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二地图设计说明(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宋健[2](2020)在《蜀汉政区治所与地理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蜀汉政区的治所和地理格局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地域范围是蜀汉政权的疆域范围,以政区来看便是益州地区,即当时的巴、蜀、广汉、汉中、武都、阴平、犍为、建宁、牂柯、越嶲、永昌等郡;以今日之地域来看便是陕西、甘肃南部,四川东部,以及重庆、贵州、云南的大部分地区。研究的时间范围主要是蜀汉政权的时间范围,即公元221年至公元263年。当然,蜀汉建国之前的汉末乱世,刘焉、刘璋、刘备相继割据益州时,亦与蜀汉颇有渊源,也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蜀汉政权政治、经济、自然等方面的概况,对蜀汉的时间、地域范围,政区制度与结构,人口分布和迁移,经济发展情况,资源分布,交通路线的分布,自然地理的分区与特征等问题得到基本的认识,为下文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第二章以郡—县的格式,以蜀汉末期景耀五年(262)为断限,综合运用史料、今人研究及考古资料来考证蜀汉22个郡级政区和134个县级政区的治所位置。对于争议不大的治所,考证比较粗略,而对于争议较大的或有新材料出现的治所,则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证。考证的形式是先列举如今学术界的观点,再列举材料以支撑或商榷或甄别这些观点,最后给出本文的结论。第三章以第二章的结论为基础,将蜀汉分为五个区域,以区域为单位对蜀汉政区的结构进行分析,结合政治、经济、交通、军事等因素解读各个区域内政区的变化,考察蜀汉政区格局的形成和变化过程。通过本文的研究,首先可以对蜀汉政区的治所位置以及政区演变的过程这两方面有更清楚的认识,这两方面是历史政区地理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可以作为其他研究的基础。其次,本文对蜀汉政区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做了分析。三国时期是自秦统一以来第一个长时段的分裂时代,蜀汉则是在此乱世中存续了数十年的割据政权,具有典型性,研究其政区地理对分裂时期的政区地理研究甚有意义。从政区的视角,对两汉至魏晋南北朝之间的社会变革问题也有所启示。
刘星良[3](2020)在《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网中的传播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了解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网中的传播规律,是评价其可靠性的前提,也是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救援预案的基础。虽然国内外相关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一些关键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有些成果与我国的实际交通环境条件不符。本文在全面分析既有交通流理论的基础上,对突发事件影响在路段、节点区域和路网内的传播规律进行了探讨,建立了高速公路网突发事件影响传播预测模型,为研究突发事件下交通运输网应急调度和疏散救援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构建了突发事件下高速公路网交通状态演变因子体系。剖析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定义和特征,以剩余通行能力为评判标准,明确了突发事件严重程度的表征指标,筛选出了影响突发事件下路网交通状态演变的主要因子。提出了在途交通是状态演变的内在驱动力,匝道则是事件影响传播至路网层面的载体的观点。构建了适用于突发事件条件的五参数Logistic速密模型。以LWR理论为基础,针对Logistic速度——密度模型中参数意义不明确的缺陷,通过实地实验数据,对Logistic速度——密度关系曲线中的未知参数进行了标定,构建了包括自由流速度、转折密度、走停速度,重车比例以及拥挤密度的Logistic速密模型;验算了不同车道封闭工况、不同v/c情景下的停车波速和排队长度,得到了车道封闭对传播速度和行程时间延误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五参数Logistic速密模型较好地解决了重车混入对交通流的影响量化难题。针对现有交叉口通行能力无法准确描述突发事件影响下节点区域交通流特性的缺陷,提出了节点容纳能力(Highway Node Acceptance Capacity,HNAC)概念。以Newell车辆跟驰模型为基础,结合驾驶员变道过程模型和仿真试验结果,建立了HNAC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图像得到了事件影响由路段至路网的溢出条件;提出了基于HNAC的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网中的传播预测方法。研究显示:节点最大容纳交通量与主路在途交通量和重车混入有较强的相关性。当重车混入率一定时,HNAC与主路在途交通量正相关;当在途交通一定时,若在途交通量小于10500)3)/3)?7),HNAC与其呈正相关,若在途交通量大于10500)3)/3)?7),HNAC与其呈负相关。合流交通量大于该节点区域HNAC时,突发事件影响会溢出路段传播至相交道路中。构建了人工干预措施下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中的消散模型。通过仿真试验结果分析了可逆车道、开放应急车道和重车限制等措施对交通流状态的影响,从消散时间效率和行程时间效率两个方面评估了上述措施在应急疏散中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无论何种人工干预措施,对突发事件影响的消散并没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可缩短疏散中的平均行程时间;在上述三种措施均具备实施条件的情况下,可逆车道具有最佳的疏散效果,其长度应控制在6km内。
张潇[4](2019)在《河南巩县石窟的调查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巩县石窟是中国着名的石窟寺之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老县城东北约13公里的南河渡镇,开凿于寺湾村大力山断崖之上。石窟“一”字型横向分布,分为西、中、东三个区域,现存有5个窟,1个千佛龛,3尊大型摩崖造像,以及331个摩崖造像小龛。自北魏始凿以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唐至明清时期,各类造像与题记丰富,在中国石窟寺发展史以及佛教艺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研究立足于田野,利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巩县石窟进行了科学调查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正文部分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本文选题背景。