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于坦克观瞄仪器检测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赵曙光,孙娟芬,杜佳原,刘凤琪[1](2021)在《反坦克导弹软件系统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反坦克导弹武器是传统的制导弹药,具有精度高、毁伤效能好、使用灵活的特点。而传统的反坦克导弹经过现代化的升级改造,配备相应的软件系统,更加适应当前信息化作战需求。本文首先分析反坦克导弹系统的软件组成,从反坦克导弹应用场景需求出发,通过研究导弹软件系统的指标体系,提出指标体系的质量符合性、规范性、科学性等设计原则,总结出反坦克导弹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易用性、可移植性、软件工程等通用指标,在应用场景需求维度上具有重要意义。
张东坤[2](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铝型材表面缺陷在线视觉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铝型材行业发展规模正在进一步扩大,在实际生产中铝型材表面往往会出现不同种类的缺陷,及时有效的检测出其表面缺陷对后期的再次使用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铝型材表面缺陷的检测仍然以人工目视检测法为主,该方法因其局限性无法满足工业大批量生产的需求。随着工业自动化朝着智能化方向的发展,一些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开始在金属表面缺陷检测中得以应用,但是该方法往往需要研究者能够根据不同的缺陷类别设计对应的特征,显然这样的特征构造方式缺乏鲁棒性,通用性较差。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金属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对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铝型材表面缺陷在线视觉检测方法,主要内容如下:针对铝型材表面缺陷数据集匮乏的问题,本文首先以阿里云公开的铝型材表面缺陷数据集为基础,对该数据集进行缺陷类别和特征分析。进而进行包括图像的翻转、旋转、多尺度缩放、伽马变化等数据增强操作,目的是扩充数据量,丰富数据多样性。最后对扩充之后的数据集进行标注和划分,得到标准的铝型材表面缺陷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Yolov3网络的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基于Yolov3网络对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存在很高的漏检率和误检率。对此,本文提出基于Improved Yolov3网络的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依据铝型材表面缺陷的实际尺寸分布利用k-means算法重新设计anchor box大小;为了提高小目标缺陷的检测精度,对Yolov3网络中多尺度预测部分的网络结构进行修改;为了得到更精确的预测边界框,使用GIo U损失作为回归损失函数。实验结果表明Improved Yolov3网络的检测效果优于Yolov3网络,m AP值从Yolov3网络的84.12%提升至90.6%,提升了6.48%,单张图像检测时风达到37.6ms。尽管Improved Yolov3网络的检测效果优于Yolov3网络,但其仍存在像漆泡和脏点这类小目标缺陷检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小目标缺陷的检测效果,提出一种基于Faster R-CNN网络的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制作只包含漆泡和脏点两类的缺陷数据集,基于此数据集重新设计anchor的尺寸和长宽比;采用ROLAlign层避免像素偏差对小目标缺陷回归定位的影响;面对小目标缺陷密集所带来的检测效果差的问题,用Soft-NMS算法消除冗余的边界框。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漆泡类缺陷的AP值从51.07%提升到64.06%,对于脏点类缺陷的AP值从77.39%提升到83.98%,单张图像检测时间约100mso最后实现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平台的搭建与应用。选择合适的工业相机、镜头、光源和打光方式、支撑结构组件,搭建出缺陷检测平台。再将深度学习模型应用到该平台中,并人为刻划一定类型的缺陷,实现铝型材表面图像的实时采集和缺陷检测,以验证所设计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郑宏利[3](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火控计算机状态评估与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防科技的快速发展,装甲车辆综合化、复杂化、智能化程度也大幅度提高。火控系统是火力控制中枢,直接决定了装甲车辆的作战力。作为火控系统的关键部件,火控计算机常年在恶劣的工况中工作,这使火控计算机极易发生异常,及时对火控计算机进行状态评估与诊断,可以减少异常排除时间、降低维修成本,对火控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构建状态评估模型与故障诊断模型实现对火控计算机的状态评估与诊断。火控计算机结构复杂,数据信号繁多且各模块之间具有较强耦合关系,单一的方法难以对实际运行状态进行评估,所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组合权重融合灰色聚类原理的状态评估方法来实现对火控计算机运行状态的评估。一般情况下,火控计算机有五种运行状态,对火控计算机进行状态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其处于哪种状态。火控计算机的运行状态通常依靠定量与定性指标进行表征,一般的方法无法同时处理定量与定性指标,所以本文采用权重的策略处理定量与定性指标,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求取主观权重,但层次分析法在求解过程中依赖于专家经验构建判断矩阵,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所以本文利用熵权法求取客观权重,通过将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结合得到组合权重,使权重的构建更加合理。