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宅产品创新四大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张婧[1](2021)在《工业化建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商业模式创新作为创新的一种新形态,在众领域备受关注。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持续盈利的基础,还是企业最本源的创新。随着近年来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建筑企业面临着新的一轮转型升级,如何在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指导下,把握发展机遇,直面挑战,实现建筑企业的创新发展,是当前建筑行业所面临的重大难题。(1)论文对当前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以及商业模式创新趋势进行了梳理,对建筑工业化以及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这两者间关系,从理论以及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探析,认为建筑工业化属于技术创新范畴,商业模式创新属于制度创新范畴,企业创新发展的实现依赖于技术创新以及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同时建筑工业化为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必要条件而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又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2)选取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并基于“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获取”的商业模式创新框架,对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进行了选取;结合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工业化建造背景下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假设模型;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数据进行收集,应用SPSS以及AMOS分析软件对编制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探索性因子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最后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对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配适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经济效益、企业家认知、政策规范、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内部整合以及外部协作都对推动工业化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有显着影响,而竞争迫使对工业化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显着。(3)结合“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获取”提出了工业化建造下建筑企业发展策略制定原则。在价值主张方面,需明确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价值创造方面,要通过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以及合作创新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在价值获取方面,可通过规模效益的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以及对核心技术的把控实现企业价值获取。依据策略制定原则结合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检验结果提出了工业化建造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应对策略:通过政策引导与宣传提高企业家对建筑工业化的正确认知;通过强制型政策以及激励行政策扩大工业化建造市场激发建筑企业工业化建造意愿,通过金融优惠激发消费者工业化建筑产品购买意愿;完善建造标准,实现标准化、模块化生产,实现规模效益;构建专业技术研发团队,注重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建立研发部门、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实现信息交互;建立战略联盟;打造服务型建造运营模式;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知识管理水平打造品牌效益。通过相关策略的制定,为工业化背景下建筑企业创新发展的实现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4)以万科为例,对该企业发展历程中所遇阻碍以及所采取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进行分析,验证论文所提发展策略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李春[2](2021)在《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房地产业正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随着房地产政策收紧,中央“一城一策”的房地产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为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金融监管,“三条红线”政策预示着房地产融资渠道将持续收紧。未来十几年房地产行业将面临高位盘整,进入转型提质的新阶段。从近几年表现来看,大型房地产企业的规模效应延续,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竞争更加激烈。在城市拿地选择上,一二线核心城市竞争加剧,三四线城市主要集中在城市群中经济发展较优、需求充足、产业领先的城市。面对杠杆红利消失,房地产企业整体投资态度加剧分化,更加审慎把握拿地成本,“促销售、抓回款、稳现金流”成为共识,未来的土地市场将会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山东能源置业集团的发展战略面临多维转型的挑战,企业需要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把握发展趋势,及时作出战略调整升级,制定符合企业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应对新旧动能转换下房地产业的新挑战。本文依据核心能力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动态竞争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企业进行研究。首先使用PEST分析工具、波特五力模型,分别对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状况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山东能源置业集团面临持续收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与激烈的行业竞争,应抓住颐养健康需求、城市更新、物业服务增值的市场机遇,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然后从内部资源和相关能力等方面对企业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山东能源置业集团拥有颐养资源与优质产业资源引进整合方面的优势,同时稳定良好的财务资源保障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后续应重点关注产品创新、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重视人才梯队培养、提升品牌知名度,强化内生动力,克服企业劣势。通过SWOT分析以及QSPM矩阵分析,确定了最适合企业发展的SO增长型战略。结合山东能源置业集团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协同发展类别地产,延伸产业链条和参与旧城改造项目的具体战略实施措施。最后分别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现金流管理等角度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提出了符合山东能源置业集团的增长型战略。通过系统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得出企业目前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自身条件的优势与劣势。本文认为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应该采取增长型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2)提出了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本文结合当前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与创新商业模式,以及企业的自身条件、战略机遇、现阶段参与方式与进度,探寻新的发展路径。