根据现存造像情况和现有研究成果,石窟寺确系始凿于北魏后期,但因无确切的文献记载,石窟寺究竟为何会开凿于此地,主体洞窟和窟内造像龛是否为北魏帝室所开凿的皇家石窟,其具体开凿年代和发展脉络到底如何,目前学术界仍存在争议。另外,除主体洞窟和窟内造像龛外,巩县石窟拥有数量众多的小型造像龛,这些造像龛的开凿年代、特点等问题也没有进行过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其次,对巩县石窟的既往发现和研究史进行了梳理;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交代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为概述。首先对巩县石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探讨了巩县石窟周边独特的水利和交通地理条件;其次,从巩县石窟出发,对中国石窟寺的选址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本章亦对河洛历史文化与佛教文化进行了探讨。第三章对巩县石窟5个主体洞窟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首先刊布了主体洞窟调查报告;其次,在调查的基础上,就洞窟形制和造像选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巩县石窟5个主体洞窟中,第1、2、3、4窟为中心柱石窟,形制既吸取了云冈第三期石窟的特点,又将龙门佛殿窟的一些布局特点纳入了开凿的设计中;第5窟为方形三壁三龛式佛殿窟,不仅仅是对龙门宾阳中洞的复刻和描摹,也是云冈和龙门两种形制特色结合的产物。洞窟礼拜观像方式的发展,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第四章对巩县石窟的窟内造像龛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首先,刊布了窟内造像龛调查报告,打破以洞窟为基本单位的限制,采取以造像龛为基本研究单位的方法,对窟龛造像进行编号;其次,对窟内造像龛进行了类型学研究;最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类型学的结论,对于巩县石窟的年代和序列做出以下推断:第1窟的开凿时间最早,是为宣武帝所开凿,时代约相当于龙门大型石窟停工的熙平年间;第2窟在雕凿出雏形后废弃而并非完工后崩塌,与灵太后胡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第1窟、第2窟并非作为双窟所营建,第2窟是独立的、以灵太后为功德主的大型石窟;第4窟和第3窟都是为孝明帝以及当时实际掌握政权的灵太后胡氏所造,在时间序列上晚于第1窟,与第2窟的时间相当,但也开始于熙平年间。因灵太后被废,后期壁面雕凿十分粗糙和草率,并且第3窟出现了众多的雕凿改变;第5窟本意是为孝庄帝所造,但经北魏末期的动乱和政治斗争之后,实际完工于孝武帝时期,但仍为皇家力量所造,并非民间自主雕凿。第五章首次刊布了巩县石窟外壁摩崖造像小龛及洞窟内后期雕凿造像小龛的完整调查报告,为小龛的研究提供基础。第六章对巩县石窟造像小龛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首先,通过类型学分析,将巩县石窟的小龛雕刻分为北朝造像小龛和唐代造像小龛两个部分;其次,就两个不同时期的小龛雕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北朝小龛的雕凿,始于北魏普泰年间,但北魏时期的小龛仅可确认227龛一例。可确认的东西魏时期的小龛远多于北魏,雕凿位置相对统一,都围绕在各个窟窟门的周围,尤其是第5窟,数量最多。东魏小龛数量远多于西魏,说明此地区还是处于东魏控制之下的。北齐时期是巩县石窟小龛雕刻的一个高峰,除占据中区外,在各个窟的外壁均有分布,雕凿的类型来看,也更加多样和富于变化,有了很多创新和改变,但由于巩县在北齐时期仍然比较封闭,所以造像保留了更多北魏和东西魏的传统,衣衫仍然比较厚实,并无轻薄贴体的发展趋势,可见巩县石窟的北齐小龛造像具有浓厚的当地特色。巩县石窟无北周小龛雕刻。晚期的小龛全部雕刻于唐代,就年代跨度来说是很宽的,早中晚唐都有,但就雕凿的数量和质量来看,明显集中雕凿于唐高宗和武周时期,龙朔年间、麟德和乾封年间、总章和咸亨年间为三个雕凿高峰。第七章对巩县石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帝后礼佛图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了礼佛图的现状、来源以及独特性和价值;第二部分对巩县石窟与其他相关石窟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讨论了巩县石窟与云冈石窟、鸿庆寺石窟、水泉石窟、西沃石窟和万佛山石窟的关系。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对于研究中未尽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继续开展提出了方向。
徐放[5](2019)在《泰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文中提出风景园林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与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社会不断交织融合,为后世积累了丰饶的财富。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其丰富的自然、人文条件,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泰山风景园林。自然山水结构和封禅、儒、释、道文化都对泰山风景园林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风景园林学角度,传承历史上“大泰山”的概念,系统的分析泰山风景园林理法,有助于理清泰山风景园林的自然和文化背景,推动泰山的保护和发展,助力地域性景观研究。1.论文首先根据泰山现状、历史文献、现代研究,对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研究范围进行确定,提出泰山的风景园林研究,应借助历史学中“大泰山”的概念,将泰山主山与泰山周边群山都包括进来,确保泰山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研究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对泰山文化、理法的含义进行了研究,梳理了泰山文化中祭祀、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发展、内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整理出了历代帝王祭祀泰山大事表、泰山道教大事记,明晰了泰山风景园林的历史源流,为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的研究做好了时间轴上的铺垫。2.泰山风景园林以山水为骨架发展,但古籍记载的山水方位现今多已遗失,导致相地、选址的研究没有依托。论文对泰山的自然山水方位进行了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各种古籍古文的考察、辨析,对泰山山水景观进行考证、辨明、归纳、总结,总结成表,并且结合现代测绘的地形图,推测绘制了泰山主山的山峰位置全图,理清了泰山风景园林发展依托的主要脉络。同时按照时间顺序,以同样的方法对泰山人文景观进行考辨,绘制了泰山主山古代景观分布图,理清了泰山人文景观发展的脉络。