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韧带对下胸段疾病螺旋CT表现的影响及其解剖基础

肺韧带对下胸段疾病螺旋CT表现的影响及其解剖基础

一、肺韧带对下胸部疾病螺旋CT表现的影响及其解剖学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赵拓文[1](2020)在《肺结核咯血责任血管分布规律的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肺结核咯血责任血管的来源,总结不同来源责任血管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前为介入手术提供全面、准确的指导信息,提高咯血治疗疗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一年临床诊断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统计咯血责任血管起源和数量,并根据年龄、性别及病灶特征、病灶分布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咯血责任血管的数量及分布差异。结果:肺结核咯血责任血管中支气管动脉(Brochial arery,BA)数量在不同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不同病灶类型和病灶分布组间非支气管动脉(Non-bronchial systemic artery,NBSA)数量有统计学差异。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于BA、胸廓内动脉、肋间后动脉及膈下动脉的检出率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相当,余血管检查率低于DSA。结论:肺结核咯血责任血管中BA的数量与年龄、性别、结核病变类型及病灶分布无相关性,胸膜肥厚是NBSA参与供血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起源的NBSA参与供血与肺内病灶的分布及胸膜肥厚的分布关系密切。通过总结、分析肺结核咯血责任血管的分布规律,可以帮助影像医生和介入医生在BAE术前尽可能完全的寻找出责任血管,从而提高咯血治疗效果。

张树巍[2](2020)在《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中松解50%下肺韧带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中松解50%下肺韧带与完全松解的近期临床效果,探讨术中松解50%下肺韧带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以病理诊断为肺癌需行胸腔镜肺上叶切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1月,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试验组为松解50%下肺韧带,对照组为松解100%下肺韧带,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身高、体重、术前肺功能、心胸比、病理等资料。主要对比两组患者在胸腔镜下松解50%、100%下肺韧带的时间、下肺韧带长度、术后早期肺复张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及体重等基本资料无差异。试验组患者术,手术中松解下肺韧带的时间,左侧为(6.76±0.62)s,右侧为(8.95±0.57)s;对照组患者,左侧为(112.56±54.85)s,右侧为(126.86±45.63)s,试验组松解下肺韧带耗时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天余肺完全复张出院30例(85.7%),术后5天余肺完全复张出院4例(11.4%),术后7天余肺完全复张出院1例(2.9%);对照组患者术后3天余肺完全复张出院21例(61.8%),患者术后5天余肺完全复张出院6例(17.6%),患者术后7天余肺完全复张出院7例(20.6%),试验组患者术后患侧余肺完全复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胸管引流液量1天(119.89±5.79)ml、术后2天(197.14±6.97)ml、术后3天(143.97±6.56)ml的患侧胸腔闭式引流液量低于对照组术后1天(156.03±4.18)ml、术后2天(265.88±7.19)ml、术后3天(235.83±7.12)ml,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保留时间(3.26±1.12)天低于对照组(5.15±1.23)天,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2.86%)低于对照组(23.53%),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4.09±1.32)天,住院期间总费用为(57644.46±328.95)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21±1.28)天,住院期间总费用为(70097.45±216.45)元。试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肺癌患者采用松解50%下肺韧带对比松解100%下肺韧带肺癌患者可有效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损伤,减少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量,促进患侧余肺尽早复张并代偿肺功能,减少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长,减少住院期间总费用。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肺癌患者采用松解50%下肺韧带微创技术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显着,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程学飞,崔晓琳,李鹏[3](2019)在《不同肺韧带处理方式对单侧右部肺癌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术患者余肺代偿性膨胀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两种肺韧带处理方式对单侧右部肺癌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术患者余肺代偿性膨胀的影响。