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攀枝花市农业职业教育需求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曾成林[1](2021)在《康养理念下攀枝花市康养机构老年人健身需求与服务供给研究》文中提出
李昕[2](2020)在《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指出,需要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该产业的发展速度,使其能够给国家经济做出更大贡献。由于产业集聚可以有效提升本地区产业和经济竞争力,而服务业也是衡量现代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所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提出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可以说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必然跟政府职能履行密不可分,因而政府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实施什么政策、达到什么目的、政府职能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优化等,都是十分值得探究的问题。本论文首先在阐述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相关概念基础上,就政府职能、政府与市场关系和新公共服务等进行了理论分析,本论文认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政府的职能履行用在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政府职能履行进行优化。其次,通过对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行管理模式、服务业规划引导、服务业政策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发展服务业人才、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等这六个方面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比、实际发展情况、开展的相关工作等分析攀枝花市东区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情况。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其政府履行职能过程中存在统筹规划不到位、协调机制不完善、政策扶持明显滞后、统计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职能发挥欠缺等问题,并找出政府职能缺位、越位现象依然存在、决策层对政府职能履行的影响、环境等因素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等相关成因。同时,借鉴部分国内外政府在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的相关经验,比如用美国的匹兹堡市作为借鉴主要是由于它跟攀枝花市都属于钢铁城市转型发展,而上海市是作为全国首个提出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城市,武汉的江汉区和淄博的张店区也是根据类似的区情对其经验进行参考和学习,得出政府要做好规划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发展人才等要素作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要保障的经验启示。最后,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如何优化提出对策建议,即政府应该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明确职能定位,科学规划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健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创造可持续发展环境等。以期进一步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
唐天娇[3](2020)在《攀枝花市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乡土地理知识大多具有生动有趣、真实及时和易理解等诸多特点,将其渗透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往往能够给地理课堂带来活力,能营建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乡土地理知识作为初中学生身边的地理常识,因为取材源自生活,所以丰富多样、易获得而具有广阔的实践意义,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结合攀枝花本地实际来看,乡土地理教学的开展在各学校开展得参差不齐,虽然把乡土地理知识纳入到地理结业考试的必考范围,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老师和学生对乡土地理的重视程度,但日常的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并未完全渗透进课堂,仅仅停留在应对考试的基础上,这样的教学方法必然不能起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的目标。本文就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从一名初中地理教师的角度出发,探究当前乡土地理教学开展的情况,结合乡土地理教学的现实意义和新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再综合国内外关于乡土地理教学的先进理论和优秀经验,逐步摸索出一种适合攀枝花市的乡土地理教学模式。首先,本文从国内外对乡土地理的研究入手,阐述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并论述了乡土地理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其次,在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地理课程标准,再联系攀枝花市本地区的实际地理概况,自然和人文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开发研究,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展开:一是通过本地素材的收集和整理,课堂挖掘渗透,地理实践活动,自主探究学习等方式来开发利用这些乡土地理资源。二是提出切实可行的初中地理教学渗透乡土地理知识教学案例和方法参考,让学生能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真正的了解身边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的本质。三是进行相对应的具体的乡土地理课堂案例设计,突出攀枝花市的区域特色,在地理教学中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为开展乡土地理教学提供广泛的教学素材。最后,为进一步找出攀枝花市初中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现状,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全市三所初中,获悉乡土地理教学在本市开展的情况和学生对乡土地理教学的认识,通过此次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通过研究国内外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情况和攀枝花市乡土地理教学开展的现状,进一步明确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二是通过调查研究攀枝花市地区的地理概况总结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方向和开发原则,总结出大量与初中地理教材相融合的乡土地理知识。三是笔者通过搜集所在的学校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具体教学案例展示经验方法。四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攀枝花市初中学校开展乡土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笔者经过几年教学实践的积累,通过实地走访拍摄了大量照片,也通过收集资料法收集了大量乡土地理素材,采访和调查了熟悉本地历史发展的老人,在梳理和总结攀枝花市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同时,对初中地理实际教学中如何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也总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应该注意的问题,力求对未来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教学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董珍珍[4](2020)在《攀枝花市医疗服务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健康作为公众的一项基本权利,人人都需要且不可或缺。在不断强调公民生活幸福感的现如今,公众的人身健康成为必不可少和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越来越得到公民和社会的重视。建国70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变了过去缺少医药、疫病猖獗的状态,人口平均寿命显着提高。但是,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随着民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逐渐增加,我国现行医疗服务供给存在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这对地方政府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带来很大的挑战。