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杰[1](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张燕飞[2](2021)在《农村小学生存教育研究 ——以四所农村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是实施生存教育的重要阶段。良好的生存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行各种生存体验,但对于相对落后的农村而言,受自然环境和客观环境的影响,生存教育的实施还没有被完全重视起来,小学生的生存意识与能力令人担忧,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展开研究。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生存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四所农村小学的学生、教师、家长进行了调查,了解农村小学生存教育的实施现状,针对农村小学生存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并探讨解决策略。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生存教育的理论基础并对生存教育内容进行界定。理论基础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生存实践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三方面进行论述;生存教育内容从个体及社会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其中个体生存教育主要从自理能力、身体素质、生命价值、安全、心理健康五方面进行论述;社会生存教育内容主要从人际交往、生态环境、法制、集体主义四方面进行论述。第二部分分析农村小学生存教育实施现状。具体从调查目的与对象、调查设计、调查实施、调查结果四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分析农村小学生存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学生层面、学校层面、家校层面、家校合作层面、社会层面对农村小学生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第四部分分析农村小学生存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具体从学生自身、学校、家庭、家校合作、社会五个方面对农村小学生存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提出解决农村小学生存教育问题的实施建议。实施建议从贯彻以人为本的生存教育理念;改革学校生存教育;加强家庭生存教育;利用家校合作,优化生存教育;社会保障实施生存教育五方面进行阐释。
金兰[3](2021)在《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的时间并不长,从最早的1991年教育部门颁布《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到现在,已近30年。在这期间,虽然教育部在各种有关教育督导评估的政策文件中屡次提及要建立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然而,这一要求既未在理论层面得到实现,更未在现实层面得到实施。上海虽然在2005年以政府教育督导室名义正式推出有关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文件,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宝贵尝试并未持续下去:2006年微调后的十五年里,相关的督导评估框架体系既未得到更新,实践层面上的德育专项督导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实质性进展,这一现象令人关注与深思。基于对我国中小学督导评估历史演变的回顾和现状反思,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之所以迟迟未能从综合性督导评估中分化出来,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有关中小学德育督导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而这一现实又深深地植根于“德育”本身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为了推进中小学德育督导评估的专业化,提升德育督导评估的质量,有必要强化德育督导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多年来,人们一直指责或抱怨,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不高。这与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未能建立和发展起来是有密切关系的。论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督导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并结合现状反思与分析,探讨了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的必要性,并重点阐述了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理论依据,尝试回答为什么要建立和如何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接着,论文以包括国家和上海市区两级总共16套有关德育督导评估的文本为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结合专家访谈法,对现有的德育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方法体系进行实证性调查与分析,进而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与不足。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评估指标、标准与方法三个维度,提出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现有评估指标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评估指标未能将反映德育成效的结果类指标,与体现德育实施的过程类指标区分开来;不同层级指标之间既没有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又未能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不断分化原则;同级指标之间的划分既没有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又没有保持逻辑上的相对独立性;某些指标的用词与表述比较随意,缺乏清晰的界定;不同文本之间同一指标的表述差异较大。现有评估标准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部分结果类评估标准未能有效反映学生德育发展的目标与要求;部分过程类评估标准未能充分反映学校德育实施与保障方面的重要要求;部分评估标准未能充分涵盖对应指标的核心要素,具体表述存在较大差异,与对应指标的匹配性较低。现有评估方法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部分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有效性未得到检验;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种类较少,并且与评估内容的适配性不足。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论文采用“总结与反思实践经验”“统合德育政策与法规要求”“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法论,尝试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本研究建构了一套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它是包括“结果性指标”“过程性指标”“保障性指标”的三级指标体系。接着,论文采用呈现典型案例的方式,介绍了上述三类指标评估标准的研制过程与结果。最后,本研究主张借助专业力量研发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工具,建立相应的“质检”体系,吸纳现有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精华”,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体系。
何家旭[4](2021)在《中学生网络暴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信息时代在促进社会生产变革及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的同时,也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相应挑战。中学生网络暴力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思考,特别是正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群体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下,各种复杂因素模糊了中学生正确鉴别及选择网络信息的能力,不知不觉中极易遭受网络暴力的困扰。因此,研究如何防范中学生网络暴力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需面对的挑战。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网络暴力、网络欺凌及中学生网络暴力相关概念,通过分析中学生网络暴力案例的具体实际情况,总结归纳出中学生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为校园暴力的新形式和侵犯隐私的人肉搜索。第三部分以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中学开展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分析产生中学生网络暴力的原因。第四部分针对中学生网络暴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分别进行阐述,具体表现在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对象、教育者、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的挑战。第五部分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因应中学生网络暴力的对策分析,分别是深度挖掘中学网络教育内容、建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分课堂模式、坚持学生“全人生指导”教育主线、形成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中学生德育共同体、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结合,从教材端、课堂端、学生端、家长端、教师端、社会端六个层面落实防范对策。