方法根据肺韧带处理方式的不同将90例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术的单侧右部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术中行下肺韧带松解,观察组患者术中不进行下肺韧带松解。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余肺代偿性膨胀情况。结果术后第1、2、3、4、5、6天,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脓胸、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5、7天余肺膨胀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右部肺癌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术后,松解或保留下肺韧带对患者余肺代偿性膨胀无明显影响,建议术中保留下肺韧带。

纪林林[4](2019)在《保留下肺韧带对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肺癌作为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过去的100年里,很难说会有其他疾病发生了比肺癌更为剧烈的转变。100多年前,肺癌还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而如今,肺癌作为全世界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死亡率在国内外均为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位。随着麻醉技术及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成为治疗早期肺周围型肺癌的首选术式,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大部分胸外科医师的公认和广泛应用。然而,在肺上叶切除手术中对下肺韧带进行保留或者松解,仍是目前值得深度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肺上叶切除术中,传统观点认为松解下肺韧带具有促使剩余肺叶膨胀、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势,但尚无明确数据支持该观点。本研究旨在分析和总结患者在肺上叶切除手术术后剩余肺叶膨胀情况、术侧剩余支气管角度变化、肺功能变化、及术后持续性咳嗽的发生等方面,探讨和比较在肺上叶切除手术中保留或松解下肺韧带对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组2017年6月—2018年10月就诊于天津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且住院期间行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手术肺癌患者13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保留下肺韧带组(保留组)和松解下肺韧带组(松解组)各65例,其中行右肺上叶肺癌患者69例,左肺上叶肺癌患者61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变侧均行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患者的手术过程基本一致,仅对术侧下肺韧带是否进行操作有所区别。术后对两组患者胸腔残腔率、剩余支气管角度改变情况、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应用莱斯特咳嗽问卷中文版(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 in Mandarin-Chinese,LCQ-MC)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评价患者术后持续性咳嗽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1.保留组左肺和右肺术后残腔率与松解组相比,两组间残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保留组右肺手术患者术后3个月支气管角度变化明显小于松解组(17.20±8.49°vs 23.88±1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左肺手术患者术后3个月支气管角度变化与松解组相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保留组右肺手术患者术后3个月FEV1和PEF下降明显小于松解组(0.444±0.376 vs 0.721±0.590,1.080±0.814 vs 1.724±1.38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左肺手术的患者中,两组患者相关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行右肺手术的患者中,保留组患者术后生理、心理维度的LCQ-MC评分均优于松解组,咳嗽情况有所减轻(P<0.05);行左肺手术的患者中,术后生理、心理、社会维度的LCQ-MC评分均较术前加重,但术后两组间LCQ评分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手术,术中保留下肺韧带与松解下肺韧带相比较,对术后剩余肺叶膨胀无不良影响;2.行右肺上叶切除手术时,术中保留下肺韧带可以减少术后剩余支气管扭曲的角度;3.行右肺上叶切除手术时,术中保留下肺韧带可以减少术后肺功能的损失;4.行右肺上叶切除手术时,术中保留下肺韧带可以减轻术后短期持续性咳嗽的发生,在右肺上叶切除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闫玉伟[5](2019)在《咯血相关责任血管个体化CT增强扫描方案的探讨及血管成像的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咯血相关责任血管的个体化CT增强扫描方案,为临床介入治疗提供解剖信息。