依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聚类分析原理,最终评估结果需要根据组合权重与评估权矩阵得出,本文通过模糊C均值计算出白化权函数的转折阈值,再通过白化权函数求出评估系数,最终得出评价指标的评估权矩阵。本文通过优化权重与评估权矩阵结合的方式更好的对火控计算机进行了状态评估。此外,火控计算机的电源模块为整个火控计算机提供“动力”,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系统瘫痪,为保障火控系统正常运行,需要对火控计算机电源模块进行故障诊断。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电源模块历史故障数据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邻域粗糙集对数据进行属性约简,得到关键属性集,然后通过支持向量机构建故障分类模型,但支持向量机是二分类问题,所以采用二叉树方法构造多个支持向量机来解决多分类问题。最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参数的好坏容易影响分类效率,所以引入蚁狮算法来优化支持向量机中的参数,以此建立了一个更加准确的分类模型。通过实验,本文所提出的状态评估模型可以准确地对火控计算机进行状态评估,为火控计算机安全运行提供保障,诊断模型能够对电源模块的故障进行分类,为后续排除故障提供依据。本文通过优化状态评估模型与故障诊断模型更好的实现了对火控计算机的状态评估与诊断。
丁莹芝[4](2021)在《基于红外成像的石油储罐泄漏探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石油储罐发生泄漏的初期阶段是避免泄漏扩大的重要环节,防止发生爆炸事故的关键阶段,也是紧急救援的黄金时间。传统人工检测和可燃物浓度探测的储罐泄漏检测方法只有在泄漏持续了一定时间、可燃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见效,及时性较差,为了尽快地发现泄漏,降低寻找泄漏口的难度和工作量,提高储罐运行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成像的石油储罐典型泄漏类型探测的方法,以实现早期泄漏缺陷定位和类型识别,并通过仿真分析和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工作和阶段性成果如下:1.基于红外成像原理和传热学基础理论,分析了正常工况下的石油储罐传热过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导热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并建立了正常工况下石油储罐的温度场理论模型。2.考虑难以获取储罐泄漏缺陷几何参数信息的问题,建立了笛卡尔坐标系下的储罐缺陷模型,基于等效热阻均匀化原理提出了传热系数的修正方法,推导了泄漏口边界函数表达式,进而建立了泄漏条件下石油储罐的温度场理论模型。3.搭建仿真环境,研究了石油储罐发生点式泄漏和缝式泄漏两种不同典型泄漏类型条件下的时间序列温度场仿真模型,分析了泄漏条件下储罐温度场分布的一般性规律;分别基于Tensor Flow深度学习框架和Matlab平台,采用Alex Net网络模型实现迁移学习的方法,提出了石油储罐典型泄漏类型的红外图像识别方法。4.基于泄漏条件下储罐温度场的理论模型和仿真结果,采集了865张点式泄漏和缝式泄漏两种典型泄漏类型的红外图像,开展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实现储罐泄漏缺陷类型探测,准确率分别为94%和92.73%,验证了泄漏条件下储罐温度场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和储罐典型泄漏缺陷类型探测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完成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为能及时发现储罐泄漏,在关键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了指导性意义,提出的储罐典型泄漏类型的红外图像识别方法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李元振[5](2021)在《基于Zynq的多气体感知和多目标红外测温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移动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与物联网的不断普及,人们在生活、生产乃至军事上的感知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单一功能、大体积、高能耗感知设备已难以满足人们对感知设备集成化、小型化、智能化的需求;新冠疫情爆发,非接触式红外测温设备在疫情防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疫情常态化的防治趋势,小体积高性能的多目标红外测温设备有了广阔的市场需要。本文对嵌入式小型化多传感器智能感知与多目标红外测温技术进行研究,并以低功耗、微体积、高性能嵌入式设备中进行了软硬件实现。本设计以赛灵思(Xilinx)公司的Zynq-7020芯片作为系统硬件开发平台,采用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思想将双目摄像头图像采集、摄像头数据预处理、OpenCV人脸定位、非接触红外探测、多合一空气探测以及物联网传输集合到一个嵌入式系统中。接收到的图像由Zynq芯片中的PL(FPGA)部分进行硬件加速完成初步处理,视频图像采集调度程序、人脸定位等算法在PS(ARM)端处理器与片内系统完成。这种设计方案能够将FPGA在并行运算速度与逻辑器件可编程的优势与ARM在算法引入和布设操作系统减小底层开发工作量的优势结合起来。本设计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设备样机硬件设计,包括设备样机硬件底层数字逻辑工程的设计、硬件电路PCB设计与设备样机机械结构设计。(2)系统软件设计,包括设备片上系统移植、软件交叉编译和前端Qt与微信小程序功能设计。(3)感知设备功能测试与数据校准。本设计采用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思想实现了空气中多成分的智能感知和多目标红外测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性强可拓展性强等特点,也为下一步更多功能的智能感知设备研发打下了基础。
