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PG/PTHF对MC尼龙结晶行为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黄振强[1](2020)在《阴离子聚合尼龙6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能源基建等各种领域,但由于制备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中低端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而通过反应浸渍技术利用阴离子开环聚合尼龙6制备CFRT是目前制备CFRT的一种新途径,但是该技术在国内的研究及应用较国外相对滞后。本论文基于目前国内应用技术上的不足,以乙醇钠为引发剂,液化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活化剂,采用双组分法进行了阴离子聚合尼龙6(APA6)及其连续玻纤织物增强APA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本文第二章中,通过使用树脂凝胶试验仪和旋转黏度计对APA6聚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黏度变化进行了监测,通过制备浇铸体并对其进行力学性能、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单体转化率等测试进行了聚合结果的研究。对聚合过程的研究发现,随着引发剂-活化剂用量的增加、聚合温度的提高以及体系含水量的减少,聚合反应速率逐渐加快,最快148 s可完成聚合,最慢265 s完成聚合;体系黏度测试发现,体系黏度最快只需143 s可达到2500 m Pa?s,最慢需324s,并且聚合过程中体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黏度处于低于100 m Pa?s的低黏度平台期,在之后的30 s内黏度增长5倍,再经过十几秒增长到原来的25倍达到2500 mPa?s。对聚合结果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制备的浇铸体,其拉伸强度均大于85 MP,弯曲强度大于95 MPa,弯曲模量大于3.2 GPa,力学性能变化幅度较小;此外,聚合物结晶度最低为42%,最高达52%,单体转化率达98%以上,结晶度与单体转化率均处于较高水平。除此之外,还对使用该引发剂-活化剂制备的活性料进行了储存稳定性测试,发现在不同存储时间的影响下,活性料的反应活性相同,力学性能除断裂伸长率之外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所以,通过本章研究发现,该引发剂-活化剂在使用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不仅能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还具有较好的抗水分敏感性,具备批量化、连续化、规模化生产APA6及其相关制品的优势。(2)论文第三章主要利用热塑性树脂传递模塑(T-RTM)工艺制备了玻纤织物增强的APA6复合材料,并获得了本实验中制备复合材料最佳的工艺参数。在第二章对APA6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聚合温度范围和引发剂-活化剂用量,通过改变复合材料聚合温度和玻纤布种类制备了不同的APA6复合材料,并对纤维含量、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性等进行了测试表征。研究发现,在160℃的聚合条件下,使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的多轴向纤维布有助于获得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其纤维质量含量与体积含量分别达到72.3%和54.8%,吸湿量仅为3.6%,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分别达到400 MPa和448 MPa,并且吸湿后剩余弯曲强度达58%,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
徐启杰[2](2014)在《聚酰胺6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聚酰胺6聚合反应过程中,直接将纳米材料均匀分散在反应体系中,制备了聚酰胺6基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纳米材料对聚酰胺6性能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利用两种硅烷偶联剂修饰的纳米SiO2作为填料,制备了聚酰胺6/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纳米SiO2表面的功能基团对聚酰胺6性能的影响;以高浓度纳米SiO2母料作为填料,制备了聚酰胺6/SiO2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SiO2与聚酰胺6的相容性和界面强度;以纳米铜线为填料得到了聚酰胺6/铜线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铜线对聚酰胺6性能的影响;以氧化铜为填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酰胺6/铜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铜对聚酰胺6力学性能、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纳米SiO2对聚酰胺6性能的影响,发现含有胺基的可反应型纳米SiO2有利于提高聚酰胺6/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并且,纳米SiO2与聚酰胺6间形成很强的界面效应;而含有烷基碳链的纳米SiO2,由于不能与聚酰胺6分子间形成化学键接作用,因而不能形成强的界面效应,对聚酰胺6材料机械性能的改善效果较不明显。另外,在探讨同时含有氨基和烷基碳链的纳米SiO2对聚酰胺6基体材料性能的影响时,发现随着表面氨基和烷基碳链比例的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明显提高。显然,不同表面改性纳米SiO2的加入对材料力学性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纳米SiO2表面的氨基基团能够参与聚酰胺6的聚合过程,与聚酰胺6端羧基形成化学键,并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种基于共价键和氢键连接的柔性界面层;而烷基碳链与聚酰胺6分子链之间仅仅是通过少量氢键和分子链段的相互缠绕作用结合,这种弱的相互作用的界面层对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效果较小。通过对比纳米SiO2表面的氨基和烷基碳链与聚酰胺6分子链段之间形成的界面层不同,分析两种不同比例的硅烷偶联剂修饰的纳米SiO2对聚酰胺6/SiO2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为了提高纳米SiO2在基体材料中的分散性,并减少纳米SiO2粉体对制备过程造成的粉尘污染,制备了高浓度(20%)可反应型纳米SiO2母料,该母料可通过原位聚合和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聚酰胺6/SiO2纳米复合材料。