资料与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经德国SI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扫描的胸部增强患者62例,并分A、B两组;A组30例行传统条件、经验法扫描(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时间约18~25秒);B组32例行个体化CT增强扫描(采用触发模式,扫描动脉早期、动脉晚期、静脉期)。通过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评价图像质量,采用评分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方法对咯血相关责任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62例病人中,共检出咯血相关责任血管149支,其中支气管动脉132支(占88.6%)、迷走支气管动脉14支(占9.4%)、非支气管性体动脉3支(占2.0%)。肋间-支气管动脉ICBAT(intercostal bronchial artery trunk,ICBAT)26支。A组CNR的均值为(0.32±0.08),B组中个体化CT扫描方案动脉早期组CNR均值为(0.39±0.11)、动脉晚期组均值为(0.31±0.12),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动脉早期组与动脉晚期组(P=0.005,P<0.05)、动脉早期组与A组(P=0.015,P<0.05)间有显着性差异;而A组与动脉晚期组(P=0.722,P>0.05),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个体化扫描方案动脉早期组的CNR要优于晚期组及A组。评分3组均值分别是A组(1.12±0.51)分,个体化方案扫描动脉早期组(1.15±0.88)分、动脉晚期组(1.48±0.70)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动脉晚期组与动脉早期组(P=0.009,P<0.05)、动脉晚期组与A组(P=0.002,P<0.05),有显着差异;而A组与动脉早期组(P=0.653,P>0.05),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个体化扫描方案动脉晚期组的评分(即对咯血相关责任血管的显示情况)要优于动脉早期组及A组。结论:个体化胸部增强CT扫描可以很好的显示咯血相关责任血管,其中动脉早期组的图像质量优于传统方法组,动脉晚期组对咯血相关责任血管的显示优于传统方法组,以动脉晚期为基础重建CTA进行血管成像,可以为临床介入治疗提供更多解剖信息。

韩婉青[6](2019)在《保留下肺韧带对NSCLC患者行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的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是否能在NSCLC患者行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时保留下肺韧带,精简手术步骤,减少术中人为损伤,仍缺乏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数据支持,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NSCLC患者行电视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时松解与保留下肺韧带的临床效果及愈后,为NSCLC患者行电视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时是否松解下肺韧带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自2017年07月至2018年12月90例行电视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松解下肺韧带组(A组)与保留下肺韧带组(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1周内手术患者的疼痛评分(NRS评分)、术后引流量(ml)、胸管留置时间(h),术后1个月术侧支气管角度变化,术后1个月对侧支气管角度变化,术后住院时间(d),及术后并发症(再次置管、肺漏气、肺部感染、肺残腔率、肺残腔发生率、肺不张、心律失常),结果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两试验组临床资料及术后1月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连续变量资料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有效。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193.82±53.71)min VS.(209.15±53.91)min,P=0.290]、术中出血量[(147.05±50.41)ml VS.(165.38±53.99)ml,p=0.101]、上胸管留置时间[(5.41±2.66)d VS.(5.31±2.04)d,P=0.840]、猪尾巴管留置时间[(3.94±1.78)d VS.(3.46±2.23)d,P=0.260]、术后引流量[(1542.58±1561.34)ml VS.(1335.15±799.13)ml,p=0.451]、左肺上叶术后住院时间[(8.86±3.57)d VS.(12.00±4.83)d,P=0.250]、右肺上叶术后住院时间[(10.10±3.03)d VS.(10.86±2.97)d,P=0.250]、右肺上叶切除术后1月的右侧支气管角度变化[(6.04±4.40)°VS.(7.69±5.96)°,P=0.259],右肺上叶切除术后对侧支气管角度变化[(-6.37±8.43)°VS.(-5.96±4.53)°,P=0.841],左肺上叶切除术后左侧支气管角度[(9.03±8.64)°VS.(19.41±4.68)°,P=0.000],左肺上叶切除术后对侧支气管角度变化[(-1.13±8.87)°VS.