郭文超[6](2021)在《基于电涡流与光电复合传感的金属飞行体探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矛与盾”的反装甲与装甲在相互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导致“盾”不能一味的被动防御,被动防御意味着装甲的加厚,这与装甲车辆的机动性又相互矛盾,故主动防护成为更好的选择,而主动探测是主动防护中的“引信”,对主动探测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论述了局部战争中,主动探测以及主动防护系统的背景和意义;分别综述了金属飞行体探测、光电探测以及电涡流探测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目标及目标成像的背景环境的特征,得出目标在高速飞行过程中与目标成像背景所辐射的红外波长峰值处在两个不同的红外波段的结论,并对典型金属飞行体的探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兼顾装置隐身性、不自带光源和低红外特性的考量,确定了红外传感器的型号,提出了基于电涡流与光电复合传感的金属飞行体探测技术,给出了理想的复合探测装置模型并以来袭目标平行进入和垂直进入两种极限状态说明了探测装置的工作过程。通过MATLAB、Ansoft Maxwell计算和仿真分析确定了涡流探头线圈的参数并研究了金属飞行体从不同方向以不同速度靠近涡流线圈对线圈的轴向磁感应强度、磁力线分布的影响;对光电探测部分和涡流探测部分的调理电路进行了仿真与设计,分析计算了理想和低速实验环境两种情况下探测装置的响应时间。最后在低速环境下分别进行了光电探测、涡流探测和复合探测的模拟实验。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电涡流与光电复合传感的金属飞行体探测技术,综合利用光电和涡流形成两级探测网络,通过复合传感的探测方式,主动探测来袭目标并快速响应,相较于现代战场上主动防护系统中常用到的红外、激光、毫米波雷达等主动探测方法,具有更强的隐蔽能力和更弱的红外特性以及低成本等优势。探测主要依靠电涡流探测器和光电探测器的联合判断,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误判和漏判。在技术成熟后可以应用于装甲车上的模块化主动装甲。
黄亚伟[7](2021)在《球面光纤束的传像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纤面板是一种由数以百万计的光纤组成的大面阵刚性无源光纤传像器件,其最重要的优点是可以在不同形状的输入与输出端面,实现一比一图像传递。光纤面板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是作为同心光学相机的中继传像器件,以解决同心物镜的半球形焦面无法与平面图像传感器相耦合的问题。同时,多个光纤面板通过特定空间布局,拼接后可实现上亿乃至十几亿像素的大幅面成像。然而,由于光纤面板在图像传递过程中会产生损耗以及光纤面板自身结构的离散采样特性,光纤面板的引入势必会造成同心光学相机的成像质量下降。因此,本文在天基空间目标监视领域背景下,针对质心定位精度、调制传递函数以及探测信噪比等三种光纤面板传像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理论推导以及仿真实验研究。探究不同参数的光纤面板对上述像质因素的影响程度,通过选择合适的光纤面板参数,以达到降低因光纤面板的加入所造成的像质损失的目的。主要研究工作示下:(1)建立了“同心物镜半球形焦面-光纤面板-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两级二维离散采样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耦合中继传像系统的质心定位精度的求取方法。得出结论:通过控制光纤面板参数,使得质心定位精度维持在0.03pixel量级,实现了因光纤面板的引入所造成的质心定位精度损失的降低。光纤面板和图像传感器之间的相对初始位置所造成的质心定位精度下降幅度几乎一致且维持在0.01pixel以内。(2)建立了一种基于光纤面板的调制传递函数模型。探究了光纤直径、光纤芯径比、光纤排布方式以及光纤面板球形端面对光纤面板的调制传递函数的影响机理。得出结论:当光纤直径越小且光纤芯径比越小时,光纤面板的调制传递函数越高,且其主要由光纤直径决定,受光纤芯径比的影响较弱。在同等光纤参数下,光纤呈正六边排布的光纤面板的调制传递函数要优于光纤呈正方形排布的光纤面板的调制传递函数。(3)建立了一种基于光纤中继传像系统的探测信噪比模型。探究了光纤面板对同心光学相机的探测信噪比的影响机理,表明了光纤面板的透过率是影响探测信噪比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其对探测信噪比的具体影响程度。得出结论:提高光纤面板的透过率,可以减缓系统探测信噪比的降低以及阈值探测信噪比的增高。光纤面板透过率大于0.5时,系统探测信噪比大于3,满足项目要求探测信噪比。本文旨在探明光纤面板对质心定位精度、调制传递函数以及探测信噪比等三种传像性能的影响机理,为实际光纤面板的选型提供了一些指导建议。同时也为同心光学相机整体性能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的研究对其他的离散传像器件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吴超[8](2021)在《基于光谱成像的材质检测与鉴别研究》文中认为光谱成像检测是一种新型的光电检测技术,其图像针对传统RGB图像在光谱维度上进行了细化表征,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有广泛应用。光谱图像又分为多光谱图像和高光谱图像,两者在光谱分辨率和波段上存在明显差别。传统多光谱图像通由3到10个波段组成,而高光谱图像可由几十到几百个波段组成,分辨率为纳米级,常见的高光谱图像半高宽为5-10 nm。光谱图像包含丰富的光谱信息,近年来在医疗、安防、军事、地质及农业上都有广泛应用,尤其是当前军事技术高速发展,“信息获取”成为战争的关键因素,而通过光谱成像技术能够检测目标的物理指标和化学成分,并能以定性和定量分析对目标进行定位和材质检测,对于把控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实际成像需求和应用任务出发,面向材质检测鉴别,研发了一套基于传统旋转滤光轮的复杂天候下光谱成像系统,分别对成像系统的复杂天候环境、暗室、成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进行了设计。后续基于旋转滤光轮系统,研发了一套滤光轮双相机成像系统,并模拟了包含雾天和阴天的复杂天候,对不同材质军事模型进行了光谱数据的获取。本文使用了基于大气散射邻近效应的雾霾天候下对比提升技术、基于Retinex算法的暗场景图像增强等光谱图像预处理方法,减少了光谱信息的损失。基于优化后光谱图像获取的离散光谱曲线,提出了基于插分补偿的光谱曲线扩展算法。对合金、塑料、木头、铁等不同材质的军事模型进行预先光谱数据库构建,在实验时获取合金、塑料、木头、铁等不同材质飞机坦克的军事模型光谱图像,通过多种光谱匹配算法进行材质鉴别测试,仿真和实际实验证明本文系统和方法能够有效检测与鉴别材质属性。