提出:自然山水脉络是泰山风景园林确定位置的横向“凭藉”,历史人文脉络是泰山风景园林长久发展的纵向“凭藉”。横向和纵向立体地了解泰山,泰山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的研究才能切实可行。同时,弥补了部分泰山研究基础资料的空白,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3.在研究泰山山水的基础之上,以“借景”为核心,相地、问名、立意、布局、理微、余韵为序列,对泰山的风景园林理法进行研究。其中相地、布局、理微结合山水的景观特征与园林案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而问名、立意、余韵的研究穿插于其中。对已经整理好的泰山山水系统进行“相地”,总结归纳了泰山山水的自然景观特点。岱顶山水的景观特点为:群峰簇拥,仙境自成;高低陡峻,各有千秋;奇石山洞,平添情趣;泉水发源,钟灵毓秀;远近四方,皆可瞻景。岱阳山水的景观特点为:三收三放,峰回路转;风清疏朗,景色各异;寻山而上,各具特色;竹苞松茂,物华天宝;高低缓急,山水相映。岱阴山水的景观特点为:群峰紧绕,犬牙交错;峪水清幽,松树茂盛;冰牢深深,孤山诡谲;室外桃源,清静之地。泰山周边群山的景观特点为:众山皆小,泰山自大;取静避喧,佛道有灵。然后以时间为线索,根据泰山人文景观的变迁过程,将其发展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至明清三个时期,并结合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分析了人文景观在各个时期是如何根据自然景观特点来“布局”的。最后,结合研究现状,选取了8个与自然山水特点结合的比较紧密的泰山园林和建筑作为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从人文景观背景上包含了道教、佛教、封禅、民间传说四种类型,从时间线上包含了秦汉到晚晴时期,从立地条件上包含了泰山主山的典型山水空间条件与泰山周边群山,确保了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古籍考证、实地调研等方法,分别研究了这些单体是如何“理微”。以点带面,用单体研究进一步明晰风景园林设计理法,并对有价值的园林和建筑进行了实测或复原。4.通过横向、纵向、由面及点的对泰山风景园林理法进行研究后,在最后的讨论中,对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泰山当前发展的问题在于:岱顶旅游负荷过重,泰山周边山体开发保护不足。并从风景园林学角度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冀以此传承和弘扬泰山文化。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创新。文献研究结合实地调研,绘制了泰山主山的山峰位置全图、泰山景观区位图,整理出了泰山帝王祭祀表与道教大事记,并结合泰山景观研究文献,实测了多处泰山园林和建筑,填补了部分泰山风景园林单体研究的空白,同时为其他泰山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基础资料。2.研究角度创新。引入多元技术分析泰山自然景观特征和历史文化脉络,将“大泰山”概念引入泰山风景园林研究,保证了泰山风景园林研究的完整性。同时分析了泰山人文景观的发展历史,提出了多核心的泰山区域人文景观布局,推断了泰山古代游览路线系统,并结合泰山最新的景区规划成果,提出了给出了泰山区域风景园林发展建议。
林海涛[6](2019)在《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文中研究说明春秋战国是古代中国从王国转向帝国的重要时期,中国在空间整合政治一统的同时,进入文化交融繁盛的新时期。“庄蹻入滇”历来被视为中原与西南边疆民族关系史的大事,素有“西南外徼,庄蹻首通”之说。然自唐代即有史家对其可信度提出质疑,延至当今,学界依旧论说纷纭、聚讼不休。随着时代推移,传说中的主要人物愈放愈大,而历史真相愈加模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庄蹻入滇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历史作用做了新的探讨。提出个人浅见,以期对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边疆开发史、中国大一统发展史的研究有所裨益。庄蹻入滇是云南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大事。史学家对庄蹻入滇历来存在不同看法。本文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历史上确有庄蹻入滇一事。庄蹻不是农民起义领袖而是楚国将军,在此基础上对庄蹻入滇的历史背景、入滇原因、庄蹻在中国国家统一上的贡献诸问题,提出个人的研究心得。云南在汉朝以前堪称亚洲的泛第三极。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即有民间自发开通的“蜀身毒道”与印度等南亚诸国有经济、文化联系。秦国通过汉中、巴、蜀与西南夷相通;楚国通过黔中、牂舸与西南相连。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司马迁奉使西征。不辱使命,了解西南夷的社会历史,撰着可信可靠的《西南夷列传》等着述,故司马迁所着录的庄蹻入滇一事的应当可信。考订庄蹻入滇的原因。通过对战国后期,秦、楚相争,统一天下的背景,通过“庄蹻暴郢”和“楚子灭巴”相关文献及考古报告的综合分析,确定楚国面临秦国腹背夹击危险,于楚顷襄王十八年(前281)为纵长遣将军庄蹻伐秦,灭枳巴。这是秦楚相争的关键一步,对天下一统影响极大。通过梳理文献,对巴黔中地、楚黔中郡、秦洞庭郡、汉武陵郡地望演变做了考订,依托考古报告由点及面研究,绘制出秦、楚黔中控制区域示意图,首次提出《华阳国志》与《后汉书》所述楚庄蹻溯沅水,“既灭夜郎,而秦夺楚地,无路得归”的记述存在着与庄蹻伐秦行经路线自相矛盾之处,因而不足为信。在对长江、清江、乌江及沅水流域的地理地貌和历史时期通航情况、夜郎地望及巴蜀入滇道路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出庄蹻率军离楚都郢循长江上或间走清江,可调集巫郡、黔中郡的驻军,水陆并进合力伐秦克枳。秦将司马错断庄蹻返郢归路后,庄蹻出符关,沿赤水河南下入夜郎地,渡乌江,远至滇池。通过对历史时期楚国的水陆交通线,及舟师、车辆、疫病等涉及后勤保障的因素进行考察。计算出:如庄蹻率军陆行,平均每日行军约为40里。每二万战斗人员日均所需2000石口粮,需十数倍的后勤保障人员和80辆运车方可运送。又行军沿途猛兽毒虫频出,且后勤保障很难通过就地筹集的方式获得,因此庄蹻远征大军必须借助水道以通粮。在长江流域雨季所形成的下泄水流来临前的五月,趁东亚夏季风对流层下层较强的偏南风,从楚郢都逆流而上。并调集峡江楚巫郡和酉水上游楚黔中郡的驻军,分别从长江、清江、乌江及间道,水陆并进攻占了位于乌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枳,经符关,沿赤水河南下,进入夜郎地区,势力扩展到秦蜀郡。而沅水流域及巴蜀地区,总体上通航能力不强,且为蛮烟瘴雨之乡,大军通过极易爆发大规模的疫病。在考察汉承秦制推进天下一统,秦汉王朝与“西南夷”关系的基础上,探析历来被视为研究华夏与西南边疆民族关系史大事的庄蹻入滇的深远意义。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司马错率军阻断庄蹻从峡江退回楚故地归路后,庄蹻经符关,沿赤水河南下,进入今贵州黔西地区,南渡乌江进入黔中地区后南下,经黔西南入滇东南,拉开华夏王朝统一西南夷,开发云贵高原的序幕。