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地地球物理勘探难点和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梁顺军,李金芝,胡峰,刁永波,王中海,周跃宗[1](2021)在《L-Va曲线监控偏移时间剖面构造畸变现象及其校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提前预测时间偏移剖面构造形态是否发生畸变现象及其畸变类型,进而判别深度剖面构造形态是否合理,是复杂构造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难点和重点。为此,提出一种监控时间偏移剖面上构造畸变现象的方法,以构造+层速度模型为基础,沿层提取加权平均速度,得到沿层速度陷阱L-Va曲线(L代表层位;Va代表加权平均速度)。L-Va曲线形态主要有3种类型:(1)水平直线,揭示沿层没有发生速度陷阱,时间偏移剖面构造形态未发生畸变;(2)下凹曲线,揭示沿层产生"速度下拉效应"的速度陷阱,时间偏移剖面构造形态发生"向斜型"畸变;(3)上凸曲线,揭示沿层产生"速度上拉效应"的速度陷阱,时间偏移剖面构造形态发生"背斜型"畸变。观测L-Va曲线变化趋势和几何形态,可判断时间偏移剖面目标层构造形态畸变程度、背斜高点漂离方向和距离,有利于指导变速时深转换和叠前深度偏移时克服速度陷阱,对时间偏移剖面构造畸变现象进行有效校正,判定深度剖面构造形态的合理性,提高构造圈闭落实精度。一般地,同一个勘探区域和同一个构造带的地层、构造特征和层速度结构基本相同,因此,有井约束构造+层速度模型实例分析得到的认识,可以推广到无井约束的构造+层速度模型,从而监控无井约束偏移时间剖面构造畸变现象。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可以满足山地复杂构造油气勘探精度需求。
孔选林[2](2019)在《陆地(山区)三维多波地震资料关键处理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多波多分量勘探作为地震勘探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在仪器研发制造、采集观测方式、处理方法研究、综合解释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和发展。因其在储层识别、流体检测、裂缝预测等方面的独特技术优势和多个成功应用案例报道,目前正吸引国内外越来越多油公司的关注与投入。尽管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但多分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仍然还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技术难题,尤其是在陆地山区的多波地震资料处理方面,因激发接收方式,地震地质条件等特殊性,在叠前矢量去噪、P-SV波静校正、纵横波联合处理、多波各向异性速度建模、叠前偏移成像等关键处理方法方面还存在一些新的困难和突出问题,部分关键技术方法甚至还是制约多波处理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解决。论文首先针对陆地山区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因采集仪器、采集方式及多分量数据对各分量数据保真及保持相对振幅关系的需求难题,分析了当前叠前去噪处理面临的新困难和现状,并基于此开展了陆地山区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高保真矢量去噪方法与实现技术研究。在对比分析常规主流技术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时频域分贝判定准则的异常振幅压制方法和基于多属性联合的极化滤波矢量去噪方法,并对算法进行了模块研发,理论和实际数据处理效果证实了本文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先进性。论文其次针对陆地山区P-SV转换波静校正处理中所面临的“资料信噪比低、且静校正时移量大、横向差异变化大”等处理难点,分析了当前转换波主流静校正方法现状,并基于此开展了P-SV转换波基准面静校正方法研究。基本明确了转换横波分量资料中转换波折射初至的产生机理、可能的初至类型及其产生条件、识别判定准则与拾取方法,以此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一套基于纵横波联合初至折射时差的P-SV转换波基准面静校正方法,实际资料试验性处理证实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论文还针对三维转换波叠前成像处理中的射线路径不对称、速度模型多参数(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耦合)、转换波资料大偏移距(X/Z大于1)、介质各向异性等问题和难题,开展了陆地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叠前成像方法系列与实现技术研究。基于现有先进理论成果,以VTI介质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多波道集抽取、多波交互速度参数分析、多波动校叠加、多波偏移速度建模、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的速度建模和叠前成像方法及技术系列,全流程的配套处理软件测试和生产性处理证实了本文所研究方法技术的正确性,其效果和效率均能满足基本工业化处理要求。为使本文所研究方法得到应用转化,对上述系列关键处理方法进行了软件实现。同时为了验证本文方法对不同工区,不同类型数据的适应性,采用一个新的、完整的陆地(半山区)3D工区多波地震资料进行了适应性研究和应用研究。处理资料面积近100km2,成像资料面积近70km2。最终层位标定结果显示,资料处理效果可满足构造解释需要,进而也证实了本文研究技术成果和软件模块达到了工业化处理能力,能支撑多波资料的实际处理。总之,陆地山区三维多波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叠前保幅去噪、转换波静校正,转换波叠前成像三大关键处理方法决定了多波资料处理的成败关键,直接影响了多波数据能否为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数据成果。本论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对陆地(山地)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工业化应用的一种有力促进和发展完善,达到了论文预期研究目标。