本章节主要探讨高浓度纳米SiO2母料通过原位添加方式制备聚酰胺6/SiO2纳米复合材料,该法能够实现纳米SiO2在聚酰胺6单体己内酰胺中再次分散。另外,纳米SiO2母料的活性基团能够继续参与己内酰胺的聚合过程,从而在纳米SiO2与聚酰胺6基体材料间形成强的化学键合作用,并形成强的界面效应,有利于分散材料受到冲击或拉伸时的外力作用。从热失重分析的结果表明,从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中提取的纳米SiO2的失重量明显高于从母料中提出的纳米SiO2的失重比,由此也说明纳米SiO2母料参与了己内酰胺的聚合过程,使得聚酰胺6分子链继续增长。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抽提的纳米SiO2的观察结果显示,纳米SiO2周围包覆了一层聚酰胺6分子链。这些结果促使了所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提高,同时使得聚酰胺6结晶温度降低,晶体尺寸减小,完整性降低。通过纳米铜线和纳米铜作为填料,改善了聚酰胺6基体材料的机械性能、抗磨减磨性能,以及抗静电性能。由于纳米铜线具有较高的长径比,良好的摩擦学行为,以其为补强填料,通过原位聚合方式制备了聚酰胺6/铜线纳米复合材料,并对所制备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性能、结晶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在拉伸强度、冲击韧性以及抗磨减磨性能方面均优于纯聚酰胺6,体现了纳米铜线的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摩擦学行为。另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聚酰胺6/铜线纳米复合材料切片的观察发现,纳米铜线以离散状态分散于聚酰胺6基体材料中。主要是通过原位聚合的方式制备纳米复合材料避免了纳米铜线的团聚,并且,在聚酰胺6的合成过程中,反应体系始终保持还原性氛围,能够使纳米铜线在高温环境下不被氧化,保持了原生状态。同时,纳米铜线对聚酰胺6的热性能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热失重和差热扫描量热仪分析显示,纳米铜线的加入,使得聚酰胺6的分解温度升高,结晶速率降低,晶体结构倾向于形成γ晶型。主要因为纳米铜线在聚酰胺6基体材料中阻碍了分子链段的运动,使得其结晶不完善造成的。利用聚酰胺6合成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性气氛,通过原位溶液合成法,以氧化铜作为填料,原位制备了聚酰胺6/铜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简化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不需要事先制备纳米铜材料,同时有利于纳米铜在聚酰胺6基体材料中的分散。另外,聚酰胺6的还原性气氛也能够确保所制备的纳米铜不会被氧化,体现纳米铜的纳米特性。通过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显示,纳米铜对聚酰胺6的力学性能没有太多的贡献,且随着纳米铜添含量的增加力学性能逐渐下降。主要是因为在反应过程中,氧化铜还原为纳米铜需要消耗聚酰胺6结构中的端氨基,使之成为肟而不能继续参与聚酰胺6的聚合反应,从而降低了聚酰胺6的分子量,但是其抗磨减磨性能明显优于纯聚酰胺6。另外,聚酰胺6/铜纳米复合材料的电阻可降至108,其抗静电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了使所得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的同时,具有抗磨减磨性能和抗静电性能,探讨了加入还原剂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结果发现,还原剂的加入能够提高或者保持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基础上,保持其良好的抗磨减磨性能和抗静电性能。主要原因是氧化铜的还原通过消耗还原剂实现的,进而,避免了聚酰胺6端氨基的消耗,对聚酰胺6的分子链的增长影响较小。
宋文生,魏稳涛,李平,蔡俊青[3](2013)在《聚氨酯改性MCPA6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述了单体浇注尼龙(MCPA6)的制备工艺、性能和应用,重点介绍了聚氨酯预聚体法和异氰酸酯大单体法改性MCPA6的方法与效果。
黄建[4](2013)在《大陆俯冲带Nb/Ta分异和元素迁移: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及变质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博士论文第一个研究课题是通过对比研究大别山碧溪岭岩体远离变质脉的榴辉岩(EAV)、靠近变质脉的榴辉岩(ECV)和高压变质脉中金红石的Nb-Ta特征,以期探讨大陆俯冲带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Nb-Ta的活动性及可能的分异机制和尺度。直接比较EAV榴辉岩和没有经历变质的火成岩原岩—-扬子新元古代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能定性的评估俯冲带水-岩相互作用较弱时,Nb-Ta的地球化学行为。EAV榴辉岩的Nb和Ta含量分别为0.42~3.97ppm和0.03-0.24ppm, Nb/Ta比值为14.0~19.2,落在扬子辉长岩的Nb/Ta比值范围之内(12~21)。其次,两者具有相似的平均Nb/Ta比值,分别为16.9±0.8(2s.e.n=12)和16.2±0.6,(2s.e.n=78)。再次,在log[Nb]对log[Ta]图解上,获得了一条斜率为0.965±0.038直线。这说明在地幔部分熔融、岩浆分异、三叠纪深俯冲和榴辉岩化的整个过程中,Nb-Ta几乎没有发生分异。在EAV榴辉岩中,金红石的Nb和Ta含量分别为19.2~179ppm和1.12~11.9ppm, Nb/Ta比值为12.7~25.3,说明在矿物尺度上Nb-Ta发生了分异。金红石平均的Nb/Ta比值与寄主榴辉岩全岩的Nb/Ta比值相似,说明副矿物金红石控制着全岩的Nb-Ta含量。ECV榴辉岩中的变质脉尺度较小,仅5~18cm宽,25~42cm长;电子探针分析显示它们中的绿帘石具有相似的主量元素组成;LA-ICPMS单颗粒金红石边-核-边剖面分析显示它们中的金红石具有互补的Nb/Ta比值变化环带。这些特征说明形成变质脉的流体是由围岩脱水产生。ECV金红石的Nb和Ta含量分别为99.5~503ppm和2.04~14.4ppm, Nb/Ta比值为17.8~49.8。类似地,脉金红石的Nb/Ta比值变化较大,为10.9~29.2,Nb和Ta含量分别为155~2021ppm和9.02~151ppm。总体来说,脉金红石Nb/Ta比值低于对应的ECV金红石Nb/Ta比值,说明区域性流体活动和强烈的水/岩相互作用能导致显着的Nb-Ta迁移和分异。脉金红石具有显着的核部低边部高的Nb/Ta比值环带,说明它们是在不同的变质阶段多次结晶形成以及成脉流体的Nb/Ta比值由早期的低值演化到晚期的高值。在金红石出现之前,角闪岩早期脱水形成低Nb/Ta比值的流体,这种流体被储存在岩石的裂隙或空隙内,与岩石一起随着俯冲的进行被带到深部。当变质压力高于玄武岩-H20体系的第二临界点压力时,富水流体转化为具有较高Nb/Ta比值的超临界流体。因此,脉金红石核部从早期的富水流体中结晶形成,具有较低的Nb/Ta比值,而边部从晚期的超临界流体中结晶形成,具有较高的Nb/Ta比值。以扬子辉长岩为起始物质,对俯冲脱水和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Nb-Ta的重新分配进行了模拟,获得的结果与自然观察基本相符。