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嵌段共聚物对SiO_2溶胶-凝胶过程的修饰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游淳毅,汤培平,刘碧华,林康英,刘瑞聪[1](2013)在《沉淀法制备高比表面积SiO2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Na2SiO3·9H2O、H2SO4为原料,沉淀法路线合成高比表面积SiO2.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H2SO4溶液浓度、Na2SiO3溶液浓度、反应终点pH值、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后处理试剂、干燥方式等因素对SiO2比表面积的影响.采用BET低温液氮吸附比表面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分析仪器对SiO2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c(H2SO4)=1.5mol/L、w(Na2SiO3)=6.3%、反应温度t=60℃、pH值为5,用正丁醇置换水等实验条件下,可制得SiO2粉末比表面积为841m2/g,相较于一般沉淀SiO2300~400m2/g的比表面积有明显提高.
孙赛[2](2013)在《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钛气凝胶及其表面改性研究》文中指出二氧化钛(TiO2)气凝胶是由TiO2粒子相互聚集构成的内部充满气态分散介质的纳米多孔网络固体材料,兼有TiO2优异的催化性能、无毒性、化学稳定性和气凝胶的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等特性,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TiO2气凝胶的干燥方式主要采用超临界干燥技术,该技术制备的气凝胶具有高比表面积、粒径分布均匀、大孔容等特点,但其成本高、操作复杂、安全性差,制约着该干燥技术的推广应用,发展常压干燥技术是克服这些不足的有效途径。本文在综合论述气凝胶和TiO2气凝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溶胶-凝胶结合常压干燥技术,制备出TiO2气凝胶,分析了影响凝胶时间和气凝胶品质的诸多因素,获得制备气凝胶的最优工艺配比和工艺方案;在此基础上,添加表面活性剂对常压干燥TiO2气凝胶进行表面改性研究,分析其对气凝胶凝胶时间和物化特性的影响规律;最后,对比讨论了改性前后气凝胶的光催化性能,为TiO2气凝胶的研究及应用奠定重要基础。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结合常压干燥技术,制备出Ti02气凝胶,适宜的工艺参数为:钛酸丁酯:乙醇:水:醋酸:甲酰胺=1:24:6:1.8:0.5(摩尔比),溶液滴加速度为1滴/秒,表面修饰剂选取体积比为1:3的正硅酸乙酯和乙醇混合溶液,低表面张力溶剂选取乙醇和正己烷进行溶剂置换;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Ti02气凝胶样品轻质多孔,具有均匀的网络结构,骨架和孔道均处于纳米级,表观密度为0.818g/cm3,孔隙率为79%,比表面积为416.6m2/g,平均孔径为8nm,900℃时仍能保持在锐钛矿相。在常压干燥的工艺基础上,添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EG2000和三嵌段共聚物F127对TiO2气凝胶进行表面改性,得到了物化性能更优的TiO2气凝胶,其表观密度可降至0.261g/cm3,气孔率为93.3%,比表面积高达494.9m2/g;分析了PEG2000和F127对气凝胶样品凝胶时间、密度、表观形貌、比表面积等的影响,前者对提高比表面积有利,后者有助于降低表观密度;分析了热处理对气凝胶结构和性质的影响;探讨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对常压干燥制备的TiO2气凝胶样品进行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的研究,研究发现其具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并分析了热处理温度、制备工艺和表面修饰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机理,其伴随着脱乙基和生色基团降解两个竞争过程,反应前期主要是生色基团降解,后期则以脱乙基为主。
周锦强[3](2013)在《含苯胺四聚体的嵌段共聚物合成及对碳纳米管的修饰》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最具应用前景的导电聚合物,聚苯胺具有价廉易得、结构多样、稳定性好、独特的掺杂特性以及可逆的氧化还原性等优异性能。苯胺齐聚物不仅保持了聚苯胺的这些优异特性,而且溶解性比聚苯胺好,分子结构也更明确,促使人们开始更广泛地开发其应用性,包括对电活性嵌段共聚物的制备与研究。本论文通过分子设计,利用丁二酸酐先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羟基之间的酯化反应将聚乙二醇单甲醚羧基化,然后与苯胺四聚体发生酰胺反应,制得一系列双嵌段共聚物TANI-mPEG2000、TANI-mPEG1000、TANI-mPEG750。随后研究了其电活性、结晶行为和分子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并探讨了其在碳纳米管表面的修饰行为。由于苯胺嵌段的限制作用,三种嵌段共聚物中仅TANI-mPEG2000具有结晶性,但结晶性显着下降。另外,嵌段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随着mPEG分子量的增大而降低。TANI/mPEG2000共混物中,随着TANI含量的增多,TANI/mPEG共混物熔点与结晶度均降低,表现出空间受限结晶,而嵌段共聚物相对共混物熔点与结晶度也显着降低,又表现出末端受限结晶。UV-vis光谱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TANI-mPEG2000表现出与苯胺四聚体类似的电活性,且在DMF溶液中可被盐酸掺杂。FT-IR光谱表明TANI与mPEG自身均可形成氢键,同时两种分子链段之间也可形成氢键。此外,直接溶解法制备TANI-mPEG包覆碳纳米管时,嵌段共聚物在碳纳米管表面均匀包覆,且包覆后的碳纳米管在NMP和DMF中有较好的分散性。选择性溶剂法制备TANI-mPEG包覆碳纳米管时,嵌段共聚物在碳纳米管表面也形成均匀包覆层,且随嵌段共聚物比重的增加,包覆厚度逐渐增加。仅当包覆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碳纳米管在水中才有较好的分散性。