秦自耕[3](2015)在《四川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以川中公115H井区UniQ高密度勘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非常规石油勘探进程的不断深入,原油勘探开发形势十分严峻,重点含油区普遍受地形地貌及环境影响,地质情况极其复杂,而常规地震勘探预测技术仅能发现构造变异带上的大、中裂缝及厚储层发育区,不能准确预测低、陡平缓构造带内的微、小裂缝和薄储层,严重制约了该区域油气藏开发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开展相应的山地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攻关,形成一套适用于川中地区侏罗系非常规油藏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技术,为该区油气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鉴于我国油气勘探的窘迫现状和山地勘探的迫切需求,本文依托于《四川盆地侏罗系石油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重大专项现场先导试验,通过对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上剖析常规三维地震勘探对薄层及微、小裂缝预测精度不高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针对薄储层预测、微小裂缝识别、河道砂精细刻画的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规范和综合预测技术。在此理论研究基础上,针对四川盆地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环境,提出川中盆地侏罗系非常规石油勘探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案,并从采集仪器、激发接收技术、观测系统建立、数据处理与解释等环节,对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改进,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川中地区侏罗系非常规油藏的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技术。通过实际资料品质和新旧资料数据处理与解释成果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通过提高道炮密度和单井、小药量激发,小面元单个数字检波器不组合接收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保真度,具有更高的纵、横向分辨率,特别是对低、陡平缓构造带内的微、小裂缝和薄储层预测,具有更好的应用潜能。本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与创新:(1)针对复杂山地环境,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形成了一套针对山地特殊地质构造和地貌环境的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规范,可极大提高山地地震勘探的纵、横向分辨率,特别是对低、陡平缓构造带内的微、小裂缝和薄储层预测难题,具有更好的应用潜能。(2)通过川中公115H井区资料对比表明,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在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非常规石油勘探中,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和性能优势,能够清晰的描述川中盆地复杂的三维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并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针对山地环境的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方法的有效性,具有在山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潜能。(3)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川中地区侏罗系非常规油藏的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技术。本文作为国内首个超万道接收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关键技术的研究课题,能够对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石油勘探提供有利的支撑,同时,为今后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密度三维油气勘探,特别是山地油气勘探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
张春贺,李世臻,姚根顺,陈子炓,胡冰,梁兴,姚秋昌,张宇生,刘存玺[4](2014)在《基于宽线+折线采集与拟三维处理配套的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勘探技术》文中指出我国南方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选择我国典型南方海相碳酸盐岩裸露区开展地震勘探技术攻关.针对该区地表灰岩普遍出露、激发弹性波能量转换少、散射噪音干扰严重等勘探难点,研究和应用了"宽线+折线"地震采集技术和与其配套的拟三维地震处理技术,能较好地压制噪音,提高剖面信噪比,在主要目的层得到了较好的成像效果,桂中1井钻探结果与地震勘探解释成果吻合较好,检验了该方法用于南方碳酸盐岩地区勘探的有效性.
李跃纲[5](2013)在《川西南部地区上三叠统天然气勘探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中生代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气藏为研究对象,以碎屑岩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及油藏描述理论为指导,采用多学科、多手段综合并结合地震、钻井、测井资料及实际勘探效果为依据,开展储层地震预测地球物理技术、储层评价地质和测井技术系统分析,建立了川西地区低孔、低渗、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勘探的配套技术。在构造圈闭评价和储层地震预测地球物理技术研究方面,以采集和成像处理为重点,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山地全三维资料处理技术系列。通过对区内不同地区构造解析,形成了配套构造样式与构造建模技术,并在川西构造变形期次分析、解释基础上,形成山地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及复杂构造圈闭识别技术。为开展储层精细预测,采取须二段速度特征分析为基础,对典型井地质、测井响应模式验证,进而建立砂岩储层地球物理模式,通过理论推导和模型正演研究,明确不同类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通过测井曲线归一化处理、地震高分辨率处理及层位精细标定,对典型井常规地震剖面响应特征分析,开展波形分类和联合反演方法结合地震属性分析、裂缝检测和流体检测等手段对储层岩性、物性及含气性进行综合预测。川西南部须二段属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河道、河口砂坝相块状砂岩,多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储层基质物性差,普遍具低孔、低渗、高含水、小喉道、非均质性强、储层有效性取决于裂缝发育程度等特点,储层好坏及气井产能与裂缝发育程度密切相关。针对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的难点,形成了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集层评价地质研究和测井解释技术。论文首次系统总结并初步形成了适宜川西南部地区上三叠统圈闭描述、储层评价等天然气勘探配套技术,为指导川西南部地区须家河组砂岩油气藏整体勘探奠定了基础。