本博士论文第二个研究课题是利用钻机取样的优势,在南大别低温/超高压变质带,沿着垂直于不同岩性接触边界的方向,钻取花岗片麻岩和角闪岩(榴辉岩退变质产物)样品,从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Sr-Nd-O同位素以及单矿物主量元素出发,结合岩相学证据,探讨大陆深俯冲过程中元素迁移和超临界流体的关系。氧同位素结果显示片麻岩和角闪石的δ18O值分别为+0.59~+1.29‰和-1.11~-2.21‰(SMOW),且逐渐靠近接触带,片麻岩的δ18O值略有降低,而角闪岩的818O值逐渐升高,表明变质流体更易在不同岩性接触带汇聚,不同岩性接触带是变质流体的通道。地球化学分析显示:与其它角闪岩相比,直接靠近岩性接触带的角闪岩具有更高的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Sr,Ba,Pb,Th和U)、高场强元素(HFSE:Zr,Hf,Nb,Ta和Ti)和稀土元素(REE)含量,但是具有类似的SiO2、Cr和Ni含量。富水流体和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不会导致榴辉岩全岩主量、微量元素的显着变化;而含水熔体的交代会导致SiO2含量明显增加,不符合观察到的事实。岩相学证据表明在南大别变质岩超高压变质阶段存在超临界流体。角闪岩中石榴石内存在不同类型的多相固体包裹体,矿物组合为钾长石+石英+方解石+锆石±角闪石±斜黝帘石±石榴石±磷灰石。它们最可能是在峰期变质条件下由先前捕获的超临界流体结晶形成。理论上,超临界流体只可能在南大别低温/超高压花岗片麻岩中形成,而不易在榴辉岩中出现。这种流体具有极强溶解能力,致使片麻岩中富集HFSE和HREE元素的副矿物(e.g.,金红石、石榴石和褐帘石)分解。在峰期变质条件下,这种富含LILE、HFSE和REE的超临界流体汇聚在不同岩性接触带并交代紧邻的榴辉岩,导致岩性接触带边界角闪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含量发生显着的变化。质量平衡计算显示,在南大别片麻岩中出现的超临界流体中,微量元素的活动顺序如下:Ba> K (Li, Cs, Rb, Pb)> U> Th> REE> Nb (Ta)> Zr (Hf)。
张士华[5](2013)在《MC尼龙复合改性与梯度复合管制备》文中研究表明为进一步提高MC尼龙管材强度和耐磨性,满足航道疏浚、火力发电、冶金矿山等行业特殊使用要求,采用玻璃纤维、粉煤灰和纳米Si02三种不同形态和尺度的增强体对MC尼龙进行复合改性,分析增强体表面处理对MC尼龙复合改性的影响,以及复合改性的增强效果与增强机理;结合材料综合性能和生产成本分析,实现两相协同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并开展尼龙梯度复合管的制备与产业化生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增强体表面偶联预处理是MC尼龙复合改性的关键和前提,玻璃纤维、粉煤灰和纳米SiO2三种不同种类增强体,适用的偶联剂及其最佳用量不同。硅烷偶联剂KH-550所含氨基与聚合反应体系加入催化剂之后形成的酰亚胺结构中的羰基反应,使基体与增强体界面形成化学键结合;原状粉煤灰尺寸粗大、疏松多孔,只有在活化偶联处理后才能够均匀分散在尼龙基体中体现增强效果。(2)增强体形态对MC尼龙的增强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形态增强体的强化机制不同。玻璃纤维在复合材料中承载基体通过界面传递的载荷,提高材料强度和模量;粉煤灰颗粒和纳米NiO2粒子在复合材料中改变基体应力场,阻碍裂纹扩展或使裂纹改变方向,提高材料强度和塑性;30%玻璃纤维对尼龙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最明显,其拉伸强度较纯尼龙提高46.6%。(3)三种增强体都能够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玻璃纤维通过刚度和硬度的增加降低材料的摩擦系数;粉煤灰在磨损表面形成摩擦膜,有效减轻磨损;纳米SiO2粒子在磨损表面微滚动,变滑动摩擦为滚动和滑动复合摩擦,降低摩擦系数和磨损量;1%纳米SiO2对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改善效果最明显。(4)不同形态增强体之间对尼龙基体具有协同增强效果。玻璃纤维与粉煤灰协同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于单一组分改性的加和,30%玻璃纤维+10%粉煤灰协同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较30%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强度提高7.5%,较10%粉煤灰复合材料强度提高47.4%。(5)发明了尼龙梯度复合管及其制备技术,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10%玻璃纤维+5%粉煤灰协同复合,利用离心力场使粉煤灰颗粒沿径向由内向外呈负梯度分布,玻璃纤维呈正梯度分布,实现了内壁抗磨、外壁高强度的理想性能组合,梯度复合管耐压强度比MC尼龙管提高1倍,成本降低20%以上,成功应用于航道疏浚、火力发电、冶金矿山等行业,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邓鑫,李笃信,王进,杨军[6](2011)在《线型与星型聚酰胺6-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的性能比较》文中研究说明以聚醚多元醇(PPG)、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以及己内酰胺为单体,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通过单体浇铸(MC)工艺制备了线型和星型聚酰胺6/聚氨酯(PA 6-PU)嵌段共聚物。使用差热分析(DSC),扫描电镜分析(SEM)研究了两者的结晶和熔融行为以及微观结构,并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与线型PA 6-PU嵌段共聚物相比,随着PU组分含量的增加,星型PA 6-PU嵌段共聚物具有较高的熔融温度(Tm)和结晶温度(Tc),并且,两共聚物中的PU与PA的相容性好。比较两者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同等PU添加量时,星型PA 6-PU嵌段共聚物冲击性能的提高更为明显。
邓鑫,王进,杨军,李笃信[7](2009)在《二胺扩链剂对尼龙6-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二胺扩链剂二氨基二苯甲烷(MDA)对尼龙6-聚氨酯(Nylon6-PU)嵌段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DSC技术分析不同含量MDA对尼龙6-PU嵌段共聚物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扩链剂MDA含量的增加,熔融温度(Tm)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出现两个峰值;共聚物力学性能数据显示,MDA的加入使共聚物的硬度和拉伸强度提高。