战略实施方面,通过协同发展类别地产,延伸产业链条,参与城市更新项目,提升企业生存发展能力。为保障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通过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完善信息系统管理、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帮助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强化发展核心能力,助力企业稳定发展。本文研究内容反映了目前众多房地产企业,面对地产存量时代竞争进行战略升级的主要问题,文中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制定能够为其他同类房地产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企业发展战略实施与保障措施的研究能够对其他需要转型升级的房地产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王丽娟[3](2021)在《虹盛润凯公司兰州金城中心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由于全球范围内席卷而来的疫情,经济受到重创。但中国国内由于疫情控制得当,经济逐渐开始复苏。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在疫情中也受到了一定的波动。兰州市作为中国的几何中心和省会城市之一,其地产行业在疫情之前处在蓬勃发展状态,但在本次疫情中,也同样受到波及。兰州金城中心项目是省市区发展的重点项目,2020年受疫情和公司内部管理问题的影响,销量大减,截止到目前已出现严重的现金流问题。为此,本文立足于目前疫情和房地产的大环境,针对金城中心目前面临的困境,采用SWOT、PEST分析、需求分析、竞争分析、市场定位等分析兰州金城中心项目营销存在的内外部问题,以全程营销的视角来制定营销方案,通过对比分析法,分析本项目与其他项目在产品塑造上的差距,并深入分析客户需求,制定合理产品策略。对现有的价格进行分析,对不同产品的价格进行合理优化,寻找盈利和客户需求的平衡点。拓展更为广阔的销售渠道,保证好的产品精准匹配消费人群。再实施更为多元化的促销策略,保证产品的销售速度,确保公司现金流量。并以4P理论为基础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同时对实施营销策略所需要的保障措施进行了阐明,以保证营销策略的实施效果。对于金城中心项目营销策略的研究,有助于本项目未来营销思路的完善和实施,从而解决金城中心项目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也为国内商业综合体营销,提供从定价到销售、渠道、组织架构的一站式方案。
周裕恒[4](2020)在《集中式长租公寓个性化设计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我国2017年明确了“租售并举”政策和大力鼓励租赁市场发展的基调,到2020年已有大量的企业进驻长租公寓行业,国内长租公寓市场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促使业界逐步开始研究长租公寓及其设计。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发展,高居不下的房价使大部分刚踏入社会不久的青年群体望而却步,社会现状使租房成为不少青年群体立足城市的首选。其中集中式长租公寓颇受青年群体的青睐。年轻人追求个性生活、社群文化和环境品质,因此面向这一群体的集中式长租公寓要求注重个性化的设计和精细化的运营,强调社区有较完善的配套服务功能和良好的社区文化。而目前我国集中式长租公寓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上的长租公寓项目良莠不齐或定位模糊,相关的规范引导和设计理论指导也相对比较滞后。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现场调研,归纳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集中式长租公寓的设计策略。文章第一章诸论,分析选题的社会背景来源,阐明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综述中外相关文献提出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实问题,明确研究对象的概念,最后提出相应的研究方式和大纲;第二章,通过文献和网络资料整理分析国内外长租公寓发展历程和相关典型案例,同时基于资料搜集进行田野调查,根据一手资料,总结现状问题,提出集中式长租公寓的特点和设计问题;第三章,探讨集中式长租公寓的相关要素并进行分析,研究个性化设计的问题和切入点;第四章,根据前文的基础研究,从居住单元、共享社区、建筑外部形象、精细化和模块化、地域性和多业态组合多个方面探讨并提出集中式长租公寓的个性化设计策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第五章,理论结合实际,以研究生阶段跟进的实际工程项目为例,通过设计实践诠释前文提出的集中式长租公寓个性化设计策略。本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结合长租公寓不同方面的研究,从居住单元、共享社区、外部形象、精细化和模块化、地域性和多业态组合等多个方面切入集中式长租公寓的个性化设计,形成一套较完善的设计策略。
徐中华[5](2020)在《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郊区型高铁站数量多、范围广。为提高郊区型高铁站的交通可达性,并充分利用高铁的带动效应,绝大多数的沿线城市都会选择在郊区型高铁站周边建设新城。目前高铁新城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普遍采用金融或商务新城的定位。但对于绝大多数地县级城市而言,以商业或商务功能为主导的高铁新城并不具备很高的发展潜力。当下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当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疲软,欧美技术封锁紧迫,国内外疫情冲击严重的情况下,既要通过增加投入来拉动内需,同时又要保障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国家基建政策就要发挥好资源配置的导向性作用。本文研究的高铁科教新城模式,目的即在于探索引导国内资本进入第三循环的新路径,增加创新体系多样性,提高创新绩效,实现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内外创新活跃地区分布的一般规律出发,首先研究了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的空间耦合现象和内在机制,并用经济学模型对其效应大小进行了测度,论证了高铁科教新城模式的可行性。然后,在深入解析创新场域建构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空间网络分析的方法,阐明了高铁科教新城内部各类创新空间协同运作的场域耦合机制。最后,在多智体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高铁科教新城的主要功能空间类型、设计要求、空间布局规律以及用地比例结构,指明了开发过程中需要采取保障性政策的稀缺性空间资本内容,系统地提出了高铁科教新城开发各环节的实操方法。本文的实证研究、理论分析和量化论证,丰富了站域空间的“节点—场所”规划理论,并且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形成新的以政治经济学方法为基础的城市空间设计学研究思路,提出的创新场域多位一体循环机制、“社会+空间”网络分析法、多智体仿真模型方法、空间资本分析框架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性。本文从增加高铁新城空间设计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出发,在原理和实践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建构了高铁科教新城模式,具备相对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实践参考意义。
杨兴夏[6](2019)在《我国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我国零售业的不断发展,零售业的创新活动进入高度活跃期。与丰富的零售业创新实践相比,零售业创新的系统理论研究仍显滞后。零售业创新内涵和机理还未形成共识,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围绕零售业创新的绩效与影响,采用“内涵—测度—经济效应”依次递进的研究思路展开。首先,结合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流通经济理论,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法探讨零售业创新内涵、创新的微观和中观机理。其次,依据零售业创新内涵并利用2016—2017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数据,构建零售业创新测度指标并进行验证。再次,分别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消费二元增长理论和交易外部性理论依次分析零售业创新的产业绩效、零售业创新对消费经济效应以及零售业创新对产出的经济效应,同时根据样本特性,采用解决截面异方差问题的面板校正标准误差(PCSE)回归方法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回归方法对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从创新的生产函数本质出发,零售业创新是指零售商创新及其扩散形成零售业新生产函数的过程,包括零售商创新和零售商创新扩散两个方面。零售商内、外创新模型表明,零售商创新的根本逻辑在于零售商追求实际产出持续增长所采用的节约成本的内部创新与扩展市场的外部创新。零售商内部创新集合形成零售业内部创新,零售商外部创新集合形成零售业外部创新。