肖文[4](2010)在《白云石均匀沉淀法和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纳米氧化镁是一种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材料。其本身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其具有明显优于本体材料的性能。本文介绍了纳米氧化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均匀沉淀法以及微乳液法反应的原理,并采用白云石均匀沉淀法以及反相微乳液法制得了纳米氧化镁晶体。本文直接以湖南永州市东安县白云石矿为镁源,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得了纳米氧化镁晶体,并且用正交试验等研究了制备粒径小、分散程度好的纳米氧化镁颗粒的最佳条件。用原子吸收(AA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分散剂用量、沉淀剂种类、溶剂等对纳米氧化镁粒径的影响,并应用相关理论对各因素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机理探讨。这对纳米氧化镁的工业化制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淀粉为分散剂,用量为45%(质量百分含量),以尿素为沉淀剂,在70℃下超声波20分钟,然后沉淀离心洗涤,真空常温干燥,灼烧。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分散性好,晶体粒子分布均匀,结晶度高,纳米颗粒粒径为12.5纳米,且粒子产率达到86%。该法制备纳米氧化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不仅可以实现粒径可控,而且可以实现形貌可控,它已成为合成纳米颗粒的一种有效方法,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目前通过反相微乳液制备纳米MgO的文献很少。本工作采用反相胶团作为微反应器,使溶解在水核内的试剂在水核内发生反应,并研究了不同水相/表面活性剂质量比(w0),煅烧温度,反应物浓度,陈化时间,以及反应温度等对制备MgO纳米粒子的影响,表征了粒子的结构,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曲拉通X-100)/正丁醇/正庚烷/水溶液形成的反相微乳体系,合成了MgO纳米粒子。对前驱体进行热重分析(TGA),确定了合适的煅烧温度为600℃。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分别对产物的结构、粒度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微乳液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w0)对纳米氧化镁紫外屏蔽性能的影响以及煅烧温度、反应物浓度、陈化时间、反应温度等关键因素对产物粒子尺寸形貌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进一步揭示了Mg0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控制w0为15,煅烧温度为600℃,反应物浓度为0.05mol/L,陈化时间为15小时且反应温度在30℃时可得到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的MgO纳米粒子。
栾宇[5](2009)在《TiO2、ZnO和稀土超细粉体改性PET纤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八十年代提出超细粉体材料的概念以来,超细粉体材料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材料研究工作者,其制备技术和应用研究在当前超细粉体材料研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鉴于此,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TiO2,ZnO及稀土超细粉体改性剂的制备及与PET的复合应用,获得了具有抗紫外和抗菌性能的多功能PET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等测试分析手段,对超细粉体改性剂/PET共混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制备条件对超细粉体尺寸、形态、团聚状况等的影响;确定了超细粉体改性剂的最佳配比及最佳表面改性方法。使用硅改性法对ZnO/TiO2超细粉体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后ZnO/TiO2超细粉体经红外光谱图等分析,其表面得到一层致密的氧化硅包膜层,且其紫外屏蔽性能和抗菌性能均优于未改性的ZnO/TiO2超细粉体。通过在聚酯中添加改性ZnO/TiO2复合粉体形成共混体系,对ZnO/TiO2复合粉体的抗紫外性及其与聚酯共混纺丝后改性涤纶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质量分数、不同种类、不同配比的超细粉体对紫外线吸光度及透光率的测定。研究表明,改性超细粉体ZnO/TiO2的紫外屏蔽性能优于改性前ZnO/TiO2超细粉体,复配ZnO/TiO2超细粉体的抗紫外线性能优于单一的YiO2粉体或ZnO粉体,且当TiO2粉体和ZnO粉体的添加量为1:1时抗紫外线的效果最好。超细粉体添加量为O.1%时基体对紫外线屏蔽效果最佳且添加量适当。且粉体添加量越大,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越多。将ZnO/TiO2超细粉体应用于聚酯(PET)的共混改性,共混比例为1%~5%。研究表明,共混体系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超细粉体含量增大,共混物非牛顿流动指数下降,剪切速率上升,流变性能改善;共混物黏流活化能可达81.5kJ/mol,黏温依赖性随着超细粉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加工时应注意对温度控制。