邸志欣[6](2013)在《哈拉阿拉特山山前构造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哈拉阿拉特山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克夏断阶带和哈山构造上,为中国石化胜利西部新区登记矿权区块之一,也为一个历经了多家单位多年勘探未果的探区。该区主要构造为山前逆掩推覆构造带,与中石油发现的夏子街、乌尔禾、风城等油田处于同一区域构造带上,具有相似的成藏地质背景和油气运移条件,推覆体下伏隐伏圈闭为最有利勘探目标,成藏条件优越,勘探潜力大。但以往由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勘探程度低,认识肤浅,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新的三维地震勘探来获取新的立体三维资料,深化地质认识,落实该区山前带勘探目标,为油气勘探突破寻找出路。近几年,借助发现胜利东部老区隐蔽油气藏的经验,用全新的研究视角,以前缘斜坡带勘探理论为指导,对该区山前逆掩推覆构造带进行了系统的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方法研究和试验,取得了明显的勘探效果。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包括:(1)系统收集了国内外山前带地震勘探已有的研究成果,了解了国内外关于复杂山前带地震勘探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2)提出了基于“双复杂”模型进行观测系统论证评价的方法,完成相应的理论研究;(3)完成了面积703.84km2、47773炮的激发方式分区设计和炸药爆炸理论、可控震源信号扫描激发理论研究;(4)完成检波器接收及耦合理论研究,并在野外现场进行了特殊干扰波调查、检波器组合压噪方式及检波器埋置耦合方式试验。主要取得了如下3项创新及技术成果:1.研制了双复杂模型条件下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方法以复杂近地表、复杂地下构造模型为基础进行观测系统设计与评价优选,基于成像效果进行观测系统参数分析,基于双复杂模型进行观测系统CRP属性分析论证,研制出了基于观测系统属性最优化的设计方法,以及基于“3S”信息(即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观测系统炮检点优化与变观设计,建立了相应的CRP分析流程。2.提出了多因素优选井震联合高品质激发方法提出了井震联合激发方式分区设计方法,依据“分片激发方式一致性”、“可操作性”和“单炮记录高质量”的原则实现激发方式分区,依据炸药爆炸理论优选最佳激发条件和激发参数,依据可控震源信号扫描理论设计和优选最佳扫描参数,最大程度的发挥井炮和可控震源的各自优势,实现山前带高品质地震激发。3.形成了山前复杂地表组合压噪方法及检波器埋置耦合技术依据地震波接收理论优选组合参数和组合图形压制山前噪音,困难地表采用检波器特殊埋置方式确保耦合质量。通过攻关研究和实际应用,形成了一套适合准北哈山地区山前逆掩推覆构造带的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关键技术和方法。应用以上技术方法,显着提高了哈山地区山前逆掩推覆构造带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剖面精度,达到精细解释的要求。新三维地震资料经过处理和解释,建立了哈山地区逆掩推覆加后期走滑的构造解释模式,评价优选了四个有利勘探区带,落实了四类有利区带,指导部署了数十口井位,相继发现了春晖油田和阿拉德两个超5000×104t的大油田,实现了准北区块重大勘探突破,累计新增可采储量748.7×104t,取得了油气勘探重大经济效益,证明该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孙龙德,撒利明,董世泰[7](2013)在《中国未来油气新领域与物探技术对策》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此需扩展勘探领域,向深层、深海、非常规等新领域及常规领域精细勘探进军。面对未来油气勘探新领域,必需进一步提高各类深层异常岩性储集体的成像和定量刻画精度,进一步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提高目标区预测可靠性及流体检测的准确性,提高非常规油气藏的预测精度,发展面向勘探开发目标的集成技术,不断提升陆地和海洋的物探技术服务能力。
邸志欣,丁伟,王增明,敬朋贵,刘斌,陈吴金[8](2012)在《复杂山前带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实践与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杂山前带具有复杂近地表和复杂构造的"双复杂"特征,地震资料品质普遍较差,单炮记录信噪比低,剖面成像效果不理想。针对南方和西部复杂山前带的地震地质条件、勘探难点和资料特点,经过十多年系统的地震采集技术攻关研究和资料采集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复杂山前带地震资料采集的技术方法系列,即基于"双复杂"模型和"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即"3S")的观测系统设计论证、炮检点优化与变观施工,精细的近地表结构调查与建模技术,井炮与可控震源联合激发技术,特殊地表检波器耦合技术和基于干扰波特点的检波器组合压噪技术。在中国西部和南方复杂山前带地区采用以上技术方法使地震资料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证明这套方法是切实可行和有效的。
张春贺,乔德武,李世臻,张颖,杨辉,胡来东,尚应军,徐雷良,柴继堂,谭扞东,刘劲松[9](2011)在《复杂地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集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历经六年,通过对深水海域、西部复杂山地、西藏高原、南方碳酸盐岩、火山岩覆盖区等几类典型地球物理勘探久攻不克的复杂地区开展地震、重磁电、综合地球物理勘探联合攻关,以及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攻关实验,取得了长足进步,直接带动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油气勘探发现和成果,形成了针对深水海域的长电缆地震勘探技术、适用于西部复杂山地和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的宽线地震勘探技术、高原地震调查技术、复杂地区三维重磁电勘探技术、针对火山岩覆盖区和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可应用于复杂山地的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等六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攻关集成.本文介绍了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所取得的这六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攻关成果.提出了今后在复杂地区开展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有关思路.
