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口科技集团军:在艰难中前进(论文文献综述)
朱一帆[1](2017)在《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文中提出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因此,为呈现出百年来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流变,本文特选取现代女性意识作为核心进行观照与统摄。通过揭示现代女性意识流变下,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在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表现,最终彰显百年来女性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在本文的第一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期(1912-1936),由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历史语境的转型,造就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她们一面向外观照,或书写着女性视域下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或以审美无功利视角审视大自然;一面向内审视自身,抒发现代女性友谊。现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拥抱,也促使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突破了传统诗词题材的局限,拓展了现代女性旧体诗词题材在公共空间方面的表现。至于诗艺变革方面,她们或大胆用现代语言入旧体诗词、或“用旧瓶装新酒”激活古典意象,从容表达女性现代感受。在本文的第二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进一步深化。她们向外进一步拓展叙事视域,着重表达了女性视域下的抗日救亡理念;她们也向内进一步审视自身,或书写女性流亡体验、或书写现代爱情体验、或书写现代母女关系。在题材方面,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促使她们不再满足于将视线放置在对旧体诗词空间的拓展上,她们开始将视线转向时间领域,通过以线性时间观念观照现代战争,她们书写了女性自身的成长历程、书写了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抒发了对故乡“往事不可追”、现如今乡村生活“今日难停留”的苦涩。在诗艺取向方面,深化的现代女性意识,明晰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促使她们在旧体诗词中以高频的疑问句式,醒目表达自身观点,或者直接以女性身体意象表现自身独立看法。在本文的第三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流期(1949-1976),大陆与海外华裔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出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形成了二水分流的女性诗词艺术景观。具体就中国大陆而言,“延安经验”在建国后的延续,促使大陆中国女性的现代女性意识异化。她们或书写“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政治豪情、或书写花木兰式女英雄、或书写被压抑的生命体验,这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便是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特征与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特征。具体就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而言,相对宽松的历史语境,使得她们多彰显出明晰的现代女性意识认同感。她们或书写漂泊困境与女性生命焦虑、或书写离散体验与中华文化认同、或书写异域风情与西方文化认同。在本文的第四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期(1977年以来),由于中国内地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新世纪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语言、意象、题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而言,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过程,伴随着女性诗词创作主体重新探索由“人”向“女人”再向“个人”的女性意识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她们或书写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或书写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或书写对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感悟。这在题材方面的表现,便是突破了“毛泽东时代”单一化的旧体诗词题材局限,逐渐走向多样化。至于艺术特征方面,也呈现出诗歌语言的日常化以及古典意象重塑的特点。在本文的余论部分,着重以“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视角观照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创作,揭示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创化”方面的成果,并以“天人合一”传统创化为代表集中进行阐释。最终指出,现代女性旧体诗词对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中国小说、散文、诗歌一道,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而这一研究路径,同时也是重现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的必由之路。
李灵革[2](2004)在《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文中研究指明电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影从它诞生之日起,便确立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思路,一种是想像与虚构的思路,一种是纪实与记录的思路。纪录片所遵循的是后一种创作思路,它存在的首要因素就是真实,它以记录不可复现的时间流程显示出其特殊的价值。纪录片的这种特性,使它成为了历史的“立体档案”和现实的“文献笔记”。 中国纪录片诞生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秋,它一出现便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二十世纪中国,经历了艰难的社会变革和风雨历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便与祖国的命运血脉相连,它一直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舞旗呐喊。尽管中国纪录电影在技术、资金、人员等方面远远逊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敬业的中国纪录片创作者们在二十世纪近百年历史之中,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画面。这些画面,绘成了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漫漫长卷;这些画面,不仅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各个阶层努力奋斗的各种状态,它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现实价值。 