ZnO/TiO2超细粉体改性剂的制备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紫外屏蔽性能优异,无毒无害,无环境污染,制备改性PET功能纤维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莫尊理,赵仲丽,陈红,牛贵平[6](2008)在《纳米SiO2/纤维素复合材料的非均相制备及其性能》文中研究表明采用硅酸四乙酯(TEOS)作为无机前聚物,纤维素为有机组分,利用溶胶-凝胶法在非均相乙醇溶液中制备了纳米SiO2/纤维素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TGA)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讨论了SiO2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主要因素碱催化剂氨水对纤维素与SiO2复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拉伸强度随SiO2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质量分数分别为3.1%、10.6%时弹性模量、拉伸强度达到最大。氨水加入量为3.70×10-4mol/L时,纤维素与SiO2的复合效果最佳。非均相制备的纳米SiO2/纤维素复合材料同样也明显提高了纤维素材料的疏水性、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高长华[7](2007)在《纳米MgO粉体的制备与改性及其在内墙涂料上的抗菌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自从八十年代制取了纳米氧化镁产品以来,纳米氧化镁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材料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制备、改性及其应用研究在纳米氧化镁材料的研究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鉴于此,本论文系统研究了纳米氧化镁粉体的制备与改性及其与内墙涂料的复合应用,获得了具有抗菌性能的功能内墙涂料。本论文以六水合氯化镁和无水草酸钠为原料,高分子(聚乙二醇)为保护剂,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固相法,制备出了结晶良好、粒度分布均匀的纳米氧化镁粉体。讨论了前驱物的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高分子(聚乙二醇)用量对粉体粒径的影响,并对高分子(聚乙二醇)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探。以差热-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及激光粒度仪等,对纳米氧化镁粉体的结构和型貌及其前驱物的热分解温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驱物在500℃分解3h,可得平均粒径约为7.8nm的高纯纳米氧化镁粉体。筛选的最佳表面改性剂为月桂酸钠。以月桂酸钠对纳米氧化镁粉体进行了表面改性,并用活化指数、红外光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考查了改性效果。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剂用量为15%,改性时间为60min,改性pH为6,改性温度为40℃时,纳米氧化镁的改性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改性纳米氧化镁活化指数达90.5%。表面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镁粒子呈疏水性,且分散性好;改性前后粒径变化不大。纳米氧化镁粒子和改性剂之间既有物理吸附又发生了化学键合。以化学分散法、物理分散法和超声波分散法配合使用的方法,制备了未改性内墙涂料、纳米氧化镁改性内墙涂料和改性纳米氧化镁改性内墙涂料。以抑菌圈实验法考查了此三种涂料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未改性内墙涂料的抑菌圈直径较小,只有0.5cm,抗菌性能较差;而纳米氧化镁改性内墙涂料和改性纳米氧化镁改性内墙涂料的抑菌圈直径均比未改性的内墙涂料的大;改性纳米氧化镁改性内墙涂料的抗菌性能优于纳米氧化镁改性内墙涂料。当改性纳米氧化镁在内墙涂料中的含量为3%(wt)时,抑菌圈直径最大,其直径为3.2cm,其抗菌性能最强。同时,改性纳米氧化镁改性内墙涂料的抗菌性不受光源条件的限制,无论实验过程光照与否都有抑菌作用。并对纳米氧化镁抗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沈淑坤[8](2006)在《有机修饰硅氧烷溶胶—凝胶过程分子簇集行为的研究》文中认为有机修饰硅氧烷经由溶胶-凝胶过程制备化学稳定、光学透明、机械性能优越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这些杂化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光学器件、电子元件、化学/生物医学传感、催化、功能涂层和薄膜等领域。 在制备溶胶-凝胶材料的过程中,有机成分的引入主要通过内源性有机修饰及添加外源性有机物两种途径实现。不同于传统小分子前驱体的溶胶-凝胶过程,经过有机修饰的硅氧烷因为取代基结构和性质的差异会导致前躯体溶胶-凝胶过程的变化。取代基效应具体表现在对水解缩聚反应速度、产物分布、空间结构演化、存在状态、组织排布方式、产物微区环境的影响。外源性有机化合物引入到溶胶-凝胶体系也可以影响前驱体水解-缩聚的速度、调控溶胶粒子的生长尺度和方向、控制材料的外在形貌。借助这种影响可实现合成复合材料的多功能化,从而达到修饰、改性溶胶-凝胶材料的目的。因此,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内源性有机修饰或外源性有机成分引入对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对于材料制备、优化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条件、理解最终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基于以上思想,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此相关的工作,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1)首次以水为连续相、以长链有机修饰硅氧烷的水解产物形成正相胶束为预想模型,利用荧光探针技术并结合激光光散射等技术研究了五种含有不同有机结构的硅氧烷水解-缩聚反应过程,重点考察了不同有机取代基对产物在溶液中组织方式的影响,以及组织方式对缩合产物物种分布的影响。实验以芘为荧光探针利用静态荧光光谱在线跟踪了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有机修饰硅氧烷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和缩聚反应过程,并在体系较为稳定之后进行了荧光猝灭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以芘为探针的荧光光谱信息能从分子尺度上灵敏地反映出不同前驱体水解-缩合产物在溶液中的存在方式以及水解-缩聚过程中物种的演化过程。在含短链有机基团和含有可质子化环氧基前驱体的水解体系中,芘荧光光谱与在背景溶液中得到的荧光光谱类似,猝灭剂对芘的荧光具有较高的猝灭效率。上述荧光光谱行为证明这些体系的水解产物可均匀分散于水相,对荧光探针分子没有明显的增溶作用。当荧光分子芘处于含长链取代基前驱体水解体系中,其发射光谱表现出与其在水体系明显的差异性,具有较强的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发射特征,且猝灭剂的猝灭效率较低。荧光光谱行为证明这些体系的水解产物具有类似表面活性剂的两亲