目前,医疗服供给存在以下问题:一从供需角度来看,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的不合理,使得区域资源的分布不平衡,同时不断增加的民众需求,共同造就了民众“看病难”、“住院贵”的问题日渐突显;二从服务角度来看,现阶段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间之间存在较大的实力差距,在大城市中的医院集中了众多的医务人才资源、完善的医疗设备系统和标准化的病房且能够承载的服务能力较强,但也造成了病人集中看病就医,使得医院负担过重,而小城市的医院则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三从利益均衡来看,现行医疗服务、医疗保险、药物供应体系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结构体系,利益分布不均衡。四从体制角度来看,医疗服务、医疗保险体系,药品生产、流通、价格管控体制,尚未健全,政府的监管未能落实到微观层面,加之卫生行政系统的不完善,不同层面的人员能够享受的医疗保障参差不齐,对于民众受益而言缺乏平等性。这些问题从不同方面影响了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使其与公众的需求不平衡,导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难以实现。民生健康问题在国家和人民的发展进步中是不可忽视的,迫切需要健全和完善我国医疗服务供给体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本文以攀枝花市医疗服务供给为研究对象,从攀枝花市医疗服务的需求调查、医疗服务供给现状分析以及医疗服务供需缺口分析三个方面入手,以医院、医保、医药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等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实地取证,兼顾理论和实证分析。从医院缺口、医生缺口、设备缺口和就医环境缺口四方面分析医院层面的缺口;从医保结构缺口和医保报销缺口两方面分析医保层面的缺口;从药品价格总体水平、药品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分析医药层面的缺口。针对攀枝花市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对应从医院、医保和医药三方面提出策略选择,通过增加医院数量、优化医院结构、提升医院级别、合理布点医院、提高医生水平来解决医疗资源不足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等问题;通过提高参保比例、优化报销比例和简化报销程序来解决医保覆盖面不足及医保报销程序不完善等问题;通过优化药品采购机制、破除“以药养医”利益链条、完善药品监管制度来解决药品采购机制不完善和药品监管漏洞等医药乱象。试图在未来10年(2020-2030)时期内使攀枝花市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基本能达到平衡,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为国内其他地区的医疗服务改革提供经验和启示。
李顺[5](2020)在《攀枝花地区三线建设建筑遗存的当代价值认知及保护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线建设在我国建设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产生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攀枝花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近年来城市衰退,面临转型,另外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也逐渐废弃。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区分了建筑遗产和建筑遗存、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的含义,明确了攀枝花三线建设建筑遗存的研究范围。通过文献、口述史、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三线建设、建筑遗存价值认知与保护发展等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梳理与分析,凝练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攀枝花地区发展状况,对攀枝花地区三线建设建筑遗存的当代价值进行提炼。用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法对部分三线建设建筑遗存进行测绘和记录,对保护和发展相关问题进行走访调查,分析归纳建筑遗存的特点和类型。借鉴国内外实践案例,剖析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和困境,在建构主义和解释学的视野下,挖掘自身文化和特色,提出在转型中的三线建设时期建筑遗存保护与发展策略及模式。分别选择研究范围内各类型的代表建筑遗存,做相应的更新改造概念设计,以提供一种保护与发展的范例。这对攀枝花的城市发展、文化弘扬、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对其他地区的建筑遗存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启示。
马艳娜[6](2020)在《基于企业需求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务工,便有了今天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为城市建设做出来贡献,但伴随而来的社会焦点问题也层出不穷。农民工就业难、企业用工荒等,这些看似矛盾又相互作用影响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关注。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建设方面起到的人力资本作用已经非常显着,然而城乡二次元发展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市场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技能水平偏低、职业发展程度低等先天情况。他们大多集中在建筑装修、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一线体力型职业,劳务收入相对较低。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增加就业能力,使之在就业市场上具备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企业发展需要人才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更多技能人才贡献力量,因此,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大大提升。然而现实是参加了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没有从事培训专业的相关工作,企业用工短缺的现象依然存在。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及访谈法对目前企业用工需求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总结了二者之间的问题如下:结构性用工矛盾突出、企业培训观念落后、企业培训资源未能合理配置、企业缺乏培训激励机制和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小。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从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村劳动力自身四个方面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和建议。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关注职业技能培训,立足企业用工需求,强化培训效果,有效解决用工需求与职业技能相匹配,以此达到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发展最大化。
罗吉[7](2020)在《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社会保障作用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渐得以满足,人民对于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在种类、数量、质量、自由选择程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其本身所具有的地域广博、资源与人口分布分散、受地形、气候和自然环境影响大、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等特点,导致其居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更为碎片化、小众化与原子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从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福利层面对这些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导致大规模集中式的公共服务需求相对较少,而更多体现为难以实现规模效应的零散需求。正是由于农村公共服务的这些特征,农村公共服务普遍存在利用率低、投入成本高、规模效应小,社会效益优于经济效益等固有缺陷。围绕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多元化与小众化的公共需求,首先应根据农村公共服务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不同回应主体的比较优势对其进行分工与合作,分析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情况,并探索怎样建立一个完备而尽善其职的农村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一是农村公共服务应该怎样进行分类,二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是否以及应该怎样进行分工,三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是否存在矫正机制。本文以长尾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需匹配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和基本判断,探究供给主体效率影响供需失衡的机制。本文针对这种失衡提出以不同回应主体分工为基础的满足激励相容和信息效率的农村“长尾”公共需求失衡矫正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将农村公共需求置于“嵌入”的经济社会制度与发展进程中,分析其未来的趋势及其回应完善路径。