进一步的理论分析表明,从零售商创新到零售业创新,交织着合成放大效应和合成谬误问题,零售业外部创新具有合成放大效应,零售业内部创新同时具备合成放大效应和合成谬误问题;(2)零售业外部创新可用成功实施服务创新或营销创新零售企业数量占比指标测度,零售业内部创新则以成功实施工艺创新或组织创新零售企业数量占比指标测度。指标测算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零售业外部创新水平高于内部创新,西部地区零售业创新活跃,“一带一路”省域零售业具有较高创新水平;(3)零售业创新对产业绩效和消费具有显着影响。目前,我国零售业外部创新以合成放大效应为主导效应,对产业本身和消费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效应;零售业内部创新虽然也存在合成放大效应,但在当前我国零售业组织化程度较低的背景下,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了行业进入壁垒,促进了中小零售商发展,不利于整合资源发挥零售业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其带来的投资潮涌不利于零售业产能充分利用。零售业创新通过激励生产性劳动带动产出增长,在零售业具有较高市场集中度的前提假设下,基于交易外部性理论构建的一般均衡模型表明,零售业外部创新有利于满足生产者的商品需要,零售业内部创新及生产商利润共享机制能够满足生产者的收入需要,均对生产性劳动具有激励作用。论文的主要边际贡献有三点:一是进一步明确了零售业创新的内涵及其在微观和中观层面的机理;二是基于新指标、新数据测度了我国零售业的创新;三是从零售业绩效、零售业创新的消费效应与产出效应视角系统考察了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
雷霆[7](2019)在《传统设计行业升级背景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时代迅速发展与进步,中国经济正稳步走向新常态。在此大背景下,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几乎全部来自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深入应用。当下我国的传统行业面临着信息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而建筑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之一,也必将迎来信息化转型升级时代。通过对建筑产业市场进行调查统计,尽管建筑产业总产值已经达到约21万亿元,但建筑产业的平均利润却微乎其微。主要原因在于当今建筑产业的实际现状仍为大而不强,业界的发展方式还较为粗放。同时,能源消耗过高、污染较严重、行业效率过低、质量安全事故多发等问题亦较为常见。因此目前我国建筑产业急需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推陈出新,尽快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产业变革与转型升级。本文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冲击研究入手,通过对BIM技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的理论分析,对以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主导的传统建筑设计行业与BIM技术应用进行对比,提出在当前信息化发展大趋势下,应以BIM正向设计作为传统建筑设计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手段。详细论证了BIM正向设计在建筑设计各流程中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论文通过详细分析实际工程项目的正向设计流程,阐明BIM正向设计技术能够对传统建筑设计行业带来很高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同时,对建筑设计企业层面下的传统建筑设计行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困难与应对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传统建筑设计行业转型与升级的相关应对策略,并为其他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心煜[8](2019)在《生态系统视角下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的互动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认为产业地产是以产业为主导、以地产为载体的复合型产业,能够推动新型城镇化,是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从唯物辩证法来讲,整个世界是普遍存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没有不需要外部环境而能独立存在的产业,因而产业地产的发展需要与支撑其发展的承载力相匹配,两者作为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内生变量促进系统的优质演变。然而,我国的产业地产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与其承载力互动不良的问题,部分城市和地区的产业地产没有在优越的承载力基础上得到激发,或者不考虑承载力状况而盲目修建产业地产项目,造成了两者的不匹配或者脱节。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地区典型工业重镇,支撑产业地产发展的承载力条件优越,但是产业地产发展相对滞后,以重庆市为例研究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的互动关系,能够为此类城市寻求两者的良好互动提供一定的思路。本文综合运用类比迁移理论、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产业发展相关理论、SCP框架、PSR框架等方法,站在生态系统视角下,构建出产业地产生态系统框架,它由产业地产生物子系统和承载力环境子系统两部分组成。基于生物和环境的生态内涵,做出初步的互动关系定性分析,然后分别构建两个子系统的评价体系。随后,通过子系统的评价体系得到各自的水平U1和U2作为互动关系定量分析的两个研究变量,依次进行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相关关系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因果关系研究、基于主成分回归模型的双向主导影响因素研究,深入探索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互动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前后因果关系和影响作用途径。以重庆市为例进行详细的定量分析,发现重庆市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之间存在显着和丰富的互动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的耦合协调程度逐年升高,两个子系统的演变趋势相似:从发育不足到逐步成熟,从水平低下到逐步提升,在动态发展中不断趋于系统共生。(2)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和短期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两个研究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存在时序差异性和强度不一致性。(3)产业地产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与其承载力的互动关系最显着,以劳动力提升作为影响路径的起点;承载力通过经济因子和土地因子与产业地产发展产生最紧密的关系。(4)增强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互动关系的四个方面对策建议:提高产业用地经济效益,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增强科研创新和人才培育,推动城市可持续建设。
徐新泓[9](2018)在《银发经济下S集团养老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人口老龄化浪潮下,发达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养老产业已经发展较为成熟。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也迎来全新的时代,人口规模基数大,老龄化速度超过欧美国家,还有“中国式”的特征:高龄少子,失能空巢化,家庭小型化,再加上“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两大问题,中国的养老面临巨大的难题。中国积极应对老龄化,密集出台政策,建立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多数地方政府提出“9073”格局,养老产业得以快速发展。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政策立法、制度保障到产业的整体规划、具体的落地发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探寻中国的养老产业发展的路径。中国的养老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房地产开发商、保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和国外养老机构也开始进入养老产业。纵观目前养老项目,基本都规模较大、投资较大,定位高端,提供的养老服务内容也很丰富,但都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需要深思。本文研究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对比国内典型的养老地产项目,得出未来居家、社区和机构将会融合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社区居家养老和综合型的养老社区将是发展的方向。