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奋进中的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成[1](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赵翌琳[2](2019)在《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养老空间资源供不应求,而乡村空心化现象却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我国老年人中低龄老人与可自理老人占比较高,他们向往宁静优美的环境,具有回归田园、健康饮食、精神慰藉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需求。然而,如何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以解决城乡空间资源矛盾,尚缺乏理论支持。在此背景下,提出:城市老人可利用改造后的乡村空置房进行养老,并通过参与农业种植、农村管理、志愿服务等生产性活动,创造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并以此获得身心健康与精神愉悦。这种乡村生产性养老模式可在实现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同时,以养老资源为媒介激发城乡资源重构,是解决养老需求与盘活乡村存量资源的关键结合点。本文主体分为理论建构与方法研究两部分。理论研究部分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厘清其发展脉络,汲取现有研究优点并指出其局限性,进而构建出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概念与理论框架,并以天津市为例对老年人进行实地问卷调研,明确其乡村生产性养老意愿与具体需求,并进一步确认了在天津建设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可行性;继而对国外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对天津、北京、成都等地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得出影响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运营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政策投资、选址区位、建筑规划设计、生产性空间与管理服务。方法研究部分则在建筑学范畴内对选址方法与建筑规划设计方式进行探讨。首先基于针对天津市老年人的问卷调研结果,使用SPSS软件分析筛选,得出空气质量、医疗条件、交通便捷度、植被水域覆盖、气候条件、购物条件和周边景点名胜等选址评价指标;并采用AHP法利用yaahp软件计算指标权重,构建出一套基于老年人意愿的选址评价体系;继而借助GIS工具与大数据方法进行精确选址,对天津市全部村庄的各指标逐一评分,所涉及的方法包括泰森多边形法、GIS文件地理数据库网络数据集服务区分析法、遥感影像数据识别法、缓冲区法等。在针对每项指标制定评价标准后,对天津市4057个村庄的每项标准依次评分,并计算得出每个村庄的加权总分,作为判断其是否适合建设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利用卫星地图对196个高分村庄进行二轮筛查,最终得到46个适建村庄。通过对这46个村庄进行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结合选址结果选取四道沟村作为设计改造试点,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改造、生产性空间布置、设备改造与细部处理四方面提出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设计改造策略。本文明确了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概念、优势与价值,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选址评价体系与设计改造策略,对于促进城乡融合、缓解城市养老压力、改善乡村空心化、提升老年人自我价值均有重要意义,对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开发建设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李晋轩[3](2018)在《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大城市的发展普遍进入存量新阶段。在这些城市中,存量工业用地占据了城市土地的较大比例。以天津市为例,按照国际上后工业化都市区的平均比例估算,在接下来的30年左右仍有超过2万公顷的存量工业用地需要得到更新。因此,如何推进存量工业用地的合理高效更新,成为重要的课题。通过相关文献的总结,可以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规划编制与空间设计的手段来推进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忽略了存量更新中城市政策与制度的重要影响。基于这个出发点,本文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着重分析城市政策变迁对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时空演变的实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进一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制度优化建议。首先,本研究针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特殊情况,梳理了其城市工业及城市工业用地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存量工业用地的界定、分类、内在问题以及更新动力。其次,通过梳理与工业用地发展相关的城市政策,本研究总结了1998年以来政策变迁中的阶段性特征,并发现了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存量工业用地更新中存在着与政策变迁同步的空间响应现象。最后,鉴于城市政策在存量工业用地更新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国内外案例借鉴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城市政策制定,提出了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为导向的制度优化建议。本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指出长期被忽略的城市政策与制度对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重要影响,有助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今后的城市治理中,更加合理地制定政策、优化制度,更加高效地利用存量工业用地。
冯怡康[4](2018)在《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协同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我国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加快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道路。本文从资源优化配置视角研究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问题,不仅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也对其他区域的协调发展具有示范效应和启示作用。本文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个层面研究资源优化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对资源优化和协同发展的概念进行界定,对资源优化和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进行构建,系统分析了交通类、产业类和生态环境类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之间的关系机理。然后利用改进的距离协同模型对京津冀区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进行测量,详细分析了各项指标对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并应用ArcGIS技术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城镇规模和结构的演化规律,探索空间结构优化路径,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各项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和演化博弈论模型论证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首先,只有构建科学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也能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次,区域经济和环境两个系统之间存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区域经济和环境构建起来的协调体制对于整个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产业资源空间布局的优化配置对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至关重要。第二,目前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经济总量不够、区域发展失衡,产业结构趋同,比较优势不明显,资源环境制约等等。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和改进的距离协同模型计算可知,虽然京津冀地区各个子系统内部发展良好,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综合有效程度和子系统的综合有效程度并不高,导致区域的综合协同发展度较低。其中,京津冀的交通系统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拉动因子最大,产业次之,环境排列最后。该地区需要加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提升区域整体的实力,快速强化京津冀发展的综合协同。第三,借助ArcGIS方法和区域空间布局对比测度方法将京津冀区域规模、结构及其演进趋势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显示:北京和天津这两个双核城市的绝对人口规模虽然仍在增长,但人口相对比重却在不断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北京—天津、北京—保定—石家庄、北京—唐山—秦皇岛等交通轴线的中小城市则不断发育,城市人口数量增长迅速,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呈现出从极核辐射向轴线带动、进而向网络互动的发展趋势。本文的创新成果如下:第一,提供新的视角,探索了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提出区域资源可由传统资源形态被整合划分为三大类,即基础支撑类、承载能力类和主导动力类,分别对应着交通类资源、环境类资源和产业类资源,使之具有更强的系统性、价值性和可利用性,摒弃原有的无价值资源,激发区域更强的经济发展潜力,试图从全新的视角解读资源优化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关系。第二,揭示新的机制,采用NEG模型,将交通类资源配置效应引入冰山成本,将政企关系因子引入支付函数,求解消费者效用和异质区域所属企业的福利最大化状态,揭示企业跨区域交易的约束条件以及产权改革的区际贸易效应,刻画交通升级引发区际资源流动的作用新机制以及市场化转型的区际关系演化新模式。采用演化博弈论,将区际环境治理协作模型化为区际环境治理费用分配博弈,求解复制动态演化均衡条件,揭示协同组织监督的协同均衡点引力扩充效应。第三,突破新的难度,完善了复杂系统协同程度的评价模型。基于TOPSIS思想和灰色关联理论,引入最优规划向量以及最劣方案向量,利用相对距离度量区域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并利用各个子系统内部的灰色关联度确定相应拉动因子,突破了一般距离协同模型无法衡量系统的实际状况和理想状况的真实差距,以及在区域系统中的适应性比较有限的局限性。第四,寻找新的工具,采用了区域系统空间资源的重构方法。尝试采用ArcGIS方法对京津冀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和空间结构演化进行计量分析,引入位序规模法等科学方法图形化分析京津冀空间结构演化趋势,进而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解释资源优化配置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用这种新方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空间重塑和新的空间定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调整提供决策新工具。
