接区组织及硬度的关系 |
5.1.2 预热温度与球墨铸铁焊接区组织及硬度的关系 |
5.2 焊接电流与焊接区组织及硬度的关系 |
5.2.1 焊接电流与灰铁焊接区组织及硬度的关系 |
5.2.2 焊接电流与球墨铸铁焊接区组织及硬度的关系 |
5.3 焊件预制缺陷尺寸与焊区组织及硬度的关系 |
5.3.1 焊件预制缺陷尺寸与灰铁焊接区组织及硬度的关系 |
5.3.2 焊件预制缺陷尺寸与球墨铸铁焊接区组织及硬度的关系 |
5.4 焊件厚度对焊区组织及硬度的关系 |
5.4.1 焊件厚度与灰铁焊接区组织和硬度的关系 |
5.4.2 焊件厚度与球墨铸铁焊接区组织及硬度的关系 |
5.5 缓冷温度对热影响区组织的影响 |
5.5.1 缓冷温度对灰铁焊接区组织的影响 |
5.5.2 缓冷温度对球墨铸铁焊接区组织的影响 |
5.6 铸铁焊接灰口-白口组织临界转变工艺 |
5.6.1 灰铁焊接的灰口-白口组织临界转变工艺 |
5.6.2 球铁焊接的灰口-白口组织临界转变工艺 |
5.7 本章小结 |
6.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清江钢箱拱特大桥装配化建造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装配式钢拱桥的发展概述 |
1.2 装配式钢拱桥的施工方法 |
1.3 研究意义及论文背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BIM技术在预制构件中的应用 |
2.1 工程概况 |
2.2 BIM技术在预制件加工前的应用 |
2.3 预制件的前期加工 |
2.4 本章小结 |
3 预制件的焊接与涂装 |
3.1 焊接工艺 |
3.2 预制件焊接时的质量控制 |
3.3 重防腐技术在清江特大桥中的应用 |
3.4 清江特大桥的防腐质量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4 在试拼装阶段的质量控制 |
4.1 试拼装技术方案 |
4.2 拱肋与腹杆的试拼装 |
4.3 纵梁的试拼装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Fe-Al-C合金等离子熔覆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铸铁表面熔覆层研究进展 |
1.2.1 灰铸铁熔覆层 |
1.2.2 球墨铸铁熔覆层 |
1.2.3 蠕墨铸铁熔覆层 |
1.3 等离子熔覆技术 |
1.3.1 等离子熔覆技术原理及特点 |
1.3.2 等离子熔覆技术的应用 |
1.4 等离子熔覆熔覆材料体系 |
1.4.1 金属粉末材料 |
1.4.2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2.1 实验技术路线 |
2.2 实验材料及方案 |
2.2.1 基体材料 |
2.2.2 熔覆材料 |
2.3 试样的制备 |
2.4 分析及测试方法 |
3 等离子熔覆层制备工艺研究 |
3.1 等离子熔覆工艺参数对涂层的影响 |
3.1.1 等离子熔覆电流影响 |
3.1.2 等离子熔覆速度影响 |
3.1.3 等离子熔覆送粉速影响 |
3.2 不同冷却条件对熔覆层及石墨形貌的影响 |
3.3 多道熔覆涂层组织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3.3.1 熔覆层形貌组织分析 |
3.3.2 熔覆层显微硬度分析 |
3.3.3 熔覆层摩擦磨损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转移弧电流及热处理工艺对熔覆层组织及性能影响 |
4.1 转移电流对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1.1 熔覆层形貌及组织分析 |
4.1.2 熔覆层物相分析 |
4.1.3 熔覆层显微硬度分析 |
4.2 热处理工艺对熔覆层组织性能及石墨析出行为影响 |
4.2.1 热处理涂层组织分析 |
4.2.2 熔覆层物相分析 |
4.2.3 热处理熔覆层显微硬度分析 |
4.2.4 热处理涂层石墨析出行为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WC含量对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5.1 FeAlC/WC-Co熔覆层组织形貌分析 |
5.2 FeAlC/WC-Co熔覆层物相分析 |
5.3 FeAlC/WC-Co熔覆层显微硬度分析 |
5.4 FeAlC/WC-Co熔覆层摩擦磨损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4)铸铁等离子焊接组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焊接工艺 |
1.3 分析测试方法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
2.1.1 焊缝区显微组织分析 |
2.1.2 结合区显微组织分析 |
2.2 XRD物相分析 |
2.3 显微硬度分析 |
2.4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分析 |
3 结论 |
(5)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组织演变规律及性能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球墨铸铁的发展及应用 |
1.2.1 球墨铸铁的发展历程 |
1.2.2 球墨铸铁组织特征及主要应用 |
1.3 球墨铸铁件再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球墨铸铁件再制造技术难点 |
1.3.2 球墨铸铁件传统再制造方法 |
1.3.3 球墨铸铁件传统再制造的主要问题 |
1.4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 |
1.4.1 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 |