丁晓雪[5](2021)在《德育视域下防范中学校园暴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园暴力是当前中学校园安全的主要威胁,校园暴力的发生不仅对中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对学习造成阻碍,同时也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增加难度,必须进行有效的防范。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是思想道德的扭曲和道德行为的越界。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学校德育的视角对中学校园暴力进行探究,通过对中学校园暴力现状的分析,探究中学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有效防范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德育对策,为减少和防范校园暴力提供有益的途径和方法,使中学生真正远离校园暴力,健康成长。正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德育的内涵、内容及作用,对校园暴力的概念、类型进行界定,并阐述了德育视域下防范中学校园暴力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总结了当前中学校园暴力呈现出施暴主体低龄化、施暴成员群体化、女生暴力行为增多、受害者向施暴者角色转化的特点,并阐述了中学校园暴力给被害者、加害者以及学校带来的危害。第三部分主要从学校、教师和中学生自身三方面来论述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学校过于强调用成绩来评价学生,德育内容开发不足,德育方法运用欠缺;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平等的关爱,对学生特殊个体关注不够,矛盾排查处理不当;中学生自身法律与道德意识淡薄,抗压能力差都是造成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第四部分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通过深化学校防暴力的德育工作,提升教师的防暴力的手段,加强中学生自身道德修养这三个方面来防范中学校园暴力的发生,给中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健康的成长。
黎育生[6](2021)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1951年开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不但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而且是一项典型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然而,当我们回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70年来的历史时发现,人们对高校辅导员制度中国首创性历史地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显然,这是一种缺少历史知识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史实表明,前苏联并没有高校辅导员制度。不过,前苏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且业已成为事实。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被默认为从清华大学开始,但最早建立实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高校并不是清华大学。对这些观点进行学理爷正,这绝非件小事易事,因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不但是一项历史科学工作,而且一项科学历史工作。而这些工作恰恰证明,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者、勇敢创新者和坚强奋斗者。遗憾的是,当我们在推动伟大工程稳步前行时,人们还没有真正清醒认识到站起来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的重要性,至少目前实践探索层和学术研究界是这样。尽管当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进入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快车道,但对于一个具有近70年实践探索的历史进程来说,这仍然难说是一个满意的交代,更不能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庆幸的是,我们没有忽略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和价值发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研究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不管从历史角度说还是从现实视角看,不管是从实践角度看,还是从理论角度说,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1949-1978)”为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政策制度和具体史料为依据,坚持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1949到1978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进行历史梳理和理论分析,力图从史学角度揭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客观规律,总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获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有效推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文章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阐明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现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为深入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提供了前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问题,主要探索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历史流变,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确证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始于我国之历史地位,介绍了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初创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二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问题,主要透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历史背景,通过分析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和局限性,探索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制度化建设的曲折历程,考察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治挂帅”倾向,分析了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三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问题,主要考察了“文化大革命”发生使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的曲折发展,探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缺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分析了挫折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四章论述的是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不过,受“左倾”错误思想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曲折发展,教训十分深刻,主要表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重要启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实现持续新发展,就要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要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要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要坚持老新、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要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要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结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理路、主要内容、创新观点、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点拨。