刘峻源[5](2017)在《沿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优化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港口一直起着连接所在区域与海外各地之间纽带的作用,而“因港而生,由港而兴”的道理,则孕育了港口城市的发展,并见证了由内河时代走向海洋时代的进程。目前,全球500多个着名城市中,港口城市就占了446个。滨海地区作为全球城市和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带,因此沿海港口城市已经成为了世界城市体系的核心力量。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因素的变化和介入,使得滨海地区的空间不断面临重组和调整,开展沿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及优化研究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区域发展的重要问题。本论文通过点-轴系统理论模型和空间测度图形分析方法,采用“现状问题分析—点轴系统空间分析—理论构想与现实因素校核”的思路,对沿海港口城市地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特征、演变规律以及空间优化引导等展开研究,并以天津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从港口区位、港口空间结构演化、港口区域空间关系以及港口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天津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历程进行梳理与回顾。指出今后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应加强发展中国家和多地域不同类型城市的比较,加强定量化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引入新因素和新作用机制等,拓展研究方法和视角,对沿海港口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实现预测发展趋势和空间优化的目的。通过案例剖析,对国内外6个典型港口城市的空间发展规律、特征进行系统梳理,提取其中的经验借鉴,总结传统港口城市空间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为天津港口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天津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港口城市,因水而生,因漕运而兴,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论文通过对天津港口的分阶段动力机制,空间发展演变规律与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基于天津当前空间结构发展现状的认知,引入点-轴系统模型方法和分维值、紧凑度、扩展强度等空间测度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合理想空间发展模式的探索,提出了天津城市空间结构初步的理论构想,并对未来发展的现实因素进行考量,从发展方向、空间发展模式和优化引导策略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程肇基[6](2015)在《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研究 ——以江西为例》文中认为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指向,既是地方高校时代使命的担当,也是地方高校发展转型过程中,形成有利于区域经济建设与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双赢选择。如何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和相适应的人才、科技、文化和智库支撑;如何与区域经济建设实现有效对接、良性互动和共生共荣,这不仅是地方高校的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也是其完善自身社会职能、体现社会价值和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高教领域正酝酿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部署,促进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也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需要。同时,这也契合了江西地方高校调整办学定位和专业结构,主动承担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使命。本文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从现实语境出发,以地方高校为切入视角,重点以江西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例,在对区域经济建设现状的考量,以及江西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问题。同时,结合内生经济增长和教育经济一体化等相关理论,参照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改革的现实诉求,以实践调查和实证考量的方法论,将地方高校、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作为相互关系来进行考察。本文还结合地方高校的时代使命、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揭示了地方高校基本职能的系统关联性,阐释了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共生关系:一方面,地方高校通过人才培养和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的长期增长;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通过扩大教育消费,亦可促进区域经济的近期增长。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经验与启示,以其反观江西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实证分析江西地方高校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阐释江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并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大背景,本文还提出了江西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具有实践价值的政策建议:创新高校-政府-企业三方互利共赢的机制、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拓展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途径。基于上述思路,本文从九个方面对江西省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全文的基本框架与章节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为导论部分。本章阐述了选题的缘由,介绍了本研究的目标内容、意义原则、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同时,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论文的后续深入做好铺垫。第2章为相关理论评述。本章对地方高校、江西地方高校具有的特质及其相关的几个核心概念作了界定,并对地方高校的地位、作用与特征进行了分析,探寻了地方高校的发展轨迹,梳理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办学理念的发展脉络。此外还阐述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支撑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教育经济一体化理论、教育的服务属性论和嵌入性理论,详细介绍了其产生背景、主要观点、理论流派、影响因素以及指导意义等内容,为本文研究搭构理论基础。第3章为服务需求分析。本章主要分析区域经济建设对地方高校的服务需求。推动地方高校的成功转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建设的有效对接,不但符合新形势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建设与地方高校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必然体现。新常态下“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区域文化发展战略,都离不开地方高校的融入与支持,在新型智库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需求尤为突出。第4章为服务现实分析。本章介绍了江西地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总结了三十年来江西地方高校取得的成就与积累的经验;客观分析了江西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方面拥有省外重点和名牌大学所不具备的人缘和地缘优势;指出了其服务意识较为薄弱、服务能力相对欠缺和服务机制尚不健全的劣势;分析了其所面临的重大机遇: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科教兴赣人才强省战略的提出,强化了政府重视扶持力度;提出了需要面对的挑战:目前政府扶持力度仍有欠缺、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建立、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以及“高校生源荒”等现实存在的诸多困境。第5章为数据模型例证。本章以江西地方高校作为蓝本,从人才资本的显性资本与隐性资本的研究视角,通过数据、实例、对比等方式,分别就质和量的两个角度,深度分析了江西高校人才资本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模型的关系认识中,实证考察江西地方高校人才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建构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得出的数据,可知江西省总资本对经济的贡献率低于劳动对经济的贡献的增长。人才资本的贡献率,虽有增长但增速缓慢。第6章为科技绩效实证。本章应用DEA评估方法,对2004-2013年江西高校科研活动投入与产出科技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对2010-2013年江西省科技活动中三类不同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效率进行评价并比较。评估结果发现:江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状况总体良好,基本得到了较高效率的利用。对不同机构类型效率的评估显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效率都在逐年提高,且高校较企业和科研院所处于更为有效的状态。第7章为国内外经验启示。本章主要对国外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经验进行分析。既包括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欧美发达国家,也涵盖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与我国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相似度的亚洲国家。