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农村“长尾”公共服务、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等核心概念为研究起点,首先分析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现状和特征。然后基于不同需求回应主体在治理效率上的差异,分析这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总体性原因(包括需求的离散化、政府财政限制、政府理性选择偏差、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供给“市场”缺失等),特别是针对有代表性的农村公共服务领域(例如教育、养老、医疗等)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影响因素,揭示出影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内在机理和基本路径。再次,本文通过构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等指标体系,对这种失衡的严重性程度进行实证测算。以此为基础,本文进而提出构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矫正机制设计,对不同供给主体进行合理有序分工。最后,本文提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对这种网络化平台进行理论构建和实践运营机制阐述。本文主要创新在于,首先,本文创造性地将“长尾理论”运用于农村公共服务,对农村公共服务中具有不同特点和性质的需求进行“头部”和“长尾”分类与区分。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需求特征进行数理证明与实证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长尾理论幂律分布的运用前沿,也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异质性分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长尾需求的聚合对农村公共服务的回应主体进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可行性分析,基于长尾需求的差异性(多样性)偏好、回应主体的福利水平和供给不同公共物品的外溢性大小构建“长尾均衡”与“头部均衡”比较静态和动态均衡模型。其次,在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进行专项实证研究,分析影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动态失衡的经济与社会因素,并检验这种失衡是否存在时序与空间上的自我矫正机制。另外,考虑到“长尾公共需求”与“头部公共需求”的相互影响,本文构建似不相关模型(SUR)对“头部”与“长尾”的互动与耦合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在理论上更好地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长尾需求”理论体系。此外,本文通过比较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回应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上的分工、各自特点和优势,对基于异质性偏好农村公共服务的长尾分工机制进行主体匹配度回应与分析。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构建满足信息效率与激励相容的矫正机制,本文构建“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实证研究其在供给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中的比较优势与运营机理,为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在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伟大目标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新的理论视角与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其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中新的发展趋势与动向。
王维[8](2019)在《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关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互动。不仅标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表明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先行、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新型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终目的,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先行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智力源泉,5大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共进,共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因此,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教育5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控现在、最终赢得未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以往关于“5E”(经济Economic、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教育Education,简称5E)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能源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协调发展、能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等方面,并无涉及经济、生态、环境、能源与教育5个要素间协调发展的研究,且研究尺度较为单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以系统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支撑,在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法、基尼系数法、共线性检验和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构建长江经济带“5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省级尺度和市域尺度等多尺度的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研究,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拓展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5E”系统发展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以及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不断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不断上升,下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高于中上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高值区域;上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低于中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低值区域。(2)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波动上升,高值区分布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生态建设指数快速提升,下游地区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态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发展指数下降为长江经济带低值区域。(3)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中游地区湖北省方向移动,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四川省境内向上海市周边转移。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环境保护指数快速上升,中游地区湖北省区域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指数居高不下,逐渐下降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4)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平稳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总量指数快速上升,成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上游地区能源结构指数低于下游地区,逐渐降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5)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波动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贵州省、重庆市区域扩散,低值区由四川省向云南省西南方向收缩。