本论文将纪录片试图在历史学与纪录片之间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形成一个研究中国纪录片历史发展的专着。透过它,一方面理清中国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探讨纪录片与时代的关系,总结出纪录片在各个历史时代的作用与意义,为以后的纪录片历史及理论的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渠长根[3](2003)在《功罪千秋 ——花园口事件研究(1938—1945)》文中研究说明1938年发生的花园口事件,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花园口事件研究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中国现代史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军事史的重要内容,同时具有多学科的价值。 花园口事件研究经历了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中国大陆和台湾扮演了主要的角色,而且,各自走过了具有自我特色的研究道路,也各自都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是,所有这些研究又都是分散的、杂乱的、浅层次的,而且,尚未出现具有针对性的宏观系统研究。此次以1938—1945年为时间界限所进行的花园口事件再探讨,是对以往研究的深入和细化,更是国内第一次系统化的专题研究。 一个原则。坚持“论从史出,理由事生”。对于花园口事件,无论是在现象描述、过程梳理,还是在得失论述、功过提示等诸方面,力求以当事人、亲历者的记录为依据,依托档案资料建立研究平台,以述为主,以论为辅,述中见论,由述求解。 三个历史规定性。第一,花园口决堤发生在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首先是一个抗击外敌入侵的军事行为。第二,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弱国、穷国抵御强大的敌人的民族战争。花园口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是既定的和难以回避的。第三,考察、评价花园口事件,既要立足抗战的军事立场,同时还应兼及政治、社会、道德等诸多方面,既不能以单纯军事观点论事,也不能从纯粹的政治立场出发回溯过去。 两种条件。在目前情况下,重新审视花园口事件所面临的环境是双重性的,既有有利的层面,也有不利的因素。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越来越多的史料被发现并公开,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其彼此之间得以相互印证,从而提升了研究成果的可信度;而且还弥补了一些史料的空缺,因此夯实了研究的基础,拓展了研究的空间。从消极的方面看,在一些重要史料相继面世的同时,也有一些史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正在丧失其佐证的价值。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进一步研究花园口事件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确属刻不容缓。另外,1938—1945年毕竟其时不久、其事不远,至今,花园口事件还带有一定的敏感性。这是学术研究不容回避的困扰。 两个基本任务。第一,根据新的史料对过去的结论进行验证和重新确认。比如,关于花园口决堤的时候有没有通知和疏散居民的措施和行动,对此,以前是完全否认的,新的资料表明并非如此。再如,是谁最早提出利用黄河的伟大障碍力和破坏力,打击、削弱日军的强劲攻势,现在证实不是陈果夫而是法肯豪森,还比如中国军事领导机关“以水代兵”、“以黄制敌”决策的形成确实就是草率、匆忙的吗?也未必。第二,对过去研究中遗留的空白和缺陷进行补缺平遗。这又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填补前人研究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却因缺乏史料而留下的空白。如花园口决堤是“炸堤”还是“掘堤”,决堤成功后,到底是谁率先把这一重大消息公布于世的;再如1945年日本谋求投降的活动跟黄泛区有没有发生直接的联系。二是开创性地检证前人研究时并未发现的问题和遗缺。如花园口决堤之后,国民政府对黄泛区的救助救济政策和行动,再如黄泛区形成后,中国军民在此开展的艰苦抗战的具体情形等。 六个步骤。第一,从日本处心积虑发动侵华战争的战略与策略出发,研究日本全面占领中国的军事进攻路线,回顾、展示中国政府相应的对策运筹及实际的抵抗行动,结合战争变化、推延的态势,显现中、日两国军队在中原尤其是河南正面交锋的必然性,特别是黄河被利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整理在战争形势下,中国利用黄河制约日军进攻这一思想的发生、演变和决策过程,揭示其酝酿、决定时的主观心理与客观要素的互动关系。第二,全面展示花园口决堤的具体行动过程和决堤真相的社会传播过程,分析决堤给中、日双方所造成的近期直接后果,尤其是对日军进攻态势的巨大影响。第三,论述花园口决堤的另一后果一一副产品一一黄泛区的形成过程和新黄河的军事价值,着重阐述中国军民是如何继续贯彻“以黄制敌”策略,利用黄河打击日伪政权的。第四,揭露日军在黄泛区内的殖民统治,再现中国军民在黄泛区艰苦而顽强的抗战历程,揭示中原抗战对全国抗战格局的支持和协调作用。第五,首次较为全面地披露国民政府对黄泛区的善后态度和救助救济政策与行动。第六,借助前面的过程梳理和事实再现,分析、提示对花园口事件的历史评价和功过推定。
程天敏[4](2001)在《漫谈新闻写作的创新》文中指出
唐晨光[5](2001)在《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现代文艺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就是电影的发明,作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木,电影总是对时代和社会的一切都非常敏感地作出反应。电影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更在于它集中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信息,传达出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时代观念的更迭和社会意识的变化。与此同时,电影自身也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巨大影响,在继承与超越,借鉴与创新中不断掘进与开拓,在不同民族的比较中更加珍视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美学传统,并且进而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经历着从思想内容到形式表达的急剧变更。 电影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记录——不管是记录排演的故事还是发生的事件,而纪录电影则主要是记录后者。纪录片以记录不可复现的时间流程显示出特殊价值,它犹如时代的多棱镜与社会的万花筒,在一系列众多的纪录片所观照出的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文化精神中,我们总可以观察到一幅幅社会生活的斑斓图景,总可以折射出不同时代的风云起伏和沧桑变迁。因此,在电影家族中,纪录片是人类文化的一份特殊宝藏。 美国史专家怀特在1989年的《美国历史评论》上曾发表文章提议创立“影视史学”(Historiophygra),试图让历史借助现代传媒重新走向民众,进而达到振兴历史学的目的。如何对待历史,如何讲述历史,是纪录片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经历了艰难的社会变革和风雨历程;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纪录片,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历史事件;影像中的二十世纪中国,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 纪录片作为历史的“立体档案”和现实的“文献笔记”,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也与中国社会变迁这一大背景紧密相联。