选择“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这样一个还没有人系统研究过的问题作为论题,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简称为“选题新”。没有前人研究可借鉴,新研究就显得非常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对文献史料的搜集与把握难,学界之所以避而让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本研究能克难而成是因为充分占有了1949到1978年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文献史料,其中包括党和国家政策文件、高校校史和地方年鉴等,大量文献史料的占有与引用使文章内容丰新,这简称为“内容新”。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我国开始的,而并不是从原苏联传入;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被大众默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开始,但最早开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校却并不是清华大学,等等,这简称为“观点新”。新选题的完成所带来的新内容和新观点,必将使人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新认识,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
邵永静[7](2021)在《河南省上蔡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学校对德育工作异常重视,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之间的融合也成为了趋势。体育学科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能健全学生的人格,锤炼学生的意志,因此体育与德育渗透成为了一对黄金搭档,二者相结合可以发挥出体验式德育的实效。就目前为止,有关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在体育教学中所实施的德育渗透措施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改善。本研究以河南省上蔡县初级中学为调查对象,整合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并提出优化路径,以期对其它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厘清了德育以及德育渗透的相关概念,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上蔡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进行调查,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了认真地整理与分析,发现了其在德育渗透方面存在的问题:(1)体育教师的德育渗透认知还不足;(2)没有把德育渗透内容归成体系;(3)德育渗透方法运用较为传统;(4)德育渗透途径未能深入挖掘;(5)多运用定性评价来对德育渗透进行评价;(6)体育教师在常规体育课堂教学时不能有效达成德育渗透目标。针对上蔡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相关问题,对问题产生的缘由进行了研判:(1)体育教师对德育渗透内涵的了解参差不齐,没有看透体育教学与德育渗透之间的依附关系;(2)没有对德育渗透内容进行梳理,并按照合理的章法选择德育渗透内容;(3)对说服教育法和课堂常规教学途径较为依赖;(4)难以找出精准的德育渗透量化指标;(5)在常规体育课上对德育渗透目标的落实略显功利性。基于上述调查结果,精准提出上蔡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实施德育渗透能力提升路径:(1)教育局领导要组织德育渗透方面的专家为体育教师传经送道;(2)梳理德育渗透内容,并把德育渗透内容归成系统,便于体育教师遴选;(3)不断摸索出新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和途径;(4)不断总结和完善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评价方法,注重评价方法的多元化;(5)避免功利性,把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目标常态化;(6)利用中招体育加试对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优化。
范睿康[8](2021)在《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中职生在实践体验中成长。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德育教育,德育工作在中职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中职学校主题班会活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研究以中学主题班会推进性评价指标为依据,从主题班会的主题、方案、实施过程、成果四个维度对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对780名学生和82名班主任进行调查,并使用IBM SPSS Statics26.0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整体良好,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包括主题班会中学生的主体性缺失;主题班会的形式单一;主题班会的规划缺乏系统性;主题班会开展场所固定;主题班会职业道德教育缺失;主题班会后的延伸教育力度不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班主任的教育观念落后;班主任的专业素质能力不足;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班主任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不深入;班主任的责任感不强。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本研究提出了五项对策:确定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在主题班会中的主体参与意识;提升班主任专业素质,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学校推进主题班会的系列化、规范化、课程化;加强班主任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加强班主任师德师风建设。另外,本研究还通过调研与分析,对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主题进行了系列化设计,并且设计了以实训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供中职班主任参考。
闫佳伟[9](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孔川[10](2021)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一体化的历史演进与政策流变》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一体化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课程内容一体化缘起于解决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在分工衔接、减少重复的思路指导下,从注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探索阶段,注重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拓展阶段,到注重相关关系、内在关联的深化阶段,再到注重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新的阶段,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廉洁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纳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一体化逐步发展完善。梳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一体化的历史演进,掌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一体化的政策流变,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规律,推动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
二、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
1.3.1 德育 |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
2.4 小结 |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
3.3 小结 |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
4.4.1 德育评价论 |
4.4.2 德育效用论 |
4.4.3 德才兼备论 |
4.4.4 德育功能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
5.1.1 理想信念教育 |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
6.3 小结 |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