2000-2015年间上游地区贵州省区域教育投入指数快速提升,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为长江经济带高值区域;上游地区云南省区域教育规模指数增长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6)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高值区分布在长三角区域,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三角区域“5E”系统发展指数均高于其它区域,且发展趋势较为统一,成为长江经济带“S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发展指数弱于其它“4E”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和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均低于其余“3E”发展指数,中上游地区大多为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低值区域。(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①2000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压力、环境污染、能源总量和教育质量5个准则层面。②2015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基础、环境保护、能源效益和教育投入5个准则层面。(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①提升策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严守生态底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重视教育职能、发挥智力驱动效益。②保障机制:绿色经济运营机制,生态保护法治机制,环境污染联控机制,能源安全管理机制,教育科技支撑机制等保障机制。
王文娇[9](2019)在《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班级管理的提升策略探究》文中指出班级管理是每一所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班级管理的成效也体现在学生是否能够成人成才。因此,班级管理对于学校和学生而言,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核心力量,承受着班级管理的难度与挑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摸清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抓住中职学生的特点,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及时总结经验。同时,班主任还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学习并使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形成适合中职学生性格特点、适合中职学生专业发展特点的班级管理策略,最终达到班级管理成效的提升。本论文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导论。首先,论述了写作该论文的选题缘由,以及研究该选题的重要意义与研究价值。其次,对本研究中的相关核心概念以及理论支撑做了界定。再次,对于国内国外的班级管理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研究综述。最后,理清了本研究的思路和重点,确定了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班级管理现状调查。该研究主要以攀枝花市L中职学校作为研究背景。通过大量的问卷及访谈调查数据,既对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学生成长案例表明,班级管理取得了成效。最后,根据数据结果、失败和成功的经验,归纳出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班级管理中应重视的问题。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自身、学生家庭、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最终得出结果:学生的问题并不来自单一方面,而是几个方面合力的结果。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意义便在于优化这种合力,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四部分为中职班级管理的提升策略研究。针对攀枝花市L中职学校德育管理的特点及学生的专业特点,笔者根据自己的带班经验及向优秀班主任学习的经验,尝试着提出了自己的班级管理建议。
王玉鹏[10](2019)在《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的康养产业发展呈现了蓬勃发展之势。攀枝花作为一个传统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在谋求产业转型,摆脱资源城市的宿命之路上未雨绸缪,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阳光康养旅游城市”的区域发展战略,利用自身温度、湿度、海拔度、洁净度、优产度、和谐度的六度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康养+”产业的发展,开拓了一条跨越农业、工业、医疗、旅游、运动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18年,四川省委提出将攀枝花打造成为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这一战略目标后,在全国各地康养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攀枝花康养产业面临新的历史使命与突破。本文以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借助康养业六度资源禀赋理论、旅游业新旧“六要素”理论,对照大量文献、数据、资料分析攀枝花康养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度走访市康养产业管理部门及部分代表性企业管理层,深入探寻攀枝花康养产业存在问题的根源及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借鉴“人口红利”等理论及先进国家和地区康养产业发展的模式与经验,深度分析攀枝花康养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对策,旨在为攀枝花打造“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提供一些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的对策建议。
二、关于攀枝花市农业职业教育需求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攀枝花市农业职业教育需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
2.1.2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职能理论 |
2.2.2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章 攀枝花市东区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分析 |
3.1 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定位和目标 |
3.2 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分析 |
3.2.1 具备的优势 |
3.2.2 存在的问题 |
3.3 攀枝花市东区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分析 |
3.3.1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行管理模式 |
3.3.2 服务业规划引导 |
3.3.3 服务业政策扶持 |
3.3.4 完善基础设施 |
3.3.5 培育发展服务业人才 |
3.3.6 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 |
3.4 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问题 |
3.4.1 统筹规划不到位 |
3.4.2 协调机制不完善 |
3.4.3 政策扶持明显滞后 |
3.4.4 统计体系不健全 |
3.4.5 公共服务职能发挥欠缺 |
3.5 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5.1 政府职能缺位、越位现象依然存在 |
3.5.2 决策层对政府职能履行的影响 |
3.5.4 环境等因素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
第四章 国内外政府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经验启示 |
4.1 国外政府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经验启示 |
4.1.1 美国匹兹堡市政府经验做法 |
4.2 国内部分城市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经验做法 |
4.2.1 上海市政府经验做法 |
4.2.2 武汉市江汉区政府经验做法 |
4.2.3 淄博市张店区政府经验做法 |
4.3 国内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经验总结 |
4.3.1 规划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
4.3.2 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政策 |
4.3.3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4.3.4 人才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要保障 |
第五章 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对策建议 |
5.1 明确政府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的职能定位 |
5.2 科学规划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 |
5.2.1 明确发展战略方向 |
5.2.2 优化功能布局 |
5.2.3 集聚特色产业 |
5.2.4 明确重点行业 |
5.3 健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机制 |
5.3.1 建立市区两级新的管理体制 |
5.3.2 强化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各相关部门协同机制 |