这些国家的高校尽管服务区域、经济模式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些值得我国地方高校借鉴的有益经验和启示,如协调和企业合作的利益关系、大力发展私立教育、构建组织联盟共同提升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等。此外,国内的部分高校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近年来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经验,社会服务职能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在为区域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高校的自身发展,同样具有现实而重要的借鉴价值。第8章为政策建议和路径。本章在现状总结、问题提出、原因分析、实证结论、国内外经验引介的基础上,以内生经济增长等理论为引领,结合地方高校的时代使命、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将视觉系统地伸向江西地方高校,考察其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的相互关系,通过实证分析江西地方高校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科研创新绩效的评价与比较,从机制建设、能力提升和途径拓展三个方面,提出了江西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政策建议、可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路径。第9章为结论与展望。本章归纳了论文的主要结论,总结了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毫无疑问,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创造外部条件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有效服务,地方高校能否主动把自身发展与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有效相容,如何在嵌入性理论指导下与区域经济建设进行良性嵌入,尤其是新常态下“一带一路”战略诸多隐藏于区域经济建设、地方高校发展之中的结合和抵牾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探索和讨论的重要课题,未来需要引起研究界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宗建新[7](2013)在《天津市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时期。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来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确保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是占企业总量最多的群体,同时也是最具创新活力和创新产出的群体。加快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市于2010年9月,做出了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战略决策,通过两年多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效。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的快速发展对天津市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能力提升、社会事业进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以及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论文中大量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国内外以及天津市在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的相关政策、法规、举措以及实际效果;通过对天津市为34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一企一策”专项调研工作的资料分析,得出制约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天津市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具备的自身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以及外部环境的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威胁(Threats),推导出天津市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应对策略,为天津市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全国其他地区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张彦台[8](2012)在《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民国时期的华北城乡市场中,为买卖双方从中说合构成交易、代客买卖或为买卖双方执掌度量衡器而从中收取佣金者——牙商不可或缺。研究牙商既可以显示民国时期的经济运行实态、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国家和地方税收、政府的商业政策,也可反映市场结构变迁、商业资本的运转和增殖、区域文化等内容。本文主要利用档案资料和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保存、未刊的社会调查资料系统地研究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在民国以前,华北牙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是单个的、零散的,经商活动各自为战。民国以降,政府改变了压抑商业、歧视商贾的态度,对商业的封建束缚随之放松。“牙帖定额化”制度的取消使华北地区牙商群体迅速的发展壮大。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时期:1912——1928年,华北牙商快速发展阶段、1928——1937年,华北牙商繁盛阶段、1937——1949年,华北牙商曲折发展阶段。牙商所经营之产品,以农副产品为主。民国时期,牙商开设的牙行资本组织形式包括独资、集资与股份制三种类型。由于行业经营活动的差异性,各种牙行的人员构成和各自分工也各有差异。牙商一般具有某些特殊才干:对货物有鉴别能力、善于沟通的能力、善于交际的能力等。华北牙商的经营职能包括:栈房职能、中介代理职能、信息和服务职能、金融职能、公证和收付货款职能、对市场进行管理的职能和批发职能等。牙商在工商界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并执商界之牛耳,与独特的经营谋略密切相关。在营业收入方面,牙商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他们能凭各种不同的本领,以种种方法来敛财。牙商在经营运作中不仅需要一定的支出,而且往往要以大量的资金投入经营过程。民国时期牙商群体的构成广泛。既有弃政经商的官僚,也有靠盘剥百姓积累财富的地主和豪绅;既有资金雄厚的资本家,也有无任何资本的贫农和无业游民;既有从旧式商业中走出来的商贾、学徒,也有新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既有亦官亦商的代表,也有半农半商的典范。一个成功的牙商背后,往往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说,牙行成功的客观条件就是这个社会关系网络的有效性,在这张关系网中,牙商与政府、帮会、购销客户、出口商、金融、保险业、脚行、转运业等保持密切的关系。交易场中,几乎所有行业的牙商都有一套神秘的行话和暗语。行话与暗语既是民间秘密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民俗语言文化。牙商的行话与暗语,一方面是牙商群体内部交际的工具,主要用来保守牙商内部秘密、有维护牙行利益的功能;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牙商阻断买卖双方知情的手段,便利于牙商对生意的把持。除了语言以外,民国时期,活跃在华北地区集市上的牙商衣着穿戴也很特殊。牙商对近代市场经济下的流通、生产与消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重要的是,牙商资本向工业领域扩展,成为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资本来源。牙商除了向企业家流动外,还有个别的牙商向银行家流动。早期牙商的主要职能是介绍买卖,保持着代客买卖的中间商性质。但不少在城市营业的牙商很快就突破了这种经营范围,有的直接经手办货,自营大宗买卖,开始转化为批发商、实体商或牙商兼实体商。凡市场买卖交易的货物,只要是经牙商为媒介的,统要承担相应的税负。华北牙商的税负制度大概有四种形式:牙税盈余制度、牙税等级制度、牙税包商征收制度和牙行营业税制度。政府向牙商征收税负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种:政府自征牙税法;牙商同业公会代征牙税法;招商招标承包法。牙商税负是地方财政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937年前,华北各省市的牙税和牙帖捐的收入逐年增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华北牙商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挫折,牙税的收入也相应的减少。从理论上来讲,牙税性质本质上应该以牙商为课税的主体,以牙商所获得的佣金为课税的客体。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完全如此。牙商税负除了汇解到各省财政部门外,还要留拨一部分作为地方经费。税款主要用于地方行政建设、教育经费、军费、公益性事业或其他事项。牙商在遇到税额过重、战争摧残、自然灾害等情况下,其应缴纳的税课可以呈请政府批准核销减免。牙商的营业执照称为牙帖,牙商只有领取牙帖才能开展中介代理活动。民国时期按照政府规定和商业管理,牙帖的传承与继替呈现出多种方式:牙帖继承制、牙帖连任制、帮帖替代制、商民申请制、官府招募制和牙帖租用制等。牙商必须经政府登记注册,办理某些正式的手续,才能从政府领取管理机关核发的牙帖。领取牙帖后的牙商,其合法经营活动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的保护。牙商如果在牙帖有效期内因故歇业,必须到官府办理注销“牙帖”的手续。在中国牙商事业发展史上,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牙商法规和华北各省市地方性牙商法规,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体现出了牙商法制建设由传统到近代的渐进发展历程。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牙商法规和华北各省市地方性牙商法规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体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其对新中国的经纪人法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的经纪人法规中的若干规定可以在民国牙商法规的传统中找到根源。档案和文献史料显示,华北牙商纠纷数量和类型均出现增长趋势;牙商纠纷的形态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姿态:在追逐利益面前,政府、牙商、商户、农民、商会、同业公会等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纷争不断,甚至发生多起群体性事件,构成对社会和商业秩序的严重威胁。纠纷解决的途径与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华北牙商具有明显的区域独特性。一方面,他们推动了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华北专业市场的兴盛;另一方面,华北牙商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牙商在积累了丰厚的利润后,将资本向流通领域、生产领域和金融信贷领域扩张和转移。这种扩张和转移即体现了资本的周转和增殖,又体现了中国近代商业的进步。牙商、牙商文化与市场经济扩大的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牙商是民国时期商品生产规模扩大与市场经济扩大的产物;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扩大又同时呼唤成熟的牙商和牙商文化的复兴。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繁盛与演变除了地缘、血缘与业缘关系外,更主要的是由一种精神、文化来支撑的。推进民国时期华北牙商文化的复兴对于商业的繁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具体而言,市场经济的扩大需要发扬华北牙商的三种精神文化:诚信公平、义利并举;信息意识、调和折中;竞争协作、创新进取。