(-1.64±9.10)°,P=0.858],术后并发症:再次置管[(3例VS.6例),p=0.114],肺漏气[(6例VS6例),p=0.718]肺不张[(3例VS.0例),p=0.123],肺部感染[(9例VS 12例),p=0.145],术后第2天左侧肺残腔[(6例VS.15例),p=0.001],术后第2天右侧肺残腔[(21例VS.12例),p=0.344],术后1月左侧肺残腔[(0例VS 6例),p=0.004],术后1月右侧肺残腔[(6例VS 3例),p=0.598],术后第2天左侧肺残腔率[(7.45±14.01)VS.(22.50±13.13),P=0.001],术后第2天右侧肺残腔率[(10.71±10.98)VS.(10.16±9.71),P=0.852],术后1月左侧肺残腔率[(0.00±0.00)VS.(8.57±12.51),P=0.003],术后1月右侧肺残腔率[(2.38±4.98)VS.(2.68±6.72),P=0.856],心律失常[0例VS.0例,为常量]。A组与B组患者比较,在左肺术后1月左侧支气管角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2天及术后1月左侧残腔发生率、残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上胸管留置时间、猪尾巴管留置时间、右肺术后1月术侧支气管角度及对侧支气管角度变化,左肺术后1月后对侧支气管角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肺漏气、肺部感染、再次置管、肺不张、心律失常)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在1周内疼痛评分,通过方差分析的单因素重复测量来分析,差异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110例患者进行术前登记(A组55例B组55例),术后剔除20例,A组4例(术中仅肺楔形切除术1例,术中行联合肺叶切除术1例,术后病理为非NSCLC 2例),B组15例(术中仅肺楔形切除术2例,术中行联合肺叶切除术2例,术中行肺段切除术2例,术后病理为非NSCLC 9例),脱落1例(为B组患者术后1月未复诊1例),术后随访共90例(A组51例B组39例)。总随访率81.18%,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因疾病死亡病例。(3)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术后有3例右侧余肺不张出现在松解下肺韧带组,其中2例右肺中叶不张,1例右肺中叶并下叶部分不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考虑是因为收集的病例数目偏小。结论(1)行胸腔镜下左肺上叶切除术时松解下肺韧带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左侧残腔率及残腔发生率,且左侧支气管角度变化松解组较保留下肺韧带变化小,故建议行胸腔镜左肺上叶切除时松解下肺韧带,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2)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术时松解下肺韧带出现右肺中叶/下叶肺不张发生率增加,考虑松解下肺韧带可能会引起支气管扭曲,造成余肺不张。虽无统计学意义,建议行右肺上叶切除时保留下肺韧带,但还需要进一步收集大量数据进行验证。

纪林林,李鑫,朱建平,任帅,孙大强[7](2018)在《保留下肺韧带对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后持续性咳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肺上叶切除手术中保留下肺韧带是否可以减少术后持续咳嗽的发生。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依纳入标准选取拟行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手术肺癌患者10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保留下肺韧带组(保留组)和松解下肺韧带组(松解组)各50例,其中行左肺上叶切除37例,右肺上叶切除63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肺部残腔率。应用莱斯特咳嗽量表中文版(LCQ-MC)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评价患者术后持续性咳嗽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2组患者左肺或右肺残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咳嗽症状。行左肺手术的患者中,术后生理、心理、社会维度的LCQ评分均较术前加重,但术后2组间LC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右肺手术的患者中,保留组患者术后生理、心理维度的LCQ评分均优于松解组,咳嗽情况有所减轻(P <0.05)。结论保留下肺韧带对左肺上叶切除术后持续性咳嗽的改善无明显影响,但可以减少右肺上叶切除术后持续性咳嗽的发生。

王林省[8](2018)在《双源CT“双低”技术单期血管成像在动脉型肺隔离症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动脉型肺隔离症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表现及随访变化特征:与叶内型肺隔离症对照研究目的:与叶内型肺隔离症对照,总结动脉型肺隔离症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表现及随访变化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检索2009年10月至2018年6月期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PACS系统诊断为肺隔离症109例,根据Yu等诊断标准,其中37例被诊断为动脉型肺隔离症,其中22例经手术证实。对其临床、病理、影像资料(胸片、胸部CT增强或血管成像及DSA)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37动脉型肺隔离症患者行CT增强扫描或血管成像,其19例同时行胸部平片检查、7例同时DSA检查,行并与同期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叶内型肺隔离症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结果:动脉型肺隔离症约占肺隔离症的33.94%(37/109)。