孙闯[9](2021)在《面向精密工程的多自由度测量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航天航天、仪器仪表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精密基准计量和几何量的精密测量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众多领域内常要求同时监测工件、零部件和目标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姿态,以保证加工精度、安装精度和检测精度等,传统单自由度角度或位移测量效率较低,已经无法满足快速、高精度、多自由度同时测量的需求。因此,多自由度同时测量方法研究以及研制相应仪器设备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传统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基因测序精密步进工件台的多自由度测量需求为应用背景,对面向精密工程的多自由度测量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了易于集成多自由度的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提出两种多自由度同时测量方法,并搭建了相应的测量装置,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测量方法的可行性。本学位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有:1.提出一种基于自准直的三自由度测量方法,可以实现俯仰角、偏摆角和滚转角同时测量,分析了各自由度测量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根据所提的测量原理进行了光学设计、结构设计,研制了基于自准直的三自由度同时测量样机。分析了系统测量分辨率以及测量范围,并介绍了分划板十字丝的图像处理方法。最后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样机的性能进行评估,与工业经纬仪相比,在±600"的测量范围内,俯仰角标准差为2.72";偏摆角标准差为2.36";滚转角标准差为 13.28 "。2.提出一种基于偏振分光的五自由度测量方法,可以实现俯仰角、偏摆角、滚转角、水平和垂直平移同时测量,与激光准直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同时提高滚转角和水平平移的分辨率,分析了各自由度测量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该方法的测量分辨率以及测量范围,介绍了激光光斑的图像处理方法,并分析了系统误差;搭建了相应的光学装置,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与经纬仪相比,俯仰角和偏摆角标准差分别为1.21"和1.74";与光电自准直仪相比,滚转角标准差为1.96";与RLE激光尺相比,水平和垂直平移标准差分别为2.83μm和3.18μm。3.对多自由度测量系统进行误差分析与补偿。对系统光线漂移问题,采用共光路实时测量和补偿的方法,实验验证了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光学元件的制造与安装误差对各自由度测量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多自由度同时测量方法中的串扰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种基于角锥棱镜中点解算的串扰误差补偿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补偿模型,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RLE激光尺相比,水平平移补偿前最大偏差为97.7μm,补偿后最大偏差降为3.2μm,标准差为1.78μm,垂直平移补偿前最大偏差为-210.2μm,补偿后最大偏差降为-3.8μm,标准差为1.67μm。
黄浩[10](2021)在《硫酸环境—轴压荷载作用下桩基混凝土劣化规律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酸性介质对混凝土的侵蚀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现有对酸性环境中混凝土退化规律的研究,多数没有考虑荷载的作用,这与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承受荷载的情况不符。当前的研究大多数是在碳化、氯离子、硫酸盐等腐蚀环境和荷载共同作用下进行的,而酸性环境和荷载共同作用的研究(如:硫酸等)还比较缺乏,如果忽略荷载作用的影响,可能造成试验结果的偏差,给工程结构带来安全隐患。为了研究酸性环境下混凝土桩的耐久性能,本课题进行了硫酸环境-轴压荷载作用下研究混凝土的侵蚀试验和研究。在p H≈0.85的稀硫酸环境中对压应力水平分别为0fc、0.15fc、0.30fc(fc是未腐蚀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的峰值应力)的普通混凝土试块进行加速腐蚀试验,通过外观形貌、耐久性评价指标、化学组成等方面对腐蚀过程的现象进行探讨。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查阅相关的资料文献,对现有环境和荷载作用下耐久性研究的试验方案、加载装置进行总结归纳,结合试验要求和各种持荷装置的特点,对相关装置进行设计改造,以此制作出适用于本课题的加载装置,同时设计符合情况的试验方案;(2)通过自主设计的持荷装置,模拟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桩的承压情况,根据质量损失等评价指标,使用直尺、游标卡尺、电子秤等设备进行损伤试验,分析在硫酸环境-轴压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桩的损伤现象和机理;(3)利用高精度三维扫描仪扫描试件的表观形貌,通过获得的数据,使用MATLAB计算出分形维数,对分形维数与龄期的曲线关系进行拟合,从而得到经验公式;(4)探索研究DIC(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技术,通过对比位移传感器、应变片在单轴抗压试验中的数据,验证其在应力-应变试验中的准确性,同时获得应变、位移的数据并绘制出应力-应变的曲线图;(5)运用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设备作为辅助手段,从化学组成的方面去研究混凝土在硫酸环境-轴压荷载耦合作用下的侵蚀机理、腐蚀产物的组分等。