侯贺晟[10](2009)在《中国西部造山带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技术方法应用研究 ——以青藏高原造山带、天山造山带为例》文中指出中国西部发育着闻名世界的第三极-青藏高原,亚洲巨大的沙漠盆地-塔里木盆地,中亚造山带的典型代表-天山造山带,等等。这些构成了中国西部雄伟壮观的构造地貌景观,也为人们研究高原形成、陆内变形与造山成盆等大陆动力学前沿科学提供了天然实验室。特别是这些地质过程仍在进行,可以用深部探测方法观测其正在进行的行为,理解其深部的动力背景,为预测和减轻地质灾害。创新发展大陆动力学理论提供基础依据。深地震反射剖面是全球公认的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的先锋技术。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探测造山带与盆地的深部结构,取得许多重大发现,极大地促进了地球科学发展。我国学者也自1992年以来,在中国西部造山带开始进行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试验。中国西部造山带及其前陆地区也是油气富集地区和天然地震灾害多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盆地,处于全球巨型油气聚集带-特提斯构造域的东段,是青藏高原内部海相地层保存最完整、最具油气远景的盆地。南天山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接合部位,是地震活动区,新近发现了克拉2和迪那2等油气田。近年来,在这些造山带内进行的深地震反射剖面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正逐渐给我们展现出深藏于地球深处的矿藏构造与灾害的发生的深部背景。然而,在青藏高原及其周缘造山带地区进行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是挑战全球的技术难题。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制约着深层地震勘探。一是复杂的地表条件,地表起伏落差大,新老地层交替出露,近地表结构复杂,低、降速层横向变化大;二是复杂的地下地质构造,上地壳隐伏断裂与逆冲构造发育,下地壳流体作用明显。由于这些地区地表条件和地下构造的复杂性,使地震波高频信息吸收衰减严重,低频干扰发育,获得深层反射的信息非常困难。在这类地区进行地震勘探,不但勘探成本比常规地区高,并且往往有得不到资料的风险性。并且,由于地表低降速带厚度和速度的变化,引起地震波旅行时的不均匀延迟,带来了复杂的静校正问题。众所周知,静校正问题是山区地震资料处理的门槛,只有在有效解决静校正基础上才能使地震数据处理结果成像。地震波在地层中有一定的振幅、频率传播特性,通过对地震有效波和干扰波传播的特性分析,分析实际采集过程的难点,针对性地改进采集参数可以减少这种得不到资料的风险性。通过对复杂近地表结构的精细建立,在此基础上进行静校正计算是目前解决复杂山区静校正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野外实践和室内理论分析,研究了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在中国西部造山带应用时存在的问题,针对特定地质条件试验改善采集效果的技术方法,根据已有的和新采集的羌塘地震勘探资料以及最新采集的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结合部位的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TT2007)数据为基础,进行实际资料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静校正应用研究。论文结合这两个地区的关键问题分两大部分内容展开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在野外采集实践基础上,对以往高原腹地羌塘盆地石油地震与新完成的深地震反射采集资料进行了干扰因素分析及相应的采集、处理对策研究。在对羌塘地区地震波场进行地表一致性自相关分析、吸收和衰减分析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采集资料的总体特征及干扰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压制规则干扰波的方法测试及应用。实践表明,羌塘盆地复杂的近地表结构是影响地震采集和处理的关键干扰因素。对近地表结构的认知程度有助于山区地震数据的野外采集与室内去噪、静校正等处理工作,因而,近地表速度模型的反演建立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利用两条衔接并横过羌塘中央隆起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数据,进行了初至波层析成像试验,揭示了羌塘中央隆起的表层结构特征。并在反演的近地表速度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正演数值模拟,分析了勘探中的实际问题,如冻土层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进行了提高深地震反射资料信噪比方面的激发和接收参数的优化研究,在激发方面,分析了地震激发的一致性差异,正演分析了激发井深与频率的关系,接收方面,探讨了接收道距与规则干扰的压制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集技术改进与处理参数优化的剖面,成像质量较之以前有较大的改善。论文的第二部分,在野外采集实践基础上,针对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结合地带地震数据处理的静校正问题,进行了地表速度建模应用研究。在盆山结合的部位复杂的近地表地层中,地震射线并非垂直,当地形起伏落差较大,尤其是存在较大的横向速度变化时,会引起长、中、短波长的静校正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静校正的主客观因素及常规静校正方法在造山带地震资料处理的适用性,在对盆山结合部探测数据进行分段层析静校正处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TT2007线地形起伏落差大,横向速度变化大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层析反演速度结构精确求得的浮动面静校量和高程静校正量相结合的静校正处理技术流程。为使层析校正量更符合盆地巨厚的低速体、山地出露的基岩高速体以及结合部位横向变化的速度结构特征,采用了分线闭合处理,应用于常规速度分析与动校正,之后对CMP道集施加高程校正量。