刘耀驰[8](2008)在《刚性大分子活化剂阴离子接枝PA6的制备与性能》文中研究指明聚酰胺6(PA6)的应用受到吸湿率高、尺寸稳定性及热稳定性低的限制。通过己内酰胺水解聚合得到的线型PA6可通过与刚性聚合物如PA6与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聚酰亚胺(PI)等物理共混或反应相容来达到目的。但是,单体浇铸PA6(MCPA6)的改性难通过共混或反应相容来完成,因为受Claisen缩合等副反应的影响,阴离子聚合产物具有一定的交联度。在己内酰胺阴离子聚合过程中,需要加入一种活化剂来加快聚合,因此,MCPA6的改性可以通过改变活化剂组成来达到目的,即制备大分子活化剂。己有将酯类及酰亚胺基团引入预聚物制备大分子活化剂的研究,阴离子聚合时,这些基团与己内酰胺反应生成N-酰基己内酰胺,并引起PA6链增长。但是,酯及酰亚胺的活化能力低,与通常意义上的MCPA6制备时间(数分钟)相比,聚合时间过长(2h以上),工业应用价值不高。本研究通过自由基共聚将N-酰基己内酰胺基团直接引入PS、PMMA及聚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PS-alt-NPMI),制备刚性大分子活化剂,并以这些刚性预聚物活化己内酰胺阴离子聚合,制备接枝聚合物。改性后的MCPA6吸水率低、尺寸稳定性和热性好,己内酰胺阴离子聚合可在30min内完成。(1)通过2,4-甲苯二异氰酸酯依次与己内酰胺、丙烯醇反应获得了含有N-酰基己内酰胺(CCL)基团的小分子单体ACCL;ACCL分别与刚性单体—苯乙烯、甲基丙烯酯甲酯及(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进行自由基共聚,合成了三类含有CCL基团的大分子活化剂PS-CCL、PMMA-CCL和(PS-alt-NPMI)-CCL。通过FTIR、1H-NMR及元素分析证实了ACCL与大分子活化剂的生成,通过对大分子活化剂的1H-NMR谱进行分析,求得了大分子活化剂上N-酰基己内酰胺基团的摩尔分数。(2)以PS-CCL、PMMA-CCL和(PS-alt-NPMI)-CCL作为活化剂,采用己内酰胺钠作催化剂,实施己内酰胺阴离子聚合,制备了三种刚性聚合物与PA6的接枝共聚物,即PS-g-PA6、PMMA-g-PA6和(PS-alt-NPMI)-g-PA6。己内酰胺单体转化率及聚合物产率高,大分子活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采用FTIR及1H-NMR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验证了接枝聚合物的生成;接枝聚合物只出现了单一的Tg值,即体系具有相对均一的组成;在分析小分子活化剂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分子活化剂的作用机理,认为其的反应活性主要来源于N-酰代已内酰胺基团。(3)合成了不同接枝密度的共聚物,并以ACCL活化制得的纯PA6作对比,采用DSC、XRD、SEM、TG及平衡吸水试验,对不同接枝率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结晶形态与结晶度、热性能、平衡吸水量及断面形态等进行了研究。刚性聚合物在PA6基体内的分散均一。增大刚性聚合物含量,接枝聚合物的Tg值升高,而Tm和结晶度降低。均匀分布于PA6基体内的刚性聚合物使得PA6链段的运动受阻,扰乱PA6分子链规整有序的排列、结晶的完善程度下降。与PS和PMMA接枝共聚可以明显降低PA6的吸水率、提高PA6的尺寸稳定性。当PS含量为18.3%时,PS-g-PA6的吸水量由纯PA6的4.8%降低至1.9%;PMMA含量为19.9%时,共聚物PMMA-g-PA6的吸水率降至2.1%。与PS和PS-alt-NPMI接枝可以提高PA6的热稳定性。当PS含量为18.3%时,PS-g-PA6的Td值比纯PA6高出45oC;PS-alt-NPMI含量为7.2%20%、热失重20%时,共聚物的热降解温度提高了40oC60oC。PS和PS-alt-NPMI降低了共聚物低温区的降解速率,起到了保护PA6基体的作用。但是,受PMMA易于热分解的影响,PMMA-g-PA6在275℃后出现了明显的降解。
冯德才[9](2006)在《MC尼龙、MC尼龙/CaCO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MC尼龙(单体浇铸尼龙)具有质量轻、不产生噪音、机械性能好和良好的回弹性等独特性能。然而与金属相比,MC尼龙存在强度、模量和热变形温度较低,尺寸稳定性差,对缺口冲击敏感,因而限制其应用的范围。所以有必要对MC尼龙进行改性,提高其综合性能。 己内酰胺阴离子开环聚合是制备MC尼龙及其复合材料的重要方法,合成过程中各种反应条件的变化对制品的转化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结晶度、形态和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而引发剂(Initiator)和活化剂(Activator)用量的变化则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引发剂主要控制聚合反应速度,而活化剂主要控制制品的分子量。 无机刚性粒子原位聚合法简单实用,有利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要解决好纳米粒子在基体的分散性。 本文通过阴离子聚合法,以氢氧化钠(NaOH)为引发剂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活化剂,制备了对四个纯MC尼龙系列,分别为:(1)保持IPDI用量不变,改变NaOH用量制备的MC尼龙;(2)保持NaOH用量不变,改变
姚辉梅[10](2006)在《二氮杂萘酮聚芳醚砜(PPES)/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分子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聚合物进行共混改性是获得高性能复合材料的一种重要途径。原位聚合法是制备聚合物/聚合物复合材料的一种新方法,它可使刚性链高分子与基体同时在原位生成,使初生态的两种聚合物均匀混合在一起,尽量消除刚性链高分子和挠曲性高分子相分离倾向,达到较高的分散水平,且工艺较为简单,克服了一般熔融共混法、溶液共混共沉淀法本身存在的缺陷。目前采用阴离子原位聚合法制备含二氮杂萘酮聚芳醚砜(PPES)/MC尼龙6复合材料还未见报道。本文在PPES能完全溶解于己内酰胺熔体的特点上,采用催化剂(NaOH)、活化剂(2,4—TDI),通过阴离子聚合法原位制备了PPES/MC尼龙6复合材料。研究了PPES与己内酰胺、己内酰胺钠的相互作用,表征了PPES在MC尼龙6中的分散状态,借助DSC、WAXD、FT-IR等方法系统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结晶、熔融行为及晶型结构,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破坏形态,阐明了PPES对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PPES与己内酰胺、己内酰胺钠之间均存在氢键作用;PPES与己内酰胺钠的氢键作用大于PPES与己内酰胺的氢键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PPES均匀分散在基体MC尼龙6中。随着PPES含量的增加,PPES与MC尼龙6相互作用点增多,两者间总的相互作用力提高,但同时也团聚增强,相区变大。 2.非等温结晶结果表明:PPES与MC尼龙6之间的氢键作用使PPES阻碍了复合材料中MC尼龙6的结晶;复合材料相应的多重熔融行为,对应于不同完善程度的晶体的熔融,与再结晶和再组合有关。 3.等温结果表明:PPES在复合材料中一方面起到异相成核剂作用促进MC尼龙6结晶,另一方面由于PPES与MC尼龙6之间的相互作用阻碍基体MC尼龙6的结晶,结果基于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等温结晶后熔融行为研究表明:PPES使等温结晶熔融峰Ⅰ、Ⅱ的温度升高,被认为是PPES对MC尼龙6具有成核的作用,生成更为完善的晶体。熔融峰Ⅲ的温度基本上不变,被认为是最稳定晶体熔融的结果。 4.MC尼龙6及其原位聚合复合材料均呈现尼龙6典型的α晶型为主的衍射峰,熔体用液氮淬冷后样品均呈现典型的γ晶型衍射峰。淬冷样品在190℃退火2hr后,呈现α品型和γ晶型共存的现象,PPES与MC尼龙6之间的氢键作用阻碍了复合材料中γ晶型