孙伟珍[9](2011)在《天津市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标准作为改善环境质量行之有效的手段,是实施污染减排的重要途径。环境标准体系是根据环境标准的特点、性质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进行分级、分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本文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研究天津市地方环境标准建立的方法和思路,从而将其系统完善成为适合天津市地方的环境标准体系。本文根据调研数据,运用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以及CGE模型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开展研究。首先对环境标准、环境标准体系、环境质量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关理论进行文献综述研究,然后根据天津市环境污染现状,以工业污染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各行业的污染贡献率并筛选出典型污染行业,又从主要污染因子的角度进行工业源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优选,从而初步构建天津市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在该体系中还引入了产品环境标准进一步的充实了该体系。最后采用CGE模型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分析了天津市地方环境标准体系的环境经济效益,进一步说明了天津市地标体系建设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本文的创新与结论主要在体现在以下方面:(1)在理论研究方面,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并遵循天津市环境标准体系建立的原则,系统地构建了天津市地方环境标准体系。(2)在该体系中,创新引入产品环境标准的概念,提出在天津市地方从产品的角度制订环境标准想法,进一步的充实天津市地标体系。(3)首次运用CGE模型的相关知识对环境标准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并得出所建立体系对天津市相关行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该体系的建立虽然会在短期内会加大环保投资的力度,减缓行业总产值的增长率,但是从长远来看它既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效的促进减排任务的完成,又能够促使各行业生产技术以及环保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天津市地标体系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双重意义。
马冀勋[10](2010)在《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 ——以天津滨海新区临港产业区为例》文中指出主导产业选择是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问题。库兹涅茨在其经典文献认为,在现代经济的增长过程中,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各产业部门在总产值和总资源中的比重变动速度和幅度显得尤为重要。已有研究结果已揭示:一个地区或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总会呈现一个或几个产业(群)竞争力最强、发展最快、关联度最高,并能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进而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概念。事实上,主导产业是指某一国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对于其它产业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的产业。究其特点,主导产业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和较强的产业扩散效应。从形成机理看,主导产业选择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结果,从理论上看,主导产业是在宏观经济理论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背景下,产业发展理论与区域经济理论有机结合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产业结构、不同的政府行为和不同的政策取向都会影响到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在历史上,中国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借鉴西方主导产业理论,并实施了一系列主导产业抉择并扶持其发展的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当各地区纷纷借鉴主导产业理论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和实践时,却遇到了诸如各区域之间主导产业选择同构、区域分工不明显等问题,以至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许多地区放弃了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在理论上,国内的学者提出了区域主导产业的概念,并积极探索其与国民经济主导产业之间的差别,众多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导致中国主导产业选择不成功的一个主要根源,就是没有从根本上对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和区域主导产业做出本质的区分,而是简单地套用西方主导产业理论选择各地区主导产业,结果导致了各地区主导产业的同构现象。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根据提出了一些区域主导产业的原则、基准和指标,但诸如此类的研究,大多仅限于理论层面,鲜有进入实践。本文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作为基础,围绕区域主导产业选择进行研究,这是对经济学中一个交叉范畴所做的尝试性研究。本文在对区域主导产业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重新对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它是一个综合了区域、产业、时间三个维度的研究范畴。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带动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明确了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条件、动力以及路径,并对区域主导产业带动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与主导产业选择相关理论研究的归纳、比较、分析和评价。鉴于现有关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分析的局限,本文提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新的角度和思路,拟以天津滨海新区临港产业区的主导产业选择为研究对象,以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为背景,从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和经济影响等角度对区域主导产业的概念以及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规律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及其理论依据的研究来探讨适合发展中地区选择主导产业的有效方法,并运用本文所做出的结论对临港产业区的主导产业选择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通过对天津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的分析,提出对天津市主导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最后,本文得到的政策建议为:从产业政策实施的层面上讲,选择出主导产业群是推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主导产业发展政策是一个包含着主导产业选择、培育与发展的整体。结合天津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发展天津区域主导产业需要从完善发展规划、选好投资重点、培育自组织能力等方面入手,以此形成完整的主导产业政策体系、最终达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地区经济又快发展的目的。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产业政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具有实用性、前瞻性以及系统性的产业政策可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保证产业结构调整效果的正常发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认为产业组织政策的意义在于通过政府政策的干预来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结合天津产业结构的现状与特征,天津产业组织政策占优目标应定位于: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协调机制。在产业结构政策中,主导产业扶持政策占优抉择应为:择优扶持、集中突破,精心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奋进中的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奋进中的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养老现状及问题 |
1.1.2 我国乡村空心化现状及问题 |
1.1.3 契机:我国低龄老人蕴含着巨大的生产潜力 |
1.2 研究概念界定 |
1.2.1 生产性养老 |
1.2.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 |
1.3 文献综述 |
1.3.1 生产性养老理论文献综述 |
1.3.2 城市老人乡村生产性养老理论文献综述 |
1.4 研究问题 |
1.5 论文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案例分析法 |
1.6.3 问卷调研与访谈 |
1.6.4 层次分析法 |
1.6.5 多学科交叉法 |
1.6.6 GIS空间分析法 |
1.6.7 实证研究法 |
1.7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7.1 研究目标 |
1.7.2 研究意义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基本概念构建 |
2.1 生产性养老 |
2.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概念及优势 |
2.2.1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概念 |
2.2.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优势 |
2.3 天津市老年人乡村生产性养老意愿 |