通过以上对两个地区采集方法技术与数据处理应用上的研究,得到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在这些地区应用的多方面新认识:(一)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近地表速度结构的建立及应用方面的研究结果(1)深地震反射数据的层析反演试验结果表明,羌塘中央隆起区二维地震测线层析射线密度随地下复杂构造的程度而变化,反演得到的速度结构与地表结构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高速层的厚度与地表出露岩性的年代呈负相关。(2)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的速度结构在结合部存在明显的差别,对盆山结合带的静校正量计算采取分段层析反演建模,闭合处理,综合层析与高程方法的静校正流程,能够较好的解决天山与塔里木盆山结合带的静校正问题。(3)综合应用小折射调查结果和大炮记录数据层析反演的近地表结构,正演模拟野外放炮的研究,在逼近实际地表条件下进行采集模拟和理论分析,能够有效指导实际生产工作。这应是复杂山地改善地震采集难度的有效技术。(二)羌塘地区采集方面的研究结果与采集对策(1)理论分析与正演模拟表明,在冻土层中、或其下激发的深层有效波的波能量强于冻土层上激发,能减少由于冻土层对地震波传播的高速而导致地震波能量难以有效下传的影响。冻土层中的“冰”经钻化成水与土混为泥浆,可能会糊死钻头,可考虑在该区域使用大功率特型钻机成井以提高钻井效率。(2)正演模拟结果表明,激发井越深,地震记录频带则越宽,干扰波越弱,实际资料也验证浅井激发炮集受声波、面波干扰严重。以往激发井深单井未能超过12m,多数为双井组或多井组合,根据近年来试验结果,对于上地壳,单井激发井深>18m,能够取得比较好的资料。(3)羌塘地区规则干扰的频率低,一般在10Hz左右,当炮集上这些规则干扰的时间倾角大于50ms时,就会出现规则干扰的空间假频,对于这种野外记录,单纯通过f-k域滤波是难以压制,这种低频干扰严重时会影响深层反射成像,导致错误的构造解释。目前在羌塘地区试验的最小20m道距接收的炮集记录中,也出现空间假频。因此,在勘探成本允许的情况下,野外施工时仍尽量缩小道距,在采集阶段减少产生空间假频的可能性。
二、山地地球物理勘探难点和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地地球物理勘探难点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L-Va曲线监控偏移时间剖面构造畸变现象及其校正(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介绍 |
1.1 建立时间域构造+层速度模型 |
1) 建立构造模型。 |
2) 建立层速度模型。 |
3) 构建构造+速度模型。 |
1.2 沿层拾取加权平均速度 |
1.3 分析L-Va曲线形态 |
1) L-Va曲线呈水平直线,表明时间剖面构造未发生畸变。 |
2) L-Va呈曲线,表明时间剖面构造已发生畸变。 |
1.4 采用变速时深转换和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校正 |
2 建立典型L-Va曲线模式 |
2.1 目标层的上覆地层为单斜层 |
2.2 目标层的上覆地层为向斜和背斜地层 |
2.3 目标层的上覆地层为倒转背斜地层和逆掩断层 |
3 应用实例与效果 |
3.1 L-Va曲线“双峰”起伏——揭示叠前时间偏移剖面盐下层为两个假背斜 |
3.1.1 变速时深转换 |
3.1.2 叠前深度偏移 |
3.2 L-Va台阶上升——揭示叠前时间偏移剖面背斜高点发生偏离 |
3.2.1 变速时深转换 |
3.2.2 叠前深度偏移 |
3.3 L-Va台阶下降——揭示叠前时间偏移剖面断层下盘为假背斜 |
3.4 成功预测KS1构造存在高速砾岩层速度陷阱,有效校正其对盐下构造的影响 |
4 结论与认识 |
(2)陆地(山区)三维多波地震资料关键处理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技术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多波处理的关键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1 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2 论文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陆地山区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保幅去噪方法研究及实现技术 |
2.1 陆地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去噪处理的新难点与技术现状 |
2.1.1 陆地三维多波资料叠前去噪面临的新难题 |
2.1.2 陆地三维多波资料中异常强振幅噪声压制方法及技术现状 |
2.1.3 陆地三维多波资料中强能量面波矢量压制方法及技术现状 |
2.2 基于时频域分贝准则的多分量异常强振幅压制方法与实现 |
2.2.1 时频域分贝判定准则的异常振幅压制方法原理 |
2.2.2 理论模型测试与方法优势分析 |
2.2.3 时频域分贝判定准则实际数据去噪效果分析 |
2.3 基于时频域多属性联合的多分量矢量去噪方法与实现 |
2.3.1 时频域多属性联合极化滤波去噪方法原理 |
2.3.2 理论模型试验与方法优势分析 |
2.3.3 时频域多属性联合极化滤波去噪方法实际资料去噪效果分析 |
2.4 多分量叠前去噪两方法联合的应用效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陆地山区三维P-SV转换波资料基准面静校正方法研究及实现技术 |
3.1 陆地山区P-SV转换波地震资料的静校正处理难点与现状 |
3.1.1 陆地山区P-SV转换波地震资料静校正处理难点 |
3.1.2 P-SV转换横波静校正方法及技术现状 |
3.1.3 陆地山区P-SV转换波静校正处理的几种实现方法 |
3.2 基于纵横波折射的基准面静校正方法与实现 |
3.2.1 纵横波折射波产生的机理和条件 |
3.2.2 纵横波折射时距曲线特征 |
3.2.3 纵横波联合基准面静校正方法与实现 |
3.3 转换波基准面静校正实际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陆地三维P-SV转换波资料叠前成像方法研究及实现技术 |
4.1 陆地三维P-SV转换波资料叠前成像处理的难点与技术现状 |
4.1.1 陆地三维P-SV转换波资料叠前成像处理的难点 |
4.1.2 陆地三维P-SV转换波叠前成像的方法现状 |
4.2 P-SV转换波叠前成像处理关键方法研究 |
4.2.1 ACP道集与CCP道集的差异 |
4.2.2 基于VTI介质的P-SV转换波叠加速度建模方法 |
4.2.3 转换波动校正与叠加 |
4.2.4 基于VTI介质的P-SV转换波偏移速度建模方法 |
4.3 基于VTI介质的P-SV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方法 |
4.3.1 P-SV转换波kirchoff叠前时间偏移成像原理 |
4.3.2 偏移成像中的反假频问题 |
4.3.3 偏移成像中的孔径问题 |
4.3.4 偏移成像的并行算法实现 |