二、用于坦克观瞄仪器检测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于坦克观瞄仪器检测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反坦克导弹软件系统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反坦克导弹系统软件 |
1.1 反坦克导弹系统组成 |
1.2 反坦克导弹系统中的软件 |
(1) 导引头软件 |
(2) 陀螺 /惯性测量软件 |
(3) 舵机软件 |
(4) 弹载计算机软件 |
(5) 指挥设备软件 |
2 反坦克导弹指标体系 |
2.1 反坦克导弹系统指标组成 |
2.2 系统指标 |
(1) 可靠性与维修性 |
(2) 突防能力 |
(3) 目标识别能力 |
(4) 火力杀伤能力 |
(5) 生存能力 |
(6) 环境适应性 |
2.3 分系统主要指标 |
(1) (筒、 箱装)导弹 |
(2) 发射制导装置 |
(3) 检测维修设备 |
(4) 模拟训练器 |
3 反坦克导弹软件系统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1 质量符合性原则 |
3.2 规范性原则 |
(1) 统一编码标准 |
(2) 文件名称的规范选用 |
(3) 文档资料的编写 |
3.3 科学过程原则 |
4 反坦克导弹软件系统指标体系 |
4.1 功能 |
(1) 弹药飞行控制 |
(2) 作战流程(操作)控制 |
(3) 目标识别与跟踪控制 |
(4) 指挥通讯控制 |
(5) 设备状态管理 |
(6) 作战系统健康管理 |
(7) 检测维修管理 |
(8) 模拟训练管理 |
4.2 性能 |
(1) 作战方式 |
(2) 自检范围与自检时间 |
(3) 监测范围与故障处理方式 |
(4) 检测范围 |
4.3 安全性 |
4.4 保密性 |
(1) 信息加密 |
(2) 保密口令 |
4.5 可靠性 |
4.6 易用性 |
(1) 易理解性 |
(2) 易学习性 |
(3) 易操作性 |
4.7 可移植性 |
(1) 适应性 |
(2) 可安装性 |
(3) 共存性 |
4.8 软件工程化 |
(2)基于深度学习的铝型材表面缺陷在线视觉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传统数字图像处理的金属表面缺陷检测 |
1.2.2 基于深度学习的金属表面缺陷检测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整体章节安排 |
2 深度学习理论与相关算法原理 |
2.1 深度学习概述 |
2.2 卷积神经网络 |
2.2.1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
2.2.2 卷积神经网络基本结构 |
2.2.3 卷积神经网络训练过程 |
2.3 相关算法原理 |
2.3.1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 |
2.3.2 Yolov3目标检测算法 |
2.3.3 Faster R-CNN目标检测算法 |
2.4 评价指标说明 |
2.5 本章小结 |
3 Yolov3网络在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
3.1 铝型材表面缺陷数据集构建 |
3.1.1 铝型材表面缺陷介绍 |
3.1.2 数据增强 |
3.1.3 数据集制作 |
3.2 基于Yolov3网络的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 |
3.2.1 网络模型训练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基于Improved Yolov3网络的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 |
3.3.1 基于k-means聚类的anchor box选择 |
3.3.2 改进的多尺度网络 |
3.3.3 GIoU损失函数 |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Faster R-CNN网络在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
4.1 基于Faster R-CNN网络的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 |
4.1.1 网络模型训练 |
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 铝型材表面小目标缺陷检测 |
4.2.1 数据集制作 |
4.2.2 设计新的anchor比率 |
4.2.3 ROI-Align |
4.2.4 Soft-NMS |
4.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平台搭建与应用 |
5.1 系统整体设计 |
5.2 检测平台搭建 |
5.2.1 相机与镜头选型 |
5.2.2 光源选型 |
5.2.3 平台搭建 |
5.3 应用结果分析 |
5.3.1 功能展示 |
5.3.2 检测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机器学习的火控计算机状态评估与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状态评估国内外现状 |
1.2.2 故障诊断国内外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组织架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火控计算机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理论 |
2.1 研究对象分析 |
2.1.1 火控计算机介绍 |
2.1.2 火控计算机信号分析 |
2.1.3 火控计算机故障分类 |
2.2 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基本理论 |
2.2.1 机器学习的发展进程 |
2.2.2 机器学习在评估与诊断中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火控计算机的状态评估基本方法 |
3.1 评估指标赋权法分析 |
3.1.1 主观赋权法 |
3.1.2 客观赋权法 |
3.2 熵权法 |
3.2.1 熵的理论 |
3.2.2 熵权法原理 |
3.3 层次分析法 |
3.3.1 一般层次分析法 |
3.3.2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
3.4 灰色系统理论 |
3.4.1 灰色系统理论对火控计算机运行状态评估的适用性分析 |
3.4.2 灰色聚类评估方法 |
3.4.3 改进的灰色聚类状态评估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控计算机状态评估模型构建方法 |
4.1 火控计算机状态评估模型 |
4.2 建立评估模型 |
4.2.1 确定白化权函数 |