(1)临床表现动脉型肺隔离症主要有反复咯血史100%(37/37)、持续患区胸痛27.03%(10/37)、发热、咳嗽咳痰及白细胞增高各占10.81%(4/37)。而叶内型肺隔离症主要是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为主,约占66.7%(16/24)。两者在反复咯血、持续性胸痛、反复咳嗽咳痰、发热及白细胞计数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病理组织学表现22例动脉型肺隔离症患肺组织表面均见大量迂曲扩张血管。镜下患肺肺泡形态正常、肺泡腔内大量出血或含铁血黄素沉着、间质内大量迂曲扩张厚壁血管影、支气管结构正常。叶内型肺隔离症主要表现为肺组织发育不良、其内无正常支气管结构及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两者在肺泡、间质(血管扩张与否、炎性细胞浸润及异常支气管)改变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影像学表现起源于胸腹主动脉交界区异常粗大的异常体动脉供应肺下叶单个或多个基底段,该动脉常合并动脉粥样硬化(35.13%)、动脉瘤(8.11%)及瘤样扩张(16.22%)。相应肺动脉肺段分支通常表现为缺如(95.16%);均经同侧下肺静脉引流;受累肺组织体积缩小,纹理增多、增粗;受累肺段具有正常支气管,与下叶支气管连接正常。而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的异常体动脉管径细小、较少合并管壁粥样硬化;肺内病变表现为实性、囊性、囊实性及局限性肺气肿改变;与正常支气管不相通;内侧基底段肺动脉分支均有发育不良。两者在异常体动脉管径大小、伴发病变(粥样硬化、动脉瘤及瘤样扩张)、受累范围、肺动脉分支、支气管分支及肺内改变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随访情况在22例动脉型肺隔离症患者CTA随访中,血管病变(支气管动脉扩张3例,新发异常体动脉瘤2例,异常体动脉原有动脉瘤扩大1例,原有异常体动脉瘤样扩张明显增大4例)发生率占45.45%(10/22)。结论:动脉型肺隔离症少见,约占肺隔离症33.94%。其临床表现除以反复咯血为主要特征外,患区持续性疼痛也是常见表现。病理上显示肺实质结构基本正常,肺泡间质血管扩张,相应肺动脉分支缺如,具有正常的支气管结构和连接。影像学上除以异常体动脉供血、相应肺动脉分支缺如、肺静脉引流和具有正常支气管结构等典型表现外,其累及侧别、范围及伴发病变具有多样性特征。症状性动脉型肺隔离症因并发血管性病变比率较高,需行CT增强扫描或CTA密切随访。动脉型肺隔离症与叶内型肺隔离症在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上差异明显,其可能是一种独立肺血管发育畸形。第二部分双源CT“双低”技术单期血管成像在动脉型肺隔离症随访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双源CT大螺距(3.4)+低kV(100k Vp)+CARE Dose 4D+迭代重建+低对比剂用量(55 ml)联合心电门控单期血管成像(CTA)在动脉型肺隔离症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4月2018年6月期间随诊22例APS患者,因反复咯血、胸痛等原因需行CTA复查。初次检查采用常规双期(肺动脉期和主动脉期)CTA扫描,复查采用“双低”技术单期(主动脉期)CTA扫描,两次检查间隔18月不等。测量两组图像的异常体动脉、肺动脉及引流静脉的CT值、血管噪声、背景噪声,并计算其相应的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并对两组图像(MPR、MIP和VR图像)上异常体动脉、肺动脉及引流静脉显示情况行主观评分。与手术结果对照,对比基于两组图像对动脉型肺隔离症诊断正确率间的差异。分析两组图像质量主客观指标、诊断正确率、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 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间差异。统计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2例APS患者的异常体动脉、肺动脉及引流肺静脉的“双低”技术单期组图像背景噪声和血管噪声较常规组增大,两组间比较背景噪声间有统计学差异(t=-4.51、-3.38、-3.71,P<0.05),上述血管的SNR和CNR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66、0.00,0.96、0.42,0.18、-1.22,P>0.05)。上述血管及异常体动脉分支在常规组和“双低”技术单期组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均值相似,两者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58、-0.45、-0.00、-0.45,P>0.05);两组诊断正确率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1.02,P>0.05)。患者“双低”技术单期组的辐射剂量参数CTDIvol、DLP及ED均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79、58.35、58.17,P<0.05);“双低”技术单期组较常规组有效辐射剂量减少90.29%。患者“双低”技术单期组碘用量较常规组减少36.29%。结论:双源CT大螺距(3.4)+低kV(100kVp)+CARE Dose 4D+迭代重建+低对比剂用量(55 ml)联合心电门控行单期胸部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动脉型肺隔离症的异常体动脉、肺动脉及引流静脉,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并可大大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值得在该病随访中推广应用。