2.3.1 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
2.3.2 天津市老年人生产性养老意愿分析 |
2.3.3 天津市老年人乡村养老意愿分析 |
2.4 小结:乡村生产性养老社区建设可行性分析 |
第3章 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影响因素分析 |
3.1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发展现状 |
3.1.1 国外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案例分析 |
3.1.2 国内乡村空置房改造养老项目对比分析 |
3.1.3 国内乡村生产性养老项目对比分析 |
3.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影响因素分析 |
3.3 小结: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发展需求分析 |
第4章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方法研究与应用 |
4.1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评估体系 |
4.1.1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指标确立 |
4.1.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指标权重分析 |
4.2 天津市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应用研究 |
4.2.1 对不同指标的分析 |
4.2.2 选址结果 |
4.3 小结 |
第5章 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设计改造策略 |
5.1 天津市村庄生产性适老社区适建性分析 |
5.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设计改造案例分析 |
5.3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改造策略总结 |
5.4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设计与改造应用——以四道沟村改造方案为例 |
5.4.1 改造村落与空置房选择 |
5.4.2 规划层面改造 |
5.4.3 建筑单体层面改造 |
5.4.4 生产性空间布局改造 |
5.4.5 设备改造与细部处理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城市老人乡村养老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B 《生产性养老偏好调研问卷》 |
附录C 天津市 4.5 分以上村庄得分情况统计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正式进入存量时期 |
1.1.2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市场潜力有待释放 |
1.1.3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相关政策不断推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理论意义 |
1.2.3 研究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关于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关于城市土地及更新政策变迁的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关于天津存量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的相关研究 |
1.3.4 相关研究成果小结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以存量更新的视角逐年梳理城市工业用地的变迁历程 |
1.5.2 精确量化政策变迁与存量工业用地更新间的数据关系 |
第2章 天津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布局的发展历程 |
2.1 天津市中心城区及其城市工业发展情况简介 |
2.1.1 天津市中心城区简介 |
2.1.2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工业发展情况简述 |
2.2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工业用地扩张与更新的发展沿革 |
2.2.1 城市工业用地的初步发展时期(1860-1948 年) |
2.2.2 城市工业用地的增量建设时期(1949-1985 年) |
2.2.3 城市工业用地的更新萌芽时期(1986-1997 年) |
2.2.4 城市工业用地的存量更新时期(1998 年至今) |
2.3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界定、产生、类型与内在问题 |
2.3.1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界定 |
2.3.2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产生 |
2.3.3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类型 |
2.3.4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内在问题 |
2.4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主导动力及其影响因素 |
2.4.1 城市政策(束)是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主导动力 |
2.4.2 存量更新中城市政策(束)背后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 |
3.1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相关城市政策的分类梳理 |
3.1.1 关于住房改革与国企改革的政策 |
3.1.2 关于加强城市土地管理的政策 |
3.1.3 关于存量土地再利用的政策 |
3.1.4 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政策 |
3.2 城市政策变迁的时序规律、指标评价与特征分析 |
3.2.1 相关城市政策的颁布时序规律分析 |
3.2.2 相关城市政策的作用指标评价分析 |
3.2.3 城市政策变迁中的阶段性特征 |
3.3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历程与城市政策变迁的对照研究 |
3.3.1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3.3.2 存量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的精确定量分析 |
3.3.3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对城市政策变迁的空间响应 |
3.4 城市政策变迁各阶段中的政策-空间响应机制详解 |
3.4.1 政策宽松阶段(1998-2002 年) |
3.4.2 政策收紧阶段(2003-2007 年) |
3.4.3 政策创新阶段(2008-2013 年) |
3.4.4 政策推进阶段(2014 年至今)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制度优化 |
4.1 城市政策对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多重效用 |
4.1.1 负面抑制效用 |
4.1.2 间接带动效用 |
4.1.3 直接推动效用 |
4.2 制度优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
4.2.1 针对存量工业用地的制度优化势在必行 |
4.2.2 制度优化有助于有效盘活存量工业用地 |
4.2.3 反例:不合理的城市制度加速“低效利用”工业用地产生 |
4.3 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为导向的制度优化 |
4.3.1 国内外存量盘活相关制度的借鉴 |
4.3.2 天津市中心城区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主要手段评述 |
4.3.3 天津市中心城区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制度优化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重点与结论 |
5.1.1 研究的重点 |
5.1.2 研究的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今后方向 |
5.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5.2.2 研究的今后方向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关于国有土地和存量工业用地的相关政策梳理 |
附录B 1998 年至今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案例梳理 |
附录C 2013 年至今天津市土地交易市场挂牌成交存量工业用地 |
附录D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分布图(1995-2018)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主流经济学中的资源优化配置 |
2.1.1 资源的类型划分 |
2.1.2 资源配置方式 |
2.2 区域发展理论中的资源优化配置 |
2.2.1 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优化配置 |
2.2.2 区位理论与资源优化配置 |
2.2.3 区域协同发展理论与资源优化配置 |
2.2.4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理论 |
2.3 协同学理论 |
2.3.1 协同学的概念 |
2.3.2 协同学的基本特征 |
2.4 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
2.4.1 基于区际带动关系的区域协同研究 |
2.4.2 基于多极协调发展的区域协同研究 |
2.4.3 基于城市群发展的区域协同研究 |
2.5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现状 |
2.5.1 京津冀经济布局研究 |
2.5.2 京津冀协同度测度研究 |
2.5.3 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研究 |
2.6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
3.1 国外区域经济协同:现状与经验 |
3.1.1 北美自由贸易区 |
3.1.2 欧盟 |
3.1.3 东盟 |
3.2 国内区域经济协同:历程与做法 |
3.2.1 长三角城市群 |
3.2.2 珠三角城市群 |
3.3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与问题 |
3.3.1 历史沿革 |
3.3.2 基础设施建设 |
3.3.3 协同成绩 |
3.3.4 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关联性分析 |
4.1 资源的限定 |
4.1.1 交通类资源 |
4.1.2 环境类资源 |
4.1.3 产业类资源 |
4.2 资源优化配置 |
4.2.1 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 |
4.2.2 资源优化配置的特征 |
4.2.3 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
4.2.4 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 |
4.3 交通类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
4.3.1 理论基础 |
4.3.2 理论模型构建 |
4.3.3 协同机制分析 |
4.4 环境类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
4.4.1 理论基础 |
4.4.2 理论模型构建 |
4.4.3 协同机制分析 |
4.5 产业类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
4.5.1 理论基础 |
4.5.2 理论模型构建 |
4.5.3 协同机制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优化配置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