章金兵[9](2006)在《纳米ZnO/TiO2粉体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自从八十年代提出纳米材料的概念以来,纳米材料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材料研究工作者,其制备技术和应用研究在当前纳米材料研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鉴于此,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纳米TiO2和ZnO粉体的制备及与纺织品的复合应用,获得了具有抗紫外和抗菌性能的多功能纺织品。 采用室温固相法制备纳米TiO2和纳米ZnO粉体。借助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等测试分析手段,对纳米TiO2、ZnO粉体进行表征;研究了制各条件对粉体晶粒尺寸、形态、团聚状况等的影响;确定了本实验制备纳米TiO2、ZnO粉体的适宜条件,得到尺寸小于25nm的纳米粉体。 使用硅改性法对纳米ZnO/TiO2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后纳米ZnO/TiO2经TEM和红外光谱图等分析,其表面得到一层致密的氧化硅包膜层,且其紫外屏蔽性能和抗菌性能均优于未改性的纳米ZnO/TiO2。 采用后处理整理成功复合纳米粉体与纺织品,利用SEI等手段测试观察了纳米粉体复合后的分散性;测试分析了所制得纺织品的抗紫外、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的抗紫外、抗菌性能较整理前提高了很多。
陈云华,林安,甘复兴[10](2005)在《纳米颗粒的化学改性方法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纳米技术应用中往往存在纳米颗粒的团聚问题以及颗粒与介质间的相容性问题。为了使纳米颗粒分散性好而且和介质相容性好,人们采用了各种方法。化学法改性是常用的方法。文中介绍了几种研究较多并广为应用的对纳米材料进行改性的化学方法。
二、嵌段共聚物对SiO_2溶胶-凝胶过程的修饰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嵌段共聚物对SiO_2溶胶-凝胶过程的修饰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2)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钛气凝胶及其表面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气凝胶研究现状 |
1.1.1 气凝胶的定义及结构特点 |
1.1.2 气凝胶的研究现状 |
1.1.3 气凝胶的分类 |
1.1.4 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1.1.5 气凝胶的应用 |
1.2 TiO_2气凝胶的研究现状 |
1.2.1 光催化原理 |
1.2.2 TiO_2气凝胶研究现状 |
1.3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条件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TiO_2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及表面改性 |
2.2.1 TiO_2气凝胶常压干燥制备 |
2.2.2 常压干燥制备TiO_2气凝胶的表面改性 |
2.3 分析表征方法 |
2.3.1 凝胶时间 |
2.3.2 表观密度 |
2.3.3 气孔率 |
2.3.4 热重-差热分析 |
2.3.5 物相分析 |
2.3.6 红外光谱 |
2.3.7 表面形态 |
2.3.8 透射电镜 |
2.3.9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
2.3.10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三章 TiO_2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与表征 |
3.1 TiO_2气凝胶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3.1.1 溶液滴加速度的影响 |
3.1.2 无水乙醇的影响 |
3.1.3 水的影响 |
3.1.4 醋酸的影响 |
3.1.5 螯合剂的影响 |
3.1.6 甲酰胺的影响 |
3.1.7 表面修饰剂的影响 |
3.1.8 低表面张力溶剂的影响 |
3.2 TiO_2气凝胶的结构及性能分析 |
3.2.1 样品的品质 |
3.2.2 热稳定性 |
3.2.3 红外光谱 |
3.2.4 相组成 |
3.2.5 表观形貌 |
3.2.6 TEM |
3.2.7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常压干燥制备TiO_2气凝胶的表面改性 |
4.1 表面活性剂对气凝胶制备的影响 |
4.1.1 表面活性剂添加方式的选择 |
4.1.2 凝胶时间 |
4.1.3 样品品质 |
4.1.4 表观密度和气孔率 |
4.1.5 表观形貌 |
4.1.6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
4.2 热处理对气凝胶的影响 |
4.2.1 热稳定性 |
4.2.2 红外光谱 |
4.2.3 物相 |
4.2.4 表观形貌 |
4.2.5 TEM |
4.2.6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
4.3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iO_2气凝胶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研究 |
5.1 光催化实验 |
5.1.1 光催化装置 |
5.1.2 实验步骤 |
5.1.3 测定工作曲线 |