4.2.2 组合赋权计算 |
4.2.3 综合状态评估 |
4.3 火控计算机状态评估法验证 |
4.3.1 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及数据处理 |
4.3.2 评估模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控计算机故障诊断模型构建方法 |
5.1 支持向量机 |
5.2 邻域粗糙集 |
5.3 蚁狮优化算法 |
5.4 火控计算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5.4.1 基于NRS-ALO-SVM的多分类故障诊断模型 |
5.4.2 实例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4)基于红外成像的石油储罐泄漏探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石油储罐泄漏探测方法的发展与现状 |
1.2.1 石油储罐泄漏探测方法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石油储罐泄漏探测方法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石油储罐的温度场与红外成像 |
2.1 红外成像基本原理 |
2.2 石油储罐的传热学基础 |
2.2.1 热传递方式 |
2.2.2 导热微分方程及单值性条件 |
2.3 石油储罐的传热过程 |
2.4 正常工况下石油储罐温度场模型 |
2.4.1 单层储罐罐壁传热的温度场模型 |
2.4.2 多层储罐罐壁传热的温度场模型 |
2.5 石油储罐传热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泄漏条件下石油储罐温度场模型建立与仿真 |
3.1 石油储罐典型泄漏类型 |
3.2 石油储罐泄漏口边界函数模型 |
3.2.1 笛卡尔坐标系下泄漏口边界函数模型 |
3.2.2 极坐标系下泄漏口边界函数模型 |
3.3 泄漏条件下石油储罐的温度场模型 |
3.3.1 传热系数的修正 |
3.3.2 泄漏口边界的计算 |
3.4 石油储罐温度场仿真模型建立 |
3.4.1 储罐常规参数 |
3.4.2 原油相关参数 |
3.5 泄漏条件下石油储罐有限元温度场模型 |
3.5.1 有限元模型简化 |
3.5.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5.3 网格处理 |
3.6 点式泄漏条件下时间序列温度场仿真分析 |
3.7 缝式泄漏条件下时间序列温度场仿真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油储罐典型泄漏类型的图像识别方法 |
4.1 泄漏条件下储罐红外图像数据集构建 |
4.2 基于边缘检测的储罐泄漏图像处理 |
4.3 基于Tensor Flow深度学习框架的储罐典型泄漏类型识别 |
4.3.1 Alex Net网络模型建立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基于Matlab平台的储罐典型泄漏类型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基于Zynq的多气体感知和多目标红外测温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感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多目标红外测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关键技术分析与系统总体设计 |
2.1 设计需求分析及设计方法概述 |
2.1.1 智能感知需求分析 |
2.1.2 嵌入式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
2.2 设备系统总体设计架构 |
2.3 设备指标规划 |
2.4 关键组件选型 |
2.4.1 主控芯片选型 |
2.4.2 气体传感器选型 |
2.4.3 摄像头选型 |
2.4.4 非接触红外测温模块选型 |
2.4.5 物联网模块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及驱动 |
3.1 设备接口分配及硬件驱动 |
3.1.1 片上接口资源分析 |
3.1.2 AXI UART接口设计 |
3.1.3 Linux下 PS端串口驱动设计 |
3.1.4 Linux下 PS端 IIC驱动设计 |
3.1.5 双目摄像头驱动设计 |
3.2 Zynq拓展底板设计 |
3.3 原理样机外壳结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移植及软件设计 |
4.1 Linux片上系统移植 |
4.2 Qt与 OpenCV展示页面设计 |
4.3 物联网功能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备测试与分析 |
5.1 PL端串口逻辑功能及物联网传输测试 |
5.2 气体检测功能测试 |
5.3 人脸识别功能测试 |
5.4 红外测温测试 |
5.5 片上Ubuntu及开发环境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6)基于电涡流与光电复合传感的金属飞行体探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金属飞行体探测研究现状 |
1.2.2 光电探测研究现状 |
1.2.3 电涡流探测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探测环境分析及方案设计 |
2.1 目标特性及探测环境分析 |
2.1.1 目标特性分析 |
2.1.2 探测环境特征分析 |
2.2 典型金属飞行体探测方法及对比分析 |
2.3 电涡流与光电复合传感的探测总体方案 |
2.3.1 光电探测部分传感器选型 |
2.3.2 理想的复合探测装置及工作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3 涡流探测影响因素分析与探测电路设计 |
3.1 涡流探测影响因素分析 |
3.1.1 涡流线圈参数对探测的影响分析 |
3.1.2 金属飞行体运动速度对涡流检测影响仿真分析 |
3.1.3 进一步增大涡流线圈探测范围的方法 |
3.2 探测电路设计 |
3.2.1 光电探测电路设计 |
3.2.2 涡流探测电路设计 |
3.3 响应时间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模拟探测实验及数据分析 |
4.1 光电探测器模拟实验 |
4.2 涡流探测器模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2.1 涡流线圈探测移动的磁铁 |
4.2.2 涡流线圈探测移动的金属板 |
4.2.3 金属板垂直进入线圈探测范围 |
4.2.4 非金属材料垂直进入线圈探测范围 |