庄蹻以兵威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这是楚人和滇人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为汉武帝招徕西南夷,将大一统的事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西南夷在楚、秦王国争夺天下,秦、汉王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在与华夏相互依存、相互交融中,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为天下一统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葛方正[7](2019)在《赝科学现象初探 ——以赝科学出版物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赝科学是近年出现的继伪科学、民科之后的又一种非科学现象,赝科学出版物是赝科学的主要载体。本研究结合时代背景界定了赝科学的概念,描摹了赝科学出版物的大貌,并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的排查处理了大量赝科学出版物样本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归类。本研究对出版物在领域分布、出版方式和作者个人情况等层面的形式特征做了归纳整理,并从建立关联与使用概念两个方面对其内容与论证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赝科学理论总体上具有模糊性,宣扬统包一切的解释力与万物普遍联系的系统观。对这些赝科学出版物的汇总挖掘出了其中潜在的或是毫不避讳的非科学思维,这类非科学思维包含任意关联、新造概念、诉诸传统文化等典型谬误,这些特征使得赝科学从根本上与常规科学的范式南辕北辙。进一步,本研究从内部的思维方式与外部的现实条件出发对赝科学现象进行了解释。在这一过程中,科学与赝科学的迥异之处得到澄清,对赝科学的批判立场得以确立,相对主义知识观的缺失随之显现。最后,赝科学出版物的现状及其占用社会资源的事实说明当下社会的科学素养仍然不够,以及我们需要更称职的资源配置者。
张佳静[8](2018)在《地图晕渲法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应用》文中认为晕渲法是地图学中一种使用阴影原理,利用色调的明暗、冷暖变化来表示地形起伏的地貌表示方法,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最早的晕渲法地图。晕渲法在晚清时期传入中国,与同期传入中国的晕滃法、等高线法相比,晕渲法传播不够广泛,留存的地图数量也屈指可数。目前笔者所见最早的实物晕渲法地图是光绪十六年(1890)洪钧依据俄国地图转绘的《中俄交界全图》。国家图书馆《舆图要录》中仅收有7幅采用晕渲法绘制的晚清、民国地图,其中晚清的2幅地图可能由日本地图册转绘而成,5幅民国地图分别由军方测量局和铁路调查局测绘而成。晚清时期,江南制造局组织翻译的军事书籍《行军测绘》(1873)、《测地绘图》(1876)介绍了晕渲法的概念;民国时期,晕渲法概念较为混乱,多部书籍中把分层设色法和晕渲法混淆;随着地图绘制知识的不断更新,晕渲法概念逐渐准确清晰。在近代中国,晕渲法传播不广、应用有限,不属于主流地貌表示方法。
徐子黎[9](2018)在《西周关涉土地制度类金文集注及疑难字词专题研究》文中认为西周金文是研究西周史的第一手资料,西周土地制度史是西周史重要组成部分。学者利用西周金文研究西周土地制度史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出土古文字资料,对西周土地制度类相关重要金文作了新的研究,以期更好的利用这些金文。正文分三个部分:绪论首先介绍了对土地类金文名称的限定、土地类金文总的数量、以往学者对其研究的成果。并说明本文选取裘卫盉、五祀卫鼎、九年卫鼎、散氏盘、曶鼎、大克鼎等六篇铭文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所选六篇铭文与西周土地制度密切相关。第一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分为六节,每节的结构为各篇铭文的题名、题解、器影、拓片、释文、集注、按语。题解部分阐释该铭传拓、收藏、着录、考释等,具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器影和拓片采自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铭文释文采用严式隶定,所读之字用括号注出,本释文是综合各家文字考释成果重新做出的释文。集注部分以句为单位,汇集历代众家主要学说,详细徵引。为保证材料的可靠性以及避免读者在参阅本文时出现误解,集注皆原文徵引。按语部分主要是对一些重要字词做出按断,一般性问题不做说明。第二章分为两节,第一节是在集注的基础上,对各篇铭文重新做出的注释及白话语译。通行的铭文注释,虽有马承源主编的《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王辉《商周金文》等,但与新材料、新的研究成果相对照,相对来说显得滞後。第二节是对铭文中一些重要字词做出的考论,以单篇文章形式写出。计分为四篇文章:《说曶鼎中的“”》通过考辨认为“”当以“卖”解;《“柔远能迩”新解》试图结合史墙盘铭文中之“壣”字形,对“柔远能迩”做出新的释读,“能”表“挞伐”。《说散氏盘铭中之“蜢”》通过对散氏盘铭中“蜢”字的考释,认为其当读为“残”,表残毁义。阐明散氏盘铭文主旨与战争无关,散氏盘铭记录的是一场民事纠纷;《释散氏盘铭中的“鞭”》根据新出鸟形盉铭文中可确定的“鞭”,通过字形比勘,从而对散氏盘铭中的“鞭”字重新做出考释。
岳圆[10](2016)在《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生活足迹的标识与展示初步研究》文中提出自公元582年隋文帝下令在龙首原兴建新都,至公元904年韩建改建新城,隋唐长安城存在历时300余年,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目睹了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两个王朝的兴起、辉煌和衰落。在这三百余年间,长安城不仅是众商辐辏、万邦来朝的经济、政治中心,更是思想碰撞、文明交融的文化中心,开放活跃、绚丽多姿,群英荟萃、人才辈出,呈现出一片盛世的繁荣景象。其间出现了大量的杰出人物,他们的事迹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从唐末毁于战火之后,长安城几度更易,现代西安城市便建设于其旧址之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过两次针对整个城址的勘探测量,之后地面遗迹迅速被城市建设所湮没,如今除几处重要遗址点,隋唐长安城几乎已无所循迹。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旨在通过对资料的详细调查研究,将人物、事件与遗址相互关联,提出目前可操作、易着手的隋唐长安城遗址展示和阐释方向,以此来增进公众对于隋唐长安城遗址的理解认识。本文所研究的标识展示内容为:在明确名人足迹所在地的基础上,对于足迹所在的文化遗产地的位置标识,对于足迹所在文化遗产地以及发生在该地点的历史人物活动的展示。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为展示内容及展示策略。第一方面主要是通过对史籍文献、考古资料及现有历史地理研究成果的考据,整理出名人足迹,并将足迹所在地落位到现状城市。第二方面则对展示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展示策略及建议,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设计研究。