5.1.4 光催化活性的评价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热处理温度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5.2.2 不同工艺制备气凝胶的光催化活性比较 |
5.2.3 气凝胶与未表面修饰后处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比较 |
5.3 TiO_2气凝胶光催化罗丹明B机理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3)含苯胺四聚体的嵌段共聚物合成及对碳纳米管的修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聚苯胺简介 |
1.2 苯胺齐聚物的研究进展 |
1.3 含苯胺齐聚物链段的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2 实验部分 |
2.1 原料与试剂 |
2.2 仪器与表征 |
2.3 实验过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质 |
3.2 TANI-mPEG包覆碳纳米管的制备 |
4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
(4)白云石均匀沉淀法和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纳米科技简介 |
1.2 纳米粒子的奇特性质 |
1.3 纳米材料常用的性能表征方法 |
1.4 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技术及进展 |
1.5 纳米氧化镁的性质和用途 |
1.6 纳米氧化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
1.8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工作意义 |
第二章 纳米氧化镁制备的理论基础 |
2.1 纳米氧化镁颗粒形成机理 |
2.1.1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的反应机理 |
2.1.2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粒子的反应机理 |
2.2 纳米粒子形成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 |
2.2.1 纳米粒子形成的热力学理论基础 |
2.2.2 纳米粒子形成的动力学理论基础 |
2.3 纳米颗粒制备过程中的团聚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白云石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方法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和试剂 |
3.1.2 白云石中氧化镁的分离与纯化 |
3.1.3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 |
3.1.4 纳米氧化镁制备的单因素实验 |
3.1.5 纳米氧化镁的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产品的分析与表征 |
3.3 机理研究 |
3.3.1 溶剂的影响 |
3.3.2 分散剂种类及用量的影响 |
3.3.3 沉淀剂种类的影响 |
3.3.4 超声时间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氧化镁颗粒及反应机理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和试剂 |
4.1.2 W/O微乳液的配制和纳米MgO的制备 |
4.1.3 样品的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前躯体的热分析 |
4.2.2 反应机理 |
4.2.3 水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w_0)对粒径大小以及紫外屏蔽性能的影响 |
4.2.4 煅烧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4.2.5 反应物浓度对产物的影响 |
4.2.6 陈化时间的影响 |
4.2.7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TiO2、ZnO和稀土超细粉体改性PET纤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超细粉体改性剂抗紫外线性能的研究 |
2.1.1 紫外线的特性、危害及对策 |
2.1.1.1 紫外线特性 |
2.1.1.2 紫外线危害 |
2.1.2 紫外屏蔽剂的特点及种类 |
2.1.3 TiO_2、ZnO超细粉体特性及其复合粉体的抗紫外线机理 |
2.2 超细粉体改性剂的抗菌性能研究 |
2.2.1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发展及应用 |
2.2.2 TiO_2光催化杀菌原理及技术 |
2.2.2.1 TiO_2光催化原理 |
2.2.2.2 TiO_2光催化杀菌机理 |
2.2.2.3 掺杂稀土氧化镧的理论依据 |
2.2.3 氧化锌杀菌原理 |
2.3 超细粉体材料的表面改性技术及进展 |
2.3.1 超细粉体表面改性的机理 |
2.3.1.1 超细粉体表面包覆改性 |
2.3.1.2 超细粉体表面偶联改性 |
2.3.2 超细粉体的表面改性方法 |
2.3.2.1 无机化合物对超细粉体表面改性 |
2.3.2.2 超细粉体对超细粉体表面改性 |
2.3.2.3 有机化合物对超细粉体表面改性 |
2.3.2.4 聚合物对超细粉体表面改性 |
2.3.3 超细粉体改性的实施手段 |
2.4 超细粉体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2.4.1 超细粉体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 |
2.4.1.1 超细粉体材料与聚合物的聚合复合法 |
2.4.1.2 共混纺丝 |
2.4.1.3 用后整理技术对织物进行功能改性 |
2.4.2 超细粉体织物的应用 |
2.4.2.1 抗菌纤维 |
2.4.2.2 防紫外线纤维 |
2.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
2.5.1 论文的主要目的 |
2.5.2 研究内容 |
2.5.3 本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3 超细粉体改性剂的制备 |
3.3.1 掺杂氧化镧的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 |
3.3.2 无机化合物对超细粉体表面改性 |