7.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农村小学生存教育研究 ——以四所农村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生存教育已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变迁的教育主题 |
2.国内小学生生存能力不高 |
3.农村小学生存教育重视程度低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生存教育研究现状 |
2.国内生存教育研究现状 |
3.生存教育研究总体概述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1.生存 |
2.生存教育 |
3.小学生存教育 |
一、理论基础与生存教育内容 |
(一)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的生存实践论 |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二)生存教育内容 |
1.个体生存教育内容 |
2.社会生存教育内容 |
二、农村小学生存教育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二)调查设计 |
1.问卷设计 |
2.访谈提纲设计 |
(三)调查实施 |
1.问卷调查实施 |
2.访谈实施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1.小学生自身生存素养现状 |
2.学校实施生存教育现状 |
3.家长对生存教育的关注情况 |
4.家校合作在小学生存教育方面的实施现状 |
5.社会在小学生存教育方面的实施现状 |
三、农村小学生存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
(一)农村小学忽视学生生存素质的培养 |
1.小学生对生存教育认识不明确 |
2.小学生相关生存技能匮乏 |
3.小学生生存价值观模糊 |
(二)农村小学生存教育缺乏系统性 |
1.学校生存教育目标未明确 |
2.学校缺乏胜任生存教育的教师 |
3.学校教学形式单一 |
4.学校没有充分发挥少先队活动的作用 |
(三)家校合作边缘化 |
1.家校合作意识淡薄 |
2.家校缺乏合作实践 |
3.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过高 |
4.家长对生存教育的认识与实践之间差距较大 |
(四)农村小学生存教育缺少社会的支持 |
1.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力度不够 |
2.社区支持以及舆论宣传程度不够 |
四、农村小学生存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学生自身原因探寻 |
1.小学生学习负担重,无充足时间学习生存知识 |
2.小学生缺乏相关生存实践活动及锻炼 |
3.小学生的习俗发展水平制约着对生存教育的认知 |
(二)学校教育原因分析 |
1.学校重智育轻生存教育 |
2.农村学校经济发展受限 |
3.学校未意识到少先队活动的价值 |
(三)家庭教育原因分析 |
1.家长的文化水平低 |
2.“唯成绩论”错误思想 |
3.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
(四)家校合作方面原因分析 |
1.家庭与学校对生存教育的漠视 |
2.生存教育的内隐性制约了家校合作 |
(五)社会教育原因分析 |
1.缺乏保障条件 |
2.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生存教育未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
五、解决农村小学生存教育问题的实施建议 |
(一)生存教育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
1.增强生存知识的可接受性 |
2.丰富小学生的生存体验 |
3.明确生存价值,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
(二)改革学校生存教育 |
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生存教育 |
2.优化教师队伍,丰富课程资源 |
3.完善课程体系 |
4.充分发挥少先队活动的优势 |
(三)加强家庭生存教育 |
1.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配合学校 |
2.家长要对孩子的生存教育进行有效的干预 |
(四)利用家校合作,优化生存教育 |
1.开辟多样化的家校交流平台,建立家校合作网络 |
2.家校共同开发生存教育内容 |
3.学校指导家长意识到生存教育的显性作用 |
(五)社会保障实施生存教育 |
1.完善生存教育实施纲要,加大财政收入 |
2.借助舆论的力量,引起公众对生存教育的重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
(一)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永恒主题 |
(二)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成为老大难 |
(三)提升德育实效亟需专项督导评估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一)德育督导 |
(二)德育评估 |
(三)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意义与依据 |
一、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意义 |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 |
(二)从现实的角度看 |
二、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依据 |
(一)学理依据 |
(二)政策与法规依据 |
第三章 中小学校德育督导评估框架体系现状调查 |
一、德育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现状调查 |
(一)对结果类指标的调查与分析 |
(二)对过程和保障类指标的调查与分析 |
二、德育督导评估的标准体系现状调查 |
(一)对结果类评估标准的调查与分析 |
(二)对过程与保障类评估标准的调查与分析 |
三、德育督导评估的方法体系现状调查 |
(一)对现状的描述与呈现 |
(二)对现状的分析与判断 |
第四章 改进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探索与尝试 |
一、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指标的探索与尝试 |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
(二)改进后的指标体系及阐释 |
二、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标准的探索与尝试 |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
(二)三个典型的改进尝试 |
三、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方法的探索与尝试 |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
(二)改进的初步尝试 |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学生网络暴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选题的研究背景 |
2.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中学生网络暴力概述 |
(一)中学生网络暴力及相关概念 |
1.网络暴力 |
2.网络欺凌 |
3.中学生网络暴力 |
(二)中学生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
1.中学生校园暴力的新形式 |
2.侵犯隐私的人肉搜索 |
(三)中学生网络暴力的研究基础 |
1.国内研究基础 |
2.国外研究基础 |
二、中学生网络暴力基本状况 |
(一)中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现状调查 |
1.调查范围与对象 |
2.调查目的与方法 |
3.访谈结果分析 |
(二)中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
1.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三、中学生网络暴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
(一)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 |
1.法制教育内容陷入困境 |
2.道德教育内容有效性缺失 |
(二)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挑战 |
1.中学传统德育方法单一 |
2.中学德育工作开展乏力 |
(三)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挑战 |
1.中学生网络责任感弱 |
2.中学生网络认知偏差 |
(四)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挑战 |
1.教育话语存在失语现象 |
2.难发现中学生网络暴力 |
(五)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挑战 |
1.网络载体成为暴力培养皿 |
2.活动载体缺乏暴力防范性 |
(六)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挑战 |
1.网络环境信息冗杂 |
2.社会家庭环境压力 |
四、思想政治教育因应中学生网络暴力的对策研究 |
(一)教材:深度挖掘中学网络教育内容 |
1.合理开发教材网络道德教育内容 |
2.合理开发教材网络法制教育内容 |
3.加强中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化 |
(二)课堂:建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分课堂模式 |
1.创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分方式 |
2.优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分过程 |
3.体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评价 |
(三)学生:坚持“全人生指导”教育主线 |
1.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体质 |
2.生命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