4.3 复合的探测装置模拟实验 |
4.3.1 金属板由北至南靠近探测装置 |
4.3.2 纸板由北至南靠近探测装置 |
4.3.3 小体积金属板由北至南靠近探测装置 |
4.3.4 金属板由西至东靠近探测装置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本文不足之处及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球面光纤束的传像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光纤传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同心光学相机中继传像方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光纤传像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论文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光纤面板的技术基础 |
2.1 光纤传像方案的原理 |
2.1.1 光纤的传像原理 |
2.1.2 光纤面板的中继传像原理 |
2.2 光纤面板的主要性能及参数指标 |
2.2.1 数值孔径 |
2.2.2 填充因子与光纤排列方式 |
2.2.3 透过率 |
2.2.4 分辨率 |
2.2.5 其他光纤面板参数 |
2.3 图像传感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纤面板对质心定位精度的影响研究 |
3.1 成像光斑模型 |
3.1.1 衍射光斑模型 |
3.1.2 高斯光斑模型 |
3.2 质心定位算法 |
3.2.1 灰度加权质心法 |
3.2.2 灰度平方加权质心法 |
3.2.3 灰度阈值质心法 |
3.2.4 高斯曲面拟合质心法 |
3.3 质心定位误差的评价标准 |
3.3.1 质心定位误差标准差 |
3.3.2 光斑与图像传感器的相对位置 |
3.3.3 成像光斑的散焦处理 |
3.4 光纤面板中继传像数值模型 |
3.5 填充因子和光纤直径对质心定位精度的影响研究 |
3.6 相对初始位置对质心定位精度的影响研究 |
3.6.1 光纤面板的旋转对质心定位精度的影响研究 |
3.6.2 光纤面板的平移对质心定位精度的影响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纤面板的调制传递函数研究 |
4.1 基于光纤传像器件的调制传递函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 基于光纤面板的调制传递函数理论研究 |
4.2.1 经典的调制传递函数理论 |
4.2.2 光纤面板的调制传递函数理论 |
4.3 光纤面板参数对调制传递函数的影响研究 |
4.3.1 光纤直径对调制传递函数的影响研究 |
4.3.2 光纤芯径比对调制传递函数的影响研究 |
4.3.3 光纤排布方式对调制传递函数的影响研究 |
4.4 光纤面板的球形端面对调制传递函数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纤面板对探测信噪比的影响研究 |
5.1 空间可见光成像载荷的信噪比数值模型 |
5.1.1 空间可见光成像载荷的空间目标信号 |
5.1.2 空间可见光成像载荷的噪声 |
5.1.3 空间可见光成像载荷的信噪比模型 |
5.2 光纤面板对探测信噪比的影响研究 |
5.2.1 光纤面板引入后的信噪比公式修正 |
5.2.2 光纤面板的有效通光面积对信噪比的影响 |
5.2.3 光纤单丝的透过率对信噪比的影响 |
5.2.4 光纤面板的引入对系统信噪比的影响 |
5.3 实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光谱成像的材质检测与鉴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谱成像预处理及优化 |
1.2.2 光谱法材质检测鉴别 |
1.3 研究目的及技术重点 |
1.4 章节安排 |
2 光谱法材质鉴别理论与系统 |
2.1 基于光谱的材质鉴别理论 |
2.2 典型光谱成像装置 |
2.2.1 编码光圈式 |
2.2.2 色散成像式 |
2.2.3 滤光片式 |
2.3 基于旋转滤光轮的双相机成像系统研究 |
2.3.1 传统单相机滤光轮式成像系统 |
2.3.2 滤光轮双相机成像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光谱成像预处理及评价 |
3.1 光谱成像预处理及优化 |
3.1.1 雾霾天候下对比提升技术 |
3.1.2 基于Retinex算法的暗场景图像增强 |
3.1.3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综合复原 |
3.2 图像综合评价方法 |
3.2.1 传统图像评价方法 |
3.2.2 基于区域内对比度的图像评价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光谱图像的材质检测研究 |
4.1 多光谱曲线插值扩展 |
4.1.1 算法原理 |
4.1.2 仿真及实验结果 |
4.2 光谱数据库设计 |
4.3 典型光谱曲线匹配方法 |
4.3.1 基于光谱角的光谱匹配算法 |
4.3.2 基于最小距离的光谱匹配算法 |
4.3.3 基于光谱相关系数的光谱匹配算法 |
4.3.4 基于信息散度匹配的光谱匹配算法 |
4.4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4.4.1 正常天候下材质检测 |
4.4.2 复杂天候下材质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完成的工作 |
5.2 创新点说明 |
5.3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9)面向精密工程的多自由度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多自由度测量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准直光的测量方法 |
1.2.2 基于干涉的测量方法 |
1.2.3 基于光栅的测量方法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单自由度测量方法研究 |
2.1 俯仰角和偏摆角测量 |
2.2 滚转角测量 |
2.2.1 莫尔条纹 |
2.2.2 激光准直法 |
2.3 轴向位移测量 |
2.3.1 零差干涉测量 |
2.3.2 外差干涉测量 |
2.4 水平和垂直平移测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自准直的三自由度测量方法研究 |
3.1 三自由度同时测量原理 |
3.1.1 三自由度同时测量系统的组成 |
3.1.2 俯仰角和偏摆角测量 |
3.1.3 滚转角测量 |
3.2 三自由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