3.3.3 超细粉体表面偶联改性 |
3.4 超细粉体与聚酯(PET)共混物的制备 |
3.4.1 添加聚酯母粒与聚酯共混纺丝 |
3.5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3.5.1 超细粉体的抗紫外线性能的测试 |
3.5.2 超细粉体的抗菌性能的测试 |
3.5.2.1 机理 |
3.5.2.2 自然落菌实验过程 |
3.5.3 超细粉体红外光谱分析 |
3.5.4 超细粉体共混物的分散性测试 |
3.5.5 熔点的测试 |
3.5.6 超细粉体/PET共混物热失重分析 |
3.5.7 熔体流变性能测试 |
3.5.8 超细粉体/PET共混物SEM表征 |
3.5.9 力学性能的测试 |
3.6 计算公式 |
第四章 结果讨论 |
4.1 超细粉体改性剂包覆层结构分析 |
4.2 制备条件对超细粉体改性剂分散性的影响 |
4.3 超细粉体改性剂/PET复合材料断面结构与性能分析 |
4.4 不同添加量超细粉体改性剂对共混物熔点的影响 |
4.5 超细粉体改性剂对其与PET复合材料热失重的影响 |
4.6 超细粉体改性剂对PET流变性能的影响 |
4.6.1 同一温度不同组分下剪切应力对剪切速率的影响 |
4.6.2 同一温度不同组分下剪切速率γ对表观黏度η_a的影响 |
4.6.3 相同剪切应力不同超细粉体含量时温度对表观粘度η_a的影响 |
4.7 TiO_2/ZnO超细粉体改性剂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 |
4.7.1 试样D紫外-可见光吸光度测试 |
4.7.2 不同质量分数改性剂的紫外光吸光度与透光率测试 |
4.7.3 超细粉体抗紫外线性能比较 |
4.7.4 TiO_2与ZnO的质量比对抗紫外性能的影响 |
4.8 超细粉体改性剂对抗菌性能的影响 |
4.9 超细粉体改性剂对PET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实验结论 |
5.2 展望 |
5.2.1 研究展望 |
5.2.2 应用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6)纳米SiO2/纤维素复合材料的非均相制备及其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料 |
1.2 纳米SiO2/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 |
1.3 复合材料表征及性能测试 |
1.4 力学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氨水对纤维素与SiO2复合效果的影响 |
2.2 纳米SiO2/纤维素复合材料的表征 |
2.2.1 FTIR分析 |
2.2.2 TEM分析 |
2.2.3 TG分析 |
2.3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3 结 论 |
(7)纳米MgO粉体的制备与改性及其在内墙涂料上的抗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1.1 纳米科技概述 |
1.1.2 纳米粉体材料的性质 |
1.1.2.1 表面效应 |
1.1.2.2 量子尺寸效应 |
1.1.2.3 小尺寸效应 |
1.1.2.4 量子隧道效应 |
1.1.2.5 介电限域效应 |
1.2 纳米氧化镁的性质与用途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氧化镁的性质和用途 |
1.2.2 纳米氧化镁的性质和应用范围 |
1.2.2.1 制备纳米尺度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
1.2.2.2 纳米相陶瓷的制备 |
1.2.2.3 效应颜料 |
1.2.2.4 传感材料 |
1.2.2.5 隐身技术—雷达波吸收材料 |
1.2.2.6 作催化剂 |
1.2.2.7 作抗菌剂 |
1.2.3 纳米氧化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纳米氧化镁粉体的制备技术及进展 |
1.3.1 固相法 |
1.3.1.1 机械粉碎法 |
1.3.1.2 固相反应法 |
1.3.2 气相法 |
1.3.2.1 化学气相氧化法 |
1.3.2.2 激光汽化/浓缩法 |
1.3.2.3 气相热解法 |
1.3.3 液相法 |
1.3.3.1 直接沉淀法 |
1.3.3.2 均匀沉淀法 |
1.3.3.3 胶溶法 |
1.3.3.4 微乳法 |
1.3.3.5 溶胶凝胶法 |
1.4 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技术及进展 |
1.4.1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必要性 |
1.4.2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机理 |
1.4.2.1 纳米粒子表面包覆改性 |
1.4.2.2 纳米粒子表面偶联改性 |
1.4.3 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1.4.3.1 无机化合物对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1.4.3.2 纳米粒子对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1.4.3.3 有机物对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1.4.3.4 聚合物对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1.4.4 纳米粒子改性的实施手段 |
1.4.4.1 机械力分散法 |
1.4.4.2 超声波分散法 |
1.4.4.3 高能球磨法 |
1.5 无机抗菌材料及其抗菌性能评价 |
1.5.1 无机抗菌材料的分类与抗菌机理 |
1.5.1.1 金属离子型抗菌材料 |
1.5.1.2 金属氧化物抗菌材料 |
1.5.1.3 复合抗菌材料 |
1.5.2 无机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评价与效果测试 |
1.5.2.1 抗菌性能评价 |
1.5.2.2 抗菌效果测试 |
1.6 纳米金属氧化物的性能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
1.6.1 纳米金属氧化物的性能 |
1.6.2 纳米金属氧化物在涂料中的应用的关键技术 |
1.6.3 纳米金属氧化物在涂料中的应用的前景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实验构想 |
1.7.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实验构想 |