3.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 |
(四)家长:形成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
1.良好亲子关系抵制网络暴力 |
2.注重家校合作互动关系 |
3.提高家长自身网络素质 |
(五)教师:构建中学生德育共同体 |
1.塑造中学生德育榜样 |
2.坚持中学生德育原则 |
3.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
(六)社会: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结合 |
1.发挥网络社会法制功能 |
2.建立现实和谐社会环境 |
3.提供网络技术平台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学生网络暴力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二 《中学生网络暴力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三 《中学生网络暴力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中学生网络暴力调查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5)德育视域下防范中学校园暴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及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德育视域下防范中学校园暴力相关概述 |
(一)德育的内涵、内容及作用 |
1.德育的内涵 |
2.德育的内容 |
3.德育的作用 |
(二)校园暴力的概念、类型 |
1.校园暴力的概念 |
2.校园暴力的类型 |
(三)德育视域下防范中学校园暴力的必要性 |
1.有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
2.有利于建立友好健康的同学关系 |
3.有利于提升中学生的道德素质 |
4.有利于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 |
二、中学校园暴力的现状 |
(一)中学校园暴力的特点 |
1.施暴主体低龄化 |
2.施暴成员群体化 |
3.女生暴力行为增多 |
4.受害者向施暴者角色转化 |
(二)中学校园暴力的现实危害 |
1.对被害者的身心形成伤害 |
2.对被害者的学习造成阻碍 |
3.给被害者的家庭带来困扰 |
4.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增加难度 |
5.使加害者的人格产生分裂 |
三、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德育原因分析 |
(一)学校因素 |
1.过于强调用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 |
2.防暴力的德育内容开发不足 |
3.防暴力的德育方法运用欠缺 |
(二)教师因素 |
1.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平等的关爱 |
2.对学生特殊个体欠缺必要的关注与沟通 |
3.对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矛盾排查处理不当 |
(三)中学生自身因素 |
1.抗挫折能力差 |
2.法律意识淡薄 |
3.缺少与人为善的道德品质 |
四、德育视域下防范中学校园暴力的对策 |
(一)深化学校防暴力的德育工作 |
1.改进防暴力学生评价方式 |
2.丰富学校防暴力的德育内容 |
3.完善学校防暴力的德育方法 |
(二)增强教师防暴力手段 |
1.平等地关爱每一位学生 |
2.加强与特别学生的关注与沟通 |
3.及时解决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矛盾 |
(三)加强中学生自身道德修养 |
1.提升自控能力 |
2.提升法治意识 |
3.提升道德修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起点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 |
(四)关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经验问题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1949-1956)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孕育萌芽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 |
(二)萌芽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流变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辅导员的呼唤 |
(一)主渠道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
(二)主阵地的开辟:高校党团学干部队伍建设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与落实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落实 |
(三)“双肩挑”: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
四、开端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实行“双肩挑”,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
(二)示范典型突出,借鉴创新一脉相承 |
(三)多重角色并存,工作任务指向统一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1956-1966)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艰辛探索的历史背景 |
(一)思想政治革命: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
(二)经济技术革命:重视知识分子和高举“三面红旗” |
(三)文化教育革命:“双百”方针和“教育大革命”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发展演变 |
(一)“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与局限性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学理分析与历史演进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三、“政治挂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影响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首要性地位的重申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批判定性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实践分析 |
四、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唯政治”倾向出现 |
(二)“专职化”模式初显 |
(三)“大众化”状态显现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透析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错误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机构瘫痪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被宣传队取代 |
(四)高校辅导员身份角色发生颠倒 |
(五)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成绩遭否定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缺失造成的严重影响 |
(一)严重影响了一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
(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三、曲折发展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队伍建设遭受环境影响 |
(二)队伍建设一度停滞中断 |
(三)队伍建设缺失影响很大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最重要的是秉承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
(三)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判断标准 |
(四)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 |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教训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
三、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 |
(一)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 |
(二)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 |
(三)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 |
(四)坚持新老、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五)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 |
(六)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7)河南省上蔡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3 国外德育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上蔡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 |
3.1.1 上蔡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德育渗透认知 |