二、封二地图设计说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封二地图设计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
一、边郡管理系统 |
二、内郡管理系统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
一、工类 |
二、矿业类 |
三、商业类 |
第二节 军事类 |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
一、农林类 |
二、水利类 |
第四节 畜牧类 |
第五节 仓储类 |
下编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
引用谱录简称 |
参考文献 |
职官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蜀汉政区治所与地理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史料梳理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蜀汉政区设置的历史地理背景 |
第一节 蜀汉政权与政区:承接汉制,郡县为主 |
第二节 蜀汉自然环境:山河表里,高低相间 |
第三节 蜀汉社会环境:偏安一隅,稳固发展 |
第二章 蜀汉政区治所位置考证 |
第一节 天府之国——蜀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二节 京畿重地——广汉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三节 冉駹故地——汶山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四节 青衣故地——汉嘉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五节 东部核心——巴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六节 东部边境——巴东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七节 乌江边民——涪陵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八节 北边重镇——汉中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九节 北伐前哨——武都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十节 西北氐地——阴平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十一节 运输要道——东广汉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十二节 北面门户——梓潼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十三节 米仓阆水——巴西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十四节 南面门户——犍为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十五节 枝江符关——江阳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十六节 南中孔道——朱提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十七节 邛筰旄牛——越巂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十八节 南夷诸邑——牂柯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十九节 南中绥定——建宁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二十节 西南边陲——永昌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二十一节 金沙两岸——云南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二十二节 交益界首——兴古郡及属县治所考 |
第二十三节 蜀汉政区治所的分布特点 |
第三章 蜀汉政区格局研究 |
第一节 京畿核心区 |
第二节 东部综合区 |
第三节 北部边防区 |
第四节 中部过渡地带 |
第五节 南中地区 |
第六节 蜀汉政区结构的演变 |
第七节 蜀汉政区的圈层结构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3)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网中的传播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交通流理论的研究进展 |
1.2.2 突发事件影响在道路中传播规律的研究进展 |
1.2.3 突发事件影响在道路中传播范围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突发事件下高速公路网交通状态演变的内在驱动力 |
2.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界定与内涵 |
2.1.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界定 |
2.1.2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特征 |
2.1.3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表征方法 |
2.2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下路段交通状态演变的因素 |
2.2.1 在途交通对突发事件下路段交通状态演变的影响 |
2.2.2 路段类型对突发事件下路段交通状态演变的影响 |
2.2.3 车道特征对突发事件下路段交通状态演变的影响 |
2.3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下路网交通状态演变的因素 |
2.3.1 立交密度对突发事件下路网交通状态演变的影响 |
2.3.2 匝道对突发事件下路网交通状态演变的影响 |
2.4 突发事件下高速公路网交通状态演变因子体系 |
2.4.1 事故树分析方法 |
2.4.2 突发事件下高速公路网交通状态演变因子体系的建立 |
2.4.3 突发事件下高速公路网交通状态演变内在驱动因素的识别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路段的传播规律 |
3.1 交通流理论 |
3.1.1 LWR理论 |
3.1.2 速度——密度关系模型 |
3.1.3 基于广义Logistic曲线的速密模型 |
3.2 交通流数据的实地采集 |
3.2.1 交通流数据采集试验方案 |
3.2.2 交通流数据的预处理 |
3.3 基于广义LOGISTIC曲线的速密模型参数标定 |
3.3.1 交通流参数vf、kt和vb的标定 |
3.3.2 无量纲参数b和g的确定 |
3.3.3 模型的验证 |
3.4 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路段中的传播分析 |
3.4.1 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路段中的传播模型 |
3.4.2 v/c与影响传播速度的关系 |
3.4.3 行程时间延误与影响传播速度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节点区域的传播规律 |