5.3.3 完善服务业工作考核制度 |
5.3.4 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的统计和监测 |
5.4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
5.4.1 制定方向明确的扶持政策 |
5.4.2 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 |
5.4.3 优化招商引资政策 |
5.5 创造可持续发展环境 |
5.5.1 优化发展环境 |
5.5.2 注重人才培育和引进 |
5.5.3 发展第三方社会组织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攀枝花市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概况 |
1.1.2 国内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概况 |
1.2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2.1 符合初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
1.2.2 符合现代地理学科的要求 |
1.2.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
1.3.1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
1.3.2 能使抽象的复杂的地理事物具体化简单化,有利于学生理解 |
1.3.3 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习惯 |
1.3.4 可以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科学认识,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 |
2.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土地理 |
2.1.2 地理课程资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情境认知理论 |
2.2.3 人本主义教育观 |
2.2.4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3.攀枝花市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 |
3.1 攀枝花市乡土地理的发展现状 |
3.2 攀枝花市地理概况及开发方向 |
3.2.1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
3.2.2 钒钛之都 |
3.2.3 阳光花城 |
3.3 开发乡土地理资源的原则 |
3.3.1 因地制宜原则 |
3.3.2 可比性原则 |
3.3.3 实践性原则 |
3.4 开发乡土地理资源的方法 |
3.4.1 类比法 |
3.4.2 观察法 |
3.4.3 调查法 |
3.4.4 文献阅读法和资料收集法 |
4.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途径及效果 |
4.1 实施途径 |
4.1.1 融入地理课堂 |
4.1.2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
4.1.3 设置专门的乡土地理课程,建立乡土地理知识库 |
4.1.4 利用社会公共资源 |
4.2 实施效果 |
5.攀枝花市乡土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
5.1 攀枝花市乡土地理教学现状调查 |
5.2 攀枝花市乡土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 |
5.2.1 学生乡土地理学习的时间不足 |
5.2.2 教师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
5.2.3 学校对乡土地理教学开发能力欠缺 |
5.2.4 开展乡土地理实践经费不足 |
5.3 解决攀枝花市乡土地理教学问题的对策 |
5.3.1 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弥补课时不足 |
5.3.2 提升教师个人素质,更新教育理念 |
5.3.3 学校积极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5.3.4 加强社会各界合作,加大对乡土地理教学的经费投入 |
6.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4)攀枝花市医疗服务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样本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样本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五、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六、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一)相关概念 |
(二)理论依据 |
第一章 攀枝花市医疗服务的需求调查 |
第一节 医院方面的需求调查 |
一、医院的总量及结构 |
二、医院的布点及级别 |
三、医生的总量及水平 |
四、医疗设备的数量及先进程度 |
五、医院的运行效率及管理水平 |
第二节 医保方面的需求调查 |
一、缴费水平及需求 |
二、报销比例的需求 |
三、报销程序的需求 |
第三节 药品方面的需求调查 |
一、药品的价格需求 |
二、药品费用公示情况 |
三、药品的实际效用 |
第四节 医疗服务需求确认 |
一、医院方面的需求 |
二、医保方面的需求 |
三、医药方面的需求 |
第二章 攀枝花市医疗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医院供给状况 |
一、医院的总量与结构 |
二、医院的人员水平及结构 |
三、设备拥有状况 |
四、医院管理水平 |
第二节 医疗保障水平 |
一、医保覆盖率 |
二、医保报销实际报销状况 |
三、政府的后续医保政策 |
第三节 医药供给状况 |
一、药品采购规定 |
二、药品质量与效用 |
三、药品价格总体水平 |
第三章 攀枝花市医疗服务供需缺口分析 |
第一节 医院层面的缺口分析 |
一、医院缺口分析 |
二、医生缺口分析 |
三、设备缺口分析 |
四、就医环境缺口分析 |
第二节 医保层面的缺口分析 |
一、医保结构缺口分析 |
二、医保报销缺口分析 |
第三节 医药层面的缺口分析 |
一、药品价格总体水平 |
二、药品的数量 |
三、药品的质量 |
第四章 基于供求平衡的攀枝花市医疗服务供给的策略选择 |
第一节 基于医院层面的策略选择 |
一、增加医院总量 |
二、优化医院结构 |
三、提升医院级别 |
四、合理布点医院 |
五、提高医生水平 |
第二节 基于医保层面的策略选择 |
一、提高参保比例 |
二、优化报销比例 |
三、简化报销程序 |
第三节 基于医药层面的策略选择 |
一、优化药品采购机制 |
二、破除“以药养医”利益链条 |
三、完善药品监管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本人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5)攀枝花地区三线建设建筑遗存的当代价值认知及保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背景 |
1.1.2 时代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创新点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状况 |
1.5.1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状况 |
1.5.2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状况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三线建设 |
1.6.2 建筑遗产与建筑遗存 |
1.6.3 历史价值与当代价值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攀枝花三线建设历程及建筑遗存现状分析 |
2.1 全国三线建设历程 |
2.1.1 波折启动期 |
2.1.2 文革停滞期 |
2.1.3 蓬勃发展期 |
2.1.4 调整收尾期 |
2.2 攀枝花三线建设历程 |
2.2.1 单一初始阶段 |
2.2.2 多元发展阶段 |
2.2.3 调整改革阶段 |
2.3 城市现状与发展 |
2.3.1 城市概况 |
2.3.2 现状与问题 |
2.3.3 转型与发展 |
2.4 新旧区域布局形态 |
2.4.1 新旧区域相离型 |
2.4.2 新旧区域相邻型 |
2.4.3 新旧区域相容型 |
2.5 单体建筑遗存分析 |
2.5.1 工业建筑遗存分析 |
2.5.2 民用建筑遗存分析 |
2.5.3 构筑物遗存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攀枝花三线建设建筑遗存的当代价值认知 |
3.1 价值的认知与评价概述 |
3.1.1 国外建筑遗存的价值认知及发展 |
3.1.2 国内建筑遗存的价值认知及发展 |
3.1.3 价值评价的方法 |
3.2 建构主义的认知辨析 |
3.2.1 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
3.2.2 建构主义的遗存价值认知论 |
3.3 解释学的新旧观 |
3.3.1 解释学的基本理论 |
3.3.2 视域融合下的新旧关系 |
3.4 经验与方法的分析 |
3.5 当代价值 |
3.5.1 历史记忆价值 |
3.5.2 社会文化价值 |
3.5.3 经济使用价值 |
3.5.4 艺术美学价值 |
3.5.5 生态环境价值 |
3.5.6 科学技术价值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攀枝花三线建设建筑遗存保护与发展研究 |
4.1 国内外相关建筑遗存保护与发展的实践 |
4.1.1 鲁尔工业老区 |
4.1.2 重庆鹅岭二厂 |
4.1.3 雾山三线小镇 |
4.2 问题与困境 |
4.2.1 政策法规缺失 |
4.2.2 土地物权限制 |
4.2.3 保护意识缺乏 |
4.2.4 环境活力低下 |
4.2.5 历史风貌破坏 |
4.2.6 遗弃使用并置 |
4.3 保护与发展原则 |
4.3.1 以保护维护为基础 |
4.3.2 以发展利用为动力 |
4.3.3 以生态艺术为手段 |
4.3.4 以文化精神为灵魂 |
4.4 保护与发展的模式探析 |
4.4.1 基于保护程度的保护发展模式 |
4.4.2 基于开放程度的保护发展模式 |
4.4.3 基于新旧布局的保护发展模式 |
4.5 不同区域层级的保护发展策略 |
4.5.1 宏观区域层级的保护发展策略 |
4.5.2 微观区域层级的保护发展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线建设建筑遗存的保护发展范例解析 |
5.1 以兰尖铁矿机动车间为代表的新旧相离型建筑遗存改造范例 |