二、PPG/PTHF对MC尼龙结晶行为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PG/PTHF对MC尼龙结晶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阴离子聚合尼龙6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热塑性复合材料 |
1.3 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工艺应用 |
1.3.1 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
1.3.2 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
1.3.3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
1.4 阴离子聚合尼龙6及其复合材料 |
1.4.1 研究背景 |
1.4.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条件下APA6浇铸体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APA6反应活性料的制备及使用 |
2.2.4 聚合过程和结果的测试及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引发剂-活化剂用量对聚合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
2.3.2 不同聚合温度对聚合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
2.3.3 不同水分含量对聚合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
2.3.4 不同存储时间对聚合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玻纤织物增强APA6复合材料的制备 |
3.1 前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连续纤维织物增强APA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3.2.4 测试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聚合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
3.3.2 不同纤维布对APA6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2)聚酰胺6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纳米材料 |
1.1.2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
1.1.3 聚酰胺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 |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聚酰胺 6/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 |
2.1.2 聚酰胺 6/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1.3 聚酰胺 6/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纳米 SiO_2的表面官能团组成对聚酰胺 6/SiO_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2.2.2 原位母料法制备聚酰胺 6/SiO_2纳米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聚酰胺 6/铜线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料 |
3.1.2 聚酰胺 6/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1.3 表征与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原位法制备聚酰胺 6/铜线纳米复合材料 |
3.2.2 制备工艺对聚酰胺 6/铜线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聚酰胺 6/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料 |
4.1.2 聚酰胺 6/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4.1.3 测试与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原位法制备聚酰胺 6/铜纳米复合材料 |
4.2.2 还原剂对聚酰胺 6/铜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3 氧化铜还原为纳米铜微粒的机理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的工作 |
致谢 |
(3)聚氨酯改性MCPA6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预聚体法改性MCPA6 |
1.1 TDI型聚氨酯改性MCPA6 |
1.2 MDI型聚氨酯改性MCPA6 |
1.3 HDI型聚氨酯改性MCPA6 |
2 异氰酸酯大单体改性MCPA6 |
3 结束语 |
(4)大陆俯冲带Nb/Ta分异和元素迁移: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及变质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Nb-Ta的基本性质和研究现状 |
1.1.2 金红石 |
1.1.3 变质脉 |
1.1.4 俯冲带流体性质和元素迁移 |
1.1.5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1.1.6 工作量小结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别-苏鲁造山带基本构造框架 |
2.2 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的变质历史和原岩性质 |
2.3 大别-苏鲁造山带流体演化历史和元素迁移 |
2.4 大别-苏鲁造山带变质脉 |
第三章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
3.1 全岩粉末制备 |
3.2 全岩粉末分析 |
3.2.1 主量元素分析 |
3.2.2 微量元素分析 |
3.2.3 Sr-Nd同位素分析 |
3.2.4 样同位素分析 |
3.3 矿物微区分析 |
3.3.1 电子探针分析 |
3.3.2 LA-ICPMS分析 |
3.3.3 激光拉曼分析 |
第四章 大陆俯冲带Nb/Ta分异:碧溪岭榴辉岩和变质脉研究 |
4.1 引言 |
4.2 地质背景 |
4.3 样品描述 |
4.3.1 榴辉岩 |
4.3.2 变质脉 |
4.4 分析结果 |
4.4.1 榴辉岩主微量元素 |
4.4.2 单矿物主微量元素 |
4.5 模拟的不同性质流体相的Nb/Ta比值变化 |
4.6 讨论 |
4.6.1 俯冲过程中Nb-Ta地球化学行 |