4.1 高速公路节点区域的交通流特征 |
4.1.1 高速公路节点区域的分段 |
4.1.2 高速公路节点区域的交通流特征分析 |
4.2 突发事件影响的溢出条件 |
4.3 节点容纳能力的提出 |
4.4 节点容纳能力的数学建模 |
4.4.1 车辆跟驰模型 |
4.4.2 驾驶员变道过程模型 |
4.4.3 节点容纳能力在限制流中的建模 |
4.4.4 节点容纳能力在自由流中的建模 |
4.5 节点容纳能力的仿真分析 |
4.5.1 仿真试验的设计 |
4.5.2 仿真试验数据分析 |
4.5.3 节点容纳能力显式公式的建立 |
4.5.4 模型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网中的传播预测方法 |
5.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5.2 交通流历史数据的获取和分析 |
5.2.1 交通流历史数据集 |
5.2.2 交通流历史数据的时间尺度分析 |
5.3 对象路网的敏感路段分析 |
5.3.1 聚类分析的属性数据集 |
5.3.2 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的敏感路段识别 |
5.3.3 对象路网中的敏感路段及分析 |
5.4 基于HNAC的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网中的传播预测方法 |
5.4.1 考虑突发事件影响传播特征的高速公路网分段方法 |
5.4.2 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网中的传播预测方法 |
5.4.3 预测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网中传播的标准化流程 |
5.5 基于实际突发事件的预测方法算例 |
5.6 事件影响预测方法的误差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控制措施下的高速公路网突发事件影响消散规律 |
6.1 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中的消散规律 |
6.1.1 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中的消散过程 |
6.1.2 人工干预下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中的消散模型 |
6.2 交通管制措施对交通流的影响分析 |
6.2.1 交通管制措施的实施方式 |
6.2.2 开放可逆车道对交通流状态的影响 |
6.2.3 开放应急车道对交通流状态的影响 |
6.2.4 重车限制对交通流状态的影响 |
6.3 交通管制措施下的突发事件影响消散时间 |
6.3.1 突发事件背景环境的设计 |
6.3.2 开放可逆车道措施下的突发事件影响消散时间 |
6.3.3 开放应急车道措施下的突发事件影响消散时间 |
6.3.4 重车限制措施下的突发事件影响消散时间 |
6.4 交通控制措施在突发事件影响消散中的效用评价 |
6.4.1 疏散中的事件影响消散时间效率 |
6.4.2 疏散中的行程时间效率 |
6.5 本章小结 |
研究成果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河南巩县石窟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意义 |
第二节 巩县石窟的既往发现与研究史 |
一.初始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
二.探索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 |
三.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 |
四.繁荣阶段(21世纪至今)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述 |
第一节 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石窟寺选址 |
一.地理位置 |
二.自然环境 |
三.水利和交通地理条件 |
四.石窟寺的选址与原则 |
第二节 河洛文化与佛教 |
第三章 主体洞窟的调查与研究 |
第一节 洞窟调查报告 |
一.洞窟编号说明 |
二.西区洞窟 |
三.东区洞窟 |
第二节 洞窟形制与造像布局 |
一.洞窟形制 |
二.造像布局 |
第四章 窟内造像龛的调查与研究 |
第一节 窟内造像龛调查报告 |
一.窟内造像龛(即窟龛)编号说明 |
二.西区窟龛 |
三.东区窟龛 |
第二节 窟内造像龛类型 |
一.窟龛形制 |
二.造像形式和组合 |
三.佛装主尊 |
四.菩萨装主尊 |
五.胁侍菩萨像 |
六.胁侍弟子像 |
第三节 窟内造像龛雕凿特点和年代 |
一.造像龛的龛形特点 |
二.造像选择 |
三.巩县石窟雕凿年代推断 |
第五章 造像小龛调查报告 |
第一节 西区小龛调查报告 |
第二节 中区小龛调查报告 |
第三节 东区小龛调查报告 |
第六章 造像小龛研究 |
第一节 造像小龛的类型 |
一.小龛形制 |
二.造像形式和组合 |
三.佛装主尊 |
四.菩萨装主尊 |
五.主尊台座的类型 |
第二节 造像小龛的分期和年代 |
一.小龛的分组 |
二.小龛的年代和特点 |
第七章 巩县石窟其他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帝后礼佛图研究 |
一.帝后礼佛图遗存现状 |
二.巩县石窟帝后礼佛图来源 |
三.巩县石窟帝后礼佛图独特性和价值 |
第二节 巩县石窟与其它石窟的关系研究 |
一.巩县石窟与云冈石窟的关系 |
二.巩县石窟与鸿庆寺的关系 |
三.巩县石窟与水泉石窟的关系 |
四.巩县石窟与西沃石窟的关系 |
五.巩县石窟与万佛山石窟的关系 |
结语 |
附录 巩县石窟壁脚雕刻调查报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5)泰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泰山相关研究 |
1.2.2 园林设计理法相关研究 |
1.2.3 风景园林相关研究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框架 |
1.6 凡例 |
2. 泰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范围 |
2.1 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的含义 |
2.2 泰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的完整性 |
2.3 泰山之大论 |
2.4 历史文化视野下的“大泰山”区域 |
2.5 山水名录记 |
2.5.1 以山水为记的泰山风景 |
2.5.2 泰山山水范围 |
2.6 地图记载考 |
2.7 泰山风景名胜区范围 |
2.8 研究范围划定 |
3. 泰山概况 |
3.1 泰山自然遗产 |
3.1.1 泰山地质景观资源 |
3.1.2 泰山水文景观资源 |
3.1.3 泰山气象景观资源 |
3.1.4 泰山植物景观资源 |
3.2 泰山文化遗产 |
3.2.1 齐鲁地区产生的远古文化 |
3.2.2 泰山孕育的祭祀文化 |
3.2.3 封禅礼制的成形与发展 |
3.2.4 封禅终止与其他祭祀方式的延续 |
3.2.5 儒释道思想与泰山 |
3.2.6 小结 |
3.3 泰山风景园林现状 |
3.3.1 泰山景点分布现状 |
3.3.2 现存宗教建筑、碑刻统计 |
4. 泰山山水方位考 |
4.1 研究意义和区域划分 |
4.2 岱顶山水方位 |
4.3 岱阳山水方位 |