1.4.2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基体材料 |
2.1.2 镍基粉末材料 |
2.1.3 铁基粉末材料 |
2.2 试验设备及工艺 |
2.2.1 再制造设备 |
2.2.2 再制造工艺参数 |
2.3 组织结构分析及性能测试 |
2.3.1 组织结构分析 |
2.3.2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章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工艺及缺陷控制方法 |
3.1 引言 |
3.2 粉末材料设计及开发 |
3.2.1 粉末设计原则 |
3.2.2 粉末设计及制备 |
3.3 基本成形工艺及规律 |
3.3.1 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成形效果 |
3.3.2 截面形貌特征 |
3.3.3 成形工艺对稀释率的影响 |
3.4 成形过程气孔的控制 |
3.4.1 气孔的形成过程 |
3.4.2 气孔的消除方法 |
3.5 成形过程中的开裂变形及控制 |
3.5.1 坡口设计对开裂的影响 |
3.5.2 成形路径对开裂的影响 |
3.5.3 不同成形路径下的应力变形模拟 |
3.5.4 不同冷却间隔条件下的应力变形模拟 |
3.5.5 具备低残余应力特性的NiCu/Fe36Ni复合成形层设计 |
3.6 成形工艺对白口的影响 |
3.6.1 白口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
3.6.2 白口的常规工艺控制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组织结构特征与演变机制 |
4.1 引言 |
4.2 界面区域组织形貌特征 |
4.2.1 Ni基合金熔覆界面 |
4.2.2 Fe基合金熔覆界面 |
4.3 成形层生长形貌特征 |
4.3.1 Ni基合金粉末成形层 |
4.3.2 Fe基合金粉末成形层 |
4.3.3 成形层组织形态控制 |
4.4 增材再制造过程温度循环特征及热累积 |
4.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2 成形过程热循环规律 |
4.4.3 成形过程热累积效应 |
4.5 相结构特征 |
4.5.1 界面相结构特征 |
4.5.2 成形层相结构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界面行为及其调控机理 |
5.1 引言 |
5.2 界面区域热循环特征及影响机制 |
5.2.1 界面的热循环特征及热损伤行为 |
5.2.2 温度循环对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 |
5.3 界面凝固过程及元素扩散行为 |
5.3.1 界面元素分布特征 |
5.3.2 界面的快速凝固过程和界面特征 |
5.3.3 基于石墨球的碳扩散过程及调控 |
5.4 不同元素对界面的调控 |
5.4.1 Ni基合金粉末中Ni/Cu比例的调控 |
5.4.2 Fe基合金粉末中Fe/Ni/Cr比例的调控 |
5.4.3 碳元素的界面调控及反应机制 |
5.4.4 铝元素的界面调控及反应机制 |
5.4.5 碳-铝复合调控及反应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球墨铸铁件激光再制造白口消除方法与机制 |
6.1 引言 |
6.2 白口化消除机制及熔钎焊界面形成机理 |
6.2.1 白口化消除机制 |
6.2.2 白口化消除方法和熔钎焊界面形成机制 |
6.3 单道成形熔钎焊界面特征 |
6.3.1 界面的连续性及熔钎焊界面形成过程 |
6.3.2 熔钎焊界面组织结构特征 |
6.3.3 界面硬度特征 |
6.3.4 钎焊界面的工艺窗口 |
6.4 多道成形熔钎焊界面特征 |
6.4.1 多道成形熔覆层表面质量 |
6.4.2 多道成形钎焊界面组织结构特征 |
6.4.3 多道成形微熔化界面组织结构特征 |
6.4.4 界面组织特征对界面强度的影响 |
6.5 熔钎焊界面元素的扩散及热力学动力学行为 |
6.5.1 多道成形界面元素分布特征 |
6.5.2 热力学动力学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性能考核及评价 |
7.1 引言 |
7.2 硬度特征 |
7.2.1 界面硬度分布 |
7.2.2 成形层硬度 |
7.3 拉伸性能 |
7.3.1 试样设计及制备 |
7.3.2 抗拉强度 |
7.3.3 断口形貌 |
7.4 冲击韧性 |
7.4.1 试样设计及制备 |
7.4.2 断口特征 |
7.5 摩擦磨损性能 |
7.6 实际应用考核评价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6)高镍球铁焊条的焊接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铸铁焊接性分析 |
1.2.1 灰铸铁的焊接性 |
1.2.2 球墨铸铁的焊接性 |
1.3 铸铁的焊接材料及方法 |
1.3.1 铸铁焊接材料 |
1.3.2 铸铁焊接方法 |
1.4 铸铁同质焊材的研究进展 |
1.4.1 灰口铸铁焊接材料 |
1.4.2 球墨铸铁焊接材料 |
1.5 本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
2 研究条件及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焊条研制 |
2.2.1 焊芯制备 |
2.2.2 焊条药皮渣系的选择 |
2.2.3 焊条药皮配方设计及优化 |
2.2.4 熔渣性能测试 |
2.2.5 药皮压涂及烘干 |
2.3 焊接设备及试件 |
2.4 焊接工艺参数 |
2.5 焊条的焊接工艺性能评定 |
2.5.1 电弧稳定性 |
2.5.2 飞溅性 |
2.5.3 脱渣性 |
2.5.4 药皮发红性 |
2.5.5 焊缝成形性 |
2.6 焊接区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