养老产业是集群式的发展,但养老服务和养老地产是其核心产业。如何发展具有福利性的社区居家养老和商业性的综合养老社区,这是中国养老产业的问题,也是S集团养老产业布局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目前典型养老产业项目的商业模式,从开发投资、运营管理到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和对比,结合S集团已有养老产业布局,构建了S集团的两大产品服务体系:一是面向大众的品质医养服务,以轻资产进行规模化连锁发展;二是面向高端的精品医养服务,从重资产构筑行业的壁垒,获得养老产业的整合闭环流程。同时基于目前S集团较为清晰的盈利模式,提出其养老产业可持续融合发展的路径。本次研究基于S集团养老业务发展战略,提出养老+生态热带雨林法则,对S集团未来的养老产业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任俊宇[10](2018)在《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空间作为创新活动的载体,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内容。创新城区作为一种存量创新空间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逐渐得到各界关注。论文认为创新城区对我国大城市创新发展和空间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创新空间和创新城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构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从案例研究的角度归纳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模式与类型。在机制与模式的指导下,以北京为主体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创新生态机制分析创新城区水平评价与空间识别,基于主体特征机制研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的行为特征和空间偏好,基于空间组织机制提出北京创新城区的空间策略和制度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为“创新生态-主体特征-空间组织”。创新城区的创新生态体系包括创新源要素、创新服务要素和创新环境要素,要素间相互关联形成创新生态网络。创新源中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是影响创新城区空间组织的核心主体,创新城区空间组织需要发展模式创新和空间利用创新。2)目前创新城区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共四种发展模式:一类是创新要素集聚类,包括创新源驱动模式、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另一类是空间载体塑造类,包括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3)构建创新城区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北京创新城区发展水平,基于创新水平评价可识别创新源驱动模式,基于创新服务和环境水平评价可识别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基于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城市空间基础可识别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4)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规模、产业类型、发展阶段不同,导致技术网络特征、生产网络特征和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性,进一步形成创新源临近、资本及市场临近和特定环境临近的区位选择差异。创新型人才在知识需求、社交需求和物质需求上各有差异,进一步影响其对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偏好。5)北京创新城区发展经历了教研空间、产业空间、科技空间和创新空间的演化,已进入到了政府与市场双驱动、高校与企业双驱动、园区和社区双驱动的存量创新空间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关村科学城、国贸CBD片区、望京&798片区、上地&清河片区、等区域为代表的创新城区。创新城区在中观层面采取激活大学园区、培育科创社区、开放科技园区的策略,在微观层面采取提升科技楼宇、嵌入众创空间、营造开放空间的策略。
二、住宅产品创新四大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宅产品创新四大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化建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建筑工业化发展 |
1.2.2 商业模式相关研究 |
1.2.3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研究基础 |
2.1 建筑企业以及建筑工业化发展 |
2.1.1 建筑业及建筑企业 |
2.1.2 新型建筑工业化 |
2.2 工业化建造企业商业模式及其创新 |
2.2.1 商业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
2.2.2 建筑企业商业模式 |
2.2.3 建筑工业化以及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 |
2.3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 |
2.4 计划行为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工业化建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
3.1 工业化建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
3.1.1 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及其内涵 |
3.1.2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
3.2 工业化建造企业商业模式实施影响因素研究 |
3.2.1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施的影响因素 |
3.2.2 工业化建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施的影响因素选取 |
3.3 工业化建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施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分析 |
3.3.1 基于TPB理论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3.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3.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3.3.4 假设检验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影响因素的工业化建造企业创新发展策略 |
4.1 发展策略制定原则 |
4.1.1 明确价值主张 |
4.1.2 实施价值创造 |
4.1.3 实现价值获取 |
4.2 工业化建造企业发展策略 |
4.2.1 价值主张 |
4.2.2 价值创造 |
4.2.3 价值获取 |
4.3 本章小结 |
5 实证分析 |
5.1 企业简介 |
5.2 企业发展历程 |
5.3 企业发展所遇阻碍及应对措施 |
5.4 发展策略具体实施 |
5.4.1 客户细分 |
5.4.2 产品创新 |
5.4.3 政策标准 |
5.4.4 运营管理 |
5.4.5 品牌建设 |
5.5 企业今后发展方向及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工业化建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荣誉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 |
第2章 理论依据、分析工具及相关研究进展 |
2.1 理论依据 |
2.1.1 核心能力理论 |
2.1.2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
2.1.3 动态竞争理论 |
2.2 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 |
2.2.2 五力模型分析 |
2.2.3 SWOT分析 |
2.2.4 QSPM矩阵 |
2.3 相关研究进展 |
2.3.1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
2.3.2 房地产市场周期研究 |
2.3.3 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3.2.2 潜在进入者分析 |
3.2.3 顾客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3.2.4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3.2.5 替代产品分析 |
3.3 EFE矩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4.1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发展历程 |
4.2 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
4.2.1 土地资源 |
4.2.2 财务资源 |
4.2.3 人力资源 |
4.2.4 品牌资源 |