4.4 岱阴山水方位 |
4.5 大泰山周边群山 |
5. 泰山自然景观特征 |
5.1 岱顶山水:峰拥仙境,泉水之源 |
5.1.1 群峰簇拥,仙境自成 |
5.1.2 高低陡峻,各有千秋 |
5.1.3 奇石山洞,平添情趣 |
5.1.4 泉水发源,钟灵毓秀 |
5.1.5 远近四方,皆可瞻景 |
5.2 岱阳山水:山水交映,人文汇聚 |
5.2.1 三收三放,峰回路转 |
5.2.2 风清疏朗,景色各异 |
5.2.3 寻山而上,各具特色 |
5.2.4 竹苞松茂,物华天宝 |
5.2.5 高低缓急,山水相映 |
5.3 岱阴山水:群山交错,水幽松茂 |
5.3.1 群峰紧绕,犬牙交错 |
5.3.2 峪水清幽,松树茂盛 |
5.3.3 冰牢深深,孤山诡谲 |
5.3.4 室外桃源,清静之地 |
5.4 周边群山:众星拱月,佛道避喧 |
5.4.1 众山皆小,泰山自大 |
5.4.2 取景避喧,佛道有灵 |
5.5 小结 |
6. 泰山人文景观历史源流 |
6.1 先秦时期 |
6.1.1 先秦泰山祭祀 |
6.1.2 周明堂 |
6.1.3 先秦泰山登山线路 |
6.1.4 春秋建筑遗址 |
6.1.5 小结 |
6.2 秦汉时期 |
6.2.1 封禅祭坛 |
6.2.2 汉武帝明堂 |
6.2.3 宗教景观起源 |
6.2.4 小结 |
6.3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 |
6.3.1 岱顶人文景观 |
6.3.2 岱阳人文景观 |
6.3.3 岱阴人文景观 |
6.3.4 泰山周边群山人文景观 |
6.3.5 小结 |
7. 泰山人文景观选址分析 |
7.1 泰山古今游览路线的发展 |
7.2 泰山主山人文景观密度 |
7.3 岱顶、十八盘人文景观分布 |
7.4 泰山周边群山的辅助作用 |
7.5 泰山人文景观布局分析 |
8. 泰山典型园林和建筑 |
8.1 碧霞祠 |
8.1.1 碧霞元君祠现今形制 |
8.1.2 碧霞祠历史沿革 |
8.1.3 历代碧霞祠异同 |
8.1.4 小结 |
8.2 秦汉封禅台 |
8.2.1 封禅祭坛绝世原因 |
8.2.2 帝王登封台 |
8.2.3 帝王禅地方丘 |
8.2.4 小结 |
8.3 蒿里山神祠 |
8.3.1 蒿里山神祠方位 |
8.3.2 蒿里山神祠历史沿革 |
8.3.3 蒿里山神祠布局 |
8.3.4 祭祀对象考 |
8.3.5 小结 |
8.4 斗母宫、壶天阁 |
8.4.1 依山傍水——斗母宫 |
8.4.2 壶天仙境——壶天阁 |
8.4.3 小结 |
8.5 竹林寺、三阳观、王母池 |
8.5.1 竹林寺 |
8.5.2 三阳观 |
8.5.3 王母池 |
8.6 小结 |
9. 讨论 |
9.1 泰山山水脉络的基础作用 |
9.2 快捷登山路线的合理性 |
9.3 南侧中路景观线的开发 |
9.4 泰山风景园林的多核发展 |
10. 结语 |
10.1 主要研究成果 |
10.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泰山山水表 |
附表2: 岱顶山水景观表 |
附表3: 岱阳山水景观表 |
附表4: 岱阴山水景观表 |
附表5: 泰山周边群山山水景观表 |
附表6: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岱顶人文景观表 |
附表7: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岱阳人文景观表 |
附表8: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岱阴文景观表 |
附表9: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泰山周边群山人文景观表 |
附录1: 历代帝王泰山祭祀大事表 |
附录2: 泰山道教大事记 |
附录3: 泰山自然山水方位表 |
附录4: 泰山古迹位置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6)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时空 |
三、研究综述 |
(一) 史籍中的庄蹻入滇 |
(二) 今人着述、研究论文中的庄蹻入滇 |
四、研究趣旨 |
第一章 金道锡行与司马迁经略西南夷 |
第一节 庄蹻入滇之前西南夷地区的交通概况 |
第二节 楚国与西南的交通往来 |
第三节 先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与内地的联系 |
第四节 司马迁经略西南夷始获庄蹻入滇一事 |
第二章 庄蹻入滇起因、时间考 |
第一节 秦、楚的崛起 |
第二节 秦夺巴蜀布局天下 |
第三节 楚国屡见欺于秦国 |
第四节 射猎者说与楚伐秦得枳 |
第五节 楚将军庄蹻领兵考 |
第六节 楚得枳而国亡 |
第七节 楚国复强与王翦灭楚 |
第三章 黔中地望与庄蹻归报无路考 |
第一节 巴黔中与楚黔中 |
第二节 秦、楚相争黔中 |
第三节 《华阳国志》所载庄蹻泝沅水路线考谬 |
第四章 庄蹻离郢伐秦克枳入滇路线分析 |
第一节 楚国在峡江地区的进退 |
第二节 历史时期长江、清江、乌江的通航 |
第三节 历史时期沅水流域的通航 |
第四节 庄蹻道塞不通出夜郎考 |
第五章 庄蹻率军远征后勤保障可行性探究 |
第一节 历史时期楚国的交通概况 |
第二节 庄蹻远征后勤物资陆运的可行性研究 |
第三节 疫病和猛兽对庄蹻远征的影响 |
第四节 庄蹻远征后勤物资的水运保障研究 |
第六章 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的探析 |
第一节 秦对中国统一及秦崩溃后的遗产 |
第二节 汉承秦制与汉之为汉 |
第三节 王朝与“西南夷” |
第四节 庄蹻入滇的深远意义 |
余论 庄蹻入滇与民族融合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对今后研究方向略作展望 |
致谢 |
(7)赝科学现象初探 ——以赝科学出版物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什么是“赝科学”出版物 |
1.1 赝科学的定义 |
1.2 赝科学出版物的概况与本研究的背景 |
1.3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遴选标准 |
第二章 赝科学出版物的形式考察 |
2.1 出版物的分布 |
2.2 出版物的出版模式 |
2.3 出版物的作者 |
第三章 赝科学出版物的内容与论证方式考察之一——以关联为中心 |
3.1 建立关联的类比方法 |
3.2 关联的模糊性 |
3.3 关联中的系统联系观 |
3.4 关联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
第四章 赝科学出版物的内容与论证方式考察之二——以概念为中心 |
4.1 元概念的创制 |
4.2 人格化的概念 |
4.3 概念选取中的经济性原则 |
4.3.1 概念的来源之一——常规科学 |
4.3.2 概念的来源之二——唯物辩证法 |
4.3.3 概念的来源之三——中华传统文化 |
第五章 解释与启示 |
5.1 内部解释——思维与认知解释 |
5.2 外部解释——资源与制度解释 |
5.2.1 赝科学的本土资源 |
5.2.2 科学建制与相对主义思潮 |
5.3 一点现实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地图晕渲法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晕渲法在西方的发展 |
2 中国地图中的晕渲法 |
2.1 洪钧的《中俄交界全图》 |
2.2《舆图要录》中的晕渲法地图 |
3 书籍中的晕渲法 |
3.1 晚清译着中对晕渲法引入 |
3.1.1《行军测绘》 (1873年) |
3.1.2《测地绘图》 (1876年) |
3.2 民国书籍中晕渲法与分层设色法概念的混淆 |
3.3 对晕渲法的正确认识 |
3.3.1“浓淡色法” |