2.6.1 微观组织分析 |
2.6.2 力学性能测试 |
2.7 技术路线 |
3 药皮组分对熔渣物化性能的影响规律 |
3.1 现有药皮配方分析 |
3.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药皮组分对熔渣性能的作用机理 |
3.3.1 药皮组分对熔渣熔点的影响 |
3.3.2 药皮组分对熔渣碱度的影响 |
3.3.3 药皮组分对熔渣表面张力的影响 |
3.4 药皮性能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高镍球铁同质电焊条的焊接工艺性能 |
4.1 焊条药皮配方 |
4.2 焊接电弧稳定性 |
4.3 焊接过程飞溅性 |
4.4 焊缝脱渣性 |
4.5 焊条药皮发红性 |
4.6 焊缝成形性 |
4.7 本章小结 |
5 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 |
5.1 试验用母材的微观组织 |
5.2 焊芯Ni含量与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相关性 |
5.2.1 焊缝组织形态 |
5.2.2 熔合区组织形态 |
5.2.3 接头硬度分布 |
5.2.4 接头抗拉强度 |
5.3 药皮组分对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 |
5.3.1 接头的微观组织 |
5.3.2 接头硬度分布 |
5.3.3 接头抗拉强度 |
5.4 本章小结 |
6 焊接工艺对焊接区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6.1 焊接工艺对QT450-10焊接区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6.1.1 焊接电流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
6.1.2 预热温度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
6.1.3 焊接电流对接头硬度的影响 |
6.1.4 预热温度对接头硬度的影响 |
6.2 焊接工艺对D5-S焊接区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6.2.1 焊接电流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
6.2.2 预热温度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
6.2.3 焊接电流对接头硬度的影响 |
6.2.4 预热温度对接头硬度的影响 |
6.3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7)冲压焊接成型新式锚垫板优化设计及其锚固区应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锚固体系及锚固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基础及进展状况 |
1.4 本文分析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1 分析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冲压焊接成型锚垫板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新型预应力锚垫板结构设计 |
2.2.1 OVM锚固体系的介绍 |
2.2.2 新型预应力锚垫板结构设计思路 |
2.2.3 新型预应力锚垫板结构形式 |
2.2.4 新型预应力锚垫板设计加工工艺 |
2.3 锚固区分析及混凝土局部承压承载力验算 |
2.3.1 锚固区分析 |
2.3.2 混凝土局部承压承载力验算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冲压焊接成型锚垫板及混凝土锚固区的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单元选取及几何模型建立 |
3.2.1 单元类型选取 |
3.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 网格划分、接触分析 |
3.3.1 网格划分 |
3.3.2 接触分析 |
3.4 收敛控制 |
3.4.1 影响收敛的因素 |
3.4.2 非线性求解 |
3.5 有限元分析 |
3.5.1 有限元模型加载 |
3.5.2 有限元分析结果 |
3.6 焊缝强度验算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冲压焊接成型锚垫板荷载传递试验 |
4.1 引言 |
4.2 试验目的 |
4.3 试验方法 |
4.4 试验准备 |
4.4.1 试验设备及仪器 |
4.4.2 试验材料参数及试件制作 |
4.4.3 试验准备 |
4.4.5 试验步骤 |
4.4.6 试验观测和记录 |
4.5 试验与数据分析 |
4.5.1 试块试压强度 |
4.5.2 试验数据整理 |
4.5.3 各国规范对裂缝控制对比 |
4.5.4 试验破坏荷载 |
4.5.5 试验过程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冲压焊接成型锚垫板及锚下荷载传递分析 |
5.1 引言 |
5.2 端部锚固区划分 |
5.3 拉压杆模型 |
5.4 锚固区应力分析 |
5.4.1 有限元模型锚固区应力分析 |
5.4.2 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有限元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冲压焊接成型锚垫板的优化设计分析 |
6.1 引言 |
6.2 锚垫板优化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
6.3 新型有限元模型分析 |