4.6.2 Nb/Ta分异:强烈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 |
4.7 结论 |
第五章 大陆俯冲带元素迁移与超临界流体活动 |
5.1 引言 |
5.2 地质背景 |
5.3 样品描述 |
5.3.1 片麻岩 |
5.3.2 角闪岩 |
5.4 分析结果 |
5.4.1 单矿物主量元素 |
5.4.2 全岩主微量元素 |
5.5 全岩Sr-Nd-O同位素 |
5.6 讨论 |
5.6.1 富水流体 |
5.6.2 含水熔体 |
5.6.3 超临界流体 |
5.7 质量平衡计算 |
5.8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5)MC尼龙复合改性与梯度复合管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铸型尼龙 |
1.1.1 铸型尼龙 |
1.1.2 聚合反应原理 |
1.1.3 MC尼龙成型 |
1.2 尼龙改性技术 |
1.2.1 共混改性 |
1.2.2 填充改性 |
1.2.3 掺混改性 |
1.3 尼龙管道成型 |
1.3.1 离心浇铸成型工艺 |
1.3.2 梯度复合管道与结构 |
1.4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4.2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2 研究方案与实验方法 |
2.1 研究方案 |
2.2 实验方法 |
2.2.1 原材料 |
2.2.2 装置与设备 |
2.2.3 样品制备 |
2.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3 MC尼龙及其复合改性 |
3.1 MC尼龙结构与性能 |
3.1.1 晶体结构 |
3.1.2 力学性能 |
3.1.3 摩擦性能 |
3.2 玻璃纤维复合改性MC尼龙 |
3.2.1 玻璃纤维的表面偶联处理 |
3.2.2 玻璃纤维复合改性MC尼龙的非等温结晶 |
3.2.3 玻璃纤维复合改性MC尼龙的力学性能 |
3.2.4 玻璃纤维复合改性MC尼龙的摩擦磨损性能 |
3.3 粉煤灰复合改性MC尼龙 |
3.3.1 粉煤灰的活化偶联处理效果 |
3.3.2 粉煤灰复合改性MC尼龙的力学性能 |
3.3.3 粉煤灰复合改性MC尼龙的摩擦磨损性能 |
3.4 纳米SiO_2复合改性MC尼龙 |
3.4.1 纳米SiO_2的表面偶联处理 |
3.4.2 纳米SiO_2复合改性MC尼龙的非等温结晶 |
3.4.3 纳米SiO_2复合改性MC尼龙的力学性能 |
3.4.4 纳米SiO_2复合改性MC尼龙的摩擦磨损性能 |
3.5 复合改性MC尼龙的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玻璃纤维与粉煤灰协同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
4.1 不同配比玻璃纤维粉煤灰协同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2 协同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摩擦与磨损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5 尼龙梯度复合管制备 |
5.1 尼龙复合管的制备与性能 |
5.1.1 单一粉煤灰梯度复合管 |
5.1.2 单一玻璃纤维复合管 |
5.1.3 玻璃纤维粉煤灰梯度复合管道 |
5.2 离心力场中颗粒运动规律分析 |
5.2.1 强化相质点梯度分布控制数学模型 |
5.2.2 立式离心力场中颗粒的受力模型 |
5.2.3 卧式离心力场中颗粒的运动模型的建立 |
5.2.4 卧式离心力场中粉煤灰颗粒径向分布状况 |
5.3 尼龙复合管的产业化生产 |
5.3.1 产业化生产工艺 |
5.3.2 生产线简况 |
5.3.3 管道经济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线型与星型聚酰胺6-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的性能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原料 |
1.2 PU预聚物制备 |
1.2.1 线型PU预聚物制备: |
1.2.2 星型PU预聚物制备: |
1.3 PA6-PU嵌段共聚物制备 |
1.4 性能测试 |
1.4.1 差热分析 (DSC) : |
1.4.2 拉伸性能: |
1.4.3 冲击强度: |
1.4.4 邵氏D硬度: |
1.4.5 扫描电镜分析 (SEM) : |
2 结果与讨论 |
2.1 DSC分析 |
2.2 力学性能分析 |
2.2.1 硬度: |
2.2.2 拉伸强度: |
2.2.3 冲击强度: |
2.3 SEM分析 |
3 结论 |
(7)二胺扩链剂对尼龙6-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料 |
1.2 尼龙6-PU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1.3 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DSC分析 |
2.2 MDA对尼龙6-PU嵌段共聚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1 硬度 |
2.2.2 拉伸强度 |
2.2.3 冲击强度 |
3 结束语 |
(8)刚性大分子活化剂阴离子接枝PA6的制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PA6 的发展与现状 |
1.1.1 PA6 的发展史 |
1.1.2 PA6 的发展趋势 |
1.2 已内酰胺合成PA6 的方法 |
1.2.1 氨基己酸自缩聚 |
1.2.2 水解聚合 |
1.2.3 阳离子聚合 |
1.2.4 阴离子聚合 |
1.3 MCPA6 的应用 |
1.3.1 机械方面 |
1.3.2 汽车工业 |
1.3.3 其他应用 |
1.4 MCPA6 的改性 |
1.4.1 填充增强改性 |
1.4.2 共混合金化改性 |
1.4.3 共聚合金化改性 |
1.4.4 纳米粒子改性 |
1.4.5 分子复合材料 |
1.4.6 其他改性方法 |
1.5 大分子活化剂改性MCPA6 |
1.5.1 概念介绍 |
1.5.2 大分子活化剂改性MCPA6 |
1.6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自由基共聚合成含CCL 基团的大分子活化剂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小分子单体ACCL 的制备 |
2.2.3 大分子活化剂的制备 |
2.2.4 分析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小分子单体ACCL 的表征 |
2.3.2 大分子活化剂的共聚合成 |
2.3.3 大分子活化剂的FTIT 分析 |
2.3.4 大分子活化剂的1H-NMR 分析 |
2.3.5 大分子活化剂的上CCL 的摩尔分数 |
2.3.6 大分子活化剂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2.4 小结 |
第3章 大分子活化剂接枝MCPA6 及机理探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 |
3.2.2 接枝聚合物的合成 |
3.2.3 聚合物纯化与分析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阴离子聚合条件的选择 |
3.3.2 单体转化率与聚合物产率 |
3.3.3 FTIR 分析 |
3.3.4 ~1H-NMR 分析 |
3.3.5 玻璃化转变 |