4.3.5 偏移成像的应用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陆地三维多波地震资料关键处理方法软件及其适应性应用研究 |
5.1 关键处理方法的软件实现技术及配套模块 |
5.2 关键处理方法及软件模块的适应性应用研究 |
5.2.1 工区概况 |
5.2.2 资料品质分析与处理难点 |
5.2.3 关键处理方法输出的中间处理结果 |
5.2.4 最终成像结果评价 |
5.2.5 适应性应用研究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四川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以川中公115H井区UniQ高密度勘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高密度地震勘探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高密度地震勘探国内发展与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主要技术要点 |
2.1 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基础理论 |
2.1.1 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定义 |
2.1.2 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主要技术特征 |
2.2 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主要技术难点 |
2.2.1 山地地形条件恶劣 |
2.2.2 近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复杂 |
2.2.3 山地油气勘探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多而复杂 |
2.3 UinQ高密度地震勘探系统简介 |
2.3.1 UniQ系统概述 |
2.3.2 系统组成 |
2.3.3 主要技术特点 |
2.4 小结 |
第3章 山地高密度三维勘探激发与接收关键技术 |
3.1 山地震源选择与参数的优化 |
3.1.1 山地震源类型 |
3.1.2 山地炸药震源关键技术分析 |
3.2 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接收参数设计与优化 |
3.2.1 检波器的类型选择 |
3.2.2 检波器的埋置条件 |
3.2.3 山地对检波器参数影响与优化选择 |
3.2.4 山地组合检波与单点单检波器接收 |
3.3 小结 |
第4章 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关键技术 |
4.1 山地三维观测系统类型 |
4.2 山地观测系统设计主要参数 |
4.2.1 最高保护频率 |
4.2.2 最大炮检距 |
4.2.3 最小炮检距(偏移距) |
4.2.4 道间距 |
4.2.5 排列长度与记录长度 |
4.2.6 覆盖次数 |
4.3 山地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参数优化 |
4.3.1 叠前储层预测对地震数据质量的要求 |
4.3.2 基于干扰波特征分析的观测系统设计 |
4.3.3 山地高密度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步骤与方法 |
4.4 小结 |
第5章 公 115H井区山地高密度三维采集关键技术研究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来源 |
5.1.2 工区概况 |
5.1.3 地质概况 |
5.1.4 主要障碍及干扰 |
5.1.5 地质任务 |
5.2 任务难点与研究思路 |
5.2.1 任务难点 |
5.2.2 解决思路 |
5.3 针对性方案设计与参数论证 |
5.3.1 原始资料分析 |
5.3.2 地球物理模型 |
5.3.3 面元分析 |
5.3.4 最大炮检距选择 |
5.3.5 线距选择 |
5.3.6 观测系统 |
5.3.7 井深试验 |
5.3.8 药量试验 |
5.4 施工难点与主要对策 |
5.4.1 施工中的难点 |
5.4.2 针对性技术措施 |
5.4.3 针对性施工参数 |
5.5 质量控制 |
5.5.1 确保炮检关系正确 |
5.5.2 外界干扰控制 |
5.6 采集资料效果分析 |
5.6.1 采集单炮质量分析 |
5.6.2 新老单跑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分析 |
6.1 原始地震资料分析 |
6.1.1 老资料品质分析 |
6.1.2 高密度资料特点分析 |
6.1.3 能量分析 |
6.1.4 频率分析 |
6.1.5 静校正分析 |
6.2 高密度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及主要参数 |
6.3 高密度地震资料解释 |
6.4 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
7.1 研究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7.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基于宽线+折线采集与拟三维处理配套的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勘探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地震地质条件 |
2.1 表层地震条件 |
2.2 深层地震地质条件 |
3 地震勘探难点及针对性技术方法 |
3.1 地震勘探难点 |
3.2 针对性技术方法 |
3.2.1碳酸盐岩裸露区针对性的地震资料采集技术 |
(1)“宽线+折线”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技术 |
(2)基于数字影像信息的布线选点技术 |
(3)精细设计激发井深 |
(4)横向大组合接收技术 |
3.2.2碳酸盐岩裸露区针对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
4 应用效果分析 |
5 结论 |
(5)川西南部地区上三叠统天然气勘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气藏基本地质特征 |
2.1 川西前陆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2.1.1 大陆动力学背景 |
2.1.2 前陆盆地的构造迁移和分区 |
2.2 沉积环境与地层特征 |
2.2.1 沉积环境与地层特征 |
2.2.2 须家河组砂岩厚度分布特征 |
2.2.3 须二段岩石学特征 |
2.3 物性特征 |
2.3.1 须二段物性特征 |
2.3.2 须家河组其它层段物性特征 |
2.3.3 孔隙类型及其组合 |