本论文以二十世纪百年来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在探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变迁时,试图就史学与纪录片理论的发展形成一个中国纪录片的研究专着。透过它,一方面折射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另一方面,也总结出中国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历史。从而为飞速发展的我国影视大众传媒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也为纪录片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海口科技集团军:在艰难中前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口科技集团军:在艰难中前进(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分期 |
1、“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界定 |
2、“现代女性意识”的界定 |
3、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期 |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
1、研究现状 |
2、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1912-1936)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从晚清到民国的建立 |
二、文化语境: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性的生成 |
三、文学语境:文学革命·新诗·旧诗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
一、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女性表达 |
二、现代女性友谊的自由抒发 |
三、现代自然意识的审美观照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拓展 |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题材的局限性 |
二、现代社会政治空间的介入 |
三、现代城市生活空间的开拓 |
第四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诗艺变革 |
一、现代语言的引入与古典节奏的坚守 |
二、古典意象的激活与现代意境的生成 |
第二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1936-1949)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兴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
二、文化语境:民族主义文化的复归与高涨 |
三、文学语境:“民族形式”讨论与旧体诗词的再兴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 |
一、抗日救亡的女性表达 |
二、战乱中女性流亡体验的诗词书写 |
三、战乱中现代爱情体验的诗词书写 |
四、战乱中现代母女关系的自我审视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聚焦 |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与战争 |
二、战争与女性成长题材的开掘 |
三、战争与社会政治题材的女性诗词 |
四、战争与现代乡土题材的女性诗词 |
第四节 战争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诗艺取向 |
一、高频的疑问句类修辞 |
二、繁多的女性身体书写 |
第三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化(1949-1976)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分化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统一·批判·分离 |
二、文化语境:本土·现代·西方 |
三、文学语境:合法性·认同感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 |
一、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 |
二、现代女性意识的认同 |
第三节 分化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风格类型 |
一、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 |
二、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 |
三、港澳台及海外女性诗词的离散写作 |
第四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1977年以来)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复兴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 |
二、文化语境: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与民族主义文化思潮 |
三、文学语境:新旧之争与诗词媒介的繁荣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复苏 |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 |
二、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 |
三、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书写 |
四、海内外交流中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证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题材的多样化 |
一、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
二、当代社会时政题材的广泛开启 |
三、当代城市生活题材的深入观照 |
四、当代乡土生活题材的别样审视 |
五、当代域外生活题材的崭新书写 |
第四节 复兴时期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艺术特征 |
一、日常化的诗歌语言 |
二、古典意象的解构与重塑 |
余论: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人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2)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总序 纪录片下的中国 |
第一篇 诞生与萌芽 |
第一章 中国早期纪录片(1905年--1931年) |
第一节 早期纪录片-动荡中的中国大地 |
第二节 反映斑澜壮观的社会现实 |
第三节 早期纪录片的美学特质:“文以载道”的现实主义风格 |
第四节 早期社会与纪录片:真实地映照社会的初步演变 |
第二章 铁蹄下的怒吼与抗争(1931年--1945年) |
第一节 抗日烽火与国防电影 |
第二节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
第三节 美学特征:鼓动民众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反映激烈动荡中的中国 |
第三章 新时代的黎明与曙光(1945年--1949年) |
第一节 反映现实 纪录胜利 |