3.4 聚合机理探讨 |
3.4.1 小分子活化剂的活化机理 |
3.4.2 本研究的机理探讨 |
3.5 小结 |
第4章 PS-G-PA6 的性能研究 |
4.1 PS 改性PA6 的研究背景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不同接枝率的PS-g-PA6 合成 |
4.2.2 聚合物的检测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S-g-PA6 的玻璃化转变 |
4.3.2 PS-g-PA6 的熔融行为 |
4.3.3 PS-g-PA6 的结晶形态 |
4.3.4 PS-g-PA6 的结晶度 |
4.3.5 PS-g-PA6 的断面形态 |
4.3.6 PS-g-PA6 的热稳定性 |
4.3.7 PS-g-PA6 的平衡吸水量 |
4.4 小结 |
第5章 PMMA-G-PA6 的性能研究 |
5.1 PMMA 改性PA6 的研究背景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不同接枝率的PMMA-g-PA6 合成 |
5.2.2 PMMA-g-PA6 的检测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MMA-g-PA6 的玻璃化转变与熔融行为 |
5.3.2 PMMA-g-PA6 的结晶形态与结晶度 |
5.3.3 PMMA-g-PA6 的热稳定性 |
5.3.4 PMMA-g-PA6 的平衡吸水量 |
5.3.5 PMMA-g-PA6 的SEM 分析 |
5.3.6 PMMA-g-PA6 增容PMMA/PA6 共混体系 |
5.4 小结 |
第6章 PS-ALT-NPMI/PA6 接枝共聚物及共混物的性能 |
6.1 马来酰亚胺改性PA6 的研究背景 |
6.1.1 N-取代马来酰亚胺 |
6.1.2 N-取代马来酰亚胺的聚合 |
6.1.3 N-取代马来酰亚胺改性聚合物 |
6.1.4 己有聚酰亚胺改性PA6 的研究 |
6.2 实验部分 |
6.2.1 (PS-alt-NPMI)-g-PA6 与PS-alt-NPMI/PA6 的制备 |
6.2.2 分析检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S-alt-NPMI 加入对阴离子聚合的影响 |
6.3.2 接枝共聚与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 |
6.3.3 接枝共聚与共混物的熔融行为 |
6.3.4 接枝共聚与共混物的结晶形态及结晶度 |
6.3.5 接枝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与动力学 |
6.3.6 接枝共聚与共混物的断面形态 |
6.3.7 (PS-alt-NPMI)-g-PA6 的热降解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MC尼龙、MC尼龙/CaCO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MC尼龙的简介 |
1.2 MC尼龙的合成原理 |
1.3 尼龙6无机纳米粒子原位聚合复合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
1.3.1 纳米材料 |
1.3.2 纳米微粒的表面处理 |
1.3.3 无机纳米原位聚合复合材料 |
1.3.4 无机刚性粒子增韧聚合物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
1.3.5 无机纳米原位聚合复合材料最新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MC尼龙及MC尼龙/CaCO_3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测试试样的制备 |
2.5 试样分析和表征 |
2.5.1 产率的测定 |
2.5.2 红外(FTIR)分析 |
2.5.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
2.5.4 高压毛细管分析 |
2.5.5 微观形态分析 |
2.5.6 粘均分子量(M_η)测定 |
2.5.7 Molau实验 |
2.5.8 热重分析(TGA) |
2.5.9 力学性能的测定 |
第三章 纯MC尼龙合成、结构和性能分析 |
3.1 纯MC尼龙红外分析 |
3.2 引发剂对纯MC尼龙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2.1 引发剂对纯MC尼龙的转化率、结晶和熔融行为的影响 |
3.2.2 引发剂对纯MC尼龙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3 引发剂对纯MC尼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活化剂对纯MC尼龙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3.1 活化剂对纯MC尼龙的转化率、结晶和熔融行为的影响 |
3.3.2 活化剂对纯MC尼龙的流变性能的影响 |
3.3.3 活化剂对纯MC尼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NaOH与IPDI等摩尔比时不同催化剂用量合成的MC尼龙 |
3.4.1 不同催化剂用量对纯MC尼龙的转化率、结晶和熔融行为的影响 |
3.4.2 不同催化剂用量对纯MC尼龙的流变性能的影响 |
3.4.3 不同催化剂用量对纯MC尼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 NaOH与IPDI摩尔比为2∶1时不同催化剂用量合成的MC尼龙 |
3.5.1 不同催化剂用量对纯MC尼龙的转化率、结晶和熔融行为的影响 |
3.5.2 不同催化剂用量对纯MC尼龙的流变性能的影响 |
3.5.3 不同催化剂用量对纯MC尼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MC尼龙/CaCO_3纳米复合材料合成、结构和性能分析 |
4.1 红外分析 |
4.2 MC尼龙/CaCO_3纳米复合材料的TG分析 |
4.3 Molau实验 |
4.4 MC尼龙/CaC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聚合 |
4.4.1 纳米CaCO_3含量对MC尼龙的合成、熔融和结晶行为的影响 |
4.4.2 纳米CaCO_3含量对MC尼龙的流变性能的影响 |
4.4.3 纳米CaCO_3含量对MC尼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论和以后工作设想 |
5.1 总结论 |
5.1.1 纯MC尼龙合成、结构和性能分析 |
5.1.2 MC尼龙/CaCO_3纳米复合材料合成、结构和性能分析 |
5.2 以后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二氮杂萘酮聚芳醚砜(PPES)/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
1.2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分类 |
1.3 原位聚合法复合材料 |
1.4 以尼龙6为基体的原位聚合复合材料 |
1.4.1 尼龙6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 |
1.4.1.1 阴离子聚合法合成铸型尼龙6的原理 |
1.4.1.2 铸型尼龙简介 |
1.4.1.3 铸型尼龙聚合过程及特点 |
1.4.1.4 铸型尼龙6的特性 |
1.4.2 以尼龙6为基体的原位聚合复合材料 |
1.4.2.1 尼龙6/无机层状物复合体系 |
1.4.2.2 尼龙6/无机粒子复合体系 |