唐震[9](2018)在《基于CT视角的肺移植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围手术期影像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主要发生在老年,局限于肺部,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为慢性进行性致纤维化的间质性肺病。由于其自然病程不能逆转、现有的药物治疗不理想,该病患者预后较差。而肺移植手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IPF的唯一有效手段。在肺移植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围手术期,患者胸部的相关组织器官(包括自体肺脏、肺动脉、主动脉、心脏、胸腔以及植入肺脏等等)发生着一系列变化,这些组织器官的内部结构、组织形态、大小位置、生理功能的改变和对移植状态下机体的调适能力,往往影响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因此,只有准确了解、及时掌握肺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相关组织器官的状况,才能有效地开展临床诊疗、改善患者预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raphy,CT)尤其是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HRCT),具有无创便捷、检查时间短、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高、显示人体解剖结构能力强等特点。本研究以CT为基本视角,对IPF患者肺移植手术前后胸部有关组织器官进行影像解剖学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IPF患者肺移植围手术期的胸部脏器结构功能变化,同时进一步了解CT对于诊断和评估该类患者的价值与作用。方法: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间,按标准遴选出接受肺移植手术治疗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30例。在手术前后分别对30例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检查,部分患者因病情需要还进行了肺动脉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运用影像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建和分析诊断,并测量肺动脉干、升主动脉、胸主动脉等直径、心脏左右径线以及胸廓横径。同时,测量患者手术前后肺动脉平均压。重点研究肺移植围手术期胸部CT影像解剖学表现,以及手术前后胸廓、心脏、肺动脉干等CT影像变化、肺动脉压变化和术后生存率情况。结果:1.术前胸部CT影像具有IPF肺部典型阳性征象(如:蜂窝改变、小叶间隔增厚、牵引性支气管扩张、网状线等等),且分布具有一定特点(主要分布于自胸膜下、肺基底部,并逐步发展至弥漫性肺内病变)。2.术后胸部CT影像呈现胸部手术后的非特异性阳性征象(需与临床、实验室检查结合)。3.肺动脉干直径与肺动脉压存在直线正相关,术后肺动脉压、肺动脉干直径均较术前变小。4、术后CT心胸比例、胸廓横径较术前变小。5、在本次研究中,单侧肺移植一年内生存率高于双侧肺移植。结论:1、CT对肺移植手术治疗IPF患者的明确诊断、术前评估、术后并发症以及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价值。2、对肺移植围手术期的IPF患者,CT不仅可以了解其移植肺工作状态,而且可通过手术前后影像解剖学直观对照,了解自体组织器官(未移植侧肺脏、肺动脉、心脏、胸廓等)解剖结构、功能运动状态。3、CT肺动脉干直径(MPAD)测量,有助于对IPF患者合并的肺动脉高压情况进行无创性评价,对患者诊疗具有价值。

戴立果[10](2018)在《非支气管性体动脉参与咯血的影像学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和目的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on-bronchial systemic artery,NBSA)是咯血血管的重要相关动脉,有效的介入栓塞能巩固咯血治疗效果,降低近期复发率。为了解不同解剖分布的肺部病变与NBSA的关系,本课题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分析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性别、年龄、肺部基础疾病、左右肺叶之间的差异。探讨并总结NBSA的分布情况及供血规律。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共471例NBSA参与供血的咯血患者的DSA、CT等影像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及左右肺NBSA的发生率,统计分析导致咯血的疾病分类、病变解剖位置和相关NBSA的来源及分布情况,归纳NBSA向肺部病变供血的规律。结果本组病例包括男性280人、女性191人;最小年龄7岁,最大年龄88岁,平均年龄54.1±15.3岁;检出病理性NBSA共计1203支,发生率为67.3%。不同性别、年龄、左右两肺的NBSA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支气管扩张和肺结核是诱发咯血相关NBSA的最常见病因,不同疾病的NBSA数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中发生NBSA数量最多的是肺毁损(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所致)和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其中肺毁损发生NBSA的数量多于肺慢性炎症、肺部肿瘤,但当肺部病变弥漫、累及多个肺叶或全肺时,不同疾病间的NBSA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见NBSA来源为膈下动脉(369支)、胸廓内动脉(304支)、食管固有动脉(128支)、肋间后动脉(143支)、胸外侧动脉(85支)、肋颈干(48支)、甲状颈干(25支)等。不同起源血管的NBSA在不同肺叶的分布不同(P<0.05)。胸廓内动脉、甲状颈干、肋颈干、胸外侧动脉、肋间后动脉来源的NBSA主要发现于肺上叶病变,其中以肋颈干分布趋势最为集中;膈下动脉、食管固有动脉来源的NBSA主要发现于肺下叶病变,其中以食管固有动脉分布趋势相对集中。常见分布于肺中/舌叶病变的NBSA主要起源于膈下动脉、食管固有动脉、胸廓内动脉。结论1、诱发咯血相关NBSA的最常见疾病是支气管扩张。不同基础疾病的NBSA数量有差异,其中肺毁损NBSA数量最多、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2、膈下动脉、胸廓内动脉等胸腹部体动脉是NBSA的主要来源。NBSA的分布与肺部疾病的解剖部位密切相关,NBSA供血规律在很大程度上遵循“就近原则”。当肺部疾病邻近胸腹部体动脉的供血区域时,这些体动脉有可能参与肺内病灶供血,成为咯血相关血管。3、年龄、性别对NBSA的数量无影响,左、右肺间NBSA的数量无统计学差异。