3.3.2“晕渲式”与“晕渲” |
4 影响晕渲法发展与应用的因素 |
5 总结 |
(9)西周关涉土地制度类金文集注及疑难字词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西周土地类金文简介及研究概况 |
二、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集注篇 |
凡例 |
第一节 裘卫盉铭文集注 |
第二节 五祀卫鼎铭文集注 |
第三节 九年卫鼎铭文集注 |
第四节 曶鼎铭文集注 |
第五节 大克鼎铭文集注 |
第六节 散氏盘铭文集注 |
第二章 六篇铭文新注译 |
一、裘卫盉新注译 |
二、五祀卫鼎新注译 |
三、九年卫鼎新注译 |
四、曶鼎新注译 |
五、大克鼎新注译 |
六、散氏盘新注译 |
第三章 疑难字词专题研究 |
一 说曶鼎铭文中的“” |
二 “柔远能迩”新解 |
三 说散氏盘铭中之“蜢” |
四 散氏盘铭文中“鞭”字补说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後记 |
(10)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生活足迹的标识与展示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课题提出 |
1.1.1.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
1.1.3.研究方法 |
1.1.4.研究框架 |
1.2.相关研究概况 |
1.2.1.隋唐长安城相关研究综述 |
1.2.2.国内遗产标识与展示相关研究综述 |
1.2.3.隋唐长安城目前已做标识与展示工作 |
2.隋唐长安城遗址及考古、复原研究概况 |
2.1.隋唐长安城城市格局 |
2.2.隋唐长安城遗址考古概况 |
2.3.隋唐长安城的复原研究 |
2.3.1.隋唐长安城的复原历程 |
2.3.2.近年来考古发掘成果对于隋唐长安城遗址复原研究的推进 |
2.3.3.隋唐长安城格局复原叠加图的绘制 |
2.4.隋唐长安城内地点标识的可能性分析 |
2.5.本章小结 |
3.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足迹基础资料研究 |
3.1.相关文献综述 |
3.2.名人的基础筛选 |
3.2.1.筛选范围 |
3.2.2.名人足迹核心点的提出 |
3.2.3.筛选方法 |
3.2.4.初阶段整理成果 |
3.3.本章小结 |
4.隋唐长安城名人核心足迹分类统计及落位 |
4.1.隋唐长安城帝王足迹 |
4.2.隋唐长安城皇戚足迹 |
4.2.1.诸王 |
4.2.2.公主、县主 |
4.3.隋唐长安城政治及军事人物足迹 |
4.3.1.宰相 |
4.3.2.名将 |
4.3.3.节度使 |
4.4.隋唐长安城文化人物足迹 |
4.4.1.将作大匠 |
4.4.2.状元 |
4.4.3.诗人及文学家 |
4.4.4.书法家 |
4.4.5.画家 |
4.4.6.歌舞俳优 |
4.5.隋唐长安城宗教人物足迹 |
4.5.1.僧侣 |
4.5.2.道士 |
4.5.3.外籍宗教人物 |
4.6.隋唐长安城外籍人物足迹 |
5.隋唐长安城名人足迹路线个案研究 |
5.1.隋唐长安城真实人物的展示线路研究 |
5.1.1.诗人的长安 |
5.1.2.画家的长安——以吴道子为例 |
5.1.3.帝王的长安——以唐玄宗为例 |
5.1.4.僧侣的长安——以玄奘为例 |
5.2.隋唐长安城文学人物的展示线路研究 |
5.2.1.隋唐长安的传奇文学与市井生活 |
5.2.2.商人的长安——以窦乂为例 |
5.2.3.《李娃传》——郑生视角线路落位 |
6.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足迹的标识展示策略初步研究 |
6.1.展示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分析 |
6.1.1.展示内容分析 |
6.1.2.展示载体分析 |
6.1.3.展示受众分析 |
6.2.标识展示地点选取的基本原则 |
6.3.展示策略初步研究 |
6.3.1.展示方式 |
6.3.2.展示原则 |
6.3.3.展示建议 |
6.4.本章小结 |
7.隋唐长安城名人足迹标识展示案例研究及设计 |
7.1.案例研究:位于大慈恩寺遗址的名人及相关展示研究 |
7.1.1.案例选取依据 |
7.1.2.可展示内容研究 |
7.1.3.场所调研及案例研究 |
7.1.4.展示策略分析及标识展示设施设计 |
7.2.展示点设计案例:平康坊、宣阳坊名人足迹展示设施设计 |
7.2.1.案例选取依据 |
7.2.2.展示内容 |
7.2.3.标识地点的选取及调研 |
7.2.4.标识展示设施设计 |
7.3.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 :隋唐长安城坊内建筑数量统计表 |
附录2 :隋唐长安城坊内住宅统计表 |
附录3 :隋唐长安城坊内佛寺统计表 |
附录4 :隋唐长安城坊内道观统计表 |
附录5 :隋唐长安城坊内享庙统计表 |
附录6 :隋唐长安城坊内家庙统计表 |
附录7 :隋唐长安城坊内旅舍统计表 |
附录8 :隋唐长安城城门名人足迹统计表 |
附录9 :隋唐皇帝在三大内活动统计表 |
附录10 :唐代宰相称谓统计表 |
附录11 :唐代文状元统计表 |
附录12 :唐代武状元统计表 |
附录13 :甘露之变事件经过及涉及人物、地点 |
附录14 :隋唐长安城寺观与画家 |
(一)隋唐长安城寺院及画家足迹统计表 |
(二)隋唐长安城道观及画家足迹统计表 |
附录15 :隋唐两代高僧长安足迹统计表 |
附录16 :隋唐长安城着名僧道及其事迹 |
(一)隋唐长安城着名僧人及其事迹 |
(二)隋唐长安城着名道士及其事迹 |
附录17 :《太平广记》人物及故事发生地整理表 |
附录18 :白居易诗歌与长安地点 |
附录19 :元稹诗歌与长安 |
附录20 :刘禹锡诗歌与长安 |
附录21 :隋唐长安城里的商人及其足迹 |
附录22 :慈恩寺名人足迹相关展示内容 |
(一)与大慈恩寺相关的唐代高僧 |
(二)《全唐诗》中与慈恩寺相关的诗歌与诗人 |
附录23 :平康坊及宣阳坊名人足迹相关展示内容 |
(一)平康坊可展示名人整合资料表 |
(二)宣阳坊可展示名人整合资料表 |
附录24 :隋唐长安城已做标识与展示地点附图 |
附录25 :1958年及1963年隋唐长安城实测及复原数据 |
实测部分 |
复原部分 |
四、封二地图设计说明(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蜀汉政区治所与地理格局研究[D]. 宋健. 暨南大学, 2020(04)
- [3]突发事件影响在高速公路网中的传播规律研究[D]. 刘星良. 长安大学, 2020(06)
- [4]河南巩县石窟的调查与研究[D]. 张潇. 南京大学, 2019(12)
- [5]泰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D]. 徐放.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D]. 林海涛. 云南大学, 2019(09)
- [7]赝科学现象初探 ——以赝科学出版物为中心的考察[D]. 葛方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地图晕渲法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应用[J]. 张佳静.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8(04)
- [9]西周关涉土地制度类金文集注及疑难字词专题研究[D]. 徐子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生活足迹的标识与展示初步研究[D]. 岳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