第2章 纳米MgO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方法 |
2.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1.2 实验机理 |
2.1.3 实验过程 |
2.2 实验表征 |
2.2.1 前驱物的表征 |
2.2.1.1 前驱物MgC_2O_4·2H_2O的产率实验 |
2.2.1.2 前驱物的元素分析 |
2.2.1.3 前驱物的热重与差热分析 |
2.2.1.4 前驱物及纳米MgO的红外光谱分析 |
2.2.2 纳米MgO粉体的表征 |
2.2.2.1 X射线衍射分析 |
2.2.2.2 透射电镜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草酸镁的热分解反应机理探讨 |
2.3.2 焙烧温度对纳米MgO粒径的影响 |
2.3.3 焙烧时间对纳米MgO粒径的影响 |
2.3.4 高分子用量对纳米MgO粒径的影响 |
2.3.5 前驱物干燥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2.3.6 高分子保护的作用机理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纳米MgO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1.2 实验机理 |
3.1.3 实验过程 |
3.2 实验表征 |
3.2.1 活化指数的测定 |
3.2.2 红外光谱(IR)分析 |
3.2.3 透射电镜(TEM)检测 |
3.3 改性剂的选择 |
3.4 改性影响因素对产品性能影响 |
3.4.1 改性剂用量对活化指数的影响 |
3.4.2 改性时间对活化指数的影响 |
3.4.3 改性pH对活化指数的影响 |
3.4.4 改性温度对活化指数的影响 |
3.5 月桂酸钠改性正交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MgO粉体在内墙涂料上的抗菌应用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2 实验过程 |
4.1.2.1 内墙涂料的配方 |
4.1.2.2 内墙涂料的制备 |
4.1.2.3 营养琼脂培养基的配制 |
4.1.2.4 改性内墙涂料的抗菌性能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改性纳米MgO用量对改性内墙涂料的抗菌性能影响 |
4.2.2 光照条件对改性纳米MgO改性内墙涂料的抗菌性能的影响 |
4.2.3 纳米MgO的抗菌机理探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工作的创新之处 |
5.3 进一步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有机修饰硅氧烷溶胶—凝胶过程分子簇集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溶胶-凝胶基本反应及有机物的引入 |
1.2 有机修饰对硅氧烷前驱体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 |
1.2.1 桥联型前驱体 |
1.2.2 含疏水长链的前驱体 |
1.2.3 含有活性基团的前驱体 |
1.2.4 键合高聚物的前驱体 |
1.2.5 其他含有特殊构型的前驱体 |
1.3 外源性有机物对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 |
1.3.1 干燥控制添加剂 |
1.3.2 水解-缩聚反应调节剂 |
1.3.3 模板及结构导向剂 |
1.4 结论和展望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思路 |
2.2.1 取代基对有机修饰硅氧烷水解-缩聚过程簇集行为的影响 |
2.2.2 外源性有机物 NPG胁迫 MAPTMS胶凝的机理 |
第三章 有机取代基对硅氧烷水解-缩聚过程分子簇集行为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静态荧光光谱在线监测 |
3.2.3 荧光猝灭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有机修饰前驱体水解行为的荧光光谱研究 |
3.3.2 静态荧光光谱在线监测水解-缩聚过程 |
3.3.3 荧光猝灭研究 |
3.3.4 溶液中水解缩聚产物的形貌观察 |
3.4 结论 |
第四章 N-苯基甘氨酸胁迫 MAPTMS胶凝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样品制备 |
4.2.3 在线监测及产物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UV-Vis光谱研究 |
4.3.2 在线 FT-IR研究 |
4.3.3 在线~(29)Si NMR和~1H NMR研究 |
4.3.4 在线粘度分析 |
4.3.5 后期凝胶材料的表征 |
4.3.6 NPG胁迫 MAPTMS胶凝机理 |
总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纳米ZnO/TiO2粉体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进展 |
1.2.1 固相法 |
1.2.1.1 直接反应法 |
1.2.1.2 氧化法 |
1.2.1.3 前驱体法 |
1.2.1.4 添加无机盐法 |
1.2.1.5 添加表面活性剂法 |
1.2.1.6 配体法 |
1.2.1.7 复合氧化物制备法 |
1.2.2 液相法 |
1.2.2.1 化学沉淀法 |
1.2.2.2 溶胶—凝胶法(Sol-Gel法) |
1.2.2.3 溶剂蒸发法 |
1.2.3 气相法 |
1.3 纳米粉体材料的表面改性技术及进展 |
1.3.1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机理 |
1.3.1.1 纳米粒子表面包覆改性 |
1.3.1.2 纳米粒子表面偶联改性 |
1.3.2 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1.3.2.1 无机化合物对纳米粒子表面改性 |
1.3.2.2 纳米粒子对纳米粒子表面改性 |
1.3.2.3 有机化合物对纳米粒子表面改性 |
1.3.2.4 聚合物对纳米粒子表面改性 |
1.3.3 纳米粒子改性的实施手段 |
1.4 纳米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1.4.1 纳米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 |
1.4.1.1 纳米材料与聚合物的聚合复合法 |
1.4.1.2 共混纺丝 |
1.4.1.3 用后整理技术对织物进行功能改性 |
1.4.2 纳米织物的应用 |
1.4.2.1 抗紫外纤维 |
1.4.2.2 抗菌、除臭纤维 |
1.4.2.3 抗静电、防电磁波纤维 |