4.3 公司能力分析 |
4.3.1 设计开发能力 |
4.3.2 市场营销能力 |
4.3.3 资源整合能力 |
4.3.4 盈利能力 |
4.4 IFE矩阵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发展战略的确定 |
5.1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愿景、使命与目标 |
5.2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SWOT分析 |
5.3 QSPM矩阵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增长型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
6.1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增长型战略的实施 |
6.1.1 协同发展类别地产 |
6.1.2 延伸产业链条 |
6.1.3 参与旧城改造项目 |
6.2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增长型战略的保障措施 |
6.2.1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
6.2.2 健全人才管理机制 |
6.2.3 完善信息系统管理 |
6.2.4 加强现金流量管理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虹盛润凯公司兰州金城中心项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地产市场背景 |
1.1.3 兰州金城中心项目 |
1.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工具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工具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房地产营销相关理论基础 |
2.1 房地产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房地产 |
2.1.2 房地产营销 |
2.1.3 城市综合体 |
2.2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
2.2.1 STP营销理论 |
2.2.2 4Ps营销理论 |
2.2.3 IP营销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内研究现状 |
2.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虹盛润凯公司金城中心项目营销现状和问题分析 |
3.1 兰州金城中心项目营销现状分析 |
3.1.1 销售现状分析 |
3.1.2 竞争现状分析 |
3.2 兰州金城中心项目营销问题分析 |
3.2.1 产品问题分析 |
3.2.2 价格问题分析 |
3.2.3 渠道问题分析 |
3.2.4 促销问题分析 |
3.2.5 其他问题分析 |
3.3 营销问题原因分析 |
3.3.1 产品供需不平衡 |
3.3.2 定价目标不明确 |
3.3.3 渠道过于松散 |
3.3.4 促销方案针对性差 |
3.3.5 组织保障缺失导致人员流失 |
第四章 虹盛润凯公司金城中心项目营销环境分析 |
4.1 兰州金城中心项目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
4.1.5 PEST分析结论 |
4.2 兰州金城中心项目微观环境分析 |
4.2.1 企业内部环境 |
4.2.2 行业竞争者环境 |
4.3 兰州金城中心项目市场环境分析 |
4.3.1 市场细分 |
4.3.2 目标市场 |
4.3.3 市场定位 |
4.4 兰州金城中心项目SWOT分析 |
4.4.1 营销的优势 |
4.4.2 营销的劣势 |
4.4.3 营销的机遇 |
4.4.4 营销的挑战 |
4.4.5 SWOT分析的结论 |
第五章 虹盛润凯公司金城中心项目营销策略制定 |
5.1 产品策略 |
5.1.1 商铺产品强化价值 |
5.1.2 住宅产品提升溢价 |
5.1.3 办公产品树立标杆 |
5.1.4 产品推售节奏 |
5.2 价格策略 |
5.2.1 定价目标 |
5.2.2 定价方法 |
5.2.3 定价策略 |
5.3 渠道策略 |
5.3.1 引入专业渠道团队 |
5.3.2 发展全民营销 |
5.3.3 启动网络营销 |
5.3.4 拓展圈层营销 |
5.4 促销策略 |
5.4.1 房地产促销目标 |
5.4.2 广告促销 |
5.4.3 公共关系促销 |
5.4.4 活动促销 |
5.4.5 人员促销 |
第六章 虹盛润凯公司金城中心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
6.1 组织保障 |
6.1.1 保障营销部门人力资源配置 |
6.1.2 确定各岗位职责到人 |
6.2 薪酬机制 |
6.2.1 设立合理化的薪酬体系 |
6.2.2 佣金制确保快销 |
6.3 制度保障 |
6.3.1 设置合理化的销售流程 |
6.3.2 以轮位制为基本接待顺序 |
6.3.3 考勤管理严格化 |
6.3.4 打造良好个人和品牌形象 |
6.4 供应链管理 |
6.4.1 有效进行过程监控 |
6.4.2 物品采购分工明确 |
6.5 财务管理 |
6.5.1 引进贷款条件宽松银行 |
6.5.2 积极推进银行放款 |
6.5.3 支持营销各项费用使用 |
6.6 团队建设 |
6.6.1 提升团队人员专业素养 |
6.6.2 采用有效的物质激励 |
6.6.3 进行持续的精神激励 |
6.6.4 暖心的情感激励建立情感链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打造高识别度IP产品 |
7.1.2 重塑价格策略 |
7.1.3 建立多元化销售渠道 |
7.1.4 打造全方位促销机制 |
7.1.5 多手段保障实施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兰州金城中心客户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集中式长租公寓个性化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诸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长租公寓的兴起 |
1.1.2 当代青年群体的个性化租赁需求 |
1.1.3 国内政策 |
1.2 相关概念 |
1.2.1 长租公寓定义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研究 |
1.4.2 国内文献研究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5.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集中式长租公寓的发展与现状调研 |
2.1 国外长租公寓发展 |
2.1.1 美国长租公寓发展 |
2.1.2 日本长租公寓发展 |
2.1.3 德国长租公寓发展 |
2.2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
2.3 国内长租公寓发展 |
2.2.1 市场现状及发展 |
2.2.2 国内集中式长租公寓品牌 |
2.4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2.5 国内集中式长租公寓现状及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中式长租公寓的调研分析 |
3.1 开发模式 |
3.1.1 住宅用地自持开发 |
3.1.2 集体用地开发 |
3.1.3 纯租赁住宅用地开发 |
3.1.4 存量改造 |
3.1.5 项目形式 |
3.2 企业类型和运营要素分析 |
3.2.1 企业类型 |
3.2.2 运营要素 |
3.3 租赁群体和品牌定位 |
3.3.1 租赁人群特征 |
3.3.2 生活需求和居住模式 |
3.3.3 品牌定位 |
3.4 个性化设计相关问题 |
3.4.1 概念 |
3.4.2 切入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中式长租公寓个性化设计策略 |
4.1 居住单元个性化设计 |
4.1.1 居住单元功能空间 |
4.1.2 户型和套型的分类 |
4.1.3 套型空间的适应性和可变性 |
4.1.4 套型设计模板 |
4.1.5 居所风格 |
4.1.6 居住单元个性化设计策略 |
4.2 共享社区个性化设计 |
4.2.1 公共空间基本分类和层级划分 |
4.2.2 共享空间功能和配比 |
4.2.3 共享空间各功能区的设计要点 |
4.2.4 共享空间的适应性和可变性 |
4.2.5 共享空间的功能组织与布局 |
4.2.6 交通空间和屋顶花园 |
4.2.7 共享社区个性化设计策略 |
4.3 外部形象个性化设计 |
4.3.1 建筑体量与造型 |
4.3.2 建筑色彩 |
4.3.3 建筑材料 |
4.3.4 外部形象个性化设计策略 |
4.4 精细化和模块化设计 |
1.共享空间模块设计与组合 |
2.套型模块的多样性 |
3.立面模块的多样性 |
4.套型模块组合的灵活性 |
5.“互联网+”概念 |
6.精细化和模块化设计策略 |
4.5 地域性设计 |
1.湿热地区气候特点 |
2.自然通风设计 |
3.垂直绿化设计 |
4.外遮阳设计 |
5.地域性设计策略 |
4.6 多业态组合 |
1.联合办公 |
2.零售商铺 |
3.文创空间 |
4.餐饮空间 |
5.多业态组合设计策略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践——顺德大良嘉德尚境公寓项目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内容 |
5.2 嘉德尚境公寓的个性化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1.4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高铁科教新城 |
1.2.2 创新场域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高铁效应与高铁站区研究综述 |
2.1.1 高铁效应研究 |
2.1.2 高铁站区规划理论研究 |
2.2 空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视野 |
2.3 社会资本理论视野 |
2.3.1 概念缘起 |