5.1.1 兰尖铁矿机动车间及周边现状分析 |
5.1.2 兰尖矿机动车间改造范例解析 |
5.2 以二砖厂为代表的新旧相邻型建筑遗存改造范例 |
5.2.1 二砖厂及周边现状分析 |
5.2.2 二砖厂改造范例解析 |
5.3 以兰尖舞台为代表的新旧相容型建筑遗存改造范例 |
5.3.1 兰尖舞台及周边现状分析 |
5.3.2 兰尖舞台改造范例解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总结与启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国内关于建筑保护与发展的主要文件一览表 |
附录 C.国外主要建筑保护与发展相关文件一览表 |
附录 D.三线建设第一阶段攀枝花建设的主要项目 |
附录 E.三线建设第二阶段攀枝花建设的主要项目 |
附录 F.三线建设第三阶段攀枝花建设的主要项目 |
附录 G.三线建设第四阶段攀枝花建设的主要项目 |
附录 H.关于三线建设建筑遗存价值认知及保护发展的调查问卷 |
附录 I.网络文章《老密地大桥要拆了!市民心中有份难以割舍的情结》的部分留言 |
附录 J.网络文章《攀枝花硫磺沟的故事(原攀矿硫磺沟汽车修理厂)》的部分留言 |
附录 K.图片索引 |
(6)基于企业需求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国外培训经验借鉴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需求 |
2.1.2 农村劳动力 |
2.1.3 职业技能培训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培训理论 |
2.2.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2.3 发达国家培训经验借鉴 |
2.3.1 美国职业培训经验 |
2.3.2 德国职业培训经验 |
2.3.3 日本职业培训经验 |
2.3.4 发达国家培训经验启示 |
第三章 仁和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现状 |
3.1 仁和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
3.2 仁和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基本概况 |
3.2.1 培训模式 |
3.2.2 培训对象 |
3.2.3 培训的具体措施 |
3.3 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现状调查 |
3.3.1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统计 |
3.3.2 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
3.3.3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情况 |
3.3.4 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情况 |
3.3.5 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困难、期望和影响因素 |
3.4 企业用工需求和组织员工培训情况调查 |
3.4.1 企业用工需求基本情况 |
3.4.2 企业对员工培训的基本情况 |
第四章 基于企业需求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问题分析 |
4.1 结构性用工矛盾突出 |
4.1.1 结构性失业风险存在 |
4.1.2 用工需求与供给矛盾存在 |
4.1.3 职业技能培训供求不匹配 |
4.2 企业培训观念落后 |
4.2.1 企业培训主体责任意识不足 |
4.2.2 企业缺乏明确的培训规划 |
4.3 企业培训资源未能合理配置 |
4.3.1 内部资源的不健全 |
4.3.2 外部资源的信息缺失 |
4.4 企业缺乏培训激励机制 |
4.4.1 缺乏物质激励 |
4.4.2 缺乏精神激励 |
4.5 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小 |
4.5.1 农村劳动力自身原因 |
4.5.2 培训承载力有限 |
第五章 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
5.1 加强政府职能保障培训健康发展 |
5.1.1 强化政策措施完善培训体系建立 |
5.1.2 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过程监督 |
5.1.3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多渠道融合培训资金 |
5.2 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升培训承载力 |
5.2.1 激发培训市场活力 |
5.2.2 培养复合型职业教师队伍 |
5.2.3 建立灵活的订单式与定向性培训 |
5.3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
5.3.1 树立正确的职业技能培训意识 |
5.3.2 建立科学的培训激励机制 |
5.3.3 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
5.4 强化农村劳动力职业素养 |
5.4.1 转变就业观念 |
5.4.2 提升培训意识 |
5.4.3 明确职业生涯规划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仁和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调查问卷 |
(7)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特点 |
1.3.2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特点与问题 |
1.3.3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均衡研究 |
1.3.4 农村公共需求供给主体研究 |
1.3.5 社会组织的特点及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
1.3.6 现有研究的水平与发展趋势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之处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与核心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述评 |
2.1.1 “长尾”理论 |
2.1.2 机制设计理论 |
2.1.3 资源依赖理论/社会网络理论 |
2.2 核心概念与模型设定 |
2.2.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 |
2.2.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与失衡 |
2.2.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 |
第三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属性及其供需失衡的特征 |
3.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需求侧属性 |
3.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
3.2.1 服务类型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
3.2.2 财政支出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
3.2.3 社会组织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
3.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特征 |
3.3.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时序分布特征 |
3.3.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满足成本特征 |
第四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
4.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需求侧整体性原因 |
4.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供给侧整体性原因 |
4.2.1 政府财政限制 |
4.2.2 政府理性选择偏差 |
4.2.3 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 |
4.2.4“长尾”供给“市场”缺失 |
4.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特殊教育为例 |
4.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特殊医疗为例 |
4.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化原因:以农村特殊养老为例 |
4.6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金融服务为例 |
4.7 小结 |
第五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 |
5.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方法 |
5.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的测算:以农村特殊教育为例 |
5.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的测算:以农村特殊医疗为例 |
5.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以农村特殊养老为例 |
5.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以农村金融服务为例 |
5.6 小结 |
第六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矫正机制设计 |
6.1 基本机制设定 |
6.1.1 承诺机制设计 |
6.1.2 政府监管机制 |
6.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激励相容与信息效率机制 |
6.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区间设计 |
6.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格罗夫斯-克拉克矫正机制 |
6.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纳什均衡矫正机制 |