二、肺韧带对下胸部疾病螺旋CT表现的影响及其解剖学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韧带对下胸部疾病螺旋CT表现的影响及其解剖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肺结核咯血责任血管分布规律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咯血的定义与病因
    1.2 肺结核咯血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1.3 肺结核咯血的责任血管
    1.4 肺结核咯血的治疗
    1.5 研究方向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根据性别分组统计
    3.2 根据年龄分组统计
    3.3 根据病变类型分组统计
    3.4 根据病灶分布分组统计
    3.5 肺结核咯血责任血管CTA与 DSA检出的对比
第4章 讨论
    4.1 病理性BA及 NBSA的发生是肺血流循环的代偿性改变
    4.2 NBSA参与供血与胸膜肥厚相关性分析
    4.3 不同起源NBSA解剖学特点及与病灶分布相关性分析
    4.4 CTA与 DSA对咯血责任血管检出率的对比分析
    4.5 肺结核咯血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2)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中松解50%下肺韧带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综述 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中松解下肺韧带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保留下肺韧带对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松解组与保留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2.2 松解组与保留组患者患者术后残腔率比较
    2.3 松解组与保留组患者术后3个月剩余支气管角度变化比较
    2.4 松解组与保留组患者术后3个月肺功能比较
    2.5 松解组与保留组患者手术前后LCQ-MC评分比较
3 讨论
    3.1 肺上叶切除术中保留下肺韧带的相关研究
    3.2 保留下肺韧带对术后残腔率的分析
    3.3 保留下肺韧带对术后剩余支气管角度改变情况分析
    3.4 保留下肺韧带对肺功能改变情况分析
    3.5 保留下肺韧带对术后持续性咳嗽情况分析
    3.6 保留下肺韧带对术中清扫纵膈淋巴结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肺癌肺上叶切除术中保留下肺韧带的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咯血相关责任血管个体化CT增强扫描方案的探讨及血管成像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6)保留下肺韧带对NSCLC患者行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采集时间
    1.3 病例选择
        1.3.1 病例纳入标准
        1.3.2 病例排除标准
        1.3.3 病例脱落剔除标准
        1.3.4 退出(脱落)病例标准
    1.4 治疗方法
        1.4.1 术前准备
        1.4.2 术前评估
        1.4.3 麻醉方法
        1.4.4 手术方式
        1.4.5 主要手术步骤
    1.5 术后处理
    1.6 术后观察指标及指标评定标准
        1.6.1 术后观察指标
        1.6.2 指标评定标准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合并内科疾病的对比
    2.2 术后两组患者病理资料对比
    2.3 术后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
    2.4 术后两组患者随访资料对比
3 讨论
    3.1 下肺韧带的解剖及功能特点
    3.2 术后一般情况分析
        3.2.1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析
        3.2.2 两组术后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疼痛评分分析
        3.2.3 两组肺残腔率、肺残腔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分析
    3.3 两组围手术期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分析
        3.3.1 围手术期肺不张治疗方案的选择
    3.4 手术对支气管角度的影响
    3.5 其他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字分级法评分表(NRS)
附录B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评估分级标准
附录C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