5.1 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协同发展 |
5.2 评价模型的选择 |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 评价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资源优化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
6.1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及应用 |
6.2 京津冀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化 |
6.2.1 京津冀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化分析 |
6.2.2 京津冀都市圈建设的演化分析 |
6.3 基于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促进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1 基于交通基础设施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
7.2.2 基于生态环境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
7.2.3 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
7.2.4 基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的京津冀都市圈建设 |
7.2.5 基于政府功能优化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沿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优化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
1.4.1 港口区位相关研究 |
1.4.2 港口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
1.4.3 港口区域空间关系研究 |
1.4.4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
1.4.5 研究述评 |
1.5 研究范围及主要对象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框架 |
1.7.3 创新点 |
第二章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2.2.1 港口空间发展理论 |
2.2.2 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
2.3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
2.3.1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类型 |
2.3.2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分布形态 |
2.3.3 港口城市的成长阶段 |
第三章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分析方法 |
3.1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
3.1.1 定性研究 |
3.1.2 定量研究 |
3.2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与方法 |
3.2.1 优化模型分析 |
3.2.2 空间分析方法 |
3.3 内部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与方法 |
3.3.1 优化模型分析 |
3.3.2 空间分析方法 |
第四章 港口城市空间演变规律及案例研究 |
4.1 港口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自然地理因素 |
4.1.2 产业经济因素 |
4.1.3 人口社会因素 |
4.1.4 交通基础设施因素 |
4.1.5 政治因素 |
4.2 港口对其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
4.2.1 港口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
4.2.2 港口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
4.2.3 港口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 |
4.2.4 港口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 |
4.2.5 港口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 |
4.2.6 港口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
4.3 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及特征 |
4.3.1 外部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4.3.2 内部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4.3.3 外部空间结构特征 |
4.3.4 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
4.4 国内外港口城市空间发展 |
4.4.1 国外港口城市空间发展 |
4.4.2 我国港口城市空间发展 |
4.4.3 典型沿海港口城市空间发展小结 |
第五章 天津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动力机制研究 |
5.1 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自然地理因素 |
5.1.2 产业经济因素 |
5.1.3 人口社会因素 |
5.1.4 交通因素 |
5.1.5 政治因素 |
5.2 港口变迁对天津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 |
5.2.1 港口的发展演变历程 |
5.2.2 港口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分阶段作用机制 |
5.3 天津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分阶段演变的动力机制 |
5.3.1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动力机制 |
5.3.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动力机制 |
5.4 天津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 |
5.4.1 空间结构特征 |
5.4.2 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第六章 天津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策略研究 |
6.1 天津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现状 |
6.1.1 区域整体空间结构 |
6.1.2 中心城区 |
6.1.3 滨海新区 |
6.2 天津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构想 |
6.2.1 理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的探索 |
6.2.2 天津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构想 |
6.3 天津未来空间发展的现实因素考量 |
6.3.1 港口建设与发展 |
6.3.2 城市总体定位 |
6.3.3 产业结构 |
6.3.4 人口社会发展 |
6.3.5 道路交通系统 |
6.3.6 自然生态结构 |
6.3.7 公共安全 |
6.3.8 相关规划政策 |
6.4 空间结构优化引导策略及建议 |
6.4.1 发展方向 |
6.4.2 未来的空间发展模式 |
6.4.3 优化引导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研究 ——以江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中国梦呼唤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深入跃迁 |
1.1.2 改革宏图需要区域经济建设深度契合 |
1.1.3 地方高校作为“中间人”需做出应有贡献 |
1.1.4 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中实现自身发展 |
1.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地方高校的相关概念及其特征 |
2.1.1 地方高校的概念和特征 |
2.1.2 江西高校具有地方高校的基本特质 |
2.1.3 本研究的其他核心概念 |
2.2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办学理念的演变 |
2.2.1 国外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起源及发展 |
2.2.2 国内地方高校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轨迹 |
2.2.3 国内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办学理念的发展 |
2.3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理论支撑 |
2.3.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3.2 教育经济一体化理论 |
2.3.3 教育的服务属性论 |
2.3.4 嵌入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区域经济建设对地方高校的需求分析 |
3.1 区域经济建设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审视 |
3.1.1 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地方高校智力支撑 |
3.1.2 应用型人才需要地方高校侧重培养 |
3.2 区域经济建设对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的需求省思 |
3.2.1 促进成果转化需要地方高校技术支持 |
3.2.2 产学研合作需要地方高校协同推进 |
3.3 区域文化发展对地方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求考察 |
3.3.1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地方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 |
3.3.2 区域文化消费需要地方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 |
3.3.3 区域文化交流需要地方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 |
3.4 新常态下“一带一路”战略对地方高校的需求探讨 |
3.4.1 “一带一路”需要地方高校加大急需的人力资本存量 |
3.4.2 “一带一路”需要地方高校科技研发助推“中国制造” |
3.4.3 “一带一路”需要地方高校传承与创新古老的丝绸文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江西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现实分析 |
4.1 西地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
4.1.1 发展现状 |
4.1.2 发展前景 |
4.2 西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
4.2.1 发展现状 |
4.2.2 发展前景 |
4.3 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优势分析 |
4.3.1 人缘优势 |
4.3.2 地缘优势 |
4.4 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劣势分析 |
4.4.1 服务意识较为薄弱 |
4.4.2 服务能力相对欠缺 |
4.4.3 服务机制尚不健全 |
4.5 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机遇分析 |