6.6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动态调整机制 |
6.7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需求精准匹配机制 |
第七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实践运用:“互联网+社会组织” |
7.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网络外部性 |
7.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 |
7.2.1 “互联网+”与网络经济的特征 |
7.2.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实践机制 |
7.3 案例研究京东公益基金会互联网平台 |
结语 效率-公平互补的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尺度 |
1.5.2 数据来源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 |
2.1.1 知识结构图谱 |
2.1.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 |
2.2.1 知识结构图谱 |
2.2.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
3.1 基础理论解析 |
3.1.2 系统理论 |
3.1.3 协调发展理论 |
3.2 相关概念界定 |
3.2.1 长江经济带 |
3.2.2 城市群 |
3.2.3 经济系统 |
3.2.4 生态系统 |
3.2.5 环境系统 |
3.2.6 能源系统 |
3.2.7 教育系统 |
3.2.8 协调发展 |
3.2.9 时空格局 |
3.3 本章小结 |
4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1 全面性原则 |
4.1.2 简明性原则 |
4.1.3 客观性原则 |
4.1.4 可比性原则 |
4.1.5 可获得性原则 |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1 总结归纳法 |
4.2.2 基尼系数法 |
4.2.3 共线性检验 |
4.2.4 合理性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 |
5.1 经济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5.1.1 经济系统的评价目标 |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3 经济系统的评价结构 |
5.1.4 评价方法 |
5.2 经济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2.1 固定资产投资额时空变化特征 |
5.2.2 规模工业总产值时空变化特征 |
5.3 经济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3.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4 经济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4.1 人均GDP时间变化特征 |
5.4.2 人均GDP空间演化特征 |
5.5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5.5.1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5.5.2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5.5.3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评价与分析 |
6.1 生态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6.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构 |
6.1.4 评价方法 |
6.2 生态基础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2.1 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
6.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空变化特征 |
6.3 生态压力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3.1 人均年耗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
6.3.2 人均年耗水量空间演化特征 |
6.4 生态建设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4.1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6.4.2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6.5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6.5.1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6.5.2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6.5.3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7 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 |
7.1 环境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7.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3 环境系统的评价结构 |
7.1.4 评价方法 |
7.2 环境污染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2.1 工业废水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2.2 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3 环境保护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3.1 工业废水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2 工业烟尘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3 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4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7.4.1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7.4.2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7.4.3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7.5 本章小结 |
8 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评价与分析 |
8.1 能源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8.1.1 能源系统的评价目标 |
8.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3 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构 |
8.1.4 评价方法 |
8.2 能源总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2.1 电力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2 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3 能源消费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
8.3 能源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3.1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时间变化特征 |
8.3.2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空间演化特征 |
8.4 能源效益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4.1 单位GDP能耗量时间变化特征 |
8.4.2 单位GDP能耗量空间演化特征 |
8.5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8.5.1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8.5.2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8.5.3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8.6 本章小结 |
9 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评价与分析 |
9.1 教育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9.1.1 教育系统的评价目标 |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9.1.3 教育系统的评价结构 |
9.1.4 评价方法 |
9.2 教育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2.1 大学在校学生数时空变化特征 |
9.2.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时空变化特征 |
9.3 教育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3.1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时间变化特征 |
9.3.2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空间演化特征 |
9.4 教育投入准则层支出评价与分析 |