2.3.4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2.4 须二段气井产能与储层孔隙结构的关系 |
2.4.1 气井产能分类 |
2.4.2 储层物性对气井产能的控制作用 |
2.4.3 裂缝对气井产能的控制作用 |
2.4.4 储层孔隙结构对气井产能的控制作用 |
2.5 气井动态特征 |
第3章 构造建模与圈闭识别技术 |
3.1 山地地震勘探采集技术 |
3.1.1 野外地震采集难点 |
3.1.2 采集方法与施工参数 |
3.1.3 原始炮记录分析 |
3.1.4 山地地震采集关键技术 |
3.2 山地复杂构造成像处理技术 |
3.2.1 复杂构造成像处理难点 |
3.2.2 复杂构造成像处理技术思路 |
3.2.3 复杂构造成像处理技术对策 |
3.2.4 复杂构造成像处理关键技术 |
3.2.5 全三维地震处理技术 |
3.3 断层相关褶皱基本类型与原理分析 |
3.3.1 断层相关褶皱的基本类型 |
3.3.2 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 |
3.4 构造样式与构造建模技术 |
3.4.1 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南段构造建模及其平衡剖面恢复 |
3.4.2 雾中山地区构造分析 |
3.4.3 莲花山—张家坪地区构造分析 |
3.4.4 平落坝-邛西地区构造分析 |
3.4.5 苏码头—盐井沟—观音寺地区构造分析 |
3.5 地震精细构造解释与圈闭识别技术 |
3.5.1 川西构造变形期次分析 |
3.5.2 山地地震综合解释技术 |
3.5.3 复杂构造圈闭识别技术 |
第4章 储层测井评价技术 |
4.1 低孔渗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难点 |
4.2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4.2.1 须二段测井响应特征 |
4.2.2 须二段主产层纵向分布特征 |
4.2.3 须二段有效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4.2.4 裂缝测井响应特征 |
4.2.5 高产能气井测井响应特征 |
4.3 储层测井评价技术 |
4.3.1 常规测井储层评价技术 |
4.3.2 特殊测井储层评价技术 |
4.4 测井层序地层划分和沉积微相研究 |
4.4.1 川西南部地区须家河组测井层序地层划分模式探讨 |
4.4.2 现代测井技术判别川西地区须二段沉积环境 |
4.5 测井系列优化 |
第5章 地震储层预测技术 |
5.1 储层地球物理模型建立 |
5.1.1 须二段速度特征 |
5.1.2 典型井测井响应模式验证 |
5.1.3 须二段砂岩储层地球物理模式 |
5.1.4 须二段地震反射特征 |
5.2 储层预测技术研究思路及流程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主要工作思路和内容 |
5.2.3 前期基础资料研究 |
5.2.4 三维地震波形分类研究 |
5.3 地震反演技术研究 |
5.3.1 道积分处理 |
5.3.2 SEISLOG反演——递推反演 |
5.3.3 STRATA反演——模型约束反演 |
5.3.4 JASON反演 |
5.3.5 储层在速度剖面上响应特征分析 |
5.3.6 测井参数反演 |
5.3.7 反演技术小结 |
5.4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研究 |
5.4.1 基于体的地震属性处理 |
5.4.2 基于层的地震属性分析 |
5.4.3 属性分析技术小结 |
5.5 裂缝检测方法研究 |
5.5.1 构造应力分析——曲率法 |
5.5.2 叠后地震资料裂缝检测方法试验 |
5.5.3 叠前地震资料裂缝检测方法试验 |
5.5.4 裂缝检测方法研究小结 |
5.6 流体预测方法探索研究 |
5.6.1 流体预测技术研究 |
5.6.2 流体检测方法小结 |
5.7 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邛西地区的推广应用 |
5.7.1 储层地球物理特征 |
5.7.2 研究思路和应用效果 |
5.7.3 地震储层定性预测技术 |
5.7.4 地震储层反演定量预测技术 |
5.8 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方法总结 |
5.9 储层预测技术研究的技术规范 |
5.9.1 工作方法和技术流程 |
5.9.2 储层预测技术的保障措施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哈拉阿拉特山山前构造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课题依据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3 国内外山前带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 |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0.3.1 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0.4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 |
1 山前带地震地质条件及难点分析 |
1.1 山前带双复杂地震地质条件 |
1.1.1 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
1.1.2 深层地震地质条件 |
1.1.3 典型深层构造特征 |
1.2 双复杂条件下的地震资料特点 |
1.2.1 干扰严重,信噪比低 |
1.2.2 地形变化对资料影响大 |
1.2.3 地下构造特征对资料品质影响大 |
1.2.4 速度求取困难,成像精度差 |
1.3 地质任务及采集难点 |
1.3.1 地质任务 |
1.3.2 采集难点 |
2 双复杂模型条件下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方法 |
2.1 双复杂条件下的三维建模理论 |
2.1.1 复杂地表三维可视化技术 |
2.1.2 剖面法地质建模技术 |
2.2 研究区双复杂模型建立 |
2.3 基于叠前成像效果的观测系统参数分析 |
2.3.1 基于数据处理分析的最大炮检距优化设计方法 |
2.3.2 基于静校正的观测系统参数论证分析 |
2.3.3 基于速度分析精度要求的观测系统参数论证 |
2.3.4 基于叠前偏移成像的观测系统参数分析 |
2.3.5 基于质量最佳与效益最优的观测系统综合设计方法 |
2.4 基于双复杂模型的观测系统 CRP 属性分析技术 |
2.4.1 理论基础 |
2.4.2 实际模型试算 |
2.5 基于观测系统属性最优化的设计方法 |
2.5.1 面元内炮检距属性的均匀性与非均匀性评价方法 |
2.5.2 基于炮检距分布均匀的最优化目标函数评价方法 |
2.6 基于“3S”的炮检点优化设计 |
2.6.1 面向勘探目标的最优激发范围的确定方法 |