4.5.1 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现状造成服务需求大幅增加 |
4.5.2 科教兴赣人才强省战略的提出强化政府重视扶持 |
4.6 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挑战分析 |
4.6.1 政府对地方高校的扶持力度相对不足 |
4.6.2 企业与地方高校的合作机制尚未建立 |
4.6.3 社会对地方高校的良性发展贡献不大 |
4.7 本章小结 |
5 江西地方高校人才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
5.1 人才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的建立 |
5.1.1 人才资本总量估算及相关数据说明 |
5.1.2 江西地方高校显性人才资本和隐性人才资本的计算 |
5.1.3 经济增长的内涵与计算 |
5.2 江西地方高校人才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5.2.1 贡献率模型的建立 |
5.2.2 数据的整理与计算 |
5.2.3 研究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6 江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评价 |
6.1 科技创新绩效研究设计与方法 |
6.1.1 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的理论概述 |
6.1.2 地方高校科技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6.1.3 DEA模型 |
6.2 江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6.2.1 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6.2.2 计算DEA效率值 |
6.2.3 DEA有效的相关调整 |
6.2.4 研究结论 |
6.3 江西不同机构类型效率的评价与比较 |
6.3.1 决策单元的选择 |
6.3.2 输入输出指标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
6.3.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与比较 |
6.3.4 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7 国内外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7.1 欧美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 |
7.1.1 美国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 |
7.1.2 英国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 |
7.1.3 加拿大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 |
7.2 洲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 |
7.2.1 日本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 |
7.2.2 新加坡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 |
7.2.3 韩国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 |
7.3 国外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
7.3.1 政府应积极协调高校和企业合作的利益关系 |
7.3.2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发展私立教育 |
7.3.3 地方高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科学定位 |
7.3.4 构建组织联盟共同提升服务区域经济能力 |
7.4 国内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
7.4.1 国内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 |
7.4.2 国内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8 江西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政策建议 |
8.1 创新高校-政府-企业三方互利共赢的机制 |
8.1.1 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运行机制 |
8.1.2 创建政府对高校创新的扶持机制 |
8.1.3 完善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机制 |
8.2 合理转型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效能 |
8.2.1 办学定位转型,明确服务方向 |
8.2.2 人才培养转型,优化人力资本 |
8.2.3 专业结构转型,实现市场对接 |
8.2.4 科技服务转型,促进成果转化 |
8.2.5 办学模式转型,发展民办教育 |
8.3 拓展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途径 |
8.3.1 推动区域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
8.3.2 推进区域校际学科优势联盟 |
8.3.3 加快区域文化产业开发进程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课题目录 |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的获奖目录 |
致谢 |
(7)天津市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案例选取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典型案例选取 |
1.3 国内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状况 |
1.3.1 国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情况 |
1.3.2 国内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情况 |
1.4 文章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径 |
1.5 文章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总体情况及现状 |
2.1 发展背景 |
2.2 进展情况 |
2.2.1 总体情况 |
2.2.2 技术领域分布情况 |
2.2.3 区域集聚情况 |
2.2.4 经济效益情况 |
2.2.5 技术创新情况 |
2.2.6 吸纳就业情况 |
2.3 科技型中小企业贡献分析 |
2.4 下一步发展目标及相关政策 |
第三章 天津市重点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调查及分析 |
3.1 装备制造领域情况 |
3.2 航空航天领域情况 |
3.3 能源与交通领域情况 |
3.4 新材料领域情况 |
3.5 电子信息领域情况 |
3.6 生物医药领域 |
3.7 科技服务领域 |
3.8 综合汇总分析 |
第四章 天津市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SWOT 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2 劣势分析 |
4.3 机遇分析 |
4.4 挑战分析 |
第五章 发展策略建议及保障措施 |
5.1 战略选择分析 |
5.2 WO 战略的主要内容 |
5.3 保障措施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8)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由来、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社会基础和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社会基础 |
一、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基础 |
二、 华北牙商依托的社会基础 |
第二节 华北牙商的发展沿革 |
一、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行业继承 |
二、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上) |
三、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中) |
四、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下) |
小结 |
第二章 华北牙商的经营活动 |
第一节 牙商经营的产品 |
第二节 牙行的内部结构 |
一、 资本组织形式 |
二、 人员构成和各自分工 |
三、 人员素质 |
四、 牙行的财务管理 |
第三节 牙商的经营职能 |
一、 栈房职能 |
二、 中介代理职能 |
三、 信息和服务职能 |
四、 金融职能 |
五、 公证和收付货款职能 |
六、 对市场进行管理的职能 |
七、 批发职能 |
第四节 牙商的经营谋略 |
一、 诚信第一、 公平交易 |
二、 掌握信息、紧跟市场 |
三、 注重管理、用人有道 |
四、 灵活经营、竞争之道 |
五、 地区协作、联号经营 |
第五节 牙商的营业收入 |
一、 牙商的总收入 |
二、 正常收入项目 |
三、 作为独立商人的收入 |
四、 获得非正常收入的手段 |
第六节 牙商的支出 |
一、 支出项目 |
二、 牙行的资金额 |
小结 |
第三章 华北牙商的构成、社会关系、行话与暗语 |
第一节 牙商的构成 |
一、 官僚、资本家出身的牙商 |
二、 地主、富农、绅士出身的牙商 |
三、 知识分子出身的牙商 |
四、 农民出身的牙商 |
五、 无业游民和无赖混混出身的牙商 |
第二节 牙商的社会关系 |
一、 牙商与政府、帮会的关系 |
二、 牙商与购销客户的关系 |
三、 牙商与出口商的关系 |
四、 牙商与金融、保险业的关系 |
五、 牙商与脚行、转运业的关系 |
第三节 牙商的行话、暗语与衣着 |
一、 粮食、油业行的行话与暗语 |
二、 蔬菜、干鲜果行的行话与暗语 |
三、 皮毛行、土布行的行话与暗语 |
四、 牲畜行的行话与暗语 |
五、 药行的行话与暗语 |
六、 农村集市上牙商的特殊衣着 |
小结 |
第四章 华北牙商的社会流动 |
第一节 牙商的上下流动 |
一、 向上流动 |
二、 向下流动 |
第二节 牙商的职业流动 |
一、 向企业家流动 |
二、 向银行家流动 |
三、 向批发商、实体商或牙商兼实体商转变 |
小结 |
第五章 华北牙商的税负 |
第一节 牙商税负制度的沿革 |
一、 牙税盈余制度 |
二、 牙税等则制度 |
三、 牙税包商征收制度 |
四、 牙行营业税制度 |
第二节 牙商税负的特征 |
一、 牙商税负所属范畴 |
二、 牙商税负的种类 |
三、 牙商税负的性质 |
四、 牙商税负的税率 |
五、 牙商税负的征收 |
第三节 牙商税负的税额统计 |
一、 牙商税负预算、实收统计 |
二、 牙商税负的省、县税收比例 |
三、 牙商税负在总税收中所占比例 |
第四节 牙商税负的汇解及使用 |
一、 牙商税负的收存管理 |
二、 牙商税负的汇解 |
三、 牙商税负的留拨 |
四、 牙商税负的使用 |
五、 牙商税负的减免 |
小结 |
第六章 华北牙商营业执照的传承与继替 |
第一节 牙帖的传承与继替 |
一、 牙帖继承制 |
二、 牙帖连任制 |
三、 帮帖替代制 |
四、 商民申请制 |
五、 官府招募制 |
六、 牙帖租用制 |
第二节 牙帖的注册 |
一、 承充牙商的条件 |
二、 开业登记的程序 |
三、 铺保制度 |
四、 牙帖和牙伙执照的式样 |
五、 牙帖的有效期 |
第三节 牙帖的注销 |
一、 牙帖注销的原因 |
二、 牙帖注销的程序 |
小结 |
第七章 华北牙商法规政策的演变 |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牙商立法准备 |
第二节 北京政府的牙商法规 |
一、 中央政府牙商法规的转型 |
二、 华北各省地方性牙商法规变迁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牙商法规 |
一、 中央政府牙商法规的完善 |
二、 华北各省地方性牙商法规的完善 |
第四节 华北沦陷区伪政权的牙商法规 |
一、 牙商法规的颁布 |
二、 牙商法规的继承 |
三、 牙商法规内容的变化 |
第五节 华北地区中共根据地的牙商法规 |
一、 牙商法规的颁布 |
二、 牙商法规思想和内容的演变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牙商法规的特点 |