9.4.1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9.4.2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9.5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9.5.1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9.5.2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9.5.3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9.6 本章小结 |
10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
10.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
10.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10.2.1 综合发展指数 |
10.2.2 耦合发展指数 |
10.2.3 协调发展指数 |
10.2.4 冷热点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10.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3.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4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4.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4.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4.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5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5.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5.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5.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6 本章小结 |
1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
11.1.1 最小二乘法 |
11.1.2 地理加权回归 |
11.2 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
11.2.1 因子的选择 |
11.2.2 因子的处理 |
1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11.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整体影响因素 |
11.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局部影响因素 |
11.4 本章小结 |
1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和保障机制 |
12.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 |
12.1.1 推动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
12.1.2 加大建设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
12.1.3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 |
12.1.4 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 |
12.1.5 提高教育支出,发挥智力驱动效益 |
12.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
12.2.1 绿色经济运营机制 |
12.2.2 生态保护法治机制 |
12.2.3 环境污染联控机制 |
12.2.4 能源安全管理机制 |
12.2.5 教育科技支撑机制 |
12.3 本章小结 |
13 结论、不足与展望 |
13.1 主要结论 |
13.2 研究不足 |
1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班级管理的提升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本选题研究的现实背景 |
二、本选题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相关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本选题研究的可行性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研究 |
二、国外关于班级管理相关领域的研究 |
第六节 研究的思路、重点和主要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重点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中职旅游专业班级管理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特点 |
第二节 中职旅游专业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管理缺乏主动性 |
二、师生关系不亲密 |
三、德育工作难落实 |
第三章 中职旅游专业班级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学生自身因素 |
一、较低的文化素养 |
二、较差的行为习惯 |
三、容易波动的情绪 |
四、发展规划不明确 |
第二节 学生家庭因素 |
一、留守家庭 |
二、离异家庭 |
三、家庭环境因素 |
第三节 社会环境因素 |
第四节 学校管理因素 |
一、德育管理太过于行政化 |
二、班主任队伍结构不合理 |
三、科任教师缺少积极反思 |
第四章 中职旅游专业班级管理的策略 |
第一节 “三心教育”助成长 |
一、用“爱心”温暖学生 |
二、用“耐心”包容学生 |
三、用“责任心”成就学生 |
第二节 “品格教育”促成才 |
一、抓班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
二、抓班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
三、抓班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
四、抓班级学生积极乐观心态 |
第三节 “协调沟通”利培养 |
一、抓班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 |
二、抓班级学生专业技能培训 |
第四节 “信息化手段”促管理 |
一、“智慧德育”APP的使用 |
二、“安全教育”平台的使用 |
三、网络通讯工具的使用 |
第五节 “企业化管理”利发展 |
一、按行业标准进行学风建设 |
二、将服务意识融入德育管理 |
三、以经理负责制建设班级管理团队 |
四、以员工守则作为班级常规管理 |
五、带领学生参与企业实践 |
结语 |
一、德育工作普遍得到落实 |
二、家长满意程度不断提升 |
三、学生感到自己在进步 |
四、教师认为学生有进步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录 |
(10)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
1.4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回顾 |
2.1 发展康养产业“六度”理论 |
2.2 旅游业“六要素”及新“六要素”理论 |
2.3 二元经济发展理论 |
2.4 人口红利理论 |
2.5 雁阵模型理论 |
3 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目标 |
3.1 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优势 |
3.2 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历程 |
3.3 攀枝花市康养产业的现状与成效 |
3.4 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目标 |
3.5 攀枝花市康养产业新旧“六要素”概况分析 |
4 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 “行”的“易达度”不够 |
4.2 规划定位“精准度”不够 |
4.3 产品项目“品牌度”不够 |
4.4 康养产业“全维度”不够 |
4.5 康养市场及“人力资源度”不够 |
4.6 产业发展“政策度”不够 |
5 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5.2 加强产业规划并构建“四全”发展模式 |
5.3 拓展攀枝花市康养产业潜在市场 |
5.4 深入打造“康养+”产业品牌项目 |
5.5 挖掘人口红利并提升“人力资源度” |
5.6 强化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供给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深度访谈调研方案 |
致谢 |
四、关于攀枝花市农业职业教育需求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康养理念下攀枝花市康养机构老年人健身需求与服务供给研究[D]. 曾成林.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2]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研究[D]. 李昕.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3]攀枝花市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唐天娇. 西南大学, 2020(01)
- [4]攀枝花市医疗服务供给研究[D]. 董珍珍.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5]攀枝花地区三线建设建筑遗存的当代价值认知及保护发展研究[D]. 李顺.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基于企业需求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D]. 马艳娜.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D]. 罗吉. 广西大学, 2020(06)
- [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9]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班级管理的提升策略探究[D]. 王文娇.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玉鹏. 云南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