6.3.1 构建有限元模型 |
6.3.2 模型分析 |
6.4 计算结果对比 |
6.5 锚垫板结构形式优化结果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输电线路用新型球铁GMAW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球墨铸铁的焊接性分析 |
1.2.1 主要影响因素 |
1.2.2 常见的焊接问题 |
1.3 球墨铸铁的焊接研究现状 |
1.3.1 焊条电弧焊 |
1.3.2 摩擦焊 |
1.3.3 气体保护焊 |
1.3.4 特种焊接方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母材 |
2.1.2 填充材料 |
2.2 焊接工艺试验 |
2.3 研究方法 |
2.3.1 试样制备 |
2.3.2 焊接接头气孔、裂纹观察与分析 |
2.3.3 焊接接头显微组织与硬度研究 |
2.3.4 接头拉伸试验与断口分析 |
第3章 球墨铸铁GMAW接头气孔与裂纹形态 |
3.1 球墨铸铁接头的气孔特征 |
3.1.1 气孔形态及分布 |
3.1.2 气孔的形成机制 |
3.1.3 焊接工艺对气孔的影响 |
3.2 球墨铸铁接头的裂纹特征 |
3.2.1 焊接裂纹的宏观形貌 |
3.2.2 焊接裂纹的微观形态分析 |
3.2.3 裂纹形成与扩展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球墨铸铁GMAW接头组织特征 |
4.1 焊缝组织特征 |
4.1.1 焊缝显微组织形态 |
4.1.2 热输入对焊缝区组织的影响 |
4.2 熔合区及热影响区组织特征 |
4.2.1 熔合区显微组织形态 |
4.2.2 熔合区组织结晶过程 |
4.2.3 热影响区组织形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球墨铸铁GMAW接头力学性能 |
5.1 焊接接头显微硬度分布 |
5.1.1 各分区显微硬度特点 |
5.1.2 热输入对接头显微硬度的影响 |
5.2 拉伸试验及断口分析 |
5.2.1 接头拉伸性能 |
5.2.2 拉伸断口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手弧冷焊焊补车床床头箱轴承座裂纹(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可焊性分析 |
(1) 床头箱材料分析 |
(2) 焊接位置分析 |
(3) 焊接变形分析 |
2 焊接方法选择 |
(1) 热焊和半热焊 |
(2) 电弧冷焊 |
3 焊条的选用 |
(1) 北京金威Z308焊条的特点 |
(2) 异质焊缝的电弧冷焊工艺要点 |
4 焊前准备 |
5 焊接工艺 |
6 结论 |
(10)焊接技术在金属结构修复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序言 |
1 常用的焊接修复工艺 |
1.1 熔焊修复 |
1.1.1 焊条电弧焊 |
1.1.2 埋弧焊 |
1.1.3 气体保护焊 |
1.1.4 激光焊 |
1.2 固相焊修复 |
1.2.1 钎焊 |
1.2.2 搅拌摩擦焊 |
2 焊接修复工艺最新技术 |
2.1 应用于参数设计、过程控制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
2.2 应用于电弧控制的模糊-PID控制技术 |
2.3 应用于焊缝跟踪的视觉传感技术 |
2.4 应用于质量监测的小波分析技术 |
3 焊接修复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测量与控制 |
3.1 焊接修复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 |
3.2 焊接修复残余应力的测量 |
3.3 焊接残余应力的控制方法 |
4 结论 |
四、CO_2气体保护焊修补灰口铸铁的实际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铸铁同质焊接工艺设计[D]. 李晓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清江钢箱拱特大桥装配化建造技术应用研究[D]. 夏天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3]Fe-Al-C合金等离子熔覆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陈白阳.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4]铸铁等离子焊接组织与性能[J]. 陈白阳,高培虎,贾涵,李建平,李晓航,王喜锋,杨忠,郭永春,李全平.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20(02)
- [5]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组织演变规律及性能控制[D]. 李永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6]高镍球铁焊条的焊接性能[D]. 张文莉.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1)
- [7]冲压焊接成型新式锚垫板优化设计及其锚固区应力分析[D]. 陈道森. 广西科技大学, 2018(03)
- [8]输电线路用新型球铁GMAW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D]. 陈兵兵. 山东大学, 2017(01)
- [9]手弧冷焊焊补车床床头箱轴承座裂纹[J]. 梁清枝. 机电工程技术, 2017(04)
- [10]焊接技术在金属结构修复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J]. 王浩,李天赐,张乐乐. 焊接,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