2.3.2 概念内涵 |
2.3.3 应用领域 |
2.4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视野 |
2.5 创新网络理论视野 |
2.5.1 基本概念 |
2.5.2 文化多样性与创新网络 |
2.5.3 大学与创新网络 |
2.6 空间经济学理论视野 |
2.6.1 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
2.6.2 城市最优规模理论 |
2.6.3 科教增长极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的空间耦合效应研究 |
3.1 世界范围内科技园区、大学和客运枢纽的地理邻近性研究 |
3.2 国内外高铁网络对沿线科教集聚区积极影响的典型案例研究 |
3.2.1 法国南部的科技园案例 |
3.2.2 京都研究园、播磨、北九州科学公园都市和筑波科学城案例 |
3.2.3 韩国大德案例 |
3.2.4 中国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与珠海北站科技园区案例 |
3.3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基本特征研究 |
3.3.1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能级与尺度分析 |
3.3.2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总体趋势分析 |
3.4 我国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耦合作用机制分析 |
3.4.1 决定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向的动力类型分析 |
3.4.2 高铁科技客流对隐性知识扩散与合作网络重整的场效应分析 |
3.4.3 从网络势差到节点流量之间的复杂适应性机制分析 |
3.4.4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空间耦合机制的实证研究 |
3.5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耦合效应评估 |
3.5.1 高铁知识可达性对科教集聚区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评估 |
3.5.2 科教集聚区对高铁站客流结构的影响效应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组合模式研究 |
4.1 科教资源集聚区的创新场域构型模式研究 |
4.1.1 技术人才流动、创新效率与创新博弈 |
4.1.2 科技人才循环流动链的构建 |
4.1.3 创新场域空间拓扑构型研究 |
4.1.4 国内外代表性科教创新集聚区的创新场域演进历程分析 |
4.2 创新场域视角下高铁科教新城的基础空间类型与设计原则解析 |
4.2.1 大学教育空间与知识社区空间 |
4.2.2 对外客运交通枢纽空间 |
4.2.3 研究园、孵化器、科技公司总部空间 |
4.2.4 风险投资空间 |
4.2.5 文化艺术空间 |
4.3 高铁科教新城的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
4.3.1 创新空间组团展开尺度预测 |
4.3.2 空间布局权衡 |
4.3.3 理想的空间布局模式 |
4.4 高铁科教新城总体空间布局的多智体仿真模拟 |
4.4.1 多智体模型方法概述 |
4.4.2 模型建构 |
4.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开发模式研究 |
5.1 高铁科教新城的用地比例结构与开发指标研究 |
5.1.1 用地比例结构研究 |
5.1.2 开发指标研究 |
5.2 高铁科教新城建设时序与每期用地配置组合探讨 |
5.2.1 开发时序探讨 |
5.2.2 基于投资与创新场域效率的分期用地配置组合研究 |
5.3 保障高铁科教新城核心功能的空间供给体制构想 |
5.3.1 城市空间商品化的限度 |
5.3.2 空间资本化与空间商品化的分析框架 |
5.3.3 我国城市空间供给模式的类型及其问题 |
5.3.4 高铁科教新城应当保障的稀缺性空间资本要素识别 |
5.3.5 高铁科教新城多样均衡的精细化空间供给体系建构研究 |
5.4 高铁新城开发模式的适用性探讨 |
5.4.1 适用于我国科教资源短缺地区 |
5.4.2 适用于大都市群的边缘圈层 |
5.4.3 适用于过度极化发展省份的低等级城市 |
5.4.4 不宜布置于超大城市的近郊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A-01 高铁乘客问卷调查 |
附表A-02 城市创新创业情况问卷调查 |
附表B-01 大学知识社会调查 |
附表B-02 空间感知调查 |
附表C 高科技企业问卷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我国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产业创新内涵研究 |
1.3.2 零售业创新理论研究 |
1.3.3 零售业创新测度研究 |
1.3.4 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零售业创新内涵与机理 |
2.1 概念界定 |
2.1.1 零售商和零售业 |
2.1.2 创新、企业创新和产业创新 |
2.1.3 零售商创新与零售业创新 |
2.1.4 经济效应 |
2.2 零售商创新机理 |
2.2.1 零售商生产过程的理论解释 |
2.2.2 零售商内、外创新模型 |
2.2.3 基于零售业态演进的零售商内、外创新模型实证 |
2.3 零售业创新:零售商创新集合 |
2.3.1 零售商创新到零售业创新:合成放大效应 |
2.3.2 零售商创新到零售业创新:合成谬误问题 |
2.3.3 零售业创新数理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零售业创新测度分析 |
3.1 零售业创新测度指标构建原则 |
3.1.1 整体性原则 |
3.1.2 全面性原则 |
3.1.3 可分性原则 |
3.1.4 可验性原则 |
3.2 零售业创新指标构建 |
3.2.1 指标来源 |
3.2.2 统计指标含义 |
3.2.3 指标构建假设提出 |
3.3 零售业创新指标构建验证 |
3.3.1 验证方法 |
3.3.2 拟合评价和参数估计 |
3.4 我国零售业创新现状分析 |
3.4.1 我国零售业创新总体现状 |
3.4.2 我国零售业创新区域现状分析 |
3.4.3 我国零售专利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零售业创新对零售产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分析 |
4.1 产业绩效的理论基础及测度指标 |
4.1.1 产业绩效的理论基础 |
4.1.2 产业绩效的测度指标 |
4.2 零售业创新对零售业市场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分析 |
4.2.1 我国零售业市场结构现状及评价 |
4.2.2 零售业创新影响零售业市场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
4.2.3 零售业创新影响零售业市场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
4.3 零售业创新对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分析 |
4.3.1 全要素生产率含义及测度方法 |
4.3.2 零售业创新影响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分析 |
4.3.3 零售业创新影响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零售业创新对消费的影响效应分析 |
5.1 消费增长内涵 |
5.1.1 二元边际理论与消费增长 |
5.1.2 消费扩展增长 |
5.1.3 消费集约增长 |
5.2 零售业创新对消费影响效应的机理分析 |
5.2.1 零售业外部创新对消费影响效应的机理分析 |
5.2.2 零售业内部创新对消费影响效应的机理分析 |
5.3 零售业创新对消费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回归过程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零售业创新对产出的影响效应分析 |
6.1 零售业创新对产出影响效应的理论机制 |
6.1.1 增长理论的要素投入视角 |
6.1.2 以需求为中心的生产理论 |
6.1.3 零售业外部创新促进商品需要的机理 |
6.1.4 零售业内部创新满足收入需要的机理 |
6.2 零售业创新对产出影响效应的数理模型 |
6.2.1 模型假设 |
6.2.2 零售商独享创新收益的模型均衡 |
6.2.3 零售商分享创新收益的模型均衡 |
6.2.4 模型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7)传统设计行业升级背景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创新点 |
1.8 研究框架 |
第2章 BIM技术对传统设计行业的冲击 |
2.1 BIM技术概念及国内外应用现状 |
2.1.1 BIM技术的概念 |
2.1.2 BIM技术的来源及发展 |
2.1.3 BIM技术在国外的发展概述 |
2.1.4 BIM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
2.2 以CAD技术为主导的传统建筑设计行业局限性分析 |
2.2.1 传统建筑设计行业劣势分析 |
2.2.2 传统建筑设计行业主导软件CAD的局限性分析 |
2.2.3 BIM技术与传统设计优缺点对比及分析 |
2.3 BIM正向设计的背景及现状 |
2.3.1 BIM正向设计的意义及特点 |
2.3.2 BIM正向设计应用背景 |
2.3.3 BIM正向设计应用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BIM正向设计各阶段的具体应用 |
3.1 设计前期阶段 |
3.1.1 BIM技术在设计前期阶段的应用点 |
3.1.2 BIM正向设计实施标准的确立 |
3.1.3 现状场地及地物模型的建立 |
3.1.4 场地设计与分析 |
3.2 方案设计阶段 |
3.2.1 概念的形成 |
3.2.2 体量模型的构件化 |
3.3 初步设计阶段 |
3.3.1 方案模型的细化设计 |