1.4.2.4 隐身纺织材料 |
1.4.2.5 强耐磨纺织材料 |
1.4.2.6 远红外线反射功能化纤 |
1.4.2.7 抗红外型化纤 |
1.4.2.8 导电型化纤 |
1.4.2.9 其它功能纤维 |
1.4.3 纳米改性纤维研究的最新进展 |
第二章 实验设计 |
2.1 纳米粉体制备方法的选取 |
2.2 纳米氧化物的选取 |
2.2.1 纳米TiO_2材料 |
2.2.2 纳米ZnO材料 |
2.3 纳米粉体表面改性剂的选取 |
2.4 功能化纺织品加工方法的选取 |
2.4.1 共混法 |
2.4.2 复合纺丝法 |
2.4.3 后处理法 |
第三章 纳米TiO_2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原料与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机理 |
3.1.3 实验过程 |
3.2 实验表征 |
3.2.1 前驱物的表征 |
3.2.1.1 前驱物物相分析 |
3.2.1.2 差热分析前驱体草酸氧钛分解温度 |
3.2.2 纳米二氧化钛的表征 |
3.2.2.1 晶型和晶粒尺寸 |
3.2.2.2 粉体的形貌 |
3.3 工艺条件实验 |
3.3.1 研磨时间对固相反应的影响 |
3.3.2 研磨温度对固相反应的影响 |
3.3.3 无水乙醇对粉体的影响 |
3.3.3.1 清洗过程中使用无水乙醇 |
3.3.3.2 干燥过程中使用无水乙醇 |
3.3.3.3 无水乙醇的作用机理探讨 |
3.3.4 焙烧温度对TiO_2颗粒的影响 |
3.3.5 焙烧时间对TiO_2粒径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ZnO粉体制备及表征 |
4.1 实验方法 |
4.1.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4.1.2 实验机理 |
4.1.3 实验过程 |
4.2 实验表征 |
4.2.1 前驱物的表征 |
4.2.1.1 前驱物ZnC_2O_4·2H_2O的产率实验 |
4.2.1.2 前驱物的元素分析 |
4.2.1.3 前驱物物相分析 |
4.2.1.4 前驱物的热重与差热分析 |
4.2.2 纳米ZnO粉体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草酸锌的热分解反应机理探讨 |
4.3.2 焙烧温度对ZnO粒径的影响 |
4.3.3 焙烧时间对ZnO粒径的影响 |
4.3.4 前驱物的干燥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ZnO/TiO_2的表面改性及其特性 |
5.1 实验方法 |
5.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1.2 实验机理 |
5.1.3 实验过程 |
5.2 测试内容 |
5.2.1 不同改性剂的改性效果比较 |
5.2.2 改性粉体形貌与包覆层结构分析 |
5.2.3 抗紫外性能测定 |
5.2.3.1 机理 |
5.2.3.2 纳米ZnO/TiO_2紫外—可见吸收性能测定 |
5.2.3.3 纳米粉体抗紫外线性能比较 |
5.2.3.4 改性剂用量对纳米ZnO/TiO_2抗紫外性能的影响 |
5.2.3.5 TiO_2与ZnO的质量比对抗紫外性能的影响 |
5.2.4 抗菌性能测定 |
5.2.4.1 机理 |
5.2.4.2 自然落菌实验过程 |
5.2.4.3 实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纳米ZnO/TiO_2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
6.1 实验方法 |
6.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6.1.2 实验机理 |
6.1.3 整理实验 |
6.1.3.1 整理液的配置 |
6.1.3.2 整理工艺 |
6.2 整理后织物性能的测试 |
6.2.1 整理后织物的二次电子形貌图(SEI) |
6.2.2 手感测试 |
6.2.3 织物的抗紫外性能和耐洗牢度的测试 |
6.2.4 织物的抗菌性能测试 |
6.2.5 浸渍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工作的创新之处 |
7.3 进一步的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纳米颗粒的化学改性方法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化学法改性纳米颗粒 |
1.1 表面活性剂或有机大分子吸附改性 |
1.2 利用沉淀反应包覆改性 |
1.3 利用脂肪酸和表面羟基反应改性 |
1.4 利用醇和表面羟基反应改性 |
1.5 利用异氰酸酯和表面羟基反应改性 |
1.6 使用偶联剂 |
2 化学改性法的发展 |
2.1 表面接枝聚合大分子 |
2.2 采用复合改性剂 |
2.3 研制多官能团的超分散剂 |
2.4 纳米制备和改性同时进行 |
3 表面改性的应用 |
4 结论 |
四、嵌段共聚物对SiO_2溶胶-凝胶过程的修饰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 [1]沉淀法制备高比表面积SiO2的工艺研究[J]. 游淳毅,汤培平,刘碧华,林康英,刘瑞聪.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2]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钛气凝胶及其表面改性研究[D]. 孙赛. 浙江大学, 2013(10)
- [3]含苯胺四聚体的嵌段共聚物合成及对碳纳米管的修饰[D]. 周锦强.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
- [4]白云石均匀沉淀法和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方法研究[D]. 肖文. 中南大学, 2010(03)
- [5]TiO2、ZnO和稀土超细粉体改性PET纤维的研究[D]. 栾宇. 大连工业大学, 2009(08)
- [6]纳米SiO2/纤维素复合材料的非均相制备及其性能[J]. 莫尊理,赵仲丽,陈红,牛贵平. 复合材料学报, 2008(04)
- [7]纳米MgO粉体的制备与改性及其在内墙涂料上的抗菌应用研究[D]. 高长华. 南昌大学, 2007(06)
- [8]有机修饰硅氧烷溶胶—凝胶过程分子簇集行为的研究[D]. 沈淑坤. 陕西师范大学, 2006(10)
- [9]纳米ZnO/TiO2粉体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D]. 章金兵. 南昌大学, 2006(10)
- [10]纳米颗粒的化学改性方法研究现状[J]. 陈云华,林安,甘复兴. 中国表面工程,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