一、 民国牙商法规之特点 |
二、 与明清牙商法规的异同 |
三、 南京国民政府华北各地牙商法规内容的异同 |
四、 南京国民政府与北京政府华北牙商法规之比较 |
五、 华北牙商法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纪人法规的影响 |
小结 |
第八章 华北牙商的经营纠纷 |
第一节 民国前华北牙商纠纷的类型与特点 |
一、 牙、商经营纠纷 |
二、 牙、牙经营纠纷 |
三、 其他类型纠纷 |
四、 民国前牙商纠纷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纠纷的类型 |
一、 牙、牙经营纠纷 |
二、 牙、商经营纠纷 |
三、 与牙商相关的群体性纠纷 |
四、 其他类型的纠纷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纠纷的特点 |
一、 纠纷数量巨大,纠纷的种类繁多 |
二、 度量衡纠纷和差徭役纠纷的消失 |
三、 牙、商经营纠纷和牙、牙经营纠纷占纠纷中的主流 |
四、 牙商与官府、商会、同业公会、农民间的纠纷各占一定比例 |
五、 群体性纠纷凸显 |
六、 解决纠纷的途径和方式呈现多样化 |
小结 |
第九章 华北牙商与区域经济 |
第一节 牙商的区域特性 |
第二节 牙商与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 |
一、 牙商与天津的港口贸易 |
二、 牙商与石家庄的货栈经济 |
三、 牙商与郑州的交通枢纽贸易 |
四、 牙商与辛集的皮货经济 |
五、 牙商与张库大道的跨国贸易 |
第三节 牙商与华北专业市场的兴盛 |
一、 牙商与许昌烟草市场的兴盛 |
二、 牙商与胥各庄猪鬃贸易的繁盛 |
三、 牙商与安国药市的拓展 |
四、 牙商与张北马桥牲畜交易市场的繁荣 |
第四节 华北牙商的历史时代局限 |
一、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的民族商人 |
二、 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歧视 |
三、 牙商群体本身的局限性 |
四、 贸易统制政策对牙商的强力排斥 |
五、 社会进步使买卖、产销直接对接增多 |
第五节 华北牙商的演进 |
一、 牙商资本在流通领域的扩张 |
二、 牙商资本向生产领域扩张 |
三、 牙商资本向金融信贷的扩张 |
第六节 市场经济呼唤牙商与牙商文化的复兴 |
一、 牙商的复兴与市场经济的扩大 |
二、 牙商文化的内涵与市场经济的扩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天津市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天津市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
1-1-2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环境标准及其体系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 环境标体系概述 |
2-1-1 环境标准体系的基本概念 |
2-1-2 环境标准体系的建设作为一种环境政策应该具备的特点 |
2-1-3 环境标准的特点及作用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的环境质量标准 |
2-2-2 国外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展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发展 |
2-3-2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结构分析 |
2-3-3 我国环境质量标准的现状 |
2-3-4 我国主要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
2-3-5 我国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建设情况 |
2-3-6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天津市地方环境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 |
3-1 天津市地方环境标准的现状 |
3-2 天津市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建立的原则 |
3-3 天津市地方环境标准体系的框架 |
3-3-1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
3-3-2 污染物排放标准 |
3-3-3 产品环境标准 |
3-3-4 其他辅助性环境标准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天津市工业源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优选 |
4-1 天津市环境现状分析 |
4-1-1 空气环境现状分析 |
4-1-2 水环境现状分析 |
4-2 天津市典型污染行业及其贡献率分析 |
4-2-1 工业源废气污染物排放主要行业及贡献率分析 |
4-2-2 工业源废水污染物排放主要行业及贡献率分析 |
4-3 天津市典型行业主要污染因子数据分析 |
4-3-1 大气主要污染物因子产生与排放分析 |
4-3-2 水主要污染物因子产生与排放分析 |
4-4 天津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优选 |
4-4-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4-4-2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天津地标体系的环境经济效益模拟分析 |
5-1 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简述 |
5-1-1 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发展 |
5-1-2 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基本内容 |
5-2 环境经济一般均衡分析 |
5-2-1 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
5-2-2 污染控制与生产的关系 |
5-2-3 污染治理部门的产出和成本构成的分析 |
5-3 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建立 |
5-3-1 生产模块 |
5-3-2 贸易模块 |
5-3-3 收入支出模块 |
5-3-4 投资模块 |
5-3-5 污染治理模块 |
5-3-6 均衡模块 |
5-4 模型参数以及基础数据说明 |
5-4-1 模型的数据基础 |
5-4-2 模型主要参数的说明 |
5-4-3 程序表达与模型求解 |
5-5 基于CGE模型的环境经济影响分析 |
5-5-1 废气治理部门 |
5-5-2 生产部门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10)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 ——以天津滨海新区临港产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3.1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研究综述 |
1.3.2 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国外研究综述 |
1.3.3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国内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五节 可能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论文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临港产业区功能定位研究 |
第一节 临港产业区与天津港关系研究 |
2.1.1 临港产业区在天津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2.1.2 临港产业区与天津港之间的产业发展关系 |
第二节 开发建设临港产业区指导思想及主导产业选择方向 |
2.2.1 开发建设临港产业区指导思想 |
2.2.2 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选择方向 |
第三章 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链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
3.1.1 世界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
3.1.2 中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
第二节 临港产业区产业发展方向 |
3.2.1 临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
3.2.2 临港产业区产业发展方向 |
第三节 临港产业区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 |
3.3.1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 |
3.3.2 临港产业区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 |
第四节 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发展的策略和途径 |
第四章 临港产业区开发建设绩效与主导产业选择评估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临港产业区开发建设绩效评估实证研究 |
4.1.1 财务效益和费用识别与估算 |
4.1.2 临港产业区开发建设财务分析 |
4.1.3 临港产业区开发建设经济分析 |
4.1.4 临港产业区开发建设经济影响分析 |
第二节 临港产业主导产业选择评估实证研究 |
4.2.1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选择评估实证研究 |
4.2.2 基于环渤海四省市偏离-份额分析的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选择评估实证研究 |
4.2.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选择评估实证研究 |
4.2.4 主要结论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一节 主导产业选择的政策启示 |
第二节 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几点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奋进中的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2]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赵翌琳. 天津大学, 2019
- [3]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D]. 李晋轩. 天津大学, 2018(06)
- [4]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 冯怡康.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1)
- [5]沿海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优化研究 ——以天津为例[D]. 刘峻源. 天津大学, 2017(08)
- [6]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研究 ——以江西为例[D]. 程肇基. 武汉大学, 2015(01)
- [7]天津市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D]. 宗建新.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7)
- [8]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D]. 张彦台.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2)
- [9]天津市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D]. 孙伟珍. 河北工业大学, 2011(07)
- [10]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 ——以天津滨海新区临港产业区为例[D]. 马冀勋. 南开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