3.3.2 外部表现处理 |
3.3.3 性能模拟优化 |
3.4 施工图设计阶段 |
3.4.1 BIM技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应用点 |
3.4.2 基于BIM技术的专项优化设计 |
3.5 BIM技术的扩展应用 |
3.5.1 施工模拟 |
3.5.2 移动终端对接与VR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IM正向设计的传统设计行业升级策略 |
4.1 传统设计行业升级面临的实际问题 |
4.1.1 传统设计行业实施BIM技术面临的挑战 |
4.1.2 影响BIM正向设计转型的不利因素 |
4.2 建筑设计信息化升级大方向下传统设计行业应对策略 |
4.2.1 加强BIM宣传与普及力度 |
4.2.2 传统设计理念的转型 |
4.2.3 组织BIM专项人才培养 |
4.2.4 积极开展BIM实践项目 |
4.3 BIM设计协同机制的实施策略 |
4.3.1 BIM设计的协同模式 |
4.3.2 BIM设计的协同手段 |
4.4 企业级BIM设计实施策略 |
4.4.1 BIM目标的确立与实施 |
4.4.2 建立BIM标准 |
4.4.3 规范BIM协同方式 |
4.4.4 系统化的BIM人员构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济南西客站片区高铁围合南A-4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BIM正向设计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2 方案前期准备阶段 |
5.3 场地初步规划与体量模型推敲 |
5.3.1 设计理念 |
5.3.2 场地整体布局 |
5.3.3 体量模型推敲 |
5.4 方案初设阶段 |
5.4.1 户型初步设计 |
5.4.2 细化建筑模型 |
5.4.3 建筑立面表达 |
5.5 施工图设计阶段 |
5.5.1 全专业模型深化 |
5.5.2 户型优化 |
5.5.3 车库论证 |
5.5.4 碰撞检测与管线综合 |
5.6 施工图后期阶段 |
5.6.1 施工模拟与工程量统计 |
5.6.2 模型渲染与VR漫游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生态系统视角下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的互动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地产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客观需求 |
1.1.2 产业地产发展需要与其承载力形成良好互动关系 |
1.1.3 重庆市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的互动关系欠佳 |
1.2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1.2.1 概念界定 |
1.2.2 产业地产发展文献研究 |
1.2.3 承载力文献研究 |
1.2.4 互动关系文献研究 |
1.2.5 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案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理论基础与方法介绍 |
2.1 理论基础 |
2.1.1 类比迁移理论 |
2.1.2 生态系统相关理论 |
2.1.3 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2.2 计量方法介绍 |
2.2.1 子系统水平测定 |
2.2.2 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方法 |
2.2.3 经济学因果关系研究方法 |
2.2.4 双向主导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产业地产生态系统框架及子系统模型构建 |
3.1 产业地产生态系统框架 |
3.2 互动关系初步定性分析 |
3.2.1 五大生态因子 |
3.2.2 基于五大生态因子的互动机理 |
3.2.3 互动关系的作用特征 |
3.3 产业地产生物子系统模型 |
3.3.1 生物子系统内涵 |
3.3.2 生物子系统发展评价准则 |
3.3.3 生物子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4 承载力环境子系统模型 |
3.4.1 环境子系统内涵 |
3.4.2 环境子系统评价准则 |
3.4.3 环境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4 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的互动关系定量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
4.1 两个子系统水平测定 |
4.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1.2 子系统水平测定结果分析 |
4.2 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
4.2.1 耦合分析 |
4.2.2 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4.3 因果关系研究 |
4.3.1 平稳性检验 |
4.3.2 协整检验 |
4.3.3 格兰杰因果分析 |
4.3.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4.4 双向主导影响因素研究 |
4.4.1 产业地产发展主成分回归计算 |
4.4.2 产业地产发展主成分回归结果分析 |
4.4.3 承载力主成分回归计算 |
4.4.4 承载力主成分回归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增强重庆市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互动关系的对策建议 |
5.1 提高产业用地经济效益的建议 |
5.1.1 用地规划的合理调整和科学转变 |
5.1.2 产城一体化开发模式的推广 |
5.1.3 产业用地投产后管理制度的完善 |
5.1.4 “飞地产业园”模式的持续探索 |
5.2 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的建议 |
5.2.1 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制造业升级 |
5.2.2 以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
5.2.3 加强优质项目的招商引资 |
5.2.4 完善产业地产发展相关支持性机制 |
5.3 促进科研创新和人才培育的建议 |
5.3.1 强化工业领域科研创新能力 |
5.3.2 吸纳和培育青年人才 |
5.4 推动城市可持续建设的建议 |
5.4.1 工业从末端治理到循环经济的演替 |
5.4.2 产业地产与海绵城市及绿色建筑同步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研究回顾 |
6.1.2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重庆市产业地产发展水平与其承载力水平计算过程 |
附录B 重庆市产业地产发展主成分回归方程计算过程 |
附录C 重庆市承载力主成分方程回归计算过程 |
附录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银发经济下S集团养老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龄化的界定 |
1.1.2 全球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
1.1.3 中国老龄化发展态势 |
1.1.4 “中国式”人口老龄化特征 |
1.1.5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对养老产业的影响 |
1.2 养老产业的相关理论基础 |
1.2.1 养老产业的界定 |
1.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1.2.3 积极老龄化概念 |
1.2.4 社区照顾理论 |
1.2.5 福利多元理论 |
1.3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际养老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
2.1 美国养老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
2.1.1 美国养老产业的发展特点 |
2.1.2 美国养老产业的成功经验 |
2.2 日本养老产业的成功经验 |
2.2.1 日本养老产业的发展特点 |
2.2.2 日本养老产业的成功经验 |
2.3 国际养老产业成功的启示 |
2.3.1 政府大力支持养老产业 |
2.3.2 提高养老模式的混合性 |
2.3.3 多元化的养老产业资金供给 |
第三章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 |
3.1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
3.1.1 养老产业政策刚刚开始 |
3.1.2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历程 |
3.1.3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
3.2 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尚在建设 |
3.2.1 居家养老发展滞后 |
3.2.2 社区养老建设有难度 |
3.2.3 机构养老建设问题多 |
3.3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 |
3.3.1 养老产业发展潜力大 |
3.3.2 养老产业发展的痛点是医养结合 |
3.3.3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预测 |
第四章 透析养老产业项目发展逻辑 |
4.1 资源驱动下的开发模式 |
4.1.1 与社区共同开发类 |
4.1.2 依托各类其它资源开发类 |