1.4.2.3 尼龙6嵌段共聚改性及分子复合体系 |
1.5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构思及创新点 |
1.5.1 本工作的目的、意义及构思 |
1.5.2 本工作的研究内容 |
1.5.3 本工作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样品制备 |
2.2.1 原位聚合法制备PPES/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 |
2.2.2 溶液共混共沉淀法制备聚醚砜(PPES)/尼龙6复合材料 |
2.3 力学试样的制备 |
2.3.1 试样规格 |
2.3.2 试样制备方法 |
2.4 结构和性能表征的仪器与方法 |
2.4.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4.3 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
2.4.4 等温差式扫描量热法 |
2.4.5 广角X射线衍射(WAXD)分析 |
2.4.6 热重(TGA)分析 |
2.4.7 力学性能测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PES/MC尼龙6复合材料相互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红外光谱法研究复合材料的相容性 |
3.3 己内酰胺、己内酰胺钠与PPES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
3.4 PPES在基体MC尼龙6中的分散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与熔融 |
4.1 引言 |
4.2 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4.2.1 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
4.2.2 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4.2.2.1 Jeziormy法 |
4.2.2.2 Liu法 |
4.3 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后的熔融行为 |
4.4 原位聚合复合材料与溶液共混共沉淀法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与熔融行为对比 |
4.4.1 原位聚合复合材料与溶液共混共沉淀法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对比 |
4.4.2 原位聚合复合材料与溶液共混共沉淀法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的非等温后熔融行为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与熔融 |
5.1 引言 |
5.2 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 |
5.2.1 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 |
5.2.2 平衡熔点 |
5.2.3 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 |
5.2.3.1 Avrami方程 |
5.2.3.2 LH(Lauritizen-Hoffman)方法 |
5.3 尼龙6及其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等温结晶后的熔融行为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晶型结构研究 |
6.1 引言 |
6.2 PPES含量对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晶型结构的影响 |
6.3 退火处理对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晶型和结晶度的影响 |
6.4 KI/I_2溶液处理对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晶型结构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破坏形态研究 |
7.1 引言 |
7.2 热失重行为研究 |
7.2.1 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热失重行为 |
7.2.2 溶液共混共沉淀法处理后的共混材料热失重行为 |
7.3 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破坏形态 |
7.3.1 PPES/MC尼龙6原化聚合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及破坏形态 |
7.3.2 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
7.3.3 PPES/MC尼龙6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及破坏形态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四、PPG/PTHF对MC尼龙结晶行为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阴离子聚合尼龙6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D]. 黄振强. 中北大学, 2020(02)
- [2]聚酰胺6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徐启杰. 河南大学, 2014(01)
- [3]聚氨酯改性MCPA6研究进展[J]. 宋文生,魏稳涛,李平,蔡俊青. 聚氨酯工业, 2013(05)
- [4]大陆俯冲带Nb/Ta分异和元素迁移: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及变质脉研究[D]. 黄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04)
- [5]MC尼龙复合改性与梯度复合管制备[D]. 张士华.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7)
- [6]线型与星型聚酰胺6-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的性能比较[J]. 邓鑫,李笃信,王进,杨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1(01)
- [7]二胺扩链剂对尼龙6-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 邓鑫,王进,杨军,李笃信. 塑料, 2009(05)
- [8]刚性大分子活化剂阴离子接枝PA6的制备与性能[D]. 刘耀驰. 湖南大学, 2008(12)
- [9]MC尼龙、MC尼龙/CaCO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冯德才. 四川大学, 2006(03)
- [10]二氮杂萘酮聚芳醚砜(PPES)/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姚辉梅. 华侨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