3.1.2 上蔡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内容遴选情况 |
3.1.3 上蔡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使用情况 |
3.1.4 上蔡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选择情况 |
3.1.5 上蔡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使用德育渗透评价方法情况 |
3.1.6 上蔡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目标达成情况 |
3.2 上蔡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实施德育渗透能力提升路径 |
3.2.1 聘请专家开展有关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方面的培训 |
3.2.2 梳理德育渗透内容并密切结合学情遴选德育渗透内容 |
3.2.3 不断开辟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和途径 |
3.2.4 完善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评价方法 |
3.2.5 维持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目标常态化 |
3.2.6 利用中招体育加试对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优化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开展德育渗透培训,使体育教师拥有正确的德育渗透认知 |
4.2.2 梳理德育渗透内容,使之形成系统,选择要有层次性 |
4.2.3 不断开辟新的德育渗透方法与途径 |
4.2.4 德育渗透评价方法要多元化 |
4.2.5 关注常规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目标达成度 |
4.2.6 以中招体育加试为抓手,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道德素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上蔡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B 上蔡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8)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1.5.1 中职学校 |
1.5.2 班会 |
1.5.3 主题班会 |
1.5.4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 |
第2章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
2.1 调查目的 |
2.2 调查对象 |
2.2.1 问卷对象 |
2.2.2 访谈对象 |
2.3 调查设计 |
2.3.1 问卷设计 |
2.3.2 访谈设计 |
2.4 预测试 |
2.4.1 问卷的相关性检验 |
2.4.2 数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2.4.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2.5 调查内容 |
第3章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调查结果统计 |
3.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3.1.1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主题调查数据统计 |
3.1.2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方案调查数据统计 |
3.1.3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调查数据统计 |
3.1.4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成果调查数据统计 |
3.2 班主任问卷调查结果 |
3.2.1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主题调查数据统计 |
3.2.2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方案调查数据统计 |
3.2.3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调查数据统计 |
3.2.4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成果调查数据统计 |
第4章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主题班会中学生的主体性缺失 |
4.1.2 主题班会的形式单一 |
4.1.3 主题班会的规划缺乏系统性 |
4.1.4 主题班会开展场所固定 |
4.1.5 主题班会职业道德教育缺失 |
4.1.6 主题班会后的延伸教育力度不够 |
4.2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班主任的教育观念落后 |
4.2.2 班主任的专业素质能力不足 |
4.2.3 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
4.2.4 班主任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不深入 |
4.2.5 班主任的责任感不强 |
第5章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有效开展的策略 |
5.1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在主题班会中的主体参与意识 |
5.1.1 班主任调动学生全员参与主题班会活动 |
5.1.2 给学生确定主题班会的主题、内容和形式的权力 |
5.1.3 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延伸教育和反思评价 |
5.2 提升班主任专业素质,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 |
5.2.1 班主任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开展主题班会 |
5.2.2 班主任依照学生兴趣创新主题班会形式 |
5.2.3 班主任按照不同主题的需求选择多元化的活动场所 |
5.3 学校推进主题班会的系列化、规范化、课程化 |
5.3.1 主题班会的系列化 |
5.3.2 主题班会的规范化 |
5.3.3 主题班会的课程化 |
5.4 加强班主任对职业教育的理解 |
5.4.1 学校加强班主任的职业培训 |
5.4.2 学校建立相关考核制度 |
5.4.3 学校组织与职业教育理解相关的活动 |
5.5 加强班主任师德师风建设,提高班主任责任感 |
5.5.1 加强班主任师德师风培训 |
5.5.2 以教研活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
5.5.3 党员教师带动师德师风建设 |
第6章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方案设计 |
6.1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系列化主题设计方案 |
6.2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方案设计案例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一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调查问卷(班主任卷) |
附录三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调查班主任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考核评价细则 |
(9)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一体化的历史演进与政策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一体化初步探索阶段(1979年-1997年) |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一体化的稳步拓展阶段(1998年-2004年) |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一体化逐步深化阶段(2005年-2013年) |
四、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一体化新阶段(2014年至今) |
四、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2]农村小学生存教育研究 ——以四所农村小学为例[D]. 张燕飞.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D]. 金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中学生网络暴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 何家旭.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5]德育视域下防范中学校园暴力研究[D]. 丁晓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D]. 黎育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7]河南省上蔡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与路径研究[D]. 邵永静.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8]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 范睿康.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9]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10]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一体化的历史演进与政策流变[J]. 孔川.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