附录D 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7)保留下肺韧带对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后持续性咳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手术方式
    1.3 术后1个月肺膨胀情况
    1.4 手术前后持续性咳嗽的评价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2组患者术后残腔率比较
    2.22组患者手术前后LCQ-MC评分比较
3 讨论

(8)双源CT“双低”技术单期血管成像在动脉型肺隔离症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动脉型肺隔离症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表现及随访变化特征:与叶内型肺症对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临床资料
        3 影像学检查
        4 病理学检查
        5 随访情况
        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临床表现
        2 影像学表现
        3 手术及组织学表现
        4 随访情况
    讨论
        1 概述
        2 临床表现特征
        3 APS病理学特征
        4 APS影像学表现
        5 APS比较影像学
        6 APS随访观察改变
        7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双源CT“双低”技术单期CTA在动脉型肺隔离症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CT检查设备
        3 图像质量评价
        4 辐射剂量评价
        5 诊断正确率评价
        6 对比剂剂量
        7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图像质量评价
        2 一般资料及辐射剂量评价
        3 对比剂用量评价
        4 两组诊断正确率评价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9)基于CT视角的肺移植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围手术期影像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患者的临床数据收集
    2. 肺移植手术
    3. 手术前后胸部影像学检查
    4. 胸部CT图像后处理
    5. 胸部CT图像的解剖测量与影像分析
    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患者的基础资料
    2. 肺移植术前患者影像解剖情况
    3. 肺移植手术情况
    4. 肺移植术后患者影像解剖情况
    5. 术后生存情况
分析与讨论
    1. 关于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
    2. 关于IPF患者术前胸部CT表现
    3. 关于肺移植术后患者胸部CT表现
    4. IPF患者的临床-放射-病理多学科诊疗(MDT)
    5. 关于IPF患者肺移植手术预后
    6. 下一步研究方向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移植围手术期影像学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已公开发表及拟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非支气管性体动脉参与咯血的影像学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肺韧带对下胸部疾病螺旋CT表现的影响及其解剖学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肺结核咯血责任血管分布规律的统计分析[D]. 赵拓文. 南昌大学, 2020(08)
  • [2]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中松解50%下肺韧带的临床研究[D]. 张树巍. 西南医科大学, 2020(02)
  • [3]不同肺韧带处理方式对单侧右部肺癌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术患者余肺代偿性膨胀的影响[J]. 程学飞,崔晓琳,李鹏. 癌症进展, 2019(14)
  • [4]保留下肺韧带对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的影响[D]. 纪林林.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咯血相关责任血管个体化CT增强扫描方案的探讨及血管成像的价值[D]. 闫玉伟.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6]保留下肺韧带对NSCLC患者行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的临床意义[D]. 韩婉青. 河南大学, 2019(01)
  • [7]保留下肺韧带对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后持续性咳嗽的影响[J]. 纪林林,李鑫,朱建平,任帅,孙大强. 天津医药, 2018(12)
  • [8]双源CT“双低”技术单期血管成像在动脉型肺隔离症随访中的应用价值[D]. 王林省. 青岛大学, 2018(07)
  • [9]基于CT视角的肺移植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围手术期影像解剖学研究[D]. 唐震. 苏州大学, 2018(06)
  • [10]非支气管性体动脉参与咯血的影像学相关性研究[D]. 戴立果. 广州医科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肺韧带对下胸段疾病螺旋CT表现的影响及其解剖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