第二节 一首由千千万万人民英雄书写的历史叙事长诗 |
第三节 美学特征:纪录胜利 |
第四节 时代变动中的社会与纪录片:真实反映社会剧烈变动 |
第二篇 发展与曲折(1949年--1966年) |
第四章 纪录片创作主要作品 |
第一节 纪录片创作主要作品 |
第二节 新的世界 新的发展 |
第三节 美学特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
第四节 变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纪录片(1966年--1976年) |
第一节 纪录片创作的主要作品 |
第二节 文革时纪录片的主要特点与作用 |
第三节 美学特征:为政治服务 |
第四节 文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一幅延续十年的离奇文化图像 |
第六章 转折时期的纪录片(1976年--1989年) |
第一节 逐步发展的纪录片 |
第二节 纪录片的多元功能 |
第三节 八十年代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多元化与人性化 |
第四节 变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三篇 突破与局限 |
第七章 迈向新世纪的纪录片(1989年--至今) |
第一节 纪录片发展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九十年代纪录片的美学特质 |
第三节 纪录片与时代发展与时俱进 |
第四节 全方位描绘大时代的风采 |
第四篇 台湾与香港的新闻纪录影片 |
第八章 1949年以来台湾新闻纪录片简况 |
第九章 1949年以来的香港的新闻纪录电影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
(3)功罪千秋 ——花园口事件研究(1938—1945)(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艰难的抗战与决堤策略 |
一、 日军西进南下,中国军队节节抵抗 |
二、 以水代兵策略的酝酿与权衡 |
三、 兰封会战与决堤决策 |
第二章 豫东抗战失利与仓促的决堤行动 |
一、 花园口决堤 |
二、 决堤真相披露与社会反应 |
三、 决堤对近期抗战的直接影响(1938年内) |
第三章 黄泛区的形成与新黄河的军事意义 |
一、 黄泛区的形成 |
二、 黄泛中心区域--豫东地区 |
三、 以黄制敌:新黄河的军事价值 |
第四章 黄泛区的艰苦抗战 |
一、 日伪在黄泛区的统治 |
二、 黄泛区中国军民的抗战(1939-1945年) |
第五章 抗战中国民政府的黄泛善后与社会救助 |
一、 为抗战牺牲的豫皖苏 |
二、 抗战中黄泛的社会关注 |
三、 国民政府对黄泛区的救济救助措施 |
四、 国民政府黄泛善后与救助、救济活动评价 |
结语 沉重而复杂的历史反思 |
一、 戏剧性的一幕:侵华日军投降谈判最初发生在黄泛区 |
二、 不是尾声的尾声:1947年花园口堵复合龙 |
三、 阻敌自卫,功过任评说 |
附录 |
一、 花园口事件大事纪要 |
二、 花园口事件文献辑录 |
三、 中国电报时间用语 |
后记 |
(5)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总序: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 |
第一篇 诞生和萌发 |
纪录片的传入及其萌发(1896年-1905年) |
1、 纪录片的传入 |
2、 中国的第一部纪录片 |
第一章 早期纪录片映照社会的动荡(1905年-1931年) |
第一节 早期纪录片:一幅斑斓的民族奋争史 |
1、 1905年-1921年的发展概况 |
2、 1922年-1926年的发展概况 |
3、 1927年-1931年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早期纪录片的形态特征:初始的新闻纪录 |
1、 简单再现 |
2、 纪录片的初始形态 |
第三节 早期的社会与纪录片:真实的映照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一:从杂耍起步 |
第二章 与时代共舞的抗战纪录片(1931年-1945年) |
第一节 抗战纪录片:一幅抗日战争烽火图 |
一、 1932年-1937年:划时代变革时期 |
二、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烽火图 |
1、 国统区出品的纪录片 |
2、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纪录片 |
3、 香港出品的纪录片 |
4、 日军占领区的反动纪录片 |
第二节 抗战纪录片的形态特征:用事实说话 |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二:鼓动民众 |
第三章 新时代的曙光--解放战争(1945年-1949年) |
第一节 解放区纪录片:一首由千千万万人民英雄书写的历史叙事长诗 |
第二节 时代变动中的纪录片形态特征 |
第三节 时代变动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三:纪录胜利 |
第二篇 发展和扭曲 |
第四章 新中国十七年纪录片(1949年-1966年) |
第一节 纪录片的走向:曲折中行进 |
一、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未竟任务的1949-1953年 |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953-1966年 |
第二节 社会背景与纪录片形态特征 |
第三节 变革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四:形象化政论 |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纪录片(1966年-1976年) |
第一节 纪录片的艰难跋涉 |
第二节 纪录片的主要特色及创作经验 |
第三节 “十年浩劫”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
一、 历史与影像交织回放 |
二、 “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探究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五:为政治服务 |
第六章 转折时期的纪录片(1976年-1989年) |
第一节 社会在徘徊中前进的记录 |
一、 新闻纪录电影 |
二、 电视纪录片 |
第二节 艺术复兴的最初实绩 |
第三节 转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六:政论性的回归 |
第三篇 突破和局限 |
第七章 迈向新世纪的纪录片(1989-至今) |
第一节 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对话 |
第二节 社会与纪录片同步发展与繁荣 |
第三节 全方位描绘大时代的风采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七:走向多元化 |
一、 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型 |
二、 文献纪录片的审美特质 |
三、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90年代纪录片审美特质 |
四、 电影真实美学的引进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海口科技集团军:在艰难中前进(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D]. 朱一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2]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 李灵革. 浙江大学, 2004(03)
- [3]功罪千秋 ——花园口事件研究(1938—1945)[D]. 渠长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4)
- [4]漫谈新闻写作的创新[J]. 程天敏. 新闻界, 2001(04)
- [5]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 唐晨光. 南开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