2.6.2 面向勘探目标的最优激发范围的确定流程 |
2.6.3 面向障碍物的炮检点优化设计 |
3 多因素优选井震联合激发方法 |
3.1 井震联合激发方式分区设计方法 |
3.2 高品质炸药震源激发技术 |
3.2.1 爆炸理论 |
3.2.2 试验分析 |
3.2.3 基于近地表建模的激发参数设计 |
3.3 可控震源激发参数优选 |
3.3.1 理论基础 |
3.3.2 试验分析 |
3.3.3 哈山地区激发因素 |
4 山前复杂地表组合压噪方法与检波器耦合 |
4.1 哈山地区干扰波类型及调查技术 |
4.1.1 干扰波类型 |
4.1.2 干扰波调查试验 |
4.2 组合压噪方法 |
4.2.1 地震波接收理论 |
4.2.2 试验分析 |
4.3 复杂地表检波器耦合方式 |
4.3.1 耦合谐振理论 |
4.3.2 复杂地表检波器耦合方式优选试验 |
5 效果分析 |
5.1 三维地震观测方法及采集因素 |
5.1.1 以往地震采集因素 |
5.1.2 哈山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及施工因素 |
5.2 地震资料采集效果 |
5.2.1 哈山西三维采集效果 |
5.2.2 哈山三维采集效果 |
5.3 地质效果 |
5.3.1 建立了哈山地区构造解释模式,明确了哈山地区地质结构特征 |
5.3.2 划分了四个构造演化阶段 |
5.3.3 评价优选了四个有利勘探区带 |
5.3.4 取得了一系列勘探成果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未来油气新领域与物探技术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中国油气未来新领域 |
2.1 深层油气勘探 |
2.2 深海油气勘探 |
2.3 非常规油气勘探 |
2.4 常规领域的精细勘探 |
3 未来新领域物探技术对策 |
3.1 物探技术攻关进展 |
3.2 物探技术对策 |
3.2.1 提高成像和缝洞储层定量刻画精度 |
3.2.2 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分辨率 |
3.2.3 提高深水目标区评价可靠性、流体检测准确性 |
3.2.4非常规油气领域需要提高裂缝识别、甜点预测和岩石力学性质预测精度, 为目标评价和水平井部署提供依据 |
4 未来之路 |
(10)中国西部造山带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技术方法应用研究 ——以青藏高原造山带、天山造山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国西部复杂山地条件反射地震数据采集与处理之复杂性研究 |
2.1 复杂地区地震激发地表一致性分析 |
2.2 复杂地区地震数据背景噪音分析 |
2.3 复杂地区地层吸收和衰减分析 |
2.4 复杂地区近地表速度结构分析 |
2.5 复杂地区采集数据正演论证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反射地震剖面干扰因素分析-采集与处理方法对策研究 |
3.1 羌塘盆地反射地震试验 |
3.2 羌塘盆地反射地震数据采集资料的总体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3.3 羌塘盆地的地震波传播特性与干扰波分析 |
3.4 羌塘中央隆起近地表速度结构的层析成像试验 |
3.5 深地震反射激发参数试验与优化研究 |
3.6 深地震反射接收参数试验与优化研究 |
3.7 压制规则噪音方法及应用 |
3.8 羌塘盆地深地震反射勘探实践与数据采集、处理要点 |
第四章 常规静校正方法在造山带地区的应用研究 |
4.1 静校正及应用 |
4.2 静校正量计算 |
4.3 影响静校正的因素及常规方法在造山带地区的适用性 |
第五章 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结合部深地震反射探侧与静校正处理研究 |
5.1 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盆山结合部深地震反射采集 |
5.2 盆山结合部静校正方法测试 |
5.3 盆山结合部层析静校正试验 |
5.4 盆山结合带静校正问题分析 |
5.5 TT2007线静校正技术流程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果与认识 |
6.2 进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山地地球物理勘探难点和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L-Va曲线监控偏移时间剖面构造畸变现象及其校正[J]. 梁顺军,李金芝,胡峰,刁永波,王中海,周跃宗. 石油物探, 2021(06)
- [2]陆地(山区)三维多波地震资料关键处理方法研究及应用[D]. 孔选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3]四川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以川中公115H井区UniQ高密度勘探为例[D]. 秦自耕.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5)
- [4]基于宽线+折线采集与拟三维处理配套的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勘探技术[J]. 张春贺,李世臻,姚根顺,陈子炓,胡冰,梁兴,姚秋昌,张宇生,刘存玺.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1)
- [5]川西南部地区上三叠统天然气勘探技术研究[D]. 李跃纲. 西南石油大学, 2013(06)
- [6]哈拉阿拉特山山前构造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研究[D]. 邸志欣.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7]中国未来油气新领域与物探技术对策[J]. 孙龙德,撒利明,董世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3(02)
- [8]复杂山前带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实践与认识[J]. 邸志欣,丁伟,王增明,敬朋贵,刘斌,陈吴金. 石油物探, 2012(06)
- [9]复杂地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集成[J]. 张春贺,乔德武,李世臻,张颖,杨辉,胡来东,尚应军,徐雷良,柴继堂,谭扞东,刘劲松. 地球物理学报, 2011(02)
- [10]中国西部造山带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技术方法应用研究 ——以青藏高原造山带、天山造山带为例[D]. 侯贺晟.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