3.2.1 光学设计 |
3.2.2 光源的选择 |
3.2.3 直角棱镜和滤光片设计 |
3.2.4 图像传感器的选择 |
3.2.5 机械结构 |
3.2.6 系统参数计算 |
3.3 十字丝图像处理 |
3.3.1 预处理 |
3.3.2 阈值分割 |
3.3.3 重心提取 |
3.3.4 直线拟合 |
3.4 误差分析 |
3.4.1 准直物镜焦距误差 |
3.4.2 直角棱镜制造误差 |
3.4.3 探测器误差 |
3.4.4 误差合成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偏振分光的五自由度测量方法研究 |
4.1 五自由度同时测量原理 |
4.1.1 五自由度同时测量系统的组成 |
4.1.2 俯仰角和偏摆角测量 |
4.1.3 滚转角测量 |
4.1.4 二维平移测量 |
4.2 激光光斑图像重心提取 |
4.3 系统参数计算 |
4.3.1 俯仰角和偏摆角测量参数 |
4.3.2 滚转角测量参数 |
4.3.3 水平和垂直平移测量参数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五自由度测量系统实验装置的构建 |
4.4.2 标定实验 |
4.4.3 稳定性实验 |
4.4.4 对比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自由度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与补偿 |
5.1 光线漂移分析与补偿 |
5.2 光学元件的制造与安装误差 |
5.2.1 测量端的制造与安装误差 |
5.2.2 移动端的制造误差 |
5.2.3 误差合成 |
5.3 串扰误差分析与补偿 |
5.3.1 串扰误差产生的原因 |
5.3.2 串扰误差补偿模型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光线漂移的补偿 |
5.4.2 串扰误差的补偿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硫酸环境—轴压荷载作用下桩基混凝土劣化规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现状 |
1.2.2 酸性环境腐蚀机理 |
1.2.3 侵蚀环境和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来源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试件的制备和酸性环境侵蚀试验方案 |
2.1 混凝土试件的制备 |
2.1.1 试验原材料 |
2.1.2 混凝土配合比 |
2.1.3 混凝土试件成型和养护 |
2.1.4 混凝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
2.1.5 试验设备 |
2.2 硫酸环境-轴压荷载耦合作用下混凝土侵蚀试验方案 |
2.2.1 国内外已有的持荷加载装置 |
2.2.2 持荷加载装置的设计 |
2.2.3 荷载的施加和控制 |
2.2.4 酸性环境的侵蚀制度 |
2.2.5 试验参数和试件数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硫酸环境-轴压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试验 |
3.1 混凝土损伤评价试验 |
3.1.1 试验步骤 |
3.1.2 损伤评价指标 |
3.1.3 试验仪器 |
3.2 基于分形维数的三维激光扫描腐蚀形貌试验 |
3.2.1 引言 |
3.2.2 分形理论的基本概念 |
3.2.3 试验设备 |
3.2.4 试验操作 |
3.3 基于3D-DIC技术的混凝土单轴抗压试验 |
3.3.1 引言 |
3.3.2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概述 |
3.3.3 DIC-3D系统 |
3.3.4 抗压试验仪器和设备 |
3.3.5 试验操作 |
3.4 基于XRF的试件侵蚀成分分析试验 |
3.4.1 基本原理 |
3.4.2 试验设备和试样制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硫酸-轴压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损伤试验的研究 |
4.1 试验现象 |
4.1.1 容器中的试验现象 |
4.1.2 容器外的腐蚀现象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质量变化率 |
4.2.2 饱和面干吸水率 |
4.2.3 尺寸及腐蚀深度 |
4.2.4 动弹性模量 |
4.2.5 分形维数 |
4.2.6 成分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单轴抗压试验的研究 |
5.1 试验现象 |
5.1.1 操作过程和数据分析时的图片 |
5.1.2 试件破坏过程的现场图和云图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DIC、应变片和位移计的数据对比 |
5.2.2 单轴抗压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四、用于坦克观瞄仪器检测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反坦克导弹软件系统指标体系研究[J]. 赵曙光,孙娟芬,杜佳原,刘凤琪. 航空兵器, 2021(06)
- [2]基于深度学习的铝型材表面缺陷在线视觉检测方法研究[D]. 张东坤.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机器学习的火控计算机状态评估与诊断方法研究[D]. 郑宏利.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1
- [4]基于红外成像的石油储罐泄漏探测方法研究[D]. 丁莹芝.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5]基于Zynq的多气体感知和多目标红外测温系统设计[D]. 李元振. 中北大学, 2021(09)
- [6]基于电涡流与光电复合传感的金属飞行体探测技术研究[D]. 郭文超. 中北大学, 2021(09)
- [7]球面光纤束的传像性能研究[D]. 黄亚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8]基于光谱成像的材质检测与鉴别研究[D]. 吴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9]面向精密工程的多自由度测量方法研究[D]. 孙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10]硫酸环境—轴压荷载作用下桩基混凝土劣化规律试验研究[D]. 黄浩. 广东工业大学, 2021