4.1.3 特殊经营许可模式开发类 |
4.2 多元化的开发主体 |
4.2.1 房地产公司,开发建设为主 |
4.2.2 保险机构,资金投入为主 |
4.2.3 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为主 |
4.3 不确定的管理运营模式 |
4.4 典型养老地产项目对比分析 |
4.5 不清晰的盈利模式 |
4.6 小结 |
第五章 S集团养老产业发展策略 |
5.1 S集团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
5.1.1 S集团养老产业发展概况 |
5.1.2 S集团养老产业经营现状 |
5.2 S集团发展养老产业的可行性 |
5.2.1 商业养老地产必然产生 |
5.2.2 商业养老地产的模式创新 |
5.2.3 商业养老地产目前的问题 |
5.3 构建S集团养老产业价值链 |
5.3.1 构筑行业壁垒,发展核心产业 |
5.3.2 联盟主体产业,服务核心产业 |
5.3.3 主体产业辐射支撑产业,带动上下游 |
5.4 纵向整合养老产业开发运营模式 |
5.4.1 完整的开发支撑体系 |
5.4.2 全程持续医养照护体系 |
5.4.3 模块化的综合盈利模式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 |
1.1.2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 |
1.1.3 城市创新空间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 |
1.1.4 城市存量空间为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
1.2 研究意义 |
1.2.1 构建创新城区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机制 |
1.2.2 探讨存量空间创新驱动提升的发展路径 |
1.2.3 提出北京等大城市实施创新职能的空间策略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创新空间 |
1.3.2 创新城区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与总结 |
1.5.2 案例研究与归纳 |
1.5.3 定性与定量结合 |
1.5.4 走访与深度访谈 |
第2章 创新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
2.1 创新的空间特征研究综述 |
2.1.1 创新的空间属性 |
2.1.2 创新要素的空间特征 |
2.1.3 创新地理学的过渡 |
2.2 创新空间的研究综述 |
2.2.1 创新空间的内涵 |
2.2.2 创新空间的演化 |
2.2.3 创新空间的类型 |
2.3 创新城区研究综述 |
2.3.1 创新城区的概念提出 |
2.3.2 创新城区的目前探索 |
2.4 综述小结 |
2.4.1 研究综述小结 |
2.4.2 现有研究不足 |
第3章 创新城区发展机制 |
3.1 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框架 |
3.1.1 创新城区的理论演进 |
3.1.2 创新城区的发展转变 |
3.1.3 创新城区的发展框架 |
3.2 机制一:创新生态机制 |
3.2.1 要素:创新源-创新服务-创新环境 |
3.2.2 系统:要素间关联 |
3.3 机制二:主体特征机制 |
3.3.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机制 |
3.3.2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机制 |
3.4 机制三:空间创新机制 |
3.4.1 发展模式创新机制 |
3.4.2 空间利用创新机制 |
第4章 创新城区发展模式研究 |
4.1 创新城区模式分类 |
4.1.1 发展模式 |
4.1.2 美国创新城区实践 |
4.2 创新源驱动模式 |
4.2.1 剑桥肯德尔广场 |
4.2.2 克利夫兰健康科技走廊 |
4.3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 |
4.3.1 纽约硅巷 |
4.3.2 洛杉矶硅滩 |
4.4 旧城更新模式 |
4.4.1 西雅图联合湖南区 |
4.4.2 旧金山米申湾片区 |
4.5 园区转型模式 |
4.5.1 北卡罗莱纳三角研究园 |
4.6 美国创新城区建设经验总结 |
第5章 创新城区发展评价与模式识别 |
5.1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
5.1.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1.2 创新源空间布局 |
5.1.3 城市创新能力空间评价 |
5.2 城市创新服务与创新环境水平评价 |
5.2.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2.2 创新服务空间评价 |
5.2.3 创新环境空间评价 |
5.3 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模式识别 |
5.3.1 创新城区发展水平 |
5.3.2 创新城区模式识别 |
5.3.3 创新城区空间规模 |
5.4 城市创新城区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
5.4.1 深圳创新城区发展 |
5.4.2 青岛创新城区发展 |
5.4.3 三城空间结构比较 |
第6章 创新城区主体特征与空间偏好 |
6.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研究 |
6.1.1 研究对象 |
6.1.2 技术网络特征 |
6.1.3 生产网络特征 |
6.1.4 社会网络特征 |
6.2 创新型企业空间偏好研究 |
6.2.1 网络差异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
6.2.2 高新技术企业选址特征 |
6.3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研究 |
6.3.1 调研对象 |
6.3.2 知识需求特征 |
6.3.3 社交需求特征 |
6.3.4 物质需求特征 |
6.4 创新型人才空间偏好研究 |
6.4.1 就业空间偏好 |
6.4.2 居住空间偏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创新城区空间组织与政策建议 |
7.1 北京创新空间发展基础 |
7.1.1 北京创新空间演变历程 |
7.1.2 北京创新发展基本特征 |
7.2 北京创新城区发展路径 |
7.2.1 创新源驱动模式:中关村科学城 |
7.2.2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国贸CBD片区 |
7.2.3 旧城更新模式:望京&798 片区 |
7.2.4 园区转型模式:上地&清河片区 |
7.3 创新城区中观空间策略 |
7.3.1 激活大学园区 |
7.3.2 培育科创社区 |
7.3.3 开放科技园区 |
7.4 创新城区微观空间策略 |
7.4.1 提升科技楼宇 |
7.4.2 嵌入众创空间 |
7.4.3 营造开放空间 |
7.5 创新城区存量土地利用 |
7.5.1 北京存量空间发展现状 |
7.5.2 土地类型政策创新 |
7.5.3 土地供给政策创新 |
7.5.4 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
7.6 创新城区创新生态环境建设 |
7.6.1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
7.6.2 加强创新服务水平 |
7.6.3 促进产学研融合 |
7.6.4 实施人才战略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系统性提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 |
8.2.2 总结归纳了创新城区四种模式类型 |
8.2.3 定量评估了城市内部空间创新水平 |
8.2.4 提供了存量空间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创新型企业网络机制与空间特征访谈提纲 |
附录 B 创新型人才行为特征与空间偏好访谈提纲 |
附录 C 调研访谈记录节选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住宅产品创新四大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化建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策略研究[D]. 张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2]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李春. 山东大学, 2021(02)
- [3]虹盛润凯公司兰州金城中心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王丽娟. 兰州大学, 2021(02)
- [4]集中式长租公寓个性化设计策略[D]. 周裕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D]. 徐中华. 天津大学, 2020(01)
- [6]我国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研究[D]. 杨兴夏. 山西财经大学, 2019(02)
- [7]传统设计行业升级背景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D]. 雷霆.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8]生态系统视角下产业地产发展与其承载力的互动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李心煜. 重庆大学, 2019(01)
- [9]银发经济下S集团养老产业发展研究[D]. 徐新泓.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10]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D]. 任俊宇. 清华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